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1:37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1

一、概述

膜结构是一种由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钢结构或拉索)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形成某种空间形状,可作为覆盖结构并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膜结构以良好的自洁性、隔热性以及高强耐久、造型新颖、自重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休闲小品、轻型大跨度无柱空间或轻型屋盖建筑结构。由于膜结构是张力结构的一种,只有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膜结构才有一定的形状和刚度,因而膜结构建筑表现了力的平衡美,是一种受力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采用轻质膜材,同时辅以柔性拉索、轻型钢桁架的结构形式,可以很好地达到大跨度、覆盖大空间的目的。

本文主要对空间膜结构的加工制作、安装、张拉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广大技术人员讨论参考。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由业主、设计、监理、质检等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保证工期与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将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好:

第一,制定设计图纸交底、安装与设计的配合等会审制度。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配合设计,充分考虑设计与施工整体安装方案的匹配,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交底会审等协调工作。

第二,建立例会制度。应定时召开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参加的例会,商讨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

第三,制定专题讨论会。对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各方的有关人员应集中在一起,共同商量解决。

第四,由于膜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故需选择技术熟练、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施工员、班组长组织各项工作,并签定施工组承包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工期进度、安全指标等责任书。根据工程需要,劳动力要合理调配,杜绝窝工现象。

三、建筑材料的加工制作过程

(一)钢结构的加工制作

膜结构工程中,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钢材和膜材。对于钢结构,其主要加工流程包括:进料开料检验拼装焊接除锈编号包装出厂。其中注意事项有:

1.材料必须有材质合格证书。

2.根据设计人员所计算的每种杆件的下料长度、杆件规格进行分类堆放,以便于下一步施工。

3.根据钢管的相贯尺寸,考虑壁厚和坡口的影响,利用自动切割机自动切割相贯线。

4.在焊接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节点处应力集中的不良影响,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应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若主管出现对接焊缝时,营口应刨坡口以确保焊缝焊透。

5.由质检专业人员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若发现有不合格的焊缝,应作记号,并及时通知焊工进行返工。

6.主桁架与次桁架要进行预拼,组成一个单元组,并且编号。

7.对构件表面进行干喷砂除锈处理,等级,刷二遍油性防锈底漆,再涂表面面漆。

(二)膜结构的加工制作

膜材的主要加工流程包括:进料检验膜材膜片下料、编号膜片编排放样膜片初粘驳接包装。由于膜材的裁剪、包装过程都较为复杂,各种角度变化较多,且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制作精度。加工时的注意事项有:

1.膜材经检验后要运进已除尘的清洁车间。在下料区、编排放样区、驳接区及三个区的连接处铺上柔质的板胶,避免膜片直接接触地面,防止磨损或者弄脏膜材。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穿洁净的衣服,换上车间专用的柔软拖鞋或只穿袜子。

2.抽样取20组膜片和背贴条样品,采用60mm宽的驳接刀,确定4组不同的驳接温度、电流、压刀时间,驳接好后进行双向拉断试验,获取最佳受力和外观的驳接数据,填好确定的数据贴在驳接机上,膜片驳接按此表数据进行驳接。其中热熔合方案应根据排水方向和膜片连接节点确定。在正式热合加工前,要进行焊接试验,确保焊接处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

3.膜片下料按顺序要经三道程序:读取裁剪设计的坐标,取点;复核坐标,划下料线;复检坐标,落刀下料。然后贴上编号标签,抬到放样区。

由于索膜结构通常均为空间曲面,裁剪就是用平面膜材表示空间曲面。这种用平面膜材拟合空间曲面的方法必然存在误差,所以裁剪人员在膜材裁剪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补救措施是相当必要的。对已裁剪的膜片要分别进行尺寸复测和编号,并详细纪录实测偏差值。裁剪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膜体折叠和弯曲,以免膜体产生弯曲和折叠损伤而使膜面褶皱,影响建筑美观。

4.在放样区,对已完成下料的膜单元的所有膜片进行放样,核对无误后划骑缝线。擦拭驳接缝的膜和背贴条时要用柔软的棉质布。

5.上驳接机时,背贴条设在膜的下底面,膜片与驳接刀对中后,压平压稳膜片,使膜片在高频驳接过程中不产生移动。

6.超重的膜单元,驳接时再细分,最后驳接缝用小型起重车搬移膜块,折叠包装。在包装前,应根据膜体特性、施工方案等确定完善的包装方案。如聚四氟乙烯为涂层的是玻璃纤维为基层的膜材料可以以卷的方式包装,其中卷芯直径不得小于100mm;对于无法卷成筒的膜体可以在膜体内衬填软质填充物,然后折叠包装。包装完成后,在膜体外包装上标记包装内容、使用部位及膜体折叠与展开方向。

四、现场施工的关键技术

(一)钢结构的拼装与吊装

对于钢结构,可根据构件的长度、重量选用合适的车辆运输。注意在车辆上的支点要合理,捆扎要牢固,保证在运输过程中钢构件不产生变形,不损伤涂层。

钢结构运抵现场后,施工安装顺序一般为:分段拼装吊装安装其它构件拆临时支撑钢塔架。对于一些大型的钢桁架,吊装时可利用几台汽车式吊车,分别在场内、外把主桁架及主预应力索吊到作业面上,有支承段的放在砼柱旁,并在业面上设置若干个支座。然后根据厂内预拼装情况进行焊接,焊缝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涂油漆,再进行吊装;斜柱拼装后,用临时备用索固定安装斜拉桁架索,通过顶升斜柱来拉紧斜拉索,并在索上安装可调法蓝调节斜拉索的松紧。由于钢结构安装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内的预应力分布,严重者甚至还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所以在安装支承钢结构前,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钢结构基础的顶面标高、轴线尺寸做严格的复测,并作复测纪录。

(二)膜结构的安装与张拉

在膜材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重压、弯折和损坏。同时在运输时也要充分考虑安装次序,尽量将膜体一次运送到位,避免膜体在场内的二次运输,减少膜体受损的机会。

膜体安装包括膜体展开、连接固定、吊装到位和张拉成形四个部分。

1.打开膜体前,在平台上铺设临时布料,以保护膜材不被损伤及膜材清洁,严格按确定的顺序展开膜体。打开包装前应核对包装上的标记,确认安装部位,并按标记方向展开,尽量避免展开后的膜体在场内移动。在展开的膜面上行走时要穿软底鞋,不得佩带硬物,以防止刺穿膜材。

2.打开膜体后,用夹板将膜材与索连接固定。夹板的规格及夹板间的间距均应该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对一次性吊装到位的膜体,也必须一次将夹板螺栓、螺母拧紧到位。

3.目前索膜结构吊装较多应用多点整体提升法,是将已经成熟的整体“提升”技术加以改造用于索膜结构这种柔性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该工艺要求整个过程必须同步。起吊过程中控制各吊点的上升速度和距离,确保膜面的传力均匀。亦可采用分块吊装的方法,将膜体按平面位置分为若干作业块,每块膜体同样采用多点整体吊装技术,整体吊装到位。

4.未张紧的膜材在风载下容易鼓起造成破坏,所以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膜体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晃动,施工时应尽量在无风情况下进行。该阶段的任务是使膜布张紧不再松弛以承受载荷,操作上特别要注意避免由于张拉不均造成膜面皱褶。预应力的大小由设计人员根据材料、形状和结构的使用荷载而定,要求其最低值不能使膜面在基本的荷载工况组合(风吸力或者雪荷载)下出现局部松弛,一般常见的膜结构预应力水平在1~4kN/m,施工中通过张拉定位索或顶升支撑杆实现。对伞形膜单元,一般先在底部周边张拉到位,然后升起支撑杆在膜面内形成预应力;马鞍形单元则要对角方向同步或依次调整,逐步加至设定值;而对于由一列平行桁架支撑的膜结构,惯常作法是当膜布在各拱架两侧初步固定的情况下,首先沿膜的纬线方向将膜布张拉到设计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无论张拉是否能顺利到位,均不应轻易改变预先设定的张拉位置。若确定怀疑是设计问题,则应经结构工程师研究同意后方可作出修正。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2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对总体的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管理,并及时的改进施工技术,并及时的进行创新管理模式。所以在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中能够对施工的方式、程序、施工安全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要求。并且落实施工技术还要做好计量工作,将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分配,并按照规定定期的进行检测,确保器具和现场计量的准确性。要使现场的施工技术得到提升,其有效的方法还要做好信息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中,还要将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并将相对应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科学的保证施工现场的各项组织工作全面的开展进行下去。同时还要充分的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并认真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制定好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目标以及其管理指标,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才有可开展的具体计划可行。

2科学的管理现场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施工管理贯穿于设计和施工中,首先要做好现场施工的起点建设,及时的对工程的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设定,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各项工序之间得以相互配合并实现及时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现场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一定要进行重视,有明确严格的现场工程施工秩序,才会有相对应的工程施工配合、及时性与高效性的存在,因此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使各种行为得以实现规范化。例如:现场考勤制度、进入现场施工的规章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报位置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同时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因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建立高素质和高业务能力的基建队伍,才能适应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在现场管理有效地情况下,才能将安全事故进行杜绝。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规定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确保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3注重建筑工地现场深基坑、基桩、灌注桩等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全面的保护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土钉墙支护深基坑的施工,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就地加固并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而成,从而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土墙,从而依靠该种重力抵抗墙后土的压力。土钉和土体形成复合体,同时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在现场施工中基桩的种类较多,但都是为了全面的提升整个工程的坚固性。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时要采用深埋基桩的情况,如果软土层较厚,还要将基桩进行沉降,满足地籍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一般都是采用锤击震动或者震动冲击等方式开展,杜绝软土层对地基的危害,因此灌注桩在提升地基稳定性中具有更加针对性,对于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要设置钢筋槽笼进行地基的稳定,进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

4现场管理的具体方法

认清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现场施工管理的重点要在施工作业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以及责任岗位的制度落实上开展。以合同的要求为准,开展对各项施工工序的落实,避免工程施工中现场的人员和物资的浪费现象。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对于自身施工技术的及时改进,并且在施工中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将购进的材料交由仓库管理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整和安排,从而提升整个工程中施工工序的配合程度。优化现场的施工作业协调能力,将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的管理,因为现场施工阶段的资金投放量较大,暴露的问题也较多,施工方和业主的很多意见都不统一,因此在现场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形成现场施工中组织者、施工者和指挥者相互有效地配合。其次,要加强对整体施工队伍的素质考核。建立健全现场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并且管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自身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真正的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施工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现场施工的生产效率。另外,还要加强对材料的及时性管理,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材料分类堆放规整,材料采购及时发放具有全面的配合性。注重对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将设计图纸和施工方式进行及时性的商讨,并且要进行多施工进度的管控。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对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全面分析,能够从基本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最具有针对性的环节上进行相对应性的分析和管理,因此整个工程施工技术才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工程的建设质量才具有全面的保障性。

二、落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意义

1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的更新

实施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全面的保障,因此在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施工队伍才能将施工中的技术进行相对应的改进,结合实际的情况将施工技术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落实。从具体的施工方法到施工材料的选择,再到施工人员的选择,给施工技术的全面提升带来了基础的保障。

2提升现场管理的总体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以及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能够及时的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改进,因此在现场管理的开展下,施工人员才能配合施工制度的要求,及时的改进施工方式,有效地分配各个施工材料,将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落实。整个的现场施工才能处于一种稳定和高效的情况,整个的工程建设情况才能被全面的把握,进而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3

为了避免在吊装的过程中钢筋笼出现变形,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应用下面的措施:第一,在设计中需要采取闭口螺旋箍筋,在进行绑扎时,其箍筋和主筋接点梅花形相互错开之后,再用铁丝进行固定,而其他的则选取电焊连接。第二,每隔相应的距离对架立筋进行布置,并对主筋进行点焊以及绑扎处理,使其更加牢固,从而使钢筋笼刚度有效的提升。第三,在钢筋笼内侧布设支撑力,使其更加的坚固。在柱孔内插入钢筋笼时,再把支撑梁卸掉。第四,在钢筋笼内外侧安装支柱,以此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保证,大多在主筋位置安装钢筋定位器。

1.2钢筋笼安装控制

吊装沉放,一般都是通过吊车实现的,应用旋转式机械进行吊装时,需要让钢筋骨架中心和桩孔对中以后,才可以沉入桩内。往往在和桩位距离为10米的位置设置高度为2米的吊线坠,并对钢筋笼垂直度进行观测控制。

1.3钢筋笼施工工艺对策

为了避免在桩孔内插入钢筋笼的过程中,主筋插入到桩地基内,往往把架立筋和箍筋事先焊接至钢筋骨架的顶端。钢筋笼沉放到指定位置以后,需要选择型钢、大钢筋以及钢管进行承托固定。例如,钢筋笼标高测量和设计存在误差时,不应选择用力压钢筋架以及敲打钢筋架的手段,需要通过吊车起吊,并选择卸掉承托,经过调整重新固定的手段。为了避免浇灌桩芯砼钢筋笼出现上浮,则需要钢筋笼和桩护筒以及承托件采取焊接固定的手段。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2.1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建设时,监理单位是组成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还是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责任方。监理单位具备专业的施工团队,但目前的建筑监理单位的施工技术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尽管监理单位具有很高的资质等级,但是监理人员人数以及资格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质检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用户需要构建出新型的友好合作关系,工程施工人员以及质检人员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提供更多质量可靠的建筑产品给用户。

2.2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第一,要选择优秀的采购人员,并对其具备的材料质量鉴别以及政治素质水平进行培养。采购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事业心、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诚实守信等条件。第二,充分的对信息进行掌握,并有效的对送货厂家进行选择,并不断的进行研究调查,全面的对供货能力、质量以及价格等信息进行掌握。第三,由于建材市场产品鱼目混杂,所以需要全程对设备、建材以及构配件质量进行监控。

2.3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实施贯彻技术交底技术。第二,特殊工艺以及关键工序都需要制定有关的作业指导书,并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设置,并从环境、材料、人员、方法以及机械等进行监控。第三,实施贯彻样板制度。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4

1 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结合本人在桥梁施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作者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教材建设落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桥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技术不断出现,但是教材更新的速度远不能跟上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传统的教学内容,有些知识如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可能已经过时,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学生可能也会认为学校学的知识都没用( 当然大多时候是他们没有融合贯通) 。

1. 2 教学方法需改进

当前教学方法大都是按照教程章节从施工机械设备、桥梁基础、桥梁墩台、各种桥型施工方法等各个分部工程施工技术的单独介绍,缺少对一座桥从施工方案比选、下部结构到上部结构的施工、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内力的变化,施工控制、施工的组织设计等全过程的介绍,这就使得学生对单个施工技术了解,而对具体工程实际操作流程不熟悉,不能指导具体施工。

1. 3 实践教学不足

从我校教学情况来看,目前桥梁施工教学计划仅安排32 个学时,大多安排课堂理论教学,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对施工技术只有个平面抽象的认识,跟工程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但是,很难将现场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桥梁施工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学课时和经费的限制,教学大纲制定时并未制定足够的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鉴于工期与施工安全的考虑,并不愿接受大量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因此,实践教学非常欠缺,学生很难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很难提高。

1. 4 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检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高效认真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其他课程一样,桥梁施工课程主要采用期末考试进行考核,外加平时考勤、作业情况的考核。期末考试主要是侧重书本上各知识点的考核,未能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要还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理解不深,容易忘记,因此需要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 教学改革的方法

针对目前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2. 1 紧跟前沿的教学拓展在当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最新的理论、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如体外预应力技术、旧桥危桥的加固维修技术、无应力状态法施工控制技术、跨海大桥施工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BIM) 、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体会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到本课程最前沿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也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准,多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多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掌握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

2. 2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阶段教学进度选取周边比较典型的桥梁施工作为教学案例,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结构各分部工程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监控方案的制定,比较不同施工技术对结构受力、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影响,增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2. 3 增强实践教学桥梁施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高校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工程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专业技术水平的专家来校讲学,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行业的最新技术,了解工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2) 工程现场教学。将教学搬到工地现场,请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高效的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依据工程进度灵活调整授课计划和实训安排,保证现场教学效果。3) 分散现场实习。桥梁工程施工周期一般都很长,集中实习技术1 周~ 2 周施工也不会有太多的进展,学生只能看到部分施工场景,对桥梁整个施工过程不能很好的了解,因此可以找比较近的桥梁施工项目,试着把实习时间分散,如半个月去一次现场,多去几次参观学习,了解施工全过程。

2. 4 改革考核方法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已逐步成为我国的重点建设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不断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经验,同时,不断研发适于自身发展的建筑施工模式,故在近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越来越得到行业内各个领域的重视。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同时项目的经营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随着国家《项目管理规范》的实施,施工企业要想持续科学发展,不断做大做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但由于各种因素项目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难点,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够完善项目管理,取得较好的效益。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既需要建筑专业技术知识储备,相关实践经验,同时又对管理领域、相关法律领域均有所要求的业务工作,故其所需要的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尚没有对于施工管理人员的严格审核上岗机制,管理人员来源复杂,既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获得建筑施工管理注册的专业人员,也有返聘的退休人员,招聘的下岗人员、兼职人员甚至学生,这样形成的建筑施工管理队伍中,很多人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或实践经验,即便是获取了管理资格的专业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应有的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很难真正有效的承担起相关工程的管理工作。

2. 缺乏对施工设备科学合理的利用。

施工机械设备利用不合理首先表现在利用率较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配备机械设备不合理,在个别施工现场存在缺少机械设备的现象,没有根据每种施工设备的使用范围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造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的状况,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机械设备缺乏更新,很多施工现场使用的都是较早之前的,技术含量低,机械性能也不好,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最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机械设备缺乏联合作业,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三. 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现场管理工作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都会对工程的竣工决算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武钢的企业中对于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一般都进行工程的招投标,由武钢的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的管理,虽然施工单位一般对现场管理都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但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建设单位维修工程现场较多,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限,会对工程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工程现场中重要环节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不严以及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施工现场,一些很微小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除,有可能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如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者施工步骤却没有进行制止、分析以及研究,对于一些违规操作已经见怪不怪现象的存在,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去了原则性方面的错误以及隐患。

2. 施工单位要求作业工人按规范作业难。

作业工人是包工头请来的,技术好的工人工价要高。包工头为了多赚钱,可以安排普工干技术工的活。可以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而工价低的工人从事危险作业,甚至可以在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在时指示作业工人偷工减料,如被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包工头会假装不知,而可能推三阻四。作业工人作业素质水平取决于包工头的策略,而无法由项目部决定。作业工人与包工头的安全知识水平,施工单位无法在项目周期内改变,这决定了施工单位要求作业工人规范作业难。

3. 劳务工资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正常管理。具有一定规模的施工企业,应制订一套内部统一且与当地市场接轨的劳务工资指导线,以避免内部在劳务用工上相互抬价。此外,虽然企业制订有劳务工资管理办法,但是依然存在包工头与项目结账、劳务工人与包工头结账的现象,劳务工人的工资单价由包工头确定,包工头对劳务工人的工资分配缺少透明度,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劳务工人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工程项目劳动力的来源,并削弱了项目管理人员对劳务工人的管理权威,直接影响了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4. 施工材料控制存在问题。建筑现场施工中,物资材料对于施工质量而言具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但是目前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对于物料方面的全面控制很难实现,多数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未曾到位,疏于检查。工程监理人员认为仅通过书面材料实验测试、材料检验结果,就能确保材料符合生产的质量标准要求,所以在材料控制环节放松了警惕。在施工材料的实际控制中,多数生产操作工序所采用的沙石、砖块类材料质量方面所具有的实际离散性较大,且在施工开展中物料投放的面积过于分散,材料进场不定时,因此想要对材料作出实时全面的控制相对困难。另外因现场操作工序及材料施工面存在着量大面广特征,很难以针对性的全面检查方法进行控制。

5.对工程施工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不够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以及废水和废气,这对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施工现场的周围堆放大量的物料和垃圾;施工中大型的机械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施工从现场产生的污水等,还有就是有些单位为了节省资金绿化不合格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进行绿化。

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尚存问题改进措施。

1.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责任机制

针对建筑现场质量管理,应当构建一套适宜于工程实际的质量管理机制。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整体的总负责人,应当就工程施工开展做到全面负责,积极响应贯彻国家相关的建筑政策、法律法规,认真按企业管理要求进行执行。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应当就国家建筑部门所颁布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规定认真贯彻,达到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的技术管理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当良性配合各工种展开工作,合理组织各生产要素,就各班组作业计划进行良性协调安排,并积极的参与到工程的进度计划讨论之中,辅助工程单位技术人员处理相应的施工技术问题。现场质检人员应严把施工质量关,认真依据施工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安排工作,以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及组织要求与技术方案和技术角度要求,对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做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监督,参与到项目施工的质量事故调查工作之中,及时的对存在的重大质量问题及质量隐患问题,向上级工程部门负责人汇报。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接触最为密切,因而他们的素质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自己与各方人员接触的优势针对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而若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则易于利用职务之便与其他环节人员互相纵容包庇以获取个人非法利益。这种不法行径严重破坏了行业风气,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隐患。

因而,应从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道德方面,应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做到不,不向承包方非法索取物质需求,杜绝与承包方相互包庇纵容造假等行为。技术方面,应加强注重施工管理人员培训,严格岗位审查制度。凡是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人员都应提前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在考核合格获取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施工管理人员所持资格项目与其从事管理工种不一致的现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评价时应跳出“工龄越长技术越高”的惯性思维模式,必要者再次接受培训。

3. 加强技术的管理

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就是效率。对建筑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的。在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中,技术的管理是重要的基础。一个项目工程的质量不仅需要好的建筑材料、好的管理,也需要好的技术条件,只有技术上达到要求了,才能为高质量的施工提供保障。

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完成,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贯穿施工始终。在施工开始之前,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技术设计上的技术问题进行论证交底,设计交底。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程序办事,按要求办事,没有达到施工要求的严格控制,不能进行下一部分的施工。针对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上的难点、重点要预先进行攻关克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事先做好解决方案,提出预备方案,以应对事件的发生,减少施工的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

4. 加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力度。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划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5.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企业保持旺盛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建立约束机制,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次要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职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成本控制。

6.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考虑设立现场经理,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给予适当的管理和经济权限。安全是施工企业发展生产的前提目标。施工单位对安全的管理要从人、材、机、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多个环节加强管理,并特别注重人的管理,包括生产一线的生产工人和一线的管理者。同时依靠企业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和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猛劲,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行业也应随之不断变革、不断进步,虽然目前施工现场管理领域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应该认识到国内建筑施工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只要在工作中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行业发展一定能不断前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莉浅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3年6期

[2] 赵小萌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5期

[3] 齐明明QI Ming-ming小议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9年17期

[4] 韩权友HAN Quan-you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的思考 [期刊论文]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年2期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建筑施工技术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职业技术课程之一,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技术等内容。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且综合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建筑技术施工的相关理论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校企合作,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及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强,即与房屋构造、工程制图、建筑力学、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都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其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性,课上既有日常的实践作业、设计,也有联系工程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鉴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着以上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内容,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等,熟练掌握本专业内的基本知识。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仅是课堂教学并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战能力,往往一个知识点内容结束后就要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观摩学习,让学生在观摩学习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知识解决建筑项目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过程如果在课堂上讲解,由于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无论教师的语言描述的多么清楚,学生都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去真正理解和明白这一内容。如果能够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些的话,情况会好的多。因此,本文根据建筑技术施工课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其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一些内容较为抽象、操作性较为强,需要适当运用情景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教材+板书+口述”教学方法外,还要与情景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2.1“教材+板书+口述”

“教材+板书+口述”,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讲解方法,既可以系统地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以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如,桩基工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向学生讲解桩基的作用、桩基的结构和桩基的种类,并重点介绍桩基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环节,让学生掌握桩基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桩基施工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在理论课程上,教师介绍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内容,如教材中所没有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情景+多媒体

通常,情景教学的教学效果要比“教材+板书+口述”教学方法好。情景教学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情景中,利用真实情景的辅助功能,更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如,桩钢筋笼制作与安放教学中,如果将学生带到该项工序的实施现场,结合现场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桩钢筋制作与安放的具体操作过程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内容。但是不可能随时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施工现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幻灯片、图像、图表制作等手段可以同比列地绘制出工程实物、施工工艺的操作过程等,当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使得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桩基工程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拍摄设备将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流程等拍成图片或影片,按照拍摄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工具模拟桩基挖孔、灌浆等工艺过程,让学生较为直观地去理解桩基工程的有关内容。

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性强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那么教学中就必然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的重点内容是课程设计和实习,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和实习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实践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施工一个工程项目制定符合该工程情况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维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技术管理、人员配置等内容。透过课程设计,可以较为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上的不足和能力的缺失,帮助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实习要求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或监理单位工作人员指导下从事工程项目中的某一岗位,通过具体的工作活动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检验自身工作能力能否满足实际需要。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定期进行实习活动,学校应加强与建筑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

4.结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体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使其具备高超的施工工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张鹏,钟静.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09(03).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7

1、观念的改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施工企本文由收集整理业在施工中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计划任务,并且在工程建设的时候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的目标。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以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施工模式来促进施工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采用目前先进的社会发展体系和市场理念来取代过去的建筑施工理念,主要的替代方法和措施有场观念取替计划观念、利润观念取替产值观念、用目前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来取代过去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行政指令,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同时也为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体系奠定了理论依据。

2、施工材料管理理论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目前现代化技术措施加强对材料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原材料作为目前建筑施工的主要基础,提高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并且存在着施工项目广泛,工程量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体系和措施应当通过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建立单位和施工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自身先进的专业知识负责对工程材料数量和质量进行核对和检查,避免由于施工中各种材料规格和数量的部队称出现了较大的施工隐患问题。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

转贴于

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如果是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负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再加上小组活动,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4、完善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健全,可让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了解施工设计、建筑特点要求等,并在心中对工程项目有详尽了解,便于科学施工。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合同交底。其中应涉及到施工范围及相关技术要求,便于今后图纸审查与索赔。

(2)设计图纸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图纸有所了解,包括建筑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和特殊部位等。

(3)施工组织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情况、施工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形式。

(4)设计变更交底。主要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底,必须迅速、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

(5)新技术项目交底。主要将新技术中涉及到的工艺、材料、结构等,向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尽量全面详细,必要情况下需要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监督。一般技术交底多采取分阶段进行,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

5、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民建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投入资金逐步增多,工程建设总体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工程建设投资成本不断攀升,工程施工事故问题经常出现,可以说我国工民建工程在发展的道路上既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以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立足点,就施工单位如何解决好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工民建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进行了论述。

1.原料的管理

对于工民建施工现场来说,进行有效的建筑材料管理是第一步。由于在工民建项目中,建筑材料的成本占去了工程造价的50%以上,所以在进行现场管理时,要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在工程施工初期,现场管理要以工程建设的进度为准,对项目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进行因地制宜的编制管理与发放,加强各个项目间的联接性,应用交叉方法,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安排。

为了达到现场管理的预期效果,施工管理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采购与进场验收应以专人专项为原则。对涉及到的采购等问题,在执行前,要进行方案与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保证透明公开。此外,施工单位在制订采购计划与流程时,要以市场情况为基础,寻求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与供货渠道。同时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选择时还应注意售后服务等事宜。

施工开始后要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要实时跟进,按时间周期长度制订不同的采购与供货计划。同时,还应保证企业流动资金的安全性。由于钢筋、水泥在长期与不当的储存下会引发性质变化与质量下降,所以现场管理中要根据不同物资的性能特性,制订不同的堆放标准。在防盗方面,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保设置,防止贵重材料与重要物资的丢失。由于采购与监管都是重点,在这些岗位的人选上,要注重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同时,建立起可操作性强的奖惩机制,从管理层入手,由上至下,全面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现场管理水平。

2.技术的管理

对于工民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方面,主要有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图纸会审、相互间的技术交底和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技术优化。

2.1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指在工民建施工项目初期,由施工方与建设计方,联合监理方等对工民建项目设计图纸进行的审查工作。

一般来说,图纸会审第一项是由施工设计方进行自审。设计方在设计图纸工作完成后,再次进行施工现场情况勘查,结合勘查结果,进行相关的设计优化工作。其次,是由施工方进行的自审。这是在设计方提交图纸后,施工方组织自身技术力量人员进行自审工作。从分析图纸设计目标、技术要求与施工标准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从施工可操作性上进行审查。再是由施工监理方,对图纸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在这个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各方在审查中,要积极提出问题与疑惑,相互进行探讨,研究出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法。总之,图纸会审是一项由各方人员进行的综合性工作内容。

2.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首先是指工民建施工方总工程师,对已定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上的评估。通过评估,从施工安全标准、施工操作方法、施工作业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说明。保证施工项目负责人,可以在全局基础上,掌握整个工程建筑施工方案。其次是指项目施工负责人,对所包工程项目下的小项目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来说,人员包括每个项目施工中的总负责人、安全员与质量检测人员。最后,是指每个小项目的总负责人对每个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于这个环节涉及到最终的工程执行,所以不仅要保证这三步技术交底在进行推进时,更要求施工方要把技术交底中要求的工程质量标准如实贯彻到每个项目的具体施工细节中去。总的来说,为了做好技术交底,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要及时进行相关的现场监督与抽查,把监理工作落实好。

2.3 施工方案的优化

每一项大规模的工民建工程项目,都可以拆分成不同的工程小项目进行推进。那么在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时,就要重点对原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做好这一点,不得盲目进行任务量的大量集中下达,避免由于工程任务过大,工期要求紧影响到施工完成质量。一般来说,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应运用流水作业方法。不仅要大力推广工程中同一施工小项目的流水作业,还要把项目施工存在衔接与交叉的施工内容进行有效安排,使其同步运行。在建设机械使用上,可以通过人工、半机械与机械的有效结合,进行互补。针对项目施工中的重点质量监测点进行施工控制的加强。

3.现场的管理

3.1 有效管理建筑施工的测量

对于工民施工现场管理来说,监理人员在进行放线与高程控制工作时,要制定出严格的误差标准。对于施工现场中的工程体尺寸与高程数据等,要进行随时的测查,对于不达标的,应严格执行返工,达到标准时,才能推进下一道工序。

3.2 有效管理硬性指标文件的落实

在进行施工承包指标时,要将硬性指标文件内容落实,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贯彻好目标责任制,按文件进行并以书面形式下达相关的责任分管内容。

3.3有效管理实验数据

由于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监理工程师要以现场抽样所得出的试验数据来检测相关的材料质量与性能。所以,现场管理中对于试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和指标,如物理指标、化学性能、抗拉、冷弯等,要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3.4 有效管理施工现场

工民建施工是一项随时变化的施工,随着工期的推进,施工现场会有相应的变化。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来说,要做好全面的安全与危险源评估,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与质量缺陷,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4.结语

建筑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施工技术准备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志丹.浅谈工民建施工中的现场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mportant guidance document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and disconnec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situation, this paper is lik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site out of thinking.

Keywords: special plan, prepare, control key, the construction site, review

中图分类号: TU7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许多优秀施工企业所做的施工专项方案,确实比较好,能科学指导施工现场,特别是资质高的企业相对好一些,但建筑市场大多鱼龙混杂,许多施工专项方案与施工现场脱节,与现场背道而驰,出现许多问题,如北方的节能方案被搬到南方来,明显存在地区差异,也照样编制专项方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与信息化得发展有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已形成工程项目部现场的必要办公用品,上网查询资料已成为家常便饭,各种方案从网上下载后略加润色后就成为施工专项方案,报给总监审批后,就可付诸实施,成为施工依据的来源之一。

也可能现场作业人员凭经验施工,不管施工专项方案是否科学,一概不理,凭多年的感性认识进行施工,这也成为施工依据之一。

这里存在几种情况:

1、 施工专项方案没有经过精心编制,是从网上或其他地方复制、粘贴过来的东西,没有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实施条件。

2、 施工专项方案虽然认真编制,限于编制人的技术水平,所编制专项方案的理论依据不可靠,不理解相关参数的适用范围,乱套、错套参数。

3、 施工专项方案在编制时没有考虑最不利的危险点与工作状况,考虑不足。做方案时没有考虑到现场的复杂性,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考虑不足,未能从容应对。

4、 公司管理层、项目管理层、监理机构、安全主管部门疏于方案的审批,疏于现场的检查,导致现场出现问题才去找方案,找到方案查阅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现场没按方案做,或者方案在现场根本无法施工,不得不调整等等。

5、 专项方案编制人没有向作业层做出详细交底,导致方案在执行时大打折扣,缩水情况严重。

6、 方案编制时没有针对性,没有抓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在施工时无侧重,导致作业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7、 作业层素质不高,凭经验施工,自以为是,不服从项目部管理。

8、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落实不力。

(1)、现场负责人有职无权或权责不对等,致使施工专项方案落实不力。项目经理到位率低,且其集经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机械使用,资金运作为一体,忙得不亦乐乎,虽如此,仍不肯完全放权现场管理人,致使现场负责人落实困难。现场负责人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管理力度相对不够,总包单位编制的安全施工专项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层层审批,但在施工现场贯彻的情况仍然不好,也是发生事故的必然性所在。

(2)、建设单位直接分包或指定分包工程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施工技术专项方案落实不力。

几乎90%以上工程都有建设单位直接发包、指定分包的现象。施工现场由总包单位负责统一管理的格局在此现象下形同虚设,管理的力度、深度及专项方案的贯彻都会遇到一定阻力。许多业主分包的项目不听项目部指挥,也提不出自己的施工方案。

(3)、建设监理人员安全专业知识贫乏,检查督促不力是专项施工方案落实不力的重要因素。

监理单位提高专业水平迫在眉睫,许多监理人员从其他行业转化而来,没有设计方面概念性的知识,没有施工经历,又不肯虚心学习,完全依赖项目部,没有自己的见解。许多监理人员看不到施工方案落实中存在的难点与危险点,隔靴搔痒。

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种种现象,这其中存在深刻的社会原因。许多施工企业层面的技术力量不足,将编制施工专项方案的权力下放到项目部资料员头上,由其根据项目负责人的意见,找专业打字店翻印其他工程的资料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编制而成。其质量可想而知。

二、 专项方案编制的工作要求

1、 专项方案应体现所编制项目的工程特点与安全要求,认真查阅设计方案及其他相关技术资料,选择适应的技术路线和施工方案,确保达到方案优化,安全可靠、符合规定,便于操作和监控的要求。

2、 规范也处于不断升级更新中,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方案编写上,体现与时俱进的工作水平。如2002年的混凝土规范已更新为2010年新规范。

3、 应按工程情况、现场条件,施工要求和技术控制安全保证难点问题,企业总工应组织公司有关人员讨论,确定适合的技术路线和安全保证措施,为编写工作奠定较好的思路,提升认识,特别是对复杂性、困难性、重要性的项目更应重视。

4、 安排具有相应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方案编制工作,在编写中应主动寻求施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多做研究、协商。必要时可请专家指导的办法,以解决经验不足和编写中的疑难问题。

5、 编写与审核人员都应掌握相关规定、规范等的规定要求,达到专项方案的格式和项目的符合性要求。

6、 技术负责人、总监必须对专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工艺流程、构造、 荷载计算、结构验算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各环节上是否存在漏洞,让其修改后加以完善,再签字。克服审批意见一般化,甚至签个名了事这一状况。

7、 专项方案的编制内容应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应根据不同的方案内容,按专项方案的编制要求,逐点逐项加以编制,从编写说明、依据、工程概况、方案的选择、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组织与计划,施工重点与难点、附图、应急预案等各个方面加以阐述清楚,使专项方案能体现全面控制,又突出重点实施环节,能有效指导施工。

8、 组织专项方案的审查和专家论证。

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查,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要求,符合专家论证条件的,组织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根据专家论证报告,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再次审核签字和监管,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实施。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例1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way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rapid, structure and linear demand also gradually become complex, lea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engineer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rease. The bridg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grasp and required 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urit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echnical quality accident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Keyword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车辆数目急剧增加,因此对我国路桥的基础设备建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为了缓解交通用地的紧张局面,路桥施工项目数量增长迅速。同时,路桥施工的技术与质量控制也成为了路桥工程管理的工作关键。为了达到质量与效益双赢的效果,只有不断地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才能达到管理工作的目标。

一、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的重要性

在目前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有这样一句俗语,要致富先修路。随着公路建设的四通八达,人们对路面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的控制既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也是预防路桥施工常见问题的重点。它的科学实施在降低施工质量问题治理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的使用年限,从而为降低工程的维修成本奠定基础。因此,提高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水平是目前路桥施工单位的首要工作,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

由于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必须以完善技术管理及质量的控制体系为基础,严格实施科学的管理方针提高路桥施工的技术和质量的控制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全方面发展。对公路质量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除了要求路桥工程的质量安全外,还需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美观度以及尽量的降低建造成本。因此,经过长期实践在提高路桥施工质量及技术控制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基本方案。

第一、完善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分析出发,针对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及技术力量的实际情况建立基础性强的新型管理体系。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方案,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经过分析论证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施工项目,同时针对企业管理体系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当基础性的控制体系建立之后,企业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论证,对基础性控制体系不能针对的观点进行修改,从而完善基础控制体系,并且此保障技术及质量的控制体系在实际情况的实施中的针对性及适用性,确保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第二、针对路桥施工的管理目标开展科学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的技术及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路桥施工项目的工作重点。施工单位应当针对技术管理目标开展科学的管理与技术控制工作。在项目施工前科学的设置技术控制点,在施工中对技术控制点严格的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以便于达成管理目标,保障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防止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的操作中应注意相关的技术手段,禁止Z字行车,,严禁急停急起,避免齐鲁及长时间的停放在压实不久的路基上面。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加强压实度、厚度和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方法加强技术管理,以科学的技术管理方式保障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

第三、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现场环境的控制与管理。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控制除了严密的管理体系外,还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是保障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施工人员作为施工技术工作的主体,因此应当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和教育,不断的强化技术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确保在施工项目安全有序的进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的避免技术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如期完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工程成本。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施工的进行和质量的控制。因此为了保障施工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控制施工中的噪声污染和场地环境维护,保障施工场地的污染程度不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并且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完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

三、巧妙运用现代施工理论

在路桥工程的施工中运用现代的路桥施工理论指导技术及施工的控制工作,以此提高管理成果。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的控制工作既是路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心,同时也是施工企业能再广阔的市场空间中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现代路桥施工理论中通常运用预防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根据影响桥梁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对可能产生的施工质量问题的质量控制因素和技术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尽量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几率,确保路桥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达到预期效果。运用现代施工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采取创新性的管理控制方法,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施工项目单位各种突况的治理成本。

四、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总论

综上所述,目前有效的实施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计划是路桥施工工程单位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作为影响路桥工程质量、寿命和维修费用的关键,只有科学的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当以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以此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在施工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应当提高自身技能,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促进路桥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工作的实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蔚,李昶:《路桥施工技术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