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48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送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简介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对自己负责的这个调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贾晓波教授认为,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拦路虎"。据贾教授介绍,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系统训练才能习得。而目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贾教授认为,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节课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了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内容见附录。

统计结果:其中有15.5%的总分低于70分,有32.6%的总分在70-90分之间,有41.3%的总分在91-120分之间,还有10.6%的总分大于120分.其得分示意图如下: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6 — 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指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以交换彼此思想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关系的关键,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而是建立各种各样的连结关系,如血缘关系、战友关系、雇佣关系、医患关系等;大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必然要面对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觉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肩负社会历史使命,更要重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社交需求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心态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自信乐观、宽容大度、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人际交往本身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还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人际交往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是符号语言交流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交流方式,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使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获取间接性、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开拓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对方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体成长成才。其次,人际交往不仅对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集全社会合力共创和谐社会。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等教育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在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时,更多地是以智商和学习成绩论优劣,而忽视了大学生情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少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大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沟通、如何待人接物,根据各种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际交能力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个体差异问题

内在的,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做戏、贪财、冷漠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导致人际交往问题。有自卑心理的人,自认为出生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失落、压抑、苦闷,待人冷漠、自闭自弃、表达不得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怯懦心理的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存在的心理;有猜疑心理的人喜欢捕风捉影,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对人没有信任感;有逆反心理的人喜欢标新立异,与人对立,有时会颠倒是非,常使人感到厌恶;有排他心理的人喜欢坐井观天,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固执,心胸狭窄;有做戏心理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演戏,喜欢吹牛,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贪财心理的人认为交朋友就是互相利用,只占便宜不愿吃亏;有冷漠心理的人对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孤傲,往往使他们失去很多朋友,面临人际交往困扰。

外在的,大学生交往范围狭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区域划分范围较小。由于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诸多原因使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所以人际关系较单一,主要接触人群为师生、同学;接触中心为寝室或者班级。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缺少学生会、社团等实践活动经验,接触的人情与事情少,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实践锻炼而越变越差。再次,部分大学生为发泄学习、工作、交往中的不满与压力,过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结果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缩小。男生沉迷于打游戏、,女生沉迷于网络购物、看电影,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显得更加自信。

(二)家庭环境问题

横向的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伙伴之间的游戏与打闹,孩童时期的人际观念意识较少;除了学习交流外,其它交流甚少,进入大学自主管理后,在学习之余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

纵向的方面,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溺爱、包办、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集体荣誉感、对他人漠不关心;父母的言传身教如不诚信、胆小怕事、过分批评指责等也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不讲信用等。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容易孤傲,贫困家庭的大学容易自卑。

(三)学校教育问题

高校注重科学教育与理论教学,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不懂伦理道德、交往礼仪、公共关系等,理论知识不能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人际交往相当于纸上谈兵。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缺乏,接触仅限于课堂,课后形同陌生人,大学辅导员事务繁多也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交往问题,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多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少走弯路。

(四)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存在误解,有的认为大学生是高材生,什么都会,殊不知校园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各种社会宣传教育与监管也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却往往陷入网络骗局;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缺少沟通协调能力,处处碰壁,但很少有企业愿意录用并培养这样的大学生。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过程看成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在人与人沟通与交往中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透析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人际关系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关系,掌握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规律,改善大学人际交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要遵循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同学之间人人平等,对待生活充满自信,不因家庭贫富论地位高低与亲疏远近。第二、相容原则。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宽容以待、求同存异,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合作与冲突。第三、互利原则。“兼相爱,交相利。”英国首相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在分配上的公平并创造“双赢”的局面,更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第四、信用原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第五、宽容原则。同学之间难免有摩擦,心胸宽广,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

1.大学生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在人际交往学会倾诉与倾听。善于发泄内心的苦闷以缓解心理压力,聆听他人的报怨与困扰,体会同学之间的关怀,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二、举止文明大方。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言行得体,谈吐自信。第三、培养幽默感。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往往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以良好印象。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所有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希望迎得人际交往的成功。第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善交友,交益友,掌握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明确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重视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2.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跟家长接触较多,因此家庭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是基础性的,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待人接物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联系,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情况与人际交往人群。

3.高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1)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首先,通过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如开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人际交往的讲座、讨论沙龙、主题班会等,增进师生感情与同学友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在非医学类院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十分有必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大多是由心理问题产生的。通过几年来发生的大学校园伤害事件看,大多数品学兼优的高才生最易产生心理问题,也更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

(3)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

社会宣传、公共舆论等易对大学生的交往心理造成影响,社会可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交往的平台,如大型图书馆讨论区、英语角等,拓宽大学生交流视野;组织大学生集体旅游活动、参与企业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给大学生解决心理、求职和交往等问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扫清障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但不沉溺网络、聊天交友但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难题,要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但最重要的要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2010,(02).

〔2〕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3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59-03

引言

众多科研实例表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为重视地域认同度重视对某类群体发展的影响;因为地域认同度重视对个人和群体作用的表现,目前,这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备受关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地域认同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切合现今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目的是将大学生交往和地域认同度关系的问题放大到普遍的社会问题中来,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案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的人际交往,并以此为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中的identity。在西方,其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地域认同度是指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的形象,文化等各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知以及归属感,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理念认知、赞成,信任的程度,是地域所能提供的尊重和价值带给社会人对本地域的认同度。地域认同度体现了某一地域对个人的吸引能力[1]。

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transaction)亦简称交往。它包括个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2]。

分析地域认同度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有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如同乡会的出现和对此的态度差异、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之间、不同的年级之间(以师大为例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男生与女生之间。

第二,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人际交往的观念、人际交往的行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等)的差异,如南方与北方、农村与城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地域认同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大学生交往的现状。我们对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289人中,南方77人,北方212人,农村148人,城市141人;其中具体细化为:北方城市108人,南方城市33人,北方农村104人,南方农村44人。

在293人中,男生56人,女生237人,免费师范生100人,非免费师范生193人,大一年级93人,大二年级42人,大三年级42人,大四年级30人,研究生45人。

此次问卷调查在问卷上采用自编式问卷。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第二部分调查不同地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调查方法:调查共有两个阶段,采取跟进式,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同一群体针对两部分问题发放两次,共发放600份,卷一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96.7%;卷二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293份,有效率97.7%。

调查结果着重展示能反映本质问题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1.大多数同学都较重视人际交往,但北方同学较南方同学更看重人际交往。

2.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北方城市与农村的同学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

3.南方农村比城市的学生更重视人际交往。

(二)大学生认为自身交往能力的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基本都认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但是更多的农村学生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感到焦虑。

2.南方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评价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农村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自信。

(三)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了解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北方较南方的学生交往知识缺乏但总体都不高。

2.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交往知识较精通。

3.大多数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略了解,很少有很精通或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知识缺乏主动了解、自我提升的意识。

(四)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和长久所处环境的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与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南北方、城市农村方面差异较小。

2.南方城市的学生较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纵向地域差距较小,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与城市的学生交往观念存在差异。

(五)大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认知(见表1)

结论:

1.在择偶方面,大学女生更倾向于找与自己同一地域的对象,以便沟通交流;而男生在择偶时,很少考虑地域因素。

2.非免费师范生比较免费师范生而言,更加看重地域的同一性。

3.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来对比,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成熟,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限制逐渐减少。

4.由大四学生与研究生的对比情况可知,大四的学生由于面对找工作的问题对待择偶对象的地域有更大的要求,而与毕业生相反,研究生则由于继续学业对待择偶对象地域并无过多的限制;总体来说,年龄越大的学生受地域的限制因素越小,情感态度也越成熟。

(六)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选择上是否会倾向于同乡(见表2)

结论:

1.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女生对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男性;非免费师范生在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可能性较免费师范生的概率稍高。

2.由年级的对比可知,低年级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对地域的依赖性过大,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对就业问题有较明确的规划反而在就业上对地域的依赖性较小。

四、问题探讨与总结

(一)生活环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的差异

由于现今社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被看作是其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所以大多数大学生都较为重视人际交往。但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有所差异。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农村的学生由于人际信任度和对他人的容纳度较强,更容易结交朋友却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1];城市的学生对他人有较低的信任度和容纳度,不会轻易结交朋友,但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城乡大学生在居住环境方面存在不同,使得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高于城市大学生;而城市学生,在复杂的交往环境中,更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因而在容纳他人自我感受方面又具有显著的优势[2]。

阳剑兰的研究表明相对封锁的人际交往可以导致交往缺陷[4]。农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本人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总是不够自信,缺乏历练与经验;相反,城市的大学生有较为宽广的交往圈子。另外,农村大学生比较喜欢把自己的社交圈子局限于同乡中,组织所谓的同乡会,老乡会,排斥与其他人的交往,变成一种小团体交往[3]。

此外,南北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表现上也有所差异;受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北方的大学生更为看中人际交往,因为人际交往是情感联络的桥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儒家思想开始源远流长;南方学生生活在沿海,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定性,人们对人际交往较为淡漠;再者,经济发展的迅速使人际交往更趋于个体化。

(二)传统文化导致带有地缘色彩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这主要体现在对地域的认同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由于从传统农业社会里构建出的对土地的高度依赖性,人们普遍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农民对自己熟悉的家庭,家族乃至宗族格外重视,血缘,地缘成为他们所有关系的纽带。

迄今为止,人们这种血缘,地缘性的人际交往,并且是带有持续的特点,究其根本,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累积下的“关系认同”和“情感认同”[5]。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上更倾向于地缘化的人际交往模式。

大学生要实现人际交往是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归属感。人有合群的需要无论处于哪一集体都需要一种归属感[6]。这种归属感同地域的人似乎更易满足,这也就是大学生不管在对朋友的选择还是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的另一因素。

(三)网络是打破地缘类人际交往的手段

网络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网络中,年龄,血缘,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制约交往的传统因素已被虚拟的角色,隐蔽的实体所掩盖,这使双方都处于相对独立的,较少冲突的对等位置[7]。

但是就网络的影响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打破了原有的交往方式,同时又会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建平,张晓媛,邵千芸.地域认同度对核心人才流失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甘肃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2(5):154-157.

[2]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95.

[3]赵颖.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132-137.

[4]阳剑兰.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差及其对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36-37.

[5]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研究,2010(1):97-102.

[6]吕培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矛盾心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8-50.

[7]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90-94.

Regional Identity and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YANG Jing,WANG Jun-shuan,WANG Li-jun,WANG Xiao-yu,LI Qian-qi,LI Xin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5

微信,名“微”,力不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微信的功能多样,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扫一扫”二维码、QQ号等方式添加朋友,可以面对面建群,发起群聊。在微信上,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取资讯,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可以在朋友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个人动态。在微信上,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发表情、视频、图片、动画等表达无法面对面表达的心情,其传播符号多样化,使用户在线互动过程更加有趣,更加丰富。

一、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主力军,微信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下面,笔者将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关于网络社会强关系、弱关系的理论,分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强网络社会关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 有利于为大学生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提供情感交流平台。

在强网络社会关系下,微信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从现实交往延伸到了网络社交,提供了一个不以呆板的文字短信,而是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动画进行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鲜活、更丰富。微信用户在使用发送文本、语音等核心功能之外,查看朋友圈内容,接受QQ离线信息也是一个微信使用的重要内容。通过朋友圈,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好友的文字、视频动态,分享的文章,并在下面点赞、评论,拉近了与朋友间的空间距离。

2、 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展示、实现自我,增强自我认同。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1922-1982)就曾提出“拟剧理论”,根据戈夫曼的观点,“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在他人面前的自己就像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要利用各种‘符号’进行乔装打扮,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按预先设计的形象来进行表演的。”微信就是大学生充分展示、实现自我的虚拟舞台。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符号、语言、表情,分享文章、视频都代表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形象,所以大学生在朋友圈发表了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心挑选,希望得到微信好友的点赞和满意的评论以及增强自我认同。

3、 过度沉溺于虚拟网络空间,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冷漠和疏远。

随着微信的发展普及,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的交往更加便捷、自由,但也进一步脱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形成了虚拟的网络交流空间,从而产生了诸如空虚、抑郁、等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由于微信交往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部分大学生过渡沉溺于网络空间,“低头族”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教室、饭堂、图书馆自习室无不存在“低头族”的身影,他们过分沉迷于刷微信,无暇顾及身边的同学、发生的事情,导致现实人际关系冷漠。

(二)弱网络社会关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 有利于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在弱关系社交圈子里,由于可以认识不同的朋友,微信提供的交往平台突破了现实社会交往中由于地域和生活范围的种种限制,进一步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通过微信,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年龄、职业甚至国籍的人产生联系,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以亲子、同学、师生关系为主的人际交往范围。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上留下自己的评论,关注别人写下了意见,进行了思想、知识、文化、信息的交流碰撞。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这对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生活圈子狭窄的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

2、 社会道德认知偏差,容易误入歧途。

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最庞大群体,由于还处在校园的象牙塔,受到不好的诱惑,容易误入歧途。在弱网络社会关系中,由于朋友来源没有强网络社会关系可靠真实,社会上各方面的人都有,鱼龙混杂,诱惑太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道德认知偏差,由于错误价值观导向,误入歧途。“裸J女孩”近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关注。每一个走向“裸贷”的女大学生,大多是虚荣心驱使,对于物质消费的欲望太强,走向了一条自毁前途的路。继“裸贷”之后,女大学生“卖卵子”悄然兴起,去年就有新闻报道,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在地下黑市违法出卖卵子,染上性病险些丧命。这些都是由于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社会道德认知偏差而导致的悲剧。

3、 传播不良信息,谣言滋生混淆是非成。

与强网络社会关系相比,弱网络社会关系由于可以认识不同兴趣、职业、性格的人,可以促进不同思想信息的交流,但是互联网时代拥有海量信息,这决定了互联网上大量虚假信息存在的可能,而微信的传播速度的瞬时性,让网络谣言又有了绝佳的传播空间和载体。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往往会被的虚假信息欺骗,盲目地相信,转发,传播。例如2015年,实习女大学生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苍南游乐场事故”谣言,被警方行政处罚。

二、 微信时代背景下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感情交流平台、提高大学生“自我舞台”创造能力等优点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为在微信时代下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社会各界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区分网络社交和现实交往的不同。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是现实交往的补充,为现实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维持关系的平台。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必然会有社会交往,学生应该将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统一起来,网络交往要融于现实交往之中。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使大学生对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子女友好沟通,学会使用微信了解子女的动态,进行线上互动,在线下,要积极参加子女的社交活动;最后,大学生要反思和内省自己,避免加入“低头族”大军队伍,正确处理网络社交和现实交往的关系。

(二) 加强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首先,社会要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了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特点,微信社交的动机,行为模式,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充满正能量的公共舆论事件报导引起大学生的反思、自省;其次,社会要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公益讲座、增加公共宣传报道等方式使大学生知道不正当的网络交往行为对自身带来的伤害,使网络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成为践行网络文明社交的带头人。

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建设,首先,要净化网络空间,保持网络空间的山清水秀,对传播不良信息的者进行处罚,在源头上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影响较大的公众号要实行实名登记,与身份证挂钩,防止不合法的公众号出现在微信上,传播色情、谣言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网络社交行为,使得大学生的正当网络社交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方式和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际交往模式的土壤。第一,家长要倡导良好的家庭理念。一个和谐家庭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理念。家长要教育青少年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让尊卑、礼貌待人的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第二,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要处理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教育子女,就是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进行,使子女接纳父母的教育意见。家长要多与子女进行思想沟通,进行换位思考,努力做到相互理解,维系和睦幸福的家庭关系。

2、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校大学生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微信就是因为大学生生活比较空闲,没有生活的动力和目标,于是不得不沉迷于这种网络虚拟社交圈子之中。首先,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的社交生活,指引他们找寻大学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动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并朝着目标前行。其次,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比赛、各种才艺表演竞赛,把来自各专业的学生都融合在一起,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最后,高校还应响应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各个领域施展拳脚,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

(四)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首先,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防止网络受骗的发生。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学院或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管理运营、信息,了解如何信息的过程及如何辨别、筛选真实有效信息。其次,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高校是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知识宝库,并且一直是科技产品的“时尚界”,所以,有关微信的功能特点、发展机制、社会效应在大学校园里最容易被率先研究和掌握。学校应该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等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如何正确使用微信的方法,进而培养大学生把微信应用于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修・弗雷泽,苏米特拉・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

[2]戴丽莉.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3]肖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4]韩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D].暨南大学,2013.

[5]乔木.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6]张渝新.“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6

一、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交往的主体

网络的虚拟性使其抽去了交往主客体的社会性特征,在此背景下人际交往的主体和客体也具有虚拟性。这势必带来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这与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不同,实现了多重自我的存在。

(2)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语言范式

网络影响下的人际交往具有随意性,在措辞上人们可以毫无禁忌。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突破了传统的语言范式,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语言范式,在网络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带有反叛性和新颖性的措辞形式。例如,最为典型的同音借代,稀饭一喜欢,童鞋一同学,筒子一同志等等。

(3)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

网络创造了大学生多样化的交往模式,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虚拟的群体交往模式,即通过同质人群的聚合,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例如校内网;二是实时交往模式,即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往,只要交往双方同时在线就可以进行互相交往,例如QQ和微信;三是继时交往模式,即交往双方无需同时在线,交往并非实时进行的,信息的交流存在延误。例如电子邮件和网上论坛。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人际交往态度随意性增强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容易恣意而为,抛弃现实生活中约束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大学生还不够成熟、感情冲动、思想单纯,在网络影响下,他们的言论更加随意,容易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络呈现出无序化、无政府主义的倾向,影响网络的健康发展。

(2)容易导致大学生迷失人际交往的方向

网络具有开放性,其内容具有超级链接的特点,即通过一个信息可以链接到无数个信息。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开放性的影响下自己有时候会在网络上迷失方向。由于大学生思维的稳定性和行为的一贯性还不是很强,在网络开放性影响下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

(3)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度减弱

当被问及网络上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信时,有60%的大学生给予了否定的回答。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信任度不高,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文化中包含着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不良信息。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网络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不良信息的存在,导致大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便在网络上提供不实信息也不会有极强的负罪感,进而导致大学生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依赖性减弱

当被问及遇到困难如何寻求解决时,64%的大学生认为首先会从网络上寻求各种帮助,网络成为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寻求帮助的优先选择项。这说明了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还说明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依赖度较高,把网络视为比现实更为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5)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约束力降低

大学生对于上网的控制力度相当低。只有约36%的大学生一直有控制,其它约64%的大学生对于上网时间的控制力度相对较低。上网时间控制能力的薄弱,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约束能力的降低。58%的大学生能够适应长时间的中止网上活动,对于中止上网的焦虑程度较低,而其他42%的大学生对中止上网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其中有20%的大学生感到不能忍受,焦虑程度极高。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教育,使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受到较强的约束,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规范还是外在的社会舆论,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能够促使人们自觉遵守。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通过宣扬网络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2)加强网络立法和管理,塑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通过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地网络管理。为了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监管,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地探索,逐步建立完善地网络法律法规,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人际交往环境。

(3)社会、学校、家庭联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建立三者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是社会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学校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传播社会文化的机构,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家庭发挥协调巩固作用。家庭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针对性强、感染性强、权威性强、连续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家长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家庭教育主要的负责人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健康发展。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7

我国的翻译研究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到%年代后期,经历了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解构主义阶段,而这几个理论都有其缺陷与限制,要么是语言决定论的极端,要么有主体意志过分张扬的弊端。在对这些翻译研究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建构主义翻译学来解决原有这些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所谓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一种以交往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基础都是和交际理论分不开的,都是在言语行为中来研究,可以说,建构主义翻译学虽然强调翻译研究应该回归到语言研究的间题上来,要以语言为研究主体,但是也是非常强调翻译活动中的交际交往问题的,并且交往观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

从哲学基础上来看,以前的翻译研究如传统语文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解构主义翻译研究,都有着各自的哲学基础。语文学的翻译研究是与古典知识论哲学和直觉主义哲学密不可分的。它的缺陷是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方法论的东西。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研究主要依靠认识论主体哲学。但是它过分压抑了人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作用,是静止和封闭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哲学解释学,而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是一种元语言学的语言观,只是对语言自身的反思,而不指向现实世界。这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忽略了对语言的研究,而主要关注翻译活动中其他次要因素。比如西方有些学派提出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指出:就翻译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都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要想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体系,语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要素,离开对它的研究将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在哲学基础上是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这种实践诠释学是一种本体论的真正回归,是回到人的社会实践。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交往实践,而交往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实践活动,所以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只能是实践哲学。人的生存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生产实践,一是交往实践。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它主要是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活动。哲学的实践转向帮我们走出了原文与译文文本的对立关系,走出了观念文本,从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观察翻译活动,把它看成是人类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是一种文化间的互动性活动。交往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只有这样来认识翻译,才能寻找不同文化间交往的普遍性规律和合理的交往模式。

交往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所以翻译也不能偏离对语言本体的研究,要把关注点放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即言语问题上,要以对话式的日常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言语行为的内在规律,使语言成为沟通观念性文本和现实文本之间的桥梁。建构主义从原来其他翻译研究范式的语义—句法翻译模式变成语义—语用模式。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语境问题。它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要遵循两种规则或者规范,一种是构成性规则,让人们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另一种是协调性规则,这才能使人们说出得体的言语。前者是人的语言能力问题,后者是人的交往能力问题。这些协调性原则是根据语言规律和社会行为规范构建的。享有同一文化并操同一语言的交际双方为达到互相理解,顺利进行交际的目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些原则。自觉得遵守原则者,指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懂得恰当进行交际并自如得使用语言的人;不自觉地遵守原则者,指未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但在统一社会及语言环境中生活的人。他们在同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交际和使用语言的规则便自然成为其交际的原则了。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既然在社会语境中,人们说话是一种交际的过程,在翻译时我们也要注意把这种交际的信息表达出来。翻译过程其实涉及到两个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全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如果说达不到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达不到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读者就会难于理解或接受原文,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比如(红楼梦》英译本里有一处用语不得体的问题。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场面中,贾母所行令中的一句“这鬼抱住钟馗腿”译作“坊his leg the ghost -catcher he’s caught",将刘姥姥的“大火烧了毛毛虫”译作“A big fire bums the hairy caterpillar"。贾母身处贾府多年,大小场面都经历过,文化虽然不高,谈吐却句句文雅,而译文却将“钟馗”译作俗语“ghost一catcher",显得贾母无知且浅薄。而刘姥姥是个粗俗朴实的农村老妇,没有文化,没见过大场面,却能说出“caterpillar”这个拉丁学名来,让人觉得困惑了。这就让人物角色说出了不得体的语言,没有实现原文要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是一种理性的重建,完全不同于语文学的直觉主义的非理性基础,结构主义的目的一工具理性基础,解构主义的怀疑主义反理性基础。这三种理性基础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在翻译活动中显现了不同的矛盾。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往活动,是属于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精神交往形式,应该遵循社会规则和规范,遵循理性原则。那么在交往活动中的理性原则自然就应该是交往理性了。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理性基础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他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理性,又称实践理性,核心内容是承认和尊重一定的规范标准。同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一样,同样要求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语者使用最得体,恰当的语言,要遵循语言规则之外的协调性规则。我们在翻译中就要注意不但要译出正确的句子,还要译出得体的句子。例如“We know what you have done"这句话,如果是警察审问疑犯,可译为“你干过些什么,我们是很清楚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周恩来曾对已退休的澳大利亚工党议员说的这句话,却被翻译成“你做过些什么,我们是知道的。”这样翻译就完全忽视了语境,违反了协调性规则,甚至会引起误会。鉴于目前翻译领域中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即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中间的不平等,一种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这种交往理性有助于建立平等互重的翻译模式。

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起真理观是不同的:语文学是以心灵真理观为基础;结构主义范式是以符合论真理观为指导;解构主义范式以本体论真理观为依据;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研究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指导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真理基础的。共识性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与主客间性的统一。在主体间的交往中,人们不仅要尊重语言的规律性,更要承认和服从社会所认可的规则。在真理观理论中,同样强调语言的协调性规则。人们在交往中不是以陈述是否与事件相符为真假的判断依据,而是参与者对沟通事件背后的理据有共同的理解并且接受其有效性。哈贝马斯的共识性真理观要求在共同体内如果要达到共识,就要有交往,交流,争辩与商讨,要靠一贯理想的语境,这种语境要求所有参与者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交往能力,彼此遵循语言使用中的协调性规则才能使交往各方达成共识。看这样一个例子:

"He’ s been in his~all day,”the landlady said downstairs. "I guess he don’t feel well.I said to him Mr . Anderson,you ought to go out and take a walk on nice fall day like this, but he didn’t feel like it.。”

这是海明威的著名小说’Ihe Killers的一段对话。房东太太显然文化层次很低,与其说话风格(如语法错误“He don’ t")相吻合。如果翻译成:

“他整日在房间内,”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估计他感到不适。‘安德先生,你理应出去散步,这样的大好秋光是很适宜散步的’,但他不感兴趣。”

这个译文就是不成功的,不等效的,我们看到的好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说话文给给的贵夫人了。如果改译成:

“他整天呆在屋里,”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猜他不舒服。‘安德先生,你应该出去散散步,这样好的秋天气候,散步多适宜啊!’可他不感兴趣。”

这样就符合其语境了,反映出了说话人的人物形象。

共识性真理观有利于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哈贝马斯采用了言语行为理论作为交往理论的语言学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翻译的本质,体现翻译活动的特点,有助于把传统的语义一句法模式转变为语义一语用模式。哈贝马斯提出的普遍语用学理论,肯定了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我们说话实际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不仅要说出让人理解的句子,即遵循语义一句法的构成性规则,同时还要具有交往资质,知道如何进行正确交际的社会性规则与规范,即语用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即陈述问题的真实性,人际关系的正确性或恰当性,表达自我时的真诚性等有效条件。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的理解和解释活动,是跨文化的,也是跨语言系统的。翻译文本的语境是一种可能性的语境,是一种开放的语境。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只能在这种可能的语境中进行。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观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言说主体是价值中立的,语境被视为理想的,而非开放的。解构主义的元语言学具有形而上学性质,不是经验语言学范畴,而翻译中使用的语言学的现实世界的,是经验性的。我们实际使用的语言是言语而不是封闭的语言,是索绪尔所说的外部语言学,是有言语主体和实际语境参与的语言。他认为言语是没有规律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实际使用中,人们要遵循语言使用的协调性规则,言语行为是社会性行为,是有规则的。这种语言学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是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既是经验的,又是开放的,克服了前两种语言观的缺陷与不足。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语言表达层面与人际关系交往层面同时展开的,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与交往关系的得体性有机结合。在实际交往中,只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是不够的,还要选用得体的句子,比如语气,表达方式,称谓的使用等等,这种能力是一种交往能力,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掌握的。再看.7M1C1的’lfie Open Window中的这样一句话:

"My aunt will be down presently,Mr, Nuttle",said a very self一possessed young lady of fifteen, "in the meantime you must try to put up with me.”

有人译作:

“纳特尔先生,我姑姑一会儿就下来,眼下由我来陪你。”说话的是一位稳重老练的小姑娘,年纪只有十五岁。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8

1.前言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办法,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恩施及周边5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975份,有效问卷958份,其中男生497份,女生461份;各年级比例为大一267人(27.8%),大二289人(30.2%),大三245人(25.5%),大四157人(16.5%)。结合调查结论,课题组咨询了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辅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认识和看法。

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人际交往认识不够。在对1000名学生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回答“如果你的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不会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的问题时,有将近80%的学生回答“不会”。在回答“你是否会关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活动”。只有30%表示会积极参加,有45%的同学表示时间、机遇凑巧会参加,而有2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会参加。而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讲座,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专题活动多不”时,有近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类的专题和讲座,有26%的人回答偶尔举办,而只有14%人回答很频繁,而这14%的人中大部分是学生部门或学校社团的活跃者。但从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了解到,他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或活动,持续数日甚至一个周,但参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人际交往目标不成熟。在回答“你交往的第一动机是什么”时,有57.6%人回答是为了“获取信息”,有20.1%人回答是为了“拉关系”、“办事方便”,只有22.3%人回答是为了“思想交流,获得友谊”。可见大学生出于真正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大学生和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善于和人交往吗”的问题时,74.5%人回答自己不是很善于交往,对自己的交往能力表示怀疑,15.2%人回答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问题,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周围人关系融洽;而只有10.3%人回答自己很善于交往,认为自己是交际的人才,和什么人都有话题谈。在回答“你是否会主动和不熟悉但见得多的人打招呼”时,只有29.3%人回答“会”,有57.2%人回答“可能会”、“看情况”;另外13.5%人回答自己从没有想过和他们打招呼。

(4)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回答“和他人沟通时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时,有65.3%的人回答不能,有16.5%的人选择因为害羞而不能完全表达(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18.2%的学生回答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回答“你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的问题时,有超过2/3的同学回答是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往技巧”比例高达40.4%。“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占15.3%,还有就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回答“在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你会言归于好吗”的问题时,有28.7%的同学回答“从不”、“很少”,40.1%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这样”只有31.2%的学生选择“常常这样”。

(5)与异往困难。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是很健康,又由于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变得困难。缺乏异性知己,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怎么与异性相处。在回答“你为什么会在大学谈恋爱”的问题时,经过权重的分析,发现前几位的分别是“随大流”、“寂寞”、“感受恋爱的乐趣”、“获得生理满足”、“寻找人生伴侣”、“寻找学习动力”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另外在回答“和异性相处时,你会?”时,有45.7%的人会觉得非常不自然,而有6.9%的学生选择从不与她们进行交往。

3.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通过分析调研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和谐程度[1]。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小孩,他们从小就模仿其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对直接投影到他们以后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从家庭结构上来讲,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越多的大学生更善于人际交往,而单亲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交往困难。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小生活在温暖,和谐家庭的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2)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深远,学生在升学的高压力下,埋头苦读,平时就忽视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2]。此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高校学习相对宽松,自由支配度大,学生平时都是以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困难,如果与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情感的交流慢慢淡化。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社会风气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得功利化[3]。

(4)自身因素。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大障碍。包括自卑心理、羞怯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4]。要改变这些不积极的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要通力合作才行。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将是未来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任道重远。

4.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访谈各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行为。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自我我中心,人际交往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倡君子之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真诚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要考虑双方共同的价值利益,是双方都能获得满足。人际交往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不少于他们所付出的回报[6],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功力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找准自己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的水平,才能发现差异,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也是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

近年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现实中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7]。一大批大学生生成了真正的宅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乐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克服宅的影响,打破平常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8]。一方面是平时上课多和不认识人坐在一起,并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多关注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积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挖掘深度的意见,并争取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赢得大家的尊重。三是可以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积极参加班级QQ群、微博群里的话题讨论,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在网内网外都能让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际交往就更容易打开生面。

(2)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要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际交往才发。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性的发展一些人际交往平台,切实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加强师生沟通机制,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如邮件,QQ、微博等及时沟通工具。二是积极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要改变辅导中心在大学生心中的不好印象,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找心理辅导老师。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节的真正作用,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调动同寝室,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活跃公寓氛围。四是增加班级趣味活动,大学是一个缺乏班级凝聚力的地方,原因在于班级很少活动,或者是举办的活动老套,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者寥寥无几。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集时尚,趣味性一体,激发大家的热情。应多开展聚餐,联谊,郊游等,而现在高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支持甚至禁止这类活动,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五是高校应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多开设一些人际关系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等。通过这些选修,必修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等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9]。

(3)从社会方面来讲,整个社会应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有有效的途径和工具,社交新媒体出现极大的改变的人们交往的方式。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不必面对面的交往,这使得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去权威性,互动性,虚拟性[10]。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得人际交往可以完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向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寻到彼此共同的爱好,易于产生共同话题,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时也有更多的谈资。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人,因其对网络上的某件事特别了解,也会赢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将极大的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安全感,归属感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3)

[2]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8):108-110

[3]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2):126-127

[4]赵崇莲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

[5]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理论[D].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8-11

[8]周福华.“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以武汉区X高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9

一、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导致心理严重扭曲,往往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多年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字面阅读和理解,忽视了交际能力等其他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智商高、情商低,往往脱离现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值得讨论。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指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 for use of language),指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1)语法性;(2)适合性;(3)得体性;(4)现实性。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三、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

自交际能力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的内涵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尽管观点不尽一致,但对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分别作简要介绍。

1.适应理论

Gleason(1982)认为交际能力不只是懂得造句的规则,也并非是情景需要时将这些规则凑合起来的表达式。交际能力是指懂得一套事先部分装备好的样式(pattern)、惯用语框架(formulaic framework)和一盒安装工具。它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将语言使用规则做必要的调整。根据Gleason的观点,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能力。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规则并非是生成的,只是起一种调节(regulative)和辅助(subservient)的作用。适应性理论强调使用规则适应情景的需要,而不是相反。

2.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人际交流技巧

Cummins(1979)提出了区分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CALP)和基本人际交往技巧(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BICS)的观点。前者指的是不考虑直接人际交流情景下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表层特征的操作和反应的熟练程度,后者指的是几乎所有儿童都能习得的为能进行日常人际交往的交际能力(capacity)。1981年,他对此又做了部分修正,把交际分为简化语境依赖(context-reduced)交际和语境嵌入(context-embedded)交际。与修正前的理论相比,修正后的理论突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大部分外语课堂教学属简化语境依赖交际,而人们面对面的交际则属语境嵌入交际。

3.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

Canale(1980,1981)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的构建模式。根据该模式,交际能力由四个子能力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也叫补偿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Brown1994)。Canale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近年来一批新兴边缘学科的兴起,也给交际能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引人注目的语用研究从它早期的“具体语境学”发展到语言符号意义以外的语言含义的研究,并进一步与认知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语用的认知心理。

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发挥才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好坏,而人际交往的好坏有直接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好坏。事实表明,在一个班级或群体中,假设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密切的,那么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积极,才能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我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通过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都无法离开其他个体单独掌握自身生活必备的技能。交往使人了解社会需求,交流使人产生新构想,吸收新手段,开辟新领域,增长新才能。

4.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大学生自我幸福感觉的程度”的专题研究中发现,自我感觉越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越健康;同样的,自我感觉越不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都不如意。这种不如意给其生活、学习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五、角色扮演法的概念与效果

基于交际能力的内容及特征,以及前人对它的研究,笔者提出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现实与书本相连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制造或模拟一定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即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得扮演效果最佳。

六、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与模式

行动过程:

(1)准备

通常情况下,准备意味着开始阶段(常被称为热身阶段),由哑剧扮演或目标清晰的角色扮演顺序组成,参与者放松并识别角色扮演的基本思想。即为扮演人员做一切工作之前了解剧情,理清思路,将文字变为真实角色之前,理清开场人物顺序事情的变化,发展和结果。

(2)指导

角色扮演中的参与者被委任角色(需考虑扮演人员的性格和日常表现),直接的角色扮演者,即他的角色已被清楚地描述出来,为了他能更好地扮演该角色,则需要指导和激发他的动机。

(3)领会

在准备和指导之后,则进入扮演之前的领会阶段,需要参与者通过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花时间克服困难,理清扮演者之间的联系。在领会阶段的最后,所有参与者进入各自角色中。

(4)扮演

模拟对话,要求设身处地,让扮演者与所扮演的人物无论在时间、空间上无限接近。最好是由同学们脱稿表演,由景致情,这样有利于扮演者自由地感受所扮演的人物的语言和特征,最大限度地演绎角色。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交换角色,可以多角色感受文中的各个角色,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5)结束

此阶段参与者从自己的所扮演的角色中正式脱离出来,学生导演应该致谢参与者的工作并且告别这些角色。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分析并且解决扮演过程中的困难。

(6)讨论

带有目标性来反馈、讨论对参与者的观察,准确地观察扮演的情境和角色,这样能够达到学习目的。

(7)成果控制

导演给其他学生分发已准备好的表格,或者建议扮演者本人与其他同学对已扮演的角色作一个更全面评价性的结论。

七、结语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发现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力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如此,由于角色扮演常常以四或五人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训练时间有限的难题,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问题。评价一个角色表演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便是它的“参与面”的大小。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面对许多观众的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勇气,因此大方、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容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相对显得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每一次的学生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评价及自我评价意识。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在促进个体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同学对评价及自我评价还是很陌生,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深入思考。总之,学生一定要苦练内功,不断摸索和实践,同时要转变观念,相信自己,放手做,给自己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或发挥创造精神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用角色扮演法取得好的效果,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例10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背景

大学生处在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渡过程中,其社会交往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笔者前期的一项课题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求是急切的,在受访对象中,有80%以上的学生将扩展社会交往范围作为大学必做的几件事之一;另外,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大学中受到的压力和影响,除了学习带来的之外,人际关系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二重要的内容。所以,关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完成其社会化过程,更有利于帮助其避免或者减缓大学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我们注意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过程,是一个接触、信任、接纳、融入、互动的过程,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单位的互动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网络行为过程,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运用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观测,往往会有更为清晰的结果。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规律,我们提出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嵌入的理论进行观测,寻找出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规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嵌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特点

嵌入性理论本来是经济社会学的概念,1985年,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发表了题为《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嵌入理论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这篇文章成为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启发性著作。格兰诺维特认为,行为和制度总是受到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的压抑和控制2,行为主体既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而孤立地行事,也不是完全按照社会规范、社会要求机械行事,而是在两者的互相影响中,辩证的进行。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个体社会行动,是个体主观体验与社会客观要求互相影响的结果,这也就是格兰诺维特所倡导的“嵌入性”的出发点。

嵌入性理论被提出来后,以一个全新的观测点在社会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嵌入这个概念也被用来研究个体行为和结构互动。在格兰诺维特之后,很多学者又将嵌入性进行了细分,我们用下面几个理论来观测一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

1.认知嵌入与大学生的身份认同

所谓的认知嵌入,就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时会受到所处环境或者周边群体意识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会受到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群体意识的影响而进行相应的呼应。这个观点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者”的理模型是有冲突的,但我们在日场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交往行为,都会遵循认知嵌入的规则。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如果放在认知嵌入的背景下,就会显现出明显的特征。

在普遍的观点中,大学生自我认知往往较高,而行动能力有相对偏低,在认知嵌入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群体特征相结合起来考量。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背景与期望环境的认知嵌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在进入大学之后,朝夕相处之中便体现出家庭成长背景与期望环境之间的嵌入性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希望融入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卑、自我掩饰、过分自强等行为;在家庭中自我意识过强的大学生在环境融入过程中与同学的矛盾、摩擦甚至冲突等行为;缺乏安全感的大学生在环境融入中的国度依赖他人等行为都属于这种嵌入的表象。第二,个人爱好与群体文化的认知嵌入。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普遍的愿望是充分发挥个人爱好,参加各种类型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才华的行为;由于个人爱好得不到满足而游离在各种组织之外自得其乐的行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行为可以属于这种嵌入的表象。第三,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认知嵌入。在为个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的目标有着一个嵌入性关系,如果个体认为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符,则出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行为,如果认为已经偏离,则出现脱离群体,形单影只的行为。

2.文化嵌入与大学生的文化特征

所谓的文化嵌入,就是说行为主体在进行行动时会受到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信念、群体文化、传统文化等等有关文化的影响。如果这样,对于大学这样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也会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造成明显的影响。考量大学生的行为的文化嵌入,首先要对于大学的文化特征进行简要阐述。大学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宏观的课题,我们不可能用简单表述来概括,进从社会交往的特点出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文化主要呈现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重视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社会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活动交流、爱好交流等方面,社会交往的方式主要有网络交往、文化团体交往、课堂交流和生活交往。在这些文化特征过程中,大学生的交往行为的嵌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行为特征是交往快餐化,缺乏深入交流;渴望扩大交往圈却缺乏实际动;交往行为指向性明确,交往内容单纯等。

三、关系嵌入: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的发生与应对

前面我们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特点,无论是认知嵌入下大学生的行为呈现的特色还是文化嵌入下大学生行为受到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承认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关系行为,是受到嵌入性规律所规范的。所谓的关系嵌入,可以理解成为个体的网络关系(人际关系),个体行为时,与网络中的其他个体之间的各种交互关系成为互相嵌入的前提,个体行为离不开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信任关系、互惠关系等等。关系嵌入的观测点主要有互动频率、亲密程度、关系持续时间以及相互服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会影响到个体间关系的发展和组织间的合作、资源的交换组合、知识的共享和开发等。上述的认知嵌入和文化嵌入的行为,在人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审视,如果缺乏有效的成功的嵌入,就会引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一些影响校园稳定的危机事件,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正是我们用嵌入理论观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初衷。

1.自我认知嵌入群体文化的问题

按照认知嵌入的理论,个体只有完美嵌入到环境背景中,并且反作用于环境才能保证整个组织的健康良性运行。但是,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的问题主要发生的原因正是自我认知与群体文化的冲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某高校曾经出现过贫困大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同学的认可,不惜偷盗、诈骗获得钱财请同学挥霍,目的就是要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的案例令人痛心,更令人警醒,在自我认知失衡的前提下,盲目渴求嵌入环境,就会有行为偏差产生。当然,营造良好的群体文化环境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2.关系渴求与网络局限的矛盾

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是大学必备的一项技能。对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资源的扩展。这样的强烈渴求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局限呈现明显的矛盾。在校大学生的交往圈子相对狭窄,主要停留在父母亲友、同学以及老乡的位置上,出了社会资源的相对狭窄性之外,大学生会主动寻求社会网络资源的拓展,在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向社会延伸其社会交往网络的过程中,会产生出受骗、迷失甚至人身伤害的案件。所以,做为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可求出发,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帮助其扩展其社会网络范围。

3.关系维系处理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关注与建立关系,对于关系的维护缺乏相应的技巧和能力。笔者在心理咨询第一线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来访者的问题涉及到同学关系的处理。在关系嵌入的理论中,交互关系、信任关系、互惠关系都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关键因素。因为处理不好宿舍矛盾导致的同学之间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事件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有效的交际能力和交往技巧的传授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