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石油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6:56

中石油论文

中石油论文例1

内容提要: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论文关键词:中国 中东石油 石油安全 作者简介:杨中强,男,1969年9月生,华东师大法政系博士。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仍趋加重,而中东石油将是中国不得不倚重的主要外来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中国石油安全趋势,研究和确定中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做好中东石油大文章。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后备储量限制,20ro年后我国石油将可能出现衰减,据专家估计,到2005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分别达1.8亿吨和2.5亿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由此可见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之一斑。 一、中国石油安全态势我国石油工业经过30一4O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亿吨以上。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严峻的形势。其中最令人担优的就是供求失衡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说oo年代以前,我国石油还自给自足,“略有节余”的话,而自1993年开始则一直人不敷出。我国虽是石油消费大国,但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贫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8.3%。不仅如此,国内石油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人均产油量仅占世界水平的21.4%,①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率仍将下降。 客观上讲,我国未来石油短缺仍将进一步增大,2005年我国石油缺口t将达0.5亿吨,而到2010年,缺口量将增大到1.17一1.42亿吨。②2001一2010年,石油供量增长将在1.08一1.81%,一般来说,中国石油的供给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将影响其石油安全。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性因素 1.石油资源状况。目前,中国石油最终可采储量为114.9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7.7%,居第9位,③而人均占有量仅ro吨,居世界第41位。④此外,中国的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者,我国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储采比为14:l(而世界 石油论文出石油 我国现在的石油储t仅能生产20年左右的时间,即使科技进步了,石油储里亦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因世界石油发现的高峰期已过,1985一19叭)年全球新增储里仅有25%是新发现的。据统计,地球上的大部分常规石油资源已被发现(约为oo%),是导致石油发现率趋低的根本原因,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显然,中国也不例外。 2.石油生产能力。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已进人中晚期,出水比出油还多,自然递减严重,难度增加,成本上升。其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原油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现已达到增长曲线的顶点;虽然中外地质学家认为我国海洋石油丰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足以改变中国石油战略的大型油田。自1982年以来,我国累计投资62.5亿美元,仅获得40 亿吨石油储量,其中近期可供商业性开采的储t还不到50%。真乃杯水车薪;我国西部石油开发已启动,此乃我国“东稳西进”战略的重大举措。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形成规模至少10年),即使发现了大油田,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总之,中国石油生产有较大飞跃的可能性不大,到2010年左右,原油产t不会有大的突破。 (二)需求性因素 首先,一般而言,石油摇求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据估计2(XX)一2010年,中国仍将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速,因而国内石油消费必将“水涨船高”。其次,今后10年第二产业在中国发展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加强,石油消费必将持增。此外,自“轿车工业在我国开辟新纪元”以来,我国国产轿车年产最已达30多万辆,进口t亦已接近此数。所以,在我国汽车工业大展宏图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幅石油狼奔系突的画面。再次,人口增长是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人口数为12.9亿,到2010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14亿和巧一16亿。这必将增加人口对石油的需求。从趋势上看,人均CDP愈高,人均石油消费亦愈大。 此外,中国在能源替代和节能方面

中石油论文例2

一、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它所走过的路程,展望今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和成长在十年“”时期,石油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与各项技术工作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原石油工业部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广大石油职工和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者仍然坚持了对石油工业工作质量要求不放松,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等基础工作不放松,并继续前进。

1982年,**副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石油系统代表时,就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石油勘探、开发各专业领域里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在1984年举办的油田标准化工作成果展览上,国务委员康世恩又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美国有个API(美国石油学会),日本有个JPI(日本石油协会),我们能不能搞一个CPI(指中国石油工业标准组织)?”。这对推动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许多企业根据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石油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石油工业部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了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天相任主任委员的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后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石油工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石油工业标准编写和审查工作的“专标委”委员、“分标委”委员和技术专家达700余人。

这一时期,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创办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期刊;编制了《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版);1987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全面开展了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检查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和质量水平;初步建立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强化了石油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国际交流。

1990年5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工程师李虞庚担任主任委员。第二届油标委开展工作的四年,标准化继续取得快速发展。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步伐,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万战翔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工作与国际接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章立制,维护油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加快了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了标准水平。在这一期间行业标准的数量已近1280项,基本满足了当时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生产的需要。按第二版《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计算,标准覆盖率达到了49%。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勘探开发主专业标准比例达到了47%。

第二届油标委将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际接轨和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方面。组织各相关专标委和专家对美国石油学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1991年初,为了提高石油工业标准水平,积极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l)标准,正式成立了“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下设“API标准翻译出版组”,统一组织,系统翻译,配套出版。这一工作得到了美国石油学会API的认可,授权“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翻译出版API标准。

这一期间共翻译API标准110种,出版106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采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派团参加IS0/TC67,IS0/TCl93和API等国际标准化会议。有7名专家被API接受为投票委员和替补委员。还承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年会。1994年7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生了第三届领导机构及委员,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担任主任委员

1997年2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油标委”领导成员进行了部分调整。“油标委”主任委员由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黄炎担任。

第三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恰逢石油工业经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石油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系趋于合理,标准质量有所提石油论文出石油高,标准制修订机制的改革开始起步,标准化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开始起步,国际标准化交流进一步拓展。对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1996年石油工业标准的综合覆盖率迅速提高到60.8%。到1999年底石油工业标准综合覆盖率已达85%以上。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经过重组,分别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全取消了原有的包括行业标准化管理等的政府职能,原有的“油标委”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经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撤销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职责和相应业务工作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归口负责。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再次起步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真正成为代表全行业的标准,2000年10月,经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重新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阎三忠出任。委员会下设16个行业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负责协调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天然气两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相关事宜。

二、全行业范围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石油工业在重组改制的新形势下,走向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标志之一;是我国各大石油公司加强协调,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石油工业迎接“入世”挑战,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对我国石油工业加强技术基础,加快发展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重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完善石油工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主导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技术标准质量和水平与国际接轨程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标准水平,使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技术标准。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为在国际石油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油标委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吸收了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的经验、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油标委年会制”,年会每年定期召开,由参加油标委的三大石油公司轮流承办;“主任委员办公会议制”、“秘书长办公会议制”、“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工作经费分摊制”、“技术标准专家审查制”,以及“技术标准委员投票表决制”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油标委的工作正常运行。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从只制定标准向注重标准项目前期研究转变。标准的制定是总结经验、提取精华、规范行为的过程。因此,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汲取了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到,石油行业标准的制订也需要开展前期研究,即使不能对每一项要制定的标准全部进行研究,也要开展对重点标准的研究。几年来经油标委组织,开展了多项综合性的标准化研究,其石油论文出石油中《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机制研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研究》、《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的前期研究》等研究项目,均为开拓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起到了先导作用。从战略角度思考石油工业标准化的未来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加强标准化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保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承担起我国石油工业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实现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能源消费和供应安全需要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石油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标准指导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降低生产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中石油论文例3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使油气这一特殊行业有了基础准则体系,该准则在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与国际油气行业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这对我国油气行业的发展、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油气企业能够实现走出去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创造了坚实的会计基础。

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 对自然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不足

准则将油气资源定义为油气开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认为递耗资产是通过开采、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指出油气资产属于递耗资产。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得到如下推论,即设施和矿区权益是一种自然资源,这明显是不成立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并没有被纳入到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体系中,核算的只是人类劳动价值。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考虑如何将自然资源的价值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然后再重新明确油气资源与递耗资产各自的含义。

2 有关油气资产减值的规定尚不明确

我国对于油气资产减值的规定类似于美国的油气准则,但是关于油气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资产组的认定都和其他行业不同,不能简单地规定按资产减值准则处理。资产减值准则对特殊资产并未进行特殊考虑,企业无法直接按其规定的减值迹象判断油气资产减值与否。而且准则未详细规定井及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减值问题,仅规定了矿区权益的减值问题。

3 披露要求过于简单

我国油气准则对油气资产减值的披露比较简单,仅规定披露其减值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分部的减值损失、资产组的情况、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没有考虑: 另外,对油气储量的披露也比较简单,仅规定了企业应分别披露在国内和国外拥有的油气储量的年初年末数据,对于储量在年内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储量的价值则没要求披露。而美国油气准则对披露的规定详细而且全面,几乎涉及到了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我国油气准则披露方面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石油论文例4

石油天然气行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它本身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产量递减、成本递增等特点,需要特殊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我国已经颁布了《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中美在油气会计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希望对我国油气会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中美油气会计研究历史比较

自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研究油气会计理论。到60年代中期,会计界开始关注油气生产公司采用的各种会计方法。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运引起美国公众和国会对油气行业的关注,促使FASB加快对油气会计的研究。1977年12月,FASB颁布了第1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油气生产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历史上第一次就油气行业特殊资产的计价、矿区权益转让中的收益决定及揭示等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以后,FASB又相继颁布了第25,69,95,109,121号财务会计准则文件,对油气活动进行规范。特别是第69号公告《油气生产公司的披露》,详细规定了油气生产活动的披露要求。现在,美国已形成较完整的油气活动的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油气会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石油企业也是采用当时颁布的统一会计制度。进入8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会计学者,开始对油气会计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油气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介绍。90年代中期以后,会计界开始关注油气会计研究,1999年,财政部组织课题组对“油气会计问题研究”进行探讨,标志着我国油气会计的研究步入正轨,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公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第27项是关于油气开采的。

二、中美油气会计准则内容比较

从1977年开始,FASB已经制定了6个关于油气会计的准则,涉及油气生产活动的资本化成本,矿区取得、勘探、开发、生产成本发生时的会计处理,资本化成本的处理,矿区转让和相关交易,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探明矿区的减损测试和资本化的勘探开发成本,全部成本下的资本化利息,披露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而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第27号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油气活动的准则,它用于规范油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一)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比较

我国认为,矿区权益,是企业取得的在矿区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而FASB认为,矿区权益包括所有权、租约、特许权或其他一些根据权益转让条款所获得的开采油气资源的权益;也包括矿费权益,以油气实物形式支付的生产报酬和其他一些非作业性的矿产权益;还包括企业与外国政府或权力机构签订的一些协议中所规定的权益,但是矿区不包括企业购买油气权利的供应协议或合同。两者都认为,矿区权益为开采油气的权利,同时为取得矿区权益而发生的成本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但是,FASB的规定更为详尽,明确指出了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具体包括什么,这给企业在实务操作上提供了方便。

对探明矿区权益的摊销,我国认为,应该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可任选一种方法,而FASB认为,应采用单位产量法进行摊销,以使每单位产量和未摊销的取得成本相对应,只有在没办法确定开采权益所拥有的储量数量时,才可以使用产量法以外的方法计提折耗。同时,FASB还明确提出产量法下的摊销率应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改一次。但我国则无这方面的要求,这有可能致使企业因计算摊销率麻烦而使用以前的摊销率,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

对矿区权益的减值,我国要求,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遵循《资产减值准则》,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规定将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而FASB要求,定期对未探明矿区权益进行减值测试,并列举了几种可能遭受损失的情况。对减损的确认,FASB规定可通过评价备抵账户或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另外,当未探明矿区转为探明矿区后,FASB规定已确认的减损矿区的净值应划为探明矿区或对摊销储量的总的取得成本重新划分,而我国规定,应按照账面价值转为探明矿区权益。

(二)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勘探,是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或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我国认为,勘探支出包括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予资本化,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费用化,即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计入当期损益。对部分井段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相关的支出予以资本化,非相关支出费用化,符合配比原则。

FASB认为,勘探涉及确定将要检查的区块和对认为有油气储量前景的区块进行检验,包括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勘探费用包括折旧和辅助设备、设施的操作费用和其他勘探活动发生的费用。勘探费用应根据是否找到探明储量来确定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同时,FASB也允许完全成本法作为油气资产计价的方法。在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上,我国与FASB的处理大致相同,只是具体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别。唯一的一点不同是,我国只能采用成果法核算油气勘探成本。

(三)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开发,是为了取得探明矿区中的油气而建造或更新井及相关设施的活动。我国认为,油气开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作为油气开发形成的井及相关设施的成本,主要包括:钻前准备支出,井的设备购置和建造支出,购建提高采收率系统发生的支出,购建其他设施发生的支出。另外,钻井至现有已探明层位的支出,才作为油气开发支出;为获取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而继续钻至未探明层位的支出,作为钻井勘探支出,不作为开发支出。FASB认为,开发费用是为使得探明储量具备开采条件并建造提取、处理、聚集和储藏油气的设施而发生的费用。开发费用包括折旧和一些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操作费用和进行开发活动的其他费用,包括取得途径并为钻井准备井位,钻并装备开发井、开发参数井和服务井,取得、建造和安装生产设施,建立提高采收率的系统。开发成本是作为井及相关设备、设施成本的一部分被资本化,因此,无论钻井是否成功,所有钻和装备开发井、开发参数井和服务井的成本都将被资本化。在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上,我国与FASB对开发成本的规定基本一致,并且都要求开发成本予以资本化。

(四)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生产,是将油气从油气藏提取到地表以及在矿区内收集、拉运、处理、现场储存和矿区管理等活动。我国认为,油气的生产成本包括相关矿区权益折耗、井及相关设施折耗、辅助设备及设施折旧以及操作费用等。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油气生产的辅助设备和设施,只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才予以资本化。另外,对于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满足的则计入当期损益。

FASB认为,油气生产涉及将油、气提升到表面并聚集、处理和现场加工(将气处理成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和现场储藏。生产费用,为作业和维护井及相关设施、设备所发生的费用。矿区的取得成本,勘探和开发费用的折旧、折耗和摊销也作为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取得和建设油气生产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成本应予资本化。对于矿区废弃的处理,FASB规定,在确定摊销率和折旧率时应考虑估计的封堵和废弃费用及估计残值,将来发生的封堵和废弃费用视作负债,在责任实际发生时记录,即当井完钻或探明矿区取得时就应记录负债,并相应增加资产的价值,负债将以估计未来封堵和废弃费用的现值计量。可见,在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方面,两者基本相同,只是在油气辅助设备和设施的处理上略有不同。

(五)披露的比较

我国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油气开采活动有关的下列信息:拥有国内和国外的油气储量年初、年末数据;当期在国内和国外发生的矿区权益的取得、油气勘探和油气开发各项支出的总额;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原值,累计折耗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

FASB要求,所有从事油气生产的企业必须在报表中指出其使用的企业发生的成本和资本化成本的处理方式和会计方法。从事大规模油气生产的公开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公布下列信息:探明油气的储量;有关油气生产的资本化成本;资产的取得和勘探、开发活动的成本;油气生产活动的作业结果;有关探明油气储量的标准化的预期贴现净现金流量。另外,还规定了在每年的财务报告中要进行,企业是否为从事大规模油气生产公司的测试。可见,FASB的要求更全面详细,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

三、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与FASB制定的石油天然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第27号油气开采准则简化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是,它规范了油气企业从事的矿区权益取得、勘探、开发和生产等油气开采活动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但是,对于所得税处理、名词解释等问题根本没有涉及,关于信息披露、油气开发和生产等活动的会计处理规定也过于简单,容易造成会计处理操作的随意性。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油气准则,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以进一步完善并规范油气活动的会计处理。我认为,现行的油气会计准则在以下几方面尚需要改进。

(一)增加基本的名词解释

由于油气行业的特殊性,公众和会计理论界对油气生产活动了解并不多,因此更有必要增加基本的名词解释。为了形成油气生产活动的整体概念,而又不会因为列示过多的概念让人抓不住重点,应该列示18个概念。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油藏、油气田、勘探、开发、开采、一次开采、二次开采、三次开采、钻井、探井、开发井、服务井、参数井、储量、探明储量及未探明储量。对油气活动中涉及的词语进行定义,不仅便于实务操作,而且也便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

(二)完善相关会计处理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油气准则在未探明矿区的评估和重新分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完钻时的会计处理、油气混合产量的成本摊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规定,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在披露方面的规定也显得比较薄弱,对披露的规定应该详细而且全面,要涉及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增加跨国业务的会计处理

中石油论文例5

“第四大”已经成为国内石油第二梯队中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它也是一个行业“魔咒”——不同的企业都雄心勃勃地追逐它,靠近它,但有的渐渐衰弱,有的因此灭亡,这已成为中国石油产业界的一道独特的现象。 文 | 本刊记者 王高峰 李毅 按照公司的绝对实力进行排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是公认的中国石油企业前三甲。 不论是美国《财富》、《福布斯》,还是《石油情报周刊》抑或英国《金融时报》,也不论这些媒体是以何种指标进行排名,上述三大公司均毫无争议地位列前三。 事实上,在中国石油业改制之后,就分别确立了它们的各自优势和地位。而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提起中国大型石油公司,人们也大都笼统地认为它们就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然而,三甲之后,谁是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业界却一直存有争议,从延长石油到中化集团,从天发石油到泰山石化,从中信资源到珠海振戎,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不同时期、不同企业曾被冠之以“第四大”的美誉。而事实上,不同的判断标准和公司的发展进程一直伴随着这种争议,时至今日,“第四大”仍然难有定论。 “第四大”轮回 在中国众多的石油公司中,有多家企业一度被认为是“第四大”,或具备“第四大”的潜质。 2005年,在与中石油多次交锋和自身重组之后,位于中国陕北地区的延长石油集团新鲜出炉,这家在三大石油公司之外惟一具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地方石油企业随即被媒体誉为“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07年,延长石油原油产量、加工量和成品油销量均突破千万吨大关,且近两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成为我国石油领域位于西北地区的一支独特力量。 同样有“中国第四大油企”称号的还有中国中化集团,该公司在石油贸易方面具有传统优势,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壮大,其业务范围也积极向石油产业上下游延伸,为了更多地获取海外资源,中化集团在2002年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经过多轮收购和兼并,目前中化集团在海内外拥有了多个区块,成为了一家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国家石油公司。用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赖豪魁的话说,“作为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中化集团在中国能源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显然,“第四大”早已融入了中化集团的内部。 能够与上述两家相提并论的是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资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进出口贸易、矿产资源为主的企业,2011年起,其在运作石油项目上开始发力。随后,公司在海外发起多起收购,其中2007年收入囊中的哈萨克斯坦Karazhanbas区块,被看做是该国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中信资源作为港股上市公司之一,在油价高企阶段曾被多家投资机构追捧,一时间,被市场冠之以“内地第四大油企”的称号。 时至今日,中信资源已经在上游拥有包括印尼Seram、哈萨克斯坦Karazhanbas等多个石油区块,综合实力已与大中型石油公司比肩。 除了“国家队”之外,“第四大石油公司”的称号还曾被赋予过运作较好的民营企业。曾几何时,力争在国有石油公司之外开辟第三条道路的天发石油就是一例,其掌门人龚家龙经过10多年的经营,将一个100万元的小公司打造成了一个资产上百亿、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庞然大物,并一时间向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发起攻势,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2006年底龚家龙的悲情谢幕,“天发系”瞬间陨落。 另外,据分析人士介绍,民营油企巨头泰山石化、一直低调发展的中央企业珠海振戎,以及后起之秀振华石油也一度瞄准过“第四大”,或者具有“第四大”的发展潜力。 标准争议 在第四大石油公司排名“更迭”的背后,实际上是衡量标准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 “评判一个公司,需要从总资产、净资产和人均创造的价值来衡量”,谈起这一话题,中国石油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颇有兴致,“总资产代表企业规模,净资产代表盈利能力,而人均创造的价值代表其员工的创造能力和潜力。” 这样看来,中化集团、延长石油和中信资源都具有“第四大”的潜力。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石油人士表示,石油公司排名还是应当以上游,也就是勘探开采业务板块为最基本的评判标准,要么是在国内拥有油田,要

中石油论文例6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是指在本企业集团负责人的领导下,在企业集团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目标的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

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要有重点、分层次。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1、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对核心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

2、紧密层企业:紧密层企业在企业集团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但比核心企业的监督范围可以适当窄一些。

3、半紧密层企业:根据半紧密层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润及分配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松散层企业:松散层企业与核心企业只有互惠性的协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此,对这一类企业仅仅只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协议合同进行审计。审计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内容也比较单一。

二、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企业集团不断扩大,经济业务不断复杂,管理层次更加多样,生产经营地点日趋分散,母公司管理监督子公司的经济活动更加困难,所有这些都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对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公正的鉴定,为企业集团管理者服务。

(二)来自外部审计和政府法令的要求

随着审计活动向深入细致发展,外部审计的业务逐渐庞大杂乱,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一部分审计业务需要内部审计来分担。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将眼光向内,堵塞漏洞,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优化的要求

在企业集团中,不仅各法人企业内部存在着委托关系,而且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所属职能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委托关系。这种情况下,内部约束与制衡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是扭转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效益低下,帮助其走出困境的要求。当前,我国企业投入产出比例低、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集团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损失浪费严重。扭转这种局面的措施有很多,完善内部审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部审计通过对产、供、销和人、财、物的经营状况和利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可以帮助集团管理者节约支出,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增加盈利。

三、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体制有待理顺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审计部门在中国石油审计部和本公司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由各公司负担;中国石油审计部的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归中国石油负担。这样的审计体制虽然有其独到的可取之处,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各单位领导从局部利益着想,为被审计单位说情或阻止部分审计结果如实反映的情况;部门、单位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审计工作的情况。

(二)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拥有内部审计人员2万余人,这里不乏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MBA等高级人才,加之近年来接收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审计资源较为充足,但是就总体来看,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尚不合理(多为财会、审计、工程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金融、管理人员),学历和职称层次仍然偏低,业务骨干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复合型人才较少(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涉足的海外项目也日趋增多,境外审计、IT审计等都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本专业必备的审计业务知识,而且又要熟悉外语和计算机),由此可见,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审计法律、法规、规章有待完善

中国石油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依照《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石油企业内部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也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条文规定过时;条文规定不够明确;对一些财经行为的判断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依据等。如《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已是1987年6月16日颁布实施的,《规定》中关于财经违法行为的许多规定,如今已不适用;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处罚规定不够明确,审计实践中存在理解差异。

(四)审计工作的任务数量有待调整

目前审计项目任务是由中国石油审计部下达、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领导交办(含组织部门委托)和自定组成,中国石油总部和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下达和交办审计项目任务,难免对各公司审计部门的人员力量、工作任务量考虑不够。如某公司审计处人数12人,2007年完成审计项目20项,审计项目完成数量在全系统中相对较多,但对该公司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审计项目审查深度不够,大部分审计项目反映查出的问题较少,审计意见内容简单。

(五)缺乏全程审计

按照审计实施过程划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个阶段。事前审计为事中审计服务,即搞好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其目的是指导审计实施过程;事后审计检验事中审计的结果,即撰写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检验,三个审计阶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事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前调查不充分

主要原因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包括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方面,致使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或者评估不充分,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不高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目前影响审计实施方案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方案编制过于简单,审计重点不明确;二是审计内容不详细,操作性不强;三是分工不合理,审计责任分担不清晰。

2、事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组对审计实施工作质量控制不严格

一是审计组成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理解程度的差异,工作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遵循性控制不到位,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审计实施方案的问题;二是审计组内部沟通不够,主审和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存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或隐瞒重要审计发现形成审计风险的问题;三是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和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没有使用补充审计程序,影响审计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主要表现在个别审计人员对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掌握不够,审前准备又不充分,待到审计碰到问题时,缺少对问题的判断标准,不能熟练的运用审计技术和适当的审计方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程序,抓不住审计重点,无法深层次地披露审计发现,而其他审计人员对其审计过的内容无法再次审计,形成重要事项漏审的风险。

(2)审理机构对审计实施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

审理机构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方面履行情况进行审理,一般停留在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进行核实,对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层次上;对审计现场实施情况了解较少,难以对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缺少对审计组审计实施的质量监督和制约。

3、事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层次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目前,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因素除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外,另外还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判断能力、业务能力的高低以及对政策法规掌握的多少与否,造成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结论不准确,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降低了审计信息的价值,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层次。主要问题表现有:

(1)文书格式不规范

不少审计报告的标题写成“关于XX审计的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审计文书格式的通知》曾规定标题的正确格式应为“关于对XX的审计报告”。这里,“对”字不能少,“审计报告”四个字也不能分开。排版、字体、字号等均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

(2)文字功夫不过硬

主要表现在:①用词不当。在分析某单位经营状况时,一份审计报告这样写道:“XX年,该单位费用比年初计划增长了17%。用“增长”来形容费用显然不恰当,应改为“上升”。②说多余的话。一份审计报告的结尾这样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审计组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满怀信心地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多做贡献”。这段话纯属空喊口号,与审计事项毫无关系,说了不如不说。

(3)审计定性不准确

某审计报告在对既包括超投资决算,又包括计划外工程的事实进行审计定性时,将其定为违规。这是不准确的,应分清工程是否属计划外,如果根本没有立项,那就应定性为违纪,不能含糊其辞。

(4)事实叙述不清

对某审计事实叙述时,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面完整地说清,而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人看了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份审计报告在叙述某单位存在账外料80万元,按照XX规定,属违纪问题”。让人看后不知道这些账外料到底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

(5)前后数字不吻合

如一份审计报告在介绍某单位经营概况时这样写道:“XX年该公司实现收入7.600万元,总费用及税金5.900万元,取得利润1.500万元。但计算7.600万元减去5.900万元可知,并不等于1.500万元,正确的应为取得利润1.700万元。

(6)工作底稿不健全

在审理中还发现,一些审计项目的工作底稿没有按规定编号,也没有按审计报告的叙述顺序排列,所附证据不充分等。这样一来,就给人混乱、模糊、定性依据不充分的感觉。

四、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方法

(一)建立内部审计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保障机制

内审的成功运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司治理。为此,应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合理设计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明晰产权等方面强化公司治理。逐步实现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最高管理者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发挥其权威性。

2、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

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就是要明确划分审计部门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人员各自的质量控制责任。建立项目负责制后,应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控制时间与工作能力、对其他审计人员有指导能力、和客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所以项目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审计资料归档等业务的全过程负责,亲临现场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针对审计问题及时调整审计方案,了解重大业务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对授权履行职责的结果承担责任。审计部门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也在更高层次上承担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

3、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

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可以保证审计师严格遵循专业执业标准,尽量降低审计风险。督导由项目负责人对其他审计人员的督导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督导两部分组成。项目负责人主要对现场审计进行督导,目的是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的目标,督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方案,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定重要性和风险水平,为审计结论取得充分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审计部门负责人的督导主要解决重大会计问题和决定重大审计问题或实施重要审计程序。

4、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

审计工作底稿是反映审计成果最基本的载体,记录审计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问题,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取证是否完整、引用法规是否恰当、审计定性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后,在签发审计报告前,通过一定的程序、经过多层次的复核显得十分必要。在审计现场由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证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的底稿要求审计人员补充、修改或重新编制,并签署意见;项目负责人复核后,提交给独立于审计项目的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复核审计人员看是否执行了审计方案、审计程序,有无重大的漏项或误差,签署意见后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组是否完成审计目标、审计建议是否可行、结论和处罚是否准确等。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可以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报告的复核审定是审计项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审计组现场审计结束后起草审计报告初稿,交审理人员审核后提交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审计部门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征求意见后,审计部门修改和完善审计报告,提交主管审计部门领导审核签发。据此,审理人员发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

5、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在审计开始时审计部门就向每一位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份简单的“评价表”,让审计人员记录下他们认为对今后审计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如,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审计程序、特别敏感的问题和时间安排等,审计结束后,将表格交给项目负责人。在后续审计前、审计结束后召开审计质量评价会。这时候审计小组对整个审计过程仍记忆犹新,因而得出的评价结果就比事后评价更为深入和全面,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尽快运用到实践中。审计质量评价会通常由审计组成员、审计项目负责人或监督人以及审计部门负责人参加。审计评价包括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审计工作小组的整体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工作的效率等等,审计评价结束后写出书面的评价报告并归档。通过审计评价可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总结值得以后审计工作借鉴的经验教训,并以此考核审计人员业绩。

6、、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业务督导、复核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的审计人员,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制定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只有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二)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中国石油各级审计部门应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审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定责任,自觉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增强审计部门内部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把法制教育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审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在审计部门内部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管理、依法审计的法治氛围。

(三)坚持全程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1、事前审计

(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

审计目标是指开展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审计工作的方向。审计目标因审计项目不同而不同。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需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的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突出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3)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

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不同,决定着审计步骤和方法不同,审计步骤和方法具有多样性。由于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变化较多,《审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不一定都具有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4)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审计人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同时,主管领导或相应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2、事中审计

(1)提高对《审计工作方案》的遵循性

主要措施包括组织审计组全员参与对《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写;组织参审人员学习确定的《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等。

(2)推行审计工作记录制度和工作会议制度

内部审计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是,没有充分完整的审计工作记录。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已习惯一般的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尽管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还存在许多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的问题,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的复核、分析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在内部审计人员心目中毕竟普遍有了基本的概念。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学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些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就要有一批合格的、胜任的、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加强内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制度。对进入内审机构的人员要严格把关,要求从业人员取得和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确保内审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建立内审人员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各层次的业务培训;建立内审人员待遇和晋升制度。由于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就要制定政策保证内审人员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门。晋升制度也要明确执行,样才能保证内审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发展。加强内审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内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使用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核心,兼容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的审计方法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业务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其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和有效,进而就更多地需要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确定重点,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审计,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减少失误和差错;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作出审计判断和结论。这样,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的审计方法的缺点,推动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使审计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达到既提高审计效率,又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当前,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5)培育企业文化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精神集中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方面,既要有客观公正、求实谨慎的精神,又要有爱岗敬业,认真投入的精神。一个人的职业操守跟职业道德风貌相关,一个团队的职业操守同企业文化的形成紧密相连。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审计队伍形成高尚品德,保持旺盛的工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保证。作为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审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审计人员处于团结和谐,创新进取的氛围中,在审计项目中才会有更多精力投入,才会焕发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事后审计

做好审计发现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

分析加工审计发现时,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的表面,应注意问题产生的根源、注意审计发现的内在联系、注意管理和控制上的重要缺陷。经过对审计发现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挖掘和加工后,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写好审计报告服务。

(2)审计报告立意层次要高

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信息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切忌泛泛而论,没有深度,没有重点。

(3)审计结论准确、客观

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一定要体现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不可携带任何感彩,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4)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中石油论文例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这个时期国家经济也走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笔者选取1984年到2011年的20年时间段对石油储量的中期变化作对比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剔除短期的次级影响因素的干扰,更深入地认识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石油工业进入壮年期以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此项工作所有的数据都以相应年度的储量通报为准。并把分属于不同单位的油田以盆地为单位进行汇总。在计算时以104t为单位,累计其储量和所占百分比。但在列表时为了简明以108t为单位。一般仅取小点后三位。本文所说的石油不包括凝析油。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基本发展趋势,将全国分为几个大区。东北区的主体是松辽盆地,还包括了伊通、海拉尔、二连等盆地。华北区仅渤海湾盆地有探明石油储量,这里仅指其陆上部分。江淮区包括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一般常称以上3大区为东部老区。西北区包括了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以西的诸盆地。有探明油田的除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3大盆地外还有柴达木、酒西、吐哈、焉耆和三塘湖等盆地。在南方区有探明储量的盆地仅为四川、三水、百色和景谷,它们的石油储景很少,占全同石油储量的比例甚低(如2011年占全国剩余可采储量的0. 14%),在本文的表格中没有单独列出。海域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渤海,南海和东海,其所占全国石油储量的比例也很低。 1 累计石油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1.1 全国累计探明储量 从1984年到2011年,全国累计探明地质和可采(以下简称地质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以地质储量的年均增值看,前10年年均增储7.56×108t,年增率6.18%;后10年相应数字为7.70×108t和3.83%(表1)。可采储量年均增1.58×108t。前10年年增率略高,为3.28%,但年均增量低,约1.36×108t:后10年年增率略低,为3.17%,但年增量较高,约1.81×108t(表2)。 1.1.1 东部老油区 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其地质和可采储量的增加均占全国增量的近60%。地质储量20年年均增储4. 6×108t,其后10年与前10年相比年增率和年均增量降低,年均增量由5.8×108t降到3.4×108t。以可采储量计,20年的年均增量约为0.95×108t,后10年比前10年略低(表2)。但年均增量却由0.914×108t上升到0.977×108t。东部老油区不论是1984-1994年还是1994-2011年,其地质和可采储量的平均年增率均低于全国储量的平均年增率的相应值。东部可采储量占全国的份额由1984年的90.89%,降低到2011年的76.38%(表3)。表1 1994-2011年全国主要大区石油地质储量变化 Table 1 Cariation of oil in place in our major oil regions during 1994-20004 地区 1984年/108t 1994年/108t 1984-1994年增率/% 2011年/108t 1994-2011年增率/% 20年增量/108t 平均年增量/108t 各地区增量比例/% 全国 93.274 169.872 6.18 246.829 3.83 153.555 7.678 100.00

中石油论文例8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产量及消费量的统计(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4,Oilsection),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为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北非及中亚等地,其中OPEC成员国储量为1204亿吨(约占总储量的79%)。在世界石油储量十强国家中,OPEC成员国就占了八席,其余两席为俄罗斯(95亿吨,居第七位)和美国(42亿吨,居第十位);前五名国家位于海湾地区,依次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储量均在13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54%。因此,世界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由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为首的OPEC组织所控制也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探明储量为32亿吨,约占总储量的2%,居第十一位。

200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约为36.97亿吨,其中欧佩克(OPEC)国家产量约为9.975亿吨(占27%),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沙特阿拉伯(4.748亿)、伊朗(1.901亿)、委内瑞拉(1.534亿)、阿联酋(1.178亿)、科威特(1.102亿)、尼日利亚(1.072亿),伊拉克产量为0.659亿吨(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2年为1.015亿吨)。除了委内瑞拉(南美)和尼日利亚(非洲)外,其余都位于中东海湾地区,这与该地区富庶的石油资源储备极其相称。石油产量世界十强的非OPEC国家有:俄罗斯产量为4.214亿吨,美国3.411亿吨,墨西哥1.888亿吨,中国1.693亿吨,加拿大1.419亿吨。

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达2.75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9.143亿吨。从原油贸易的供给方面看,现今石油净输出国前十名中,中东占了5席(沙特4.681,伊朗1.361,阿联酋1.028,科威特0.965,卡塔尔0.395亿吨),俄罗斯居第二位(2.967亿吨),拉美北美各占一席(墨西哥1.062,加拿大0.455亿吨),北非中亚亦各占一席(阿尔及利亚0.69,哈萨克斯坦0.427亿吨),这也从供给能力上解释了当前石油战略争夺的焦点地区的所在。从原油贸易的需求方面看,就石油消费缺口而言,2003年中国排在第四位,为1.059亿吨。美国以其庞大的经济总量,长期占据着石油消费量和消费缺口的榜首位置,这也是美国尤其重视其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8330万吨,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30.3%。中国现在的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6%,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石油进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且多集中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占总进口量近80%)。

鉴于当前过于倚重海上运输的单一进口路线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国正加紧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即从进口的来源和运输途径上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口风险。该战略目前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开展积极主动的石油外交,改善中国现有的石油进口格局,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分依赖。积极寻找更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如尽快推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中国的陆上石油运输管网的建设。努力改善石油进口通道: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俄石油铁路运输贸易,积极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的建设;促进中巴在石油管线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进口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借道巴基斯坦敷设陆上石油管线进入中国新疆,既避开了海上咽喉要道马六甲,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多维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如加强同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避免恶性石油竞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优势,努力开展同东盟各国的石油能源合作;加强同拉美地区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合作等。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构成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当然,也存在同南美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国家。一旦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美国石油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日本石油储备可供165天使用,德国储备规模达112天,韩国96天。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基于我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为此,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东、中亚/里海等资源国的石油输出及海湾、南亚等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上。

中东石油来源

在中东,美国屯兵海湾,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其海上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了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利用各种借口遏制两伊,极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两伊能源区域,而伊朗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原油进口国,约占中国进口量的18%。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已将目标瞄准了伊朗,并在积极寻找战争借口。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将切断伊朗经波斯湾的石油出口。这对于石油消费缺口日益扩大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哈石油管线

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可缓解世界石油市场对中东的依赖。为此,美国联合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挺进里海地区,同俄罗斯逐鹿中亚,展开激烈争夺,并对石油需求急剧膨胀的中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在里海诸国中,哈萨克斯坦又是争夺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根据哈政府的规划,2010年将达到1.18亿吨(可输出1.03亿吨),2015年约为1.8亿吨(可输出1.61亿吨)。目前哈通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可以说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由美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六国提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设计过油能力5000万吨,计划于2005年完工。但是,哈原油经巴杰线的外运方案需要扩大发展油轮船队和港口设施建设,加上该管线途经四国,运输利益的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是中国实现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石油安全的关键来源,而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容量,也给中亚石油稳定低成本的输出带来了可预见的光明前景,中哈石油管线的筹建就明确地印证了这一点。该管线将成为中国联通里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海湾地区(如伊朗)石油资源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仅通过铁路每年从哈萨克进口约150万吨原油。中哈管线一旦建成,可将运力迅速提升至5000万吨,除哈输出的2000万吨外,还可利用该管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进口原油3000万吨,极大地改善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并大大降低进口运输成本。这条线路很有可能促成中俄石油对美合作博弈。此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哈石油管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泛欧亚能源桥梁,东衔亚太、西接中东,在现代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中,其作用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

中巴石油运输系统

美国在插手里海石油的同时,积极倡导的南向通往印度洋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已签署协议,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里海/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使里海石油摆脱俄罗斯和伊朗的控制,并以此利诱巴国,影响修建中的中巴石油运输系统,后者用于中转从中东北非进口的石油,经巴基斯坦进入中国境内,以避开海盗猖獗、美军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马六甲海峡。

当然,美国在博弈中坚持突出“有效遏制”的特点,其目的是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以便为其对华战略调整提供一个缓冲。中美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其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石油博弈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它不但可以拓展新的石油来源,更为中国的原油进口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定的通道,甚至是一座泛亚能源桥梁。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中美能源博弈应该追求一种理性的战略均衡。即,在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不要过度强调自身的既得利益,应适当照顾到区域的、全球的合理利益,谋求共同进步,努力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少数国家受益的格局必然被均衡发展所替代。为此,中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缘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强同俄罗斯、哈萨克等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对话,在适当认同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突出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借助能源合作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稳健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同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的能源战略协商机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乎日本经济的复苏、东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石油论文例9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产量及消费量的统计(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4,Oilsection),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为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北非及中亚等地,其中OPEC成员国储量为1204亿吨(约占总储量的79%)。在世界石油储量十强国家中,OPEC成员国就占了八席,其余两席为俄罗斯(95亿吨,居第七位)和美国(42亿吨,居第十位);前五名国家位于海湾地区,依次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储量均在13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54%。因此,世界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由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为首的OPEC组织所控制也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探明储量为32亿吨,约占总储量的2%,居第十一位。

200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约为36.97亿吨,其中欧佩克(OPEC)国家产量约为9.975亿吨(占27%),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沙特阿拉伯(4.748亿)、伊朗(1.901亿)、委内瑞拉(1.534亿)、阿联酋(1.178亿)、科威特(1.102亿)、尼日利亚(1.072亿),伊拉克产量为0.659亿吨(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2年为1.015亿吨)。除了委内瑞拉(南美)和尼日利亚(非洲)外,其余都位于中东海湾地区,这与该地区富庶的石油资源储备极其相称。石油产量世界十强的非OPEC国家有:俄罗斯产量为4.214亿吨,美国3.411亿吨,墨西哥1.888亿吨,中国1.693亿吨,加拿大1.419亿吨。

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达2.75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9.143亿吨。从原油贸易的供给方面看,现今石油净输出国前十名中,中东占了5席(沙特4.681,伊朗1.361,阿联酋1.028,科威特0.965,卡塔尔0.395亿吨),俄罗斯居第二位(2.967亿吨),拉美北美各占一席(墨西哥1.062,加拿大0.455亿吨),北非中亚亦各占一席(阿尔及利亚0.69,哈萨克斯坦0.427亿吨),这也从供给能力上解释了当前石油战略争夺的焦点地区的所在。从原油贸易的需求方面看,就石油消费缺口而言,2003年中国排在第四位,为1.059亿吨。美国以其庞大的经济总量,长期占据着石油消费量和消费缺口的榜首位置,这也是美国尤其重视其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8330万吨,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30.3%。中国现在的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6%,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石油进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且多集中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占总进口量近80%)。

鉴于当前过于倚重海上运输的单一进口路线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国正加紧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即从进口的来源和运输途径上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口风险。该战略目前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开展积极主动的石油外交,改善中国现有的石油进口格局,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分依赖。积极寻找更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如尽快推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中国的陆上石油运输管网的建设。努力改善石油进口通道: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俄石油铁路运输贸易,积极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的建设;促进中巴在石油管线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进口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借道巴基斯坦敷设陆上石油管线进入中国新疆,既避开了海上咽喉要道马六甲,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多维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如加强同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避免恶性石油竞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优势,努力开展同东盟各国的石油能源合作;加强同拉美地区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合作等。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构成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当然,也存在同南美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国家。一旦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美国石油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日本石油储备可供165天使用,德国储备规模达112天,韩国96天。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基于我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为此,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东、中亚/里海等资源国的石油输出及海湾、南亚等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上。

中东石油来源

在中东,美国屯兵海湾,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其海上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了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利用各种借口遏制两伊,极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两伊能源区域,而伊朗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原油进口国,约占中国进口量的18%。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已将目标瞄准了伊朗,并在积极寻找战争借口。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将切断伊朗经波斯湾的石油出口。这对于石油消费缺口日益扩大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哈石油管线

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可缓解世界石油市场对中东的依赖。为此,美国联合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挺进里海地区,同俄罗斯逐鹿中亚,展开激烈争夺,并对石油需求急剧膨胀的中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在里海诸国中,哈萨克斯坦又是争夺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根据哈政府的规划,2010年将达到1.18亿吨(可输出1.03亿吨),2015年约为1.8亿吨(可输出1.61亿吨)。目前哈通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可以说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由美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六国提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设计过油能力5000万吨,计划于2005年完工。但是,哈原油经巴杰线的外运方案需要扩大发展油轮船队和港口设施建设,加上该管线途经四国,运输利益的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是中国实现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石油安全的关键来源,而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容量,也给中亚石油稳定低成本的输出带来了可预见的光明前景,中哈石油管线的筹建就明确地印证了这一点。该管线将成为中国联通里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海湾地区(如伊朗)石油资源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仅通过铁路每年从哈萨克进口约150万吨原油。中哈管线一旦建成,可将运力迅速提升至5000万吨,除哈输出的2000万吨外,还可利用该管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进口原油3000万吨,极大地改善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并大大降低进口运输成本。这条线路很有可能促成中俄石油对美合作博弈。此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哈石油管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泛欧亚能源桥梁,东衔亚太、西接中东,在现代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中,其作用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

中巴石油运输系统

美国在插手里海石油的同时,积极倡导的南向通往印度洋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已签署协议,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里海/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使里海石油摆脱俄罗斯和伊朗的控制,并以此利诱巴国,影响修建中的中巴石油运输系统,后者用于中转从中东北非进口的石油,经巴基斯坦进入中国境内,以避开海盗猖獗、美军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马六甲海峡。

当然,美国在博弈中坚持突出“有效遏制”的特点,其目的是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以便为其对华战略调整提供一个缓冲。中美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其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石油博弈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它不但可以拓展新的石油来源,更为中国的原油进口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定的通道,甚至是一座泛亚能源桥梁。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中美能源博弈应该追求一种理性的战略均衡。即,在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不要过度强调自身的既得利益,应适当照顾到区域的、全球的合理利益,谋求共同进步,努力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少数国家受益的格局必然被均衡发展所替代。为此,中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缘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强同俄罗斯、哈萨克等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对话,在适当认同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突出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借助能源合作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稳健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同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的能源战略协商机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乎日本经济的复苏、东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石油论文例10

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问题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五大问题: l、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 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 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正文: 一、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堪忧 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家)之一,2000年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为5983万吨,2002年为6941万吨,成品油进口2034万吨;据海关统计,2003年1-10月,我国进口原油7415万吨,成品油2374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比较保守地估计,2010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3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1亿吨,2020年需求量达到3.8亿吨,缺口达到1.6亿吨。 但是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更有人预测,到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 (一)油气资源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72.7亿吨,其中约71.61%分布在陆上,约22.93%分布在海洋。 表1 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状况 总资源量 可转化 己探明 总计可采储量 资源量 转化率 储量 探明率 可采储量 采收率 全国 1072.7 528.4 49.26 205.65 38.9 59.34 28.85 127.54 陆上 826.7 430.0 52.0 193.56 45.0 56.38 29.23 105.79 东部 480.7 277.4 57.7 155.27 56.0 48.16 31.02 72.98 中部 77.5 30.5 39.4 11.60 38.0 1.96 16.9 5.36 西部 259.4 122.0 47.0 26.67 21.9 6.46 24.22 27.43 其它 9.1 0.1 1.1 0.02 19.0 0.00 16.84 0.02 海洋 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