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4:56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1

一、网络编码技术与传统网络的差异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要借助路由器进行数据传递,根据数据的目标地址,路由器将数据包向各个链路发送。由于没有统一的安排和协调,在同一链路中会出现很多数据包,必须排队等待通过的情况,这就制约了计算机网络的传输速度和效率的提升。2000年,新型网络编码技术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泛关注。网络编码技术着力解决的问题是有效地将同时到达路由器的数据同时发送出去,不让数据产生拥塞,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二、网络编码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2.1网络编码的概念

网络编码是一种融合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交换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对各条信道上收到的信息进行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处理,然后转发给下游节点,中间节点扮演着编码器或信号处理器的角色。

2.2网络编码应用于无线网络的优势

网络编码融合了路由和编码的概念,使网络节点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转发,还可以进行编码处理,已证明了使用线性网络编码已经能足够达到网络多播容量。但网络编码的好处不止这些,尤其是当网络编码应用于无线网络时。网络编码首先应被应用在无线网络环境。无线网络的特性是不可靠性和广播特性,使网络编码非常适合应用在无线网络上,因为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和物理层广播特性非常适合使用编码的方法。应用网络编码,可以解决传统路由、跨层设计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无线网络的广播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使用网络编码,当一个节点传输一个数据包给它的一个邻居节点时,它的其它邻居节点也可以接收到这个数据包。因此,当一个节点的邻居节点对不同的数据包感兴趣时,可以将这些数据包编码后再一起传输,这样子可以使其所有的邻居节点都收到感兴趣的数据包并可以节约无线资源。

应用网络编码,可以解决传统路由、跨层设计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网络性能。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尤其是组播吞吐量。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播次数,降低无线发送能耗。当网络部分节点或链路失效时采用随机网络编码,最终在目的节点仍然能恢复原始数据,增强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网络编码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主要体现在提高网络编码的吞吐量上,网络编码已经被证明对于提高某些网络的吞吐量有着很大的作用。运用网络编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吞吐量,但是同时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不少研究者在研究提高无线网络的组播吞吐量的同时,研究如何降低因采用网络编码带来的复杂性。在网络状况恶劣的条件下,网络编码和路由之间组播吞吐量的差别不大,网络编码的优势体现在降低网络复杂性上;在网络状况较好的条件下,网络编码相对于路由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组播吞吐量。这为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网络编码算法提供了可能。

2.3网络编码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编码在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研究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无线网络组播中,对于数据包的恶意修改的检测,过去是使用基于消息认证码或者数字签名的方法。基于网络编码产生了一种基于数据包的随机网络编码检测策略,这种方法计算量小,而且检测概率可以根据通信控制开销、网络编码复杂程度和检测时间这些因素进行调控。但这种方法亦存在不足。这种方法要求接收节点需要预先获得至少一个没有被恶意修改过的数据包,并且数据包的内容不能被攻击者知晓,因此,这种方法对抗攻击效果不好。

无线网络广播重传处理中,多个接收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的丢包都要求源节点重传数据包,需要广播发送较多的重传次数.本文将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无线网络广播重传中,提出一种新颖的广播重传方法(RLNCBR)。该方法中,源节点记录多个接收节点中丢包最多的接收节点丢包数,再按照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方法编码组合该丢包数个线性编码包。源节点广播重传,接收节点采用运算编码线性组合的方法获得信息包数据。数学分析表明,该方法能保证所有接收节点的编码可解性,同时重传次数可达到理论最优性。模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重传方法相比,RLNCBR有效地减少了信息包的平均传输次数,提高了传输效率。

三、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

网络编码正在给现有的网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网络编码从用来达到有线网络中的组播容量,发展到在有线和无线网络中提高吞吐量、节省能量、增强鲁棒性和安全性,甚至改变网络结构、改变网络协议设计方法。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以下的几个问题:网络编码的具体实现和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性。现在已经提出了很多网络编码方法,有集中式线性网络编码和分布式随机网络编码,但是如何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实现网络编码,需要考虑许多实际应用问题,例如同步、控制开销等。网络编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如何实现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采用网络编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性能,但设计和实现上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不显著增加网络开销,综合考虑效率和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网络编码问题是将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四、结束语

无线网络环境由于环境的多变性,使得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容易丢失。目前,重传常被用来实现无线广播的错误处理,普通重传方法思想基于发送方通过反馈得到接收方的出错情况,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来恢复出错的报文。:

网络编码技术是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虽然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的通信网络中,但已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比如美国军方已经意识到网络编码技术的优势,已经拨款研究网络编码技术在移动自组网(MobileAdHocNetwork)中的应用。因此,我们也应当及时跟踪国际上的网络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各种应用深入思考网络所涉及的各种安全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明,盂小峰.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机械工业出社,2001.8.

[2]胡国强.数据挖掘在远程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5)44-45.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2

目前使用的802.11g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主要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计算机以及相关设备构成,将这个无线局域网系统分割成各个小的单元,每一个单元叫做基本服务组,即BSS。一个无线局域网可以由一个单元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构成,但是通常情况下,是包含多个单元的,其中,无线接入点,即AP主要是将WLAN与LAN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各个单元的无缝连接。当无线局域网中的每个单元通过AP与有线骨干网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将所有的基本服务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扩展服务组,即ESS,目前的ESS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可达到几千米。

1.2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原理

目前使用的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模式主要由两种,即红外线方式和无线电波方式。由于红外线不受无线电波的影响,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当传输距离增大时,传输质量会明显下降,而且遇到非透明物质时,穿透性也比较差。而无线电波的发射端主要是通过扩展频谱的方式或者窄带调制的方式将数据信息转化成电磁波信号进行发射,接收端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后再转化成数据信号,这样就完成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现在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无线网卡将信号发送到无线交换机,然后通过无线交换机转换信号之后传送到目标客服端的无线网卡上,接收到电磁波信号之后再转换成数字信号,这样就实现了无线网络的通讯功能。

2无线网络的优势

2.1移动性强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信息服务,这样就显示出其移动性的优势。另外,有线网络由于线缆的限制,两个站点的距离最多只能达到500米,即使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开始使用光纤接入站点,但是最远也只能达到3千米,而无线网络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没有线缆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建立站点或者重新配置站点,两个站点间的距离可达到50千米。这样就摆脱了很多环境条件的限制,大大的拓展了网络了传输范围。

2.2安装便捷

在有线网络的建设中,最耗费时间,也是最影响周围环境的就是对网络布线的施工,整个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挖地破墙、穿线架管。而无线网络的建设就便捷了很多,省去了繁琐的网络布线的施工,只需要安装一个接入点设备,就能实现网络的覆盖,保证网络的畅通。

2.3灵活性高

与有线网络不同,无线局域网是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它不依赖于线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建立,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时拆卸,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应用到小数量的网络模式中,比如家中使用的无线局域网,当然,也可以应用到几千个用户的完整基础网络中。只要增加或减少接入点的数量,就可以改变用户的使用量以及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变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2.4维护成本较低

在进行无线网搭建的时候,耗费的资金要多一些,比有线网的搭建费用高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搭建成功之后,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消耗的资金要比有线网的维护少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费用。这样来看,无线网耗费的总的费用要少于有线网。而且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会经常发生变更和移动,这样无线网就更加便捷,长远的投资效益也更加高。无线网的后期维护工作也比较简单,一般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当办公室的环境改变的时候,无线网随之变更也比较容易,与有线网络相比,设备的利用率更高。

3无线网络的组网方式

目前使用的无线网络的基本运作模式有两种,包括点到点模式和主从模式。点到点模式主要是指无线网卡之间的通信,而主从模式中的工作站是与中心天线或接入点直接连接的,主要由接入点负责无线工作的管理和连接工作。在实际的应用中,无线网的接入方式包括对等方式、接入方式和中继方式等。而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的建设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最灵活的接入方式。

3.1接入方式

采用这种接入方式的网络是以接入点AP为中心的,所有的终端通信都是通过AP进行转接的,这样建立的网络相当于AP在内部建立一个桥连接表将所有终端连接起来。当需要进行信号转接的时候,AP就进行桥连接表的查询,然后进行转接。这种接入方式就相当于一个中心点同时负责周围好几个分支点,主要是以AP为中心的,而且也可以通过AP进行拓展,这种方式有利于近距离内多个局域网的互联。由于学校中存在古建筑物或者露天区域等一些比较难布线的环境,另外,会议室、报告厅、图书馆等地需要联网,但是网络设备的使用率又不高,因此,在这些地方建立无线局域网是非常适用的,而且采用接入方式是一种经济的联网方案,尤其在那些自然条件受限制的地方,接入方式非常适用。

3.2对等方式

对等方式与接入方式不同,不需要以接入设备AP为中心,进行网络的转接,所有的基站之间都能相互对等的进行通信。在这种网络模式下,每个基站都会自动的对网络进行初始化,然后将所有的基站建立成一个局域网,多个基站可以同时发送消息。但是对等方式的网络模式不支持TCP/IP协议,只能采用NetBEUI协议,因此,在校园网的组建中,这种模式只适用于有线网无法覆盖的地方和一些临时的网络会所,比如说学校中临时开一个会议,需要联网,就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对于一些要求稳定、且需要TCP/IP协议支持的网络,这种方式不适用。

3.3中继方式

中继方式是在接入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两个无线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它比较适合两个远距离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在增加定向天线之后,传输距离可达50千米。在这样的网络模式下,两个局域网之间具有无线网桥,通过无线网桥,可以实现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无线网桥可以进行网络路由的选择,还可以进行协议的转换。另外,实现该网络模式的组网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高校中两个远距离校区之间局域网的联通,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案。

4校园无线网络的设计

进行校园网无线网络的设计,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将无线网络逐步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有效网络的有效补充与完善,为学校教学、师生学习与科研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服务。

4.1校园无线网络的设计的原则

在校园网的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设置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可以进行身份鉴别、访问限制以及保密设置等多种操作,充分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的攻击。另外,校园无线网要保证对每一个接入网点和每一位用户都能进行科学的管理,做好无线网络的维护工作。它还可以可以上网时间或者使用流量的方式进行计费,保证每一位用户缴费的便捷,也能够查询自己的上网记录。在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中,校园无线网可以随时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为发展无线语音、无线视频会议等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2校园无线网络的总体结构

在构建校园无线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与原有的有线网络、应用系统等能够充分的融合,可以与原有的用户安全认证、用户管理等做到总体的整合。在建设无线校园网时,涉及的主要系统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设备(AP)、无线网络控制器(AC)、无线网络认证服务器(AS)。通过这些设备就能够接入无线网络并对所有的接入的AP用户进行管理,另外,还能够所有接入校园无线网络的用户进行认证鉴权。在校园内进行无线网络覆盖的时候,采用的是在热点区域蜂窝状信号覆盖的方式,然后通过AP将无线网络划分到每一个VLAN中。由于校园无线网覆盖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如果只采用一个VLAN,会对网络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无线局域网覆盖的区域以及用户的使用数量,采用无线网络控制器将网络划分成几个子网,每个子网都由一个网络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用户分流的作用。另外,为了实现与有线网络计费系统的有效结合,可以安装无线网络认证服务器与校园网的用户计费系统进行有效对接。

4.3校园无线网络在户外公共区域的应用

校园内存在很多的户外公共区域,在公共区域布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选择无线网的建立是比较经济实用的一种方案。校园内,比较教学楼、实验楼、食堂等地具有相对独立的有线网络,但是它们的用户群是不同的,容易形成“孤岛”,因此,可以采用中继方式进行接入,将这些区域进行两两连接。另外,对于校园中有线网络不完善的地方,可以以一个有线网络比较完善的地方为中心,作为数据共享的进出口,进行收发数据,从而实现网络的共享。只有安装一个无线设备,就可以通过中心区域的AP接入点连接到校园网,这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以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4.4校园无线网络在室内的应用

在校园中有很多开放的室内公共区域,比如自习室、图书馆、教室等,对网络的使用量也比较多,虽然这些区域都具有有线网络的覆盖信息点,但是由于接口比较少,插接比较繁琐,因此,需要接入无线网络,以实现有线网络的拓展与完善。比如在图书馆中,学生比较多,网络的使用量比较大,因此,可以安装多个无线AP,分别与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接,所有的通信数据通过AP进行转接,这样就可以使无线网络分布在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通过AP连接,就将所有的无线站点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个类似“桥接表”的装置,实现了网络的共享。无线AP的接入,大大的增加了原有PC之间的有效距离,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当学校需要建立大规模的无线网络时,可以增加接入点的个数,与有线网络进行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以有效网络为中心,多个接入点与其相连的无线局域网,就增加了无线网覆盖的半径,有效的拓展了有线网络。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入EP来增大无线网覆盖的范围,EP串联在一起,可覆盖的范围就更加广泛了。

4.5校园无线网络在用户分散区域的应用

在校园无线网的建立中,除了对教学楼、图书馆这些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无线局域网,还需要对用户数量较少,且比较分散的区域建立无线网络,比如学生宿舍、教学办公楼等。对用户数量较少、且分散的区域,由于网络的利用率不高,就可以采用接入的方式进行无线网络的建立,采用无线路由器接入校园网,这样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比较方便快捷。对于有些需要临时开会或者办活动的区域,又需要临时的网络,不需要无线AP设备单独接入,可以采用对等的方式建立一个临时的无线局域网即可。比如说对于一个临时会议室,对于各个需要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配置相应的无线适配器,这样就可以使每个节点之间进行对等的通信,实现无线信号的互通,不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也比较方便快捷,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拆卸,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案。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3

有线链路网络和无线网络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网络系统,在Internet和无线网络快速进步的今天,他们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都为4G移动通信提供着支持和服务,复杂的4G移动通信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无线和有线网络也同样在众多的安全威胁下提供着服务,主要表现为:(1)移动性:无线终端设备会在移动的过程中享受不同子网络的服务,不是固定于某一个网络下。(2)容错性:减少因无线网络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差错。(3)多计费:在无线网络使用过程中,均是通过运营商来实现对接的,然而有些网络运营商通过网络随意加收客户的使用费用等等。(4)安全性:攻击者的窃听、篡改、插入或删除链路上的数据。

2.移动终端存在的安全问题

4G网络逐渐的已投入使用,用户们通过4G移动终端实现相互间的交流也更为密切,恶意软件及病毒也随着交流而流窜,使得它们的破坏力度和范围都有所扩大,使得移动终端系统遭受严重打击,甚至有关机或失灵等现象的出现。

3.网络实体上存在的安全问题

网络实体身份认证问题,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中的实体,无线LAD中的AP和认证服务器等。主要存在的安全威胁如下:(1)目前的网络攻击者利用多种手段,类型也是多样化,让网上用户防不胜防。但他们多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扮演合法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这样一来,网络监管方面也无法察觉,用户这边更是没有任何戒备,使得他们有很大的机会接近用户并进行各种骚扰和不良信息的。(2)无线网相对于宽带而言,它的接口数量有限,而且信号不稳定,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也就为攻击者提供了一个进入的漏洞,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增强。(3)目前的的搜索功能可谓是越来越强大,尤其是“人肉搜索”,让用户的个人隐私等一再受到侵犯,这些攻击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对网络系统的运行了如指掌,很容易非法窃取用户信息,并展开下一步的追踪。(4)网络用户不肯承认他们使用的服务和资源,使进一步网络实体的认证增加了难度,这是用户可以逃避和不像曝光的行为,其实这样做只会给自己增加麻烦,到时遇到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处理。

二、:请记住我站域名4G通信安全措施

1.要建立适合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机制

主要有(1)可协商机制: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能够自行协商安全协议和算法。(2)可配置机制:合法用户可配置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措施选项。(3)多策略机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4)混合策略机制:结合不同的安全机制,如将公钥和私钥体制相结合、生物密码和数字口令相结合。一方面,以公钥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而支撑兼容性和用户的可移动性

2.对于无线接入网一般可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1)安全接入。无线接入网通过自身安全策略或辅助安全设备提供对可信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功能。防止非可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网络。(2)安全传输。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网能够选择建立加密传输通道,根据业务需求,从无线接入网、用户侧均能自主设置数据传输方式。(3)身份认证。在移动终端要接入无线网络之前,要通过一个可靠的中间机构的认证,确保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访问控制。无线接入网可通过物理地址过滤、端口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进行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设置。(5)安全数据过滤。在多媒体等应用领域,都可以通过数据过滤技术,对想要接入到网络中的非法数据进行拦截,阻止其进行到内部系统及核心网络,实现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3.提高效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4

2设备软件结构及APP应用

该设备同时支持Android、iOS、PC终端系统进行访问。有以下两种连接方式:(1)Android、iOS系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打开WIFI,连接无线数字中心ID,下载对应APP应用,安装后进入APP应用连接设备系统资源。(2)通过电脑PC端在浏览器输入指定的网址,无需下载应用,直接进行资源访问。2.3“无线数字中心”设备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无线数字中心”各台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CATServer服务软件汇总到专用服务器,以便对每台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及管理。CATserver是一款与无线数字中心系统配套使用的监控软件,其主要功能为以下几点:(1)监听无线数字中心的实时状态。通过CATserver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无线数字中心是否正在运行。(2)历史记录查询。通过CATserver用户可以得到无线数字中心的历史运行轨迹。譬如,何时曾开机,何时曾关机,设备运行了多长时间。(3)服务器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讯。如果服务器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网络通信正常,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使用应用软件进行文字对话。随着该监控软件功能的逐步拓展,未来“无线数字中心”的设备故障等重要信息都会被记录、汇总,更加有利于设备的远程维护。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5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全球数据与语音网络,以及近距离无线连接红外与射频技术。相比有线网络来说其在数据的传输上对电缆传输方式进行了改善,以无线电代替传统网线,实现了无线通信,解放了地理位置对的限制,同时还与有线网络形成互为备份的关系。

1.2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即通过无线数据传送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对有线局域网进行了延伸,实现了利用无线局域网完成数据传输与接收,达到了不需连线传输的目的。

2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概述

所谓智能楼宇其建设核心即多种系统的集成,想要满足集成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要建立一个可靠性高的通信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现代化的智能楼宇基本上具备了安防、消防等系统外,还具有复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只有当建筑满足各项基础通信设备的运行需求,才可以更进一步实现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传输、视频电视以及多年媒体通信等功能。而所有系统的实现必须要以无线网络技术为基础,将其作为连接各分项系统的桥梁。无线网络设计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可以节省有线网络通信所需的电缆线,以更低的建设成本来获得相应的功能。并且还可以避免电缆线连接可靠性不高带来的网络故障问题,满足了计算机在一定范围不受位置限制的要求,为整个智能楼宇建立一个重要的技术平台。以某工程无线网络系统应用为例,主要由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部分、以太网TCP/IP传输以及电力线载传输部分组成,其中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将整个智能楼宇内有用数据收集汇总到ZigBee协议中规定中心节点上,基于此建立的最底层混合网络与传统方式相比不需要布线处理,并且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整个施工周期也比较短,在建设完成后传输效果高。另外,通过电力线接入处理后,可以将楼层中原本一体的ZigBee网络划分为多个功能子网,受ZigBee协议规定信道频率影响,可以选择用频率复用的方式,将各子网设置为相同频率,利用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天然干扰屏蔽作用避免相同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楼宇内各个子网传输的优势。一、三楼确定频率为1,二、四楼确定频率为2,可以在保证ZigBee信道数目的情况下,避免了各楼层之间信道的相互干扰。

3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要点分析

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到智能楼宇建设中时,为保证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效果,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结构特点以及无线网络特点来确定管理要点,避免各类因素对网络设计的影响。第一,以智能楼宇本身结构类型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网络类型,尤其是对于应用对象为移动状态时,为避免电缆线传输对位置的影响,应选择用无线网络。第二,在选择无线网络技术建立通信网络时,应配置相应的基础性网络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无线网络密码的修改与保护,并且为避免通信网络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建立专责管理小组,随时进行检测调整。第三,结合建筑内部结构特点确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避免无线信号的流失。

4无线网路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措施分析

4.1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第一,IP地址规划。如果为AC的IP地址应选择用静态手工配置,如果为AP的IP地址分配如果选择用静态分配方式,因为AP数量比较多,配置工作量大,在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应尽量选择用DHCP动态分配。第二,SSID/VLAN规划。在智能楼宇建设中,业务VLAN主要来区分不同业务类型以及用户群体,SSID在WLAN中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在业务VLAN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将VLAN与SSID的映射关系,WLAN管理VLAN与业务将VLAN分离,并且业务VLAN根据实际需求与SSID实现1:1、1:N/N:1/N:N多种匹配映射,AC终结VLAN部署。第三,射频管理规划。无线局域网信道比较少,为提高其应用效果,需要做好对信号的分配,并且通过对信道的调整,确保每个AP都能够分配到最优的信道,避免不同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4.2现场执行层无线网络技术应用

在智能楼宇系统中,为了满足其应用特性以及信息准确快速的传输,以及尽可能的与智能楼宇网络系统相结合,故Infrastructure组网模式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非常高,智能楼宇中存在很多的数据信息需要交换和传递,并按照某种通信协议来完成。BACnet作为智能楼宇中应为最为广泛的通信协议,其定义了整个智能楼宇实现设备相互操作、抽象的数据共享的对象模型以及信息服务原语。BAC-net通信协议可以通过网络映射方式将不同底层协议映射成BAC-net子网实现不同网络的传输,并支持了多种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的通信模式。故现场执行层中选取BACnet为基站无线传感器网模式。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6

一、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通常用于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笔式计算机和寻呼机。无线技术用于多种实际用途。例如,手机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查看电子邮件。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的旅客可以通过安装在机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基站连接到Internet。在家中,用户可以连接桌面设备来同步数据和发送文件。

二、无线网络的标准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无线协议标注。目前802.11主要有802.11b、802.11a、802.11g三个标准。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lIMB/s,最大距离室外300米,室内约50米。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所以IEEE又正式推出了完全兼容802.11b标准且与802.11a速率上兼容的802.11g标准,这样通过802.11g,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IEEE802.11g同802.11b一样,也工作在2.4GHz频段内,比现在通用的802.11b速度要快出5倍,并且与802,11完全兼容,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弄清是否支持该协议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802.11g标准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三、无线网络类型

(一)无线广域网(WWAN)。无限广域网技术可使用户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目前的WWAN技术被称为第二代(2G)系统。2G系统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码分多址(CDMA)。现在正努力从2G网络向第三代(3G)技术过渡。一些2G网络限制了漫游功能并且相互不兼容;而第三代(3G)技术将执行全球标准,并提供全球漫游功能。ITU正积极促进3G全球标准的指定。

(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WLAN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他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WLAN以两种不同方式运行。在基础结构WLAN中,无线站(具有无线电网卡或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设备)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后者在无线站与现有网络中枢之间起桥梁作用。在点对点(临时)WLAN中,有限区域(例如会议室)内的几个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访问网络资源时建立临时网络,而无需使用接入点。

(三)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个人网技术使用户能够为个人操作空间(POS)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创建临时无线通讯。POS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最大距离为10米的一个空间范围。目前,两个主要的胛AN技术是“Bluetooth”和红外线。“Bluetooth”是一种电缆替代技术,可以在30英尺以内使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Bluetooth数据可以穿过墙壁、口袋和公文包进行传输。“Bluetooth专门利益组(SIG)”推动着“Bluetooth”技术的发展,于1999年了Bluetooth版本1.0规范。作为替代方案,要近距离(一米以内)连接设备,用户还可以创建红外链接。

为了规范无线个人网技术的发展,IEEE已为无线个人网成立了802.15工作组。该工作组正在发展基于Bluetooth版本1.0规范的WPAN标准。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目标是低复杂性、低能耗、交互性强并且能与802.11网络共存。

无线个人网和无线局域网并不一样。无线个人网是以个人为中心来使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低功率、小范围、低速度和低价格的电缆替代技术。但无线局域网却是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的无线网络,它是一个大功率、中等范围、高速率的局域网。

最早使用的WPAN是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EEE802.15.1[w-BLUE]。蓝牙的数据率为720kb/s,通信范围在10米左右。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无线个人网还定义了另外两种低速WPAN和高速WPAN。

(四)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城域网技术使用户可以在城区的多个场所之间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一个城市或大学校园的多个办公楼之间),而不必花费高昂的费用铺设光缆、铜质电缆和租用线路。此外,当有线网络的主要租赁线路不能使用时,WWAN还可以作备用网络使用。WWAN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光波传送数据。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量正日益增长。尽管目前正在使用各种不同技术,例如多路多点分布服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布服务(LMDS),但负责制定宽带无线访问标准的IEEE802.16工作组仍在开发规范以便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7

无线网络最主要的优点是可移动性和实时性。在整个医院中全面覆盖连续的网络信号,将无线网络技术有效应用于临床医疗管理系统,能够较好的对患者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实现医生、护理人员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信息全面、有效的管理,加强对临床工作的全过程控制。此外,还能根据不同工作场所、不同的医疗需要进行无线产品的选择,较好的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

1.2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突出

在临床工作中,对无线网络技术给予科学、有效的应用,不仅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的相关网络结构发挥出有线网络的各个功能,还能突破有线网络给临床工作带来的局限,让医生专家、医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方便、高效的从医院信息系统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确保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无线网络技术条件下,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摆脱了网线的限制,给临床医生查房开电子医嘱、护士输液查对患者信息、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相关医疗工作的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以后,医生开立的医嘱药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实时发送到药房药品管理系统,可以使药剂师在系统上参照医生的配方进行药剂的配置,可以有效防止不清楚、不明确的配方发生,进而导致医疗错误现象产生。

1.3无线网络技术比较容易进行扩展及管理

在传统有线网络建设中,网络接口在安装部署工作完成之后位置就已经固定,若该场所需要增加新的网络信息点则会比较麻烦,有时还不得不进行网络改造,而在无线网络中很方便增加新客户端,没有多少难度,很容易对网络进行扩展。另外,无线网络还便于进行维护管理;无线网络中的配置维护全部都能够在中心机房或网络办公室中就将其完成,而且不用安排网络维护工程师上门对其接入端进行维护、管理,可以实现网络接入“即插即用”,使日常维护、管理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约。而无线网络接入点发生故障时,同样只用插上新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即可,不用采取任何的配置,或者通过无线交换机对全部接入点作升级,能够减少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繁琐的手工升级工作。

2临床工作中无线网络技术的运用

伴随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同样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还使医院的信息系统服务范围得到有效扩展,并且还使无线网络技术深入到诊室、病房的相关工作中,有效地减小了纸张的使用量避免浪费,使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临床查房工作中的应用

将无线网络技术运用在临床查房中可以使医生和患者之间信息资料的获取、下达渠道更加方便、通畅。安装部署了无线网络后,医生或者护士在查房时能够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将患者资料及数据及时、准确的输入到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或者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患者病史以及过敏史等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还可以借助笔记本电脑等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处方药品、数量、用法的核对,从而确保医疗工通信设计与应用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质量,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且还能够对患者进行移动监测,对于新生儿、心脏病患者等一些需要实时进行重要生命体征监测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获取患者所在的具置,捕捉、获取完整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而使患者的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2.2无线视频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对手术实况进行传输。实施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为了有效监控手术图像及声音或者对其进行传输,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设备来进行操作,无线网络既不会对手术工作造成影响,而且还可以将相关信息进行传送,对手术操作的现场进行详细的监控。同时还能进行远程教学、开展远程专家会诊等临床工作,还能够让患者家属、医生时刻对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进行掌握,进而提升临床工作的整体效率,降低管理、维护报告和影像所需时间。

2.3无线网络在输液治疗中的应用

在门诊输液管理工作中同样可以有效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其应用在门诊输液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以让患者的身份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库,与该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信息进行比对,让患者身份与药物之间产生唯一对应的关联标志,当护士进行输液处置时只需核对清楚患者的身份与药物标志条形码即可给患者进行使用,能够准确记录处置信息,使门诊护士服务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且还可以降低护士工作的强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3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3.1现状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运用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①没有经过授权的客户端对网络进行访问,由于无线网络信号在空气中360°全方位进行传播,其只要在信号所覆盖的范围之内即可进行使用,部分非法的用户就会利用其来攻击网络并获取无线网络数据,所以一定要用安全技术方法来有效阻止非法终端的接入、数据泄漏等问题。②非法将AP接入其中进行访问,非法的AP接入访问会给网络造成较大的威胁,将有线网络接入到无线AP中会遭遇非法AP地址带来的冲突,且非法对其进行安装对无线网络中的资源造成危害,会发生数据泄露等情况。

3.2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的第一点问题,医院可以利用WPA的802.1x认证技术对用户使用进行相应的密码验证,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可以使用无线网络技术。通过该技术医生在进入系统时,需在自己的USB上插入U-Key或者输入相应的密码,且还必须设定同级医生信息不可以进行共享,只可以让职务较高的医生对下级医生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查询。这样既可保证信息安全性,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解决第二点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AP合法性进行验证、定期对站点进行审查,进行验证时不仅要确认AP无线用户合法性,还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无线终端设备进行验证,只有系统确认为合法才可进行授权访问、使用。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Research on Computer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Tang Di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an)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China's economy to a large extent have been very good development,to develop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es.Goo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omputer technology,this article,the writer talking on the computer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research.

Keywords:Computer;Wireless network;Security technology;Research

随着信息化时代脚步的来临,我国科学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现如今,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中的我们,已经把计算机和无线网络看作我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工具,无线网络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过程中,人们对计算机无线网络通信安全性关注度直线上升,然而现在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无线网络通信安全的需求,因此,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该在使用计算机无线网络时关注无线网络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和研究,下面,笔者就关于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人们应用计算机无线网络频率的增加,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不利于人们对计算机无线网络的信任和应用,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埋下了隐患,下面,笔者就对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浅谈。

(一)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无线窃听。在人们应用计算机无线网络时,人们所应用的所有通信内容都是从无线信道进行传送的,这就导致了任何具有适当设备的人,只要拥有正确的无线设备就可以对无线网络无线信道传送的信息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无线窃听这一不安全因素。相比较而言,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内容更加容易被窃听,这是因为无线局域网中的无线信道都是在全球统一公开的科学、医疗以及工业频道进行工作的,即使无线局域网这一通信设备发射功率并不高,但是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距离是很有限的。

(二)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假冒攻击。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还存在着假冒攻击这一不安全因素,所谓的假冒攻击就是指某一个实体家装成为另外一个实体访问的无线网络。假冒攻击是入侵某个安全防线的最为通用的方法之一,假冒攻击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身份信息随时可能被窃听。

(三)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信息篡改。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信息篡改是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所谓的信息篡改就是指攻击者将自己窃听到的信息进行替代部分或者全部信息以及删除信息等修改,攻击者还会将自己篡改后的信息传输给原本的接受者,信息篡改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对合法用户的通信内容进行恶意破坏,从而阻止合法用户对通信连接的建立;二是信息篡改者将自己篡改后的信息发给原本的接受者,使接受者上当受骗。

(四)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重传攻击。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重传攻击是指计算机无线网络攻击者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将自己所窃听到的有效信息传给信息的原本接受者,重传攻击的目的就是对曾经有效信息在改变了的情况下进行利用,从而达到相同的目的。

二、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以上,笔者对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问题就应该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进行研究。

(一)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之加密机制。实施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之加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保密性的业务就是通过加密技术实现的,因此,加密已经成为了最基本得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机制。在加密机制实施时,当加密密钥不是解密密钥的时候,也就是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系统中所有用户都拥有秘密密钥以及空开密钥两个密钥,那么,我们就称它为公钥密码系统或者非对称密码系统。

(二)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之身份认证机制。所谓的身份认证机制需要身份认证技术,而身份认证技术就是对通信双方身份认证进行提供,这样能够很好的防止身份假冒现象的出现。身份认证机制知道什么来确定认证方的身份合法的或者检测证明方拥有什么来确定认证方的身份合法度。对身份认证机制的采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份假冒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保证了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安全。

三、结束语

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已经不断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之中去,伴随着人们对计算机无线网络的使用,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程度已经不断提高。本文中,笔者首先从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无线窃听、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假冒攻击、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信息篡改以及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之重传攻击这四个方面对计算机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笔者又从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之加密机制以及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之身份认证机制这两个方面对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芳芳.基于WLAN技术的校园无线网络规划设计[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习会议论文集(下)[C],2008

[2]王士军.论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及措施[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

[3]李淑芬,耿钰.嵌入式系统的网桥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71-02

一、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无线网络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技术以及发展历程等,内容偏重理论、抽象,但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单纯讲解就会显得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通过视频观摩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教师在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当前无线网络领域的各种最新技术和主要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快速对无线网络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的技术特征,并通过实践教学(课堂小实验和课外实验)获得一定的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案例法、视频观摩、小组讨论、课内小实验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喜欢无线网络技术;并通过“分组合作”引导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本堂课的知识重点是无线网络定义、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由于WiFi、蓝牙、Zigbee等概念非常抽象和枯燥,如何让学生理解WiFi、蓝牙、Zigbee定义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难点。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不相同:《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是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是针对大四的通信专业和网络专业学生,其前驱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根据信电学院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是通信专业的选修课,这导致授课学生的网络基础不一。因此,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动态调整。

2.内容枯燥及抽象:无线网络技术涉及到很多协议、算法、数学推理等,这些内容抽象、概念枯燥、原理复杂,使得部分学生对网络存在偏见和抵触心理。因此,采用案例、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剖解知识、举例认证,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主动性。

3.实验设备不足:无线网络技术更新快,导致现有的实验设备无法应用于协议、技术原理的验证和设计。因此,采用实践教学和拓展性教学弥补设备不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五、教学方式与方法

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技能等,主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例如:精心设计情境问题导入无线网络定义概念;举例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无线网络技术的案例等。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本科生开放实验项目以及院、校学生创新项目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等,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后进行。例如:让学生做课内实验-蓝牙传输文件实验,课外实验-寝室WiFi组建,校级学生创新项目-Adhoc网络中位置服务应用等。

3.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借助于互网络提供的各种学习素材和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和课程建设,使爱好无线网络的学生有进一步自由研究的空间。

六、教学过程安排

1.课前说明3'。教师活动:通过投影介绍《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学生活动:提出对该课程的相关问题。设计意图及学生反映:课前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结构有所了解,在心里形成《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整体授课框架的初步印象。

2.创设情境问题引入5'。教师活动:通过投影给出下述问题:某煤矿员工在矿下作业,突然矿井倒塌。搜救部队需要进入矿下搜索。员工在下井作业时需要带哪些设备,使得搜救部队以最短时间解救员工?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为无线通讯设备。学生活动:讨论应该带什么设备保证自己顺利得救。设计意图及学生反映:这个导入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无线网络技术》的课堂氛围,而且学生在讨论矿工搜救时有多种答案,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主导该问题。

3.新授:蓝牙技术8'。教师活动:简单介绍蓝牙的定义、技术特征、发展历程、应用。让学生自由组队,用手机通过蓝牙传输文件和歌曲等。然后归纳蓝牙技术的特点。学生活动:从不同距离、阻挡物等情况做蓝牙传输文件小测验。设计意图及学生反映:把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中碰到的问题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供思路,又使学生进一步感觉到《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的知识是有用的。

4.新授:Zigbee、3G、WiFi20'。教师活动:让学生根据例子列举WiFi与3G之间的区别。分别给出WiFi、3G、Zigbee的定义、技术特征、发展历程、应用。结合就业、职业、岗位等描述这些新技术。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得出WiFi、Zigbee与3G之间的区别。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简述WiFi和3G的定义、技术特征。设计意图及学生反映: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答案。此外,进一步让学生觉得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的产品和工作岗位非常多,这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更加有动力学习《无线网络技术》课程。

5.课堂总结4'。教师活动:回顾本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点。学生活动:一起回顾本堂知识点。设计意图及学生反映: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

七、教学反思

1.几轮教学,我感觉到教师对于课程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基础尚且欠缺的情况下,选取的案例载体要能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内容的具体性。只有选择好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领会的典型案例,才能带动知识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方便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并掌控教学过程。

2.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访谈法对最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成绩通过率、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等进行调查,09级的学生成绩通过率比08级、07级的学生成绩通过率要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与前几年相比,教学效果好,学习积极性高。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例10

 

税源监控系统是税务机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税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分析和利用的税务信息化应用系统。一般由企业端和税局端组成。安装在企业的企业端系统功能是用于对企业进行税源信息监控、采集和数据传输;安装在税务机关的税局端系统功能是用于接收所采集的税源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税源监控系统是税务机关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实时监管的重要工具,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系统功能,对税务机关降低税源监控成本,提高税源监控实效,从源头堵塞税收流失具有重大意义。

一、无线监控技术简介及3G-EVDO优势分析

1. 无线监控技术简介

目前无线监控技术实现上有下面几种方式:

(1)模拟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实现。该类监控数据传输距离主要由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来决定,监控范围受发射距离的限制,范围小;数据在空中传播,易受电磁等干扰,数据可靠性不好;模拟传输没有很好的加密模式,安全性不好;数据传输率很低,不能满足税源监控要求的从企业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多个重要环节产生的数据采集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等要求。

(2)GSM网络实现。这类监控通信方式是依托全球的GSM网络,它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距离的限制,从而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主要是利用GSM短消息业务或语音业务进行业务监控。语音业务就是利用语音信道进行通信,把各种信息转化成语音信号计算机论文,通过语音信道发送。缺点是:由于网络传输不稳定,短信中心容量等问题,信息发送不可靠,并且缺乏安全性;消息的发送到接受很多情况会有较大时延,加上内容长度限制和GSM上网速度只能达到9.6kbps,这种网络环境无法满足企业税源实时监控和准确性的要求。

(3)GPRS网络实现。GPRS是由中国移动推出的2.5G服务,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论文服务。GPRS与GSM语音的根本区别是,GSM的基础是电路交换,GPRS的基础是分组交换。因此,GPRS特别适用于突发性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和GSM相比的优点是传输速度较快,缺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偏低,有跳跃性,只能满足部分视频监控的要求。

(4)3G-EVDO即CDMA2000 1x EVDO,是3G系统CDMA2000的演进版本,基于CDMA的集群技术。3G-EVDO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与低速语音及数据业务分离开来,利用单独载波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而传统的语音业务和中低速分组数据业务仍由 CDMA2000 1x系统提供,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频谱利用效率,网络设计也比较灵活,抗干扰能力强、信号穿透能力强、系统容量大。1x EV-DO 于2001 年被ITU-R 接受为3G 技术标准之一。

2. 3G-EVDO技术优势分析

3G-EVDO是基于CDMA系统的升级,兼容了IS-95系统的空中接口技术,在升级上只需进行软件方面的升级。而CDMA网络经过7年多的建设,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基础设备完善齐全,将会是最快升级到3G网络的系统。通信过程中不会产生脉冲式射频,当在周围各种强电设备密布的情况下,不会给其他电器设备造成射频破坏。3G-EVDO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并成为成熟和稳定的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接入环境。3G-EVDO系统本身网络的安全性就好,传输过程中满足IP化和多媒体化的需求,系统具备视频编解码处理、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强大功能计算机论文,直接支持网络视频传输和网络管理,使得监控范围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比较符合以后的发展方向。3G-EVDO可提供高达153.6kps的无线数据通讯带宽,采用信道资源分配方式,可确保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税源监控系统企业信息传输的实时性。目前从技术先进性上来看,3G-EVDO是各种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中最新的改良技术,在网络安全、传输、解码、分配、覆盖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3G-EVDO技术在税源监控中应用的意义

伴随着网络技术3G业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于3G系统的无线局域网络监控系统将会用到各个领域,3G技术与税务信息化的结合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有关无线局域网税源监控系统产品多数为针对2G无线网络系统进行开发的,由于税源监控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而2G通信系统本身又具有带宽小、抗干扰能力差、衰落严重、误码率高等特点,税源监控数据传输容易掉包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无法达到实时监控的作用。如何将远程的监视、系统遥控、监控无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可以基于无线网络进行远程的监视、遥控和图像的传输,又具备通常税源管控的功能,并且投入费用合理,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将安全防范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目前税源监控信息化的应用的最大需求. 开发基于3G-EVDO无线局域网络的税源监控系统实现税源监控管理网络化、无线化、远程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实施全方位的税源动态监控

基于3G-EVDO的企业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可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环节,进行实时监控、采集企业生产、经营真实信息,实施全方位的税源动态监控和纳税评估,对提高税源信息采集质量、加强信息共享和综合分析利用、查找和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税源管理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2.有利于解决复杂工业环境下有线网络税源监控技术难题

有关税源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也已有少量报道,但企业现有的局域网络都是有线网络,在工业环境复杂的企业生产环境中有线网络的应用受到环境的很大限制,存在布局困难、损耗大、传输距离短、分布范围有限、运行成本高的缺陷。无线局域网络监控系统具有无限的无缝扩展能力,可组成非常复杂的监控网络。无线网络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

3.有利于降低税源监控成本

目前从技术先进性上来看,3G-EVDO是各种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中最新的改良技术,在网络安全、传输、解码、分配、覆盖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综合成本低计算机论文,只需一次性投资,性能稳定可靠,维护费用低,无需专人管理的特点。建立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有利于提高税收行政管理的效率、降低税源监控成本,解决有线局域网络下监控中存在的监控点多、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宽、实时性强、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等技术瓶颈。。

三、基于3G-EVDO的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设计

1.总体目标

在目前已有的基于有线网络传输的企业税源监控系统基础之上,以3G-EVDO集群技术替代现有的有线网络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设计实现基于3G-EVDO集群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相比现有的有线网络税源监控系统,系统功能可在以下方面达到提升:

(1)税源监控范围扩大。基于3G-EVDO集群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可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税源监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采购、生产、库存到销售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利用。使税务管理部门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实时经营情况,全面掌握税源信息,减少税收流失论文服务。

(2)税源监控能力提高。基于3G-EVDO集群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监控系统不再受企业地理位置的限制,适合远距离传输,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传输线路信号衰减的影响,能够进行加密传输,可以在数千公里之外实时监控现场。特别是在现场环境恶劣或不便于直接深入现场的情况下,数字视频监控能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即使现场遭到破坏,也照样能在远处得到现场的真实记录。

(3)税源监控实效提升。系统采用3G-EVDO集群技术、视频压缩编码等诸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与传输,由于对视频图像进行了数字化,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压缩、分析、存储和显示。通过视频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联动报警,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税源监控范围、质量和效率。

2.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1)技术路线:系统从设计到开发采用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税源管理思想,利用3G-EVDO集群技术、视频压缩编码等诸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无线网络传输的新型系统,运用H.264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3G-EVDO无线网络数据传输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机制、统一的数据信息监控机制,构建面向应用监控、预警的信息化系统。采用跨平台跨数据库的设计技术、J2EE技术、三层/多层结构技术、3G通讯标准、TCP/IP协议等技术进行分析设计和数据交换标准。

(2)技术关键:基于3g-EVDO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税源监控应用研究,提供3G网络接口实现数据传输、共享、分析、预警;网络带宽自适应技术,根据网络带宽自动调整视频帧率计算机论文,适应爆发性、大容量数据传输;基于无线网络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企业生产经营现场监视;具有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综合管理能力。

3.技术创新

(1)采用3G-EVDO 、H.264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等网络通讯新技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购、产、存、销”关键经营环节监控,解决传统网络传输方式的无法适应监控点多、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宽、实时性强、适应复杂等网络税收监控瓶颈问题,实现实时数据传输、接收,保证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及时性;

(2)采用3G-EVDO 、H.264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等网络通讯新技术在企业生产关键环节实现实时的税源信息采集,从源头控制发票开票信息的不实,通过技术手段对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的分析,测算销售数据,与纳税申报信息比对,实现异常预警。

(3)采用3G-EVDO网络通讯新技术通过一个系统将多种系统整合在一起,将信息自动化,财务分析,税源监控功能集于一身,实现对各类税源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存储、协同,实现数据集成及数据的集中展现,做到全方位税源实时控管,有效解决企业,税务机关,政府,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尹逊政,路勇.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6,Vol.15(5):27-30.

[2]任雷.固定监控与移动无线图像传输技术[J].赤子, Vol.2009(16).

[3]范文博,姚远,张其善.基于GPRS技术的数据采集远程网络监控系统.无线电工程[J],2004,Vol.34(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