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56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1

作者简介:吕璞(1981-),男,陕西西安人,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陶玉萍(1980-),女,河南南乐人,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JG12DB05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20-02

我国开展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工程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水平工程类人才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这类工程硕士的总体培养数量和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所占有的比例依然很小。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具备高层次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2009年为适应社会需要,国家开始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加大了国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满足了社会的用人缺口。但是由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许多诟病,因此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发展之初就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相关研究评述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培养和质量保障两个方面。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面:郑冬梅[1]通过详细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的课堂、实践教学和论文培养情况,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强调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体系。王钰[2]等,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总结多年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工程实践人才,并建议建立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对培养适量进行评价。杨宁[3]在其论文中,将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和发展历史与美国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总结了美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工程硕士质量保障方面:姜尔林[4]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得到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措施。古瑶[5]等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引入内控机制理论,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培养过管理体系。仇国芳[6]分析了培养质量在工程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建立了科学准确的培养质量观,并以此为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刘惠琴等、祈保华[7])从政府和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评述可以看出,大多关于培养质量的研究都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分析而忽视了对培养过程的评价。因此本文拟借鉴CIPP全过程评价思想,构建一整套适合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基于CIPP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CIPP评价模式是在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又被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它主要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个方面。每一种评价的首字母放在一起就变成了CIPP,因此CIPP这个名称实际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

对照CIPP模式这四个评价,具体到全国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的质量保障方面,可以从教育背景、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这四个方面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但是,首先需要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背景、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方面需要进行质量评价管理与监控的关键点。表1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各环节的关键着眼点。

依据以上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关键着眼点的分析,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1.教育背景

2009年教育部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且招收比例逐年上升。教育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应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结合本单位的教育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因此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用。

2.教育输入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输入包括培养方案制定和各类教育资源的投入。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行业领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自身特点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宗旨进行具体设置,要体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培养理念。

教育资源的投入主要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

人力投入方面首先要确保优秀生源。通过大力宣传转变社会上对工程硕士原有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强调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地位平等,使全日制工程硕士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考。其次是师资配备,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或担任学生导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已有师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财力投入主要包括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各类人员薪资、科研教学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和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等,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撑。财力资源是否充足和是否应用得当将影响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物力投入主要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所需的各类教学教学设施设备。这其中包括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资源和学习生活设施设备等等。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单位往往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物力来保证其培养质量。

3.教育过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过程评价是其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学位论文三大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全日制工程硕士偏重培养高层次的工程领域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要突出这样的特点,要在体现面向工程的实用性的同时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使工程硕士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稳固扎实的专业素养。在课程教学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结合实践的多种教学手段和创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其与传统理论硕士培养的重大不同点。因此,培养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给全日制工程硕士提供机会到科研条件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促使他们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高校可以结合科研项目,构建多种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平台等,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

学位论文是综合体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水平的方式。与理论型硕士不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论文的写作过程需要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进行指导,同时对论文完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成立包括企业专家和校外专家的专家组对论文的开题、中期和答辩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把关,严格控制学位论文质量。

4.教育输出

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输出结果进行评价,实际就是对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关键是看所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就业情况,就业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对这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认可程度,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评价是这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最终体现。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评定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反馈来改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体系。

三、结束语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我国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借鉴CIPP质量控制方法,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并就保障各环节的培养质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质量保障不只是一个评价、保障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不断的实时反馈对培养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衷心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2]王钰,康妮,刘惠琴. 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3]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4]姜尔林,马桂敏.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4):17-24.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2

一、工程硕士特点

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来看,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规格应当为知识结构具有宽广性以及能力结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掌握所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与工程实际问题相关的现代化技术方法与手段,并具备独立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比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所具有的特点会更加凸显:首先,在知识结构方面,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较广的知识面以及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需要对学科发展做出了解,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学习。而工程硕士则将专业技术的训练作为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与某个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能力结构来看,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工程硕士则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承担工程管理或工程技术管理的能力;从招生对象来看,工学硕士可以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而工程硕士主要以具有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从培养方式来看,工学硕士需要进行全脱产学习,属于全日制。而工程硕士则为在职学习,具有进校但是不离岗的特点。

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全员性、全过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在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意识贯穿在工程硕士招生、教育管理、论文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并引导学校、企业以及工程硕士群体提高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

(一)把好招生关

学校要通过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合理掌握工程硕士质量以及数量是把好招生关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产生着直接影响。为了切实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学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有必要强化宣传,从而更有效的调动企业在优秀生源推荐方面的主动性以及企业对工程硕士进行培养的热情,从而让企业更好的引导与工程硕士报考条件相符的学生产生参加工程硕士考试与招生的愿望;二是在培训企业的选取中,学校应当持有开阔的视野,招生对象单位不仅包括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大型企业,同时也要包括非国有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及边远地区、国防部门和工作环境与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三是学校要将自主招生与全国联考结合起来,以工程硕士招生特点为依据,通过灵活措施的采用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来选取合格生源。

(二)重视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工程硕士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的教师是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程硕士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就是让教师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改造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工程硕士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构建规范且科学的导师制度。在工程硕士导师资格确定以及遴选方面,学校有必要确保选拔程序以及选拔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以及严格化。同时有必要针对新晋导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推动导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特点、招生制度、学位规定等作出了解,从而促进导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过程监控与管理

学校需要以工程硕士特点为依据来强化教育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在此过程中,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学内容选取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往往强调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工程型,尤其是在以大众型企业为合作对象的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更应当重视高层次、复合型以及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需要遵循复合型、宽口径、先进性、新颖性,确保教育内容能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工艺、技术等作出体现,使工程硕士教育内容和课程能够随着学科发展而获得发展与创新。

二是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工程硕士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以工程硕士的职位特点以及个人实际需求为依据,并重视推动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发展。在工程硕士教育中,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输,同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以及科研等工作的联系,通过引入案例来让工程硕士学生在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曾经碰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使用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工程硕士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要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对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来探索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

三是提高工程硕士教学课件以及教材的适应性。教材建设是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工程硕士教学中使用工学研究生教材,则会导致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与工程硕士需求和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由于工程硕士面对的对象是企业,面对的问题为工程开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作用下针对实际问题作出可行方案,所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应当凸出工程特色。尤其是对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学科,则应当组织业内相关人士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来为学生寻找甚至编写与工程硕士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统一的教材。

四是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所以在论文申请、导师推荐、选题、开题以及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对于工程硕士而言,尤其是要注意论文选题需要与生产实践具有紧密关系或者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与生产背景,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另外,在论文的评阅与答辩中,不仅要重视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性与工程性,同时要强调论文的先进性与创新性,通过强化监督与检查来及时的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论文指导过程可以由学校导师与企业联合完成,务必要做到严格把好评审观,对于修改之后的论文需要在此开展评审以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张文修,叶取源,陈皓明,刘惠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为大众化教育,为了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改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200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面向社会的广大会计从业者,招收在职攻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满足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于2009年3月,批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2010年,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105家。

随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试点培养单位还是新增培养单位都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缺少专业学位办学经验,各培养单位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认识误区。什么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何区别?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由于存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如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因材施教”?如何解决会计硕士的培养与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的明显鸿沟与断层?上述问题都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二、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国目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混淆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在会计及相关行业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侧重于培养会计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却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将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合二为一,均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既无法胜任会计教学、科研工作也无法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其二,混淆了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在职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全日制会计硕士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他们在会计职业领域缺少实践经验,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职与全日制两类会计硕士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时间安排、就业需求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细化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会计硕士“因材施教”的难题。

(二)培养方式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模糊,势必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

目前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无论是核心课还是方向课、任选课,这些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属性上大都是理论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此外,方向课与核心课、任选课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随意性非常大,方向课的设置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2.师资队伍不适应

会计硕士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的会计硕士导师不但在数量上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结构上也不合理,会计硕士导师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这些高校教师一般都属于教学、科研型人才,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

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由于受学校管理体制的限制或学历限制,无法进入高校担任会计硕士导师,尽管这些人可以受聘为校外会计硕士导师,但由于工作关系限制,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既具有深厚的会计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难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硕士人才。

3.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会计硕士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袭学术型研究生授课模式,教师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则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高强度的“满堂灌”,教师基本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大多沿用本科生的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以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缺少对学生学习研究过程的考核,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位论文写作方面,也基本沿袭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方法,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指导教师以高校教师为主,行业专家和校外导师没有全方位参与对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和评价。

三、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主体(会计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活动使培养对象(会计硕士)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规定了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会计硕士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主要区别

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是会计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有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两类研究生都需要接受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会计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但两类研究生的培养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表现在:

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研究导向,重在学术创新,在知识结构上更偏重于关注会计“是什么”和“为什么”,其重点培养的是在会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素养水平,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原创精神和能力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后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应用型研究生:注重职业导向,重在培养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重于获取专业性、程序性知识,更关注“怎么做”,其培养重点是在会计及相关领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合理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会计及相关职业领域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还要考核其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的从业资格。

2.会计硕士是应用型研究生

会计硕士之所以定位于应用型研究生,是基于以下特有属性:其一,从就业方向来看,工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录用会计硕士的主要部门;其二,会计硕士所面对的会计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需要执业资格准入考试(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需要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其三,会计硕士具有明确的职业资格导向,主要对应的是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职业岗位;其四,会计硕士具有持续、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们通过专业学习将获得在会计及相关领域就业或职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终极性,一般以硕士为主,目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尚未设置应用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中,将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对课程体系重新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针对培养对象(会计硕士)选定的各类课程所进行的教学安排,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因此,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三者的统一,既要突出会计专业特性,又要体现不同会计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

根据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精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

核心课是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学位必修课程,包括社会思潮研究、会计英语、管理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紧密地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方向课和任选课都属于为满足会计硕士职业拓展和就业需求设置的学位选修课程,其课程设置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将这两类课程合并为一类课程,即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

例如,针对注册会计师(CPA、ACCA)职业,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CPA、ACCA)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题、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专题、财务舞弊与识别专题、IPO财务与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应用文写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IT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税制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认知,具备注册会计师(CPA、ACC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领域,可以考虑开设会计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咨询顾问职业生涯规划专题、ERP实施方法论专题、项目管理(Project visio)专题、管理沟通与时间管理专题、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与IT治理、AIS应用模块1(FI财务会计)、AIS应用模块2(CO管理会计)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企业实施ERP项目(会计模块)业务的认知程度,具备从事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会计硕士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导师队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1.建立“双导师”制

目前会计硕士课程主要由高校教师承担,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应着力改善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高校教师在从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应主动到会计实验室从事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以获取间接的会计实践经验,也可以随学生到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会计实际工作能力。

在立足于改善现有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考虑吸纳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担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既可以到高校为学生讲授有关实务课程,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由校外导师实施现场教学或进行相关实习指导。

2.建立“导师组”制

鉴于会计硕士扩招造成导师数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实现规模办学和保证培养质量的目标,在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上,要改革传统的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将校内导师按课程或专业方向建立导师组,实行集体导师制。例如可按核心课组成若干个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化“导师组”,这些导师组既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还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答辩工作。实行“导师组”制,可使会计硕士教育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批量化,这样既解决了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利于会计硕士和导师进行整体交流,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建立“导师组”制,可以大幅度提高会计硕士培养效率和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可考虑将校外导师按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编入校内导师组,同样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审核、答辩工作,这样既可以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相互弥补在知识能力经验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在课程开发、案例建设、会计硕士论文指导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四)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制度

目前,由于国家对会计硕士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会计硕士入学后,各培养单位通常采用“严进宽出”的政策,缺少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环节的管理制度。

在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考试办法,课程考试实行闭卷形式,考试形式单调,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和机制,针对会计硕士培养的特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还可安排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对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程,可结合案例教学安排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实验课程则可安排撰写实验分析报告,对专题讲座可安排撰写学习心得或调查分析报告,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其学术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写作是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是会计硕士分析和解决会计应用性难题能力、收集和处理学术资料能力、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专业性、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和实用 价值”。

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整个环节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和答辩等阶段,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在论文选题阶段,会计硕士要与校内、外导师充分沟通,共同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题目。学位论文在形式上与学术型学位有所不同,要结合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撰写侧重于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在写作上要注意以事明理,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实现提炼、总结会计实践经验。

在论文开题阶段,会计硕士应写出规范的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由导师组对其开题报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书面修改意见,确定是否通过开题答辩,通过者进入下一步的论文写作,未通过者则需要重写开题报告,进行二次开题答辩。

在论文写作阶段,会计硕士应本着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态度,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与导师及时沟通,及时有效地获得指导。导师也应密切关注会计硕士论文的写作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阶段,导师组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和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提出修改、补充、完善意见。达到论文答辩标准的,在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后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未通过者需要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进行修改、完善。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是全面考核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评估和鉴定学位论文优劣的过程,导师组要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的可靠性、研究结论、论文格式、创新之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位论文评价细则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档次,评出的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提交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参加全国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

四、结束语

会计硕士教育是一种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其特色性。各培养单位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会计职业资格导向,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2] 王浩,杨彩虹,孙玉春,卢艳萍,张夕阳,周娟.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J].财贸研究,2005(2).

[3] 陈少华.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改革的有关问题[J].会计研究,1996(7).

[4] 万晓文.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9).

[5] 崔学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1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4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才认为是满意的,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5

[作者简介]屈艺(1982-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培养模式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ZZ13_01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78-02

全日制工程硕士类属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教育部为了改变硕士生以学术型为主而设置的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化作用,以及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教育现状

1.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稳定化教学模式为主,教育手段单一,以知识的全面研究和记忆教学为主,持续在教学过程中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硕士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优势人才竞争地位无法凸显。这种教育惯性影响延续至今,一方面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滞后性影响所带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性知识和考试成绩,致使硕士生不能主动参加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应用性研究工作。

2.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研究课题脱离工程实践。研究课题的选择本应该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但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研究课题仍然隶属于导师的研究分支,由导师和学生选择较为稳妥的理论研究内容,缺乏工程学实践意义。如今在缺乏研究经费和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任务,研究生导师不得不为工程硕士生制定与工程无关的研究课题,虽然这些研究课题可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但工程硕士生没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工程实践能力弱,偏离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资源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工程硕士教育需要建设多样化培养模式,应该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定位工程硕士专业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资源不足,缺乏与工程企业联合教育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育部门一方面追求实践化教学模式,希望拓展实践教育资源,形成校企联合的工学结合模式;另一方面,硕士生教育过程中高校内部的资源有限,不能投入更多的教育人才和设备资源,这样就使得现实和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了资源不足的情况。

二、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化作用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硕士生的培养十分关键,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化作用。

1.实践培养目标的优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对象主要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因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非常繁重、紧迫。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培养大多是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在利用校内资源和手段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工学结合培养体系下全日制工程硕士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现代工程的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

2.面向国际化竞争的优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化竞争环境,硕士生教育必须尽早地承担实践工程任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完善技术能力,以便更好地面向国际化竞争。总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教育增强了本科生就业的优势,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在校培养实践化能力的硕士生,缓解了近年来我国工程产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的紧迫感,促进我国工程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育培训,我国工程人才更加知晓国际建筑标准,并获得了先进的建筑实践技能,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形成国际化竞争优势。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工学结合培养体系构建措施

1.强化校企联合实践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是工学结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五次大的改革,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提高的重要历史阶段。一方面,教育院校要积极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找出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把建设和谐文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用人计划和要求,共同开发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并按企业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全日制教学期间,企业与学校联合做好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劳动保护和安全等工作,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基本掌握上岗必备的技能,能够使工程硕士教育更具综合性特征,能够从专业设置方面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更为精准,培养途径方面更为广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院层面探索与实践的宏观课题,而校企教学模式是一个课堂层面,解决教学地点场所的流程方式。

2.推进实践化教学方式。一方面,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堂讲授之前先出示实训化的教学项目,然后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来进行详细的问题讲解,尤其应该重视对具体工程案例的实践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案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转变了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边讲边练、以项目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全日制硕士生实践化教育也要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生,支持硕士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主动为硕士生牵线搭桥。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更多的校外实践临时活动,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参观工程现场,观看大型建筑设备的工程施工情况和设计情况,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向师傅提问。在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工程图的实践教学,形象、直观的工程及生产实例,让学生们明白工程图是工程技术界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语言,是大家从事技术工作的必备工具。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将影响到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及今后的发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强烈兴趣及迫切愿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与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推进校企合作,目前很多硕士生培训院校建设了大量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有企业资助学校在校内建设的实践基地,也有在企业建立的培训中心。实践基地内的教学将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和学习方法应用于学习实践基地建设中。为了完善教学方法,基地建设必须要强调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实现高校与企业集团成员之间在信息、设备、师资、技术、教学、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培育工程硕士生教育的“集团军”。

实践基地建设与合作的形成一般来讲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带学生走入建设基地,进入企业实训,了解生产流程。然后,结合同学的学习需求,联系建设单位,初步设立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在第二阶段的实训中,校方要投入资金与建设单位共同构建学生实训机构,并形成管理体系。在第三阶段,由企业与学校双方综合学生的技能水平、特长、兴趣等因素,为学生初步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的储备干部或技术骨干。

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化的教学管理,能够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最低“交易成本”,实现深层次的、可持续的“工学结合”。另外,在实践基地训练过程中,受企业联合建设的影响,很多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合作的公司工作,多数成为技术骨干,有的毕业生还升职为总经理助理,使其职工队伍实现了新老交替,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4.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评价标准。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在具体的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全面的评价改革,保证采用“30%课堂教学+30%知识应用能力+40%的实际能力”的考试模式,使得学生对实践的企业和实训基地也有足够的评价权利。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考核,要将成绩考核的单一模式向实践研究方面转变,而这种改革模式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也是适合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的。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完成一项工程方案研究或调查研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实现对工程知识的灵活应用;校方必须要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彻底地将“实践训练”的成绩融入学科考核之中;校企双方共同对工程评估、工程预算、工程图纸设计、工程竣工结算等工作作出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考核标准。最终,学生实践技能成绩由课堂教学成绩的平均成绩(30%)、校内教学态度的情感评价平均成绩(15%)、专业劳动平均成绩(10%)、校内实训活动平均成绩(15%)、实训基地培训平均成绩(10%)、毕业论文及学习期间内课题研究平均成绩(20%)六部分构成。完成了这些方面的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就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和肯定,能够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当然,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措施实施之后,学生会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活动,在学习一部分的知识之后,教师就会更加重视安排设置相应的实践应用及调查作用,学生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并形成论文或调研报告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出现更为成功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灵君,李晓莲,时志军.浅谈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2011(14) .

[2]李明华,雷晓燕,童谷生.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效果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3).

[3]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4]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5]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6

作者简介:张华杰(1973-),男,河北保定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部,讲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GJZD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08-02

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它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都与工学硕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培养质量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中心和生命线,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确保培养质量、突出工程应用性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则是各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对此采取措施应对。

一、在培养方式上,应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

“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方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上的特长,落实好专兼职导师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专职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工程硕士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理论上的问题可以请教校内导师加以解决。校外兼职导师一般是常年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科技人员、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如果遇到工程实践上的问题可以向校外兼职导师请教研讨,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双方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几年就根据合作培养协议聘任了145名工程硕士校外兼职导师,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指导、论文环节、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技术质量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在培养方案上,应充分体现工程针对性的特点

培养方案是结合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依据,明确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主要环节。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与工学硕士培养方案有明显区别,应突出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要求,按企业和工程部门的实际需求宽口径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充分体现工程性特点,突出鲜明的实践性,要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培养方案在要求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强调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应实行灵活的选修制度,提供足够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进行选修。可探索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学习,拿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进入论文环节,进行答辩。

三、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复合性

构建工程硕士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专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为导向”,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把培养目标牵引和适应企业需求作为工程硕士课程计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同时,课程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四、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改革要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避免出现单纯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工程现场,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启发、活跃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将课堂讲解、案例研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现场教学、实验模拟和专题讲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炼,重点突出,使之能体现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因此,应选派具有较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任课,他们能较好地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又教会学员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可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授课或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

五、在教材建设上,应编写系列工程硕士专用教材

编写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需要的教材是目前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工作。考虑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工程硕士的教材内容不宜等同于工学硕士,应多着重阐明理论基础,讲清基本概念;要联系实际,列举典型案例;要与时俱进,注意拓宽和加深工程技术知识;要削枝强干,删减繁琐推导,对数学模型进行不失真的简化。另外,工程硕士的教学应该强调案例教学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应组织相关学科、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工矿企业的高级技术专家,借鉴国外先进的案例教材并结合我国的实情合作编写一系列适合工程硕士特点的教学用书。工程硕士教材建设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搜集翔实的资料,并通过实践检验,这方面必须下苦功夫花大气力。

六、在师资选拔上,应强调具有实际的工程背景知识

教学师资、导师的工程背景和素养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校内选拔、兼职选聘、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背景、项目研究背景,高标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拔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践工作部门引进一些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改变以往按照教学课时数、论文数、得到的科研经费数、获得奖项数等的教师考核模式,在指导教师应聘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实施竞聘上岗、定期评估制,综合专家评估组、学生、院系、教学点的意见,给予综合评价,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门槛。

七、在实践环节上,应搞好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是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实践环节应反映学科的发展,应与理论教学相适应,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及应达到的目标。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弥补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实训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结合专业学科背景、选择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基地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将所学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从而将教学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八、在学位论文上,应加强对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通过对论文选题、论文指导、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的有效控制得到保证。

1.选题应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

首先可结合实习单位或预就业单位,本着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则进行选题。论文应能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应结合企业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经济性;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专题研究、案例编制、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是否科学、有无研究前景、依据是否充分及研究方法、工艺流程是否合理进行审议,然后就开题是否通过给出结论性意见。[1]这些都对提高学位论文选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双导师密切配合进行论文指导

在论文指导方面,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的指导优势,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学校导师主要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提升论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来进行要求;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引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把好应用关。[2]这种基于校企联合的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的双导师制的确对工程硕士做出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在选题后论文撰写约一年左右时学校组织专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度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工程硕士应汲取良好的建议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改进研究方法,[3]以使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持续下去。

3.严把论文评审和答辩质量关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盲评通过才能参加答辩。应在相关领域挑选一批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评审专家,并调整评审指标体系中的构成和权重,就论文的工程实际背景、研究方式是否科学、论文内容是否合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应用性是否明显、是否表现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审重点,并给出中肯公正的专家意见。[1]在答辩时学生先就所完成的论文进行汇报,然后答辩委员会专家组进行提问质询,只有通过答辩者才能申请学位,通不过者还要根据意见继续修改,准备二次答辩。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4]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学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工程硕士教育必须能够在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环节、论文撰写、师资队伍等方面充分体现其特点,这样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峰.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336-337.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7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而工程硕士成为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型。近几年,我国人才培养单一性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矛盾逐步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培养特色不明显、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突出等问题。教育部在2009年开始部署增招包括工程硕士在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期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1)生源与就业

根据生源统计,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比例能够达到81.8%;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大部分招生领域要求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实际工程经验的差别是影响两者培养的关联因素之一。在针对2010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4份。8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对就业有所助益,80%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73%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可见,尽管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但学生对于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和理念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构建工程硕士培养体系,重点在于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也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最深和最关注的。

(2)课程与实践

从对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的工程实践环节实施情况调查来看,能够实际进入工矿企业参加企业实习的研究生仅有17.6%,能够参加校企联合课题研究的有23.2%。真正能够参加工矿企业实习和参与校企联合课题并从中受益的学生仍然不足半数。在针对2010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的实践环节培养调查反馈中,87%的学生肯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但同时仍有43.6%的学生觉得实践时间不足。可见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联系点,是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构建工程硕士创新培养体系应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这一重要培养过程的实施。课程体系方面,通过调研部分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有所区分,但程度不尽相同,同时由于教学资源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完全的单独授课。因此,尚需建立起一套凸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其培养需求。

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关联与互哺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不同形式,但从培养特点来看,两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程基础的在职人员,学习目的相对明确,其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利用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主要为应届毕业生,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和知识能力的互补性使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互哺培养模式成为可能。天津大学利用长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积极探索一种两者互哺的双赢培养模式。

1.利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经验指引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天津大学已经开展了多年高水平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并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学校培养的9名工程硕士荣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化学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3个专业领域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领域”。长期高质量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

(1)积累校企合作资源

截至2009年,天津大学已在全国的21个省建立了9个工程硕士培养基地,80多个大中型企业成为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合作办学单位。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学校提出了“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带动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该模式的成功指引,在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实践环节的同时,我校已经在11个学院建立起了13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其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还推进了校企间产学研的深入合作。

(2)完善学位论文标准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与传统学术学位的差别,为此,应采用适应专业学位特点的多元化指标来衡量是否达到申请专业学位的成果要求。我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以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为借鉴,更好地保障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体现专业学位的教育特色。

(3)丰富企业专家和导师

在落实双导师制的过程中,我校很早就已经建立起了企业导师库。很多合作企业的专家和高工长期对学校的工程硕士进行指导,同时,很多早期毕业的优秀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也逐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年开展的面向校内外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中,学校已遴选专业学位导师1107名,充分满足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要。

2.通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理念促进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丰富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经验和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特色,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上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起到反哺作用,大大提高了培养质量。

(1)营造育人政策环境

全日制工程硕士完善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天津大学努力创造在素质教育的大平台上强化“应用型”特征的政策环境。基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同等对待”的原则,我校在培养实践中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研究生既同等对待,又有所区别侧重,进一步深入实施分类培养,营造“和而不同”的政策环境。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藉由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将数字化教学平台和网络辅助教学延伸到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丰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学手段,更加契合在职学习的特点,也使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向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开放“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其学位论文开题环节,督促其按时完成开题,保障论文质量,同时便于培养过程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3)严格培养过程监督

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纳入到统一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对其课程考试等培养环节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成立专门的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标准进行审定,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校外专家建立了专家库,视各次会议工作需要聘请委员。

三、工程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的构筑和完善

在互哺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入手,构筑兼具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

1.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构建基于“胜任力素质”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基于“冰山模型”,将工程硕士研究生需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划分为显性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隐性的“冰山以下部分”,分别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5个方面构建起符合工程硕士特点的胜任力素质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工程应用特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形成了以工程知识、工程技能、工程意识为核心的三大课程模块。在三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探索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形成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实习与实践结合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了课程体系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的作用。

2.协同校内校外多方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和学科特色,建立联合实践基地等示范性校内实践基地和一系列公共实验平台。通过协同校外资源,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创建校外实践基地,或吸引企业在校内建立开放实验室作为公共实践平台。以校内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为不同层面,构建内外结合的规模化、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多层次立体实践基地体系,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互哺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依托研究型大学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已有经验,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对影响培养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归纳和提炼,系统构建起招生、教学和学位“三位一体”的长效质量保障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

1.推进优质生源工程,保证生源质量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考自命题中体现“应用型”、“实践能力”要素考核;复试中注入“实践元素”,通过实验实践能力测试,考核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推免生奖励政策、举办招生夏令营等形式,广泛接收重点院校的推免生。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选拔过程中,实施共同招生,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招生宣传与组织等工作,并由企业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向学校推荐生源,保证生源质量。

2.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实践教学和论文开题等培养重点环节的督查。通过不定期赴学院和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的走访,检查实践报告等手段,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通过“研究生开题报告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开题环节,提高论文开题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通过建立“研究生开放课程”,引导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主学习,推动工程硕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目前已建成开放课程33门。营造诚信严谨的学术氛围,把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贯穿于培养过程之中,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规范和约束。

3.制定多元论文标准,确保学位质量

建立了不同于学术型的学位论文多元化评价标准,实行了以项目获奖、产品设计、专利申请等成果替代学术型小论文的“替代机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都要求有行业专家的参与,从职业和实践角度考查专业学位申请人的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发挥合作导师、学位论文督导组的监督指导作用。重视校外导师在论文选题、开题以及论文撰写中的实践指导作用;组织学位论文督导组参与学位督导工作,为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8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概述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概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备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教育教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骨干队伍的建设为目的,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拉开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序幕;1997年,教育部在国家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试点;2006年3月,教育部正式宣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束试点阶段。从1997年北师大等16所首批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达57所。招生对象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由最初只招收普通高中现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到1997年招收普通中学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1999年至2001年,增加了其他中等学校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和有中学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干部;2002年批准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报考;2003年招生对象又扩展到政府机关教育部门中具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管理人员。至此,一个全方位涵盖基础教育战线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体系已经形成。

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两者平行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体系。从1996年至今,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项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政策,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模式;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通过国家规定的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按照规定免试录取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承担工作任务,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1、课程设置。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有关联的课程体系。目的是通过传授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对本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与发展。现有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按照学分分配比例,我国培养教育硕士的院校可以将课程设置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学分比重对等;专业必修课学分少于学位课;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践性学分,辅助课程培养。

2、教学方法。教育硕士以课程学习为主,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实践环节。在国外的专业学位教育中,特别重视实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注重的是对培养对象的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3、培养年限。目前,各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均为两年,第一学年在校集中脱产学习,修满课程学分;第二学年回原单位开展实践并撰写学位论文,参加答辩。采用这种培养方式可以使学员把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吸收消化课程内容,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对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三、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单一,缺乏指导性和个性。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现代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从总体来看,培养目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单一,培养出的人才没有个性;二是忽视教育硕士的特点,造成与教育学硕士的混同。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专业学位特色不突出

1、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取学分形式,课程设置的重点在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这两者都侧重于基础类课程,各学校设置比较一致,传授的是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学位课程所占的学时较多,必然削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结构中,公共课所占比重偏高,学科专业性不突出,没有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性。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却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更新。而各院校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活动要求差异较大,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重视这一环节。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求学位获得者既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课程的设置使教育学门类的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相冲突。如何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融合,使教育学门类的课程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落实应用型的培养理念。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既是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硕士教育的归宿点。明确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是教育学硕士的显著特点。要求教育硕士的服务定位在基础教育一线,教育硕士不仅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加强实践性。为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质量,培养单位应参考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参考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首先,合理安排公共必修课和专业类课程,突出学科特色,重视实践性课程。其次,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增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教育实践活动。首先,教学方法上组织互动和研讨。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系统讲授,使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开展系统的知识讲授、专题讲座,将课堂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提供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与实践操作,强调经验与体验的培养模式。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9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结构工程硕士论文例10

2构建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教育质量是评价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标准,而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则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有效途径。构建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用定量的观点精细地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发现体系中诸多环节的潜在问题,挖掘教学过程中深层能量,这将会使高校可以更细化更具体地进行教育控制过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4]。我国工业工程专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和企业的认知度低,并且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一个真正的适合高质量、复合型工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框架,这是保障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应用系统控制论设计出一套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用科学的观点量化地提高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教育质量工程有很重要的意义。

3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外部的影响因素众多,因素之间又有相互作用,因此本文只讨论高校内部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通过研究教学质量体系,进而建立教育质量体系。教育质量控制体系是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检查的保障体系。3.1教学质量体系的形成过程在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体系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是载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了两者的交互作用。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四个环节。课程教学一般采用校内集中授课的形式,这一环节又包括三要素,即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方式,可以在实践基地、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这一环节的三要素是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硕士教育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培养环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真正的工程实践工作,其三要素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效果。学位论文是检验毕业生质量的有效途径,包括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3个部分。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体系见图1所示。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是可测评的,通过建立质量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的方式进行评价,进而可以分析评价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体系。体系中的所有因素都是可变量,因此教学质量是可量化测定的,可以作为一个输出数据。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动态运行时必然是可控制的。本文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质量体系的研究,进而构建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3.2教育质量控制模型的构建3.2.1教育质量控制系统的因素分析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信息反馈装置三部分组成。质量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式的控制系统,其模型包括八个部分,即输入量、输出量、控制器、控制量、被控对象、执行器、检测装置和比较器[5]。控制模型具体应用到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中,这8个部分分别指代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要素,具体如下:(1)输入量:即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标。(2)输出量:即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3)控制器:即决策机构,包括学校、工业工程专业下属学院、工业工程系。(4)执行器:即完成决策机构下达任务的人员,包括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管理人员等。(5)控制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内部因素,包括6个子系统,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专业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培养经费、管理工作。(6)被控对象:即教学过程。(7)检测装置:实际上就是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包括6个子系统,即教师监测、学生监测、设施建设监测、师资监测、资金监测、管理监测。(8)比较器:实际上就是反馈体系,包括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得出的评判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提供反馈信息。3.2.2教育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输入量即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在决策机构下达的指令下,由执行机构通过6个子系统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工作、专业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和培养经费,作用于教学过程,达到控制功效,得到输出量即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了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体系。教学评价由系统自身的决策和监测部门进行,得出评判结果;评判结果可以为系统的决策机构提供两类反馈信息,一是评判结果和系统输入作比较,反馈给系统输入对培养目标做出修正;二是评判结果和各子系统作比较,反馈给各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做出修正[6]。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质量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

4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

4.1教学过程在教育质量模型形成过程中,教学质量成形体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系统中,由培养目标作为系统的主要输入变量,6个子系统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工作、专业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和培养经费作用于教学过程,达到控制功效,直接输出变量即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形成系统中教学过程奠定了质量基础。教育质量控制体系是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检查的保障体系。4.2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和发生作用的过程及作用结果,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的实施。监测是针对执行部分进行的,对执行者完成指令的执行状况和执行过程以及各子系统都有监督作用,对执行结果有测量作用[7]。在控制模型中,监测体系得出的监测数据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主要依据。4.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分析教学质量,构建出一套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客观量化地判定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理论支持。专业教学质量是一个可测评量,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判定。这个指标体系是基于对教学过程和各子系统的效能评判得出的一个可比量。一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此方法是将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得到模糊关系矩阵及模糊等级向量,然后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矩阵的合成将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排序,从而实现综合评价[8]。评价体系得出的评判结果为决策机构提供两类反馈信息,一是评判结果和培养目标(输入量)作比较,反馈给系统输入对培养目标做出修正;二是评判结果和各子系统(控制量)作比较,反馈给各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做出修正。反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评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