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3:33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1

我国是世界的服装加工厂,服装的需求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服装需求增势不明显,价格上升幅度较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7月,国内服装类商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与上年相比涨幅略有下滑,总体呈现出服装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从国外市场来看,服装需求增长不明显。2014年1-9月,我国服装累计出口额138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滑5.8个百分点。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7月我国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增速不敌东盟,尤其是对日本的出口增速回落明显。销售增速继续下滑,品牌竞争更加激烈,销售渠道竞争融合,在当前商品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零售时代,服装企业已经进入了变革时期。

2.服装产业结构水平

一般来说,服装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工业化阶段、自然品牌阶段、品牌阶段和多元化阶段,目前我国服装产业主要徘徊在相对比较初级的第二阶段———自然品牌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服装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服装品牌的重要性和由服装美学意义延伸出的文化价值,服装品牌之间无显著区别。我国虽然是服装生产大国,但是优势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而近几年来,以印度、巴基斯坦为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崛起,与我国同质化竞争逐渐加剧,如果我国服装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低的阶段,将会逐步失去传统优势地位。

3.服装企业生产库存情况

我国服装企业一直饱受高库存的困扰,截至2014年上半年末,A股、H股6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达到597.24亿元,比上年末的536.89亿元上升了60.35亿元,库存一直居高不下,从而产生了“服装库存够卖三年”的说法。在完整的服装生产供应链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库存积压现象。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库存一般集中在生产和销售这两个环节,产销合一的大型服装公司高库存现象尤为突出。高库存意味着产品大量积压,不仅占用公司运作资金,而且耗费人力、物力,使得公司的管理成本增加,拉长产品的周转周期,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

二、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当今世界上比较成熟的服装生产管理模式有:以欧美企业为代表的开放自由式管理、以韩国企业为代表的军营式现场管理、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日式现场管理。我国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创立发展起来的,与上述三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相比,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理念、生产管理方式都相对比较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生产设备比较陈旧

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的现代模式要求服装企业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服装生产从设计、裁剪、缝制、后整理要经过几百道工序。但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仍是以人力为主体,操作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的差异,严重影响到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设备的重要性,但仍使用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设备,高科技生产设备只成了摆设和对外宣传的工具。

3.专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

服装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需要的是既懂生产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目前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专科毕业的很少,大部分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在实践中自行积累经验。随着服装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有高学历背景,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服装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涉及到生产现场管理的不是很多,造成了目前我国专业学习服装生产管理的学生人数不多,服装企业专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

4.企业生产进度滞后

服装企业生产进度滞后不仅容易造成高库存,还影响企业的交货日期。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检查零部件的投入和出产数量、出产时间和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我国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进度弹性较差,不能够按时交货。以某服装公司为例,按照订单要求在10月15号出货,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够按时交货,导致服装企业面临着数十万的罚款。

三、提高服装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

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装产品的质量。服装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为了克服传统服装设计中手工操作效率低、重复量大等问题,可以利用服装CAD软件,它具有高速计算和存储量大的优点;通过使用服装CAM软件,可以简化初裁、缝制到精裁的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CAD与CAM、拉布机等组装成整体后,能够提高西装企业20%-30%的生产效率,提高针织服装企业至少10%的生产效率。总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操作强度,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

在精益生产方式中,5S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受到了制造企业的追捧。服装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这些先进生产理论,提高生产效率。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信息等生产要素展开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项活动,使生产现场达到最佳的状态;目视管理是指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人的眼睛观察情况,及时调整行动、方式、方法来进行现场管理。例如,在服装企业中,可以将生产计划指标用图标形式展开,并按照日期用醒目的颜色、语句显示指标完成等情况;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服装企业生产中,定置管理主要应用于机器设备、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定置设计等。

3.实施人性化管理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离不开对生产工人的管理,泰勒提出“生产管理权限应不断下放”,说明生产工人的能动性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需要生产管理人员真正站在工人的角度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服装生产工人的生产能力、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赈灾捐款等公益活动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培养工人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2

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诞生与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品生命周期、全球竞争态势息息相关,并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成本管理法的推进实施中,诞生诸如价值链分析、零库存准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等内容,并在诸多管理方法中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具体成本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如下:

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更具比重优势。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中,由单一产业发展到多元产业的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在旅游经济、信贷货币、基金保险、通讯电器等领域的产业结构化调整及发展,也迸发出了活力。基于此,企业关于自身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并在高科技产物如計算机、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成本中归于新成本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产物之中。

二、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关键点

(一)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主要体系组成目的旨在提高经济水平、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市场研究需求、满足设计要求、便于制作和售后服务的过程,其质量高低与相关活动自成一种有效的管理内容体系。主要管理意义为:以产品质量提高为而核心,以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引导、以生产化、流程化管理为重点、以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保障,以完美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基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通过低成本、低能耗、低维修成本和低事故发生为管理目标。管理理念适用于为实现管理目标而从事信息活动的协调过程。

(二)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物价的变动,催生了资产成本计量属性对象的确认,并注重计量和报告等程序管理。该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核心旨在提高企业资产成本利用有效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各方利益趋于一致化和等效化,并在降低成本中随技术理念、管理核心等发生质的变化。

(三)约束理论管理理念

该理论英译为“TheoryofConstraints,

TOC”主要作用为辅助企业识别目标管理中的相关制约因素并进行整改。约束理论的作用是有效发挥出现代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管控能力,并实现实际工作技能掌握水平和工作技能需求的相吻合,通过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工序等整体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渐趋归于完善和规范。现代成本会计管理及其相关发展中,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产品供求关系、新工艺及其产品更新换代中,以短运营周期和成本核算工作的精密化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之知识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有利影响,使得成本会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及其集成化和多元化趋势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具体来讲,在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进程极快,使得成本会计研究的系统性、独立性得以上升到思维层面,且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体系融入到成本会计之中,无疑使得该领域的著述及其论文和专著趋于详尽化、体系化、智能化、标准化,并在以往的成功经验分析中,从成本会计报表与分析、成本会计管理策略、成本会计可操作性上趋于完善。而在成本会计信息上的质量管控中,以成本会计的发展管理阶段、核算阶段、实施有效管控,以能够将会计信息应用在企业决策中,从事后管理上升到整体管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会计管控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四、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一)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方法及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及其管理技术的变更,无疑对企业生产价格调整、成本主导、额外盈余、产品研发、目标利润成本值变更、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渐趋成熟,且在管理体系、制度、理念、模式中以其先进管理经验和成效获得了比之常规管理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从经验、模式上加以借鉴。国内企业应以此为借鉴,在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中以及时变革和成本缩减,确保会计管理成效最大化。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进程加快

加快会计制度研究与改革步伐,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法规。以信息化市场发展为饵,在企业业务范围、业务种类拓展及其会计管理技术高效化中,寻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佳助力。管理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奉行财务信息互动交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化等措施。在管理环节,人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成效突出,适度以激励制度、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作为问题解决的关键。避免过度管理造成管理成效下降,有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提升,违背现代管理思想的初衷。

(三)成本管理全面启动

现代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在成本管理方案设计中进行全局掌控,并鼓励各参与方全局动员并配合上述价值链分析、零存货与及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管理方法,囊括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持续提高理论的管理理念、约束理论管理理念并进行合理设计,最终协同不同层级相关管理人员、基层车间人员的全面支持和身体力行。持续深入全面对标,形成管理、技术、财务成本三大生产经营指标对标体系。围绕安全、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推动成本、技经、管理等指标持续改善,整个管理过程中保“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关键指标达到或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四)综合持久的管理方略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要应用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需以合理存货模式避免存货流通速度过快对企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在持久成本管理中,以完善的思路运用于管理理念之中,以中长期发展目标为己任,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分析了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的基本理念,进一步阐述了成本会计管理的实施方法,旨在总结企业以现代成本会计理念为基础,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为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以为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探究提供依据。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和发展策略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目标成本管理与调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如何有效发展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同时针对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成本会计新经济形势认知和发展策略

一、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成本会计的认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一场信息化产业革命浪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经济体制发生巨大改变。经济发展核心是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依托信息产业,实现科技与知识的有效融合。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有形化资本经济社会逐渐转变为无形知识结构。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日益激烈,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创新产品、新工艺的产生与应用,帮助企业缩短生产周期,但成本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低成本战略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经济发展准确信息,成本结构更加完善,减少成本支出。

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企业制造环境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市场经济变化生出的新型产品制造、资源规划以及集成化系统,给传统成本会计带来巨大冲击,新经济下,传统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再适用。

由于受到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经济物价出现波动现象,这时企业成本会计要以现有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确认核算对象,采取正确计量方法,规范报告流程。

预测、核算和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支出的成本费用,工作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管理控制的方面的参考依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经营理念相结合,同时融入成本管理理念,跟随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体现企业价值变化,决策性更高。

二、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策略

(一)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理论研究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基础,以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在企业成本会计理论方面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忽略其重要性,导致传统会计成本缺乏理论支持,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果缺乏有利理论支撑,企业成本会计会很难发现问题并解决,不能站在理论角度分析市场局势,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与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立足之地,只能被淘汰。所以,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深刻探索,找寻问题最佳处理对策。

(二)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成本会计的作用与优势逐渐显现,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时代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采取有效对策,确保自身成本会计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会计体系的建立方面并不够完善,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对此,企业首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基于实际,有目的选择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符的国外先进成本会计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市场形势和基本国情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成本会计改革提供保障。

(三)更新思想观念

传统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传统企业成本会计陈旧僵化,在评价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成本评价,将成本看作唯一评价标准,企业成本会计思想观念落后,企业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增加盈利,一味的减少成本消耗,节约成本是每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所注重的,但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企业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滞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严重阻碍自身发展探索脚步的前进,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势无法有效应对,适应能力渐渐降低。所以,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丰富成本工作评价标准,全面加强工作力度,促进成本会计发展,才能总体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四)建立长效企业成本会计机制

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首要工作。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指引下,完成企业成本文化的建立。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环境风云突变,企业每天可能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要想稳中取胜,必须采取低成本战略策略,企业全员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另外,企业可通过成本会计工作,利用数据辅助管理,企业决策更客观,成本管理思维更具全面性。

其次,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成本会计组织体系的完善,要求企业先建立专门的会计部门,并设置相关会计人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成本會计人员全面了解掌握生产流程,并数量使用成本控制方法,利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企业成本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以上要求的满足,不仅需要成本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手段等内容,而且还要数量操作、正确使用先进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企业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自主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确保成本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建立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自身需通过经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创新管理可以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总之,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

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涵

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实现产品生产、供应和销售三个环节的衔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密切配合,从而达到人、才、物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兴衰,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创新的论述较多,但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但其实“创新”更多的是经营管理的创新。本文认为,经营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经营管理要素(如新的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手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地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理论概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理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我国,1994年陈劲教授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从此以后许多研究者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纷纷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理论。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本性论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性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利润,无法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谈不上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进行经营管理的创新,首要前提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管理本性论

企业本性论指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才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

(三)员工本性论

员工本性论是在明确企业本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资源整合,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是最活跃的生产因素,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靠员工来实现,员工既是企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管理主体,员工的素质与积极性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成败。

(四)国企特性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载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政府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与外企相抗衡,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方法途径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内涵很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

市场经济意味着社会市场结构已经由“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仅仅在于能否生产出好的产品,还在于能否迎合市场的需要,能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意味着管理重点已经从“以事为中心”到“以员工为中心”,企业的活力来自员工的动力。这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具有重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制度体制创新

企业制度体制是关于企业组织、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产权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流程、工作流程、责权利配置等方面内容。当今企业面临的多元复杂环境,对企业的制度体制有很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制度体制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战略创新

当前,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战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当今的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对企业的战略定位创新有着革命性的要求,需要企业将战略创新摆在突出的位子上。

(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突破与经营管理实际相脱节的落后文化,实行新型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通过文化建设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

(五)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

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是在销售市场中,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实力,对市场营销的要素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或变革。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同时这种创新能够被企业所接受,那么企业所进行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便是成功的,对于企业利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

所谓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是指以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去勾画企业的采购和供应链服务体系。企业通过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成品的库存、缩短产品的前期准备时间、提高整个采购和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从而有效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提高为消费者服务的水平,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服务达到有效平衡,从而提高企业在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七)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内在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职工发挥自身潜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创新效果既体现在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人才的比例关系上,也体现在各种优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和良性循环上;既体现在个体的心情舒畅、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磨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效益的发挥上。

(八)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企业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的改变,导致企业的财务及成本管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在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财务及成本控制的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和成本控制创新时,要从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结构、管理目标、财务分析等方面进行科学大胆的创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观念,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九)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信息的集成,核心要素是信息化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通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产、采购、制造、经营、销售和管理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寻找企业的潜在顾客,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库存,实现企业资金的灵活周转,从而最终增强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经营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进行经营管理创新,优化、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掘企业内部潜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使企业在创新管理中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杨隽.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研究[J].企业研究,2012(16)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4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进行试点招收生,在2011年成为可授予管理学与艺术学学位的正式专业。经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为附体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渐趋成型。但科归属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2002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蓬勃发展。从办学规模来看,全国有近百所院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学校类型包括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师范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其他特色型大学等六类;从专业设置和方向名称来看,基本可以分成六种类别:一是直接按教育部同意试点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二是文学、历史类本科专业下设立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三是一些艺术院校、电影院校和公共管理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立的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管理等方向。四是一些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艺术学科优势,在音乐学专业和美术学专业下设立文化艺术管理或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五是借助国际贸易学科优势设立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六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义招生,但下面设立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从学科建设来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已经基本完成框架建设,相应的机构建制、课程教学、学术研究都取得较大成效。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步伐逐步健全,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培养规格逐渐明确;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形成了复合型与特色型管理人才的两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在专业设置方向上的差异所导致的。前者如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主;后者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其以培养传媒行业管理人才为主。

在发展同时,亦有诸多问题。学科定位模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师资水平与教学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学习形式大于内容、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难题深深制约着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区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三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内蒙古大学在其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开始招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8年开始招生。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其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12年开始招生。三所高校的招生规模,皆为每年40-50人,在籍专业学生总人数不过200人。从学科建设来看,三所高校皆依托其固有的优势学科体系开设,内蒙古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突显其艺术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文史见长,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经济管理为优。在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三所高校皆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虽初露峥嵘,但亦有许多问题。例如:专业整体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缺乏积淀;各高校办学专业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偏弱;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缺失的教育现状,缺乏科研支撑,无战略前瞻优势等。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特色,主要是由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要,与拥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即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之路。

首先,按照营销学的原理,特色就是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差异。因此,学校要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特色,就需要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进行细分,选好进入的目标市场并进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定位。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各高校办学的导向与基础。各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办学过程中,应首先剖析自我供给的产品构成,明确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的内涵。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为市场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即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及满足文化产业需要的教育、科研服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形式产品即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科建设的方式、本校的品牌、学科优势、师资结构、校友资源、行业资源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外延产品,即专业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创新,专业的声誉、口碑,对行业形式发展的引导等。在各层次分析得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后,进行目标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同时依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自身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其次,按照相关利益者原理,一种产品及其产业链要能持续发展,必须使所有相关利益者分享合理的利益。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主要分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服务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竞争性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市场上,学生的招生、培育、就业涉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竞争性的教育与科研服务的市场上,教育与科研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涉及教师(科研人员)、需求用户、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学校要选择进入既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又能发挥自身教学科研资源优势,还能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特别是能持续吸引与满足学生和家长需要的教育市场,即要做到使相关利益者都乐于接受或满意学校的教育产品。

再次,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北方民族及蒙古族在繁衍生息中,开创出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并在与农业文明的长期历史互动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内蒙古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北方民族及蒙古族的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都数量巨大。这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内蒙古地跨三北,拥偎京津,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南近华北诸省,地域优势正逐渐彰显。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受辽宁半岛城市群影响,中部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圈内,西部地区的呼包鄂城市群正强势崛起。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最大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路径,就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与地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科研项目招标单位需要,更好地满足毕业学生与家长需要,最优配置学校教学资源的人才招生、培育、就业与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系统。其计量指标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教师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工作好引致生源充足,学校也可以优选学生;教师与学校有积极性坚持办好这一专业等方面。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具体路径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各办学主体将自身优势与内蒙古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在一起,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差异性供给,并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从单纯的学校资源角度供给转变到相关利益者共赢的学科建设

内蒙古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院校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及优势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这固然能彰显院校学科发展的差异性,但是却忽略了相关利益者因素。以课程体系为例,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2、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3、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如文化产业项目策划;4、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5、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6、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虽各局优势,但形式大于内容,基本还是各教所长。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出发的教育,学生是否能有效接受?民族生预科生是否能很好完成高等数学课程?艺术类学生经济管理教育缺失是否可行?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应由单纯从学校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考虑专业与学科发展的“单厢情愿战略”,转变到实施全面考虑学生成长利益、用人单位发展利益与学校自身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的“和谐共赢战略”。

(二)定位目标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反映了办学单位努力进入一切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机会市场。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需求市场选入完全竞争状态。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缺乏市场细分转变到实施市场细分,根据自身优势与目标市场需要进行定位。各办学院校在目标市场的需求上,突显自己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使人才需求市场出于垄断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1]叶取源,乇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0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3]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组委会组编.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旅游学:新理论、新场域[M].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林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

[6]郭小婷.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研究综述与探析[J].职业时空,2011(1)

[7]赵欣,翁钢民.河北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学刊,2012(5)

[8]李志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2(5)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5

在管理理论界,对于企业现场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企业车间现场,对于现场管理理论和 方法的研究也是从车间现场展开的。然而现今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使我们不得不扩大现 场管理的范围,它应既包含作业现场又包含管理现场。在对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进 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动态环境下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是极为必要的。因为, 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的构建是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

从管理流程的角度出发,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企业决策和经营的过程都是一个 循环的圆,而现场管理执行力又是这个圆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关于执行及执行力 的定义,理论界莫衷一是,执行战略论、执行完成任务论、变革执行力论等,每一个观 点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执行力的内涵。对于执行力目前较权威的说法是三种能力, 即企业执行战略的能力、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部门之间良好协调的能力;影 响执行力的三大流程(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似乎也已经成为理论界普遍认同 的观点,然而无论国内外理论或企业界对现场管理的执行力的研究却属空白。因此,现 场管理执行力的内涵界定仍然需要进行充分的检验和论证。在我们对不同企业的问卷调 查中发现,管理者、员工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对于执行力的理解各有差异。现场管理 者更多地把现场管理的执行力理解为现场员工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的能力;现场员工则 将企业的现场管理执行力理解为管理者本身的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其他的利益相关 者则更注重对现场各个方面的系统考虑,较为关注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并试 图找寻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结合理论界对执行力的理解,动态环境条件下企业现场管 理的执行力应定义为:通过现场管理者发挥现场人员和组织的功效、调配各种有效资源 ,从而最大限度地执行组织战略、完成组织任务和创造企业收益的能力。企业的成功与 否与现场管理的执行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企业是否有着强大的现场管理执行力并不能 决定企业的成败。按照本文所给的定义,企业能否成功来源于企业内部各阶层的正确决 策与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完美结合。

二、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是有效地构建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 系的前提。我们针对动态市场环境下,影响执行力及现场管理执行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 两次企业问卷调查,即引导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第一次收回问卷106份、二次收回问 卷78份。通过第一次问卷调查,共收集到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因素达47种,按照影响 程度的高低排序,将前14个重要因素列出(如图1所示),即考评体制的合理度、组织结 构的清晰度、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场环境的好坏、管理作业流程的顺畅度、现 场管理及企业管理的沟通机制是否完善、现场管理对外部的反应能力、现场员工队伍的 稳定性、现场员工对信息的知情度、企业战略及生产运作战略的清晰度及可执行度、执 行反馈机制的完善度、生产作业的控制能力、培训机制的完善以及量化管理程度。在开 放式问卷中,被调查者还对其他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补充,大致在企业文化、领导风 格、人性化管理方式等方面作了阐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考评机制的公正合理、组织结构的清晰度、现场环境的 好坏,以及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四大因素对于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影响认同率均接近100% ,除量化管理这一因素外,其他各类影响因素都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0%—80%。通过对78 家企业的二次封闭式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将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归纳为七大因素 ,即战略、人员、现场环境、现场运营、管理机制、信息化技术与文化。

(一)战略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大约70%以上的现场管理者认为企业的整体战略并不能够直接影响 到现场作业层,对现场管理层的影响也是不太显见的,而普遍认为企业如果制定了明晰 的生产运作战略,将真正地对现场作业及管理层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它是提升现场管 理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因为,生产运作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而制定的职能性战 略,它通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战略决策,改善产品生产的成本、质量、创新度、柔性、 交货期等等,以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生产运作战略确定了产品市场及内部资源与外部 市场的匹配关系,直接着眼于内部现场和外部市场的对接。因此,明晰的生产运作战略 对于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人员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如果企业不具备一种科学和完善的人员流动体系,将永远不可能发挥其潜力。人与执 行力的密切程度无可厚非,人是执行的载体。90%以上的调查者认为,对于现场管理层 面,与执行力最为密切的人员应包括战略制定者、战略传导者、战略执行反馈者以及他 们与现场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这些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 专业技术等都是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三)现场环境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现场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部分,软环境指的是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及现场工作 气氛。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 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合格产品的,相应他的战略执 行力自然难以到位。硬环境包括机器设备、物料、现场布置、温湿度等等。在调查中发 现,赞同硬环境对现场管理执行力造成直接影响的比率较低,仅占到被调查者的27%, 持反对观点者占到51%,保持中立者占到22%,显然硬件的配备水平对现场管理执行力的 影响值得商榷。大部分人认为现场定置管理、目视管理、5s管理、现场环境优化、机器 设备及物流管理的完善是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环节,但对于现场管理的执行力 来说,体现不明显,相对来说它们是属于间接的影响因素,是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的源 头工程。

(四)现场运营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调查中得出,82%的调查者赞同企业现场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必然会对现场管理执行力 造成影响,其中非常赞同的占到了19%,显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另外4%的 人对此持反对观点,认为现场中的非正式组织不会影响到现场管理的执行力。该统计数 据表明,有必要对现场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工作团 队来实现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的提升。扁平化组织被自然地认为是执行力提升的有效组 织,然而在我们对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力的调查中还发现,有45%的被调查者对此观点 保持中立,同时持反对观点的达到了19%,扁平化组织结构是否有利于现场管理执行力 的提升有待商榷。国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多是依靠各级领导的推动来完成工作的,如 果上下级之间出现执行理解偏差,各部门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等,很自然地执行力 将无法到位。在我们进行的调查访谈中发现,几乎100%的被调查者认为,繁琐和不合理 的业务流程也会给执行带来障碍。因此,对于现场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 高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是尤为重要的突破口。

(五)管理机制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1.绩效考核及监督机制

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100%的人认为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是现场管理执行 力的核心,显然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必然能够给现场的执行提供动力。因为,企业的 执行力是由员工的执行力决定的。只有员工积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企业的执行力才会 提高,而要想激励员工提高执行力,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在此基础 上建立起以执行力为重点的薪酬和奖惩制度。因此,如何针对现场管理设置科学合理的 绩效考核体系是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助推器。

2.沟通和反馈机制

在制定战略的会议上坦诚地沟通只是沟通的开始,要想保证最终决策能够具体落实到 每一个环节,还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了解整个战略并明确自己所应担负的职责,只有沟 通才能使最基层的员工明确战略目标,明确执行工作的起止时间,明确自己在行动中所 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新任务和职责;再通过由下往上的反馈机制——第一线员工向 基层领导作出承诺和反馈,只有通过这种双向的沟通,执行工作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3.培训机制

在一个执行型企业里,不仅要求领导人有很高的执行能力,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员工具 有有效执行的能力。因为员工是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的执行者。当今社会日益复杂多变, 要想提高应变能力,就要求每个人不断地学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教育和培训员工是 提升员工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提升执行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4.能岗的匹配度

认为能岗匹配对执行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占到了被调查者的91%。因人设岗在市场经济的 今天似乎显得很不科学,其中似乎还存在计划经济人情性的考虑,对于现场管理的执行 力来说,有时候在现场人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设岗似乎成为必需,不同的岗位需要的 是不同的人。因此能岗的匹配程度自然成为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六)信息化程度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信息能否顺畅地沟通,能否透明到现场,显然也是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因 素,从问卷调查来看,其赞成比例占到了71%。信息与生产的同步化,实现生产过程的 适时动态控制是生产管理人员期望达到的最佳状态,但在企业实际操作中,这一状态很 难达到。无论是管理过程控制还是现场作业控制,信息化程度越高,执行越便利,这一 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与企业成本的高低 成直接的负相关性。信息化程度的增加无疑加大成本开支,如何在信息化程度与成本利 润之间寻求平衡点,以求得现场管理执行力最大程度的提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执行力文化与现场管理执行力

在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中,我们没有将文化因素作为必然因素而将其剔除在调查的范 围之外,被调查者中34.7%的人在我们调查范围之外又加上了这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动态环境中,文化应该成为企业最为稳定的元素,文化的刚性是保证企业现场执行从 强制走向自发的重要途径,保证体系的研究中显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文化在 现场管理中的反应就是现场员工行动的一致性,这种现场执行力来源于企业的价值观思 想和长期形成的规范,文化是现场执行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催化剂。现场管理的最终结 果应该是形成拥有强大现场管理执行力的现场执行文化。如何从根基上培育执行力文化 并将这种文化影响延伸到现场管理中是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的最终落脚点。

综合以上因素的考虑,显然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的构建并非通过简单的现场管理 能够得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把企业现场和动态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考虑,通过企业 现场各个部分整体配合形成合力,现场管理的执行力才能得到保证。

三、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的构建

通过现场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环境下 的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囊括了理论界已经形成的执行力的三大构成 要素,即人员、战略和运营的内容。同时,拟创建的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还兼容了 一系列基于现场管理的组织功能强化、管理方法系统化、各种流程改进和文化塑造等内 容,使执行力在现场管理的作用得以放大,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动态环境下 的现场管理执行力保证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现场管理执行力的保证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将影响 到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就像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原则”。在我国的企业现场管理实 践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某些国外的先进现场管理理论或方法,不同的土壤环境造就的 生存原则必然不同。在我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场管理执行力问题,必须结合国内企 业实际,从保证体系的根基着手,在打牢根基的基础上逐步将国际先进的现场管理理论 应用于企业实际,实现现场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泽虎.中国逼近世界制造业中心目标的途径与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03,(4) .

[2]李景元.国外现场管理发展概况[J].现场管理,2002,(4).

[3]徐剑.执行力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变革[J],捷盟咨询,2003年,内刊(5).

[4]张戟.执行力的基因,大型营销实战期刊,2003(10).

[5]张建宇.现场执行文化的培育和塑造[J],现代商贸工业,2004(8).

[6]周永亮等著.本土化执行力模式[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6

传媒经济的实践活动状况取决于三个条件:其一,国家的传媒经济政策;其二,传媒人对传播媒介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度;其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媒经济政策、传媒人对传播媒介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度、我国及其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其相适应,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传媒经济实践活动也不断有所创新,不断有所发展。但是,现在我国传媒经济领域内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我国传媒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实施我国正确的传媒经济政策的结果。

我国传媒经济的实践过程基本上就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过程,所以在研究我国的传媒经济实践创新必须同研究我国的传媒经济政策结合起来。

一、传媒经济创新发展概述

我国传媒经济元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存在着,但是,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起步的。经过中国传媒人三十多年的努力,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体系的雏形才逐步形成和缓慢的发展起来。其标志是:

(一)传媒经济发展政策日趋完善

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八家在京新闻单位可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报模式,为解决当时我国传媒系统内部的经济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1983年中央37号文件确定的我国传播媒介应“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传媒经济运营的航标。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一方面是传媒理论界根据传媒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相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比如报业经济、广播电视经济以及非新闻性节目的有偿服务、电视剧可率先实行公司化经营、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广播电视节目成本等传媒经济元素概念。传媒经济新元素的形成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实业界除积极开展广告经营外,还积极探索传媒的多种经营和传媒产业化渠道,比如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以及后来许多地方的经济类报纸的组建、经济广播电台和经济电视台的相继开播,充分证明了我国的传媒经济运营已走出了“实验室”,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传媒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是我国都市报(包括晚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创建了许多行业性报纸、专业性报纸以及其他类型的报纸。最为突出的是报业开始了以广告经营为主的报业产业经营活动,报社开始有了自己的经营收入。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电台、经济电视台、经济频道相继开播。由于传媒产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传媒实体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对传媒产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

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曾经明确指出:“人民日报社的同志要在搞好宣传的同时搞好经营。”后来被人们概括为:一要宣传,二要经营。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是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论述传媒二重性理论,也是传媒二重性理论转化为党和政府政策的一个过渡性的重要标志,对于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这种“文化二重性”的思想同“传媒二重性”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前者分析了宏观文化,后者分析了微观的传媒文化。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战略,既顺应了时代对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又推动了传媒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确定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2012年前推广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试点,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2010年10月15——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产业,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媒经济实践已有序展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媒体制的改革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在总体上还是发展的,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标志是:

1.广告产业振兴

1978年12月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天津日报》就于1979年1月4日率先刊登了“文革”以后的首则报纸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继《天津日报》、上海电视台之后,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开始经营广告,恢复了曾对我国传媒经济振兴发挥过作用广告业务。我国广告产业在我国传播媒介面临困难的时候再次复出,清楚地告诉世人这样一个重要信号:中国传媒的单一事业性观念将会被打破;中国传媒行业从此将不会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过日子了,广告经营既能弥补国家财政对传媒拨款的不足,又能向国家财政提供一定的传媒广告收入;中国传媒将会由单一的宣传任务逐步走向以执行宣传任务和执行经营任务并重的道路。

现在,广告产业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的的主体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传媒产业的多种经营打好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传媒集团组建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事业型),1999年江苏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事业型)和黑龙江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产业型,后改为“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继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到2005年(以后未成立过报业集团),全国成立的报业集团有90多家,其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49家,获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40多家。继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事业型)成立到2004年底(以后再没有组建过事业型广电集团),全国已成立的广播电视集团共25家,其中“部级”的1家,现在已经解体;“省市级”的15家,其中1家尚未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准,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组建的;计划单列的3家;“地市级”的6家,其中1家尚未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准,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组建的。

1996年广州报业集团成立和1999年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拉开了我国成立“事业性”传媒集团的“序幕”。传媒集团的成立,说明我国传媒人已承认了我国传播媒介必须走集团化道路,但是并没有认识到传媒集团的本质是产业性集团,也没有弄清楚组建集团的目的是整合传媒资源,人为地以“事业性”机关的模式去组建传媒集团,以行政手段去指导已组建的传媒集团的全部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团只能是产业性集团,根本不存在“事业性”集团。为了纠正这一失误,2005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规定:从现在起,今后不再审批事业性广电集团,同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指出:以后不再组建“事业性”报业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进行产业化改造。

3.产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化、集团化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业发展的一条规律,是不能改变的;事业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机构不需要组建集团,也不能组建集团。传媒产业是一种信息产业,如果组建集团也必须组建传媒产业集团,不应该组建事业性集团。可是,我国组建的传媒集团基本上都是事业型的集团,这就是说,用管理事业机构的办法去管理传媒产业,这样的事业型传媒集团,一方面影响了传媒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事业型传媒集团生命周期的短暂性。经过实践的检验,提高了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产业的认识,坚信了产业化是我国传媒发展必由之路。为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根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传媒产业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发展规划。

传媒产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2006年,我国曾把文化创意产业区分为九类,即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并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

4.传媒产业制度确立

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传媒产业的特点,未来的传媒产业制度模式是:以改革国有传媒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民营传媒产业体系,面向受众、面向市场进行机制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来说,这种制度模式雏形应该是:(1)报业传媒应实施“三分开”制度,即产事分开、产政分开、管办分开。通过“三分开”制度的实施,一是改变报业的高度垄断状况,二是纠正“千报一面”的现象。根据“三分开”制度的要求,报业必须尽快实行转制,这是更充分地调动报人办报积极性、更好地利用报业资源、改变过去“千报一面”现象的最佳途径。(2)广电传媒应实施“制播分离”制度。(3)根据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好办法就是在经营好国营传媒产业的同时,支持和扶植民营传媒产业公司的发展,以便更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促进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我国传媒人对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除新闻以外的其他传媒产品逐步走上了市场,市场机制开始对传媒产业发挥作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打破了我国传媒只宣传市场不利用市场局面,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传媒产业的运营效益。

(三)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

中国传媒经济理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21世纪初才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以及传媒经济活动实操技巧等。

1978-2002年的20多年间是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拨乱反正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主要解决了科学认知传媒性质和功能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传媒的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即传媒“二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以下重要问题:

第一,传媒具有政治属性,行使宣传功能,可以进行事业化运营;第二,传媒具有经济属性,行使产业功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运营;第三,为传媒经济运营寻找到了理论支点;第四,为广播电视传媒实施制播分离制度、纸传媒实施三分开制度、网络传媒实施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为市场机制进入传媒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六,为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寻找到了理论途径;第七,为传媒产业资源的科学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八,为科学界定传媒经营和管理寻找到了理论标准;第九,为建立科学的传媒机构(产业机构)寻找到了可遵循的规律;第十,为建立科学的传媒行政(事业行政和产业行政)管理、财务(事业财务和产业财务)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十一,为传媒整合、寻找传媒发展的持久性的基础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十二,为传媒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寻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对象等。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

2002年以后,由于发展传媒经济的基本政策已经明确,所以拨乱反正的重点是如何认知传媒经济问题。

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传媒的看法可集中在四点上:其一,传媒是一个纯政治问题,不存在经济问题;其二,传媒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不存在政治问题;其三,传媒是一个多元性质的信息传播工具,只讲政治或只讲经济,很难说清楚传媒的本质。纯政治化、纯经济化已被传媒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也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所谓传媒多元性质的理论,对于传媒经济的发展以及传媒整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四,传媒的本质只具有两种属性,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其他属性都是由传媒的两重性派生出来的,这是由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

在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中,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等理论是构成传媒经济学要素中的核心性经济元素,其他内容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传播业务等学科细胞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的新学科元素,即传媒经济学基础元素。

传媒二重性理论是传媒经济学的灵魂或基础。根据传媒二重性理论的要求和传媒经济学要素构成现状,传媒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经济、政治、文化、区域等诸多方面信息的运营活动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媒经济的运营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进行的,企图把它们的运营活动分开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分开了,也就失去了研究传媒经济学的意义。

总之,传媒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学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是,它的基本架构是不会改变的。

二、传媒经济理论创新成果

传媒经济理论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但是主要包括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创新成果和传媒经济应用理论(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创新成果等。

我国传媒经济理论元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存在着,但是,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体系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三十多年间才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1978年以来,在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又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运营模式体系。这一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和运营模式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传媒经济沿着科学的发展方向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传媒经济走向世界作好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在传媒经济理论体系方面,经过我国传媒理论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一个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其主要内容是:一个核心理论(即传媒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三大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体系(即理论传媒经济学、传媒经营与管理学、传媒市场营销学)、十二个传媒经济理论分支体系,即1.传媒经济“三论说”——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2.传媒经济“政治说”;3.传媒经济社会学;4.传媒生态学;5.传媒经营与管理学——传媒经营学、传媒管理学、传媒财务管理学、传媒产业行政学、传媒经济会计学;6.传媒经济策划学;7.传媒经济制度学;8.传媒经济组织学;9.传媒经济投资学;10.传媒广告学——报刊广告学、广播广告学、电视广告学、网络广告学等;11.传媒经济统计学;12.传媒总经理学等。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凸显,传媒经济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我国传媒人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传媒经济理论假设,有效地促进了传媒经济元素学的形成。现在已形成共识的传媒经济理论假设大约有七十个左右。

在传媒经济运营体系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和初步形成的传媒经济运营模式主要有:传媒经济模式、传媒市场模式、传媒经营模式、传媒管理模式、传媒经营与管理体制模式、传媒财务管理模式、传媒人事管理模式、传媒投资模式、传媒机构模式等。

(一)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创新成果

1.传媒经济边缘说

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又称理论传媒经济学,它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具体来分析,传媒经济学是在与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地带产生的一种应用性新学科。传媒经济理论的产生,不仅拓宽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而且为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2.传媒经济理论定位说

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传媒经济的基础理论,应从传播媒介自身的经济活动及其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两个角度去研究传媒经济的运行规律。所谓传媒自身的经济活动,根据当前人们对传媒经济活动的认知,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即传媒广告活动、传媒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媒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指名称资源和品牌资源)、传媒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为实现盈利的其他传媒活动。所谓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是宽泛的。这是因为传媒传递的信息内容是宽泛的,同其相适应,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也是宽泛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传媒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其前提是把握传媒传递信息的内容。就传媒传递的信息内容来分析,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种信息都会给人们带来影响,在环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影响就有可能变成受众的行动。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多重性、多层次性,造成了受众活动的多样性、多重性、多层次性,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文化。再加上这种信息的交融性,决定了受众活动的交融性,许多活动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交融的结果,企图把其中的某一层次独立出来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否则,由于传递信息所引起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可能存在。这种客观实际也是把传媒经济学划归于应用传播学的一种实践依据。

现在,传媒经济学虽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它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传媒性质、传媒功能、传媒社会、传媒市场、传媒策划、传媒活动、传媒效益等。

3.传媒经济理论的核心说

传媒性质是研究传媒经济理论的核心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的支点理论。根据杠杆原理的要求,只要科学地把握住传媒的性质,传媒经济运营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便可得到有效地解决。那么,传媒的性质是什么呢?传媒具有二重性,即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具有永恒性;政治属性是个历史范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证。传媒二重性是传媒经济的理论基础,所有传媒经济理论元素都是由此引发出来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传媒二重性理论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同传媒的两重性相适应,传媒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从传媒文化的角度来说,传媒产业功能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传媒文化产业,传媒宣传功能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文化事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从文化产业群中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传媒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引起了文化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4.传媒社会说

传媒社会是指以传播媒介为支柱的社会,是从传媒的角度对信息的解释。可见,传媒社会与信息社会同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传媒社会是从传媒的角度分析信息社会。在传媒社会里,传播媒介是轴心,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传媒这个轴心连接起来;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心的。

既然传媒社会与信息社会同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为何又提出传媒社会这个概念呢?任何一种新概念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内容。作为传媒社会这个概念,其核心是研究传媒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只是作为传媒所传输的内容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传媒的效力,并不是为了说明信息本身。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既突出了传媒社会的特点,又把传媒社会和信息社会区分开来。另外,传媒社会这个概念,不仅突出了传播媒介这个概念,而且把它作为社会活动的支柱或轴心,充分地显示了传媒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进而提高了人们对传媒的认识,更好地发挥传媒功能的作用。

5.传媒市场说

传媒市场是指以传媒为中心的各类传媒产品市场组成的整体市场,它包括硬件传媒市场和软件传媒市场。所谓硬件传媒市场是指各类传媒设备市场。比如印刷传媒设备市场、电子传媒设备市场以及其他传媒设备市场。所谓软件传媒市场是指各类稿件、节目、书籍等产品构成的市场,比如报刊市场、广播电视市场、图书市场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媒市场是一种包含内容相当广泛的信息市场,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管传媒市场的形式如何,凡是传媒市场就必须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充足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传媒消费者必须自觉、自愿地消费这些传媒产品和劳务,而且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传媒产品的价格必须是合理的(这仅仅是指那些能走向市场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一些非交换性的传媒产品和劳务不包括在内);传媒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高水平的服务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高质量的、保证受众所需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及时传输的技术设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传媒市场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否则,有秩序的、有效力的传媒市场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所谓传媒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6.传媒策划说

传媒策划是一个总概念,是传媒经营者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所从事的传媒活动所进行的筹划或谋划。这就是说,传媒策划者要保证未来传播媒介发展的科学性,一是要科学地认知现有的传媒信息,并对其进行认真地分析、归类;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三是培养高水平的实施策划方案的领导者和职工。这三个方面是保证传媒策划科学制定和实施的前提。传媒经济策划只是传媒策划的一种类型。根据传媒经济的特点,传媒经济策划主要包括传媒自身经济活动的策划;对传媒产业相关行业的策划以及传媒产业和传媒事业衍生活动的策划;对传媒产品的策划、对传媒品牌的策划、对传媒受众的策划;对传媒经济活动目标的策划;对传媒经济活动策略的策划等。对于传播媒介来说,传媒经济活动策划只是传媒策划的一项具体内容,除此以外,还有整体传媒体系策划,具体传播媒介策划;某一具体传播媒介又有许多可策划的内容,比如电视传媒策划,又可区分为整体电视传媒策划、电视频道策划、电视栏目策划、电视节目策划等等。可见,传媒策划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因此,对于传媒策划要注意其针对性、目标性和可操作性。

7.传媒活动说

根据传媒二重性原理的要求,传媒活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经营性活动,一类是公益性活动。每一种大类型又可区分为许多具体的传媒活动,比如传媒产品生产活动、传媒产品销售活动、传媒产品传输活动、传媒产品接收活动、广告活动、公关活动、赛事活动、娱乐活动、具体公益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传媒活动,一方面凸显了传媒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实现了传媒运营活动的目的。

8.传媒效益说

传媒效益是专指传媒效果中的那部分预期达到的效果,它包括传媒的地位和功能的实现。可见,传播媒介的效益不仅表现在传播活动中传媒具有载负、传输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劝服力。传媒效益通常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他效益、最终效益。实现传媒效益,必须充分注意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注重其科学配合,这是提高传媒效益的关键。传播媒介的配合可分为综合性配合和个体性配合。

9.小结

在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构成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每一种分支理论体系还包含有许多传媒经济理论元素,目前已被传媒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并被传媒社会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传媒经济基础理论大约有三十多个。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就是有其诸多分支理论体系和理论元素构成的。

从传媒经济基础理论体系可以清楚地看出:传媒二重性及其两种功能是研究传媒经济的灵魂;传媒社会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传媒市场、传媒策划、传媒活动等都是在特定的传媒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只有在成熟的传媒社会环境中,理想的传媒效果才能实现。根据我国传媒经济的现状,当前传媒经济研究的重点是建立科学的、和谐的传媒社会。

(二)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步的。但是人们对于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需求意识形成的比较晚,直到本世纪初,中国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的雏形才初步被传媒人所认知。

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原因,我国传播媒介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于采编人才来说,是十分缺乏的,即使在一些正在从事传媒经营与管理的人才中,要么是从采编人员中转向经营与管理行业的,要么是从其他行业转入传媒行业的,真正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者还比较少。现在,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很快,经营与管理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宽。面对这种状况,建立与完善中国式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科学地建立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当前应走出两个误区,即走出“理论无用论”的误区和“能赚钱就是高水平的经营与管理者”的误区。在我国,由于传媒机构的特殊地位,有些传媒机构是凭借着权威地位“赚钱”的,无需经营与管理。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未真正地走进传媒;二是我国的传媒经营与管理者还未认知传媒,认为只要有广告投放,就等于会经营、会管理。如果传媒经营与管理者在这样的误区环境中停留得太久,是不利于传媒发展的。

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可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传媒为主体对其资源的经营与管理;二是以传媒为客体对其策划者及其活动的经营与管理;三是为保证传媒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建立的传媒经营与管理制度。1978年以来,为提高我国的传媒经营与管理水平,其创新成果主要有以下主要内容,即传媒经营说、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说、传媒管理说、传媒互动说、策划传媒说、传媒生产说、传媒机构说、传媒制度说等传媒经济应用理论元素以及同应用理论元素相匹配的若干个理论假设,它们共同构成了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

1.传媒经营说

在传媒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传媒人常常用“经营管理”这个概念去表达其效益的获取或损失,但是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多是指管理,很少讲经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在理论上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管理,不自觉地用“经营管理”的概念去代替经营与管理这一科学的概念。这种理论的偏差是造成我国许多传媒实体经营与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提高经营与管理的效益,需要真正弄清楚经营管理的含义和经营与管理的含义。

传媒经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体经营、传媒内容经营、传媒实体经营。所谓媒体经营就是指对各类载有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媒质(介质)进行科学的运用、筹划、管理等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指报纸媒体经营、杂志媒体经营、广播媒体经营、电视媒体经营、电影媒体经营、网络媒体经营以及其他媒体经营。所谓传媒内容经营是从传媒的角度对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经营,即传媒信息经营。传媒信息是传媒产业各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产品,但是,传媒信息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传媒信息商品所付出的劳动量是不成比例的。传媒内容经营效益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传媒信息价值的实现度,而这种实现度既取决于传媒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传媒信息使用者的素质。

所谓传媒实体经营就是对作为传媒实体的人、事物、组织的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对传媒机构的经营。作为传媒实体的人必须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强烈的传媒意识;(2)具有高水平的加工信息的能力;(3)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4)具有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5)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用好和盘活各类传媒资源;(6)具有强烈的传媒责任感。作为传媒实体的事物,既是传媒实体的物质表现,又表明传媒实体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作为传媒实体的组织是传媒运营的机构或主体,是传媒运营活动的发动者。传媒实体事物的经营者,不仅要关注传媒实体的某一事物的独立性,而且要关注传媒实体的各类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传媒实体的事物的独立性可以表明传媒实体某一事物的发达程度,传媒实体各类事物的关联性可以表明传媒实体的事物的社会化程度。根据传媒实体要素的这种特点,传媒实体经营者的任务是促进传媒实体的人与事物的最佳结合,既要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又要克服物资设备过剩的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类传媒资源。人是社会人,人们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社会化活动。同样,传媒经营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化经营活动,这是实现传媒经营的宏观环境条件,也是一种关键性条件。根据我国当前传媒的现状,进行传媒经营必须关注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的程度;关注传媒产业制度模式;关注我国传媒经营的基本原则。

2.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说

传媒产业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合理的、尽可能高的利润,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对于物质产品经营者来说,经营者的利润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对于传媒产品(信息产品或是知识产品)经营者来说,其价值量是同使用这种传媒产品的人的素质成正比的,同生产传媒产品的劳动者的劳动量是不成比例的。这种状况的存在决定了传媒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是传媒产业经营获取盈利的关键。

对于传媒经营者来说,其盈利的获取一定要注意提高“一量三率”指标。所谓一量是指报刊传媒的有效发行量;所谓三率是指广播电视传媒的有效覆盖率(网络传媒的点击率)、阅读率和收听收视率、有效阅读率和有效收听收视率。那么,如何提高“一量三率”指标呢?根据我国传媒的现状,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搞好传媒产品的生产,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质量;第二,认真研究受众心理,并采取措施,真正实现经营与受众心理的平衡;第三,确定传媒产品质量的生产标准和市场标准。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构成传媒产品的核心要素——信息是否准确、可靠、有意义;对信息的处理功能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信息的本质;信息传播时间选择是否得当;传媒产品的定位是否准确;传媒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是否有序。传媒产品的市场标准也就是受众对传媒产品的认同标准,主要包括:受众市场占有率;受众市场定位;受众的满意度;受众对传媒产品的使用状况以及产生的效益;受众市场服务的实现度。在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与市场标准方面,传媒产品的生产标准是前提、是基础,传媒产品的市场标准是保证传媒产品增值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传媒产业领域内,传媒产品的价值往往不是在生产领域生产出来的,而常常是通过受众市场重新创造出来或实现的。可见,受众在传媒产业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受众资源,应该科学地把握受众心理状况,这对于传媒产业经营者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如何把握受众心理状况呢?作为传媒产业经营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三个问题:其一,在理论上弄清楚受众使用传媒产品的动机、感觉、经验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二,弄清楚受众对已接受的产品的认知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需求。受众与传媒产品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其三,受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这样又决定了受众心理变化的多样性。

受众是传媒经营者的服务对象,也是传媒经济活动的重要市场。要保证传媒经济活动在复杂的受众市场上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策划对于传媒产业经营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传媒经营者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传媒活动的策划、传媒行为策划、传媒产业链策划以及对传媒经济活动评析和对传媒经济测评方法的把握。

3.传媒管理说

传媒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所谓传媒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传媒的这两种功能作用的实现。作为媒介产业,是根据产业经营的原则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传媒经济活动过程;作为传媒事业,是根据事业运营的原则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传媒政治活动过程。平常人们所说的传媒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传媒管理,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传媒整体发展目标(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活动过程。

传媒产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其管理的盈利原则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传媒产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协作劳动完成的。因此,传媒产业管理应注意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实现管理要素的最佳结合;注意充分发挥传媒产业管理链上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注意把传媒产业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和集中科学地结合起来。

传媒事业是从事传媒宣传、不从事盈利性经营的、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传播媒介,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管理机构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工具。

我国的传媒管理机构区分为传媒产业机构和传媒事业机构。传媒管理机构模式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宏观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性质和功能。传媒产业管理机构就是规范化的传媒产业集团。传媒事业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存在,但是也要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事业型传媒管理机构改革过程中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事业型传媒的宏观管理机构改革,变多层管理机构为单层管理机构,变指令性管理为导向性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管理机构的作用;二是深化事业型传媒管理机构内部改革,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传媒管理机构是为了实现传媒组织目标而设立的,因此,它必须有明确的任务和科学的人员编制,把机构的责任、权利、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纠正因人设岗、因事设立机构的现象。

4.传媒互动说

传媒互动理论涵盖的范围很宽,这里重点所说的传媒互动是指传媒经营与传媒管理的互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在理论上人们很重视“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上人们又往往只注意“管理”,很少关注“经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说明经营与管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从理论意义上分析,“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合理的,它是指对经营要素的管理;从实际操作上分析,“经营管理”这个概念又容易使人们倾向于一般管理,忽视了对经营要素的管理。为了提高传媒经营与管理的水平,传媒经营管理者应科学地把握经营管理就是对传媒经营要素的管理。当前在我国,要实施传媒经营管理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传媒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传媒产品的经营管理;三是传媒产品生产与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要解决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科学结合。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条件,它包括资金及其来源、技术条件、人力条件;传媒产品生产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传媒产品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科学结合是有条件的,即传媒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对传媒本质的认知度以及执行者的整体素质。

管理经营是对管理规模、人员结构、方法、效益、设备等进行科学的运筹和策划。对于管理经营这个概念很少有人使用,但是它是科学的,是人们开展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这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比如传媒管理,就需要人员成本、创意成本、决策成本等,为保证其科学性,就需要经营。那么,传媒管理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科学确定传媒管理规模;合理地安排工作人员及其结构;控制管理成本;选择科学的管理办法;科学地测评管理效益;科学地使用各类管理设备……

传媒经营管理和传媒管理经营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之本,也是任何人类活动之本。传媒经营与管理者必须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培养职工的自觉服务意识,使他们具有全局观念、具有很强的自我协调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精神。

5.策划传媒说

策划传媒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实践上早已是人们的行为。比如领袖对传媒的策划、政府对传媒的策划、传媒机构实体对传媒活动的策划等都是策划传媒的行为。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在才提出“策划传媒”这个概念呢?这是个观念问题或思想认识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把传媒当做“工具”,只具有“喉舌”功能,而这种功能是神圣的,如果策划传媒,就是对传媒“功能”的颠覆,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这样一来,人们也就远离了对策划传媒现象的研究。就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意策划传媒的提法,仍然认为这种提法有碍于传媒宣传功能的实现。这种担心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在传媒运营中是不会存在的。因为策划传媒只是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传媒资源的行为,它根本不会触及到传媒的功能,更不会改变传媒的性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策划传媒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传媒策划活动中,传媒是被策划的对象,传媒策划者通过对传播内容的科学分析,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使传播内容能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有效地传递给适当的受众。传媒策划这个概念是从广告策划活动中借鉴过来的。同广告策划相比较,传媒策划所涵盖的范围更广,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传媒资源,帮助受众实现价值和创造新价值。可见,策划传媒就是策划者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传媒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便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策划传媒是将传媒作为策划的客体,与之相关的组织为策划的主体。当前,所谓策划媒介的主体主要是领袖人物、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军队、企业以及学校等。随着新传媒的发展,也出现了个人对媒介的策划。而策划对象或者客体自然就是传媒,被策划的传媒可以是单一传播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也可以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等,也可以是一个传播媒介群。为了提高策划传媒活动的质量,从传媒经营与管理的角度应加强对策划传媒的主体和客题的管理,这也是传媒运营规律的基本要求。

6.传媒生产说

生产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财富的过程。生产区分为物质产品生产和非物质产品生产。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分支产业。传媒生产是非物质产品生产,基本上属于信息产品生产范畴。完整的传媒产品可区分为两类:传媒产品的物质外壳或载体、传媒产品内容。

传媒生产是一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生产活动,它的生产周期较短,生产活动具有很强思想性。传媒生产的程序性比较灵活,是一种服务性生产活动。

传媒生产经营的实质就是指在传媒生产领域内如何实现经营要素的最佳结合,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传媒产业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对传媒生产经营活动认知程度较低,对于其活动范围正处于开发阶段,根据现在的认知水平,我国的传媒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传媒生产者市场经营;传媒生产者经营;传媒生产要素经营;传媒生产目标经营;传媒生产服务经营等。

为保证传媒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当前应采取以下策略,即传媒产业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集团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的网络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策略、传媒产业资本化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品牌化经营策略、传媒产业多种经营策略等。

7.传媒机构说

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实现联合。当前传媒联合的最佳机构就是传媒产业集团。可见,传媒产业机构必须是:生产单位的联合体,各生产单位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法人;产业群体中各单位能联结在一起的核心是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或同类的社会经济组织;产业部门内部由于利益的驱动,其竞争是残酷的;产业的群体性是实现集团化的基础。传媒产业集团是信息产业集团,它是传媒产业各部门在相互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采用持股、控股的方式所组成的联合体。其特点是:经营的核心产品是以传媒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产品;传媒产业集团的成员单位都是独立的法人;在传媒产业集团中除核心层以外,其他成员具有不稳定性或动态性特征;传媒产业集团多属于服务性集团;传媒产业集团经营的产品都是知识产品;传媒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从传媒产业整体来分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一家传媒产业集团。根据传媒产业的界定法来界定传媒产业,可区分为两种传媒产业群:报业、期刊、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传媒等狭义传媒产业群和传统传媒、网络传媒、新传媒、邮电通讯以及利用其他传递信息工具传递信息部门的广义传媒产业群。这些不同的传媒产业群可以联合组成专业性传媒集团,也可以联合组成跨传媒的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

组建传媒产业集团是有条件的,如果从传媒产业内部分析,要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各个传媒实体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必须明确传媒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2)参加传媒产业集团的各成员必须充分认识组建传媒产业集团的意义和目的;(3)建立明确的资产责任制和相应的损益分配方法;(4)应有一个或两个能起主导、骨干作用的核心实体。如果从传媒产业外部来分析,要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应确立传媒产业集团的标准,明确传媒产业集团的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的成员必须是国家认可的、有合法权利的法人实体;明确联系的纽带是资金;明确传媒产业集团是一个具有生产和传输信息、开展科研、融资、开拓市场等多功能的、开展多种经营的经营实体;(2)各级政府对于组建传媒产业集团态度积极,能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但是从不包办代替和利用政府行为进行捏合;(3)参加传媒产业集团的各成员完全可以自主地选择参加集团或不参加集团,核心层成员可以自主地选择其合作伙伴和确定本集团的规模;(4)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和完善传媒产业集团的有关法规。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传媒产业集团的特点,组建传媒产业集团应坚持以下原则:即自愿的原则、互利的原则、公平的原则、规范化原则、综合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竞争的原则等。

不管是专业化传媒产业集团,还是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凡是传媒产业集团都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媒产业集团的组建受控于政府行为的比重较大,集团的活动范围也受政府行为的制约;第二,传媒产业集团经营的“龙头”产品是信息产品或知识产品,正因为这样,传媒产业集团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第三,传媒产业集团服务的范围比较广,可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相联系;第四,传媒产业集团是一个多样化的经营实体;第五,传媒产业集团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是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联系的,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

8.传媒制度说

传媒产业制度是传媒产业经营的一种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产业制度以及同这种产业制度相联系的产业管理体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资源状况、传媒受众及其素质等。其中对传媒经营起决定作用的是传媒产业制度。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传媒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建立我国未来的传媒产业制度模式,这种传媒产业制度模式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要求;一定要适应国际传媒市场挑战的要求;一定要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定要适应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传媒产业制度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解放思想的原则。本原则包括三个层次:(1)在思想认识上弄清楚传媒的性质和功能;(2)坚持冲破一切妨碍传媒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传媒产业发展的做法和制度,坚决革除一切影响传媒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弊端;(3)不断增强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市场观念和创新观念。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的原则,即发展的原则。

9.小结

以上分析的理论是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形成的支点理论或称宏观理论体系,它还必须有一整套在这些支点理论的支撑下而构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的微观理论体系。一门完整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体系是由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相融合而形成的。

(三)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创新成果

传媒市场营销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传媒经济活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从经济社会活动的角度分析,传媒市场营销是研究传媒经济理论和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的一种归宿。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的任何一种活动的价值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实现的。从这个角度分析,传媒市场营销是实现传媒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样,传媒市场营销理论是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操作价值的实操理论。

在我国,对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也创立了许多具有传媒特点的新理论,但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完整的中国式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传媒产品逐步走向市场才开始的,它还很不成熟,有待于深化研究。

至于传媒市场营销理论,它是我国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其创新成果主要有:传媒市场架构说、传媒市场营销说、传媒整合营销说、传媒文化营销说、传媒营销创意说、传媒营销生态说、传媒营销决策说、传媒营销管理说等。

1.传媒市场架构说

传媒市场是信息市场的一种形态,它是传媒市场要素之间互相结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要素主要有:供给方、中介、管理方、市场(传媒商品的第一次消费者)、需求方。

传媒市场并不是单指受众群,而是指传媒商品内容的传播机构和受众所组成的整体系统;传媒市场需求方是指广告商和把传媒商品内容作为一种资源开发的受众或者说传媒信息资源的开发者。由于传媒市场和需求方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造成了传媒市场运营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传媒市场的运营过程中,传媒商品的生产者不仅要关注受众的需求,而且还要关注传播机构的需求。关注受众的需求,一是通过向受众提供有用信息实现传媒的社会责任,进而引导受众或影响受众;二是向信息传播者提供传媒商品,进而保证传播机构功能的实现。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媒介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传媒商品(信息),一是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吸引广告商向传播机构投放广告,并把广告信息传送给受众,进而实现传媒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传媒市场的构成来分析,它主要是由传媒产品生产者市场、传媒产品传播机构市场、传媒产品市场、传媒受众市场、传媒产品的政府机构市场、传媒产品投资者市场和传媒广告市场构成。

2.传媒市场营销说

传媒市场营销是指传媒产业经营者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经营销售活动的全过程,它包括传媒产品的研发、分销、促销、定价等营销活动内容。传媒市场营销的类型主要有:传媒组织营销,传媒产品营销,传媒品牌营销,传媒资源营销,传媒资本营销,传媒活动营销等。

我国的传媒市场营销才刚刚起步,许多营销活动还不规范,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探索,以便创造出有中国传媒特色的传媒市场营销模式。

3.传媒整合营销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传媒市场营销的作用,必须综合利用传媒人可以控制的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即传媒整合营销。

传媒整合营销是把产品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进销售等传媒人可以控制的各种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最佳的整合,以便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媒整合营销是客观的,其整合力度是同人们对于传媒整合营销的认知度以及所采取的政策相联系的。传媒整合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整合活动的一种类型,其实质也就是传媒和传媒营销手段在特定市场环境条件下的组合。传媒整合营销的深度和广度受传媒人的素质、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可见,传媒整合营销是检验传媒人水平的一种尺度或标准。传媒整合营销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传媒营销环境整合、传媒目标市场整合、传媒资源整合、传媒人才整合、传媒产品整合、传媒受众整合、传媒品牌整合等。

4.传媒文化营销说

传媒文化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现代的传媒文化可区分为两类:一是传统传媒文化,主要包括报纸文化、期刊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等;二是网络文化(又称新传媒文化),主要包括搜索引擎文化、网络论坛文化、网络游戏文化、即时通信文化、博(播)客文化(又称“客文化”)、手机文化、SNS文化等。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传媒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媒文化营销也就是对传统传媒文化和网络文化营销。根据我国传媒市场的现状,传媒文化营销应把传媒文化营销纳入到文化营销领域;应尽快促进网络文化与传统传媒文化的融合;应制定科学的传媒文化营销战略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应制定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应促进传媒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5.传媒营销创意说

1997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学全书》的封面有一句十分精彩的话,即“一切的成就与财富,都从杰出的创意开始。”回忆我国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十多年间,它每前进一步都是创意的结果,如果没有创意也就不可能有传媒经济学。

传媒营销也离不开创意。对于传媒经营者来说,一种有意义的传媒产品,不在于销售的量,而在于销售的度,在于受众对传媒的感知。

传媒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产品必须是具有创意的产品,这是传媒营销创意的前提和基础。

传媒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它不仅可以区分为许多分支产业,而且它具有十分强大的调节和组合作用。传媒营销创意必须同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相适应,在充分体现传媒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传媒营销创意。

传媒营销创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传媒经营创意和传媒产品营销创意。

6.传媒营销生态说

传媒营销生态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就是传媒市场环境对传媒营销生态的影响。目前直接影响传媒营销生态的传媒市场环境条件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中国特色的传媒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发挥,行政手段对传媒市场干预过多。第二,传媒实体尚未认识到“联合营销”的意义,喜欢“单干”和“独占”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在传媒人的观念上,只看到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相互争夺市场的一面,尚未看到他们之间相互融合的一面,传媒之间内耗较严重。

传媒营销生态是传媒营销与传媒市场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因此,传媒营销活动的首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传媒市场环境,实现传媒营销生态的平衡。

7.传媒营销决策说

决策是任何行业胜败的关键。传媒营销决策不仅关系到传媒营销活动,而且对于传媒实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营销决策必须对传媒市场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具体调查内容有:传媒市场环境调查;受众对各类传媒产品需求量调查;对已进入市场的传媒产品销售状况调查;传媒市场现状和趋势调查;传媒产品销售渠道调查;传媒市场竞争状况调查等。在对传媒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传媒营销走势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预测方案。传媒营销决策就是对预测方案的选择。可见,市场调查对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8.传媒营销管理说

传媒营销管理是传媒产业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更深刻、更全面影响受众需求的一种手段,其本质就是需求管理。传媒市场营销任务通常是由经营部主管、广告部主管、受众服务部主管、传媒产品主管同其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传媒营销管理者应根据本部门的实力和市场状况,确定满足受众需求的指标。无需求、弱需求、过度需求都不利于传媒的发展。

传媒营销活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那么,传媒营销管理者怎样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导向呢?从总体上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竞争观念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具体来讲,应树立适应传媒市场要求的生产观、产品观、推销观、市场营销观、社会效益观,运用这些观念指导传媒市场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营销是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增强传媒产业实体的实力,提高传媒营销管理水平,必须充分重视对传媒营销管理核心点的研究,即加强对受众的需求、欲求、需要的研究,加强对传媒产品的研究,加强对传媒市场的研究,加强对传媒市场营销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传媒营销管理程序,科学分析传媒市场机会,科学的确定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传媒市场营销战略,确定传媒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细则,努力搞好传媒市场营销活动的国家控制,保证传媒营销活动的健康发展。

9.小结

目前在我国,传媒市场营销活动才刚刚起步,传媒人还没有传媒市场营销的经验。所以,在实施传媒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两种倾向:一是要纠正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作用的倾向;二是要纠正传媒市场营销活动是由市场机制调控的,无需国家控制的错误倾向。应牢固确立在传媒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既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要重视国家的调控作用的观念。同时还应该明白:确立这种传媒市场营销观念并不是人为力量要求的,而是由传媒两重性的特质要求的,是不可改变的,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根据传媒市场营销运营规律的要求,传媒市场营销的基本走势是:一是传媒市场营销业务涉及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二是传媒市场营销将会打破区域界限和国界,泛区域化和国际化将成为必然。同传媒市场营销的这种走势相适应,强化传媒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传媒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中国传媒经济走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传媒经济在理论、政策、实践三个领域内分别实现了三个关键性的大突破:

在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传媒二重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思想武器。(2)“传媒产业化”理论的创新突破,为传媒经济的发展设计出了一种可供操作的运营模式。(3)“传媒融合化”理论的创新突破,为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传媒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传媒经济政策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于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科学地确定了传媒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传媒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2010年,国务院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并要求在2012年前推广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试点,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为实施传媒融合提供条件,三网融合的试点和发展为传媒融合积累了经验,为宏观传媒融合做好了准备。

在传媒经济实践方面实现的三大关键性的突破是:(1)开始着手把现在的传播媒介机构改造成为传媒事业机构和传媒产业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传媒产业化进程加快,并不断总结传媒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3)宏观的传媒融合在传媒理论界已开始了研究,微观的传媒融合,即电子传媒的“三网融合”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

我国传媒经济在理论、政策、实践三个领域内实现的三个关键性的大突破,说明了我国传媒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走向成熟,市场机制已开始对传媒活动起调节作用。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我国传媒经济的走势是怎样的呢?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我国传媒经济的基本走势是:产业化、服务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些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传媒产业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现已在传媒界基本形成共识,但是这种共识还仅仅停留在对传播媒介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层面,这是传媒产业化的初级阶段,我们已在观念上得到了初步解决。传媒产业化作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就不能把传媒产业化停留在初级阶段,应该把传媒产业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所谓传媒产业化高级阶段是指在传媒产业化初级阶段的基础上,传媒产业应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运营,充分发挥传媒产业在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作用和主体作用。

传媒服务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主要是从文化产业或信息产业的角度对传媒产业的走势所作的判断或预测。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产业和主体产业,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群中的重要文化产业,它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传媒产业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保证传媒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实现。传媒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媒产业的服务化走势将会更鲜明的表现出来,而且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传媒融合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一是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二是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对于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现在虽然传媒人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融合的总体上认识还是一致的,并且已有了行动。对于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这还是一个新问题,可能还没有思想准备。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当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面前,迫使人们去认识它、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要求去行动。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历史已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样一种事实。

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样是在人们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传媒经济现象,而且来势很猛,发展速度很快。比如传媒与城市发展、传媒与企业振兴,就是这种传媒经济现象的表现。那么,如何科学解读这种传媒经济现象呢?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传媒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角度体现着传媒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传媒文化已渗透经济社会发展,使传媒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媒的经济属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根据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要求,传媒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应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Jome, Hiram Leonard (1971). Economics of the Radio Industry. New York: Arno Press and the New York Times.

[2]Roland Snow Vaile(1927). Economics of Advertising.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3]W. B.Reddaway(1963). The Economics of Newspapers. Economic Journal, Vol.73.

[4]Samuelson, Paul A. (1964). Public Goods and Subscription TV: Correction of the Record.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7.Oct. pp.81-83.

[5]K.J.Arrow,M.Nerlove(1962). Optimal Advertising Policy under Dynamic Condition. Economica New Series,Vol.29,(May).

[6]Bruce M.Owen, et al(1970).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in the Economics of Mass Media.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7]Roger LeRoy Miller,Arline Alchian Hoel(1982). Media Economics Sourcebook. Saint Paul: West Pub. Co.

[8]Robert G.Picard, et al(1988). Press Concentration and Monopoly: New Perspectives on Newspaper Ownership and Operation.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9]Robert G.Picard(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0]Lee W.McKnight,Joseph P. Bailey(1995).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Economics. presented at MIT Workshop on Internet Economics, 12 Jan. [online]. Available from:press.umich.edu/jep/workd/McKniIntro.html.

[11]Waterman D.(2001). The Economics of Internet TV: New Niches vs. Mass Audiences, Info. The Journal of Policy Regulation and Strategy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and the Media, Vol.3, no.3, pp.215-229.

[12]周鸿铎(1990).广播电视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Zhou Hongduo(1990). Economics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Beijing: China Economy Press.]

[13]周鸿铎,胡传林,邢建毅(1990).传媒经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Zhou Hongduo, Hu Chuanlin, Xin Jianyi(1990). Media Economics. Beijing: 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Press.]

[14]周鸿铎(2000).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Zhou Hongduo(2000).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Beijing: 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Press.]

[15]周鸿铎(2003).传媒经济丛书(1—8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Zhou Hongduo(2003). Media Economics Series (Vol.1-Vol.8).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16]周鸿铎(2005).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1—12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Zhou Hongduo(2005). Media Management Series(Vol.1-Vol.12).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17]周鸿铎(2005).应用传播学丛书(1—6卷).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Zhou Hongduo(2005). Applied Communication Series (Vol.1-Vol.6).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18]周鸿铎(2007).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首都经贸出版社.[Zhou Hongduo(2007). Media Economics.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Business Press.]

[19]邵培仁(1998).媒介经营管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Shao Peiren(1998). Media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邵培仁(2002).媒介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hao Peiren(2002). Media Management.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1]邵培仁(2003).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hao Peiren(2003). Classic Case of Media Management.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2]邵培仁(2003).媒介战略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Shao Peiren(2003). Media Strategic Management.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7

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发展应该面向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的地位。电力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可靠性,控制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够保证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内容进行说明,在生产运作管理基本职能明确的前提下,将生产运作管理主要理论作为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保证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生产运作管理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是生产运作的计划、组织、控制模式和策略的管理活动。对生产运作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说明,更多的表现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资源,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的转换之后能够实现管理效率的增值。这样就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要求的产品过程。通过获取相应的资源为社会提品的过程可以被称为生产运作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力企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运作管理水平。在新技术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供应链的流动性发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市场信息,并且做出市场响应。生产运作管理理论是对电力企业、用户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加的符合新时期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

生产运作管理是将生产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生产资源的作用实现对企业战略建立影响,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力。在生产资源管理中要明确生产建设成本投入以及产品质量,对市场的变化要做出响应性的调整。利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强化市场竞争影响。生产运作管理能够实现电力企业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实践。在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的引导下,电力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服务建设,保证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这也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内容。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创新发展将实现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利益提升的协调统一,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三、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在技术经济指标的引导下,明确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发展,将耗能投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企业成本得到控制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力企业要强化可靠性管理建设,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产生管理进行指导,利用先进思想规划生产运作设计,创新设备运行模式。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利用标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宏观综合性分析,明确企业生产运作状态,保证管理水平能够符合企业的发展。科学分析电力企业生产状态,这是提升企业可靠性的关键,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是保证经济效果最大化发展的重点。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提升生产能力,保证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科学的对生产运作进行规划,并且制定的统一有效的可靠性规则分析电力企业系统运作的可靠性,利用可靠性规划检验电力企业预期效果。这是关键性技术提升创新的重要发展依据。技术手段的创新为检验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正确性发挥借鉴作用。电力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可靠性发挥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水平。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8

 

1.引言

建筑企业管理就是指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管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

2.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的活动,它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包括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等。对于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为生产管理。另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涉及外部流通领域的活动,它是建筑企业与外部进行往来周旋的活动,包括工程任务的承揽、材料和机具的采购、职工的招聘、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信息的收集、市场的调研等。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统一。

3.建筑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围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把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人才、组织、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管理功能系统,对生产经营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

(1)经营理念现代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树立以下观念:①经济效益观念。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要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②市场观念。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也决定着投标企业中标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承包价格的高低。③竞争观念。做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要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信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④金融观念。要有利息和资金周转的概念,善于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⑤人才开发观念。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积极吸收人才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激励人才成长,注重人才培训。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2)人员配置合理化

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对促进整个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经营方法科学化

企业经营方法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解决各种问题,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经营目标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作为基础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条件的生态的持续发展和作为目的的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4.1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内容较少。建国以后,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有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企业要面对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要由自己面向市场解决,经营问题因此变得很突出。

4.2我国建筑企业现状

(1)生产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建筑业生产体系。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大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定实力的施工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具有承建、招揽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

(2)管理制度与水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还不完善,因而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经营模式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仍属于劳务密集、粗放型经营和外延式发展模式。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即产出基本上依靠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正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总产值的增加是靠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来实现的。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组织结构

同国外建筑企业100人以内为主的规模结构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平均规模偏大。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近50倍,大型建筑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20倍,其中年产值几千万元、人数三四千人的企业相比比重。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我国建筑企业自成体系、各自封闭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相应的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还造成我国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状,大企业无法与国外大承包商进行竞争。

(5)技术能力

我国的建筑企业具有不同专业特点与优势,所承接工程门类齐全。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岩土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综合爆破、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面积混凝土等方面,有些建筑企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利技术少,而且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机械化水平方面的应用,都处于相对较低层次。

(6)从业人员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3500万从业人员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加上企业对人员的岗前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造成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十分短缺。根据建设部对建筑企业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建筑企业中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15%左右,而大学和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只占5%~9%,其中设计部门相对较多。特别是懂得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精通金融、法律、索赔的市场营销高级人才稀缺。加上未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参考文献:

[1]杨文虎.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9(7):276-277

[2]刘颖.建筑企业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9

1.引言

建筑企业管理就是指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管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

2.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的活动,它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包括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等。对于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为生产管理。另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涉及外部流通领域的活动,它是建筑企业与外部进行往来周旋的活动,包括工程任务的承揽、材料和机具的采购、职工的招聘、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信息的收集、市场的调研等。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统一。

3.建筑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围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把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人才、组织、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管理功能系统,对生产经营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

(1)经营理念现代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树立以下观念:①经济效益观念。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要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②市场观念。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也决定着投标企业中标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承包价格的高低。③竞争观念。做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要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信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④金融观念。要有利息和资金周转的概念,善于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⑤人才开发观念。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积极吸收人才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激励人才成长,注重人才培训。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2)人员配置合理化

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对促进整个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经营方法科学化

企业经营方法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解决各种问题,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经营目标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作为基础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条件的生态的持续发展和作为目的的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4.1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内容较少。建国以后,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有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企业要面对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要由自己面向市场解决,经营问题因此变得很突出。

4.2我国建筑企业现状

(1)生产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建筑业生产体系。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大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定实力的施工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具有承建、招揽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

(2)管理制度与水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还不完善,因而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经营模式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仍属于劳务密集、粗放型经营和外延式发展模式。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即产出基本上依靠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正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总产值的增加是靠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来实现的。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组织结构

同国外建筑企业100人以内为主的规模结构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平均规模偏大。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近50倍,大型建筑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20倍,其中年产值几千万元、人数三四千人的企业相比比重。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我国建筑企业自成体系、各自封闭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相应的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还造成我国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状,大企业无法与国外大承包商进行竞争。

(5)技术能力

我国的建筑企业具有不同专业特点与优势,所承接工程门类齐全。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岩土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综合爆破、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面积混凝土等方面,有些建筑企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利技术少,而且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机械化水平方面的应用,都处于相对较低层次。

(6)从业人员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3500万从业人员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加上企业对人员的岗前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造成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十分短缺。根据建设部对建筑企业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建筑企业中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15%左右,而大学和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只占5%~9%,其中设计部门相对较多。特别是懂得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精通金融、法律、索赔的市场营销高级人才稀缺。加上未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参考文献

现场生产管理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132-03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再次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但是,金融危机往往更大程度上是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引发的,而并非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所引起。然而,传统金融监管的重点是金融机构行业准入、持续经营和行业退出的合规性监管,防范的是金融市场交易一方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即目标是平衡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的力量以达到均势和公平。但诸如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交易双方的非理易结果,需要的是对市场交易双方非理易行为的矫正。金融危机往往源于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往往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然而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监管和微观调控措施更能节约调控成本。因而,我们有必要结合金融资产价格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目标体系和监管内容、监管方式。

传统监管理论主要强调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出于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等所形成的市场不公平交易及不能反映真实交易信息的价格,没有系统提出对市场非理易价格的监管,即实际应是对交易双方的监管,对非违规行为的监管,或对个体和集体非理易行为的监管,也没有系统提出针对这种情形监管者能够采取的适当策略选择集。而我们认为,金融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基于预期,即便在充分信息条件下,交易的主观性也很高,主观判断受到太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情绪的影响,很难做到理想的理性承担,因而金融市场的过度预期(包括过度乐观、过度悲观预期)条件下的非理易行为是导致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原因,也往往会因此通过传导效应导致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和更大范围的经济秩序不稳。这种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在没有交易者违规条件下并不是传统金融监管和调控的对象,但是其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威胁是现实的,并且通过具有时质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予以较高的成本。因此,我们认为,应使金融资产价格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新的重要监管内容,并研究相应的具体监管方式,通过微观调控措施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降低调控成本。

一、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与市场失灵

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到2007年起始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17世纪荷兰郁金香事件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每次的金融、经济危机都存在资产价格波动和价格泡沫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信用经济条件下,资产价格泡沫与资产抵押信用相结合,从而使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和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因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也成为众多金融学者、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对于金融资产价格及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资产价格产生机理,一般认为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常态。最初的研究认为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于投资者的理性预期与投机行为(Diba & Grossman,1988;De Long,1990)。比如,当部分资产供给弹性有限时,其供给将有可能在特定时期出现短缺,在理性预期驱使下其价格可能出现泡沫性上涨,甚至高于其替代资产价格(Blanchard & Fisher,1998);理性预期相关的资产价格泡沫也可以用市场投资者的数量和投资者生命预期进行解释,如具有无限市场投资者和有限投资者生命预期条件下,资产价格存在理性泡沫的可能性(Tirole,1985;Weil,1989)。但是,我们发现理性泡沫的概念更多地是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因为其对许多现象缺乏解释且实践中较难检验基础价格与价格泡沫的差异。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则从新的视角考察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机理。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可能源于投资者对于社会热点投资预期收益的过度乐观情绪及其相互影响、激励(Summers,1986;Shiller,1990);也可能源于噪声交易者对投资收益预期的过高估计(De Long & Shleifer,1991);或者源于投资交易者“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的资本市场价格正向反应交易特征(De Long J.B.,Shleifer A.,Summers L.H. & Waldmann R.J.,1990;Jones S.,Lee D. & Weis E.,1999);或者源于“从众”交易决策所导致的价格波动(Topol,1991;Lux,1995);或者源于投资者对于收益预期过度乐观的传递作用(Scheinkman & Xiong,2003)。从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的角度也可以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的产生做出解释(Allen & Gorton,1993;Hong & Stein,2003)。另外,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系统论、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许多学者开始从协同论、突变论等角度分析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Frankel & Froot,1986;Brock & Hommes,1998;Carl Chiarella,Roberto Dieci & Laura Gardini,2006)。

通过上述关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问题研究的认识,我们发现,尽管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产生机理的解释存在差异,但上述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均认为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是一种常态,在不违反现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下仍然会产生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即现有交易规则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尽管自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针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曾间断,但是金融危机仍然呈现周期性的现实。只要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与消失的演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之内,就不会引起金融、经济大范围的波动;但是,一旦资产价格泡沫得到较长时期和较大程度的积累被大幅度地放大,并且不能或没有得到有序释放,而是通过短时期、突发性的方式破灭,则会引起较大范围和较大程度的波动。而且由于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与破灭无论源于理论或是非理性因素,都是金融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在没有交易者违规条件下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市场在控制泡沫产生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恰恰是金融监管介入的原因。

许多研究也提出了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措施,但是,目前所提出的这些应对措施多倾向于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进行治理,尚未见到明确、系统通过金融监管方式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

二、金融监管与金融资产价格监管

金融监管和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在金融市场领域发挥干预职能的主要方式。传统上对于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认识侧重于对金融机构市场行为的监督管制。对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和监管方式,最早涉及金融监管领域的概念是“最后贷款人”(Thomton Herry,1802),强调通过中央银行等政府机构的干预以避免挤兑和金融机构链式危机的发生而给经济造成大的影响。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支撑为公共选择和市场失灵。经济周期会引发信用危机,从而暴露出金融的脆弱性特征(H. Minsky,1985;Kindleberger,1985);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中介职能也是其脆弱性的根源(Friedman & Schwartz,1986;Diamond & Rajian,2001);另外,危机还有在金融中介机构之间传递的特点(Cagan,1965;Kaufman,1996)。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有必要通过金融监管以弥补市场失灵(Fisher,1933;Stiglitz,1981;Varian,1996)。并且金融监管的介入在实践上发挥了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Anna Schwartz,1988;Zenta Nakajima & Hiroo Taguchi,1995)。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观点同样应用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分析领域,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成为需要进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因,从而能够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Diamond & Dybvigr,1983;Stigliztz & Weniss,1981;Walsh,1995)。基于信息与博弈理论的分析强调需要通过信息披露监管以提高信息对称性,但是,正如我们在上一部分内容当中所分析的那样,许多情况下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泡沫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在信息方面的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违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针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或泡沫的金融监管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而是将会具有更加广泛的职能。

尽管目前的许多研究在分析了金融监管介入金融交易过程的必要性之后赋予金融监管一些具体的职能,但是,这些监管措施均针对在信息披露、市场准入、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交易准则、交易范围和交易规模等方面违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违规的交易行为,尚未见到明确提出通过金融监管直接应对理性和非理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及价格泡沫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

我们认为,传统金融监管关注违规监管,而完全非违规的理性与非理性价格泡沫属于市场交易行为的结果,尽管存在市场失灵,但涉及监管机构对市场交易和市场价格的干预。这种监管没有较为明确地列入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范围,然而其危害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历次金融危机和现代经济安全最大的威胁。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表现出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中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是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在内整体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扩展原有金融监管的主要职能,实施针对金融资产价格的金融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变革的一个方向,并应明确列入金融监管范围、详细具体措施。

三、经济调控成本与微观经济调控机制

除了金融监管以外,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在金融市场领域发挥干预职能的主要方式,在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领域里,传统理论与实践都倾向于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式进行。但是,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价格波动风险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从而会贻误调控时机、增加调控的负面效应、提高调控成本;而通过金融监管的形式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经济安全带来的影响会更加及时、有针对性和减少调控成本,因而有必要赋予金融监管以新的、更强的金融资产价格监管职责。

根据传统意义上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认识,只有资产价格大幅度和大范围偏离价格基础才能被认为存在资产价格泡沫。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传统治理模式往往在资产价格泡沫已经形成或其形成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且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调控,采取提高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债券等具体措施减少流动性。但是,货币政策措施在治理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方面却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机往往已经有较为明显的泡沫显现,错过了初期治理的时机,并且货币政策效果的显现也存在时滞,这都将会提高现实经济损失和治理成本;另一方面,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影响资产价格,其覆盖面将远远超出政策目标范围,使得产业资金需求、创新资金需求都受到相应影响,波及较大范围正常运行的资金链,产生较大的治理政策副作用,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治理难度。根据我们的分析,在治理金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方面赋予金融监管机构更大的职能责任,以金融监管的模式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微观调控则可以降低治理成本,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的优势;通过建立对于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等核心和主要金融、融资抵押物、金融相关资产价格监管体系,形成资产价格泡沫预警系统,及时预测资产价格泡沫的发生,根据泡沫发生程度、范围和趋势、发展速度做出分级预警(比如以绿、黄、橙、红等颜色由低至高进行程度预警),并采取不同的市场干预措施(比如风险提示、市场价格警示、交易限制措施、交易参与、价格限制措施等价格干预和影响)及时化解资产价格泡沫威胁。

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对宏观经济形成威胁。如果在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调控和治理,一方面,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能在泡沫产生初期发挥效力;另一方面,在泡沫演化成为宏观经济失衡时,则已经贻误早期防范的时机,增加了经济损失和治理成本。因此,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价格的监管和相应的微观调控机制,能够及早防范这一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威胁,降低经济调控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成,龚杰.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解读[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

[2] 刘凤元.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 潘志刚,李忠民.西方金融监管理论演变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6).

[4] 文彬.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及在中国的经验分析[J].经济问题,2007,(11).

[5] 吴卫星,汪勇祥,梁衡义.过度自信、有限参与和资产价格泡沫[J].经济研究,2006,(4).

[6] 杨爱文,林丹红.金融监管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2,(3).

[7] 叶静雅.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综述[J].皖西学院学报,2008,(4).

[8] Allen,Franklin,Gorton and Gary.Churning Bubbl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60(4):813-36.

[9] Carl Chiarella,Roberto Dieci,Laura Gardini.Asset Price and Wealth Dynamics in a Financial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6,30(9):1755-1786.

[10] De Long J.B.,Shleifer A.,Summers L.H.,Waldmann R.J. Positive Feedback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Destabilizing Rational Expectations

[J].Journal of Finance, 1990,45(2): 379-395.

[11] Jones S.,Lee D.,Weis E.Herding and Feedback Trading by Different Types of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Demand

for Money[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52(2):169-210.

[12] Jose A. Scheinkman, Wei Xiong. Overconfidence and Speculative Bubb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6):1183-1219.

[13] Kaufman,G. G, Bank Failures,Systemic Risk and Bank Regulation. CATO,Vo. 1996,(16):17-45.

[14] Lux T.Herd Behavior,Bubbles and Crash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5,105(431):881-896.

[15] Stiglitz J. E.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3(3):

39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