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5:11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1

一、中国花卉贸易概况

(一)我国花卉生产和出口经济效益较低

花卉种植面积和销售量大,但平均价格低。我国花卉主要出口类别是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种苗,2010年种植面积分别是50858.73万公顷、82908.90万公顷、501914.62万公顷,分别较2009年同比增长14.02%、10.47%、10.86%。2012年销售量分别为1901721.87万支、435702.25万支、1184519.67万支,分别较2009年同比增长3.64%、-20.51%、18.01%。

除盆栽植物类的销售量下降以外,其他主要出口花卉的种植面积和销售量都有所增长。中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出口额同比2008年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总体形势平稳向好。09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83.4万公顷,比08年增加了7.6%;销售总额719.8亿元,比08年增加7.9%;出口额4.1亿美元,仅比08年增加1.8%。我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都不同程度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

花卉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低。中国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极为低下。近年来种植面积销售额在8 万元/hm2左右, 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40万元/hm2。也就是说我国用世界1/3的花卉种植面积生产了世界花卉产值的12%。1996 年,荷兰、以色列、哥伦比亚花卉单位面积产值分别为44.8 万美元/hm2、13万美元/hm2、10万美元/hm2。

我国花卉单位种植面积出口额10 年间始终不足1 万美元/hm 2。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相当于花卉之国荷兰的十倍,居世界第一,但是2008年我国花卉出口额仅占世界花卉市场的的2.76%。说明我国花卉出口市场份额极小,花卉生产大国、出口小国的格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 我国花卉部分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下降

我国花卉出口主销日本、荷兰、韩国、美国和泰国,2010年下半年,对上述五国的出口额分别为4,295.8万美元、1,324.7万美元、655。1万美元、606.0万美元和427.7万美元,分别占花卉出口总额的44.78%、13.81%、6.32%、4.46%,其中对日、韩、美和泰国的出口同比增长3.76%、10.32%、29.81%和18.66%,而对荷兰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47%。

二、中国花卉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博弈分析

我国花卉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不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社会环境下,侵权行为可以杜绝。虽然我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但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工业经济中、前期的立法,远不能满足知识型经济的需要,更遑论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已远远落后于全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

国外花卉知识产权许可的成本和费用高。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可以得知,要是国外花卉知识产权许可的成本和费用远高于侵权罚款的金额,那么我国花卉商会有很强的侵权欲望。在国际花卉贸易中,涉及到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新贸易壁垒,越来越受重视。许多花卉发达国家,致力于建立植物新品种研发和花卉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花卉贸易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主要花卉出口对象国家利用自身知识产权方面的领先优势,设置新形势的贸易壁垒,阻碍中国花卉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利用掌握的知识产权,赚取专利费、品种使用费、从而提高了中国花卉出口产品的成本等相关费用,降低了中国花卉产品的价格优势。

我国传统花卉国际登录权被他国抢注。我国花卉资源丰富,有许多特有的品种,被西方称为“园林之母”。现今世界流行的花卉及园艺植物大多数已有了国际品种登陆权。国际园艺学会规定,每一不同的栽培植物新品种,都必须经国际园艺学会批准的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威审定和履行登录手续后,才能获得国际承认,并在全世界合法地自由流通。很多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国际品种登录权被别国抢先申请获得。原产于中国的很多花卉,即使我国培育出的新品种,也要提交到抢注国登录后才能确认。例如我国山东的菏泽牡丹被美国抢注商标,国内想出口,只能先向美国交纳大笔产权费。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2

宋以前的福建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郑学檬主持编著的《福建经济发展简史》和唐文基主编的《福建古代经济史》两书已作了详尽的分析。

但是,五代两宋时期,福建经济发展加速,商品经济有醒目的发展,内外贸易十分活跃,这就加速了福建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生产的比重增大,进出口增加,对外经济联系扩大。

为了说明这种趋势,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略加论证。

首先,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的商品化。五代两宋粮食生产的发展表现为种植区域扩大;品种增多和良种培育、引种成功;稻米以外的粮食生产的如麦、粟、黍、豆的种植较为普遍。有关以上资料本书的第三章有两节专门涉及,故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着重谈一谈占城稻问题。占城稻引进无疑是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关于占城稻的资料,以《宋史·食货志》的记载最广为人知,以《宋会要辑稿·食货》的记载最为详尽,以《淳熙三山志》的记载最为具体(早、晚占城)。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唐会要》卷九八《林邑国》记云:“以二月为岁首,稻岁再熟。”说明林邑有早熟稻。至德(756—758)以后,林邑改名环王国,五代时环王国改名占城,《五代会要》有占城国条亦谓其“粒食稻米”。

占城稻并非仅指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安南国》讲到“占禾”:“盖其境土多占禾,故以大禾为元日之犒”。而《占城国》条反而称其国“土皆白砂,可耕之地绝少。”这么说来,似乎占城稻非产于占城而产在安南(即交州今越南北部)。稍后的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条云:“民间耕种率用两牛,五谷无麦,有稿、粟、麻、豆,不产茶,亦不识酝酿之法,止饮椰子酒。”稿即篙稻,就是说占城五谷,以稻为首。该卷《真腊国》条亦云:“厥土沃壤,田我畛域,视力所及而耕种之,米谷廉平。”

可见,印支半岛之安南、占城(又名林邑、环王国)、真腊盛产稻米,且稻种早熟,由于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水稻和旱稻任其自然生长。这和广西地区(广西的钦州地区三国时亦为交州境)的情况差不多,直到南宋,岭外的水旱稻种植方式就是如此,《岭外代答》卷三《惰农》条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可能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形成的。占城稻虽以占城为名,但在广西地区和安南、占城、真腊等国普遍种植。

占城稻引入福建是和闽商往返占城、安南有关。闽商,尤其泉州商人有往海南岛、安南、占城贸易的传统。“唐成都猛将花惊定之裔,五代入闽,寓闽之丰州东焉。有花琳善培异卉奇花,李富安沽之去交,交人喜之争购也。花卉炫雅,一盆之值百金也。”“花琳富冠闽中矣。〔1〕”商人李富安购买花琳培育的花卉,运到交州去卖。交州, 唐以后辖境限于河内附近地区,即越南北部及濒海地区。这是五代闽商与交州(交趾)往来的一个例子。李富安不仅去了交州,也去了真腊、占城、暹湾:“李富安字山平,弃学经商,航舟远涉真腊、占城、暹湾诸国,安南、交趾尤熟居。每次舟行,村里咸偕之去。……李家港乃李山平之舟泊处也。〔2〕”因为举村去交州(安南、交趾)、占城、 真腊贸易,就会出现移居问题,占城稻极有可能是这些贾贩者、移居者(早期华侨)们携至泉州的。

我从以上两条引自《西山杂志》(手抄本)的记载推测,占城稻之传入福建在五代闽时到北宋初,至北宋真宗时已有上百年历史,故大中祥符五年从福建可以一次取种(占城稻)三万斛。

占城稻的传入和沿海对外贸易密不可分,似无疑问。

其次,棉花、棉布的传入、推广与福建棉织业的发展。棉花也象占城稻一样是印支地区的特产。《岭外代答》卷二“占城国”条记载说,“乾道癸巳,闽人有以西班到选,得官吉阳军监者,泛海之官,飘至占城……。”吉阳军治海南岛,闽人曾于乾道中去海南任官而漂流至占城,这是闽人去占城又一例子。

据《诸蕃志》卷上记载,交趾(安南)、占城、真腊皆出产棉花与棉织品:交趾土产为“木棉、吉贝花布”、“白叠”;真腊土产象牙、香、黄蜡、羽毛、番油、生丝、绵布(棉布)等,“番商兴贩用金银、瓷器、假锦、凉伞、皮鼓、酒、糖、醯醢(Xi Hǎi)之属博易”。

这说明,棉布已通过贸易进口到泉州。《诸番志》是赵汝适任福建路市舶提举任内撰成的,有较高的可靠性,所以,可以断定棉布的进口(从交趾、占城、真腊诸国)是在宋代,尤其南宋。

但是棉花的进口则未见记载。棉花在以上三国的临近地区如广东西、海南岛是广泛种植了,这可以《岭外代答》卷六《吉贝》一节所记得到证实。

福建棉织业的发展和棉花种植技术、棉布的进口、推广有关。《西山杂志·纱岗》记载泉州纱岗村的情况颇能说明问题:

“陈厝,盖起自三国陈时之宗族也。从岭南至闽中,到处有木棉,又曰茄@①。陈氏已能于纺且织,机杼手拂之有梳棕,皆自为之,一方人咸绩,绩之纺也。陈有木棉絮田野,丰稔皆出而易之纱,晒之岗也。织布之雅,运之交州,交人皆曰陈氏之布焉。”“沙岗者一讹作沙岗也,中有木棉茄@①愧偬兑玻3比胙伞!鄙掣诖迨敲藁ㄖ种睬忻?纺纱、纺织业,产品远销交州,其时间估计在五代北宋。陈厝村毁于宋末元初。

有关文献中也有若干条记载可以证明宋代福建沿海已种植棉花。一是刘yǎn@②《龙云集》卷七《莆田杂诗二十首》这一记兴化“家家余岁计,吉贝与蒸纱”。二是谢楹得《叠山集》卷三记:“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天何厚八闽”的八闽实际上仅指兴化、泉州一带,闽北种棉只见于元代。

棉花与棉织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地少桑柘的福建人民穿衣问题意义非同一般,也为宋元明清棉布的出口奠定基础。福建棉布出口的直接记载有上面举出的例子(泉州陈厝棉布出口到交州),间接的记载见《诸蕃志》等书。

《诸蕃志》在述及层拔国(今坦桑尼亚之桑给巴尔岛)时云:“其民皆大食种落,遵大食教度,缠青番布,蹑红皮鞋,……地气暖无寒,产象牙、生金、龙涎黄檀香,每岁胡茶辣国及大食边海等处,发船贩易,以白布、瓷器、赤铜、红吉贝为货。”胡茶辣国在印度西北部,考虑到泉州海外贸易中有不少大食商人到达泉州如《诸蕃志·大食国》提到的施那yī@③“侨寓泉南”,那么,泉州的棉布经大食商人贩往大食海边,转卖到层拔国的可能性就有了。再则,泉州与印度半岛的贸易也很频繁,泉州商人甚至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南毗、故临和胡茶辣国,这样泉货(白布、瓷器、红铜)经由胡茶国转贩到层拔国自必有可能了。

第三,陶瓷器出口和制陶瓷业的发展。中国古代陶瓷出口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即达到相当规模,南宋时又有较大发展,至元而盛极一时。

福建的陶瓷出口,以宋元的记载最称规模。《诸番志》涉及陶瓷出口的文字,遍布占城国、真腊国、三佛齐国、单马令国(今马来西亚南部)、凌牙期国(今马来西亚南部)、佛罗安国(今马来西亚南部)、新拖国(今印尼爪哇岛西部)、dū@④婆(今印尼爪哇)、 南毗国(今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层拔国(今桑给巴尔岛)、麻逸(今菲律宾民都洛岛)、三屿(今菲律宾吕宋岛西南岸三港口)等处,至于间接的瓷器贸易,也较频繁,例如大食国“本国所产,多运载与三佛齐贸易,商贾转贩,以至中国”〔3〕。这类间接贸易也是瓷器出口的渠道。

瓷器的出口刺激了福建瓷器生产的发展。《西山杂志·窑前》记窑前村即五代闽时,王延彬治泉州,命航运使李建兴“建窑为陶工之役,以充蛮舶交易。”“涂沙街在其东南,便于海运”。叶文程同志《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一书有许多地方述及福建外销瓷生产发展的情况,如泉州东门发现的碗窑遗址,说明《留氏族谱》关于泉州“陶器铜铁,泛于番国”的记载有根据。泉州东北约8公里处的碗窑多, 有小溪通浔美港,会合洛阳出海,浔美港是外销瓷器的一个港口。碗窑乡古窑遗址堆积层厚达二、三米(北坡)和一、二米(南坡),可见其生产规模相当大。产品以青釉瓷居多。〔4〕

晋江磁灶镇早在唐以前即为外销瓷的生产基地。《西山杂志·前铺》:“唐开元时林銮航舟远运,采集磁灶之瓷器,陈列大埔之前。”大埔即前铺。该书的“磁灶”条又云:“隋唐以后,施工艺,釉彩青绿,青瓷各色,……故磁灶是陶瓷而得名者。”磁灶还发现不少宋瓷窑址,《晋江县志》卷一舆地志记载说该地生产的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指外销)”〔5〕。瓷灶窑遗址堆积层亦较厚, 瓷器釉色有青釉、黑釉、酱色釉、绿釉、黄绿釉、褐色釉等,基中青瓷器有细小的冰裂纹。据台湾学者研究,澎湖群岛发现的宋元陶瓷标本中,以青瓷为多,黑釉瓷器也不少,而晋江磁灶曾竹山陶瓶数量最多,分布最普及。〔6〕

德化窑以生产白釉瓷驰名中外,属瓷器之上品,“质滑腻似乳,宛似象牙。釉水莹厚,与瓷体密贴,光色如绢”。〔7 〕已经发现的德化古窑址一百八十多处,其中属于外销瓷窑址有二十八处之多。〔8〕

叶文程先生指出,福建外销瓷器生产,因为其销路极大,“商人为了谋求利润,势必尽量设法投合消费者的爱好和要求,以广其销售数额”,从而形成外销瓷本身的特点。〔9 〕虽然叶先生所举例子多为元明时期的事,但可以肯定这种生产适应国外市场的趋势,始自五代两宋。也就是说,对外贸易对沿海生产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提高其商品化程度,也表现为按市场要求即按买方需求生产。这种趋势的背后则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所以,为对外贸易服务的商品生产和为国内贸易服务的商品生产在满足市场需求(产量与设计)上是有所差别的。

第四,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的发展。关于福建甘蔗种植情况有关著作多引用苏颂的《本草图经》的记载:“甘蔗今江浙、闽广、蜀州所生,大者亦高数丈。叶有两种,一种似荻,节疏而细短,谓之荻蔗;一种似竹,细长,榨其汁以为沙糖,皆用竹蔗,泉、福、吉、广多作之”。“蔗有两种,赤色名昆仑蔗,白色名荻蔗,出福州以上皮节红而淡,出泉漳者皮节绿而甘。其于小而长者名管蔗,又名蓬蔗,居民研汁煮糖泛海鬻吴越间。”除了苏颂(籍贯泉州同安)的记录外,《淳熙三山志》、《容斋五笔》亦有述及。《淳熙三山志》卷四一“糖”注云:“取竹蔗dǎo@⑤蒸,候官甘蔗洲最盛。”《容斋五笔》则云:“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霜”。

关于糖的制造,王灼《糖霜谱》的记载堪称详实。《本草图经》所记“赤色昆仑蔗”或称红蔗是一种水果蔗;而荻蔗或荔蔗用于榨糖。《糖霜谱》所记蔗糖加工具有蔗削、蔗镰、蔗凳、蔗碾、榨斗、枣杵、榨盘、榨床、漆瓮。削和镰是砍伐甘蔗和削去皮叶的工具,余皆榨糖工具。“凡治蔗,用十月至十一月。先削去皮,次锉如钱。上户削锉至一二十人,两人削供一人锉。次入碾,碾阙则舂,碾讫号曰泊。次蒸泊,蒸透出甑入榨,取尽糖水,投釜煎,仍上蒸。生泊约糖水七分热,权入瓮,则所蒸泊亦堪榨。如是煎蒸相接,事竟歇三日(过期则酿),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九分)熟,稠如饧(十分太稠则成沙脚,沙音@⑥),插竹遍瓮中,始正入瓮,簸箕覆之,此造糖霜法也。已榨之后,别入生水得榨作醋,极酸。”“糖水入瓮两日后,瓮西如粥文,染指视之如细沙,上元后结小块,或缀竹梢如粟穗,渐次增大豆,至如指节,甚者成座如假山,俗谓随果子,结实至五月,春生夏长,虽结糖水犹在,沥瓮者戽出糖水取霜沥乾,其竹梢上团枝随长短剪出就沥,沥定曝烈日中,极乾收瓮。”

糖霜极易受潮溶解,所以贮存措施必需严密。《糖霜谱》接着记载说:“凡(糖)霜性易销化,畏阴湿,及风遇曝时,风吹无伤也。收藏法:乾大小麦铺瓮底,麦上按竹篼(音dou)。密排笋皮,盛贮绵絮,覆瓮。簸箕覆瓮。寄远即瓶底著石灰数小块,隔纸盛贮,厚封瓶口。”

又嘉靖《惠安县志》亦有制糖之记载:“宋时王孙、走马埭及半门诸村皆种蔗煮糖,商贩幅凑”。惠安的糖分黑砂糖、白砂糖、响糖、糖霜四种。黑砂糖由蔗液烹煮而成,白砂糖由黑砂糖去杂质而成,响糖和糖霜则由白砂糖烹煮而成。〔10〕

以上引用的资料说明,宋代福建是黑砂糖、白砂糖、糖霜(冰糖)的主要产地之一,制糖工艺比较先进。糖霜(冰糖)的制造工艺,基本上为元明时代制糖业所继承,只要参阅《天工开物》一书即可见一斑。

糖的外销情况见于《诸蕃志》等书。主要外销对象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佛罗安(今马来西亚西岸)等国,大致上包括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为什么糖未远销至印度大食?因为印度早就有甘蔗汁烹炼糖食的记载,可能甘蔗种植自西往东传至爪哇一带,故《诸蕃志》“dū@④婆国”条有“蔗糖其色红白,味极甘美”, “多嗜甘蔗”等文字,即说明爪哇也有糖的生产。大食的食糖不知从何而来,但从《诸蕃志》“大食国”条所记大食与三佛齐、佛罗安等国贸易的情况来看,可能也会购买爪哇生产的糖。

第五,花卉的进出口贸易。先说花卉的进口。茉莉花,《淳熙三山志》卷四一作“末丽花,“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嵇含《草木状》谓之末利。佛经曰:末丽花香。又是番末丽,藤生,亦香。”番茉莉花应属海外传入的。素馨,“蔓生,白色,露yì@⑦(音y ì)愈香。蔡公襄诗:‘素馨万里来商舶,团园末丽丛毓香。’”事实上茉莉与素馨均为进田花卉,陈善的《扪虱新语》上卷云:茉莉、素馨“皆闽商移而至”。dū@④提,“南海种,商人传之,花皙白而香, 胜如素馨,盖岩桂之流品也,仙书曰dū@④提。”岩桂即九里香, 亦为闽中名花之一。

以上仅据《淳熙三山志》所记,举出三个例子说明宋代福建已有从海外传入的名花,实际传入的花卉不止这三种。花卉传入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其他经济价值,如茉莉花用于制造茶叶,生产茶叶名品茉莉花茶;茉莉、素馨、dū@④提、 佛桑诸花用作提取香油(香料油)生产,〔11〕开创了我国香料油加工业。

其次说福建花卉的出口,前举《西山杂志·花埭》记载的一则故事即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泉州之丰州,出现了花卉专业户花琳,他栽培的异卉奇花由富商李富安运销交州,“花卉炫雅,一盆之值百金也。蕃舶之易珠、瑁,盆卉更贵重,奇缺,花琳富闽中矣!”花琳之子花世昌还“拓海兴田,遍植名花”,扩大经营。元代在花埭征收花税,严重打击了花卉业。

福建花卉业的发展,除了本身自然条件优越外,还和东南亚交往频繁有关。东南亚各国地处热带或亚热带南沿,大自然赐给它们奇卉异花,培育了人们的爱花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因花卉具有的药用经济价值而更为人们所接受。花卉的贸易把这种人文精神带入福建,如除了竞相观花外,还学会提取香料油,作为化妆品美化妇女,作为药用保健品增进人民健康。

以上五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商品化这个关键课题。粮食生产在人口增殖所形成的需求推动下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粮食生产一旦在城市或商品生产、对外贸易的需求推动下发展,则具有新的意义,即商品生产的意义。换一句话说,粮食生产因为农业人口增殖(包括农业人口的统治都群体的增殖)而发展,属于没有经济意义的发展;而一旦农业因为城市或从事商品生产、对外贸易的非农业人口的增加而发展,则具有经济意义,具体说,农业发展因此纳入商品经济范围,而且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现象如良种的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即农业进步的技术因素增加了。占城稻的引进及其他粮食生产进步均属这一趋势的表现。粮食生产的发展自然又和经济作物的引进发展相联系。 转贴于

所以,我曾对什么是经济结构变化问题感到困惑,在研究了福建(以泉州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后,才悟出了这个道理,即所谓经济结构的变化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如国有制、私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小土地所有制);另一层意思是指经济的商品意义增大即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则是城市的发展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非农业人口的增加,这些人口必然以交换活动为生存手段。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意义上的发展,相比之下,由农业人口增殖而导致的农业生产发展是一种没有真正的经济意义的发展。

我要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受对外贸易影响的商品生产,具有一般商品生产所没有的活力。从理论上说,一切商品生产均受价值规律支配,中世纪的商品生产亦无例外。由于中世纪贩运贸易盛行,商品的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情况很普遍,尤其对外贸易行业如此,例如,上面列举的棉织品、瓷器、糖、花卉出口贸易中,因为属于重要商品(甚至是珍品)其价格自必远高于价值,因而反过来刺激棉纺织业、制瓷业、制糖业、园艺业(花卉栽培)以及香料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类似今日出口导向型产业,从而产生内地所没有的经济优势。这一动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变化就是本节开头所说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注释:

〔1〕〔2〕蔡永兼:《西山杂志·花埭》(手稿本,福建省立图书馆藏)。

〔3〕《诸蕃志》卷上《大食国》。

〔4〕叶文程:《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79—80页。

〔5〕转引叶文程文80—81页。

〔6〕〔8〕〔9〕参阅叶文程文81、170、171页;84页;88页。

〔7〕法西尔著,戴狱译:《中国美术》卷下,36—37页,1934年版,转引叶文程文83页。

〔10〕嘉靖《惠安县志》卷五《物产》。

〔11〕苏颂:《本草图经》,转引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一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拌

@②原字合下加廾

@③原字礻加韦

@④原字门内加者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3

市场发展情况及市场机遇

出口商进入欧洲切花(切叶)产品市场的第一步,应先对欧洲潜在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欧洲切花市场现有结构。

了解其潜在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欧洲切花市场现有细分结构的发展动态,需要出口商进行包括对目标市场细分、对潜在市场整体概况在内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拍卖市场。拍卖市场中有专门的进口部门,由区域经理人来负责管理,主要负责协调拍卖市场与非欧盟国家之间的花卉贸易。这些区域经理人能够向花卉出口商们提供非常不错的建议。

虽然对于各欧盟国某种特定花卉品种的进口数据无具体统计,但花卉出口商可根据各拍卖市场的数据自行进行合算,从而得到某一种花卉产品的贸易数据和信息。

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帮助出口商清楚地了解市场需求,解决心中的疑问。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将占用大量的时间和花费大量的金钱。

为了获取全面的市场数据,大部分公司钟情于如贸易统计数据之类的二手数据资源。这种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对于公司而言相对容易,并且很有必要。前文也曾进行过分析,供花卉企业参考。

需要提醒花卉出口商的是,若出口商只做某几种特定的花卉品种出口,则无须对全部花卉品种的数据进行分析,只需研究关注本企业出口的花卉品种的贸易情况。

前文曾就欧洲花卉市场花卉产品总体的消费习惯和趋势进行过分析总结。这些信息对花卉出口商认清市场总体趋势,把握市场机遇很有帮助。这些分析调查为花卉出口商提供了其产品的市场信息,如该产品对应的最大市场、利基市场、发展最快的市场、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市场整体环境及运作情况以及同一产品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信息。出口商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哪些市场最适宜本企业产品发展。

市场准入条件

相关质量标准及其他非关税壁垒

前文曾就欧盟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切花(切叶)产品的非关税壁垒进行过详述。了解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花卉出口商而言至关重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并非所有的认证都为他们所熟知和认可。

例如:植物检验检疫法规是一条强制性法规,包含了花卉出口商在向欧洲出口产品时所能遇到的主要障碍。相关的规定可能会限制某些花卉品种或栽培土壤的进口,海关也会收取相关的检验检疫费用,这些都会成为花卉产品出口过程中的障碍。

另外,这些法律法规随时都有可能在变化。因此,建议花卉出口商保持关注,随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

关税壁垒

花卉出口商将花卉产品出口至欧盟国家,需交纳当地国家的进口关税。如果产品委托货运公司办理运输,则代办人会与出口商协定关税价格。货运公司会帮助花卉出口商处理大部分的通关手续,包括接收货物、处理通关事宜以及支付通关费用等。

现今园艺产品的进口关税已不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征收。

竞争力分析

发展中国家的切花种植者依托自身的气候环境,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花卉种植者明显优于欧洲花卉种植者的特点之一。其他优势还体现在劳动力价格、土地资源及土地价格上。

当然欧洲的花卉种植者同样具有他们的优势。他们与欧洲市场的顾客群接触机会多,更能了解市场需求,可以及时与市场进行沟通。以及欧洲当地先进的栽培技术也是优势之一。

另外,发展中国家花卉种植者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竞争。

了解竞争伙伴的第一步,是将所有可能的竞争伙伴罗列出来,并明确哪些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然后通过对顾客和供应商的调查来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列出对手的强势和弱点。

由于花卉产业特有的贸易结构,决定了其必然会不断有新的加入者。与顾客、供应商以及竞争伙伴保持信息的交流沟通,以便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同时也会从中获取竞争伙伴的花卉产品销售渠道等。

参加各种展会有助于花卉出口商了解新的顾客源,获取市场发展动态,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竞争伙伴信息。所以,切花销售者值得花费时间去参加相关展会。

销售渠道估价

对未来市场及市场分割进行整体分析预测后,接下来了解贸易结构和产品供应链同样非常重要。然后再对出口商的企业实力进行整体测评后,出口商就可以根据总的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进行产品的销售。

前文我们曾介绍过,切花(切叶)产品出口商共有四种渠道将花卉产品销往欧洲市场。分别为

・通过花卉拍卖市场;

・通过中介机构:

・通过进口批发商:

・直接在欧洲市场进行零售。

通过花卉拍卖市场将花卉产品向欧洲市场销售,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出口商只需将产品运输到该地,并且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拍卖市场就可以对其进行拍卖。而且经过拍卖市场对花卉产品进行拍卖,最终的拍卖价格非常透明,货款支付安全系数高,支付也非常快速高效,不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若产品需要空运则可以提前支付运费。

一般而言拍卖市场通常会选择与较大生产规模的花卉出口商进行合作,例如肯尼亚大型月季出口商。然而,如果中小型花卉出口商若能保持供货的质量和稳定的产量,也是可以和拍卖市场进行合作的。

直接与拍卖市场合作,或是间接通过商与花卉拍卖市场合作,这一销售模式优缺点是并存的。当管理风险相同时,两家花卉企业中选择通过花卉拍卖市场进行销售,无论是从信息的获取还是产品支付的保证而言都是比较有优势的。拍卖市场采取即时付款的方式,而商则会滞后一个月左右。

大型花卉出口商以及中小型企业还可以选择通过欧洲进口批发商进行产品的销售。欧洲的花卉进口/批发商为其顾客提供各类丰富的花卉产品。他们一般倾向于与地区较近的出口商合作。批发商对花卉新品种感兴趣,以补充丰富他们的产品种类。每个公司所需要的新品种都不尽相同,花卉出口商应多与这些进口/批发商交流沟通获取有益信息。

直接将花卉产品分销至欧洲国家进行零售需要多种销售渠道。这种销售方式的优点在于省时省钱。缺点是不能将产品销售直系于每个终端市场,不能掌握到更多的反馈信息。

出口商将花卉产品提供给大型零售商,需要出口商具有能够大批量生产的能力。这就要求出口商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采后管理技术以及质量管理体系(ISO)。另外许多零售商还希望所购得的花卉产品在产地已经进行良好的包装(包括商标及标识等)。的效果,如运输速度快,耗时短,植物运输环境好等。

由于花卉产品的特殊性,出品商通常会选择空运的方式来运输产品。运输速度取决于产品的价值、所要求的生长环境、目的地所在位置、运输产品的重量以及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空运一般以运输产品的总质量来计算实际运费。

货运公司

使用货运公司进行花卉产品的运输。货运公司通常熟知进出口运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例法规,大大简化运输环节。所以寻找到一个好的货运公司,能够熟悉花卉产品进出口程序以及出口目的国的情况,对于花卉出口商而言比较重要。此外,货运公司还可以协助出口商处理和准备相关文件。

例如肯尼亚每年90%的花卉出口都由4家专业的货运公司动作,这样既加强了同大量花卉种植者之间的货运联系,又能使花卉产品可以被直接运送至运输线上。货运公司会对花卉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品种核查以及温度测量,确保花卉产品的生长环境直至将之运送至飞机上。肯尼亚植物健康检查署会与之共同进行通关及植物的检疫工作。另外,一些小型的花卉出口商会选择费用相对较低的肯尼亚航空货运公司来进行花卉产品的物流运输。但该公司无法提供诸如冷藏运输等运输条件。这样很容易导致花卉产品在未上机前受到高温环境影响,降低品质。

为了确保花卉产品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非常关键。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运达目的地时的品质。有这样一个说法:“晚冻1时,少卖1天。”所以花卉出口商最好选择具备较强冷链运输能力的货运公司。

价格结构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4

[关键词]湛江;富贵竹产业;地方产业;产业竞争力

2007年世界花卉年消费额已超过2500亿美元,花卉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最稳定的产业之一。目前湛江市有花卉苗木面积近10万亩,其中富贵竹种植面积3万多亩。2000年湛江富贵竹出口量仅为300多吨,2005年出口量达到6530吨,6年累计增长速度达到21倍[1]。富贵竹成了近年湛江走出国门的最大宗农业花卉产品。尽管湛江富贵竹产业得到了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湛江市GDP比重中还只是占很小比例,作为湛江市的特色产业,它是否具有潜在的竞争力?是否值得大力发展及如何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湛江富贵竹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竞争力结果分析指标

1.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产业竞争力结果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实现指标,可以反映其竞争力的实现程度。表达式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湛江产富贵竹的国内销售量/国内富贵竹的销售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湛江富贵竹出口总量/世界富贵竹出口总量。

2.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的其他国家的该产品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的程度。表达式为:TCij=(Xij-Mij)/(Xij+Mij)

其中:TCij为j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j表示j国i产品出口总额;Mij表示j国i产品进口总额。TCij值大于零,表示j国i产品为净出口,说明该国的这种产品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值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强。

(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产业层面上研究竞争力最著名的是迈克尔·波特。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分析框架来解释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研究侧重于中观的产业领域。他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波特站在产业层次,向上扩展到国家层面,向下扩展到企业层面。以往的理论立足点大多侧重于贸易活动,即从贸易研究着手,把产业研究作为一个附属领域;而波特是从产业经济入手,再去探讨它对贸易的决定作用。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个拓展,从一般的意义来说,这是符合马克思“生产决定销售”观点的。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产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的优势,是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竞争优势的程度可以用市场份额等指标定量表示,提高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影响市场需求、形成激励竞争的机制环境等诸多因素。竞争优势的长期持续性则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特殊资源的优势、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竞争优势的持续改善和自我提升能力。

波特不只是一般地讨论为什么产业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讨论了为什么某个特定产业能取得竞争优势地位。他认为环境是支撑企业和产业进行竞争的基础。核心思想体现在他的“钻石体系”中。该模型由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组成。四个基本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以及企业的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因素。这些决定因素创造了企业竞争的基本环境,决定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两个辅助因素是机会和政府。

波特认为,以上六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钻石模型体系。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是会随着时间发生转换的;影响竞争优势的各个因素也是动态变化的;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使得整个菱形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于一种动态运作之中。波特同时认为,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各个因素的改善和提高就是我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

二、湛江市富贵竹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由于我国只有湛江出产富贵竹,且没有富贵竹产品的进口,故湛江富贵竹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0%;经查阅国际经贸年鉴(2007),并结合湛江富贵竹的出口状况[3],可计算湛江富贵竹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4%。由此可以看出,湛江市的富贵竹产业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是很高的。

(二)贸易竞争指数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湛江富贵竹一直以来都是净出口,即湛江市富贵竹的TC值为1。富贵竹的其他生产地,如泰国、印尼、台湾等也是湛江富贵竹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可见湛江富贵竹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湛江富贵竹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生产要素条件

自然条件方面。富贵竹原产于加那群岛及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是龙舌兰科热带观叶植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2~30℃,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现主要种植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中国、泰国、印尼和中国台湾等地。湛江位于东经109°31′~110°55′、北纬20°12′~21°35′,是我国大陆的最南端,年平均气温22.8~23.4℃,最冷月平均气温高达12.5℃,年平均日照时数1809.3h,光热资源居全国大陆首位,年平均降雨量1495mm,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度的年平均气温,最适宜富贵竹生长。因此是富贵竹最主要的产地。

劳动力素质方面。目前,湛江花木生产品种有300多个,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从业人员2万多人,其中技术人员1000多人。尽管湛江市有如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桉树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机构都在花卉科研开发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但对富贵竹进行专业研究的人员和机构并不多,现在相关的技术主要是由生产企业自行研究开发。体现为湛江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裕,但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2.市场需求条件

对花卉的需求,目前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欧共体,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和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三大消费主体。

富贵竹经过加工造型盆栽后,一年四季均可销售,观赏时间一般为3~5个月,有的达半年以上。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国内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全国大中城市,出口主要远销荷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总体来说,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3.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

目前湛江富贵竹产业主要采取基地化生产为主的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采购。尽管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的产业链,但相关和辅产业发展不够完善,因此对湛江富贵竹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仍未显现出来。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近两年来,尽管湛江形成了以银河园艺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富贵竹产业生产格局,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垄断竞争。因此,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应该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有效的垄断竞争格局。

5.政府作用

湛江富贵竹发展之初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为了驱逐利益,一涌而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无序竞争,给富贵竹出口造成了惨重的打击。为了使富贵竹出口更加顺畅,湛江市海关给湛江富贵竹出口铺设绿色通道,海关根据富贵竹出口的特点,实行门对门监管、提前报关、船边验放、24小时预约加班等多种新便利措施。湛江检验检疫局、湛江港务局等多家单位携手推出集装箱货物水路转关运输快线,大大提高了货物通关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和降低了富贵竹在运输途中病虫细菌感染、植物发芽的几率。监管部门对富贵竹生产的原材料、生产过程、生产人员、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仓储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使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产品卫生质量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政府部门的联合协作,为富贵竹产业提高品质,增强竞争力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6.机遇

我国加入WTO后,湛江市提出“十一五”时期重点扶持发展花卉产业,利用建设省级南亚热带农业技术园和海峡两岸(湛江)农业合作试验区,打造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花卉产业示范区等将推动富贵竹产业更好地向前发展[4]。

三、促进湛江富贵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一)改善和科学利用基本因素

湛江市具有有利于富贵竹种植和生产的优越的气候和环境,并且拥有丰裕的劳动力和便捷的交通地理条件。首先在保证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在继续保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其劳动力的质量。(二)加大营销力度,建立特色品牌,发展电子商务

湛江富贵竹不仅需要开发新品种,同时还应加强营销力度,建立特色品牌。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需中介者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卖方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产品介绍、宣传,避免了在传统方式下作广告、发印刷品等,很适合富贵竹这类园艺性产品的营销。通过电子商务活动可以使客户欣赏、购买与企业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即时生产、即时销售,降低产品成本。

(三)推进专业化生产,实行产业化管理

走专业化之路,让市场把那些一无技术、二无稳定客户的分散小户优胜劣汰出去;让有一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富贵竹种植专业大户走规模化、专业化之路,这些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湛江富贵竹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专业化生产才能提高富贵竹的产出效率,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富贵竹废弃枝叶的利用。小企业加工富贵竹时的残叶和下脚料都是扔掉的,而大企业都可以回收粉碎以后加入生物菌料,沤成有机肥,再用在富贵竹的种植上,做到循环利用。

产业组织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中心枢纽功能。因此,组织化程度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行产业化管理,可以使产业协调,各部门如生产部门、加工部门、营销部门就会各行其是,使产业处于一种有序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大维,殷德良.湛江花卉苗木腾飞指日可待[N].中国花卉报,2007-10-27.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5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花卉产业已成为我国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权威预测,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业被列为第2位。在我国,尽管花卉业起步较晚,但在最近20年发展非常迅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成为许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我国花卉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1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

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约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1/3 ,成为生产面积第1大国,但与世界花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据统计,1996 年荷兰平均产值为4418 万美元/hm2,以色列平均产值为13万美元/hm2,哥伦比亚平均产值为10 万美元/hm2,而我国平均约0. 8 万美元/hm2。我国花卉单位面积产值仅仅是荷兰的1. 7 %、以色列的519 %、哥伦比亚的7. 7 %[2] 。这主要是低水平重复扩大生产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低、产品质量差、品种落后、规模过小等因素造成的[3]。

1.2 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花卉业起步比较晚, 科技投入不足, 绝大多数的原种都需要引进。一些大规模生产用种的引进, 不仅要花费大量外汇, 还会经常受制于人, 对产业发展十分不利。

花卉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对农业设施要求高,需要专门的生产技术和温棚、水肥灌溉管网等固定化的农业设施。一个国家的园艺设施的水平,可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先进程度。荷兰保护地栽培花卉占60%,其中盆花100%在温室生产,而2003年我国花卉生产保护地总面积为28 826.1 hm2,仅占花卉栽培总面积的6.7%,而且其中大部分为设施简陋的一般保护地,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我国花卉整体生产水平也较低。鲜切花产量平均为50~80朵/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质量仅相当于三级花[3],而且绝大多数花卉的原种,都必须依靠进口。花卉生产规模偏小。在我国花卉生产经营实体中,目前60%的花卉生产者为农户,40%为企业,花卉生产的主体是分散的农户。2003 年,全国花卉企业为60244 个,其中大中型企业仅有5073 个,仅占企业总数的8.42%。大多数的小规模花农缺乏生产技术知识,主要靠经验进行栽培和经营,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造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导致花卉产业发展缓慢,效率低下[4]。

1.3 花卉流通渠道不畅,缺乏完善的行销网络

花卉作为商品流通,其流通体系远不如其他商品,部分花卉产区仍然存在卖难的局面,大生产和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流通体系建设比较薄弱,不仅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少,3个地区的花卉零售店加起来也只占全国的6.2%。

从我国花卉交易市场建设情况看,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是重“批发”市场,轻“零售”市场建设,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不配套。在我国仅香港的鲜花批发商店与零售商店的比例是1∶33.3,而1997年内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比率为1∶11.7[2] ;第二是重市场“硬件”,而忽视市场“软件”建设。我国大部分花卉批发市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的硬件建设方面,在市场软件的建设方面,力度却不够,具体表现为缺乏管理,法规不完善,管理人员很少经过从业培训,市场信息网络不畅通,市场服务功能普遍不够完善,许多花市基本形成“有场无市”的状况[5]。

此外,在我国花卉交易中,仍一直沿用落后的面对面的议价交易方式(对手交易) 。

1.4 花卉消费水平偏低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年人均花卉消费水平极低,仅为0.49美元,这严重制约着我国花卉产业展。

我国人均花卉消费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归于几个方面:一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落后。二是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偏低,一些居民尽量少买花卉,甚至不买花卉。三是花卉价格。根据调查结果,花卉价格下降10% ,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能显著增加购花数量及次数;而价格下降20% ,能较大幅度地刺激个人花卉消费量的增加[6] 。四是零售网店的便利性也影响着花卉的消费。

1.5 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花卉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科技需求较高,而我国花卉科技支撑体系的发展滞后于生产的需要,研究、示范、开发、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处于自发的零散组织状态,产、学、研互相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严重阻碍了花卉产业化进程。

作为支撑花卉科技体系的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2003年,我国有花卉从业人员293.4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73万人,仅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3.32% ,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新品种、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而在花卉业发达国家,不仅从业者普遍受过中等专业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也较高。花卉人才匮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花卉产业的发展[7]。

1.6 加入WTO 将对我国花卉业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入WTO 对于非国计民生的花卉产业来说,受到冲击不是很大,但仍将使之在短期内受到一些挫折,甚至会引起部分花卉企业的倒闭、破产。其影响具体表现为:大幅下调关税,全面开放市场,那些花卉生产起步早、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现代化程度高、质优价廉的发达国家花卉产品必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促使我国花卉进口量陡增,这对我国的花卉业带来一定的冲击。此外,国际花卉贸易格局已基本建立,国际花卉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贸易伙伴较少,要争取更多的出口创汇还需付出较大的努力[8]。我国花卉企业大多生产规模小,精品少,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品牌较少,与国外花卉企业的实力悬殊较大,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9]。

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2.1 进一步加大对花卉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

我国花卉生产科技含量低是花卉生产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我国花卉科技投入较少,花卉科技人员的缺乏、科研和生产脱节等问题密切相关。要提高我国花卉的科技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花卉产业研究的科技投入。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扶持花卉龙头企业、花卉信息中心、花卉科研项目,扶持基地建设和拳头产品的开发。其次从改革科研机制着手,建立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加快科技推广的步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要注重人才的培训,提高花卉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产品形象和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2.2 继续加强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化进程

推进花卉产业化经营是花卉业发展方向。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加强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从花卉行业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看,政府要根据当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供求状况,充分利用我国花卉生产中已形成的一定的区域化布局,因地制宜,将交通、水利条件基础较好的乡、镇的地块规划扩展为花卉生产的基地。同时要在地租、资金、税收、水电、通讯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引导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农由市场决定和带动生产,促进花农和企业联合,走“公司+ 农户+ 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道路,切实改变一家一户的“小而全”生产方式,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共同开拓市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促使花卉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0]。

2.3 建立健全发达的物流体系和交易体系,完善流通渠道

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道,完善流通渠道,发达的物流体系和交易体系对促进商品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花卉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商品,在花卉交易过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市场预测难度大,二是产品的时效性较强。因此,建立便捷的流通网络和交易方式显得尤为必要。在花卉流通体系建设上,必须重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加快市场交易速度。借鉴花卉流通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花店、花摊) 功能各一、层次分明的花卉流通体系,切实改变过去重批发市场轻零售市场建设、重市场“硬件”而忽视市场“软件”建设状况。同时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为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农做好服务。在完善市场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网上购货、订单交易、连锁经营、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制定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监督。此外,积极推进物流管理体系在花卉产业中应用。

2.4 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信息先行。信息是制定政策、确定和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花卉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工作。尽快完善花卉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对指导和推动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增加投入,加快建设,尽快完善信息网络体系;要以花卉专业村镇、花卉企业、花卉市场为依托,建立花卉信息网络体系,及时为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供求信息,市场趋势分析,提高花卉生产、经营的效率。

2.5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引导花卉消费

增加消费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推动花卉产业发展,必须扩大花卉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将不断提高,我国居民花卉消费潜力十分巨大。为使潜在的消费得以实现,必须正确引导花卉消费。要进一步加强对花卉文化的宣传。要建立和完善便捷的花卉零售网点,激发人们的购买欲,促进花卉消费。同时要积极引导花卉的常年消费,以解决常年生产与季节消费之间的矛盾。

2.6 充分利用我国已加入WTO 的机遇,扩大出口

我国已经加入WTO ,我国花卉市场也开始逐渐融入到国际花卉市场,这无疑会给我国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些机会表现在:一是随着我国花卉业的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的品种已达到较高水平,有些花卉需求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对我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产品感兴趣,出口贸易额将大幅增加。二是由于一些发达国家花卉生产成本高已成为不可逆转,他们正在寻求与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合作经营,而我国的品种丰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厚,劳动力低廉,有利于吸引发达国家到我国合作经营。三是我国的花卉企业,有一部分已初具规模,其产品质量尽管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有差距,但在国内市场上仍然较国外一般质量的产品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国花卉生产企业,应抓住机遇,利用自由宽松的花卉贸易环境,发挥优势,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我国花卉产业朝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增加花卉产量,扩大出口,进而促进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7] [11]。

参考文献

1 刘晓静,张君玲.我国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5(4)

2 韩一军,缪珊.我国花卉产业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 1999(5)

3 蔡派.中国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世界农业,2000(8)

4 李俊龙.我国花卉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6(14)

5 黄素梅,蓝福生等.我国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探讨[J].广西植物,2000(20)

6 杨春起.影响花卉市场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A]:高俊平,姜伟贤.中国花卉科技二十年[C]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 李俊龙.我国花卉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

8 詹婵华.中国花卉出口浅探[J].经济师,2005(5)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6

关键词:

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必要性;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3403

0 引言

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园区分为六大功能区:博览园区、娱乐休闲区、婚庆度假区、花卉苗木物流区、科研区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及一个辐射带动区,总占地面积为28156亩,是海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产业园区。园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海南省花卉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海南打造特色切花切叶基地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园区带动了海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周边花卉苗木生产提供了生产示范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对发展科研、科普、示范、乡村旅游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苗木也作为一个生态性、朝阳性、黄金性的产业而崛起,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关注。花卉苗木业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10大行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2007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当年的中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体现。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启动“绿化宝岛”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海口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2015年海口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保持一流生态,建设“四宜”城市。2011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政策,提出将全省划分为北部、南部、中部、西部4个花卉产业区。提出了“十二五”期末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全省花卉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花卉产业年总产值50亿元。2012年六月《海口市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经十五届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提出到2015年,规划实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河流水库绿化、海防林建设、林业开发建设、城市森林建设、湿地保护工程、盆景花卉与种苗工程等“八项绿化工程”,构建“绿环围绕、绿色穿插、绿点均布”的绿化格局。

1 必要性分析

海南省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热带花卉作物,尤其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适中的雨量,特别适合反季节花卉生长,是个天然的我呢是大棚。海南省花卉产业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199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海南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9.1万亩,年销售额约为8亿元,尤其是海南鲜切叶生产站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一直以来,海口坚持大力扶持花卉龙头企业的发展。2012年,海口建设了海南国家兰花产业园和海南国际热带花卉产业园,将分别打造海南的兰花航母、热带花卉博览园和大型花卉生产基地。

1.1 “绿化宝岛”工程建设的需要

“绿化宝岛”行动是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必要成分。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是认真观测、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绿化宝岛”工程建设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扎实推进“绿化宝岛”工程建设的重要步骤,是海口市“绿化宝岛”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海南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建设的锦上添花。

1.2 健全与完善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市场的需要

今年来,海南的花卉苗木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受环境、资金投入和农村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花卉苗木产业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如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欠缺等。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参考和借鉴了广东顺德陈村和云南昆明斗南的成功模式及市场经验,打造健全与完善的热带花卉交易平台,既弥补了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却反专业交易市场和产业链不完善的缺陷,又规范了海南花卉市场,推进了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发展,还带动了海南物资产销、包装加工、物流、绿叶等行业的发展。

1.3 产业兴镇、带动农民致富的需要

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红旗镇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人民收入主要靠简单的商品交易和农业,大多数村落属于生态村,居住环境比较好,部分农户种植有少量的花卉,但尚未形成规模。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项目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户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对小型花卉苗木基地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了省内优秀的花卉企业入驻,创造了海南花卉交易市场的龙头;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的交易,改善当地交通环境,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振兴海口市红旗镇经济,保障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群众致富的途径做出了巨大贡献。

1.4 充分发挥海口资源优势,促进花卉苗木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项目建设以花卉苗木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为前提,以优质花卉苗木引种驯化、高效栽培等多种生产技术为手段,以促进花卉苗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根本出发点,从多方面、多层次提高了海口市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花卉苗木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了海口市花卉苗木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1.5 打造海口国际热带花都的需要

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项目位于海口市红旗镇,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环境生态优越,热量丰富,光站充足,水资源来源便捷,职务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各类热带花卉的生产。

项目以法律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依托“斗南花卉”的品牌优势,利用海南的地理气候优势,在海口市红旗镇建设高标准的及热带花卉苗木研究、标准化示范种植、交易市场、物流、花卉苗木主题生态休闲旅游、国际交流(海外华文基地)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热带花卉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园,延伸了花卉苗木产业链,促进了海口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海口打造国际热带花都,实现花卉苗木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做出了贡献,使海口成为了海南花卉旅游目的地和海口美丽后花园,成为了海南都市现代化农业最佳示范区。

1.6 促进海口旅游城市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

海口市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景区的美化、城市绿化还有所欠缺。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建立了大型花卉苗木产业园,培育了大量花卉苗木,美化、绿化了景点,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海口市生态环境,促进了海口旅游城市的建设。

构建一个绿色、富裕、文明的国际旅游岛,城乡一体化是必由之路。海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其绿色崛起,绝不是产业空心化、泡沫化。“绿色崛起”主要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海口市红旗镇在青山绿水中形成异军突起和跨越式发展并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约、集群、园区化、高科技的新型工业,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项目完全符合“绿色崛起”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兴镇,推动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1.7 响应“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的需要

“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举措,海南荣丰花卉苗木产业园项目间接积极响应“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的具体行动。项目区虽不在“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范围之内,但与其相毗邻,因此,该项目对增加海口市的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SWOT分析

2.1 有利条件(S)

2.1.1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项目区地处低纬,书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日照2225h,年平均气温23.8℃,年平均降水量1691mm,,冬季气候温凉,无严寒,夏少酷暑,冬春季节有阵冷,春暖回升快,终年无霜雪,降水量适中,具备了发展热带、亚热带花卉苗木的良好条件,适宜反季节花卉生长。项目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非常适宜热带花卉作物的种植。

2.1.2 丰富的花卉苗木种质资源

海南是个“天然大温室”,中部又是山区,有相当丰富的花卉苗木品种资源。在海口地区发现能作观赏植物开发的花卉苗木种质有859种,其中,海南特有种47种,均高于华南很多地区。经过调研,海口市主要花卉品种有切花切叶类植物:红掌、石斛兰、蝴蝶兰、兰、黄金鸟、小鸟蕉、大红鸟、闭鞘姜、红花姜、鹤望兰、姜荷花、瓷玫瑰、散尾葵、龟背竹、春羽、巴西铁、苏铁、彩色朱蕉、鱼尾葵、富贵竹、洒金榕、天门冬等,产品处供应国内市场外,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较高的生产产值,多年来一直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中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蔓绿绒类、龙血树类、棕榈类、鹅掌柴类、天南星科类、竹芋类、美人蕉科、旅人蕉科、木棉科、大戟科、凤梨科和洋兰科等,这些植物品种在海口地区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快、观赏性强、价格和市场前景好。

2.1.3 政府支持

政府对发展花卉苗木的高度重视为花卉苗木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创办出专业特色产业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形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品和比较健全的生产、科研、贮运、销售、信息相结合的发展体系;实施花卉苗木科研项目,开展热带花卉苗木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等课题研究;对海南花卉苗木种质清查和收集、保存,建立海南花卉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数据共享;针对海南重点发展的集中热带花卉苗木(如热带兰、红掌、鹤蕉、观赏凤梨、切叶植物、绿化苗木类等),从收集、保存的资源中,筛选出适宜海南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直接进行推广应用。

2007年通过的《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和《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优化花卉苗木区域产业布局,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保障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1.4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区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部的红旗镇,距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约二十公里,在海榆东线34km处,在海榆东线和横向区级道路的交界处,紧邻花卉世界组团,区委优势非常明显。

2.1.5 公司实力雄厚

海南荣丰花卉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好产业综合开发的大型企业,由荣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成立。公司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于2010年进军花卉产业,控股了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昆明斗南花卉”集团,成为该集团最大股东。公司借助“斗南花卉”和“陈村花卉”成功的销售模式、成熟的物流模式与及时的市场信息反馈模式,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示范、物流贸易、休闲旅游、园艺博览、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热带花卉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园。

2.2 劣势方面(W)

2.2.1 土地征用困难

目前项目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土地的征用,尚有一部分农民不理解本项目所蕴藏的巨大利益,在项目区内存在着过多的基本农田,分布不均匀,给项目的区划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2.2 缺乏行业管理与扶持

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尚未形成清晰的产业政策,对花卉苗木产业的宏观协调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花卉苗木生长长期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调控,缺乏必要的导向性投资,发展盲目性较大,市场无序竞争问题突出。

2.2.3 花卉苗木生产技术水品低

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技术人员较为匮乏,科研投资少,科技进步迟缓,花卉苗木产业技术力量不足,新品种开发滞后,导致产品质量低、品种少、成本高、色泽差。

2.2.4 流通体系不健全

花卉苗木产业未形成生产基地、加工、储存运输、批发市场、超市、鲜花速递、零售花店互联的完善流通网络。产品快速流通,优质,优价,难以实现,影响了花卉的岛外贸易。

2.3 面临的机遇(O)

2.3.1 宏观政策支持

2010年1月以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绿化宝岛”、“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一系列重大政策为该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3.2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花卉产业涉及旅游、环保、商业、运输等众多生产领域,产业发展前景巨大。花卉产品成为贸易的大宗商品以来,大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量以年均15个百分点的比率递增。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当前世界花卉的贸易额逐步增加,预测到2015年全球对花卉贸易额将突破一万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2.3.3 海南现有花卉企业自身发展不足

海南现有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大多“散、小、差”,未形成规模经营,生产资金缺乏,生产基地基础设施简陋,技术装备落后,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缺乏长期经营的战略思维,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缺乏完善的市场网络,市场开拓能力较差。花卉苗木行业缺少专业化的花卉苗木销售龙头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既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花、苗木批量和品质的要求,花卉苗木企业的国内市场又比较分散,对外形不成同意的品牌,这既给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机会,也为海南荣丰花卉有限公司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公司实力发展成为海南省花卉苗木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可能。

2.3.4 网络营销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它将大大缩短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供求连的距离,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网络营销的优点:全天候24小时的经营时间、无店铺和低库存的经营方式、精简化的营销环节、广阔的经营空间。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促进海南花卉的流通,壮大市场。

2.4 挑战(T)

2.4.1 竞争对手强大

海南花卉苗木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就国内市场看,花卉苗木年销售额巨大,二广东顺德花卉和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两个致命品牌,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海南花卉苗木市场份额则比较低。

市场的放开和自由贸易虽然会促进海南花卉苗木的交易,但是,由于海南的花卉苗木与国际高质量产品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是花卉苗木质量低、品种少、色泽差,无疑在一段时间内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将面临强势力量的冲击。此外,海南花卉苗木生产分散,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结构过剩严重,科研投入不足,花卉苗木科技含量低,产品难以形成竞争力。

2.4.2 自然灾害的防范

海南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台风、暴雨强度大,常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减少损失,防范自然灾害是一大挑战。

2.4.3 物流运输成花卉外销的瓶颈

当前,海南花卉外运途径主要是空运,不仅增加了花卉苗木物流运输的成本,而且随着海南花卉苗木市场空间的扩大,外销花卉苗木的物流运输问题已经成为海南花卉苗木外下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在节假日花卉消费高峰期,因不能及时外运保鲜要求高的花卉,导致花卉两三天后腐烂的现象经常发生。

3 结论

海南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花卉苗木市场的前景,做好产业市场定位,规划好营销策略,尤其是要开展绿色营销,有效制定绿色营销方案:梳理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销售市场网络,合理分析市场风险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于降低风险的对策: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步伐;立足资源优势,培养龙头产品;做好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化经营模式;确保花肥、花药及基质的供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等,最终实现海南花卉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Z].

[3]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 [Z].

[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20112015)[Z].

[5]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Z].

[6]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2020)[Z].

[7]梁惠琼.广东省花卉产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14(3):168171.

[8]曹辉,陈平留.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2):7986.

[9]刘静.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中国林业经济,2012,(6):1316.

[10]陈璋.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C].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2010,(10).

[11]范伶俐.运用SWOT法分析江西花卉产业发展形势[J].科技信息,2011,(30):193194.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7

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时期:应运而生的初创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次年下令于广东广州、江苏松江,浙江宁波、福建厦门设置粤海关、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等四个海关,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此为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海关的开始。至此,中国海禁结束,海外贸易进入海关管理时期。此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重华瓷,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时期,是广彩的初创阶段,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此时无论是工匠、颜料、素瓷胎都来自景德镇,大多依照景德镇彩瓷纹样绘制,仍带有较多的景德镇彩瓷的痕迹,色彩的对比度不像后来那么强烈,来样加工的器物较少。定制的餐具和茶具、咖啡具以单件或零星几件的为多,成套定制的极少。因为在当时欧洲贵族阶层中仍以使用全套的银制器具为主,定制的单件餐具或茶具、咖啡具,是与他们原有的银制器具混合使用。定制的纹章瓷数量也不多。

此时广彩自身的特色还不太明显。器形主要有瓶、盘、碗等。用彩主要有西红、干大红、法蓝、茄紫、大绿、二绿、麻色、金彩、黑彩等。纹饰有风景、花卉、纹章、人物等。人物有明装人物和清装人物(欧洲人称之为“满大人”)。绘画人物的技法此时还是以“设色人物”为主,即先勾勒出边线再填彩。花卉中以传统中国花卉为主,即题材上以牡丹、、海棠等中国常见花卉为主,画法是借鉴中国画中的没骨法,但已引入西洋画的技法,在彩料的渲染中初步体现出明暗关系和立体感。风景多为中国风景。西洋人物、西洋花卉、西洋风景此时还没有出现。

乾隆、嘉庆时期:岁无定样的成熟期

在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已有记载。此时的广彩瓷器多销往欧洲:“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迳越广州。清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埠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清·刘子芬《竹园陶说》)。

色料方面,与前期差不多,鹤春、粉绿等过渡色使用自如,使画面更加多姿多彩,色彩的对比较前期强烈。开始少量使用黄彩。黄色釉彩在明清瓷器中本来是皇家御用的颜色,民窑器是不能使用的。但广彩作为专供外销的瓷器品种,在客户需要的情况下,也稍有使用,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末。在绘画技法上,除了延续中国传统画法外,也引入西洋绘画技法,尤其是深受西方油画的影响,用彩厚重。

欧洲定制的纹章瓷在此期最为大量。人物、花卉、庭院风景等纹饰既有西式的,也有中式的。

中式人物仍然分别有明装人物和清装人物,但以“满大人”的图案更为多见。人物绘画技法除了前期的“设色人物”外,开始出现“长行人物”,即人物的头部、衣领、袖口等个别关键部位用黑彩描出边线,其余部位不描边线,直接用彩料写出。这种技法对画师的技术要求更高,并成为广彩独特的技法而流传至今。人物纹饰的内容多为轻松欢愉、充满亲情的庭院生活,不一定有什么典故或故事。

花卉纹饰在此期除了原有的中式花卉,还出现了大量的西式花卉。描绘中式花卉称为“挞花头”,即用水或油调色,不勾勒轮廓线,以彩料的浓淡和笔触的轻重点染出花瓣的阴阳面,使花卉表现出立体感,借鉴的是中国画中的没骨画法。之所以用“挞”字,是表现用笔的快速和灵活。此时的花卉纹饰有的只是淡雅的折枝花卉,有的是繁花似锦,但总体风格还是比较雅致,不像道光以后的花、蝶、虫、果绘于一体般热闹。中式花卉通常绘日常生活常见的月季、芙蓉、海棠、等。其中有一种纹饰称八宝花,从乾隆晚期开始流行,极具时代特色。通常绘四组中式花卉,花卉下面以丝带连结八宝,多绘于盘子,也有的绘于茶具和瓶子。这种纹饰有广彩的,也有景德镇青花的。这种纹饰在景德镇瓷业和广彩中又称为Fitzhugh(菲次休)。据说它的设计者是Thomas Fitzhugh——18世纪6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常驻广州管理会主任(Council Chief),并且他常常喜欢定做这种纹饰的中国瓷器。菲次休纹饰盛行于18世纪80—90年代至19世纪,主要销往美国。西洋花卉则用工笔画出,用细致的线条表现出花卉的明暗效果和立体感,通常画的是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卉,清新淡雅。

在这一时期,西洋花卉、西洋人物、西式风景(包括山水和庭院)等纹饰都前所未有地大量出现,其中绝大部分应该是西方来样稿定制的产品。

这一时期的广彩,风格多样。除了纹饰上有上述的或中或西、或中西合璧的多种形式外,纹饰布局也是有的繁密,有的疏朗。此时整套定制的餐具、茶具、咖啡具增多;还出现了三个盖罐(或盖瓶)加两个瓶的五件一套的组合器物,用于摆放在壁炉上陈设装饰。瓶的形式除圆形外,还流行花瓣形扁瓶,也有方形瓶。瓶的造型也丰富多样,有长颈瓶、观音瓶、双耳瓶(龙耳、螭耳、鱼耳等)、小天球瓶等。有的成对,有的单件。但瓶的体型以中小形为主,大瓶较少。大酒碗(潘趣碗)纹饰有绘开光的,也有通景的,最有时代特色的纹饰是“十三行”(同样是开光、通景均有)。“十三行”是当时专门从事外贸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机构: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人到中国做生意,必须通过政府特许从事外贸的行商进行交易。行商的对外贸易,必须个人提出申请,由官府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东巡抚李士桢协同两广总督吴兴祚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把广州从事国内贸易的“金丝行”和从事外贸的“洋货行”区别开来,分别收税。“洋货行”简称洋行,又称“十三行”或“十三夷馆”。十三并非固定数目,多时达几十家,最少时仅四家。其行商代表清政府管理海路邦交和对外贸易,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范礼仪、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同时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广东“十三行”最早的设于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签订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口通商,并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由此废止了“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十三行”从此日趋没落。因此广彩中描绘“十三行”纹饰的器物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也就是“十三行”最为兴盛的时期,常见的有大碗、大盘,一般绘六或七面国旗。在此前和此后都没有此类纹饰出现。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广彩制作最为精美,用彩最为丰富、明艳而不俗,产品种类也比较繁多,以“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二)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了。而且这一时期(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也是广彩瓷器出口量最大的时期。《中国陶瓷史》在清代瓷器输出一节中谈到:“美国旅行者William Hickey于1786年(乾隆三十四年)参观广州珠江南岸的广彩加工工场后描述说:‘在一间长厅里,约二百人正忙着描绘瓷器上的图案,并润饰各种装饰,有老年人,也有六七岁的童工。’这种工场当时竟有一百多个,这也说明外销瓷数量之大。”

道光至光绪时期:绚彩华丽的发展期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色彩绚丽、形式逐步程式化的阶段。

1710年左右德国麦森瓷厂成功生产出优质瓷器以后,欧洲自产的瓷器逐步开始与中国竞争市场,导致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外销自18世纪后期开始渐减。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广州一北美洲航线的成功开通:从纽约启航,绕过南非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到达澳门后再沿珠江而上,最后到达广州黄埔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美国商人又开通了美国至广州的太平洋航线:从纽约港出发,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穿越太平洋直达广州。广州至北美的航线开通后,广彩的销售市场主要转向美国。与欧洲以社会上层为主要消费对象不同,广彩瓷器在美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美利坚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以及当时美国广为流行的金色调装饰风尚,导致了广彩瓷器以浓烈的大红、大绿、大金为装饰的风格转变,尤其是金彩的使用空前突出。这种装饰风格构图丰满、色彩绚丽、繁花似绵,成为广彩的典型特色而延续至今。广彩的“式多奇巧,岁无定样”成为过去,逐步代之以程式化的风貌。在经历道光时期短暂的过渡之后,同治、光绪时期广彩已完全进入程式化的阶段。

在用彩方面,这一时期主要使用西红、干大红、绿彩、金彩、蓝彩、麻色等。金彩的使用更为大量;蓝彩是粉蓝的颜色,掺入了较多的玻璃白,与前期的法蓝(水青)有所不同;茄紫色已基本不见;麻色仍然是单用和与其他颜色搭配使用的都有。

在纹饰方面,纹章图案较前期大为减少,其中主要是美国定制的纹章瓷。人物纹、花鸟纹、山水风景纹仍是这时的主要纹饰题材。但西洋花卉、西洋人物、西洋风景等纹样已逐步消失,基本上以中国特色纹样为主。这说明除了少量的纹章瓷是来样定制的以外,其他来样定制的瓷器较之前期数量大为减少,而以看样或选样定制的瓷器为主。绘画水平明显较前期逊色。

人物纹饰方面,此时可能是由于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已不见“满大人”的纹样。而乾隆、嘉庆时期欧洲人来定制西洋人物纹样瓷器的兴盛阶段也已过去,因此西洋人的纹饰也极为少见。此时基本上都是绘明装人物,流行人物众多、场面喜庆的家庭生活或庭院生活图案。清晚期出现了少量的历史故事题材,其他的主要还是反映没有具体故事或典故的、轻松愉快的家庭或家族聚会的生活情景。此时人物的画法更多地使用“折色人物”,“长行人物”较少。

花鸟纹广彩行话称“散花雀”,包括有花有鸟、有花无鸟等形式,并且以花果和昆虫融为一体最具时代特色。荔枝、佛手瓜等岭南特有的瓜果与花卉相融合,并加入蜜蜂、蜻蜓、蝉、蝴蝶、小鸟等常见的昆虫和鸟类,使画面充满生机,体现出岭南四季如春、花果常盛的地方特色。有的还加入龙、风、孔雀、鹤、鸡等吉祥鸟类,寓意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此时花卉画法基本上是“挞花头”的传统手法,西式花卉的纹样和画法已消失。

风景纹在道光时期仍有一定数量,但在同治、光绪时期则较少。

同、光时期流行花鸟与人物相结合的纹样,以连续的“C”字形曲线画出分隔的开光边饰(广彩俗称“开斗方”),根据不同器形的需要,通常是四开光或六个、八个开光,人物与花鸟图案相对应地分布。这种就是广彩程式化的典型风格,一直影响至今。

晚清时期,广彩虽然在纹饰上比不上前期丰富多彩,并且显现出程式化的单调和僵硬,但在器形上却有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之前的瓶、罐等陈设器,以及成套的餐具、茶具、咖啡具等实用器继续生产外,一些盥洗室用器,如盖盒(粉盒、肥皂或香皂盒)、盖瓶(用于乘水)等也被大量定制外销。还有烛台等,有西式和中式造型,形式多样。陈设用的瓶子大多体型较大,多在颈部附双耳(龙、凤、象、鹤、虺形等),在肩部附双蟠虺,均涂金彩。瓶的高度多超过50厘米,有的超过100厘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低迷期

清末至民国初期,广彩瓷器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因岭南画派画家们的介入而出现了另外一种风格——在瓷器彩绘画中融入中国画的技法,使广彩画面中出现了类似浅绛彩和新彩的特点。绘画题材有的暗寓了政治性。这种短暂的探索为广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国中期以后,因战乱等原因,广彩瓷器的生产大受冲击,多移至港澳。此时广彩瓷器的风格又回复到传统之中。

清末至民国初年,以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的部分先驱,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回到广州后,他们与一些知识分子组成“广东博物商会”,并在广州珠江南岸宝岗附近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设置画室,表面上从事彩瓷绘画工作,实际上是作为支援民主革命活动的掩护。之所以取名“博物”,意指学习西方变革维新、开启民智。这些作品一改同、光以来广彩瓷器大红、大绿、大金的传统,在用彩上虽然仍以墨彩、绿彩、黄彩、红彩(主要用干大红,基本不见西红)、黄彩等为主,但用彩完全从浓烈转变为清新淡雅。在绘画技法上,使用中国文人画的画法,而完全摈弃了传统广彩的画法,因而画面呈现出浅绛彩和新彩瓷器的特点。题材上,有文人隐士图,如谢灵运游山图、高士烹茶图等;有山水图、动物图等;还有暗讽政治现状、针砭时弊的题材,如“冷月栖篁”图、“商量国贼要颅头”图等。有的带有底款,用红彩书写“广东博物商会制”,或中英文的“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广东博物商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后,它的使命便告结束,画瓷活动也随之结束。高剑父是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于1908年回到广州,任同盟会广东分会会长,随后创办“广东博物商会”的,因而这类瓷器的生产时间较短,当在1908年至1911年底之间,留下来的产品数量也不多。广东博物商会除了绘制带有政治寓意的作品外,也从其他瓷庄承接外销订单。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彩绘瓷与广彩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它们只是与晚清程式化的传统广彩并存的另一种风格的产品。但其彩绘风格对传统广彩或多或少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民国中期,在“二战”爆发之前,广彩仍保持在较为繁盛的状态,主要出口地是南北美洲。用彩、纹饰等方面仍延续清代晚期的特点,平稳发展,乏善可陈。

上世纪20年代,广彩瓷业开始逐步向港澳地区发展。抗战爆发后,广州于1938年沦陷,广州的广彩瓷业受到致命的打击,大部分迁往港澳。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州的广彩业才缓慢复苏。在这个阶段,广彩瓷器的风格主要有两种:销往欧美的,仍以晚清延续下来的传统风格为主;销往省内及东南亚的,多模仿景德镇彩瓷和日本彩瓷的风格。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彩所用的白瓷胎选用日本胎的逐步增多,釉色更为洁白。用彩方面,绿彩在这个时期的使用更为广泛,大绿、二绿、水绿、鹤春等,层次非常丰富。红彩的使用相对减少。纹饰题材以人物和花鸟、龙风等吉祥图案为主。“绿白菜”是此时多见的新创纹饰。动物纹饰也较之前增多,除龙、凤、鹤等传统吉祥题材外,还出现了鹿、鸡、鹰等纹饰,多为写实风格。此时还出现了在瓷塑人物上加绘广彩,这在传统广彩中是极为少见的。在彩绘工艺上,逐步出现了胶印和贴纸。胶印即用刻有纹饰边线的橡胶模板在瓷胎上印出图案,再以人工在图案上填彩。贴纸即把印好的已完成彩绘纹样的纸样贴在瓷胎上,使纹饰印在瓷胎上后,直接进炉烘烤。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般产品。,

新中国成立后:再创辉煌的创新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从港、澳回穗参加祖国建设的广彩技术人员和内地的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创造了广彩瓷器的新辉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采取多元化及变革之路:一是内容题材较之传统更为丰富,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果鸟虫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二是在装饰技法上出现了多重性装饰,出现了色上色、色上描金、堆彩、堆金、多种色地描花等新技法;三是彩绘技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更加与其他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四是实现了产品的转型——从实用瓷逐步向陈设瓷、艺术瓷过渡。同时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不但外销,也有内销。外销地除了欧美,也销往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地。器形仍以传统的瓶、碗、盘或成套的餐具、茶具、咖啡具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广彩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复兴期、60-70年代的低迷期、80年代至今的兴盛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广彩的彩料因原来进口的珐琅彩料逐渐用完,因而逐步以自主研发的彩料代替,色彩较之传统的更为鲜亮,彩料的中间色、过渡色更为丰富。80年代后又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成功研制出低铅彩料。彩绘技法为手工绘制与胶印、贴纸相结合,通常高档品为全手工绘制,一般产品为胶印和贴纸绘制。绘画技法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有所突破,更多地与景德镇彩瓷和中国画技法相融合。纹饰题材更加丰富。总体纹饰布局则大部分保留了繁密而不凌乱的传统风格。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政府从港澳召回部分广彩老艺人,又从城乡四周招聘了部分年轻工人,由老艺人带徒授艺,培养广彩设计与彩绘的人才,使广彩技艺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纹饰多为花鸟、古装人物(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古典小说情景等)、龙凤等传统题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禁止进口中国货,广州生产的广彩无法外销美国,香港生产的广彩瓷也必须全部改用日本白瓷胎,并在器物底部用红彩印上“JAPANESE PORCELAIN WARES

HAND DECORATETD IN HONG KONG”(日本瓷器,在香港手绘)字样才能销往美国。后来美国更进一步规定香港销往美国的产品必须附有产地来源证明才能进入。

上世纪60-70年代,受到“”的冲击,传统人物题材中的“才子佳人”被视为“四旧”而不能生产,纹饰中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反映工农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少数民族的题材等等,但这些题材的产品无法出口。花鸟纹还是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因而这一时期广彩的出口量大减,生产严重受挫,有的厂家转而生产电子产品。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8

*镇隶属##市##县,农村人口2.7万,耕地1.9万亩。花卉产业是*镇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1、起步早、规模大。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并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花卉12万亩,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市场兴、品牌响。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场的培育。1995年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鲜花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了占地74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分别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加鲜花交易的有近万人,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据介绍,该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苗、种球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花卉市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3、建中心、搭平台。继*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一期工程投资1.26亿元,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4、形产业、带旅游。“*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仅2003年,到*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二)云南旅游。

重点考察了##世博园、九乡风景区(溶洞)、云南石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其主要特点是“独特、创意、配套”:1、独特,就是景点属国内独有或少有的精品。如世博园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外国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不同文化、不同特点的地域园林艺术;九乡风景区,地质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内拥有全国罕见的大型溶洞群;云南石林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风光,形成最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堪称“天下第一奇观”;丽江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一座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古朴如画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玉龙雪山属现代海洋性冰川,是北半球最南面的雪山,是杜鹃花的著名产地和药材宝库。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2、创意,就是出奇制胜,大胆增加旅游项目,引导游客消费。如九乡景区洞内的“古河穿洞”,河水奔泻入洞分为两股,形成高约30米罕见的雌雄瀑,其中一股属人工所为;返程是全长476米的索道,索道上不经意的电脑摄像,让游客在新奇中奉上15元。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建设者引进意大利缆车,让游客毫不费力登上海拔4546米,既领略雪山胜景,又圆了登上高海拔雪山的梦想。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在智者的创意和能工巧匠的妙手下,无形中使景区增添了非凡的魅力。3、配套,就是从“行、住、吃、游、购、娱”等诸方面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一是举办大型活动。如“五一”期间,云南举办第5届##国际文化旅游节、99世博5周年庆典、春之旅亚洲群星演唱会,等等。二是风味美食。过桥米线、沙锅鱼、宜良烤鸭、菌王火锅、酒林药膳、撒尼族风味等,让游客回味无穷。三是特色购物。如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成为游客购物的热点。四是民族风情。云南聚居着2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成为游客猎奇对象之一。

二、几点启示

云南省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县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借鉴其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富余的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为我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主动融入,加快对接,用生态兴县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突出做大做强苗木花卉、氟化工、原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步伐。其中一产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特做强;二产在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林产化工、水电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氟化工业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壮总量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产突出把原生态旅游作为增强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做旺做强。

(二)必须集智聚力,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9

(一)斗南花卉

斗南镇隶属##市##县,农村人口2.7万,耕地1.9万亩。花卉产业是斗南镇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1、起步早、规模大。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并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花卉12万亩,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市场兴、品牌响。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场的培育。1995年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鲜花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了占地74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分别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加鲜花交易的有近万人,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据介绍,该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苗、种球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斗南花卉市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

3、建中心、搭平台。继斗南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一期工程投资1.26亿元,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4、形产业、带旅游。“斗南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二)云南旅游。

重点考察了##世博园、九乡风景区(溶洞)、云南石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其主要特点是“独特、创意、配套”:

1、独特,就是景点属国内独有或少有的精品。如世博园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外国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不同文化、不同特点的地域园林艺术;九乡风景区,地质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内拥有全国罕见的大型溶洞群;云南石林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风光,形成最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堪称“天下第一奇观”;丽江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一座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古朴如画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玉龙雪山属现代海洋性冰川,是北半球最南面的雪山,是杜鹃花的著名产地和药材宝库。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2、创意,就是出奇制胜,大胆增加旅游项目,引导游客消费。如九乡景区洞内的“古河穿洞”,河水奔泻入洞分为两股,形成高约30米罕见的雌雄瀑,其中一股属人工所为;返程是全长476米的索道,索道上不经意的电脑摄像,让游客在新奇中奉上15元。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建设者引进意大利缆车,让游客毫不费力登上海拔4546米,既领略雪山胜景,又圆了登上高海拔雪山的梦想。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在智者的创意和能工巧匠的妙手下,无形中使景区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3、配套,就是从“行、住、吃、游、购、娱”等诸方面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一是举办大型活动。如“五一”期间,云南举办第5届##国际文化旅游节、99世博5周年庆典、春之旅亚洲群星演唱会,等等。二是风味美食。过桥米线、沙锅鱼、宜良烤鸭、菌王火锅、酒林药膳、撒尼族风味等,让游客回味无穷。三是特色购物。如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成为游客购物的热点。四是民族风情。云南聚居着2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成为游客猎奇对象之一。

二、几点启示

云南省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县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借鉴其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富余的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为我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主动融入,加快对接,用生态兴县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突出做大做强苗木花卉、氟化工、原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步伐。其中一产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特做强;二产在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林产化工、水电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氟化工业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壮总量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产突出把原生态旅游作为增强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做旺做强。

(二)必须集智聚力,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2002年9月,我县引进香港浩捷集团创办了元生花卉公司,现已种植30多个鲜切花品种1500多亩。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了花卉组培科研实验基地和100立方米的种苗、鲜花保鲜冷库。同时,计划与上海种业集团合作,种植神马白菊300亩、康乃馨200亩。在“省第五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香石竹(康乃馨)获产品一等奖、大丽花获展品金奖。目前,我县花卉苗木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福州、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日本、新加坡。为进一步拓宽花卉销售网络,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乌山等地建立4个批发点的基础上,又与闽东大黄鱼集团公司合作,在福州兴建5000平方米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下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把##建设成为万亩鲜切花卉的中国南方特色花卉基地和千亩珍稀花卉观光园区。

1、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我县发展花卉产业具有自然条件好、花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当前,必须进一步充实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花卉产业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并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做大扶强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引进更多企业入驻我县,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发展。

2、要创建特色,树立品牌。花卉市场的焦点在于花卉产品的质量。花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除了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应用优良品种外,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有实力的花卉公司,无不在搞专业化生产,突出某一种优势花卉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长远看,我县花卉也必须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在品种、质量上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名牌产品,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3、要扶持龙头,壮大规模。为使我县花卉产业尽快形成规模,必须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壮大龙头企业。元生花卉公司要按照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控股、参股、合资、联营等形式,吸引有实力企业加盟产业发展,形成集团化和专业化,提高花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要认真抓好企业、农户的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及产品的对外销售三个环节,逐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要发动农户参与。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农户和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在做大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把花卉产业辐射到长校、李家、东华等其它乡镇,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4、要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一要健全完善交易市场。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建立的鲜切花批发点、联锁店,以及正在建设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将使我县的花卉交易上一档次。今后,要继续搞好服务,加强采后冷库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二要加快配套产业发展。花卉产业的发达必然会带动化肥、农药、塑胶、包装、运输等一大批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一个门类繁多的产业群,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三要搞好优质服务。各有关服务职能部门要为花卉的出口、运输、检疫等提供高效、快捷、周到的服务,共同建设花卉出省出国的“绿色通道”,促进我县花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四要形成旅游产业。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还可探讨建设花卉公园,与其它旅游景点一道对公众及旅游者开放,供游人观赏、拍照、采摘等,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一处景点。

5、要引智引力,科技兴花。花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花卉质量的竞争。一要加强科技合作。要加强与省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以育种、引种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利用我县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品种;加强工厂化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加强切花的保鲜、贮运研究;专用花肥花药及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开发等。二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除了由各类专业院校培养花卉专业人才之外,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业余班,有计划地对花卉生产、管理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加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三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经常组团派出学习考察,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发展。近期,要加强联络,促进我县与##县、里田乡与斗南镇建立“友好县(乡)”结对关系,共同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必须想方设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以地貌多样、温泉众多、生态优良和文化底蕴深厚见长。近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旅游业,先后开发了灵台山、狐狸洞和夜滩温泉山庄等景区(景点),特别是景秀园林公司绿化苗木基地、嘉德冷泉养殖、青龙果蔬公司蜜雪梨基地等,为今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福建万宝投资公司投资1.2亿元的九龙湖、北斗山风景区正式动工,计划两年内将完成一期投资7000万元,使景区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力争经过3-5年努力,把九龙湖、北斗山景区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部级风景名胜区,实现景秀园林生态农业观光园、嵩口氡泉休闲疗养区、城区“S”型夜景工程观赏区等特色景区对游人开放,使我县成为闽西北新兴的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

1、要强化旅游产业的领导力度。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但效益长久的项目,单靠政府旅游部门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应走“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的路子。要继续加大抓旅游的工作力度,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充实和加强旅游局工作力量,使旅游部门无论在景点规划、开发,还是在行业管理中都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

2、要合理整合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要按照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快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论证和审议,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把资源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新奇、独特、创新、高效等方面下功夫,把山、水、洞、泉、林、花、岩、峡的精华充分展示出来,把##淳厚的风土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的天然景致突显出来,策划、包装出一批旅游精品。要深入挖掘景点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在凸现他们的灵秀隽永和悠久历史的基础上,拓宽其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民情、宗教特色、文物价值等文化内涵,顺应现代旅游民俗化、时尚化的要求,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同时,要精心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提供选择、加以推广。

3、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充分发挥连城冠豸山机场优势,尽快打通内外交通要道,增强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和在县内活动的便捷程度。一要尽快修复##通往三明公路,主动对接京福、三泉高速公路和鹰厦铁路,吸引省内外游客;二要优先安排余李线(余朋至李家)沙芜至灵地段公路改造,实现景区与连城冠豸山机场对接;三要优先安排##通往连城的里田至长校公路建设,尽早打通进出口通道;同时,积极配合市里做好三泉高速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建设。版权所有

花卉出口贸易论文例10

一)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花卉生产面积约210万公顷,全球花卉产业总产值已达到2000亿美元,世界花卉贸易额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全球花卉消费已超过3000亿美元,花卉生产现代化专业化步伐加快:花卉产业已由小农生产方式,发展为环节相互独立、多方协同的现代产业价值链体系,世界花卉产业全球转移趋势加强,花卉生产已由西欧、北美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地区转向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花卉的消费日趋扩大,继欧洲、美国和日本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花卉消费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全球新兴花卉消费市场。国内花卉种植与销售额持续上升,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基地,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占世界花卉总种植面积的1/3,花卉产值20年来年均增长30%,2007年全国花卉销售额达556.6亿元,出口额约6.1亿美元。

二)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北京花卉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24%-30%之间,2007年底,全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共生产切花4964万支、盆栽植物6562多万盆、种苗种球2000多万株、观赏苗木3500万株、草坪1100公顷,年产值达7.37亿元,生产规模稳步扩大:2007年全市花卉消费市场规模达到51.89亿元,丰目比2004年增长36%,其中居民消费同比增长18.3%,集团消费同比增长48.6%,绿化工程用花卉直接消费同比增长24.1%,市场快速膨胀:截至2007年,北京共有花卉企业5000余家,其中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190多家,花卉企业健康发展,花卉从业人员3万多人,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和农户等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全市花卉营销网点达1500多个,其中大型花卉交易批发市场28家,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交易方式进入花卉流通领域,花卉营销形式多样化,市场交易平台基本形成:延庆、顺义、昌平、丰台建成了各自专类花卉产业区,区域聚集发展加快: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为高科技花卉产业的重要支撑,北京成为全国花卉科技研发的主要基地。但是,北京花卉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不足、生产技术质量体系不够规范、配套设施产品匮乏、花卉产业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等。

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在世界和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按照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有利于生态涵养、适宜于自然条件的原则,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塑造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北京花卉产业,科学规划花卉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北京花卉产业必须做到坚持“优化品种结构”与“推动自主创新”相结合、“拓展生产规模”与“引领市场消费”相结合、“促进集约发展”与“塑造区位品牌”相结合、“发展龙头企业”与“带动农民致富”相结合。要大力实施投资驱动的结构升级战略,促进北京花卉生产由“露天粗放生产”向“设施集约生产”转变和由“自发分散发展格局”向“特色集群发展格局”转变。引领文化的市场升级战略,实现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花卉市场大宗交易由农贸市场的对手交易向拍卖市场的电子交易过渡和由集团消费、节日礼品消费为主向,节日礼品消费与日常消费并重过渡。此外,还要建立花卉产业创新机制,推动花卉品种从“依靠国外引进”到“立足自主创新”的提升,花卉品牌从“单一品种品牌”到“区位整体品牌”提升。

因此,北京花卉发展的定位应该是全国优新品种研发、生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的创新辐射中心、全国优新种球种苗、高档盆花和优质切花设施栽培的高端生产中心和全国花卉交易物流、信息咨询和花卉文化创意服务的市场消费中心。到2015年,北京的花卉产业要能够引领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成为亚洲花卉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和高端示范中心:产业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与首都功能定位、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区域特色花卉品牌形象得以确立;企业成为产业资源整合创新的主体,可持续的现代化花卉产业协作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北京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战略方向

一、升级花卉产业发展结构

主要是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宜北京地区特点的花卉品种和生产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百合、和月季等量大面广的拳头产品,加快建设节能型切花温室系统大力发展出口型鲜切花产品;稳定发展现代化设施高档盆花,2008~2010年重点规划发展的盆花品种有火鹤、蝴蝶兰、大花蕙兰、凤梨、竹芋、蕨类等:科学引导草花合理化种植,鼓励发展特色乡土花卉和特色花灌木;提升发展种苗种球,大力发展特色花卉种球生产,2008~2010年重点规划发展的品种有百合种球、彩色马蹄莲种球等,推进优势产品的原种进口替代,稳步拓展种苗生产规模;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技术、现代化温室设施、采后处理设施设备等,积极引入和培育专业化基质、花肥等花卉资材配套企业:加强对全国地区的市场渗透,通过提供集成高技术的先进温室系统和花卉资材,向其它区域辐射输出;限制破坏资源、高耗水和高耗能的生产项目和劣势品种的种植,限制利用基本农田进行有土草坪卷的生产,限制老桩盆景、根雕的生产,严禁违规挖掘野生花卉资源。

二、提升花卉文化服务功能

发展花卉文化创意服务产业,积极推进花卉观光与主题公园建设,打造郊区特色花卉旅游休闲业,拓展花卉产品的精神文化功能:创新花卉零售服务业品牌,鼓励发展花卉租摆装饰服务业,支持发展连锁经营:完善花卉市场交易功能,提升面向北方的花卉批发市场交易功能,完善服务北京的花卉零售市场交易机制。

三、优化花卉产业空间布局

以花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在顺义空港附近集中建设一个现代花卉交易物流配送中心,按照“梯度分布、内联外引”的思路,逐步建设完善覆盖全市和连接国内外市场的花卉流通体系:着力打造山区和平原两大花卉产业发展带,其中冷凉山区特色花卉生产带以七个山区县的冷凉型山区为重点,发展部分花卉的种球生产、高档盆花度夏催花、应季盆栽草花生产和功能性花卉原材料生产:平原郊区花卉产业融合发展带以郊区的平原为重点,主要布局生产高档盆花、观叶植物及优质种苗,以企业和大量专业村镇为主体利用目光节能温室进行鲜切花、部分露地宿根花卉和观赏苗木的生产。高标准建设昌平小汤山现代花卉生产示范园区、顺义三高绿港花卉生产示范园区、丰台花乡千亩高端花卉生产示范园区、大兴黑垡设施花卉生产示范园区;充分利用现有花卉产业发展基础,依托北京众多科研院校、花卉企业、花农,形成点、带、面花卉产业发展格局,发展百村千户花卉专业化村镇。

四、创新花卉产业发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