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2:32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1

一、我们为什么关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承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等重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这是由中学语文教材特殊的地位所决定的。

1、冲国的教材编写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行为。

在中国,语文教材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特点,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往往代表了国家的某些意志,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对教材的宽容度,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政府对一些社会思潮的认可度。因此,中学使用的教材基本是教育主管机构邀请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很少有哪一个民间机构或者个人独立编写教材,被正式采用。1996年出台的高中语文大纲(试验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是教学的范例,训练的凭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2000年颁布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虽略有调整,但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2、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语文教材的选本成为改革风向标。

中学基础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关于教育的改革,都会被人们热烈讨论,并寄于过多的期待。语文教育从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并不等于语文教育就没有问题,恰恰是成绩与积弊同在。2007年,围绕着恢复高考30年引发的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讨论,再一次印证了基础教育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果说,过去人们还一直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难中争论不休,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话,那么到今天,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已经超越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是直接面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才等人们更加关心的话题。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的理解,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两个:一个是工具性的,即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另一个是价值性的,即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相应地,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课文的宗旨和标准也应该是两个:一是文章的审美性、文学性,也就是说入选的范文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足以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语言能力;二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体现的道德立场必须合乎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从这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笔者认为,一部好的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标准:

1、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审美价值与文学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范文应该是优美的名篇,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审美认知能力。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名作,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大漠孤烟、云雾江南等大自然美景的体悟,对生离死别、人性善恶的洞察,使他们成为有着健全人格的人。受过这种审美熏陶的学生不仅能哀民生之多艰,亦能惊叹自然之美好;不仅能知道“国破山河在”是一种悲怆之美,亦知道“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种凄艳之美;不仅知道茅盾的白杨树、杨朔的荔枝蜜代表了一种精神,亦知道林语堂的秋天、戴望舒的雨巷更有一种别样的况味。总之,中学语文教材的价值绝对不能体现在语法分析、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等方面,而应该是文学性和审美性的。

2、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的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中学语文教材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北京版新教材保留作为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包身工》,是有其道理的。

中学语文教材还应该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中学语文教材,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应该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由、平等精神的有道德操守的现代人。我们的教材不需要培养骄傲自大、滥用权力的“人上人”,而应该培养自主而不放纵、自尊而不自大、自决而不专断、自省而不自卑的“人中人”,培养懂得悲悯、懂得尊重、懂得思索的思想者。《百年孤独》、《变形记》、《西西弗神话》、《许三观卖血记》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对人类现实困境的正视,是对人类的普世价值的肯定。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2

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道”包罗万象,其中就包含了深刻、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呢?用曹延汹的话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爱祖国教育,是爱国情感、理念、实际行动的历史积淀和时代的凝结;其次是爱国家的教育,是热爱国家的情感、理论、逻辑、具体实践的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意义上就具有了阶级性。”①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热爱和平和自由、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我们着重从最主要的三个部分,即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汉语知识”部分和“语文实践活动”部分进行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苏州园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赞颂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抒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勾勒出了塞外河山的豪犷、壮美。这些课文共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这是爱心的扩展和延伸。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最后一课》、《故乡》等。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穿了绿色礼服,在拼字母时声音因为激动而发抖,课后散学时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他这些不同寻常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即将离别的学校、祖国的眷念之情;镇上老人的专心听讲与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种爱国情感的力量,以及人们对收复国土的期望和信心;小弗郎士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这一巨大的转变,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弗郎士浓烈的爱国热情。《故乡》中的最后三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对被压迫、被损害的农民的同情,对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体会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些课文是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感受。

(三)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如《中国石拱桥》、《核舟记》、《背影》、《散步》、《我的老师》等。《中国石拱桥》歌颂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背影》、《散步》所表现的是尊老爱幼、尊敬长辈这样的优良传统,这是爱国主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四)反映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英雄辈出的,如《七根火柴》、《谁是最可爱的人》、《藤野先生》等。《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保护七根火柴,为了保护中国革命事业的火种与希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情节,反映了鲁迅为了救国上下求索的献身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的升华,是爱国主义从认识走向实践的飞跃。

(五)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过零丁洋》、《岳阳楼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过零丁洋》塑造了文天祥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闪光名句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破阵子》里“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

二、中学语文教材“汉语知识”部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项学习内容,即汉语知识的学习。在教材的第一册有这样的学习内容:《汉语和汉字》,在这一部分,教材对“汉语”和“汉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具体内容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越来越受到重视。1973年10月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五次委员会以93票对0票,一致通过把中文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汉语、了解汉语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②这些内容的介绍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目前,母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而对“汉语和汉字”这一汉语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汉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还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当中,汉字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电脑、网络上可以直接使用汉字来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学生在对汉语、汉字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之后,能够明白汉语、汉字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家的团结、统一等问题上的巨大作用,能够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汉语,写好汉字。而热爱汉语,学好汉语,写好汉字,同样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三、中学语文教材“语文实践活动”部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一部分当中,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写字比赛”(第一册)、“警语的收集与评比”(第二册)、“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第三册),“说成语故事比赛”(第三册)。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对祖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写字比赛”中,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警语的收集与评比”活动中,对警语内涵的学习,对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也是很有帮助的。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和著作中,留下了许多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警语,这些警语中既是他们做人、行事的经验总结,又是他们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在众多的警语中,不乏具有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在进行“古典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通过吟咏和背诵诗歌,既可以吸取诗歌里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精华,感受到艺术奇葩的芳香,又可以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在进行“说成语故事比赛”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成语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成语,真正体会成语当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例如:成语“大义灭亲”意思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关于这个成语有这样一个故事:《左传・隐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杀死桓公,因此石就把石厚杀掉了,当时有人称赞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在这个故事中,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没有包庇自己犯罪的儿子,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足见石对国家的忠诚。又如,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是:“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里表现的是蜀相诸葛亮对蜀国的热爱与忠诚。对这一类型成语故事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促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另外,对成语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让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对学生晓之以情,喻之以理,可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学习语文教材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格,了解历史,懂得教材课文所阐发的哲理,对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语文教师应以之为己任,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已的贡献。

注释:

①曹延汹.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山西大学文化素质网,2005.7.

②郑晋鸣,康星星.不该冷淡我们的母语[N].光明日报,2005.9:(1).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文,“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中的“濡缕”,注释为:“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7]19“‘衣缕'的‘衣’为误译”。南宋鲍彪注云:“沾濡衣之一缕。”[8]1800课文的注释当本于此。该句的前文是“使工以药淬之”,指将所求得的“徐夫人之匕首”用淬火技术处理,这样就会把毒药浸到匕首上。“以试人”的目的就是验证毒药之效。按照课文的解释是: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既然已经到了“血沾湿衣缕”的程度,那么“立死”的结果恐怕足可认定为匕首使然。胡三省《通鉴注》引司马康曰:“血出如丝缕也。”[8]1800这个解释较课文为优。我们不妨将“濡”、“缕”分别作一考察:“濡”字,《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毛传:“濡,渍也。”《广雅•释诂二》:“濡,渍也。”“渍”即浸、泡之义。《集韵•虞韵》:“濡,沾湿也。”所以,“濡”训“浸湿、沾湿”是没问题的。“缕”字,《说文解字•糸部》:“缕,线也。”段玉裁注:“此本谓布缕,引申之丝亦名缕。”训丝线、麻线,这是“缕”的本义,无论布缕还是丝缕,都极言其细。词语“千丝万缕”,“丝”与“缕”同句对文为训。“缕”后泛指线状物。据此,“血濡缕”应当理解为:血仅浸湿一缕,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极言浸湿范围小,而药毒性剧烈。其实,翻开《史记•刺客列传》,裴马因《集解》说的是很明白的,“言以匕首试人,人血出,足以沾濡丝缕,便立死也。”疑课文注释“沾湿衣缕”为“沾湿一缕”之误,虽一字之差,意义迥然。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4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00-00

目前,很多老师都希望设计完美的教学流程,配以精彩的教学课件等,期许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实际上,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更能使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并且方式多样化,取得令人欣喜的效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材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言中渐渐掌握语文规律,不断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整体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让学生贴近历史

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它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具有动画、视频等效果,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可以从大量的影像中,理解并感悟文本中的深刻含义。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于一些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并不了解为什么作者会发出如此的感慨。而理解这些,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当时作者所生活的历史环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多媒体教学资源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文中大部分的篇幅抒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圆明园的恢弘气魄。可是却很难具体理解课文中所写的:“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圆明园的建筑如何宏伟,文物如何珍贵、丰富,是学生无法想象的。不过通过多媒体的影像介绍后,学生有了一定的视觉审美,以至于在文章最后看到我国这一伟大的园林艺术遭到毁灭时,学生内心无不激起千层浪。在慷慨激昂的读书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心中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让他们更有直观的感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有些文学作品选入教材时常常是节选段,只是原著内容的一部分,教学时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更弄不明白前因后果。虽然阅读原著能够全面熟悉故事发展情况,但是阅读的时间长,不能保证教学需要,观看影像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原著的内容梗概。比如教学《草船借箭》,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改写的,书中描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为什么要陷害他呢?大多学生一头雾水,我们可采用多媒体有选择地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让学生搞清楚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了解“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因心胸狭窄最终吐血而亡等故事梗概。

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有关于那些距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历史,更需要借助这些视听录像,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而且在更大的平台上汲取知识的力量。

二、妙用教材,让学生放飞想象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按照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品味语文所带来的无限美好。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我国,人教版、苏教版等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多,但不论什么教材,“插图多”是每一种教材所具有的共性特点。插图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色彩特别鲜艳,具体、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片面追求课堂效果,把本来可以用插图解决的问题,变为用教学课件来解决。有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尤其是为了充分吸引低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特意把插图移进课件,并且做得技术高超一点,动起来,会说话。这样反而把本来应该据此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教学场景给抹去了。

比如在学第三册《识字6》的时候,让学生把新词贴在插图上,教师为之取个好听的名字“给动物挂牌”。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细节,比那种花哨的课件要合理许多。因为,学生在贴新词的时候,必须要认识插图上的静态事物,然后在认识并且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才能把词语贴准确。其实这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会在贴词语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本来可能单调、乏味的识字写字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简化了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用教学课件与教学插图一起配合,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说,这样的课件虽然未必能在课件比赛中获奖,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教学细节而言,使得教材中的插图得以充分利用,插图使用的有效性达成度非常高。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教学工作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画面,如此的课堂场景,虽然朴实,但是特别精彩。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几百篇,这些课文不但包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而且都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些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课文,往往都非常的含蓄,特别的精练,文章的作者有的时候不会将文章每个细节都很详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就是蕴涵在文本字里行间的空白所在。

如在学习一些古诗词时,教材中那幅插图为学生更快地融入诗境,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牧童》是一首以牧童为主人公,展现他在放牧之后,躺在月夜下的草丛中一边吹着笛子,一边欣赏着皎洁的月光。表现出儿童那种无拘无束、恬淡宁静的童年生活。教授这首诗之前,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教材中这幅图画:“在图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有的说:“牧童在吹笛子。”有的说:“牧童在休息。”……此时,又提出疑问:“放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语写出画中的场景外,你还会想到什么呢?且完成后说一说。”如此,传授品读诗词不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发挥自我表达能力,体会图画中的无限意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会拘泥于诗中所说“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照月明。”他们往往会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牧童的生活:“牧童可以如此悠闲自在,难道晚上可以不用给主人做工吗;牧童怎么没有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他一个人在吹笛子,他的伙伴们呢……”这些想法,是原本单一传授诗词所未感受到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此时诗人心中的那份纯真的童年生活情趣。同时,学生在学习第一首诗之后,也可以利用相同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后面两首诗词,从而实现由教师的教学到学生的自学的转变。

教材在教学资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欣赏、陶冶美的同时,也在逐步地把文本与图画相结合,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之内化。

三、挖掘生活,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文学作品大部分来自于生活的提炼。在小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的作家生平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各种趣闻是他们笔下所喜闻乐见的素材之一。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而言,课本中所讲述的事情或许就是他们昨天或是今天所做的事情。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导他们通过对比自身的生活与作者笔下的生活,感悟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发学生的共鸣。

如学生在学习许地山《落花生》一课时,大部分的学生对文章中花生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文中有关作者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种花生、收花生的场景,学生们的情绪热烈而激动,这与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相似。在引导学生学习父亲那段平淡却又含意隽远的话:“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全班同学无以不欣然点头,的确如此。由花生的品质延伸到做人要如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精神,也是学生切身感悟领会的深刻道理。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5

十多年来,各类中医护理学基础或中医护理学教材发展迅速,通过搜索引擎及联合书目查询系统等方法可检索出近60本教材,已经基本适合和满足高职、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需要。但由于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起源于中国,国外没有相应的课程,无法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直接引用原版教材,双语教材编写的难度较大,因此截止到2009年,国内尚无该课程的双语教材出版。

1.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学的需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更需要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部在2001年的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进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或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近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促进中医国际化开展了多种学科的中医双语教学,中医护理学也紧跟中医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国内一些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院不仅开设了护理的涉外专业方向,而且也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中设置了双语教学,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又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且能承担中医护理国际交流的人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教学,而双语教材是实现双语教学的基础,因此编写合适的双语教材对有效实施双语教学至关重要。

1.3中医护理学国际交流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热潮的涌动,中医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学科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陆续有国外院校来国内中医院校护理学院洽谈并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项目。以我学院为例,2011年以来我院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洽谈中医护理培训的项目。虽然中医护理学科的国际化交流逐渐增多,但东西方地域、文化和语言等差异还是严重的妨碍了中医护理的国际交流和推广。为了适应国内外对中医护理人才和中医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加快中医护理国际化进程,培养出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护理人才,编制一本既适合国内护理专业所用又同时兼顾涉外专业及国际交流的双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思路

2.1编写人员由多学科背景专家组成

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不仅考虑了国内中医护理学教学的需要,也考虑了外籍学生学习需求的特点,并借鉴了国内外现有中医英文版教材编写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由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循证医学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编者编写中英文稿,以保证教材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突出内容的实用性与适应性;另一方面又邀请母语是英语的外聘海外护理专家参与审译,对国内医学和中医学英语专家的翻译稿进行语言的润色和修饰,确保英语的原味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做到学术水平与本土化两方面的兼顾,以推出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

2.2编写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该课程自身的特色和国内外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者通过多次会议商讨,确定教材的编写大纲和编写内容。编写内容的组织、章节设置、字数分配、知识点的强弱程度、整本教材的系统层次等方面,在参考国内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及《中医护理学基础》双语教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编写者多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经验,最终确定了教材的编写框架和内容。为了切实适合国内教学和针对国外学生的短期培训班的教学需要,本教材在内容的取舍及深广度的把握方面遵循如下原则:力求知识结构科学实用、整体优化、内容简洁够用、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和实用性。因此,本教材由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部分组成,具体内容涵盖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经络腧穴概述、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一般护理、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自我调护以及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

2.2.1精炼“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鉴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国外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而国内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已学习该部分内容。因此,该部分内容的选择以“必需、够用”为度,仅介绍最能体现中医理论特点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在文字的编写上删繁就简,尽量减少陈述,力求精炼。

2.2.2增加“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内容

中医护理学科的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慢性病管理中融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方法和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简、便、廉、验、效”的优势。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未病先防、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养生、康复、保健和防治中的优势。因此,教材中加入了“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的内容。“中医自我调护”涉及口腔、颜面、头发、眼睛、耳部、鼻部、颈椎、手足、胸背腰腹等部位的调护。“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精选了国内外常见、且能体现中医护理防治优势的8种病症,包括感冒、不寐、胃痛、便秘、痛经等。

2.2.3加强“中医护理常用技术”内容

中医护理有一套不同于现代护理的独特护理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常用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熏洗、贴药、敷药、热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离子导入、推拿、穴位按压、穴位注射疗法等内容。在以往的对外交流中,发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兴趣浓厚,希望有机会学习并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加强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内容的编写对推动中医护理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可程度及技术自身的可操作性,本教材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穴位按压、推拿法、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热熨法和熏洗法。

2.3创新版式,增加可读性

有研究发现,学生更乐于接受配有图示,并附文字说明的教材。本教材借鉴原版教材多配以彩色图片的特点,更注重图文并茂,增加了插图量、调整了教材页面设计,使教材更加生动而直观,增加教材的可读性,以适应外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6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受和领悟到生命的有限、唯一和不可逆转,思考生命价值的存在意义,在人生中体现其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生命珍贵的教育。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是短暂的,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鲜活的生命有可能顷刻间就划上句号。现实中,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压力。这时,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压力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那么,消极的因素也许能转变成积极的东西;但许多学生缺少耐挫力,所以,当他们抱怨“累”“无聊”时,其实就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念头一个个打消,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要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生命价值的教育。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前途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期许,面对与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更出色的同学,他们很可能只是普通一员,这种普通一般的状态会使他们不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受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有的学生把生命的价值视为赚大钱,住大别墅,做大官等。这是把生命的意义视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学不只是为进入社会之前的人生准备,还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生命安全的教育。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的价值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教育领域中,学校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精神的成长,还要防止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和出现,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事实上,大中小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经常有发生。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有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

二、汉语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因素

无论是小学汉语教材还是中学汉语教材,都有关于生命教育题材的语言材料。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双语班使用)做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如表1展示的内容,系小学教材中生命教育篇目,教师在确定情感与态度目标时就可以结合生命教育去完成。汉语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这些承载着人类生命智慧的语言材料融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进而转化为其精神世界的—部分,达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材料时去体验生命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安全的重要,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建议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汉语教学中

目前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也是我们各学科教师的任务之一,汉语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因此,汉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这个问题上责任重大。然而,提高汉语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指导教育能力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汉语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应的理论素养,要在每位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生命教育,发挥模范作用,还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说教,要以情动人、以境育人、以榜样服人。“生命教育”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意义,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4-03

学习文言文,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难免出现注释问题,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本文摭拾数例,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①“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②“指”、“这里指”;③“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属于语义注释,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①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击退仅仅是打败,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是特指,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跑,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跑,逃走,逃跑。②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逃跑”的意思。可知,“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

3.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通溟,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小雨溟溟也。从水,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幽也。从日、从六。”可见,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实事求是,不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同时,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精益求精,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第4版).商务印书馆,2010,320.

②古代汉语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9:1093,945,729,124.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6-87.

④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749-750,1673,688,1166.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中《语文》(必修1至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8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 渗透 教材 教学实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呢? 

一、善于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的文化 

即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分享(在交流的时候能够结合所学的外语进行,这样就关注了语言和文化共同发展),最后汇总。 

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国家、国籍这一模块知识内容时,由于不是直接地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直白地教授相关国家的文化所取得的成效不是很明显,我就布置了以下的前置性练习。 

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了以上的表格,对相关的一些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熟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铺垫。把这些国家的中文名用英语来表示,同时结合一些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自然风景,了解了异国的自然文化以及人文文化并且巩固了相关动物的语言知识,同时预知了有关花朵的语言知识等等。 

二、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异国文化并与本国文化对比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unit 6“Let’s eat”时要掌握的单词有cake(蛋糕)、hamburger(汉堡包)、hot dog(热狗)、French fries(薯条)、bread(面包)、chicken(鸡肉);常见的饮料有water(水)、juice(果汁)、milk(牛奶)、Coke(可乐)、coffee(咖啡)、tea(茶)。中国传统的食物(Chinese traditiongal food for good wishes)有汤圆、粽子、月饼和饺子。这样有了强烈的比较,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食物的同时,学会了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食品,真正实现了跨文化交际。 

三、通过各种形式体验文化,并运用在语言实践中 

1、通过写作 

在学会了如何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写作(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或者英雄人物),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如国家、国籍、服饰、外貌特征等。

2、通过观察、讨论 

在学时间表达用语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各国的时差,并了解到时差是怎么来的。时差是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北京下午两点的时候,伦敦是上午六点,纽约是凌晨一点,悉尼为下午四点。 

3、通过实践、总结 

学习食物和饮料等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国家的饮食文化,并做成手抄报的形式。又或者让学生亲自到麦当劳、肯德基餐厅吃东西,感受异国的饮食差异;同时制造机会,综合服饰、购物用语的知识,让学生表演shopping。通过小学生的语言实践学习,了解了异国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听、说、玩、演、做等,尤其是情景对话,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四、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源途径学习外国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外国文化。如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查阅复活节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等,利用声、光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文字的不足。教师

[1] [2]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95-02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进入到初高中课本,像《孔乙己》、《一件小事》、《药》这些作品和部分杂文,当时是因为推崇白话文而选编的。从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区语文教材开始直到解放后,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选编较多的部分,阶段和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当时别的作家作品都被撤下,鲁迅的作品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教材。结束后,情况有所改善。

1 鲁迅作品的价值

由于鲁迅本人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他在少年时期就有忧国忧民的意识,这个可以从他东渡日本,幻想以学医救国可以看出;作为文人,他又将这种忧患意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主体性和真切的同情心。

1.1强烈的民族性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他深为当时国民中的思想意识落后,深受封建余毒迫害而麻木不仁感到愤慨,他具有屈原那种“举世皆醉而我独醒” 意识,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在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像一面镜子,让所有的国民从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他在作品中对一些传统现象都做了深刻的批判,在《藤野先生》中,他为那些围观杀头示众的“看客”悲哀,这些人已经麻木得不分是非,只要人多的地方,他们都赶去看,连某人吐了一口吐沫,自己蹲下去,也会招来一群人。这些麻木的人在他小说中成了一组群像,像阿Q,祥林嫂、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酒客都是这种人,鲁迅塑造这些形象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更深的原因反映了在腐朽文化下的中华民族的病态。这种具有举镜让人自照的行为具有惊醒世人的作用,使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会为自己的民族劣根性感到羞愧,因此学习鲁迅的作品具有树立民族自尊的作用。

1.2鲜明的主体性

鲁迅先生一生痛恨的是安于屈辱不知反抗,彷徨逃避的奴性哲学,他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性主体的缺失才是导致文化精神的丧失和人性麻木的根源。因此他笔下塑造的人物都是深入人性本质、触及灵魂的,读他的小说,总让人产生无法回避,必须要做深深自责的感觉。

在《祝福》,面对一生不幸的祥林嫂,整个鲁镇都没人对她可怜的身世中给予一丝同情。对于她反复诉说的孩子被狼叼走的辛酸往事,没有人安慰她,总是在她刚开始诉说:“我真傻,真的”时就将她的后面给截断了;她连死了两任丈夫,别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认为她不吉利,连祭祀的活也不让她做,尽管她诚心诚意。对于她 一生不幸,还要编出一套死后下地狱的可怕前景来吓唬她。在小说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知道整个鲁镇人是麻木的,但是“我”又干了什么?在内心深处“我”和鲁镇所有的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最后“我”作为知识分子对麻木的现状无力改变,只能离开鲁镇来逃避。小说正是通过我的觉醒和无力来反衬人格追求和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批判主体意识丧失的悲哀!学习这样的作品也是为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追求精神自由。

1.3真切的同情心

在鲁迅的小说中,描写了大多数麻木而缺少同情心的人物。像《药》中的华老栓为了治好华小栓的病,花高价从侩子手那里买下了人血馒头,全然不知这是革命者夏瑜的人血。《孔乙己》中,孔乙己被举人老爷打折了腿,整个咸亨酒店的人都当做笑料,孔乙己死了,掌柜的关心的是欠着的酒账还没还。《阿Q正传》中,面对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的欺负,阿Q只能用精神胜利法“老子被儿子打了”来。对于比自己弱势的小尼姑、小D,他还要去欺负人家。

对于这些麻木不仁的人物,鲁迅在批判和谴责的同时,其实还是怀着深深的同情,同情他们的愚昧。造成这种悲哀的,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深刻的同情,可以激发学生对真诚和爱的关注,对冷漠的批判。

鲁迅的作品出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之外,在文学方面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在散文方面,他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在小说方面他善于利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在杂文方面,他善于运用形象化和讽刺手法,这些艺术创作方式都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2 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选材上已经开始变少,还引起一些争议,认为鲁迅的作品已经不再使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多数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没多大帮助。造成这种原因主要始于以下几个方面。

2.1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认识不足

鲁迅先生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时代,当时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国也开始向民主制度过渡,但由于中国的落后,尤其是中国农民还处在封建礼教流毒中,对于外面的变化毫无知觉。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的文人,鲁迅为这种现状深感悲哀,他用自己的笔来呼唤人们觉醒,批判这些麻木的现象。学习鲁迅的作品,如果不从他生活的环境去理解作品,作品就显得深奥。

2.2对鲁迅先生的看法被植入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对鲁迅先生的看法主要还是由于建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中被植入了太多的政治因素,由于在期间,中学语文所选的教材全部是鲁迅作品,都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他的那些描写农民的小说都被贴上了“揭露封建社会,揭露旧中国”的标签,以至于对其中的蕴含的作者思想都没有细细体味!在今天,政治化倾向已经淡出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政治化,不仅教师怕教,学生也不爱听。

2.3教师对于鲁迅的作品了解不够

有的教师还是以自己当年学语文时的方式来教授鲁迅作品,不仅泛政治化严重,而且那种方式也比较落后,应当要用新的方式,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来看待鲁迅作品。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首先要从了解他本人开始,关于鲁迅的传纪有他侄女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和林志浩的《鲁迅传》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鲁迅,只有熟读这些作品才能全方位地了解鲁迅的为人和他的思想,这样才能全面理解鲁迅的作品。

2.4应试教育下,语文这种特殊的科目也被赋予了标准答案

我国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在应试教育下,学习都具有功利性,语文这种特殊的科目也被赋予了数学一样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氛围下,所有的语文教学都成为在用词用句的含义选择,将一部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性、人文性都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法,不仅是鲁迅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成了工具化、应试化的训练对象。

正因为有以上这类原因,作为思想深刻的鲁迅作品,不仅没能在语文教学中起到启迪作用,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这确实是文学的悲哀。

3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

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家,以其特殊的个人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他的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一段时期的特殊历史,还可以通过作品学习他的民族精神。要学好鲁迅作品,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在教学中充分认识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思想意识方面变得越来越狭隘,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呈冷漠态度,例如在当前,面对我国的空气污染,经济不及国外发达这种局面,很多人想到的是离开祖国,移民一个空气好,经济发达的国家,对于国家存在的问题没有努力去克服,找到病源。而鲁迅先生当年却是抱着一腔热情远渡日本,希望用高明的医术来救国救民,后来发现我国落后并非是缺乏医术,而是人民思想落后造成的,于是他拿起笔来,以小说和杂文来痛砭社会顽疾,以达到民族精神自醒的目的。因此学习鲁迅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格修养。

在鲁迅的作品中,尤其是他的小说,描写的都是他的故乡绍兴的风俗人情,无论是人物生活的环境,还是人物语言都有浓厚的绍兴地方气息,像“茴香豆”“梅干菜”“毡帽”等,读到他的小说,仿佛置身于绍兴乡下。这些都可以让读者了解绍兴的地方特色。此外,鲁迅的小说语言具有精炼、传神之妙,像祥林嫂的那句:“我真傻,真的。”阿Q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看到这两句话就会有一个可怜的女人站在人们面前,卑贱地希望人们能听她说说自己的辛酸;可怜的阿Q被打了还要强装欢笑,这两句话已经成为经典,代表了两个文学形象,就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哈姆雷特》一样。还有杂文中“阔人”和“窄人”的对比又会使人忍俊不禁。这些经典的语句值得学生去学习。

由此可见,学习鲁迅的作品要通过作品看作者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揭自己疮疤的勇气和爱国的民族精神。

3.2教师要了解鲁迅作品的真谛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对鲁迅先生的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学习鲁迅作品。

了解鲁迅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我国的近代史,尤其是鲁迅生活的年代,只有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才能了解鲁迅当时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同时要多读鲁迅的作品,摒弃过去那种泛政治化的印象,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鲁迅的作品。目前,我国文学界关于鲁迅的研究资料也很丰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一些鲁迅的研究史,以及一些关于鲁迅的传纪

3.3应用新媒体和对比方式学习鲁迅的作品

在新时期,新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每一个中学课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来了解鲁迅作品的背景。一些电影作品因为有直观性,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都有比较真实的还原。鲁迅的作品被拍成电影的有《祝福》、《阿Q正传》、《药》、《伤逝》。

除了利用新媒体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学方式,比如用鲁迅作品和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作对比,以此来分析鲁迅的风格。例如同时期的沈从文也是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他写的是湘西,但他的作品都是赞美故乡的美好,而鲁迅却是批判和揭露故乡的丑恶。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了看客,这是他最深恶痛绝的。在学习中也可以用鲁迅不同作品中的看客加以对比,例如《药》中的看客,《祝福》中的鲁镇人,《阿Q正传》中的未庄人,《孔乙己》中的酒客,找出他们的共同点。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

4 结语

鲁迅先生的作品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显得深奥,而这种思想性正是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因此更要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平,邓越.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J].语文建设, 2012(21).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例10

1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类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六册”)教材中,收录的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及女性形象主要有:

《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祝福》祥林嫂,《边城》翠翠,《荷花淀》水生嫂,《氓》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项链》玛蒂尔德,《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雷雨》蘩漪、侍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窦娥冤》窦娥,《香菱学诗》香菱,《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探春、晴雯,《羚羊木雕》妈妈,《女娲造人》女娲,《我的信念》居里夫人,《木兰诗》花木兰,《观舞记》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真正的英雄》女教师,《蜡烛》老妇人,《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我的母亲》母亲,《再塑生命》安妮・莎莉文,《故乡》豆腐西施杨二嫂,《心声》程老师,《蒲柳人家》一丈青大娘,《音乐之声》玛利亚等。

从统计看出,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以女性为主要形象的课文不过30篇,从数量上看,明显处于弱势。同时,通过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典型形象有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形象、革命初期的劳动妇女、传统的青年女性和教师等。根据这些女性形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可以将之分为四类: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20世纪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当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外国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根据前面的统计,属于中国古代作品女性形象的相关课文有:《触龙说赵太后》、《氓》、《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木兰诗》等。

中国20世纪初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祝福》、《故乡》、《边城》、《雷雨》、《阿长与山海经》、《我的母亲》、《蒲柳人家》、《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等。

当代中国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羚羊木雕》、《心声》、《女娲造人》、《观舞记》等。

外国文学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项链》、《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的英雄》、《蜡烛》、《再塑生命》、《音乐之声》、《我的信念》等。

2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这些年来,女性主义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将缺席的女性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展示了更强大的理论抱负。当我们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之后,我们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另一种话语,或者出现另一类批评视角。这便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当女人遭遇女性主义,当男人遭遇女性主义,它必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1]在女性主义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定位,探讨其在受教育者面前的表现力以及教育意义。

教材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参中的提示、引导对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通过前面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所进行的统计与分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都以男性为标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标准上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漠视。一方面表现为写女性的文章也是由男性作家以男性的视角来描写,忽视了女性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以男性作者为主体的作者群体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女性的刻画是以男性为标准的。

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借男儿身后勇猛、出色,可谓“壮士”;还女儿身后就得“还故乡”,就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作者认为花木兰是一个女子,“还故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教材这样概括和评价木兰这一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作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做到了许多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整装待嫁。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亲人和国家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但是木兰的牺牲、隐忍、无奈,木兰的内心世界谁又能体会得到?学生只能被教材中的英雄形象所感染,对木兰只是崇敬,对木兰的内心世界并不了解。女性无论怎样出色,家庭都是唯一的最后归宿。教材中的分析不能使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女性形象。

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祝福》、《边城》、《雷雨》、《氓》、《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以社会底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压迫女性自由,女性不能把握自己的爱情和命运,生活完全依附于男性的事实。同时,这些课文表现的大多是女性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命运悲惨,令人同情。教材选用这类型作品的目的是大概是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历史、认识当时的社会。但是,过多地选用这些作品进入教材,对青少年还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会让学生们认为女性是软弱无能、孤独寂寞而又无助的,从而使得女性向来地位低下、比男人弱小的观念通过教材的展现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的潜意识中,更容易让女生产生自卑、男生产生自大的心理。

《触龙说赵太后》、《阿长与山海经》、《我的母亲》、《羚羊木雕》、《蒲柳人家》、《蜡烛》等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出现在家庭领域中,作者都将女性形象俗化、窄化、平庸化。如赵太后、胡适的母亲、万芳的母亲、长妈妈等这些都是以“母亲”形象出现,都体现了“母亲”溺爱孩子或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共性。本来,赵太后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太后,教材中却淡化了这位杰出的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上的成就。教材选此类文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理解,体会母亲的艰辛,达到尊重母亲以孝为重的效应。但是过多选用缺少时代感的母亲形象,容易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母亲溺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会让正值青春期的女生产生误认,成年后走上与这些女性相同的道路。

当然,这些作品中也有一些能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正面教育的,如《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心声》、《真正的英雄》、《再塑生命》、《音乐之声》、《罗密欧与朱丽叶》、《我的信念》等。这些作品比较好地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追求爱情、敢于献身、乐于奉献的伟大的一面。这些女性形象很完美,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但是有些形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太远,不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青春年少的女生是最敏锐的。她们希望教材中多一些展示女性风采、还她们自信的文章;多一些文武双全的成功女性的典范,且这些形象还不受家庭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约束。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被传统的观念所误导,形成正确的女性观。

3 问题与建议

3.1 现行语文教材中性别视角选文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教材的编写者对女性形象处理得不够合理,让原本生动完美的形象变得苍白片面,使中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全面正确地认识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女性形象,这对中学生的成长很不利。从性别视角来看,当前语文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1 男女比例失衡,更侧重于男性作者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作品。

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述对象的作品很少,所以无法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女性。而且大部分都是男性作者以男性视角来叙写女性形象,这些形象都是男性自我想象中的形象。

从对女性的真实心态的描写来看,应该说,女作家比男作家更接近女性心理体验的真实,或者说,因为性别的原因,女作家对女性的心理期待,对女性真正追求的目标,对女性具有的能力、智慧,她对人格独立与尊严的期待与要求,了解或体会得比男性作家要深刻。

3.1.2 受社会压迫,地位低下的女性形象作品偏多。

教材中过多选择反映受社会压迫、地位低下的女性形象作品,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读后最多只是给予她们同情。但是,有可能更多地会造成学生(特别是男生)对这些女性的漠视,感觉那只是发生在过去的事,现实生活中很少见。这样,大多数学生只会以冷漠的心态去理解,导致学生的误解,认为男尊女卑自古就已存在。如此一来,会导致一些女生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完全接受教材中人物的影响。

3.1.3 缺少富有时代感、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鲜活而具体的女性性别榜样。

中学生正处于经验习得和形成社会性别观念、行为方式与规范的重要时期。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理应为青少年提供正面健康的、为他们所喜爱的、可供效仿的性别形象。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现行中学教材中女性形象本来就很少,而正面的、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典型形象更少。

从中学生阅读心理看,他们渴望阅读生动、幽默、精彩的课文,希望看到更贴近生活、更能与之产生共鸣、具有角色迁移和模仿性的人物形象。而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在呈现女性形象时,不是把她们作为衬托,就是把她们描述成雕刻式的人物,缺乏个性色彩。因此,女性形象不能给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不能给学生以情感上的触动,也就更难引导他们产生态度、行为和观念上的改变。

3.2 建议

性别角色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让人们习惯了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并从个人的无意识转化到集体的无意识,从而也就反映到教材中来。

针对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偏差问题,笔者对语文教材改革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3.2.1 教科书应纳入性别平等意识。选文时应多采用女性观点及增加有关女性经验的主题与素材,公平地呈现两性的活动与贡献,强调性别尊重的态度。

3.2.2 注意选材的合理性。现行语文教材往往流露出作者(或编者)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对女性的贬低。应发挥教材作为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强调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在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教材中有意识地增加职业女性成才的内容,这样就能增加女性受教育者的信心和责任感,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健康人格和现代意识。不要总将女性局限在家庭和社会的低层,应更多关注女性走入社会,成为社会资源的平等享有者、社会财富的共同创造者。

3.2.3 注意女性形象的丰满多元化。多选用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性别迁移和模仿性的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比如,选择一些反映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一些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形象作品,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个性化和社会化。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材要体现现代意识,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提高教材的教育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就必须加大教材中女性角色的数量比例,强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高女性的社会形象,以端正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教育发展真正符合男女平等的社会历史潮流。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得好:“自然界的美全都集中在、而且个性化于两性的差异上。”[2]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两性之间的差异。差别不可怕,差别造成的奴役才是悲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