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集中研修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19:31

集中研修总结

集中研修总结例1

二.背景

根据权威部门,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55667辆。而且这两年多,山西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190辆左右。截至2017年底,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1450414辆,当年新车注册190874辆,注销登记17066辆。

2017年山西全省GDP为149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2元,增长6.5%,快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1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2443元,下降8.1%;转移净收入6667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2190元,增长9.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462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2824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2337元,增长16.9%;财产净收入164元,增长10%。

太原市现有汽车维修企业近836家。

随着我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增长16.36%,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对汽车维护和修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由于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未知的汽车市场人才需求,需要确认汽修专业的现状情况,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掌握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了解并掌握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

3.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交流,寻求与企业的深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4.提高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

5.锻炼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

6.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工作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7.确定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方法是:

(1)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组织调研本专业的专业现状;

(3)确定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企业调研的范围;

(4)确定采样调查的企业;

(5)设计调查问卷(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6)执行问卷调查。

五.调研设计

(一)调研总体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主体为刚毕业的毕业生20人以上,企业5家以上,一线员工10人以上,一线管理人员10人以上以及部分中职院校。其中一线管理人员包含:

(1) 本地区4S店、维修厂等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 本地区汽车汽修厂或4S店,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调研方法

(1)深入企业实地现场观察、考察。

(2)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访谈(见企业负责人访谈记录表)。

(3)发放调查问卷(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4)网上搜索、书籍、报刊、杂志查阅。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类型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和辅助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的问卷包括对汽修专业毕业生发放的问卷和对企业员工发放的问卷两种类型,其中对毕业生发放的问卷采取自填式,对企业员工的问卷以自填式和访谈代填式为主。

2.设计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要言简意赅,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要通俗易懂,问卷内容不宜过多。

(2)便于回答。针对毕业生或针对企业员工面访调查,不宜耽误他人过多时间而影响到受访者的生活、休息,因此问卷以封闭式的打钩题为主。

(3)目的性明确。问卷的问题应该覆盖本次调研的4个研究目标,从而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

3.问卷结构

问卷内容包含:标题、说明、调研内容和被访者项目

六.现场工作以及资料收集

(一)调研人员构成及安排

1.调研人员安排:此次调研工作将本小组各相关人员联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

(1)组 长:张丽凤(负责编制调研计划、设计调研用表、召开调研会议、控制调研进度、检查评估调研质量、统编调研报告)。

(2)副组长:范常盛(负责落实调研计划、汇总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进行费用报销)。

(3)成 员: 彭亮、李赟、梁卫强、田振芳、 靳炜、 叶美桃、王秀林、王金仙、乔露露、吕旭(负责行业企业调研、 简单分析调研资料)。

本次调研共有调查员12名。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开展,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安排如下:

(1)调研一小组:5人,分别是范常盛、彭亮、田振芳、叶美桃、王秀林(范常盛为调研一组组长)负责调研问卷的设计与修改、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工作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和制定调研报告等工作。

(2)调研二小组:5人,分别是张丽凤、梁卫强、李赟、靳炜、乔露露(张丽凤任调研二组组长)负责调研人员的培训、实地调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3)调研一小组和调研二小组10名调查员以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负责10家以上企业实地调研。

(4)吕旭、王金仙等2名调查员以汽修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电话、网络、面访等方式,负责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不少于50份调查问卷。

(二)资料收集

调研所需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有项目技术小组人员负责整理收集,收集方向和范围为:汽修专业现状资料,人才需求资料,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等。

七.调研要求

1.人员要求:

所有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要穿校服(没有校服的要求着装正统),要体现学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绝不能有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行举止。

本次调研工作意义重大,任务重、时间紧,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随机应变,确保调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予以指导。

在调研中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普遍调查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检验调查结束的问卷是否完整,有无遗漏,可否补救。

访谈时要注意内容的详细记录(如有必要可录音,供后续整理)。

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采取书面报告和口头讲解的形式。书面报告将对调研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以便对专业建设以及企业前期的市场准备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书面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要、调研目的、调研过程、结论和建议、附录。其中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九.情况、费用和时间

(一)企业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企业主要有10家,具体名册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具体地址

调研时间

1

2018.1.10~1.31

2

2018.1.10~1.31

3

2018.1.10~1.31

4

2018.1.10~1.31

5

2018.1.10~1.31

6

2018.1.10~1.31

7

2018.1.10~1.31

8

2018.1.10~1.31

9

2018.1.10~1.31

10

2018.1.10~1.31

11

2018.1.10~1.3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费用预算

本次调研的费用预算主要用于调研人员培训和调研活动开展两方面。具体费用安排如下:

项目

细项

费用(元)

时间(天)

参与人数

合计(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问卷设计

400

4

3

500

问卷印刷

1000*0.1

人员培训

场地及组织

400/天

3

20

1200

人员费用

加班补贴

60/人/天

7

20

20000

交通补贴

5/人/天

伙食

10/人/天

杂项

项目备用

1000

——

——

1000

总计(元)

——

——

——

——

21700

(三)时间安排

项 目

时 间

负责人员

内 容

调研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6/5/5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试调研后的问卷修改

人员培训及前期准备

2016/5/6-5/18

1.调研人员的培训

2.调研问卷的印刷

调研工作开展

2016/5/20-2016/5/31

调研人员按安排各自开展调研工作

数据统计与调研报告

2016/6/1-2016/6/8

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研报告

十.调研工作计划

序号

研究任务

研究内容

调研方式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材料

1

对汽修专业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专业现状、专业课程、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

查阅、收集、分类、汇总

书籍:

网络:

2016/4/20-2016/4/25

书籍、网络

2

对收集汇总材料进行分析及确认调研对象

对汽修专业的资料进行专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调研范围

讨论、分析、查找、确认调研范围

汽修专业毕业生范围

企业范围

2016/4/28

专业汇总材料、毕业生名单、企业名单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制作

针对总结的汽修专业的所需研究内容对毕业生及相关企业的人员制定调查问卷表

设计、制作

1.《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016/5/5

电子、纸质调研表格

4

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

对调研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

分工、培训

调研相关人员

2016/5/6-

2016/5/18

调研表格

调研形象

访谈内容

5

对汽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课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对母校的教学建议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

2016/5/20-2016/5/3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6

对企业进行调研

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访谈

企业一线员工、一线管理人员、人事访谈、总监访谈

2016/5/20-2016/5/31

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7

调研表格收集、分类、汇总

收集毕业生以及企业的调研表,访谈纪录及调研照片

收集、分类、汇总

1.调研相关表格

2.访谈记录

3.调研照片

2016/6/5-

2016/6/7

1.《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表》

2.《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3.《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跟踪情况调查表》

4.访谈记录

5.调研照片

8

分别对调研表格内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调研表格和访谈记录

分析、讨论、总结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2016/6/10-2016/6/1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9

写调研报告初稿

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16-2016/6/2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10

本专业教师讨论记录及总结

针对本次调研和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总结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25-2016/6/28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5.调研报告初稿

11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1-

2016/7/2

以上有效材料

12

专家讨论记录及总结

职教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汽修专业头脑风暴、讨论和总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讨论、总结

本专业材料调研报告及有效材料

2016/7/3

调研报告及专业教师讨论材料及相关资料

13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5-

2016/7/10

以上有效材料

14

方案论证、学校审定和定稿

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论证,学校审定,和最后的定稿

论证、审定、定稿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2016/7/11-2016/7/18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十一.企业访谈提纲

(一)企业访谈简介

企业访谈旨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本调研内容如下:

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升迁经历;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4. 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访谈提纲

获悉贵单位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和阶段性的成果,特我们前来拜访调研与学习,希望能得到一定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感谢您的分享!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人才结构类】

1.贵单位的岗位(群)设置是怎样的?即有哪些岗位分布?

2. 贵单位的岗位设置是依据什么标准或规范?

2. 请简单谈谈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怎样的?包括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未来三年,贵单位最需要的是哪(几)类人才?

【人才现状类】

1.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主要来自于哪些途径?专业对口的占比多少?

2.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缺乏(或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

集中研修总结例2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八字方针,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

>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集中研修总结例3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八字方针,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集中研修总结例4

在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的研究中,最需要突出强调的就是“操作”。以往所提出的各类规范、标准、程序中,在传播应用方面,大多是利用纸张等实质载体来传播。而我们此次的研究要点“操作”,更注重实际动作及实际工序的表达。若仍单单只用文字表达操作的手法、档案的状态、动作的规范等,是很难表达贴切的,也只能给利用者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状态。而利用者若是可以看到规范的动作图片及视频,以文字来说明,声音、图像和视频来辅助,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及视频四种表达方式,来共同表述一件事物,就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易懂,表述详细地展示给利用者。《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的研发,使文字、声音、图像及视频等直观传达方式的融汇成为可能。《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这一研究,不同于以往提出的规范、标准,它可以在更为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档案材质、不同的破损情况、不同的档案形式等差异因素,制定出每一件档案独有的修复操作程序、工具设备及环境要求,使得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更为人性化、精细化、合理化。《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的探究,打破了原来的纸张文字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达更为具体、明确、直观,有益于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的统一与普及。

二 以合理的目标定位为原则。确立合适的研究原则

本课题研究以当今科学技术与我国 传统档案修复技术结合为主旨,强调该项目完成后的传播性、易用性及应用性,使其成为档案修复人员工作中的一个简单实用、方便快捷、并具指导规范意义的辅助工具,使档案得到更为科学、准确、有效的保护。

(一)全面、客观

该课题是面对全国档案系统的一项研究,因此本课题组时刻都秉持着全面、客观的研究态度,尽可能地收集囊括全国的档案破损类型,科学地掌握各地区的档案修复技术,客观地制定档案修复操作规程。

(二)真实、准确

由于课题中所涉及的技术数据比较多,有较大部分资料是收集、整理有关单位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得来的,自身并未对其所有数据都进行研究及试验,因此就要求所借鉴及采纳的数据要准确、权威、可靠。

(三)易推广

本课题旨在通过调研、收集资料及归纳,总结形成出适用于全国档案系统,在抢救修复纸质档案时使用的修复操作规范步骤及技法。并通过文字、图像及视频等手段来全面诠释,进而达到更好的可操作性,使用者更为易用易懂,从而使操作突破一直以来修复操作动作未有规范的瓶颈。在抢救修复纸质档案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及借鉴意义。

三、以客观实践为依据,广泛收集资料与确定研究路线

(―)资料收集

1 理论资料收集

针对该课题所涉及的理论材料进行收集,通过Internet网络、学术期刊网,国内外专业书籍、相关报刊等方面广泛收集。并时刻关注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状况。

2 受损案例收集

辽宁省档案馆是我国规模较大的省级综合性档案馆,馆藏档案年代久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类型较全。除6件珍贵的唐代档案外,举凡明清以来,涉及整个东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皆有收藏,还有大量的满文和日文资料。课题组针对本馆馆藏档案进行细致的调查,收集各种受损类型档案以作案例。

3 国内资料收集

开展一些有地区代表性的档案馆资料的收集工作,了解各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纸质类型及保存的现状。例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自治区档案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等。

4 国际资料收集

开展对港澳地区及国外档案馆资料的收集工作,对外国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纸质类型及保存现状的了解,为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参考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路线

1 调研路线

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东北区域主线路,了解各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纸质类型及保存的现状。开展国内各地区有代表性档案馆的档案收集工作,如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等进行实际调研,了解相关研究内容。

2 技术路线

(1)切实贯彻国家档案局在2001年、2008年的四项与档案修复工作有关的标准化指导文件精神,并以此作为《纸质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及管理系统研究》的重要参考及指导文件。

(2)收集全国各区域派别的档案修复操作程序,并对其精心剖析,以“求同存异”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将其融合。

(3)合理利用扩展思维,打破常规的文字表达信息传达方式,加入声音、图像与视频等,使得《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更为生动形象、直观易懂。

(4)研究开发《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

(5)结合各种技术手段,融入先进的修复理念,丰富档案抢救修复手段。合理使用档案抢救修复技法,使档案得到更好的保护,益寿延年。

(6)建立一个《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的后备团队,在本项目完成后,负责《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的全国推广应用工作,及承担该系统的后续升级更新工作。

四 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前提,深入探索研究内容

档案由于自身的历史价值与唯一性而作为历史的记忆,使其十分珍贵,而对于修复工作者来说,在对档案进行修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所采用的手段与各种工具的介入也需要谨慎,以期达到更好保护档案的目的。所以,在纸质档案修复中我们提出了:无损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小干预原则。

其中共有七个大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归纳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及设备操作的标准要求。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中工作环境的规范,主要包括面积、光线、清洁度、温湿度,基础设施及设备规范研究,如修复工作台规范要求、干燥设备要求、环境控制设备要求、地面要求、配套水电设施要求。

(二)研究提出珍贵档案修复前的原始资料收集的要求。在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

程中,档案未修复前检测工作尤为重要。信息采集的目的是为全面记录档案的各类信息,如:档案的纸质材料、字迹的类型、损坏的成因及类型等,通过详尽的信息采集及分析,制定出适合该档案的修复方案。研究制定了《档案修复信息采集卡》,全面记录档案修复的相关信息,针对每一件档案,为其建立独有的修复信息档案,这将对档案日后的长久保存,档案修复信息的断代传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归纳对每一项程序的标准工序连接。对纸质档案修复的每一道工序衔接都提出明确的步骤与方法,以使操作具体化与有序化。将常见的30种工具使用方法归纳出来,以提供足够的修复借鉴。常规的档案修复标准工序为:档案信息采集一档案纸张材料及墨迹分析一建立修复档案一档案除霉除尘处理一档案受损类型判定一制定修复方案―修复工具准备一执行修复方案―灭菌抑菌处理一归档。

(四)研究提出程序操作中标准规范的动作技术要求。如排笔的使用规范,包括执笔规范、执笔要领和运笔规范等。排笔的执笔规范:按与压、赶与托、抹与推及顶与支。执笔要领:指实、掌稳、掌斜、腕平、腕肘悬起。运笔规范:中锋、侧锋、逆锋、拖锋等运行之法。

(五)研究提出各种类型档案的操作程序。经过归纳,初步判定近10种纸质类型,并以图片形式展示,各纸张类型均有纸样图片作为参照。此外,对照需要修复的档案纸张类型,选取相近似的纸张进行修复。进而达到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延长档案保存年限的目的。

(六)总结归纳出档案抢救修复操作程序。经过细致的研究,总结出36种破损档案类型,如折痕档案、破裂档案、残缺档案、水浸档案、霉变污染档案、酸化档案、成砖档案、粉化档案等。以成砖档案为例,首先要对档案自身的各项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然后判定该档案是否为成砖档案,分析成砖原因,是物理粘合档案还是砖胶性物质粘合档案,并分别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水分子降解法、淀粉类粘结物“档案砖”酶解法等,之后分析档案纸张材料,选用相近的纸张作为修复用纸;分析墨迹类型,看是否溶于水;最后根据档案自身条件,在最小干预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宜的修复方案,从而完成受损档案的修复工作。

(七)研究开发《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根据我们对全国各区域档案修复工作者的调查,大家普遍认为:档案修复操作方面的规程若只是简单的文字表达,是很难看懂、理解的。尽管这方面的标准、规范资料也不算少,但这些标准、规范资料的实用性及易懂性较差,使得人们在’学习和了解修复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解与偏差,急需一种更为直观、实用及高效的表达模式。《纸质档案修复操作规程管理系统》对纸质档案修复的核心技术与关键问题做了一些探索胜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充分利用工程化技术思想的优势,系统归纳井总结了目前流行的纸质档案修复流程,并辅以文字说明、图片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生动的展示手段,内容丰富。同时配以全盘搜索功能,有助于快速定位档案修复资料,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该系统还配置了《档案修复信息采集卡》功能模块,将档案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如入员、全宗号、案卷号、页号、形成年代、墨迹类型、过往修复记录、档案材质、档案酸碱度、纸张白度、修复时间、修复前后图样对比、纸质纤维结构等,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储存归档。此外还对档案修复信息的查看读取权进行分级、分用户管理,加强了系统记录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五、以科研转化为目的,逐步完善研究成果

在“纸质档案抢救修复操作规程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多次对辽宁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进行调查,发现了很多之前未知的档案受损类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案例支持。在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及时地解决了这些受损档案的顽疾,为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的长久保管,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纸质档案修复操作管理系统》的成果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纸质档案修复操作规程的信息化管理

纸质档案修复操作规程管理系统的应用,在辽宁省各地市、区、县档案馆内掀起了学习档案修复技术的热潮。修复技术人员按照管理系统中的修复导航栏有步骤地进行档案修复,在规范了修复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还提高了修复效率。同时系统配置的《档案修复信息采集卡》,将档案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如全宗号、页号、墨迹类型、档案材质、档案酸碱度、纸张白度、修复时间、修复前后纸质图样、纸质纤维结构等,进行系统归档,收集研究个案,为今后档案修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二)边服务,边改进,扩大系统受众面

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管理,查询与维护。修复导航的实时跟踪功能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录修复人员的工作流程,有效防止了人为的篡改和破坏,免去了繁杂的记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修复技术人员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系统高效稳定,灵活安全,后期维护升级便捷

集中研修总结例5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收获希望,让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这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每听完专家的讨论点评,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次面对面讨论,都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每次作业,都是新的感悟与思考,全体参训学员都对模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新学期的选课走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暑期,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部分教师参加的为期10天的新课程专题培训。为组织好此次培训,多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确定富国中学等11处作为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集中研修点。 7月20日各研修点专门召开了筹备会议,对集中研修的内容、模式、时间、开课条件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顺利启动培训,组织语数英98名教师于7月26日下午2:00在各自培训点报到,特组建了班委会,组织教师们对网络平台进行登录测试,确保每一位研修学员按时顺利登录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研修期间编排了巡查日程,由教研室、师训科全体同志组成的巡查组每天进行巡查指导,并提出指导意见。分科驻点跟踪辅导,各集中研修学习点都设置了各科班主任全程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实施一天四点名制度,并对出勤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浏览资源、提交作业,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每天集中学习6个多小时。经培训点负责人、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共同评选,评出了26名同志为优秀学员,由教委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对于非全勤学员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校将学员考勤情况纳入下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迟到(早退)达二次以上、事假达一天以上、病假达二天以上或旷课半天以上的学员其全部午餐补助费学校不予报销。

通过2010年语数外三科培训,各科教师知识面加宽,与专家交流及时的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我办中学的教育教学。

四、几点建议

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培训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

集中研修总结例6

为做好暑期语数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准备工作。为确保所有研修学员顺利进入研修状态,我校组织开好管理人员会、指导教师会、参训教师动员会,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网管人员在假期内熟悉操作规程、做好网络调试等,做实做细研修前准备工作。

2、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要做到两个“结合”: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研修培训和平时教学相结合。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老师只重视关注度,忽视作业质量的现象,学校召开了指导教师会议,要求各学科明确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业上下工夫,确保教师有所学必有所得。

3、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个制度:一是责任制度,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培训的全面工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员认真做好考勤记录,研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对待,不得迟到、早退、旷班;三是考评制度,学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

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计算机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10天的研修无一人旷班、迟到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收获希望,让培训教师受益匪浅

这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每听完专家的讨论点评,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次面对面讨论,都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每次作业,都是新的感悟与思考,全体参训学员都对模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新学期的选课走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暑期,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部分教师参加的为期10天的新课程专题培训。为组织好此次培训,多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确定富国中学等11处作为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集中研修点。 7月20日各研修点专门召开了筹备会议,对集中研修的内容、模式、时间、开课条件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顺利启动培训,组织语数英98名教师于7月26日下午2:00在各自培训点报到,特组建了班委会,组织教师们对网络平台进行登录测试,确保每一位研修学员按时顺利登录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研修期间编排了巡查日程,由教研室、师训科全体同志组成的巡查组每天进行巡查指导,并提出指导意见。分科驻点跟踪辅导,各集中研修学习点都设置了各科班主任全程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实施一天四点名制度,并对出勤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浏览资源、提交作业,积极参加在线研讨,每天集中学习6个多小时。经培训点负责人、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共同评选,评出了26名同志为优秀学员,由教委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对于非全勤学员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学校将学员考勤情况纳入下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迟到(早退)达二次以上、事假达一天以上、病假达二天以上或旷课半天以上的学员其全部午餐补助费学校不予报销。

通过2011年语数外三科培训,各科教师知识面加宽,与专家交流及时的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我办中学的教育教学。

四、几点建议

1、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培训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

集中研修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61-07

一、引言

二语写作中教师书面修正性反馈(teacher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是否有利于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否能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Truscott 指出二语写作中对语言的修正性反馈不仅无益,反而有害。[1][2]而Ferris 则认为Truscott的论断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究检验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3]之后,国内外学者就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4][5][6][7][8]大量的研究者赞同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然而他们的分歧在于何种反馈类型更为有效。[9][10]本文在分析国外书面修正性反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争议存在的原因,并总结国外最新研究趋势,以期对国内探索适合中国的有效教师修正性反馈模式及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启示。

二、研究现状

二语写作中修正性反馈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目前依然是研究热点。统计显示,2008-2010三年间,发表在国外《二语写作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上的文章,有关反馈的话题超过85%。[11]虽然研究颇多,但争议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二是修正性反馈的最佳形式。

(一)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

关于修正性反馈在二语写作中的有效性,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修正性反馈无效,甚至有害;二是修正性反馈有积极效果,有助于二语习得。

总体上,认为修正性反馈无效的研究者比较少,[12][13][14][15][16]例如,Kepner比较了纠错(涉及语法、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准确性)和提供相关信息评语(注重交流意义)两种反馈方式,得出结论:语法纠错不能促进二语学习者语法准确性的提高,因而关注语法的纠正性反馈毫无价值。[17]Truscott采用定性与元分析技术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之前纠正性反馈的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改错对学习者写作能力准确性提高方面有消极影响。[18]Truscott & Hsu比较了接受划线间接反馈和仅有写作练习但没有反馈的两组学习者,研究结果显示在修改文中,接受间接反馈的一组语言准确性较高,但在一周后的新文章中,两组在错误率方面没有差异。因此,他们认为修改后的文章不能作为反馈有效性的衡量标准,进而否定了之前通过修改原文得出修正性反馈有效的观点。[19]

但是,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修正性反馈在二语写作中有积极的作用。[20][21][22][23][24][25]Ferris & Roberts在持续一学期的研究中,让美国大学中72名ESL学习者接受三种不同类型的反馈:(1)间接划线和标注错误类型,(2)间接划线,(3)对照组。结果显示:在语言准确性提高方面(1)(2)组与(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也支持了纠正性反馈在二语写作中有积极作用的观点。[26]Fathman & Whalley研究了美国大学中72名中等水平的ESL学习者,共分为四组:(1)在错误处间接划线,(2)内容评论,(3)内容评论和间接划线结合,(4)对照组。研究持续时间只有几天,最后得出结论:书面修正性反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准确性的提高,并且反馈效果(1)(3)组优于(2)(4)组。[27]

(二)修正性反馈的最佳形式

大量研究者赞同修正性反馈的积极作用,但他们的分歧在于何种形式的反馈更有效。这些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比较集中反馈(focused corrective feedback)与非集中反馈(unfocused corrective feedback);一类比较直接反馈(direct feedback)与间接反馈(indirect feedback)。

1.集中反馈与非集中反馈

集中反馈,也称选择性反馈,主要指反馈对象只关注某一特定语言特征;非集中反馈,也称全面反馈,即传统上对作文中所有错误的反馈。Sheen认为传统的非集中反馈使学习者处理反馈时,产生注意负担,而只对一种语言结构的反馈,可以减轻这种负担。[28]之前的研究认为修正性反馈无效,主要原因是反馈关注的错误类型太多,导致学习者不能有效处理教师给出的反馈。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集中反馈。这些研究都是针对英语冠词的集中修正性反馈。研究结果均认为,只针对一种语言特征,修正性反馈有助于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发展。[29] [30] [31] [32] [33] [34] [35] 但对于集中反馈与非集中反馈哪种更有效,结论仍不统一。Sheen,Wright & Moldawaa将80名ESL学习者分为4组,分别接受集中反馈、非集中反馈、写作练习及无反馈,研究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冠词使用准确性都得到了提高。在冠词及其他四种语法结构中,准确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集中反馈、写作练习、非集中反馈、无反馈,据此他们认为集中反馈能促进语法准确性的提高,而非集中反馈的教学价值有限。[36]而Ellis, Sheen,Murakami et al的研究只证明了两种反馈均有效,却没有证明哪种更优。他们研究了EFL环境下集中反馈与非集中反馈对冠词的习得,研究分为两个实验组:集中反馈和非集中反馈,一个控制组。他们的结论是修正性反馈有助于语言准确性提高,至少有助于冠词使用准确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证明集中反馈与非集中反馈之间存在差异。[37]

2.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

直接反馈是指教师直接在学生的语言错误处给出正确的语言形式或结构。间接反馈是指通过暗示的方法提示出现了错误,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主要包括划线或圈出错误和标注错误类型。[38]关于这两种形式的反馈效果,有三种观点:一是直接反馈更有效,二是间接反馈更有效,三是两者没有区别。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反馈更有效。支持直接反馈的研究者认为,直接反馈可以减少学生没有理解或未记住反馈内容而产生的疑惑,对学习者做出的假设给出更为直接的反馈,为学习者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充分信息。这些研究有的涉及集中反馈,[39][40]有的涉及非集中反馈,[41][42][43]但这些研究者都认为直接反馈比间接反馈更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例如Bitchener & Knoch比较了(1)书面元语言解释,(2)间接划线,(3)口头以及书面元语言解释,(4)控制组:无反馈对高水平ESL学习者习得冠词的影响,证明了修改性反馈的有效性,但是在延迟测试中,(1)(3)组的反馈效果可以维持10周,而(2)组却没有。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书面修正性反馈有助于高水平二语学习者的冠词使用准确性的提高,并且直接反馈比间接反馈更有效。[44]Van Beuningen, De Jong & Kuiken比较了两个实验组: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对9种错误类型进行反馈;两个控制组:写作练习和只修改但无反馈;结果显示修正性反馈有效且直接反馈组的语言准确性高于间接反馈组。[45]

支持间接反馈的研究者认为,间接反馈要求学生按指导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也有助于目标语的长期习得。例如,Lalande比较了直接反馈和标注错误类型的间接反馈,研究结果显示,间接反馈更有助于语言准确性的提高。[46]Razie, Mehdi & Ahmad研究了伊朗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两组分别接受直接改错和间接标注错误类型的反馈,他们得出结论:接受间接标注错误类型的实验组在写作中准确性更高。[47]

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两种反馈形式没有差异。Semke研究了美国大学中141名德国学习者,反馈类型包括:(1)直接改错,(2)以内容为主的评论,(3)直接改错和内容评论相结合,(4)间接指出错误类型让学生自行改正。结果显示几种反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8]Robb, Ross & Shortreed对日语学院的134名EFL学习者进行了一年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共分了四组:(1)直接纠错,(2)间接指出错误类型,(3)间接突出错误(没有指出错误类型),(4)在页边间接标注出错误。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没有明显差异。[49]

三、争议原因

由于研究结论存在争议,这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有研究者从研究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究出现不同研究结论的原因,发现很多研究存在设计缺陷,如缺少控制组,没有写新文章测量反馈效果。正如Guenette曾指出的那样:“由于研究设计和方法不一致,这些研究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时,不同的反馈形式及干扰变量的影响,也会导致修正性反馈的不同效果”。[50]最近的研究基本完善了研究设计:设置了控制组,即无反馈组,并且采取前测——即测——延迟测的方法,写新文章来测量修正性反馈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两个方面分析二语写作中研究争议存在的原因。

(一)理论基础

关于修正性反馈是否有效,各有各的理论基础。其中赞同修正性反馈有积极作用的理论主要是Schmidt的“注意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Schimdt强调“学习者注意到目标语输入并理解注意到的输入会极大地促进二语习得”。[51]Swain提出了输出的三大功能:注意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及元语言功能。她认为输出的注意功能可以使二语学习者注意到自己的中介语与目标语的差距,并促进对后来语言输入的注意,从而有助于学习者习得正确的目标语。[52]

而Krashen的“监控理论”则否定了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这个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Krashen将学习区分为“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两种。“习得”指在交际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会语言,而“学习”则是有意识地通过学习规则和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只有习得的知识才会导致语言的运用,而写作中教师提供的修正性反馈则属于“学习”的知识,因而不会促进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同时,他的“情感过滤假说”也否定了修正性反馈的积极作用。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过滤强会导致吸收(uptake)减少。而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教师提供大量的修正性反馈,则会对学习者的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因而也不利于语言准确性提高。[53][54]

总之,不同的理论观点,导致研究者对修正性反馈持有不同的态度。因此,对于其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也莫衷一是,争论仍在继续。

(二)研究视角

修正性反馈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视角不同所导致。有研究者Ferris通过综述以前的研究,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区分了二语写作与二语习得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55]Manchon思考二语写作的性质,将二语写作的目的分为三种:学习如何写作(Learning-to-write),通过写作学习内容(Writng-to-learn content)及通过写作学习语言形式(Writing-to-learn language)。[56]国内二语习得专家王初明等也曾提出“写长法”,倡导以写作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57]笔者认为,由于学习写作不仅仅要学习修辞、结构等,还应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方面,因此,本文将修正性反馈的研究区分为两种不同的视角——二语写作与二语习得。

二语写作视角下的研究者们认为二语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二语写作作家,因此研究者关注修正性反馈是否有助于学习者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反馈的方面不仅仅涉及语言的准确性,也应该关注作文内容、结构、修辞等因素。[58]

而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主要以认知理论为框架,尤其受到Swain输出假设理论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写作作为一种输出形式,有助于学习者中介语水平的发展,因而主要关注写作中的修正性反馈是否能促进语言特征的习得。目前,大部分支持修正性反馈积极作用的都属于这类研究。[59][60][61][62]

由此可见,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目的不同,对待二语写作的作用不同,导致了研究问题及研究设计的不同,因而也就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

四、研究趋势

二语写作中的修正性反馈将继续成为研究热点,从2010年以来的研究情况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是更加关注修正性反馈研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关于集中反馈的研究设计完善,但是其研究结果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63][64]未来的修正性反馈的研究不应只关注对语法准确性的提高,而应该“在写作教学框架下进行,确定教学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任务”。[65]最近的研究者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如Hartshorn, Evans, Merrill et al, Evansa,Harthorn & Strong-Krause提出“动态书面修正性反馈”,倡导符合真实课堂需要的互动连续的反馈。[66][67]Van Beuningen, De Jong & Kuiken的研究也关注全面反馈,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修正性反馈,不仅仅关注语法的准确性,而是关注文章总体准确性的提高。[68]

二是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及情感因素对修正性反馈的影响。Storch & Wigglesworth认为学习者的态度、信念、语言水平等也会影响到教师修正性反馈的效果。[69]因此有研究者倡导个案研究,以更加全面地描述修正性反馈的影响。Hyland的个案研究表明,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修正性反馈,相反,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积极地探索能够达到自己目标的反馈。[70]这给研究者们很大的启示: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对修正性反馈的需求,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师修正性反馈的效果。国内在这方面也做了研究,如闫嵘考察了二语写作修改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工作记忆容量组意义修改得分和修改总分均显著高于低工作记忆组。[71]何静秋及杨劲松认为不同性格类型的学习者对反馈方式的偏好有显著差异:内向型学习者倾向获得语言提示反馈,其次是标记反馈;而外向型学习者对反馈的明晰度要求更高,偏爱直接反馈。[72]

三是更加关注反馈处理时注意对反馈效果的影响。注意在二语习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没有注意,没有习得”。[73]因此学习者在处理教师的修正性反馈时的注意情况,对教师修正性反馈的效果也有极大的影响。这类研究正不断增加,多采用改写(reformulation)及范文(models)反馈形式,研究反馈引起的注意及其在撰写——反馈——修改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以确定二语写作中修正性反馈是否有助于二语习得的发展。[74][75]Mara, Sonia & Rosa也对比了改错与改写这两种反馈形式,该实验的被试为8名中等水平的高中学生,结论为两种修正性反馈形式均有助于语言准确性的提高,但前者要优于后者。[76]Yang & Zhang研究了10名北京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情况,他们在对比阶段采用改写与范文两种反馈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为改写与范文两种反馈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者修改文的提高;同时认为学习者间的讨论有利于提高注意质量,促进问题解决,改写和范文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工具。[77]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二语写作中教师修正性反馈的研究将继续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尽管对其有效性与最佳形式存在争议,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一定可以找到答案。国内的研究者和写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把握最新研究趋势,摒弃前人研究中的缺陷,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的教师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模式,促进中国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12]Truscott,J. 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 [J]. Language Learning, 1996,(46): 327;368-369.

[2][13][18]Truscott, J. The effects of error correction on learners’ ability to write accurately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7,(6): 255;270-272;259-270.

[3]Ferris, D. R. The case for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 A response to Truscott (1996)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9, (8): 1-10.

[4][26][38]Ferris, D. R. & B. Roberts. Error feedback in L2 writing classes: how explicit does it need to be?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1, (6): 161;163-176;163-164.

[5]Chandler, J.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kinds of error feedback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L2 student writ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3, (12): 267-296.

[6][28]Sheen, Y. The effect of focused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anguage aptitude on ESL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articles [J]. TESOL Quarterly, 2007, (41): 255;256-257.

[7][20][29][39]Bitchener, J. & U. Knoch.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J]. System, 2009, (2): 322;328;328-329;325.

[8][30][40][44][59]Bitchener, J. & U. Knoch. Raising the linguistic accuracy level of advanced L2 writers with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10, (4): 207;215;211;211-216;215.

[9][46]Lalande, J. Reducing composition error: an experiment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2,(66): 141; 142-146.

[10][21][27]Fathman, A. & E. Whalley. Teache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Focus on form versus content [A]. In B. Kroll (e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1-182;178;180-187.

[11]Liz, M. & J. R. de Larios.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n Introduc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2010,(2):11.

[14][17]Kepner, C. An experi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types of written feedba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

ond-language writing skill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1, (75): 310;307-310.

[15]Sheppard, K. Two feedback types: Do they make a difference? [J]. RELC Journal, 1992, (23): 103-110.

[16][19]Truscoot, J. & A. Y. Hsu. Error correction, revision, and learn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8, (17): 292;295-299.

[22][49]Robb. T, S. Ross & I. Shortreed. Salience of feedback on error and its effect on EFL writing quality [J]. TESOL Quarterly, 1986, (20): 83;85-88.

[23][31]Bitchener, J. Evidence in support of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8,(2): 102;115.

[24][60][76]Mara, S., L. S. Sonia & M. Rosa M.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two types of direct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on noticing and uptake: Reformulation vs error corre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2010,(1): 131;135;135-151.

[25][41][68]Van Beuningen, C. G., H. De Jong & F. Kuiken. Evid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rehensive error corre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 Language Learning, 2012,(1): 1;10;35.

[32][37]Ellis, R., Y. Sheen, M. Murakami & H. Takashima. The effects of focused and unfocused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a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ntext [J]. System, 2008, (36): 364;356-367.

[33]Bitchener, J. & U. Knoch. The value of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immigrant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8, (12): 425.

[34][36]Sheen. Y., D. Wrighta, & A. Moldawaa.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focused and unfocused written correction on the accurate use of grammatical forms byESL learners [J]. System, 2009,(4): 565;560-566.

[35]Sheen. Y.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oral and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the ESL classroom [J]. Studies of Sec

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10, (32): 203-234.

[42][45][61]Van Beuningen, C. G., N. H. de Jong & F. Kuiken. The effect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orrective feedback on L2 learners’ writing accuracy [J]. IT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 (156): 284;

283-291;279.

[43][62]Sachs, R. & C. Polio. Learners' uses of two types of written feedback on an L2 writing revision task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7,(29): 80;75-79.

[47]Razie, A., L. Mehdi & M. Ahmad. The 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vs error detection on Iranian pre-mediate EFL learners’ writing achiement [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0,(4): 168-174.

[48]Semke, H. The effects of the red pen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4, (17): 195-202.

[50]Guenette, D. Is feedback pedagogically correct? Research design issues in feedback on writ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7, (16): 51.

[51]Schmidt, R.. Attention [A].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4.

[52]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H. G. Widdow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5-144.

[53]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102.

[54]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 2

[55][63]Ferris, D. R.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and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SLA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10, (32): 184-197;188.

[56]Manchón, R. M. Writing to learn the language: Issu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A]. In R. M. Manchón (Ed.), Learning to write and writing to learn in an additional languag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1. 3-16.

[57]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 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 [J]. 外语教学及研究, 2000, (3):207-212.

[58]Ashwell, T. Patterns of teache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in a multiple-draft composition classroom: Is content feedback followed by form feedback the best method?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0,

(9): 230.

[64]Storch, N. Critical feedback on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resear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2010,(2): 29-46.

[65]Bruton, A. Improving accuracy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writing, and even if it were… [J]. System, 2009, (37): 600.

[66]Hartshorn, K. J., N. W. Evans, P. F. Merrill, R. R. Sudweeks, D. Strong-Krause & N. J. Anderson. Effects of dynamic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SL writing accuracy [J]. TESOL Quarterly, 2010, (44): 84.

[67]Evansa, N., K. J. Hartshorn & D. Strong-Krause. Efficacy of dynamic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university-matriculated ESL learners [J]. System, 2011, (2): 232.

[69]Storch, N. & G. Wigglesworth. Learners' processing, uptake and retention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writing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10, (32): 303-334.

[70]Hyland, F. The language learning potential of form-focused feedback on writ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A]. In R.M. Manchón (Ed.), Learning to Write and Writing to Learn in an Additional Languag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1: 177.

[71]闫嵘. 二语写作修改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J]. 外语教学, 2010,(6): 55-59.

[72]何静秋,杨劲松.学习者性格类型与教师修正性反馈形式研究 [J]. 长春大学学报, 2011,(11): 144-147.

集中研修总结例8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国现有127余所高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96余所为综合性或单科性理工类院校,31所单科性医科院校。所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都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医学类基础课程、理工类基础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及其与其相关选修课程,不同院校在学分、学时与实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一般来说,多数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理工方向,多数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与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和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资料来源于该校提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版及其该校专业建设点主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献材料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对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多维要素质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措施和建议。

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办学方向,还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部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部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群

主干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决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机构、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三甲医院的设备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从事仪器检测、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分/2644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83:461/1:0.21。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04:45/1:0.43,学时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80学时。毕业实习4学分,160学时;生产实习4周,16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14周,560学时;军训与劳动2周,80学时;创新课程4学分,160学时。

三、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有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信息工程(注:医学信息工程、眼视光学、听力学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6个培养方向。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出版医用传感器、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10余部部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部级、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医用传感器、医用检验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策划与推广,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8学分/281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200:475/1:0.2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17:42,学时比例是2180:630/1:0.34。见表2。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6周,毕业设计(论文)10周,就业实践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医学仪器等课程、模电、数电课程设计教研室分散实施,没有载入训练周,这也是与南医大的不同之处。

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比较分析

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其他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设有必修课、选修课两层次。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电子工艺实习,是为数不多的院校,未开设医用化学课程显示远离生物与高分子材料类。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单科性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有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未开设选修课。这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发展专业培养方向,南医大更能体现出平台宽口径。

(二)课程体系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

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比较分析。两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1、表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高出南医大分/166学时,比例高出1:1:0.07,但差异相差无几。两校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学时比较,总学时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13.3%[3]。两校均高于上海交大,这数据显示出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既重理论教学,又重实践研发、自主学习之缘故。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时比较分析。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和适时、适宜性补充和调节,弥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不足,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医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分别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数据显示,南医大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现象,且选修课偏重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建设稳定性差。由此建议,开设选修课学时数应以不超过必修课的10%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4]。3.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1、表2看出,学科基础课开设门数、学分、学时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与全程教学课程总学分、学时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内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医大,只有一项有意义的数据是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差异性大,湖科院高出南医大的1:0.13,显示出湖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差异性说明,从总体上看湖科院更重视实践教学,反映出其是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组建17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条件和宽厚的共享资源。4.医学课程学时比较分析,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4门,总学时是212学时,分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也是4门,总学时是297学时,分别是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和临床医学概论。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85学时,高出率约占9%。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南医大是单科院校,医学基础条件好,该偏医的却偏工;而湖科院是综合院校,有较强的理工教学条件却偏医。两校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论点不相符合[5]。从邓军民等人报道资料看[6],首都医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医学课程有6门共472学时,远高于同类的南医大260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175学时。

(三)专业课程与就业方向比较分析

从课程与就业的关系看,从整体上讲,主要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很大程度就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两院校对就业方向总体的表述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与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南医大就业方向偏重仪器设备的检测、质控与研发,而湖科院则偏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仪器设备营销策划。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总体上少15周,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要说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医学仪器类、模电、数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产实习实际上是名义,也未开设创新课程。而两校的共性不足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开设工程实践(金工实习)训练课;南医大未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的湖科院也没有做好集中训练。实质上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不符合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五、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建议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参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引导建立国家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配合专业认证制度与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探究专业培养前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理念创新与目标要求可参照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拟综合利用中外优秀的办学资源,发挥国内外企业、集团公司的科研、教学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需要,精通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计划”。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构架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宜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议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分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科技与竞技活动)[7];第二,未来的任务是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营销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方案,其专业课开设医疗器械管理、经济、营销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分、总学时的35%—40%;三是学习清华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三)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程主导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与及仪器设计、信息与图像处理、生命科学类等五大模块[8]。要求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应该设置合理比例,淡化学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学科界限,避免体系出现较大的偏颇局面,也应避免面向市场、就业岗位的选修课而冲淡学科基础或主干课程,对开设的选修课一定要突出个性化。鼓励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课程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新视野。

集中研修总结例9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人员如何根据已设立的评价指标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并确定质量的好坏的技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方法两种。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专业人员个人分析法,专业人员集体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模糊评价法、功效系数法等。但是如果单独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都无法全面地进行评价。因为用于评价会计信息的指标有些可以量化,而有些只能定性的分析。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单一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单一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是最基础的评价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首先应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每项评价指标均进行单一评价,并根据其质量为其评分,从而得出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指标的分值,然后把这些分值进行加总,可以得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分值,最后可以根据这个总体分值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设U1,U2,……,U0分别代表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其中0?燮U0?燮100,Q代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总评值,且0?燮Q?燮100,则有:Q=(U1+U2+……+Un)/n,利用这个公式很容易计算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分值,进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

二、单项指标加权平均评价模型

以单一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加以改动而来。同理:设U1,U2,……,Un分别代表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单项评价指标,其中0?燮U0?燮100,Q代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总评分,0?燮Q?燮100,和上一种评价模型不同的是,在这里为U1,U2,……,Un分别按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的不同赋予了不同的权重a1,a2,……,an,同时规定0?燮an?燮1,且 ∑an=1,然后得出:Q=a1U1+a2U2+……+anUn。

可以看出,这一评价模型为会计信息质量单项评价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可以减少非主要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更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准确。

三、模糊评价法模型

模糊集理论是L.A.Zadeh(扎得)1965年提出的一种数学理论,它是处理事物的属性,如好坏、大小、长短等概念处于模糊性的问题。评价人员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时,由于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能够使这些模糊的因素量化,可以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此,建立模糊评价模型。通过建立模糊评价,可以使得那些性质、内容等不一致的影响因素归为单一指标,从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价。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把所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量化的因素分成S个子集,记为U1,U2,U3,……,Us,并满足条件 U={U1,U2,U3,……,Us},Ui∩Uj=?I(i≠j),对于每一个子集 Ui又可以由它的下一级评价指标子集Uin来评价,即可以表示为Ui={Ui1,Ui2,……,Uin},i=1,2,……,s,其中:U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n表示Ui总共有n个影响因素。通常这些选取的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第二步,建立权重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众多,但是一般来说,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为了充分体现客观性,依据个影响的实际影响,对他们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

A={A1,A2,……,As},(其中:i=1,2,……,s)

其中,A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权重,S为总的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第三步,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依据信息质量评价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可能评估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V={V1,V2,……,Vm},(其中:j=1,2,……,m)

其中,Vj表示第j个评价结果,m为总的评价结果数。

第四步,单因素评价。单独对每一个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会计信息质量隶属于评价集中个元素的隶属程度。取因素集U中的第i个因素Ui进行评价,对评价集V中第 j个元素Vj的隶属度为Yij,则对Ui的单因素评价可以得出评价的模糊集Ri={ri1,ri2,……,rim},(其中:i=1,2,……,s)

对所有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评价后,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矩阵R为:

R=R1…Rn=ri1 ri2 … rim… …… …rn1 rn2 … rnm

第五步,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矩阵就是将各个影响因素都按评价集元素进行了评价,但未考虑各个因素的权重。要进行综合评价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如下:B=A×R=(b1,b2,b3,b4……,bm)式中:bj=∨(ai∧rij)

将ai与rij比较,取较小值,再从几个较小值中取最大值作bj。若计算出的综合评价模型B中各元素相加不等于1,采用“归一化”处理。此时,B集合仍是一个m维向量,需要再依据评价集上给定的标准向量C,则质量评估的结果将是一个明确的代数值。

Q=B×C

根据Q值的大小认为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等级,并可对多个企业的Q值进行排队,进行比较分析。

四、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的方法。功效系数评价过程包括初步评价和基本评价两个环节。

1、初步评价计分

第一步,计算指标实际值。根据评价企业年度对外报告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按照本文第三部分提供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第二步,确定指标的标准值。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各项指标没有具体的标准值。对此,财政部门可以在评价之前,请相关的专家或者学者进行研究,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

第三步,确定指标值档次。根据选用的标准值,确定各项指标所处的档次,即是处于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等各档标准值的哪个档次。

第四步,确定标准系数。标准系数是用于计量指标评价得分的计算的。当判断出实际值在标准值中所处的档次后,即可确定应选用的标准系数。

第五步,确定计算公式。

公式为:本档基础分+[(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第六步,计算指标分数。每个指标分数由基础分和调整分构成。首先求基础分,即本档基础分,是指对某项指标按照本档标准值计算求得的分数。

计算公式为: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公式中的指标权数,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指标集合体中,每项指标占有的权重。一个指标体系的总权数通常为100,其中每项指标的权重,可根据各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在总权数范围内分配或请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独立将100分总权数分配给各项指标,然后综合分析专家的意见,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然后求调整分,是指某指标实际值在某标准值档次内,超过本档标准值部分应得的分数。

计算公式为: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其中,功效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最后,将各单项基本指标初步评价得分相加,求出基本指标总分。

2、基本评价计分

基本评价是指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修正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初步评价结果所做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使计量指标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的质量实际。

首先,确定各项修正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单项修正系数是指每个修正指标对初步评价结论的修正比例。由基本修正系数和调整修正系数两部分构成。

(1)基本修正系数的计算

以初步评价得分为基础,按照规定的划分方法确定修正指标应处的区段,再根据修正指标的实际值,按照规定的划分方法确定修正指标实际值所处的区段,而后,按规定的公式计算如下:

基本修正系数=[1+(修正指标所处区段-修正指标应处区段)×0.1]

公式中应处区段和所处区段是一种对比修正关系。当二者相同时,则修正指标不对其所属部分的初步评价得分进行修正,基本修正系数为1;当二者不同时,则用所处区段与应处区段进行比较,每高出一个区段,基本修正系数就依次递增0.1,相反每低一个区段,基本修正系数依次递减0.1。

(2)调整修正系数的计算

按功效系数法计算,修正区间定为0.1,则调整修正系数=功效系数×0.1。其次,确定综合修正系数。综合修正系数是指修正指标对其所属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进行综合修正的比率,可根据单项修正系数和各项修正指标的权数进行计算。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不同部分的修正指标与其他部分的基本指标相关性不是很强,修正意义不是很大,因而,把单项修正系数转化为综合修正系数,使得每项修正指标只对与其相关性很强的本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进行修正。

第一步,某指标综合修正系数的计算。由其单项修正系数乘以该指标在本部分的权重求得,即:某指标综合修正系数=某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该指标的权重,其中,该指标的权重=该指标的权数/该指标所在部分的权数总和。

第二步,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的计算。是该部分各项修正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之和。

第三步,最后修正总分的计算。首先计算每部分修正后得分,等于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与该部分初步评价得分的乘积。

第四步,对四部分修正后的得分加总,求出最后修正总分。

五、综合评价法

评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需要采用功效系数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综合评价,即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的主要由三个步骤构成:定量指标评价、定性指标评价和计算综合得分。

1、定量指标评价过程

第一步,计算指标实际值。根据评价企业年度对外报告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按照各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第二步,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的建立可以由有关的评价部门请专家、学者讨论建立。

第三步,确定标准系数。标准系数是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时,依据偏离标准值的幅度的大小进行确定,偏离的越大,标准系数越大。该标准系数用于计量指标评价得分。当判断出实际值在标准值中所处的档次后,即可确定应选用的标准系数。

第四步,计算单项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得分=本指标的总分-调整分其中:调整分=实际失真率/失真率基准点×标准系数×本指标的总分。

第五步,计算基本指标的总分。基本指标的总分=∑单项指标得分。

2、定性指标的评价

第一步,确定单项评议指标的等级。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根据他们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轻重分别给与一定的权数,同时给出各项指标的等级。

第二步,计算单项评议指标得分。单项评议指标分数=∑(单项评议指标权数×各项评议员给定的等级参数/评议人员数。

第三步,定性指标总的得分计算。评议指标总分=∑单项评价指标的分。

第四步,综合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基本指标总分×权重1+评议指标得分×权重。

【参考文献】

[1] 蒋瑜峰、袁建国: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0(2).

集中研修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4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中小学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教师研修网举办了线下研修活动。活动的第一天上午,参与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5个项目学校分别作了本校校本研修的经验分亨,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研修活动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专家们的深入指导,各学科内的各小组进行组内分亨交流、小组内反覆研磨、大组和跨学科的成果展示等,整个活动紧凑、愉快、有序,接地气,有实效。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初中数学学科线下集中研修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线下研修的成效与体会。

1.研修的流程与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参加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教师共25人,第一天下午研修活动开始前,我根据名单进行了分组,分成了4个组,确定了各组组长,明确了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内教师沟通交流,记录活动过程,填报相关数据,并对参加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的教师作了组内交流、分亨、展示、修改等研磨要求。在研修当天下午的集中研修中,我们有幸得到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蔡专家、林专家的亲自指导,组内每个教师积极、活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余教师作评委,展示教师座位右边一位教师作点评记录。展示和点评研磨结束后,每个组研磨出了4个作品,共16个作品,这16个作品中有课堂实录、微课、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研磨出的这16个作品晚上由作品本人根据当天下午研磨活动中的建议进行第二次修改形成组内作品。第二天上午我把25位参加研修活动的教师分成两个大组,并把形成的这16个作品平均分到每个组,每个作品在组内按抽签的顺序依次对修改部分作10分钟以内的陈述展示,待组内作品陈述展示完后,每个组选出2个有意义的作品再进行40分钟的研磨并及时修改后形成优品,结束后,两组合成一个大组,对这4件优品按抽签顺序依次对修改部分再作10分钟以内的陈述展示,展示结束后,大组内再选出2件优品再次进行40分钟深度研磨并修改形成精品。这2件精品参加下午跨组和学科的超大组展示,再次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专家们点评,所有教师的作品在这次研修结束后再次修改后上传中国教师研修网。我们数学组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优品展示得到了同行和研修网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线下研修的心得与体会

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收获。

(1)本次线下集中研修的关键词是组内研磨。磨什么?是磨参加研修的教师的作品――重难点资源包,用当前时髦的说法叫作磨课。从这次我们数学科的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结果来看,教师要做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其研磨后的感受,用一句古词来说,就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当然,要有这种感受,还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作为支撑。“磨课”的魅力一直延续到课后,上午研修结束后,还有部分教师紧紧围绕我们数学组的两件优品进行探讨,出计献策,仿佛有说不完的“道”,道不完的“法”。

(2)本次线下集中研修除参加培训的教师有了一次较规范的磨课经历和体验外,也让项目校也收获颇丰,同时,我们还得到了超越本次研修活动本身的收获。正如某位参加研修的教师所说,这次培训没有专家的长篇大论,培训像课堂上的学生合作学习一样。

3.结语

总之,本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结束并不意味着完结,她可以在我们记忆深处留下痕迹。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参加本次研修的教师的另一段精彩的教育旅程的开始,也是本次线下集中研修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