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4:36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1

二、培训范围

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管理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重点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及培训教材

培训内容:解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讲授《指南》和《处方集》有关业务知识。

四、培训任务

培训采取分级集中培训、指导培训、讨论培训等形式开展。

(一)市卫生局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培训方案,组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师资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培训考核、效果评估及全市总结材料报送。

(二)各县(市、区)卫生局具体负责将培训覆盖到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医务人员,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和培训,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和效果评估,并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培训工作总结材料。

(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组织管理本机构的培训工作,按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并组织好本单位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学习讨论和培训工作。

五、时间安排

全市《处方集》和《指南》培训工作从12月1日开始至年底前结束,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全覆盖。

市级培训:12月5日前,制定下发培训实施方案。12月10日前,组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二级以上级医疗机构师资人员培训。

县级培训:12月20日前完成。

单位培训:12月30日前。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从维护病人健康权益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出发,充分认识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的重要性,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的落实。

(二)科学组织实施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73

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精神病药物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疾病的疗效,决定着病情的稳定与否[1]。本研究进行了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同时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2],对入组评定,并对影响疾病康复因素的发生及消失情况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平均39.3±5.14岁,平均发病年龄23.3±3.84岁,平均病程11.7±5.321年,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由三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入组的药物治疗无特殊限制。

方法:借鉴Liberman《社会和独立生活训练模式》[3]结合我国患者实际情况对研究组对象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①了解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知识;②识别药物不良反应;③和专业人员交流,处置药物不良反应;④识别病情发展先兆,进行症状自我监控;⑤病友中轮流推出室长与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日常事务,汇总发现的问题,采纳合理建议;⑥安排患者假试出院(daycare),工作人员、患者、家属互相随时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均通过一致性测验,对研究患者在入组前及课题实施1、2、4周进行BPRS、SANS、SAPS评定,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不利因素的变化情况,共录入60例完整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有5例患者(男4例,女1例)未完成课题,予以剔除。

统计学处理:所录入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两组入组前后BPRS总分比较: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相当,具有可比性(t=0.36,P>0.05)。研究组在第1周显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在第2周后开始显示疗效。见表1。

两组SAP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4周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N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2、4周末,阴性症状改善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素变化情况:接受模式训练组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发生、发生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关数据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4。

讨论

专科药物治疗精神疾病虽是控制病情的必要手段,但有关资料提示,运用Liberman《社会和独立生活训练模式》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及康复。本研究提示,入组经药物治疗后病情均程度不一的有所缓解,然而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普及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3

中图分类号:G64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8-02

药房实习是药学类学生的必经之路,是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之间的桥梁,通过药房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进步得到巩固,由抽象到具体,由生疏到熟悉。同时药房实习也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药房服务、工作态度的过程[1],通过实习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所表达的信息使顾客能理解、明白、接受。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倡导优良的沟通表达意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学什么”和“怎么办”,实习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那么如何对药学学生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从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实习分析等几个环节展开。

一、实习前沟通准备

1.带教老师准备工作。结合药房实践环节,设置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或沟通内容。如要求学生在实习前进行分组,同学间用语言交流实习的意愿、目标、实习疑问、实习期望等,并且把可能的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和讨论,由带教老师做出解释或组织论坛,此举可以使同学了解实习目的,又能做到实习心中有数。

2.待实习学生准备工作。学生自行设置关于实习的调查问卷,内容可涉及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环节、实习安排甚至是生活方面的内容,完成实习问卷的设计后到同专业不同年级发放,并在规定时间内请他人认真、准确、准时完成问卷调查,这就要锻炼其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实习座谈会,就实习过程可能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开展讨论或辩论等言语应用活动,所有讨论话题或主题学生有权自由选择。

3.模拟药房工作。实习前模拟药房的实际工作开展实训项目,如药品分类陈列、处方调配、中药处方、药房服务礼仪、药品进销存电脑操作、药学咨询服务、用药指导、盘库等工作。针对常见病如胃肠道疾病、呼吸内科疾病等设计不同场景,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扮演患者、药剂师、会计、监督员等角色,进行沟通、引导服务。通过模拟药房,使同学进入药房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为之后的实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过程

1.语言表达训练。药房工作首先要求仪容仪表端正,面带笑容,对顾客要有耐心,礼貌用语要做足。对顾客称呼要切合当地习惯,使用敬语,如对于年长的顾客使用“您”,对于特殊人群如残疾、有缺陷的顾客不能表达任何不敬之语,相反更体现尊重和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锻炼问话、聆听能力,完成分析报告,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药房实习训练具有实际需求。

2.非语言培养。在与客户沟通时巧妙应用表情、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可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针对此方面做培训。表情训练要求面带微笑、主动热情,不能把不良情绪带到客户服务中,要用轻松而又愉悦的表情,拉近客我之间的距离。眼神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眼神训练要求与客户沟通时,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睛,用眼神与客户交流,显示对他们的尊重、理解。眼神要用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死盯对方,又不能让人感觉你是不在乎的。手势训练要求在与客户沟通中,能将手势运用得巧妙到位,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水平,运用不当会给沟通带来阻力。如对于腿脚不便的顾客能主动上前扶一把,对于药物服用方法不明确的顾客可以主动示范,对于带孩子的顾客主动问候孩子可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与客户沟通时,手不能乱动,更不能指手画脚。空间语言的训练,所谓空间语言就是在与顾客沟通时的站位、站姿、心理反映等。如与异性沟通时,不能靠得太近,这样会给对方心理造成不适。总之,非语言沟通是与顾客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训练和培养非语言沟通习惯,会大大提高与顾客沟通的水平和效率,提高顾客满意率,进而提高服务水平。

3.选定药房常见的工作情境为培训主题。充分与药房实际工作结合,具有较强实用性。通过药房实习工作分析,凝练数个教学主题,其中涉及与刚进药房的顾客沟通、疾病描述沟通、消费心理沟通、药物调剂沟通和正确用药沟通等。这些主题均是药房工作最常见的工作情境,是药剂师沟通的背景,且不同情境下的沟通又各具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故培训这些工作直接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与顾客沟通。

三、针对不同需求的培训

1.被动或急迫性需求。如患者托人代买药物或病情急,顾客到药店后购买其他药品的几率较小,除了购买目标药品外,不会在其他柜台驻足。针对此种顾客设置被动需求训练,其宗旨是认真聆听顾客需求,在顾客倾诉他们的意愿、心声时,需要恰到好处的沉默语言聆听,这样可以增加顾客对你的信任度。按需服务,以专业、简单的语言告知顾客所购药品的功效主治、服用方法以及副作用,提高服务效率,当顾客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的解答能力时会心存畏惧,专业知识不足是第一位,故苦练内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顾客有其他需求再分析,若无则完成服务。

2.主动性需求。如患者亲自买药,其本身医药知识较贫乏,渴望了解不同药物的主治及使用。培养聆听、尊重顾客意愿是必需的,忌频繁打断顾客、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顾客所需,在顾客阐述不明确的情况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惑答疑,针对此类顾客设置主动需求训练,分析患者病情,介绍不同药物的特点、适应症等,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完成药学服务。满足一种需求的某种药品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用药种类太少,其治疗效果就不显著,甚至达不到治愈的目的,往往还会延误病情;用药种类太多,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品的毒副作用是否会增加,将药学基本常识介绍给顾客。

3.谨慎满足需求。“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治病,还有可能致病。为顾客选购药品时需慎重,不能违背职业道德,为获利而给顾客强行推荐自己认为的“好”药,由于对疾病及药品知识的缺乏,顾客往往也错误地把药品价格的高低作为判断药品好坏的标准。因此要求正确指导顾客合理用药。除此之外,尚需提示用药期间的饮食、日常锻炼的综合指导。

四、实习结束接受指导

实习结束也是实结的最好时机,成功的实结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口头表达实习的内容、过程、收获、感想、实习建议。要求每个同学有口头实结的机会,根据表述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价,并接受带教老师的点评或意见。实习结束时重新设计模拟药房的训练,与实习前的模拟比较,学生从中感受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实习效果大大提高,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缩短了实习与工作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药房实习是药学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体现与实践。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4

通过WHO认证,

检验能力再上新台阶

张河战处长介绍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许多技术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但主业仍然是检验检测,而检验检测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公信力”,公信力的前提是规范。多年来,中检院一直要求要在技术一流的前提下,强调管理一流,特别是质量管理一流,用一流的质量管理保障检验数据准确、检验程序合理合法,继而保障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为对外出具公正数据的检验检测单位,中检院于1991年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之后于2002年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取得了第一号实验室认可证书。张河战处长表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部署,中检院于2010年参与了WHO对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的评估,2012年又申请了WHO对化学药品检验的实验室认证,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回顾这两项国际考试,中检院都交出了满意答卷,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与近年来我院通过以实验室认可为契机,加强实验室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据了解,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保证联合国机构从不同渠道采购的疫苗的安全性,推出了“疫苗预认证体系”。考虑到疫苗本身的特性,该认证体系规定:企业的疫苗要想进合国采购目录,必须经过WHO“预认证”,而企业要想向WHO申请预认证,必须通过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即:该国的疫苗监管体系必须通过WHO认可。

WHO疫苗预认证体系共设七大板块:国家监管体系、上市许可、上市后监管(包括不良反应监测)、批签发、实验室准入、监管检查和临床试验。这七大块还详细分解为183个指标,并设定了通过评估必须达到的两个门槛:第一,183个指标里面必须过半数通过才能获得认证通过;第二,在183个指标里设定的88个关键指标必须全部通过,只要有一个关键指标没通过,就一票否决。

疫苗认证首先贯穿的就是质量管理。所有7个板块均要求检查是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检院负责了7个板块中的两个:批签发和实验室准入。这两个板块共有60个指标(占总指标数的33%),其中38项为关键指标,占全部关键指标的43%。以实验室准入板块为例,36项检验指标中有26项为关键指标,涉及的领域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资质与培训、检测方法、仪器设备、验证政策、检验结果分析、标准物质使用等。

基于同疫苗评估相类似的原因,2004年WHO为了寻找能够为联合国机构提供药品分析检测服务,包括抗HIV/艾滋病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疟疾药物和其他药物的实验室而建立了化学药品检验实验室认证体系。此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实验室提交相关资料和现场检查实验室,来判定实验室是否达到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它重点对国家实验室和为政府提供检测服务的实验室以及联合国机构认为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所在地区的质控实验室进行认证评价;而WHO化学药品实验室认证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GPCL)”,除此之外,GMP、GLP中与实验室相关的许多要求也被采纳。

张河战处长说,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中检院参加了WHO对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的评估检查。为迎接这次评估,中检院对照WHO疫苗评估中批签发和实验室准入各项评估指标,逐一认真梳理。针对实验室活动中人员、设施设备、检测和校准方法、检测仪器的状态、测量的溯源性、样品标识及综合检验检测能力、监督保障能力等,多次组织内部审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文件管理及实验室管理。在正式评估工作中,中检院还组织两支技术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专家队伍,保证了现场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正是由于建立了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加上长期的工作积累和充分准备,对有关实验室和文件资料等问题都及时、准确地予以回答。最终中检院承担的两个板块在评估中取得了“双百”的好成绩。

张河战处长强调说,在顺利通过WHO疫苗评估的基础上,中检院又申请了WHO化学药品检验实验室认证。WHO化学药品预认证不同于中检院以往接受的任何一次检查,检查的标准很高(如:仪器设备的性能验证,不仅要满足国标和中国药典的要求,还要达到EDQM等国际标准的要求);检查涉及的条款很多,从检品受理到报告发出,从人员到环境,从标准物质到普通试剂等,均有很高的要求。为迎接WHO认证,他们全面改版了该院质量体系文件,对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管理、化学试剂管理、方法确认、OOS(超标结果)、变更控制等内容全面加强。WHO专家当年4月份来院评审,11月份WHO即正式宣布通过认证。

张河战处长说:“通过WHO化学药品实验室认证,表明我院的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紧跟国际前沿,

向先进质量管理看齐

张河战处长接着介绍说:“中检院近年来连续通过WHO两项国际认证,这是多年来重视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果。我院自1991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后,积极申请国家实验室认可,于2002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并取得CNAS L0001号证书。自通过实验室认可以来,我们从组织机构、人员培训、质量体系文件、检验技术和标准、条件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完善全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下,在国家认可委的大力支持下,中检院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河战处长说,“目前我院已经取得国家资质认定、国家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GLP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化妆品注册检验机构资质等多项部级认证认可资质,并取得了WHO疫苗评估、WHO化学药品检验资格认证、美国FDA GLP认证等多项国际认证认可,具备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保健食品、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9大类检测产品、2226项检验项目的检验能力。在做好中检院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中检院充分依托CNAS技术委员会药品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院的有利条件,带领全国药检系统实验室,通过开展实验室认可,提高药检系统的质量管理水平。首先通过多次举办系统培训班,提高全系统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通过认真讨论研究解决系统内共性的问题,先后出台了药品检验参数的统一、2005年版中国药典向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转换政策等技术指导文件;通过协助认可委组织能力验证等活动,检验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药检系统的所有实验室均通过了资质认定,其中近百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

中检院作为部级检验机构,近年来提出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连续参加国际能力验证和国际协作标定检验自身能力;多年来参加WHO、国际药联等权威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均取得了满意结果;参加美国药典会、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等国际权威部门组织的国际标准品协作标定,结果均被采用;受国家认可委委派,参加APLAC等国际认可组织举办的国际能力验证,也取得了满意结果。这些工作的取得,对于申请国际认证认可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极大地增强了信心。

张河战处长说:“在此基础上,我院将国际认证认可列入了议事议程。国际认证认可难度极大,我们组织全院力量,在认真解读国际认可标准的前提下,对于一些难点、重点,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逐一解决,终于取得了满意结果。”他还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关于人员资质和培训工作。WHO十分重视人员资质和培训工作。我们从岗位设置开始,对人员资质、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评价等全方位的工作进行了涉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关于仪器设备的状态确认,我们从采购、安装、运行、性能确认等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对于某些设备计量部门的检定内容不能满足要求时,我们联系仪器设备供应商等多渠道进行解决,满足了国际认证认可的要求。”

针对连续接受国际认证认可,结合国内认证认可工作,张河战处长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标准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相同的东西都是以ISO 17025为基本要求,因为这两个国际认证都要求按照ISO 17025来实施(或通过有关部门的认证认可检查);不同之处在于国际认证认可关注的某些东西更细、更全面、更严格。一些对于生产企业的GMP要求也纳入了检测实验室的要求,如:变更控制、OOS的调查分析等。下一步计划将一些细化的要求纳入到正在起草的实验室认可准则在药品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二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接受国际认证认可的影响:毋庸置疑,目前绝大多数国际认证认可的规范要求多出自于西方国家。这些理念应该讲是比较先进的,但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一些好的做法比较难以和国际检查员沟通,这也进一步提示我们要尽早融入国际领域,在制定规则等高层领域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为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我们提出把质量管理当做一门学科来建设。一是提高了质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来解决质量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发挥系统引领作用,促进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张河战处长补充说。

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全国质量管理水平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检院在提升和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发挥系统引领作用,带领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共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近500家食品药品检验机构,随着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逐渐完成,这个数字还会有所提高。张河战处长表示,这些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既有省级检验机构,也有地市级,甚至还有部分县级检验机构。虽然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通过了资质认定,但客观来讲,其中许多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地方检验机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几年来中检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利用全球基金项目,首次开展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药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人员“WHO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技术规范”的培训。这是中检院首次面对所有地市级药检所开展的培训。利用全球基金项目,对北京、浙江、江西、四川、新疆、大连此6个所进行WHO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培训。利用中检院推出的“地市药检所模块化培训班”开辟质量管理专题。组织内审员、评审员、监督员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宣传贯彻先进的质量管理知识。二是组织专业委员会 CNAS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吸收基层骨干力量参加,研究解决系统共性问题。三是召开系统质量管理工作会议,谋划系统质量管理发展规划。2009年和2013年两次召开全国药检系统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四是跟踪国际先进质量管理前沿进展,出台技术文件指导系统质量管理工作,如《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欧洲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文件汇编》等。五是为加强和规范检验系统的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5

 

资料与方法

2009年开始对西盟佤族自治县、龙陵县、云县、沧源佤族自治县、马龙县、勐海傣族自治县全县乡村医师进行高血压调查及培训。由当地卫生局或县、乡政府负责通知辖内所有乡村医师参加。由昆明市选派高血压方面专家下乡进行培训。

 

研究方法:以武阳丰主编的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为教材[2],先对培训教师以此教材为标准进行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乡村医师先以调查问卷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然后进行6~7学时的《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培训,在培训时免费发放基层常用的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倍他乐,并在培训前后分别接受不记名的培训教材内置“高血压基层防治规范培训问卷”测试。并对调查问卷及测试进行综合整理。培训问卷包括了高血压诊断标准、生活方式改善、常用降压药分类和高血压治疗原则等19个问题。发试卷1224份,回收1224份。回收率100%。

 

统计学处理:各部分数据均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水平。

 

结 果

基本情况:1224名乡村医生中,男843人(68.9%),女381人(31.1%),平均年龄38.6±18.8岁,学历以中专或高中为主(62.4%)、行医方式以中西医结合(42.5%)和西医为主(41.7%)。

 

乡村医生培训前最常开具降压药结果是复方降压药排在第1位,其次是西药中的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β受体阻滞剂,详见表1。

 

培训前,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的发病趋势增高有了解,但在如何处理上存在欠缺,尤其是继发性高血压处理、老年高血压处理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回答准确率较低,经培训,乡村医生在高血压防治理论上均有明显提高,较培训前差异显著,见表2。

 

通过调查问卷,乡村医师获得高血压防治新知识、新方法的主要渠道是专题讲座(56.6%)。开具高血压药物选择药物的主要根据是教科书(48.5%)和药品专题讲座(24.6%)。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哪方面知识中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84.6%)和特殊高血压的诊治(56.9%)最为需要。

 

讨 论

高血压治疗的群体达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已有资料显示[3],在城乡高血压控制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城市高血压防治步向优化管理,而乡村高血压防治一方面是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剧增,另一方面却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的明显偏低。这种情况除了和农民本身不重视高血压外,也很大程度上和直接与农民接触的一线乡村医师高血压防治水平有关。本文研究显示,乡村医师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在高血压防控知识方面欠缺,药物选择也已短效、价廉的降压药为主,和刘莉等在辽宁农村调查结果相符[4],也证实了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管理的不足。

 

在如何提高农村高血压防控水平上,不同研究也探讨了各种模式,山东于保荣试行了农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免费药物补偿的做法[5],结果显示存在用药方案科学性欠缺、工作经费和管理不到位问题,建议对高血压实行个性化管理,而培训基层医生是对广大农村高血压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的重要途径[6],本研究也显示在1~2天的集中培训中,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的防控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北京王馨的研究更是显示了社区和农村医师在社区使用《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能有效提高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的诊治水平,并显著降低相关医疗费用,提示《规范》对改善我国高血压防治状况具有重要推广价值。通过本研究再次显示加强对乡村医师高血压的规范化培训迫在眉睫。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投入,提供多种机会对一线医师进行培训,强化村医对高血压综合防控意识,使农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尽快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易,卢竞前.农村高血压调查及防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1):94-96.

2 武阳丰.高血压防治基础实用规范[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1.

3 卓郎,韩令才,陈娟.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3):35-36.

4 刘莉,于丽娅,穆慧娟,等.辽宁省乡村医生抗高血压药物开具习惯现况调查[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5):331-333.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6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坚持把计划生育药具作为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免费发放为主体,以阵地、人员队伍规范化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村级药具管理规范化、服务方式温馨化、服务内容规范化、发放形式多样化,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关键所在。

二、目标要求

按照省项目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药具服务阵地建设,配备必要的服务装备,全面提升村级计划生育药具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形成规范管理、严格监管、优质服务、满足需求的运行机制,努力满足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多样化需求,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了确保项目高标准按时完成,决定自2012年1月至2012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计划到2012年底,全县70%以上的村达到规范标准要求,打造一个符合经济、社会、人口协调发展要求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新机制。

三、规范标准

(一)人员管理

1、村级要配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周岁以下,女性专兼职药管员。新上岗人员须经上级药具主管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规范并落实村级药具服务人员工作职责。

(二)阵地建设

1、有一间15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平房刮磁吊顶,瓷砖地面,可与卫生室合用。

2、服务室内统一配备药具储存展示橱及药具服务箱,药具宣传图版,办公桌椅、观察床、国家规范统一的床单窗帘等必备服务设施。

(三)档案资料

1、规范药具发放与随访管理档案。发放要及时,随访要到位,使用药具原因要明确,记录及时、规范。

2、按时、正确、规范填报全省统一制定的使用药具人员、药具不良反应等帐表。

3、各种管理制度健全,按时收集各种档案资料装订存档。

(四)服务内容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提升避孕药具知情选择,做好使用药具人员随访,使用效果收集、不良反应等信息反馈,组织健康查体、药具咨询等。

(五)开拓创新

1、在现有规范管理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

2、创新药具服务新内容,完善药具服务体系。

3、创新完善药具管理发放机制,规范药具管理发放行为。

四、工作措施及步骤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要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施,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全县70%以上的村达到规范标准要求,所需资金由县乡两级财政共同承担,进一步改善和规范服务室建设,提升服务环境;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实行竞争、持证上岗。具体可分为宣传培训、调查摸底、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四个阶段。

(一)宣传培训阶段

1、宣传发动(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大好时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药具、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发放群众易于接受、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宣传材料,让育龄群众感受到计划生育“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

2、组织培训(2012年3月1至10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举办项目调查人员培训班和村(居)计生主任培训班,认真学习国家、省关于计生药具管理工作改革意见的文件精神及调查表填表说明,为高标准完成项目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各乡镇、街道组织培训班时需由联系乡镇、街道的县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按照项目要求提出指导意见并现场业务培训。

(二)调查摸底阶段

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3月11日至4月10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有关人员对本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的服务室、药具服务装备、药具知识图版、各种帐表填写情况以及村药管员的基本情况和现状进行逐个调查摸底登记。同时,每个行政村走访不少于20户,上门发放村药具管理员服务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并对育龄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或预约随访。最后写出书面调查摸底报告,确定好项目村,于4月5日前报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项目领导小组集中一周的时间,组织各乡镇、街道药具管理人员,分别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随机抽查调查摸底情况。

(三)组织实施阶段

1、竞聘上岗(2012年4月11日至20日)。按照项目目标要求,对全县553个行政村的药管员实行全员竞聘、以岗定人、工资发放与绩效挂钩;按照“发动报名—笔试面试—群众评议—培训考试—持证上岗”的程序,选拔村级药管员,进一步提升村级计生药具人员服务能力,解决“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问题。

2、规范完善(2012年4月21日至8月20日)。利用4个月的时间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进一步加强村级药具服务阵地建设。为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配备药具橱、箱、宣传图板等设施,并规范、完善工作制度等,使全县村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规范化符合目标要求,真正形成规范管理、严格监管、优质服务、满足需求的运行新机制。

(四)考核评估阶段

省药管站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监控,每个阶段完成情况均有30%以上的抽样检查记录,抽查后的结果需符合项目要求。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并对每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抽查考核评估,确保项目进展符合时间和质量要求。

1、自查验收(2012年8月21日至9月20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自查验收,同时进行试点前后的效果对比,对发放好、随访好、群众满意度高的进行总结。对运行不良的要查找问题,及时改进。

2、评估总结(2012年9月21日至10月20日)。各乡镇搞好项目评估及育龄妇女对基层药管员服务满意率调查问卷。试点前后效果对比报告、对比汇总表于10月30日前上报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7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是长期服药的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及专业训练后在院外自行管理药物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它采用由翁永振教授等人改编美国利伯曼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适合中国的训练程式[1]。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预后[2]。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兼躁狂与抑郁的常见精神障碍类疾病[3]。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4]。

2016年2月18日我院收治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运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逐步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目前患者在院能按时按量自主服药,配合治疗。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何某,男性,39岁,南京人,初中文化,未婚,因“发作性情绪高涨、低落交替出现2年余”于2016年2月18日第一次收治入院。因服药依从性差,先后三次住院治疗,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具体治疗不详。出院后不能坚持服,病情复发,2016年1月29日强制住院治疗后出院,2月18日再次强制送入院继续治疗。入院后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以碳酸锂联合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服药不配合,依从性差。患者病程12年,每次发作情绪不稳、闹事冲动,没有明显双相交替转换频次。与患者沟通自觉药物让他变的很迟钝。并且认为病已经好了,所以不需要服药;在家自行管理药物,常有漏服、不服现象。

1.2护理评估 体格检查:T:36.5℃ P:88 次/min R:20次/min BP:130/80 mmHg。意识清晰,发育正常,颈部软,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活动自如、无残缺。肌力、肌张力正常。精神检查:接触好,情感适切,否认有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既往史: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家庭支持:父母离世,弟弟是其监护人,关系一般,平时不主动来院探视。量表评估:精神护理观察量表124分,自杀风险评分6分(中度危险),冲动风险评分6分(中度危险)。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自评2分(差)。

2 护理

2.1开展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2.1.1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目标 让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知晓服药原因,服药益处;学习安全、正确服药技巧和评价药物作用的方法等,最后能够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提高服药依从性。

2.1.2训练步骤

2.1.2.1成立培训小组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训练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取得配合。在管床医生及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本人及另一名护士负责实施该项训练。小组共同讨论该患者的训练内容与流程,形成计划。

2.1.2.2理论培训 对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宣教,时间从3月1日开始,3月18日结束培训内容为药物的相关知识等内容。共8次课程,60 min/次,包括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和督促服药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2.1.2.3临床训练 按照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进程表,渐进式进行,采用讲解、示范、介绍、提问等形式开展辅助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内容包括介绍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等;介绍自行取药、服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口头测试;观看情景模拟训练等。完成每周的作业:书写出可以访问的电话号码及姓名,药物保存适合的地方,要求患者自行制定服药计划等。根据计划实施的同时开展药物自我管理实操,1 次/d。第1期:服药习惯观察期(3月22日~4月26日)护士发放药物时介绍药品名称、剂量、用法、服药时间患者复述患者按时向护士取药患者口述药品名称、剂量护士教患者认识所服药物及剂量患者自觉服下护士做好记录。在该训练过程中,3月23日及3月25日出现2次被动服药(注:如超过规定时间30 min患者仍未自觉服药,护士提醒后服药则为被动服药,提醒后不服药则为拒服药,1个月内未出现被动服药、拒服,则晋升下一期[5])。第2期:自行服药试服期(4月27日~5月26日)护士向患者讲解晋升后服药的方法、注意的事项遵医嘱将患者一周服药总量领回放于治疗室固定位置患者按时向护士取药、复述药品名称、剂量患者根据标签核对药物自行取用单次药量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自觉服下患者填写服药时间护士对表现好予以表扬(第1期完成并有理想表现才可晋升到第2期)。

整个培训过程至5月25日初步结束。在近3个月的训练中,该患者干预前MARS自评2分,干预中分别在第2、4、6 w及干预后进行评分分别为:3、4、5、7分,自杀及冲动风险评分为低风险。

2.2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运用口头安全契约,住院期间内不采取自杀行为,有自杀意念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寻求帮助。由康复心理治疗师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信赖关系。

2.3安全护理 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风险评估,出现妄想引起的自杀、冲动行为时,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2.4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床单元清洁。料理个人卫生整洁。平时加强水果、蛋白质的摄入,睡前避免兴奋,目前每晚睡眠达8.5~9.5 h。

2.5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健康

2.5.1建立家庭康复支持系统 与其弟弟协商,每月来医院探视一次。在探视期间,请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及生活支持,学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使患者体验到家庭温暖。

2.5.2学会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 利用家属探视期间为家属提供相关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帮助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家属宣教如何观察病情,有复发先兆应及时就诊。

2.5.3患者的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式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矛盾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中应对能力和处理冲突的技巧。

3 总结

此个案患者的病情特点多次住院、病情反复,均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服药有关。通过近3个月的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患者从开始时的拒绝不配合服药,到现在已经能够主动按时按量服药,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掌握了如何管理自己的药物,为出院后能坚持服药打下了基础。通过训练,增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安全隐患,保证病房医疗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今后开展该项康复技能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技能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9:156-215.

[2]魏春香,楚平华,魏贵明,等.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康复效果的评价[J].现代护理,2010,25(13):2367-2369.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8

    二、坚持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师,学生是被动的听众。但是,在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主角。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模拟药房、经典处方分析、实战场景操练,教师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引导者、巡视员模式,而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教师布置的案例、处方的合理性分析,驻店药师的/问病卖药0模式,通过兴趣学习,自主翻阅相关书籍,通过各种途径如互联网获得有关知识之后,在课堂上组织汇报和交流、提问,大大丰富了药理学知识、一改以往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到主动认识单个药物,同时扩展到对多个药物联合使用的全面认识上来,使他们对临床实际用药情况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大增长了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指导,注重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乐于共同交流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互动

    教研室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索性实验0,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倡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小组式等教学形式改革。如实施/工学结合0的教学模式。按照零售药店规范,建立了一个具有800种药店常用药物的模拟药店,设计模拟药店现场,制定对话式/问病卖药0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指导病人用药的能力;收集医院药房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对经典100张医院常用处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模拟药房现场,制定处方分析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分析审查医院常用处方的能力。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和运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教师制作图文并茂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技术授课,提高教学效果。如虚拟实验的教学、医院药房药师患者实景对话的VCD播放、动漫设计等,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多重视听效果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药理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教案的电子化,规范备课及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有效结合多媒体、临床见习、操作实验等,向/多元化0、/实战化0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和规范教研活动,加强各专业课主讲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坚持药理学实验与临床实践

    基地互动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基地实训是药理学实验的一部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需要进一步准备,对实践基地的基础了解,才能尽快进入角色。临床操作性、临床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是教师和学生主要教学难点,具有抽象化、死记硬背、思辨性强等特点。从早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到目前提倡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相结合,注意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论知识,使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临床密切结合,并通过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巩固和加强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的药物知识,还包括药物治疗学与药物不良反应、药效学与生物药剂学、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与质控、药理学与药动学,药物分析与体内外药物分析,分子药理学和药动学知识等的医院药学知识的准备,克服作为药学实习生适应环境能力差、进入实习角色慢,实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对药剂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坚持与临床实践基地互动,很快适应临床,及时掌握实践实战经验,达到与实习基地互动双赢的协作基础。

    五、加强实践技能与拓展就业口径互动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9

二、坚持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师,学生是被动的听众。但是,在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主角。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模拟药房、经典处方分析、实战场景操练,教师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引导者、巡视员模式,而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教师布置的案例、处方的合理性分析,驻店药师的/问病卖药0模式,通过兴趣学习,自主翻阅相关书籍,通过各种途径如互联网获得有关知识之后,在课堂上组织汇报和交流、提问,大大丰富了药理学知识、一改以往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到主动认识单个药物,同时扩展到对多个药物联合使用的全面认识上来,使他们对临床实际用药情况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大增长了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指导,注重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乐于共同交流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互动

教研室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索性实验0,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倡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小组式等教学形式改革。如实施/工学结合0的教学模式。按照零售药店规范,建立了一个具有800种药店常用药物的模拟药店,设计模拟药店现场,制定对话式/问病卖药0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指导病人用药的能力;收集医院药房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对经典100张医院常用处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模拟药房现场,制定处方分析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分析审查医院常用处方的能力。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和运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教师制作图文并茂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技术授课,提高教学效果。如虚拟实验的教学、医院药房药师患者实景对话的VCD播放、动漫设计等,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多重视听效果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药理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教案的电子化,规范备课及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有效结合多媒体、临床见习、操作实验等,向/多元化0、/实战化0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和规范教研活动,加强各专业课主讲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坚持药理学实验与临床实践

基地互动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基地实训是药理学实验的一部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需要进一步准备,对实践基地的基础了解,才能尽快进入角色。临床操作性、临床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是教师和学生主要教学难点,具有抽象化、死记硬背、思辨性强等特点。从早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到目前提倡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相结合,注意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论知识,使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临床密切结合,并通过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巩固和加强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的药物知识,还包括药物治疗学与药物不良反应、药效学与生物药剂学、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与质控、药理学与药动学,药物分析与体内外药物分析,分子药理学和药动学知识等的医院药学知识的准备,克服作为药学实习生适应环境能力差、进入实习角色慢,实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对药剂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坚持与临床实践基地互动,很快适应临床,及时掌握实践实战经验,达到与实习基地互动双赢的协作基础。

五、加强实践技能与拓展就业口径互动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例10

在参加完黑龙江省2004年的GSP认证和2009年得复检工作并顺利通过后,两网加盟药店的质量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认证工作过后,或每次复检后都会出现大幅度的质量管理工作松懈及滑坡现象。站在总公司质检部门的角度,如何监督指导加盟药店的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保证企业正规化运营及保证农村用药安全的关键所在。

1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困难

1.1驻店药师职业素质较低,不能完全正确指导店内的质量管理。部分药店的质量负责人是原地方医药公司的退休人员,虽具有原卫生部门评审颁发的的药师(中药师)职称,但这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加之年龄偏大、知识更新缓慢、观念成就,很难胜任药品零售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1.2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产生的成本有悖于店主一心获利的经验目标。实行规范管理并不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相反却需要一定的成本,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愿意去做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1.3质量管理意识淡漠。店主通常认为通过认证就万事大吉,放松了企业的日常工作,结果,一些药品时时的质量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完成,一拖再拖,一放再放,日积月累,就造成了管理上松散。

1.4店内销售人员药品知识匮乏,个人素质与习惯良莠不齐。日常管理工作不易开展,药品乱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划分不清。有的店内销售人员可能家里还有耕种与牧畜的工作,不能做到全职,卫生习惯,摆放登记习惯养成难。

1.5农村两网加盟药店个体化情况多,统一管理有一定困难。如人员流动性大,在很多店内存在春耕秋收季节人员更替,或请假务农的情况。质量管理培训及质量管理工作连续性很难实现。

1.6部分药店私自采购药品,不进账销售,无法监督其药品质量安全。部分店主为获利私自采购无税或无购进手续的药品,在销售中不进入微机销售系统,躲避总公司监督,为药品安全留下隐患。

2质量工作开展困难的原因

2.1农村两网家盟药店其本身地域的特殊性。农村药店地域上的特殊性决定了相关软硬件条件,质量意识以及店员素质的薄弱,

2.2质量管理工作与药店的经营利益存在的矛盾。质量管理所需的成本为药店加盟业主所不认可,加盟业主认为搞这些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过GSP,GSP过了再搞这些就是浪费钱。所以大都不愿花这个钱。

2.3总公司与加盟店监管与被监管的博弈。加盟店和直营店有所不同,由于所有者及直接经营者的不同,以及对质量管理成本认识的不同,造成了总公司与加盟店在质量管理投入上的分歧。一方为实现企业信誉度,及可持续经营的需要对质量管理进行监管,一方为利润躲避相关监管。所以加盟业主的主观不配合造成了质量管理及监管的困难。

3对策与实施

3.1建立店员免费多级培训制度。将加盟店店员的培训制度分为入职基础用药知识培训、销售技巧培训和厂家宣传性培训三级。首先三个级别的培训一定是总部提供的免费培训以增加加盟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前两个培训是由总部质检部门和销售部门提供,厂家宣传性培训费用由厂家承担,搭建厂家与终端的销售沟通平台,实现双赢的目的。在所有培训中将质量管理培训以专题和处处渗透的方式传播给店员,使其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培训班为循环制,保证能为每一位加盟店店员提供培训。

3.2对于驻店药师强制性的要求其参加公司总部定期开展的药师培训,并要求其参加省市的职业再教育培训。以上条件作为必要条件写入加盟协议。

3.3开辟质量咨询绿色通道。为加盟店开通免费400质量管理咨询电话。随时为加盟店解决质量疑惑,质量投诉。

3.4加大质量管理抽查力度,增加抽查频率,采取不定期,不定时随机抽查制度。质检部门牵头,与企管部门协作,大力度监察药品购进渠道,坚决杜绝外购不安全的药品,一经发现马上实行摘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