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9: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篇1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渊源,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备这一道德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它师德规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尽责尽力。教师安心教育工作,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期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正因为如此,人民教师才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赞扬。“园丁”、“春蚕”、“红烛”、“人梯”,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教师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热爱职业,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的表现。

第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能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绝非偶然,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行为规范;而最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行为标准,老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教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也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热爱学生首先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都强调了一个“严”字。热爱学生,还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爱学生,更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分彼此,不另眼看待。孔子的“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

第四,不断学习,团结协作 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古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学校教育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与协作的活动。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既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充分发挥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之间应该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道德实践等方面共同提高。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学习和自觉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形成的。做为一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养成职业道德习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与知识培训 理论学习包括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以个人学习为主,目的是强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参加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培训。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增强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还可以结合教师资格考试,业务与政治学习,以及形势教育来同时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职业道德 教育实践是职业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仅有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教育实践中,直接与个人职业行为结合起来,向师德楷模学习,扎实履行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人良好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磨练、反思与提高。时刻牢记“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的铭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道德规范相一致。

再次,实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实践同步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水平,反映在其整个的教育实践中。个人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是直线发展的,随着职业活动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总体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利益面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对个人职业道德素质就是一个检验与考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为,努力纠正错误的意识和行为,使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教育实践的发展相适应。

篇2

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地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的重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长为优秀的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当下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怎样让自己更优秀、更有耐心、更有爱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磨炼!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敬业精神,并用自身的良好思想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品行和举止;用顽强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去影响教育学生。教师要适时把握社会中的新思想和新动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以此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在素质教育中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注重积累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新的学科、理论、技术不断涌现,开拓和创新已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的前进推动着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修养的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懂得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美学知识和现代化办公的电脑知识等等;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帮助他们掌握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这些必然要求教师要对新知识不断地吸取,对新技术不断地掌握,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文化的需求。

三、培养过硬的教学素质

培养过硬的教学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做到三个加强。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更多地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使自己不仅能传授知识,而且能够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健康发展,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1.教学能力

要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上好每一节课,科学地设计每节课的内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用自己的新知识、新方法指导教学。

2.教育学生的能力

培养优秀学生,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永恒的一项课题。在不断促进和转化过程中,新旧矛盾不断出现,就要求教师有预见性,有说服能力,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科研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目的和内容不断变化,教育方法不断更新,在教学理论、技能、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中介体的模式。因此,教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科学育人,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科研教学素质。

篇3

师德的核心是爱心,是对学生、对事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一个教师充分认识了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这样,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以及用爱的能力去感化学生。这样才能塑造出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有用之人。

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提高水平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本手段。思想理论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一个教师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切切实实地联系实际,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重视实践,发展师德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而作为一名教师,其正确的观念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确立起来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以及解决道德冲突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学校一般员工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中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冲突。在解决冲突中,教师要学会正确地掌握和发展道德智慧,学会利用自己的职业智慧把道德原则和规范变为能够切实解决冲突的道德行为。这样,教师便能真正认识到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力量和价值,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使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职业道德与其他诸道德全面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成长与其他诸道德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道德的使命是调整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育人的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更与其他社会道德是分不开的。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那么其职业道德就容易培养;相反,一个连起码的社会道德都不具备的人,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以,学校在不断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过程中,也应注意培养教师的社会道德,只有把这两种道德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如下职业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因此,教师必须熏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精神支柱,是道德情操的最高体现。

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权势所屈,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

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甚至作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教学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陈腐观念的束缚,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发现教育的奥妙与新理。教师的职业是传播真理、培育真人的职业,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著地追求真理,勇敢地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要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的事业。”

廉洁自律精神

篇4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人了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其实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它的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因为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双重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呼唤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的素质。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使其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使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句话就意味着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人,应该德才兼备。有德无能的教师,无法给予学生知识和获取知识,会误人子弟;有才缺德的老师,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更会误人子弟。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教师的道德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1.敬业爱岗是教师的基本道德标准

教师的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和面向未来的神圣职业,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崇高使命。敬业爱岗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基本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如果不敬业爱岗,就谈不上做好本职工作,更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辛劳站好岗,用自己的才智育好人。鲁迅先生在为人师表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把学生比作花木,把教师比作泥土。他这样写道:“譬如想要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了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只要能培养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鲁迅先生这种为了培养学生而甘做腐草的奉献精神,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师来说,不可或缺,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的高尚品德,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2.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亦是教师这个职业不可没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生活中,应“爱生如子”。对学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论是非,不能以考虑个人的利损关系搞亲疏,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其实,无论耐心的教导、不失时机的鼓励、真心的喝彩、还是善意的撒谎,无一不盈溢着教师心底那份夕情真意切的爱。有爱,就会沉下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有爱,就会不计报酬、不计艰辛地付出。

3,求真务实是教师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要精益求精地去求真理,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除了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武装自己,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去传播科技知识。作为教师,应以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4.进取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时代呼唤教师应有进取和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永不满足,积极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师德”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对师德的基本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2.师德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受到“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忙于搞第二职业,不安心执教,工作马虎;有的教师观念陈腐,思想滞后,接受新思想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握苗助长;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生活的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障碍,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师德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3.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心罚”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平时常爱动用体罚的同时,也常用“心罚”。对犯错误的学生态度冷漠,常采用讽刺、谩骂、训斥的方法,忽视学生的感受,侮辱学生的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位教师对两位学习欠佳的学生在姓名上故意挖苦说:李巧玲,你不巧也不灵,“刘进,你应该改为刘‘退”’,等等。这样的老师,怎能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呢? 四、新时期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措施

“德为师之本”,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1.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强化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接受教育。第一,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有关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法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二,应加强学习。要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启迪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人观、学生观。第三,要让教师作出师德承诺。教师应向学校作出明确的师德承诺,自觉接受学校和学生的监督。对于履行较好的,学校应给予表扬,对于履行不好的,学校应给予批评。

2.加强心理疏导,优化教师的心境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许多严峻的考验,形成了许多心理乒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网络,加强心理疏导,及时调整教师的心态,不断优化教师的心境,使他们能及时地摒弃不健康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

3.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的执教行为是“传道授业”的载体,又是实现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使其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思想水平的提高,是培养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个途径。学校应要求教师具有端正的外表,文明的行为。比如,进课堂之前,要检查自己的着装外表,不让“把柄”给学生抓住;调节好情绪,不让失态留给学生;精神充沛,不让疲态染学生;力求文明得体,不让废话脏话影响伤害学生。一句话,就是要求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教态完善起来,达到“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4、构建师德交流平台,推进师德教育向前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都结于经验。”在师德教育中,应该及时地总结经验并及时地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开展“师德论坛”、“师德经验交流会”、“师德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校园能形成“讲师德、树师表、铸师魂”的氛围,以达互相促进,使师德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5.制定师德评估标准,实行师德考评制度

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蕴含着较多的思想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较不容易把握,为此,就更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在师德考评上,不能由几个领导说了算,而应该引人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评价,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等,来评估教师的工作和师德。童真无欺,重视学生的评价,能使师德评价更真实。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师德考核中不合格者,不能评优,不能晋级,不能拿奖金,不能评为教学能手,以此保住“师德底线”,铸造高尚的教师之魂。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师德承诺,真正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外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真正使师德成为教师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篇5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篇6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篇7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raining and Steering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ZHAO Yujing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corresponding institutions also will be increased, while the level of teachers is variable. Therefore, a teacher in vocational schools for training and supervising the work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in general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Article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conduc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pecific issues, to discuss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trai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supervision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for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de reference.

Key words academic institute;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training; steering

1 学术机构的意义及培训所出现的问题

1.1 学术机构的内涵及弊端

学术机构具体是指由政府指导、社会各界支持、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专门从事高层次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和对教学、教师进行培训的非营利性团体。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其培养和督导,国家加大了财政方面的支持和力度,建立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但是,对于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术机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其培训内容几乎是在“补缺漏洞”,即大部分的内容都已经在职前教育中学习过,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财力、物力和时间,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①一直以来,国家对教师的职后培训非常重视,总是将其作为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重点,然而却忽略了职前培养,这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所以对于职前培养,国家也要加大力度,这是为后期的培训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考虑,教师的专业技能必须经过系统和长期的专业培训方可养成。但是,学术机构在对教师进行培养时总是以短期和高效为目的,违背了长期培训的根本宗旨,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企图将职教教师培训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利用短期培训来提高、解决,是一种“走捷径”的方法,并不可取。因此,政府的侧重点必须从教师的职后培训转移到职前培养中来。②

1.2 职业院校教学督导能力不足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虽然都设有督导机构,但都形同虚设,多数都不具备完善的监督制度和具体的执行能力。学校的督导机构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咨询机构;二是行政管理机构。虽然学校会设立“督导室”,并且让其与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并列,但是实际上却因为缺乏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而变成了单纯的咨询机构,丧失了监督、教导的能力。而将督导机构设置为行政管理机构相对较好,不仅可以进行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全面监控,还可以行使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部分职权,并履行考核中层干部的职责,但是监控力度也远远不够,相关人员仍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课程并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学校。③

2 学术机构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监督体系

2.1 建立培训基地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低下的情况而言,加大职教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非常重要,具体做法是利用专业的学术机构进行系统的培养和督导,并建立培训基地,为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培训系统开辟道路,进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建立培训基地的方法是以普通高等院校和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为载体,形成联合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使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而且还能迎合对职教教师的特殊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 确定培养对象

由于职业院校的局限性,就职人员除本校教师外,还有许多兼职人员,虽然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批准聘用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对其有具体要求。首先,兼职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教育水平和五年以上的从业资格,以保证其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其次,聘用单位要对兼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保证其在教学过程当中尽职尽责;第三,还要保证兼职教师对教育事业有足够的热心,防止半途而废,造成教育资源的空缺和浪费。④在进行培养和督导期间,本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都是学术机构培养的对象。

2.3 选择合理、科学的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学术机构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机构,必须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优势,肩负起培养职教专业课教师的重任。对于职教教师的培养,需要同时具备复合型和独特性,并依照职业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采取“三双”模式,即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双基地”指除招收职教师范生的学校本身以外,在校外建立职业教育教学的实习基地和企业生产实践、工程实训基地;“双导师”指除职教教师教育机构的导师以外,在校外的两类实训基地都配有相应的专业人员作为导教;“双证书”指除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外,还应具备教师职业资格证和从业资格证书,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是教师在培训期间的重点。

2.4 加强培训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在学术机构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监督体系中,培训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核心。在明确培训对象和培养模式后,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正确引导,那么对于职教教师的培养和督导就不会顺利进行,而国家加大财政和物力的支持力度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确保培训人员的水平和素质非常重要。在对培训人员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学历和经验,还要考虑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约束力,并确定其没有不良记录和违法行为。只有高水平的培训人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进而教育出高技能的学生,这是培养人才的“三高”准则。

2.5 加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保证学术机构培训人员水平和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培养职教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关键。面对规模日益壮大的职业教育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相关教育部门和职教教师教育机构必须关注的重点,要求专业课教师在知识理论方面必须精通,在实践教学上,既能给学生传授原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水平。⑤也只有这样,职教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全部知识教给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

3 总结

从教师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出发,创新对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策略意义重大。在职业院校中,教学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是综合实力的反映,也是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培养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力,为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打下基础。因此,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督导力度非常重要,利用专业的学术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是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帮助建立完整的教育督导质量监控体系。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课题编号:GZB1213002

注释

① 肖莹.职教专业课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② 贺文瑾.论我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的政策转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34):55-59.

篇8

一、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

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一)敬业爱岗,尽职尽责

护士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誉,圆满完成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的任务,必须热受自己的工作,忠诚于所从事的职业。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这要求护士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而且要热爱病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驱指出:“护士和病人接触比医生多得多,病情变化观察得比医生早,病人有什么话,时常很早对护士说,因此病人健康的恢复,对护士的依赖,丝毫不低于医生”。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尽职尽责,决不能粗枝大叶、敷衍塞责。应把病人的生命看成量第一重要的,千方百计地解除病人的疾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即使是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也应尽一切力量进行抢救。

(二)热爱病人,一视同仁

热爱病人,同情病人,是护士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病人生病,到医院求医,精神上、肉体上都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尤其希望到关心和爱护。护士对病人说一句温暖的话语,做一件关心的小事,送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使病人得到莫大的安慰。平等对待病人还应注意尊重病人的人格、意志和权利。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给予满足和解决。护士不能因病人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或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亲疏而有所差别,必须把病人摆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三)慎言守密,尊重病人

慎言守密是护士重要的道德规范。医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情绪与疾病的康复有密切的关系。护士的语言、情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与康复。护士应当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帮助病人尽早消除顾虑,愉快接受治疗。对病情的解释答复要简单明了,合乎逻辑,要尊重患者,保守病人的秘密。根据病情需要了解病人不能公开的秘密与“隐患”实情等情况,护士有为病人保密的责任。若随意泄露,不仅会影响病人的名誉,而且也可能引起纠纷,造成病人精神创伤,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在病人面前、护士应保持端庄和同情心,不能开玩笑、打闹。在病房要保持肃静,动作轻,走路轻,说话轻,给病人创造舒适的环境,以便静养。

二、从院校开始,培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

护士崇高道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护士经常反躬自问,恪守“救死扶伤,人道主义,多讲奉献,多尽责任”的职业信念,院校更要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环境,让护士生理解并很好的学习使之成为对自己道德要求的一部分。

(一)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完善监督奖惩制度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规范化、制度化,没有专门的护理职业道德评比标准和奖惩机制,是导致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院校应建立较完善的护理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进行年度考评,建立护士生道德档案,并作为评优、“奖学金”及入党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对于护理职业道德年度考评中优秀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奖励,不合格的学生给予应有的处置,以促进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随着时展,建立新的评价标准,要以真、善、美为核心内容,可采用班级评价、自我评价和评价等多种途径,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二)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加强课堂道德教育

高尚护理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所以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开始,直至毕业。首先,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同心,形成护理道德教育的整体合力,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护理伦理学教师及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应参与到其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护士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不断加强护理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根据授课情况,结合实例,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护理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同时让人文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寻求更多的护理学和人文的契合点;最后,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史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培养护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1]。

(三)发挥教师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培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护士生的的影响。比如在护理体检的实践教学中,经常要求护士生要关心、爱护、体谅患者,如果只讲大道理,护士生印象不会深刻。不如在实习操作课中教师自己做到:体检前征求病人的同意合作;(如果是冬天应先把自己的手捂热再查)检查过的部位为病人遮盖好;边检查边观察病人有无痛苦的表情等等。当然,既要做到也要向护生明确地说明解释,让他们理解、掌握并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1、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用生命去热爱。教育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甘于清贫,不被名利所困,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像园丁一样呵护每一个学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对学生来不得半点敷衍。

2、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超过任何地方,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学生在学校要得到尊重和关爱,今后才能成为能为他人考虑,关爱他人的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能教学生如何做人。

3、具有奉献精神,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是最有效的办法,美德的修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师只有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同事以及和家长的关系中不断积累经验,道德修养才不是空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论文摘 要:为了提高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需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从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和途径,分阶段、有计划和目的、循序渐进地实施。

卫生职业院校教学中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学生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于学生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需从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和途径,分阶段、有计划和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卫生职业院校职业道德培养是多重性的

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首先是理论上的,要明确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体系。职业道德理论课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一种最主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它的任务是在理论的层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树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其次是感受体验到的,通过日常教学活动的渗透、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切身感受体会到的职业精神。再者是实践上的,在学生实验、实训课教学中,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以自身所具有的职业道德水准,自我约束,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断得以升华,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卫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途径

1.在具有专业特色文化氛围中熏陶

要有意识的营造卫生职业院校人文文化环境,处处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使学生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浓浓的医学人文文化所包围,要让卫生职业院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育人的功能。像校园里可以有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邀、李时珍的雕像,有雕刻着历代医家医德格言、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文化碑廊。充分发挥校园现代网络的强大作用,开设“名医名家”、“医学科普”“大医精诚”等相关网站。

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

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喜、好、恶等言行和情绪直接影晌学生的认知水平。医学实验课有很多是由动物代替人做实验,如阑尾切除术,教师在实验中把动物比拟成病人,对它的呵护关爱,会深刻的印记在学生脑海中,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息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

开展专项教育和专题讲座,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医疗行业的服务宗旨、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实习规则的教育。请医务工作者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的思想,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献血活动、为敬老院老人体检、为社区人群做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中了解人民群众所需,切身体会医者的责任,服务社会,培爱心,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活动中通过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自己的亲身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职业生涯的职业道德养成打好基础。

三、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

1.入学教育

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常规议程,旨在倍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医务职业的了解,树立职业崇高感和责任感,对自己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要求有一初步认识。

2.医学生誓言

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是卫生职业院校独特的入学仪式,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深切感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真谛,涪养了医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职业光荣感。通过入校宣誓仪式首先培养的就是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热爱生命是学生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的核心,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是学生人文执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精神。

3.专业渗透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要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如语文课中的“仁”、“爱”教育,德育课中的儒家仁爱伦理思想,专业课中举例示范医家学者的高尚情操…..。医心仁爱表现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责任与道德境界。因此诚信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等都是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4、结合临床实践

医德教育需要医院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促进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和发展,确保医德的实际效果,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医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其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通过积极倡导和组织实习生加入到医院创建医德医风示范活动,实习医院应该选派品德好医术精的医生任教学老师,教师的高尚医德潜移默化地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他们在实习中得到深刻的启发。对医德优秀的医务人员应给予表彰,树立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促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献身、文明行医”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