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器自动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6:02

电器自动化论文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 TM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所谓的智能电器,就是将电力电子、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兼容、数控制造、传感器、现场的总线局域网、计算机及动态模拟仿真,加入新材料和新工艺,和现场的质量监控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一代具有智能化的电器。随着我国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微处理芯片和各类通讯协议芯片、电流传感器、电压及功率电子器件等技术得到迅速提升,通过各种组合,将智能电器嵌入到低压电器中,而成为网络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具有稳定可靠,节能环保,安全有效的新时代电器。

二.智能电器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智能电器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开始的引进、仿制和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其控制器的性能和断路器的极限分断能力已与国外的品牌产品一样,有些指标已超过国外同类产品。1000V以下的低压电器智能化程度较高,3kV、6kV、10kV、24kV和35kV中压电器智能化速度较慢。而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和1000kV高压电器由于传感器技术、电磁兼容和可靠性等方面因素,智能化水平更低一些。本文所述的智能电器主要是指1000V以下(含AC230V、400V和690V)低压电器。

目前国内低压配电柜中使用较多的智能电器主要有:智能框架断路器(简称ACB)、智能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简称MCCB)、智能漏电断路器(简称RCCB,又称剩余电流断路器、零序电流断路器)、智能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简称ATSE)、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简称JKG、JKF、JKL和JKW)、智能数字仪表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智能软起动器、变频调速器、智能型接触器、智能型CPS、智能型微型断路器和智能型防爆电器等。

智能框架断路器(简称ACB)。ACB是低压配电柜中的主开关或分支开关,我国年用量约65万台,全部是智能型的。它具有过载长延时反时限保护,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保护,单相金属性对地短路保护,中性极保护,负载监控保护,区域联锁选择性保护,MCR(合闸短路开断保护),缺相及三相电流不平衡保护,过电压、欠电压、失电压和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需量电流、需量功率保护,过频、欠频及逆功率保护等。

随着建筑电气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拥有智能化功能的低压电器越来越受住宅配电系统供应商重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工电器装备博览会上,就有很多智能化的低压电器产品亮相。法泰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展出的FTB1带选择性保护小型断路器.就是智能低压电器的典型代表。FTB1由法泰电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属于第四代低压电器.填补了我国低压终端配电系统在选择性保护领域的空白.不仅分断能力高、产品体积小.而且具有选择性保护、智能化通信功能.能满足智能楼宇和智能终端配电回路系统的使用需求。同样具有智能化功能的还有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VW60新一代智能低压框架断路器。VW60万能式低压断路器产品具有体积小、短路性能强、操作机构新颖和现场总线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可促进智能化低压配电与电控成套开关设备的发展,从而推动配网智能。

四.智能电器在低压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1.低压电器。

传统的开关电器无法满足现代化控制与配电系统的需求,限制了现代化控制与配电系统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开关电器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要求。

电器智能化技术几乎是与微机技术(特别是单片微机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同步发展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从世界上第一片8位单片机问世起,西欧、日本和美国就开始研究通过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技术,把单片机及其所需电路芯片制成可与电动机供电电器相结合的专用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替代体积庞大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完成电动机起动、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日本和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这种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开发出第一代智能电器产品—单片机化电动机多功能保护装置。

在智能电器发展初期,对智能电器的定义曾有过一个很不确切的认识,即“微机控制+开关电器”就是智能电器。从大多数智能电器元件和成套设备的硬件结构看,它们确实主要包含这两部分。把这类产品称为智能电器的实质是因为微机控制和现场各类参量的数字处理技术的应用,使这类产品具有了自动识别有无故障及故障类别的能力,并能根据现场情况控制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进行不同的操作。

2.智能低压电器的优点。

智能低压电器具有五大优点:

一.普通配电电器会使配电系统产生高次谐波,而智能配电电器能够消除输入信号中的高次谐波,从而避免高次谐波造成的误操作。

二.智能过载保护电器可以保护多种起动条件的电动机,具有很高的动作可靠性,如电动机过载与断相保护、接地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以及反相或低电流保护等。

三.智能保护继电器具有监控、保护和通信功能。

四.智能电器可实现中央计算机集中控制,提高了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使配电、控制系统调度和维护达到新水平。

五.智能电器采用数字化新型监控元件,使配电系统和控制中心提供的信息最大幅度增加,且接线简单、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应用。

(1)低压电器基本智能化技术。

目前,智能化低压电器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功能,保护与控制功能齐全,兼有电参数测量,外部故障检测、报警和开关内部故障自诊断与报警,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电能使用管理等功能(或其中一部分功能)。

(2)智能配电系统过电流保护新技术。

当配电系统发生非正常过电流时,低压电器应及时断开。为了使故障停电限制在最小范围,低压电器应有选择性断开。即故障级保护电器迅速切除故障电路上级保护电器不跳闸,这对智能电网尤为重要。

(3)智能电网过电压保护技术。

由于智能电网中大量采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及相关设备,这些设备中含有大量电子器件,相当一部分设备本身就是电子化的。它们容易受雷电和系统中其他开关设备操作过电压伤害。另外智能电网中必然包括分布式新能源系统,这些系统无论是发电设备还是控制设备同样易受过电压伤害,因此智能电网过电压保护尤为重要。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国产的低压智能电器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继续研发新产品,深入技术研究,拓展低压电器领域,利用新型能源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配套的电器和控制系统,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功用,实现智能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方祥 王成多 陈栋智能电器在低压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建筑电气》 -2011年8期

[2]翟成亮 智能电器在低压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0期

[3]魏方兴 闵忠海 WEI FangxingMIN Zhonghai 现场总线在智能建筑配电自动化子系统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低压电器》 ISTIC PKU -2008年22期

[4]邓健 智能配变监控终端的设计 [学位论文]2009 - 华中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2

一、专业项目论文的工作观

技师技能考核或鉴定首先应注重的是工作者专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的评价。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过程。

技术工人的专业工作目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有效益价值核算或向好性预期。凭借论文关于专业工作项目立论确定、技术路线解析、工艺方法选择、调试过程记录等的描述,充分显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专业规范把握、主流技术运用、工艺方法适当、工序工步明晰。

技师论文应该强调较高级工艺性内容,应该是工作技艺和业绩展示、以专业文献范式表述的文章,并不一定要用某效益指标来显示工作价值。如工艺改进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专业技巧水平;又如新技术应用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对工程新技术或复杂工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1.强调论文项目的工艺性价值。技能,应理解为专业工作的技能工艺能力。也许是简称,总易误认为技能偏指技术能力,而忽视工艺能力。技术一般是指工业过程的方法论,即一般是可行性确定后在标准化设计前提下选材、加工手段、加工流程以尽可能的高效率获得目标产品的方法。而工艺,可以理解为加工的“艺术”,强调工作过程中获得目标产品的技巧性、保障性和完美性。技术工艺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工艺互渗而形成的知识型、技巧型、成熟型的生产力。

较高级的专业技能型人员的工作,应能体现技术工艺引人入胜的技巧性,工作项目论文也理所当然要求显示出工艺性价值——论文应显示出写作者关于工作项目的基本技术理解能力和工艺质量层次。基本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的引用或引证,工艺质量则涵括改进能力、工作技巧、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和补足能力、安全防护构思能力、提高工作对象商品化的能力。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目标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市场性。

2.注重专业性表述的标准化概念。技师的基本技术理论理解力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其工作的方式、目标往往约束了专业理论的扩充速度和应用空间。许多长期在特殊电气工程岗位工作、工艺经验丰富的技艺型人员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出色,工作质量的工艺价值突现。一般认为长期的专职工作经验中积累着较高的专业工艺悟性。应该看到,高专业工艺性主要表现为相对行业标准、生产规范有很强的理解力,对生产流程有很强的连接、补足、改进的能力。正是高的专业悟性使得技艺型人员与技术设计人员的工作配合相得益彰。

3.把握过程分析的理论深度。一些技师工作项目论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的依据——数理公式推导过程或教科书式论说,然后绘出基本原理图,最后给出相当肯定的可行性结论。必须注意,这种论文往往是有缺陷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没有表达—作者的操作工艺技能水平得不到显示。缺少相关工程经验公式或者经验系数(理论公式受客观实际过程条件的约束),易使得项目实施性这一关键工艺环节受到鉴定评价者质疑。这类论文的缺陷在论文大辩的有限时间里难以弥补。

4.妥当运用“技术进步手段”、“技术创新理念”、“精湛工艺过程”。机电工程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视下述工作能力为工艺能力;把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运用方法、流畅的专业语言(术语,编程,工程图,解析图表等)表述、撰适用的工程文档、规划工作技巧和效率。

技术进步:在产业规范约束下,采用现代的、主流的专业技术成果。

技术工艺创新:在产业规范约束下的工作能够在去除隐患、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形式优化、节能提效、减污去噪、降低维护成本、智能化诊断运行等某些方面有显明的特色成果。

基本完备和适配的资料:是指可以作为施工提纲或设备的档案基本资料。

二、电学原理在工程运用中的本征性理解

机电技术中的电工技术是关于电能量分配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应用电工技术的基础原理是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1.本征性理解。客观导电材料上的电量分析应划分为以电压(电动势能信息)为主量的“信息变换及传递系统”和以电流为主量的“能量传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控制系统传递信息不一定依赖固形材料(例如可通过空间电磁场感应传递)。

使用电动机为电能耗用终端的设备继电器线路形式控制电路主要形成运动控制“逻辑、时间、顺序”机制,自保、互锁、延时、中继等都是形成控制信息的电路。

采用集成运放器为核心的信号电压调节器主要解决比例(信号放大)、微分(信号即时变化率)、积分(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而整流、检波、限幅、隔离、跟随、调零、保护等都是附加电路。

电能量传输的第一要素是电路成为回路,依赖有形的导电材料,再者就是能量规模(大小)和传输时间可控。因此,控制电路的关键功能是信息“变换(如电压放大器)”和“调节”。

主电路的关键功能是能量的“被控”和“驱动”,而反馈电路则是对于完成基本运转功能的、由基本控制器和驱动器(主电路)组成的开环系统输出量检测并形成修正信号的“智能化”部件。

现时的机电“主流技术”指由集成PID运算器件、逻辑运算器件(CPU)及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件为核心的控制器运用技术、由可高频全控大功率无触点开关元件为核心的驱动器运用技术及由新型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信号接收变换电路技术。

2.机电能量转换技术离不开磁材料技术,也离不开磁路分析技术;传统的磁路材料由于磁传导敏感于温度和介质成分,其电气特性检定比较困难。但是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磁性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其运用空间(特别是在机电技术领域)急速扩展。

再者,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双引擎,感知设备运动状态和形成系统信息的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系统的前端。

从对于控制方式本质的理解判断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一个四端电路(网络)为例,若以改变激励能够实现相应响应,则控制方式可分为:a.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流放大系数),b.电压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导(跨导)),c.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压放大倍数),d.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阻(跨阻)),实现电能利用的机电设备的电路多以电流为被控量,所以上述a,b两种控制方式是驱动器电路,c是信息处理电路,d不是机电设备电路优选形式(能量控制信号)。

上述a、b方式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电能传输电路(主电路、驱动器)形式。

a方式中,电流控制电流的中心技术是: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路电流控制多路电流。代表性功能器件有三极管和继电器。

三极管,响应速度高,无动作触点,但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有公共支路,控制量与被控量的高次谐波相互影响或制约,而且可承受功率在瓦特级,一般不符合机电设备功率规模要求。

继电器(接触器),以电-磁-力形式驱动开关触点动作,实现电流的小控大和一控多。但触点动作时间不准、电弧现象、线圈断电反电动势高并形成高频干扰源、体积大等固有弱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理想器件”。

b方式是经典控制技术体系中理想的控制方式——信息控制能量。

上世纪后半期,业界使用大功率半控型电子器件晶闸管加之PWM技术的移相触发器实现有缺陷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于机电设备能量控制——主要是直流电动机的荷载调速。

上世纪末期大功率全控型电子器件IGBT(一种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器件)的商品化普及,机电设备用全控型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成为现实,例如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交流电动机实现宽范围荷载的变频调速。

3.电气主流技术发展的瞻望。机电设备机械构件的技术进步程度受制于材料技术发展及其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通用机电电工技术范畴的技术开发重点有:

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成果。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开发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电路。

电动机技术:强磁材料与低温环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型传感系统分析与仪表。

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液压、电子融合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效率、性能、品质、可靠性等大大提升,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深海或隧道的巨力液压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技术:常规电气系统元器件微型化组件化甚至实现“叠层组件—集成化”,即把微型化的敏感元器件、微处理器、执行器、各种机械构件、电动机、能源、光学系统等都集成于一个极小的几何空间内,并且能像集成电路一样大批量、廉价地生产。

电致流体相变技术: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ERF,electrorheologicalfluid)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转换,转换过程可控而且可逆,转换时间为ms级,利用其电控力学行为,可以预期得到较之传统力学元件更为理想的(机—电能量转换控制的)响应指标。

磁致流体相变技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黏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黏度、低流动性。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硅胶导电与绝缘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可以在电磁场发挥“柔性”功能的新型器件必将影响机电设备电路构造技术。导电硅胶是具备导电性能的硅胶制品,用于一些电子硅胶产品上发挥开关接通的作用,现时应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家用设备、办公设备中,比如导电硅胶按键、电线连接管、影印机滚轴、电缆插头、连接器衬垫等。

三、要强调通用电学知识与电工新技术运用衔接的工艺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超级公司企业标准)的意志和执行能力。标准化是机电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国家标准中对机床的控制方式、接地方式、抗干扰、容错、机械连锁、危险部件防护等,作了较完善规定,有效保障了机床的安全可靠运转。经验证明,符合标准的机床,故障率较低,反之故障率则高,可靠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器件和装置损坏的重要方面。

当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体系强调了标准化水平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如技术资料规范化编整能力、微机控制应用程序解析能力、逆向工程能力(逆向于在确定材料条件下设计制造的路径对产品拆解—解析技术工艺特征,提交改进或改性方案,以期获得结构或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工程数学与物理运动现实的映射解释能力。

四、提高论文的精致程度和新技术含量的着眼点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技术工艺核心领域(空间范围,对象)。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主流技术、前端发展技术(如机器人,城市电动载人设备(电梯,搜索救生设备,无人驾驶运行设备,物流基地自动化设备等),注意:在机电前端技术领域;与电路系统运行规律模式相似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微型化、精准化、多种指标信息传递同道化的技术水平提升。

机器的电气系统运用主流技术改造的工艺路线和工步流程。

一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改造方案的功能指标的得失)和适用性。

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的引用和“创新价值”的保障。

五、论文正文的编辑策略

通过这里的工作全过程的描述而展示个人的工作实力状况,明喻达到专业技师水平。正文应涵括以下内容:

1.详尽细致的立论表述:现实性、可行性、绩效预期等。立论的过程是运用专业范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简述预期的项目工作的流程、效益目标、专业技术层次特征和工艺精华综合;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应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现实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环境,仪器工具,基础性技术资料等工作先期条件,适配一些示意性插图、流程框图、曲线图、简表等。

可行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团队情况,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主流技术采用的决定,需要增加的仪器工具,实施方案或技术工艺路线。

绩效预期:有重点而且简单的、与现实性情况可比较的谈说,重点是预期的技术或形式先进性、工程安全性、设备的控制或运行可靠性、节能减排等的定性谈说。

2.主流技术采用、工艺方案、实施过程等的详述。例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继电器电路中的中继、延时、顺序、串并逻辑、传感信息处理等的硬件功能而提升了机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又如: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对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编程控制而实现交流电源变频控制,使得电动机“宽范围、恒功率或恒转矩的调速”成为普适技术。

工艺方案:展示工作者专业软实力的平台,以分类的技术工艺设计资料及对其简单注解说明文字为主项。资料文件要符合专业规范,要基本完备,要适配。例如:机床设备电气系统档案基本资料文件一般有电路原理图、电器件位置示意图、接线图、元件明细表、电气原理说明或控制流程注解、维修或改造记录等。

三项资料:工作对象技术改造之前的电路原理图及工况表述、改进工程技术路线设计(流程图与功能框图)和主要零部件明细,是工艺方案论证的骨干依据。

对于要遵循物理规律,以推演、论证、解析为主要技术路线的项目论文,建议采用机电工程手册为理论蓝本,引用工程计算方法处理数据。

调试过程:调试工作的工序、工步罗列,调试过程状况和数据的记录。

3.结果与讨论。这是全文的重心,应精心筛选技术工艺成果,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

概括项目工作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解说它的工程意义、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进程记录资料进一步标准化编整的见解、意愿与建议。

参考文献: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TP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01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自动化技术逐渐取代手工技术,当前工业社会生产活动中自动化技术已经大规模普及推广开来,而且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自动控制理论随着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发展也取得很大的进步,并逐渐由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向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在精准度和过程控制方面的优势也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其过程更加复杂化,在自动化产品设计进入实际工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模拟仿真,以确保能够世纪工程需要。

1 电气自动化和仿真技术

1.1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特点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方向的一门新学科,因为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迅速发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如今电气自动化已经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而发展较为成熟。电气自动化从一个电气开关开始到整个电气系统的控制部分都有其分布组成。它包括了对开关信号进行控制,对工程目的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各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对系统中反馈的信息做汇总并按人们预期设定的程序步骤进行智能化的逻辑分析并准确快速做出动作反映,已达到脱离人工而能自动运行的目的。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和交通运输中。在电气自动化中,控制理论是其重要的基础内容。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控制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控制理论的形成,自动化技术开始得以普及推广。之后随着各种自然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托于数列和计算机技术的状态空间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经典控制理论计算简单便于分析,能够很好的解决单变量定常系统的设计应用。而随着工业进程的发展,人们对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中有关多变量事变系统的分析设计已经不能再用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向着系统更加复杂,控制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

1.2 自动化中的仿真技术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工业工厂、交通管理、军事国防在进行自动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要求对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或着远程监控。仿真技术是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通过力控软件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采集的现场实时数据反映到人际交换界面上来,并用仿真模拟图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模拟仿真技术也可以在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前进行预先模拟运行,以便检查自动控制程序是否稳定,是否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2 仿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仿真技术在自动化钢铁厂中的应用

在大型钢铁厂中,从铁矿向高炉送料开始一直到钢铁成型,其过程大多是脱离人工的自动完成,这主要有现场的各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噪声传感器等),控制室的大型工控机(可编程逻辑器PLC),各种配套的逻辑开关,相关的变频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组成。PLC作为整个自动化的核心部分,对整个自动化过程进行逻辑分析和控制,逻辑开关通过通断作为相应PLC控制动作的执行者,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和行程开关作为信息来源,将现场的各种实时数据信息传输给PLC,相关电气设备作为运行的支持。在中央控制室中,通过人机交换界面可以将PLC中汇总的各种实时数据反馈到显示屏上,通过这些配套的力控软件可以以图像的形式对钢铁厂的各个生产车间和每个生产过程进程数据进行仿真,并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直接对各个生产过程进行手动控制操作。也可将其上传至网络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和监控。

2.2 仿真技术在大型汽车组装厂的应用

在大型汽车生产厂,各种零部件的组装是汽车生产厂商所进行的主要活动,一辆车往往需要上万个零部件,而不同的车型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即便是同一辆车型的不同配置也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组装出最多的车而且正确无误一直生产厂商所关注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项问题,并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组装速度。在汽车总装车间,各种细小繁多的零件需要按不同的车型组装到一起,由于汽车厂商往往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同一批次的车型中往往是不同的配置同时进行,这就使现场的操作工单靠脑力无法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和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将汽车组装进行几个部分的分割之后,在各个部分上安装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自动控制器,并安装显示屏作为仿真显示器,将各部分的PLC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在CCR(中央控制室)的服务器上,通过IPMS系统通过前端的仿真控制端将各种车型数据导入服务器中,服务器再降不同的配置信息分配到相应的现场PLC中,PLC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配置信息将所需的零部件现实到屏幕上,或者制作零部件架并在加上安装拨码灯,使PLC直接控制对应零件拨码灯的亮灭,这样可以是操作工很快捷准确的选取各种零部件,减少了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

3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的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仿真技术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能够很形象的反映出设备实时运行的情况,方便监控与管理。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行业经常采用的生产控制设备,与之相应的力控软件能够很好的模拟仿真系统的运行状况,他们已经被越来越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 肖金凤,朱荣辉,盛义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改革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6).

[2] 王云岭,高建树.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2).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95-01

我国工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工业生产中对于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已经离不开先进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支持,对这方面技术应用的熟练掌握是企业的内在要求。

一、工业自动化仪表概述

自动化仪表是操作装备的中心,是使用时保证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其仪器构成成分。随着时代在进步,科技也不断发展,国内的制造行业需要不断的更新原本仅仅使用低成本和获得的市场优势,这是必然现象,也是振兴民族工业的关键所在。现在发展工业显得尤为重要,也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与此同时很多公司也出现了社会认可的仪器,这种现象对于自动化仪器以及体系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保障,这就让国内产业的形式以及竞争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增加在国际市场的比重,国内的很多公司已经可以向世界尖端企业进行比较。尤其这几年历来,发展特别迅速,国内自行研发了职能化执行构造、流量计和标变送器,这些已经在市场当中广泛的使用。而针对工业自动化仪表,其原理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需要人员的现场操作与实际监控,可以将人们需要的数据与信息传递到末端,并在这里对数据与信息进行再次处理。这个阶段的工作原理是依据力矩平衡、电平衡、力平衡等原理通过传感器把现场测试的压力、温度、电流等参数通过变送器进行转换,并且将上述数字进行进一步放大,将放大的数值发送到显示元件,通过元件获得的数据与测试值进行对比,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其是企业安全生产,排除重大隐患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采集科学有效的数据与信息集成的前提。更是企业提高效益与良性循环的前提。相对与过去传统的热工仪表而言,它不需要手工操作,也不需要人在现场进行监督,而是自动地完成其记录、测量、控制等操作任务。并且会把这些信息最终传输到人们需要的数据终端。它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记录、检测的准确与时效性。这也是现代化技术中所体现的低能耗、高效益产品。

二、关于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技术分析

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在当下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其在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我们必须明确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相关概念。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是对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的一种高新技术手段,通过相关参数设定,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自动化目标。仪器仪表在发展过程中,相关功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功能多样化发展模式,是当下仪器仪表发展的一个特点。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控制效果,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应用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注重设计相应的模块通信、系统分析、物理层配置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对生产环节的有效监控。同时,系统集成技术更多是侧重于大规模生产而设计的, 它能够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的效益型发展目标。

2、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更多应用于系统监控方面, 能够为系统控制提供有效地数据支持。传感技术是实现生产系统监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实现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领域的应用, 主要表现为智能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控制工具和设备。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能够实现高测控系统效益, 并且更好地使信息技术与工业仪器仪表进行了有效融合。

4、人机界面技术

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 是实现对工业仪器仪表控制的关键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人机互动界面。人机界面的设置,是进行系统操控的前提。操作人员通过设置相应的指令,利用通信线路将指令进行传达,实现设备的有效生产目标。同时,在进行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机界面的可维护性以及可拓展性,这一问题,对于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措施的研究

1、 理论体系完善

在工业电气的自动化仪器仪表的作用中,应当特别关心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实行,这对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有着关键的影响,在工业生存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可以很顺利的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这需要构建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更加要明确工业电气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完善工业电气的理论体系,更要完善计算机应用的实践,保证设计的相关要求符合设计理论的要求规定,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完善设计理论体系的要求规定,同时注意创新理念的应用,从而完善理论体系开始加强工业化的理论发展,有效的推进理论体系创新。

2、 技术手段应用问题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仪器仪表控制应用中,对于会应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嵌入式的技术手段,一种是网络的技术手段,而对于前者潜入式的技术手段主要应用在工业电气的相应系统中,在相关的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关技术的环节应用,对各个环节的功能有清晰的了解,并充分做好系统功能的量化工作,处理好工程进程中诸多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另外,在系统功能的另一个方面,应当根据系统的芯片设置问题,做好网络的连接准备,真正发挥系统功能的作用,在嵌入式的系统构成中,应当将计算机的技术应用做好相应的功能准备和寿命计算,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系统功能的作用。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除了嵌入式的技术而言,还有网络技术可以应用,在工业电气仪表仪器自动化的过程中,应当必须考虑如何应用网络技术的问题。该项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收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通信与网络的两方面内容,如果在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利用该技术的话,会更有效的实行对生产系统的控制,从而提高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应当需要加强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并真正应用到工业技术产品中,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客观上也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生产力。文章对工业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进行研究是侧重于对于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前提的,这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95-01

开展汽车电器的探究教学主要是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通过探究式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对汽车电器这门课程掌握得更透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主要起辅助作用,为学会解答难点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方式的教学一定会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汽车电器的专业技能,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一 汽车电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汽车电器在职业学校是一门技能性课程,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后进行实践操作,由于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其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不成体系,理论和实践不协调,教学内容得不到合理的统筹,使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时不能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下降。(2)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对老师讲解的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会极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难以深入学习。

二 汽车电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汽车电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不论在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都能培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和好方法,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事物内部的联系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概念,因此,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汽车电器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探究式教学的首要措施,需要老师发挥主动性,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听取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意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多样化的探究教学方法

多样化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能使教学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对实现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另外,采用多样化的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找到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多样化探究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现场教学法。由于汽车电器课程中汽车电子构件的原理和结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根据汽车实验台上的电器设备和电路元件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一体化教学法。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实践课上穿插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理论课上依据实例为模板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帮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进行学习,并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三,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虚拟情景模拟训练,对经常遇到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加强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老师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这些任务由老师人为地设置一些故障,增强任务的难度,并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合作能力,老师也可以在旁边协助学生进行故障排查,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指导。

第五,开放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在课余时间对汽车电器设备进行开放教学,学生免费地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汽车电器的设备构件,另外也可以由老师带领到汽车电器企业的生产车间,学生能近距离地观察汽车电器设备的生产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结束语

汽车电器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也能为职业院校培养更多汽车电器的专业性人才,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6

Abstract: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ntrol is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exchan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key ring, realize the automation, is equal to the re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new methods and technology into engineering, product of stag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new challenges, promote the theor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 to solv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V24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长寿要求生产力更加发达,要求人类的经济生活更加智能化,以节省宝贵的人类时间去做其它有益的事情。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革新需要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而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在这个领域也确实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促进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感知能力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指的是人类制作的机器所表达出来的智能,体现了自动化的特征。因此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电气的优化设计、诊断故障和智能控制等。

一、人工智能应用理论分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自从1956年“人工智能 一词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以后,人工智能研究飞速发展,成为以计算机为主.涉及信息论.控制论, 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的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的工作。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自动化生产,运输 传播的快速发展。人脑是最精密的机器,编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模仿人脑的收集、分析、交换、处理、回馈.所以模仿模拟人脑的机能将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途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增强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关键一环,实现自动化,就等于减少了人力资本投入,并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二、智能化技术应用优势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到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以智能化控制器的形式,这种智能化控制器较过去的控制器相比的确具有不少优势,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无需控制模型

过去的控制器在进行自动化控制时,往往会因为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比较复杂而无法精确到位地掌握,这会使得该对象模型的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较多不可预估、不可测量的客观因素,比如一些参数的变化。无法掌握这些因素,也就不能设计出精准的模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率也会下降。而智能化控制器并不需要对控制对象模型进行设计,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的产生,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精密系数。

2.方便调整控制

智能化控制器还有另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根据下降时间、响应时间以及鲁棒性的变化来调节控制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性能,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的调节控制与过去的控制器相比具有更方便调节的优势,更适合投入实际使用。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智能化控制器在进行调节控制时完全只需要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来自行调节,即使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旁边也可以,同样远程调节控制也是可行的,充分体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操作性要求,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一致性很强

智能化控制器的一致性很强,这表现在它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上,及时输入完全陌生的数据也可以收到很高的估计,完美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不同的控制对象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虽然在对有些控制对象实施控制时智能化控制器暂时没有采取行动,其控制效果也是非常优秀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可能在换了控制对象的时候就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了。所以我们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还是不能松懈,要认真落实具体化原则,即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一定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不能因为马虎就降低了控制要求。一旦出现智能化控制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不能盲目否定智能化技术,一定要从每个工程环节详细排查、认真分析,因为上述人为因素会给自动化控制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就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的应用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如将人工智能用于电气产品优化设计,故障预测及诊断、控制与保护等领域。

1.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它不仅要应用电路、电磁场、电机电器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大量运用设计中的经验性知识。传统的产品设计是采用简单的实验手段和根据经验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很难获得最优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产品的设计从手工逐渐转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人工智能的引进.使传统的CAD技术如虎添翼.产品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用于优化设计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优化算法,非常适合于产品优化设计。因此电气产品人工智能优化设计大部分采用此种方法或其改进方法。

2. 故障诊断

电气设备的故障与其征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用人工智能方法恰好能发挥其优势。已用于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

变压器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多。目前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变压器油中分解的气体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程度。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发电机及电动机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较为活跃。

3. 智能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广泛展开,但在电气设备控制领域所见报道不多。可用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3种: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由于模糊控制是其中最为简单、最具实际意义的方法,因而它的应用实例最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只有加强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程度,才是最终保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手段。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7

 

1. 前言

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学的标志,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基于EDA技术的芯片设计正成为电子系统的主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计技术跨过了三个阶段。①20世纪五十年代: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用来设计硬件系统;②七十年代: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软件编程设计;③八十年代末至今:硬件系统集成设计,即系统芯片(SOC)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是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先进的EDA工具MAX+plusⅡ对10MHz自动频率计进行设计的过程。论文参考。在此设计中我们采用现在国际流行的VHDL硬件描述语言对CPLD进行编程,并通过MAX+plusⅡ平台对设计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完成设计的要求,用单片CPLD实现10MHz频率计的功能。

2. 单片自动频率计的设计

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小型化是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论文参考。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频率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并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单片自动频率计以单片可编程器件为载体,利用VHDL语言,实现10MHz以内频率的自动测量。该频率计用可编程器件一片,10MHz晶体振荡器一块和4位七段LED显示器。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U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69-01

1.序言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一直没能取代古典控制方法。但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控制器设计的常规技术正逐渐被广泛使用的人工智能软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所替代。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必须的描述系统和特性的“a priori”知识。由于这些方法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工业界强烈希望开发、生产使用这些方法的系统,但又希望该系统实现简单、性能优异。

2、人工智能在直流传动中的运用

2.1.模糊逻辑控制应用

主要有两类模糊控制器,Mamdani和Sugeno型。到目前为止只有Mamdani模糊控制器用于调速控制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控制器都有规则库,它是一个if-then模糊规则集。但Sugeno控制器的典型规则是“如果X是A,并且y是B,那么Z=f(x,y)”。这里A和B是模糊集;Z=f(x,y)是x,y的函数,通常是输入变量x,y的多项式。当f是常数,就是零阶Sugeno模型,因此Sugeno是Mamdani控制器的特例。

Mamdani控制器由下面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1.1模糊化实现输入变量的测量、量化和模糊化。隶属函数有多种形式。

2.1.2知识库由数据库和语言控制规则库组成。开发规则库的主要方法是:把专家的知识和经历用于应用和控制目标;建模操作器的控制行动;建模过程;使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和人工神经网络推理机制。

2.1.3推理机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能模仿人的决策和推理模糊控制行为。

2.1.4反模糊化实现量化和反模糊化。在各种出版物中,介绍了许多被模糊化的控制器,但这应与“充分模糊”控制器完全区分开来,“充分模糊”控制器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模糊控制器,被模糊化的控制器易于实现,往往通过改造现有古典控制器得以实现,如被模糊化的PI控制器(FPIC)使用模糊逻辑改变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参数,从而使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17),控制器参数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特性的极大提高,被模糊化的控制器参数调整方法如下:P(ti)=P(ti-1)+kP*CP,I(ti)=I(ti-1)*CI。但如应用“充分”模糊逻辑控制器,系统响应远远优于FPIC和最优古典PI控制器,用于最优化常规控制器的计算时间比模糊化控制器所需的时间多得多。因此,使用最小配置的FPIC控制器是可能的选择之一,事实上,这也是用现有驱动装置实现的最简单方法。

2.2.ANNS的应用

过去二十年,人工神经网络(ANNS)在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中得到广泛运用。由于ANNS有一致性的非线性函数估计器,因此它也可有效的运用于电气传动控制领域,它们的优势是不需要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致性很好,对噪音不敏感。另外,由于ANNS的并行结构,它很适合多传感器输入运用,比如在条件监控、诊断系统中能增强决策的可靠性,当然,最近电气传动朝着最小化传感器数量方向发展,但有时,多传感器可以减少系统对特殊传感器缺陷的敏感性,不需要过高的精度,也不需要复杂的信号处理。

3.人工智能在交流传动中的应用

3.1.模糊逻辑的应用

在大多数讨论模糊逻辑在交流传动中运用的文章中,都介绍的是用模糊控制器取代常规的速度调节器,可英国Aberdeen大学开发的全数字高性能传动系统中有多个模糊控制器(4),这些模糊控制器不仅用来取代常规的PI或PID控制器,同时也用于其他任务。该大学还把模糊神经控制器用于各种全数字高动态性能传动系统开发中。也有一些优秀的文章论述运用模糊逻辑控制感应电机的磁通和力矩。

矢量控制器也是一种间接控制类型,并且很好的特性。文献(27)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速度控制器。它的输入标定因子是变化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该系统中模糊速度控制器与常规的PI速度控制器和CRPWM塑变器一起使用,它往往用来补偿可能的惯性和负载转矩的扰动。常规PI控制器用来稳定系统的稳态速度响应。矢量控制器使用转子磁通观测器观测(UI观测器,iw观测器(1)(4)),模糊逻辑用于转子电阻的估计。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产品,其一是下节介绍的安川矢量变频器,另一个是日立矢量变频器,日立公司最近开发了J300系列IGBT矢量变频器,功率范围是5.5KW--55KW。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和强大的自调整功能。无传感器磁通矢量控制方案采样两相定子电流,在初始自整定阶段,电机和负载的惯性以及其他参数例如定子电感,定子和转子电阻、励磁电感等参数被计算。日立公司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模糊控制的变频器。它考虑了电机和系统的特性,转矩计算软件在整个频率范围保证了转矩的精确控制。变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Hz时150%或更高的启动转矩;在3∶1的速度范围(20到60HZ/16到50HZ)电机不用降低功率使用;速度调节比率小于。

AI控制器也能提高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宽广领域。英国Aberdeen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开关矢量选择器以及速度、转矩、磁通观测器等,初步结果令人鼓舞(9)。可以预见不久的将业,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将会出现更多的工业应用产品(47)(48)。

3.2.神经网络的应用

非常少的文章讨论神经网络用于交流电机的控制,大量文章讨论神经网络在交流电机和驱动系统的条件监测和诊断中的运用。文献(33)介绍了使用常规反向转波算法的ANN用于步进电机控制算法的最优化。该方案使用实验数据,根据负载转矩和初始速度来确定最大可观测速度增量。这就需要ANN学习三维图形映射。该系统与常规控制算法(梯形控制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并且大大减少了定位时间,对负载转矩的大范围变化和非初始速度也有满意的控制效果。文献(34)用两个ANNS控制和辩识感应电机,但只给出了仿真研究。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现在发表的大多数有关ANN对各种电机参数估计的论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是用多层前馈ANNS,用常规反向传播算法,只是学习算法的模型不同或被估计的参数不同。

参考文献: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9

1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些对精确度有要求的电路上,增益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上,对生产的控制也离不开增益。自动增益系统在电子技术和工业行业迅速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专门的自动控制增益系统也开始出现。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当先最流行的可编程控制器对增益进行控制。采用可编程器件来自动控制放大电路的电阻阻值,达到控制信号放大的目的,从而模拟实际增益的自动控制。

2 自动增益控制的实现方案

本文的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滤波电路、放大器电路、 ad转换电路和cpld控制电路。

首先把输入信号(模拟信号)经过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然后在经过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将转化后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件,可编程控制器件内部有专门设定的数字比较程序,将当前的输入信号值和理论值进行匹配比较。如果输入信号值比理论值大,就说明输入信号不符合理论输入的范围,需要减小输入信号的大小。可编程器件通过内部的程序经过spi接口电路控制电位器,减小阻值,从而将输入信号变小。反之,若是输入信号和理论值相比偏小,就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位器电阻,是输入信号变大,已达到理论输入值的范围。

2.1 系统的放大电路模块

放大器电路部分由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组成。采用op37和ad5263外加电阻r11、r9构成了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其中ad5263是数字电位器,其值得大小可以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不同的值对应着不同的放大倍数。由于ad5236有很多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型号具有不同的阻值范围,本系统中选用的是阻值在0-20k的ad5236器件。放大模块中好包含控制端口spi用来接受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2.2 自动增益系统的a/d转换模块

本模块的作用是输入信号(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后,把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为在可编程控制器中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必须把输入信号数字化。具体的电路图如图2.0所示,其中模块的核心是ad9221,ad9221是一个12为的模数转换器件。其中,clk引脚控制着转换的速度,otr为范围溢出输出端,vrf为参考电平2.5v的输出端。整个电路的功能就是把-2.5v-+2.5v的输入电压信息转换成0-5v的电压信号。

2.3 自动增益系统的核心模块——cpld可编程控制部分

可编程控制器的种类非常繁多,比较常用的有intel的c51和altera公司的epm1270。本系统选用的是epm1270,整个系统的控制程序采用vhdl语言实现,主要包括采样程序、比较程序、增益控制程序、spi接口程序等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clk的设计,由于整个系统采用一个时钟源,可编程控制器和a/d转换器的时钟频率又不一样,所以在主程序中一定要计算好每个器件的时钟频率,保证各个模块正常衔接。

2.4 自动增益系统的溢出处理

本系统使用了a/d转换模块,a/d转化器的参考电压和输入电压都有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属于无效输入,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考虑到有无效输入的存在。在本程序中,如果输入电压高于5v,otr引脚会有溢出输出信号,同时,转化后的数据的最高位为“1”。同理,当输入电压小于0v时,otr引脚也会有溢出信号,转化后的数据的最高位为“0”。为了以后的程序方便比较,本程序将5v的溢出转换数据设置为0xff,将0v的溢出转换数据设置为0x00。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大大简化了之前的控制电路,具有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为以后的大范围推广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谭会生,瞿逐春.eda 技术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器自动化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TM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67-02

1 保护配置

根据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容量和电压等级各不相同的电力变压器配置不尽相同的保护。#7、#8主变压器包括差动整断、稳态比率差动等全部电气量主保护,瓦斯等非电气量主保护和其他常规电气量保护,另外,还包括主变压器220kV侧、110kV侧、10kV发电机侧和6kV高厂变侧的零序方向过流、间隙零序过流、零序过压、复合电压闭锁等后备保护及各类报警信号。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9月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明确提出,220kV主变压器的微机保护必须双重化。因此,热电厂#7、#8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均采用双重化配置,包括RCS-978E电气量保护装置和RCS-974非电气量保护装置。而#7、#8主变压器220kV侧采用内桥型接线,GIS中的断路器分别具有两组跳闸线圈,该两套保护装置分别动作于断路器中的一组跳闸线圈。#7、#8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分别取自220kV断路器侧和桥联侧、110kV侧、发电机10kV侧、高厂变6kV侧电流互感器的专用次级线圈,具体接入方式如图1所示。

双重化的保护采用同一厂家、相同原理和相同接线方式,对变压器发生各类复杂故障时可靠切除故障和日常设备运行维护更加有利。

2 保护整定

2.1 差动速断保护

整定原则:按躲过励磁涌流,最严重外部故障时的不平衡电流及互感器饱和,并保证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最小短路电流有足够灵敏度整定。

2.2 启动和报警值

差动启动电流值:为防止运行中变压器的CT短线和涌流造成误动,按躲过变压器额定负荷下的不平衡电流整定:

TA报警差流定值:按躲过最大负荷下由于CT误差造成的不平衡电流和最大分接头误差。

2.3 比率差动定值

稳态比率差动动作方程:

其中Ie为变压器额定电流;

Im1.分别为变压器各侧电流;

Icdqd为稳态比率差动起动定值;

Id为差动电流;

Ir为制动电流。

另外,变压器220kV、110kV、发电机、高厂变各侧后备保护均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进行整定。

3 结论

采用保护双重化后,保护的运行方式变得灵活,但由于各类压板较多,操作变得复杂,与传统的主变保护有许多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石化电网#7、#8主变压器采用保护双重化后,增加了保护装置运行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保护的出现是一种进步。 从微机变压器保护发展趋势看,微机变压器保护选择双主双后、主后一体的配置,即保护功能由彼此独立的不同CPU插件实现,出口跳闸回路分开,这种结构和原则突出地体现了微机=保护构成的特点及优越性,既多CPU并行处理,整体结构紧凑,数据共享,又组屏相对简单、回路清晰、对外连线简单,投退方便、独立性强,是今后主变微机保护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