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食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4:01

美食文化论文

美食文化论文例1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注重阴与阳的辩证统一,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上与下、左与右、正与反、内与外、男与女等等。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而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国的文化不是两极,而是多极,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给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奠定了浓厚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来自欧美洲各地的移民,按照各族之间的意志和行为习惯构建起来的,因此在这两种积淀下面,中国与美、俄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与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相比,西方则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注重科学饮食,讲究营养,并且以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怎样才能让营养元素让人们更好的吸收,这是西方人所关注的。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中国人来说,菜肴的色、香、味、形、意都需俱全,菜色的搭配怎样才能够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境界这才是中国人所关注的,而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例如,在西方大国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相近,他们同样也很注重烹调的手法和方式,但是一旦涉及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因为过于注重营养,西方饮食几乎没有艺术可言。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在宴席上,人们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美国到俄罗斯,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只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牛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而中国就很讲究“五味调和”,即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 、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而此等原料若西厨烹制,则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清水煮蒜苗,完全没有融合的感觉,每种食材都像相互独立的菜。也是基于对营养的重视,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人多吃生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都生吃,这在肯德基、麦当劳里面是经常可以看见的,突然想起前不久我在麦当劳里面吃的那个鸡汁汉堡,里面的生洋葱真的很难让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接受,更别提他们的沙拉,很多种瓜果混合在一起加上一点沙拉酱,这对于吃惯了熟食的中国人来说,就好比一盘兔饲料。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聪明的中国人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调也更讲究营养却忽视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由于历史积淀的不同,受制度文化影响的不同,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用餐礼仪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先说俄罗斯,对于俄罗斯人,吃在气氛,至于有多少佳肴并不重要.在餐

转贴于

厅里就要有品位,环境和服务是餐厅最重要的环节.像中国沿街以吃味道为主的大排档是没有的.人们在餐厅里说话都是低声细语,绝对不能高声叫"嗨!结账!".餐具也很讲究,中低档的餐厅也会摆上擦得亮晶晶的刀叉.桌布是棉布的,从来没有塑料的,或一次性的.桌上都会摆好装盐和胡椒的小料盒,进餐的次序很重要,端上一道菜时,就把前面的一道菜撤掉,无论吃完了没有.客人用公共刀叉把菜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再吃,不能直接夹菜进口.大块一点的肉,要用刀切成小块,不能叉起一大块咬着吃.喝汤也要用勺,不能抱着碗喝.而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爱热闹的名族,无论是家庭日常吃饭还是朋友宴会聚餐都喜欢摆上一大桌,煎蒸炒煮一应俱全,吃得就是一个热闹,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表达的就是一个喜爱、尊敬之情,但是这些行为摆在俄罗斯就是极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一般而言,美国人的三餐既随便又简单。 早餐,往往是果汁、鸡蛋、牛奶和面包。 鸡蛋用热水冲熟或用电灶煮熟,牛奶从冰箱里直接取用。 午餐,多用半小时在工作场所匆匆食用。 进餐时,人们从自带的小纸袋里取出几片三明治、 一根香蕉,再冲上一杯咖啡,便是一顿午餐。 晚餐,常常是一两个菜,另有一些点心、水果之类。 有时,尽管晚餐菜单上有许多名目,但那仅仅是一些作料。 人们最爱吃的是牛排或猪排。而这三餐摆在懂得“吃”文化的中国人面前就会显得格外的隆重,首先早餐的种类就会多的让人眼花缭乱,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过桥米线、广东的干蒸烧卖、南方的馄饨等等举不胜举。而午餐和晚餐都是中国人的重头戏,鲁、川、苏、粤、浙、闽、湘、徽等八大菜系,各式各样的美味让人流连忘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吃一个大事情,像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如此草草了事是绝对行不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中又以伦理德为主体。伦理道德注重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诗词歌赋注重于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因此,中国的酒桌文化也是特别的,作为酒桌上的食物,菜肴的色香味形意也是要经得起反复的推敲的,例如:闻名中外的满汉全席,它堪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

而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思想开放、生活节奏也很快,因此快餐文化在他们的领地发展得很好,西方人注重效率,只要有食物能够快速的将肚子填饱就够了,他们需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喜欢的事情,因此菜色在他们眼中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吃饱,够营养就可以了,多半以馅饼、热狗(面包夹香肠)

美食文化论文例2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互动的意义

(一)地域文化推动地方美食的发展

地域文化是地方美食的根植土壤,地方美食是特定地域范围的产物。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等的差异造就了地方美食。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鲜明,人们熟知的四大菜系以及后来的菜系,都是在各自地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喜爱并且不愿意放弃本地的饮食方式或者烹饪方式,使美食深深烙上了地域特色。只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才能更好的推动地方美食的发展。

(二)地域文化促进美食旅游的发展及美食节的举办

美食旅游的发展及美食旅游节的举办依赖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只有地域文化鲜明的地方,才具备发展美食旅游及美食节的条件。各个地方举办的美食节及发展的美食旅游,都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所以才吸引其他地方的人们到此参观。没有地域文化做支撑,任何地方的美食节及美食旅游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三)地方美食烙上了地域文化的特色,防止地域文化的消亡

现在很多地方的地域文化都存在一定的消亡现象,部分年轻人对当地古老的地域文化都已经不知道了。而地方美食都是在特殊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要么取材于当地的物品原料,要么使用当地特殊的烹饪方法,或者得名于当地的某个传说,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特色。随着地方美食的发展传播,当人们看到吃到这些美食,就会想起背后的饮食文化,从而能有效防止地域文化的消亡。例如陕西的岐山臊子面、渭南时辰包子等,背后都有典故文化做支撑。

(四)地方美食的发展及美食节的举办,传播了地域文化

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美食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采取了最为便捷、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来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人们可以从不同地域的美食中感知到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刻意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反而不利用人们记住,以地方美食为载体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且通过各色不同食物,能够将地域文化宣传出去,传播出去。

二、各地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互动的形式

纵观各地地方美食的发展,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实现的,具体的形式如下。

(一)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地域文化间的互动

地方政府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地方政府肩负着传播地域文化的使命,在地方政府的引领下,借助各种政府网络宣传平台,扩展地域文化,目前全国很多省份都是利用这种宣传平台;旅游企业在宣传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就是无形的在宣传地域文化,景区的地理位置、景区的文化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目前,很多景区是在官网上介绍景区,例如大华山旅游官网,就有华山景区的地理概况、景区的典故、景区的传统文化的介绍。

(二)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地方美食间的互动

地方政府主要是利用政府网站,专门有地方美食这一栏,只要是人们访问政府网站,就能看到地方美食的介绍;其次,地方政府联合相关企业举办的地方美食节,可以更加直观的宣传地方美食。例如,在陕西省内,宝鸡、西安、韩城等地都举办过地方美食节。旅游企业和地方美食有直接关系,地方美食属于旅游六要素中的食,对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很多旅游景区的网站上都有地方美食的宣传,并且很多地方都专门设计了特色美食游。登大华山旅游官网,上面就有美食特产的相关介绍。

三、陕西省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互动的措施

陕西省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美食,但是陕西省地域文化和地方美食之间并没有建立很好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使之能够互动式发展。根据 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互动模式,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互动措施。

(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美食

地方美食品种繁多,形形,但是也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造成很多人不愿意出门,在自家门口就能吃到其它地方的美食。相反,有些地方的美食却极具地域特色,只有到这个地方才能品尝到。例如:河南洛阳有一道名菜:牡丹燕菜,许多到洛阳旅游的人,都会慕名前去品尝。这道菜,就是结合洛阳的地域文化牡丹及背后的一个传说故事创作出来,整个菜肴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只有洛阳独有,其它地方很少见。原因在于没有牡丹这种地域文化及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做支撑。

陕西省地域文化深厚,应该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陕北高原气候环境,生长了很多杂粮作物,这是很多地方都无法模仿的,可以结合这些杂粮,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杂粮美食;关中平原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应重点发展面食业。2013年6月在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参选的面条500多种,而以面食著称的陕西省,竟然无一入选。这就说明关中在发展面食的同时,要苦练内功,提高面食的层次和知名度;陕南处于南北交界地带,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山地居多,种植很多药材作物,应重点发展药膳。

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在陕西省内组织专门的机构,学习舌尖上的中国,在全省范围内寻找没有被广泛流传的地方美食或者被人们忽略的地方美食,并把这些地方美食发展壮大。

(二)办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节

目前全国一年大大小小的美食节不计其数,据统计,广州2014年一年就有2000多场美食节。在陕西省,各个地市举办的美食节不少,但是省级范围的美食节却很少。

2016年8月,在西安举办了陕西首届非遗美食节,着重展示了陕西面食。2016年10月,渭南举办了第26届中国厨师节,展示了很多陕西的各式各样面食。起到了振兴陕菜,力推陕西餐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

在今后、陕西省政府、旅游局及地方政府和旅游局都应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举办省级范围的美食节,或者积极申办国家美食节、厨师节等。降低美食节的准入门槛,鼓励普通厨师都可以积极参加。在陕西省内,把美食节同当地的旅游文化节或者旅游景区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举办出地域特色鲜明的美食节,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三)办美食文化论坛

2016年10月,由中国烹饪协会、陕西省商务厅、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欧亚学院食学研究所等承办的“一带一路”美食文化发展论坛在渭南隆重举行,就饮食文化创新进行了探讨,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陕西省可以利用行业协会组织或者借助政府的力量组织地方美食文化发展论坛;省内很多高校目前都有饮食文化方面的课程,可以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美食文化研究机构,定期举办各种论坛,邀请兄弟高校或者行业、企业专门人员参加。例如中国旅游安全研究机构设在了华侨大学,华侨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旅游安全高峰论坛,邀请国家旅游局、国内相关高校及企业人员进行探讨,对旅游安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陕西省可以借鉴学习这方面的经验,设立并办好自己的美食文化研究机构。

美食文化论文例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食文化论文例4

美食不仅是美食,美食关乎精神,关乎文化。美食家可谓是对美食参悟最透的人,作为当代文坛公认的美食家,陆文夫这样说过:“ 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说,吃,应追求一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同时他认为,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大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因为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类、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简直可以从饮食着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美食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和绘画、雕塑、工艺、文学,甚至和音乐都有关联。

百科全书中对美食家的定义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美学品味,并从事理想食事探究的人。美食家的概念要与饕餮者和食学家区分开,饕餮者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并满足物欲,食学家侧重的是认识说明与理论归纳。美食家既有丰富生动的美食实践与物质享受,又有深刻独到的经验与艺术觉悟,是物质与精神谐调、生理与心理融洽的生活美的探索者与创造者。

因此,“吃”要达到这个境界,饮食就不只是饮食,而是文化的饮食,也就是要把千百年来人类饮食实践产生的合乎科学的、具有文明风尚和体现美学韵味的东西提炼出来,反馈于饮食实践,自觉地运用和贯彻于饮食活动中,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文明进程,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就是要吃出文化品位,即吃得典雅和吃得称心如意。

吃得典雅,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中国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推崇“以乐有食”,以后形成传统。悦耳的乐曲,能造就一种愉悦轻快的气氛,对心灵产生良性刺激,进食时优美的乐曲缭绕于耳际,更有助于消化吸收。吃得称心如意,首先指吃的方式能各得其所和具有愉快亲

切的人文韵味。比如中国人的共食制。西方的分食制虽合乎卫生,但流于单调、平均主义。其次,吃得称心如意是指人们对口味的选择称心如意。

《舌尖上的中国》正是美食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去年纪录片频道成立,一个纪录片频道应当播放各类纪录片,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当然有美食旅游类的需求。所以,我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总编导陈晓卿在央视工作了二十多年,《舌尖上的中国》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出的选题。“拍《舌尖上的中国》,要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这是陈晓卿给导演任长箴的“命题作文”,从一开始,陈晓卿就没打算局限在“菜系”的范围之内。《舌尖上的中国》其成功之处也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食物我们进行着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的思考。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使得汪曾祺笔下论文联盟的四方美食在银幕上复活了。诚然,汪曾祺以平常吃食为散文写作的对象,其用心可谓远矣。 “什么叫文化,吃东西也是文化。”汪曾祺同意高晓声这种说法。 饮食本来为身所备,但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精神的渗透。

二、美食是中华民俗传承的载体

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舌尖上的中国》中《主食的故事》一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的意义。“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

无论是在节日中还是平日里,中国人吃饭一般都采取“会食制筵席或小范围的共食制”,这一传统习俗有不少优点:中国菜点花样多,一桌食客的嗜好不会雷同,会食有利于各取所需,使每人都能在多种菜点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从而尽可能使口味得到满足。“共食” 指家庭日常饮食或三五亲友共食几味菜,也有利于各取所需,充分利用食物对象的各部位,减少菜肴的浪费,譬如桌上一只鸡,有人喜欢鸡胸,有人喜欢头颈,有人喜欢鸡翅或鸡腿,有人喜欢内肚,合食能各得其所。中国人无论会食或共食,都围坐于饭桌,饭桌成了交流情谊、信息和即席评论菜肴的场合,既亲切又轻松,富有人文韵味。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一家人围着饭桌其乐融融的场景一直贯穿始末,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你如果有心的话你会注意到我的每个故事基本都不是一个人,都是有一个人际关系在里面,阿亮的部分也故意在他们家集体工作的时候露了全家人的镜头”,任长箴说:“这些镜头显得无意,但其实它都是体现人情味的,要比一个人孤单单在那个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也这样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美食蕴含着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包容的人生哲学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通过美食了解中国人,因此,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

汪曾祺也在《旅食集》自序中说道,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是善解人意的,其美食散文流动的韵律和自然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品格,使人宁静、清凉、滋润,特别适合且有助于当代中国读者文化心态的调整。 这与汪曾祺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相一致的,他以极为精微的笔法描写美食和风俗,揭示了民间生活的种种乐趣与幽默,寄兴叹于物事,寓哲理于风情。

“以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去吃东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种食物,最干净、最朴素、最具有自然韵味的。”《舌尖上的中国》倡导的“自然清淡”与道家的思想相合,充满着人生的哲学意味。 慢节奏的生活态度作为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异质元素却能博得人们的青睐,因为它让人们松弛神经、放慢脚步,来到一个宁静闲适的精神家园。

汪曾祺的吃食散文中,蕴藏着一种醇厚的生活境界。从容的饮食态度,以及能对饮食细琢详研的做法,它的背后,寄寓着一个安乐邦国的大背景,尤为重要的是,汪曾祺赋予这些饮食以风致,以光彩。汪曾祺所写的食物和口味,包含着人生的性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食物也就是体现了一方的人性。《苦瓜像瓜吗?》写以苦瓜自喻的“苦瓜和尚”石涛就寄寓了一点独来独往,不随流俗的傲气与禅意。

汪曾祺写饮食的态度也寄寓着人的胸襟与度量。“口味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酸西辣’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样。”这些食物平时虽颇常见,却仅是食品而已,经过汪曾祺的述写,这些食物便因之赋予了文化学的意义。

汪曾祺对现实人生始终采取一种“融”和“入”的态度,这种“惊人的化解,简直已经到了近乎宗教式的宽容”,它足以使冰山化成春水。 汪曾祺提出要“作文先做人”,汪曾祺对人对事有大度宽容的胸襟,在作品中,他不但从不将个人情感、观点、好恶强加于读者,而且还处处随机忠告读者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他的美食散文从各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谈起,提出应该对各地美食持包容态度,卒章显志,文末自然引申到对待不同文化、不同流派的兼容并包、融化新知的科学态度。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口味单调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也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妙,食材无上下之分,讴歌劳动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传达出一种对待食物的原始态度。

四、二者都是以民间体验为基础,基于民间立场所作

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民间性首先体现在其自身的题材上,他以认同民间的方式,发掘出最具民间日常意味的存在形式——吃的种种方式和传承,为饮食立传。

其次,汪曾祺的美食散文里所写的食物是与民间百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在《故乡的食物》中所写的炒米、咸菜茨菇汤、马齿苋等无不如此。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写道:“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汪曾祺写的都是许多普通吃食的品类,这其间是出于他对民间创造力与其所显示的民俗文化的认同。在20 世纪文学史上,写吃的作家很多,比如写金华火腿的叶圣陶,雅舍谈吃的梁实秋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但他们都未免有点贵族气。而汪曾祺所写的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普通老百姓的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日常吃食。比如:炒米、焦屑、萝卜、豆腐、苋菜、荠菜、马齿苋、咸菜、豆汁儿。 他一再表白说:“有人以为他是美食家,其实他跟张大千一类的美食家是不同的,他不过是爱琢磨一些平常菜的做法而已。”这一语道出了他的真谛。

再次,从价值观层面来看,美食是与生命韧性有关的民间日常生活意象,因为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吃与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汪曾祺赋予这些民间吃食以风致,以光彩,其中寄寓着一种深沉的生命境界。这种民间性表现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立场。

美食文化论文例5

一半云淡一半心。

愁肠满腹抛不去,

只怜月下照影人。

美食的定义趋于大同,却又见仁见智,美食只是具体的物,美劣与否,最终还是属于品鉴的人,犹如仲秋当空的皓月,云清在天,月明在心。对盘中物的迷恋是人类共性的追求,美食存在于记忆之中,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优越,美食仍在昨天,今日我们仍在苦苦追寻那久久不能释怀的――童年的味道,乡恋的味道,无忧、简单的满足感。

美器可以悦目,美食可以悦口、可以悦心,美食不如美器之论,是摒弃人类需求金字塔基础之说的悖论。美器固然好,美食更重要,要不然人类也无须绞尽脑汁地探寻食物的多样性,只管接受营养更全面的脱水食品了。当然,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属杂食动物,因此进化出高度发达的味觉系统。多样性是人类味觉机制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某种食物或混合营养配餐多么营养美味,单凭一种食物是无法长期抓住人类的兴趣的,人类需要食物有丰富的味道、口感、温度和色彩。在用某一种脱水混合物喂养灵长类动物时,如果没有搭配水果或其他食物,他们就会变得无精打采,缺少食欲。人类在追求美的事物的时候,皆为满足人身体的感知活动。比如:悦目之景的色彩与线条,悦耳之音的旋律,悦口之味的芳馥,悦肤之感的舒适,一切因诱惑而来,以‘美’正名。正如有人说:一场精美的大餐,既是物质享受,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愉悦。美食调动了口、鼻、眼、耳、胃等器官,愉悦我们的大脑和身心,谁说烹饪不是一门艺术?有个性的美食家就会有个性的烹调大师,囫囵吞枣的人就像井蛙望天,深究的人也许只看到了沧海一粟。美食的定义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你无法给它下一个标准的定义。

美食文化论文例6

特殊兴趣旅游定义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兴趣旅游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概念泛化现象。鉴于美食旅游中“美食”内涵及外延的变迁扩展,美食旅游界定标准的多重性,美食旅游势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概念泛化现象。

一、美食旅游概念呈现

在国外,沃尔夫和艾瑞克(Wolf & Erik)2002年首先提出了美食旅游(Culinary Tourism)的术语。霍尔和夏泊斯(Hall & Sharpies)(2003)指出,美食旅游就是游客对美食的品尝和体验,无论是拜访食品的原产地、加工地,或者亲自前往参加美食节、去餐馆或食肆就餐,其主要目的无非是品尝美食、参与相关活动、体验饮食文化。琅(Long)(2004)将美食旅游定义为经历或者参与过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是局限于餐饮消费、烹饪技巧、饮食项目的介绍。卡屋拉和科洛特(Kivela & Crotts)(2006)提出美食旅游是一种特殊趣味的旅游,也是文化旅游的具体形式,主要是以品尝异地美食佳肴为动机甚至是唯一动机的新型旅游形式。史密斯(Smith) (2008)认为任何参观、品尝和消费美食资源的旅游体验活动都可以称作美食旅游。

在国内,已经有学者对美食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等基础理论提出自己明确的见解。

迟景才(1998)认为以品尝特色美食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为美食旅游。翁毅(2004)认为美食旅游是以享受和体验异地美食、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为主要原因的,具有休闲和社会属性的旅游活动。王雪莲、吴忠军等(2006)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美食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广义的美食旅游是指在异地旅游过程中被当地美食及饮食文化风俗吸引而产生的各种旅游行为;狭义的美食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异地参加美食节庆活动、体验美食民俗风情或进行美食科学考察而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张源(2008)认为美食旅游是以到异地品尝美食为主要动机,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要经历,并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旅游的具有文化和休闲等属性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周书云(2010)认为美食旅游是人们在对中国饮食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品尝特色美味食品为主的旅游方式,属于一种特色旅游。吴晓东(2010)认为美食旅游指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是人们的一种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二、概念泛化表现

(一)关于美食

美食是美食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上述各方观点对这一中心介质界定不一,呈现出外延扩大的趋势。综合而言有二种:一种认为美食即异地美味佳肴(Kivela & Crotts,周书云,吴晓东),是可以品尝、参观或消费的实物形式;一种认为美食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美食旅游资源――美味佳肴、原料生产地、烹饪技巧、餐厅消费、美食节及当地饮食文化(Hall & Sharpies,Long,张源,王雪莲、吴忠军等),即任何与食物相关的内容都被列入美食范畴。

(二)关于美食旅游

依据上述关于美食的两种论点,美食旅游是与美食本身或美食相关资源关联的旅游类型。这种关联以两种形式存在: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一种是当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成为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美食及相关体验在旅游中具有中心地位,这种旅游才称为美食旅游;另一种是只要是在旅游过程中接触、使用或体验了美食或美食相关产品及饮食文化,都被贴上美食旅游标签;前者以旅游动机为界定标准,后者以旅游行为为界定标准。很显然,后者在范围上包含了前者,是对前者范畴的扩充。

(三)关于美食旅游者

美食旅游者是美食旅游的发动者。依据美食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同重要性程度,可将游客分为四类:对第一类游客而言,美食是他们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主动去寻找与当地美食相关的信息。对第二类游客而言,虽然他们认可美食的重要性,但并不会主动地去寻找美食相关信息。第三类游客并不热爱美食,但如果有足够的机会,他们不排除在未来会享受美食。第四类游客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对美食完全没有兴趣。若依上述以美食动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第一类游客才可称为美食旅游者;若依上述以美食行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则这四类游客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美食旅游活动,如品尝了美食产品,参观了美食生产,体验了美食文化,都应归为美食旅游者。但显然,这四类游客当中对美食缺乏主动性或对美食完全没兴趣的游客是否应归为美食旅游者还有待商榷。

本研究中,笔者认为美食旅游是当美食(美味佳肴、烹饪技艺、餐厅、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游客以体验美食或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动机,美食活动为全程主要活动的具有休闲娱乐属性的特殊兴趣旅游类型。它是从简单低层次“果腹”的生理需求发展而来的,是人们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新型旅游形式。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美食旅游的基础是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而不局限于美食本身;第二,美食旅游的发动者应对美食及相关资源有一定兴趣并愿意主动去体验;第三,对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的追求是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或至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即时产生了对美食资源或美食体验的兴趣;第四,美食旅游强调游客通过美食所获得的体验,这一体验应该是独特的、难忘的,并具有文化内涵的。

三、概念泛化影响

美食旅游概念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导致研究结论上潜在的错误,对小众化旅游形式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一)夸大了美食旅游者的数量

如果以旅游者接触了美食,参与了美食活动等行为为取样标准,忽略旅游者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绝大部分游客都是美食旅游者。因为在任何类型的旅游中,吃是生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就餐或被动参与美食活动。这样的取样标准人为地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必然导致统计结果失真。另外,如果旅游者是在一个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旅游,那他可能被重复统计为美食旅游者、文化旅游者、购物旅游者,不仅影响美食旅游游客数量的统计,也影响其他类型游客数量的估算。

(二)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发展以美食旅游者的数量为重要依据。如果美食旅游者数量被放大,将导致旅游目的地高估美食旅游收益,如把常规的餐饮消费统计为美食旅游收益,使规划当局对美食旅游的前景估计错误,损失投资并延缓发展。

(三)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

若以参与美食活动为标准区分美食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太大区别。在此基础上去研究美食旅游者与非美食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差异并无意义,也无法实现戴瑞特(Derrett)所提倡的为美食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体验。

(四)不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研究领域逐渐从表面深入内核,旅游类型细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食旅游范围一再扩大并涵盖其他旅游类型,或与之交叉、重叠,都是与这种发展趋势背向而行。因此,精确界定美食旅游范畴,有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四、思考与启示

美食文化论文例7

“五味调和”是中国饮食文化精要之所在。《周礼》中记载:“五味,醯、酒、饴蜜、姜、盐之属……”醯、酒、饴蜜、姜、盐五种食物分别代表着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可见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运用这些食物进行调味,不仅如此,人们还将五味与五行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饮食理论,将中国饮食文化引入了科学化、理性化、艺术化、哲学化的轨道。

一、“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

“五味调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河洛原理》有:“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所谓“阴阳”,本义是日照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代表了自然界中两种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属性或能量,如天与地、男与女、动与静等。《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发展最基本的规律,也是万物形成的根本。而在阴阳之下又有五行,《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木、金、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里的水、火、木、金、土,即是后来的五行。“行”有运动变化之意,五行则是对这五种物质属性的抽象和发展,而五行之间又有相克相生的规律,对应于阴阳二者的消长,作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阴阳五行观表面上看来是对自然界事物的简单分类,但实质上是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学者顾颉刚曾说:“汉代人的思想骨干,是阴阳五行……推究这种思想的原始,由于古人对宇宙间的事物发生了分类的要求。他们看见林林总总的东西,很想把繁复的现象化作简单,而得到它们的主要原理与其主要成分,于是要分类……有阴阳之说以统辖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以及尊卑、动静、刚柔等抽象观念;有五行之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1]阴阳五行观应用的范围之广已经几乎涉及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当时学术的主流,这对那时正处在萌芽期的中国哲学、科学、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五味”说的产生即是以五行为理论模型,《尚书・洪范》较为详细地解释了五味与五行在功能上的对应关系:“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古人认为,水润下溶解了土中的盐分故有咸味;火炎上烧焦了东西故有苦味;树木区直长出的果实未熟时有酸味;金消融之气有辛味;土滋养庄稼百谷,百谷味苦。这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的观验对五味与五行之间关系的理解。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平衡与协调。《墨子》有云:“五行毋常胜。”因此相生和相克是事物必然存在的两个方面。五味通过五行系统模型与世间万物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中国古人将五味与五脏、四时的对应关系运用到饮食养生中,形成了独特的“食疗”理论。又如中国人将对味觉的感受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进行把握,抽象出很多哲学的和美学的思想,这些都与五行系统模型的建立是分不开的。而五味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正是五味调和理论内涵的核心。

二、“五味调和”与味觉审美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美”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甘也,是指羊肉的味道甘甜可口,这显然是在描述味觉上的。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味觉上的能否形成美感,也就是说“味”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

西方哲学家倾向于将美感只限定于视觉和听觉的范围,而将味觉和嗅觉排除在外。如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讨论关于美的问题时说:“美只起于听觉和视觉所产生的。”“因为我们如果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2]中世纪黑格尔说:“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和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触的性质,例如嗅觉只涉及空气中飞扬的物质,味觉只涉及溶解的物质,触觉只涉及冷热平滑等性质。因此,这三种感觉与艺术品无关……这三种感觉的并不起于艺术的美。”[3]黑格尔认为味觉只能使人获得具体的感觉,而无法把握感性形式之上的理性内容。他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4]乔治・桑塔耶又认为,味觉不能帮助人们获得经验,是味觉低于视觉和听觉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触觉、味觉和嗅觉,虽则无疑可能很发达,但不像视觉和听觉那样对于人追求知识大有帮助……它们被称为非审美的感觉或低级的感觉;这些名称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决不是因为这些感觉的卑下或固有的享受性,而是由于它们在我们经验中所起的作用。”[5]总体来说,西方哲学家对味觉审美的评判是倾向于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味觉感受来源于风味物质对感官的刺激,与人的主观情感关系不大。比如说糖是甜的,那么给不同的人品尝浓度相同的糖水,则大多数人感受到的甜味是相同的,这与人本身的年龄、职业、修养等都无甚关系,人们也很难在这样的感受下产生理性的认识,获得新的经验。因此,西方人认为味觉是低俗的,是非审美的,把任何对味觉的关注都理解为享乐主义,而绝非对美的追求。

以西方哲学家对味觉审美的否定反观中国古典美学,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在古代中国,味觉毫无疑问是与视觉和听觉同等重要的审美感受,并对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庄子・盗跖》曰:“声色滋味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孟子・告子》曰:“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荀子・劝学》又说:“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虽然,学术界对“美”字的解释仍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美是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羊人为美,与味觉无关。但是在“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等文化背景的强烈感召下,中国古人对饮食、对味觉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西方,味觉与视觉和听觉一起促成了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最初形成。中西方学者对味觉审美巨大的认知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体的对立,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对客体理性分析的过程,因此西方饮食处处体现着机械和精准的科学精神。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天人合一”为理性核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内求于心”的过程,认识的目的是追求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因此相同的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认识的结果也是相异的,这正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五味调和”是一种智慧,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得益于此。《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简单的甘、酸、苦、辛、咸五种味道,根据先后多少不同,就可以幻化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同一种食材,究竟可以做出多少种不同的口味,不得而知,中国古人正是在这千变万化中,寻求对美的感受。《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不知肉味并不是因为听觉的超越了味觉的,而是两者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形成了共同的、可以比较的审美情感。老子提出“味无味”,认为“无味”才是“至味”,使味觉审美提高到脱离味觉本身的更高境界,摆脱有限的感官体验寻求无限的精神愉悦,彻底让味觉审美摆脱享乐主义的嫌疑,成为至高无上的美的体验。

三、“五味调和”的文化张力

“五味调和”是一种饮食理念,也是一种文化理念。《孟子・告子》有云:“食、色、性也。”饮食为人生存之根本,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饮食活动,这就使饮食文化具有了最广泛层面的普遍性。于是植根于饮食的文化理念很容易成为一种人人可以理解、人人可以应用的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以味论美,以味论诗,以饮食喻政治,以饮食谈哲学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古人常常以饮食喻政治,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烹制小鱼一样,不要经常去翻动它。治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乎江山社稷,苍生百姓的安危,可老子却用饮食的道理解释它,既浅显易懂又精妙恰当。《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向齐景公陈述先王之道时说:“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和其政也。”这也是以五味调和来喻政治,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才能成就政事。在哲学上,老子以“味”论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他认为道是没有味道的,是看不见的,听不着的,用不到的,也就是说,道是超越所有感官体验的精神愉悦,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借有形的色、音、味,描绘无形的道,给“味”增添了一些哲学意蕴。在文学上,文人们常常以“味”言“诗”,如刘勰主张的“滋味说”,司空图所追求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以“味”为核心的文学主张。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将“辨于味”看做是“言诗”之根本,可见“味”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地位。毫无疑问,中国古人擅长于从直观的饮食活动中抽象出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自然规律、艺术准则或人生哲学,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文学,中国古人以独特的视角对“味”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延伸,使饮食文化呈现出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文化,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格局。

参考文献: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

美食文化论文例8

融入了情感元素的中国饮食文化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中餐具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庄子•乐》中有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可见中国人将“食”作为人生至乐至趣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饮食中寄予了丰富的人的情感,并且情感元素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每逢春节,长江流域的人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吃年糕是为了“年年高升”,吃元宵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北方人要吃饺子意味着“招财进宝”,过年吃鱼是预示着生活“年年有余”,吃团圆饭是为了“合家欢乐”等,几乎每一节日的饮食都包含人们对人生、对生活寄予的殷切期望,甚至成为人生美好愿望的一种象征,表达了花开花落情如旧,曲终人不散的情感元素。广东有一道甜品叫“莲子百合”,在喜宴上最后上的一定是这道菜,其实是取其“百年好合,连生贵子”之意,算是一份美好的祝福吧。中国人对“鸡蛋”有特别的情感、特别的意义,很多重要的日子都会吃鸡蛋。

除了其有营养之外,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吃蛋”寄寓着中国人对子子孙孙香火旺盛、传宗接代的厚望,昭示着生命的延续。一个小孩子从生下来,亲友就要吃红蛋表示庆贺。直到孩子长大,每当过生日的时候还要吃。老人大寿,献筹交错地庆贺中,也不忘了长寿面中还要放“蛋”。这是借“吃蛋”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与情感。“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家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吃喝宴饮,不能简单地为了果腹,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相互交流信息,可以沟通感情。生意往来,朋友离合,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心情,借酒菜平息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去茶馆喝茶,大家坐下来喝茶的同时听书、谈古论今、抒胸中之块垒,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慰藉。“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饮食所具有的独特的“抒情”功能,同时伴随其产生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

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抱着一种感激与赞赏。陈晓卿说“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才是厨房的秘密。”(《舌尖上的中国》)。融人了情感元素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时间的味道、所至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光阴中与故乡、亲人、怀旧、勤俭等名词融合在一起,这是情感与信念的混合,是奉献与关爱的融合,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种是菜肴的滋味,哪一种是爱的情怀。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浓郁的情感中又蕴含着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

拥有审美品位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升华到了高级阶段,它拥有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它不但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耐)之感;同时更有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既艺术,又感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配五色,五色配五味,五味配五志,五志配五音”之说,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美感的需求即精神上的享乐和享受。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拥有审美品位的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雅”是西周王袋的乐歌,是当时宴飨所使用的音乐,据朱熹说是“会朝之乐”,例如((/J、雅》中的《鹿鸣》《鱼丽补钓菊嘟等篇,天子、卿大夫普遍将其用于宴飨活动中。美食配美乐的宴飨使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了审美的情趣,乃至今天的国宴都有特别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唐代诗人戴叔伦写道:“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是诗”。(栖辛中作》)就拿熟知的满汉全席来说,它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举办的满汉两族风味肴撰兼用的盛大筵席。清初满人人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了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开宴时,要大张鼓乐,席中还有诗歌答奉、百戏歌舞、投壶行令,文采斐然。满汉全席一般民间少见,其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南北风味,满汉珍镬菜肴达三百多种,它拥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再说孔府宴。孔府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有人说“不食孔府宴,枉来曲阜游”“膳食孔府宴,胜过活八仙’,lzlo烧尾宴盛行于唐代,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它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的名宴。“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3种说法:一是说新羊初人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二是说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三是说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这三种说法都寓意着“升迁”“更新”之意,因此人们将此宴取名为“烧尾宴”。如今升官、升学的人家也常常要举办这样的宴会。

美食文化论文例9

一、饮食美发展机制及饮食美学界定

现实饮食活动涉及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美食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审美产品,不仅是审美的精神创造物,而且是物质的饮食消费品。一方面,各种美食要在庞大的社会文化体制中进行生产,在不同的餐饮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饮食美创造者按照自己对饮食生活的理解、认识和体验,自由创作某个食品,并赋予其具体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由直观”美食,并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深蕴其间的饮食美创造者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思维力量、意志力量和情感力量)进行理解、把握――实现对应美食的“观念再创作”,最终完成饮食审美活动。与此同时,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己对饮食审美对象的选择,表达其饮食美需求取向,为饮食美创造者的新创造指明了方向。因此,饮食审美活动是在“饮食美创造(生产)者为饮食审美(消费)者提供客观的饮食审美对象;而饮食美欣赏(消费)实际过程唤起新的饮食审美需要,驱动饮食审美生产在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发展机体。因此,饮食美学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将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具体结合和有机统一,专门研究饮食活动领域美及其审美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具体审美规律涵盖两大方面:食品审美过程中客体的形态美、主体的美感过程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范畴美;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饮食美创造者的人生存状态审美化、全方位满足人们在饮食创造方面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直接体现美学“效用”。

二、饮食美学理论体系及阐述

基于上述饮食美学的概念的把握,依据现实饮食审美活动从饮食审美客体的关注,到饮食审美主体的感受,最后到饮食美深层内涵――创造审美机制的把握的审美思维逻辑,我们认为在饮食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方面,应在阐述饮食美学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饮食美学核心――饮食美。首先从饮食美的来源与实质入手,研究饮食美的本质;随后从饮食审美客体自身特有属性的角度,对饮食美具体存在的领域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形态;然后从饮食审美主体感受的角度,研究饮食美感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接着以饮食美感理论为基础,对饮食美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范畴,从而实现饮食美欣赏阶段系列审美规律的把握;最后从饮食美创造全体的角度,以实现其生存审美化为原则研究饮食美的创造,实现对饮食美创造阶段审美规律的深层剖析。这样,才能实现对整个饮食活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美学要素全面、系统地把握(图1)。

美食文化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食在广州”品牌影响力的状况

“食在广州”流传久远,闻名中外。早在汉朝,赵佗在广州建南越国,越人对饮食便很讲究。鸦片战争后,广州便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各地包括国外的烹饪技艺和食谱等相继传入。广州的饮食业、食品制作,集八方所长,融会贯通。地方风味浓郁,脍炙人口,“食在广州”的美称因此产生。众所周之,广州凭其独特的自然、文化、经济等优势,造就了“食在广州”独特的品牌影响力。广州美食也因此呈现出种类化、多元化、规模化的局面。

第一是种类化,广州美食包罗万象,种类繁多,除了日常的餐饮名菜外,还包含了广州特有气候环境下生长的多样的果蔬,精细、雅致的风味小吃,“无汤不饭”,健脾胃、美容养颜等功效的广州靓汤,以及广州人所热衷的早茶。

第二是多元化,广州美食的多元化体现在广州汇集了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美味佳肴,可谓“众星拱粤”、“百家争鸣”。广州是新中国改革重地,国外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成熟的品牌餐饮业进驻这片经济改革之地,例如西餐厅、穆斯林餐厅、印度餐厅等,不仅带来了中国没有的食材,更各种先进的烹调技术引入中国,使得国际美食和技艺在广州蓬勃发展。饮食上的国际交流为“食在广州”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食在广州”更加欣欣繁荣。

第三是规模化,广州形成了自发性和组织性的特色食街。如承载了广州上千百年的文化历史的西关食街;典型全球化的环市东国际商务美食区;最具古色古香、欧美情调的沙面食街;政府统一规划的“惠福美食花街”、“番禺美食大道”、“中森食博会”等美食集聚区。

二、“食在广州”品牌影响力的“衰落”

广州美食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但在故步自封、新文化的冲击下面临“三尴尬”。

尴尬一――广州美食落后珠三角。近年来,广州都无缘“世界十大美食城市”,主要在于广州主打草根美食,缺乏自己的拳头产品,“食在广州”已经落后珠三角了。

尴尬二――全国餐饮十强广州没有一家。其他省城在餐饮业方面异军突起,不断改善,而广东餐饮业的平均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遗憾的是,历来有美食之城的广州已经逐步跌落,全国餐饮十强,广州没有一家。

尴尬三――广州粤菜厨师落后其他菜系的厨师。除了在味道、销售竞争力方面对比,凸显“食在广州”的纯色下降外,粤菜厨师走出去学习不是很多,所以远远落后于其他的菜系的厨师。

三、提升“食在广州”品牌影响力的思路与对策

品牌是一种综合性的识别标识,由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构成,具有独特性,通过品牌培育和打造,形成品牌核心价值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巩固品牌资产,在消费者心理具有占据一定的品牌效应,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因此,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打造和加强“食在广州”的品牌影响力。

第一,构建“食在广州”的品牌效应。“食在广州”作为广州的无形资产,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表现和展示自己。但是,“食在广州”的品牌载体与现实形象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因而从理念、行为、视觉等多维度构建“食在广州”的品牌形象和效应。品牌的直接载体有文字、图案和符号,间接载体有产品的质量、产品服务、知名度、美誉度等。广州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经历史沉淀的饮食文化、风尚、价值观等打造“食在广州”的精神和灵魂。再通过经营理念、管理特色等动态形式和文化个性、价值理念等静态系统传播给消费者,达到“食在广州”品牌的整体传播效果,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消费者的视觉印象,不断提升“食在广州”的品牌影响力,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和信赖度。

第二,规划“食在广州”的品牌战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进行产品和市场分析,进行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大众化战略发展路线。依据内外变化环境,对供货商、竞争方、消费者进行动态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多方规模、心理及消费者的偏好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其中,规模化是品牌打造、效应培育、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多元化是保持“食在广州”在开放包容并蓄环境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国际化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大众化是在经济水平提高,大众追求享受服务的环境下全面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则。

第三,建立全流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看重饮食的卫生健康和产品质量。“食在广州”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注重美食的外在包装,更重要的是美食的卫生安全,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标准要严格参照国家规定把关,做到“安全美食、绿色美食、健康膳食”。

第四,转变“食在广州”的经营模式。餐饮业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消费行业,也属于服务消费行业。它能有效带动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方面消费。建立2+1的原材料供应模式,建立原材料基地由农户养殖,企业在资金上扶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形成餐饮业一条龙服务,实行自产自销、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经营模式,不断发挥品牌效益,加快转变步伐。

参考文献:

[1]陈潭.“食在广州”:话语意境与品牌管理[J].公共管理评论,2014(12).

[2]唐贤衡.“食在广州”品牌提升困境及发展路径[J].经济论坛,2015(2).

[3]唐贤衡.“食在广州”品牌提升与政府支持[J].经济论坛,2015(8).

[4]黄明超.打造“食在广州”品牌的新思路[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