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2 22:30:05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1

一、国外财务监控文献回顾

西方国家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活动的财务监控阶段,其财务监控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第二个阶段是多角度财务监控阶段。19世界末20世纪初国外的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股权分散,出现经理控制董事架空股东的情况,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委托理论应运而生。第三个阶段是以内部综合控制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监控阶段。这个阶段外部监管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部监管并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所以通过外部进行监管的同时,仍强调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阶段国外学者对财务监控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Alchian和De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理论,研究委托-的问题。Berle和Means(1979)指出,由于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未能对经理实施重要控制,这种状况使得经理趁机贪污、作弊等损害股东的利益。还有人总结的有关这方面是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与组织控制型的日、德模式是西方公司财务监控的两种典型模式。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的国家的推崇。以斯蒂格利茨为主要的代表,他拓展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该理论认为广义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还应考虑利益相关集团,包括工人、银行和地方政府,它涉及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体系,金融系统和竞争性市场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对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较多。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COSO)对财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财务监控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它使许多美国公司的各层管理者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有效履行其内部控制的职责,并为会计师行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基础。该标准能力促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这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12月,卡得怕瑞报告在英国产生,它被称作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Dovernance),该报告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强调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之后,同样强调董事会作用的Charkham(1995)提出,董事会应该建立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有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这三大委员会对于保持董事会监控的独立性协和使董事会具有良好的监控信息有一定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外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财务监控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将董事会的积极作用放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位置。

之后,Kathleen A. farrell与David A. Whidbee(2002)进一步的研究了来自财务媒介的监控与CEO接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财务媒介监控的作用。Hartzell和Starks(2003)认为机构投资者在经理补偿方面可起到监控作用。他们对1992年至1997年间的1914家研究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机构股权集中与公司经理补偿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一阶段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从单纯的关注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监控的关系扩大到财务媒介、机构投资者等对财务监控的作用上。

二、国外财务监控文献评述

西方理论界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对财务控制理论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但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研究涉及较多的是与财务监控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监控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的研究、监控机制模式研究等方面,其触角主要集中在财务经济学,而对纯粹财务管理学范畴重视不够,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集中在金融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领域,对财务监控的内涵及外延未进行深人研究,也未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理论体系有待后人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李心合(2001)认为,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看,无论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权,其核心内容都在财务方面,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受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同时,李心合也进一步提出财务控制权的定义,他把财务控制初步定义为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的有效安排。正因为财务控制权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所以,对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也成了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也希望通过财务控制权的有效安排,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经营者,同时又能保护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权益,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因此,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才是最优的安排这一问题成了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问题的探讨,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的。一是从财务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的。主要是讨论在两权分离下的现代企业中,如何通过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财务控制权的相机安排。例如李心合(2003)提出在共同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张兆国等(2004)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应建立起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指出财务控制权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互相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第二个角度是从内部人控制角度来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这部分文献的主要观点是由于两权分离,出资者退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把经营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员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占有企业信息上的优势,从而出现侵蚀股东权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现象。主要讨论的焦点是围绕着如何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例如孙天法(2003)提出,通过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财务信息预报制度等方式来治理“内部人控制”现象。孙国峰(2004)提出对于内部人控制的重新设计,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如何保证信息的对称性。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信息机制设计的角度来提出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的结论的。

第三个角度是从委托关系出发来分析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张勇、吴传文(2005)提出,简单委托—模型分析得到的利润分享系数偏低。提高利润的分享系数不但会增加经理的工作努力而且能够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契约生效后,所有者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提高经理的工作努力或者抑制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这部分文献主要是从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出发,探讨最优财务控制权的分布问题。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分析思路是:既然财务控制权是企业所有权安排,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的核心内容,那么我们就构建一个企业剩余产生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财务控制权变量,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出企业最优财务控制权分布的表达式及其各影响因素。

二、模型的构建

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假定企业剩余为:0≤≤1

其中,K为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所投入的生产要素;L为劳动者,本文特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

由于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所掌握的企业经营管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使得经理人员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蚀股东利益。相应的,经理人员所掌握的财务控制权也大,其所能够侵蚀到的股东利益也就越多。因此,对于经理人员掌握的财务控制权变量,本文用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假设经理人员获得的机会收入为G,则有:

其中,γ为经理人员所获取的机会主义收入在企业剩余中的比例,也就是经理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控制权的程度。

同时,由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拥有的信息要优越于企业所有者即股东,使得股东并不能够观察到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收入,因此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要小于企业真正创造出的剩余。因此,我们得出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为:

在企业各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进行联合生产的条件下,股东所投入的资本的数量K是资本的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

由于股东能够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π,因此,股东的预期报酬为:

对于经理人员来说,其所投入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也是其预期报酬的函数。经理的预期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理的固定收入,另一部分是经理所分享的企业剩余,即除了股东所占有的企业剩余之外的剩余。由于经理人员在信息上占有的优势,所以经理人员观察到的企业剩余是,那么,经理人员所分享的企业剩余为:。因此,我们得到经理的预期收入为:

由此我们得到,股东的资本投入量K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投入量L为:

并且从该式我们可以得出:

因此,我们得到企业的剩余创造模型: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剩余创造模型中,我们关心的是怎样的财务控制权分配能够实现各要素投入者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即各要素投入者的投入要素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企业剩余的最大化。因此,下面我们将对各要素投入者的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

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实现其预期收入的最大化,即:(1)

相应的,经理的利益最大化决策为:(2)

同时解(1)和(2),我们得到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比例γ的表达式为:(3)

三、对模型的讨论

通过上文对企业剩余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最优财务控制权结论,即公式(3)。从公式(3)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优的财务控制权分配与,等因素有关,即与股东占有企业剩余的比例,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预期收入,股东的资本投入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程度,财务控制权对股东的预期收入的影响程度等变量有关。因此,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变量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权的影响。

推论1: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重与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呈正相关。

对(3)式进行变形,我们可以得到(4)

根据(4)式,由于,所以越大,则也越大,即股东占有剩余的比例与财务控制权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股东分享的企业剩余比例越高的情况下,只有让经理人员占有更多的财务控制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经理人员,实现企业剩余最大化。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该推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在股东占有的企业剩余比例越大的情况下,经理人员通过占有财务控制权来侵蚀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推论2: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占有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大。

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也越大。即经理人员的劳动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的企业中,经理所占有的财务控制权也越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高科技企业、管理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等,由于在这些企业中,经理人员的劳动质量、劳动积极性等对企业剩余创造的影响很大,所以这类企业中的财务控制权由经理人员掌握的比例也较大。

推论3: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γ越小。

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小。即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越大,则财务控制权由经理掌握的比例γ越小。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观察到,在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或者依靠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中,资本投入者往往控制了企业的主要财务权。也就是说,在股东投入的资本对于企业剩余创造的重要性较大的情况下,由股东掌握较大的财务控制权是最优的安排。

推论4: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则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高。

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越大,表明财务控制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程度越高。根据(4)式,我们可以得出:越大,则就越大。也就是说,当掌握财务控制权能更好的激励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时,应该由经理人员掌握更多的财务权。

推论5:财务控制权对股东投入的影响程度越大时,经理掌握的财务控制权比例也应该越小。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3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 耦合

引言:企业风险是使行为结果偏离初始目标的所有不确定性因素,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威胁,它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恰恰因此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的普遍关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形象的说明了不及时发现风险,不及时控制风险的严重后果。故而,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有效应对,使其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控制企业风险的具体方法细化到管理理论即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企业风险控制理论存在的认识误区。

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任何重大决策都要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又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我们依赖企业风险管理的知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人们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开讨论,很少讨论到他们之间的共性。[1] 其实,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风险系统的两大方面,而不应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两个单独的分支。

二、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进程

1.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理论进程。自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内部控制思想受审计的不断影响而逐渐产生,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转变。“内部控制”一词最早以审计术语的形式出现在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这一系统,并把它基于某些理论之下进行解释。如最初外国的学者就曾使用全变理论对其做出过解释,国内的杨雄胜、陈志斌、林钟高、刘明辉等也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到20世纪7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受系统论、控制论的深入影响而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的三个层面,即环境层面、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到了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具体体现在: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和目标,将强调风险意识摆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企业成本与效益原则。正是对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才使得内部控制的概念被界定为“它是市场主体满足所有者利益要求和企业自身利益发展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内在的接受监督并引起和保证企业行为规范的制度和机制。”它由“内部牵制”逐渐发展变迁到“风险管理”,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变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它最初的概念界定涵盖了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于定性这一层面,除了经营失败、无偿还能力外,还包括违约和破产,在这个层面上,国内外的学者几乎“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对于定量这个层面,国内外的学者则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国外的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危机的标志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提出破产申请;国内的一些学者则根据1998年中国证券监管会颁布的通知中提到的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殊处理的公司来判别企业的财务危机。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多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上,并以某种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单变量破产预警模型到复杂的多变量综合分析模型的过程。但正如我们目前所发现的研究误区一样,所有的学者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时,始终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境况,对二者的研究始终处于独立的状态、隶属于各自的领域,而未将二者放置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没有将二者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契约理论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耦合

由于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的契约而出现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都是为了有效应对企业的风险服务的。这就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5个要素以及引起企业财务危机的投资、融资、经营、增长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分别把握每个因素对这两大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耦合加以研究。故而,我们需着眼于现有条件下的可控内容来有效防控企业风险:一是通过授权制度防止草率的投资行为、融资行为,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来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二是合理控制企业的增速,要通过环境控制对企业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决策程序、经营风格加以约束。

结语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4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仅辽宁地区中小企业就有17余万家。虽然,依照目前的经济形势,企业的发展条件是空前绝后的,但好的环境带来的不仅是好的机遇,也有不小的挑战。

近年来很多企业只是一味的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和管理,造成企业内部秩序紊乱,员工向心力不足,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等严重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对我国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进行论述,力图能够对我国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的改善有所帮助。

1.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文采用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先我国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和现状进行一个总的论述,然后从财务控制相关理论和内涵出发,然后从理论上升到实践,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述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决策权限不明确、治理结构无时效、业绩评价机制有缺陷。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内部财务决策机制、优化治理结构、健全企业业绩评价机制。全文内容和观点层层深入,逻辑思维清晰,问题论述较为清楚明白。

2. 相关理论概述

本部分主要论述与财务控制相关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包括财务控制的内涵定义和特征两大方面。

2.1财务控制的含义

财务控制是公司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是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预测等共同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控制是这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到了监督管理者和管理工作人员的双重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财务控制还有了新的内涵,即企业合理运用现有资源,以达到激励和约束员工的效果,并使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2.2财务控制的特征

本部分主要论述财务控制的特征,着重从财务控制的来源、目标以及主体和客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2.1财务控制来源

企业的财务控制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资本,企业的资本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生产成本以及投资金额等。对于大多数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可以用来投资的金额并不是很多,甚至很多时候企业的发展都是依靠向外融资,以接受外部的投资和支持获得暂时的发展。不过,从以上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要想得到更长久更好的发展绝对离不开资金的独立和完善的财务控制系统的运作,二者缺一不可。

2.2.2财务控制目标

企业财务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其存在和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企业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然后遵循计划进行经营和管理行为已达到计划的目的,收获相应的经营利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而忘记了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将财务管理系统抛之脑后,不管不顾,这样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要想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有序的走好企业发展的每一步。收益分享的方式实现各级公司的目标。

2.2.3财务控制的主体与客体

尽管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形式的发展,企业财务控制的主体和客体也逐渐变得不是那么明确,但总的来说,企业财务控制是随着企业的形式进行变化的,主要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即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以此类推。

3.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决策权限不明确

我国企业财务决策权限不明确主要体现在财务部门没有财务决策的实质性权力,或者说财务部门不敢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对于企业内部的重大事物全部由领导者一个人决定,企业内部的其它人员只有参与权没有决策权,财务人员也只是负责将相应的财务评估信息提交给领导者,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一个依据。同时企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还会造成企业内各部门职责不明确,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共搜个部门间的责任推诿。通过以上的分析,企业决策权限不明确给企业带来的问题是很大的,不论是企业管理者的一人独权还是企业内部责任权限不明确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

3.2治理结构无时效

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源于其内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分配的权衡和安排。我国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治理结构都是法规式治理,即严格按照法规的形式将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权责予以明确。从明面上看来这种治理形式的威慑力似乎很强,但实际上对企业的治理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而已。

这样的治理结构只会为企业带来内部控制的严重缺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这种法规式的治理结构实质上就是一元结构,即企业的监事会与董事会同气连枝,监事会在发现问题之后并没有及时地指出和制止,而是不负责任的采取放任的态度,任由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这一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企业治理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企业的监事会并没有实质的监督审查意义。

3.3业绩评价机制有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视和关注也越来越多,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也开始成为研究的焦点。预算管理是企业业绩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实现对管理层及企业财务人员的业绩考核,进而通过考核结果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做出合理的分配。

但我国很多企业却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重要性。对预算管理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在工作中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财务指标输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数据中,使得预算管理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4. 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本部分将着重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能够为我国企业未来财务控制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帮助。

4.1完善内部财务决策机制

解决我国企业财务控制问题首先要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决策机制。通过一系列财务决策制度的建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驾护航,逐步实现企业内部决策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内部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管理者经营理念的转变,更好的为企业整体利益而经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凝聚力,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在使企业财务控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2优化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财务控制所需的内部环境,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企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理,合理的治理结构也是企业建立优质内部环境的必需因素。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必须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自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这三者相互制衡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结构就会很合理,各部门间的职责和权限也会相对比较明确,并且因为各部门间还存在监督的关系,所以,企业内部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循环,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优化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良好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4.3健全企业业绩评价机制

要想解决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除了需要完善内部财务决策机制、优化治理结构,还需要健全企业业绩评价机制,即在企业内部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指定和实施都是需要经过全面的考察,因为预算管理中还包含着企业的战略构想,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导航,不能随意制定。并且企业的预算管理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是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系统的体制。之所以采用业绩评价机制,也是因为目前我国的企业都有各自的管理层次,管理者很难直观的了解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态度,采用这种业绩考核的方式,更加利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并且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陈凯翔.进一步完善财务控制的重要性[J].商情,2008(7):40-41.

[2]关先华.浅析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运用[J].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 85-87.

[3]桂增玉.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新定位[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6-7.

[4]彭正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J].财会月刊,2011(5):85-87.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5

1.1.1定义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抑制财务会计造假、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单位内部财务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1.2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

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企业应当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实物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管理制度;四是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五是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六是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七是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八是成本费用的内部管理制度;九是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十是合同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1.2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对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研究的文献众多,其主要观点如下。

1.2.1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理论研究

龚敏在《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以机制保稳健靠管理增效益》一文中论述:“煤矿集团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财务基础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效的探索实践。”

张晓玲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一文中认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根本需求,他针对国内外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企业的特殊发展需求,创新的应用ERP系统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块。”

李怡在《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建立健全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是管理者思想认识偏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冲击;三是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财务管理意识有待加强等几方面。

李翠平在《树立科学创新理念,抓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货币形式对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及提高员工的险防范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加强或完善内部稽核、培养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收节支,促进公司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王峥在《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中认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遵循合理原则有,一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政策性;二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科学性;三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重全面性。

1.2.2加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措施研究

王田宝在《煤矿非煤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有如下几点,一是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二是提高资金的营运能力;三是注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四是强化资产管理;五是严格控制企业的规模;六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巩海霞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中认为:“做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首先,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既兼顾煤矿企业经济目标又兼顾社会目标的完成,不再单纯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再次,科学设置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余美龄在《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中认为:“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二是不断修正、补充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是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李洪波在《如何建立和完善农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文中论述:建立农垦企业内部财务誉理制度的几个立足点,第一,财务管理体制将企业内部的经济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第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原则》、《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的具体化,第三,财务管理基础制度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内容之一,它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和条件。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6

一、内部会计控制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念

1958年10月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为了按照公认审计标准来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审计上也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但内部控制的分类往往仅限于理论,在实践操作中严格分清二者是十分困难的。尽管如此,在学术界仍然产生了“内部会计控制”的说法,并就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主体)。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及时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切实贯彻相关的制度,把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做好。

2.完善监督机制,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完善监督机制,避免和遏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良行为发生,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达到良好的有机统一。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内部会计人员控制行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内部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图2)

随着美国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在内部控制中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这一新提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在2002年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解释,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的业务活动经过合理的授权;保护公司的资产,避免未经授权或不恰当的使用;业务活动被恰当地记录并报告,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编报要求。

SEC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3条款中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保持一致,并且符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319条款的规定。根据SEC2003年6月正式的最终规则中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告编制的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别

(一)视角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经营者视角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说,内部会计控制更多的是从内部控制价值创造的真实、可靠等方面制定、实施的措施及程序。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单位为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所需信息而编制的符合公认会计原则、为财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可以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所有者(股东)及潜在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而制定的为有效降低控制风险等不利方面所制定、实施的措施及程序。

(二)所属层面不同

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明确的权限划分和职责定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属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则属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三)执行主体及客体不同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贯彻执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和各职能部门,还应该包括企业中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而言,系统的贯彻执行者,即系统的客体,也包括系统的设计者在内。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主体与客体存在同一性。

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主体是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基本控制点,使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时间跨度不同

由于环境及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最后环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为财务报告这个时点文件服务的。

(五)内容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有:货币资金的控制、采购与付款的控制、销售与收款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控制、对外投资的控制、成本费用的控制、担保的控制、预算的控制、固定资产的控制和存货的控制。岗位分工控制及授权批准控制包含于上述十项内部会计控制之中。

由于财务的特点是以货币为价值符号,所以其触角势必要延伸到经营环节,突破传统的核算范畴,凡是有经营活动的地方都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应该关注的领域。针对各业务循环设置的控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发生、传递、记录等进行全面的监控。相对来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比内部会计控制更具体、全面。

(六)范围不同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与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共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七)所保证信息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偏重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既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要保证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要求单位财务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论改进企业报告》一文中提供的一套企业报告,财务报告及附注内容仅占1/3,非财务信息却占2/3。在美国企业中日趋流行的平衡计分卡,就是将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指标体系。

(八)主要监督者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的第一监督及评价者是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人员,之后才可能是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及评价部门则是从外部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权力机构。

四、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联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前提或基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指标

内部会计控制好比高层建筑的地基石,只有地基石摆正了,建筑才会结实、美观。同时,如果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也可以从侧面验证内部会计控制是有效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该程序的有效执行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成功的有力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始终未改变。财务报告由会计人员编制,是会计信息加工后对外公布的结果。它的产生依赖于会计核算系统、日常控制机制的运行。

(二)“人”是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同的关键控制点

“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风险的制造者和控制者。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立的经济人,总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大家知道内部控制不仅是针对物和事的控制,更是针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因此,较高的内部会计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水平和较高的人员素质是保证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点。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有的局限性

1.无法控制新增业务。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只适用于目前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活动及经营活动,一旦单位调整经营战略、增加分支机构、增加新的生产线等,都有可能导致原设的控制制度的威慑力降低或失控。

2.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隐患。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确认、处理、报告贯穿于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间的哪一个环节出现沟通问题,都会影响财务报告的公信力。内部控制沟通的有效性要求明确地将相关职责分配给执行控制程序的员工,使相关的员工清楚如何进行控制以及自身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角色和责任。但也同样因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会给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机,最后导致财务上各种舞弊的出现。

3.现有的控制体系及方法无法有效地实现控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对企业及相关人员、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公司现今的内部控制仍比较薄弱,处于较低级水平。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内部控制建立初期或比较薄弱的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及人力的支持,建立及完善内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内部控制的体系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战略性要求。随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加大,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及时甄别现存风险及防范未来风险,从而提供可靠准确的财务报告。可见二者均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战略性的要求。

五、总结

总之,要看到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联系和不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降低成本,做到内部会计控制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不断更新,从而保证内部财务报告控制作用更加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2] 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J].会计研究,2007(4).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7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研究结论可靠,进行了以下筛选程序:剔除2008年度新上市的公司,因为部分新上市公司上年度财务数据是模拟的,这可能导致计算误差;剔除所需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缺失以及数据为奇异值的上市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411家。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主要包括:

(1)变量定义。主要包括:

一是财务风险变量。本文选择用美国学者Edward Altman提出的Z记分法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在稳健性检验部分,用单变模式之一的债务保障率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替代指标。本文所用的Z记分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公式为:

Z=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0.6×股票总市值/负债账面价值+1.0×销售收入/总资产

根据对过去经营失败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Altman得出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3.0。企业的Z记分值高于3.0的为较安全企业,低于3.0的为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的企业。

二是内部控制质量的计量。本文参照证监会等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来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即内部环境30%、风险评估20%、控制活动25%、信息与沟通15%、监督10%,最后计算出总分即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CQ,公式为:

ICQ=30%IE+20%RE+25%CA+15%IC+10%IS

三是控制变量。根据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设置如下控制变量,如表1所示:

(2)模型构建。为了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

FR=β0+β1ICQ+β2Roea+β3Size+β4Growth+β5Age+β6On+β7Lawsuits+ε

二、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全部样本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财务风险指标Z-score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组统计和非参数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企业Z-score平均为2.257,低于经验临界值3.0。说明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危机或有破产风险,当然这也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有关。内部控制质量全样本均值为5.818,不同Z-score区间的内部控制质量存在着差异,Z-score低的样本企业明显低于Z-score高的样本企业,这在K . Wallis Test也得到了明证。全样本盈利能力均值为0.203,财务风险低的样本企业其盈利能力明显优于财务风险高的样本企业。企业规模全样本均值为21.606,但财务风险低的样本企业其资产低于财务风险高的样本企业。成长性和经营单元数组间差异不明显。

(二)相关性检验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系数如表3所示。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盈利能力、 上市年限、 诉讼纠纷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也与理论预期一致。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不一致。 控制变量成长性、 经营单元数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且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不显著, 因此不会进入后面的回归分析。

(三)多变量线性回归 本文对样本数据采用Stepwise进行回归分析,变量选取的标准是:F值的概率值小于0.05时进入,大于0.10时剔除。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最大为1.142,容忍度Tolerance在0.9附近,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的DW值为1.945,不存在自相关问题。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盈利能力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上市年限的系数显著为负,上市越早监管要求相对宽松,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健全程度较低;诉讼纠纷的系数显著为负,其财务风险显然与其成正相关;企业规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其财务风险越高,与前面的分析不一致,这可能与2008年金融危机中较大规模公司市场萎缩相对幅度较大有关。

(四)稳健性检验 为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以“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两项指标评分结果之和来替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CQ)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以单变模式之一的债务保障率指标代替财务风险Z记分(FR)。得出的结论与前文一致,说明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并没有造成研究结果差异,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通过稳健性检验,原因在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行业影响极大,外需萎缩、生产停滞,企业资金困难。这也说明单一模式的债务保障率不能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

三、结论

本文从企业内部因素着手研究了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建立了分析模型,并利用2008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年报,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金融危机状况下,拥有更多资产的大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更高;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上市公司涉及到经济纠纷、诉讼,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更高。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8

一、 引言

2011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 174.91亿元,占当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 。2014年,为积极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测算债务相关指标,评估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预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已凸显出当前建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的紧迫性,但由于相关数据及信息披露有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量化和预警研究尚未得到深入开展,目前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主要有:裴育、欧阳华生(2007)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及其构建;许争、戚新(2013)、倪筱楠等(2014)、朱文蔚、陈勇(2015)则依照债务资金流向,从借、用、还三个环节依次选取风险衡量指标,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机制 ;缪小林、伏润民(2012)按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部结构风险和外部负担风险分类,讨论了风险指标的选取,并利用HP滤波分析判断了债务风险的长期波动趋势 ;陈梦秋、宋良荣(2013)尝试为地方财政编制资产负债表,并据此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选取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郭宇、庄亚明(2014)基于系统工程论,通过社会经济、举债程度和偿债能力三个子系统构建了风险系统的多层次预警指标体系和机制。

虽然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尝试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测算和评价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及依据。多数研究对指标的选取设置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注重实践应用而忽视了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导致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受到影响;其次,所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狭隘。多数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与债务风险相关的各项因素,偏重个人主观经验,缺乏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发展历程和特有背景的客观考量。因此,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论作为基础及依据,结合我国特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特征与制度背景,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价机制成为亟需,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二、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特征及内部控制的适用性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首先,主体多元,管理权责不清。在目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体系中,举债主体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及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等,债务监管主体包括财政、审计、贷款银行等部门。但在诸多的参与主体中,作为主要监管部门的地方财政只能掌控部分债务,绝大多数存在于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债务由各单位独自管理,其来源渠道复杂,投资方向多样,财政部门难以对该部分债务实施统一有效的直接监管。这种复杂多元的系统使债务的借、用、还被隔绝于不同主体而难以明确权责,在面临债务风险时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增加了债务风险向财政风险甚至金融风险转化的可能性。

其次,“重借轻还”,风险意识淡薄。由于债务偿还期限通常大于领导干部换届周期,上界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常常由下届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而当本级政府面临债务偿还危机时,最终会由上级政府“买单”,这种举借权力与偿还责任上的时空分离,导致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极易出现过度举债行为。此外,我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和不尽完善的干部考核机制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时,考虑的不是长远发展战略和财政承债能力,而是短期经济效益及“形象工程”。淡薄的风险意识和“重借轻还”的管理态度无疑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及债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最后,机制缺失,监管乏力。监管机制的缺失,首先表现在债务的计量管理基础薄弱。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尚未形成统一的统计系统和信息反馈路径,信息分散、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都增加了债务管理的难度,降低了债务管理的精度,使得大量透明度差的隐性债务游离于地方财政和人大的监管之外。其次在于缺少统一的风险控制机制。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债务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难以对整个债务系统实施全面的风险预警和控制,这是债务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内部控制理论自18世纪产业革命后,伴随企业实践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也由最早的保障财物安全和信息真实,扩展至经营效率以及战略正确性,以风险管理为起点的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现代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前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管理权责不清、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等特征及问题,内部控制恰好是一种在多环节系统中分配权责、实施监督的有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克服债务管理中的权责不清;同时,作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机制,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风险意识,促使其着眼于长期发展,立足战略层面对债务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风险控制方面,内部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应对机制,可以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在事前、事中、事后对组织实施连环不间断的动态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弥补风险控制机制缺失问题。

此外,内部控制在行政管理及国家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也较为普遍。诸多学者认为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对于提升单位管理和国家治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应用逻辑、作用机理和面临困境 ,并尝试将内部控制理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问题相结合,探讨基于内部控制的债务风险防范方法 ,但内部控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尚未有学者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三、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

1. 风险指标的选取设定。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系统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它们相互联系,又分别适用于特定目标类别,共同构成能够对环境变化连续反应的一个整体。本文基于该五项要素构建了债务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有限可得的数据资料,共设置了16项风险评价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控制环境。结合COSO内控整体框架,本文将控制环境设定为债务运行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基础,从经济和财政两大视角出发,为控制环境选取了七项评价指标。经济基础方面,参考黄运(2002);肖红叶等(2007);郭玉清等(2015)的研究成果,选取地方“GDP增长率”和“人均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用“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和“商品出口额GDP占比”反映经济发展结构。财政基础方面,选取“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支出比”衡量地方政府财力及其流动性,用“财政支出贡献率”(财政支出/GDP)反映地区经济对财政支出的依赖度,以反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要素旨在识别和分析系统活动中与实现组织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合理确定风险对策。参考黄燕芬、邬拉(2011);缪小林、伏润民(2012)等人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所面临风险的分析及研究,本文将风险评估要素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和运行风险三类,分别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以求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

规模风险即债务总量超过地区经济承载能力,导致债务无法按期偿还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从当前规模和发展速度两个角度评估,使用“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当年综合财力)和“负债率”(年末债务余额/GDP)两项国际通用指标衡量债务的相对规模,用“债务增速与GDP增速比”衡量债务相对发展速度。结构风险指标参考缪小林、伏润民(2012)的研究成果,选取“担保债务风险”(年末担保债务余额/财政收入)、“逾期债务率”(年末逾期债务额/年末债务余额)两项指标组成对结构风险的评估,其中,“担保债务风险”反映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风险,“逾期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当前积累的信用违约风险状况。运行风险选取“债务依存度”(当年新增债务额/财政支出)衡量,反映财政支出对务资金的依赖性。

(3)控制活动。本文参考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及财政部相关规定,对各地区的政府性债务相关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我们选用各地区在2013年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告中披露的地区债务管理制度数量作为对该要素的评估,设置“债务管理制度”指标,制度数量和涉及内容越全面,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4)信息与沟通。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体系中,地方政府应及时收集与传递有关债务规模、来源、当前使用情况、偿还情况、政府承债能力、可能面临风险等的信息。本文借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依据各地信息公开申请、网络、出版物等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制定的“财政透明度指数”来衡量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与沟通指标,完善的信息披露可以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5)监督。本文将监督要素设定为以控制债务风险为目的,对债务资金运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评价活动。本文从审计视角出发,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要素,并借鉴朱荣(2014) 的研究方法,用各地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告中披露的审计查处违规金额数量衡量“审计执行力度”,查处金额越大,表明审计执行力度越大,监督作用越强。

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由于表1所列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存在差异,考虑我国相关数据获取困难,样本量有限等因素,本文选取均值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负向指标取倒数,得到各指标最终的评价值,将其调整到方向一致可加总的状态,使得债务风险越大,最终评分越大。

对于指标权重的确认,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和熵值法分别为主因子和次因子赋权。通过向业内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主因子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确定主因子权重。本文手工整理了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结果,即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的债务审计公告及其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了27个地区2012年末次因子指标的相关数据,考虑样本数量能够满足客观赋权法的计算要求,因此采用熵值法计算次因子指标权重。最终得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如表1各指标后括号内数值所示。基于地区i第j项指标的评分和权重分布,测算其政府性债务的总体风险:

由此得到相关地区的政府性债务风险评分,分值越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越大。同时,根据本文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机制得到债务风险最终评分,可以追溯定位关键风险点,找到“五要素”中具体薄弱环节所在,为后续风险管理和相关措施改善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引。

四、 结论

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及依据,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特征及制度背景,探讨了内部控制理论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本质为其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奠定了较合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同时,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债务风险评价模型普遍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本文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多维度出发,构建了涵盖经济基础、财政基础、规模风险、结构风险、运行风险等方面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机制,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控制及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参考。

参考文献:

[1] 审计署.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

[2] 裴育,欧阳华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3):110-119.

[3] 许争,戚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东北地区某市的经验数据[J].科学决策,2013,(8):30-47.

[4] 倪筱楠,王莉,袁若愚.基于模糊综合判断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J].企业经济,2014,(5):156-159.

[5] 朱文蔚,陈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J].亚太经济,2015,(1):31-36.

[6] 缪小林,伏润民.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生成与测度研究――基于西部某省的经验数据[J].财贸经济,2012,(1):17-24.

[7] 陈梦秋,宋良荣.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3,(6):21-23.

[8] 郭宇,庄亚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4):151-154.

[9] 小林,伏润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与生成:一个文献综述及权责时空分离下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3,(8):90-101.

[10] 孙芳城,李松涛.浅议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商业会计,2010,(16):61-62.

[11] 张少春.抓实抓好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努力打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升级版”[J].中国财政,2013,(16):8-10.

[12] 杨兴龙,何国亮,内部控制服务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逻辑和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0):63-69.

[13] 药清,董玲.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4,(3):106-108.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9

 

近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了私利的最大化对财务报告进行包装,以完美的财务报告来取悦投资者,不仅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保险理论,而且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缺位和失灵。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并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样注意到仅仅披露财务报表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说服力的信息,从而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的需要。

任何事物都有某种客观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演进的,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亦是如此小论文。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主要的审计动因理论包括信息理论、理论、委托责任理论、保险理论、冲突理论。其中,保险理论认为审计动因是风险的分担;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于促进股东利益和企业管理者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并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信息理论认为审计动因在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本文从理论假说、保险理论假说、信息理论假说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因。

一.理论假说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保险理论,这种分离必然形成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和受托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也就是委托人和人的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委托问题。正是由于委托人与人存在着利益冲突,使得委托人往往倾向于通过与人达成的契约来解决因目标差异而产生利益冲突。对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报告正是所有者能够用以监督管理人履行契约关系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而管理者则有责任和义务是如实地向所有者反映行为责任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小论文。由此可见,信息披露制度是缓解管理者和所有者冲突的有效的制度设计之一,也说明了理论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言,管理者有责任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合理完整有效,保证公司的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转保险理论,从而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有利于管理者证明其工作并检验其对公司的诚信;所有者不仅仅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更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了解公司的业务运转情况和财务信息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合理有效的缓解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最大化。

二.保险理论假说

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信息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方面各方报表使用者可以理智的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规避风险,对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并做出正确的披露,给信息使用者一个透明的信息。但在一些列虚假财务报表曝光使信息使用者对其上市公司丧失信心的时候,上市公司开始注意到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是远远不够的,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重塑披露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各大上市公司开始寻求资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和披露保险理论,从而降低信息使用者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但目前,有人认为保险理论在我国并不能做到,由于证券体制的不健全和使用者取证难的现实状况,保险理论在我国难以实现。

三.信息理论假说

自愿审计动机与信号假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审计是一项有成本的行为,在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强制审计要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负担审计成本,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其动机很可能是向财务信息使用者发送信号小论文。事实上保险理论,上市公司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信号,意在向外界表明自己提供的财务信息可靠,增加信息的可信性。

1.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相关性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由于公司的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寻找并改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鉴证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控控制鉴证,首先,避免了企业内部审计师作为公司员工的关系,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有所隐瞒,或者碍于内部管理人员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愿按原则披露;其次,内部审计师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不如外部注册会计师了解该行业及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全面保险理论,外部注册会计师更加熟悉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及有效合理性;最后,注册会计师较企业内部审计师更加注重其在审计市场中自身的声誉,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更加严谨,以便提供给报告使用者以清晰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任何一个企业有序高效的运作都离不开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过滤系统的关系,水在经过各各过滤环节都会有效的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净水,如果某一过滤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纯净水。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它设计的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都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披露并不能让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晰了解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只有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披露才可以让使用者了解企业,达到信息披露的目的。

可见,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鉴证保险理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小论文。

2.上市公司的筹融资动机需要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对于有新发行证券再融资的公司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要求借贷款企业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最近的中期报告,并对企业年度报告进行审计要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并没有要求但我国近几年也要求一些金融企业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其他企业没有相关规定;并且,在筹融资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险理论,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类是签订贷款契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诸如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资金流向监管,而它则需要上市公司有着有效的内部控制做保证,从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势在必行。

3.审计声誉和审计质量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监管并且对一些违规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说明我国政府为力求塑造一个良好的审计市场不断努力;上市公司也力求四大会计事务所和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鉴证。相信我国审计市场的良好声誉渐渐形成。对于投资者来说保险理论,会偏重相信那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所做的鉴证报告,这就促使上市公司寻求具有良好声誉和良好审计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期望通过审计师的审计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内部控制进一步的改善,并提供给投资者透明的信息,从而给上市公司带来融筹资的机会小论文。可见,无论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都倾向于相信具有良好声誉的注册会计师,从而上市公司会自愿寻求审计声誉良好的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内部控制鉴证。

4.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大部分上市公司其涉足的领域较多,例如原本以房地产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企规模的扩大不断涉足其他行业比如食品加工保险理论,外贸等行业,这就造成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怀疑该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运作状况。上市公司渐渐意识到在资本市场上筹融资的重要性,让投资者更加对企业有信心就有必要提供给投资者更加可信和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使其相信企业具有良好的运作情况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给投资者以更大的回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便成为信息使用者较为可信的信息来源,这就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最近财务丑闻不断出现,企业信誉也成为考量企业的一把尺子,财务报表的披露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信息使用者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更加重要,更为可靠。上市公司同样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良好运转的形象,并有助于企业改善内部控制使其健康发展。可见,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形象可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通过从理论、保险理论、信息理论的研究分析,可见,在国家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大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不断意识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不仅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少华.2008.自愿审计动机与质量研究大连出版社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例10

需要拓展对企业成本内涵的认识,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成本目标进行分析:

1.企业经营的固定成本目标

从经济学原理中可以知晓,随着实体经济面呈现出逐步复苏的景象,企业主便期望通过重置固定资产来期望获得超额利润。在固定资产重置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个主要成本目标,会计成本目标、沉淀成本目标。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沉淀成本目标”的理解,即固定资产专用性使然导致了沉淀成本的产生,而沉淀成本的积累又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可见,企业在管控会计成本的同时,还需要从固定资产重置结构和规模上进行控制。

2.企业经营的可变成本目标

以人工成本和耗材使用成本为主要内容的可变成本,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按照非线性比例关系而逐步增大。对可变成本的管控,主要从提高员工单位工效和提升原材料成材率等途径来实现。那么在可变成本的目标定位中,便需要通过激发起员工的岗位意识,以及成本控制的主体意识。反观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可变成本的管控方式,其主要通过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来完成,而却因未能将成本具体到员工个体之上,而在事实上形成了成本管控缺位。

3.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目标

在分析企业的成本目标时,需要拓展对经营成本内涵的理解,其中就需要重视机会成本的这一概念。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实体企业资产扩张的进程中,必然面临着项目投资问题。以经济利润作为投资决策优良程度的评价标准,才能规避因只考察会计利润而带来无视资金配置效益的弊端。

二、财务内控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切入点探析

具体而言,二者相契合的切入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

1.契合于对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论证

我国实体经济复苏的迹象可以从工业用电量和就业率等指标间接得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层面的实体企业在资金面上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在实施财务内控时,需要参与到对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论证中来,而不是单纯作为执行层来给予资金预算和拨付。针对上文所提到的“沉淀成本”,财务部门也需要从专业视角来着力降低沉淀成本的困扰。为此,在财务内控中便需要对资产采购和租赁二者间做出合理选择。

2.契合于让员工明确成本管控的责任

现代企业以团队作业为主要工作模式,团队作业又可以分为项目制和班组制两种类型。但无论是何种团队作业模式,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企业在对可变成本进行控制时,便时常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而使得成本控制缺乏应有的刚性。为此,财务内控在这里的契合点,便指向了需要让员工明确成本管控的责任。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不论是项目团队中的员工个体,还是班组制度下的员工个体,都能明确自己的成本控制目标任务。

3.契合于使管理层全面评价投资项目

企业财务部门在企业项目投资领域应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其中一项便是使得企业管理层能够在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视角,来全面审视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这里所反映的成本目标不仅体现在了资金配置环节,还体现在了资金使用环节。通过使管理层全面评价投资项目,来提升企业资金的“产出/投入”比值。

三、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定位

基于以上对契合点的探析,这里从以下三个环节对财务内控管理模式进行定位:

1.财务内控管理的目标

目标作为制定计划的前提,构成了财务内控管理职能实施的首要前提。在助力企业成本控制活动时,财务内控还需要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来为企业进行产能结构优化提供资金支持。这就决定了,财务内控的目标并能仅仅设定在助力成本控制范畴,还需要从成本控制为基点通过优化企业存量资金规划与配置,来推动企业走向经营发展的新常态。那么结合上文所提到了固定资产采购(优化产能结构)工作,这里就应通过提升财务内控的职能地位来实现。

2.财务内控管理的手段

企业财务内控在助力经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中,需要建立起财务内控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工作方法。财务内容与成本控制构成了同一硬币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从资金层面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工作方法,后者则主要依靠员工的岗位自律和对技术组织的绩效管理来实现。由此,为了追求“产出/投入”比值的满意结果,财务内控管理的手段应进行拓展和创新,其本质上应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增强项目团队和班组内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3.财务内控管理的?u价

从财务内控的目标中可知,企业经营成本控制不仅涉及到近期目标,还存在着远景目标。远景目标则主要集中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成本发生系列,而且该成本发生系列也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状态。因此,对财务内控管理绩效的评价也应从近期和远景等两个方面来展开。

四、定位驱动下财务内控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财务内控模式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1.提升财务内控的职能地位

当前,各类型企业都需要重视财务内控在助力成本控制时的职能优势,并从提升财务内控的职能地位入手,全面优化管理层的决策手段。这里需要做好几项工作:(1)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财务内控队伍,进而逐步摆脱依靠第三方机构时的尴尬局面;(2)企业需要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加大财务部门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的职能权重;(3)企业应围绕着优化产能结构,组建包括多部门人员在内的财务内控团队。

2.多视角拓展对成本的认识

在本文的论述中除了论及会计成本控制外,还涉及到了沉淀成本、机会成本等控制问题。已经指出,沉淀成本将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并对日常经营决策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可以采取技术改造和租赁的方式来给予克服。机会成本则指向了资金投资领域,而对于普遍存在资金瓶颈的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成本类型。为此,企业财务部门和管理层,需要从经济学视角来理解企业的成本目标。

3.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

在提升财务内控职能的基础上,需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笔者认为,这里除了需要完善制度管理外,还需要通过激发财务人员的岗位主体性,以切实履行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如,在固定资产采购项目论证中,财务部门应从投资回报率、企业产能水平、沉淀成本、机会成本等多个方面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且该报告应对管理层的决策起到关键作用。另外,落实财务部门的主体责任也能防止因人为干扰,而破坏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4.体现财务内控的激励效应

财务内控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手段,所以还应突出全员参与下的管理。为此,在针对可变成本控制方面,则需要通过建立财务制度激励来提振一线员工自觉完成成本控制任务的意愿。具体的做法包括:(1)针对班组,将经营成本逆向分解到每位员工头上,以岗位绩效考核的方式来激励员工自觉完成成本控制目标;(2)针对项目组,可以由项目组负责人与财务部门、管理层签订研发和生产协议,协议规定结余预算资金可作为项目组成员的绩效奖金来给予发放。

5.动态格局下完成绩效评价

应在动态视角下来完成绩效评价,这里的动态便主要体现在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调整,以及指标量化的数值环节上来了。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就业率的稳步提升,通胀预期也日益清晰。因此,在指标量化上的数据环节,就需要根据PPI指数给予动态调整。

最后需要指出,企业管理层在实施战略决策时,往往都存在着路径依赖效应,即根据历史和现在的发展状况来决策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若要减少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负面干扰,便要求在实施转型升级时应遵循技改与资产重置同步进行,并以技改优选的原则。通过发挥技术改造优势,不仅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产重置费用,还能减少对现有的技术组织分工形态的调整和整合力度,?M而便能降低企业在内控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五、企业财务内控的工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