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机械制图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8 09:15:03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例1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76-02

教学前综述

【学科】机械制图(教材版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五版))

【课题】§3-2截交线的投影作图——平面切割平面体

【教学目的】掌握截交线的两个基本特征;熟练掌握平面切割平面体的截交线作图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平面切割平面体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求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和共有线

【教时】1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具】机械制图教具模型等

【教学步骤】

一、观察复习提问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体的投影作图”。请仔细观看模型,如图1中a、b、c、d、e五个几何体,讲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归纳什么是平面(几何)体和曲面(几何)体?

(构成几何体的表面均是平面图形的几何体。构成几何体的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是曲面几何体)

二、设问导入新课

当几何体被平面切割后,如何求截交线呢?请仔细观看模型,如图2中a、b、c、d、e五个几何体被平面切割后,它们的截面与截交线的不同特点。

(a、c图由一个平面切割形成截面,截交线a图是四段直线,c图是椭圆曲线;b、d图由两个切平面切割形成组合截面,截交线b图是圆弧加四段直线构成,d图是部分椭圆曲线加四段直线构成;e图由三个切平面切割形成组合截面,截交线是四段圆弧加两条直线构成)

我们先学习平面体被切割后,如何求截交线的问题。

板书1:§3-2截交线的投影作图——平面切割平面体

三、新课讲授

我们一起观看模型,如下图a。

(1)截交线的定义:观察模型得出截交线的定义。

板书2:1.定义:平面几何体被平面切割后的交线叫截交线

(2)平面几何体截交线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得出截交线的两个基本特征。

板书3:2.截交线的基本特征:截交线是封闭的平面图形;是切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3)例题讲解。例题1:六棱柱被一平面切割画出俯视图和左视图。

板书4:图

请问切平面属于什么面?(正垂面)。同学们看黑板,我们来分析并画图。首先(准备)画出六棱柱的左视图;第二在主视图(V面)中找出并标注切平面与六个棱线的交点(特殊点);第三根据“三等规律”画出(标出)各点在俯视图(H面)、左视图(W面)的投影,依点连线得到切面形状;第四检查并画全其他图线。由此,得出画平面体被平面切割后画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

板书5:3.画平面体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①分析图形特征,找出特殊公共点;②运用“三等规律”,画其他视图对应的特殊公共点;③运用特殊公共点,画出截交线(公共线);④检查并画全其他图线。

(4)课堂巩固例题:学生画出正三棱锥被一平面切割后的俯视图、左视图。

板书6:图

一学生上黑板画,其余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图,画好后,进行点评,强调画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

(5)课堂提高练习:完成平面切割体俯视图的投影。

板书7:图

分析:该几何体是长方体被四个平面切割后而成的。可以认为第一个切平面倾斜将几何体前上部分切去一部分,得到与上底面的交线ⅠⅡ,标出1“、2”,根据宽相等求出水平投影点1、2;第二切平面与留下部分的上底面的交线为ⅢⅣ,在主视图上标出3“、4”点,根据长对正求出水平投影3、4点;第三切平面与留下部分的上底面的交线为ⅤⅥ,在主视图上标出5“、6”点,根据长对正求出水平投影5、6点;第四切平面与第一切平面交线为ⅦⅧ,与长方体后面交线为ⅨⅩ,分别在左视图、主视图中标出7"、8"、9"、10"与7'、8'、9'、10',根据长对正、宽相等求出对应点水平投影点7、8、9、10;连接相邻各点,得到如图所示。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平面切割平面体的截交线作图方法与步骤。

五、课后作业

完成习题册P:29~30页,3-3、3-4题共10小题。

六、专家点评

这是市级学科带头人示范课,要求用传统的方法施教,考察教者教学功底。施教者充分利用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用直观实物模型将空间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师生双边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点评专家:吴如林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中学高级职称)

机械制图教案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24-02

1 引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进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和利用计算机绘图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目前的课堂教学虽然也采用了三维模型、PPT课件、Flash等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作业抄袭严重,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设想。另外,本课程目前的课堂教学仍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制图原理及表达方法,忽略了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单一,缺乏后续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图样表达能力和看图能力不强。

2 改革目标

改革是为了达到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不仅能合理使用专业书籍、网络资源、课程网站等各类资源,而且在课余时间能真正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自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相关技术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学习工作中,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图样表达能力和看图能力。

3 改革方案

教学内容整体设计 减速器是机械行业当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装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整体设计以减速器的工程图为主线,将绘制减速器各零部件的零件图及其装配图的整个工作过程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完成绘制减速器项目及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与之相关的机械制图知识、投影作图知识及图样的表达,在体验实际工程图设计工作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工程图样的制图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识读机械工程图样、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应用综合能力[1]。

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独立的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各种工作机械的需要。减速器的种类很多,齿轮减速器主要由齿轮、齿轮轴、箱体、轴承等零件组成。减速器的绘制工作主要包括绘制各零件的零件图,由零件图绘制装配图,以及用绘图软件绘制所有零件图和装配图[2]。

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各教学单元包括:绪论;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装配图。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将以具体的一系列工程项目为载体,如绘制键、垫片、螺母、螺栓、齿轮、齿轮轴、上箱体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再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不同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即教学单元)。学生必须具备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教学内容将会贯穿在这些模拟工程实验的项目和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与单纯的课本知识介绍讲解比较,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接受程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工程图样表达能力和看图能力可以得到提高[3]。

改革后,基于工程图设计过程项目化教学内容包括:项目1,绘制垫片、键的平面图及三视图;项目2,绘制上箱体透盖的轴测图及三视图;项目3,绘制螺母、螺栓等标准件;项目4,绘制螺栓连接、双头螺柱、销连接;……;项目8:手工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教学方式方法选择 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合作过程体验式教学。学生在典型的工程图设计过程中的参与、讨论和完成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课前以小组形式自主预习单元知识点,讨论形成初步小组的设计方案;课堂上教师对各小组初步方案点评讨论,在点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引出问题,再由教师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课堂教学);然后小组讨论修改设计方案,形成每位学生自己的方案;最后经小组互评后上交任课教师点评。

教学运行组织 本课程基于工程图设计过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教学组织过程为:确定任务(教师)制订和实施解决方案(学生)质量控制与检测(师生)评估反馈(教师)。这样开展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还能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验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模拟真实项目过程中逐渐培养团队精神。

课前分组共同制订实施解决方案后,分别绘制草图,然后通过小组相互点评打分,选出最优者参加全班师生交流设计方案点评,师生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提出解决途径和改进方法,引出相关课程教学知识点内容。课堂上,教师不仅对课程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着重在学生计划实施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单独指导和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图纸后,再小组交叉互评打分,最后提交教师点评评估打分,三次得分共同形成学生本项目总得分。教师将选出最佳方案上传网络课程平台共享。

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评价注重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参与评价。学期课程成绩由各项目的测评得分总计得分组成,不再组织统一期末考核。各项目的测评得分包括学生的方案制订的草图小组点评得分、小组交叉互评得分、教师点评得分。

4 特色与创新

将机械制图的陈述性的系统性知识与工作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以典型机械产品的工程图设计过程为载体来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理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合作式学习 课内教师讲授课时减少,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内参与讨论和点评,促进学生通过网络、书籍、资料等各种教学资源课前完成部分知识点的内容获取,再通过团队之间的方案讨论,培养学生的小组团队合作意识。这个学习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过程成果展示,师生互评考核 学生作品成果增加学生的互评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图样表达能力和看图能力。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教案例3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x图和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利用合理的表达方案进行绘制机械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传统课程。随着社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机械制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很难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设置、助学、考核着手,探索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教学体系系统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和基础性非常强,讲授的知识面宽并且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形成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学习系统。应当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需突出实用性,并有效融合机械相关知识。

将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于培养设计制图能力,而非单纯的制图技能。在机械制图课程开设之前,可进行金工实习以及机械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利用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初步将机械制图训练过程与机械设计联系到一起,体现设计制图的思想。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中,指定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形成以设计―工艺―绘图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体系,将制图课程的学习深化到后续课程之中,使学生的制图水平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2教学设置实用化

2.1改善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实用性。打破教研室限制,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制图教研室,改由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教师直接担任机械制图课程。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实际课题研究经验,避免了制图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和成功开发案例引入制图教学,从而实现制图教学同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真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读图绘图训练,从而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改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适当采用绘图软件增加授课效果。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教师必须进行实际绘图,逐步细致讲解绘图过程。由于受教室场地、光线、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黑板作图只能对教室前几排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黑板作图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程。这时,教师可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如AUTOCAD)模拟完成黑板教学,既可保证图形的清晰性,又加快了绘图速度。通过对某些局部的放大显示,保证了图形的良好可读性。此外,可利用三维软件现场建模,及时帮助学生构造形体的空间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强化课程设计环节,注重理论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延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时间,将单纯的零件测绘实践改为“测绘+设计”的模式。首先,给出某种产品的部分零件实物,让学生完成零件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数据、依据具体设计装配要求,自主设计个别主要零件;最后,绘制完成整个产品图纸。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既训练了学生对卡钳、游标卡尺、量角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简单零件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设计制图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交出成套手绘草图、AUTOCAD电子图稿和全套打印图纸。经过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零件的测绘、设计,可熟悉产品出图的全过程,并加强了自身徒手绘图、计算绘图能力。

3助学形式网络化

开发网上助学系统,开展网上学习、测试和答疑。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接受远程教学,更好的吸收知识。可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研制开发网上助学系统,系统设置学习模块、测试模块、答疑模块。学习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和教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相应的例题解析;此外,该模块还链接其他高校制图精品课程网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训练测试模块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测试习题。系统开辟教师在线答疑专栏,学生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邮件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师生间也可通过BBS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学生可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选定相应难度的试题,利用系统的二维绘图功能完成解题过程。系统自动对学生输入的答案做出判断,给出学生成绩,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供参考。

助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生动、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能根据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人机交互的良好教学机制。

4测试方法的人性化

制图考试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分段考试,机械制图成绩构成如下:

制图基础考试(40%)+课程设计(30%)+软件知识考试(15%)+平时成绩(15%)=机械制图总成绩(100%)

对于制图基础部分的内容涉及得都是基础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及读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可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即采用考试选题系统,直接让学生上机考试。该部分考试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40%。设计制图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及装配图纸的能力。由于该部分内容跟专业结合较紧密,应作为考核的重点。该部分可通过“测绘+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机械零件图纸绘制过程,既考核了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考核了学生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该部分以图纸形式提交给教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机械制图教案例4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明晰培养内容,调整教学内容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及时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

二、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基础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机械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金属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跟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机械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我一直认为机械制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学科,有些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即便是比较简单的零件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三视图的绘制,所以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很有挑战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里的教学要和企业单位的需求接轨,生产、加工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要淘汰那些不再适应新形势下需求的教学内容。

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做好教案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具有相当水准的教案是教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教学,教是首位。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而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新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如何备好合理性教案?在这方面我首先就是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看教材,对于教材的每部分内容,我都会仔细研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才认为教案合理。在备好课的前提下,我觉得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离不开一位重要的朋友——模型。因为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强化训练

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练习是很重要的。课堂讲解和练习的时间以一比一来完成,我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这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及时批改,可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教案例5

2评价体系

机械制图及AutoCAD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重点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及绘图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对学生考核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点考核,应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创新设计及知识点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考试制度。考核机制如图2所示。(1)闭卷考试主要考核机械制图及AutoCAD涉及的理论知识;(2)平时作业包括手工绘图及课堂上机操作考核;(3)综合训练是一种综合考核,涵盖了机械制图及AutoCAD、人机工程学及体育装备设计等课程的综合知识。在实施综合训练过程中做到内容全面充实,有所侧重,尤其体现出体育装备工程的专业特点,让学生感到综合练习是一个实际设计演练,这样促使学生把学习与生产联系起来,把完成作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

机械制图教案例6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手工绘制工程图样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AutoCAD是一种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功能的软件包,由于其绘图速度快,绘图精度更高,操作简单易上手,因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已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工程绘图工具。经过各行各业的二次开发,已经有了更简单易用的、功能更强的行业AutoCAD,因此,各行业的计算机绘图已广泛而全面地代替了传统的尺规绘图,新形势要求高等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知识,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

二、整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标准和手工制图方法,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培养学生的手工制图和识图的能力。AutoCAD是在统一制图标准下开发出来的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学习AutoCAD,使学生绘图速度更快,绘出的图更精确。可以看出,掌握《机械制图》是前提,掌握AutoCAD是提高。换言之,掌握了《机械制图》而没掌握AutoCAD的学生,具有制图识图的能力,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制图,但绘图效率不高;但是,掌握了AutoCAD而没掌握《机械制图》的学生,只能照仿已有的图样,由于不具备制图能力,因此不具有单独设计制图的能力。

因此,为了具有较高效率的独立设计制图能力,学生既要掌握《机械制图》,又要掌握AutoCAD,这就说明了有必要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到一起。

2.可行性

前文提到,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是前提,掌握AutoCAD是提高,《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的工程标准是一致的,是统一的,学生掌握了《机械制图》再学习掌握AutoCAD,是更深层次的提高,不存在矛盾体,因此,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到一起是可行的。

三、整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方案设计

工科类专业《机械制图》主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构形、表达、读图、绘图,三种技能: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此为近年新增加的技能)。教学内容: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基本知识、三视图、组合体、图样表达、零件图、装配图等。AutoCAD内容:概述、基本图形绘制命令、基本图形编辑命令、图形设置、尺寸标注等。《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环环相扣,已经形成不容打乱的经典体系,所以我们以机械制图的内容为主线,整合后的内容如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基本知识、三视图、组合体(含计算机基本图形绘制命令、计算机基本图形编辑命令、计算机绘图图形设置、计算机绘图尺寸标注)、图样表达、零件图、装配图等。

四、整合后的考试方案

将尺规作图笔试与计算机绘图技能考核相结合,作为整合后的考核方法,原则上那些现实工作中即时用到的内容,如尺寸标注的四要素,投影的三等规律,看二视补三视,图样表达等内容可作为笔试内容,而将实际的工程图形(如零件图,装配图)作为上机考核内容,分值比例是期末考核占50%,课程作业占10%,其中考试占20%,平时课堂考核占20%,而期末考核中尺规笔试占60%,应用AutoCAD绘制大作业占40%。这一考核方式从学以致考转变为学以致用,一方面使得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学会和掌握适应新环境下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能综合测验学生的手工绘图和计算机作图两项基本技能。

五、整合后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整合的主旨是利用两门课的优势互补而把作为绘图工具及辅助读图工具贯穿于整个工程制图教学中,由于AutoCAD功能强大,命令繁多,版本每年都更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AutoCAD版本的选择

AutoCAD版本不宜用最新的,应选择社会上用得最广泛的即最流行的版本,并且是与学校硬件设备相匹配的版本。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环节是知识再现的途径,也是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手段,所以除了课堂安排的上机操作外,课后的练习同样重要。

3.合理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但课外作业不宜过多,以免学生反感,从而出现抵触情绪。课余作业要讲究设计,既具有代表性,又源自工程实际。

4.把握重点内容

制图标准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严格要求学生,逐一过关。

5.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心选用,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利用投影仪、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现场参观。

机械制图教案例7

机械是中职学校中的一类热门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维修水平,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纵观当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水平在不断提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机械类人才的培养很关键。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与专业术语较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模式选择不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机械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相偏离,进而导致机械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善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机械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对机械零部件的构造、原理与运行状态等进行直观、具体的展现与模拟,这是提高机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多媒体能制作PPT,能将机械课程学习的知识点与基本架构进行明确的展示,同时,还可添加相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文件等,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动画等将难度大的知识点简单化,便于学生对机械原理、基本构造等加以理解。此外,还能凭借动画手段来模拟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与修理的具体操作手法,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到相关知识点,产生学习与模仿的兴趣,利于提高机械教学质量。

二、中职机械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培养职业性、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为机械制造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从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一些机械结构、运行原理图等的展示,也以教材为主,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践与课堂参与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机械教学失去兴趣,进而影响机械教学质量。此外,中职院校资金紧张,相关的教学器材、设备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职机械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凸显,机械类实践操作较少,仅仅凭借理论知识点灌输是无法得到理想教学效果的。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1.结合机械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课题

开展中职机械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必须做到科学、规范,不是所有的选题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实施机械教学时,应结合机械教学课程的特点与难易程度,精心选择课题,一般都是语言难以表述、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等,才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与视频动画效果来进行知识点的呈现,能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凸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若一些知识点没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则无需使用多媒体设备,否则会浪费时间,且教学实效性也不强。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渐开线齿轮转动”的知识点时,该项知识点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在渐开线性质、形成情况等方面,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述是无法实现的。若依靠简单挂图的方式来进行讲授,会让学生的思维较为模糊,一头雾水。此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渐开线性质、形成过程、齿轮转动情况等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借助Flas对渐开线齿轮转动的过程进行模拟,特别是渐开线压力角、受力状态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度了解与掌握渐开线的概念、性质与形成过程等知识。

2.融入情境化元素,以增强教学吸引力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智与思维等尚未发育完全,对一些新鲜、热门物件等都充满好奇。开展机械教学时,应结合中职生的基本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定的趣味情境,将机械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与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点,这样知识点接受起来更容易,且知识点接受速度更快,还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利于机械教学水平的提高。需注意的是,在情境设置时,应具备职业特色与职场特色,模拟机械制造业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机械零部件重组、故障修理等操作,为未来学生步入职场环境进行预热。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组合体的三视图”时,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维状态下组合体,正确地画出三视图,教师应设置职场环境,制造部需要根据设计图样来确定螺母与螺丝的规格,以“螺丝与螺母”为任务,让学生扮演设计者的角色,先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师充当设计图样验收与审计人员的角色。在画三视图时,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仅仅能观察到二维状态的画面,无法获取三维立体状态的画面。此时,可应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来实现三维空间展示,能让学生直观、具体地观察到三维状态画面,进而画出正确的三视图。

3.选择电子案例,开展职业素质培训

中职机械教学的实施,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应渗透一定的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形成电子案例,借助电子案例来实施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机械知识点探究与学习的动力。此外,电子案例都是职场案例,职业性强,在展示电子案例时,能让学生对职场环境、工作内容、职责等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零部件组装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电子平台对零部件安装的视频进行展示,此时,学生会意识到自身能力与职场要求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四、小结

就目前中职机械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不高是突出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中职院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设施建设,增加在教学设施上的预算,或者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以减轻中职院校的经济负担。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中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可营造健康愉快的课堂环境,与此同时,还可将小组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渗透其中,强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符合中职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作者:刘涵钧 单位: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春芹.论多媒体展示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9).

机械制图教案例8

课 题: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B02。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侧重的是视频资源建设,即为学习者提供课程的全部录像资源。它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精品开放课程。国家计划在“二十五”期间,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在省、校中逐步开展。笔者学院积极响应号召,选取学院特色课程进行建设。本文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法、运行与效果四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创建一支独特的教学团队,既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又引入企业外聘教师,同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建设课程精品录像资源,从准备到后期处理,达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建设要求;建设优质的课程拓展资源,包括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二、课程建设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高职类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采用最新的制图国家标准,并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创设了9个项目内容,涵盖了制图各项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机械制图课程资源主要有:基本资源由课程组教师独立完成,涉及多方面资源建设,如教案课件、习题课、技能考核试题库、图片库、模型库、案例课等;拓展资源由学院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完成,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以在线测试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以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以往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程中渗透CAD/CAM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实现学生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统一,减少学生在CAD/CAM课程的学习学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所需的初高中预备知识,进一步扩大课程学习者的范围,为基础弱的学员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三、课程建设方法

1.引用原精品课中的精品资源

机械制图课程组对原有精品课程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分析统计,整理出一些精品资源,如制图的基本知识、企业的工程案例、经典的视图动画、热点问题、识图难点分析等。这些仍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内容,直接引用即可,不用重复建设,以免造成浪费。

2.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制图课程在非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定位为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中确定为专业课。机械制图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由课程组教师制定,并经过企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论证,是经得住考验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从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情境设计、学时分配、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意见。

3.资源建设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完成

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课程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中心教师负责课程基本资源的建设,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日历、教案、课件、案例库等;而合作企业负责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如试题库、在线测试等。

4.课程运行与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机械制图课程组基本完成课程资源的建设,并将成果上传至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中。机械制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选取13G111在校生以及渤船重工内业分厂的30名职工作为首批运行试用者。通过运行和测试,渤船企业和学院相关专家一致认为该课程符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可以开通浏览学习权限,扩大学习者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人受益。

四、小结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为了评审,而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硬仗。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核心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项有计划、系统的工程,需要课程组所有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打造全新课程,为更多的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经长.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机械制图教案例9

引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者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些缺点,重视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机械制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当前形势下的教育要求。

1项目教学法概述

1.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教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同时也注重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实际生活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策划完成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出教室,共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依托实践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实践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学会了团队合作,互利互惠。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核心,一切教学活动都由学生主导,教师起到辅助导向作用。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主,“项目”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由教师精心挑选设计,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有助于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主的情况。第三,项目教学法以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更容易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第四,项目教学法重视团队合作。普通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一个人的战场,每一个学生各自为营。但是,项目教学法强调团队协作,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完成项目。

1.3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机械制图》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操作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老师主导,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学习,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项目教学法在很多方面对《机械制图的》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完美融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再次,项目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享知识和学习成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

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2.1创新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要求,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教学模型,组织学生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制作模型,如橡皮泥、萝卜等都是制作模型的可用材料。模型制作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之后动手画图,对观察所得的图像进行手绘。其次,充分观察模型,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制图课程奠定了基础。最后,课程整体以学生为主体,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干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有利于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2重视识图、绘图训练

《机械制图》的课程重点是制图,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要重视绘图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础的点、线到面逐渐深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绘图的教学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加,层层深入。从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开始绘制,然后介绍组合体,最后进入到课程重点——机械零件的绘制。项目教学法可以以实际中常用的零件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进行充分观察,然后由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绘制。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可以由教师挑选相似度极高的零件图,然后让学生比对真实的零件找出相应的图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2.3机械制图实例分析

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讲解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组件的制图过程时,首先要讲解项目,并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终的项目方案。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现准备好的事物——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组件,如图1所示,并介绍主轴组件在车床变速箱中的位置、布置形式及与其他零部件的联系方式。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教学引导学生对该组件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该主轴组件的结构、形体特征,由此选择合适的方案。因为学生在此课程前已见到机床加工车间拆开的CA6140卧式车床变速箱,所以学生能够轻松判断出该组件的性质。绘制主视图时,要按照加工位置原则,轴线选择为水平基准。教学继续引导学生对组件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轴上有两处键槽,同时还有一个竖向小孔出现在轴端。这时要根据这些特点确定绘图方案。此时,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观点,有的学生提出采用主+俯+左三视图的表达方案,也有学生提出主视全剖+俯视图的方案,有的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主+左视全剖。三种不同的方案各有特点,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对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都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决定采用主+左视全剖的方法绘制零件的结构。但是,剖视图的配置出现了问题。该零件有三处不同的结构,这三处不同的内部结构如何剖,左视图的投影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影响图像的绘制。为此,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利用断面图绘制。同时,将其作为新知识,教师对其基本概念、作图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结合齿轮轴的表达方案,大家很快确定了只要将齿轮轴的三处内部结构采用三个移出剖面沿剖切位置延长线配置,再加上主视图,就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该齿轮轴。

3结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兴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要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绘图训练,强化小组学习,完善评价机制。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将提高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萍萍.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28):19-20.

机械制图教案例10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画图的方法,能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例如:在机械图样的绘制中,离不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中,能读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标注,能正确理解公差的意义,对于读懂图样、分析装配关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制图》和《Auto CAD绘图》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围绕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按照以往的教学计划,职业学校分别进行三门课程的教学,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机械制图》教学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测量和公差的相关知识,对零件图中尺寸的标注无法理解和掌握;《Auto CAD绘图》课程只学习软件功能与使用,教学与机械图样脱节,学生既便学会用软件中的各种功能,但不知在绘制图样中如何灵活使用,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两门原本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在一门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那么以上由于原有学科体系而形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有效培养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利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交流的综合能力。

2.教学要有创设的情境

《机械制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符合中级技能培训“必须、够用”的原则,不求大而全,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体的做法是:对原有《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简化投影法、三视图及点线面的理论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从传统手工制图、徒手绘制草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对学生进行制图技能的三重训练。从学习各种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开始,到各种机件、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始终将测量的基本技能训练贯穿进去,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在学习机械零件图时,因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符号、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符号,就同时讲解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的意义、符号及标注方法,在学习装配图时,因为装配图中要用到配合尺寸,就讲尺寸配合的意义及标注方法,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学习有关公差配合的知识,目的是学以致用,实用性很强,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较高,掌握和记忆也较好。

3.预期目标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