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草原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7:09

草原文化论文

草原文化论文例1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草原文化论文例2

一、博克运动的起源及发展变革

“博克”是蒙古式摔跤一词的译音,因蒙古族的摔跤方法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摔跤方法,汉语称之为蒙古式摔跤。博克是蒙古民族强身健体、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游牧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草原三技”博克、赛马、射箭是蒙古民族十分喜爱的群众性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现在均已成为广泛开展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博克运动源于蒙古族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围捕野兽以及部落的战争搏斗中产生了博克的雏形。据考证,早在西汉北方匈奴人就盛行摔跤。相传成吉思汗从小非常喜欢摔跤,而且本领十分高强,几乎找不到对手。博克起初带有很大的军事色彩,主要用于训练士兵的格斗、发展力量、锻炼体魄和技巧的军事手段,并作为考核将士的科目,亦通过摔跤来选拔擢升力士。它还是团结大众、激励斗志、消除隔阂、凝聚着蒙古族各方面力量的政治手段。元朝建立以后,由于大规模对外战争基本结束,国内出现了安定局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et益提高,摔跤的社会娱乐成分也就愈来愈多。以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休闲时的一种体力角逐,一种娱乐活动。从此,博克在辽阔的草原上广泛开展起来。而现在的博克则是蒙古族比力量、耐力与技巧的体育娱乐活动。

那达慕竞技充分显示了蒙古民族勇猛威武的英雄气概和奋发进取的豪放气质,蕴含着草原游牧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在增进游牧民族的社会交往、加强团结、娱乐性情、调节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那达慕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克,是那达慕最隆重、竞争最激烈的竞技项目。在蒙古族的心目中,博克作为牧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项目,被当作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保存下来,传承至今,为世人称赞。如今,不仅增添了女子博克比赛,还有少年博克比赛,以及冰雪博克比赛等。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通过全国农运会、民运会,国际博克邀请赛,以及内蒙古博克选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访问,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蒙古族名称 “博克”闻名中外。

2004年7月28日一8月1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举办了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 “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西乌珠穆沁旗2048博克大赛”,共有来自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及蒙古国的2048名博克选手参加了比赛,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来自北京、辽宁、广州、内蒙古等全国2o余家的传媒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向世人展示和介绍了博克运动,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

二、博克的特点

博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体育竞技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的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华丽而考究的蒙古博克服饰。按蒙古族传统,博克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袖臂盖背、边沿镶有数百颗铜钉或银钉的 “昭德格”(摔跤服),后背中间多有圆形银镜或 “吉祥”之类字样的镶嵌物。腰系 “来布尔” (即围巾),下身穿着用十八尺白布制作的肥大 “班斯勒” (即摔跤裤),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颈套五色绸带制成的、标志着在一定规模比赛中获得冠军次数的 “姜嘎”,最多的可达到三百多条,这其中包括承传祖辈的彩带,这是战绩的记载和荣誉的象征。

(二)博克十分注重礼仪。博克的产生、发展、传播是游牧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博克比赛对蒙古民族来说,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每年的那达慕博克比赛,入场仪式就很是隆重和讲究,当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来,长调歌手引吭高歌。在悠扬激情的摔跤 “乌雅”赞歌声中,博克手们挥舞着双臂,跳着虎步或鹰步等独特的舞步进入赛场。跳跃是博克比赛的基本仪式,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也长,这是激战前的准备活动。这些粗犷而豪放的舞蹈象征着古代勇士般勇猛,象征着雄鹰在搏击,是自信与必胜的展示。比赛开始,双方握手致意、并向观众致敬,然后开始较量。比赛结束双方跤手也以舞步跳跃退场,是在做放松活动。对获胜者来讲,跳跃还掺杂着喜悦的成分。

(三)以鼓乐助威,颂词激励是那达慕的另一特色。整个博克比赛始终在激情悠扬的摔跤 “乌日雅”赞歌声中进行。历史上曾记载着一段颂词:“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另一段祝词:“你擎起万钧弓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颂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力士。”博克从服饰着装、进退场的舞步表演、激情悠扬的音乐伴奏,无不体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

(四)博克不受地区限制、不分民族、不分重量级别、不分年龄,人人都可参加。博克比赛也不需特殊的场地,只要是草地或松软的平地就可进行;比赛采取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博克赛的选手人数需是2n次方。通常是64名一1o24名选手参加比赛。与一般体育比赛不同的是,凡参加比赛的博克手 (包括失败者)都能得到奖励。

(五)优秀博克手能得到很高的荣誉。摔跤获胜者,在胸前挂一条彩色的布条,并被誉为 “赛音布和” (英雄摔跤手),夺冠的摔跤手,被人们称为 “纳钦” (即雄鹰)博克手在民间享有极好的声誉,,受到人们的尊敬。博克选手接连两年击败所有对手的,可以获得 “巨人”称号,以下则按名次分别为 “雄狮”、“大象”和 “雄鹰”等荣誉称号。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有不少摔跤世家,名扬中外的摔跤手也层出不穷。最有成就、最具盛名和威望的摔跤手被授予 “达尔罕博克”称号,这是摔跤手终身的光荣,只有年老而不能继续争雄跤坛的摔跤手才会获此称号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刘德佩教授指出 “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博克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等三个特点。”199年,《农民日报》曾报道:“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博克,那达慕大会上那至少64人,多则 1024人的直接对抗最是激动人心。这个古老的竞技项目如今已越过蒙古草原,通过两届农运会走向南疆北国的田野;在日本,性喜柔道相扑的日本人也渐渐热爱上了这个激烈的竞技项目博克,走向世界的前景看好”。

三、博克的精神

(一)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并成为 “人们在运动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一种目标,因而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能够产生震撼、激励、鼓舞、教育人们等一系列精神效应这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发起一个国家民众强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激发人类的热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体育精神具有展示自我、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体育能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使人的价值得以确认。体育让人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竞争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使人永不满足,去体验参与成功的快乐。正如雅斯贝斯所说:“体育运动不仅是游戏不仅是纪录的创造,它同样也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恢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运动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永不满足、不屈不挠、努力实现着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是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现。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也曾经呈现过许多叹为观止、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那些特定社会时代的告终,这些文化现象日去凋零与衰败,唯独体育的发展经久不衰。从中会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以及体育对人的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体育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足以证明体育精神所具有的社会性价值。

(二)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宝贵遗产。当古老的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克里特文化都在历史沧桑中相继衰落而中断的时候,只有中华民族文化唯~地保持了它的连续性,留下了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辉煌成果。璀璨夺目、异彩纷呈的游牧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那达慕盛会便是游牧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那达慕体现了草原广袤的气势和牧民粗犷、奔放、宽广的胸怀,以及纯朴、热情、豪放的气质。游牧文化所具有的适应性、和谐性、历史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性,不仅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蒙古民族重友谊、讲义气;诚信朴实,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开放进取;对大自然和人民充满了爱心。这些传统文化对振奋、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激励地域经济、促进文化繁荣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博克的体育精神。竞技,几乎贯穿蒙古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博克充分体现着公平、竞争、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博克因成吉思汗、因马背民族、因那达慕和辽阔的大草原而闻名遐迩;更因它所赋予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而流传于世。博克是在战胜自我,战胜大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传承下来的一项富有挑战而高雅的运动。每一个博克手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从失败中从挫折中建立了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了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博克富有原始力度感的竞技或表演活动,在古朴、高雅、粗犷中表现出民族纯真豪放的情怀和顽强拼搏的奋进精神。谁若能在群雄角逐中夺魁,会格外受到人们的尊敬。博克手是牧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上著名的博克手至今在民间传诵,为世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四)博克的人文精神。博克——蒙古语意为结实的意思 (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其内涵丰富,涵盖着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博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它既蕴含着人类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精神,也洋溢着现代文明竞争的色彩”;博克比赛一跤定胜负、不分体重级别,紧密贴近生活;激烈的对抗,残酷而无情,可谓是人生哲学的极佳体现。充分体现出每一个人在比赛中都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比赛从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开始,最终以友谊、和谐、欢乐而结束。这种文化内涵始终贯穿着博克整个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平等、博爱、获得尊重的愿望。

致力于改革推广博克运动的代表人物李 ·巴特尔先生说:“博克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最贴近生活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博克的体育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蒙古民族追求人的躯体和精神的健康发展;也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蒙古族的道德和社会生活。它具有某种 “超越时间、地域、种族、政治和人的生命的特征”,属于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博克精神作为一种体育精神的体现,不仅追求竞技、健美,还追求愉悦和欢乐,这是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升华。这种精神不仅对于博克本身的存在、演变和发展具有科学价值,而且也体现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因此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博克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的和地方的、又有着现代意识的东方体育文化奇葩。体现着奥运精神,洋溢着现代文明。是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和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古往今来,博克历经千年而不衰,以其独特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在中华大地。

参考文献:

草原文化论文例3

一、博克运动的起源及发展变革

“博克”是蒙古式摔跤一词的译音,因蒙古族的摔跤方法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摔跤方法,汉语称之为蒙古式摔跤。博克是蒙古民族强身健体、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游牧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草原三技”博克、赛马、射箭是蒙古民族十分喜爱的群众性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现在均已成为广泛开展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博克运动源于蒙古族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围捕野兽以及部落的战争搏斗中产生了博克的雏形。据考证,早在西汉北方匈奴人就盛行摔跤。相传成吉思汗从小非常喜欢摔跤,而且本领十分高强,几乎找不到对手。博克起初带有很大的军事色彩,主要用于训练士兵的格斗、发展力量、锻炼体魄和技巧的军事手段,并作为考核将士的科目,亦通过摔跤来选拔擢升力士。它还是团结大众、激励斗志、消除隔阂、凝聚着蒙古族各方面力量的政治手段。元朝建立以后,由于大规模对外战争基本结束,国内出现了安定局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et益提高,摔跤的社会娱乐成分也就愈来愈多。以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休闲时的一种体力角逐,一种娱乐活动。从此,博克在辽阔的草原上广泛开展起来。而现在的博克则是蒙古族比力量、耐力与技巧的体育娱乐活动。

那达慕竞技充分显示了蒙古民族勇猛威武的英雄气概和奋发进取的豪放气质,蕴含着草原游牧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在增进游牧民族的社会交往、加强团结、娱乐性情、调节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那达慕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克,是那达慕最隆重、竞争最激烈的竞技项目。在蒙古族的心目中,博克作为牧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项目,被当作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保存下来,传承至今,为世人称赞。如今,不仅增添了女子博克比赛,还有少年博克比赛,以及冰雪博克比赛等。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通过全国农运会、民运会,国际博克邀请赛,以及内蒙古博克选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访问,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蒙古族名称 “博克”闻名中外。

2004年7月28日一8月1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举办了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 “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西乌珠穆沁旗2048博克大赛”,共有来自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及蒙古国的2048名博克选手参加了比赛,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来自北京、辽宁、广州、内蒙古等全国2o余家的传媒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向世人展示和介绍了博克运动,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

二、博克的特点

博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体育竞技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的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华丽而考究的蒙古博克服饰。按蒙古族传统,博克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袖臂盖背、边沿镶有数百颗铜钉或银钉的 “昭德格”(摔跤服),后背中间多有圆形银镜或 “吉祥”之类字样的镶嵌物。腰系 “来布尔” (即围巾),下身穿着用十八尺白布制作的肥大 “班斯勒” (即摔跤裤),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颈套五色绸带制成的、标志着在一定规模比赛中获得冠军次数的 “姜嘎”,最多的可达到三百多条,这其中包括承传祖辈的彩带,这是战绩的记载和荣誉的象征。

(二)博克十分注重礼仪。博克的产生、发展、传播是游牧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博克比赛对蒙古民族来说,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每年的那达慕博克比赛,入场仪式就很是隆重和讲究,当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来,长调歌手引吭高歌。在悠扬激情的摔跤 “乌雅”赞歌声中,博克手们挥舞着双臂,跳着虎步或鹰步等独特的舞步进入赛场。跳跃是博克比赛的基本仪式,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也长,这是激战前的准备活动。这些粗犷而豪放的舞蹈象征着古代勇士般勇猛,象征着雄鹰在搏击,是自信与必胜的展示。比赛开始,双方握手致意、并向观众致敬,然后开始较量。比赛结束双方跤手也以舞步跳跃退场,是在做放松活动。对获胜者来讲,跳跃还掺杂着喜悦的成分。

(三)以鼓乐助威,颂词激励是那达慕的另一特色。整个博克比赛始终在激情悠扬的摔跤 “乌日雅”赞歌声中进行。历史上曾记载着一段颂词:“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另一段祝词:“你擎起万钧弓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颂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力士。”博克从服饰着装、进退场的舞步表演、激情悠扬的音乐伴奏,无不体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

(四)博克不受地区限制、不分民族、不分重量级别、不分年龄,人人都可参加。博克比赛也不需特殊的场地,只要是草地或松软的平地就可进行;比赛采取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博克赛的选手人数需是2n次方。通常是64名一1o24名选手参加比赛。与一般体育比赛不同的是,凡参加比赛的博克手 (包括失败者)都能得到奖励。

(五)优秀博克手能得到很高的荣誉。摔跤获胜者,在胸前挂一条彩色的布条,并被誉为 “赛音布和” (英雄摔跤手),夺冠的摔跤手,被人们称为 “纳钦” (即雄鹰)博克手在民间享有极好的声誉,,受到人们的尊敬。博克选手接连两年击败所有对手的,可以获得 “巨人”称号,以下则按名次分别为 “雄狮”、“大象”和 “雄鹰”等荣誉称号。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有不少摔跤世家,名扬中外的摔跤手也层出不穷。最有成就、最具盛名和威望的摔跤手被授予 “达尔罕博克”称号,这是摔跤手终身的光荣,只有年老而不能继续争雄跤坛的摔跤手才会获此称号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刘德佩教授指出 “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博克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等三个特点。”199年,《农民日报》曾报道:“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博克,那达慕大会上那至少64人,多则 1024人的直接对抗最是激动人心。这个古老的竞技项目如今已越过蒙古草原,通过两届农运会走向南疆北国的田野;在日本,性喜柔道相扑的日本人也渐渐热爱上了这个激烈的竞技项目博克,走向世界的前景看好”。

三、博克的精神

(一)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并成为 “人们在运动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一种目标,因而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能够产生震撼、激励、鼓舞、教育人们等一系列精神效应这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发起一个国家民众强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激发人类的热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体育精神具有展示自我、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体育能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使人的价值得以确认。体育让人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竞争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使人永不满足,去体验参与成功的快乐。正如雅斯贝斯所说:“体育运动不仅是游戏不仅是纪录的创造,它同样也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恢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运动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永不满足、不屈不挠、努力实现着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是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现。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也曾经呈现过许多叹为观止、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那些特定社会时代的告终,这些文化现象日去凋零与衰败,唯独体育的发展经久不衰。从中会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以及体育对人的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体育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足以证明体育精神所具有的社会性价值。

(二)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宝贵遗产。当古老的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克里特文化都在历史沧桑中相继衰落而中断的时候,只有中华民族文化唯~地保持了它的连续性,留下了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辉煌成果。璀璨夺目、异彩纷呈的游牧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那达慕盛会便是游牧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那达慕体现了草原广袤的气势和牧民粗犷、奔放、宽广的胸怀,以及纯朴、热情、豪放的气质。游牧文化所具有的适应性、和谐性、历史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性,不仅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蒙古民族重友谊、讲义气;诚信朴实,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开放进取;对大自然和人民充满了爱心。这些传统文化对振奋、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激励地域经济、促进文化繁荣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博克的体育精神。竞技,几乎贯穿蒙古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博克充分体现着公平、竞争、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博克因成吉思汗、因马背民族、因那达慕和辽阔的大草原而闻名遐迩;更因它所赋予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而流传于世。博克是在战胜自我,战胜大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传承下来的一项富有挑战而高雅的运动。每一个博克手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从失败中从挫折中建立了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了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博克富有原始力度感的竞技或表演活动,在古朴、高雅、粗犷中表现出民族纯真豪放的情怀和顽强拼搏的奋进精神。谁若能在群雄角逐中夺魁,会格外受到人们的尊敬。博克手是牧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上著名的博克手至今在民间传诵,为世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四)博克的人文精神。博克——蒙古语意为结实的意思 (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其内涵丰富,涵盖着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博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它既蕴含着人类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精神,也洋溢着现代文明竞争的色彩”;博克比赛一跤定胜负、不分体重级别,紧密贴近生活;激烈的对抗,残酷而无情,可谓是人生哲学的极佳体现。充分体现出每一个人在比赛中都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比赛从互不相让的激烈竞争开始,最终以友谊、和谐、欢乐而结束。这种文化内涵始终贯穿着博克整个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平等、博爱、获得尊重的愿望。

致力于改革推广博克运动的代表人物李 ·巴特尔先生说:“博克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最贴近生活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博克的体育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蒙古民族追求人的躯体和精神的健康发展;也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蒙古族的道德和社会生活。它具有某种 “超越时间、地域、种族、政治和人的生命的特征”,属于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博克精神作为一种体育精神的体现,不仅追求竞技、健美,还追求愉悦和欢乐,这是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升华。这种精神不仅对于博克本身的存在、演变和发展具有科学价值,而且也体现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因此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博克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的和地方的、又有着现代意识的东方体育文化奇葩。体现着奥运精神,洋溢着现代文明。是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和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古往今来,博克历经千年而不衰,以其独特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在中华大地。

参考文献: 

草原文化论文例4

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生活在一望无际、山清水秀的大草原上,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他们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以民歌为伴,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常常引吭高歌,赞美草原、赞美家乡,在马背上,在毡房中,你唱我和,创作了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民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一类情深意长的蒙古族民歌早已传遍草原。

不同的地域产生的蒙古族民歌不仅曲调风格不同,其歌词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的审美心理特征、民风民俗等有所区别,因为民歌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但是,无论产生自什么地区的蒙古族民歌,它们都是植根于整个蒙古族草原文化这个共同土壤中的,因此有许多共同之处,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独有的风格。蒙古族民歌不仅曲调高亢悠扬,宏大雄伟,内容也很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英雄人物、父母、山川、河流、草原和马儿的,也有用于迎宾、敬酒的宴歌,还有婚歌、情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等,总体看来,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同的草原文化特征。

首先,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婚俗文化。

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的程序较为繁杂,其中的劝嫁、迎亲、讨名问庚、献茶、婚宴、送亲等都有祝颂之歌。这些婚礼歌的语言朴实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不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表现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歌至今有人传唱,尤其那些训谕、教导之歌,每逢婚宴时老人们也频频歌唱。例如在《劝戒歌》中唱道:奶茶哟象哈达似白云,泛起洁白如玉的波纹,又好似那母亲的乳汁,喝吧,莫忘母亲之恩。青青的杨柳棵连棵,婚配的男女心相合,托着他们的福气哟,唱呀唱出满堂的歌。绵绵的榆树根连根,新人如鱼水不能分,借他们新婚的喜气,喝呀喝到半夜时分。

歌词中以鱼和水,树的根比喻对新人表示祝福,以蒙古族人民喜好的方式饮喜酒、喝奶茶、献哈达、唱赞歌来庆祝婚礼,同时又规劝新人结婚后莫忘父母恩情。

《蒙古族婚礼歌》套曲第五十八首《赛马歌》,是迎亲路上的一首进行曲。其中男方祝词的歌词:“七个人一溜烟的,送亲队伍,七种光彩的长袍,裹着俊秀的腰身,四十九匹骏马哟,腾开四蹄,空中的七色彩带,汇成七色的云朵”,“那支凤尾,在晨风里摇曳,那就是我们勇敢的新郎哟,头上戴着那翎羽的红缨帽”,“迎亲的马队,飞快的驰行在草原上”。这首歌体现了蒙古婚俗的一个方面,讲的是在送亲途中,人们唱着《赛马歌》,尽情地催马奔驰,相互追逐嬉戏,在阵阵歌声中完成“抢帽子”、“逗新郎”的游戏。抢帽子嬉戏,是蒙古古代的习俗。在新郎成亲的日子,谁能把新郎的帽子抢到手,谁的好运气就会日夜升腾。同时女方家的亲友为了延长送亲的行程,总要千方百计地将新郎的帽子抢过来扔在地上,迫使男方家的亲友想尽方法将帽子拾起来。在“抢帽子”的过程中,男方家的亲友们都要掩护着新郎,快马加鞭,一路狂奔。这一路,与男方家的亲族们相互传递着新郎的帽子,众人你呼我应,互相追逐,场面十分欢快。

从这首民歌不仅看到蒙古族婚俗的一些特点更能体现出蒙古族人民是马背上的民族,骏马是蒙古族牧人的助手,没有腾飞的骏马,蒙古人就失去了脚足。下面就谈谈蒙古族民歌中体现出的马文化。

其次,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马背文化。

自古以来,蒙古族牧民生养繁息于无垠草原之上,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马,以良马比喻良朋,说明牧民对马的深厚感情,善歌的牧民放牧着马群、羊群,置身于辽阔的草原,触景生情,唱出草原上天籁般的歌声,赞美自己与骏马的深厚情感。在蒙古族的民歌中,骏马的形象层出不穷,草原 “那达慕”盛会上经常传唱的传统民歌《马赞》,表达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喜爱之情。蒙古人的骏马享有很多美誉,如成吉思汗的两匹神马、八骏马、千里马、追风马、“腾格里”天赐之马、“毕力格”智慧之马等等,由此可见蒙古人爱马的情愫,以及马文化的发达程度。

蒙古民歌《成吉思汗的两匹小青马》中唱到:两颗珍珠,像两个流星,那是成吉思汗的两匹小青马呀,那是两朵金花。长鬃似火苗,头颅如月牙,美鹿一样矫健的身体哟,彩虹般的尾巴。用“金花”形容骏马的高贵,用“流星”形容骏马的眼睛,用“火苗”,形容骏马的长鬃,用“月牙”形容骏马的头颅,歌中展示给我们的形象:四体格外健美,神马一般的俊俏。这何尝是两匹马,真正是蒙古族人民心中最亲如兄弟的俊男,最有魅力的神明。

再如《骏马赞》:它那飘飘欲舞的美丽长鬃,好像闪闪发光的金伞随风旋转;它那炯炯闪烁的两只眼睛,好像一对金鱼在池塘中游玩;它那宽阔无比的胸膛,好像盛满甘露的宝壶一般;它那精神抖擞的两只耳朵,好像山顶上盛开的两朵莲花瓣;它那震动大地的嘶鸣,好像动听的海螺发出的呼喊;它那宽敞通畅的鼻孔,好像姑娘编织的盘肠一段;它那潇洒飘逸的尾巴,好像绚丽的彩绸一样灿烂;它那硕大的四只圆蹄,好像风驰电掣的车轮在飞旋;它全身汇集了“八宝”的图案,这神奇的骏马呀,是我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伙伴。歌中对马儿的赞美发挥到了极致,用了八个排比和比喻来形容骏马,同时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骏马的无比喜爱之情。蒙古人民爱马如命,蒙古族男子对于骏马的忠爱,往往胜似友人。在古代远征时,身边没有亲人相伴,就和跨下的坐骑悄悄对语,情同友人。同时马背是蒙古人成长的摇篮,一个孩子自小就学习骑上马背驰骋草原,在马背生涯中,人与马的关系情同父子情深义厚,密不可分。

再次,蒙古族民歌的歌词体现了蒙古族的酒宴文化。

“金杯金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抓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银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载歌载舞庆佳节,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谊长久,在这崭新的生活中友谊长久。”这首歌道出了蒙古族人民对酒的喜爱。蒙古族人生活中不能没有酒,也不能没有歌。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他们喜欢饮酒,饮酒、骑马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和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和欢乐,表达着蒙古族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族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被当作是一种增进友谊的方式。

如果说“金杯”、“银杯”里的奶酒醇香、醉人,哈达象征纯洁友善的感情,那么祝酒歌表达的是美好的心愿,祝酒词则是对亲朋好友工作与生活的祝福。蒙古族人民喜欢用一边唱歌一边敬酒,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这种以歌敬酒的方式,在宴请宾客时随时可见。他们迎接贵客时要唱歌劝饮“下马酒”,送客人上路时要唱歌劝饮“上马酒”。另外,在蒙古草原上还流行着一种劝酒民歌,有四句的,有两句的,有单人唱的,有男女双方对唱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举起了蒙古族的酒,放开你的歌喉。杯中盛满深深的爱,美酒醉心头。干一杯蒙古族的酒,天南地北是朋友。”“舒心的酒啊,千杯不醉;知心的话儿,万句不多。”“烧酒本是五谷水,喝到甚时候也喝不醉。”“阳春三月桃花花开,端起酒盅盅迎客来。”“美酒倒进金银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浓,远来的朋友饮一杯”这种充满激情的关于“酒宴”民歌,其歌词内容有叙友情道珍重的,有结交天南海北的客人的,有贺喜祝颂的等等,蒙古族人民的每一杯酒里,都饱含着给他们的纯朴与真诚,都饱含着他们一颗颗热爱大草原热爱美好生活的心。

参考文献:

1.李树榕.“文化认同”与“草原歌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8,2.

2.赵万梅.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J].内蒙古教育,2012,9.

3.欧文静.论内蒙古现当代“草原歌曲”在草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职大学报,2013,5.

草原文化论文例5

农田化学除草作为一项简化栽培措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就除草剂产生药害的症状、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产生药害后解除药害的途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1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与危害

药害是指在农田化学除草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作用,导致作物受害。从整株来看,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畸形、丛生;从根系上看,主要是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膨大,根短而粗,无次生根或很少,无根毛;从茎上看,主要是茎缩短、变粗、弯曲、脆弱易折断;从叶片上看,皱缩、卷曲、失绿、变黄、干枯;从芽上看,生长点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从花上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花而不实,由此造成减产,甚至死苗绝产。其种类有以下4种:一是对当茬作物产生药害;二是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三是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四是“二次药害”。

2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2.1用药不对路

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如2,4-D丁酯主要是在麦田使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果错用于棉花、瓜菜等,就会产生药害。如果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或克芜踪错误地当成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喷到作物上,也会产生药害。

2.2用药时间不当

除草剂的适用期是很严格的,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如麦田除草剂用在春天防除杂草,必须在小麦苗期至拔节前使用,小麦拔节后再用就会发生药害;玉米田使用的2,4-D丁酯,用晚了就会产生药害。

2.3随意加大用药量

除草剂的使用量是有规定的,任意加大用药量也会造成药害。当前农民在购买和使用除草剂时,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随意加大用药量,这势必造成一定的药害。

2.4环境不适

除草剂的使用是有一定环境条件要求的。如果把除草剂用于砂性土地,则很容易产生药害,特别是水溶性大、移动性强的除草剂。在温度过高或低温时作物抗逆性差,此时使用除草剂也易造成药害。不同作物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也有差异,敏感性强的品种也容易产生药害。在大豆田应用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以及乙草胺时,喷药后如遇低温、多雨、寡照、土壤过湿等,会使大豆幼苗受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苗现象。

2.5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如玉米田施用西马津或阿特拉津,对后茬大豆、甜菜、小麦等作物有药害;大豆田施用广灭灵、普施特、氟乐灵、氟磺胺草醚,对后茬小麦、玉米有药害;小麦田施用绿黄隆,对后茬甜菜有药害。此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易于发生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6药械性能或清洗不彻底

如多喷头喷雾器流量不一致、喷雾不均、喷幅连接带重叠、喷嘴后滴等,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经彻底清洗,又喷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二次药害”。

2.7雾滴挥发与漂移

高挥发性除草剂,如短侧链苯氧羧酸类、二硝基苯胺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甲酸类等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100μm的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漂移,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雾滴愈细,愈容易漂移。在这几类除草剂中,特别是短侧链苯氧羧酸酯类的2,4-D丁酯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地面喷洒时,其雾滴可漂移1000~2000m。禾大壮在地面喷洒时,雾滴可漂移500m以上。

2.8混用不当

不同除草剂品种间以及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其他农药混用不当,也易造成药害。如酯类除草剂与磷酸酯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敌稗与2,4-D丁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硫代氨基甲酸酯农药混用,能使水稻受害等。此类药害,往往是由于混用后产生的加成效应或干扰与抑制作物体内对除草剂的解毒系统所造成的。

2.9除草剂质量差

除草剂质量差,含有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或杂质,也会发生药害。

2.10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在通气不良的稻田土壤中,过量或多次施用杀草丹会形成脱氯杀草丹,严重抑制水稻生育,造成水稻矮化。

3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喷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作物种类和防除对象,购买对路除草剂,依据标鉴上的说明,弄清药剂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量;其次,搞好药械检修,做好试运转,进行清水模拟试喷,计算好喷幅,行走速度和1喷雾器(1桶)水应喷的面积;再次,准确丈量土地面积,按实测面积计算药量,防止药量过大或不足。

3.2严格掌握用药适期

根据除草剂的性能,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苗期茎叶处理都必须掌握好用药适期,如播前施药要在播种前7d左右喷洒混土,播后苗前应在播种后3d内喷药,茎叶处理要在苗期进行。

3.3严格掌握用药量

用药量要根据杂草密度、大小以及气候条件等确定用药量,特别是一些高效除草剂,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防止发生药害。

3.4农田化除作业区要远离敏感作物田

要根据除草剂的性能、对某种作物的敏感度确定间隔距离(至少500m以上),避免除草剂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发生药害。3.5选择适宜环境条件用药

要根据土壤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整地状况等正确选择施药,在大风天和炎热中午禁止用药。砂性土壤应适当减少用量或不用。

3.6搞好药剂稀释

使用除草剂最好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原药用少量水稀释搅拌均匀,然后再按稀释倍数加足水量,喷药时做到均匀周到。

3.7用药器械要彻底清洗干净

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械要认真彻底清洗干净,改喷杀虫剂或杀菌剂前要用清水试喷,确定无药害时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不宜混喷。

3.8注意除草剂的合理轮用

因为连年使用同一种长效除草剂有累积作用,容易造成杂草产主抗药性或产生药害,影响下茬作物,要合理轮用不同的除草剂。

3.9要熟悉除草剂的药性

使用灭生性除草剂时,要在喷雾器喷头上加戴防护罩,定向喷雾,避免将药液喷到作物上,发生药害。

3.10搞好药剂试验

在推广使用新的除草剂之前,要搞好田间试验,检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和对农作物的安全性,防止发生药害。

4除草剂药害补救方法

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有的甚至用1个喷雾器喷用多种除草剂,因此导致除草剂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一旦农作物受害,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损失。

4.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

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要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植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较好。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应及早灌排洗田,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能有效减轻药害。

4.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1500倍液云大-120用量为375~450mL/hm2,或用225mL/hm2的1000倍植物动力2003;500倍或绿风95,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如小麦、水稻喷施2,4-D丁酯过量时,可喷施20mg/kg的赤霉素稀释液,用量为600~750kg/hm2,喷后7d,茎叶生长即恢复正常,比未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4.3追施速效肥料

草原文化论文例6

草原文化中所蕴涵着的那种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促成内蒙古地区当代油画创作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创造、创新理念能够激励美术创作者开拓创新、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去创造一个艺术组织或产生一项新的艺术活动。正是由于内蒙古人有这样独特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质,以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更趋频繁,西方各种传统和现代艺术流派纷纷涌入国内,使国人见到许多金品的油画原作,开阔了国人的视野,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而使这一时期的内蒙古油画,体现出运用具有典型草原文化内涵的视觉符号象征寓意现实的艺术特征的诸多优秀作品。据此,内蒙古油画结合现代审美思维,开始对油画形式语言本体和现代艺术语言形式进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同时,对传统民族艺术特别是蒙古族民间美术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借鉴吸收。下面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特定的地域环境造就特有的民族审美意识

纵观当代内蒙古油画,在题材内容的表现和选择上,始终自然外化出一种源自草原情节的审美取向,这种自然外化出的草原情节取向,体现为内蒙古油画创作群体,对表现草原生活呈现出一种源自心灵的主观偏爱和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文脉”是一切艺术借以生长的“文化基盘”,内蒙古的画家们,正是在北方草原这块独特的‘文化基盘’上逐步成熟起来的。艺术追求的是真诚,是发自内心情感的孜孜追寻。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最难的是准确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把这种心里真实与个人经验准确反映在作品里。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尊重感受,力求将自己的艺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他们虽然少有江南新文人画家那种轻松潇洒的笔意,也缺乏首都画家们那样开阔多变的思路,但他们却有着对草原生活的独特理解。他们正是靠着这种独特的理解奠定了自己的基础,靠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建立着各自不同的风格面貌。”可以说,特定的地域环境会造就特有的群体性民族审美意识,当然也就关系着每一个体的审美意识,这在对于外在世界感受敏锐的艺术家身上具有尤为突出的体现。

二、草原文化影响着内蒙古当代油画的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一个商业社会的基础结构逐步形成,西方思想的解禁和传入也推动着国内文化向更加自由、更加多元的方向迈进。由于西方文化艺术观念再度大幅度涌入,中国文化领域形成了“多元态势”。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矛盾和冲突中展开的,总体表现为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应战与自身文化价值的建立。如果没有这种碰撞与矛盾,中国艺术包括内蒙古艺术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富有生机。草原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同时也影响着内蒙古当代油画的发展变化。

生活在内蒙古的艺术家同样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反思自己文化本身的特点,并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美术作品,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民族性与时代性尽管是以其外在的形式而鸣世的,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根本与精粹之处却是隐于形式之后的内在精神。而这种内在精神正是在无数个非常个性化的无数个主体精神的真实宣泄和表现中才得以存在、凝聚和建构的。在面对上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强大冲击和新的美术潮流,内蒙古的画家们也曾经有过困惑、迷茫和失落,并且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动摇,也经历过从迷失的困惑到寻觅的痛苦和从浮躁的焦虑到冷静的思考。他们在冷静地思考之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了自己,觉得还是画自己最熟悉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更适合他们,因为内蒙古没有现代品种生长的生活土壤和气候。

草原文化论文例7

首先,在信息化社会,强势文化的侵蚀以及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那些稀少的文化基因逐步流失。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数不多的存在地,必须担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要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基因激发新的活力,就必须让其形成现代生活的表达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些民族文化被淹没、被同化和被遗忘。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只有成为传媒的内容,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任何游离于大众媒介体系外的文化传播都不可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繁荣,而传媒内容的深度开发则有助于增强草原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让稀有文化更尽善尽美,更有价值。

其次,通过现代传媒技术的介入,文化不仅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可以成为展示一个地区形象和品牌的窗口。说起湖南,人们往往会想起《天天向上》带给人们的时尚感;而说起内蒙古,映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以及纵横驰骋的骏马。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说:“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内蒙古所独有的文化,就如同一种基因,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注入了独特的元素。

传媒内容深度开发的几种方式

首先,草原文化资源的影视内容开发。从立体、系统的角度,草原文化资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思想制度层、文化心理层,而影视剧就是多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电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方式,具有影响力度大,受众数量多、启动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草原文化资源可以为影视剧所综合利用。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内蒙古著名导演宁才指导,由著名演员娜仁花主演的影片《额吉》登陆了全国各大影院。这是一部以上海3000名孤儿在草原生活为原型的影片,通过草原母亲和上海孤儿之间的感人故事,再现了草原母亲的博怀和无私的爱。导演宁才选择了用诗歌一样唯美纯净的镜头语言来表达内蒙古的美以及草原母爱的伟大。透过影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苍茫辽阔的大草原、逐渐消失的蒙古包、夕阳下奔腾的马群等富有草原特色的场景,而片中或低 鸣或高亢的蒙古族音乐,使得影片更加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魅力。这样成功的影视剧不仅使草原历史得到了重现,在更高层意义上诠释了草原民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礼赞,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草原文化资源的出版内容开发。历史名著、文物、民俗图册、画册、字帖等常常是图书市场的“畅销书”,销量稳定、持久,这类出版物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比旅游和艺术表演广阔,它可以使千里之外的人们直观、形象、真实地了解内蒙古,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然而,恰当的出版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代,要想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就需要将民族文化包装、解释成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就内蒙古而言,蒙文出版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其成为世界蒙古文图书出版的中心,还需不断巩固。另外,内蒙古文化资源的音像出版内容开发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音像制品《内蒙古风光》、《蒙古族古乐》等各类作品均受到不同层面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蒙古音乐剧《草原传奇》、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大型蒙古风情剧《鄂尔多斯婚礼》、民族曲艺《马背情韵》、民族声乐《大漠咏叹》等一大批优秀的民族特色作品,为音像产品的繁荣提供了宝贵资源。

再次,草原文化资源的新媒体内容开发。所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具体而言,新技术与电视媒体的融合产生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IPTV、楼宇电视、地铁、公交传媒等;而以手机为终端的媒体形态,产生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游戏、手机文学等新媒体形式;另外,还有大量以互联网衍生出的各种媒体新形态,包括博客、播客、换客、维客、电子杂志等。人们把这些新面孔统称为“新媒体”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传媒技术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改变,文化传播的性质也会受到深刻影响。相对于旧媒体来说,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边界,但它的根本特点不是消解,而是重构,重构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乃至一个文化时代。

传媒内容深度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市场的关系。

一直以来,文化与市场的关系很微妙,精英文化害怕市场消解了它的神圣性,大众文化又过分强调了市场的趋利属性从而牺牲了部分审美价值。对民族文化而言,传媒内容的深度开发会让其产生矛盾:既希望通过市场传播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又害怕这样的传播使民族文化的纯粹性打了折扣。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创意成为经济价值的关键要素,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趋势加速,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民族文艺要深入人心、彰显主流价值观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内蒙古要保存维护其丰富的文化,就要顺潮流而动,创造和借助市场机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对市场经济而言,文化和市场机制结合,也逐渐让经济越来越有了文化的内涵,文化也在影响着经济的文化和特征,影响着经济的品质,甚至成为经济最核心的竞争力,及区域文化软实力最核心的内容。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博克所说:“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市场经济活力也会随之凋零。民族文化一旦游离于市场之外,肯定会逐渐枯萎,“凡事不能通过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的观念文化,必然只能抽象存留于历史典籍之中,成为与现实生活无涉的死文化。”(何显明,1999)

其次,在民族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中,应注重发挥创意的作用。 “创意”即意味着“创新”和“立意”,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在创意上下功夫。

近年来,凭借着草原文化的资源优势,一大批反映草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的影视、戏剧、歌舞、图书出版物等文化精品孕育而生。电影《长调》、《锡林郭勒・汶川》、《圣地额济纳》、《额吉》,大型蒙古风情剧《鄂尔多斯婚礼》,民族舞剧《草原的记忆》,大型历史话剧《拓跋鲜卑》,图书《丁新民和他的民工兄弟》,歌曲《我的根在草原》等一大批作品享誉全国,这些作品或者从形式上,或者从内容上都有所创新。但我们还需注意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内容产业的首尾两端,即创新部分,以及盈利再投资,再创新部分,而放弃中间的复制性生产部分。创新和再创新部分最具增值能力,比如新产品构造、经营手法,竞争者难以模仿,而中间生产可以外包给生产成本低廉的地区。因此,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中,要注意延长创意文化的产业链,注重开发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衍生品”。内蒙古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中的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区、孝庄园文化产业园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区等也都有各具特色,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形式,更要有恰当的立意,才能将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次,恰当发挥政府在草原文化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草原文化论文例8

草原文化建设者和工作者也要培养自己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才能激发出建设草原文化的内在动力。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庞大根系。我们要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来珍爱每一文化根系。特别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业领域,更要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来做好这一工作。如果缺少对该文化的热情,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坚决反对和抵制打着文化建设的旗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各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和做法。

(二)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要做到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首先要珍惜和保护草原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文化与草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如果自然的草原因得不到珍惜、保护(例如因过度的开发建设和矿产开采造成沙漠化、荒漠化)而消失了,草原文化也就失去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也失去了鲜活的内容,只能作为文化遗迹而存进历史博物馆。因此,必须严格依法保护草原自然环境和生态不遭受破坏。不仅要做好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作,也要维护草原生物的多样性,防止农业和工业对草原的进一步侵蚀。

其次要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传统的游牧文化、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还是传统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都应该从历史文化成果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存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让其本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深度在当代草原文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反对和抵制各种破坏草原与草原文化的行为和现象。

(三)享受草原文化。要在广大草原人民和广大草原文化建设者中大力提倡享受草原文化。享受草原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从呼吸草原清新的空气,沐浴草原的阳光雨露,欣赏草原的美丽风景,到品尝各种草原特产和优良产品;从感受草原文化气氛,接受草原文化熏陶,欣赏草原各种文化节目,到享受草原文化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等等,都是享受草原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热爱草原文化,并进而从事各种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具体活动,也都是一个满足文化心理诉求的文化活动享受过程。所以,享受草原文化对于广大草原人民和草原文化建设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奢望。

二、当代草原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人本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培植文化亲和力为要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整体草原文化工程规划要以草原人民的长远和根本福祉为出发点。各个文化项目建设都要能体现出和谐气氛和人文关怀。要使草原文化建设过程同时又成为构筑草原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过程。第二,草原文化建设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许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至今仍具有活力和社会积极影响力,都应得到积极保护、继承和发扬。第三,草原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大团结、大统一是中华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草原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和民族平等精神,让草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家园中茁壮成长。第四,应让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现在学者们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草原文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要营造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氛,就必须让广大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理论研究成果应积极传播到广大草原人民心目中去,转化为草原人民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才能获得最大的实际成果。

(二)科学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科学发展之路。其次,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经验论”,人类对草原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近代以前,草原人民对草原的认识主要是以经验为内容。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草原文化。当代人类对草原土质、草原气候、草原水文、草原物种、草原生态、草原环保等等领域,都有了科学认识的条件和手段,并且也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成熟的和高水平的应用于草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关于草场分类、草原评价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更新改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所以,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原有的经验范围,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知。这是建设草原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三,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应用和发挥,也要上升到综合当代文化学成果的高度。当代社会,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学理论成果,如文化层次论、文化多元论、文化软实力论、文化产业论等。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发展和创新当代草原文化,更高效地应用和发挥草原文化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三)环保和生态理念。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还不足以改变自然秩序之前,自然界的环保和生态完全是由自然界本身的运作来调节和实现的。人类则主要是以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环保和生态的自然调节过程相一致。这种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就反映了当时人类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但当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有了足以改变自然秩序的强大的科技和工业手段,原来的自然环保和生态调节过程完全能够被人为地打破。这时,环保和生态的调节过程主要靠人类自觉来维护,人类就必须自觉树立起新的现代环保和生态的理念。

就草原地区来说,工业时代以前,草原人民主要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他们必须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水草放牧或适时务农,基本上是“靠天得食”。与此相应,他们所创造和传承的草原文化包含和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理念,如蒙古族人民游牧文化中的 “逐草放牧”“围封转移”“轮牧休牧”“生态移民”等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的是当时草原人民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当工业生产力在草原发展起来后,原来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被完全打破了。工业生产力在发展之后也给草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时,以前的顺应式环保和生态理念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草原人民必须树立起新的自觉能动的环保和生态理念。科学环保、法律环保、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都是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就是为了保护草原环境与生态而制定的,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了草原各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各种环保和生态要求,是为落实环保和生态理念提供的法律依据。现在草原人民开展的各种“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活动,则是落实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实际行动。

草原文化论文例9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这首悠扬动听的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深受人们喜爱,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

……

无论是来到草原旅游还是欣赏草原歌曲、品味草原美食,实际都是对草原的情愫,都是在感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的韵味。

自治区十次党代会提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内蒙古的贵财富。内蒙古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站在国家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着力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使其成为内蒙古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草原文化已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在凝聚内蒙古力量、展示内蒙古形象、助力内蒙古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探寻草原文化真谛,擦亮内蒙古的文化名片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自远古以来,多民族在这片辽阔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大窑文化、红山文化等璀璨的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给我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如何在中华文化的大框架下更加深刻地认识草原文化?如何让草原文化这一宝贵的资源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如何让其在时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加强草原文化理论研究是草原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关于草原文化研究,学界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2004年,自治区启动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并把它定位到自治区大型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来认识和设计,成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在内蒙古社科院建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基地,搭建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等学术交流重要平台。

在草原文化研究方法路径上,“我们顺应时展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把草原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置于中华文化大框架之下,并同自治区的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首席专家和课题主持人吴团英说。

经过努力,我区在草原文化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现实价值和核心理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回应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学术成就。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的重要论断,被誉为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的观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对草原文化中生态、开放、诚信勇敢等理念的挖掘和提炼,对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等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内涵和意义的深入阐述等,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草原文化学科建设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历史分期、区域分布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出版自治区首部《草原文化》(高等院校)教材;

――立足内蒙古新的发展实际,从重大现实问题切入,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现代文明、打造特色旅游基地、城市生活、草原丝绸之路建设等方面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草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宝贵建议。

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之外,我区还启动实施了与草原文化研究密切相关、同属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学术研究工程,如“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等。

草原文化理论研究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建构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在保护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升自治区文化软实力、凝聚发展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握时展脉搏,创新发展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品牌文化资源。我区在保护传承好草原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使其在时展的大背景下,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融合,不断释放“红利”,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同时,不断丰富内涵,推动现代转型,焕发时代魅力。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草原文化。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创新发展草原文化必须不忘本来,做好传承,才能切实深化对草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追溯源流,从内蒙古大草原接纳3000余名南方孤儿,到始终支持祖国的航天事业,再到全区各族人民不断擦亮“模范自治区”金字招牌,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这些爱国、团结、进取等草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引领草原人民创造无数奇迹的发展智慧和精神力量,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加强阐发草原文化精髓、贯穿教育宣传、创新表达方式等使其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生动实践中,在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时代潮流中,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我区抓住时代机遇,促进草原文化融入发展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新滋养和新发展。在转型发展方面,我区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强化创新驱动,力促绿色转型、绿色发展,为草原文化理念注入新的实践内涵;在旅游业方面,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旅游业发展注入草原文化底蕴;在文艺创作方面,我区的文艺创作深耕草原文化,撷取思想资源,草原文艺精品佳作频出,实现了鲁迅文学奖零的突破,斩获了金鸡奖、飞天奖等一批全国重大奖项,草原文化在文艺创作中得到升华……

草原文化与发展实践深度融合,以无形的力量成就着发展的辉煌;同时,时展的诉求也让草原文化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发展,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草原文化史。

草原文化论文例10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文秘站: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