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6:30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1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软件开发人员常常在对用户要求只有模糊的了解,甚至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确切认识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匆忙着手编写程序。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很不充分,“闭门造车”必然导致最终的产品不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软件可靠性和质量保证的确切的定量概念刚刚出现不久,软件质量保证技术(审查、复审和测试)还没有坚持不懈地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这些都导致软件产品发生质量问题。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很多程序中的错误是非常难改正垢,实际上不可能使这些程序适应新的硬件环境,也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在原有程序中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可重用的软件”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做到的、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人们仍然在重复开发类似的或基本类似的软件。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计算机软件不仅仅是程序,还应该有一整套文档资料。这些文档资料应该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且应该是“最新式的”(即和程序代码完全一致的)。软件开发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文档资料作为“里程碑”,来管理和评价软件开发工程的进展状况;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通信工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准确地交流信息;对于软件维护人员而言,这些文档资料更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缺乏必要的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合格,必然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带来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微电子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硬件成本逐年下降,然而软件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软件成本随着通货膨胀以及软件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而持续上升。美国在1985年软件成本大约已占计算机系统总成本的90%。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使人类不能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硬件提供的巨大潜力。

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有人经统计发现,在不成功的软件项目中有一半左右是由于计划不周造成的,可见把建立完善的计划作为第一条基本原理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提出来的。

在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漫长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许多性质各异的工作。这条基本原理意味着,应该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相应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对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进行管理。Boehm认为,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并严格执行六类计划,它们是项目概要计划,里程碑计划,项目控制计划,产品控制计划,验证计划,运行维护计划。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各尽其职地管理软件开发与维护工作,绝不能受客户或上级人员的影响而擅自背离预定计划。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当时已经认识到,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不能等到编码阶段结束之后再进行。这样说至少有两个理由:第一,大部分错误是在编码之前造成的,例如,根据Boehm等人的统计,设计错误占软件错误的63%,编码仅占37%;第二,错误发现与改正得越晚,所需付出的代价也越高。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评审,以便尽早发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一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应随意改变需求,因为改变一项需求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改变需求又是难免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应地改变用户需求是一种客观需要,显然不能硬性禁止客户提出改变需求的要求,而只能依靠科学的产品控制技术来顺应这种要求。也就是说,当改变需求时,为了保持软件各个配置成分的一致性,必须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其中主要是实行基准配置管理。所谓基准配置又称基线配置,它们是经过阶段评审后的软件配置成分(各个阶段产生的文档或程序代码)。基准配置管理也称为变动控制:一切有关修改软件的建议,特别是涉及到对基准配置的修改建议,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程进行评审,获得批准以后才能实施修改。绝对不能谁想修改软件(包括尚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就随意进行修改。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从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开始,人们一直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各种新的程序设计技术。60年代末提出的结构程序设计技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以后又进一步发展出各种结构分析(SA)与结构设计(SD)技术。实践表明,采用先进的技术既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又可提高软件维护的效率。

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软件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理产品,它是看不峥摸不着的逻辑产品。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可见性差,难以准确度量,从而使得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比一般产品的开发过程更难于评价和管理。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更好地进行管理,应该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的总目标及完成期限,规定开发组织的责任和产品标准,从而使得所得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2

 

1 项目管理软件的概念

 

1.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条件的约束,实现项目目标,以项目经理个人负责制为基础和项目独立实体进行经济核算,并且需要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1.2项目管理软件

 

项目管理软件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以项目的实施环节为核心,以时间进度为出发点,对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费用、资源等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类应用软件。其中主要包括几个模块,进度计划管理、资源管理、费用管理、报告生成与输出功能等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项目管理软件包括了与项目管理工作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涉及到的方面是相对较多的,这也是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总称。

 

2 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介绍

 

针对各种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来讲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以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在基本功能的实现上也相同的,其中包括网络模型建立与分析、资源安排与优化、项目控制和图表输出等几个方面。

 

2.1网络模型建立与分析

 

计算机是网络模型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项目管理软件都有方便的网络模型建立与分析功能。可以使用建立数据文件方式、紧前工序号输入方式或直观图像。自动计算各工序参数的时间。求出关键路线、关键工序和总工期。

 

2.2资源安排与优化

 

资源是指用于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人、设备、工具和物资等。项目管理软件自身存在很多的优势,项目管理软件一般都具有资源管理、根据自愿安排计划和解决资源中图等的功能。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力量,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资源发生冲突时,可以根据各个工序的重要程度,设定各项工序对资源需求的优先级别。能够根据工序对资源的需求量和资源的供应量,自动排出进度计划。

 

2.3项目控制包括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连个方面。在成长控制方面,通常项目管理软件能够有效的处理项目或工序与实践,这样就可以降低无关的固定费用。必要时可以将时间与成本设备非线性关系,进行成本和进度的 同步计算,根据一些实际的计划进度或实际进度制作全部工作或局部工作的资金流量图和各种分析计划成本与实际偏差、优化和调整计划提供的决策依据。进度的控制主要采用的基本方法有,项目进度跟踪,将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计划进度偏差的主要原因。通过瓦解关键路径或改变工序逻辑关系等方法处理关键路线。

 

3 矿山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我国一些矿山建设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的相关研究人员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开发计算机软件,编制进度计划。但是由于网络图形的特殊和复杂性,短时期内是无法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图形处理软件的,这也是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矿山建设项目管理中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调查证明,功能完善、性能优越和使用方便的计算机软件是成功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保证。矿山建设项目自身具有鲜明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一般建设项目的共同特性,应用项目管理软件来管理矿山建设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3.1网络计划动态控制管理

 

图形化的网络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整体工程各项工序的进行顺序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根据一些实际的工程进展情况,通过计算网络模型的时间参数,找出新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进而改进工程进度计划。目前我国的一些矿山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计划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调整,取得显著的成绩和效果。

 

4 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

 

4.1国内应用状况

 

项目管理软件在我国的我应用时间相对较晚。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内,国内出现了很多项目管理软件,但是由于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国外项目管理思路被很多单位引进和接受,同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目前,我国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的企业已经上千家。

 

4.1.1进度计划的编排

 

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编排进度计划,在项目投标以及工程开工之前都能运用这些软件进行编制计划。大多数的企业还处于被动使用状态,因为,项目招标书中要求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而被迫使用相应的软件。

 

4.1.2通过进度和资源结合使用,分析资源的强度和资源的使用安排是否满足需要。很多企业通过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尝到了很多的甜头,希望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资源分析和成本管理的功能,合理配置资源,使得进度计划更为的合理。

 

4.1.3根据施工组织措施来编制进度和资源计划,根据计划来安排生产,通过对计划对进度进行控制。这需要计划的编制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方案来编制计划,现场施工人该按照计划安全生产,必须及时的将实际进行反馈,从而可以有效的实施动态跟踪。

 

4.2.4项目管理的数据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3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期,软件企业作为研发活动的主体、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其发展对于增强信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极大改善了软件企业的发展环境,也为其纳税筹划创造了必要条件。软件企业自身的独有特点,对其开展纳税筹划造成很多困难。本文以软件企业为对象,通过对其纳税筹划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软件企业纳税筹划实务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一、软件企业特点及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一)软件企业特点

1.轻资产运营

在软件企业的资产中,无形资产比重大。软件企业的资产主要是专利技术、软件产品、人力资源、企业服务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因此针对软件企业资产进行税收筹划存在一定困难。

2.高研发成本高风险

软件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因此研发成本较高,另外软件企业的风险高。一旦研发成功,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反之,相关的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极可能出现巨亏,导致相关的纳税筹划方案失去意义。

3.人力资源至关重要

由于软件企业是将知识和智力转换为产品,人力资源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优秀的研发队伍是企业成功的立足之本,但软件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使得软件企业纳税筹划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1.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理论依据

企业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以产权契约为核心形成的契约耦合,但利益相关者呈现出多元化,也都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然而他们掌握的企业信息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只有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有着全面的信息,更容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软件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选择

尽管软件企业自身的显著特点给纳税筹划带来很大挑战,但国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无疑为其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契机。根据各项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在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的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待遇,从而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利益双赢的目标,因此软件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现实选择。

3.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战略意义

软件企业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纳税筹划,不但降低了整体税负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可以增加现金流入量或延迟现金支出,有利于软件企业扩大经营资本,获得行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供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

二、软件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理论研究薄弱,在实务操作中缺乏理论依据,另外软件企业属于新兴产业,对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管理者思想意识淡薄

在许多管理者的观念中,纳税筹划就是少纳税。他们重点关注企业少纳税的结果,而不在乎所采取的方法,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结果不但不能节税,反而容易演变成偷税或逃税行为。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纳税筹划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将节税的压力直接施加给财务部门,其实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事项的监督者,很难独自完成纳税筹划工作。

(二)组织机构不匹配

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企业采用的按照不同任务或职位来划分和调配劳动力的方法,企业的组织机构通过管理行为实现共同目标,因而适当的组织机构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部分软件企业采用职能型组织机构,不适合软件企业多项目、多产品的管理和核算需要,导致项目管理混乱、项目核算不准确,无法享受纳税优惠政策。

(三)企业人员配备不合理

纳税筹划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事先的规划和安排。纳税筹划人员应该具备税收、会计、财务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并需要全面熟悉企业的运行流程,从而提供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做出最佳决策。但目前大多数软件企业缺乏这种专业人才,基本由财务人员兼任,缺乏统领全局的视角,影响最佳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

(四)纳税筹划方法运用不适当

纳税筹划是企业通过合理合法安排自身经营活动使自己缴纳可能的最低税收而使用的方法,是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利用。部分软件企业没有清楚地界定纳税筹划、偷税和逃税的界限,没有及时动态跟踪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节税方法的滥用;有的软件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导致部分费用项目没有达到税法扣除限额被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而另一部分费用项目超过税法扣除限额被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增大了企业的税负水平。

三、改进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对策

(一)改变管理者对纳税筹划的认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纳税筹划是一项事先的谋划行为,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对纳税筹划的认识关系着纳税筹划成功与否。软件企业管理者应将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中,调动组织企业各个部门、机构的各种资源,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保证各个部门机构之间协调配合,完成企业纳税筹划目标。

(二)改善企业组织机构

软件企业一般都是多项目、多产品型企业,采用职能型组织机构很难保证其运营需要。软件企业可采用矩阵型组织机构,重点以项目为核心,实现跨部门集中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及各项技术的相互交融,保证项目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各阶段运行顺畅。

(三)加强纳税筹划人员队伍建设

软件企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国家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企业的差别性、地域的特殊性、客观环境的变化等各种制约条件都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软件企业可考虑设立专门的纳税筹划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同时赋予其调动相关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权力,以满足软件企业各项纳税优惠政策的条件,如提请相关部门进行软件产品登记、软件企业认定和年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年审等工作,提请项目管理部门提供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及项目验收等相关资料,从而提高纳税筹划的有效性。

(四)改善纳税筹划方法

由于国家对软件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软件企业应该充分正确利用这些政策,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

1、财务预算中的筹划

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根据新企业所得税规定,软件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都是以销售(营业)收入为基数计算所得税扣除限额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工资薪金总额为基数计算扣除限额;根据财税(2012)27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培训经费,可以全额扣除。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目标估计本年的销售(营业)收入和工资薪金总额并计算各项费用的扣除限额,据以作为本年度相关费用的预算金额。在日常的预算执行阶段,企业应对各项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预警,便于对相应的费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节税目标。

2、合理安排职工薪酬结构

由于软件企业技术更新快,人员素质高,人力成本占据重要地位,企业应合理安排职工薪酬结构,参照同行业同区域工资水平设计本企业工资薪金,在提高员工工资水平的同时增加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由于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培训经费,可以全额扣除,企业还应该考虑增加员工的隐形福利,为员工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增加职工的培训机会,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从而为企业留住人才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新办软件生产企业享受自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合理推迟获利年度是纳税筹划的重要手段。软件企业一般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但两种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同时享受。软件企业可考虑在“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提出高新企业认定,从而实现两种优惠政策的顺利衔接。在以后的年度注意高新企业认定复审的条件,保持高新技术的企业的资格,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4、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享受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必须是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并且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同时国税发(2008)116号文要求,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规定项目,准确归集填写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额。因此,软件企业应根据研发项目的鉴定、备案要求,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实现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全方面的跟踪制度,相关部门及时提供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人工耗用情况,财务部门专人负责定期对每个项目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提供真实、完整的项目数据信息,为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委托外单位研发的项目,应及时向受托单位索要该项目的研发费用明细情况,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依据。

四、结论

国家为了鼓励软件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策,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夯实软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企业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软件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们认为软件企业税收筹划存在巨大空间,软件企业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出发,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在合法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软件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如何注重综合效益的原则以及在操作实务中如何发现和规避风险,必将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兵,曾鹏飞,袁艳君.企业税收筹划的经济学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11(24):356-357

[2] 甘文涛.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探讨.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9):122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4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加上项目计划的实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制定项目计划和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内容都是相当的繁重。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处理项目计划中大量的信息,而计算机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国内外出现了众多的项目管理软件,使得这些项目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起来。

二、目管理软件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网络计划技术的出现,计算机开始被应用于项目管理中。此时的项目管理软件多是以进度计划的制定和管理为主,而且多应用于少数国家军事、公共事业和大型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

随着PC的出现和普及,1982年出现了第一个基于DOS的项目管理软件产品。这一时期的项目管理软件实现从DOS下的字符式软件到完全的图形方式软件。但由于受公司规模、计算机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开发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软件功能和使用效果不尽人意。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各软件公司以某个具有特定功能的项目管理软件为基础,研发了将各个相关功能集成的管理软件,包括进度管理、资源管理、费用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的集成。

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众多项目参与方的认可和推广,几乎所有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商都在其软件当中加入了支持互联网的功能。

三、项目管理软件使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正在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已有2000多种,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已成为当今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1.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简称P3)及Primavera Enterprise

在国内外为数众多的大型项目管理软件当中,美国Primavera公司开发的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P3)普及程度和占有率是最高的。国内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项目几乎都采用了P3。P3是用于项目进度计划、动态控制、资源管理和费用控制的综合进度计划管理软件,也是目前国内大型项目中应用最多的进度计划管理软件。

Primavera公司在项目级的P3后又推出的项目管理套件Primavera Enterprise,该套件的核心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 for Enterprise,又称P3e,与原P3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集成该软件的套装软件Primavera Enterprise,除了核心部分的外,还包括Primavision、Primavera Progress Reporter(基于网络进行进度/工时数据采集的工具软件)、Primavera Portfolio Analyst(多项目调度/分析工具软件)和Primavera Mobile Manager(为手持式移动设备提供相关服务的终端工具软件,可以将手持设备与项目数据直接连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该套装软件所涵盖的管理内容较之以前的项目管理软件更广、功能更强大,充分体现了当今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2.Microsoft Project

由Microsoft公司研发的Microsoft Project是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以进度计划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编制进度计划,管理资源的分配,生成费用预算,也可以绘制商务图表,形成图文并茂的报告等。

借助Microsoft Project和其它辅助工具,可以满足一般要求不是很高的项目管理的需求;但如果项目比较复杂,或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很高,那么该软件可能很难让人满意,这主要是该软件在处理复杂项目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就其市场定位和低廉的价格来说,Microsoft Project是一款不错的项目管理软件。

3.梦龙智能项目管理集成系统

梦龙智能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是国内软件公司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该系统由智能项目管理动态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与动态控制、材料管理系统、图纸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组成,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4.Welcom Open Plan项目管理软件

Welcom公司的Open Plan也是一个企业级的项目管理软件,Open Plan中的项目专家功能提供了几十种基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专业标准的管理模板,用户可以使用或自定义管理模板,建立C/SCSC(费用/进度控制系统标准)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帮助用户自动应用项目标准和规程进行工作。Open Plan集成了风险分析和模拟工具,可以直接使用进度计划数据计算最早时间、最晚时间和时差的标准差和作业危机程度指标,不需要再另行输入数据。

5.Primavera Expedition合同管理软件

由Primavera公司开发的合同管理软件Expedition,是合同事务管理与费用控制管理软件,该软件以合同为主线,通过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诸多事务进行分类、处理和登记,并和相应的合同有机地关联。该合同管理软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真正实现动态控制,对工期/成本进行动态预测和快速调整;从宏观的角度管理项目,实现了对项目进程的控制及资源的记录;对人、财、物、时间从计划、实际角度进行全方位、放大镜穿透式关联查询,等等。

四、结语

项目管理软件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应用向全面推广、从单纯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过程。目前,项目管理软件正在朝着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大多数软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支持开放的后台数据库,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后台数据,使得用户可以将所购置的软件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总之,项目管理软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功能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参考文献: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5

1.1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系统采用浏览器和(或)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作为架构,通过Web浏览器处理事务逻辑,主要的工作在Web服务器上实现。B/S架构系统不仅免安装,且可降低用户端的数据处理量和用户端承担的负载,并将所有软件部署在服务器上,能够轻松做到远程维护和升级,可极大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消耗的工作量和费用[4-5]。为了顺利、高效地完成系统开发,实现软件与Windows兼容,为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保证,选择服务器端安装Windows2003Server操作系统。采用高性能、高可用性的Oracle10g,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稳定性、安全性及拓展性均很强[6]。前台开发工具采用VisualStudio2010,VisualStudio,其完全按照B/S体系结构研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开发环境,数据库开发工具实用,接口程序则采用可移植性强的C#语言编写[7]。

1.2软件总体设计与特点

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将流程简化为系统配置、采购计划申请、采购计划审核和采购计划执行4个阶段,使设备采购计划流程清晰简单,采购工作按照流程有序、有效进行[8-9]。其流程如图1所示。(1)采购软件流程。管理员在基础信息中配置采购计划相关信息提示各科室提交年度采购计划申请表格并设置具体的时间科室根据各自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核人员通过软件查看所有科室提交的采购计划申请并对其进行审核给予同意或者拒绝审核通过后传至上一级继续审核直至所有审核人员通过开始执行采购计划[10]。(2)采购软件的优势。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设计充分考虑医疗设备购置各环节的实用性,可满足各科室人员的各项需求,申请人和审核人可随时查看采购计划处于采购各个阶段,了解其最新动态,缩短采购申请周期。此外,管理软件的设计能够节约科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医疗设备采购的工作效率[11]。

2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使用包括申请人、审核人和管理员3种角色,三者均需通过网站首页进入窗口登陆,对系统进行访问和维护,其权限不同,使用范围也相应不同。

2.1系统采购申请人功能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申请人登陆系统输入账号后进入页面,页面内容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和年度计划申请两个栏目,并需符合申请人权限。当科室有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时,科室负责人进入系统填写年度计划申请表格,表格中红色内容为必填项,黑色内容为选填项。表格中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应用类型、预计单价、数量、金额及资金来源等,其中科室及申请人等信息可根据账号自动生成,申购理由、物价依据等重要信息的填写会有提示性语句,以保证填写的申购信息为有效全面的信息。根据医院设备采购管理相关规定,设定当拟采购设备单价>3万元时,经济效益预测、成本核算等信息自动转变为红色,提示申请人必须填写,以作为审核时的重要依据。若科室还有其他需要采购的仪器设备,可再次重新建立并填写年度计划申请表格。年度计划申请表格如图2所示。在采购计划管理页面中可查询本科室所有拟申请的设备计划申购情况,并对选中的计划进行查看、复制、修改、删除、提交及导出等操作[12]。确认表格填写无误并提交年度计划申请后,科室负责人可通过该模块随时查看本科室所有的采购计划以及具体的申请计划处于采购计划流程的每一阶段,极大提高了医疗设备申购的工作效率。

2.2系统采购审核人功能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审核人通过“采购业务”可查看各科室提交的所有年度计划申请,根据设备类型、申请科室等情况,审核人员可优先处理紧急申请计划。采购计划管理软件提供申请科室、申请人、设备名称及时间等字段,方便审核人员按照自己的需要填写查询条件自动查询[13]。当查看到某申购计划时,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意见的填写,给出具体的审核意见,然后选择同意审核或拒绝审核。若审核通过则送往下一级审核人员进行经费预算、成本核算的复审,直至申购计划全部通过审核后由采购负责人开始执行采购计划。

2.3系统管理员功能应用

系统管理员可在基础信息中设置设备的分类、标准名称管理以及资金来源等基础信息,使申请人在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可以进行勾选,规范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的填写内容,方便后期对购置申请的审核及整合管理。在系统配置中管理员选择是否可以提交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以及具体时间,只有选择提交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按钮以及相应的时间后,采购申请人填写完表格后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计划申请,便于集中审核与处理[14]。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6

一、软件开发中小型项目发展的现状

首先项目管理意识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有人无事情做以及有事情无人做的现象。项目开发中的技术经理一心专研技术,无暇顾及各种管理事务,同时,专门聘请的项目管理经理又由于不了解项目具体问题,不涉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出现了无事情可做的现象。其次是项目成本意识差,很多项目经理都是从技术骨干当中而来,对规格、进度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知之甚少,所以在对资源进行申请的时候很好考虑成本的因素。第三是项目计划制定不合理,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不严谨、可操作性差、随意性大,并且也没有能够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第四是文档编写不规范,没有能够进行及时的更新,往往是文档写在功能模块实现完之后,并且是凭工程师的记忆来写。第五是不重视软件测试,在开发中没有规范的测试文档、没有详尽的测试用例。第六是团队意识差,各成员之间不够团结,甚至是存在矛盾,导致技术交流缺乏,出现很多模块之间的问题。

二、软件开发的特点

软件是由程序、文档和数据组成,是为实现软件产品而进行的活动,首先它具有临时性,对于软件开发的开始和结束都很明确,和一般的日常工作不相同。其次是独特性,每一个软件开发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其他项目不相同。第三是渐进明细性,软件开发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软件开发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并永久使用,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以及软件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软件开发肯定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第四是知识与技术特性,在软件开发中,存在着大量的智力型活动,需要用到管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第五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软件开发最终是需要客户接受的,通过客户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因此软件开发不仅要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还要适应不同的用户以及不同观点的人的使用。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1.3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弄清软件为什么会出现故障或失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减少导致软件故障或失效的隐患,且一旦出现软件故障或失效,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但是软件是开发出来的,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软件也是开发出来的,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可靠的软件。而有了软件,又该如何检验其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又一个问题。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项目开发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

在项目开发计划阶段需根据产品具体要求作出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明确项目的目的、条件、运行环境、软件产品要求、人员分工和职责及进度,并估计产品的可靠性。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其它任务,并设计软件程序的基本流程、软件结构、模块的定义和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和数据结构等同时应对项目开发计划阶段作出的可靠性预计进一步细化形成可靠性需求,建立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一般应如下安排:

⑴确定功能概图

所谓功能概图就是产品的各种功能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概率。为确立功能概图必须定义产品的功能,功能定义不但包括要完成的任务,还包括影响处理的环境因素。

⑵对失效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失效,将软件和硬件失效及操作程序上的失效区分开,并将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⑶确定用户的可靠性要求

在这个阶段应由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可靠性师、测试人员及用户方代表可靠性评估小组共同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来确定软件的可靠性。

⑷进行平衡关系研究

通常应考虑可靠性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可靠性、开发费用和开发周期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增加功能会导致可靠性降低,可靠性提高的程度一般与测试加强程度相对应,这意味着时间和费用的增加。

⑸建立可靠性指标

在这个阶段应对每种失效分别建立可靠性指标。通常,首先建立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在硬件和软件间分配。影响建立可靠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合同或有关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相似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产品的质量保证,使用已有模块的可靠性,技术能力和局限(如容错技术的使用)等。

2.2软件设计和功能实现阶段

软件设计是对上一阶段定义的每一个功能模块逐步细化,确立系统体系结构,形成若干可编程的模块。说明硬件和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接口,详细描述各模块的输入、处理过程及输出。功能实现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编程。该阶段主要应做:

⑴在模块间分配可靠性指标

定义系统体系结构时,应将系统分解成模块同时保证总体可靠性指标。进行系统分解是应考虑以下因素:系统的物理特性、以前收集的数据的特性及收集数据需要的工作量等。确定每个模块的可靠性要求时,首先进行可靠性分配,然后根据试分配值计算系统的可靠性。这样及时调整,使各模块开发周期、难度和风险大致相当,系统的开发费用也才能降至最低。

⑵按可靠性指标进行设计

目前,可靠性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设计恢复策略、使用冗余软件单元、鉴别高风险区域。设计恢复策略是指软件只须重新启动即可消除失效的设计,设计恢复应能保存修复可能破坏的数据,应具备确定失效发生时间和阻止继续运行的机制,以减少程序数据的破坏。使用冗余软件单元时是采用与原软件单元不同的冗余软件单元来提高可靠性。鉴别高风险区域采用FMEA(失效类型与后果分析)和FTA(错误树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可靠性分析。

⑶根据功能概图集中资源配置

根据功能概图把人力、物力等资源用到用户认为最重要的地方。

⑷控制错误的引入和传播

错误是引起软件失效的根本原因,所以控制每个开发步骤中引入的错误数目及未被察觉的而传入下一步的错误数目,对于控制产品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错误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a.构造模块化系统;

b.进行软件重用; 

c.进行单元和集成测试,阻止错误向下一开发步骤传播;

d.进行检查和复核;

e.控制改动。

⑸度量现成软件的可靠性

如果在产品中使用现成的未在本产品中开发或测试过的软件,必须对其进行可靠性证明,证明其可靠性指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方可采用。2.3系统测试和现场试运行阶段

系统测试和现场运行以确认产品的软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用户是否可以实际应用。系统测试阶段是开发过程阶段的最后阶段,如果措施得当,可以在产品首次使用前进一步提高可靠性。现场试运行阶段在用户环境中验证产品的各种说明及系统测试所得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工作有以下工作:

⑴确定操作概图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8

目前我军信息化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全军被装、给养、油料和物资采购工作,也正大踏步进行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作为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好、建设好、应用好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员、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军费供给相对不足的大环境下,经费的投入问题更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基本方面。在纷繁复杂的各项经费保障中,比较令人困惑的就是软件系统开发的成本控制问题。无形的软件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但是它的开发到底有多大工作量、有多大的复杂程度,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实施的大部分都是“拍脑袋”的数字。在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这么粗放管理的情况必须加以改变。

本文在研究成本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软件成本控制的经历的再认识,结合军队实际工作模式,总结形成了对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其中包括宏观成本控制、微观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3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宏观成本控制(规划设计阶段)

从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需求出发,研究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从总体规划出发,从宏观角度进行总经费盘子的估算和规划安排。

通常规划设计阶段对成本考虑比较粗略,较少对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成本评估,大多根据历史经验进行概略估算,这也是很多规划项目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规划计划作为建设蓝图,法律意义在逐渐加强,其是否科学,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项目的经费估算。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情况下,规划计划应该逐步精确化。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就是要做好各项目的经费估算,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可行。

对军队后勤软件系统建设的经费估算,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概略确定项目的范围。分析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制作功能和复杂度列表;分析项目需要应用的范围,制作应用单位、人员列表。(2)概略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案。根据项目的功能多寡、复杂程度、应用单位环境类型和人员素质,确定项目可能涉及的运行模式、支撑平台和开发环境。(3)概略确定项目的开发周期。根据项目的范围和技术方案,确定项目开发周期中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评估等各阶段需要的时间、涉及的人员,形成概略开发周期表。(4)估算项目经费需求。根据项目概略开发周期表,结合软件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相关取费标准,计算得到项目的经费需求。根据经济和工资增长历史数据,结合项目预安排年度,计算获得项目的经费估计。

按这种方式估算的经费需求,结合了经验、历史数据、规模估计等,再考虑到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节约和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抵消,相对是比较精确,可操作性也很强。

2微观成本控制

对具体的军队后勤软件系统,需要从规模估计、合同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面进行软件成本的微观控制。

2.1规模估计

随着我军后勤业务改革的逐步深入,后勤业务一些功能可能增强、削弱、取消,必须在进行开发进行前再一次精细确认;另一方面,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一些单位、部门和人员可能有撤并调整,这些调整变化直接影响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调整,进而影响开发的技术方案;此外,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软件的开发周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都是软件规模估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此虽然在规划设计中,对每个软件项目都有一个概略的经费估算,但是在每个建设年度进行项目建设前,还必须进行具体计算,以便精确控制成本投入。

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软件规模估计方法,如功能点分析(FPA:function points analysis)、代码行(LOC:linesof code)、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COCOM0模型、特征点(feature point)、对象点(object point)、3-1]功能点(3-D function points)、Bang度量(DeMarco's bangmetric)、模糊逻辑(fuzzy logic)、标准构件法(standardcomponent)等,这些方法随着各国研究者的不断研究细化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立足建设需求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实际,总结我们组织软件开发的经验,以为目前比较可行的规模估计方案是综合功能点估计法和Delphi法,主要实施步骤包含:(1)功能点估计。在集中组织业务专家和信息化专家进行的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由开发单位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概略设计,统计功能点,提出技术实施方案。(2)初审。由项目组织单位对开发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①审核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技术体制,②概略设计和功能点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开发单位进行补充设计和修改。(3)Delphi评估。按照软件项目的主要功能需求,查找类似软件项目曾经的开发筹划、组织和实施及维护主责人员、开发主责人员、业务专家、财务审计人员,共同组成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先分别研究材料,研究技术实施方案和功能点统计数据。然后集中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讨论,各抒己见,并在必要的时候向开发单位进行质询或答辩。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填写统一设计的Delphi评估表,按照Delphi规则进行评估,得出项目的规模估计值。

经过规模估计后,软件系统建设经费需求基本确定,把它作为签订开发合同和成本控制的基础。

2.2合同管理

软件项目在列入年度计划并进行规模估计后,应该进行开发实施,这时候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按传统方式下达任务给军队内部的科研院所进行立项开发,要么委托专业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实施。军队内部开发具有管理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也有诸多缺点,如何进行选择呢?要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必要的软件开发环境是基础,必须对软件开发环境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而言,可以将软件开发环境的建设,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自动化软件工具)认为是固定资产投资,该投资收益于今后的软件开发工作中,不需要当作即期费用来处理。但在军队,尤其是后勤业务部门,这样的投资数量大、重用度小、经济效益低,而且不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借助开发商,有助于加快开发进程、提高开发质量、规范开发管理、确保后续服务。

选择开发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4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一般而言,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2.3成本核算

软件开发完成,通过测试验收后,还应该在综合计算管理费、利润、纳税等基础上确定软件开发的最终成本。(1)因为军队后勤软件系统使用覆盖面广,涉及业务、层次、单位比较复杂,初期的需求分析往往很难彻底、精细;(2)军队内部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在软件开发及过程中,开发单位往往要进行一些与软件系统密切相关,但又不应包含开发之中的一些技术和保障工作,这些因软件开发而起的支出在开发单位自然要列入开发成本;(3)由于军方的需要而提出的对技术方案、开发时间节点的调整等,也将影响开发周期和成本投入。这些过程中调整导致对软件开发成本的影响,必须在开发结束后进行审结确定。

成本核算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开发单位对软件系统整个开发过程中投入的有效人力、并预测在后续服务中需要投入的人力情况。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包含:①提交源代码。源代码是软件系统最主要的成果,也是核算重要的基准。②提交文档。经过软件系统完整的开发周期,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形成了规范文档。分析这些文档,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量,进而确定人力投入成本。③工程监理纪录。项目的监理纪录忠实、公正地记载了开发过程所发生的情况,因此必须分析工程监理纪录,确认过程中的需求变更、技术调整、连带工作等。④开发合同。软件系统开发合同是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基准,也是成本和争议基准。

基于这些材料,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①源代码统计。统计源代码行数,搜集软件开发环境对应的社会平均生产能力数据,计算得出软件系统初步人力成本。②文档分析。分析提交文档,整理出软件系统最终提交的功能点和复杂因子。视文档的完备、规范和复杂程度,在从文档和源代码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作为计算基准,另一个作为调节因素。③监理记录分析。分析监理纪录,对比确认开发单位提交的变更人工投入成本,并可从中分析开发单位在各个阶段的实际投入、工程管理水平和诚实程度。④综合平衡。基于上述3个步骤综合获取的人力投入,结合软件开发合同和一些必须考虑的军队特色因素进行平衡,形成项目的最终价格。

经综合平衡形成的开发经费数额,具有公正、精确的特征,但这个经费数目与软件开发合同有差异,还有必要和开发单位进行沟通,以最终确定结算经费数量。因为初期的规模估计和成本核算都是有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基础,数据之间不应该有很大的差距,有差距也都能将道理讲清楚。

3绩效评估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9

2、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2.1 概念的界定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以下简称为项目管理软件)是指以项目的施工环节为核心,以时间进度控制为出发点,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费用、资源等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类应用软件。它包括五个主要功能模块:进度计划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功能、费用管理功能、报告生成与输出功能、辅助功能(主要指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二次开发、数据保密等)。这种概念源于对国外类似产品的分析概括,如 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Microsoft Project、Harvard Total Project Management、Harvard Project Manager.从广义上看,项目管理软件包括了与项目管理工作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涉及进度、费用、资源、质量、风险、组织等各个方面,是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总称。

2.2 发展概述

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见图 1)。

第一次,90 年代初,标志是研发主体由用户本身转变为专业化的软件企业。在 70、80 年代多是各用户单位自行研制的单项功能的初级产品,即自己提出需求、自己研究、自己开发、自己使用,是一种完全的小生产方式,在近二十年中发展缓慢。90 年代初,市场经济带动出几十家专门从事建筑管理软件开发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软件开始走上社会化、专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90 年代是国内建筑管理软件迅猛发展的十年,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钢筋配料、平面图制作、标书制作软件等新产品大量涌现,价格逐渐降低、功能不断完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实用性增强。

第二次,90 年代末,标志是产品由单机版转向系统集成。如将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管理、事务性管理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环境由单机用户拓展到网络多用户,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

进入 2000 年来,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出现了滞缓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技术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又有自身条件的制约,如加入 WTO 的影响、用户需求的变化,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等。项目管理软件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必然趋势如何?怎样应对?这些问题摆在众多业内人士面前。

3、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机遇

(1)积极的政策环境。2000 年 7 月国务院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投资融资、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设部正在领导制定《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和《建设信息平台数据通用标准等通用标准,以规范建设领域信息市场行为。各省市地方的建委、定额站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的优惠办法,培育扶植当地软件企业的发展。

(2)巨大的市场需求。项目管理软件作为一种行业专用软件,其发展与建筑行业自身的兴衰息息相关。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施工企业 10 多万家,项目经理部几十万个,除此之外工程监理、审计、建行、甲方等单位也都是管理软件的用户,远期软件需要量应在 100 万套,但现在软件总的销量不足 2万套。加入WTO以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总体建设投资规模扩大,这将会为建筑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必将拉动行业软件市场需求的增长。

(3)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项目管理软件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表现在:1.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形成了政府网站、行业网站、企业网站三个层次。2.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3.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 挑战

(1)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软件的应用要有一定的条件,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影响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主要问题有:1.管理工作尚未标准化。例如各种报告、信息、数据及各种费用项目的划分,各种文本等的标准化程度不高。2.工作过程中的随意性,非程序化工作和干扰,使先进的计划方法、控制方法和程序难以使用,难以显示出它们的效果。3.整体管理水平低,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尚不能掌握现代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不仅限制了对软件应用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拉大了国内项目管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2)国外竞争者的挑战。目前,打进中国建筑市场的国外软件有 MS-Project、P3 等。这些软件功能强大、专业性强、知名度高、营销方式灵活。如 P3 软件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标准软件。世行也在大型项目上推荐使用 P3 软件。加入 WTO 后,外国软件企业将享受国民待遇,出口补贴政策、政府采购将受到限制,我国的产品市场不仅要开放,服务市场也相应开放,软件市场从而将完全开放,国内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加入 WTO 后,外资建设项目增多、建筑市场逐步放开,国外工程设计、承包、咨询单位的大量涌入会加大 MS-Project、P3 等的市场份额。

国产软件一般在功能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更符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如有双代号网络图、前锋线功能等。但在用户界面、报告生成与输出、数据交换、二次开发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些软件目前还不可能用于国际工程项目。

3.2 内部条件分析

3.2.1优势

(1)技术成熟。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已经研制出适用于公司和项目两个层次的产品,而且部分软件的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为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北京梦龙公司的智能管理系统 Pert、大连同洲公司的项目计划管理系统 TZ-Project.

(2)市场占有率高。初步估算,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在三分之二以上。此外,用户购买软件后,需要经过培训学习,才能掌握运用。一旦熟练使用后,就倾向于继续购买后续产品,而不愿转购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这一消费特征有利于率先占有市场的软件企业。多种原因造成国内软件企业已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建立起销售渠道和用户对它们的信任。

(3)服务本土化。软件的价值归根结底表现在对传统行业的服务上,软件行业竞争的核心是服务的竞争。国内的软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开拓,已在全国的数十万用户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深入到公路、港口、建筑、市政、铁路、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要求,提供全面的咨询培训维护服务,这是外国公司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的。

(4)人才优势。国内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酬平均低于国际水平,是美国的 1/30~1/20,可大大降低软件研发成本。此外,国内建筑市场运作不规范,用户需求差异大,而国内研发人员熟悉行情,与用户容易沟通,开发的产品更符合“中国国情”。

3.2.2劣势

(1)品牌与质量。国产项目管理软件数量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够像 P3 那样知名的品牌。几十家软件研发单位“各占一个山头”,国内市场呈现小而散、四分五裂的格局。在研发过程中普遍缺乏严格的测试环节,软件的改动和版本的升级频繁,造成成本的增加和维护上的难度,带给用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管理体制,一个关键性设计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严重影响软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功能模块上,国产软件偏重进度计划管理,在资源管理、费用管理方面远远落后与国外软件。此外,国产软件都无法实现网络环境下异质数据库的互连、没有对用户开放二次开发的接口。

(2)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国内软件企业的资金来源目前主要以企业自主投资、风险投资和政府投资三种为主。大部分企业缺乏正常的融资手段,只是依靠经营利润的积累发展。企业规模小、缺乏“重量级”企业,研究、设计、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据统计,50 人以下的企业占 40%左右, 50~100 人的企业占 50%左右,100~200 人的企业仅 2 家,200 人以上的为零。

(3)缺乏统筹规划。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方向引导,软件开发只能根据客户要求,由软件技术人员,凭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进行设计、编程,造成软件开发选题雷同,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力量分散,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延误了发展的时机。

(4)人才流失。由于缺少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流向高收入的电信、金融、商业领域,国内从事工程管理软件开发的人员不足千名,其中懂工程、懂计算机、懂管理的复合性高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4、国外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启示

4.1 发展概述

国外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划技术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后期网络分析程序已经十分成熟。整个70年研究的重点是完善和扩展网络模型分析软件的应用功能,如成本和资源的平衡优化;同时提出并研究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入80年代以后,PC 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使一般中小型企业、中小型项目也可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网络技术才真正普及。90 年代后,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迅速,不断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软件推出,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层次不断提高,对应着三个显著阶段:

第一层次,也称基本功能,如进度控制、质量管理、资源管理、费用控制、采购管理等,是对基层工作流程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共享,减轻了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80年代已基本完成这方面的功能开发并在基层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

第二功能层次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析和预测功能,包括工期变动分析、不可预见事件分析(如恶劣气候、汇率变动、市场物价变动、分包商情况变动等)。在分析基础上产生预测功能,主要包括进度预测、投资预测、资金需求预测等,并有相应的数学模型。二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通讯功能,主要是局域网上的多用户操作和多项目管理,以及借助 Internet、Intranet,电子邮件、电子信箱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手段,减少项目管理班子的工作所受的地域限制。P3 及MS-Project 都是这一层次的产品。

第三层次是基于因特网的项目管理,使整个项目管理业务与因特网结合,具有跨平台兼容、交互性和实时性,项目成员可以协同工作,实现在线文档管理、在线讨论、视频会议等。到目前为止尚无完善的产品出现,但有两个软件 Mesa/Vista,Web Project 已初具雏形。

4.2 发展启示

目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还处在第一阶段。某些软件具备或正向第二功能层次发展,没有基于因特网的第三阶段软件。参考国外同类软件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启示:数据通讯、多项目管理、多用户环境、多系统兼容和与 Web 技术集成、增强用户自定义功能,这代表着项目管理软件的新发展。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向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

5、对 策

5.1 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 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 矩阵。

5.2 政府和行业协会

(1)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推进《施工项目管理规程》、《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的制订和落实,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推广使用 WBS(项目结构分解)等方法,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与统一。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利用标准来占领市场。

(2)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制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确定产业升级目标,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对各省市地方的造价、钢筋、工程量等单机软件鼓励自由竞争,让市场来决定优胜劣汰,同时强化行业管理,维持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加强扶植力度,增强国产软件自主发展的能力,重点扶植、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5.3 软件企业

(1)利用政策,把握机遇。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国家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力争在三、五年内完善项目管理软件并实现产业化。

(2)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推进产品创新和产品重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实施信息技术专利战略,按国际项目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品,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正在研发之中的,要多研究国内外同类软件,合理选择细分市场,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或市场跟随战略。

(3)规范企业管理。积极参与 ISO9000,CMM,ISO14000 等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国际安全认证,加强软件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并留住各类优秀人才。

(4)服务创新。推动软件售后服务的社会化,建立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不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应向增值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转变。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软件的升级、维护、咨询活动的利润比销售的更可观。

6、结论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研发的整体水平较低,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和企业都要付诸努力。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软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规范企业管理及建立服务创新的体制。

参考文献

[1] M atthew J. Liberatore. Projec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Software Use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1,(March/April)。

[2] 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陈昌柏。 W T O -ITA 与中国 IT 产业发展[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例10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进度控制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计划与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合同目标。由于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目标明确,而资源有限,不确定因素多,干扰因素多,这些因素有客观的、主观的,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计划也随着改变,因此,在软件工程进行过程中必须不断掌握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使项目进度按预定的目标进行,确保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进行控制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影响软件工程进度控制的因素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影响软件工程进度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变更调整的及时性。渐近明细是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软件开发项目,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开始时的项目计划可以先制定得比较粗一些,随着项目的进展,特别是需求明确以后,项目的计划就可以进一步的明确,这时候应该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修订,通过变更手续取得项目参与人的共识。计划应该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细化、调整、修正。在高技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点,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不断细化、调整、修正、完善。第二,资源、预算变更对进度的影响。资源,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有时某方面的人员不够到位,或者在多个项目的情况下某方面的人员中途被抽到其他项目、或身兼多个项目、或在别的项目不能自拔无法投入本项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信息资源,如某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户可能提供不了,而是需要去收集或购买,如果不能按时得到,就会影响需求分析、设计或编码的工作。第三,执行计划的严格程度。没有把计划作为项目过程行动的基础,而是把计划放在一边,比较随意去做。例如对于项目团队内部沟通或外部沟通,在计划中要说明清楚人员、周期、方式、方法,不能遗漏,但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没有按时或没有完整地达到所有项目参与人的情况。第四,范围、质量因素对进度的影响。软件开发项目比其他任何建设项目都会有更经常的变更,大概是因为软件程序是一种“看不见”又“很容易修改”的实物,用户是想改就改,造成需求的蔓延,项目经理有时还不知如何拒绝,加上要说“我能”的心理因素,一般都会答应修改。这样集少成多,逐渐影响了项目进度。

3、计算机软件工程进度控制要点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计算机软件工程进度控制的要点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做好软件工程项目的计划。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项目计划活动开始,而第一项计划活动就是估算: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工作量、以及需要多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要能识别出关键任务,跟踪关键任务的进展情况,以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拖延进度的情况。为此,项目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足够详细的进度表,以便监督项目进度并控制整个项目。常用的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主要有GANTT图和工程网络两种。Gantt图具有悠久历史、直观简明、容易学习、容易绘制等优点,但是,它不能明显地表示各项任务彼此间的依赖关系,也不能明显地表示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进度计划中的关键部分不明确。因此,在管理大型软件项目时,仅用Gantt图是不够的,不仅难于做出既节省资源又保证进度的计划,而且还容易发生差错。工程网络不仅能描绘任务分解情况及每项作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各个作业彼此间的依赖关系。从工程网络图中容易识别出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因此,工程网络图是制定进度计划的强有力的工具。通常,联合使用Gantt图和工程网络这两种工具来制定和管理进度计划,使它们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第二,加强对软件开发中的开发人员的管理。对人员的配置、调度安排贯穿整个软件过程,人员的组织管理是否得当,是影响对软件项目进度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在软件开发的一开始,要合理的配置人员,根据项目的工作量、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再参考各个人员的能力、性格、经验,组织一个高效、和谐的开发小组。一般来说,一个开发小组人数在5到10人之间最为合适,如果项目规模很大,可以采取层级式结构,配置若干个这样的开发小组。 在选择人员的问题上,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选入一个开发组员。并不是一群高水平的程序员在一起就一定可以组成一个成功的小组。作为考察标准,技术水平、与本项目相关的技能和开发经验、以及团队工作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一个一天能写一万行代码但却不能与同事沟通融洽的程序员,未必适合一个对组员之间通讯要求很高的项目。还应该考虑分项网站开发项目,小组中有页面美工、后台服务程序、数据库几个部分,应该合理的组织各项工作的人员配比。

4、结尾

计算机软件工程进度控制是实现项目利润的重要途径,在工程开始阶段就要成立进度控制领导小组,制定进度控制目标,落实责任制,这是实现进度控制的前提,本文内容仅仅对影响计算机软件进度控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软件进度控制措施,不足之处,敬请指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