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7:43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1

情绪管理,是指对于群体个体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并在认知基础上,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当前情绪管理被应用在企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做好情绪管理对于企业和教育来讲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点当着学生的发展基础,而班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管控,促进班集体有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建设中,学生情绪将会影响直接对整个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学生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事物认知较为冲动,因此教师做好班级理首先用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与班级管理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育并非单纯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于情绪难以全面进行掌握,因此在班级建设中,常常由于学生难以控制情绪,形成打架斗殴等事件,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建设,对班级管理造成影响不良影响[1]。情绪管理隶属于心理学范畴,能否管控好自身的情绪其与自身的情商也存在巨大的关系,情绪管理最基本形态有四种,其中包括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拒绝是一种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而压抑则是情绪努力逐渐的过程,替代则是指将情绪进行转化,运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致使最终对情绪管理得体。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明白情绪管理的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情绪管理方式传授给予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以便于最后更好的建设整个班集体,减少由于情绪失控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情绪管理可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

情绪复杂多样,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思想观念逐渐独立,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则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自由,而当学生面对所发生事件时,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因而出现众多矛盾,长期情绪受到压抑,将会使得学生心态逐渐扭曲,直至发生恶性事件[2]。因而教师应尽量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抚平学生激动心理状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开导学生,以便于及时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着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而当前无论各阶段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学习压力的与日俱增,故进行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情绪管理并非为过分抑制情绪,而是在了解情绪后,及时进行自我调剂,防止事态扩大化。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具有凝聚力,才能帮助班级进行建设[3]。因此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通过对学生情绪进行管控,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逐渐使得班级形成一种向心力,班级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三)情绪管理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领航者,在管控中应传授学生一定的情绪管控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调节学生情绪,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情绪与状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学习中,全神贯注进行学习,并逐渐对班级学习产生兴趣,通过班级合作,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以便于形成合作式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精神,提升班级整体建设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其班级成员的情绪控制和调节,避免对其个体成员出现情绪过激和与班级群体成员间不一致的状况。班级管理实质上是对不同个体的性格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而个人的性格在情绪上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而对情绪管理的提高,可以使得个体成员在情绪中始终处于可控范围,降低其剧烈变化的外在表现,消除其存在的内在表现,使得班级管理获得整体综合水平的提升。

作者:徐丹红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2

二、当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近日,我们课题组就幼儿教师情绪管理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调研问卷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即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认知、情绪发现、情绪处理、情绪影响、情绪诱因以及师幼情绪的关系等。问卷采取开放式的问题,被访者可以自由选择随意回答。此次调研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380余份。此外,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和活动参与,通过走访市区、城镇和中心村的十多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近400名管理人员和幼儿教师,我们总体感觉幼儿园领导、管理者和教师个体在情绪管理方面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基本处于自我管理和随机管理的自发阶段。不少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情绪,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的责任意识、重视程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从问卷看,在情绪认知方面,有21%的教师对情绪管理不太了解,有9%的教师只停留在知道层面上,有52%的教师相对了解,仅有18%的教师较好地了解情绪管理的内容。在情绪发现和情绪处理方面,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有56%的教师选择用积极的方式缓解情绪,有42%的教师选择向他人倾诉来缓解情绪,有18%的教师选择通过自我调控消除不良情绪,仅有8%的教师对不良情绪置若罔闻。在情绪诱因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情绪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有78%的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感受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关于如何调节,有12%的教师回答顺其自然,有32%的教师选择通过调节来管理,有58%的教师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管控。在情绪管理效果方面,有23%的教师回答没有实质的作用,有36%的教师回答效果并不理想,有38%的教师回答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在师幼情绪关系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教师情绪与幼儿情绪是相互影响的,以及教师情绪对孩子的综合影响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能够正视虐童事件,并认真研讨。一致认为,个别教师因自身素质、职业修养、抗压能力等各种原因出现瞬时情绪波动、心情烦躁、行为失控,并使用粗暴的反常举动来对待幼儿是不当行为;这些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消除,长期积累,会出现职业压力症状,也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从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影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首先,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相继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试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等,对幼儿教师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再加之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等因素,致使教师情绪管理难度增加。但从顶层设计方面没有及时跟进,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其次,从学校层面看,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案和措施。随着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一些幼儿教师感到学识不够、修养不厚、能力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幼儿园严格、死板和机械的一日常规管理和幼儿中不少独生子女性格娇骄、家长过分溺爱等等,导致对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愈加复杂。作为园方,对教师情绪管理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既缺乏宏观的制度安排设计,又缺乏微观的针对性情绪管理措施和手段。再次,从教师个人来说,女性教师的生理心理特点,自身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人格特质、多重角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是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由于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所限,教师面临学历提升、职称评聘、家园沟通、幼儿管护、待遇落实、绩效考评和培训进修等繁重任务,再加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致使一些教师出现了慢性咽喉炎、身体不适、情绪不稳、甚至情绪郁闷等职业反应。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情绪管理是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剂”。美国著名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其著作《情感智商》中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并指出,情绪智慧占个人成功要素的80%。新的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一要重视情绪管理,增强自觉性;二要善于自我调控,掌握方法和技巧;三要保持心态平和,从容面对。只要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善于运用自我调节,实时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就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执教、愉快工作。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应该从社会、幼儿园、教师个体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探讨。

1.积极营造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社会环境。

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与社会情绪、组织情绪和职业情绪息息相关。国家要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在对教师的期望上要更人性化、合理化,并应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情绪氛围,以此来影响和促进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政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上。政府部门要重视教师各项待遇的落实、工作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的提升,为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教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让幼儿教师感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和被羡慕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绪氛围,促进幼儿教师的职业成熟和专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幼儿园管理者也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时刻关怀教师;家长应当给予教师充分信任和理解,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组织情绪,以此来强化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促使其做好自我调节,从而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保教工作中。

2.应注重建立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体系。

随着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厘清思路,明确重点,制订有效的包括情绪管理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制度建设,要营造情绪管理的文化氛围。幼儿园管理者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中重视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措施安排。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育人情景等组织情绪氛围。园本文化对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度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教育活动场景要具有熏陶、净化和促进情绪管理的作用。同时,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顺畅的交流沟通渠道,时刻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引导教师合理宣泄,及时调节,防止个别不良情绪的蔓延和扩散。其次,要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园本管理既要体现以人文本及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又要运用法治思维,着眼制度管理,依法治理。情绪管理包括情绪接纳、情绪分析和情绪处理三部曲。幼儿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着眼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立足个体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是情绪认知教育、情绪分析测评和情绪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整体。情绪认知教育即幼儿园重视要加强对教师的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情绪自我调节和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从而使教师能够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表征能够敏锐觉察,正确接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实现自己的情绪转移。情绪分析测评是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对教师的情绪表征、情绪状态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评判。通过测评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增强情绪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情绪管理服务是幼儿园要创造条件提供情绪管理的各种服务,比如开展情绪知识培训、创建情绪宣泄平台、设立情绪交流网站、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再次,应强化自我调节,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场所,是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因而更要增强对幼儿教师的尊重、期望和信任等心理力量,这是保持平和心态、形成稳定情绪的基础。在保教活动中,教师的情绪主要体现在积极情绪的表层与深层次展现以及消极情绪的克制与转移上。因而激发教师的正向情绪及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3.自主完善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维护体系。

情绪管理需要通过觉察、认知、缓和和转换等环节,为此,应首先建立学习制度,注重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职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的角度,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情绪管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其自觉意识,运用科学方法,调控自我情绪,逐步形成自己正能量的情绪磁场,并影响和感染他人。情绪表达是师幼之间交流沟通的基础,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学生的情绪,了解幼儿的心态,并对学生的情绪做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其次,要重视职业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稳定持久、积极和谐的情绪情感来源于教师对职业、对幼儿的真心关爱和呵护。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使幼儿情绪转变的心理基础。孩子行为的情绪化特征明显,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直觉感知,运用表情艺术,创设快乐、友善和自信的情绪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感受教师的情感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3

陕西省某局局长在2012年“8·26”延安特大车祸现场因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面露微笑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社会热点事件再一次提示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而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自己情绪进行自我管理,更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控。企业的情绪如何管理不仅关乎企业员工个人的主幸福感,更关乎企业的管理绩效和核心竞争力。

情绪管理(emotion regulation)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驶情绪的能力,从面使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1]。企业的情绪管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而多维分类视角下的企业情绪管理探究有利于深层次理解企业情绪管理内容和系统全面的情绪管理操作。

1基于主客体关系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存在着管理的主体与客体。情绪管理的主体即由谁对情绪进行管理;情绪管理的客体即对谁的情绪进行管理。企业中的情绪管理主、客体均涉及企业中的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由于企业情绪管理的主客体关系不同,情绪管理可存在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情绪管理两种基本类型和由两种基本类型二分后的四种亚型。

1.1自我情绪管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Goleman在1995年出版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提出情绪智商(EQ)的概念。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3]:(1)自我意识能力:对自我情绪的觉察理解能力;(2)自我管理能力:处理自我情绪及冲动的能力;(3)自我激励能力:利用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的能力;(4)同理心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善于对待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Goleman将情绪自我管理作为情绪智力理论结构中的一个维度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情绪的自我管理就是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

1.2他人情绪管理

他人情绪管理是指对自身之外人际关系中的一切他人的情绪进行敏感觉察、正确理解和有效调控的过程。他人情绪管理根据主体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员工对他人的情绪管理和管理者对他人的情绪管理。企业中的他人情绪管理的主体是员工或管理者,二者也可以互为主客体。他人情绪管理能力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他人的情绪管理不仅可以为个人赢利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多的升迁机会,而且管理者代表企业组织对员工进行的情绪管理,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研究表明对员工的情绪管理与创造性绩效、工作倦怠、任务转换、危机决策都有显著的相关[4] ,较强的对他人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2 基于情绪构成成分的情绪管理

关于情绪的构成成分,在心理学界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伊扎德(Izard,1977)的三分法,即情绪的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 )、外部表现(emotional expression)和生理唤醒(physical arousal)[5]。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于情绪刺激的自我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幸福、焦虑、愤怒等都是人的主观感受。外部表现,即表情,有三类表情: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言语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情感发生时典型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干、丘脑、下丘脑、前额皮层等,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的活动。基于情绪构成成分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情绪体验管理、情绪表达管理和情绪生理唤醒管理。

2.1 情绪体验的管理

不同情绪体验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萨尔利(Saarni,1997)发现,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格罗斯等人(Cross&Levenson,1993,1997,1998)[5]发现忽视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厌恶感。对员工情绪体验管理研究比较深入的有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和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等的研究。在国外,大众传媒出版了大量指导组织如何维持和提高员工作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的方法。致力于促进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企业被冠以美誉,比如《财富》杂志每年都会列举100家最佳雇主的公司名单[6]。此外,对员工工作倦怠研究(job burnout)已经成为西方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工作倦怠的管理,不同学者以不同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策略。例如,从资源论角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策略和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的管理策略;从努力—平衡论角度,提出个人努力和奖酬系统两个方面对倦怠的产生进行干预;从匹配论角度,提出工作负荷匹配、价值观匹配、社会交往匹配等管理策略。

2.2 情绪表达管理

情绪表达的管理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表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服务行业,员工的表情更是企业无形的资本,不少企业对员工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有明确的规定:如面带微笑、身体略前倾、语调轻柔愉悦等。新加坡航空公司对此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公司十分重视选拔、培养和留用有积极工作情绪的空中小姐,她们美丽的笑容和对顾客表达出的关怀体贴情感,为顾客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飞行体验” ,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

2.3 情绪的生理唤醒管理

情绪发生时伴随相应的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瞳孔大小、内分泌变化等都是常用的情绪唤醒生理指标。孟昭兰等人(1995)的研究发现,正情绪诱发后,心率变化不明显,负情绪诱发后,心率显著增加[5]。长期的情绪不良所引发的唤醒会破坏人的生理平衡,减弱人的机体免疫力,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发生伴随人的生理改变,反之,通过改变人的生理状态也可以改变人的情绪体验,如酒精药物等对人神经系统的作用会改变人的情绪体验。

3 基于情绪维度和两极性的情绪管理

情绪的维度(dimension)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包括情绪的动力性、紧张度和强度等方面。情绪的每一维度都有两极性: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强度有强弱两极;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基于情绪管理维度和两极性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修正管理和维持管理。

3.1 情绪修正管理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人的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Bradley,1994;Forgas,1995,2000)。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极性,情绪修正管理主要是对情绪动力性的管理,使情绪对当前的工作具备增力性质,避免情绪对当前工作的减力作用。包括激发员工有利于组织发展和工作效率的积极情绪和调节不利于组织发展和工作效率提高的消极情绪。如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忠诚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消除员工的不满和对抗情绪,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感等。

3.2 情绪维持管理

情绪的维持管理主要是对情绪的紧张度和强度的管理,维持管理是使情绪的紧张度和强度维持在有利于最佳工作效率的水平上。员工对工作不热情不积极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固然是不好的,但如果员工的求成动机太过强烈,就会处于高度的生理唤醒状态,其认知、思维活动就会变得個、狭隘,也会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4 基于职场情绪表达规则的情绪管理

Bolton和Boyd基于职场情绪表达规则对情绪管理进行了分类研究,他们认为职场情绪表达有三个不同类型的规则:商业、专业或社会的情感规则[9]。根据不同规则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情绪管理如:利益化情绪管理、规范化情绪理、慈善化情绪管理。

4.1利益化情绪管理

利益化的情绪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商业化的利益而促使员工表达出符合组织利益要求的情绪情感。这时,员工的情绪付出即是一种劳动付出,公司应对员工的这一付出支付报酬,但由于情绪的付出难以量化评估,所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情绪劳动的价值,但在利益化情绪管理上也存在着实操上的困境。

4.2规范化情绪管理

规范化的情绪管理更强调对表情的管理,使员工的情绪表达符合一定行业规范和情境协调性。不同行业的情绪规范会不同,比如婚庆公司员工和殡仪公司员工的工作面部表情和语调表情规范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不同的工作情境,情绪表达的规范也会不同,比如公司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应有符合工作情境的情绪表达,在矿难事故现场、在车间检查工作和表彰先进时的情绪表达应该有质的不同,而情绪表达失范是工作失误的一种表现。在企业培训中,不仅有礼仪规范培训内容,也应该有情绪表达规范的内容。

4.3慈善化情绪管理

慈善化的情绪管理是为了通过情绪表达传递善意的社会情感,此时的情绪表达没有利益的目的,也没有特定的规范。一个刚刚获得升迁机会的员工在另一个失去同样机会的员工面前要适当控制自己春风得意的情绪即为个体水平上的慈善化情绪管理,个体慈善化的管理代表了一个人修养素质,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组织上对员工表达出关心和尊重的情感是组织水平的慈善化情绪管理,组织的慈善化情绪管理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水平。

总之,企业的情绪管理是一项可以从多维度进行的系统的工作,有效的情绪管理不但可以防患由员工消极情绪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而且通过情绪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的管理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光兴.企业心理咨询:EAP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61.

[2]李振跃.构建员工情绪资本管理机制 [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68.

[3]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Bantam Books,1995:34-39.

[4]孙飞.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探究[J],知识经济,2012(10):6.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4,398,397.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4

1.1外在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人认可,尤其是得到领导者的肯定,由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后勤职工同样如此,随着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要求后勤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和服务意识,后勤职工必须以高度的全局意识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时时刻刻以较高的起点和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当岗位标兵和岗位能手”的目标.后勤职工所承担的工作与原先相比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在逐渐加重,导致压力感逐渐增强.另外,工作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许、肯定或工作职级与职称的晋升、同事间人际关系等,都能够激发后勤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或诱发不良的心理情绪.而外部环境与内心体验较大的差异性,正是导致后勤职工情绪资源过度的消耗,逐渐形成负性情绪,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重要因素之一.

1.2内在因素的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后勤职工的自我效能感是其对自我能不能成功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的主观判断,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自我成败的经验和归因的方式.如果后勤职工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工作并能够应对完成工作任务所带来的压力,他就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通过工作成就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排除焦虑和抑郁,强化自信,形成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自我效能感与后勤职工的情绪耗竭呈负相关.自尊作为一种良好的健康心理,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由肯定的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重和自爱,是使个体追求不断向上和发展的原动力,自尊使个体既不会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具有较强自尊心的后勤职工表现出极强的对情绪进行精确分类的能力,既能够积极努力增强和延长积极的情感,又能够启动有效的方法拒绝、限制或者抵消消极的情绪.相反,低自尊的后勤职工就不太擅长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与较高自尊的后勤职工存在着认知和情感体验方面较大的差异性,低自尊则常常使其在成功事件之后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及对自我认知的怀疑.由此可见,后勤职工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工作倦怠的水平就越低,情绪耗竭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动机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勤职工的情绪.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不仅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一个人的内部动力过程,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例如后勤职工期望在工作部门享有一定的地位,这种动力就会推动他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后勤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但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因为它能够通过调节工作倦怠对人的影响降低情绪耗竭程度.

2注重后勤职工情绪管理的方法

个人因受社会、生活、工作等适应能力的影响,其情绪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不同状态.根据心理学家的情绪管理理论,情绪管理是一个人对诱发事件的感知、评估和由此引起的以此情绪体验为基础而产生的新的情绪体验以及如何表达的过程.集中反应出一个人为适应社会现实环境,有针对性、科学地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一个人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采取的有益于生存、有益于发展的个体的内外活动过程;一个人对自我情绪认知和监控、识别、调节与适应等的情绪智力水平.银行后勤工作的服务性质表明它是一种典型的情绪性工作,所以,情绪表达的结果直接制约或者影响着后勤工作绩效水平和后勤工作目标的实现.提高后勤职工的情绪管理水平,既有利于后勤工作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后勤职工的工作生活的质量水平.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在重视人性管理的同时融入情感管理,通过营造一个既有严肃规章制度又有重人情温馨的和谐氛围,才能够不断增强后勤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其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逐步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地积极进行情绪调节,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效能作用.

2.1必须将人本管理理念落实在管理实践中

“以人为本”是情绪管理的核心.在后勤管理工作实践中,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就要重视后勤职工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后勤职工的生命、人权和尊严等,赋予他们更多的自,建立科学公平实效的评价机制.善于营造一种富于感彩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后勤职工的情绪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与职业责任感,为后勤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平台,使后勤职工在职业工作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促进后勤职工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2后勤管理要注重情绪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在论述党的管理中就强调,要注重制度管理中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与人性化管理中情感的柔性作用相结合.在强调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既注重抓建设与细化规章制度,又注重抓制度的落实与过程效果的跟踪了解.既然后勤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后勤职工,那么后勤管理的本质就是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后勤管理仅仅依靠刚性的制度和硬性的控制,强调人的服从与遵守,很难取得管理工作成效、达到管理目的.这种长期忽视管理对象情感和发展需要的管理手段,极容易导致被管理者的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反而对管理麻木不仁.鉴于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就必须注重后勤职工的情绪管理,力求使管理工作中的人性与理性达到有机的融合,以此达到使后勤职工心悦诚服的目的,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2.3在管理中处理好情绪管理与情感需求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性的解放,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日益凸显,同时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一个凝聚、团结、向上的集体是由全体成员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的.以“用情感管人”为纽带,注重将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现代管理的科学理念.现代管理应当记取春秋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对待冯的做派上得到教益,积极了解后勤职工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并善于疏导化解.积极了解后勤职工的所思所想和所需所盼,积极营造思想沟通、感情交流、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让后勤职工在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有意义信息的同时,将情绪特定的组织规范内化为自我的成就目标,进而在后勤工作中表现出组织所期望的情绪,实现情绪管理的有效性.

2.4为后勤职工提供干事、创业、发展的平台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银行后勤职工同样期盼自己能够有所成就,由此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进而通过实现自我的理想与抱负体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所以,后勤管理应当以“用事业留人”为根本,积极为后勤职工的进步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干事、创业、发展平台.在情绪管理中,一方面注重后勤职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注重以评价后勤职工在公司特定环境之下所表现的情绪状态与情绪行为是否符合公司要求为标准,设计与制定满足后勤职工升迁的途径和机会.只有了解后勤职工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让其选择自己喜欢和有目标的工作,使其职业愿景与银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成长,不断强化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和提高后勤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5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持久不衰,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组织的绩效。企业作为赢利性机构,提升组织绩效是第一要务。而组织绩效与企业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员工自身的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情绪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企业员工的情绪管理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情绪管理及其相关研究

1.情绪的界定

情绪源于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情绪是思维的基础,而且人进行判断、推理、决策等一系列活动都要有赖于情绪。情绪是先于认知发展的,情绪处于大脑中更加重要的部位,几乎对所有心理功能都有影响。《EQ情商》中将情绪定义为“情绪是指感觉以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

综合各学者关于情绪的认识,本文认为情绪是指当人心理或生理受到外来刺激的时候,会引起的种种心理反应,比如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并伴随着相应的表情和心理表征,是人对外界事物态度的反映。首先,情绪会使人身体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人所表达出的高兴、悲伤;其次情绪是人产生行动的准备阶段,会和人实际所采取的行动相联系;再次,情绪也是人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符合自身需要的事务通常会引起愉悦的体验,不符合需要的事物往往引起令人不愉悦的情绪和反应;最后,情绪包含了人的认知活动,会涉及并影响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2.情绪管理理论

情绪管理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在1995 年出版的《情绪智商》一书中提出的,是指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情绪的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情绪管理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Mayer和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Mayer和Salovey于1990年首先提出情绪管理能力的大小可以由情绪智力来测量,并提出三因素情绪智力模型,该模型包括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运用情绪信息的能力。1997年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情绪智力的四因素理论模型,包括知觉自我情绪能力、知觉他人情绪能力、情绪思维的能力和成熟监察情绪的能力,并确定了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2004年他们在之前的研究上修正了四因素的情绪智力模型,强调情绪的知觉、情绪的整合、情绪的理解和情绪管理分别是情绪智力的四个级别。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Goleman)在1995 年出版的《情绪智商》后,情绪智力受到普遍的关注和研究。他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识别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鞭策和激励自己,并驾驭我们的情绪以及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他将情绪智力进一步分解为两个维度和五个因素。情绪智力的两个维度是指内外性和功能性,其中内外性是指情绪智力是针对个人还是他人,功能性则包括了意识和调控两个方面。情绪智力的五个因素即:认知自己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己情绪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能力。1998年Goleman 在《工作中的情绪智力》一书中,将情绪智力研究的范围缩小到工作场所,并将之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工作场所的情景结合起来,重新解释并形成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他把情绪智力分为四个方面: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管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Bar-On 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Bar-On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情绪智力会影响到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以及人的心理健康。Bar-On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由五大维度构成,分别是: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以及一般心境成分。

二、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1.工作绩效的界定

绩效是衡量现代企业目标完成程度的核心标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心理学领域中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日益扁平化倾向,以及工作岗位和职责进一步复杂化和模糊化,绩效不再是一个单维的概念。绩效包括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判断。本研究认为,在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应使用较为宽泛的绩效概念,即绩效是综合行为和结果的两个方面。优秀的员工绩效,不仅取决于工作完成的结果,还取决于工作当中所有的行为或素质。

绩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其中,多因性是由于个体的工作绩效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人格对工作绩效中的周边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或者通过与周边绩效的相互作用对整体工作绩效产生影响。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组织的边界概念不断被打破,组织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决策与创新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与组织的动态性相适应,对员工以及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管理和评估,也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多维性主要表现在绩效是一个多维结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

2.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员工情绪管理的能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员工会对其工作绩效产生正面的效应。这类型员工可以很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实现自我激励,以积极的情绪完成工作任务,较好地达成其工作绩效。而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由于情绪管理不当反而会导致工作绩效的降低。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员工可以塑造出高情商的团队。伴随着企业员工的知识化和专业化,企业工作中员工彼此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很好地识别其他员工的情绪,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建立员工之间广泛的协作关系。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进一步改进员工之间彼此的工作方式,使员工在彼此配合、互相激励的环境中发挥其智慧才干和创造性,从而塑造出高情商的工作团队。

(2)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员工可以提升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员工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员工能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顾客的需求,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切实地维护顾客的权利,为顾客解决难题。因此,当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员工面临顾客投诉等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认真负责地解决问题,并长久地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满意。

(3)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员工可以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引入对每一个员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会导致员工心理压力的增加,甚至会将情绪的不适的状况带入到工作当中,从而分散员工注意力,形成操作失误等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利用其更为精准的认知情绪,较好地吸收外部信息来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通过提升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减少员工的情绪压力,使员工集中注意力,以更好的情绪投入工作,减少决策和操作性错误,从而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管理中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工作绩效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绩效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基于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

借助基于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可以预见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并参加相关的情绪管理能力培训。此外,在员工的招聘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员工情绪管理的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对员工自我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对他人情绪调控、以及情绪应用能力的评估。同时,企业要明确分析和界定不同岗位员工相应情绪管理能力的技能标准,为员工的招募与甄选提供明确的判断依据,以确定员工现有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否符合岗位的规范和要求。

2.开发和完善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体制

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利于企业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针对性的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手段,比如网络学习平台、角色扮演等等。通过培训中搭建的员工情绪交流和训练的平台,促进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培训结束后,员工的上级主管还应当对员工进行长期的情绪管理能力评估和追踪,使情绪管理的培训成果转化到员工的实际工作当中去,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

3.搭建基于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情绪疏导体系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绩效,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员工的满意度甚至是工作绩效的下滑。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疏导员工消极的情绪。首先,管理者要分析员工情绪不佳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引导,使员工的情绪得到调节并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当情绪不佳是由员工未实现个人价值所引起的时候,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岗位配置的合理性,为员工提供通畅的职业晋升渠道;当情绪不佳是由员工个人能力较低而引起的时候,管理则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必要的心理辅导,鼓励员工积极的工作;当情绪不佳是由团队的人际关系所导致的时候,管理者组织团队活动来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及时明确员工情绪不佳的来源,进行及时的疏导和管理,才能使员工的情绪得到扭转,从而达成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员工工作绩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6

一、情绪管理

(一)情绪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直观感受,或喜或悲,或无奈,直接或间接的成为人做事的一种动力,是一种必经的心理运动过程。

(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在人们做了一件事后,对其在事件之中所体现的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审议、自我区别、自我体会等能力以及对他人于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作出反应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地方法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

(一)合理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业发展以及他们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很重要,良好的情绪是学生学习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一个学生情绪若处于积极的状态,那么他就会快乐的学习,积极的学习。如若情绪消极,那么他干什么事都会无聊,没有兴趣,对学习是有害无利的,会是一个关键。他们做事的积极性也不能保证。

(二)有效地情绪管理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

在相互交流沟通时,彼此的表情不断的向对方传达出一种信息,表达彼此的想法意愿。同时,彼此也在通过对方的表情来感受对方的意图、态度。一般而言,情绪体验丰富且能够很好的控制管理自己情绪的人,能拥有稳定且可靠的人际关系。

(三)合理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情绪管理使大学生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更加协调、健全,有利于保持其身体健康,使其学习、工作生活更有激情和创造力,更有力量去克服挫折与困难。

(四)合理的情绪管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负面情绪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是能很好的控制,适时的调整,那么就能保持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但若是不能及时合理有效地调整,那么,就会对大学生的个性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有效地情绪管理有助于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情绪管理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合而成的,而大学生是无数个个体中的一员。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让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完美实现;反之,则会让个体自我价值不能很好实现甚至是不能实现。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创立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1.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情绪的良好发展

积极开展健康、有益、充实、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的环境。

2.学校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多加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设立心理咨询社,还应开展“情绪管理”选修课,是对大学生情绪进行积极干预, 促使大学生人格完善、身心健康成长的一次积极而有益的尝试。指导大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方法和技巧。

3.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当大学生的辅导员,积极引导他们

通过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别人的心理情绪,学会观察,尊重他人感受。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好自己的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不断的学习观察交流过程中获得以后一种自我控制、驾驭和承受情绪的能力。

4.积极开展团体辅导,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

现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比较排斥单独的心理辅导,而通过团体之间的互动互助,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更好的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二)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家庭(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的氛围健康和谐与否、家庭父母的教养方法等)对孩子的一生(包括成长、教育、身心发展、为人处事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氛围好的,健康积极的,其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心态情绪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而家庭氛围不好的,比如暴力(冷暴力和热暴力),孩子的心灵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有时甚至会导致生命的终结,对社会也是有害的。

(1)父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大学生尽管成年,但是,心理和身体的发展都还欠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2)父母双方之间尽量少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或是太过激烈的行为。

(3)父母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学习的过程中。

(4)父母应该多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东西。

(三)大学生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及时的发现自我的情绪

如,为什么我现在看不进书,马上就要考试了,怎么办?考差了怎么办?父母会不会打我?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好好的感受一下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什么,以便针对性的调节。

2.正确认识自我的情绪,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情绪会因为某一件事而发生触动。如,某一个信念有合理(符合大众的、科学的)和不合理(不符合大众评价标准、荒诞的)之分,不管我们遵循哪一种,情绪都会有波动,而当这时,我们就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了,学会自我安慰。任何问题都具有两面性,在大学,必学哲学,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以,不能片面的极端的看待一个问题。

3.合理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可以通过情绪转移、适当比较、交换角色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做游戏、倾诉、运动、适度痛哭、咨询等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个平衡。

参考文献:

[1]宋颜云: 大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 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7)

[2]吴杰:大学生的情绪调控与身心健康[ 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3)

[3]许若兰.论情绪管理[J].理论与改革,2001(6)

[4]迟成勇.试论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J].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10-111

[5] 杨敏杰.谈大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J]. 教育探索, 2002,(12):86

[6]陈大红.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 ,(5)

[7]蔡秀玲,杨智馨.情绪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7

情绪管理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它对人们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情绪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开发身心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正处在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与矛盾性并存的阶段,特别需要情绪管理。因此,大学辅导员要学会情绪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努力积极适应和有效调控情绪,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其实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大学里,一个系,一个班级,学生工作的好坏,学风班风的好坏,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辅导员似乎天生的“好脾气”,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温和地对待学生,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板有眼。其实,脾气好不好,不仅仅指一个辅导员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说明一个辅导员有没有情绪情感智慧,是否具备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是成功辅导员个性心理品质的动力和保证,是推动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情绪情感智慧可以概括为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一名辅导员而言,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最主要应体现在自控、通情达理和和谐相处三个方面。

自控就是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或愤怒,积极应对问题,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力量。人们常说的“肚量”其实就是自控。对于一名辅导员来说,当学生做了一件违背你意愿的事,你能不能宽容他?面对一名有能力、有个性但也有棱角的学生,你又能不能宽容他?面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你又该怎么办?此时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其情商的高低。一个管理者缺乏宽容之心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急躁狂妄,乱发脾气――拍桌子、扔东西、高声叫嚷等。这种粗暴的“愤怒管理模式”是管理者缺乏高度自控的表现;而高度自控是一位职业管理者的主要特征。高度自控者能认清和融入自己的工作环境,摆正和适应自己的角色,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对一名辅导员来说,当自己面对逆境或心情低潮时,情绪要“抑制”,但不“压抑”,首先做到且慢发作,体察自己的情绪――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可以说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其次要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以适宜的方式疏解自己的情绪。具有情绪管理能力的人、成熟的人能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使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要做到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必须了解情绪控制的可能性,学习一些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1]

通情达理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具备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能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爱心。对于成功的辅导员来说,要真正学会通情达理,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理解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学生;而要准确理解学生,就离不开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征和常见困扰。大学生情绪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两极性和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两极性指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表现在苦恼时受到激励则为之振奋;热情洋溢时受到挫折则灰心丧气。大学生情绪的矛盾性是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满足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等种种矛盾冲突,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2]因此,情绪的两极性是情绪矛盾性的外化和表现形态,而这种情绪矛盾性的极端形式就是情绪的两极性。要耐心帮助大学生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锤炼他们在挫折面前的承受力。

和谐相处就是能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和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归根到底是人的事业。时代需要人人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和相互协作。一名辅导员通过自控增强包容力,通情达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沟通能为人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信息,凭借沟通能建立且维护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3]在相互信任与尊重的沟通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以利于自己不断地适应与发展;沟通能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有益于他人之才。每个人融入班级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才能保证班级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实现让学生健康成才的目标。能力有限不一定成功,但是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一名辅导员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在学生身上时,那种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被破坏了,也起不到好的管理效果,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中,辅导员在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运用情绪来管理和激励自己的学生。传统的管理理念突现“管”与“严”,而现实证明,过严的限制对一个学生团体的发展并无好处。常听学生这样讲,某某辅导员太严了,得小心点。其实这样的辅导员不一定能让学生口服心服,表面上看这个班级的学生被管得很好,然而并非是成功的。由于情绪受到制度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小心可能受到老师的粗暴批评,反而使班级成员走向另一个极端――习惯性防卫,磨灭甚至放弃激情,以此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因自身个性张杨而受窘。现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学会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效率。情绪管理要求辅导员在学会识别自己和别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一个有“情绪”、有激情的辅导员应该让自己的学生充满“情绪”和激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高度热情,去实现奋斗目标。如果我们的辅导员具备了这种能力,并认真去做,学生管理工作定会获得良好的成效。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23-02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一)情绪

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

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

二、情绪管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认识情绪的真实面目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时间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他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直接产生的,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通常人们会认为突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却没有发现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管理。

(二)当代大学生情绪的几大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

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从社交看,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情绪的不稳定性

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

3.情绪的掩饰性

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内涵的丰富,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

4.情绪的冲动性

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情绪失控,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1.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失控

负面情绪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也并非是完全无益的,只要能在适度的时候及时调整,就可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就业压力与学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入学时的职业规划与现实就业的巨大反差对学生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考验,学校的教育,老师同学的关心,家庭的关爱,社会的接纳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2003年1月23日,即将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周一超报名参加了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公务员招考。4月2日,周得知自己因被检查出有乙肝“小三阳”未被录用。他认为是招考的人事干部毁了他,此时的周一超心里除了疯狂的报复与愤怒外已经容不下任何理智。第二天,他携刀前往嘉兴市秀洲区政府行凶,导致一死一伤。叹息之余,不得不反思在周一超心理崩溃的边缘能有一位好友,师长对其进行劝解开导,这一场悲剧完全能够避免。

2.冷漠的态度

冷漠是一种对人对事冷淡、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体验。正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是其基本心理特征之一。但有的大学生却表现出对一切都不关心,对学习漠然置之,听课昏昏欲睡,对成绩好坏满不在乎,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无情,对环境无动于衷。日本心理学家把具有这种冷漠状态的大学生称之为“三无”学生,即:无情感、无关心、无气力。

3.嫉妒的心理

嫉妒是大学生中有一定普遍性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大学生嫉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外表、成绩、能力、物质条件、恋人、运气等等。虽说嫉妒是人类一种通性,但那些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盛、自信心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有偏差、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而且程度也较一般人更重。

三、克服负面情绪,做好个人的情绪管理

(一)调节、控制负面情绪的方法

有些人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例如,认为你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你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表达生气就是不尊重或者没有爱。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生活水平。

1.自我宣泄法

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委屈,不要留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说出来。或者是大哭一场。写日记、写情感作文也是很好的宣泄方式。这种发泄对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要避免伤害他人。

2.自我安慰法

自我安慰是说我们要适当的具备一些“阿Q”精神。适时地给失败一个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的“酸葡萄心理”,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比如在情场失意时,可以劝慰自己: “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竞选失败时,可以对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3.认识调节法

同一件事情,人们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产生的情绪也不同。例如。两个同学在路上走,迎面碰上班上的一位同学,但他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了。这两人中的一个会这样想:“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有看到我们,就算是他看到了而没有理我们,也可能是另有原因。”而另一位同学想:“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是他看不起我?”这样两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会觉得根本无所谓;而后者则可能想了很多,很郁闷,无法平静地去做其他事情。

4.语言调节法

在情绪激动时,自己可以轻声警告自己:“冷静些”、“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进而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下“制怒”、“忍”、“难得糊涂”等条幅置于案头。

5.愉快记忆法

回忆过去经历中的高兴事,或者是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是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愉快经历会大大缓解一些负面的情感。另外,可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用讽刺的手法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确,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因为家里或同学之间不顺心的事就悲观、情绪低落,甚至厌世,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生活中怎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呢?因此,只要对社会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想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不如自己,你就会坦然了。今天你身处逆境,情绪不佳,但通过奋斗,你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受人尊敬。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人应该适应社会,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人生应当充满信心。

(二)个人情绪的管理

1.要善于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会使我们乐观愉快。孤僻的人、不善交往的人,他们不快乐。因为他们缺乏与人的沟通。当他们有苦恼时。没处诉说,有事憋在心里,从而就会感到不快乐。棋、牌活动、各种球赛、沙龙、联谊会…这会使自己的心情时常保持一种平和状态,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些活动,既可以让我们结交很多朋友,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当自己遇到烦心事苦闷时,能转换心情。

2.正确看待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它既有甜蜜,也有苦涩,然而正是因为生活什么都有,所以才显得有意义。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也有其各自的苦恼,甚至不幸。面对生活,我们应该乐观面对。当幸福来临时,我们不可忘乎所以;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选择坚强,去笑着面对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要慢慢学会去积极地帮助别人。有些自卑、孤僻的人总是与快乐无缘,这是因为他们时常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而不愿与别人交往,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相反,如果你时常主动去关爱他人,在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肯定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别人也愿与你交往,这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3.给自己制定适度的目标

人生需要目标,既需要大目标(理想),也需要小目标(近日的工作和学习计划)。适度的目标能使我们的情绪稳定,积极向上。一般来说,制定的目标不能太虚无缥渺,不然就难以实现,而且会导致失望的情绪。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往往会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只要认真的对待生活,重视心理情绪变化,调整好心理,生活便会很美好。心理问题不像生理问题需慢慢解决,只要想通,注意方式方法,都不是大问题,不折腾,不走极端,做好自己。只有大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让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时改善,才能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让校园环境更加和谐统一。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9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

一、 高职大学生的主要情绪困扰

(1) 情绪衰减。

在心理学上,情绪衰减被称作“有选择性的退却的反应”[1]。高职大学生情绪衰减的表现主要有:不爱学习,排斥与他人交往,经常逃课、不爱进行体育锻炼,对任何事都麻木不仁,总是提不起做事的兴趣等。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竞争压力过大。

(2) 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毫无缘由的恐惧或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它的主要表现有:不愉快,十分紧张,痛苦至难以自拔,或者各种紧张、焦急、迷惘、忧虑等夹杂在一起。一般地,造成高职大学生出现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个人方面,每个人都存在着性格差别,有些高职生自身做事拖沓、爱抱怨、依赖心理强、畏惧困难等;其次,学校方面,高职院校的应试教育体制给学生增加了极大压力,学习任务比较重,校园生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再次,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各项事业正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信息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对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3) 抑郁。

抑郁的主要特征就是情绪低落,根据程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由低到高的三种类型: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抑郁神经症。高职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在原因,主要有:自我表达障碍、缺乏自信心等,内在原因是造成抑郁的最根本原因;二是外在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社会竞争等。

二、 提高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建议

(1) 加强高职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其情绪识别能力。

情绪识别,亦称“情绪知觉”,在通过观察自己或他人的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等,能够正确辨认情绪的能力就叫作情绪识别[2]。而情绪属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管理情绪的第一步要学会识别情绪。当自我出现负面情绪时,高职大学生要坦然接受、细细体会,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并进行前后比较,观察是否有改进,这样逐渐加深对情绪的认知和觉察。此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注重学生的情绪特点以及学生常出现的情绪困扰,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困扰,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对情绪管理等心理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充分学习并了解情绪的相关知识,并激励其在生活、学习中利用正确的情绪管理方式,逐渐增强学生情绪认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 运用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情绪管理的能力指的是人对情绪的控制、调节能力,而不是人被情绪控制。高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才能在任何事情中灵活地缓和、转移情绪,使自己能够拥有最佳的、对自己最有利的情绪。高职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第一,情绪转移。当出现负面情绪时,可以选择做些其它有意义的事转移注意力,如旅游、听音乐、运动等,使自己脱离当时的不良情绪。第二,情绪宣泄。对于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来讲,遭遇负面情绪的时候必须要得到及时的释放,否则,压抑过久会导致最终的爆发,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有适当的情绪宣泄,如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眼泪宣泄等,将情绪困扰得以及时释放。第三,情绪升华,高职大学生很容易因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负面情绪,此时要采用均衡思维的方式,不要对什么事情都盯得太紧,在事情不合心意、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要用随和自然的心态面对,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实现情绪的升华。第四,理疗疗法。情绪转移、情绪宣泄和情绪升华都只能够暂时使高职大学生脱离不良情绪和行为,治标不治本。而ABC情绪调节法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真正提高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A指诱发事件;B是指我们对A的作出的评价和所持观点;C是指由B引起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是诱发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其实不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是我们对事件的观点造成的,为此要将情绪产生的根源理清,这样才能有效管理情绪[3]。

(3)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情绪管理干预。

若高职大学生的情绪的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调整,经过长期的压抑和积存,易致使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危害[4]。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干预。高职大学生一般比较排斥单独心理辅导,且不予积极配合,那么可以有效利用团体辅导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进行干预,通过与团体成员间情绪调控方法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了解他人情绪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使情绪管理的能力得以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结论:

综上所述,情绪管理直接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高职院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关系到未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大学生要提高对情绪的认知能力,学会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我情绪,还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视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挫折,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为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鹏飞,商素琴.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J].中国科技成果,2011,(5):47-48.

情绪管理心得体会例10

重视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绪管理,就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情绪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措施之一。情绪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企业职工面临着各种压力,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情绪。情绪管理有别于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单纯的“说教”模式,主要是通过充分尊重人的情绪,用情绪去感染人、教育人、帮助人,引起双方情绪的互动和共鸣。

情绪管理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角度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员工个体的行为表现无不由他的个体和内在感受支配和决定。企业员工情绪管理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和科学地分析,准确了解和把握不同员工、不同时期的情绪状态,正确地进行人力的配置和优化,更重要的是解决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员工情绪变化问题,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保持员工心理健康。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效应

情绪管理可以更好地激励职工,促进职工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情绪心理学对情绪和认知相互关系研究的深人,发现适当的情绪可以激化出正情绪,如快乐、兴趣等,从而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积极的组织强化效能,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克服困难,努力奋进;反之,不适当的情绪则引发出如恐惧、悲伤之类的负情绪,从而产生瓦解作用,致使职工缺乏拼劲、失去进取精神等。对职工实行情绪管理,就是要掌握职工的情绪特质,变不利为有利,激发其内在的潜质,为职工的激情迸发创造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信任、帮助职工,能给职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职工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情绪管理也就是员工队伍的一种氛围、一直队伍就应该如狼似虎有朝气、干起工作来才有激情。相反、如果一支队伍整天死气沉沉和睡不醒一样、没有一点激情、没有一点嗷嗷叫的亮剑精神是很难打出漂亮的胜仗。同时管理者要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一定的文化素质与协调能力。同时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缘好、人格好、形象好。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话有人去说就“一言九鼎”,有人去说就“一文不值”;同样的事有的人去办一切顺利,有的人去办就困难重重。原因是什么?就是工作经常不讲原则,在群众中威信不够。

情绪管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和情绪氛围,是做好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平等的人格价值和人格尊严,这决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中才能收到效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如果没有情绪交流,受教育者不愿听,不入耳,更不入脑,甚至造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收到成效。

情绪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得到职工的敬重、爱戴和信赖才能树立起威信,成为职工队伍的领头人,才能让职工自觉地遵从企业的要求和规定,心悦诚服地服从领导。运用情绪管理,可以使职工追随管理者的情绪引导,从而让管理者转变为职工的领导者。

情绪管理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来改善职工的思想行为,转变人的思维观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形成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从理论上来说,情绪管理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从实践看,情绪管理早已是在革命年代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因此,情绪管理应该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同时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寻找合理和有效的方法,科学运用情绪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绪管理的方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俗话说,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是把人说的笑起来还是跳起来,这里边既有思想水平问题,又有认识问题。因为思想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除需要掌握原则性外,抓住情理性是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关键。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的,这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有这样一个特点,总希望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在有些时候,管理仅仅凭借简单的批评训斥和惩罚的方法是不行的。某些场合,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对待一线员工一定要做到平易近人、相互尊重、互相沟通,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爱护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使员工对你产生一种亲切感、亲和力、信任感,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方式会更起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情绪管理有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有“爱心”,一切为了职工。企业管理者对职工必须具有“爱心”,以职工为本,一切为了职工,为了职工的一切。要让职工体会到管理者是他们的朋友。管理者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每个职工,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与职工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职工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用崇高的爱心,点点滴滴融人每个职工的心灵。既要关心爱护优秀的职工,更要关心那些后进职工。

二是强化民主管理。当代职工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他们反对等级森严的管理体制和独断专行的管理方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作风要民主,要平等待人,要淡化和模糊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人格上互相尊重,通过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情绪互动来获得工作的动力 。应给职工搭建一个民主参与管理的平台,通过诸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会、意见箱等途径保障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让每一位职工都有机会和渠道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

三是注重情绪投资。情绪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回报性特征。管理者积极、高涨的情绪会辐射给被管理者,使管理双方产生情绪共鸣。组织行为学认为,人与人之间通常有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情绪平衡:你体贴我,我也体贴你;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恨我,我也恨你;你轻视我,我也轻视你;你对我不理不睬,我也对你不问不睬。这些不同类型的情绪平衡心态,维系着各种人际关系。因此,在情绪管理中,管理者应注意对职工进行正确的情绪投资,当然,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情绪投资的“度”,避免出现负面效应。

四是严格要求和赞扬激励相结合,挖掘职工潜能。情绪管理方法要求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赞扬、激励等手段,把被管理者的潜能和积极性发挥出来。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管理者要做到赞美被管理者最细小的进步,而且要赞扬每一次的进步,要诚恳地认同和慷慨赞美。

五是增强情绪教育的原则性与感化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以情感人,而且要以情化人。对职工实行情绪管理并不是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放弃原则性,而是应将坚持原则性和实行人情感化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原则性,对职工的原则性错误,应该公开批评或处分的就要公开批评和处分,以维护企业纪律,警戒全体职工。同时必须以情感人,切实做好受批评处分职工的思想工作,对职工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不应是简单的否定和谴责,而应当是设身处地的分析,满腔热情的评点。即使对那些错误性质严重、必须给予某种处分的职工,也不应当只有冷冰冰的原则而没有丝毫的同情。

六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增进情绪管理。在现代迅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和通信工具,与职工建立起联系,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动态管理。由于网络沟通的特殊性,交流可能会更真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使管理做到刚柔相济、严宽相映。所以,管理者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应该融进情绪的因素,善于研究“人心”,懂得用“心”去管理“心”,用“情”去感化“情”。少用一些诸如“必须”、“不准”、“严禁”等霸道性的口气,多用一些诸如“应该”、“最好”、“倡导”等人性化的字眼,避免出现“制度对抗人”和“人对抗制度”的尴尬局面。

3.结束语

从本质上说,情绪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情绪为动力,以组织为基石,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精神为目标,以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对职工进行情绪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感情,不断加强管理者和职工的情绪联系和思想上的双向沟通,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使职工心甘情愿地服从规范,接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