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9:40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52-02

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背景

1.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简单自动行驶机械发展到了机电综合一体化产物。现代汽车已经是一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现代汽车应用中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克服目前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是现代汽车维修实训教学设计创新的必然趋势。一个处于变革中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伴随着“创新”思维,其结果将直接体现在学校办学特色与教学效果上,需要大家来一起来思考和探索。

1.2 实训教学方法改革背景的探讨

1.2.1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工作领域看,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在企业里主要从事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工作;而不是从事企业里开发、设计工作。那么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是技能型或操作型人才。具体到汽车维修专业上来说,应该是满足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求。学生要能适应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要求,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汽修及相关企业满意的就业者。

1.2.2 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中职汽车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可以确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是满足该专业定位要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无论从场地、设备还是师资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汽车维修教学的多种实训教学科目。实训教学科目由初期的只是在汽车某几个总成(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发电机、分电器等)进行认知及简单拆装,发展到现在的总成规范化拆装;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电气、空调等系统试验台架故障诊断分析;整车电气、机械实训;车辆维护、检测等多科目。 教学方法也从简单的实操训练,发展为既有模块化实操训练、又有机电一体化实训方法、多媒体汽仿真模拟维修方法、任务导入式实训教学方法、全信息化理实结合检修教学系统等实训教学方法以及企业式维修培训课程实训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也存在着各种不足的问题,就此笔者通过反复探索及实践,获得以下一些探索性结论。

(1)实训教学活动。

实训教学活动是课堂实训学习的核心环节。对学生学习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实训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偏重于传授知识。虽然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已学知识,但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学中时常存在一个老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教学过程,人数过多,从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锻炼的匮乏。

由于汽车维修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汽车维修企业里汽车维修工作的主要传统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优点是突出了师傅的工作能力,保证了工作质量。如果把它运用到实训教学中,将会促进学生这方面发展。而在实训课堂活动上存在“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手跟手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看起来严谨,但与企业传统模式相比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及指导能力的发展。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实训课上在尝试运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训教师有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尤其是独立智能型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企业要求的维修人才。

汽修实训教学的形式,应是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合理人数的学生的教学过程(例如教学中笔者感到整车电气实训8~10人一组比较合理)。实训过程以学生自主训练学习为主。通过独立的训练以达成自身维修技能及技术学习能力的获得。

(2)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实训手册”,是结合教材、实训车间的实训设备及在基于“汽车维修手册”编写的规范化实训操作指导文本。通过实训手册完成实训项目中的工作任务,增强 “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能力。实训指导书编写应突出有效性,力求简单、明了,使学生清楚了解步骤,便于理解及掌握。指导书还包括对实训操作的考核以及对工作过程的评价,作为对学生实训学习的结果检验鉴定。指导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及对待工作质量的意识。

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

基于上述的探索及分析,笔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命名为“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学生形象地称其为“小师傅工作任务学习”方法。通过在汽车车身电气维修实训学习课中的实际运用,实训课堂教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收到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初步达到了使学生由“适应”企业工作的教学目标变为向“融入”企业工作的设定教学目标。

所谓“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是基于时下广为流行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基本操作前提,以学生自主导向学习和合作为手段,结合企业工作情境和实际操作为参照背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传导等环节,将维修工作任务的进行过程通过教者传递并指导给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它是笔者及其教学组团队结合德国课堂五步教学法,案例引领、任务驱动实训教学法,通用公司企业培训教学等经验基础上而开发出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形式的教学方法。

2.1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实训场地由工作场地(实训工位)和学习-休息(学生学习及查询资料、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安排、运用多媒体讲解相关理论及维修技术知识及学生休息)室两部分构成。先由实训指导教师提出故障案例进行情景描述或通过在实训车辆上设置故障案例进行情境展示,然后对接维修工作任务,接下来教师引导并在必要的时候由具体指导小组组织者(组长)执行工作任务的每一步骤:在学生实训手册指导下,进行准备工作必需的资料查询车辆检查维修操作实施(检查、拆卸、检查、检测、安装)工作结束后质量检查,这一工作过程中由组内排序的下一名学生作为工作助手(相当于组长的徒弟);之后由组长指导该名学生执行工作任务,而其下一名学生作为助手(这时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与后面未轮到的学生进行问题交流),依次进行直到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实训任务(而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在和教师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流后,到休息室按照学习手册的要求,相互交流此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自我评价与工作体会);最后一个步骤是教师考核,这一环节笔者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第一个完成工作的学生由教师打分,接下来由上个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开始指导下一个学生并为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由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如果出现打分错误或指导失误则由教师适当减扣指导学生已得分数(这个打分要求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时就交代给所有学生),这样做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工作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强化了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和升华。

2.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的特色

2.2.1 设置情境,激发对于工作任务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因素。该方法中,教师不仅以一名教者的身份出现,还有意识扮演一名师傅的身份,甚至在某些环节还要把自己扮演成客户。通过情境引导来对接工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如上车身电气实训课时,教师把每个工作任务的起始实施过程从接车检查开始,内容包括准备实训工具车和专用工具以及检测仪表;车内车主遗漏物品、外部身状况(如划痕、凹痕等)检查;工具车内配备实训汽车钥匙、发动机舱翼子板布和车内四件套;该工作任务所需更换的部件及耗材、相关维修资料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同时(如检查车辆;开启车门、发动机舱盖、铺上翼子板布及车内四件套等),要求学生思考做这些准备工作的意义(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及对客户的满意程度等等),并相互讨论。

2.2.2 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增强学习效果

该方法强调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它的突出特色是通过学生指导学生环节,最大化地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知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主动思维能力、指导他人完成工作任务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中成为师傅扮演者),并在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领悟前人的思维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会掌握“师傅”式思维技巧,使工作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为今后成长为机电维修大工打下基础。

2.2.3 树立质量观念,学习沟通方法

该方法要求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里面的详细要求执行每一工作步骤及规范等要求,对必要的检查、检测记录内容进行填写,从而使学生树立质量观念。手册要求学生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学到的东西通过交流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了沟通能力。

实践证明,“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独特互动学习关系。教师作为引导者,负责推进实训工作任务的开展,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了独立思维和指导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2

1.1明确教学目标。

要立足于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课程设计,让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原理以及操作流程,按照汽车修理企业的各项要求,娴熟地应用汽车检测设备、工具来落实修理活动,并且能结合检测状况来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通过全面维修机械系统故障来培养高职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能力。具体来说,要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属性、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相关资料的利用办法;熟悉汽车发动机维修工具及设备的运用方法;具备发动机总体和各部分工作原理、零件型号和结构特征;了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燃料供给系统和曲柄连杆机构等结构特征、工作原理等。

1.2设计教学情境

要结合具体案例,向学习者们展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环境与状况,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可以让汽车4S店的维修师傅作为技术人员进行讲解,而学习者则作为技术人员参与其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落实学习者们的学习目标,确定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学过程之重要性,让学习者们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提升能力。

2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教学案例解析

下面,笔者以汽车发动机中机械系统的温度超过正常标准值这一故障为例进行剖析。一是热情接待预约客户。在接待故障车辆的过程中;要做到礼貌待客,态度热情,了解客户对车辆故障的简短描述,并填写维修单。在得到其签字以后,对维修单加以存档。其后,技术人员应围绕客户提出的问题开展排查。二是对故障车实施初步诊断。将学习者分为多个小组,一般每组五至七人。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再按照汽车发动机出现的实际问题,选用相应工具进行初步判断。技术指导人员应当及时回答学习者提出的疑问。三是形成维修计划。学习者将本小组讨论的维修计划报给指导教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进计划。在将故障原因以及维修方式告知给客户之后,经其同意签字后开展维修工作。四是实施车辆检测。要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作,并且提升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并且全面落实好各项维修程序。五是事后总结。维修完工以后应实施全面检查,确定排除故障之后再清洗车辆、移交客户。同时,针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维修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虚心接受,并及时加以改正。

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教学评价策略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教学课程使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权重是7∶3。具体来说,评价要求如下:一是评价主体的确定。全部考核任务都使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作出综合评价。组长依据小组成员在具体任务中承担的责任与工作质量等作出评价。二是评价标准的确定。要依据企业实际和职业标准,从学习任务完成状况、计划合理性、安全防护以及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考虑。三是评价内容的确定。笔者觉得,该课程的评价内容应包括汽车发动机传动带更换占总分的5%;汽车发动机正时带更换占总分的5%;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维修占总分的5%;汽车发动机汽缸盖和汽缸体维修占总分的15%;汽车曲柄连杆机构维修占总分的15%;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占总分的10%;汽车发动机系统维修占总分的5%;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占总分的5%;汽车发动机动力检修诊断占总分的5%;本课程的终结评价占总分的5%。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3

现代汽车已经成为各种高新技术的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汽车”。由于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复杂化,导致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职业技术(技工)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但智力良好的前提下,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技师,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骨干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一、明确下企业实习的目标

1.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不因自己是来研修而放松自己,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维修实践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该动的东西绝不动;把维修质量放在第一位,积极参与对来厂车辆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维修车间的日常打扫工作,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一定不乱说,充分体现我们技师学院的素质和精神面貌,给实习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以小学生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维修操作相结合,对理论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技能上的不足一直让我非常困惑,因此我很珍惜这次下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实践维修操作过程中,我经常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常问为什么,真正做到不耻下问。

3.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从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优点,以便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第一天去上班,我就发现企业员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在汽车维修车间也是如此,他们安排了值日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对于维修工具的使用,他们也安排了值日表,每天也有专人负责。但也有一件奇怪的事,一个星期下来我没看到他们开过一次晨会,但每项工作井井有条,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便请教了他们的领导。领导反而问我:“你是不是发现我们的卫生、服务、维修工作中有什么不满意的?”我说:“没有呀!就是因为事事做得都很好,我才觉得好奇。”他便接着说:“那还用得着开晨会吗?”我无语。他的回答令我佩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就应该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形式。

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比较高,维修师傅们每保养、维修完一辆车总会把作业场地打扫一下,把更换下来的零部件装好,按照客户的要求放到车内的指定部位。在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上实践期间,我也发现在维修企业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对维修工具的规范使用不够重视。比如:对于维修工具的轻拿轻放做得就不是很好,以及对维修工具的使用也不太规范。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该给学生灌输这样的一个思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汽车维修企业实践期间,我寻找在维修实践中实际操作技能与我们教学的差距,为今后更好的教学、为企业输送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下企业实习的收获

1.明确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的重要性。

在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上实践期间,我发现车辆定期保养在来厂维修车辆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除了事故车之外,定期保养的车辆要占到85%或者更高的比例,因此定期保养非常重要。有许多故障隐患都是在定期保养中发现的,比如减震器、方向机漏油,横拉杆球头磨损、老化等,及时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于从事汽车维修人员来说,对每一辆车进行定期保养时,检查一定要非常仔细,这样才能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告知客户,对车辆进行维修,给各户的车辆使用带来方便。

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常说汽车维修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我觉得“七分诊断,三分拆装”更为确切。因为一旦找到故障点,明确故障所在,则采取换件的方法解决,所以怎样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2.促进自身提高。

通过汽车维修实践,我的实际操作技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下企业实习,进一步激发我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并结合实际故障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同时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我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在今后教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明确了企业维修作业与教学之间的差距。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每一项作业都是在整车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则是以某一个总成进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当然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知道了、重视了,完全可以避免。

三、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1.优化教学课程。

根据汽车维修岗位内容设立课程,当然,近几年在我们汽车系的实际教学改革中,一直在做、而且也努力在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项目应符合“教学能做到,企业也需要”,并且每一个教学项目中的教学任务都应该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维修作业为依据,真正贴合汽车维修企业生产需求。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毕业时就能达到“出炉即成钢”的育人目的。

2.创设工作情境。

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维修岗位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确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位汽车维修企业的员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交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安全生产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明确遵守厂纪厂规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评价既要从学生的角度,又要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

3.理论技能并重。

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操作工作过程或流程为教学主线,在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要体现理论知识对维修实践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体会既要掌握技能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达到既掌握理论又形成技能的双重目的,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医生”。

4.充实一体化教师队伍。

目前我们的师资队伍现状:要么就是理论老师,要么就是实习老师,真正的一体化教师比较少。学院每年都安排了部分教师下企业实习,培训师资。但是每年下企业的教师人数毕竟有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进行整合互补,让一个理论教师、一个实习教师同时负责一个班的一体化教学,因为专业理论教师有较深的基础理论,从而在学习操作技能上应该比较快。另外加上实习教师与理论教师的互融,可以让他们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能力,最终达到既完成教学、又达到充实一体化教师队伍的目的。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4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把整车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等功能相对独立的若干门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对整车实际操作教学比较少,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整车实操技能培养。本文针对汽车维护课程的实施现状与不足,探讨构建“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定位及方案设计、课程实施场室以及设备配套等,尝试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方案。

一、汽车维护课程的实施现状与不足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一般为:一年级为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拆装实习;二年级为发动机、底盘、电气等功能相对独立的一体化课程;三年级主要为专业拓展课、汽车维护(有的学校没有开设此课)和企业顶岗实习。汽车维护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车实操技能,为学生顶岗实习预热。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在“2.5+0.5”模式下设计的,实施过程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开设汽车维护课程的学校中,实施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学校将“汽车维护”放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但随着汽修企业用人需求量的增大,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断前移,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已到企业实习,开设了该课程,但是没有时间有效实施;有的学校整车设备不足,加上学校从教学计划、教材以及场室配套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汽车维护课程的实施多数采用教师演示法展现给学生,学生被动学习,动手参与的机会很少,学不到维护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欠佳;有的学校只偏重实训;有的学校则是纯理论教授汽车维护知识,缺乏维护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汽车维护课程的有效实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必要性

(一)汽修企业业务量大

目前,在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的业务(钣金、喷漆除外)中,有70%~80%的工作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这一数据说明“汽车维护”工作在日常生产中的经常性和普遍性。中等职业学校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整课程,提升“汽车维护”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此外,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技能竞赛把 “汽车二级维护”列入比赛项目,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此项目在日常生产的普遍性,这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和此项目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可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课程时,基本上是把整车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等功能相对独立的若干个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对整车实际操作教学比较少,而构建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可培养学生整车实操技能,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既可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个细分课程的有效补充,提升学生对整车实操技能,培养更贴近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人才;也可以作为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和整车及配件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汽车的整体认识和基本保养维护技能。

(三)突出理实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与实施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就是要通过引入学习领域理念,进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方式转变及场室设备配套建设,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让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要求一体化,从而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定位

(一)引导初学者整体认识汽车及专业入门

汽车维护既是所有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入门工作,也是所有汽车维修技术中最的技能,其知识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可定位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性核心课程,适应于汽车专业方向初学学生,建议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课,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单单只是要求培养学生学会维护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初学学生对汽车零部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及车辆维修基础有一定的认知,对学生日后即将学习的汽车维修知识技能有一个良好的专业入门引导。

(二)汽车维护课程与各细分模块课程的关系

汽车维护操作属于汽车整

操作技能范畴,而各个细分模块则是汽车局部维修的具体化。因此,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既是各个细分模块课程的有效补充,又是学习各个细分模块的基础。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就是要初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更接近企业工作环境的形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技能,为学生适应各个细分模块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预热,为进一步专业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四、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设计

目前,在各大品牌汽车维护保养操作中,形成较系统培训的是丰田汽车公司,学校可以采用丰田汽车公司编写的培训教材《汽车维护操作》、维修手册《丰田卡罗拉维修手册维修规范(节选)》和实操视频《丰田汽车二级维护操作》为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基本资料,进而进行课程方案设计及场室没备配套建设,为课程开设与实施提供保障。

(一)课程设计

根据丰田教材大纲、维修手册和操作视频的要求,建议把课程划分为学习准备理论课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两大部分进行课程设计。

学习准备理论课部分。包括《丰田技术员》《工作安全》《5s》和《维修操作及维护目的》,结合教材和图片资料整合学习资料,设计课件,主要以讲授的形式传授,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前实现理论先行,初步树立学生的工作、5s、安全和企业文化意识。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部分。丰田汽车维护操作步骤是把维护操作分成九个顶起位置进行系统操作,由于教学要兼顾准备知识的学习,操作安排及时间不可以大幅度持续。因此,建议理论实践一体化课根据丰田教材大纲和维修手册,划分为《预检及环车检查》《驾驶座检查》《底盘检查(含升车训练)》《更换发动机机油》《底盘紧固操作》《轴承轮胎检查》《制动器维护》《更换制动液》《发动机舱内检查》《空调传动桥检查及核查恢复》等10个工作任务,各工作任务课程设计由该工作任务所要求的学习目标、保养知识准备、实操步骤指导说明和学生工作任务单组成。

1.学习目标设定:整合各工作任务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保养知识和操作技能。

2.保养知识准备设计:整合各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保养知识,开发出相应的学习资料和课件,供在学生需要了解及教师讲解保养知识时使用。

3.实操步骤指导说明设计:开发实操指导说明书,重点介绍各工作任务的技术要求及规范,供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中查阅参考。

4.学生工作任务单设计:设计各工作任务的学生工作任务单。主要体现工作流程、操作步骤、所需工具设备、技术标准、测量填空、工作安全和师生评价。共中主要计划与实施操作步骤大多由教师根据教材和维修手册设定,个别简单的工作任务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计划制订方案。

(二)场室设备配套建设

为了有效实施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必须建立一个有良好通风、采光条件和配有尾气处理及噪音消除设施的一体化教学场室。为了便于教学,场室应建成类似企业的工作环境,采用涂漆地板,在墙上张贴5s及工作安全警示标语,营造职业氛围。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场室划分为集中教学区、分组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和工具存放区。

在一体化场室中开辟集中教学区,配备讲台、黑板、学生桌椅、电脑、投影仪、音响、摄像头等多媒体教学平台,形成独立较封闭的房间,师生容量在 60人左右为宜。为了实现良好的分组教学,开辟分组教学区,配备5至8个相同的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举升机、卡罗拉拉车型等,形成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维护操作的教学工作场所。资料查询区配齐丰田汽车编写的《汽车维护操作》教材、《丰田卡罗拉维修手册维修规范(节选)》以及汽车维护基础知识等资料,便于师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查阅。工具存放区配齐汽车维护操作需要的工具、量具和配件辅料,便于实施汽车维护的各种操作。

五、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实施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单(或学生制订的工作计划)为学习媒介,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指导为基本原则。学习准备理论课程在集中教学区完成,利用多媒体教授;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布置任务(集中教学)、制订计划(分组讨论,此步骤可增减)、尝试学做(分组教学)、释疑解惑(集中教学)、完成工作(分

组教学)、小结评价(集中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施。

下面以《更换发动机机油》工作任务为例,用新老教学方式对比说明课程实施需转变师生角色,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学生已经掌握举升机的正确使用及车辆升降操作,明确更换发动机机油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法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工具、机油、辅助工作资料等,然后按照教师原先设计好的步骤示范“更换发动机机油”的操作过程并提醒注意事项。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更换发动机机油练习,再把学生集中起来,总结工作过程存在的问题。

教法和教学效果分析:1.教师以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学生的接受能力未必能完全跟上教学节奏;2.学生只能“依样画葫芦”,缺乏独立思考与自主制订实施计划的能力培养;3.教师准备好工具、辅助工作资料等,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4.学生在学习时不清楚工作的前后联系,工作没有目的性,缺乏有效抓手,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只能跟着教师传授内容被动学习。

(二)新教法

1.布置任务:学生到集中教学区,由教师以日常汽车维护案例引出维护任务,明确工作任务目标,描述大概工作内容,布布置学生讨论制订《更换发动机机油操作》实施计划,要求体现操作步骤、设备、工具、辅料、技术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2.制订计划:学生分成与工位相适应的若干小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维修资料和教材,讨论制订《更换发动机机油操作》工作计划,教师协助学生确定计划。

3.尝试学做: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工作实施前设备、工具、维修资料和教材的整理整顿,组织学生按照各自《更换发动机机油操作》计划实施工作,提醒工作要点、工作安全及注意事项,教师记录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释疑解惑:学生再集中起来,教师针对学生在尝试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突出工作要点、示范关键技术的操作规范。回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互动,同时讲解学生需要更进一步了解的机油理论知识。

5.完成工作:再次分组教学,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更换发动机机油操作》计划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进行指导。完成工作后做好检查恢复,工具、设备和维修资料整理整顿,场室清扫清洁,做好5s及工作安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小结评价:集中小结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回应维护案例操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对各小组成员表现进行工作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鼓励先进,勉励后进,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

新教法教学效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及制订工作计划的机会,更接近企业的工作环境,同时让学生在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时学到汽车维护操作技能,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和技能,学得愉快轻松。

六、结束语

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是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思想体现的教学过程,要在教材优化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场室设备配套,还要彻底转变师生的教学角色方能有效实施,展现教学效果。源于教学实践的汽车维护课程设计,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丰田汽车公司. 汽车维护操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卡罗拉维修手册维修规范(节选)[m]. 2008.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29-03

作者简介:万荣国,男,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陈洪胜,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罗怡红,女,讲师,汽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技能竞赛背景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编号:2011B457)的阶段性成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机电工程学院开办的六个专业之一,是学院规划的规模居中的专业,历年招生人数经计划调节控制在130人左右。六个专业中汽车类的专业只有这一个,为办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实际,将其作为学院特色专业进行建设,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社会合作,强化技能培养,拓展专业面,努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岗位需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举办的过程,始终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有关岗位要求。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方案制定的研究内容,另文进行阐述。本文主要阐述,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拖的部分及其对象的发展。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重点专业,进行相关的建设,可以建设汽车专业群,以便更好地适应汽车后市场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多方面的需要,一般汽车专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采取这种做法。我院因专业设置规划、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制约,不能沿着这条路子走,为了培养就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适应面广的人才,我们利用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探索了“一拖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汽车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

二、“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一拖一”的前一个“一”是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总和,后一个“一”是指汽车营销核心课程相关内容及学习目标。前一个“一”的实施对象当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后一个“一”的实施对象是我院“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以下简称“汽协”)的会员。“一拖一”的拓展内容为什么定位为“汽车营销”方面?这是因为汽车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巨大,并且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之上,再学习汽车营销方面的内容无须更多硬件设备要求,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衔接学习。笔者认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最终选择汽车后市场哪一方向的工作,跟学生的兴趣、性格、知识储备及某些方面的特质关系很大,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执著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与养护、汽车及零配件销售等方向从业的各占一定比例,因而实施“一拖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规划,以便他们极早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努力下去,早日成才。实施“一拖一”模式的后一个“一”依靠的是学院建立的课堂之外的活动实践支持平台。总体来说,我们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全体学生的专业教学来带动“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实践,同时要通过“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的学习实践,来反作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为该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习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更多专业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下:

三、“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实施好“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汽协”指导教师和会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在指导教师对“汽协”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汽协”组织建设、构建知识学习平台、安排会员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跟踪指导培养等途径来实现。

1.加强“汽协”组织建设,团结凝聚新老会员。“汽协”于2009年5月由原机电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07级的李松、郭佳、余文强、华秋生、魏夏夏等学生发起成立,经过各年级“汽协”会员的薪火相传,至今已走过了近5年。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协会,同时配合“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汽协”对《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服务连锁经营研究会章程》进行修订,精简了协会部门,修改了理事会成员选举办法,建立了协会换届制度,在招收新会员、部门干部配备、搞好“老带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协会和各部门要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有效开展工作并及时做好总结,协会会员要严格遵守协会纪律,干部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经过整顿和培训,“汽协”会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汽协”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汽协”运行平稳有序,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成为凝聚广大会员的有效平台。

2.精心设计制作“汽协”网站,让其成为会员活动和学习的平台。2013年5月6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研究会网站正式开通,“汽协”举行了网站开通仪式。“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应邀出席开通仪式并表达了自己的祝愿:“愿协会网站是同学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大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汽协”网站在规划阶段就明确“网站是会员活动的场所,也是会员学习的场所,要贴近学生”这个主旨。对设计制作人员提出网站要达到如下要求:一是能发挥好链接历届会员的作用,网站管理搞好传帮带,在网站维护下去的同时,会员都能得到锻炼成长;二是能让会员对网站有兴趣,通过办好会员风采展示等栏目,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汽协”的活动;三是在“汽协”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在引导和支撑会员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等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起到培养会员学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后制作完成的“汽协”网站达到了紧扣协会宗旨、职能,简洁、务实,功能强的目的,包括汽协概况、会员活动、汽协动态、学习视频、技能竞赛、职业证书、网文网课、汽协荣誉、网上留言等一级栏目。网站经过大半年的运行,反映良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整合利用网络资源,为会员提供周到服务。网络上有关汽车教学的资源包罗万象,并且有些资源分散不便查找,为“汽协”会员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条理明晰地呈现给他们。可以按需点击学习,节约大量查找和选择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汽协”网站整合的资源应该包含哪些?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整合的资源不能太杂,质量要高,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拓展的汽车营销课程的学习,并贯穿实践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证等内容,以视频资源为主,帮助学生克服专业课程学习的困难,更好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多与实际接轨的内容,可以通过链接引导会员到大型网站汽车频道如搜狐汽车、腾讯汽车学习。

“汽协”网站首先重点突出地整合了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和实践核心学习内容,如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汽车整车拆装、汽车总成拆装、汽车维护、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方面的视频,这些视频给学生课后学习和复习巩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次整合了汽车营销方向及汽车维修工培训、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的视频,如《汽车百年》12集、《二手车选购》30期、《汽车驾驶技术讲座》9集、《初级汽车维修工》(上、下)、《中级汽车维修工》(上、下)、《汽车高级工培训教材》、《朱军汽车维修讲座》、《全国汽车技能大赛二级维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视频进一步打牢了基础,拓展了知识面,收获极大。还整合了《汽车文化》、《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车损与定损》、《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高职院校省、部级汽车营销方向网络精品课程,这些网络课程体系完整,视频较多,便于自学,是提供给“汽协”会员拓展学习的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会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各自实际进行选择学习,从而提高汽车营销方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优良的教学资源便于自学,并且使学习效率成倍增加,因而会根据情况变化对网站教学资源适时更新和优化。

4.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引领带动汽车营销方向课程学习。“汽协”每学期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通过教师专题主讲、观看汽车专业知识视频、会员专题讨论等形式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体会员学习汽车营销方向的课程。“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过长期研究并有实践经验和较深见解,他给每届会员带来的系列讲座“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展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受学生好评。学生认为: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今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学什么、做什么,对前途更加明解,充满希望。“一拖一”模式实施以来,“汽协”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已经形成氛围,如“汽协”安排专门时间组织会员讨论“汽车技术”知识,每届“汽协”会员在组织集中观看网站平台上《汽车百年》、《二手车选购》部分视频后,还要求利用业余时间看完全集并写出观看体会。此外,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讲座在“一拖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将陆续开展,以促进“汽协”会员汽车营销相关课程的学习。

5.开展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汽协”自成立以来,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汽车会员得到极大锻炼,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1)常态组织参观活动。组织会员参观4S店、汽车修理厂、汽配城、武汉华中国际汽车展,带领学生实地认知汽车企业、汽车品牌及车型、汽车新技术、汽车销售和服务流程,感知汽车销售和维修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对汽车后市场的兴趣。

(2)开展假期企业实践活动。假期安排”汽协”会员到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武汉华丰汽车修理厂、东风本田汇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修理厂、4S店学习汽车维修、保养,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技能。假期企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巩固成果。

(3)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2010年,我院选手参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湖北赛区汽车技术项目选拔赛,获二等奖(第四名);2008级汽修专业实习生代表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参赛武昌区汽车二级维护比武,获得了理论项目第一名、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历年来,校内举办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汽车工艺检测大赛、发动机拆装大赛、汽车营销大赛等专业竞赛活动。

(4)积极承接社会调查项目。受湖北省运输与物流协会(省道协)委托,“汽协”会员2010年、2011年、2013年三次承担武汉地区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CAACS)调查(卡思调查)的现场访问、收集数据工作,所做工作受到了省道协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参加卡思调查的“汽协”会员在正式调查前,在省道协接受了市场调查、营销知识及技巧方面的培训,成为合格的卡思调查员,通过卡思调查项目后他们在汽车知识、沟通和社交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升,有的甚至是质的改变,在即将进入社会之前上了一堂生动、重要的实践课。完成卡思调查项目可以说是机电工程学院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办学过程中,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做出的成功实例。

四、成效与展望

纵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这几年的办学情况,在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一拖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效:

1.弥补了汽车专业师资力量与校内实训条件的一些不足,较好地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一部分求知欲望强烈又颇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汽协”这个平台组织的各种活动满足了学习需求,知识和能力更上一层楼。

2.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适应面广、适应能力强,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突出。例如,深圳有车邦汽车美容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有5家店面的店长(副店长)由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担任;最近几年到知名企业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稳定就业的学生共有7人,基本都在车间服务技师岗位工作;2007级毕业生余文强任湖北三环捷通汽车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店面督导总监,2009级毕业生张天勇任武汉三鑫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修理厂厂长,2007级毕业生魏夏夏、2008级毕业生陈康任4S店机械维修技师,2010级毕业生黄秋生任4S店销售经理,等等。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6

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新的电子电气装置迅速配置在汽车上,各种新的故障也随之而来,成为汽车维修中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技术经理、维修骨干等关键岗位都要求由具有一定汽车电气专业技术水平、懂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担任。汽车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满足不了汽车维修岗位的要求。为此,我院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进行了新教学改革。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汽车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汽车机电维修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电工电子》等课程的基础上,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核心课程。专业技能与生产过程结合紧密,岗位较为突出,实践性强,对专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分析,归纳各阶段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开发整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结合课程特点通过认真细致的研讨,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式案例教学改革。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课程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的工作能力,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召开《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建设研讨会,从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汽车维修工等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①蓄电池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②交流发电机及其电压调节器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③起动机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④点火系统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⑤照明系统、信号系统、报警装置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⑥汽车仪表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⑦汽车辅助装置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⑧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结构、原理和检修方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②培养学生具有对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的检测、维修、试验和故障诊断能力;③培养学生读识汽车电器系统电路图的能力;④培养对汽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的实践技能。

3、素质目标:①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②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④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⑤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学习情境设计

核心课程改革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涉及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式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教学中合理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我们为本课程设计了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中有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完成学习情境中工作任务为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以相应职业标准为依据完善教学单元,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以职业技能题库为教学任务目标,并与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本课程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三、教学实施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引入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学习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步法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教学活动在一体化教室进行。

下面以完成第7个学习情境来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电气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首先分析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以任务带动教学,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本节课从汽车电路图的种类、常见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标志、汽车电路绘制及识图要领入手,介绍各种典型车系的电路分析、汽车电路检修常识和注意事项等。相对于汽车电气检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整车电路分析和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的关键部分。它既是对之前学习的汽车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及辅助电气系统的总结,也为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进行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了逻辑诊断思路。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的绘制方法;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流程,进行故障排查;

②能力目标:读懂汽车电路图;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分析线路电流走向;

③素养目标: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2、教学任务

拆画分析汽车电路图及故障诊断。

①工作设备:汽车电器实验室,桑塔纳轿车全车线路实验台、万用表、导线、试灯、拆装工具、桑塔纳整车电路图。

②工作任务:桑塔纳全车电路分析(整车线路分析,实物对照);连接启动电路;故障排查。

③专业能力:具备拆画分析子系统电路图能力;使用检测工具对元器件及线路进行故障检测能力。

3、教学过程

①任务布置:连接启动电路(在纸上设计电路;用所提供的零件按要求连接电路,实现启动功能;接入电源,进行检测);桑塔纳轿车喇叭不能正常工作,要求修复。

②资讯讲授:讲授为完成本工作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指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参考资料等。

③决策: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工作步骤、时间分配、交流形式、自评方法、结果展示等。

④工作实施:指导学生完成启动线路连接,完成喇叭故障排除,对每一个所完成的工作步骤进行记录,分析。

⑤检查评估。

四、小结

本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出行动领域,分析选取内容、序化出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实现从学科体系课程的解构,向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的转化。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工作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而教师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7

“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是各类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以下为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 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安排

1.1 课程的设置

将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一体化教学的形式设定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可设置:电控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钣金与涂装、汽车机修、汽车保养等六大课程。教学安排可以根据技术的难易度来设定和调整教学的课时量、制定开设的学期等。

1.2 教学的安排

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应合并进行一体化教学。“教学生产化”需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教学班级人数应安排在40人左右,班级小组名称采用汽车修理厂操作岗位的名称。

2 教学方法的运用

2.1 学生应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

2.1.1 生产流程。汽车维修企业的主要业务是汽车的售后服务、维护保养、检查、维修等。服务流程是指从车辆进厂接待开始,经过确认故障点、制定维修方案、派工、维修作业、质量检验、试车、结算、车辆交付出厂这样一个过程,汽车4S店多采用该生产服务流程,教师应在教学当中向学生讲述企业的生产过程。

2.1.2 生产组织方法。就是指汽车修理作业时,要求被修复或更换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对维修车型复杂,维修故障点较多的可以考虑制定维修方案,多工种参与维修,要便于组织流水作业,修理效率较高。国内维修企业大都采用统一的修理法,就是将汽车维修作业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工、钣金、涂装等,全部修理作业由一个班组负责完成,辅助工种如:电焊、轮胎、钣金、电工等专业性比较强工种由其他专业班组配合完成,学生应了解企业如何分配工作岗位,制定维修方案等。

2.1.3 生产工艺过程。就是汽车修理的工艺过程,包括接待客户、接车、外部清洗、诊断检测、零件修理、总成及部件装配试验、出厂检验、维修费用结算和交车等。

2.2 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教法要得当并适应“教学生产化”的要求。教师应了解企业的运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符合“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教材、教案、教具的使用要熟悉,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

3 教学应符合生产的要求

3.1 教学的内容应更全面

汽车维修行业的工种分类较细,如: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油漆工、汽车美容装潢工、汽车保养工等种类繁多。现在每一个汽车维修工种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同时汽车修理企业对汽车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以外,更需要一专多能和专业素养的技术人才。汽车机修工又懂得整车电路;汽车钣金工又会做油漆;汽车保养工又会美容装潢等。这就要求学生对汽车维修的每一块内容都得了解并掌握。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全面,学生可以学习到汽车汽车发动机部分、汽车汽车底盘部分、汽车电气设备部分、汽车美容装潢部分、汽车新结构部分、汽车钣金部分、汽车油漆部分、汽车快修快保部分、汽车自动变速器等实训项目的拆装和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内容。

3.2 教学形式的改变

学生在学校学习了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后能否直接上岗,最重要看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生产化”除了具有实训项目和内容供学生学习外,还要有实践操作的汽车维修项目(教师对车辆设置的故障应千变万化,把汽车容易发生的一些故障结合到教学中来)。实践操作的内容与汽车修理厂的生产形式应相同,在操作过程中注重效率强调质量。学生经过了实践操作的汽车维修项目学习,就能做到与汽车修理厂的实践操作内容接近,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较容易的承担工作任务。

4 学习的方法要结合企业的要求

4.1 教师如何教

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学习信息、内容主要是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因此老师教给学生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很用要的。老师要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都教给学生,使他们了解原理,掌握知识。“教学生产化”老师除了传授一定的技能知识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适应企业的要求。

4.2 学生怎样学

在学校里老师教给学生汽车维修的知识,而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当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再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即使汽车修理厂的师傅也不会一直指导学生操作,学生总会遇到在学校没有学习过的汽车故障,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主生产的能力,独立完成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5 教学应结合“6S”标准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8

汽车是一个朝阳的产业,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所以存在着刚性需求,同时汽车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维护和经常处理相应的故障,因此造就了汽车维修专业的火爆,极大部分的中高职教育学习和机构都存在汽车专业,但是很多学校的汽车妆业并不能让学生得到有用的知识。我国很多汽车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

1 我国汽车实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汽车教育的教师师资力量不强

汽车教育的教师一般有两种构成,第一种构成就是学术类、这类教师主要是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毕业的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着一定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也是在理论知识非常全面,但是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此类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差,有时动手能力甚至不如学生,零件拆卸有着不规范,会对学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另一类教师,一般都是汽车维修工出身,有着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很多动作熟练,是学生的榜样,同时在老维修师身上都有着很多技巧,这些技巧对学生在今后的操作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类老师也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些教师虽然对维修很在行,但是对实际的原理却知之甚少,同时有些教师文化水平较低,不适合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

1.2 校企合作的工作做得不好

汽车维修教学主要依靠的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为辅。所以很多学校都与企业建立联系形成校企合作的格局。在校企合作中如果学校的实力不好,或者毕业生的水平差,就会让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拒绝合作在中职院校身上经常发生,因为中职学生一般20岁下,正处于叛逆期,耐心和毅力较差,用时做事容易毛手毛脚,经常对企业造成设备损坏,或者损坏车辆的零件等,延长汽车的维修时间。因此企业逐渐的厌恶与中职院校的合作,尤其是越大的汽车企业就越对中职院校排斥,所以中职院校为了安排实习被迫将学生安排的规模很小的汽车修理铺,甚至摩托车修理场所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就在实习中接触不到良好的汽车,实习维修车辆技术过时,不利于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1.3 汽车维修技术壁垒

汽车维修技术壁垒是指汽车维修出现特殊化,就是说一些通用的维修技术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以前的汽车修理行业有这么一句话:'会修捷达,你什么车都会修。'但是汽车产业经过变革之后,汽车维修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汽车生产的获利被压的很低,汽车企业获利主要依靠的是汽车的售后以及汽车的服务。汽车售后维修出现较为严重的技术壁垒,各家汽车技术的原理相同,但是汽车的结构却千差万别,所以现在一个优秀的BMW的维修工,不一定能处理的了Audi汽车的轻微故障。所以在中职的教育中技术壁垒,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着不仅是中职汽车教育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汽车维修教育机构的问题。汽车的技术壁垒强迫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方向,同时必须向4S店发展,因为新生产的汽车都是带有技术壁垒的,维修汽车会逐渐出现汽车的各个品牌专门设备,而这些设备是一般维修个人企业难以得到的。

2 教学的解决措施

2.1 图片、动画或影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犹如交响乐之序曲,戏剧之序幕。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承担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复习相关已学知识、指明教学目标、酝酿情绪、渲染气氛等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2.2 实习演示,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汽车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汽车各部分的原理上,有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知所云。如果能够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效果将完全不同。如笔者在讲授发动机中“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因其结构比较复杂,且在燃油喷射过程中,燃油从喷油器进油接头进入针阀体下部环形油腔过程中,燃油是流动的,针阀在开启过程中是运动的,还有喷雾质量等,教师都较难以讲授清楚,学生也难以掌握。如果利用相应的教学软件,将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便能很清楚地弄清喷油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情况。

2.3 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补充汽车新知识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也不断地应用于汽车上,为了让学生掌握汽车新技术内容,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汽车新知识。但作为传统的“印刷品”教材,由于编写出版的周期较长,教学软件的开发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长,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可以随时将汽车新技术内容及时补充到课件中去,同时也有利于本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如笔者在讲授“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时,结合网上搜索和维修企业培训的资料整理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更新了学生专业知识。

2.4 课堂教学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是课堂理论内容的延伸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种教学称为参与性教学。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知识和智能的全面发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汽车专业的理论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如在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检测教学中,采用了现场教学,笔者让学生在发动机试验台上演示每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学生在试验中争先恐后,激情高涨,表现欲和成功感得到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试验上,在形象、具体的试验引导下,学生对故障的原因和排除办法都能很好地掌握。有效地避免了教学陷入空洞乏味,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搞“满堂灌”的状况。

3 总结

在中职汽车维修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汽车教学的老师两级分化,要么懂实践、要么懂知识,所以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分开教学。第二个问题就是校企合作不畅通,所以可以企业招聘的方式,有企业自己选择人数和学生的成分。第三个问题是汽车产业逐渐形成的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汽车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所形成的不然趋势,针对汽车技术壁垒中职人员应该让学生做好技术规划,争取在一个品牌中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龙娇.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汽车维修教学创新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3).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9

二、《汽车空调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做好市场需要调研,正确定位课程。我国的大部地区处于北温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冷夏热分明,冬冷气温低至0℃以下,夏热气温高达38℃以上。我院所在地广州市、珠三角地区以“炎热”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高,年炎热时间长,太阳光照强烈,空气湿度偏高。我国的气候特点就决定了销往我国使用的汽车必须选装冷、暖空调,特别是冷气空调。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汽车空调的使用量大、使用时间长和不同档次混存,并向全自动空调发展的态势。从而带来了汽车空调维修业务量的显著增加,同时也向汽车空调维修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这就给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带来了难逢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由此可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汽车空调作为一个章节放在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中来教学,或作为一门少学时的选修课让学生选修,学生仅了解或掌握一些汽车空调维修常识,这是远远不能适应汽车空调发展及其维修市场发展需要的。为此,我校自2005年开始就把《汽车空调维修技术》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课程来教学,后来又由选修课上升为必修课,教学方式由理、实分开教学发展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维修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技能,并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逐年增大实训的比重。在2007年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这门课程定位为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和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2008年又将这门课作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参照国家汽车维修高级工职业资格考证标准和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和实施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来说,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使学生在大专学历和高级工职业资格层次上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汽车空调常规维修作业和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作业。(2)掌握学习和运用汽车空调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3)养成强烈的专业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职业道德。特别是汽车空调维修的环保意识。

(二)明确课程设计理念,理顺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按照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1],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组织课程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做到“理论、技能、价值观”三者的高度统一。(2)课程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和学生调研,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其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本课程以故障现象和维修作业为载体设计了5个子学习领域,25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1)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知识的获取依赖学习,而技能的掌握依赖练习。以空调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来设计学习情境,体现了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通过情境实施,使学生自主学习与练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具体化和有形化。学习情境在一体化实训车间实施,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2]“,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完整化。3)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进行教学。根据需要,部分学习情境安排在企业实施,由企业人员指导,实现了教学场所由学校向企业迁移,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

(三)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本课程由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提前到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并安排好本课程的先行课程(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英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以及后续课程(如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与技能上,按本课程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制订正确的维修方案,采取正确的工艺步骤,去解决汽车空调使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即汽车空调运行故障。其中把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分析和制定具体的维修工艺作为教学的两大难点。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一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形式,结合汽车维修企业的汽车空调维修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感性的体验,通过耐心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维修的理论知识;二是积极创造实际维修化的实训环境,以任务驱动,以项目导向,让学生在实际课题的训练中学习汽车空调维修技术,积累维修经验;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求精、安全、协作的职业道德素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汽车空调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操技能的取舍、课程案例的选择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汽车维修市场的需要,以及学校教学安排等实际情况而定。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企业调研,依据“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原则,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以故障现象为载体的14个学习情境和以维修作业为载体的11个学习情境,共25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四)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如前所述,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用的《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教材也没有摆脱传统的三段式学科教学模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桎锢,理论讲得多,实操讲得少,而且缺乏适用性和针对性。为此我院汽车教研室在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资深教师和汽车维修企业特聘专家共同编写了汽车空调配套教材用于教学,例如,《汽车空调维修技术》、《汽车空调维修实习指导书》和《汽车空调维修案例精选》等。

(五)合理选用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1)充分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优势,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我院自主开发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CRP,即CampusResourcePlanning)中,富含由教学经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的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2)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台架实车”的教学优势,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虚拟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它将学习者的学习、训练及自我检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积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3]。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汽车空调拆装、检修等虚拟实训,然后再进行台架实训,最后进行实车实训,这样不仅能提高实训的效果和安全性,还能降低实训的盲目性。(3)充分利用“实况录象+岗位实践”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对岗位工作的感性认识。一是通过到汽车维修企业去实地拍摄汽车空调维修的实况录象或购买类似的光碟,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下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三是将汽车空调维修实习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

(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来解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认定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以人为本对能力进行整体评价,为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4],按此评价观,应改革“一次期末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做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并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每个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完毕后就组织该学习情境的考试与考核。将口试、笔试、开卷、闭卷与实物考试相结合,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作业、测验等),削弱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5]。(1)理论考核:采取“课堂考勤+学习表现+课外作业+学习情境考试”四合一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考勤、学习表现、课外作业三项占50%,学习情境考试项占50%。学习情境考试以“选择题、判断题、填图题、问答题、分析题”等为考试题形,采取100分制,闭卷考试60分及格,开卷考试80分及格。(2)实训考核:采取“抽题实操”和“考核表记录”的方式进行考核。从不少于20个的考题中随机抽取5个考题(满100分)进行实训考核。实训考核表如表2所示。考核表中的“考核项目”要尽可能用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本课程的技能,且必须包含“文明生产、安全作业”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栏要尽可能明细、具体,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实训考核成绩以0分计。(3)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分别以50%或40%和50%或60%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汽车维修工实习工作例10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学习任务

通过分析完成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无法起动、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动力不足、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怠速不稳、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排放异常四个典型故障检修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参照汽车柴油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确定了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无法起动检修、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动力不足检修、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怠速不稳检修、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排放异常检修等四个学习学习情境。根据认知规律,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故障检修能力,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序化。本课程将四个学习情况具体化为十二个学习性任务。如“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无法起动”这一个学习情境就划分为电控柴油ECU电源电路的检测、电控柴油机燃供给系统的检修、电控柴油机共轨压力无法建立的检修、电控柴油机主控传感器的检修、电控柴油机预热系统的检修等五个学习任务。

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结合汽车维修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按学生认知规律,采用并列或递进相结合的结构来呈现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工学一体化学习站可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引导文学习知识、大脑风暴、案例导入、模拟教学法、进行小组讨论、在关键技术中可进行示范演示、分组实施维修作业、小组成果展示等的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全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分工与合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渗透自我学习与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以完成任务的主要步骤为序,结合教学组织与学习特点,可将四个学习情境按工作步骤或作业流程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来实施教学。如“汽车电控柴油发动机无法起动”这一个学习情境就划分为ECU电源电路的检测、电控柴油机燃供给系统的检修、电控柴油机共轨压力无法建立的检修、电控柴油机主控传感器的检修、电控柴油机预热系统的检修。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按项目工作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基本环节实施教学。也可按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接待资料收集与处理制订计划实施维修作业维修质量检验总结与评价”等工作流程进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将汽车维修企业工作流程的实施在项目教学,让学生从“明确任务、任务准备、制定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验、任务评价”的“六阶段教学法”。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引导课文法、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在学习电控柴油机检修的故障诊断的岗位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工作的对接,结合一体化课程内容等多种教学方法,如项引导文法、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引导等。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二和学习情境三、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学习情境四、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