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1 11:59:06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20-01

PPT课件因简单易学,制作费时少,操作方便,具有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以新课标四年级下册1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谈谈PPT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标注”,使理解化难为易

在PPT课件“绘图工具栏”的“自选图形”里,有“标注”图形可供选择。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二小”从插入视频关于二小故事动画化片。当课件出示时,学生都争着举手回答,轻而易举的明白了这篇课文的意思,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了二小就是小英雄。在这一环节中,我把 “标注”做成“进入”和“退出”两种动画,出示时达到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意思的教学目的,再用退出动画让“标注”从下方消失,显示原幻灯片内容。

二、运用“文本框”,巧妙归纳主要内容

“文本框”在PPT课件中运用较多,“文本框”中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中,为了训练学生知道每段的主要内容,课件先出示:放牛的人是谁(),他没有放牛去了哪儿(),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吗(),二小把敌人带到那里(),敌人怎么杀死二小的(),他是为了谁而牺牲的(),牺牲十几岁( )。再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根据题目回答问题,并且在学生回答后,点击鼠标,课件括号里就会出示预设的答案:放牛的人是谁(王二小),他没有放牛去了哪儿(给敌人带路去了),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吗(听了敌人的话),二小把敌人带到那里(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怎么杀死二小的(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他是为了谁而牺牲的(为了八路军和老百姓的安全而牺牲的),牺牲时几岁(十三岁)。

这些预设答案之所以能在老师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括号时里,是因为采用了:插入文本框编辑文字拖到相应括号设置动画效果。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巧妙归纳出《歌唱二小放牛郎》主要内容,

三、运用“补色”,增加阅读教学的“品味”

PPT课件中的补色,能使预设的重点词语在品读过程中,显示出与其它内容不一样的颜色。《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自然段中,既有表现问题的,又有体现主要人物,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这些词语凸现出来,变化成与其他内容不一样的颜色。我在制件课件的过程中,先将这些词在课件中的位置空出来,插入“文本框编辑文字自定义动画补色效果选项触发器设置”,采用这种方法,我将所有词语做成“补色“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说从自己的读书声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时,进一步追问是从哪些词语看到每段的重点意思。

四、插入图文,有助于阅读教学中动情诵读,增加“读味”

PPT课件可以很方便插入有助于教学的图片,在图片的旁边编辑相应的段落,使整个幻灯片图文并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二小不熟悉。我在幻灯片的一边插入了二小的图片,另一边出示这段内容。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了解了王二小,头脑中有了王二小的样子。再引导学生 “大声读、小声读、有节奏地读”,把全文读成一首歌。是那么的有趣,迷人,耳边好像响起了枪声。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更有助于学生动情诵读,增加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五、恰当运用幻灯片的切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利用PPT课件中幻灯片之间的切换,可以使文本内容略去一部分,用来训练学生的背诵。《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语句优美,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有一环节就是训练学生的背诵。让学生看着完整的内容,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后,幻灯片切换到下一张,略去了其中一些词语,幻灯片内容变化成:牛儿还在(),()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贪玩玩耍(),那放牛的孩子是()。采用幻灯片的切换,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2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习二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稍快--

快-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3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1.1导入: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乐段:1234567

速度:中-中-稍快--快-中-中-中

力度:mf-mf-f-f-mf–mf-mf

情绪:悲伤-稍紧张-紧张-更紧张-愤恨悲痛-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第四段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的叫卖场景,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4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 影响 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 艺术 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 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 理学 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 理论 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 方法 :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 规律 。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 学习 ,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 音乐 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 艺术 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 :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中 -稍快-- 快- 中-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 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 发展 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 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 社会 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 自然 ,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 影响 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 教育 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5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3.002 

作者简介:赵书峰(1972~),男,文学博士,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北京100015)。

收稿日期:2011-03-11

一、仪式相关概述

(一)仪式地点

仪式地点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脉西南端,[1]距县城80多公里,毗邻新化县奉家镇“瑶人冲”遗址约有15公里左右。该村四面环山,隔山相望就是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的“花瑶”居住地。该村有800多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大部分居住在山中的平坝地区。当地农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金银花为生。

(二)仪式时间

2010年2月21日8:10分—2月23日14:43分(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共三天两晚。

(三)坛场布置

1.神坛布置

仪式的神坛,主要用在巫、道、傩法事中,其中,道教法事的神坛分为正案和副案。正案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上层神仙主要是道教的三清神,中层为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①和道教的开启祖师,上节供奉主要神灵,中节是长方形容器,内盛米,下节供八仙、元皇上帝、三元将军、祖师神像等,以及各种酒牲。下坛放梅山神坛——张五郎左手拿剑,右手拎鸡,双脚倒立的神像,以及各种贡品。副案上放有酒牲、香及四值功曹神像。其正案的周围用五色彩纸,装点成的一个“五色花坛”,并在坛场的三面墙上挂满了娘娘的剪纸神像。(图1②)在神堂正门口上面贴着对联为:

左:三清大道;中:元皇北极驱邪院;右:请降香坛

2.傩面具

主要有:(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土地、报路郎君、开山小将、杨十九郎、三宵娘娘、开洞郎君、长工郎君(图2)。

3.法器、乐器

法器、乐器主要有:令牌、拙板、头巾、柳围裙、头匝、师刀、师杖、牛角、铜铃、大鼓、小锣、大锣、木鱼、中钹、竹笛(但仪式中没有使用)。

(四)执仪人概况

二、仪式及其音声构成

三、“和娘娘”音声形态的分析与描述

(一)基本形态特征

1.音阶、调式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音乐的音阶主要以三声、四声、五声性为主。在调式方面,道教音乐部分多以五声性徵调式为主;巫傩及民歌部分多以三、四声的羽调式为主,旋律骨干音基本由la-do-re(窄声韵⑤)、la-do-mi(小声韵)构成。笔者对《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南卷》[2]中搜集的20首仪式歌曲给予了统计分析,其中,羽调式占总数的80%,商调式占5%,徵调式占10%,其它占5%。其次,对仪式中的民歌(山歌、儿童歌、劳动歌、情歌等)统计发现,几乎全是羽调式结构。

2.节奏、节拍

音乐中以锣、鼓、钹等打击乐为主,较少用管弦类的旋律乐器。锣鼓经的节奏相对较为复杂。其中,大鼓的节奏变化很多,多以八分、十六分及休止符为主,且奏法多样,主要击奏鼓心、鼓边、鼓箍。每场仪式的【开坛锣鼓】,结构十分庞大。锣鼓经在整个仪式音乐占有很大比重,主要起到烘托仪式场景和连接各仪式环节的作用。音乐的节拍方面,其中,道教音乐唱腔部分的节拍多为四四拍,巫傩、民歌多为四二拍、四三拍子。

3.曲式结构

道乐、巫乐中的曲式结构主要为锣鼓经变奏与穿插下,单一乐句或上下对应性乐句的变化性反复,或称“单一乐句复叙体乐段”⑥、“复叙性上下句体乐段”⑦结构;而民歌、说唱部分则是大鼓或木鱼击节伴奏下的,单一乐句的变化性反复。即:a+b+a\+1+b\+1+a\+2+b\+2+a\+3……(其中a ,a\+1,a\+2,a\+3……代表锣鼓经的结构及各种变体;b,b\+1, b\+2,b\+3……代表唱腔结构及其变体)。其中,贯穿始终的打击乐是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4.乐器配置及其文化象征功能

(1)乐器配置。主要有:一个大鼓、一面大锣、一面小锣(又称师锣)、一面小鼓、两幅中钹、一个铜铃、一个木鱼、一把司刀、三支牛角、一支竹笛(仪式中没有使用)。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6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育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丰“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韵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瓮声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小学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导入: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示。(唱第一段歌词)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学唱的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

总结: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二、提高审美情趣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7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音乐教师都能做到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但是往往把握不好,音乐课上成了其它课,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一、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的展示,通过舞蹈技能的训练能提高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用体态来表现音乐。

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基础性内容,是最基本内容。当学生在唱会歌之后,根据歌曲适当即兴的编创舞蹈动作,有助于歌曲的巩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如在教学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欢快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很快学生唱会了。在巩固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自行编创(骑马)动作,找动作完美的同学单独表演,激发学生编创兴趣。既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巩固了歌曲,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规范动作,尽量让学生自学编创。

二、音乐与影视的综合

视觉艺术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理解、感受音乐内容及情绪。在教唱三年级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感受、欣赏并能够深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收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可对于生活在新世纪的学生,怎么能够体会抗战时期王二小的心理和做法呢?又怎样能够让学生将歌曲演唱的情深意切呢?我首先通过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去感受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学生们被王二小感动的落泪了。抓住时机,我适时地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安静地欣赏,当唱到“二小被敌人条在了刀尖上”时,学生眼中又盈满了泪水……还有什么比音乐的语言更生动、更真切。有了对歌曲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现更是情真意切,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与戏剧的综合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音乐、舞蹈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一种综合艺术。欣赏教学京歌《我是中国人》时,教师先出示《铡美案》传统京剧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通过看了解传统京剧的脸谱、服饰、动作、京韵等知识,接着播放现代京剧《都一颗红亮的心》片段,让学生欣赏,感受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了解京剧音乐特点。结合播放京剧视频,比教师直观传授更能受到效果。

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同时,凭借自己的感受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笔画一画,画出自己心中的风景,向同学们展示,最后学生手拿着自己的作品边唱歌边走出教室。

五、音乐与语文的结合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春晓》,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给学生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六、音乐与现代教育信息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

在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特别是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无所不能。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利用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歌时,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从网络上收集蒙古地方的生活风俗图片。我也利用网络,收集了一组蒙古草原的美景、那达慕盛会、蒙古包等图片,上课时播放,让学生对蒙古族有了直观的了解,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将这种感情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去!并未下一步创编活动做好铺垫。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8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 影响 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 艺术 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 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 理学 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 理论 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 方法 :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习二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 规律 。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 学习 ,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 音乐 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 艺术 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 :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中 -稍快-- 快- 中-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 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 发展 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 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 社会 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 自然 ,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 影响 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 教育 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9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一观点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直观感觉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1.画面展示情境

用图像来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让学生乐意接受,易于接受。课文的插图、剪贴画、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用粉笔勾勒出形体,再现情境,效果很好。在教学古诗《鹅》时,我边读古诗边在黑板上画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添上白毛、红掌、清波,再画上几棵绿绿的水草,一幅生趣盎然的白鹅游水图就展现在了学生眼前。课堂变得欢快活跃起来,学生们情绪高涨,不仅理解了诗歌,也增添了读诗的兴趣。教师边讲边画,画面从无到有,逐步形成,处于变化之中。这一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如在教学《水乡歌》时,虽然我们的学生生于江南水乡,却难以从宏观上领略水乡那种千条渠、万条河、千只船、万只驳的情景。我找到了从飞机上拍摄的水乡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从学生发出的惊叹声中,我知道学生已被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所折服了。家乡原来如此美丽!学完课文,我开展了“答小记者问”的活动,学生滔滔不绝,把家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一一道来。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与文学自古以来有着不解之缘。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美感,使人心旷神怡。它以美妙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师生一起弹唱来渲染情境。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演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描述课文、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用适合课文内容的动情感人的音乐来创设情境,如《春到梅花山》、《秋游》等课文可配上轻松愉悦的钢琴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可配上哀痛、悲壮的二胡曲。

3.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意做。恰当地组织表演,不仅能深化主题,还能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获得美的享受,强化道德观念。如教学《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时,我让学生们戴上头饰表演,其他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通过表演,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求的欲望。如何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探究与追求的热情呢?教师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继而想问个为什么,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1.发人深省的提问

在阅读《鸟岛》一课时,学生被美丽的鸟岛深深地吸引住了,惊叹鸟岛的鸟儿是如此之多。我及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鸟岛的鸟儿为什么会这么多?”学生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从鸟岛的自然环境、人类对鸟岛的保护上找到了答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台湾有蝴蝶谷?”“台湾的蝴蝶谷有哪些蝴蝶?”“台湾的蝴蝶谷的景色怎么样?”……我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说:“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答案找出来。”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很浓,边读课文边展开讨论。这样,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不断深入。

3.设计阶梯型和扩散型问题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例10

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有好戏看,又是要屙屎拉尿的,又是要睡要摇的,几个孩子都围着爷爷转。爷爷就有条不紊的先把小的放进摇篮(或窝里)两只手同时来,他坐在中间就边摇边唱起了好听的摇篮曲:嗬嗬咳呀摇呀,摇得细牙动困呀,摇呀!……声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怪好听的,小孩子也在爷爷的唱声中安然入睡。回过头来,再和大一点的孩子周旋,又是说又是笑的,最为有趣的是教孩子们唱的儿歌,真叫我们不能忘怀。

他希望孩子长大后,个个会读书,他教孩子们唱《读书谣》:

“读得书多胜大秋,

不用耕种自然收,

白天不怕强盗抢,

晚上不怕贼来偷,

虫蝗灾害无伤损,

快乐风流到白头。”

爷爷还教唱过两首《扯谎歌》:

“灯笼果,滚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刺包丛里鱼生子,急水滩头鸟做窝。四两棉花沉下水,一副磨子泅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