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校园贷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2 12:25:12

校园贷论文

校园贷论文例1

“互联网 +”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在这场互联网大潮中,校园贷平台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借贷业务相结合,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在政策驱动下,各校园贷平台有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但网络借贷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逐渐重视,各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对网贷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在今年下半年,火爆的校园贷市场急转直下,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很多学者以规范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为目的作文,鲜有对新形势下校园贷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促进校园贷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大学生群体为目的,通过以当代大学生校园贷为对象,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校园贷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大学生财商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校园贷的若干建议。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校园贷的发展现状,本文借助于问卷星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调查分析。调查期间为2016年11月13日至2016年11月20日。截止调查期间,共收到126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涵盖不同院系和不同年级,主要包括财经类和非财经类群体,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均有所涉及。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下面从专业群体、大学生收支现状、贷款平台和贷款目的四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校园贷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对校园贷的态度

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贷的直接用户,其态度决定了校园贷的发展空间。问卷从是否财经专业设计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的专业对校园贷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所学专业对其态度影响并不大,但无论是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还是非财经类的大学生,仅22.22%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持反对态度,绝大部分持中立或支持态度。自2009年银行收紧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来,大学生消费信用借贷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校园贷的出现与兴起弥补了市场空缺,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

(二)大学生生活费收入水平

大学生的收入水平现状,即月生活费的多少,是决定其使用校园贷进行借款消费的内在原因。如图 2反映,71.43%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之间,还有部分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月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笔资金并不能支持其旺盛的消费能力。校园贷便是一个能很好地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平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校园贷款会是刚需。

(三)校园贷平台使用概况

学生群体对各校园贷平台喜好以及使用目的分布是确定校园贷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据图3,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 有近一半(48.15%)的大学生使用的是传统电商平台所提供的校园贷业务,只有29.63%和22.22%的大学生分别使用的是分期购物平台和网络信用贷款平台所提供的校园贷业务。使用比例最高的传统电商平台主要有支付宝的“蚂蚁花呗”和京东的“京东白条”,它们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以“趣分期”和“分期乐”为代表的分期购物平台在多轮融资后也初具规模,但利率较高;而网络信用贷款平台则名目众多,虽然现金贷款更加方便,但利率、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畸高。这表明,在校园贷市场中,大学生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合理的收费水平是校园贷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四)校园贷使用目的概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中, 58.62%的目的为购物,6.90%为旅游,13.79%为学习。从数据上看,目前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主要是为了购物。这也为校园贷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校园贷细分市场中,购物贷款是主流,其他各类消费类型也极具有发掘潜质。

二、校园贷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虽然校园J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2016年3月河南郑州某大学生因借贷过多,最后不堪重贷在青岛跳楼自杀,随后又接连曝出的暴力催收、裸贷等恶性社会事件。该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关于校园贷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向国家有关机构建言献策,以规范校园信贷的发展。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也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2016年份),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等城市相继颁布地方上的自律性法规以响应教育部和银监会的号召。社会舆论的一边倒,校园贷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高速发展后的校园贷坏账不断增加,高坏账率问题开始凸显。与此相对应,在近期有多家校园贷平台或宣布关闭或表示转型。

(二)原因分析

1、市场混乱,社会形象差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现有法律法规体系、金融监管措施和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空白,相关的制度约束仅限于各基本法律的部分条文,缺乏成体系的约束,现在仍以行业自查自纠为主。所以校园贷市场现处于“无准人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的“三无”状态,行业发展良莠不齐。近期,各大媒体对校园贷所引起的校园恶性事件报道也随处可见,校园贷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2、注重短期效益,风险控制不到位

校园贷平台无需繁琐的征信认证和财务证明、具有高授信额度的特点。而且为了争夺市场,部分校园贷平台还不断放宽借款条件,只需大学生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贷款。但大学生一般无固定工作且生活费普遍较低,其贷款风险较大。此外,我国征信系统不完善,大学生信用信息缺失,各网贷平台之间没有统一的客户信用共享体系。部分大学生可能同时在多个平台借贷,远远超过自身还款能力。

3、大学生群体不成熟

相对社会人,大学生较为单纯、拥有较好的信誉。但因为大学生涉世不深,对自身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可能拖延还款,甚至拒绝还款;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自控力差,信用状况也参差不齐。此外,大学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缺乏延续性,每年都有一届毕业生离开校园,新的大学生用户又需要高成本去获取。

三、完善校园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规范市场秩序,重塑社会形象

一方面,针对市场混乱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上积极引导规范校园贷的发展。首先要对网贷公司的设立提高门槛,加强对网贷公司的市场准入资格审查;其次是规范借款程序,提高违法成本,对于各种标准划好红线,规定利率限额、信用条件限制,明确合法、违法的情形;最后是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执法合作。

另外一方面,校园贷企业需要做好公关工作,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对于现阶段已经出现问题的校园贷,要积极解决、及时回应,树立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对于整个校园贷行业的未来发展,要制定行业间自律规范,避免恶性竞争。此外,还可以多渠道投入广告,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对校园贷的正确认识。

(二)完善征信体系,提高风控能力

首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征信管理。在“互联网+”的时代,各大高校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大量体现大学生信用水平的数据已经存在,如在校期间所获奖惩,学费等相关费用拖延情况等。此外,网约车的违约情况、支付宝的使用情况等社会活动数据也是可视为综合考量的信息。网贷平台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按一定权重比例来确定大学生授信额度。

其次,需要建立行业间统一的信息共享制度。不久前,以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为代表的几家主流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平合向行业发出自律公约倡议书,并成功组建了校园信用联盟、初步建立了恶意套现等不良行为“黑名单” 共享机制。为促进行业健康稳健发展,该共享机制可在整个网贷行业推行。

(三)提高大学生财商,增强消费黏性

各高校应将大学生的财商教育纳入教学安排之中,将其中一些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避免大学生盲目借贷,盲目消费。大学生自己也应该主动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将来一般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校园贷的习惯,增强消费粘性。校园贷平台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市场,在大学生将来步入职场后,依然可将其作为服务客户,发展其他拓展性业务。

四、结束语

校园贷的出现与发展是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必然产物,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其创造了不断完善的条件。虽然当下校园贷引发了一些社会事件,但只要范好市场秩序,控制好放贷质量,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财商,校园贷就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弥补市场空缺,充分发挥资本的经济效用。经过了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在是校园贷市场的转型期,各校园贷平台应把握好机遇,适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型,更好的服务大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张吉利.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2016(07)

[2]蔡昌达.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以高校学生贷款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08)

[3]杨阳.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款[J].广西教育,2016(04)

校园贷论文例2

目前大学生网贷纠纷频发,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有欠下数目巨大的款项无力偿还的,有被人冒用个人信息借贷的,有女大学生裸条的,有因借贷而退学的,甚至有河南某大学学生因网贷而跳楼的,诸多恶性事件被报道,不良网贷已成为高校校园安全的一项重大事件。围绕网贷引发的种种悲剧和安全隐患,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网贷行业的监管,网络平台的监控问题,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我们更应从学生管理,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思考在网贷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消费观念上进行引导,从法制意识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从校园环境上进行净化和治理,真正从根本上减少网贷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在网贷迅猛扩张的当下,更应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若干年前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购房的不同理念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今天的大学生很多也有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梦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的驱动加上盲目和冲动,不少大学生深陷债务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青涩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急需引领,亟待教育,其中消费观念的引领也非常重要,他们不知道超前消费也是有底线的,盲目和冲动是有代价的,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讲清道理,分析原因,澄清事实。超前消费要有度,要有计划,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只能叫盲目消费和冲动购物。要在大W生中培养节俭的精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更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贪慕虚荣,抵制诱惑,恪守本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思想上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从心理上消除攀比。目前大学生网贷很多情况下都是学生不能正视自己,不能正确的看待他人,盲目地攀比。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大学生更是喜欢新奇的群体,对新鲜产品有着执着的追求,看到别人有最新的3C产品,攀比之心油然而生,人家有,我也必须有,攀比之心一旦产生就会有不可遏制的购买冲动,全然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而白条、分期付款、贷款正好切合了这种欲望,如同打瞌睡时递过来的枕头,只有当催款的信息一条条发送过来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已是无力偿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教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在物欲横流的时候能冷静地思考,沉下心来,把焦点放在学习上。网贷的另一种情形是轻信,在学长、老乡、同学的诱骗之下丧失了防备心,轻易地替别人借贷,或者是把有效证件借给别的同学或朋友进行网贷。在思想教育中一方面是要能正确的认识同学和朋友,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坚守底线,无论如何不能帮别人借贷,教会学生识别朋友,不能把金钱作为衡量感情、友情的标准,君子之交淡如水,以金钱来维系的感情是不牢靠的,更何况欺骗和诱惑呢。

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认清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确立大学阶段的人生目标。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从思想上彻底放松了,对学习的热情日益降低,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物质的享受和追求上,网购的泛滥,网贷的流行正是这种思潮的结果。大学生要加强理想教育,加强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断进步。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减少大学生网贷隐患的另一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中学校思想、学校精神、学校道德、校风校纪等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而从校园文化所折射出来的道德风尚、人才观、价值观等也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影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提高,这是校园文化要达到的效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的目的和效果。优良的校园文化给校园一个良好的氛围,能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社团活动中,公益活动中,把学生关注的目光从物质引向精神,从数码产品引向知识学习和对未来的追求。

利用新媒体多种渠道加强校园网贷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迅猛发展给网贷提供了方便,也同样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在进行网贷的宣传和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占领这个阵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推进网贷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是学生喜爱和追捧的东西,在这里发声更能消除学生抵触,直达学生内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拓展大学生网贷教育的途径,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全方位开展校园网贷的宣传教育。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介绍网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推送典型案例警示学生,推送受害者的现身说法来点醒学生,在网络媒体上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校园网贷的一个重要威胁源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应对能力不强,在网贷恶性事件发生后往往采取极端措施,有的离校出走,甚至有河南某大学的大学生因网贷而跳楼,不良网贷给高校的校园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当教育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重要事情要冷静考虑,瞻前顾后,谨慎抉择,事情发生后沉着冷静,勇敢面对。

大学生网贷引发的风险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对策和方法。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网贷的成因和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切实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从源头上减轻校园网贷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傅幼萍,马利国,王聪聪.大学生网贷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6(11).

[2] 宋雁慧.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9).

校园贷论文例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校园网贷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使得各方面制度及平台自身不健全、学生群体的信用、还款能力较差等因素造成的校园网贷风险问题亟待解决。校园网贷作为近期社会热点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此前关于校园网贷风险的个案调查及报道较多,广泛的调查研究较少,相关研究大多从政策法律层面入手讨论网贷风险控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次调查选取长春市为调研范围,通过对各高校学生、网贷平台及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校园网贷风险,多角度出发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对于丰富互联网金融理论体系,以及推动网贷平台l展具有实际意义。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涵盖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4份(剔除了非长春高校的问卷),有效样本比率是92.8%。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约为3:7。文史类专业学生占57.60%,理工类专业学生占23.28%,艺术类专业学生占7.98%,医学专业学生占5.29%,计算机专业学生占3.17%,其他类学生占2.68%。有些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以贷款大学生的年级为依据提供不同的贷款额度,因此本次调研按照年级对样本人群进行了分类。大一学生占15.87%,大二学生占37.57%,大三学生占33.33%,大四学生占10.58%,研究生比例较少。

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个人)基本信息和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基本信息部分内容涉及性别、专业性质等分类信息,以及资金短缺次数、原因、应对措施,生活费来源等群体特征信息;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部分包括有过贷款经历的贷款行为、校园网络贷款的普及程度、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知以及其前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调研过程中对问卷调查中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进行了针对性访谈,通过了解其网贷经历进一步收集有效信息。

二、校园网贷现状

(一)校园网贷特点

通过对长春市网贷平台的实地调查及相关信息整合,可将校园网贷目前的发展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宣传力度大。各校园网贷平台为占领市场,采取多种宣传推广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宣传推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发放传单、张贴广告,校园里的垃圾桶、厕所门、马路、取款机到处充斥着校园网贷的宣传信息;二是雇佣校园,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网贷平台的人员。

其二,申请流程简单。大多数校园网贷平台的申请手续都非常简单,尤其是经过校园办理的手续,大学生只需将学生证、身份证、户籍等信息上传至网站即可申请信贷。只有少数的平台审核稍稍把关,例如名校贷实行的视频签约等。

其三,借贷额度不一。校园网贷平台的借贷额度是存在范围的,一般是在几百到几万之间,例如名校贷提供的范围是100到5万。平台会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和学校层次的高低测算出学生最多能够借贷的额度。

其四,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首先,网贷平台的宣传上就有一定的欺骗性,例如声称低利息,实则在收取利息的同时,还会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此外,校园为获取提成,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例如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因兼职需要被骗刷单,实则是被骗借贷。

(二)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知与评价

1.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了解与接受程度。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4.39%的大学生表示不支持开放校园网络贷款,42.33%的人表示中立,23.28%的人表示支持,即不反对校园网络贷款的比例为65.61%。对这65.61%的人群进行深入调查显示,其中62.9%的人愿意把闲余的钱放入贷款平台赚取利息收入,37.1%的人不愿意。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7%的人使用过校园网络贷款,96.29%的人未使用过,但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同时,参与调查的人群均表示自己身边只有较少的人使用校园网络贷款。

2.未使用校园网络贷款者的顾虑。从调查来看,想尝试的人群最大的顾虑是不信任校园网贷平台的信誉以及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没兴趣的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贷款的需要。与“借钱”行为在大学生中不常见,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念传统,即不花未来钱对未使用者造成的顾虑较小。

3.已贷款学生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评价。几乎所有进行网贷的学生都对贷款平台的服务协议以及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对其表示认可,其余人表示部分条款无法接受,甚至认为这些规定或协议更多的是对贷款平台利益的维护,而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其中,仅有个别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表示反对开放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其余有贷款经历的学生对其表示支持或中立。

(三)大学生网贷需求分析

1.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生活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的偿还能力,因为这是大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由上图,可以看到父母提供是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最主要的方式,此外还有2.65%的人是依靠亲友的帮助,这两类可合并为家庭提供,总共占比94.83%,这意味着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不是依靠家庭获得生活费。同时,有26.45%的大学生选择兼职工作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两个事实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收入来源”,即有独立承担贷款的可能,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该能力。对于后者而言,借贷的利息最终会转嫁为家庭负担。

2.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来源。父母和亲戚是创业大学生筹集启动资金来源的首要来源,占64.29%。根据父母和亲戚这一筹资渠道的性质,我们可推测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数额不大,只是超出了他们生活费所能负担的范围。根据我们对身边创业同学的访谈,了解到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的范围是一万元以内。其次是社会组织或有关部门,占39.29%,这类资金一般以比赛或政策要求获取,难以普及到所有的创业大学生。贷款平台和众筹作为互联网新兴的筹资方式,由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创业大学生的吸引力不相上下,均占32.14%。然而与众筹平台相比,贷款平台具有放贷快、简便以及成交率大的优势。

3.大学生资金短缺时的应对措施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由于资金短缺的次数难以人为的划分出现多少次资金短缺才可能刺激贷款需求,而贷款需求又会受到个人消费观念、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次问卷设计将其设计为定性色彩的三个档次――从不、有时、总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为:“从不”群体占27.51%,“有时”群体占64.55%,“总是”群体占7.94%。“总是”群体均为女性。

将此组数据与资金短缺的次数做交叉分析,“有时”和“总是”是本次研究对资金短缺次数的分组。

对比两组人的行为模式,总是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偏向与向家里索要或者做兼;有时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愿意接受“借钱”行为,包括找朋友借钱和校园网络贷款。由前面分析已知,“总是”人群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较少,“有时”人群是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因此校园贷款平台应努力争取得到后者的青睐。同时该类人群更偏向于节省花费,其非理性消费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

第二,性别因素。基于本次研究数据,将性别与资金短缺次数做交叉分析,得到结论:女性更容易感觉总是资金短缺,然而感觉有时资金短缺的人群男女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借”的概念更容易被男性接受。从男性资金短缺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更不愿意找家里索要,并更不愿意节省花费;为了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他们更愿意做兼职,或者找朋友借钱,同时更愿意接受校园网络贷款。这两个特性意味着男性更可能成为校园网络贷款的使用者,其还款的能力也更强。

此外,大学生资金短缺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也受到高校层次和学生年级、专业等的影响,本文中将长春市大学生整体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故而不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校园网贷需求,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影响学生校园网贷需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创业意愿、性别因素等,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四)家长、学校对大学生网贷的了解与支持程度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已贷款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未将自己的贷款行为告诉父母。其中告知父母的学生中有80%的人得不到父母的支持,20%的人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帮助。

学校方面,8.47%的人表示学校对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了干预,21.69%的人表示没有干预,69.84%的人不清楚。但95.77%希望学校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学生对学校干预措施的期望如下图所示。

三、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

总的来说,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是指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或贷款主体(在校大学生)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得双方遭受资财损失以及由资财损失引发的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下图为调查中大学生对校园网贷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比较高。无论是贷款平台还是学生本身的消费观念及群体特性都使得贷款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平台方面

第一,平台面临着因借款人违约不能按时还款而遭受资财损失的风险。进行网贷的大学生中并非所有人在贷款前均考虑到自身的还款能力,即使考虑了还款能力,但因他们的还款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省吃俭用和兼职获取,一旦借贷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兼职,那意味着他们无法按时的还款,因而借贷平台会因此遭受资财损失。

第二,平台面临占领的市场狭小,大学生需求不足的风险。调查样本中愿意接受校园网贷的人数只占少数,此外绝大部分人未使用过校园网贷。即使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但出于对平台的不信任等顾虑而选择放弃。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奖助学金以及兼职收入,需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贷款的人很少。

第三,平台面临信誉遭受质疑、平台形象降低的风险。一方面,平台自身的运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们对其评价较低与不信任;另一方面因为平台雇佣的校园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事件使得人们质疑平台的信誉、形象甚至是能力。此外,由于最近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平台为追款而采用恐吓、威胁等方式的事件更加加深了大学生对平台信誉低,可怕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平台的关注和评价,使平台备受社会舆论的谴责。

第四,平台面临因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平台信誉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被政府叫停而濒临转型或者破产的风险。今年关于校园网贷的负面报道众多,政府逐渐重视,加强对校园网贷的管理。今年8月24日,银监会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情况召开新闻会,表示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目前全国有多家规模较大的校园分期消费平台目前正在退出校园。例如“我来贷”、“趣分期”、“名校贷”、“壹宝贷”。

(二)大学生方面

第一,受到欺骗的风险。一方面,大学生会因为选择不合法不正规不诚信的网络贷款平台,在并非全面了解真实的贷款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贷款,而承担受到欺骗的风险。有些平台喜欢在贷款利率上玩数字游戏,表面上宣传低利率,免息贷款,实则是变相的高利贷;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为兼职的需要而被校园甚至是同伴诱骗借贷。

第二,因没有合理的还款规划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还不起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风险。大学生贷款之后可能面临无法还款的风险,更可怕的是平台负责人可怕的催款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此外,创业的大学生也可能因创业失败导致背负重债。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网贷后具体还款来源如下图。

第三,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盗用去借贷的风险。借款大学生为了能够成功借到款项,需要在平台上填写诸多的个人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泄露本人的个人隐私的风险。同时,因为借贷的申请程序简捷,有的大学生会盗用身边同学的基本信息去借贷。

第四,消费观和价值观扭曲的风险。

本次研究将资金短缺的原因用来预测如果大学生选择了校园网络贷款,可能的资金用途。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旅游、日常开销、贵重物品是造成大学生资金短缺的三大原因,分别占58.39%、52.55%、33.58%。从需求的频率角度分析,日常开销则意味着经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还款资金没有保障。旅游是大学生节假日时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且旅游的花销一般不低,也属于生活非必须项。其次数码产品等贵重物品是33.58%的大学生资金短缺的原因,学生的消费观念本身就摇摆不定,易受影响,且分期付款,网络贷款平台功能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

校园网贷这个门槛低的资金来源可能会促使大学生消费欲望极度膨胀,在享受超前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观和价值发生扭曲。

四、校园网贷的风险控制建议

首先,政府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校园网贷行业的监管,制定明确、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引导校园网贷行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确定平台法律地位和具体的监管部门;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整合校园网贷平台,为大学生借贷时选择合适的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快建立开放性信用评级市场环境,建立完备的征信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资格认定以及明确借款人还款来源、提高借款人失信的成本,增加还款意愿;此外,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教育,积极组织相关讲座、宣传活动。

其次,网贷平台方面。校园网贷如今发展受阻离不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化解校园网贷平台面临的风险,还需平台自身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运营模式、树立良好的网贷信誉与形象,同时,加强借贷人审核、关注投资者权益保护、灵活运用相关金融技术及工具也有助于从平台自身的角度控制网贷风险。

第三,高校方面。高校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校的帮助与指导。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初到大学,_始更多地接触社会,但由于涉世未深而容易受人蛊惑或被人欺骗。所以,在校园网贷盛行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减少校园网贷风险。如安排教职工等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及思想动向,开设金融理财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指导。

第四,家庭方面。家庭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家长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花销情况、思想状况、创业意愿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予以积极的引导,减少其因攀比心理等造成的不合理消费。此外,了解学生是否需要贷款或已经贷款,及时给予教育和指导。

最后,大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一方面要防止自己上当受骗、个人信息被盗用;另一方面树立理性消费观,正确看待贷款消费,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适度消费、在真正有贷款需求时谨慎适度贷款,认真审查贷款平台的运营资格,仔细阅读贷款流程及还款要求等,诚信借款、按时还款,以免影响自身诚信、触犯相关法律。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长春市校园网贷现状及风险的研究分析,希望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进一步整改、发展有所启发,并使高校大学生对于网贷风险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校园网贷风险。

参考文献

[1]许志明.P2P网贷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2015.

[2]何文颢.我国P2P网贷风险管理研究.2015.

校园贷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25-03

近年来,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业相互竞争的焦点,校园贷这一新d产物也随之蓬勃发展。[1]自2009年以来,各种各样的校园借贷平台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双十一”大热,更是为校园贷的迅速发展推波助澜。然而校园贷近期的负面新闻众多,为此我们必须先要去了解校园贷的使用情况如何。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南昌市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使用体验进行因子分析,希望能够了解校园贷的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2]

一、问卷设计

(一)量表指标体系

本文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子指标对大学生校园贷的使用体验进行描述,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量表评价体系

(二)质量检验

1. 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主要是检验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内部一致性这一信度指标,常用的是Cronbach’s AlPha系数,对问卷使用体验量表的14项进行初步信度检验:α=0883,问卷信度良好。

2. 效度检验

本文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对于结构效度检验来说,KMO值为0840,大于05,同时Bartlett检验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认为该评价体系的内在效度较为理想。

二、校园贷使用体验因子分析

(一)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量表进行描述性分析,分别对量表中的14个题项求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可以发现:

(1)不担心泄露信息的均值仅为264,表示对“不会担心使用校园贷会泄露个人信息”这一说法介于比较不认同和一般之间,大部分学生在使用校园贷的过程中都会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也恰恰是校园贷平台有待改进的地方。

(2)同学推荐使用、身边的人在使用、是一种新潮行为这三个变量的均值都略微低于3,这说明校园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潮流,自己选择使用也并不是受到了周围其他人的影响。

(3)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缓解资金压力和生活带来便利的认同度最高,其均值都接近于4。

(4)裸贷不会影响我使用、更愿意使用校园贷筹钱、会继续使用、会推荐同学使用这四个变量的均值都是在3以上,这说明外在因素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过的学生更倾向于会继续使用。

(二)使用体验因子提取及命名

1. 使用体验因子提取

(1)可行性检验

KMO统计量的值为0840,接近于1,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同时, 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应该拒绝原假设,说明了此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2)提取公因子

表2中反映出了各因子能够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根据提取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从中提取了四个公因子,其特征值的最初值分别为5648、1412、1334、1109,四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67878%,因子分析效果还算理想。

表2解释的总方差

2.使用体验因子命名

未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各个载荷值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文采用因子旋转的方法,使因子载荷值出现两极分化,经过旋转后的因子更有实际意义。

表3旋转成分矩阵

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载荷阵如表3所示,结合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相关特征,由旋转结果可以得出:超前消费、缓解资金压力和生活带来便利这三个变量可以归为第一类,将其命名为使用便利因子;能维护自身利益、了解法规条例、不会诱导消费和不担心泄露信息这四个变量可以归为第二类,将其命名为使用安全因子;同学推荐使用、身边的人在使用和是一种新潮行为这三个变量归为第三类,将其命名为使用影响因子;裸贷不会影响我使用、更愿意使用校园贷筹钱、会继续使用和会推荐同学使用这四个变量归为第四类,将其命名为使用意向因子。

(三)校园贷使用影响指标分析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使用影响因子对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对使用影响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同学推荐使用、身边的人在使用和新潮行为构成了使用影响指标。对于“同学推荐使用”“身边的人在使用”这两种说法,分别有248%、217%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不认同,并且表示不认同的大学生的比例要高于认同的比例。对于“新潮行为”这一说法,有过半的大学生选择“一般”,在调查时有765%的大学生并不认为使用校园贷是一种新潮行为。

(四)校园贷使用意向指标分析

我们对使用意向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裸贷不会影响我使用、更愿意使用校园贷筹钱、会继续使用和会推荐同学使用构成使用意向指标,对于“裸贷不会影响我使用”这一说法,有449%的大学生选择“一般”,322%大学生的态度是认同,也就是此类事件并不会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更愿意使用校园贷筹钱”“会继续使用”这两种说法,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持认同的态度。

(五)校园贷使用便利指标分析

超前消费、缓解资金压力和生活带来便利构成使用便利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缓解资金压力”这一说法,有七成的大学生持认同的态度,仅有83%的大学生的态度是不认同;对于“超前消费”这一说法,表示一般和比较认同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97%、300%;对于“生活带来便利”这一说法,九成以上大学生的认同度在一般及其以上,仅有74%的大学生的态度是不认同。总体而言,大部分大学生都比较认同这三种说法,这也是校园贷深受大学生青睐的重要原因。

(六)校园贷使用安全指标分析

能维护自身利益、了解法规条例、不会诱导消费、不担心信息泄露构成使用安全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这四种说法,表示不认同的大学生的比例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对于“能维护自身利益”这一说法,有八成以上大学生的认同度在一般及其以上;对于“了解法规条例”这一说法,有570%的大学生表示“一般”,这说明大学生对校园贷相关的法规条例并不太了解;对于“不会诱导消费”这一说法,有接近四成大学生的态度是认同,即这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贷不会诱导自己消费。

三、对策建议

1. 对大学生的建议

(1)加强金融防范意识

大学生对“能维护自身利益、了解相关法规条例”这两个说法介于一般和比较认同之间,但是从近期发生的“裸贷”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实则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所以说在使用校园贷平台前,大学生要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金融防范意识,才能切实保护好自身利益。 [3]

(2)谨慎选择平台

对于个人信息,大学生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盲目听信一些平台所推崇的零利率、低月息。如果确实需要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要选择可靠平台,详细了解其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然后再加以比较,选择合法的校园贷平台。

2. 对校园贷平台的建议

(1)借贷实行实名制

大部分学生在使用校园贷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担心信息被泄露,因为大学生使用贷款平台大部分都是在线上进行的。只需要个人信息即可贷款的方式,这显然是平台一大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建h平台实行借贷实名制,非本人不予贷款。

(2)进行信用评估再确定可贷金额

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巨大,但是又没有收入来源。所以在大学生借款之前,要事先对其进行信用评估,以此来确定可以贷款的金额。[4]合理数额内的借贷既能适当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又能促进校园贷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

3. 对学校的建议

(1)加强校园贷等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

各学院应该通过“主题班会”“两微一端”、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横幅标语、海报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向学生普及金融信贷知识和网贷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要切实加强警示教育,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5]

(2)坚决抵制劣质借贷机构进入校园

对“校园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一说法中选择“比较认同”“非常认同”的人数居多。不得不说在便利性方面校园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校园贷门槛低,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学校应该坚决抵制不符合条件的借贷机构进入校园,坚决打击该类机构在学校内部的推广,联合学生共同抵制劣质平台进入校园。

参考文献:

[1]黄泽宇.互联网金融冲击带来的监管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6(15).

[2]陈文波.浅析校园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

校园贷论文例5

目前,这类平台出现了不少,有网页版,也有APP,它们在风起云涌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由于校园贷是近几年新崛起的行业,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具体的监管措施。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广泛发展由最初出现的高校学生信用卡到如今风声四起的分期购物以及较低额度的现金贷款服务。这类产品的逻辑就是打着无息,无抵押,零首付放贷快的旗号,但在还贷的过程中往往并不是无息而是高息,进行偷梁换柱。就其中的法律风险并不局限于此。

一、校园贷款种类

(一)大学生信用卡

大W生信用卡是银行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发行的信用卡,具有免费异地汇款、消费累计积分、指定商户消费折扣等功能的信用卡,用以大学生们的信用为保障进行的抵押贷款行为。 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开启了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先河。

(二)校园网贷

事实上,网络贷款平台只是前几年大学生信用卡的“变身”。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正是看上了这种需求,校园金融也成为各方追逐的对象。

二、校园贷款的法律问题

(一)无息,无抵押的欺诈

在校园贷款的种类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无息,无抵押信用贷款。打着无利息,无抵押,零首付的旗号,使大学生们受到诱惑而走上不归之路。其中的“无息”并不是所谓真正的无利息,而是变相的高利息,一旦借贷或者分期购物后,在这还贷的过程中,各大平台就将无利息偷梁换柱成高利息,其偷梁换柱是将无利息转变成每月收取高昂的服务费,次月服务费就将转换成所谓的“无息”,有的高达7%,9%甚至25%,就将无息变成了高利贷。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比较同期银行的利息,一时风光无限的校园贷平台不知道高了银行多少倍,要知道国家规定超过36%即为高利贷。

(二)放贷快,放贷标准低的门槛

各大网络平台为了更快的抢占高校市场。便以门槛低,申请手续简便,高速放贷的特点引诱着更多的在校学生。所谓宣称的“三分钟高效放贷”,在校大学生们只需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填写个人资料,学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导致对于信贷机构容易因为个人虚假信息造成死账,坏账率的上升。2009年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在校学生申领信用卡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和提高,在高门槛下,校园贷一时间销声匿迹。

三、解决策略

(一)自我意识的提高

一方面作为高校的在校生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应该要谨慎投入,擦亮眼睛,多方面考虑。尤其在校园贷着一借贷形势面前,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合理选择产品。另外一方面高校应对于在线大学生的个人借贷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正确引导,通过舆论提升大学生借贷行为风险意识。最后,作为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定,对于贷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和还贷能力进行评估,提高门槛。同时监管部门要进行制定各项因地制宜的文件和标准,对社会上的违法借贷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杜绝校园贷伤人事件的发生。

(二)逾期费的合理把控

对逾期管理费而言是变相的利息“逾期管理费,是借款人、出借人、借贷宝三方同意的,执行契约合情、合理、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不管是约定了逾期利息,还是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如逾期管理费),只要总计超过24%的部分。逾期管理费本质上是违约金,而较高的违约金是违法的。

四、结束语

高校内的贷款既让人喜又让人忧。目前国家监管层面对于校园消费金融的态度不明确,造成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缺乏门槛,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建议国家有关机构应当明确在线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监管机构而且还应注意对分期平台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并且成立大学生贷款平台行业协会,以及进行备案平台信息,将各家平台借贷信息共享,构成大数据的结合。以避免过度信贷的危害。

参考文献:

校园贷论文例6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71

[中图分类号]F832.4;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引入我国以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由此产生了校园网络借贷行为。一方面,为满足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谋取高额利润,通过采取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致使大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近几年来,因校园网贷引发的纠纷愈来愈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 校园网络借贷及其危害

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而校园网络借贷是网络借贷在校园里的延伸,它主要是指在校园环境下借入者和借出者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的资金“交易”。目前,校园网络借贷更多的是社会网络借贷平台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借贷现象。由于大学生思想相对单纯,在金融方面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较弱,往往会受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其危害首先表现在,校园不良网贷会利用部分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这一特点,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其次,校园不良网贷往往采取“高利贷”“诱导贷款”等不良方式引诱大学生陷入“连环贷”的陷阱;再次,一些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还存在冒用、盗用学生身份信息开展违法行为,导致大学生被动欠债甚至被动违法的不良后果;最后,校园网贷平台还会通过“校园”等模式扰乱大学校园秩序,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因大学生缺乏独立的资金来源,抗压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其一旦受到校园不良网贷的危害,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甚至可能造成悲剧。为防止校园不良网贷对大学生、对校园的消极影响,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不良网贷风险,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十分必要。

2 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教育对策

2.1 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指导

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在校园的不良行为,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相关问题。对于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学生教育工作,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可负责组织有关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的宣传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杜绝不良网络借贷的氛围。保卫部T可负责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在校园内开展不良网贷的平台和个人。财务部门可负责和金融监管部门等联系,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网络信息部门可负责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网贷业务在网上的传播情况。各院系负责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做好预防、监控及教育工作。

2.2 加强校内排查,掌握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现状

对于校园不良网贷在学校的开展情况,高校及时有效地掌握现状十分重要。为彻底掌握学生参与不良网络借贷的情况,各院系可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开展调查摸排,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潜在风险,并定期将摸底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送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将调查分析结论上报上级领导,保卫部门针对已掌握的不良网络借贷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3 解决问题与教育引导并举,做好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相关工作

2.3.1 妥善解决已存在网络借贷学生的问题

针对高校内已存在网络借贷的学生,各院系可专门开展谈话,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首先稳定学生情绪,防止学生因权益受损引发次生伤害。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各院系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助处理好网络借贷学生的相关问题。校内有关学生法律援助、学生资助、学生心理咨询等部门要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帮助,妥善解决网络借贷学生面临的相关问题。

2.3.2 加强学生消费观教育

高校的各院系可通过开展“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督促学生家长要经常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身心成长状况,及时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创造合法财富,培养勤劳节俭的意识。

2.3.3 加大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知识普及力度

保卫部门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网贷动态,掌握合同、违约金等基本金融与法律常识;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可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贷知识,帮助学生增强金融与网络安全意识;各院系还可专门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3.4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校园贷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44

1引言

2015年以来,趣分期、名校贷、分期乐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全面冒出。这些“校园贷”平台自我宣传主要是“无担保、宽审核、分分钟到账、免息”、申请门槛低等等。这些“校园贷”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只要借款学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等基本个人资料,就可以在“校园贷”平台上完成注册贷款。由此可知,“校园贷”大多具有申请方便、手续简单的特点。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校园贷”也存在着审核信息不严谨、申请门槛较低、高利率、风险大等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2017年3月,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以创业为名骗学生办理高额校园贷款。据该校的《关于李某案的情况通报》显示,涉案的校内学生达26人,每个学生被骗贷金额在1万元到7万元不等,涉案金额共计84.9396万元。目前李宁已经被刑事拘留。避免“校园贷”悲剧再次发生,推进“校园贷”P2P金融服务平台规范化运作,这已经成为高校、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校园贷”迅速发展的原因

“校园贷”之所以能被高校学生接受,且近几年以来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互联网金融推动了“校园贷”平台的迅速发展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正式,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建议。“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类似于专门针对大学生的P2P平台,在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之2009年银监会下发文件,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银行也随之停止了对在校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然而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新兴的、非银行的金融服务开始涌现,填补了这一市场。

2.2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烈,借贷需求旺盛

随着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崛起,大学生享受优质生活及追求时尚的愿望与不匹配的资金来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简单来说,他们超前消费的欲望比较强烈,收入来源主要是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攀比消费心理、模仿消费心理大大地刺激了他们强烈的消费欲望。只要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仍然强烈,“校园贷”就很难在高校中“销声匿迹”。

2.3放款门槛低

众多的“校园贷”平台,不仅加剧了行业内的“校园贷”竞争,也使得大学生进行校园贷款的门槛不断被降低。大多数“校园贷”平台对外宣传“无担保、宽审核、分分钟到账、免息、安全保密可信赖”。在校大学生仅需要在“校园贷”平台上提供学生证、身份证、户籍信息等基本资料,就能办理校园贷款。申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审核要求低。这样一来,一些经不住“校园贷”诱惑或者信贷需求旺盛的在校大学生就能非常轻易地贷到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校园贷款的风险。

3“校园贷”的法律问题研究

3.1涉嫌暴力逼债的问题

从裸条借贷到暴力催收,校园贷愈发“变味”。继媒体报道的女生裸借事件,又有媒体曝出云南红河学院的一名女生因借了“校园贷”未能及时还款,个人私密信息被公开在了学校贴吧上。采用在网络上公布借款人个人身份信息或者的方式来催还贷款的“网络催客”在“校园贷”的经营中已经屡见不鲜。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校园贷”平台采用的催款方式,基本上是形式多样的威胁、恐吓甚至包括人身伤害等更为激烈的手段,迫使借款者举新债还旧债,从而极大地威胁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

3.2涉嫌非法经营的问题

即使“校园贷”放贷的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大多数“校园贷”平台的年利率仍然控制在20%以内,所以“校园贷”在目前法律上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但是,“校园贷”潜藏着一些风险,有的平台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如零首付、零利率等,实际上却收取各种名目的手续费。此外还故意隐瞒借款利率或者期限,这实质上就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题的规定》第28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3“校园贷”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校园贷”是以互联网为资源、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新型P2P信贷模式下的大学生金融服务,目前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并未依照金融行业的规范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机制。“校园贷”平台规范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是网络是否安全,从现已发生的“校园贷”事件中,可以看出危及网络信息安全的要点有很多,比如技术原因、管理技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等。与此同时,申请“校园贷”贷款需要在校大学生提供学生证、户籍所在地址、学籍信息、身份证、父母联系方式等个人基本资料。这样一来个人身份信息非常容易被泄露出去,在校大学生极易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陷入诈骗、欺诈等非法活动中,很容易触碰到法律“红线”。

4整治“校园贷”的建议与对策

4.1明确“校园贷”的监管主体,各部门实行联合治理

我国多年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分业监管,但“校园贷”平台尚未明确其监管的主体,所以大部分“校园贷”平台还处于灰色地带。“校园贷”平台与P2P信贷模式十分相像,但是却不一样,因为“校园贷”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大学生。所以全国各个高校要迅速建立起校园贷日常监测机制,与此同时,也要尽快建立“校园贷”危机应对处置机制。教育部、各高校炔恳联系起来与银监会联合起来共同治理“校园贷”平台,应该尽快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联合管理“校园贷”平台。

4.2加快建设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

教育部、银监会等曾数次发文要警惕“校园贷”风险,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还是没能逃脱“校园贷”的圈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校大学生对于贷款的需求还比较旺盛的。要想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政府应该发挥其经济职能,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无风险、渠道安全、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校园借贷服务。倘若是简单地提高“校园贷”平台进入门槛,减少“校园贷”平台的数量也只是无济于事。只要在校大学生还有借贷需求,“校园贷”平台仍会继续存在。所以,更加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建设在校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除了大学生贷款,银行也可以为高校一些家庭贫困、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各类贷款,满足大学生的借贷需求。

4.3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使“校园贷”平台规范发展

“校园贷”没有任何理由成为法律监管的空白地带。在“校园贷”恶劣事件之后,政府紧急出台了文件来控制“校园贷”的风险。如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关于加强校园不良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但这些文件基本上都是涉及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加大在校大学生校园贷风险教育力度等有关内容,而针对建立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诠释。“校园贷”的规范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金融监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的多方努力与配合,但是如今的缺陷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金融监管部门等机构缺乏监管“校园贷”的法律依据,在合格主体、执法依据上都存在瑕疵。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为治理“校园贷”提供法律依据,保障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校园贷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832.4;F224;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3

继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退出大学生市场后,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断延伸以及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校园贷转手接力信用卡,迅速进驻高校。除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外,现今的校园网络贷款已在高校占据很大的市场额,而校园贷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P2P网贷、分期消费平台和电商平台开展的信贷服务,而当前这些平台的发展模式尚不完善,平台的风控系统还存在诸多漏洞,且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又较为薄弱,因此在校园贷发展过程中,违约风险无疑是制约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贷款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文献综述

针对学生贷款中越来越高的违约率,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学生的违约行为,希望探究出其影响因素以降低贷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廖茂忠,沈红[1](2008)结合大量经验数据,发现学生贷款违约主要受七大因素影响,即学生的学业状况,毕业后的收入水平与就业状况,债务水平,就读院校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及学生贷款制度。沈华[2](2010)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四种主要贷款模式下学生的偿还影响因素,并针对相应的研究结果提出贷款发放和偿还的政策性意见。廖茂忠、沈红[3](2010)调研了贷款参与方的信息,论证了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状况、还款意愿和社会信用环境是影响贷款违约的重要因素,而收入状况则是最核心的因素。耿新[4](2012)基于对八所高校的调查,发现贷款偿还方式单一,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银行对贷款追缴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了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叶菁菁[5](2015)等分析归纳了P2P网贷的信用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指出应将贷款人的网络行为引入其个人信用评估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当前研究信用风险的方法有很多,如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多群组结构模型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分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logistic模型分析法。李萌[6](2005)建立Logit模型来分析商业银行信用,证明其具有很强的识别预测和推广能力,是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孙清和汪祖杰[7](2006)通过构造Logit模型,证明了基于农村信用数据所建立的Logit模型能够判定农村信用社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程度。庞素琳[8](2006)收集了106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建立了Logistic回归信用评价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9.06%。宋荣威[9](2007)利用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证明了Logit模型在评价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方面有很强的借鉴性。邓晓卫[10](2010)运用偏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以发生控制权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面板Logit模型。严洁,陈超[11](2010)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违约的影响因素,发现违约概率与每月月均收入、拥有信用卡的时间、每月月均透支额和信用指数有关。胡胜,朱新荣[12](2011)检验了Logit模型在评估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中的准确度,证实其在实际运用中将高信用风险企业误判为低信用风险企业的错误率达到30%左右。

研究信用风险的文献大多数是针对商业银行、企业财务、国家助学贷款等机构的分析,而对新兴的校园贷违约风险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具体分析的文献更是极少,以报道性文章为主。因此本文借鉴前人对信用风险的模型分析的经验,将logistic模型引入到对当前的校园贷违约风险的分析中,从大学生的角度探究影响违约行为的潜在因素,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将会了解到哪些学生更容易违约,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正常还款。

二、建立Logit模型

Logistic回归为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分类变量Y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即Y只取0或1,也可以是多分类变量。该模型可用来预测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早期被广泛用于医学检测领域,检测对象是否患病,后来又扩展到研究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判断其经营状况好坏。

本文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表述如下:(P是学生违约的概率)

其中:

经对数变换后:

P/(1-P)为优势比Odds,即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P∈(0,1),其函数呈S型分布,且为递增函数,P衡量了各贷款个体i(i=1,2,…,n)的违约概率的大小,若P≈0,表明违约风险较小,若P≈1,表明违约风险较大。

Xk(k=1,2,…,m)为违约风险评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指标变量,βj (j=1,2,…,m)为需要估计的回归系数。

通过建立样本的联合密度函数的似然函数,利用极大似然法即可求解模型中的回归系数,由于可以直接用SPSS软件进行操作,具体求解步骤不再赘述。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采集及变量指标的选定

此次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对全国各高校学生使用校园贷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各重本与非重本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共发放问卷708份,调查对象中108人使用过校园贷,其中 17人违约,91人未违约。

根据调研结果,假设学生性别、年级、教育背景、在校成绩、贷款期限、贷款金额、每月可支配资金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可能影响其违约行为,将8个指标引入模型,利用SPSS21.0软件对108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与自变量相关度较强的几个变量作为最终指标,再对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将一些指标设置成虚拟变量:性别,男取0,女取1;年级,本科设为0,硕士和博士设为1;教育背景,重本设为0,非重本设为1;在校成绩,挂科为1,没挂为0;家庭背景,城市为1,农村为0。

(二) 实验结果分析

将样本数据输入SPSS21.0软件,检测各自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首先可通过各变量的Score值简单判断其在模型中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其中家庭背景和每月可支配金额得分分别仅有0.006和0.011,远低于其他指标得分,且P值为0.939和0.916,远高于分割点0.05,同时性别的分值也较低,P值较大。再对这些指标进行单独检验,其显著性也无法通过检验,因此可初步判断在模型的作用不大,不适合引入模型中,只有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得分最高,其他变量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引入模型中,故先剔出家庭背景、每月可支配金额和性别三项变量。(见表1)

1.变换指标后模型的估计结果

剔除显著性不强的的三个指标后,研究剩下的五个指标在模型中的作用,Logit模型如下:

X1是年级,本科设为0,硕士和研究生设为1;X2是教育背景,重本设为0,非重本设为1,X3是在校成绩,没挂为0,挂科为1;X4是贷款期限,X5是贷款金额。

仍使用之前的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估计模型,得到表2对模型的整体性检验结果:(见表2)

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性检验来看, 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的卡方值较小,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5,自由度为7的临界值14.07(可通过计算获得),且P值为0.917,说明解释变量一起对违约情况产生显著性影响,即方程的总体显著性通过检验。Cox & Snell R Square和Nagelkerke R Square较高,所以模型的拟合效果也较好,对因变量违约风险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利用SPSS估计模型的参数,如表3所示,可得出回归函数为:

据表,对各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可通过观察P值判断,X3、X4、X5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X1、X2虽然P值大于0.05,但也能以80%以上的概率保证估计的正确性,故也可以接受X1、X2的估计结果。X1的系数估计结果为负,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违约风险越来越小,学生的偿债能力越来越强。X2、X3、X4及X5的系数估计结果均为正,表明随着学生院校级别的下降,违约风险逐渐升高。挂科的学生违约的概率高于没挂科的学生,贷款期限越长,贷款金额越大,则违约的风险也会相应的增加。

引入贷款学生相关指标数据并利用上述模型进行违约风险预测时,若得出的结果P50%,则违约风险较大。

3.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通过运行SPSS可以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

表4 Logit回归模型的分类预测

已观测 已预测

违约Y 百分比校正

0 1

步骤 1 违约Y 0 89 2 97.8

1 7 10 58.8

总计百分比 91.7

a. 切割值为 .500

表4给出了Logit模型对108个样本是否违约的分类情况,实证研究表明,Logit回归模型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违约情况的预测能力较强。第一类错误为2.2%,即将高违约风险学生误判为低违约风险学生的错误概率;第二类错误为41.2%,即将低违约风险学生误判为高违约风险学生的错误概率。这表示该模型对于低违约风险学生判别的准确率是58.8%,对于高违约风险学生判别的准确率则高达97.8%。同时,该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91.7%,可见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在测度学生使用校园贷过程中的违约风险时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可作一般情况下的推广。

四、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构造Logit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108位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的相关信息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首先选取了八个与学生违约行为可能具有相关性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剔除显著性不强的三个指标,即家庭背景、性别和每月可支配金额,将剩下的五个指标代入Logit模型中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1.由SPSS软件分析结果可知,Logit模型的总体预测能力较强,可用于判定大学生在使用校园贷时的违约风险程度,为平台审核学生的借贷资格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平台内部的风险管理和防控,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

2.影响学生违约的因素很多,本文研究了其中具代表性的五个因素。学生的在校成绩在某些方面可能反映其信用状况,学习较好的学生可能更难接受违约对自己形象和声誉造成的影响,因此违约风险可能降低,而贷款金额过大,贷款期限过长,则会使违约风险增加,因为贷款过多增大了学生后期的还款压力,期限过长则会降低学生还款的积极性。其次是年级和教育背景,年级越低的学生,由于此前接触信用贷款的机会不多,信用意识薄弱,在还款中更易拖欠贷款。在调查中发现,三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违约的比例更大,一方面是由于其使用校园贷的人数更多,平台的审核较为松懈;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的日常开销更大,消费攀比之风盛行,因此提高了违约风险。

(二)建议

1.平台应完善内部风险防控系统,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通过引入Logit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判定学生的信用程度,在审核学生贷款资格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审查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将一些信息数据化,代入风险测量模型中,用数据来分析学生的资信状况,从而减少判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降低违约率。

2.严格审核学生身份信息,对贷款对象进行筛选。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贷款金额不宜太高,因为他们的信用意识薄弱;对于挂科较多,在校成绩十份欠佳的学生,贷款审核中要更为谨慎,对其资信情况要有更全面的了解。其次,无论针对哪类学生,贷款期限都不宜太长,贷款金额也应控制在较低限度,以免学生负债过多,最后无力偿还。

3.违约带来的将是高额的违约金和加倍的利率,因此学生在贷款时一定要清楚自身的处境,对自身的信息进行一个预先审核,确保自己能及时还款的情况下再使用校园贷,且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目前许多校园贷还存在着诱导性和欺骗性,所以学生自己要仔细鉴别,同时养成良好的理财和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廖茂忠,沈红.学生贷款违约的七大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2]沈华.不同学生贷款模式的偿还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视角[C].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2.

[3]廖茂忠,沈红.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0,10.

[4]耿新.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

[5]叶菁菁,吴斌,董敏.P2P网贷个人信用评估[J].财经视线,2015 (31).

[6]李萌.Logit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05,4.

[7]孙清,汪祖杰.Logit模型在小额农贷信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8.

[8]庞素琳.Logistic回归模型在信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9.

[9]宋荣威.贷款风险度量的Logit模型检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5.

校园贷论文例9

新媒体信息快速腾飞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沟通越来越便利、出行越来越方便,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大学校园更是各种新媒体信息爆炸的交汇地,面对漫天飞舞的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交流平台,当今大学生如何正确辨识和运用新媒体信息,已是一个筮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校园金融平台进行网络借贷的“校园贷”现象已在大学校园滋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而引发的学生安全事件不易列举,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和重视。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如何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将基于自身工作经历浅谈应对这一现象的解决措施。

1 校园贷

校园贷指的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络借贷平台申请资金借贷,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从而申请信用贷款。

校园贷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等;三是京东、淘宝、阿里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其市场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负担学费和生活费,以及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和创业所需资金,在校大学生会寻求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去满足自身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从而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借机走入大学生的视线。只需要简单的网络申请、资料填写和提交,无需抵押,一经审核通过,便可快速获得贷款,对当今大学生来讲这一途径即方便也快捷,殊不知其真面目,究竟这一借贷方式是否安全可靠?

2 校园贷的利弊

(一)校园贷的优点

校园贷之所以在大学校园里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借贷手续程序简单。有些网络借贷平台只需学生绑定信用卡就可以使用该平台贷款购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消费欲望。其二,资金到账迅速、快捷。对于因学习或创业等原因急需金钱的学生,是一场及时雨,能暂时缓解经济压力。其三,无需抵押条件。银行借贷,是需要借贷人本人的信用额度、抵押物等前提条件。与之比较,校园贷非常适合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其四,避免了借不到钱的尴尬。以前大学生借钱多数是向同学、朋友开口借钱,很多时候开口向熟人借钱不是件易事,如果对方拒绝更显尴尬。相比传统的借钱方式,网络借贷更隐蔽更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学生的自尊心。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尽管校园贷满足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但其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和不足。

其一,刺激了大学生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滋生了不良的消费观。有些大学生爱攀比,看见其他同学用iphone、穿名牌、吃大餐、谈恋爱等过着悠闲的大学生活,甚是羡慕,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暗地里申请校园贷,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长期下去养成了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错误消费观。最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多数无力偿还贷款,网络贷款公司不断追溯,向学生所在学校辅导员、学生家长催还贷款。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讲,多数人不愿让自己老师、同学和父母知道自己的网络贷款逾期未还,自尊心作祟,但同时自己又无力偿还贷款,只有拆东墙补西墙。在多重压力下,许多悲剧将会发生,这样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其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据实例了解,在申请校园贷的过程中,在校学生需与网络借贷公司签订借贷合同,此外要提交学生本人的身份证照片,所在学校及辅导员、家长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以防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时候,有追溯的途径。这样一来导致了辅导员个人的信息泄露,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日常生活,骚扰短信、威胁电话层出不穷。部分网络借贷公司在联系不上借贷学生本人的同时,往往会联系学校和辅导员,多以质问和威胁的口吻要求学校和辅导员给说法。但往往也是在此时,经多方查证,校方和辅导员也才得知学生有校园贷这件事,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甚是困难。

其三,给家庭带来伤害。因校园贷无力偿还的案例,近年来屡屡出现。部分网络借贷公司向在校学生还提供套现,进一步滋生了学生不良消费主义的产生,甚至向在校生提供高利贷。这些网络借贷公司之所以得以生存下来关键在于他们笃定学生的家长不会坐视这些学生信用破产、拿不到毕业证。光鲜的校园贷,最后用威胁等非常规手段来搞“风控”。如果家庭经济不太困难的,家长还能帮助学生偿还,若是家庭经济本身就已经负债累累的,那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3 如何做好校园贷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对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

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通过设置学分、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网络课程等,在校园里大力宣传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通过微信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典型案例。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了炒股,如何理性正确地认识金融、认识投资、辨别风险,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金融借贷风险意识,是非常紧迫的。

(二)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

学校应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消费观。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对于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家庭,消除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符合切身实际和科学的消费计划,量体裁衣地开支。教导学生要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等劳动来获取正当的收入、进行正当消费。从而,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

(三)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学校辅导员牵头成立日常生活监测小组,由班委干部、党员同志等组成,点对点地监测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消费状况,按时反馈、形成记录。用心观察、实地观测,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抓住苗头、及时引导。各院系成立不良消费预警机制,讨论制定合理的预警方案,通过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短信、微信、电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预警信息。

(四)加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奖评优制度和条件,确保惠及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汇集校内外资源,开设不同专项奖助学金,尽量满足不同贫困生个体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申请途径。联合校外金融机构,开设在创新创业、发明创造、拓展学习等方面合理、科学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参考文献

校园贷论文例10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其调查显示,在面临资金不足的状况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如果你是在校学生,只要在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大学生金融服务成了近年来P2P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而本文则致力于对校园贷产生与存在条件的分析,以便于在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解决校园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校园贷”是在近两年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语,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目前已经融入了很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仅仅凭身份证,学生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贷到一笔贷款。然而这种门槛极低的贷款方式,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利率,高手续费,暴力催款等不正规的贷收款方式也导致了多起校园悲剧的发生。

一种现象的产生其背后必有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而我们只有弄清楚其背后的层层原因,抽丝剥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不禁反思,像这样对学校与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破坏的不和谐因素,又是如何产生与存在的呢?

一、校园贷的非正规宣传途径

在之前的某段时间里,各大校园,地铁站,商场等各种公共场合的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摆放满礼品的小摊位。路过的人只要扫码下载APP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得礼品。没有人知道这个名为借贷宝的APP是做什么用的,但在礼品的诱惑面前,大家普遍选择了掏出手机…

如此强硬的财力攻势,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势力,又有怎样精密的计划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如今校园贷势力愈发强大,其背后的利益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与前期那些投入相比,对于背后的操纵者自然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而且传统的校园贷是指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这些全部都是从网购平台上衍生而来的。众所周知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是主力军般的存在,拥有庞大的数量。日常接触十分密切,当校园贷贷款方在这些软件上不断的普及与校园贷的相关内容,向大学生洗脑时,便有大量的对金融常识不甚了解并有超前购物需求的同学去接触校园贷。可当真的接触后才发现,什么低息低手续费全都是骗人的。

还有学校附近大街小巷随意可见的校园贷小广告,以及上网时突然弹出来的关于校园贷的页面信息,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校园贷越来越为学生群体所熟知。不断的扩大其受众群,完善其背后产业链,累积高额财富,然后再将大量的钱投入到宣传中去,恶性循环。也就是这样,才使校园贷这个词在短短的两年内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

二、当代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观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3%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是由于购物需要(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由此可看出借校园贷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超前消费,而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导致的生活需求无法满足。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会更加谨慎的考虑自己未来的还款能力,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却可以依仗着身后的父母,而肆无忌惮的做出一些他们无法自己负责的行为。

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使用校园贷的群体中,若还不上款,有高达百分之70以上的人会选择告诉父母,让父母为自己善后。这代人多为独生子女,其选择是与父母的溺爱与从小养成的观念所分不开的。但是为了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者超出整个家庭能力范围的物品,欠下高额债务与利息,再让父母去善后,显然不是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的正确做法。

这也是侧面证明了为何校园贷在网购平台上传播信息如此有效,能最大强度的诱导学生购买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物品。当然平台的信息输出自然是校园贷的强大推手,但是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也尤为重要。适度的超前消费虽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作为还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群体来说,学会理财,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生活费,适度消费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合理消费观念。

三、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健全

校园贷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其成熟的产业链,当然这其中有种种的不合理成分所存在,但由于发展迅猛,等大家反应过来时,这个行业已经日趋成熟。

曾有一个针对11家网络借贷及分期平台的调查,在这个调查中,只有1家平台的其中1个项目要求借款人是985、211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并且需要拿到offer才可,其余所有平台的申请资格基本上只有一个要求:“在校大学生”。

综合大多数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校园贷来说,唯一的门槛就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这个门槛之低,几乎相当于没有门槛。而这些没有门槛的借贷,看似光鲜的校园金融,绝非“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般诗情画意。而是在背后用威胁、连坐等非常规手段来搞“风控”,本质上无异于高利贷,把一些大学生活活的逼上了绝路。

@样门槛低到不合理,对贷款人的审查方式极其不严格的贷款方式不仅存在还发展的如此迅猛,其中我们社会的制约与监督体系没有做到位,占了很大的原因。

这里的监督,不止是政府对放贷方的监督审查,也是学校对校园内猖獗的校园广告的管理打击,更是家庭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与监督。而正是因为并没有这样完整的监督体系的建立,对校园贷贷款公司的审核与考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漏洞,才使校园贷肆无忌惮的存在与校园之中。

四、解决方案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加以深层次分析,并提出相应方案对策,不能任校园贷继续疯狂的发展下去,给更多的大学生造成灾难。

学生个人加强自身正确消费观念的养成,理智消费。充分了解校园贷的相关知识,给自身以警醒,避免落入陷阱。

学校进行严密控制,避免校园贷肆无忌惮的“走”进校园。取缔学校内的各种校园贷机构,严禁校园贷广告在学校内投放。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以及金融知识的普及,让其对校园贷有正确的认识,选择正规的贷款渠道来解决困难。

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对网络中虚假的广告宣传进行管控,以减少校园贷的传播。对校园贷的贷款机构进行必要的审核监督,确保其对贷款人严格的审核制度,以及合法的利率条件,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从成因出发,全方位多层次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好校园贷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让恶性事件不再发生,还所有大学生一个和谐安宁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卢艺方,段昕昕.“校园贷”现状调查及金融、法制监管建议――以河南四所高校和两所高中为例[J]. 时代金融,2016,(32):238-239.

[2]黎博,徐加宇.论校园贷风险防范[J].西部皮革,2016,(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