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2 11:11:55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1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秦皇岛市现有高等院校13所、中职院校29所、中学170所、小学464所,各类在校生约49万人1。近年来,通过政府和各部门的齐抓共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障食品安全任务仍然艰巨。本课题组深入秦皇岛市10所各类学校(高校5所,中学3所,小学2所)及周边进行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并通过现场观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目前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一、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单位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食品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在对校园内食堂、超市、小卖店和摊位等经营单位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由于经营单位私营化、商业化现象严重,一些业主以赢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运行中尽量减少有关设施设备的投入,降低成本,导致食品卫生条件难以达标。如食堂经营方面,食品加工操作间数量普遍不够,且面积狭小;洗碗池、洗菜池不分,污水排放渠道较为混乱;有些没配专门的消毒橱柜,餐具经工作人员简单清洗后重复利用,有些没有防蚊虫设施等。问卷调查中,34%的学生认为校园食品卫生状况一般,有待进一步改善。而校园周边的早市、夜市饮食摊点多在马路边经营,流动操作,没有固定清洗消毒设施,餐厨废弃物随意处理,无基本的卫生防护设施,食品安全隐患尤其突出。

(二)无证无照经营依然存在,取缔工作存在困难

一是校内食堂、小卖部和摊位存在证照不齐的情况,且这些经营单位大多为学校职工亲属经营,与学校也存在复杂关系,不符合安全卫生条件但又难以管理;二是校园周边无证照流动经营摊贩屡禁不绝。这些经营者多数是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经济条件差,往往靠经营小吃或食品摊点维持生计,虽经工商部门多次说服和引导,但仍无力达到获得证照的条件;三是无证照经营主体随意性、流动性较大,监管面临很大挑战。校园周边摊点食品经营时间基本是在学生上学前和放学后,此时也是执法单位未上班或下班的时间。若安排固定人员每天现场巡查,基层人力单薄难以实现,而临时性的突击检查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再加之流动摊贩设施简易,来去迅速,善于跟执法人员“打游击”,给监管执法工作带来很大难题。

(三)进货渠道存在混乱,食品质量令人担忧

调查中发现,学校自有食堂整体上能够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配送制度,确保食材来源的公开、透明和严格准入。但校内私营食堂和小吃摊位的经营者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在进货过程中往往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卖,食品质量难保证;二是校园周边的食品摊点,由于流动经营的比较多,食品原材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等情况难以掌握,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很难判断,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和产生食源性疾病;三是校园和周边的超市、小卖部和食品摊位由于经营规模较小,有的食品存放无序、堆码随意,存在交叉污染,同时,许多包装食品经常露天摆放,风吹日晒使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已经变质,很难发现。

(四)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学生消费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90%的经营者属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水平较低,未经过专门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如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大多经营油炸食品、麻辣烫、烧烤、奶茶等,经营者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知识,以为食品加工出来只要口味好就可以了,根本不在乎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的操作。而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弱,食品安全意识不高,贪图便宜和好奇心重,对食品的选择只凭借个人喜好、感官感受,忽视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对食品安全识别的程度较低,极易受到不合格食品的侵害。调查中,有46.1%的学生明知校外食品安全较校内难以保证,仍然每周要在校外就餐3次以上,此外,有22.8%的学生在校外就餐时曾出现过身体不适现象。

(五)各部门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

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负有职责的部门较多,涉及农业、工商、卫生、质检、城管、食品药品等部门,如农业部门负责监管种养殖业,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监管,卫生部门对餐饮、饭店等现做现卖商品类进行监管,质检部门从生产领域源头把关,城管部门只负责是否占道经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等。但从分段监管角度看,对食品摊贩的管理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网络没有健全,监管存在很多盲区和薄弱环节,存在职权交叉或者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同时各部门监管人员有限,难以及时巡查到位,监管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规范经营主体资格,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

一是详细调查摸底,对校园及周边的各类食杂店、饮食店等进行全面清理,严格审查校园周边地区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做到情况实、数字准、经济户口资料齐、真实有效;二是采取疏导和取缔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具备前置审批资质的无照经营户,发放办照通知书、并说明办照的相关手续,令其限期办理营业执照;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户,责令其立即停止营业,按照前置审批要求整改取得相关证照方可继续经营;三是督促各学校进一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增强防范问题食品的技术支撑,购入专业的检测设备,对进校食品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测,提高学校抵御问题食品的能力;四是对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点的规范。建议从实际出发,建设食品摊点统一市场,建立流动食品摊点的简易许可制度和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的管理制度,构建流动摊点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等。

(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一是要建立食品购销台账制度。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购销台帐,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并对校园食品所处状态进行更有效监管;二是要建立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并要继续跟踪检查,防止不合格商品回流,经营者在销售中发现过期、霉烂变质食品,自觉做下架退市;三是要建立食品查验制度。一方面,查验食品生产者、供货商合法证照及相关证件,并对索要的材料进行逐项登记,对食品质量进行形式审查。另一方面,查验经营者所购食品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基本信息,查看凭证是否齐全、包装是否符合规定、检验检疫是否符合要求,对食品质量进行实质性审查。

(三)加强经营者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可定期组织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集中培训,以如何建立和执行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保证食品安全为重点,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诚信自律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培训结束时,进行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者,颁发《食品经营者培训证书》。

(四)加大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升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通过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专题知识竞赛、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校报以及食品药品执法人员走进校园等形式进行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通过食品科学常识、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食品质量识别办法、食品营养知识的介绍和向学生展示假冒伪劣食品,提高学生鉴别能力,指导学生科学饮食、理性消费,自觉抵制不合格商品。并提醒学生购买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无QS标志等,在发现经营户销售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或者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投诉或举报,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强化执法监督,形成社会监管合力

一是建议由政府牵头,组建由综治、食监、工商、卫生、质检、教育、城管、公安、文化等多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综合监管机构,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局面,赋予其更高的权威,开展联合统一执法,全过程负责食品质量监管,维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二是探索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义务监督机制,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负责对校园内及周边食品流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发现违法经营情况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及时消除食品消费安全隐患,有效解决食品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三是借用社会力量,完善举报机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舆论曝光度,充分发挥12315综合执法网络平台作用2,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公示奖励标准和奖励办法。一旦发现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使问题食品不留死角。

总之,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事关师生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达成共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食品安全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才有了充分的保障。(作者单位:1.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燕山大学党委办公室;3、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

[项目]秦皇岛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研究课题(201306090 )阶段成果;秦皇岛市第二届“食品药品安全”主题征文(12SY207)成果。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2

一、严格准入,跟踪监管

严把校园周边食品市场准入关,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业户,全覆盖进行巡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经营户,坚决予以清理和取缔。

二、加强巡查,强化监督

在专项治理行动中,我局以糖果制品、奶制品、碳酸饮料、膨化食品、麻辣食品、油炸食品、冷冻饮品特别是“五毛食品”等为重点对象,严厉查处销售无标签或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全面检查获证食品经营户进货查验义务履行情况。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经营环境。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车辆202台次,执法人员716人次,检查学校及其周边食品经营户312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3

中图分类号:TS201.6;G478.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6-0028-06

Abstract:The food safety issue of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their periphe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s well as school teaching order and social stabil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od safety of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their periphery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of Kunming, we found that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has its regional specificity and some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s follows: license processing, mode of operation, production equipment, health and safety, raw materials purchase, food quality, prevention and safety awareness,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These problems were correlativ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like university awareness, university enrollment, catering mode, access threshold and consumer awarenes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in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food safe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crease investment in food facilities, regulate the relevant system,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od safety;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consumer awareness; joint efforts in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食品安全是一项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1],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还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社会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长足的提高。然而,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同年6月1日废止1995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明确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同时包括保障食品原料、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合法有序,并涉及相关各方的责任,规定相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的法律义务,较之《食品卫生法》涵盖的范围更广、要求更严、层次更高、意义也更大。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尽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从法律的层面强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但是,全国各地学校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在不断地警示我们,保障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仍将任重而道远。本课题组深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10所高校及周边进行调查,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5份,回收率达97%以上;同时,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访谈等,深入高校及周边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思考分析。

一、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一)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区域特异性

呈贡大学城位于呈贡新区,多所高校校区相互毗邻,校园外、校区间的街道多为商业街,在下午五点至晚上十点间,人口密集且多为各高校的学生。近几年,校园食堂在社会市场的导向下,学校承包给校外不同的经营者,各经营窗口经营的饮食种类较多,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校园内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状况相对较好。但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各高校周边陆续开设了不少的食品餐饮店,聚集大量的小食品摊点。这些小食品摊点业主大部分来自云南各地州及外省,摊点平均面积不足5平方米,主要经营麻辣烫、煎炸、烧烤、蒸煮食物和茶饮等。这些食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普遍受到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的喜爱,但因受到摊点面积有限、加工设施设备不足等影响,摊贩常常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以增加收入而仅注重食品的“好卖相”和“重口味”,却轻视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这些状况构成了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区域特异性。

(二)无证无照流动经营仍然存在,监管面临压力

呈贡大学城各高校校内食堂、超市、小卖部基本达到《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标准,证照齐全,经营的食品基本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但是,校园周边却仍然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摊贩,这些摊贩经营者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待业人员、退休人员以及社会低收入人群,通过经营小吃摊点维持生计,经济状况本来就较差,难以达到获得证照的条件。同时,这些摊贩经营者流动性和随意性较强,设施简易,面对城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检查,能够迅速逃离躲避,监管人员撤离之后,他们便又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这些摊贩经营的时间恰好是学生上学前和放学后,而这也正是行政执法人员正常工作之外的时间。虽然,相关部门也会进行临时的突击检查,但是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且突击检查也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使校园周边食品监管执法工作面临严峻的压力。

(三)食品生产加工设施设备不足,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大学城各高校食堂、超市、小卖部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人数需求。但是,校园周边的食品餐饮店却存在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食品餐饮店为了降低投入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尽量减少相应的设施设备投入,食品卫生条件严重不达标。走访调研中发现,这些食品餐饮店的操作间面积狭小,生食熟食加工存放未严格分开,洗碗洗菜池混用,污水排放随意,无固定消毒设施,无卫生防护设施,食品原料来源无法追踪,食品与杂物混乱堆放,从业人员不穿工作服,餐厨废物随意弃置,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四) 食品原料进货渠道无保障,食品质量令人堪忧

调查发现,校园食堂在进货渠道和食品原料使用方面基本实现严格的规范管理,也基本实行了索证索票和配送制度,做到食品原料来源的严格准入和公开透明。但校内承包经营者和校园周边食品餐饮店、小摊点,在进货时更多地考虑到价格的问题,对食品原料的质量和生产者的资质漠不关心。因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流动性经营,难以监控原料的来源和加工过程,难以判断追踪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物品的乱堆乱放易导致交叉污染和在保质期内因风吹日晒而提前变质腐败。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食品经营者虽然在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但自身从未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质疑和考究过,肤浅地认为“只要吃了不出事就是安全的”。

(五) 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发现,高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食品安全知识也是在被动获取,很多学生因图便宜和好奇,对食品的选择主要依靠个人的直觉和感官上的偏好,面对色彩艳丽、口感诱人的问题食品常会失去自制能力,忽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再有,大部分学生在面对遭遇的食品安全问题常常会选择缄默,一方面是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和渠道投诉,另一方面对投诉的结果持消极的态度,总体上对于自身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较薄弱。而与此同时,校园及周边餐饮经营者90%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极度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且基本从未参加过任何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常常忽略食品在采购、运输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中的安全卫生问题。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吸引回头客,常常通过超剂量或违规违法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来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卖相,将食品的安全问题置之不顾。

(六)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明,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职责部门较多,如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教育、城管、公安、文化等众多部门。目前,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每个职能部门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都有各自的管理侧重点。但是,在日常的食品安全保障维护工作中,在分段监管的层面上,各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发现,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职能部门间职权交叉、职责推诿的情况时有出现,加之各部门基层监管人员配备有限,很难做到时时跟踪、监督与巡查,由此造成各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二、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归因

(一) 高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需不断加强

在高校校园中,较之教学科研,部分学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虽然有的学校有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但是因为存在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致使制度执行不力,且工作流于形式。与此同时,长期以来高校后勤部门的部分职工因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和工作方法上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致使高校潜在的饮食安全风险不断加大。例如,大宗食品(粮、油、肉)的定点采购和索票索证制度在某些高校食堂未被严格执行;留样未做记录和留样的样品较少;各种杂物混乱堆放于食品储存间;餐具消毒设备设施缺乏。某些高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相关执法单位的检查,虽应付性配备“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但餐具保洁工作仍然落实较差,加之承包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和操作不规范,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大增。调查中发现,这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的存在,与缺乏必要的管理员制度或有制度却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2]。

(二) 高校扩招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

自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招以来,高校大学生人数迅猛扩增,多年的持续扩招之后,现在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人数较20世纪90年代末近乎增加10倍。而与之对应的大部分高校学生食堂却未能相应扩建,无法容纳大批学生集中就餐。同时,因高校财政紧缺,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非常有限,食堂面积较小且操作间无功能分区或分区不明显,配套设施不齐全或陈旧不堪,地面潮湿、脏乱,从而出现因食堂饭菜质量、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致使部分学生选择到校外餐馆和小吃摊点就餐的现象。调查发现,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因刚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工程,虽食堂面积与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在校学生人数要求,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则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 高校餐饮经营服务模式有待改变

自1999年始,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在改变高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负担较重的状况后,后勤社会化有力地增强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之后,大多数高校基本不再直接管理和经营校园餐饮服务,而是将之承包给社会餐饮公司或个人,承包者因临时观念不愿投资进行设施改造,且承包者聘请的员工多数为外地农村人员,素质低、不稳定,卫生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严重缺乏,有些员工甚至未经过健康检查便上岗工作,而每年卫生监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一般只面对学校食堂承包者,无法普及到每一位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各项卫生制度措施落实不力、食品制作各操作环节不规范。例如,聘请的员工为了图方便擅自拆除纱门纱窗,上岗操作未穿戴工作服,佩戴戒指等饰品,冰箱内食品未及时清理出现交叉污染等。

(四) 校园周边餐馆许可准入门槛低,无证经营屡禁不止

校园周边食品餐馆经营的种类丰富多样,价格处于中低水平,吸引了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且因小餐馆使用面积小、经营成本低、经营模式简易、操作环节简单、工作人员一身兼几职,这样的低许可准入门槛吸引了大量的经营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在校园周边常会出现一些无证经营的小食品摊点,经营者因文化和生活层次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避开执法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利用民宅或街边角落无证无照经营,或超越卫生许可标准擅自经营中餐、煎炸食品(如烤臭豆腐、烤玉米等)以及各种切好的即食水果――这些水果多为摆放时间较长或已部分腐烂变质的劣质品,食品原料无法追踪溯源,加工操作过程不规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对于这些摊贩,工商、城管及食品监管等部门已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因其设备简单,逃避执法检查时机动性强;再者,因小摊贩的经营设备简单且成本低廉,即使被执法部门处罚没收,在短期内又会重新购置而“卷土重来”。故无证无照经营难以完全杜绝,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五)学生消费群体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学生都表示有过在校外周边小餐馆或小摊点就餐的情况,而且在校外就餐的频率还较高,小部分被调查学生几乎每天三餐都在校外就餐。在校外就餐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从未关注就餐餐馆和小摊点是否挂有卫生许可证,在密密麻麻的摊位点前,常常根据食品的诱人外形和浓重口味进行选择;而餐饮工作人员个人、摊点环境以及操作环节等是否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并不在学生消费群体就餐的首选标准之内。此外,调查还显示,被调查的对象中近50%的学生对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几乎为空白。

三、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关乎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2010年国务院三部委(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应在各高校切实贯彻和落实。同时,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明确分管领导及专职或兼职食堂管理人员的具体责权,建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3]。学校各职能部门(如后勤保障部、学生社区)应参与组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食堂管理人员选聘为食品安全管理员,做到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挂牌上墙等。此外,为了有效督促和检查,可以考虑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教育考核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学校的考评指标体系中。

(二)加大食堂饮食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总体规划,加大食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在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中统筹考虑食堂建设及其实施条件的投入,使学校食堂建设及其设施条件与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同步进行[4]。通过新建、扩建和改建,改造房屋破旧、操作工艺流程及布局不合理的食堂;更换老化落后的餐饮设施设备,增补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等设施,配备保质保量的食堂“三防”(防火、防毒、防盗)设备,建设完备的食堂排污系统,做好食物残渣清除工作,配备足够的工作衣、帽、口罩和鞋,以及打扫、洗涤、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用品。在做好食堂内部基础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对食堂的建筑、设备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测评估,保证各个方面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三)加强构建校园食堂科学管理体系

各高校校园食堂应严格按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供餐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在学校食堂建设工程的预防性卫生监管和颁发营业许可证前的现场卫生评审环节严格把关。各高校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应主动借鉴、积极推行如食堂卫生量化分级管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5S(餐饮业“五常”法)[4]等具有先进理念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将食堂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上墙,原料采购渠道和价格等对外公布。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制定、管理实施,使学校食堂运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规范食品原料及添加剂的进货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将“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引入法律条文,体现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原料进货环节的重视。首先,经营者应尽可能实行统一采购,并与蔬菜基地和食品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控制食品原料价格的同时保证质量。其次,在购进食品原料的过程中应建立购货记录制度,查验票据,登记验收,从食品源头开始抓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对于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食品生产经营者也应该对其购置、保管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控,登记备查,不断完善,形成规范的管控制度。

(五)形成师生共同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局面

对于高校校园食堂、小卖部等,学校应鼓励在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中来。在校园食品安全维护这个问题上,食品卫生与安全不仅仅是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后勤餐饮服务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服务对象行使合法权力与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可在学校食堂内设立现场接待点、意见反映箱、留言薄等,通过各种方式开拓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反馈渠道。与此同时,校园餐饮工作人员还应主动开展学生座谈会、师生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在加强餐饮服务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把有力戒尺。

(六)利用高校学科特点,鼓励相关专业大学生参与维护校园食品安全

目前,呈贡大学城高校中设有食品、医学相关专业的学校有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这些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食品卫生、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安全方面都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对于大学城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鼓励这几所高校的食品、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在各大高校定期面向师生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学生团体,既可以弥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因人力有限而无法长期深入到高校进行宣传教育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校园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同时锻炼并提升自我,为今后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培养输送一大批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人员,从而为今后校园乃至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保障和维护储备人才。

(七)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调研中还发现,在校大学生对近些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了解,但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而且大部分学生一般仅通过网络媒体被动获取食品卫生、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后勤部门可以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5]。比如,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讲座、专题知识竞赛,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平台、宣传栏、校报等渠道,向广大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邀请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等。通过在校园内外开展持续性且形式多样的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质量鉴别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经营者食品安全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从本次课题组的深入调研中发现,校园及周边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和员工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甚少,食品安全意识也较淡薄。因此,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学校可定期面向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针对食品经营者开展诚信自律教育,使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坚持持健康证上岗的制度,从而有效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九)发挥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舆论作用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已悄然植根于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正是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揭黑”曝光,才促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06年“两会”期间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才使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中近77%的人员主要是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因此,对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媒体的积极介入,对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如实地进行披露报道,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同时对涉事个人及部门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以督促整改。通过正面合理地利用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效力,填补目前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足的缺陷。

(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首先,由政府出面牵头,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教育、城管、公安、文化等多个部门参与合作,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各职能部门联合统一执法,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监察频度和综合整治。其次,发动社会群众的力量,建立并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借助群众对食品流通经营过程的监督和对违法经营情况的举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再次,及时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媒体报道和舆论曝光,动员民众积极参与监督,有效发挥12315综合执法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上下各级各部门及群众的协作配合,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合力,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

四、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尽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有力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但是,面对日益凸显的全国各大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了解探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积极探索并采取各种预防应对措施,依然显得极其重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注程度,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影响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高度重视,上下协作、齐抓共管,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监管合力,着实保障高校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WHO. Food Safety: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Issue[R].2011.

[2]杜镶.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14-215.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4

一、加强领导,强化意识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学校校长郭玉亲自食品安全,定期不定期检食品安全工作,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分管副校长刘鹏负责食品安全。总务主任袁吉红负责食堂全面工作。食堂管理员毛华祥负责食堂各项事务具体管理。学生代表负责食堂信息反馈,具体反映学生对食堂伙食的意见。

二、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郭  玉     安阳乡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 张红曦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

刘 鹏      安阳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办公室主任: 甘义   安阳乡中心学校食堂管理员

组  员: 权金文  张 宏  赵 毅  大多高  王 蚕  袁吉红

三、自查情况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学生有612人,学校本着勤俭节约,让利学生的原则,做好食堂销售管理工作,把食品安全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组织制度建设及责任落实情况

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有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兼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各岗位从业人员的责任,定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有记录,学校食堂为自主经营模式。

(二)许可情况

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实际经营项目与餐饮许可范围相符,不存在超范围经营问题。

(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建立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均取得了健康合格证明。落实了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当从事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都能及时调整其工作岗位。

(四)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并具有采购记录台帐;库存食品均在保质期内,原料贮存符合相关要求,不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食用油、散装食品的进化渠道符合规定,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五)清洗消毒

食堂配备了洗涤消毒设施,满足了实际需要。消毒人员掌握消毒知识,餐饮具消毒效果符合相关要求。

(六)食品加工

严格按照食品加工要求加工制作食品,无违规加工制作冷荤凉菜和豆角的行为。每天都能做好食品的留样、登记工作。

(七)突发事件处理

制定了食物中毒及传染病预防等相关应急预案,发现问题能够及时上报解决。

(八)食堂内外环境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每天能够按时清扫并保持干净。

(九)饮用水情况

师生饮用水直接接入酥油口自来水水厂,无安全隐患。

(十)校园内外食品情况

学校无小卖部;学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校联合食品药品监督所对校园周边53所小卖部进行检查,所出售的食品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相关要求。附件:(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明细表)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5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乡及时召开了由安监办、学校校长、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春季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内容,制定了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安排部署了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内容及时间,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食安办、卫计、农业、畜牧、学校、卫生院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二、突出重点,全面开展检查

强化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日常监管力度,督促辖区内各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排查风险隐患,严防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中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为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查违法违规行为。龙台食药所对全乡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要求各经营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档案,从严审查进货渠道销售条件,强化日常管理。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6

一、我镇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部署,集中行动。

此次检查工作,对全镇X所小学、X所中学及X所幼儿园的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小摊点和门店进行了监督检查。

二、检查内容

1、学校食堂供餐的准备工作;

2、学校对食品加工安全把关情况;

3、《食品安全法》的落实情况;

4、学校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情况;

5、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堂基本设施建设,餐饮具消毒管理、食品留样、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三、检查情况

1、学校领导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自身管理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各食堂都在开学时做好了供餐准备工作,生产加工场所的设备设施、用具、餐具都进行了彻底清洗、消毒,库存食品及原料都在保质期内,所有加工设备设施都处于运转状态,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了培训档案,同时各食堂都建立了从业人员的晨检制度。

2、认真执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从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及容器都有生熟标记,做到定位存放。食品存放做到生熟分开,饭菜都在备餐间内分餐。严格按照许可范围守法经营,不做凉拌菜,同时做到每餐食品留样,建立留样记录。食堂在采购食品原料时进行了索证、索票,建立了进货台账。

四、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设施陈旧,消毒设施、保洁柜等硬件设施数量不全,采购的食品索证不全。

2、用餐留样数量不够。

我们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对其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将进行复查验收。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7

同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单位共同实施“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

转眼间,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农村孩子的“零食”卫生情况是否得到改善了呢?近期,记者对沈丘县几个乡镇小学周边小卖部所卖小食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5月5日下午5时40分许,记者赶到石槽中心小学门口。学生们已放学,门口两个摊位的老板正在收摊。一名老太太告诉记者,“辣条”现在不让卖了,但是学生们爱吃。她就偷偷地进了一些“辣条”,已收回家了。见记者有意购买,就急忙到马路对面一院内取。片刻之后,老太太拿着一袋“辣条”刚出院门,却被路边一名50多岁的男子一把夺下,该男子随即进院,并关上大门。

小学门口不合格食品泛滥

5月5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留福镇世纪小学。

在校门口附近一家小卖部的简易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各种小食品。生肖糖、汽水可乐糖、“嘻唰唰”超级果冻、“炸牛排”、“桔子派”果汁软糖、“可乐可乐”冲剂、“鲜果派”果味可吸饮品等小食品充斥着记者的眼睛。与此同时,记者在这些食品包装上均没有找到“QS”标志和生产日期。

放学的铃声刚响,孩子们就冲出了校门,纷纷围在了小卖部门前,1角钱的果味棒、5角钱的雪糕等,都是孩子争相购买的主要目标。

摊主告诉记者,这些食品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都是爷爷或奶奶给一点钱,身上的零花钱很少。这些食品非常便宜,价格一般是1角、2角,很少有超过5角的,很受孩子们喜欢。”据该小卖部的女摊主估计,平均每天能卖200元左右。

下午1时30分许,记者来到留福镇中心小学。

这所学校门口有2个简易摊点,一张带轮的床上摆放着各种小食品,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旁边立着1个冰箱。摊位周围和该校大门口东侧,孩子们丢弃的食品包装袋随风飘舞。

由于当日气温在30℃左右,孩子们到学校时几乎都热得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就到小摊点买冰棒、冰袋等冷饮降温,生意十分火爆。

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一种叫“鲜橙多”的“饮料”,350ml装。记者看到,该“饮料”包装十分粗糙,且商标字体模糊,瓶壁发黑,瓶口处更甚,瓶内液体混浊,有悬浮物。校门口的一位女摊主告诉记者,她卖的饮料有两种,一种是2元1瓶,一种是5角1瓶女摊主兴奋地告诉记者:“5角1瓶的卖得非常快,每天能卖二三百元呢”。据女摊主介绍,她们所卖的“食品”价位一般是1角、2角,超过5角的食品就是“高档”的。农村孩子的零花钱不多,越便宜的东西越好卖。她们的货是有从沈丘批发的,也有从临泉购进的。

经观察,在通往该小学的路上,至少有4家类似的小摊点在营业。

在刘庄店中心小学门口,儿童食品状况也不容乐观,学校门口附近的小摊上堆满了全英文包装的果味棒、没有任何标识的冰袋、冰棒……

据老城镇一位姓薛的小学校长介绍,目前,她所在的学校有80%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看管。

记者在与老城镇一位老人攀谈时了解到,他们村每个人仅有0.8亩地,年龄小的孩子根本分不到地,庄稼的收成只能解决温饱。由于附近没有企业,为了补贴家用,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给老人看管。“小孩子都爱吃零食,虽然家里不富裕,我每天也要给孙子、孙女几角钱,不然小孩子要哭闹。如果不给孩子钱,被儿子、儿媳知道了,因为几角钱生气划不来。至于孩子花钱买什么吃了,吃的东西干不干净、卫不卫生,我就不知道。”老人无奈地说。

批发市场不合格食品热卖

5月6日,记者对沈丘县文明路上的小食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

在文明路路北的一家食品批发店,记者以进货为由进店调查。店门口摆放着两个半米高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满了锅巴,塑料袋上没有品名、产地、生产日期等任何字样和标志。该店姓王的老板表示,“这些货是昨天刚进的,卖得很好,根本不存在过期问题,你放心产品质量。”

在店内,整袋的江米糕、江米团及一些记者说不上名称的小食品被横七竖八地摆放着。王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小食品是从河北邯郸、周口等地购买的。

在文明路路南一家食品批发店内,记者看到几十种包装粗糙的小食品被凌乱地摆放在一起。在墙边,有一种类似“麻糖”的食品一根根黏连着,上面布满了灰尘。该店女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小食品城市里的孩子根本不吃,主要卖给农村的小卖部、学校附近的小摊点,销售情况很不错,如果批发,价格更优惠。

5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徽省临泉县张营镇进行调查。在该镇的王海军超市、临泉县周桥供销社日杂商行及一些小学门口的摊点出售的饮料,绝大多数没有“QS”标志。

随后,记者和安徽省临泉县工商局取得联系,该局工作人员随即对这两家超市进行了查处。

工商局工作人员在王海军超市查获没有“QS”标志的“甜橙”30件,每件20瓶。同时,查获无“QS”标志且全英文标识的“果味棒”71件,每件80支。据该超市老板介绍,“甜橙”批发每件仅5.5元,每瓶均价为0.275元,小摊点零售每瓶0.5元;“果味棒”每件仅4元,每支均价为0.05元,小摊点零售每支0.1元。由于该超市无法提供这两种产品进货发票和当批次质检报告,工商局工作人员随即对货物进行暂扣。

在临泉县周桥供销社日杂商行,工商局工作人员查获“甜橙”3件;无“QS”标志的鸿运“果味饮料”17件,每件24瓶。其中,部分“果味饮料”已变质,里面有大量的白色悬浮物。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维护校园平安和谐为目标,切实强化监管、整治隐患,努力使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安全防范机制不断健全,全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整治重点

(一)加强校园治安环境整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严格落实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的意见》,配齐、配足校园专职保安和安防器材,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按时足额发放学校专职安保人员工资;加强对学校安保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认真执行校园出入管理、值班护校等各项管理制度,维护校园治安秩序;加强校园周边重点人群、流动人口、闲散人员以及出租房的排查与管理,严厉打击涉校、涉生和各类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二)加强接送学生车辆整治,确保师生交通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全面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与监督,严厉查处无牌、套牌车辆和报废车、改装车、农用车接送学生,以及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员乘坐、超速行驶、车证不符等违法违规接送学生现象。

(三)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规范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食品留样、健康查体和餐具消毒制度;严厉查处学校食堂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学校食堂对外出租和承包经营等行为;彻底清除校园内部的小卖部及家庭食品摊点。加强校园周边食品摊点治理,清理整顿无证经营、占道经营行为,确保学校门口50米内无食品摊点。严厉查处向学生销售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含有博弈性质的食品、用具、玩具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隐患整治,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继续加快校舍危房改造进度,严格按照县政府下达的危改任务按时完成危改项目,全力消除C、D两级不安全校舍。加强师生遵纪守法教育,及时排查师生和学生间存在的矛盾隐患,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隐患定期排查鉴定制度,强化校园内部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及时消除各类设施、设备隐患;拆除不符合疏散要求的防盗门,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积极整修老化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对达不到要求的走廊护栏、窗台进行加高防护,封闭闲置的楼层、区域和楼房天窗;加强技防建设,安装适量的监控和报警设施。

(五)加强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治理,确保师生精神健康。加大网吧、游戏厅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擅自设立的黑网吧、游戏厅,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游戏厅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音像书刊专卖店的整治,坚决查处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音像书刊专卖店和流动摊点,严厉查处向未成年人出售或租借不健康书籍或音像制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召开全县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集中整治采取以乡镇自查自纠为主,责任主管部门排查整治和县督查组检查为辅的方式进行。各乡镇组建由公安、交警、教育、工商、文化执法等部门参与的专项整治小组,对照整治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各有关部门要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人,同时开展整治行动。县委、县政府将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督查、调度。

(三)检查验收。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员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检查的重点是专项整治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是否整改,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乡镇、学校,由县领导小组下发督办通知书,限期整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对整治工作认真进行梳理,写出书面总结,报县委、县政府。

四、责任分工

(一)乡镇政府责任。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政府(办事处、管委会)是本辖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要积极组织由公安、交警、教育、工商、安监、城管及文化执法等部门参与的专项整治小组,认真开展整治工作。要配齐、配足专职保安和防卫器材,按时足额发放保安人员工资,保障保安人员待遇,切实完善校园治安防范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按时完成校安工程项目建设;落实责任,认真搞好辖区内接送学生车辆的专项整治工作;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排查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整改。

(二)部门责任

综治部门:负责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做好整治行动的专题宣传和集中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和师生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整治活动。

财政部门:负责加大校园安保设施、器材的投入。督促乡镇按照计划和预算及时拨付相关资金,保障学校安全。

公安部门:负责清查整顿校园周边出租房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要从快受理、立案查处;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区域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从严查处抢夺师生财物、敲诈勒索师生等违法行为;加强校园门口及周边的治安巡逻,在上放学等重要时段做到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护;与文化、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查封、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选派优秀民警担任中小学、幼儿园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幼儿园完善安全保卫制度,做好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交警部门:负责整治查处违规接送学生、幼儿车辆,按照《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规范接送学生行为,严厉查处“三无”车辆和报废车接送学生,以及超员、超速等其他违规行为;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校园周边道路及学生上放学重点路段,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增设减速带,防止发生涉校交通事故;中小学上放学高峰时段,在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立临时指挥疏导岗,由民警定岗定责指挥疏导,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加强巡逻管控,严惩校园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调解学校及周边区域存在的矛盾纠纷,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加强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规范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培训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

教育部门:负责搞好校园内部安全防护,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学校、幼儿园抓好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管理,完善门卫安保制度,加强学校内部治安巡逻,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对发现的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及各类流动食品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协助取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与整改,严防各类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文化执法和文广新部门:负责牵头整顿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市场巡查,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营业场所;严厉查处网吧等娱乐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娱乐营业场所;加强各类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的查缴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加大对学校食堂及校园门口食品摊点的监管、整治力度,严查违规用油、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违规制售食品行为;强化监督职能,清理查处校园周边无证经营、违规经营、占道经营的食品摊点,严厉打击危害师生饮食、用药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质监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管、整治。

卫生部门:负责学校饮用水源、餐具消毒等检测检查工作,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从业人员,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强化卫生法规、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校园周边医疗门诊的监督检查,审核执业资格,确保师生安全就医、用药。

工商部门:负责对校园周边的超市、小卖部等经营场所的巡查,强化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证照管理、前置手续审查等程序;加强商品质量检查,依法查处、取缔违法经营、无照经营行为,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

交通部门:负责接送学生校车和营运性客车的管理与监督;强化排查整治,消除超范围营运现象,严查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现象;认真做好校园周边交通路段路面、设施的养护和相关车辆停靠点的规划设置工作。

城管部门:负责清理取缔中小学、幼儿园附近50米范围内的各类流动摊点和占道经营等影响校园周边管理秩序的行为;及时拆除学校周边各种违法违规建筑,制止挤占、开发学校用地行为;加强校园周边卫生环境整治,优先规划、建设校园周边的公厕、垃圾箱等设施;建立有效的卫生清理、保洁机制,及时清理校园周边区域的垃圾和卫生死角,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住建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工程的质量监理和周边市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建筑物的鉴定勘验,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认真做好新建校舍的检查验收工作。

规划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周边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和监管,对学校及周边的道路、治安岗亭或警务室等设施从规划上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对学校及周边已经存在的违法建筑制定工作计划,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环保部门:负责校园周边区域各类噪声的查处工作;严厉查处违规排放“三废”行为,为教学活动提供安静的外部环境。

安监部门:对各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责任制落实和各项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按照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的原则,督促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涉校涉生安全事故;组织开展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并纳入年终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内容。

消防部门:负责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区域的火灾隐患,限期整改;督导学校、幼儿园做到“三严禁”,即:严禁封堵、占用疏散通道或锁闭、遮挡安全出口,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违章操作电器设备及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重点对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各学校、幼儿园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电力部门:负责校园及周边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保障学校正常用电、安全用电。

五、整治要求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落实上级指示要求、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县委、县政府净化育人环境、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发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要求上来,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9

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餐饮问题。

牵头单位:__乡卫生院。

1.加大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饭店、食品摊点的卫生检查力度,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2.对校园周边餐饮营业申请,要严格证照管理、前置手续审查等程序,对手续不全、非法经营者要依法关闭、取缔。

3.加大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饮品等经营行为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变质食品流入校园。

4. 取缔学校周边流动摊点。

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环境。

牵头单位:__派出所

整治内容:

1.安车的检查、严查长安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行为。

2.学、放学期间,安排警力、组织专人在学校门口执勤,维护交通程序。

3.整治学校周边车辆乱停停放行为。

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牵头单位:__派出所

参加单位:__乡联防队

整治内容:

1.管控校园及周边整点人员,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放学期间加大对校园周边(尤其是周边小巷、隐蔽处)社会闲杂人员的询问盘查力度,预防和减少涉校发案。

3.校园周边出租屋治安排查及管理。

整治校园安全隐患。

牵头单位:__小学

整治内容:

1.学校日常管理和内部安保工作,定期开展校内安全隐患巡查,及时上报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2.学校校警(门卫)、值班、值周情况检查力度,配齐配足

校警(门卫)、安保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出入校门制度。

3.校内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学生不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不购买伪劣文具、恐怖文具、玩具、‘三无’食品。

整治村级公路安全隐患。

牵头单位:__乡人民政府

参加单位:各村(居委会)

整治内容:

加强校园周边村级公路沿线,尤其是弯道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清理遮挡视线树枝、杂物。

工作要求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例10

一是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实现排查到位。重点对辖区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手续、食品安全岗位制度、索证索票、台账管理、食品贮存、“三防”设施、食品留样等进行了检查。全面排查辖区所有中小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坚决杜绝“三无”小食品出售。

二是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校相结合,实现宣传到位。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张贴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温馨提示牌和宣传画,发放《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87540封,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同时,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我县已有112所公民办幼儿园实施“明厨亮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