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3 17:39:44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1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指标分析。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是根据三张会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其指标包括盈利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主要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流动性分析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中小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收益质量分析是指报告收益与中小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收益质量的指标是现金营运指数。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注重财务指标分析,极少提到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这就给那些经营效益不好的单位管理者有机可乘。他们利用报表分析的不完善,大肆操纵利润,滥用关联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销售手段等使本来亏损的中小企业变得利润丰富。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必须扩展到审计报告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分析的需要,再以以前的分析体系分析现有的财务报告,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补充。

1.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1)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是指在中小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中小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以便投资者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这样投资者可以分析应收款增加的原因、应收账款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

(2)中小企业的存货分析。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货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原材料存货增加,而产成品存货减少或略有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销售量较大,能产生较高毛利润;如果原材料存货减少,而产成品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衰退期,该产品正逐渐被新产品代替,或者这种产品生产过剩。这样的中小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转移新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财务报告附注还可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果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大,表明可收回金额比成本低很多,存货很可能过时或毁损。

(3)中小企业的营业外收支分析。营业外收支是指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支,属于非正常项目,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应注意是否排除这项非正常项目,这就得根据重要性原则,即相对于净利润的比例,比例较大即为重要,应排除。因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长期给中小企业带来收益和损失,不排除就会影响分析结果。

(4)中小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关联方为了操纵利润,经常通过关联方来达到某种目标的目的。

2.中小企业的补充财务指标分析

(1)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现率。主营业务收现率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主营业务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当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业务量的增长销售现金比率一般都较低,但不是收益质量不够好,而是随业务量的增长,存货和应收项目自然增长的结果。该指标接近117%,说明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相对于购买者存在比较优势,或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合理,催账工作得力,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保证生产经营顺畅周转,收益质量较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中小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账不力、收益质量较差。尤其在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越势,分析该指标在大于117%时,是否是由于中小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付现比。①主营业务付现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此指标可以反映中小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业每发生1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支付的现金数额。如果该比率约为117%,说明主营业务成本基本是付现成本,中小企业没有因购货而形成对销货方的负债;如果比例大于117%,说明中小企业除了支付了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以外,还偿付了前期拖欠的购货款,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用;如果比例远小于117%,说明存在赊购,对中小企业形成负债压力,可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商誉。②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净收益营运指数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非经营收益多,收益质量就差。因为非经营收益的持续性差,非经营收益主要来源是资产的处置和证券交易收益。资产处置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通过证券交易获利靠的是运气。因此,非经营收益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中小企业的收益“能力”。

(3)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分析。随着会计信息的复杂化,非专业人士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根据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中的一种审计意见。

一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则会计报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

二是如果审计意见是保留意见,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即成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分析报表时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三是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见,则说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者资金变动情况已被严重歪曲,表明会计报表不可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高警惕,减少与此单位发生更多的经济关系,因为风险太高。

四是如果出具的是拒绝表示意见,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没有完成取证工作,此财务报告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最好与此中小企业少发生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 万齐: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7期.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2

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本科经济学金融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

您的国家:广州

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大学本科,排名前20%。

要求字数:开题报告:3千字

论文用途:本科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

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选题背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其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代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在当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推动性作用。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带动是可观的,但于此同时其所展现出来的民生问题也是较为严峻的。至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全面的住房改革,实现了以住宅制度市场化以及货币化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开端,房地产业无论是就地方财政问题还是地方的经济增长,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但在伴随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则更是展现出了一种更为快速的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的商品房价格为2063元/平方米,而20XX年我国的商品房价格已经增长至6200元/平方米,增长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民众的收入水平,从而成为了我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不稳定因素[1]。税收作为国家政府对于国家以及地方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政府在对于房地产业进行监管以及调控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各地方的房产税都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在学术界对于房产税的征收问题以及如何征收的问题也一直以来都有着巨大的分歧。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研究综述:

艾诺拉和马腾纳(2015)在分析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住房优惠的原因时认为:住房的分布比金融资产更公平,大部分家庭最重要的财富是房屋。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2015)研究发现,住房占净财富的比例与净财富的数量成反比。因而在给定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前提下,将低税率配置给房屋,将高税率配置给金融资产,是税负转嫁给富裕阶层的表现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由此产生的效率损失是民主政治和社会公平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韩颖.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法律思考[D].湖南大学,2015

[2]孙振华.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立法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

[3]张军.房产税恐不合中国国情[J].社会观察,20XX(2):56-60

[4]童大焕.别指望房产税能降房价情[J].新华网,20XX年01期

[5]贾康.中国房地产税费改革的基本设想[j].2015年8月7日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中国物业税研究:理论、政策与可行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5.

[7]穗现.关于开征物业税的若千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5年第三期:331

[8]AdamSmith.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20.285~286

[9]FraneoisQuesnay.TableauEconomy[Mj.Beijing:ComtnerialPress.1997.2528

[10]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280-281

[11]AlfredMarshallPrincipleofEconomic[M].Macmilla.1890.114~138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二)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艺术,背后往往隐藏着企业的玄机。它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正因为财务报表全面、系统、综合地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因而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极为关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税务部门、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当然,分析财务报表需要依靠一定的分析方法与技巧,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决策。本文以青岛海尔为实例,从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与同业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该公司进行了综合财务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背景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根本要求,上市公司就是这种两权分离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外部利益者要求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要通过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这就使此财务报表分析具有必要性。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了十几年,投资理论也处于一个培养和嬗变的过程中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目前市场已由散户跟风逐步向机构投资者理性分析变化,机构投资者正统的投资理论大部分都是价值型,因此如何从不同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何控制市场风险,是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所面临的问题。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指标很多,投资人要通过众多的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没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确使用财务比率和财务分析更重要了。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白1897年格林纳(Greene)的《公司财务》出版至今,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传统财务理论时期,另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的现代财务理论时期毕业论文房地。传统财务理论与现代财务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财务理论注重研究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而现代财务理论立足资金市场来研究公司财务管理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财务理论偏重描述性方法和定性分析,视财务指标为常量;两现代财务管理注重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视财务指标为随机变量。

对于财务分析的概念有如下几种表述: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集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oidA.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波特认为价值可看成是资金的生成和增值,则价值链就是价值增值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迸行分析,实质上也就是对企业的价值运动进行分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总裁兼财务总监巴瑞C.麦肯兰说:为了与信息时代接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无形资产和软资产

WiseMedia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尽管财务管理理论总会有新的观点提出,但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在各国大致相同。例如,财务分析中的比率分析原理,财务计划中的平衡原理,财务控制中的分权原理,财务决策中的风险原理都基本一致。

国内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从财务学研究对象所包含内容展开,认为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出发,研究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原则和体制等要素;资金运动规律应用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的环节和方法。

第二种观点主张是按逻辑的规定性由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构成基本理论结构体系:从外延方面看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等。

第三种观点主张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和理论结构体系都应该与国际接轨,研究方法提倡演绎性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包括货币市场学、公司财务学、投资学等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如果将会计核算的过程比喻为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财务报表就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然而,财务报表只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提供通用的数据和有关指标,不能直接、充分、有效地提供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周转状况等指标,也不能满足各特定报表使用者的特定要求,为此,还需要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其所提供的各项有关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对比、分析、评价,从而形成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表的构成

财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包括四张报表和一个附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四张报表加一个附注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财务报表的全部;(2)本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列报,既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也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3)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列报有特殊要求的,在遵循本准则列报的同时,还应按其他准则的要求进行列报;(4)现金流量表列报的内容和格式,按照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和对象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投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对企业的收益拥有分配权,但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里;企业管理者以取得报酬的形式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受到投资者的约束;债权人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拥有按期收回其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权力;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整形运转而对企业进行间接调控;业务关联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其合作者的经营情况和信誉,为是否继续合作做出决策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等财务信息的需求者,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说的详细一点就是表中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同时包括了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化情况的信息,这种信息在许多报告使用者做经济决策时都是有用的;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

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在对上市公司评估工作中,根据市场、技术等方面评估结果和财务预测提供的基本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系统的观念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功能是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WiseMedia

(2)信息的价值是运用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期望效益(经济利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3)财务报表不经过分析,便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控制过程,因而无任何价值。

资源配置的观念

集团可视为一系列项目的投资组合,我们不仅应分析这一投资组合中个别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而且应分析整个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将稀缺资源配置于我们自己最具有优势的行业,才能以较低的投入,冒适度的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

例外管理的原则

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的异常或例外的财务情况,把管理层的注意力焦距于偏离轨道的问题。

绩效管理的观念

一切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的绩效。通过采用合适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做出评价。

市场效率的观念

市场通常是有效率的,但是并不是总是有效率的。

技术路线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论文结构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国内财务报表分析的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青岛海尔为例的实证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背景

财务报表分析

同业比较分析

结束语

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5周:交开题报告初稿,开题讨论;

第七学期第6周:将英文翻译初稿及原版复印件、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

第七学期第78周:完成文献翻译(初稿)、开题报告(正式);

第七学期第1112周: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给指导老师;

第七学期第1316周:修改论文;

第七学期第1718周: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第八学期第1周:提交论文并进行答辩。

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三)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source)和热汇(heat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air-sourceheatpump)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sourceheatpump)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毕业论文房地产本科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一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3

作者简介: 李晚金(1963―),女,湖南平江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基本理论与财务会计。

摘 要:以深市上市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非财务信息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了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越好,其分析师盈利预测越精确,并且在财务透明度低的企业中,这种正向关系更显著。这说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这类非财务信息对分析师预测不仅具有信息含量,而且能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补充作用,缓解财务不透明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不利后果。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非财务信息;分析师预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5-0069-06

一、引 言

会计信息包括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由于财务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帮助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财务报告形式的财务信息披露,对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涉及较少。但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单纯披露财务信息的传统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决策要求,信息使用者对非财务信息越来越关注,企业也逐渐开始注重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自2006年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社会责任报告(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报告”等)的企业越来越多。2013年来自深市以2012年作为报告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已达到267份,并且其的社会责任报告也越来越为市场所接受,产生了积极的市场反应。

虽然有研究已经证明社会责任报告的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如杨明秋等(2012)[1]以2008年和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所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发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的预测精度,但是他们仅仅研究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否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并没有关注日益兴起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的关系。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中通过收集和传播信息以提高市场效率的中介机构,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能够影响投资者的盈余预期。财务信息的披露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均能够影响分析师预测结果,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即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情况下,非财务信息是否能够对财务信息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帮助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非财务信息的替代变量,旨在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以及在分析师预测过程中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是否具有补充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现代企业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屏障,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根据委托理论,成本最终由管理者承担,管理者为了降低成本就有动机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另外,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规范,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交易所层面都颁布了相关规章和指引以鼓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为证券分析师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信息来源,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信息中介,主要利用其知识背景和专业判断对各类信息进行搜集与处理,进行分析师预测活动。因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与分析师预测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分析师预测

证券分析师在进行预测时只有充分地利用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而信息来源往往能够反应证券分析师是否客观、独立。如果他们的信息来源不可靠,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会大打折扣。胡奕明(2003)通过对国内证券公司的调查发现,证券分析师在从事相关金融活动时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最为重视。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般是在相关交易所的指引下公开,因而其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分析师作出正确的盈利预测。其次,相较于私有信息,公共信息获得成本较低,从成本的角度看社会责任报告也是分析师预测的重要信息来源。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因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本身就是分析师预测过程中一种有效的信息来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企业价值,其中包括销售、成本、经营绩效、融资以及诉讼风险等。在日益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资本市场中,通过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可以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往往关注提高企业员工福利,从而吸引更多有创造力的员工提高产品产量,创造企业价值。另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有效传递社会责任表现的信息,增强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责任表现越好,企业的声誉价值越高,而企业声誉能够加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增加销售;建立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通过引起积极的社会媒体关注及获得政府支持与优惠,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能够影响企业未来的财务绩效,反过来则表明各利益相关者能够从社会责任行为这类非财务信息中获得对自己财务决策有用的信息,即社会责任信息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活动,比如分析师盈利预测。Vanstraelen et al(2003)[2]研究显示,前瞻性的非财务信息披露与分析师预测精度显著正相关;Dan S.Dhaliwal等(2012)[3]在考察分析师盈利预测是否利用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类非财务信息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能够提高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当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越高时,说明其披露的与企业价值相关的信息越多和越准确,财务分析师在做出盈利预测时,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有利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减少未来盈利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分析师的预测精度会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其跟踪的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正相关。

(二)财务透明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分析师预测

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中主要信息使用者之一,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预测与分析活动。尽管之前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精度正相关[4-7],与社会责任报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但是研究这类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两者如何作用从而影响分析师预测过程仍然非常有意义。由于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的财务信息主要是面向投资者与债权人,侧重于历史性信息的回顾,而与社会责任报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以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各社会利益相关者为导向,更多侧重于企业未来发展,因而在此假定这类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能够提供公司价值方面的有用信息影响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活动,当公司财务透明度较低时,证券分析师将依赖于披露的非财务来源中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来评价公司的未来业绩,从而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即在财务透明度低的企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之间的正向关系将更明显,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具有补充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的正相关关系在财务透明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2年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按标准的经润灵环球评级机构评分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初始样本,在剔除了金融行业、ST、*ST以及相关数据不全的样本量后,最终确定的样本观测值为381个。本文中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来源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网站, http:///;其它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为消除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下进行winsorize处理。

表1是最终确定的样本行业分布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各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略有差异且呈逐渐增加趋势,到2012年共有154份,占总样本的40%,这说明了企业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越来越重视。各行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也存在差距,其中制造业最多,占比62%,而传播与文化产业在2010~2012三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仅为4份,这可能是因为行业的属性不同,从而导致了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不同。

(二)主要变量解释及定义

1.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由于指数法在衡量社会责任研究中较为广泛和精确,润灵环球(RKS)根据Sustain Ability报告研发的国内首个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体系,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进行评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众多研究均采用RKS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作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8-9]。本文以RKS的评价结果作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质量(CSR)。RKS的MCT社会责任报告评价系统包括社会责任报告评分体系和评级转换体系。MCT社会责任报告评分体系从整体性(Macrocosm)、内容型(Content)、技术性(Technique)、行业性(Industry)四个指标出发(行业性指标为2012版评级体系新加入),进行全面评价,采用结构化专家打分。而社会责任评级体系依据MCT四个指标总得分情况分为C、 CC、 CCC B-、B、B+、BB-、BB、BB+、BBB-、BBB、BBB+、A-、A、A+、AA-、AA、AA+、AAA 19级。由于2010~2012年评价体系在内容性(Macrocosm)、技术性(Technique)指标设立的权重不一样,行业性(Industry)指标在2012年后才新加入评价体系,为了保持一致性,最后采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得分(TS,总分为100)、技术性指标得分(MS,总分为30)以及评级转化得分(Credit)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其中评级得分具体设置为:C为1分,CC为2分,以此类推,AAA为19分。

2.财务披露透明指数。借鉴Bhattacharya(2003)的方法[10],以盈余激进度来衡量财务透明度。Bhattacharya(2003)认为,盈余激进度越高,意味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越高。通过计算应计项目来衡量盈余激进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FIN=(ΔCA-ΔCL-ΔCASH+

ΔSTD-DEP+ΔTP)/TA(1)

其中:FFIN为财务透明指数,该值越大,说明财务透明度越低。ΔCA表示总流动资产变动额,ΔCL为总流动负债变动额,ΔCASH为现金资产变动额,ΔSTD为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变动额,DEP为折旧和摊销额,ΔTP为应付所得税变动额,TA代表公司当年年初总资产。

3.其他相关变量说明具体见表2。

(三)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Ferror=α0+α1CSR+α2FFIN+α3Anano+

α4Verearn+α5Loss+α6Size+∑Ind+

∑Year+ε1(2)

对于在财务透明度低的企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的正相关关系是否更显著,本文通过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财务透明度的交叉项引入式(2)中,得到式(3)来检验。

Ferror=β0+β1CSR+β2FFIN+β3FFIN×

CSR+β4Anano+β5Verearn+β6Loss+

β7Size+∑Ind+∑Year+ε2(3)

从表4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可以看出,衡量解释变量的TS、Credit、MS的相关系数在1%的水平上均大于0.8,存在高度相关性,放在一起回归,将影响模型的解释力。因此,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总得分(TS)、社会责任评级(Credit)与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性单项指标得分(MS)分别引入三个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非财务信息是否能够缓解财务不透明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不利影响。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3。从表中发现:(1)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均值为1.0969,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032与21.5120,分析师预测误差之间的差异较大。(2)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总得分为33.9060,最小值为13.3300,最大值为71.5000,标准差为10.9854,而综合评级得分最小为1(C级),最大为15(A+级),平均得分为5.89(B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披露质量较差,且各公司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3)财务信息透明指数平均值为0.0264,样本公司这几年财务透明度不高;上市公司券商跟踪数量标准差为9.4490,分析师跟踪数量不平衡。

(二)相关性分析

表4为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论。从表4结果看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误差负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

(三)回归分析

表5列示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CSR)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Ferror)之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各模型的F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回归模型整体有意义。

1.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表5第一至第三列为验证假设H1的结果。第一列为验证假设1的模型(2)中以社会责任报告总得分(TS)衡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样本的回归结果。社会责任报告总得分(TS)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Ferror)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第二列为模型(2)中以社会责任评级(Credit)衡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样本的回归结果。社会责任评级(Credit)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Ferror)负相关,并在1%水平上通过检验。第三列为模型(2)中以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性得分(TS)衡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对样本的回归结果。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性得分(MS)前的系数为负,在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模型(2)的结果均表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其跟踪的分析师预测误差越小,说明社会责任报告对分析师预测具有信息含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

2.财务透明度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关系的影响。为了验证假设H2,我们引入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财务信息透明度的交互项。从表5第四至六列模型(3)的结果可以进一步看出,无论是社会责任报告总得分(TS)、社会责任评级(Credit)还是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性得分(MS),其与财务信息透明度的交互项前的系数符号均为负,且分别在5%、10%与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即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精度不仅正相关,并在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预测精度的正向关系更明显,验证了假设H2。这说明社会责任报告这类非财务信息能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补充作用缓解财务不透明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不利影响。

另外,财务信息披露指数(FFIN)与分析师预测误差率(Ferror)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企业的财务信息越不透明,为分析师提供的财务信息环境较差,从而分析师预测误差越大。跟踪的分析师数量(Anano)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即企业跟踪的分析师数目越多,分析师市场竞争越激烈,从而提高了分析师预测的精度。公司规模(Size)前的系数符号显著为正,这可能是由于规模大的公司内部环境比较复杂,一般多元化程度比较高,涉及多个行业从而增加了分析师的预测难度。

(四)稳健性分析

为了使经验数据的结论更具有信服力,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1)通过把分析师对每股收益的预测换成对企业净利润预测的方式进行类似实证检验,其基本结论保持不变。(2)根据所有样本财务透明指数的中位数,将样本分为财务透明高与财务透明度低两类样本进行分组检验,通过统计检验分析,结论仍成立。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五、总结及启示

以深交所的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替代非财务信息,以润灵环球(RKS)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作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检验了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是否能够影响分析师盈利预测精度以及在分析师预测过程中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是否具有补充作用。在控制了相关因素的影响后,我们发现,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显著负相关,在财务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中,这种负相关关系更明显。因此,我们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的改善能够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并且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具有补充作用。

我国企业对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虽然越来越重视,但是相较于财务信息披露还有较大差距。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得分未达到合格水平,披露质量总体偏低,远差于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一方面交易所可以逐渐要求更多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另一方面还需强化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标准,提高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促进市场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明秋,潘妙丽,崔媛媛.分析师盈利预测是否利用了非财务信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9): 84-89.

[2]Vanstraelen A, Zarzeski M T, Robb S W G.Corporate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practices and financial analyst forecast ability across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Accounting, 2003,14(3):249-278.

[3]Dhaliwal D S, Radhakrishnan S, Tsang A, et al.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analyst forecast accuracy: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2,87(3):723-759.

[4]Hope O K. Firm level disclosures and the relative roles of cultural and legal origi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2003,14(3):218-248.

[5]Behn B K, J Choi, T Kang. Audit quality and properties of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2):327-349.

[6]李丹蒙. 公司透明度与分析师预测活动[J]. 经济科学, 2007,(6):107-117.

[7]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证券分析师预测[J].金融研究, 2007,(6):136-148.

[8]朱松. 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 2011,(11):19-23.

[9]江炎骏,徐勇,刘得格,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事件研究 [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8): 123-128.

[10]Bhattacharya U, Daouk H, Welker M. The world price of earnings opac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3,78(3):641-678.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Analyst Forecast Accuracy:

Empirical Evide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from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LI Wan jin,ZHANG Li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52-03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财务报告越来越被更多的企业所关注,企业通过互联网财务报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由于其不同的内容和格式,信息需求者在查询、取得、交换、分析其所需的财务信息时就会遇到诸多困难。在这种情势下,虽然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及时性、可比性等特点,但却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以其独特的优势使得网络财务报告趋于标准,使得财务信息在查询、取得、交换和利用上更为便捷、快速。与此同时,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又使信息的披露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2000年,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在网络上披露财务信息的就达到94%,中国证监会早在1999年就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在网络上公开披露其年度财务信息。因此采用一种新型的技术来支持和规范网络财务报告就变得非常关键,公司间财务报告信息表述格式的不同、互联网上数量巨大的网页、HTML格式的缺陷等使得信息使用者很难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所需的财务信息。而XBRL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目前网络财务报告的这些缺陷。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可扩展标识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在商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它通过对有关财务信息内容增加标记的方式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去编制、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使得企业内部和外部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转换变得十分方便。目前,XBRL组织及全球各界均投入大量资源来研究XBRL,使得XBRL的推广更为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提出XBRL至今,短短几年间,国外的政府部门(包括财政、税务、商业等机构)、上市公司、著名的软件公司、学术团体以及其他行业相继展开了XBRL在财务信息领域以及更广泛的商业信息领域的研究,启动了相关项目,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与活动。国外的XBRL理论与应用研究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我国对XBRL的研究探索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研究者们发表了一些基础性文章,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也着手XBRL项目的建设。本文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XBRL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并对2000年以来XBRL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性回顾与评价,为我国深入开展XBRL研究提供借鉴。

一、XBRL技术的分析

XBRL的技术框架分析主要包括:XBRL规范(Specificat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和XBRL实例文档(Instance)。XBRL规范是一份由官方制定的技术说明书,它是XBRL分类标准产生的依据,是XBRL技术的总纲;XBRL分类标准是对具体应用进行了要求,包括相关的语法、表达形式、属性、以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XBRL 实例包含了报表中的具体事实(concrete facts),而分类标准则是对具体事实的定义,包括它的语法,它的形式以及属性。XBRL 实例中封装了具体的商业事实,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事实(facts)。

潘琰从XBRL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历程及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XBRL,他指出XBRL是一种标准方法,而不是一个新的会计系统,它不会改变会计系统的数据。企业通过XBRL所提供、披露的财务报表数额完全取决于报告主体。

张天西将会计理论、数据库理论相结合,指出XBRL现阶段只是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方式,这种技术日渐成熟,用户的阅读能力提高以后,又会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范围和频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财务报告和会计理论的改革。

曲吉林等人分别从规格说明书(Specifications)、分类标准(Taxonomy)、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和样式表(Style Sheets)四个方面分析了XBRL的技术原理,他们指出由于XBRL是一个基于XML的跨平台的数传输标准,只要用户的浏览器支持XML,就可像浏览HTML格式的网页一样,浏览和下载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当前的浏览器都支持XBRL。

沈颖玲分析了XBRL的技术特点,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分类体系。朱本霞、吕科指出XBRL技术主要涉及XBRL分类(XBRL Taxonomy),XBRL实例(XBRL Instanee),XBRL转换。XBRL实例中主要是封装了商业事实,而在XBRL分类中则对这些商业事实的语义和语法进行了定义,且XBRL分类是XBRL的核心部分,它首先要定义财务报告中要使用的各个财务报告元素及其属性,同时还要定义各种关系,比如元素之间的关系,制作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元素与标记间的关系等。

欧阳电平、王贤平分析了XBRL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在不同应用层次上,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认为会计人员要具有利用软件工具,对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掌握XBRL的技术标准和分类标准,能够建立和维护基于XBRL的信息报告系统,以及对XBRL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控制和风险管理。根据XBRL的应用需求,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把握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有关XBRL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rice E.Cohen的《妥协还是客户化:XBRL互相矛盾的权力》。作者分析了标准与标准化定制的本质,认为市场对客户化定制信息的需求和兼容XBRL标准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指出XBRL分类体系不能包含市场化任何一个报告任意需求,因此管理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提出了标准与客户化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Bovee等主要从其分类标准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XBRL分类标准本质上存在一个潜在的信息损失,因为分类标准与企业偏好的报告实践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数据与账户的汇总程度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如果分类标准的汇总程度比企业偏好的汇总程度高,企业或许按分类标准编制报告,这将导致信息损失;如果企业采用扩展分类标准(不同企业很难采用一致的扩展标记)来编制报告,这又将会导致企业间信息可比较性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分类标准汇总程度比企业偏好的汇总程度低,企业自身的偏好可能促使企业将分类标准中的几个子账户汇总起来编报,而这又要求扩展此汇总标记(各个企业的扩展标记很难一致),这也将会导致企业间信息比较性的损失。

Debreceny等指出应该特别关注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为更好地设计和开发一般工商业适用的分类标准,研究者应该致力于分类标准创建软件的研究,并探讨如何更好的拓展XBRL GAAP分类标准以便更好地满足管理会计和利用最新信息技术进行决策的需要。考察现行分类标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研究如何对分类标准进行连续的改进;探讨会计准则的制定,财务报告的实质,分类标准的设计和终端用户影响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技术性、可用性、完整性、可及性、一致性等方面检验分类标准信息的充分性。研究由于扩展分类标准导致的信息披露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Boritz and NoF针对SEC自愿报送项目中已有的XBRL实例文档进行了模拟审计,主要关注XBRL实例文档所提供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相应软件功能上的缺陷导致实例文档内容列示上的混乱,且多种软件生成结果存在差异;存在很多计算错误;所有的实例文档均没有通过相关符合性测试;部分实例文档内容显示存在不一致。

二、XBRL的应用研究

XBRL的迅速发展引发了诸多领域的新一轮研究应用热潮,但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有关企业财务信息处理方面,其次是审计领域、金融监管系统以及证券行业。

1.企业财务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曲吉林认为,XBRL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财务报告的效率;财务报告通过模板自动生成,财务信息互相链接,扩大其信息量;财务报告面广、会计信息透明度高,便于财务报告的审计;财务报告多种格式输出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

高锦萍、张天西指出,目前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与公司报告实务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匹配性不高,并且匹配性在行业间无差异,这可能会影响XBRL财务报告与目前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一致性。因此,他们认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目前还不适宜全面应用,还应当进一步修改完善分类标准。

潘琰、林琳从XBRL分类账的设计目的、运行机制、发展进程及其与XBRL财务报告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主要侧重于网络财务报告的基础内容研究,即XBRL分类账,同时探讨了XBRL分类账对持续审计和会计国际化带来的影响。

刘国英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和ERP系统,在越来越廉价的存储设备配合下,产生了大量的财务数据。但与之相配合的数据分析和知识提取技术发展却相对缓慢,使得存储的大量财务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作者从数据挖掘系统原型架构出发,结合财务数据的特点分析、财务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和XBRL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财务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国外关于XBRL在企业财务信息处理方面研究的文章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harles E Davis、Whit P Keuer和Curits Clements合作发表的网络财务报告一文。作者分析了纸张型财务报告格式(包括纸质财务报告及在其基础上数字化加工形成的电子财务报告)在价格、信息交流方面的不足,指出了网络财务报告的优势:可减少信息交流费用,避免印刷、发行的费用。Mike Willis分析了传统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不透明、直线型、不能满足实时信息需求。而XBRL的财务报告则游离于纸质财务报告,虽然数据来源于纸质财务报告的格式,但是非固定于此―数据可以实时自动提取。

2.审计领域的应用。欧阳电平通过对XBRL的应用前景和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剖析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模式对审计产生的重大影响和挑战,以便审计理论和实务界采取相应的措施。龚云蕾运用一个范例,分析了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结构特征及其引起的审计变化,并且从XBRL财务报告的两种生成模式:财务报告层面的XBRL格式转换模式和分类账层面的XBRL财务报告编制模式,探讨了相应的审计程序和审计特点。吴祖光不仅提出了XBRL给审计工作以及审计人员带来的益处,也分析了XBRL网上传播的特性带来的相应安全风险以及XBRL给审计人员带来的风险。而姜玉泉、丁国勇与施永香则进一步提出了风险对策:找出与实例文档相对应的分类词表,进一步提高有效实施连续审计的能力,审计软件研究重点应适当转移。

Zabihollah Rezaee与Rick Elam等人指出,由于未来XBRL在会计与财务报告中的大量应用,在线的、实时的财务信息准备、、检查和提取都将成为可能。因此,外部独立审计师应该能够开展连续的、电子化的审计工作。这种审计工作的开展包括内部审计的考虑、审计程序的开发,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程序设定。Ryan Youngwon Shin则认为,随着XBRL标记表示的财务声明、银行信贷文件、税务申报文件等财务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审计师应该考虑收集相关证据文件,并对上述应用中的XBRL规范、分类标准以及实例文档等进行管理检测。

3.金融监管系统方面的应用。米传民等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融组织机构变革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金融监管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他们提出了基于XBRL的金融监管集成信息系统框架,相对于现有的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框架,它具有较低的实现成本和适应未来金融发展的高度灵活性的优势。

秦天保、方芳指出,将XBRL作为监管数据的表达和传输标准,并建立基于XBRL的监管数据采集系统是提升银行业非现场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探讨了银行业非现场监管采用XBRL的诸多益处,并提出了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按照规范化流程开发XBRL分类标准等应用XBRL的若干建议,还建立了一个基于XBRL的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高层体系结构。

关于XBRL在金融信息化方面的研究,目前以税务和银行领域较多。Louis Matheme与Zachary Comn指出,XBRL对税务工作的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提供电子税务的填报与;精简电子税务填报;提供更好的税务分析;使得实时、客户化定制报告成为可能。因此,XBRL在未来电子税务自动化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Buis Matheme与Zachary Comn进一步强调了用户参与税务部门应用XBRL的重要性,以及税务专业人士学习XBRL的重要性。Mark Hucklesby与Josef Macdonald指出,澳大利亚税务局已把XBRL规范的应用作为其电子税务填报的内容标准。XBRL标准结合其他XML信息技术标准运用到税务局系统中,使与税务局打交道的纳税人感受到便利、便宜和更人性化的服务。

4.我国证券行业的应用。杨黎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推广XBRL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他认为,XBRL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上市公司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进一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实现上市公司信息网上披露。

姜彤彤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案例,分析了我国证券业应用XBRL的现状,并提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XBRL应用于证券行业行之有效的方法。李嘉、吴秀青从政策制定、应用成果及国际交流三方面对XBRL在我国证券业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将影响XBRL在我国证券业应用的因素分为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曾宇在美国与中国应用XBRL情况的对比中,指出我们在看到上证应用XBRL取得显著成功的同时,也要看到在与美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对比中,上证在应用XBRL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种种差距,急需在日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弥补,从而最大限度发挥XBRL语言给财务信息处理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XBRL迅速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证券交易所和相应的监管部门,但在我国,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将XBRL引进证券业的应用,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付诸于实践。为进一步推进XBRL在我国证券业的研究和应用,必须在成立协会、推广宣传、制定标准等方面加倍努力。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XBRL研究成果的分析,可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XBRL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研究主题大都涵盖了XBRL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XBRL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分类标准的定制方面,因为分类标准是XBRL技术的核心,良好的分类标准对XBRL的应用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XBRL的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针对企业的网络财务报告;审计领域;金融监管系统;证券行业。其中研究较多的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方面,因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与形式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XBRL是网络财务报告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已经得到国际公认的专用于编制企业财务及商业报告、面向网络环境进行信息披露、能够革命性地提高信息利用能力的标准化语言。

参考文献:

1.曲吉林,寇纪淞,李敏强.基于XML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J].情报科学,2005(2)

2.高锦萍,张天西.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J].会计研究,2006(11)

3.潘琰,林琳.网络财务报告的基础:XBRL分类账[J].财经论丛,2006(1)

4.刘国英.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9)

5.欧阳电平,张真真.XBRL的应用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挑战[J].审计月刊,2007(3)

6.欧阳电平,龚云蕾. 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特征及其审计探讨[J].审计月刊,2007(7)

7.米传民,刘思峰,方志耕.基于XBRL的金融监管数据规范化和信息系统[J].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06

8.秦天保,方芳.XBRL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3)

9.杨黎明.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

10.曾宇.XBRL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6)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5

一、引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来生成和传输商业报告的语言标准。从1998年美国华盛顿州的注册会计师Charles Hoffman提出XBRL的构想至今,XBRL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对XBRL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王松年、沈颖玲,2001;丁玲,2001;杨松令,2001)。从2003年起,我国历届会计信息化年会都明确把XBRL作为主要的会议议题之一,从而带动了我国关于XBRL的研究。时至今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我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9年4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0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国际XBRL大会上,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这两套标准的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之后会计史上又一重大的里程碑,标志着后危机时代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2010年12月9日,财政部了《关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确定了首批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及相关要求。多年来的实务应用促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为此,笔者拟对我国XBRL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未来我国XBRL研究有所帮助。

二、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有数位学者对我国XBRL研究加以回顾。李富玲、卢振波(2006)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XBRL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对2000-2006年XBRL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性回顾, 评价了XBRL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国未来XBRL研究提出建议。卢馨、雷蕾(2010)选择了2001-2008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和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库,围绕XBRL理论基础及其价值优势、XBRL分类标准制定以及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鉴证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王泳(2010)则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借助维普资讯网的期刊搜索平台,对国内2001-2007年关于XBRL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研究XBRL的三次快速发展和一次低潮的历程和原因,指出国内对XBRL 的研究正从初始的无序转向逐步有序,研究力度逐步加深,研究人员逐步专业化,且研究力量在向两个极端分化。现有的研究回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文献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比较模糊、研究的范围没有涵盖近两年的文献等,从统计数据来看,近两年关于XBRL的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以前都有很大提高。

笔者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1-2010年有关XBRL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对我国十年来关于XBRL的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0”,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索,然后对搜索的结果进行归类合并,最终根据148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

笔者把对XBRL的研究分为XBRL的分类标准与会计应用研究、XRBL在公司治理与审计中的应用研究、XBRL在财务分析与流程再造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策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对每一个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分类标准、财务报告应用、会计信息化应用、公司治理应用、审计应用、财务分析应用、流程再造应用、推广策略、研究综述和其他十个主题。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首先对所得文献进行阅读,共同讨论文献的主题,然后以这十个主题为标准,每人分别对所有文献进行分类,判断属于哪一个主题,两位作者如判断一致,则确定其所属主题,如不一致,则由两位作者讨论决定所属主题,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下面分别对四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与梳理。

三、XBRL的分类标准与会计应用研究

(一)XBRL分类标准

十年来,我国对XBRL分类标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借鉴以及构建我国分类标准的探讨之上。

关于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借鉴,沈颖玲(2004)探讨如何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s) 的分类体系。朱建国(2007)比较了XBRL与《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并得出结论,XBRL与GB/T19581 并非替代关系, 两者应用目的与应用环境不一样, 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但XBRL应用前景可能更加广阔。赵英吉(2010) 介绍了美国US GAAP 分类标准(XBRL US GAAP Taxonomy)的特点及其制定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XBRL分类标准制定模式的选择所带来的启示,并探析了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路线。刘方中(2010)在分析XBRL 分类账、分类账分类标准、XBRL 数据元素设置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论述我国XBRL 分类账分类标准中数据元素的设置。金侃(2010)借鉴国际经验,从XBRL 分类标准体系构建的技术层面对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

关于构建我国分类标准的探讨,高锦萍、张天西(2006)仅针对财务报表附注项目, 将12个行业117个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中披露的项目与上交所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中定义的相应标记匹配, 发现二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并且行业间的差异不显著,并认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目前还不适宜全面应用,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分类标准。潘琰、林琳(2006)从XBRL 分类账的设计目的、运行机制、发展进程及其与XBRL 财务报告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同时探讨XBRL分类账对持续审计和会计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沈颖玲(2009)对构建我国XBRL分类标准时的国际趋同目标、组织机构、应循程序、制定模式等进行了探讨。杨周南等(2010)以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理论、本体论、软件体系架构理论和软件成熟度模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结合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内容, 尝试着建立了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方法学体系, 并对方法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XBRL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我国有部分学者对XBRL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张天西(2006)将会计理论、数据库理论相结合, 尝试建立了以财务信息元素为结构的理论体系, 并对该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进行了论证。同时,认为它不仅仅可以作为财务报告系统信息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 也适用于作为簿记系统、交易和事项系统信息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苏秀花(2006)从XBRL 的技术框架和概念框架两个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全面地探讨XBRL的基本框架。姚靠华、洪昀(2009)则认为XBRL发展的潜力并非来自于其技术规范的成熟和标准的整齐划一,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现实生活中商业行为的深刻理解和语义层面的把握,使得不同语法形式下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进而追溯更深层次的原因,揭示XBRL深刻的本体论及其理论基础。

(二)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可以分为XBRL对财务报告的影响、XBRL应用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变化、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和XBRL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及有关的实证研究等诸多方面。

关于XBRL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沈颖玲(2002)首先分析网络财务报告现有技术HTML 的局限性, 提出开发全球统一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 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最好途径, 进一步探讨了XBRL 的优点及其运作。随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XBRL对财务报告的主要影响。

关于XBRL应用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变化,张迎彬(2006)介绍了一种生成XBRL财务报告的方法,即结合利用可扩展语言样式转化技术( Extensible Style 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 , 简称XSLT) 和级联样式单技术( cascading style sheet , 简称CSS) 生成XBRL财务报告。潘琰、林琳(2007)综合应用 XBRL和Web服务等前沿技术提出柔性化的公司按需报告模式。吕志明(2009)从系统角度出发, 对XBRL 网络财务报告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类, 并就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林华(2007)从未来财务报告模式:XBRL 数字化网络报告的角度分析了XBRL的应用。黎小长(2010)等探讨了基于XBRL 技术下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实现方式。韩书成、赵占光(2010)构建了XBRL+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财务报告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关于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牛艳芳(2007)分析了EDGAR对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的验证问题。王瑞华(2007)分析了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李宗祥、王志亮(2008)试图从理论上建立一种基于REA、XBRL 技术并具有完善的数据接口体系的会计信息系统, 以期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缓解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的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邱三平(2010)在对信息质量的维度、XBRL 对信息质量改善的能力和局限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不仅需要非技术的手段,还需要技术性的解决方案。韩光强(2010),阐述了在新会计准则下采用XBRL 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最终发现使用XBRL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于XBRL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凌兰兰、朱卫东(2006)分析了网络风险和XBRL 自身风险两个因素对网络财务报告呈报的影响, 提出了完善公司内部网络环境建设, 采取现代信息技术防范网络风险和对XBRL 财务报告进行信息完整性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XBRL 财务报告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的有效性, 并对XBRL 财务报告网络呈报流程进行了改进。夏云飞(2010)从技术特点、运作原理、安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XBRL与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相似之处,指出了EDI 安全策略在XBRL实施中的借鉴意义,并重点推介了互联网协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VPN 等网络安全技术。牛枫(2010)基于XBRL的应用,分析了网络财务报告风险分析及对策。

关于实证研究,蒋楠、庄明来(2007)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 年度采用XBRL 的上海证券交易所49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 发现XBRL在我国的市场反应并不显著。笔者对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现明、张天西(2010)基于事件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XBRL格式年报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XBRL年报的信息含量已经有所表现,但是并不显著,对沪深股市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三)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许多学者研究了关于XBRL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潘琰(2003)分析了XBRL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相关影响。张涛、朱学义(2005)从把握和认识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所蕴含的风险着手,分析了企业实施新报告系统在技术、资源、实施流程以及各领域中的风险因素,然后探讨了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的一般流程,以及对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的方法。杨定泉(2005)分析了XBRL技术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何日胜(2007)研究了XBRL对企业会计信息集成的影响。刘文博(2009)探讨了XBRL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赵现明、张天西(2010)分析了商业过程对企业信息系统弹性策略的影响,运用XBRL标准的可扩展性为公司建立弹性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王舰等(2010)设计了两种财务智能实现策略,通过财务智能拓展XBRL 应用,塑造“智慧”会计人。

四、XRBL在公司治理与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XBRL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蒙维琪(2005)分析了XBRL对财务报告信息相关者的影响。陈宏明、乔悄(2006)探讨了XBRL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秦天保、方芳(2006)探讨了银行业非现场监管采用XBRL的诸多益处, 并提出了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 按照规范化流程开发XBRL分类标准等应用的若干建议, 还建立了一个基于XBRL的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高层体系结构。伍秉华(2007)探讨了如何用XBRL构建国有企业监管信息系统。任家华(2009)分析了XBRL 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的特殊风险,并针对这些内控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陈丽娇(2009)介绍了XBRL的工作原理以及经济效益, 重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分析XBRL的推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并探讨它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靳思昌(2010)分析了XBRL对公司治理生态的影响。陈宏明、李芬桂(2010)从理论上分析了XBRL 的应用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XBRL 的应用确实降低了我国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稳健的发展及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保障。

(二)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

牛艳芳(2004)等探讨了XBRL 和一些相关的新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及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吴祖光(2005)探讨了XBRL财务报告审计需关注的问题。牛艳芳、曲吉林(2006)阐述了随着XBRL应用越来越广, 为确保XBRL的真实可靠性, XBRL也需要第三方对其财务信息提供保证服务,并以美国EDGAR中的XBRL审计及XARL (eXtensible Assurance Reporting Language)说明财务信息保证服务的应用前景。李世新、邬晓岚(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XBRL和Web服务的网络化审计取证模式, 并对其优势进行了阐述。张天西, 高锦萍(2007)探讨了XBRL 对审计功能、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的具体影响,认为将最终实现对实时信息系统的连续审计。吴胜等(2007)首先分析利用联网审计方式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联网审计) 时要解决的数据处理问题, 然后在此基础上, 提出用Ajax 和XBRL来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年仁德(2008)分析了XBRL的技术性能与财务数据的标准化, 剖析了XBRL对连续审计的影响, 探讨了XBRL环境下连续审计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瞿晓龙等(2010)在网络环境下基于XBRL 实施审计,需要分别对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有所侧重地作出调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XBRL在财务分析与流程再造中的应用研究

(一)XBR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许渊(2005)探讨了在应用XBRL的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如何发掘有用的信息。刘国英(2008)从数据挖掘系统原型架构出发, 结合财务数据的特点分析财务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和XBRL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模型,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财务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汪诗怀(2010)对XBRL的技术框架及特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财务系统中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数据挖掘模型。瞿晓龙(2007)将XBRL 引入财务诊断, 以其为基础构建新的财务诊断体系,极大地改善财务诊断的效率和效果。阳震青(2009)尝试为XBRL网络财务报表分析系统建模。姚天、汪慧甜(2010)结合目前中国会计信用体系的现状以及XBRL成熟的技术规范和整齐划一的标准特点, 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论证了可以应用XBRL建立标准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并就如何建立该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XBRL在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朱钊(2005)从企业信息价值链的角度讨论了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对其带来的价值提升。于瑞华、戴蓬军(2005)利用XBRL重建企业商业报告信息传递的流程,这种基于XML技术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如下优点:可轻松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生成一个原始的XML文件,因为XML文件的内容与显示分离,所以,商业报告信息链上的每个用户都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式而获得不同内容的信息视图。毛华扬、王瑞华(2008)在分析和比较各种存储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选择XBRL会计数据的存储方式: 一是依据XBRL技术特点, 二是依据会计数据特性, 三是依据外部环境。朱建国、陈志勇(2010)对XBRL 方案的财务数据传送校验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按校验方式可以分为单次校验流程模式和两次校验流程模式,并在对这两种流程模式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文黎、贾明琪(2010)探讨了XBRL财务数据转换与存储流程。刘杰、薛祖云(2010)在回顾XBRL 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XBRL 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互动关系及其应用困境,最终提出了在会计业务流程中应用XBRL 的基本思路。明兆春等(2010)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会计业务流程的效应分析,认为XBRL的运用能够实现会计数据的标准化,从而建立一个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大平台,它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标识和分类,并提供对财务信息更加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

六、推广策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一)推广策略

我们把有关XBRL在我国应用中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推广策略等问题的文献概括为“推广策略”主题。众多的学者分别针对我国是否需要推广XBRL、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广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

刘永泽等(2007)分析了XBRL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指出了XBRL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王杨、王文莲(2007),成熙宁、黄昌勇(2010)等着重分析了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问题。赵现明、 张天西(2009)通过研究两个同质企业在引入XBRL技术标准中所采用的策略, 分析了XBRL在市场中的扩散效应。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在不同时间点引入XBRL的成本和收益是有差异的, 所以企业在标准的引入过程中是非同步的。通过降低引入成本和增加XBRL数据的效率两个方面, 政府可以加速XBRL标准的扩散。朱建国、李文卿(2010)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 应用方案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BRL 分类标准的设计、实例文档生成方式和相关服务三个方面,并就比较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业XBRL应用的一些建议。

随着2010年我国两套标准的,XBRL的推广将逐步从理论探讨走向实施,但关于XBRL推广策略的研究相对欠缺。笔者认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政府、企业、员工等层面研究影响XBRL推广的因素及影响机制就变得十分迫切。

(二)其他

王治安、罗莉(2006)分析XBRL 与会计趋同的关系,认为XBRL是会计趋同的催化剂;王敬轩、郭收库(2007)借鉴XBRL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模式, 结合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XBRL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模式, 并就XBRL在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毕瑞祥、孙君鹏(2010)分析了XBRL在财政信息化中的应用;张均平(2010)探讨了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公开中的XBRL应用;李国正、王晓润(2010),李国正、陈江涛(2010)研究国家统计局正在试点推行的“企业一套表”与财政部主导推广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规范数据格式、优化数据加工流程、实现数据共享、推动信息化建设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工作思路和建议。高锦萍、付景林(2010)研究了基于XBRL的纳税呈报问题。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1-2010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XBRL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总体上说,十年来XBRL研究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XBRL的基础理论、XBRL的推广策略分析、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对XBRL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XBRL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XBRL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虽然十年来众多学者已经围绕XBRL分类标准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2010年我国两套标准的,必将为XBRL研究提供新的契机。有关分类标准的国际比较、推动分类标准逐步实施的措施研究以及企业和员工层面影响XBRL接受的决定因素研究等必将随之兴起,因此,有关XBRL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2009年4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未来3-5年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和工作内容,已有的研究表明XBRL正在改变着财务报告的诸多方面,而财务报告又是会计信息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应用XBRL促进财务报告诸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多角度地探讨如何应用XBRL是研究方向。同时,XBRL对公司治理与审计、对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日益彰显,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玲.论网络财务报告语言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7).

[2] 王松年,沈颖玲.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1(8).

[3] 杨松令.简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J].财会月刊,2001(14).

[4] 李富玲,卢振波.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研究述评[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7).

[5] 卢馨,雷蕾. XBRL 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0(9下).

[6] 王泳.文献分析国内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

[7] 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J].会计研究,2004(4).

[8] 高锦萍,张天西. 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基于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的匹配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

[9] 潘琰,林琳.网络财务报告的基础: XBRL分类账[J].财经论丛,2006(1).

[10] 杨周南,朱建国,刘锋,孙凡,赵英吉.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0(11).

[11]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标准:XBRL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

[12] 王学,刘宇,娄欣轩. XBRL的需求分析及推广策略[J].商业研究,2007(11).

[13] 赵现明,张天西.竞争环境下企业引入XBRL技术标准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14] 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 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会计研究,2010(11).

[15] 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 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

[16] 蒋楠,庄明来.我国上市公司宣告采用XBRL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市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07(5)上.

[17] 吕志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与完善之策[J].现代财经,2009(9).

[18] 赵现明,张天西.基于XBRL标准的年报信息含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19] 姜玉泉,丁国勇,施永香.XBRL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

[20] 张天西,高锦萍.XBRL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7(6).

[21] 秦天保,方芳.XBRL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3).

[22] 陈宏明,李芬桂.试析推行XBRL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0(11).

[23] 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3(1).

[24] 李富玲,卢振波.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体系结构与应用分析[J].情报科学,2007(2).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6

[2]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EB/OL].财政部官方网站:,2016-06-22.

[3] 张先治,晏超.基于会计本质的管理会计定位与变革[J].财务与会计,2015(2):9-11.

[4] 王玉红.内部报告体系研究:视角与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10(2):96-101.

[5] 古继洪,戴国华.管理会计报告在央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5(13):9-11.

[6] 张先治,顾水彬.西方管理控制学派梳理与观点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70-89.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7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169-02

一、引言

财务报告分析是对财务报告信息的深加工,其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公司信息。从对会计项目的简单比较及趋势分析,到被普遍运用的比率分析,再到复杂的财务失败风险分析模型,以及其它更为复杂的数理模型等,人们对财务报告分析具体方法的研究在各个层次进行着。

二、企业会计信息需求与财务报告分析

(一)会计信息供需常态

在会计信息供求关系中,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是不对称的,无论表现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着差距,其常态是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信息全方位的需求。作为信息供给的一个组成,受其分析对象的限制和需求者自身局限性的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有用性也受到限制。这应该是分析师和分析结果使用者都应注意到的,不能过于依赖或者夸大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告分析是对其分析对象――财务报告的再加工,而作为供给者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来源――财务报告,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存在着和会计信息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内容。

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运用的确为企业的“赢余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机会。

2.历史成本原则。现行会计主要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披露会计信息。随着物价变动会计引发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思考,许多国家和会计组织开始研究如何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补充、变革。

3.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原则在实际中的使用者偏好。

以上是从财务报告分析对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角度来研究信息不对称原因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会计信息需求者自身也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信息供求上的差距,从而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有用性。

(二)会计信息需求的多元化特性与财务报告分析

1.直接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供应商、员工(包括正在争取取得与业绩相符的回报的员工和正在考虑辞职或者应聘相关公司的员工或潜在员工)、公司的管理者、经营者;

2.间接使用者:包括财务分析师及顾问、证券交易所、法定机构等。

在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等。

财务报告信息被认为应该是“中性的、无偏见的,即不具有倾向于影响任何一类信息使用者行为的目的”;但对中性的、无偏见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性质的用户群体设计不同的分析层次。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发展,财务报告分析仍要满足这种多元化要求,其发展将继续表现为针对用户需求、在新分析领域分类分析财务报告。

(三)信息需求发展趋势与财务报告分析发展的关系

1.从信息需求者结构的发展来看,西方从以债权人为主的需求结构向以投资人为主的需求者转变,发展为目前的总体上以投资者为中心,多种需求者并存的结构。在我国,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传统上是政府管理部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政府对企业的职能逐步发生变革,加之西方“投资者至上”的信息供给理念的冲击,投资者在信息需求结构中的比重增强,这种变化表现在财务报告分析中:一方面是从侧重于资产负债表分析向侧重于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一方面是从满足于传统会计报告披露向要求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发展。

2.从会计信息需求本身的发展分析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我们从关于会计信息的国际化标准、会计界对会计信息披露热点问题的讨论、征求意见及准则制定,以及对会计前沿问题的研究及实践中,可以或多或少得到这样的信息:高质量的、更相关的、反映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于企业现金流量持续能力的、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信息是会计信息需求的发展方向,这些也成为财务报告分析所要提供信息发展的方向。

三、财务报告分析与会计信息披露的联系

(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1.传统会计理论下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2.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新发展及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二)传统会计理论下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1.财务报告披露格式较为统一,故又称“通用财务报告”,在重视信息披露格式标准化的同时造成了有一定价值的个性化信息的丧失。

2.财务报告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非财务信息披露很少,如人力资源信息。

3.财务报告披露以历史成本信息为主,现行成本信息较少。

4.确定性信息披露为主,较少披露不确定会计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如现金流量预算信息。

5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为主,较少披露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联信息,如社会责任信息、供销链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等。

6.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多为对日常营运信息机械式的汇总分类,缺少从战略角度对企业的营运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表现

1.通用财务报告披露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产品标准化”的特性。

2.会计基本假设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奠定了财务报告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的格局。

3.从一定程度上讲,基于历史成本原则的财务报告披露模式首先限制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4.在传统会计理论下,会计信息是以确定、可靠的信息为披露依据。

5.传统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是以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为主的,因此分析师在利用这些信息对企业进行评估的时候,会缺乏一个对企业的全局考虑。

6.传统会计理论下的财务报告所能披露的企业战略信息贫乏,包括战略目标、设计、进展等各个方面,体现在缺少诸如新产品开发过程、研发投入方向及其效益、战略投资结构、固定资产结构及其增长结构、员工文化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四)财务报告披露新发展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财务报告究竟应如何披露?传统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冲突。总结而言,会计准则的高质量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属性的强调。一是可靠性是有用信息的基础、前提。二是FASB同时也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质量,认为“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SFAC No. 1 Par. 100 )”。

对于信息“相关性”的判断由于是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的,因此较难准确衡量,也较难明确一种对所有使用者而言都相关的披露方式。

关于会计准则高质量的研讨是针对财务报告披露现状,在会计基础理论领域寻求理论依据和指导的思考,其为会计报告披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而这种探讨也为财务报告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指出了财务报告分析可能的发展空间,并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领域。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研讨财务报告披露的发展与财务报告分析的关系。

(五)披露内容质量的提高与财务报告分析

1.公允价值。尽管历史成本原则仍然保持着会计信息报告中的主体计量原则,但为了呈现给信息使用者更为准确、可靠、公允的“财务图象“,对部分会计科目补充公允价值信息,或者对特殊项目采用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价基础在现代财务报告中得到了不断的运用。

2.企业资金变动信息的披露。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以及近阶段现金流量表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金纯化”趋向。

3.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在传统财务报告中只作较少的披露,如仅对典型或有事项在会计报告附注中给予一定的披露。从财务报告分析角度看,传统的涉及或有事项的分析也多局限于提及重要的或有事项的存在以及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六)披露范围的拓展与财务报告分析

1.分部报告。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使分部信息对于信息需求者而言日益重要。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都逐渐认识到了“分部信息具备着与传统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平等的地位”,并积极推动分部报告信息的披露工作。

2.全面收益报告。由于传统实现原则的限制,财务业绩一向是以已确认、已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为披露对象的,而对于己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损失则披露的甚少。

3.其他领域的披露。除了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财务报告披露在许多其他领域的扩展也大大拓展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范围。相对上述的两个报告而言,在其他领域的准则化进程和国际化协调还未达到比较完善、可操作性较强的程度。

(七)财务报告披露方式的发展及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未来会计信息的披露将逐渐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尤其是计算机联机实时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将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被处理、记录并披露,而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地通过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联机,及时有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明细信息,加工分析以取得所需信息。财务报告披露方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信息需求者的分析质量,而且将影响财务报告分析习惯。

四、报告分析方法的发展

(一)传统财务报告分析

在此,所述的“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本不是以某一时间为划分点来区分的,而是指传统的针对“两大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也是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的传统职业分析。从基本方法看,传统财务报告分析典型的基本方法是以下三类方法: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二)传统财务报告分析的发展和改进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8

可比性作为财务报告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极其重要。如果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不能对备选的投资机会进行合适的比较,其资本配置决策将不可能达到最优。正因为其重要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 IASB) 概念框架将可比性作为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以使财务信息能够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使利益相关者对备选的投资机会进行合适的比较,使其资本配置决策达到最优。

一、可比性的定义及重要性

1.可比性的定义

可比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概念框架指出可比性是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使用户能够识别和理解项目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可比性使得财务报告信息非常有用,因为可以使不同公司的相似信息进行比较,或者将同一公司不同时间的相似信息进行比较。

可比性不能与一致性混淆,可比性要求相同的项目看起来相同,不同的项目看起来却是不同,而一致性要求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事情,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可比性。例如在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等,根据会计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2.可比性的重要性

可比性有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投资决策。财务报告主要针对那些无法获得所需信息来做出资本配置决策的投资者等,2005年 5 月 17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唐纳森表示: 资本总会流向那些欢迎它的地方, 总会呆在那些能更好地对待它的地方,实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可以让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容易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不同公司和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可比性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更明智的资本配置决策至关重要。另外可比性也能更好的实现会计趋同,现今即使会计准则形式上趋同了,会计实务实质上的差异仍然存在: 一方面, 各国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 即便是同样的会计准则,执行严格程度不同也会导致产生结果的差异。

二、XBRL简介

1.XBRL含义

XBRL简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XBRL),它是一种国际通行的会计主体财务报告语言。它是以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为基础开发的网络报告专用语言。利用XBRL,信息使用者能可靠地获取与交换公开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并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决策。XBRL技术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XBRL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和XBRL实例文档(Instance)。 XBRL的工作原理和特色主要在于可以提供一组标准化的标记给会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元素打上 “记号”和“标签”,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不同格式和披露准则的会计报表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自动识别、处理、比较和分析这些商业信息,是目前应用于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

2.XBRL优势

XBRL作为如今比较流行的网络财务报告有其明显的优势,会计制度和报表要求会随着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XBRL 的出现可以将财务数据细分,适应变化的会计制度和报表要求,同时它能够提高企业编制和汇总各类报表的效果和效率,降低数据搜集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外,使用XBRL还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财务数据只需输入一次就可呈现各类财务报告,降低了数据录入的错误风险,另外还能实现各类分析指标的直接比较,更加方便为财务报告使用者使用。正因为如上的优势,XBRL 可以帮助管理者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它可以对基层业务原始数据进行标记和追踪,为管理者提供客观的证据保证明确责任到人,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XBRL对可比性的影响

当前随着财务报告全球化以及会计趋同的呼声越来越响, 如何解决会计在本国以及国际化的矛盾也越来越重要,而会计全球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本文前述,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会计研究新课题上也有很多体现,如会计趋同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方面的可比、会计实务方面的可比、会计报表项目金额的可比。使用统一的会计语言以及分类模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使会计报告成为全球通用的披露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XBRL 可以为财务数据的可比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基于 XBRL 的财务数据不仅能进行多年度的纵向分析,也可以在多行业、多企业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

1.国际国内相关研究

国外对XBRL的研究较国内时间更早也更加深入,从XBRL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有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国际上关于XBRL对可比性的研究方面,Richards(2002)在研究中阐述了 XBRL 最大的优点便是提高信息的精确度和便捷性,XBRL 对报表的改变使得报表的多样性会得到提升,同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得到了增强。Clinton E(2010)在其文章中指出XBRL 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信息使用者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存在差异性的报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和数据分析。E. Bonsón(2009)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角度,制定全球化的会计标准是建立 XBRL 分类标准的前提,可增加不同国家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Hong weizhu(2010)从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角度,通过对 500 家美国上市公司在使用 GAPP 的 XBRL 分类标准下生产的实例文档得出结论:数据可比性的提高是 XBRL 标准的目标之一,且 XBRL 的实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国内对XBRL的研究较国际上较晚,2002 年初我国财政部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有关专家来华交流学习,这开启了国内研究XBRL的起点,在可比性相关研究上,曾毓东(2006)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定义中的可比性和相关性来证明:应用 XBRL 的财务报告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潘琰,林琳(2007)研究的出发点基于 X-W 模式,提出柔性化的公司按需报告模式并讨论其基本特性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与创新,研究表明XBRL和 Web 服务的报告形式能够提高信息的可比性。黄长胤,张天西(2011)分析了 XBRL 分类标准扩展的概念和必要性,从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方面分析了 XBRL 分类标准的扩展对信息披露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我国分类标准扩展和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2.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的影响

可比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与某一特定企业相关的信

息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大的有用性,是因为它能同其他企业相似的信息相比较,并且与相同企业在其他期间或时点的相似的信息可比(葛家澍,2000)。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分为纵向可比性与横向可比性两个方面,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为纵向可比,可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作出决策。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按规定方法对会计口径进行调整,保证会计信息前期和后期的一致。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指的就是横向可比,可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目前,由于沪深两市有各自不同的报送系统,财务报告以及相关数据无法直接进行对比,但通过XBRL系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XBRL文档界面均可进行各自上市公司之间的查询并直接进行在线对比。随着XBRL的发展以及相关分类标准的不断完善,相信沪深两市之间也可达到统一的实施标准。

(1)XBRL对横向可比性的影响

按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一般是采用WORD文档或者PDF格式,这两种文档的特征是财务报告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会效率很低,当需要对比在同一会计时期的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时,会十分耗费时间与人力,XBRL 标准作为可扩展标记语言实例文档生成一次后可被信息使用者无限次的使用,XBRL标准在可持续发展信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实现区域间、行业间的会计数据的可比。在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后,可以直接通过此平台实现选择需要的财务指标进行不同公司间的对比,包括各类会计素与财务分析指标等,这使得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效率很大提高。

(2)XBRL对纵向可比性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科比为纵向科比。以往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如果想要获取必须通过手工收集数据,由于每一年度涉及的报表以及财务信息量巨大,如果想要将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将十分费时费力。而XBRL网络财务报告可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给所有相关的会计信息贴上“条形码”,根据XBRL分类标准,财务报告使用者只要根据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选择,系统将自动进行不同年度的纵向比较。这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降低了查询的错误率,加强了纵向可比性。

虽然XBRL网络财务报告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以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务信息透明度,并使得各国财务报告格式的转换效率提高,从而促进了财务报告的全球可比性。但是XBRL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如分类标准不清晰统一,数据转换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仍不健全,另外一个新兴技术的运用必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企业能否承担这一成本以及人才培养能否适应这一技术的推广都还需要不断探索推进。笔者认为,要想使XBRL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财务报告全球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会计人员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完善其标准以及操作系统,最后使得国内国际的XBRL分类标准实现统一,从而各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才能实现转换,全球可比性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治安,萝莉.XBRL与会计趋同[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4~25.

[2]韩庆兰,蔡苗.XBRL分类标准理论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3):34~38.

[3]杨周南,朱建国,刘锋,孙凡,赵英吉. 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0,(11):11~16.

[4]黄长胤,张天西.XBRL分类标准扩展与信息披露质量[J].现代管理科学,2011,(5):32~34.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9

1.引言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提出以客户为导向对现有通用型报告进行改进,认为需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企业报告中的信息类型、财务报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动改革的必要措施。

沈颖玲(2007)于《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编报模式的变革》一文中通过分析传统通用财务报告存在的编报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在网络时代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即XBRL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并进一步探讨了XBRL在改进财务报告方面存在的优势性及其初步运作设计[1]。然而文章缺乏实例上的应用分析研究。

曾羽琚(2010)在《基于XBRL的财务会计报告改进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现有财务报告的缺陷发现其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矛盾,结合调查研究,提出了建立按需财务报告作为改进当前财务报告的一种对策,并创新性的结合XBRL技术初次尝试建立按需网络财务会计报告系统[2]。但文章在具体的细节部分如会计业务处理分析方面缺乏详细介绍与深入研究。

贺军(2012)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评价研究》一文中尝试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在XBRL分类标准中对应的内涵界定,结合利益相关者站在个自立场总结对应用XBRL技术进行财务分析的需求与评价,体现了XBRL技术的应用要“以人为本”的基本立足点,重视需求的差异性[3]。但是文章仅为原则性分析,缺乏应用分析与设计。

张天西等(2013)在《中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行业扩展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XBRL实例的统计分析》继续对XBRL财务报告应用中的关键部分即实例文档与分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此次结合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各行业上市公司XBRL财务报告的披露信息比较,客观反映了XBRL技术在披露会计信息内容上可比性、相关性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各行各业应扩展XBRL技术的制定与应用[4]。然而文章实例范围过广,未落实到具体企业经济业务层面。

张立亨硕士(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研究》以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了通用型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建立XBRL技术下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构想,并具体设计了这种新型财务报告的企业内部信息处理流程[5]。本文属于理论上的一种构想,设计上也未考虑到企业外部应用财务报告的情况,并缺乏一定实证分析。

2.XBRL技术框架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是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在交换财务报告信息方面的一种应用,实质上算是属于一种Internet语言,能够帮助财务信息在网路上进行自由的流通与交换。XBRL技术结合了科技和报告术语,已成为处理会计信息的最新技术,且在全球范围内可免费使用。

XBRL技术是在XM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安置在企业间的一个标准化的平台,将财务报告上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高效的电子存储、操作与交换,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转化和检索,还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选择财务信息,汇总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

XBRL规范标准(Specifications)、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及XBRL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XBRL技术框架。

三者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XBRL技术框架

XBRL规范标准是所有XBRL文件的基础,规范标准主要定义XBRL分类标准与文件的格式、元素以及数据类型[20];XBRL分类标准是用来将会计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定义的;XBRL实例文档是用来通过会计报表的形式来呈现规定时间内的财务数据的一种文档,就如同2010年12月双汇发展公司资产财务快报这样的形式。

其中,XBRL实例文档的格式:(起始标签)元素内容(/结束标签)。

3.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构建

利益相关者的会计需求分析作为理论基础,XBRL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两相结合,共同为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下面,就关于构建XBRL按需财务报告有关的一些关键内容做详细的介绍:

(1)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目标

构建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目的,使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报告中获得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并且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者的不同信息需求。

具体来说,其目标为:①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②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

③实现财务报告的交互性

(2)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构成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构成XBRL按需财务报告的要素有如下两种:

①多种类数据库。主要是用来存取会计信息和生成需求信息的,属于多种层次、多样功能的数据库。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报告例10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性发展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制定我国跨世纪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的基本出发点。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充分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是形成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的必要条件。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一、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作用

(一)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主要是依据所掌握的资料,通过调查研究,对财务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来完成的。通过分析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即可以反映出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情况,又可以检查企业的资金运用是否合理、企业的资产构成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适当、企业有无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企业是否达到盈利目标等。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管理者改进措施的实施。

(二)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不仅是对过去的财务情况进行检查总结,而且也是查找企业经营潜力的过程。通过查找潜力可以对这些潜力充分加以利用,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对企业潜力发展的研究。

(三)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经营决策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领导人从实际出发,抓住有利时机,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善于利用财务指标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决定决策的可用程度。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具体表现为:第一,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依然支配着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和业务等部门,造成他们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或者忽略其作用,这就谈不上利用财务分析来指导工作的问题;第二,部分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认为其职责就在于财务核算与管理,往往忽略了财务分析工作,错误地认为财务分析只是日常事务,编写财务分析也只是完成会计制度的规定而已。即使自己编写了财务分析报告,也提出了好的建议或措施,但实际上它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而并不主动积极地协助或配合领导及其他职能部门研究抓好所提建议、措施的落实,从而使财务分析的作用无法实现,因此造成较低的财务分析利用率。财务分析可用率不高。财务制度规定,会计期间终了时,财会部门既要编报会计报表,同时还要认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虽然实际工作中不乏质量较高的财务分析报告,但从整体上看,目前财务分析工作重数量、轻质量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三、强化财务分析效用的四个重点环节

(一)建立两个体系,推进财务分析工作制度化、系统化

1.建立起财务分析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由企业负责人牵头、财务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财务主管级别以上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财务分析组织体系,制定具体的分析工作规程,对分析工作的时间与质量保证、财务分析的运用、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保管等做出规范。

2.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历史数据、行业特征及现实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

(1)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的选取;

(2)确定可用于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衡量评判的标准,即“值区间”,以确定各指标值对应的评价。比如在对总资产利润率确定评价标准时,可采用本企业历史水平数据及行业数据为标准值,并参考国外数据,给予一定的权重及评分,从而形成对总体情况的判断。为便利工作,应将评价体系纳入电算化内容,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取数、自动生成评价初步结果。

(二)遵循三个标准,收集所需资料

资料收集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性环节,应当遵循三个基本标准,即真实性、可比性、全面性。“真实”即资料的真实性,虚假的资料只能导致错误的判断或误导,此为资料收集的最根本标准。“可比”即所收集的资料应当具备可比性,要确保相关资料的统计范围、内容及内涵具备相同口径,对于不可比的资料,应当进行修正。“全面”包括两层含义:(1)收集的资料应当覆盖本企业的每一个子系统(如部门、子公司、分公司),对于难以实现总体覆盖的资料获取,应当在选取样本子系统时考虑其代表性;(2)在需收集资料的设计方面,应当围绕“汇集所有与本企业相关的信息”的目标展开,确保“应到俱到”。

(三)抓住两个重点,撰写好财务分析报告

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工作的深化环节,一份好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仅是对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检验,更是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提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当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1)提纲挈领,主次分明,清晰反映现状与问题。企业财务分析涉及面广、运用到的指标、资料通常比较多,如果撰写分析报告前不进行适当归纳提炼,则冗长且重点不突出的分析报告将影响到其最终运用。为避免这种缺憾,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在撰写报告过程中注意做好归纳与提炼,使整篇分析报告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结论清晰明确;

(2)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达到这个要求,报告撰写人员不仅要把握本企业的情况,还要紧密联系经济政策、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等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善于学习研究并汲取国际上或本行业的先进经验、好的做法,充分吸收企业各个管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潘浩明.纠正忽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倾向[J].冶金财会,2006,(12).

[2]程虎.目前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J].四川会计,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