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广播电视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7 20:06:39

广播电视发展

广播电视发展例1

1.1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观念陈旧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中央和省级的广播电视事业都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2]。但是,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观念太过陈旧,面对发展现状,大多都是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省级、部级所发表的新闻共识性逐渐取代了基层广播电视事业的接地气优势;再加上基层广播电视节目的取材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受众对基层广播电视所播出的节目内容不感兴趣,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基层广播电视的发展。

1.2基层广播电视资金缺失,设备严重老化

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事业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与相关设备作为强有力的发展后盾,但由于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收入大多来源于电视广告以及少量的财政拨款。因此,基层广播电视就一直处于半亏损的状态,且受到资金条件的制约,基层广播电视没有多余的资金更新老化的设备[3]。

1.3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基层广播电视缺乏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和先进的激励措施,导致愿意到基层广播电视工作的人才少之又少。但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其不管是生产还是发展都需要专业人才,但人才的缺失使我国基层广播电视难以继续发展。

2基层广播电视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对基层广播电视的硬件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4G时代到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又得到了一次迅猛发展的机会。而随着“微博”“今日头条”等信息传播软件的不断产生与应用,我国传统广播电视传媒理念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更新[4]。现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基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应该要做出相应改变,将现有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由点到面的“一对一”模式,顺利引进互联网技术将成为基层广播电视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广播电视中引进互联网技术,首先必须对基层广播电视的硬件设施进行更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其被人们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开始引进互联网技术,而我国的基层广播电视事业目前也处在一个是否要将代线性分析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阶段,相较于将磁带与磁盘相结合、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相结合,非线性编辑系统将能更适应基层广播电视工作的需要。为此,基层广播电视应加强在硬件方面的建设。

2.2加强基层广播电视的软件建设

除了需要加强基层广播电视的硬件建设以外,还要对其软件进行相关建设。加强基层广播电视的软件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改变播报形式。为了能够使基层广播电视能够继续有效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改变其播报形式非常重要。当然,在改变播报形式的同时,需要注意播报内容、形式以及方式是否具有本土化、现场性。(2)完善基层广播电视的管理机制。在新时期,基层广播电视作为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电视台,其首先需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并充分认识到基层广播电视事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来为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5]。其次,基层广播电视台的主管人员还应该强化经营理念,从合理的渠道增加盈利,用于更新老化的设备。

3结语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可知,目前我国基层广播电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资金、人才短缺、工作观念陈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广播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德辉 单位: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包头广播发射中心台

参考文献:

[1]于美龙.基层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导报,2013(3).

[2]尼玛番多.浅析基层广电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拉萨市曲水县广电工程为例[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9).

广播电视发展例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才开始由“事业”转为“产业”真正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传媒业的领头羊。广播电视是电子技术进步的产物,其信息时代特征显著,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产业与国家文化传播建设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媒体属性。在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下,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电子传媒也具有明显的产业经济价值。伴随文化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不断扩大自身的领域和影响,向社会开放自身媒体资源,实现了更大的发展。然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正面对着互联网等激烈的媒体竞争,为应对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发挥广播电视产业独特的价值和潜能和打造具有传播特色和特殊价值的大众传媒,广播电视产业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机遇

首先,在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国力都会得以巨大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基于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为广播电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再次,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机制已基本确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着基础性支配作用,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预计近几年内完全可以进入全球经济自由50强的行列,为促进传媒加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最后,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把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党的十七大拉开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序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中央对广播电视业的改革非常重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必将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挑战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首先,我国广播电视业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实力与西方传媒集团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广播电视业所占的份额也相当小,而且区域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全球化、国际化是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广播电视媒体也呈全球化趋势,西方国家的传媒集团纷纷以各种形式向国内渗透,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与西方传媒的较量时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由于我国各地区以及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要指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不足,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等给广播电视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最近几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部署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2131”等工程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迅速提高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普及水平,缩小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另外,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全新时期和社会变革伟大时期,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还是社会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带来的三农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阻碍着社会的飞快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广播电视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界新的宠儿,传统的电视内容俗套、缺乏新意,在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冲击下,广电产业继续稳步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产业的媒体成分单一,规模实力难言强大

尽管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已经在实力、规模和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可在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着传媒产业的全面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实力、规模、质量上参差不齐。我国广播电视的一般事业已经成熟,产业化起步较晚,实力及规模化集团与国际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省级以下广播电视媒介竞争力乏善可陈。由于我国的媒体行业中成分过于单一,广播电视产业只能经营广播、电视和少量报纸等产业。西方媒体大多是混合媒体,既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娱乐、教育等内容,甚至还有石油钻探、航空业、旅游、房地产等媒体之外的业务,就像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媒集团”,经营范围众多,有许多资源可以共享。而我国目前广播电视产业完全不能实现跨地区、跨媒体经营,使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投入资金力度不大

电视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创新更进一步,则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过去几十年,广播电视被定为为国家和党的“喉舌”,一直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电视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缺乏经营性收入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盈利模式和业务单一,制约着广电的资本积累和产业规模扩张。盈利能力的相对薄弱,使在开发新媒体业务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电视产业受体制束缚,很快在媒体竞争中居于下风。广播电视产业高技术、高投入的属性决定了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传统的运作方式总体上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对其他相关领域和吸纳外部资源资本的关注很少,无法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和解决资金短缺瓶颈,阻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

广播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并成为电视媒体的绝对支柱性收入,缺乏多元化经营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抑制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空间。广告市场增长幅度持续减缓,新媒介形态对电视广告的分流作用日渐明显,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培育广播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主体竞争力才是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现代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线数字电视为中心的传播网络,以及以电视台为主的内容生产能力为主。面对新形势,应该在掌握市场主动的情况下,合理布局,灵活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深度开发受众资源,锻造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重点突破,抢占媒体市场。(四)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作为“舆论喉舌”,我国的广播电视的事业单位身份使产权关系不清,责权关系不明,产业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需要。电视台和电台作为事业单位,市场准入政策不明确,同时缺乏行业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在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中普遍僵硬,经营和宣传理念杂乱不堪。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其管理机制一直无法与国际规则相接轨,在分配机制等方面依旧需要尝试新的路径探索。

三、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趋势

(一)加强政府监管和完善相关体制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立明晰的政府监管体系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过程提出的新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把握既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达到产业发展目的。主管部门要遏制电视产业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出现,以避免对产业环境造成破坏。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已具雏形的产业体制急需进一步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进事业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分离,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运作,推进广电产业资源资本化和流动化,支持广播电视产业资源和成本的跨区域运营和整合。克服陈旧观念的约束,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时,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整个产业向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核心竞争力,以及向满足技术进步和满足市场需求方向发展。在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要适应媒体市场的客观环境变化,提高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尊重宣传规律,创新宣传理念和体系,实现产业竞争力与宣传能力的同步提升。面向未来,产业化需体现于战略目标定位上,构筑电视产业的长效驱动机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单一经济目标向全面发展转变,从而使广电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创新生产内容

“内容为王”,这是传媒业的一条“定律”。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传媒的竞争焦点将聚焦在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上,为此,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其内容实现不断创新,尤其意义重大。创新是创优的前提,近年来,各台节目形态大同小异,内容多样性缺乏,节目克隆和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创新动力不足,创优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广电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型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行业主管部门应鼓励创新创优,定期评选和表彰原创优秀节目与业务并奖励;打造一批优秀的专业频率频道,建立创新创优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节目模式市场;大力治理节目抄袭和克隆,对娱乐节目和电视局实行总量调控,提高创新质量,制订节目版权与模式保护法规。面对新媒体的融合前景,在传统电视生产中,加强对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系统内外的各项必要资源。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及共享稀缺资源为原则,推进横向整合,以空间扩展和战略联盟为目的实施纵向整合。通过优势互补、共享稀缺资源和战略联盟的横向和纵向整合,提升内容生产能力,把内容生产从部门行为和个体行为上升到系统行为。在媒体产业下一轮竞争中,决定因素是创意水平和内容生产能力。只有实现跨媒体经营,充分利用各个资源平台的长项和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优化配置产生的协同效应,提升内容生产以及创意的水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走上信息化发展道路,广电系统要突破传统的传播平台束缚,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和新媒体内容业务。在这场产业变革中,电视媒体积极寻求内容产品与新媒体经营的契合点,实现跨领域合作、融合、跨媒体发展。

(三)开创多元化经营模式

广播电视媒体应积极分析市场运营环境,突破单纯依靠广告经营,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逐渐拓展业务内容,扩大经营领域,吸取国外成熟传媒集团的经营理念,开拓新市场,创新盈利模式。为了转移经营战略和壮大产业实力,拓展市场空间,不少电视媒体已经尝试发展多元化经营,但许多宝贵的资金投向商业房地产业、大型会展业、旅游娱乐业等。尽管短期内可能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种盲目投资、无序多元化距离主业太远,反而会加大经营风险。合理的多元化创新应当回归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本质,根据传媒经济的发展规律,应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对相关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随着各种新媒体业务纷纷出现,市场的风险与诱惑同步存在的时候,媒体经济主线更应该被多元化经营牢牢把握,以便形成多元化经营与单一媒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以产业链为主轴,以核心资源为中心,以多品牌战略为外延的良好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四、结束语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当前,加上国外传媒集团的渗透,面对“内忧外患”,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加快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内容与服务产品、开创多元化经营模式,为促进广电产业的繁荣发展、实现广电大国向广电强国转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工作思路[J].广播电视信息,2011,(03).

〔2〕刘书茵.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11,(04).

〔3〕李三强.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的应对策略[J].现代视听,2010,(05).

广播电视发展例3

一、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节目的多维创新

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就越蕴含着世界价值。四川藏区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风格必须坚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性、提高针对性,以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态、提升传播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藏语大众传媒,保护藏族语言文化生态

因此,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对保护藏语语言文化生态和藏区方言多元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按藏语方言分类,有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方言,三大方言间的有较大的差异,而康巴藏语是四川藏区的基本交际语言。由于四川藏区地形闭塞、交通不便,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沟通又很少,该地区的很多群众听不懂汉语。因此,四川藏区民族节目的设置必须坚持“以藏语为主,藏汉语并举”的原则,优先发展藏语大众传媒,增加藏语节目译制播出量,才能保证藏族民众听得懂、看得懂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四川藏区的藏族群众服务,有利于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促进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目前,四川在广播方面,四川电台民族频率已有50多年办台历史,藏语节目的播出时间逐年增加,较好地满足了藏区群众的收听需求;在电视方面,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2010年6月24日正式播出,受到了四川藏区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欢迎。办好这两套节目,十分重要。此外,还要积极支持四川省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节目译制中心①开展日常节目及优秀影视剧的译制工作②,使四川藏区观众可以收看到更多优秀影视剧。

(二)打造民族特色品牌,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

突出民族特色是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基础。藏区广播电视节目设置必须实施差异化策略,就地取材,紧紧抓住四川藏区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特色与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节目品牌。四川藏区的特色资源中最能体现其吸引力的是它丰富秀丽、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神秘的人文资源,其广播电视节目的优势就必然在于反映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生态的专题片、纪录片、特色电视剧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专题片、纪录片等的魅力优势,这是四川藏区广播电视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四川藏区群众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俗习惯,在接受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节目时往往会倍感亲切。因此,开辟体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个性、地域特色和民族心理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取向,使广播电视节目为四川藏区群众喜闻乐见。

(三)创新广播电视宣传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增强节目贴近性

四川藏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增强贴近性,着力反映四川藏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真实展现藏区群众的生活和文化状态,才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引起受众共鸣,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达到传播效果。一是要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改革创新,迅速、有效地抢占舆论宣传阵地。宣传报道要走出单一的时政宣传的运作模式,避免简单灌输宣传,而是与四川藏区百姓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着力反映民愿、民声,说百姓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增强时政宣传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公信力,争取最大数量的受众,达到最大限度的宣传效果。二是要将民族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虽然民族特色是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节目的品牌亮点,但是节目内容和形式总是停留在几个广为人知的“特色”资源上一味重复,观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节目失去兴趣③。因此,必须不断创新节目形态,在大力办好新闻栏目的基础上,更多开办专题类节目、文艺娱乐节目,播放优秀影视剧。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媒体活动。在节目内容上,可以开办旅游资讯类、生活服务类、教育讲座类、法制访谈类节目。三是要将民族文化元素、新的时代元素融入广播电视节目中,使之在保留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跟上时代潮流,突出时代特色,展示四川藏区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发挥民族文化的持久渗透力,满足四川藏区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四川藏区,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资金、人才、市场、技术资源等却较为匮乏,配置也不尽合理,制约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四川藏区的广播电视事业要在世界性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稳步发展,在网络风靡与新媒体冲击时代实现多元文化传播的发展战略,务必有效整合与利用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切实重视资金投入、人才打造和信息技术体系构建等工作。

(一)有效整合资金资源,构建多种融资渠道

广播电视是一个高消耗、高投入、重装备,更新换代快、运营维护难的行业,如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设备,就会大大降低其传播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四川藏区经济基础的薄弱决定了其不能为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造成投入广播电视事业的资金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影响四川藏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成为四川藏区广播电视发展的瓶颈。据了解,虽然国家实施了“千乡电视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但投入四川藏区的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十年,国家加大了对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为四川藏区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这是四川藏区广播电视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川藏区必须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合理整合和利用国家政策资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市场补充为辅,多渠道融资投入广播电视事业建设。首先,要利用政策的倾斜与关注,加大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提高其自我建设能力,促进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其次,除了政府拨款和单位自我投资外,要允许广播电视媒介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制,壮大广播电视的经济实力。从西部民族地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广播电视的筹资体制必须打破系统垄断的格局,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集资、入股等形式吸纳资金,投入广播电视事业,以促进多元化的、统一开放的广播电视经营市场尽快形成。[1](P.14)四川藏区广播电视必须充分挖掘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市场资源,有效利用西部大开发所引进、所促成的资本,聚集社会资金,用社会资金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p#分页标题#e#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四川藏区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专业人才资源极度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川藏区经济落后、收入偏低、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无法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外地的骨干人才不愿来,而本地的优秀人才又不愿回到当地,如此造成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严重流失。[2](P.137)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加强与高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专业人才,既保证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输送,也有利于提高四川藏区广播电视人才素质。二是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建立人员定期培训机制,不断为从业人员“充电”,增强人才的实力和竞争力。三是大力开展人力资源交流。可以采取和其他发达省市广播电视机构合作的方法,“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借一些技术成熟的人才到藏区帮助和指导工作,也派人出去学习借鉴经验,努力培养藏区广播电视人才。在四川藏区,目前正在开展领导干部与省级部门及市州的“双向挂职锻炼”工作,应充分利用这一干部人事政策,加大广播电视领域干部的挂职交流力度。在既有藏语节目、又有汉语节目的媒体单位内部,也要加强藏汉语节目人才的交流使用,开展多岗锻炼,以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④。

(三)整合传输技术格局,奠定发展的坚实技术基础

广播电视业的传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四川藏区广播电视的技术建设发展,尤其是传输技术比全国大部分地区要落后一些,发展藏区广播电视事业,对传输技术格局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1.有线网络整合有线网络整合主要是解决管理体系的整合、数字电视平台的推广和经济效益等问题,以改变条块分割、利益割据、各自为阵的状况。四川藏区的有线网络整合要吸收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在按照四川省的统一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特别要注重结合藏区的自身特点推进。如推广数字电视平台,要根据藏区广播电视人口总覆盖率低、推广数字电视难度大的实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要特别注重合理协调网络整合中的经济利益分配,保护各方利益,充分调动藏区各级有线网络运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三网融合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三网融合”⑤试点。“三网融合”中一个有效可行的措施是手机电视,也可以说这是产业融合的先行军。[3](P.253)目前主要有两种典型化功能结构的手机电视:一种是通过地面微波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以“点对面”的方式看电视的DMB手机电视,目前开发出来的主要有公交、的士、地铁和户外大屏等,就藏区目前情况来看,这种方式似乎较为遥远⑥。另一种是采用DVB-H技术标准,主要单独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信号传输,以3G多媒体手机为终端、以“点对点”模式看电视的手机电视。这一模式受限于3G手机电视在移动通讯网络中需要相当大的带宽条件,在彻底解决带宽的技术瓶颈之前,它只能提供中小数据流量的个性化手机视听服务。不过,随着带宽技术的发展,这在四川藏区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三网融合”对全国广播电视行业都是一个新领域,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行业要树立战略眼光,及早制定发展规划,逐步解决现实困难,促进“三网融合”业务发展,从而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潮流,推进藏区广播电视事业跨越式发展。此外,目前四川省正在开展全省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前期规划。在规划中,应该将四川藏区一并考虑,超前谋划、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统一建设,分步实施。

三、四川藏区广播电视覆盖的合理布局

四川藏区地处横断山系之中,境内山峰高耸,山高水急路险,河谷纵横幽深。复杂的地理环境给该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带来了重重困难。并且这些地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游牧民又经常随季节变化而迁徙流动,广播电视事业布局点多面广。针对四川藏区的特殊地理情况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必须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构建城镇、农牧区、远牧点三个层次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使四川藏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得以合理布局,最有效地发挥其效用,解决四川藏区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难题。

(一)城镇:以发展有线电视及网络传媒为主

在四川藏区经济条件好的城镇和距离城镇较近、有条件的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有线电视及网络传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一,城镇地区地形条件较好,有利于铺设光纤电缆,且花费不致太高,而且人口密度较高,有利于维持有线电视网的运行。其二,有线电视具有节目容量大、节目质量高、可选择性强等优点,并且有线电视网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及互动化迈进,有助于提高藏区城镇及其近郊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信号质量。再次,有线电视一般要交纳一定的费用,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好,受众对于收费电视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此外,随着我国“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广播电视事业向产业化发展转型,在藏区城镇发展有线电视及网络媒体,可以开发视频点播、图文信息等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增值业务,提高广播电视的经营创收能力,开辟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新平台和产业发展新空间。

(二)农区及牧民定居点:普及卫星电视等相应设施

广播电视发展例4

中国广播事业紧跟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在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帮与《大陆报》馆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上海的中国无线电公司。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调整为中央广播事业局。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当时北京仅有50台黑白电视机。“”结束后,1980年10月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广播事业重新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并确定了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国外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在产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称为公认的第四次革命,而广播电视媒体是这次革命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载体。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和前苏联相继建成世界上第一批电视台。随着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广播电视进入成型阶段,开始成为大众媒体重要的传播媒介。

到70年代,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开办电视台,电视机总数超过2.5亿台。80年展到140个国家,彩色电视普及75%,卫星电视蓬勃发展,超过100个国家使用。90年代以后,电视技术迅猛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电缆电视、家用录像机、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文字广播、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多伴音电视、声像立体化电视等等。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以塑料玻璃为载体的电视机,未来电视机将发展成如纸一样轻薄,只要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

二.国内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大陆的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它在1978年的5月1日被正式改名,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央电视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传媒之路。80年代开始,推出了录播方式为直播方式,使我国广播电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80年5月开播标志性节目――《新闻联播》,已有28年的历史。90年代,尤其后期,中国广播电视进行了重要的转型时期,观念上、思想上、节目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适时的应对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更务实、更纪实、更艺术、高度参与的节目陆续出台。

《东方时空》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品牌意识进入电视节目。之后各种纪实栏目相应而出。1996年的《实话实说》节目,突破了电视单方“诉说”,观众被动接受的方式,开启了人机对话的先河,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崛起。人们开始有参与意识。结束了电视只有说教的模式。98年末,湖南卫视发起的娱乐游戏节目走红之后,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并且普通大众开始走出家门,走上荧屏上。电视节目开始向高参与性发展。跨世纪后,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强化,法律纪实节目蜂拥而至,体现了观众务实和纪实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对艺术世界的追求,做明星也不再是垄断和高不可攀的事情。《超级女生》、《超级男声》《星光大道》记录了一个个从平凡走向星空的奇迹。不仅挖掘了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才,还使电视节目真正的走到了一起,登上了人机互动的高速列车,使观众的参与性发挥至极。

三.我国在广播电视事业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问题、市场观念问题、消费观念问题。传统观念由于我们这个系统一直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里走过来的,过去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认识上,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喉舌意识是非常强的。所缺乏的恰恰是现在所需要的,而现在所需要的又是我们恰恰长期以来所不具备的。比如说在发展产业的问题上,我们很多观念跟不上。还是用一种计划经济思维,政府行为的一种思路。我们对广电的经济属性长期以来是不认识的,所以要在市场经济下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显然是不行的。市场观念,我们现在国家的大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是要涉及到所有的领域,广电系统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问题。市场问题里面包括市场主体、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和市场的培育问题。广电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局”是政府部门,“办”的实体是事业单位。我国最缺的是市场主体,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发展产业没有市场主体那是不可能的,网络公司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广电行业的市场主体,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应该说广电行业里头这个市场主体是太少了,好多观念还不能够接受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甚至于心理上有一种恐惧感,觉得“铁饭碗”没有了。所以,想要发展产业必须要解决市场的问题。解决市场问题,就要培育市场主体。另外要研究市场需求,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提供商,都要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我们的发展战略。

3.体制问题。我国广电系统的体制特点:第一、三位一体,宣传、管理、事业三位一体;这是因为我们新中国建立以后,当时的广电还是只有广播没有电视,主要是“办”的责任,“办”的任务,所以从一开始的中国广播事业管理处到后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主要是致力于办,到80年代开始建立广电部,开始加强了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总的来讲,这个自上而下都是三位一体的,这种体制使得我们在对这个系统的管理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第二、管办不分;又管又办,这与三位一体是相适应的。第三、自己办,自己管;第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样一个特点的体制,应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对促进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体制保障作用。

广播电视发展例5

直播卫星电视的进展最初并不顺利,由于没有加密技术,频道开始是免费收看的,尽管这样,用户增长仍然缓慢。为了推动用户增加,天空电视台一方面免费提供机顶盒和碟形卫星天线,另外还付钱给有线电视运营商,让频道在有线网中落地。1990年,Sky TV拥有了100万英国家庭用户。而此时,竞争对手英国卫星广播(BSB)的表现落后了很多,直播卫星电视是个烧钱的产业,没有用户就没有前景。当年11月,天空电视台与英国卫星广播合并,成为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默多克也随即成为BSkyB的最大股东。同年,新闻集团旗下公司NDS开发的加密技术用于天空广播公司,推出英国首个加密频道Sky Movies,天空广播公司开始有了收视收入。

天空电视台与英国卫星广播合并后,竞争成本降低,BskyB可以以比合并前低的价格购买电影节目。从1992年起,BskyB投入巨资购买足球转播权,独家直播英超足球联赛,BskyB的策略是免费为家庭安装卫星接收器,然后收取收视费,这对于习惯于为电视付费的英国人来说不是问题。英超联赛和好莱坞电影的吸引力推动了用户快速增长,卫星电视用户愿意付费观看这些节目,而有线电视运营商也愿意付费购买Sky的体育和电影节目,于是天空电视台开创了英国付费电视的新型运营模式。

1993年9月,BSkyB开始形成多频道组合,因为节目多,对用户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掌握大量用户的BSkyB开始与美国的付费频道谈判,合作推出迪斯尼频道、历史频道、尼克儿童频道、MTV、家庭频道等等,使BskyB变成多频道的节目传送平台。

BskyB不断投资新技术,1998年10月,BSkyB推出首个数字电视服务Sky Digital,使用数字压缩技术,可向订户提供上百个频道的收视服务。天空广播公司随后开始免费向用户提供数字机顶盒和碟形卫星接收器,转换花了3年多时间,花费了近7亿英镑。靠着这一手段,该公司在付费电视市场上打败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独立电视网的数字服务,同时Sky Digital数字平台快速成长。随着转换全部完成,回报也开始显现。BSkyB在2002-2003财年中税前利润达到2.6亿英镑,这是该公司在1998年推出数字电视节目以来首次实现盈利,使得它从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卫星电视运营商之一。

目前,BSkyB直播卫星系统租用4颗通信卫星,传输500多个数字电视和广播频道,包括120多个付费频道、90个按次付费频道、58个高清频道以及240多个免费收看的电视和广播频道。频道的类型包括娱乐、生活、电影、体育、新闻、纪录片、儿童、音乐等,其中既有BSkyB的自办频道,也有合作和转播频道。像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world)从2011年起就在Sky的516频道播出。

尽管直播卫星是BSkyB的核心业务,其用户订费占BskyB所有收入的70%以上。BSkyB公司仍在基于自身平台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2006年6月,BSkyB推出宽带服务,增加网络对用户的吸引力,目前BSkyB有宽带用户330多万。

竞争力

一、内容资源优势

内容是媒体核心竞争力,BskyB为用户提供了极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并且拥有一些深受用户喜欢的独家电视节目,这成为他们制胜的法宝。为了以独家的电视节目留住和争取更多的用户,BskyB在内容投入上非常大,2011财政年度中投资在节目上的开销就是21.8亿英镑。在节目的支出中,购买体育节目的费用占了很大一块,天空广播把体育赛事转播权看成是打开卫星电视和付费电视市场的钥匙,花费巨资购买了英超独家转播权,天空广播提供的报告显示,该公司从创办以来在体育上累计投入了110亿英镑。尽管这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但从长远看是值得的,体育节目为天空广播打开了收视市场,成为吸引用户的最大卖点。

天空广播公司的平台不仅整合了几百个外来频道,还投入巨资自己制作新闻、娱乐等节目,其在新闻上的投入也累计达到10亿英镑。另外,BSkyB与多家电视频道组成合资公司,合资频道涵盖了新闻、体育、音乐、地理等诸多方面。天空广播公司依靠独家的电影、体育节目,加上集成其他媒体优秀内容,成为英国仅次于BBC的电视媒体,占据了收视市场的40%。

二、差异化营销

作为领先的付费电视平台,天空广播公司针对英国、爱尔兰不同地区不同收视群的需求,对500多个频道进行专业化细分“打包”,发展重点锁定在中、青年人家庭。根据频道范围和观众口味的不同,把所有节目制作成比较简单的几个包,让用户选择。节目包分为娱乐、电影、体育、高清、额外付费频道等若干种,每月收费从最基本的19.5英镑到订阅全部付费节目包的52英镑,高清节目包在此基础上再加10.25镑,另外还有ESPN、MUTV等额外付费频道,通过产品分类,能够降低用户选择的难度,照顾到不同收视群体的不同需求,同时公司产品划分也更加科学细化,有利于用户购买,以及掌握用户的消费习惯。随着订户的增多,这些年来天空广播公司的收费标准也在不断上调中,2011年天空广播公司每用户平均贡献值达到了539英镑。

三、服务优势

天空广播公司非常重视用户的管理与服务,2011年花费在市场和用户管理上的投入达17亿英镑,有一半以上的雇员服务于用户管理部门。天空广播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有3500名工作人员,每周要接听来自用户或潜在消费者的上百万个电话。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管理和挖掘,形成用户消费模型,从而成为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提高营销决策水平的重要信息渠道。

有了后台数据支持以后,天空广播可以根据用户特点提供服务。例如用户每个月都可收到免费的直投杂志,内容相同,但封面却依照不同的用户有20种变化。指引用户翻看杂志里的某篇文章、频道计划或是订用公司的互动电视服务等。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与用户进行沟通,既稳定住了用户,减少流失率,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新客户的增长率。

四、进行新产品研发,推出新产品,面向未来

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才能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保持持续增长。

1.互动电视。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互动技术的引入为天空广播公司增添了新的服务模式。2001年,天空广播公司停播模拟信号,引进数字机顶盒Sky+。借助于Sky+,用户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交互式服务,如互动体育、互动音乐、互动购物等。例如在观看比赛时,用户可以通过机顶盒和遥控器自由选择观看角度、重放、特写或慢镜头,随时查阅各队信息及赛事花絮。通过这种交互式服务,用户还可以暂停正在播出的节目,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方便的时间收看电视,可以购物、玩游戏、下注等。交互式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电视受众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对用户的吸引力,互动电视很快成为BskyB新的利润增长点。

2.高清电视。2006年,天空广播公司在英国率先推出高清电视,2009年天空广播的高清服务获得突飞猛进的市场拓展,新增用户达130万户,比原有用户翻了一倍还多,现在天空广播公司已经拥有高清用户380万。由于天空广播公司拥有巨大的用户群和高清平台,吸引了其他电视台的高清频道也来入网播出,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第五频道公司等电视台的高清频道都在天空高清中推出,天空广播公司高清节目服务的用户数量与高清节目数量形成了良性循环。从2011年10月1日起,天空广播公司又推出欧洲首个3D电视频道,目前3D频道免费提供给所有Sky高清用户收看。

广播电视发展例6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播领域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就在这一两年间,无线数字媒体的类型骤然丰富,除传统媒体之外,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楼宇分类电视,多媒体信息亭、地铁多媒体信息系统等新兴媒体纷纷涌现,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新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但我觉得,已经快接近目标。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轻易、价格低廉的特征;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难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和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碰到的主要新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碰到的新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碰到的新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新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猜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碰到的新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重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摘要: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和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非凡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新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碰到的新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新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

三、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办法。OFDM的基本原理是摘要: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假如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征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征如下摘要: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广播电视发展例7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

2.1安全防护技术

在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中,在原来相对封闭的制播、传输环境,已不能满足广电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已通过互联网与外部数据做到了共享与交换,而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电工作人员的重视。现在广电单位在集成播控平台、制播网络、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部署时,均实施了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并且,依照广电系统相关安全规范要求,也采取了安全漏洞、恶意攻击、损害恢复等技术手段来加以防范。再者,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也采取了相应等级密码技术来提高广播电视在播出和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安全防护技术在保障广电网络的边界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其技术防范能力。

2.2一体化的监控技术

近年来,广电单位也开始重视电视台对于监控体系的设计工作。这主要基于部分电视台停播事故后的分析,致使广播电视相关工作没有及时发现故障所致。因此,需要根据广播电视单位自身的业务需求,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监测监控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安全播事故的发生。这方面主要集中在面向业务流程的自动报警和多点监控技术、传输信道多层指标和视音频码流监测技术、视音频异态自动录播技术、智能故障综合定位技术等。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信源、播出、传输等各个环节中综合采集和实时监控,而传输基础设施监测系统、广播电视信号处理设备等多类型系统和设备状态信息监控系统,可以一体化展现各类报警和数据,降低值班人员的监控和应急处置压力,而与应急预案相结合的控制操作也更明确、快捷。

2.3指挥调度技术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是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将安全播出的相关信息实时采集、分析、汇总,及时传达到综合指挥调度席,为指挥调度的决策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同时,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技术也可及时将调度指挥指令送达到相关工作岗位,满足调度指挥准确、快速的要求。此技术主要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安全播出相关单位之间数据信息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共享与联动,及时将突出事件中相关的信息进行和汇集,给调度指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决策的依据。

2.4应急恢复技术

应急恢复是在广电节目信号出现劣化或者外部干扰时,快速将备份或者垫片切换,达到恢复节目正常播出的目的。在早期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应用恢复是通过手动来进行恢复切换的。而现在,随着智能化判别技术的发展,已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切换。在应急恢复技术中,最主要的是监测监控技术和应急恢复技术,其中监测监控技术需要通过场景分析、对比、判断,然后根据操作指令启动相应的设备来恢复播出。应急恢复系统,是将影响安全播出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告警信息,工作人员依据相关需要进行恢复操作。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展望

3.1广播电视的数据智能分析技术

涉及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数据专业很广,涵盖卫星、无线、有线、广播电视中心等多方面技术,众多和关联的监测信息、报表等,还有很多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相关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信息也符合大数据特点。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很好的对众多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对有效的、具有价格的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及时了解安全播出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及时为应对措施的使用提供支持。可以说,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过程中,离不开数据智能分析技术,这也是大数据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一个环节。

3.2ICT与信息安全技术

在广播电视完成网络化和数据化以后,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智能化的同时,完成有线、无线与卫星传输网络之间的连接,从而为客户提供跨网络的业务服务。而智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ICT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效结合,为了方便对广播电视制播的管理和监督,在创建此系统时,应考虑将信息安全技术与ICT结合起来创建播出传输系统,也为智能广播电视网络提供安全保障。

3.3应急指挥调度技术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离不开先进的应急指挥调度技术。在此技术的提高中,应注重其智能化功能,通过对台内和台外安全播出技术系统的管理、监测等数据共享,提高其综合调度能力。加强其技术扩展与信息功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的结合,做到智能决策,综合应用,统一联动。从现有的技术发展来看,未来更注重于多级指挥调度信息交互、预警信息、视频会商、安全播出数据集成等技术和应用,丰富应急指挥调度功能,提高其应急调度效率。

4结论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而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在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也成为广电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更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先进的安全播出信息,掌握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播出技术,才能为广播电视事业安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张艳 单位:烟台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清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广播电视发展例8

1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

1.1未来电视行业总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说明了广播电视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借助网络媒体的这一传播渠道帮助自身打开市场,逐步拓宽自身的空间领域,让广播电视更具影响力。其次,如果将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互融合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下由于基础技术条件的限制或地区技术条件的影响造成的转播覆盖区域范围较小的问题,帮助广播电视打通网络传播市场,使得电视节目得到有效推广,甚至连接国内外市场,不断对外宣传中国本土的文化并吸收国外元素,提高广播电视的国际化水平,加速广播电视国际化发展进程。

1.2提高广播电视信息流量,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的广播电视容量有限,理论上都是某一时间段对应某一节目,以天数为单位,每一天的节目信息流量都是固定且有限制的,流量基数最大为24小时。而推动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融合,则能够扩宽传统广播电视的基本流量,增加节目信息量,使其受众对于节目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并且可以做到实时点播互动的效果,充分了解受众的信息反馈,更好的实现节目的改进。而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本身也是网络电视发展需要依靠的基础,两者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节目质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2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路径

2.1以广播电视为基础开展网络业务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融合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广播电视自己的网络宣传媒体帮助自身构建一个适当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如央视就主办了央视国际这一网络媒体平台,实现同步直播,并开设了相应的网络业务,逐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视听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电视,为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模拟音质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实际上是进行资源优势的互补,来共同促进两者进步,最终为未来电视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构建模拟音质弥补音频广播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不足。在实际音频制作中,通过对模拟信号流加数字化,通过音效特技提高音质效果,最终实现音频质量的无损展现。

2.3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数字传输技术,实现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广播电视的高质量播出,还能够促进一定的网络消费,拉动大众进行同一水平线消费,最终形成成本最低化的开展模式。同时,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也使得终端媒体接收的形式越发多样,人们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浏览电视节目,不论是在火车、飞机的旅途中,还是运用手机、平板等媒体作为载体,都可以实现同步直播,极其有利于观众受众群体的分类和观察。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关系和资源优势互补的关系,如在网络实际互动中,网络电视明显优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就电视节目清晰传输的程度方面,则是数字电视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两者的共同目标本身是共同实现网络化、高清化的,因此两者在互补过程中,能够共同进步,实现双赢的局面。

3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的策略探究

实际上,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本身就是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最终趋势,因此,在实际融合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各自在市场竞争中所占的优势资源,并将两者相互交换,即通过上述内容所述的融合路径为主,纵向发展,在横向方面则是扩宽基本内容,对于音乐、影视等受众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满足。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质量和传播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广播电视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树立网络理念,即了解当下信息时代对于信息传递的苛刻要求,一旦不满足受众需求或者落后于受众需求时,就会立刻被市场淘汰,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电视,树立网络理念作为发展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鞭策自身成长,不断创新去迎合受众需求,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4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电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广播电视更加繁荣,发展更迅速,使得广播电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一定程度的停滞,但是实际上,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将融合在一起,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并且不可替代,通过两者优势的相互学习与融合,能够使其未来电视在发展中,更加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广泛性以及创新性,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作者:郭思琳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吕艳萍.2010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7):68-69.

[2]马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和发展策略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74.

[3]陈廷燕.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数码世界,2015(3):31-32.

广播电视发展例9

1.1 未来电视行业总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说明了广播电视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借助网络媒体的这一传播渠道帮助自身打开市场,逐步拓宽自身的空间领域,让广播电视更具影响力。其次,如果将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互融合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下由于基础技术条件的限制或地区技术条件的影响造成的转播覆盖区域范围较小的问题,帮助广播电视打通网络传播市场,使得电视节目得到有效推广,甚至连接国内外市场,不断对外宣传中国本土的文化并吸收国外元素,提高广播电视的国际化水平,加速广播电视国际化发展进程。

1.2 提高广播电视信息流量,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的广播电视容量有限,理论上都是某一时间段对应某一节目,以天数为单位,每一天的节目信息流量都是固定且有限制的,流量基数最大为24小时。而推动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融合,则能够扩宽传统广播电视的基本流量,增加节目信息量,使其受众对于节目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并且可以做到实时点播互动的效果,充分了解受众的信息反馈,更好的实现节目的改进。而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本身也是网络电视发展需要依靠的基础,两者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节目质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2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路径

2.1 以广播电视为基础开展网络业务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相融合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广播电视自己的网络宣传媒体帮助自身构建一个适当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如央视就主办了央视国际这一网络媒体平台,实现同步直播,并开设了相应的网络业务,逐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视听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电视,为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 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模拟音质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实际上是进行资源优势的互补,来共同促进两者进步,最终为未来电视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构建模拟音质弥补音频广播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不足。在实际音频制作中,通过对模拟信号流加数字化,通过音效特技提高音质效果,最终实现音频质量的无损展现。

2.3 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数字传输技术,实现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广播电视的高质量播出,还能够促进一定的网络消费,拉动大众进行同一水平线消费,最终形成成本最低化的开展模式。同时,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也使得终端媒体接收的形式越发多样,金融论文人们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浏览电视节目,不论是在火车、飞机的旅途中,还是运用手机、平板等媒体作为载体,都可以实现同步直播,极其有利于观众受众群体的分类和观察。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关系和资源优势互补的关系,如在网络实际互动中,网络电视明显优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就电视节目清晰传输的程度方面,则是数字电视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两者的共同目标本身是共同实现网络化、高清化的,因此两者在互补过程中,能够共同进步,实现双赢的局面。

3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的策略探究

实际上,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本身就是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最终趋势,因此,在实际融合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各自在市场竞争中所占的优势资源,并将两者相互交换,即通过上述内容所述的融合路径为主,纵向发展,在横向方面则是扩宽基本内容,对于音乐、影视等受众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满足。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质量和传播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广播电视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树立网络理念,即了解当下信息时代对于信息传递的苛刻要求,一旦不满足受众需求或者落后于受众需求时,就会立刻被市场淘汰,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电视,树立网络理念作为发展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鞭策自身成长,不断创新去迎合受众需求,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效

融合。

4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电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广播电视更加繁荣,发展更迅速,使得广播电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一定程度的停滞,但是实际上,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将融合在一起,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并且不可替代,通过两者优势的相互学习与融合,能够使其未来电视在发展中,更加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广泛性以及创新性,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参考文献

[1]吕艳萍.2010年网络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7):68-69.

[2]马兰.新闻网站和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和发展策略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74.

广播电视发展例10

关键词: 网络电视 广播电视 发展趋势 

 

网络电视作为一个新生产物,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含义,仅仅望文生义地认为网络电视就是在网上看电视。所谓网络电视,称为宽带网络数字电视,又称IPTV(Internet Protocol TV/Interactive Personal 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现在的网络电视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是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在计算机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如pplive、youku、土豆视频等可以在线观看各种类型的视频节目;第二是以家庭的普通电视加配网络机顶盒(Network set-topboxes)的形式来实现的,但是高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平台,TCL,创维,海尔等各大厂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网络电视。 

1 网络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1.1 网络电视的优势分析 

网络电视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传统的广播电视不能相比的优势。 

1)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一旦错过就只能棋赛重播,但是网络电视就具有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自由选择的优点,方便观众对工作时间和娱乐时间的自由安排。 

2)非常强的互动性。观众在观看网络电视节目的同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网络上,虽然现在发表意见大都通过留言的形式,方式比较单一,但是这也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没有办法比拟的。互动性可以增进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意识。 

3)强大的检索功能。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相比,观众从被动的节目接受者变成了电视节目的选择者。网络电视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要,通过关键词来检索电视节目,相比以前的传统遥控器换台来说,给予了广大网络电视用户极大的方便。 

4)海量的电视信息。网络上有海量的电视节目信息,有品种繁多的节目类型供用户选择。网络的电视的节目是通过硬盘来实现存储的,可以大量存储而且不会出现信号失真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让网络电视受益匪浅,全球各个时期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实现在线观看。 

1.2 网络电视的发展趋势 

在总体上来说前途是十分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 

1)网络电视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的。第一,中国的网络化还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大的潜力尚待开发。无线网络的建设又为网络电视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现在中国有大量的网民和潜在网民,由此看来,网络电视面临的最大问题市场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不仅如此,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第二,技术上也比较成熟。 

目前,中国的有线网络建设已经成熟,无线网络的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网络电视的终端设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商品化,由此看出,网络电视发展的已经没有了技术瓶颈。

综合分析看来,网络电视拥有了广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它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的。 

2)网络电视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网络电视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还要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第一,有关网络电视的产业链条还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有关的政府部门要抓紧时间订立相关的政策法规,把网络电视的管理规范起来,使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第二,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要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使两者的业务融合起来,网络电视在这个时候应该发挥出构架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桥梁的作用。第三,节目的丰富化要得到重视,虽然我国的网络电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成功的经验不多,但是从国外的经营商成功开发网络电视的经验来看,保证电视节目的丰富性以及电视节目来源的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网络电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就必须保证以上两点,这也是网络电视的特点和优点。此外,网络电视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要利用现在技术上的优势,制作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类节目,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第四,注意与数字化电视的差异化竞争。与现在各个网络运行商大力推进网络电视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目前的广电部门也在升级着传统的广播电视——全力扶持数

[1] [2] 

字化电视的发展。因此,网络电视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数字化电视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局面。数字化电视的优点是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音频效果好、画面清晰;网络电视的优点是个性定制功能和互动功能。网络=电视既可以支持直播电视、视频点播和节目时移,还能够提供可视电话、网页浏览、在线游戏、网络交易等各种增值业务。因此推广网络电视必须正确定位,大力推广它的实时点播、时移回看与强大的互动功能,与数字电视形成差异化竞争。 

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网络的出项,让传统的媒体支柱广播电视有点无所适从,但是在随后的自我调整过程中,广播电视的发展呈现着新的趋向。 

第一,数字化技术应用让广播电视的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数字化电视的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音频效果好、画面清晰等优点基本上满足了当代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要求。 

第二,与网络的联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并对自己的节目进行实时的更新和提前预告,不仅借网络扩大了自己的信息传输面,还利用自己原有的品牌效应,增强了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同时广大的广播电视迷也可以在网络上反复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并可以进行收藏,这也是在网络环境下,广播电视进行自我完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