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3 08:50:50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1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省政府对保护耕地的相关文件要求,继续以我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由原来的数量型向高质量方向转变,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重岗。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年计划营造成片林265亩,新建农田林网1200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1个,公益林恢复675亩。

三、重点工程

重点围绕生态公益林恢复、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绿美村庄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开展造林绿化活动。

(一)生态公益林恢复工程。我街道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老濉河堤东侧(中韩居西侧部分)、濉北河堤两侧、新扬高速绿色通道、早陈河西堤梁庙段等地,在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已经采伐的地段或长期没有植树的地块要及时绿化到位。按照成片林标准栽植乔木树种。采伐迹地未及时更新到位的居委会将影响林木采伐报批。

(二)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工程。围绕宜林地、采伐迹地等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做到“应栽尽栽、全面覆盖”,确保栽植到位。

(三)绿美村庄建设工程。以创建省级绿美村庄活动为抓手,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村庄绿化要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彰显地方特色。省级绿美村庄建设要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林造〔2020〕2号)进行创建,计划创建1-2个。

(四)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配套建设相结合,做到“树随路走、树随水走”,在保证农田林网发挥最大防护效益的同时,减少树荫胁地。

(五)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主要以沿线道路两侧行道树进行新(补)植。造林技术要求和树种选择参照2020年2月份编制的《县造林绿化导则》执行,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雄株及乡土树种,村庄绿化可搭配经济树种及观赏树种。严禁栽植“断头树”、“光杆树”。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各村居通过召开造林绿化动员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栽植准备阶段。做好春栽苗木采购、土地整理、开挖树塘等春季造林准备工作。要提前整地挖塘,让土壤充分风化,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春季造林阶段。全面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迅速掀起造林绿化高潮,3月底前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四)验收考核阶段。街道组织验收组对各居委会2021年造林绿化栽植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保障措施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2

1成片造林(单一小班起始面积50亩以上)1300亩。、

2未成林造林地补植补造300亩。、

3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

4村庄绿化5个、

5乡村道路绿化5公里。、

6河渠绿化5公里。、

7塘坝绿化10个。、

8苗木花卉500亩。、

(一)成片造林。主要以荒山荒地、岗坡地造林和主干路沿线森林长廊造林为主,其中苗木花卉基地500亩。森林长廊建设重点是合铜路、邱黄路两侧及沿线。

(二)农村“五个一”绿化工程。即:一个成片造林、一个自然村庄绿化、一条道路绿化、一条渠道绿化、一座塘坝绿化。1、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是中心村、永久性居民点绿化,充分利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路渠两边等空隙地,每个村庄人均新栽乔木树种不少于10株;2、镇主干路、“村村通”道路沿线开展绿化每侧栽树1-3排;3、结合水利兴修绿化河渠、塘坝;4、村委会驻地及中心村周边绿化。

坚持以明晰产权为核心、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规模林业,把生产经营权落实到企业、大户和农民手中,形成政府、企业、大户、农户共同参与的投资格局。

(一)成片造林项目,积极通过招商引资,确定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大户经营。

(二)道路、渠道绿色长廊林木确权给大户或农户,村庄、塘坝树木确权给农户所有。

(三)加强农田林网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林木所有权确权给农户。

(四)鼓励企业和造林大户租地造林,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

(五)按照合肥市《关于加强和规范森林合肥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造林合同,加强规模造林规划和质量监管,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在确保造林主体享有所造林木所有权的同时,不得影响整体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林区道路长廊林木不允许移植或采伐。

(一)宣传动员和任务落实阶段(____年12月30日以前)。

全面做好植树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分解落实任务,编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完善土地流转、选择树种、苗木询价订购、筹集资金等。

(二)整地阶段(____年1月底以前)。各村(社区)____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地任务,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三)植树造林阶段(____年3月底以前)。抓住春季植树的有利季节,在全镇掀起造林绿化高潮,全面实施、整体推进,3月底完成全年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

(四)检查验收阶段(____年4月和9月)。对已完成的造林项目认真开展复查和“回头看”,对苗木缺失的及时进行补栽补植。加强苗木的抚育和管护,及时春灌,确保植树造林质量。4月份和9月份分别组织检查验收,上报造林成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各村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各村要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承包大户土地流转做好服务工作,杜绝栽植无主树。

(三)加大奖惩力度。

1对于成片造林100亩以上每百亩奖励村书记、主任各500元。、

2对于乡村道路及渠道绿化栽树2排以上每公里奖励村500元。、

3对于村庄绿化按照规划人口人均不少于10棵标准奖励村1000元。、

4对塘坝绿化每个塘口栽植500株以上每座塘坝奖励500元。、

5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奖励村2000元。、

6以上奖励各村必须要完成镇下达的任务且符合植树导则并通过县级验收。、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3

目标任务

1、2011年全乡在村庄非规划林地造林300亩,推进绿色村庄建设。

2、重点抓好美山村、苏坂村的两个“农民公园”和苏坂村100亩以上的示范村建设。

3、建设标准:按龙新政办[2011]3号文件要求。

分解落实

我乡今冬明春非规划林地造林任务300亩,其中规划安排如下:

苏坂村100亩、美山村110亩、瓦洋村40亩、岭兜村10亩

和目村10亩、易家邦村10亩、东联村10亩、红邦村10亩

1、乡财政所负责下达相关补助资金,抓好各级资金的落实。

2、乡村管站与林业站协调确定创建绿色村庄的具体行政村。

3、乡林业站负责协调绿色村庄创建苗木生产供应,做好造林规划、作业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

时间步骤

1、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1月初将非规划林地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具体地块。

2、2011年1月底2月初完成挖穴和苗木准备。

3、2011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种植。

4、抚育和补植,苗木种植后要加强抚育,保证96%以上成活率,并在2011年9月前对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补植。

5、2011年10月开展自查和上报工作,2011年底或2012年初接受上级有关部门验收。

政策扶持

1、对今冬明春非规划林地造林的每亩省级补助苗木费300元,市补助100元,区级补助50元,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及时发放到位,并依法给造林者颁发林权证。

2、在坡耕地、山垅田、房前屋后、边角地等种植的树木,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允许在经济效益最大时对外销售,达到绿化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的。

3、乡政府将对造林任务做得好的村或个人给予资金奖励。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4

一、目标任务

根据2011年《市城乡绿化“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到2012年全市7个建制镇和157个行政村要全面达到《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2011年通过实施集镇和村庄绿化工程,已有4个镇和82个村(含建昌养殖场)实现了绿化达标,1个镇达到了《生态园林乡镇标准》。2012年继续实施朱林镇、儒林镇、指前镇等三个镇和76个村庄绿化达标工程,新增1个、力争2个镇达到《生态园林乡镇标准》。镇村绿化工程计划新增绿地160公顷。

二、实施办法

镇村绿化工程由各镇(区)以及行政村负责组织实施,市农林局负责牵头协调。

三、实施标准

(一)集镇绿化建设标准

1.建制镇镇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在6平方米以上。

2.编制完成镇区绿化专项规划,并认真贯彻实施。镇区绿地布局合理,绿化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在35%以上,原有居住区绿地率在30%以上。单位平均绿地率在30%以上。

3.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到位。镇区道路、河道全部绿化,无未绿化土地,无赃乱差现象。暂未开发建设的闲置土地全部种植树木或建成临时苗圃。

4.模范执行国家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和环境污染事件。

5.植物多样,季相丰富、配置合理。

(二)村庄绿化建设标准

1.绿化覆盖率。全市村庄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丘陵山区村庄、平原区传统村庄和新建小区型村庄。其中平原区传统村庄绿化覆盖率25%以上;新建小区型村庄和丘陵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绿化配置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绿为主,以乔木为主,建设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树种数量达70%以上,常绿树、落叶树、花灌木搭配合理;平原圩区每户平均拥有乔木数量不少于10株,丘陵山区每户平均拥有乔木数量不少于15株;乡土树种占50%以上。

3.绿化区域要求。行政村区域内主要路、河、渠、堤宜绿化地段绿化普及率100%。房前、屋后、宅旁的庭院绿地全部绿化。

4.中心村至少建有一处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供居民休闲,绿化示范村要达到1000平方米。

5.结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林果和花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6.绿化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门的管理队伍,责任落实到位,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四、政策措施

1.对达到《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并通过市考核验收的镇,在市给予补贴资金20万元的基础上,市再给予补贴资金20万元。

2.对达到《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并通过市考核验收的村,在市给予补贴资金3万元的基础上,市再给予补贴资金3万元;对被评为市村庄绿化示范村的村,市再给予补贴资金2万元。

3.完成镇村绿化工程任务将作为全市年度绿化工作先进单位考评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五、工作要求

2012年镇村绿化工程规划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工程任务重,希望各镇(区)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机制、研究新举措,全力推动镇村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村绿化是我市2012年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比内容。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区域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工作班子,根据全市总体安排和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将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强力推进。

2.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要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坚持五个“进一步注重”,即:进一步注重增量扩面,提高集镇绿地率和农村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镇村绿化水平;进一步注重补绿提档,提升镇村绿化景观面貌;进一步注重绿化以种树为主,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注重动员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形成全力推进的局面。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绿化用地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工程建设上,积极实施市场化运作;在资金投入上,积极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各镇(区)、村要确保集镇和村庄绿化的投入,既要加大财政和集体经济对造林绿化的投入,又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多方投入。

3.明确标准,严格督查。镇村绿化工程要坚持标准,做到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镇(区)绿化规划应由有资质的绿化规划设计单位负责制订,经市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村庄绿化也要有完整的绿化规划,并经镇(区)审核同意,特别是公共绿地要有详细的施工方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讲究实效原则,摈弃攀高求洋观念,树立建设节约型绿化的理念,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成本。继续实行工作督查制度,市将组织督查组加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监管和监督,各镇(区)同时要逐级加强督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民绿化的良好氛围。强化“植树造林、绿化、人人有责”的观念,培养广大市民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动员全市所有镇(区)、村、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小区和广大居民,积极参加创建活动,尽可能多种树、多增绿,美化自己的家园,改善人居环境。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绿化认建、认养活动,鼓励单位、个人直接参与镇村绿化的建设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损绿、毁绿行为,切实保护好绿化成果。

六、工作安排

1.2012年2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镇村绿化工作会议,全面启动镇村绿化工程建设。

2.2012年2月下旬,各镇(区)做好镇(区)村基本情况调查,制定镇村绿化工程建设方案,进入地块落实、苗木落实和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阶段。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5

通过深入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进一步加快我乡绿化建设步伐,提高我乡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和人居环境,提高我乡综合竞争力,提升我乡居民生活质量,建设适宜人居和发展的生活环境。按照《中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绿色××”四大工程的意见》(宁发〔2009〕17号)文件要求,到2012年,我乡绿化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我乡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任务

(一)根据“整体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和文化造景、可持续发展原则”,彰显勐先特色,打造我乡形象。

1.2009年继续采取生物整治和工程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我乡重点区域的补植补造工作。树种以本地优势树种思茅松为主。

2.组织各村委会和各单位认真搞好绿化美化工作,绿化配置以乔木群落为主,灌木、草坪为辅,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对我乡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保护,明确古树名木管理的单位、职责。对我乡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并开展树龄鉴定、定级编号、建档等工作。

4.对我乡可视范围内的砂石场、采矿点和取土点原则上到期一个取缔一个,并进行补植补造,恢复绿化。对农户承包的荒山、荒地,积极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导农民种植发展经济林果。

(二)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完善各村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1.集镇村庄规划时,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选择重点地段作为突破口先行绿化美化,再向一般地段推进。以改善集镇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规划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竹园、小茶园等,充分发挥绿化经济效益。要针对不同村庄的地形和建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充分展示地方风光。

2.典型村。充分利用景观视线较好,绿化初现成效,具有一定文化特色的村落进行重点绿化,形成能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地形特征和乡村特色的绿化风貌的“绿化示范村”。

3.绿化覆盖率。要求全60%的农户实现庭院绿化。院落绿化规模每10平方米乔木种植数不低于1棵。山地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以上;半山地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集镇规划区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

4.抓好资源培育。做好荒山造林和低效林改造,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低效林改造8000亩,全乡义务植树30万株。加大全乡6939.7亩退耕还林的监管力度,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达100%,采伐迹地更新三年保存率不低于80%。

5.抓好资源保护。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继续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到2015年沼气化率达99%.完成封山育林3000亩。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坚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6.2009年工作任务。2009年6月底完成集镇绿化规划,我乡集镇主干道路进行补植绿化,使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0%;广场绿地率达到50%以上;完成植树5万株。乡政府所在地周围及道路两旁必须种植600株以上,村委会所在地周围及路两旁种植10株以上。其中,完成人工造林700亩,完成沼气建设600口。同时,要完成1公里的县乡公路两侧补植补造,且包种、包活。我乡重点打造好竹山村新坡绿色示范村。

三、2010年——2012年绿化配套任务

1.继续抓好我乡道路网改造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勐先至黎明公路联接线建设,道路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制定相应的绿化指标,辅以适当的政策优惠指导建设。在加快村庄绿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村庄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绿化成果的保护。

2.积极争取垃圾处理设施与供排水系统改造建设项目。到2012年使我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四、工作责任

(一)我乡境内公共绿化及管护工作由乡村镇规划所牵头,相关单位及乡人民政府配合,根据《中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09年城镇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细化绿化管护任务,由村委会、各单位分解落实。责任人:乡人民政府乡长

(二)我乡各办公场所、住宅小区绿化及管护工作由乡集镇规划所牵头,涉及单位和业主负责落实。责任人:乡集镇规划所负责人

(三)我乡村镇规划区内和平村散户居民绿化及管护工作由和平村牵头,乡民政办和相关村委会配合落实,通过广泛动员发动,由居民住户自行实施。责任人:和平村委会副主任李正祥

(四)乡集镇规划区村庄绿化及管护工作由乡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涉及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实施。责任人:乡人民政府分管林业工作副乡长

(五)勐先乡的其他各村村庄绿化及管护工作由各村委会组织实施。责任人:各村委会主任

(六)各村村庄绿化及管护工作,根据所辖区域,由乡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各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组织实施。责任人:乡人民政府分管林业工作副乡长

(七)我乡交通要道范围内砂石场、采矿点和取土点绿化及管护工作由乡国土资源所牵头,乡林业站、乡村镇规划所、乡水务站配合,督促各业主负责组织实施。责任人:乡国土资源所所长

(八)宣德村蚌轧民族团结示范村绿化及管护工作由宣德村委会牵头组织实施。责任人:宣德村委会主任

(九)涉及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的村庄绿化及管护进入项目规划设计,由乡人民政府牵头,涉及村委会组织实施。责任人:乡人民政府分管扶贫开发工作副乡长

(十)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绿化及管护进入项目规划设计,由乡人民政府牵头,农业工作站配合,涉及各村委会组织实施。责任人:乡人民政府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副乡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按照《中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绿色××”四大工程的意见》(宁发〔2009〕17号)文件要求,成立乡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各村委会、各单位要根据通知要求,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每年结合实际拟定出具体实施方案,报请乡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

(二)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各村委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林业生态县为目标,以农田防护林、生态廊道、县城绿化、村镇绿化、森林抚育改造等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农田林网化、廊道林荫化、城镇园林化、村庄生态化”的目标,圆满完成林业生态县年度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1.五年总体目标任务:全县新植树1855万棵(墩),其中,用材林925.1万棵,经济林169.5万棵,花灌木698.6万棵,条林91.8万棵。新增有林地10.7万亩,达到17.09万亩,新增林木覆盖率14%,达到24%。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需完善、新建林网97万亩,其中完善林网40万亩,新建57万亩,农田防护林控制率达98%。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总长度1348公里,廊道绿化率98%。县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0.76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村镇绿化工程3.64万亩,村镇林木覆盖率70%以上,585个行政村和24个乡镇(场、办)政府所在地建成林业生态村镇。森林抚育改造工程6.07万亩。林木种苗花卉工程0.6万亩。林业年总产值达到17.6亿元。

2.2010年目标任务:植树366万棵(墩)。其中用材林206万棵,经济林31万棵,花灌木129万棵。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49万亩。廊道绿化补植完善312公里。对已绿化的300个生态村进行补植、完善、提高。森林抚育改造工程6.3万亩。林业育苗0.6万亩。农田防护林控制率达到98%以上。沟、河、路、渠绿化率达98%以上。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村镇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

二、建设重点及标准

(一)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

1.建设工程。完善林网37万亩,新建林网12万亩,需植树146万棵。重点①城巴路、焦黄路两侧的沿线乡镇,主要有舒庄乡、汤庄乡、白寺镇、姚集乡、巴村镇、袁老乡、谭庄镇等;②汾河两岸涉及乡镇巴村、舒庄、汤庄、白寺、姚集、化河、袁老、胡吉等乡镇,农田林网空档大需要完善、新建农田林网。③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空档大,涉及的乡镇有城关乡、汤庄乡、张庄乡、谭庄镇。④冻雨雪灾造成林木损失的地段以及乡镇之间、县与县之间交界地段空档较大,是植树重点。

2.建设标准。路、沟、河、渠、林带围成的网格面积小于300亩(20万平方米),一路两沟植树4行以上,一路一沟植树3行以上,一路无沟植树2行以上(但两侧必需有0.5米的边沟),排水沟渠植树2行以上。株行距3×4米。

(二)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1.建设工程。绿化廊道补植植、完善312公里。需植用材树60万棵。其中县、乡级以上公路290公里,沟河(14条河、35条沟)22公里。重点栽植:①大广高速公路、商周高速公路、南洛高速公路,周漯路,焦黄路、城巴路因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未成林的空档地段。(涉及黄寨、张庄、汤庄、农场、谭庄、张明、巴村、舒庄等乡镇场)。②本县境内省、县、乡、村道及14条河、35条沟虽栽植树木但达不到标准的地段。

2.建设标准。ⅱ级生态廊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大水系干流及一级支流、干渠两侧各栽植10行以上树木。ⅲ级生态廊道省道、景区道路、二级支流、支渠两侧各栽植5行以上树木。ⅳ级生态廊道县乡道、三级支流两侧各栽植3行以上树木。ⅴ级生态廊道村级道路、斗渠两侧各栽植至少1行树木,株行距3×4米。廊道重要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宽度,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常绿树种比例,高标准绿化。

(三)村镇绿化工程

1.建设工程。2010年主要是对2008年绿化的100个村庄、2009年绿化的200个村庄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2.建设标准。围村林带宽度20米以上,株行距3×4米植树6行以上。街道两侧栽植2-4行乔木,乔灌结合,一街一景。庭院内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每户庭院栽果树4棵以上。

(四)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工程

1.建设工程。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补植空档,完善林带,需植用材树0.4万棵,工程涉及汤庄乡、城关乡、新城办、老城办、东城办的6个行政村和居委会。

2.建设标准。长度11200米,宽度40米,株行距3×4米,植树10行以上。

(五)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

1.建设工程。今年全县抚育和改造面积6.3万亩。受冻雨雪灾损坏严重的林木,特别要加强对2-5年生树的抚育管理。重点是白寺、舒庄、张庄、汤庄、谭庄、邓城、大武、巴村等乡镇。

2.建设标准。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幼林进行抚育;对郁闭度小于0.5的低质低效林进行补植和改造。

(六)林木种苗工程

1.建设工程。为市、县重点工程,主要分布在黄寨、姚集等乡镇。

2.建设标准。良种率达到100%,出圃的造林苗木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是实施《林业生态县规划》的第三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林业生态县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将林业生态县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场、办)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领导。要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细化责任。全县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列入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乡镇(场、办)政府和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林业生态建设负总责,细化目标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林业生态建设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户和每个机关单位。把林业生态建设情况建档立案,跟踪问效,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改革林权,增强活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当今农村的又一次伟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为我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各乡镇(场、办)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一定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县建设的突破口,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1.要将辖区内所有适宜植树的路、河、沟、渠两侧及其它荒地、宜林地的使用权全部确权到造林主体。2.原有林木没有确权的,合理作价后拍卖,确权到人。3.国家机关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私营企业主、工人、农民等都可凭有效证件参与竞拍承包。4.林地所有权单位与承包主体依法签订合同,司法公正,颁发林权证。5.已签订林权改革的合同书,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并登记造册,报县林改办备案,建立健全林权改革档案。通过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县所有林木达到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造林即发证”。实现“地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切实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落实资金,确保投入

资金投入是林业生态县建设的基础,是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前提。各乡镇(场、办)都要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切实加大投入,确保足额到位。同时,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长效、稳定的林业建设投入机制,吸纳社会资金,用于林业生态县建设。

我县林业生态建设补贴标准:根据省委、省政府以奖代补政策,以省政府验收的合格造林面积为准,存活率达不到90%以上的不兑现补贴。死亡的树苗费用全部由乡镇负担。兑现的补贴于每年年底前全额支付给造林合格的乡镇。乡镇(场、办)政府依据与造林主体签订合同的要求进行兑现。

(四)全民动员,义务植树

各乡镇(场、办)、各单位要加强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建立自己的绿化点和县、乡义务植树基地。县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都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确保完成每年每人义务植树三至五棵的任务。要建立义务植树档案,提高义务植树的建卡率和尽责率,确保完成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五)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7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态良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绿色”为目标,以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和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加大宣传引导和组织实施力度,全力组织实施绿色攻坚工程,为全区绿色协调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全区造林任务3.05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0万亩,完成义务植树90万株,实现果品产量2.9万吨。春季完成全年任务的8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继续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以廊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沙地治理、村庄绿化、厂企及环厂企绿化、沿海滩涂绿化、城区绿化、湿地修复绿化等工程为重点,年内完成造林3.05万亩。

1.廊道绿化提升工程。对2008年以来实施的所有通道绿化工程、河系绿化工程的缺苗断带、枯死树木等,按照绿化攻坚行动、持续攻坚行动等绿化工程确定的标准进行全面补植补造,确保林相整齐。因地势低洼存活率低的丰碱线尖字沽乡原果树带、柳树瞿阝镇柳树带、黑沿子镇等地段,唐港线钱营镇国槐带及大李线钱营镇太各庄地段,要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补栽。津秦高铁及唐爽路两侧绿化工程,按照原有建设标准实施补植补造,保证绿化不断档。(责任单位:小集镇、钱营镇、大新庄镇、黑沿子镇、柳树瞿阝镇、东田庄乡、尖字沽乡)

2.农田林网建设。重点实施西部、西南部地区以河、渠、路两侧绿化为重点的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和东中部地区农田林网的补植、更新、改造工程。(责任单位:各乡镇)

3.生态片林建设。重点在东部沙区乡镇发展速生丰产林,改善环境,增加林地经济效益。(责任单位:各乡镇)

(二)特色林果花卉基地建设。以建设特色精品果园、高效设施果树和采摘观光果园为重点,在钱营镇、西葛镇、大齐各庄镇、南孙庄乡及惠丰生态农业园区等地新发展以葡萄、桃为主的果品基地;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以林药、林草、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下生产模式为重点,新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基地3290亩;充分利用2016世园会的良好机遇,在镇、黄各庄镇发展以中高档园林绿化苗木、盆栽花卉、温室花卉以及露地花卉为重点特色花卉苗木基地,依托鑫湖生态农业园区、惠丰生态农业园区,推广温室草莓种植,建设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园区。(责任单位:区林业局、镇、黄各庄镇、钱营镇、大新庄镇、西葛镇、大齐各庄镇、南孙庄乡)

(三)村庄绿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年内完成43个村的绿化任务,引导农民积极打造绿色景观街道、生态经济型庭院、休闲公园绿地、环村林带。精品村绿化标准:村周围宜林地全部绿化,闭合度达到85%以上;街道绿化按照乔、灌、花搭配,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村内庭院、废弃宅基地、坑塘等空闲隙地和村边道路、坑塘、沟渠、河堤宜绿化地段全部绿化,公园绿地率达到65%以上。达标村绿化标准:村周围和入村路要营造两行以上的林带,村内街道、庭院、空闲隙地、路渠堤塘等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绿化;有条件的村,要逐步建设中心绿地和小游园。(责任单位:区委农工委、区林业局、各乡镇)

(四)厂企及环厂企绿化。全面落实《市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级各类企业开展造林绿化。全区交通干线沿线可视范围内企业要基本完成植被恢复。重、化、噪声污染企业除企业内部绿化外,要建设不小于50米宽的环企林带。规模以上水泥、焦化、钢铁、化工等企业,要加大治理力度,在企业周边栽植200-500米的防护林带,吸收有害气体,降低粉尘污染。企业内部按照绿化覆盖率达到30%的标准实施绿化。不具备环企绿化用地的企业,要在其周边建设片林或出资就近异地造林。年内完成43家企业的环厂企防护林建设。(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工信局)

(五)中幼林抚育管理。强化林业生产经营,抓好林木管护,注重浇水、除草、防病除虫等常规技术落实,完成中幼林抚育10万亩。认真研究管养机制,特别是绿化攻坚行动实施以来的通道绿化、环村片林绿化以及河系走廊绿化等管护工作,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各乡镇)

(六)更新造林。近两年内采伐的林木要在今年春季全部完成更新造林,造林任务5000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退耕还林迹地要严格按照每亩不低于55株、株行距不大于2×6米的标准完成造林,坚决防止退耕还林地块复耕现象发生。对不能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乡镇,今年将不安排采伐指标,并按照《森林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责任单位:区林业局、有关乡镇)

(七)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加强以美国白蛾为主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范围以国省干道、高速及唐津运河等主要河流两侧集中连片的生态片林、农田林网、企业周边等地区为重点,全年完成防治作业面积20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害化防治率达到95%以上。各乡镇及区直有关单位要组建、配强专业灭疫队伍,配足人员、药械、药品和车辆,采取专业防治与群众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危害,确保农林生产安全。(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各乡镇)

(八)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区林业局要对历年来所实施的林业工程项目进行追踪管理,特别是认真细致地做好退耕还林项目和绿化攻坚行动等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政策资金兑现工作。同时,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争取国家造林示范项目、国家沿海防护林项目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重点组织实施好2015-2016年度3000亩沿海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2015年度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森林抚育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等,并督导各地加强各项绿化工程的档案管理,明确专人管理,建立专门台帐,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分门别类归档,为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责任单位:区林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和发展果品、花卉对促进农民增收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特别要加大对绿色攻坚工程的宣传力度。要广泛普及生态林业知识,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要从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靓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广泛开展宣传发动,营造人人植树、人人爱绿、人人护林的浓厚氛围。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认真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城市绿化管理部门要规划建立义务植树基地,组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的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大力宣传和推广企业出资认种,认养林地、林木等企业反哺林业的方法,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成员参与造林绿化活动。

(二)精心组织,科学栽植。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工程,切实组织好植树造林活动。要积极借鉴绿化攻坚行动以来的先进经验,继续坚持工程造林,特别是镇村绿化、沿海绿化、沿路绿化、沿河渠绿化等重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造林规范组织实施。苗木要选用胸径3厘米以上的两年生大苗,并适度修剪,栽前清水浸泡24小时。造林中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栽植、科学管护的要求,推行株行距2×6米栽植法,采取灌坑-栽植-填半坑土-浇水-水渗后回填土-修1米见方树盘-浇透水的技术流程进行栽植,栽后浇3至5次透水并及时做好培土保墒、涂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秋冬季栽植的树木,要于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8

一、工作目标

按照发展现代林业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化生态型湖滨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市“十绿”工程和路域综合治理工程,年计划完成造林2.8万亩,其中通道林带建设0.24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水系绿化1.06万亩,绿化村庄214个,建设农田林网3万亩,四旁植树1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3.9%。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4项重点工程:

1.“绿廊”工程。在同三高速公路两侧,按照每侧绿化宽度30米的标准补齐林带,折合造林面积2407亩,植树14.4万株。设计树种以杂交杨、果树为主。同时,规划建设农田林网3万亩,植树10万株。

2.“绿山”工程。一是规划荒山造林10000亩,重点是镇山2100亩、山2200亩、山2100亩、山1000亩,共栽植黑松、构树、刺槐、板栗、薄壳核桃等100万株。二是在山封山育林18000亩。封育方式采用半封模式,建设护林房,配备专业护林员。同时,通过新造林、补植造林、留苗养树等,确保每亩乔木74株以上。

3.“绿村”工程。依托新农村“五化”工程建设,绿化村庄214个,其中结合市郊区路域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绿化村庄75个。村庄绿化坚持因村制宜,见缝插绿,实现路和主街道全部绿化,适宜植树的四旁、空宅基地全部植树,村庄四周建起围村林带,丘陵、平原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25%以上。在树种选择上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其中路、街道以法桐、国槐等乔木为主,村内植树按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柿子、石榴、枣树、银杏等经济树种为主,墓地以黑松、侧柏、蜀桧等常绿树种为主。完成四荒造林5000亩。高标准绿化村庄的绿化树种(乔、灌、花)要达到5种以上,至少有1处小公园,村内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4.“绿屏”工程。重点抓好河两侧为主的沿河造林和以湖周边为主的环湖造林,工程共集中成片造林10600亩,植树63.6万株。

(二)扎实推进林权改革。根据中央、省和市的部署要求,结合镇的试点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林权改革。年内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确权发证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

(三)做好有害生物防治。突出城区、主要公路沿线林带和成片林等防治重点,搞好监测防治,确保有虫不成灾。重点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全年完成收蛹100万个,收卵块50万个,收网幕150万个,释放周氏啮小蜂4亿头。

(四)完善森林防火设施。年内新建防火房、检查站22间、永久性防火警示牌10个;在山、山新建森林防火远程微波监控点2处;新增防火巡逻车1辆、防火专业队员13人。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突出抓好3月份“植树造林集中宣传月”、5月份“美国白蛾防治宣传月”、7月份“林业执法宣传月”、11月份“森林防火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集中宣传活动,做到集中宣传有高潮,日常宣传不间断。大力宣传我市林业建设的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舆论范围,引导全市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林业建设,为绿化家园做出贡献。

(二)搞好义务植树。3月12日,由市绿化委员会组织部分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实施义务植树,为全民义务植树进行示范;因故不能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的,按《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的规定,缴纳30元/人的以资代劳费;对未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又不缴纳以资代劳费的,市绿化委员会将依法按应缴以资代劳费2-3倍的数额予以罚款;农村的义务植树活动,由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各镇)安排植树基地,并组织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庄完成任务。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9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18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村庄造林绿化方案例10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二是因地制宜,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各区(市)、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庭院内、村庄内、村庄外三位一体,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既要绿化美化,人与自然和谐,又让农民在创建绿化中切实得到实惠。庭院内以果树为主,适当配以四时花卉;院外村内的空隙,以用材林为主,有条件的村主要街道、健身园、文明广场等规划成园林绿化小景;村庄周围规划成围村林。滕州市坚持以生态创建特色化,立体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打造“串成线、造成片、高标准、强带动”的样板,涌现出一批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多种模式的绿化示范村,深受群众欢迎。

三是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机制。搞好村庄绿化,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是保障。我们按照“一个为主、几个一点”的原则,整合资源,形成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协调的格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个为主”就是村民自己投资、投劳为主;“几个一点”就是市里奖一点、区乡财政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有关帮包部门及责任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筹一点。据统计,近几年全市用于镇村绿化的资金达到2800余万元。市创建办联合市林业局对全市文明生态创建村进行绿化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有效提高了绿化水平和效果。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

我们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加快林果专业村、林业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以林业生产带动农村生产发展。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具有枣庄品牌优势的特色林业产业。石榴花是枣庄的市花,栽培面积占全国的1/9,产量约占全国的1/3,我市的峄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枣庄因枣得名,枣树是枣庄的市树,面积和产量在全省也有一定位置。因此,我们认为,石榴、大枣最具枣庄特色,市场前景广阔,是枣庄的名牌和王牌,同时,也是搞好村庄绿化的良好载体。我们把做大做强石榴、大枣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专题研究石榴、大枣两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并印发全市石榴、大枣发展规划,努力把石榴、大枣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了林果业发展的后劲和市场竞争力。3年来,全市新发展石榴、大枣20.3万亩,有效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林果专业乡(镇)、专业村。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山岭薄地及庭院和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发展林果业。全市把石榴、大枣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乡镇(街办)有29个,林果专业村已发展到360个,涌现出一大批石榴、枣、樱桃、桃、柿子、葡萄等专业村,2005年全市干鲜果品产量达到30.6万吨。山亭区水泉镇林果面积10.5万亩,冬春暖大棚果已发展到1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4500多万公斤,全镇林果纯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2/3。该镇一个400多人的倪庄村,2005年仅樱桃一项人均收入达到9000余元。

三是大力发展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产业基地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林果加工龙头企业的兴起。我们注重围绕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渠道,重点培植木材加工业、果品保鲜加工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林业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市用材林资源的增加,木材加工企业蓬勃兴起,涌现出薛城捷利、东盛、天顺、台儿庄宏润、市中区韦伦嘉禾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木材加工企业有500余家,年产值6.5亿元。重点扶持店子镇长红枣开发公司等10多家石榴、大枣加工龙头企业,年贮藏能力7800吨,贮藏增值1000余万元。龙头企业的兴起,反过来又带动了林果产业基地的发展,广大农民靠林果致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四、以可视山头绿化为重点,加速绿色、生态枣庄建设

我市目前尚有35万多亩荒山需要绿化,荒山绿化已成为制约我市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矛盾,尤其是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覆盖率低,与建设绿色枣庄、生态枣庄及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市委、市政府把可视山头绿化作为全市林业建设和生态市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推进荒山绿化的突破口,2005年召开了全市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暨雨季造林现场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三年内完成市内九条主干道路可视山头绿化。一是建立可视山头绿化目标奖惩机制,切实把荒山绿化任务压在各级党政肩上。市委、市政府将各区(市)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枣庄高新区党委主要负责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及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列为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责任人。把该项绿化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制定了具体奖惩办法。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荒山造林需要。市政府对验收合格的荒山成片造林市财政每亩补助50元,疏林地补植每亩补助25元,各区(市)、乡镇(街道)也拿出专项资金给予相应配套。三是普遍推行工程造林和专业队造林,切实提高造林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组织造林工程队和专业队300多个,人数达20000余人。四是搞好检查验收,兑现奖惩。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组织了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人员组成的考核验收工作组,对2005年度全市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工程进行严格的考核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市委、市政府近期召开了全市雨季造林会议,对各区(市)可视山头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给予了表彰奖励,对没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奖惩政策的兑现,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党政搞好荒山绿化的积极性,全市迅速掀起了可视山头绿化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