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成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4 16:32:15

生成教育论文

生成教育论文例1

生成教育理念对教育思想、观念、制度、行为规范、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评价诸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解读,表达一种向往未来、超越自我、关怀人的当下生活的诉求。这一自觉追求和坚定信仰,赋予教育中人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生成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生成实现人的生成,这种追求并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教导人们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即生命的体验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惟有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淋漓尽致的发挥,方能得以实现。总之,对生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将为我们考察和解决现代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套具有发展意义的理论系统、一种具有创新取向的实践体系和一个具有方法论价值的分析框架。

在当下教育研究的话语系统中,“生成”是一个高频和热门词语。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与概括后,我们发现言说者往往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存在彼此交织而又互相矛盾的情况。有论者指出,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用存在着泛化、浅化、偏化和窄化的现象。所谓“泛化”现象,如由于对“生成”内涵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的一致性看法,导致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实践中认识的混乱。所谓“浅化”现象,即对生成的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等,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基础不实、认识浅层泛化。所谓“偏化”现象,即间接的相关研究多(如杜威、皮亚杰等),直接的“正面”研究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少(就“正面”的直接研究而言)。所谓“窄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手段上。如内容尚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点(如对生成的本质、机制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未能从与此相关的多学科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索,如混沌理论、非线性科学等;方法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1]以上诸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对生成教育本质、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以及研究内容、视野和方法,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概而言之,生成教育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地推动以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为特征的新教育思维的形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方法论指导。其实践价值,则主要在于通过树立并推广一种生成的、演化的、历史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文发展观,促成学校从观念到行动的创新与变革,提升学校教育的理性层次、智慧水平和生命形态。

二、生成教育的含义: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

(一)生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1.预成

在教育领域内,预成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当下身心状态和未来发展成就的假设和先定。一系列基于历史经验的人为假设和先定,造成了教育者对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偏执乃至迷信——在预成论的教育观下,教育就是遵循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使学生获得、掌握、记忆客观知识;教育者循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足迹,按照预设的规格、标准,通过传递历史经验的方式培养未来人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预设结果的实现过程。由于以机械论哲学为形而上学基础,预成论教育哲学必然地使受教育者“物化”,失去其可能性的未来,从而丧失其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理论的前设和旨归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日益冲突,其所持的教育目的观、过程观及人才观,应该在时代精神的框架下受到深度的检视与批判。

2.养成

养成是一种着重情境熏陶和行动体验的发展机制。养成教育延续和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和主体担当——由他主设计的“预成”开始转向自主体验和自我校正的“养成”,从而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行动中养成,在养成中发展,成为教育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展和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养成机制仍不能体现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的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发展终须依循生成之路——在养成机制形成的经验、体验、感悟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反思、辩护与合理性证明的过程,不断形成新的意义,不断建构新的自我,不断创造新的生涯和历史。这是一种在更大程度上张扬主体性的机制,是一条通向受教育者作为、成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主体的生涯发展之路。

3.生成

生成是对“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和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否定。此种世界观把世界视为某种外在的、与人无关的、可精确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旁观者”。而“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则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2]在这种世界观下,“宇宙是生成的”。“生成是宇宙最本质的特征。有了生成的能力,才有无数新事物的产生。”[3]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在哲学范畴中“生成”反映的是事物的发生、变化与消亡。在生成哲学中,它还指涉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意义上,“生成”与“预成”相对;在心理学意义上,“生成”与“接受”相对;在教育的意义上,“生成”以“遗传”“潜能”“准备”为基础,与“成长”“发展”相应。

4.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对称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理想,生成教育是对教育理论的释义与观照;作为一种机制、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教育实践的引导与规范。生成教育中的“生成”包含两方面的意蕴:功能性教育本身的生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取向的教育本身在一定条件下的发生和演化;教育的特定功能的现实生成——作为教育的对外影响和作用的特定的功能的发生与形成。

5.教育的生成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教育从根本上不是天然的、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创造的。教育过程是人的现实的关系、心理、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某些活动的简单叠加,或某种活动的单纯重复。教育亦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所凝结的意义——即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生成。因此,教育的生成,在于强调一种历史的或过程的、心理的或精神的、发生的或建构的、资源的或条件的、人为的或能动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教育行动、教育效应。一句话,即教育存在。

6.人的(文化)生成

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及其世界并无先定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自由活动,是一个创造性过程。[5]在经过认识论洗礼的现代哲学家们看来,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预设于先,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实践过程及关系的创造性。而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潜在的创造性也就得以在实践中获得其现实性。我们认为,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人的生成与文化的生成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整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化生成。因而,兼有人为与为人双重性质的教育亦具有生成性,生成的、过程的、实践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观点,应该成为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没有教育的真实发生和现实生成,就没有人、教学与文化的一体生成。

(二)生成教育的核心理念

1.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

不同于动物生命的线性成长,人的生命是创生的,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独特而新奇的,是生成的;一定社会的文化,无不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变化而发展,没有绝对封闭、停滞不前的文化,除非是已经消亡了的文化。人和文化总是现实地生成着的。

2.教育具有生成性,应以生成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人和事

教育中的个体通过教学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在此过程中合目的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即文化;文化通过教学而内化于个体,同样合目的的个体化、个人化(或特殊化)、活化,即人化。人与文化互为手段与目的,通过教育这一中介,两者更为有效地实现着相互同化、相互建构,促进着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特质与内涵为基本表征的新人的文化生成,即学生的“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生成性实乃教育自在之属性,惟有认识并把握这一属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继而实现其所应有的社会职能。

3.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建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它为人与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动力。相应地,所谓的“双重”,也就不只是文化对人的建构、使人的发展得到促进,还包括人对文化进化的推动。总之,当代社会对人的特别关注,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看到,原本隐藏其中的教育活动对文化的创造性推动作用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是以文化对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建构为前提的。因此,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是教育中的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

三、生成教育的探索:现实与未来

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哲学、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哲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等所包含或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成思想,特别是生成教育的思想,以及发生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为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开展对生成教育的深入系统的研究,留下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教育史上有着丰富的体现生成理念的典型研究。如以往关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历来积累深厚;关于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对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结构、影响条件与基本实现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活动和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和教学生成理论的研究,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关于教师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特别是主要在操作层面上展开的“生成”与“预成”关系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均直接关乎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和操作策略;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交往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普遍重视学习情境的生成、学生学习素养的生成及师生良好教学关系的生成。这些研究和实践,蕴含着大量的生成教育的经验和理念。

对生成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是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整合提炼中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借助“生成教育”这一全新的主题概念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尝试构建起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理论层面,应该达成对生成教育、人的文化生成等基本概念、一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深刻解读、系统表述与合理论证,建立起生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应该展开生成教育的探索与行动,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的“双乐境界”,即

学生:

学(会)——“素质与成绩双高”

会(学)——“成长和愉悦并进”

乐(学)——“意义跟生命同在”

教师:

敬(业)——“理解与尊重相依”

勤(业)——“责任和奉献互动”

创(业)——“继承同创新并举”

乐(业)——“分享与体验共存”

在研究内容方面,下列领域在当前是比较重要并值得深入探讨的:

生成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生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和重要范畴;课程与教学生成的基本理论问题;交往哲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生成问题;生成教育的精神动力机制研究,等等。

生成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存在形式:多元学习方式和生成性教学方式;有效课堂及生成性课堂文化建设;校园内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成研究;生成性校园文化建设;个人品德与和谐人格的生成研究;生涯教育视野中教师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取向;生成教育视野中的智慧、情感、意志及其一体化问题,等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有关探索应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寻求真实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经验总结法,以梳理汇总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经验,为理论分析与批判提供感性素材;个案研究法,以深度剖析生成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整体的意义上把握生成教育的精神实质。

总之,按照上述思路与框架,有关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方法论上应该具有演绎与归纳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多学科视野与教育学立场统一的鲜明特点;在研究内容上应具有基础性、整体性、本土性和现实性。前述基本的理论主张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系统的教学创新理论体系,在研究成果上方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思想成分,并为形成整体化、本土化和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实践体系提供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9-23.

[2]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53.

[3]金吾伦.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4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1.

生成教育论文例2

二、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行动

落实具体行动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反复教育,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具体行动中。

(一)通过培养好习惯来改掉坏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把教师工作重心定位在实际行动纠偏上,反复的良好习惯培养训练是改掉陋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如学生卫生习惯不好,总是乱丢乱扔、内务整理不齐、个人物品乱摆等,对于这些问题只需组织班委负责监督,让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反复做卫生即可,让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体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和优美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旷神怡。

(二)实事求是,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教师往往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说少了怕教育不到位,说多了怕学生嫌烦而适得其反。其实,在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在这里有一个标准:“话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正比;“行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小问题,多做少说;大问题,少做多说。

(三)落实行动的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的行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更会使整个习惯养成教育形同虚设,因此,在行动教育的具体规划中,要实现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科学、合理设计方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任何不良行为都是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弥补的,在纠正训练中养成习惯,同时,在初期行动教育的时候要不打折扣,要注重小事,逐渐推进。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考核制度

规范考核制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把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做到处处有制度标准、时时有考核检查、事事有反馈整改、人人有提高完善。

(一)健全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惰性比较大而自制力相对不够,如果没有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可能会使他们的陋习不改。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不同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常规检查指标体系,礼仪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教学楼管理规范、文明寄宿要求等常规细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建立制度上,学校制度把握方向,系部、班级制度把握细节,学校制度体现全局、权威,系部、班级制定体现人性、易实现,尤其班级制度既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太泛于表面,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做到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个个都是班集体的主人,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由于他们自觉性、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所以要在经常性教育前提下,借助榜样的引导,如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常规管理先进班级、德育先进个人、文明使者等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形成向优秀学习,并通过各类评比、表彰、宣扬,扩大优秀事迹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评比考核

加强日常规范的检查、反馈、整改、考核,根据常规检查指标,明确常规要求,借助学生军事训练、新生德育实践课、政治学习、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思想政治课等日常考核评比向学生注入习惯。如在食堂、充饭卡窗口设立“一米线”,培养学生排队的习惯;在教室、实训室严格考勤培养学生惜时守时的习惯;在宿舍、教室、校园公共区域加强卫生检查、考核,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四、善用赏识与激励手段

赏识与激励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贯穿教师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言语、肯定的姿态。把赏识激励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赏识激励是教师强有力的武器

教师教育要春雨润物,对学生多赏识激励。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发挥是之前的两倍甚至更多。职业技术学校寄宿的学生远离亲人,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他们也会主动接近你,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

(二)激励制度要覆盖“差生”

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学生有被教师忽视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部分“差生”往往是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有不良习惯而放弃对他们抱以肯定的目光,放弃对他们给予赞美的言语。相反,对于“差生”,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往往更加容易破罐子破摔,教师要转变观念,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孰不知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省、自悟,才会真正产生实足的效果。

(三)创新机制,实施群体赏识激励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职业技术学校更要关注团队教育,通过团队的自我纠偏、自我完善功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创设群体赏识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学生自觉管理自己的圆满效果,如制定班级加分标准、班级常规管理奖励标准、违纪整改补偿办法等,鼓励集体自我完善。

生成教育论文例3

“独生子女教育”,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97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迄今已经25个度春秋,也就是说已经产生了整整一代“独生子女”,并且第二代独生子女群体也正在逐步产生。2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细胞从多子女的大家庭模式演变为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421结构的典型小家庭模式。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价值结构、社会运行机制、文化、消费模式、教育模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必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延续,对未来中国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此,对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研究和教育研究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并对改进独生子女教育带来启迪。

一、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

1、独身子女成长的时代背景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繁荣、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使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拥有比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优越得多的生存环境,这一切都给独生子女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经济和社会正在走向复苏的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物资的极度匮乏和文化的极度荒漠中走出,从而造就了他们终生的痛苦与遗憾。因此,当他们一出生,一种补偿心理就无形中释放在他们的身上,这种补偿无论是物质还是知识都是慷慨和迫切,这就注定了他们在成为“小皇帝”、“小太阳”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父辈未了的心愿和未实现的梦想。

当他们读书求学的时候,中国经历了思想的混乱——在传统文化被破坏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基础上的价值和道德的重建;经济起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们在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时又被要求为国家、家庭、个人学习拼搏;他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的时候又要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们在接受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又要面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代独身子女陆续长大成人。

2、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背景

1979年第一批独生子女出生后,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开始从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家庭事务的主导也从“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逐步向“星系”结构转变,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父母、祖父母绕其运行的“星系”。于是,“小太阳”、“小皇帝”也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度娇宠、无限满足也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也被当成顺理成章。“要天上星星,给你摘;要水中月亮,给你捞”,这样的故事也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同样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未来,凝聚了两代人三个家庭的希望,家长除了提供孩子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外,更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学习各种技能。许多孩子的童年生活常常被深谋远虑的父母安排得满满的。他们的成长一直就笼罩在一种竞争和互相攀比的环境之中。父母们在感慨自己青春流逝的同时,便把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地给予了自己的孩子。

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许多是从“”动乱中走出的青年男女,在他们失去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失去或部分失去了如何教育好自己子女的所应有的知识和能力,而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又几乎是一片空白。于是在许多家庭,就有了对独生子女物质上的无限满足和有效教育的严重缺乏,就有了南辕北辙的教育效果,也有了迁就和放纵的教育行为。

另一方面,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形成、分化和发展给几千年的平静、稳定的中国家庭带来了冲击和裂变,单亲家庭(以及准单亲家庭)、破损家庭、过度爱的家庭、失落了爱的家庭、富有家庭、贫困家庭、知识家庭、工农家庭、失业者家庭、社会主流家庭、社会底层家庭等等不断出现和分化,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家庭形式、家庭生活、家庭环境更趋多样。然而,不幸的是,独生子女群落却正是在这种分化和裂变的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使他们在面对独特的家庭结构的时候,还有可能要面对独特的家庭形式和家庭生活。

3、独生子女成长的社会背景

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包容的社会,中国社会正在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经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循环。各种学说、理论、观点,各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在中国大地异彩纷陈、此起彼伏。中国社会较之20多年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改变。

这一代独生子女是在看着日本卡通、美国动画,喝着可乐、啃着汉堡包,欣赏美国大片、听着摇滚音乐,打着网络游戏、用着QQ聊天中长大的。他们面对的是比父辈更加宽广的世界,吸取着比父辈更加丰富的营养,学习着比父辈更加广泛的知识,享受着比父辈更加优越的条件。但是,他们在享受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现代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的压力和各种消极影响。

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父辈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或多或少都会传递给独生子女,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他们会因为父母时间紧张而缺乏和父母的沟通,会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而缺乏精神上的关爱,会因为父母生存压力的转移而和父母产生隔阂,甚至会因为父母的下岗或失业而产生或好或坏的结局。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阴暗、丑恶也不时沉渣泛起,异端邪说、,诱惑、爱滋横行,、赌风日甚等等都威胁和恶化着他们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时有发生的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也可能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投下阴影,尤其是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社会分配的不公的现象,对他们的是非评判、价值取向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面对着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样一个巨大变化的社会、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逐渐长大成人。

二、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

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

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在陆续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迈入职场。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无疑是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反映,也是对我们独生子女教育的一个总结。

“频繁跳槽”:这不仅表现出独生子女的责任感缺乏,还表现出他们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总觉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态度就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强化表现。

“不好协作”:独生子女的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是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强烈表现。在工作中就表现出不尊重工作伙伴和协作对象,缺乏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给工作造成损失。

“不守纪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在工作中就出现了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现象。

“动手能力差”: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发育不足”。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应对实际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不足和欠缺。

三、独生子女的教育方略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在研究他们的成长过程、基本特征、社会表现的基础上,发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和完善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注重和加强对其的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协作教育、能力教育和亲情教育。

1、人格教育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传授知识,还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许多专家、学者和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务。“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把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对谎言、贪婪、假心假意、夜郎自大。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人诚信,以诚相待;对己严缜,谦虚谨慎;善于不断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对各种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能坦然面对,等等。从而形成全社会的“人格互补优势”。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作用等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2、苦难教育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世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未来事业成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吃苦是一种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苦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因此,我们在提倡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孩子吃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苦难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不仅仅是给孩子“忆苦思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3、爱心教育

充满爱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他人。但对独生子女的爱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对独生子女付出的爱绝不仅仅是“奉献”,而是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加倍回报。对孩子播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爱,而从未教孩子们去体会、珍惜爱,孩子们自然就不知道去爱他人,去理解、宽容他人、善待他人。仔细分析部分孩子缺乏爱心的缘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对自己孩子太多爱心,把孩子应具备的起码爱心吞噬了。这种“过犹不及”之爱,只会助长孩子对“爱”的麻木,成为产生“自私”的温床,因此,我们应注重强化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

4、协作教育

职场不相信眼泪,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被强制磨合。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横行。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要改造独生子女们。因此,为了让独生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为他们“人工合成”伙伴关系,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尤其是从一些优秀的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5、能力教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提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让孩子有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不要以为孩子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子女依赖自己,而是要使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给予孩子太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只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判断力。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生成教育论文例4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作为实践主体的学校集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实践主体的组织性,是指学校需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去开展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二,实践主体的传递性;是指要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递下去,营造相应的政治思想氛围;其三,实践主体的规范性,是指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保持一致;其四,实践主体的常规性,指的是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是长期需要进行的工作;其五,实践主体的前瞻性,简单来讲,就是需要以当前学校学生情况为基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预见性的角度去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六,实践主体的选择性和引导性,是指学校为了达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多样化的方式去进行引导。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各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代表着国家去行使其实践主体权利和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述行为主体的地位有着其主动性的一面,也有着其被动的一面,是社会分工背景下赋予其对应的职权,是构架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上述行为主体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组织行为,其有着比较强的主导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主导性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对于教育实践起着主导和支配性的作用;创造性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的方式去开展,以保证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发挥。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主体的角度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主体的角度来看,其能够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去实现对于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其不断进取,并且去接触正确思想政治理念,并且在长时间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实现良好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具体来讲,这种主体性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析:其一,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动作执行是由教育对象自己发起的,以各种自我调整的方式去进行;其二,“前理解”性,是指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品德成型的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以主体身份出现的,有着先验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环境是在个人生活经历,意识形态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将这样的状态界定为“前理解”状态;其三,建构性,是指在教育对象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解到践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在慢慢理解和认识相关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慢慢开始以此为引导去指导自己的行动,由此就实现了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其实践生活中的融合,由此就进入到了本体认知的阶段,并且慢慢的融入到意识领域中去,成为行为主体思想意识固有的内容,由此就标志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的完成。

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这是因为成人学生是教育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讲,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因此为了保证实际思想引导工作的质量,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于成人思想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找到其做得不够理想的地方,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针对性;其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集合成人群体学生的特点,从其工作和生活实际入手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其三,尊重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效能,引导学生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

(二)强化组织建设,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在国家教育部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断降低,成人教育学生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于当前成人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刚分析,以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然成为当前是很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做好管理体制的建设,改变以往传统的组织建设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开展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注重主体意识,展现人文关怀

从理论上来讲,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开展成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引导工作的开展,以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其一,高度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本着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便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其二,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课程方案制定,都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由此使得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去实现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其三,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展现出人文关怀,由此营造良好的师生教学环境,保证将各项工作做好。

生成教育论文例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不再只满足物质生活上需求,更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每个人都在追求一种充满真诚、友爱、理解、宽容、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友善、真诚安宁的生活空间。讲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突出表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责无旁贷。

1.2家庭教育的需要

我国家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又缺乏文明礼仪的系统教育和有效训练,而中小学生可塑性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造成当前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思想品德滑坡,语言粗俗、举止不雅、自私任性、不善团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凸显。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德育重点工作之一,它是中小学生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对于中小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展示良好精神风貌,构建和谐学校,并以此辐射家庭、带动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

2.1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2.2养成教育规律

一是“阶段说”理论。中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培养讲文明、讲礼仪的最佳时期。中小学各年级要有各自的训练重点,要研究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二是“中心扩散说”理论。行为习惯内容相当繁杂,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细致训练,要抓住中心。中心抓准了,形成了好习惯,就可以把许多其它的好习惯带动起来。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我们也应该抓住“文明礼仪养成”这个中心,由此带动其他良好行为的发展。

3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策略

3.1重视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于行为习惯的塑造阶段,他们对待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处于似懂非懂阶段,特别是在待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我行我素,让父母老师头疼。因此,帮助中小学生养成严于律己、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善相处的文明礼仪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要从日常良好行为习惯抓起,重实践。一是要重视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语言,是一个人内在想法的表达,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首先就应该落实在日常用语上,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理解文明礼仪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文明语言的表达,运用“你、你好、请、对不起、谢谢”等文明交际语,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发现,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会减少大量粗痞话词汇(大量粗痞话都是方言),可设置专门的普通话和讲文明语督察员,为培养学生讲文明语的良好习惯提供环境。二是要加强文明礼仪习惯的反复练习。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绝非用规则就可教好,规则迟早是会被他们忘掉的。“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他们身上固定……同样行为反复操练,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校在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教育的同时,还编写了《冷水江二中行为习惯“三字经”》,包括行为习惯篇、学习习惯篇、语言习惯篇、卫生习惯篇、安全习惯篇、孝心教育篇等;主要通过“三项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语言习惯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如课间操时大声朗诵三字经、举行三字经知识抢答赛、三字经自我对照等一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实践,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到学习生活当中去。

3.2强调教师在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精神文明的引领者,是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督促者。学校应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来安排,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规定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形式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到每一堂课上。如召开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讲文明、讲礼仪”演讲等,加强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明确文明礼仪的概念,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仪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在文明礼仪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见面沟通时,要注意文明用语,讲究接待礼仪,用优良的文明礼仪风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们在卫生习惯教育方面,就提出“不丢一片垃圾,发扬一种品格;捡起一片纸屑,彰显一种精神”口号,教师带头捡起身边的纸屑,带动学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效果明显;在“孝育”方面,我们号召学生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多做家务事,为父母递杯茶,帮父母洗一次脚;在全校评选“孝敬”之星,通过身边真实的事迹教育,传递正能量,同时结合班会课、品德课让学生懂得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3.3发挥校园文化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影响

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规范师生的文明行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培养学生自豪感,陶冶师生情感,引领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着让每一个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大力量,对师生内心行为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我校花大力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励志文化图、走廊警句、节水提示牌、文化墙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学生经常在励志图、文化墙边津津乐道,用走廊警句做自己的座右铭。名人的榜样作用、名言警句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4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地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教养观念,家长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具备了高尚、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有可能培养出品德健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孩子。这取决于家长本身的文化因素,也取决于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准则和做法。”父母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方法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时候在孩子身上直接再现。但我们的家长往往不明白这一点,因此教师要向家长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规范,应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取得整体效应。比如可建立家校联盟教育制度、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天填写家校联系本。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有所成效。

生成教育论文例6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接受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学校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合适的教育内容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内容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14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内容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内容细化,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达到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积极性。

(三)学校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情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生成教育论文例7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外行内化”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在于“成人”。教育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从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入手,让学生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当做内在需要,从而自愿改变、纠正自身行为规范方面的诸多不足,使学生以更高标准和要求主动、自觉地践行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实现“内化”。要实现“内化”,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个体需要的针对性。在确立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时,要分析五年制师范生的主体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分析他们在专业知识素养和行为活动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发挥学校、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外行内化的情感基础。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性。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和各门学科教学实践,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人文素养在学生身上形成强大的人文精神,是提高师范生文明行为和道德素养的关键环节。

3.注重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在具体德育教育活动中,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内在需要,只有让学生将认知和践行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取得德育教育的内化效果。

4.注重德育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在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注意运用情境创设,通过音乐、美术、故事、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学习,丰富学生的感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判断力,让学生学会调整自身言行,学会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高师德育除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外,还要发挥社会环境对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养成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经常组织寓教于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激感,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升华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和实习实践活动。见习和实习作为学生直接体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使师范生认识社会,还能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感受教师职业道德,加深其对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实现师范生的道德内化,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完美转化。

(三)营造优美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这句话实质上涵盖深刻的生态思想。校园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人还是静态的校园环境,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素养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在德育“内化”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应运用自己的师表风范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修养,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大爱情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德育养成教育,使学生见贤思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特定校园环境中接受审美和艺术教育,营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并具有师范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绿色网络教育、社会调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指导与就业指导等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挥其在校园育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广播、报纸、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宣传优秀的道德文化,形成积极向上、富有师范气息的舆论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职业精神有极高的认知;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场馆设施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永远积极、健康、向上。

4.打造积极向上的两室文化。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让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促进其高尚品格的形成。以优秀的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把优秀、积极的人文文化和教师职业道德融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创建活动,每一个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都上新的台阶,学生的行为规范更符合师范生的标准。

(四)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实现合力育人

依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使处于高师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都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水平和道德素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家长档案,学校德育教育部门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家长特点,宣传和谐、健康、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学校还要尽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触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通过见习、实习活动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实现制度育人

实现德育教育的“外行内化、知行合一”,是师范学校德育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了保证这个目标实现,还要辅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完善学生德育操行考核评价体系,而这些制度和评价体系必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制度对自身行为规范养成起到的外在约束作用及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将操行考核视作行为规范的内化要求时,学生行为才会真正规范。

生成教育论文例8

二、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随着网络业务的广泛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参与网络媒介活动的主体,网络的运用也已深深的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获取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生活中如何扮演好自我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道德约束和法律义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主旋律弘扬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倡导网上主旋律。网络舆论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力的共同意见。互联网参与网民舆论的高度热情代表了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力度,网民在抒发自己意见与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可能推动事件的透明程度从而使事件明朗化,但盲目的随从或者有缺失的网络认识则会提升实践的偏激程度或者复杂度,舆论导向的偏差化。大学生群体在发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任何事情发表舆论前要把握是非方向,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道听途说,散布各种网络谣言,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发展成为社会公众事件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对一些民族情绪、民族矛盾、群众对立情绪的网络新闻、网络群众事件大学生更要保持高度自主理性的态度,正确的把握网络舆论方向。

(二)正能量传递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主动担当信息传播责任传递网络正能量。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即利用网络共享、快捷、匿名等特点,为达到个人目的,肆意散布或传播一些无中生有的假信息,混淆是非的不道德行为也成为扰乱社会稳定的主要方面。目前,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虚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北京暴雨移花接木的照片”、“出血性大肠杆菌已入侵北京”、“艾滋病滴血事件”等一桩桩离奇的谣言之所以受网民拥趸,是由于网络受众组成复杂,文化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之网络传播速度空前,使不可信言论和谣言在很短的时间和空间内就通过跟帖、论坛讨论、微博、博客、QQ群等多平台传输到世界各个角落。虚假的网络新闻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媒介的形象和公信力。虚假消息已成为网络媒体迫切需要破除的“公害”。大学生在网络受众群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敢于运用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来揭穿网络虚假信息,积极与网络虚假信息作斗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动担当责任,把握好自觉主动原则、政治导向原则、安全流动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激发网络的正能量。

(三)网络道德践行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坚决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宣传暴力、恶意谩骂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以直接或隐晦方式展现人体性部位,具有污辱性或性的文章、视频、动漫、图片等,非法的性广告,及不正当交友、散布色情交易等消息,容易诱发网络受众不良思想行为,困扰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包括走光和偷拍,及借助网络平台肆意传播他人隐私等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内容;宣传婚外情、等违背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正确婚恋观的内容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也通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侵蚀。面对低俗的网络文化的侵袭,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特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主动践行网络媒介的道德守望责任。大学生在网络媒介实践中应明确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在网络信息中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网络信息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在网络信息中宣传权威的政策法规信息,展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凝聚社会力量、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主动地以道德守望原则正确处理网络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网络受众利益的关系,成为网络道德的守望者。

(四)网络法治的维护者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网络相关立法规定,防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虚拟网络空间的良好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身份的虚拟化,不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更提高了通过网络犯罪的风险系数。网络的隐匿性和不健全的网络注册体系使得许多的网络参与者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舆论,在网络上通过制造恐怖信息或不道德信息来诈骗、勒索的事已不少见。大学生与其它网络受众群体相比较,对不断升级的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网络媒体的应用也成为《大学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网络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极有可能利用虚拟空间中如电脑病毒、入侵防火墙等负面效应的手段,致使网络遭受攻击,陷于瘫痪。大学生使用所学网络技术进行诈骗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如“海南一在校大学生靠网络诈骗敛财611万元”,“江苏一大学生虚假卖售信息进行诈骗被处罚金”等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对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漠视和淡薄,最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作为网络媒体运用者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丰富自己,更需要在法律和社会责任道德的层面上来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网络立法的维护者。

三、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视阈中优化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培养的建设人才,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的网络道德行为文明与否、责任感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未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是建设好网络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作为一项基本政治任务来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还要增强他们对网络法律的全面了解。

(一)完善网络媒介法律道德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多元化学习

截止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涵盖了网络法律、网络行政法规、网络规章制度、和网络司法解释四个方面内容共计八十多部。2001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网络道德建设指明了应该遵循的方向,为互联网道德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原则。大学生作为网络受众的主体除了借助优秀的网络媒介资源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新时期学生的道德意识,更应该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大学生群体生活的网络空间。完善大学生法律道德体系建设将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容易打动人、教育人,入心入脑、入骨入髓的网络法律道德教育应纳入到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运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出台的相关网络立法,从而全面的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法律知识的学习,应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网络立法的学习与网络实践相结合,将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意识塑造与网络法律教育相结合,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媒介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体系。

(二)高校要打造多样化的网络媒介社会责任建设平台进行引导和教育

青年作为互联网的最大受众全体,是网络高科技的应用者,因此,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阵地意识,科学地认识打造网络化德育平台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科学正确的掌握网络。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引导、管理和控制。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SNS(校内网)、BBS(校园论坛)等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关注的网络媒介,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活学习空间。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网络生活中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人际观,培养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互联网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校园电子网络系统等硬实力与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建设,利用网络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道德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不断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生成教育论文例9

1.2采用半脱产学习模式,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医学高等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多采取半脱产形式,即学生每学期在2星期内集中学习2~3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由于这些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学习,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全部保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陈旧,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凑,基本采用传统被动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上课很难了解学生的不足,教学内容可能并非是学生渴望获得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成人医学生已有一定医学基础,这样被动式教学效果很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管制度,经常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等现象发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

2.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成效,真正达到增长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在成人继续教育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2.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成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大多数同学期望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但学习过程中却感觉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很难将基础知识指导临床工作,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与基础课程知识紧密联系。这样导致学生感到学无所用,以致学生出勤情况不理想、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因此,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应以生理学教材为根本,同时将临床病例整合到生理学教学内容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如讲解生理学内容前,先简短描述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再讲解本章学习重点与该病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理论知识时密切联系相关临床案例,讲解相关内容时由学生解释病例中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症状,进而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许奇丁睿解敏王烈成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医学教育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点课程。成人继续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断可能产生的疾病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病例的可能发生原因,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为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2.2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多数已参加工作,曾系统学习过医学课程,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部分疾病的表现、处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关基础学科理论薄弱。教学前,可先收集这批学生有哪些理论内容缺乏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实施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分析讨论,避免“填鸭式”被动教学。教学实施时讲解内容要精简,注重知识点的连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抓住重点。讲解主要以临床病例为背景,把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过,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生理学知识对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不必太注重疾病治疗,避免把生理课讲解成内科学。

2.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多渠道学习。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集中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因此,除了新型多媒体教学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率。网络通讯等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已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QQ、飞信、易信或微信账号等。借助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学习要点、相关临床病例等供同学提前预习、相互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学生可以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地讨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2.4建全继续教育评估、考核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传统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评估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对纯理论的掌握。但是,由于学生课时集中、课程任务重、部分学生出勤率低等原因,考试前教师只能对考试内容划定范围以提高考试通过率,造成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负面情况,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针对成人医学教育特点,可以将考核方式改为开卷考试,以理论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给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现象或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这样考试内容更注重实用性,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为临床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健全考核体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成教育论文例10

从已然的发展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主渠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日益彰显。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践中去考察其生成根源。

一、价值主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动因

从深层根源看,任何人类活动总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目标驱动下以一定的方式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其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且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差异性。围绕不同的价值目标而展开的冲突,其根源不在别的,而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对立。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冲突,根本就是一种利益冲突。进一步说,价值主体利益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关键所在。

1.利益冲突的时代性。当代的利益冲突不仅存在于经济或政治层面,而且进入到精神文化层面;不仅存在于人的行为层次,而且存在于社会和人们的观念层次。这集中体现为当代人不仅要求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和利益,而且更要求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利益。精神利益指人们在精神上所得到的好处,即精神需要的满足,如人格受到尊重,理想、信念得以实现,精神负担或心理障碍得以解除,良好的思想品德得到认可等。物质动因的实现构成了物质利益,精神动因的实现则构成了精神利益。无论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都是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类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不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且为了完善自己的精神,追求精神利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日趋强烈,精神动因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在今天,科学、文化、理想、信念、道德、心理、人际关系等体现人们精神利益的因素,与物质生产力系统愈来愈直接地交织在一起,成为社会和人们自身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劳动者的精神利益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护精神利益非常困难,人的精神利益是一个隐秘的世界,它不像物质利益那样感性直观。由于精神利益自身的隐蔽性,使它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而且精神利益具有多样性,使人们在关心和保护精神利益时容易顾此失彼。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相互渗透也使人们对精神利益更难把握。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要很少表现为纯粹的物质需要或纯粹的精神需要。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相互渗透,使得人们很容易用显性的物质利益来代替隐性的精神利益,从而使精神利益的保障成为薄弱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我们曾有过为确保人们的“共同的利益和精神需求”[1]的目标价值的实现,而鄙视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失误。其结果是既异化了精神利益的原本意义,又忽却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因此,辩证地看待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及其关系和冲突是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题中之义。走向极端,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更是有害的。

一言以蔽之,由于当代社会的利益冲突在复杂、深刻得多的程度上超过了传统社会的利益冲突,因而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态度、简单的方式对待和处理利益冲突。只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依据当代社会变化了的人类的利益关系,教育人们把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结合起来,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的高层次,深刻反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根源。

2.利益的激励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人的意志和愿望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动机水平上的反映,当这种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对象物相结合时就体现为人的切身利益。正是这种切身利益构成激励的基础和出发点,使利益对人的激励作用的发挥成为可能。人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是引发、刺激、激励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因。这是因为人的需要和利益触发了人发生行为的思想动机,从而激发人的行为,形成人的利益兴趣和利益认识,继而产生对一定利益目标的持续追求。利益激励可分为物质利益激励和精神利益激励,即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激励过程中,“道德因素是满足个体利益需要的调节杠杆”。[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充分发挥利益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各种利益力量和激励因素的协调性,要经常交换激励信息,优化激励目标,并综合考察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程度。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一种教育活力,达到利益激励的最佳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在促使这种利益激励作用机制的达成中生成和发展的。

3.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人是一种有精神意义的社会存在物,需要在社会关系中以人们自觉意识到了的利益体现出来。需要是利益的真实内容,利益则是需要的社会格局。然而,利益的确认与实现,又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自发现象,而是一种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下通过人的意识、意志和行为去完成的认识—实践过程。人的全部活动无非是在实践中形成思想,又在实践中实现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价值的观念建构和现实建构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过程,而贯穿这一过程的核心和动力机制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的理解和追求建立在对自身提出的利益要求、价值要求的合理性、正当性的确认和坚信上,另一方面这种利益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进行价值观念建构和现实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往往以其所蕴涵的价值主体的利益的矛盾、冲突为依据,以解决这些矛盾、冲突为根据,以解决这些矛盾冲突为动力和目标,从而获得生成的空间。

二、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客观要求

从本质上讲,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争取日益全面地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行为规范,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人们的思想问题太多是他们物质利益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映,也是同各种实际问题纠缠在一起的。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也有赖于物质利益关系的妥善处理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合理的、不断的满足,有赖于确实存在的实际困难的解决。当社会产品还未极大丰富,各取所需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之前,人们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和种种实际问题总是第一位的,它是决定和制约思想状况及其进展的主要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地要关心人们的物质利益和一切实际问题,要与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

1.要端正对物质利益和人们实际问题的认识。人民群众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兼顾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要求保护个人劳动所得;在可能的条件下,要求国家和集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

,是完全正当的、合理的;国家和集体也有此责任和义务,这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摒弃那种把人们对正当物质利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追求当作个人主义的错误观念,真正把关心人们的物质利益和实际困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2.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所协调的各种利益中,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说服和教育群众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妥善处理和解决包括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在内的其它各种利益关系的一个基本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着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说,个人同社会是相一致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着血脉相连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利益要顾及个人利益,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反对忽视个人利益、片面强调社会利益的“左倾”思想,二是反对忽视社会利益而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右倾思想。

在利益关系范畴中,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也属重要范畴之列。暂时利益又叫眼前利益,一般是指某个具体阶段上所要实现的某种具体的利益;长远利益是指具有全局性意义,居于支配地位,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那一种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同暂时利益相比较,长远利益是重要的和主要的方面。发展长远利益,同时要顾及眼前利益。一般而言,局部利益包括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个别单位的利益关系;全局利益是指包括所有地区、部门、企业、单位等利益关系,局部利益是全局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全局利益要顾及局部利益。还要处理好利与法、利与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的关系。因此,能否协调好各种利益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问题。

3.要实现几种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思想教育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按劳分配结合起来,把要求发扬革命精神和关心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这几种有机结合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并解决物质利益关系和生活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把他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变成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强大力量。

三、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源泉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它的生成是以主客体的实践生成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马克思的这段话至少给我们讨论价值的生成作出这样的启示:价值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实践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回答这一命题,有必要弄清下列关系范畴: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关系与社会实践活动。关于价值的概念,从发端到现今,一直处在人们的讨论之中。有的说价值是客体,有的说价值是主体,更多的则认为价值属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但是,当人们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说成是一个普遍的价值概念时,并没有去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客体是怎样成为价值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怎样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任何关系,包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都不是各自处于自在的状态所能发生的,它们需要一种中介或桥梁。在古老的主客体价值关系中,这种中介或桥梁就已经有了,这就是人类祖先所从事的原始的、最简单的生产活动。这种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从事的生产活动,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作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以此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研究和考察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我们说实践是一种中介和桥梁,这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实践不是把主体和客体凑在一起,而正是实践创造了主体和客体本身。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主体和客体,哪里会有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呢?正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使主体作用于客体,在变革客体的同时变革主体,价值和价值关系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实践中生存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关系的根基。离开实践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关系和价值生成,其结果只能是被动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作直观的线性反映。

2.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实践活动从其过程来看,它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价值创造的,先前的讨论已说明,价值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的正负、大小取决于主体和客体两种因素。因此,实践创造价值就相应地有改造客体和改造主体这两种形式。换句话说,在实践活动中,经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客体的变化,还是主体的变化,都客观地改变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都同样会形成价值。应当说,通过实践,改造客体,使其形态、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这是实践创造价值的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但是,实践活动也改造价值主体,并通过改造主体,提高主体的能力,从而创造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行为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本身来说,不是一种消极的受动关系,而是始终起着主动和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在满足价值主体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和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这就构成了价值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活力也正是体现在这种互动过程中。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与价值生成。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总是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然也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一切以往的社会意识,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意识反映着经济基础,又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的错误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几乎是普遍的,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特殊性。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必然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要求,运用一定的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对受教育者

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和发展。可见,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实践活动的特殊本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必然会产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规律,即“适应超越规律”。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之所以称为基本规律,是因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诸要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决定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选择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内容层次以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具有反作用。这一基本规律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中居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而且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它的基本矛盾也是在基本规律的实际运用中才得以解决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就在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