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1 15:01:52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1

二、通过实施科学实验,渗透法制教育

科学课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它的魅力来自于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科学道理和科学规律。学生对实验操作活动兴趣高,印象深。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就会更加体会所颁布法律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促成法制教育的熏陶与触动。如“种子发芽实验(二)”中,学生亲手种下的种子有的发芽了,有的没有发芽。学生就会生出疑问:是种的方法不对还是种子自身的原因。通过一番比对和讨论后,发现问题出在种子上。教师可以介绍这样的种子属于劣质种子,再延伸到假种子。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是农民种下这样的种子,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相关条款。有了亲身体验种子是否发芽的经历,学生感触很大,深深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于人类生活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情感上触动了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利用媒体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当前已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科学教学当中,不仅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了解相关信息,扩大其知识面,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给枯燥的法律带来了直观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教学《维护生态平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态遭破坏后草原沙漠化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当大风吹起草原上已沙漠化的沙土,又没有遮挡它们的高山和树林时的后果,为“沙尘暴”的产生做好铺垫。随后播放一段沙尘暴发生时的视频录像,让学生了解沙尘暴,看到沙尘暴造成的危害,寻找草原生态失衡的导火索。再出示一些因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生态破坏后的图片,让学生萌生想要制止这些恶劣行为的冲动。法制教育的渗透也就顺理成章了,并且减缓了法制内容的生硬,易于学生接受,并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利用法律手段,阻止破坏环境的不当行为,懂得通过举报来惩戒不法行为。

四、通过典型的观察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观察活动贯穿整个科学教学过程。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借助各种工具剖析科学现象,探知科学秘密。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观察活动中,不仅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冲击,还能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如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学生对零食酷爱,但往往忽视了包装袋上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忽略了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学生通过在小组内观察花花绿绿的零食包装袋,学习了以前从不知道或从不在乎的信息,再通过学生的反馈交流,对比发现这些包装袋的共同信息。这样,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比较完整和全面地了解了关于食品包装的科学知识。学生的观察活动一结束,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讲述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及“三无”食品带来的可怕后果,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让法律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在观察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用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2

小学各学科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最能体现出法制教育的优越条件。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既深刻挖掘适用于法制教育的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法制教育巧妙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奏响法制教育的旋律。

一、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但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渗透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鉴于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对小学生的成长获多获少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让学生转变认识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学科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也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并在备课和各学科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法制教育,同时学校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把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可结合时下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差的现实,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呕,河水变得越来越混浊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为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同学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情感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时,让学生感悟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要求学生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才能具有善于发现,探索真理的能力,充分反映了怀特森老师对学生的浓浓深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师法》的渗透,增进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实例分析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罗列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同学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待时机成熟时,教师简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这样,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制教育得以实施,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的有趣、可爱、美丽、富有灵性。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3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系统。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作为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法制法律,遵守法纪,把个人的需求与自己的权利义务结合起来,与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以数学课为例,谈一下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充分挖掘开发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讲数据的收集一节时一边由我国先后进行的人口普查的数字得出一组数,一边由人口的急剧增多给学生讲我国的计划生育法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关键点。

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渗透了环保法,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可谓是一举两得。

学生通过收集和研究数据,组员之间激烈的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与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更能促使学生成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社会环境,有一定法制观念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从小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法制的种子,将来一定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例如在讲到有关利率的计算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既融入到了所学的知识中,又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理解了交税的光荣。

三、寓法制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4

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例如,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声音可传递信息,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第十六条,违法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罚款。声的概念为: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分贝,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分贝。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宜布置在背向噪声源的原则。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凡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让学生来理解噪声的两种定义和噪声污染的相关法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噪声的定义。

二、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中,在光的传播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根据这个规律,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后会形成阴暗区域,也就是影子。这就涉及了居民的采光权问题。采光权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一方为接受日照而要求另一方限制其建筑物或植物距离或高度的权利。《物权法》第八十九条对“采光权”有明文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我们通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采光权,使学生深刻理解采光权的概念,了解物权法的界定,进而充分理解法律制定的意义,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也维护好自己合法的权利。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例如,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三、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7-01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要提高法制教育的能力,注重调查研究,讲究方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之中,在新课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利用丰富的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关注数学生活,引用实例,以情动人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的数学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等。在方法上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还要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细节。

五、有机融入法制教育,促进教与学。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把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法律。如:在授课内容是对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课中,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量物品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六、丰富第二课堂,用情感化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6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堂课只是很好的解决了知识上的传授而忽略了育人的功能,浪费了蕴含在学科中的丰富的法制资源。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抓住契机用适量的法律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渗透法制尤为重要,我仅从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方面探讨法制问题,

一、从数学教材、数学知识本身着手,渗透法制教育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指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和教育契机,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试举一例:高中数学在讨论汽车车速与刹车后停车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时,存在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契机,此时即可以结合超速、追尾等现实问题,介绍、讨论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条款的科学依据,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认识制定、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由此可见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二、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法制教育有关的题目,批改作业时,借作业中出现的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因势利导地进行点评,就做得很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时就可渗透相关法律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案例1: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人口13亿。试解析1、如果今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

2、我国人口数的增长呈现什么趋势?

3、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的?

4、如果20年后将人口数控制在15亿内,那么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多少范围内?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每一位公民都应当知晓,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了解人口基本情况,唤起控制人口的忧患意识。

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有关知识。对高中的学生讲《函数的表示法》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众所周知: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每个依法应纳个人所税的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

三、数学实践进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著。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例如:在教学“排列与组合” “概率与统计”的实践课,在讲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导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论是,还是买,赢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学生应远离,同时希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教育身边的人也要注意。

四、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结合高一课本上的“数学建模”内容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从生活中带回不少问题,如“经营盈利问题”、“个人所得税调查”、“分期付款方案的选择”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7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老师只重视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应该是政治老师和德育老师的任务而非英语老师的工作。他们对英语学科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在英语课堂很难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事实上,我们的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涉及法律法规教育的素材有很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更新思想,虚心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培养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能结合实际把自身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学科中进行渗透,巧妙、科学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活动中,不断提高英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授课水平。

    二、立足教材,挖掘法律知识渗透点

    新目标英语教材是渗透法制教育的载体,根据教材挖掘法律因素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上Star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中对颜色的识别可以渗透对红绿灯的认识延伸《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培养“珍爱生命,不闯红灯”的良好交通安全意识;Unit 1 My name’s Gina.中可以渗透《姓名权》,Unit 2 This is my sister.中可渗透《肖像权》;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中的《食品安全法》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新目标英语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规因素是很丰富的,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充分、合理、科学的挖掘出更多的法律知识。

    三、结合教材和课堂设计,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在进行法制渗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先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既要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效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当然,更不能脱离学科课堂内容将本堂课上成纯粹的法制课,因此我们通过研读教材挖掘出来的法律知识必须与本堂课的课堂设计相结合,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注重法律知识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法制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然受到法律熏陶,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例如,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预备篇第三单元(Starter Unit3)What color is it?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所有颜色名称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身边的色彩,同学们说出了很多物体色彩,其中有学生说出了红绿灯,我就顺势启发同学们说:Can we go when the light is red?并出示红灯的图片,用立正停下来的姿势示意同学们回答“No”。接着为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让同学们表演过马路的场景,我顺势向同学们渗透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接着用PPT出示闯红灯引发悲惨交通事故的图片,通过活动的方式和真实图片使同学们懂得了珍爱生命,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8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1-0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自身的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因此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第一线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让学生成为一位懂法、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公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把育“人”放在首位,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就如何在政治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个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政治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我们教师要遵循政治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其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政治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以现行的人民版高中政治课本中的《经济与生活》为例,教材的许多内容都与法律有关。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人生权利、保护消费者权利、等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途径。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树立自觉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做个成熟的消费者。利用教材中的“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政治学科教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法制教育的素材,教师不能把这些重要的法制教育资源浪费掉。因此,只有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恰当地把握尺寸,才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把握法制教育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的相关知识,才能找到法制教育的契机。法制教育的渗透不能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要创设情景教学,选择时机渗透,因材因时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能力。

2.1可在时事政治讲评中渗透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灵魂就在于其鲜活的时代性,因此每节课要让学生进行五分钟时政演讲,学生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万象,也可以提高认知、辨别、判断、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时政材料的选取上选择一些法制教育方面的时政。

2.2可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关于消费者权益的有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在学生的探究中进行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举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会遇到商场打折销售商品,不合格的商品不实行“三包”,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商家对不合格商品进行退换吗?有什么法律依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利用多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进行法制教育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广泛了解各种信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讲《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节时。笔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收集了正反两方面内容的大量图片、视频。如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大走私案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庭审图片等,学生面对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同身临其境。个个义愤填膺,心潮澎湃。由此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进行了税法知识的教育。

四、开展课外活动,扩展法制教育

为了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法制教育,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除了要抓好课堂渗透教育,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扩展法制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或电影、指导学生观看电视中的一些法制栏目:“今日说法”、“法制频道”、“与法同行”等,用那些活生生的事实给学生们敲响警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震撼,使他们认识到没有法律知识会让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才不会让法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只有认真选择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好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家长放心,对社会有用的人。丰富多彩的法制活动,不仅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更会使知法、懂法、守法观念在学生的心目中扎得更牢。

此外,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邀请派出所的民警同志或政府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作专题讲座、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现身说法,当面对话,法律咨询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保证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通过政治课教学,让学生自觉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达到自觉守法之目的,是每位政治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9

体育教学在中学阶段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仅仅只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具备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来谈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

1 根据体育课的基本特点全面融入法制教育

体育教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体能、智力、思想情感、生活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都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体育教学,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体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把握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才能够在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法制教育。首先,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体育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每一个运动项目的重难点各有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教师要对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讲解到心理健康的章节时,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意识到遵纪守法的好处和违章乱纪的危害,从思想源头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次,在常规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法制教育。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着重去培养学生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意识,比如说可以通过列队练习和团体操练习去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锻炼过程中,很多学生畏惧困难,出现怕摔倒、不敢吃苦、没有毅力等现象,尤其是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如长跑、单双杠等项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有耐心,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犯错,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品质,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认识到违法乱纪的害处,就潜在地实现了法制教育的目的;再次,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对体育游戏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比赛或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集体主义精神,感受到遵守纪律的益处,这样就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最后,教师要注意通过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达到有效的法制教育的目的。

2 注重体育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渗透方法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渗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体态暗示法。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当教师在教学中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则进一步分析后果,并真诚地表示歉意,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2)实践体验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而这些更是学生良好地遵守法制的基础。

(3)激励竞争法。体育教学中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分组竞赛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并在竞争中对学生讲明规则的重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又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把“拦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等。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例10

作为在教学一线的学科教师,我们不仅应该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而且应树立渗透法制教育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研究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在形式中去发现渗透法制教育的契机,找准渗透的点,而不必刻意的去朗读法律法规条文。

二、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找准切入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什么法律,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要用心学习,努力思考和研究,创设一个合理的情景进行渗透,如在学习鲁讯先生的《故乡》时,在“我”离开故乡时,与母亲的一番谈话,引出了一桩悬案。请同学们合作讨论,杨二嫂说碗碟是闰土埋的,这是真的吗?倘若不是闰土埋的么,碗碟到底会是谁埋的呢?同学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吗?假如在现代中国法制条件下,闰土要状告杨二嫂,请问根据现行法律,他应该告杨二嫂什么罪名呢?如果情况属实,法院又会做出怎样的裁决?如果你们是律师,闰土和杨二嫂请你们为他们辩护,你们又该如何辩护呢?

在这里,我们就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课文中收集证据。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进行辩护,因为杨二嫂对闰土进行了诬陷,因此,杨二嫂要为闰土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毫无根据的乱说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留意现实生活,对身边的法制现象和法制案例要多积累备用

大家都知道,法律法规都是很枯燥的,如果我们将平时积累的法制案例在教学中与学生分享,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法制案例,学生可以对其与生活进行联系,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一穿就破的鞋子》中,吴女士的女儿在某单位办公室上班,第二天穿着凉鞋去上班才两个小时,就打电话回家,说是凉鞋破了,让家人送双鞋子过去。

“一穿就破的鞋子,一定是质量有问题,我想才一天时间,拿回去换应该没问题,谁知道摊主翻脸不认人,竟然不承认凉鞋是从她那里买的。”吴女士说,她家在市区,振兴路也经常去逛,而买凉鞋的地方就在振兴路与青春路交叉处,她不可能记不清楚是从哪个摊位买的。更让她气愤的是,摊主竟然还拨打了110。吴女士说:“一双凉鞋才30多元,钱不多,但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民警来了后,仔细询问了情况,因吴女士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凉鞋是从那个摊位买的,事情也就没法解决。“一般到夜市买点东西,根本就不会想到要发票什么的,没想到吃了亏,民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法处理。”吴女士说,她希望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给其他市民提个醒,买东西最好讨要发票,以免出现问题时有理说不清。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案例教育学生在购买物品的时候要索要发票之类的凭证,万一有什么质量问题可以维权。

四、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法制渗透点

要在教学中根教学内容创设法制渗透点,就要求教师要丰富法律法规知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将法制内容进行合理的渗透。同时,要善于创设话题。如《孔乙已》中,教师在分析孔乙已“窃书不算偷”这句话时,学生会笑,因为“窃”与“偷”的实质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话题。孔乙已观点正确吗?如果按今天的法制观念,那孔乙已违犯了什么法律的呢?学生就会很有把握的说犯了“盗窃罪”,事实上也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中对“盗窃罪”的解释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是未经别人允许私自占有就是盗窃他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