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英语新课程改革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7 23:45:24

英语新课程改革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1

一、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大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却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学生不得不一起听教师重复讲解语法、单词,做枯燥的四级试卷,分析解题技巧。部分学生也呈现出对英语学习懈怠、抱怨英语课枯燥乏味,上课打瞌睡,经常逃课、旷课;同时教师又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配合,教学效果不显著。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助长一味追求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功利心态,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价值及乐趣所在。另一方面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授课激情。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只是“哑巴英语”而不是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价值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本课堂为中心转变到以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为中心。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校本化,根据各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不同,明确办学定位,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堂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确立离不开新课程价值体系的构建。课程价值是课程的核心和关键。课程价值的实质是教学内容的意义,既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又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价值取向,还指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实际价值或意义。通俗点说就是“为什么要学大学英语”“学习什么内容最有价值”“有什么价值”等一系列问题。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标准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也要能够实现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融入人文关怀因素,使个人的课程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估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要紧扣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水平,并且教学内容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随着计算机网络就发展和渗透,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技术,采用多元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事实证明基于网络的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科学化,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管理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科学的质量评估系统必然是多元的。总的来说,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业评价和以教师为对象的课程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及时给与反馈和激励,有效帮助学生调控学习情感,态度和策略,有效促进学习过程和成效。终结性评估是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教学评价系统的作用。

四、小结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课程价值标准作为指导,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系统是多维的,要兼顾社会价值导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然后是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后,应该将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改革落实在实际中,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彰显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内涵。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改革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实际应用性强的英语课程,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堂价值和实效。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2

为适应在新时期新对具有改革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所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关注亲身体验;提倡交流、合作和自主创新学习。

一、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实施的重要意义

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从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实施新课改是我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将会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打好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下需要的师生关系是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平等和民主师生关系,其关键就是要“尊重、研究、帮助、信任”学生。第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推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以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还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工作者还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改变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成绩,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第二、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三、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走进学生心灵。要热爱、研究、理解和关怀学生,与学生交流交朋友,做学生楷模。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三、加强新课程形势下,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努力去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1.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研究。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①创设研究情境。可用一个形象的教具,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曲,一幅图画,一次游戏等方法以激发学生内在研究兴趣与动机,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②提出研究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是研究的起点,是一种自主精神,一种探索意识。③研究问题。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研究体验与合作讨论双向互动。④解决问题。这是学生真正收获的过程,课堂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此。

2.小组合作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①确定目标。合作学习目标应包括两类,即教学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②组内合作。学生合作学习是通过分组进行的,是对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路,提供学生自我表现机会。③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协作”,“学会质疑”。④评价成效。教学评价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组内评,组与组之间评,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3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开始。新课标反映了现代英语教育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它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并从各个层面指明了中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从角色定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基于这种新的课程理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首先是对教学过程的重新审势与定位,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人”关系,是一个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互相合作的“学习共同体”。为此,课堂教学过程应在“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做准备

中学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英语共同的基础是持续的学生动机和初步的自由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中学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体念、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由解决问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制订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还要和学生一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反馈。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共同基础的目标。

二、将情感融入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

情感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任何不同形式的师生情感都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互动进行心理接触与交流的过程。

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创设各种轻松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念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正是新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所着力倡导的。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始终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技能,要培养学生自由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样的学生学习上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不依赖教师和其他同学;乐于助人,虚心学习,专心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敢于发言和质疑;尊重别人,善于觉察别人的情感;等等这些学习的方式和态度,都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这就要求每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上以学生为中心,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创新的过程。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能力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积极的态度就比较容易发生兴趣,有不断进取的动机、意志力和信心,有助于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会善于发现、探究、质疑、判断、分析、批判,直至解决问题。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得以成功进行的又一关键因素。

四、利用多种渠道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仅仅靠课内的点滴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更新教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辅以多种活动和手段是必须的。诸如:

1.设立英语广播站、编英语小报。从学生中选拔一批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来进行这项活动,进而吸引其他同学参与。

2.组织英语之角。吸引更多的同学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形成一种“英语热”。

3.利用英特网,强化获取信息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访问英语学习网页、在网上交国外笔友,通过电子邮件同他们交流沟通、利用英特网查询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和资料,等等。

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结合,学生们对英语语言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了大致的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新课堂

现代多媒体及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在支持学生研讨、探究学习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就是,它提高了学生搜集、分析各种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条件来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英语新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新课程的融合与整合,应注意几个问题。其一,要防止新技术的使用是在陈旧的教学观念操纵之下。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越好,因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输入反而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其二,要依据所学课题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考虑教育成本,尤其要考虑时间成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有效率的教育,不要为了追求某种时尚而不切实际地使用它。正确的原则应当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学习目标服务,是为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应十分和谐,应使学习目标在这种技术支撑下更高水平地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质量的英语新课堂。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4

现阶段,英语属于国际化语言。因此,我国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具备关键性的战略作用。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因素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高中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学习环境,做到“因材施教”。

一、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语言基础表现在社会性的功能特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由于新课改下的教育模式和原有的教育模式在融合过程中产生冲突,所以导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缺乏科学性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是迅速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差异以及个性差异来制定全面化、科学化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心理暗示;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害羞心理或不自信而不敢大声诵读英语文章,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其口语能力无法得到实际提升。由于成绩等原因,后进生这一群体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甚至忽视,使其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态度。

2.缺乏互动性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由于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模式过于形式化,过于注重“填鸭式”的教学成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局面。

例如,在选择英语口语教学材料时,应该注重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正确引导学生情感的迸发,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要过于理性化地对关键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讲解,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交流中,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高中生具备认知性强的特征,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开展课堂教学;要全面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适当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具备开放式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定期开展相应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

合理分配英语学习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在小组分配的过程中,适当构建竞争体系,使学习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某一英语教学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例如:在讲解“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运用英语,对吃什么样的食物可以保持健康等话题展开讨论或者是自由辩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随时转换立场,采用角色扮演、画面解说等多元化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辩论过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总结评价,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其口语能力也得到实际锻炼。

2.注重教学课堂中的情感培养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营造和谐、趣味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关键在于教师要适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宜的学习交流,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推动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进度。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高效性;要求教师采取灵活性、广泛性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口语交际场景;如在讲解“animal”这一教学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各种动物形态以动态的形式加以呈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并用英文介绍所扮演角色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等。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另一层面提高了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

3.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以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性特征,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实际状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有教无类。例如,针对成绩不太理想且害羞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恰当的鼓励,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针对出现家庭问题的学生,则表达适当的关爱,使学生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基础。

三、总结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2001年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新的改革制度下,高中课程被分为了选修和必修两项,高中英语课程被列为必修课程,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探究,优化英语教学的教学思路,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1.英语教学整合发展。在旧的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榱烁呖迹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是非常重视。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对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从而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基础知识、英语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提高学教学水平。

2.英语教学创新。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注重“写”,不注重“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只强调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并不能起到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提高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注重了学生英语沟通、判断、分析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3.拓展英语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普遍存在了,许多知识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让我们对新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在旧的教学背景下,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此进行了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对知识进行拓展,不局限于课本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已经得到我国教育部门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有很大限制,我国对其进行改革,如今,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如今英语教学还是不够完善,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1.教学活动并没有这正落实,而是浮于表面形式。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加入一些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是走个形式,是教学的要求。因为学校要求或者教学要求,需要在课堂中加入教学活动,老师在这些客观因素下,不得不加入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活动的加入让部分老师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或者是对重点句型的练习变少,学生没办法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或者掌握。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刻,但是,是建立在对知识已经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然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要求走个形式,在课堂中加入活动而忽视对基础知识或者句型的讲解,并不能起到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没有帮助。

2.教学资源短缺。我国很多高中学校都面临教学资源短缺的现象,教学资源短缺就会让老师的教学只停留在课本,局限于课本,老师没办法将知识进行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局限于课本之内。许多学校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里,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方面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拓展英语教学的内容,显然教学资源短缺违背新课程的改革内容,因此学校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完善。

三、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建议

1.做好教师专业培训工作。在教师培训方面应该着重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师教学材料使用两方面进行培训。我们需要改变老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注重传统教学“写”的同时,要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培养,要让学生不仅会“写”,还得会“说”;其次,还需要对老师教学材料运用的能力进行提高,老师在教学对过程中不仅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还需要结合教学材料,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展,不能局限于课本。

2.完善学校自身体系。学校可以对教师制定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成绩好的教师进行嘉奖,多组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鼓励老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好的创新提出奖励,并运用到日常教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在如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探索,并且对其进行完善,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理念应运而生。从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首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其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英语课程主要是教师给学生们讲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且,高中的英语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教学过程中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培养孩子们的英语水平。英语的新课标的教学,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更加体现了英语课程的综合性、灵活性、选择性以及开放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每个人的本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学习,学习之旅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旅程,在不断学习中使得我们获得生活的经验,并且不断增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经验,使自己在处理事情时的方法、行为更加合适、得体。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正视学习英语的意义,还可以促进孩子们不断努力学习英语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1、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读写俱佳

总结以往的{中英语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教师通常都只看重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口语能力的极度欠缺变成了英语哑巴不敢把学到的英语知识大声地说出来。为了改变{中英语的这一教学现状新课程改革专门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教学要求,督促教师在进行{中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看成是教学重点来完成。具体要求是在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再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深人的培养和锻炼,让学生拥有较{的语言综合能力将{中英语的教学重心放到口语训练上。高中英语教学必须兼顾影视教育和口语教育让学生在学会写英语的同时也会说英语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2、拓展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x予高中英语多样性

当代的高中学生其思想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所能想象得到的地步,简单的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高中生对英语的渴求程度,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对高中英语的知识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将生活英语、工作英语等内容都融人到{中英语教学中,同高中的英语课本一起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锻炼。在学习目标方面学生除了学习英语语言和技能以外学习其中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会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效果。

3、创新和改进各种教学方法开展自主性教学

{中英语的教学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发展之势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做出必要的创新和改进让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好的方面摒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能发挥作用的方面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深人的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的开展自主性教学让学生真正回到主体地位上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能动的学习高中英语。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变革之路

1、改变教学模式,增加情感关注

当前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带有着新 旧英语教学模式冲突的痕迹,其中既有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也有传统教学理念的残留,因此一直局限着高中英语教学的改 革。所以,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 的梳理和构建,要进行开放式的英语教学改革,积极的吸取一些先 进经验,避免进入教学改革的误区。例如,在落实生本教学的过程 中,既要提升学生的位置,又要对自身的任务和责任进行明确,不要 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辅 导作用;其次,增加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进 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同 时情感的激发也能够让学生形成正向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以friendship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 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谈一谈自己的好朋友,讲一讲自己 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故事。通过这种情感上的调动,同学们 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集中,并且也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较好 的基础。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这种班级性的讨论对于提升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2、完善教学评价,进行全面落实

现阶段很多高中的教学评价流于表面,甚至一些高中根本没有 在学生中间开展教学评价这一工作。这使得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工 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很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都不能被发现。所 以,笔者认为要想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不仅要对高中英 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也应在制度层面下功夫,强 化教学评价的落实。这一工作在很多大学院校中落实的较好,因此高 中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借鉴。第一,要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 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的意见给予尊重;第二,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 进行监督,减少教学问题出现的可能;最后,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互评 和自评,让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自身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 下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以及变革之路,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7

高职英语教学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努力做到贴近专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进行简单会话的能力以及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自学能力和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将语言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统一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我院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起点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不善于主动学习。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我院护理学院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英语词汇量偏低,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他们常用的仅是机械学习策略,很少利用语境、语感理解词汇的词义和词汇的搭配。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计划,没有目标,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态度积极,但护理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特色,基本上是基础英语教学,缺乏对专业英语的要求,如:对于“制订词汇学习计划并依据计划学习词汇”,选“完全不符合”的192人占了22.1%,选“不太符合”的281人占32.3%,选“有时符合”的259人占29.7%,选“通常符合”的97人占11.1%,选“完全符合”的42人占4.8%。对于“会总结使用词汇的方法和策略”选择“完全不符合”的145人占16.7%,选择“不太符合”的307人占35.2%,而选择“有时符合”的265人占30.4%,只有占4.4%的38人选“完全符合”。

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占44%的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占1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及格获得学分;认为有利于考研和就业的占40%;2%的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医学英语的目的是相当明确的。问及“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时,有71%的学生选:课内材料,10%的学生选:去图书馆,13%的学生选:上网,6%的学生选:其他,表明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主要在课堂。这说明必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也验证了我们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1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水平和高考成绩,在自愿的前提下把学生分为A、B、C3个等级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班级。不同等级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水平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让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基础英语,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则加开医学英语口语。

2.2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而不是学习结果上,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改变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将单一的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学习档案、学习策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做出适当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施医护英语技能综合训练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医学英语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医学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在2006年首先为护理专业英语高级班学生开设实用医护英语口语,2008年起为三年制护理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医用英语课,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真实、地道、自然的医用英语表达形式和常用术语,而且学习了西方的护理理念,兼顾了学生相关职业素质的培养。

选择恰当的医护对话,通过请学生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从练中学,提倡重在参与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询问病史、记录症状、书写交接报告,突出“说”的能力,使学生走出“开不了口”的困境。

四、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实效

教会学生学习,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关键性作用。

简单地说,学习策略就是学生用来促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使用英语词汇的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如在词汇教学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学习策略。

4.1运用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词汇学习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前期策略、中期策略和后期策略。其主要采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于计划、监督和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

4.2运用词汇学习的认知策略

词汇学习认知策略主要采用猜测、查字典、重复、练习、联想、阅读、上下文、分类、应用等方法,如借英语词汇的构词原理,利用旧单词记住新单词;掌握词根,运用词缀法也能够有效地帮助记忆。词缀法是指用词根借助于前缀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掌握词的前缀后缀也是大量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途径。

4.3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将合作精神融入英语学习之中

坚持把任务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课堂互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造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练习和实践,可以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培优扶差,避免两极分化,对学生进行分工,每位学生负责一个词汇的讲解,鼓励大家共同参与,让每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肯定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此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五、创建教学团队,强化教学反思

5.1创建合作教学团队,实现知识互补

我院公共外语教研室以年轻教师为主,虽然他们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我们积极创建合作教学团队,让有较高学历、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选择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骨干教师,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合作教学团队。

5.2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同步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以课程建设来提升团队建设内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建设来创建教学团队。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以合作为核心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5.3以科研带动团队发展

教学团队带头人积极带领团队申报教改课题,构建教学改革团队,带动教师人人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加快了高职院校的改革进程,提高了教学改革的成效。

5.4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团队发展通过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说课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其教学水平。团队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去关爱、教育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5.5开展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反思教学的失误之处、反思教学情感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改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内驱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传递,教师对学生表达积极的、殷切的期望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发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英语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期望,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关心、鼓励,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心智处于最佳状态时,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学习上会积极主动,并采取和教师合作的态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七、开展英语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组织多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如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开展英语经典影视配音大赛、演讲赛等,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及今后就业前景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发挥公共课在丰富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必须激起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医学英语的特点,做好基础英语向医学英语的过渡工作,使学生学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要继续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开设行业英语,将学习策略运用于学习过程中,利用不断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加强学法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院学生的三级通过率由20%提高到了50.21%,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亚军,戴立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9~43.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8

中图分类号:CA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32―03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赵爱萍(1955―),女,辽宁铁岭人,教授,从事英语教学及认知语言学研究。丁桂红(1972―),女,杭州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这些改革大都以普通高校为对象。高职高专这一目前已占我国大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特殊群体(截至2002年底,我国高职院校达到了1,374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6%),由于其生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必然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质。因此,作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高职高专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高职高专英语的办学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学培养目标并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同样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同时《基本要求》还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宏观上的教学目标,即“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基本要求》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是: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起点较低的学生没有得到照顾,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无发展空间,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国内尚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力度不大,改革没有给外语教学带来实质性变化。这不仅难以培养出足够的懂外语的人才,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而且制约了高职高专英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因涉及各专业,课程比例大,学生面广,所以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很多院校更注重其专业建设,英语作为基础课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对英语学科认识的不足,导致对英语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偏低。我们认为,轻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具体表现为:

1.轻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用脱节的现象及许多其它实际问题。目前,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学生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很差。课程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学生因为达不到“基本要求”而不能毕业;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却忽视了生源不同、专业不同所造成的需求不同;学生中,有的要专升本,有的希望学与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英语知识,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各类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所有这些个性化要求都因追求统一而受到遏制。

2.忽视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焦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教师很少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我国学者卢家楣指出: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不一致,就可使用心理匹配策略,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果教学内容平淡、枯燥,就可通过使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教学评价不可忽视。长期以来,考试中没有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鉴定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多规格、多样化要求,呈现出只限于“学业成绩”和“他评”的特征,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很难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有碍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社会需求

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外企接踵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加之强化一定的外语能力,无疑会大大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鉴于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需求与本科生有所不同,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动手能力强,如果毕业生就业时具有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则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由于专科生起点低,如果能按其需求选择他们愿意的,将来用得到的,和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英语知识,施以有针对性的密集训练,例如: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水利英语、电力英语、机械英语、法律英语等,就能实现英语课程的多元化、综合化、弹性化,从而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总体上来讲,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领域中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能够借助专业英语文献的研究能力。

二、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当学习符合学习者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发学习才会最持久、最深刻。多样化课程正是在学生修完一年英语基础课的前提下,选修他们自己愿意的,认为能提高他们实际英语能力的课程。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实用为目的,更注重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培养某一方面相应过硬的语言能力、胜任将来和外语、专业有关的工作,这种人才正是符合21世纪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的。既然明确了改革方向,那么在实践中就可以针对教学活动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为宗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辅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开展以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认知推理能力等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建立起完整的测试评估体系,对教学实行监控与管理。具体来说: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的

灵活性。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科学定位

针对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使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鲜明特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强调以英语为载体获取及利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以总体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并进一步细化英语教学目标,使其成为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日常教学设置和管理当中,就应该坚持把这些原则通过教学行为充分体现出来。

1.课程设置方面,使英语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衔接,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基础。应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改革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实行不同的特点教学。多样化英语课程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为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提高实用能力的机会,即在完成大学英语必修后转人多样化后续选修教学,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特长、认知风格、专业需求、心理特质、人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此外,选修课与学生的就业关系密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的状况,课程设置与他们的愿望一致会引发他们学好英语的动力。目前,学校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英语视听说、口语、商务英语、日语以及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开设的快乐英语等多样化课程及实践环节,使开设的每一门课都能迎合一部分学生的期望动机,旨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使学习者能从中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2.教材方面,多样化课程的基本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达不到综合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确立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非常重要。而且,所选教材应当突出系统地体现实用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如实用文献、实用写作等,解决教学部分内容与教学改革不配套问题,重视自编教材建设,突出教材建设计划和教材内容的更新。除统编教材外,编写适合学校特色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考试方面,改进考试方法,改变单一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英语评价方式,建立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取消纯粹以考分评估学习状况的做法,从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方法和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改变传统的评价尺度,不以学业成绩为惟一衡量标准,拓展学生评价的内容,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倡学生彰显个性和发挥特长,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估,让学生自己负起责任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管理。让学生做学习记录,记录本周学习的单词,或本周阅读的文章,甚至记录一学期、一学年学习的内容。在语言学习中,监控和评估同样重要,教师平时多做小测验、小作文、对话、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学生参与活动。

(二)改革措施

在讨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定位时,要特别强调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与本科院校的区别。高职学生入学起点低,抓听说、培养其英语综合能力会力不从心,也不符合实际。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1.改革课程设置。依照《基本要求》改革课程内容,重新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减少基础性知识课时,增加实用性、运用性多样化选修课系列,并逐步过渡到使学校的教务管理方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我校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和多样化英语两大模块。基础英语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时间一学年,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基础英语的第一学年进行分层教学,基础英语教学采用分级教学模式。新生入学后第一周参加校内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由低到高分为ABC英语教学班。第三学期为选修课阶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2.改革评价体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学生自我评价时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是更关注学习过程。我们的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一学期三次(占15%),平时表现(占10%),作业(占10%),出勤率(占5%),期末(占60%),从而使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以及健康发展个性。

3.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元认知激发理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做到自我认知,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去决定,使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中,最终发展其自主性学习能力。这旨在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达到这一点要对学生进行培训,且从学生入学就开始,使课堂模式从根本上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高职高专英语人才的培养应真正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朝着个性化和自主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其实质是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把外语教学和学生就业、继续发展紧密结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科学手段,实现培养应用型、综合型、语言能力强、懂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宏伟战略目标,同时还能使学习者更加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Robert Wood,200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James Dean Brown,198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范谊.英语学习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皮连生.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6]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6.

[11]李郁,张泳,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新探[J].外语界,2005(3):32.

[12]周可荣,龚丽英.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6(1):46.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9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这些改革大都以普通高校为对象。高职高专这一目前已占我国大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特殊群体(截至2002年底,我国高职院校达到了1,374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6%),由于其生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必然有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质。因此,作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高职高专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高职高专英语的办学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学培养目标并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同样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同时《基本要求》还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宏观上的教学目标,即“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基本要求》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是: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起点较低的学生没有得到照顾,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无发展空间,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国内尚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力度不大,改革没有给外语教学带来实质性变化。这不仅难以培养出足够的懂外语的人才,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而且制约了高职高专英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因涉及各专业,课程比例大,学生面广,所以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很多院校更注重其专业建设,英语作为基础课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对英语学科认识的不足,导致对英语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偏低。我们认为,轻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具体表现为:

1.轻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用脱节的现象及许多其它实际问题。目前,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学生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很差。课程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学生因为达不到“基本要求”而不能毕业;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却忽视了生源不同、专业不同所造成的需求不同;学生中,有的要专升本,有的希望学与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英语知识,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各类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所有这些个性化要求都因追求统一而受到遏制。

2.忽视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焦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教师很少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我国学者卢家楣指出: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不一致,就可使用心理匹配策略,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果教学内容平淡、枯燥,就可通过使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教学评价不可忽视。长期以来,考试中没有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鉴定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多规格、多样化要求,呈现出只限于“学业成绩”和“他评”的特征,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很难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有碍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社会需求

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外企接踵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加之强化一定的外语能力,无疑会大大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鉴于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需求与本科生有所不同,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动手能力强,如果毕业生就业时具有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则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由于专科生起点低,如果能按其需求选择他们愿意的,将来用得到的,和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英语知识,施以有针对性的密集训练,例如: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水利英语、电力英语、机械英语、法律英语等,就能实现英语课程的多元化、综合化、弹性化,从而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总体上来讲,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领域中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能够借助专业英语文献的研究能力。

二、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当学习符合学习者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发学习才会最持久、最深刻。多样化课程正是在学生修完一年英语基础课的前提下,选修他们自己愿意的,认为能提高他们实际英语能力的课程。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实用为目的,更注重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培养某一方面相应过硬的语言能力、胜任将来和外语、专业有关的工作,这种人才正是符合21世纪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的。既然明确了改革方向,那么在实践中就可以针对教学活动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为宗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辅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开展以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认知推理能力等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建立起完整的测试评估体系,对教学实行监控与管理。具体来说: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的 灵活性。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科学定位

针对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使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鲜明特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强调以英语为载体获取及利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以总体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并进一步细化英语教学目标,使其成为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日常教学设置和管理当中,就应该坚持把这些原则通过教学行为充分体现出来。

1.课程设置方面,使英语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衔接,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基础。应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改革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实行不同的特点教学。多样化英语课程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为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提高实用能力的机会,即在完成大学英语必修后转人多样化后续选修教学,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特长、认知风格、专业需求、心理特质、人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此外,选修课与学生的就业关系密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的状况,课程设置与他们的愿望一致会引发他们学好英语的动力。目前,学校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英语视听说、口语、商务英语、日语以及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开设的快乐英语等多样化课程及实践环节,使开设的每一门课都能迎合一部分学生的期望动机,旨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使学习者能从中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2.教材方面,多样化课程的基本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达不到综合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确立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非常重要。而且,所选教材应当突出系统地体现实用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如实用文献、实用写作等,解决教学部分内容与教学改革不配套问题,重视自编教材建设,突出教材建设计划和教材内容的更新。除统编教材外,编写适合学校特色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考试方面,改进考试方法,改变单一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英语评价方式,建立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取消纯粹以考分评估学习状况的做法,从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方法和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改变传统的评价尺度,不以学业成绩为惟一衡量标准,拓展学生评价的内容,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倡学生彰显个性和发挥特长,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估,让学生自己负起责任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管理。让学生做学习记录,记录本周学习的单词,或本周阅读的文章,甚至记录一学期、一学年学习的内容。在语言学习中,监控和评估同样重要,教师平时多做小测验、小作文、对话、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学生参与活动。

(二)改革措施

在讨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定位时,要特别强调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与本科院校的区别。高职学生入学起点低,抓听说、培养其英语综合能力会力不从心,也不符合实际。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1.改革课程设置。依照《基本要求》改革课程内容,重新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减少基础性知识课时,增加实用性、运用性多样化选修课系列,并逐步过渡到使学校的教务管理方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我校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和多样化英语两大模块。基础英语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时间一学年,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基础英语的第一学年进行分层教学,基础英语教学采用分级教学模式。新生入学后第一周参加校内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由低到高分为ABC英语教学班。第三学期为选修课阶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2.改革评价体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学生自我评价时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是更关注学习过程。我们的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一学期三次(占15%),平时表现(占10%),作业(占10%),出勤率(占5%),期末(占60%),从而使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以及健康发展个性。

3.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元认知激发理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做到自我认知,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去决定,使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中,最终发展其自主性学习能力。这旨在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达到这一点要对学生进行培训,且从学生入学就开始,使课堂模式从根本上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高职高专英语人才的培养应真正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朝着个性化和自主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其实质是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把外语教学和学生就业、继续发展紧密结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通过科学手段,实现培养应用型、综合型、语言能力强、懂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宏伟战略目标,同时还能使学习者更加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Robert Wood,200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James Dean Brown,198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范谊.英语学习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皮连生.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6]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6.

[11]李郁,张泳,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新探[J].外语界,2005(3):32.

[12]周可荣,龚丽英.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6(1):46.

英语新课程改革例10

二、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建议

新课改从宏观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既是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方向也是其重要依据和基本点立足点。高考英语测试必须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改革精神,其命题方向必须符合并服务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考英语测试的改革应有助于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其反拨作用于教学时,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利用高考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促进语言学习,实现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从单一侧重语言知识灌输的模式转向学生语言人文素养、语言交际策略、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养成的转变,做到“以考促改,以考导教,以考导学”实现高考英语测试的正反拨。

(一)英语高考命题必须切合课改目标

英语高考考核目标就必须与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一致。通过考题的设置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日常教学中按照考试目标和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高考对英语教学的正反拨效果。新课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要实现这样一种新理念,就要求英语高考必须实现由“语言知识核心”至“语言综合能力能力核心”的转变;由“简单考核语言知识的试卷”向“一个一个多元的、全面的评价体系”的转变。考题的设置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考核中必须考核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力求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改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现状,让广大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考英语需要结合听、说、读、写等相关语言技能对语言知识进行考核,题目的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只针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考查。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知识,但离开语言技能的简单的词汇题或语法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无法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因此题目设计要注重创设语境,避免孤立考查语言知识点。其次,试卷中必须体现对积极情感态度的考查。具体可以在阅读理解中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利用写作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英语高考还应渗透对学习策略的运用的考查,可以在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考查考生语言学习策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英语高考还应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考查,考试中渗透英语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语言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感悟性,最终达到扩展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稳中求变,循序渐进

高考英语测试必须在确保测试试题整体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减少客观试题的比重并适当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目前英语高考试题中选择题过多,最后的成绩就难以确保分数能准确判断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为在以选择题为主的考试中,考生通过猜测答案,也有可能做对试题。这样一种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形式传导到教学上将无可避免的阻碍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地发展。因此,在考题的设置上减少选择题,而相对应的提高非选择题的设置,逐步实现从控制性语言测试向半开放或开放性语言测试的过渡。这样的考试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猜测答案,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增加主观试题可以增加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互动性和人文性。开放性的综合性题型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答题中可以更为自由地使用语言,这种模式的测试能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更符合新课改的语言评价理念以及语言测试的最新发展的理念。这样的变革将会对语言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有助于引导基础教育语言教学重心从单一语言知识的培养转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放开手脚采用真实语言运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相信随着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这一理念和实践必将得到推广和升华。

(三)重视英语高考测试的交际性

新课改提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高考英语也应体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目的。“高中英语课程标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然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观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语音、语素、句法、话语组成的结构层次分明的系统,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看成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受此影响,传统的语言测试的重点在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评估和检测,通过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来评价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在日常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的倾向。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英语命题既要测试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也要测试语言运用的得体性,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题目源于现实生活、在真实语境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实用和交际能力。

(四)考试设计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变压力为乐趣设计试题。长期以来语言测试的个一次性的、单一维度的、关注点为语言形式的考核,试题难度也逐年变难,学生考前心里焦虑感普遍较高,考试前战战兢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恐惧。这种现象传导到教学上必然会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而忽略了对试题的内容的理解,对试题文本的解读。高考英语测试命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去理解试题内容,进而欣赏试题。首先,试题内容的选材要注重试题的生活性、实用性、时效性、知识性可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其次,尽量避免出现大词、长词和晦涩难懂的偏词;尽量避免结构特别复杂的长如扁担的大句子。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力图让更多的考生能轻松平和地满怀自信地迎接考试,体验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实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三,在测试的形式和方法也应力争有所改变。在高考改革中,可以通过实行多次考试的方式来弥补一次性考试的缺陷;可以将听力与口语单独划分出来开展常规的等级考核以减少学生在高考中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小论文、口试、试验等方式丰富考试的形式,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