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师个性化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3 23:36:59

教师个性化教学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The Formation of the Teacher's 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

FENG Yizhe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eacher's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our current teaching is promo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not hinder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ign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dividual personality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teachers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cademic and condu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er; 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 form approach

1 个性化教学的涵义

有学者认为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条件的差异组织教学的。笔者觉得学生的不同差异是指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不能代表教师的个性差异,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的个性,并不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的。对于个性化教学的界定《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这样说的“一种以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与诸如演讲或小组教学等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在学习步子和学习时间方面,几乎一切个性化教学都允许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适应学生个人需要的程度随所采用的特殊方法而变化。”李如密教授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对课程的想法、见解与理论知识融合到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变成学生喜欢的容易学会的,并有自己独立个性特征的教师的教学,才能叫做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形成具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就必须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个性化教学是教学风格的核心。

2 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途径

第一,教师应首先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自我评价出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以此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找出自身的缺陷,查缺补漏式的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策略。教师在认识了解学生和学科之前,首先要更好的认识自我,才能更深程度的认识学生和学科,才能形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可见清楚地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教师应在不应付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觉地追求个性化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师自觉性的发挥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没有要主动追求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自身没有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的意愿,那么任何外加的意识对于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都起不到任何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本身主动教学的意识行为,教师自觉地教授对个性化教学有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师要有个性,教师的个性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个性好的品质带入课堂带给学生。

第三,教师在教学形成的每个环节中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特色。教师要想在日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本身的主观的意愿,有个性化教学的思想,还要教师把个性化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色个性,个性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除了教学目标之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带入课堂教学中,用自己个性化去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第四,学校在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给教师足够的教学空间和支持。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需要足够的教学空间,教师只有在一个属于自己能独立施展教学计划的宽松教学环境中,个性化教学才能尽早形成。要营造个性化教学的氛围,需要学校了解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和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时的需求,及时为每位教师提供施展个性化教学的机会,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发展特点。教师教学生,不能机械的教,学生是有灵性的,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学校应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个性化教学,积极创造有(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5页)利于教师个性教学发展的氛围。

第五,学校应制定一种关于评价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推动有意义的教学。教学评价是带动教师教学工作的原动力,好的教学评价,能极大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为了使教师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师及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应固定不变,应适当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独立个性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争取让每位教师的个性教学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在教学评价时,应该创设个性化教学这一评价体系,可以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

总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需要教师本身有追求个性化教学的意识,专门将个性化教学运用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加之学校应在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给予的教师足够的教学空间和支持,让教师能够自我发挥运用。多种因素的组成,才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

3 教师在个性化教学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说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发展,但是从教师开始教学到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和教学实践阶段。

笔者觉得要想形成教师个性化教学必须有这几个阶段:第一,预备阶段,本阶段是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前提阶段:第二,适应阶段,此阶段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稳扎稳打的基础阶段;第三,创造阶段,这个阶段是个性化教学不断进步的方法和手段;第四,形成阶段,最后阶段是个性化教学稳步发展的试金石。这四个阶段是个性化教学形成的必须经过的阶段,是教师教学过程日益饱满、充分的必经阶段,是教师为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形成做准备的时期。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必须根据它的形成阶段稳扎稳打、步步前进。教师自身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清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是处于阶段的教学,在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下调整自己的教学,过度到更高的阶段,充分发展自身的个性化教学。

总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并且恰当地给自己定位,才能使教学有极大的提高,才能有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早日形成。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五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75.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2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人格特征等因素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被广泛认可的教学。对这种教学的研究将教师个性因素在其教学成长中的作用表现以及教师如何运用这些个性因素来形成具有其独特风格的个性化教学等内容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这一视角的确定也意味着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将不再是理念式的生搬硬套,作为发展中的事物,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蕴含着比单纯的个性化教学理念更多的内容。因此,对个性化教学教师之维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

一、评价标准:要达到个性“化”

个性,又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从言行举止、兴趣爱好到待人接物、生活状态,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的每一时刻都表现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人都存在着与他人不同的差异。同样,在任意两个教师之间也都会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因此,从个性的本源层面上看,每个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带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然而,这种“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

当个体不断地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某种活动或事业中,并逐渐塑造出了较为独特的生动具体的人物个性特征时,我们说,这种活动被该个体个性化了。因此,对于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特殊,二是稳定[2]。特殊,即为每个教师区别于他人的主要教学特色,是属于教师自己独有的“个性”表现。这是形成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支撑点,但却不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的充分条件。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要有一定的程度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地将自身这些“点”式的“个性特征”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逐渐地形成一条条“线”式的独到的教学理念,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继续将这些“线”式的教学理念融汇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更为稳定的具有其“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时,我们才说,教学被该教师个性化了,此时,教师的这种教学也才能称之为他的个性化教学。

二、形成过程:动态发展的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不是指教师自身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体现,它是指教师将自身个性特征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具有个人特征的一种教学。因此,这种教学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简单拼凑而成的,它需要经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二是它的存在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要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完善的。

首先,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它遵循着事物发展规律,进行着阶段性的发展。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与阶段性,指出事物的发展必要经历量变与质变两个过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即是如此。在个性化教学形成的五个阶段中,教师在每一个阶段中都要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化,这是教师在教学知识与技能、相关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师身心的成长等方面带来的量变。当教师的这些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便要突破当前的水平,发生质的变化,进而达到更高一级的教学水平。这是从哲学抽象的角度来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过程,若要从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角度来看,教师由最初自身的个性特征到蕴含其个人特征的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特殊的个体,其自身蕴藏着无数的个性特征,但在最初的时候,这些个性特征只能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的诸多个,当教师将这些散乱的个性特征融入其教学活动,形成了较为抽象的教学理念,再到将这些线式的教学个性充分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才可以称为被个性化了。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

三、内在实质:教师的主观追求

马斯洛曾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个体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失的需要与生长的需要[3]。不同于前者,个体对知识、对美以及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对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会进一步增强个体对这些内容的追求动机。在个性化教学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每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都可以表现出对教学的主观追求,尤其是从独立教学阶段向创造性教学阶段的过渡,以及教师从创造性教学到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中,教师要表现出对教育事业远大的理想与对自我敢于突破的信念。因此,在教育领域,在这片神圣的领土中,如何达到最大化的自我实现,如何使其教育的人得到最全面的发展,将是教师在主观意识上需要不断去追问与探索的。

此外,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不仅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同时还应体现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对人生体验的追求中。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与对其精彩人生的追求并不冲突。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职责是个体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其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但作为一个“生活者”,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历也是其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与学生的深情交流,对自我的深刻反思,都会给其身心带来很多生命意义上的体验。帕克·帕尔默曾记录自己的体会说,当其和其学生发现了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他们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他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教学真是他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4]。

因此,在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在本职工作中不断追求完美,同时,还要将自身的兴趣爱好融入到整个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此时,教师不再是一味地以模仿、借鉴来生搬硬套地提升教学效果,而是尝试性地将自身的特长或爱好作为创新的基点,不断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教材和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和学生,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教材、去与学生互动。在这种用生命去创造的过程中,教师所体验到的成就感将远比在机械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深刻得多,而这种成就感还会被放大性地投射到其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的活动中,同时也会进一步坚定教师奋斗的意志。此时,教学水平的提升已然成为了教师对其精彩人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教师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一项副产品。

四、基本途径:实践与反思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需要经历大量的实践与反思。无论是从刚入职的模仿教学阶段到独立教学阶段,还是从独立教学阶段到创造性教学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的反思都是保证这些过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实践是形成理论的基础,而理论的有效性又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正如前文所说,在个性化教学形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各种“点”的个性的存在,当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将这些“点”的个串成“线”的教学理念,进而将这些理念融汇到实际教学实践中,检验并发展这些“线”,从而实现教师“面”上的具有其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才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创造性教学阶段,教师要积累丰富的创造的实践经验。偶尔一次的创造并不意味着创造性教学的形成,只有在每天一点的创造,每天一次的突破中,教师才能逐渐形成主动创造的意识与积极进行创造的行为习惯,以及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创造基点的眼睛。事实上,教师的教学机智,即教师的临场教育智慧亦是离不开具体时空下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从容灵活地去面对教学“意外”,从而能够在优化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并逐步展现出教学中的“自我”,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然而教学实践只是为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要想在这些基础中不断地去创造和成长,教师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能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炼和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从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与水平。正如斯滕伯格所认为的,思考专家教师的方式需要有两个——在实践中理清成功教师行为的方式和反省式思考[5]。仅靠单独的一方面因素是无法参透其中的精髓的。教师不可能只靠简单重复或套用专家教师的教学模式,或只是凭空思考如何成为专家教师就能达到专家教师的水平。“缺失了反思,缺失了‘理’的探究,教师则只能成为一个只做不思的匠人”。[6]因此,只有这两个方面充分地融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教师才能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也只有在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之上,教师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而又稳定的体现。

五、影响因素:主客观共同作用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个性化教学意味着教师是承担其形成与发展结果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以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为基点的,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作为行动的主体,其自身的各方面条件都是影响其个性化教学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其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条件,是决定着个性化教学能否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观因素就是影响其个性化教学形成的唯一因素。

事物的发展是受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客观因素,作为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事物发展的主观条件得以发生作用的重要载体。这些客观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虽不具有决定性,但他们却可以通过对事物的主观条件产生作用,进而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过程中,教师主观的各种条件是其教学得以发展的内在因素,教师这些内在因素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周围客观因素对教师主观条件产生的作用也会影响着这些主观因素对个性化教学形成与发展的作用的发挥。例如,学校作为承载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它对教师的文化熏陶、对教师的行政与教务管理、对教师的支持与关怀都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作用,而这些作用又会进一步表现在对个性化教学形成产生的影响中。

此外,不同的客观因素会对教师的主观条件产生不同的作用,但事实上,即使是在相同的客观因素作用下,不同的教师主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即经过教师主观条件的作用后,即使相同的客观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结果。也即客观因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要通过教师主观因素的再加工,而非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因此,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教师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自身条件的应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周围环境中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也要通过教师自身的主观加工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董云川.个性化教学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93(3).

[3]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3

根据麦克唐纳(McDonald,F.)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适应阶段、创造阶段和形成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个性化教学形成所经历的四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日臻完善的必由之路。

一、准备阶段:个性化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

此阶段是教师模仿重点学习对象的阶段。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学习、借鉴。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一开始教学时,因为没有教学经验,所以总会不自觉地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适当的模仿有利于教师均成长,倘若一味模仿、照抄照搬则有害无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无论别人经验多么好,总该领咯它的精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是生般硬套,学习好的经验也可能得到坏结果。”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协忌盲目模仿,应选择卓有成效的教学经验,把与自己个性相一致的教师作为模仿对象。模仿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教师应注意吸收借鉴被模防对象的积极的教学经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之成为发展自己教学、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的有力帮助。

教师一般需要用1--3年的时间来经历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熟悉学校教学环境;学习、熟悉课程与教科书;向有经验的有鲜明个性的高水平的教师学习;学习备课、上课、组织教学及课堂评价等教学基本功;逐渐积累教学的经捡。由于初任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的束缚较少,因而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教师应抓住机遇,使自己在一个高的起点上有更大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适应阶段:个性化教学秩序入门的积淀

此阶段是指教师使学习对象的教学经验为己所用,在教学上基本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自己逐步适应教学,并能独立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走出别人的“影子”,逐步树立自己的教学形象,教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独立、反思、创新。由于教师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准备阶段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能摆脱模仿的束缚,因此教师的教学开始慢慢独立,但是独立不是完全独立,此时教师还需在借鉴与自己个性相一致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再加工,只是这时的教师多了些反思,有了些创新。

教师一般在自己教学的第4-7年进入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要深入理解与体会课程和教科书;能独立备课和设计教学,能对教学进行反思;与校内外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能试着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进行创新。凡是有所追求的教师,都不会永远满足于适应阶段的教学,都尝试着在教学上有所创新,都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教学追求,由此教师的教学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创造阶段:个性化教学不断前进的灵魂

此阶段是指教师经历了适应阶段的教学之后,开始进行独立教学,并逐渐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艺术的再创造,以自己的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教学开始进入个性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独创。歌德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教师处理教材时,应尝试达到歌德说的这种境界。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已经有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内在个性的一面。创造阶段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也是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所要求的。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4

一方面,许多高校数学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习经历,由于硕博阶段所选的专业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及对知识处理运用的偏好。比如:理学出身的数学教师注重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善于理论推导;学出身的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捕捉理论知识到应用转化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及才华情趣,这对于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催化作用。性格活跃的教师喜欢制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格沉稳的教师踏实认真,注重课堂落实,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凝练性等方面。以上这两种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其本质特色,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打上独特的烙印。因此,教师应该扬长弃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不能盲目模仿他人,扼杀自身特色,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和个性。

1.2数学教师风格的多样性和多侧面发展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每个教师教学风格是独特的,一个个教师独特的面貌构成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为进行有效教学,任何一个风格成熟的教师又不仅仅固守于一个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相应地变化教法与风格,也就是说教师个体教学风格是多侧面发展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大学里几乎每个专业都开设一定学时的数学课,各个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同一本教材的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数学教师整体风格的多样性和个体教学风格的多侧面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对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高水平特色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而教师的特色是创办特色大学的根本保证,有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的教师才会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得到认可,其主体作用必然得到发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必然会空前高涨,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自然能够不断提高,如此必然会产生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数学教师如何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与创新形成的。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2.1学习名师名家,博采众长

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有教学热情,但是缺乏起码的教学经验,仅凭自己摸索教学规律从而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很缓慢且困难的事情,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则是一个最简捷有效的办法。学习的对象可以是身边的优秀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本学科的外校名师。不仅学习他们的备课方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及重难点处理的技巧,还要学习他们的举止、眼神、语调等教态,通过分析综合,发现每一位教师教学风格独特与精华之处,有机融合,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2.2立足于自身实际,独立探索,不断形成并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些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通过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反思,并且对他人经验不断整合,基本上能摆脱单纯模仿的束缚,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此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如下几方面完善自己的风格。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材是授课的蓝本,是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发展规律编写而成的。编写者的出发点是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认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熟悉课本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如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笔者在学习了矩阵一章中的行阶梯型矩阵以后,把教学内容直接调整到线性方程组一章,学以致用,利用行阶梯型矩阵的化简方法以及矩阵的秩来解线性方程组,判断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这样做不但节约了学时,而且及时将知识进行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教材编写周期比较长,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一些新的内容及方法不能及时编到教材里。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了解前沿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时给学生予以补充,以对教材中某些滞后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弥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通过对名师的模仿和自己的摸索,初步形成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教学方法。而高等数学内容丰富,涵盖代数、几何、概率多个科目,并且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所有专业所有内容的教学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在一些数学基础好,对数学要求低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采用自学辅导法;在偏重数学应用的专业,比如化工专业、放射专业,采用优秀学生轮流充当老师,教师指导点评的授课方法;在偏重数学理论的专业,比如信息专业、统计专业,采用启发式或讨论法进行教学。所有这些方法的选择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过长期的锤炼,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还将MATLAB、Mathematic、Excel等软件分别引入线性代数、立体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相关内容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教书育人,让情感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风格是教师学识水平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统一。教学作为艺术,应充分运用情感,以情感人,没有感情的教学就没有教育的人性化,也不会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首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尽量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另一方面,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契机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自己以及身边优秀同事的学习成才经历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一个给学生关爱和梦想的教师就是最有特色的教师,就是学生最喜欢和爱戴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心驰神往的圣地。即便是学生毕业很久,他精彩的点拨、深情的鼓励、谆谆的教诲仍然在学生脑海里像星光一样闪烁,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实践升华,常教常新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教学进入比较稳定的个性化阶段,教学工作步入正轨。同时,教师也进入职业倦怠期,工作缺少新鲜感和激情。此阶段教师在教学上容易形成一种保守的惰性,固步自封,不再接受新的经验,教学风格也不再与时俱进,而是日趋老化。为防止这些现象出现,教师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思想,否则就只能天天卖旧货,不但学生不感兴趣,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要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是要多观摩别人的教学,别人的长处要吸收,别人的不足恰恰是自己引以为戒的地方;二是提高理论水平,把自己在平时获得的实践经验和灵感甚至失误之处及时记录下来,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整理归纳,形成教学论文,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这些理论将会指导自己的教学风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5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教学目标、任务的相对固定,教师总会有一些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特点贯穿其教学始终,而要探寻教师的教学个性,提炼教师的教学风格,这又是一件需要“艰苦奋斗”的事。盲目的追求个性,而失去了教师的基本功能,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师教学个性。不同的个性修养及所形成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着教学个性和风格。

一、如何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首先,要多学。只有多学,才能学问高深,才能适应重点中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只有多学,才能对所教授的教材内容驾轻就熟。由乡镇中学,普通中学,中等师范教师过渡为重点中学教师,因以前教学目标、任务的不同,我们必须清楚自身学历,教学能力与经验的不足。

其次,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有可能逐渐进入“重点”的境界,才能逐渐胜任重点中学的教学,不过现在很多教师已经走过了这一步。

多学,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不断学习与教学相关的各种技能。

人们常说:“教师不一定是专家,但要成为杂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教师广学多学,多才多艺,成为“多面手”。我们不要求化学教师是演讲艺术家,但课堂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有点“耳暂明”的感染力,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语言通畅等;我们不要求教师个个都是电脑专家,但常用的课件、多媒体设备、音视频技术手段还是要能得心应手。如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当然你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朱自清先生在教学中,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写作特长,经常给学生写范文,从而引导一大批青年走上了文学道路。教学有法,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教无定法,是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只有创新才能有新意,才能与众不同,才能显示教学个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创新的过程,就是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如同学习书法,老师常有一句话叫做“先人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自觉融入由多学所积淀形成的自我的个性与风格,最终实现个生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常见的教学风格有:

理智型教学风格――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情感型教学风格――情绪饱满,充满激情;

幽默型教学风格――机智诙谐,妙语连珠;

技巧型教学风格――教法技巧,运用自如;

自然型教学风格――亲切自然,朴实无华;

……

个性教学就是要培养人的这种独特社会性。因此,个性教学应该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的教学组织结构,它涵盖了教学的各个方面,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变革。所以,无论哪种个性化教学风格,都应该有如下几点内涵为前提:

第一,教学的目的是发掘个性潜能优势,使每个学生建构完善并实现自我。

第二,课程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现在建立课程的选修制度就是适应学生主体多样性的需要。

第三,学习的评价是即时性和诊断性的,教师不把评价视为终结性、结果性的检测手段。

第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五,教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爱好,尊重个性,并提供与每一个学生相适应的有效学习机会。

个性教学也就是适应性教学。分化教学和全纳性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个性教学要求教学安排适应有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从教学目标来说,个性教学要求教师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支持所有学生的成长,为全体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教学过程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个体成功的过程,则是全纳性教学。

二、教学个性是如何显示出来的

一是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的授课内容应该自己精心设计和选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要超出教材的范围。教材只应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或指导性用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用教材,要具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既要活用教材又要拓展教材,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去剪辑教材,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创造。在授课时可选择部分经典内容给学生介绍。讲授的大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选择,每学期都应该写出新的教学讲义。教学内容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重大进展和最新成果,同时又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正确引导性,教师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引向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二是看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不应该由学校统一规定,教师有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把其他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不能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粉笔和嘴巴,就认为他的教学手段落后。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我们强调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反对任何教学内容都单纯的用一种教学手段,我们的施教手段,包括教学方法要跟得上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还要跟得上中考、高题的设计理念。应该重视个性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根据班级中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实现多样化的统一。

三是看教师对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师在授课形式上应该有高度的自和选择权,教师要学会跳出模式用模式,要具有活用教学模式的能力,要学会因材施教,在授课形式上可以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教师,对学生课堂上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一般以一种方法为主导,融合进多种方法,在讲授中有学生的辩论,有阅读,有思考,有操作,有总结,形成一种优化组合的教学结构,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社会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基本内核,是使一个人与其它人区别开来的特性。

三、结束语

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使之呈现百花齐放和多元化的局面,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管理者和教师的作用,是值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思考的问题,重点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更应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葛亚莎.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

[2]王柳行.论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与管理,2007.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6

二、教师教学个性缺席的原因浅析

新课程改革总是给人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但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些非常棘手和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教师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个性?是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还是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过重而无暇顾及?教学个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严重的缺席状态,造成教师教学个性的根源涉及到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第一,教学体制和评价制度的禁锢。

这种禁锢突出表现在教材、考核方式方面。“教材”限制了教师对知识的个人诠释的空间。新教材的“留白”与部分知识点的调整体现了课改的方向与目的。“留白”赋予了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可以彰显自身的教学个性。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按照知识储备的慢节奏获取全部的知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课程改革追求自主和探究的前提下,仍然需要考试制度把关,而“教材”实则为应试制度的化身。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现实的条件不允许教师随意选择取水工具的形状,取水量的多少都被“教材”这一模型限制好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落实教材的知识点,习惯于尽可能依据大纲要求教学。这种状况使得教师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自主诠释知识的愿望。美国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中指出,专业工作是指专业人员对他们本行工作拥有特殊知识并在工作中能够享有较多自的职业。在现实情况下,教师受到行政权力的制约在教师专业自中处于服从的弱势地位,学校教育过多受到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自丧失,从而难以形成完善的教学个性。另外,虽然我国实施了各级教师的评选制度,但考核的方式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率等量化手段衡量。教学评价方法标准化、绝对化。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师形成教学个性。而评价标准的细化是为了更加全面地考量教师的教学活动。但是如果将标准作为不可变革的、唯一的评价体系,则反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造成教学个性形成的障碍。

第二,教师主体性角色缺失。

首先,表现在日常生活的销蚀,不少教师在刚入职时激情澎湃,而随着教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创新意识逐渐单薄,失去了追求教学个性的心气。日常生活是一种既定的重复的模式,凭借传统和习惯维系。教师若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无革新与批判意识,长此以往,在熟悉的工作环境中养成了惯性的授课模式,备课时,也会根据以往类似的教学方式设计课程。刻板地遵循教学步骤、教学流程使教师个性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其次,教师专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和进取心弱化,使得原本作为理想的教师职业成为简单的谋生工具,长此以往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举一反三、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学风格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并且将知识内化,融入教师个体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形成深厚的理论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教学个性的形成还应当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的深入把握上。

第三,系统的师范教育使得新教师思想趋于僵化。

师范生在正规的师范院校接受了包括教学方法类的实践课以及教学论等理论课程。大学专业的设置目标是为了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师范生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的机会,导致预备教师过于信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入职时,由于缺少经验过分依赖课本中学习到的原则,这种“本本主义”必然会使得新教师四处碰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放弃对理论的信任转而模仿老教师的教育经验,使得教学成为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局限于框架模型中的教师又缺乏反思能力,则难以继续提升,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

三、探讨教师教学个性彰显的路径

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制度化为教学个性的形成提供了环境和方向。在“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下,教师会自发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符合潮流的教学风格。古代的教育制度强调师生关系体现在尊卑地位上,在此背景下,教师大多形成了严谨、刻板、严厉的教学风格,形成了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增强,师生关系交往化,教师也形成了随和、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所谓个性,即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个性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与普适观念的冲突,否则将与共性无异。教师需要制定教学任务,并严格遵循计划执行,课时一定,应试的压力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度要求就会与课程标准提倡的学生自主探求发生冲突,此时,教师选择跟紧教学安排也是教学个性的另外一种体现。教师的个性喜好差异,决定了不同个性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过于差异化也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追求教学个性的教学活动中,制度化的课程标准起到了调节教学活动的作用。

首先,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改善学校的教育制度。

这里的“民主”并不是从政治学角度解析,而是指社会应当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制度是必须的,因为它是教育有序、有效的保障。教育活动应当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但不应限制得过于严格。学生的校园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制度的规范,同样,教师教学活动的细节也从上课的时间、课堂的行为、考试乃至个人着装等也都被圈定在一张无形之网中。学校过于严格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等给老师划出了多个教学,担心出现教学事故的老师则“畏手畏脚”地选择最稳妥的“讲授练考”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制度本是从防范的角度制定,为了使教学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而诞生,却最终忽视了制度也是可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的。假设教学目标既定,那么在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方法和路线上就可以给教师空间,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力。例如,只要教师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那么就将是否布置作业、选择何种方式考核的微小细节交由教师自主选择。除此之外,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当形成尊重和谐的氛围。教师获得经验无非来自两种途径,即自身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向同伴习得的间接经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专攻和擅长的学科领域以及专业方向。人人是学习之人,教师之间应及时沟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之间在借鉴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教学个性。

其次,教师应当自觉主动提高水平,养成随时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环境虽然对教学个性的形成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但主观条件则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个性的养成根本上还要靠教师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课程改革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这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新生的一代的教育素养的问题。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7

贝多芬雄浑大气的曲调是他别具风格的个性,莫扎特音乐的幽雅细腻也是其个性的使然,同样的道理,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追求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应有的个性。

1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思想、情感、体验和感悟。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

2 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条件

2.1 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2.2 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2.3 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4 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8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62-02

语文,以其特有的魅力占据着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静谧的课堂培养学生冷静的思考;浑厚的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厚重人格;抒情性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心灵更加敏感而不至于麻木;轻松愉悦的课堂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讨论探究的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可贵……通过不同个性课堂的开展,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使个人品格朝着健康、健全方向发展,也为他们提升个人综合性素养提供了保证。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在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个性化教育对于语文教育与学生素质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人们在教学实践领域不断反思和探求,个性化教学已成为语文成功教学的必然取向。个性化教学是对个体差异的一种适应、培养和发展。在个性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学目的是发掘个性潜能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水平,建构完善的自我并实现自我。课程应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以适应学生主体多样性的需要。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和文本的多义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适宜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语文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依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依靠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可以生长的温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打破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期待心理

所谓模式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程序化作业方式,在上个世纪就有黎锦熙创设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朱自清创设的“四步教段”、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等等。这些体现了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独特感悟,也是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更新观念上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人们尝试着以新的教学形式超越前人,不少教师又期待着有一个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旧的模式被打破的同时,新的模式可能又产生了。模式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是人们产生模式期待的重要原因,某些专家的肯定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模式的期待心理。但由于每一个人的个性养成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因此,轻率地让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前行从根本上与时代所提倡的个性化是背道而驰的,谁也不能以自我实践的体验去界定一个统一而规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追随者往往会忽视了个性建设,在模仿中丧失了自身特点,同时脱离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差异,这种不能透彻领会其先进教法之实质而亦步亦趋的“死学”是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的。

二、良好的个性素质

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本就在于培养健全的心智和建构完善的人格。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其气质、风格、情感等个性品质对学生都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语文教师的个性化素质首先表现于研读教材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均出自于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笔下。可以说,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个性化资源库。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各有所专长,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感染学生,带给他们审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语文教师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必然会引发学生在某个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先导,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引发点,它会给学生的成长烙上深深的印记。此外,语文教师的个性化素质还表现于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同一时段里需要管理和监控更多的活动,帮助学生领会和履行基本的行为准则,指导和管理同时开展的活动,安排学习进程。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学生往往将教师个性品格作为模仿学习的对象,如果老师着力培养和展现上述健全人格健康个性,那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个性发展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9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6

魅,是传说中的一种妖精,即魑魅。魅力,引人注意的力量,对人的吸引力。诗人普拉斯说过,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一根丝那样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学记》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一个教师有了魅力,就是你最雄厚的资本。因为,魅力的确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内在的、本质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甚至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而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极具魅力的良师。

一、为什么要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1. 新课改的需要

千年之初,召开了建国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教学行为是这次新课改的一大显著特征。时代呼唤着个性化教学,而个性化教学却需要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成为你自己”,苏格拉底这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翱翔的方向。

但是,当前我们的课堂依然存在“照本宣科”“教学个性千人一面,教学风格互学复制”等现象,把水灵灵、五彩纷呈的教育事业弄成了干巴巴、黯然单调的制造业,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违背了新课改理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老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在召唤个性鲜明的教师。而能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正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是教师提升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

2. 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别强调:“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计,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要积蕴教育理念、探索教学艺术、研究教学规律、内练苦功、外树形象,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而竭尽全力!

3. 学校发展的需要

曾经,学校规模小、教师配备有限,教师们每天忙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工作量很大,无暇顾及专业成长或规划教育人生。现在,学校在发展,教育在不断受到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只有拥有教学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发展兴盛的根基,因此,学校要长远发展,需要一批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骨干教师来引领和推动。

4. 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以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为例,气势恢宏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但是许多学生都觉得历史学科像尘封了几千年的“文物”,在这里听不到“鸟语”,也闻不到“花香”,使这门本来蕴涵人类智慧的学科被遗忘在角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追求所谓的“共性”,而不追求“个性”,以己之昏昏,安能使学生之昭昭?枯燥无个性的讲课根本无法很好地去激活学生的兴趣,其教学注定不会有活力,更难达到某种理想的境界。

二、怎样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即个性,风格即自我。有篇说穿衣的文章“服饰不一定要名牌,只要穿着得体,穿出自己的个性和韵味,那就是一种雅”,上课和穿衣是同一理,课要上出个性,上出韵味!上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怎么去做?见多才能识广,博古方能通今,首先要深刻全面地了解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来激励自己,然后进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研究,朝着合乎自己的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让自己的长处更长、优势更优、强项更强,把最好的一点发挥到极致,也就是要“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那么,到底有哪几种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类型呢?

1. 理智型风格。表现在:教师讲课时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利用思维的逻辑力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理智来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

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讲授,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的训练,还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2. 情感型风格。表现在:教师的讲课情绪饱满,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3. 幽默型风格。表现在: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一种恰如其分的幽默,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甘醇的美酒,给人以回味和留恋……

作用: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

4. 技巧型风格。表现是:教师讲课精于教学技巧,充满着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然,组织严密,搭配合理,有条不紊。

作用:就学生掌握知识而言,这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教学风格,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所实施和追求的一种境界。

5. 自然型风格。表现在: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

作用: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它虽没有江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

当然,教学风格不可能只有这样几种类型,从其他角度当然也可以归纳。而且归纳的上述几类风格间也不是完全割裂无联系的。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互补的,只是某些教师更多或更鲜明地体现着某一特殊类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养成是长期积蓄后个性灵光的闪现,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实践过程,是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探索、锤炼和追求的结果。

三、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有什么意义

1. 找到“自我”――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美

吴非在《不跪着教书》中的《呼唤风格》一文中就指出教师中存在着严重的迷失自我、没有个性的不良现象。松,苍劲雄伟是它自己的美。菊,卓尔不群是它自己的美。竹,坚韧挺拔是它自己的美。因此,我们也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演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美丽,这样才能成就学生追梦飞翼的理想,帮助学生奔向成功的彼岸。

2. 找到感觉――工作着并快乐着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笔者认为想幸福是一种感觉。如果我们要拥有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感觉。通常,我们教师的工作是被动的、忙碌的,所做的事情都是领导交待的、学校规定的,课上忙互动,课下忙作业,于是从心里感到累。而如果我们教师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那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为“自己而工作”,虽然在探索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给自己做事”,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从而会进入“工作着并快乐着”的佳境,让自己的生命有滋有味。

3. 找到价值――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教师个性化教学例10

1、我们为什么要搞个性化教学的实验研究

社会变革,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尊重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先要有个性化的意识。新课程、新课标的推出,给语文教学一个崭新的天地,也给语文教学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调整心态、步调,穿新鞋走新路,为新时期的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2、个性化教学的实质

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教师、学生、作者、编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感悟。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换而言之,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3、在教学中落实

3.1 个性化的教

个性化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如何体现教师的个性,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发挥自己的特长,我本人很喜欢新诗,也喜欢朗诵。所以在第三册是个教学中,我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课上我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他们,课下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推荐给他们,那一时期,在班上掀起了读诗和写诗的热潮,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组织他们召开诗歌朗诵会,分为“我读诗”、“我爱诗”、“我写诗”三部分,学生们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和喜爱,用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节课也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2)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讲课,不能仅限于教参上的内容,教师自己首先要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细致的理解,对于教参,要像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占有、挑选,为我所用,不能照本宣科。 举例:《柳毅传》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求教师要丰富、深刻、有底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先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素养的人,然后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

3.2 个性化的学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我们往往会因为课时紧、任务重、学生能力差等原因,以讲代读,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阅读,更不要奢望他们会有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有倾听的习惯。对学生的发言要听得进去,不要问完了就想着自己的答案,学生说的与自己的答案吻合还好,不吻合要么批评,要么迫不及待的将答案说出来。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学生个性的发言要重视、鼓励。让他们养成用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良好习惯。举例:《柳毅传》中对钱塘君的看法,对主题“义”的认识。以及对《促织》主题的看法。当然队显然是错误的认识要及时给予更正,举例:《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思维。有人说六年一个代沟,有人说三年一个代沟,说明我们和学生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要想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吧。举例:《流行歌曲与语文》,针对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流行歌曲中的古诗词”、“流行歌曲中的意境美”、“流行歌曲中的修辞”、“流行歌曲中的哲理”……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