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联合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8 00:30:29

联合教学论文

联合教学论文例1

2.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相比,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重视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参与性,教学参与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度,进而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两者之间是一种良性循环。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提高,为学生的思维能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实施策略

1.多元化教学策略多元化教学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从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施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时,可以增加多媒体的教学设备的使用,综合运用声音、图像与视频,使学生的分组合作讨论结果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但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多媒体的过度使用,造成原始语言文字魅力的丧失。明确小组联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学习的内容多为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能力,这也就导致语文学科的枯燥性。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注重学生发展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重合。

2.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联动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小组联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讲解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还要形成集体意识,学会尊重对手,学会服从集体决策。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还应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小组联动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进行难点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学故事引入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汇总各个学习小组的观点,逐一进行观点的点评。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丰富课堂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下,语文教师给出学生阅读篇目及指导意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联动合作的阅读模式,交流阅读经验及阅读感悟,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感受语文合作交流的乐趣。例如在朱自清散文《背影》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视频短片的拍摄,课上展示同学所拍的短片,短片播放完毕后可以分组探讨拍摄感受。在完成相关工作后,可以进行原文阅读,这种阅读感受跟平常所获得的阅读感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层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写作素材的输出过程,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写作素材的获得一直是写作的最大障碍。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能实现不同学生之间,不同学习小组之间的及时讨论与交流,对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人物、不同事件进行讨论、交流。在这种讨论与交流中,学生会不自觉养成自我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社会中热门事件更会成为讨论的焦点,写作素材的积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2.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教师教得再好也不如学生自己学得好,现阶段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在写作实际教学中,常规的文体知识、选题立意、写作模式的教授仅仅是给学生以指导作用。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使学生在分组讨论、交流之中获得写作题目的选择,借鉴他人优秀的写作模式,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改变写作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更是学生的思想结晶。在实际写作批改中,由于教师写作批改工作量过大,不能一一指出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只能指出具有概括性的,这种看似全面的写作批改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学生采取匿名方式分组讨论他组成员的作文,学生自制评价标准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这种写作批改方式不仅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还能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丰富写作教学形式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等待宣判,这种枯燥乏味的写作教学模式不仅阻碍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更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小组联动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联动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选取写作题目,放宽写作限制,使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打破教师写作教学“一言堂”局面,让学生参与写作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写作教学的多元化。

联合教学论文例2

选取2013年1月~12月将在我院我科实习的护生共140名,男22名,女118名,本科55名,大专40名,中专45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名,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带教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即按教学计划一对一地跟带教老师参与手术室的日常学习及护理工作。

1.2.2试验组:

给予联合带教。

1.2.2.1总带教负责入科培训:

即入科后前3天由总带教集中授课,第1天采取多媒体教学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手术物品的存放位置、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基本工作流程及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等,建立严格无菌观念。第2天总带教规范化示范无菌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开无菌台、外科刷手、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等,讲解常用的无菌单的种类及铺法,护生观看后亲手操作练习直到较熟练为止。第3天讲解常用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如手术器械的传递方法,穿针带线操作规范。以及常用仪器设备如电刀、吸引器、电动止血带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护生观看后亲手操作练习直到较熟练为止。

1.2.2.2带教老师负责日常操作带教:

入科后的第4天开始到实习结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强化护生前3天所学习的知识,放手不放眼,让护生反复训练动手能力,直到能独立完成简单手术的台上护士及巡回护士工作。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求护生做实习笔记,有疑问的地方多提问,布置问题让护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增强自学的能力。

1.2.2.3各教学组长负责理论培训:

在一对一带教基础上,每天下午抽出1h集中授课,主要由普外组、骨科组、腔镜组等各教学组组长以课件形式讲解本组常见手术配合方法,并对本组新仪器设备及治疗技术新进展介绍,充实护生知识,开阔护生视野。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护生的需求及学习薄弱环节,回答护生提问,探讨手术室护理方法及带教方法的改进,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1.3评价方法

1.3.1理论考试:

内容为医院制定的《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手册》中所要求掌握的手术室工作流程、无菌知识、基本理论等,采用统一出卷,统一由总带教改卷。操作考试主要为无菌操作及各种仪器使用方法等,科室制定统一评分标准,由总带教及抽取一名带教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统计。

1.3.2护生满意度评价:

科室自制带教满意度调查评分表,在护生出科时发放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调查项目有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带教效果及实习生管理5个内容,每个内容各占20分;每项内容中非常满意(20分),基本满意(15分),一般(10分)、不满意(5分);总分在8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在60~80分基本满意,总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等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a=0.05。

2结果

2.1试验组护生在理论成绩及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

2.2对于带教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提高了教学水平的均衡性:

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因带教老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老师从事带教工作不长,经验不多,加上护生实习时间较短,各个带教老师负责的手术台数不均衡等原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而联合带教,由带教水平较高的总带教及各教学组长负责理论教学,再通过一对一带教中的强化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均衡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理论成绩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显著提高。

3.2减轻带教老师负担:

手术室护理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与其他科室有很大差异,知识专业性强,加手术室仪器设备较多,实习护生难于短时间内掌握。在短短的4周时间要教会护生大量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带教老师往往力不从心。而我们通过入科时统一学习,护生们了解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护士职责与工作流程。通过总带教讲解无菌操作方法、专科技能,以及规范化示范操作,护生们在进入临床学习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因此,可以减轻带教老师的压力,带教老师只要强化护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护生多动手,不断纠正及强化护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以便在短短的4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3扩大了护生们的知识面:

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因护生们在4周之内仅能跟台有限数量及类型的手术,因而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手术室常见手术的配合方法,而通过联合带教,由各教学组组长讲解各组常见手术配合方法,进一步加强护生对我院各种手术配合技巧的掌握,弥补了实习时间不足导致知识掌握不全面的缺点。对新仪器设备及治疗技术新进展的介绍,开阔了护生的视野,拓展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联合教学论文例3

二、在实践中探索,校企双方制定合作原则

立足于现有市场,着眼于行业未来,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管理,产教结合、校企共进的运营模式,打造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过探索实践,制定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教学组织原则:专业设计围绕市场需求转,培养目标围绕企业需要转,课程设计围绕操作技能转,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特点转,培训目标围绕就业转,实训服务围绕高效执行转,就业服务围绕品牌转。构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模式创新;校本教学,模拟实验、岗位实训,有机结合;工学结合,实践第一,职业技能,应用为先;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合理配送、追踪服务”的长效办学新模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三、校企融合,共同发展,优势互补

校企双方互派教师参与教学和管理,在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培训理念等方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1.确立了素质引导型和技能导向型的培训目标,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上的无缝对接和在师资、设备、场地、市场等资源的优势互补。

2.校企双方围绕企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模块化实训、车间体验式实习有机组合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3.校企合作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办学模式、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实习就业、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创新。

4.校企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企业发展培养储备了技术员工,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和用工成本。

联合教学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92-02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种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要求的全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在这种双方或者多方一起参与的教育模式中,使得受教育者能接受到多方面的、知识面也更宽泛的教育。我国在这种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模式中,参与方中一般必有一方是国内高校,另一方或多方可以是国内另一高校,或国外某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或企业。

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使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广阔的多元化视角、敏锐的思辨能力,不断涌现出创新思维,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的发展[1],有利于国家经济、科技等综合竞争能力的持续提高。

本文在简介我国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历史沿革和叙述联合培养研究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保证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初步设想和具体解决方案。

1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历史沿革

国外大约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而我国则是经济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型的20世纪80年代,产学研合作才开始萌芽,出现诸如“产学研结合、产学研联合、产学研联盟”等多种名称虽然不同[2],但核心内容不变的合作研发活动―― 企事业单位(“产”)、高等学校(“学”)、研究机构(“研”)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或其他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按一定规则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联合在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开发活动。

1990年3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7家单位由教育部高教司召集,在京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合作教育研讨会。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则在1991年3月于上海,同时创办了会刊《产学合作教育通讯》。自此,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联合培养研究生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应用型、理论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任务。2004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3];2005年,又颁布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强调了对西部地区地方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具体政策支持。

2 我国联合培养研究生现状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两方或多方参与的研究生培养模式[4],参与方中一般必有一方是国内高校,另一方或多方可以是国内另一高校,或国外某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或企业。

国内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使国内高校之间的师资、研究生、教学设备等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利用。高校可以共同承担一些大型的、有难度的课题,研究生也可以参与其中,以培养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信息收集能力和处理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高校与国外合作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一般需要中方导师和外国导师根据研究生的情况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研究。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基础实验和部分课题研究在国内实验室进行,课题中的难点和国内无法测试的数据则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完成。通过课题组内定期的学术交流,不同课题阶段进展交流等,为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是学校接纳科研院所选送的人员,为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也可以是学校统招的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到科研院所参加相关课题研究以完成学位论文,再回到学校进行论文答辩。目前,这种联合培养方式的特点是培养计划主要由高等学校单方面制定的。当前,国家着重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成立相关学科的培养联合体,统一命题,统一招生,统一培养,联合教学,共同指导;科研院所具有相对独立的录取权,录取的研究生可以取得高等学校的学籍。如能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国内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类似于高校―― 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模式,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科点和企业商讨安排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国内高校与科研院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通常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实施,但并无统一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定义。有些将与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叫做联合培养基地,也有将企业高校共同建立的实验室或联合培养平台叫做联合培养基地。

3 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方式

由前节介绍可知,目前我国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参与方的双方或多方的角度看,主导方往往是某一高校,如图1所示的高校A,依据另一方的不同,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方式可归为三类。

(1)校校联合:这时,高校A一般是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如地方,西部院校,高校B则为师资力量较强的名校,研究生的招收录取由高校A负责,部分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的关键实验在高校B完成,学位授予一般仍由高校A负责。

(2)合作交流:这时,高校A可以是任一家国内高校,一般在中国政府与相关外国政府签署文化交流协议后启动。在北京,第1期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目前北京已有12个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基地,它们位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首都医科学大学。基地经费来源有四:①导师课题费;②国外院校;③联合培养经费;④研究生个人。高校A负责招生,部分课程和授予学位,国外一般提供课题参与机会和指导论文相关研究。

(3)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高校A一般是理工科院校,另一方可能是企业,或科研院所,或两者;高校A提供课程理论学习机会,论题的选择、论题实验研究一般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际研发问题相结合,招生可能是高校A、企业、或科研院所之一或共同协商,授予学位则由高校A负责。

从研究生录取到学位授予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工作可分为五大部分:①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其它后续管理;②研究生的录取:研究生入学前的基础数据管理,初试成绩管理,复试考试、面试与成绩管理,研究领域与推荐导师;③课程学习管理:课程与教材管理,上课管理,成绩管理;④研究进行中的小论文与毕业论文管理: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⑤学位授予管理:答辩安排,答辩过程,答辩结果,毕业论文存档与上传,毕业后首份工作去向也可归为此部分的工作。对应于这五大部分管理工作的典型研究生培养过程可用图2表示。

从图2所示的典型研究生培养过程流程图可知,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两方或多方“联合”一般发生在:(1)录取入学;(2)课程学习;(3)研究与论文三个阶段之一或同时两个或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研究生管理还处于半人工管理状态,即一个或多个信息系统并存加人工管理,特别是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情况,更偏向于人工管理,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4 亟待解决问题

研究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化是今后的大势所趋,传统的单方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信息系统尚在试用阶段,在现有的研究生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缺乏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流程中的信息支持。为保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尤其需要在联合培养可能发生的三个阶段的后两个阶段:“课程学习”和“研究与论文”规范化管理工作[5,6]。

为了规范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研究与论文两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如下几类信息表。

(1)依据各专业各培养方案,建立不同专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可能替代选修课信息表:课程名称,课程教材与参考文献,教学方式,教学时数,课程学分[8,10],任课教师。

(2)各联合培养单位的任课教师信息表: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职称,学位,身份证号码等),教师声誉,教师打分习惯等。

(3)学生行为结果信息表: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以前学习经历,以前学位,身份证号码等),学生业余爱好和习惯行为,学生所参与的课题,学生发表的期刊或会议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后首签单位信息等。

这三类信息表的建立,就是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该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公平更客观地评价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和培养质量。具体实现时,每类信息表可能对应于多个数据表,相关数据项中有些项目是偏主观的,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R].

[2]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3] 田露.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 高兴武,胡涌.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研究,2010(11):42-46.

[5] 陈闻,余勇.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 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41-45.

[6] 李军伟,贾运锋,梁士楚,等.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18.

[7] 梁子娟,赵蔚,段红.终身教育背景下“学分银行”的设立[J].远程教育,2012(1):78-80.

联合教学论文例5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对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逐渐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的日程。本文结合产业需求的实际,论述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就业引导等,全方位阐述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而开设与逐步发展的新专业,从其专业覆盖的范围来看,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目前机、电、控制、通信等专业的融合,其专业特点即是对现有的专业技术和领域的整合,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行业应用密切联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社会需求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规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产业急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在这一培养目标引导下,学生应能够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史,掌握物联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物联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多专业知识的融合渗透,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国外最新文献、新技术应用的获取技能,培养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从多领域、宽口径提高培养质量。

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按照分块设置思路,依据学生四年学习时间内的自身特点,按照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脉络进行课程规划。通识类课程以宽、广、新、全为设置依据,在课时内使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产业获得较为全面的了解。公共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目标,引入日后工作必需的数学、物理、英语、工程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类课程应着眼于专、精、深,以点带面,在课程规划上,应密切联系物联网的专业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掌握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类课程设置应面对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总体规划实施能力。

在课程规划上,应注意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全、专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既要反映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综合特点,又要突出物联网专业的深入、综合的特点,将传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鼓励自编教材,以弥补已有课程的宽泛、繁杂、陈旧等不足,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易理解等要求,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

二、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物联网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市场应用和行业背景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取舍、与时俱进,才能使教学与实际密切联系,做到所学即所需、所需即所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密切联系产业需求的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并通过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深入掌握其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以做到与市场同步,与需求对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在教师队伍配备上,要突出对业务知识的深入把握,适当增加在一线工作的业务精、目光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将需求与教学直接对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知识点众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的效果难以凸显。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将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直接对接的章节知识列为着重讲解的部分,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较短的课时内使学生获得实用性强的理论和技能,同时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梳理,以需求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串接,使学生始终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始终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实际密切联系和结合,并能够通过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提升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需求导向的实践技能培训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密切结合需求的实际,着力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上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与需求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依托,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联网技术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涵盖宽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可以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增加课程设计学时,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需求目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在编程能力培养上,通过程序设计,引入工程需求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编程训练,掌握面向对象进行开发的思想。在掌握网络指令和协议设置上,通过路由交换课程设计,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熟悉路由协议。在传感器应用设计中,结合具体的行业需求目标,引入各种物理传感器的应用设计,掌握常用传感器应用设计、信息处理、显示和传送等。

结合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对目前嵌入式设计的市场需求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深入学习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要求、软件硬件设计、综合测试等多环节应用。结合网络技术,深入学习以物联网实际需求为主的网络架构知识,重点掌握Zigl)ee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组网规范,通过实际操作搭建有效的无线物联网络。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编程任务。

四、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产业需求的实际,开展立体化教学。既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又强化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社会、企业多方面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物联网产业的可用之才。

[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物联网的大学信息化教学辅助实验平台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5)

[2]孙冠男,高校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探索[J]软件导刊,2013f 9)

联合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05-02

一、引言

中外联合培养或者合作办学是中国很多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联合培养可以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与国际接轨,开拓中美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成为适应国际环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工商管理研究人才。

国内学者对联合培养或者合作办学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如魏航(2012)[1],董俊虹,董芳,王润孝(2009)[2]邝继霞,罗尧成,孟媛(2010)[3]等学者,综合比较了中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指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的指导作用;增加选修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与实用性课程,加大研究生选课的灵活性等合理性的建议。

在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刘春惠,王站军(2012)[5]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位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术型研究生应注重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注重创新;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国外以“研究生教育合作办学”为主题的文章很少,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二是WTO与高等教育:三是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学历、学位的互认等。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讨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培养方案的某一方面,很少文献关注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或者联合培养的具体机制的设计问题;另外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于本专科层次的比重较大,而针对研究生层面的还是相对较少。随着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增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如何保证合作质量,使合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联合培养的课程和学分问题

联合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关专业课程的安排,在课程的类别和具体的课程选择上,我们和美国的学校基本是相似的,就是具体的学分和教学方式方法还有一定的差异,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注重案例教学。(1)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提高教师英语授课水平。国内高校必须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开设三门以上的英语教学专业课程,这就对我们专业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虽然加大了对双语课的投入力度,但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学生的反应并不好。以我校本科双语教学为例,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总体评分低于普通专业课的总体评分。这个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另外一方面和专业课老师的英语能力也相关,需要继续加大师资的投入。(2)增加与时俱进的国际和本土案例教学。目前国内硕士培养的专业课程讲授要么专注于理论,忽略实践;要么案例陈旧,不符合时代潮流,不能与时俱进。既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增加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更不能满足联合培养模式下美国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因此要一方面督促老师实时更新案例;另一方面要鼓励老师主动编写案例;第三要建立专业课课题小组,建立案例教学数据库。

2.合理化学分分配。关于学分认定,大多数美国高校对国内研究生的学分认可程度低于对本科生学分的认可程度,因此国内的学分转换比例比较低,大约占整个学位要求学分的1/3,基于此,我校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学分分配比例如下表1。

随着联合培养的不断展开,美国学校对国内高校认可度的提高,国内的学校需要争取更多学分的认定,这样有利于扩大我们学生参加的规模,降低学习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英语授课能力的提高;第三,也可以延长美国学生在我校的学习时间,有利于扩大我校的国际影响力。

3.毕业论文方向的革新。美国的MBA学生一般来说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但是有相当多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这点可以和国内学校结合来重新设计。对于联合培养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毕业论文的侧重点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国内外学生合作调研的方式,即同时在双方所在的国家针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企业问题解决方案。

三、联合培养的学生导师问题

1.双导师培养的界定及必要性。由于联合培养涉及到中美双方的学生,因此我们会给每个进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配备两位指导老师,一方是中国的老师,另一方是美国的老师。中国的老师和美国的老师在研究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性。两个国家的导师都不仅有责任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对方国家的文化、经济等环境,融入到对方学校的学习中去。

2.导师的选择指标。(1)中方导师选择的标准。国内导师不仅需要和中国、美国学生经常交流沟通,还需要和美国导师间进行合作交流,这就要求国内导师要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导师的科研能力对学生的研究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导师对该培养机制的认可程度和加入的意愿决定了导师对学生的投入。(2)美方导师选择的标准。相对于国内导师英语能力已经不能作为国外导师的选择标准,所以我们主要从导师科研能力、导师沟通能力、导师教学经验、导师对联合培养机制的态度四个方面来评选。

四、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到目前为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师的学历与科研水平)、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社会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等。但这些指标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评价的,我们选用了相对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进入该培养机制的学生数量、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联合培养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与文章发表情况与学生就业情况等。

本文主要是基于我校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分析了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学分分配、双导师制等问题,讨论了联合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并不深入。另外研究还有很多没有涉及,比如双导师的激励机制设计、联合培养学生满意等等,这些将在以后的研究进一步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2).

[2]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联合教学论文例7

教学研究联盟是指打破校际界限,组成以教学研究为主要指向,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补、合作共赢为主要目标的合作伙伴。它有准入条件、共同目标、工作计划和总结评价等,是一个去行政化的教师研修组织。那么,如何让各校联合起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呢?这就需要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大家都关注并充满参与热情的研究课题。一般来说,直面教学与课堂的研究课题是学校与教师都愿意参与的。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研究”这一课题,希望从教师进修学校的层面,就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问题作一些探索性研究,提出一些能提升校本研修效能、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联盟建设措施与策略。

一、教学联盟组建的策略

1.直面课堂,选择课题

要形成一个长期有效、囊括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联盟,确立一个大家愿意共同探索研究的课题是核心。这个核心课题确立得恰当,联盟的人员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联盟就具有凝聚力、竞争力,联盟和身处联盟之中的教师就能在其中获得持久的成长力和支持力。为此,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以“共同关心、直击课堂、抓手明晰、指导有力”为原则,广泛征集、遴选课题,并确立了“中小学各学科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为本联盟的核心课题。该课题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基础、需要和可能出发进行学科学习设计及实施,直接干预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它为教学联盟指明了研修方向。

2.源于实际,形成课题群

“中小学各学科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是个大课题,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环节。想要在联盟中体现个性、凸显风格,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必须围绕核心课题再作一次选择,确认符合实际、满足需求、针对问题的子课题。例如,“以学定教,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行动研究”、“学习任务单在小班课堂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学习单’在作文教学中的设计和运用的研究”、“‘数学广角’教学中,学习支架设计的案例研究”、“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等等。在“中小学各学科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下,联盟中有3项课题在浙江省立项,有8项课题在嘉兴市立项,有41个课题在海宁市(县级)立项。形成了在同一平台上,既指向集中又各具特色的课题群,为联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基础。

3.自主加入,健全系统

在宣传发动、自主申报、严格遴选之后,一个为共同探索“学习设计”的操作策略,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即变“课堂”为“学堂”为目的,以补充、改进、完善校本研修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的办学品位,促使学生优质、自主发展为己任的教学研究团队诞生了。联盟主要由三个系统构成,即组织系统、保障系统和维持系统。在组织系统中,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与学习设计总课题组主要承担支持与理论指导;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主要负责协调、研训、指导等工作;海宁市的九所基层学校主要开展互助与实践研究。在保障系统中,人员与场所是基本固定的,而经费则依据协议由三方共同分担。联盟的主持单位即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承担外聘专家、资料整理汇编等费用,联盟成员单位中的基层学校主要承担课题管理、专家下校指导、教师外出培训以及承办活动的相关费用,联盟支持单位即学习设计总课题组主要承担部分活动组织、指导、培训的费用。相比之下,联盟的维持比建立更艰巨。我们从规划、研讨、培训、展示、评比等活动入手,特别加入了“文化建设”,力争营造一种独特的联盟文化,并期望在这种积极向上、不断寻求教育规律与真谛的联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下,保证“基于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能正常运作、健康发展,进而获得不因时间、地点、人员、环境等变化而改变的持久发展力。

二、教学联盟激活的策略

1.开题论证

确立了共同的研究课题,联盟启动就从课题论证开始。教学研究联盟的开题论证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是统一思想、解决认识问题;二是领取任务、解决分工协作问题。由于是联盟的启动,开题论证会直接影响着联盟是否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是否能真正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是否能实现预定目标等问题。开题论证如果能激活各方参与研究的热情与力量,研究的道路就会宽广而顺畅。开题论证会除了要求联盟成员单位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外,还要邀请总课题组专家、进修学校、教研室和教科所等部门的领导、教科研专家参加。在“中小学各科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联盟”开题论证会上,通过介绍“学习设计”作为联盟核心课题的背景、“学习设计”的基本理念、操作模式、实践抓手等,进一步明确了联盟共同的研究方向与愿景,并将“学习设计”这一总课题分解为学情分析、目标设定、任务分解、导学设计、评价反馈等

系列子课题项目,由各联盟成员单位依据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兴趣等自主选定主攻项目,做到在一致的目标下,有分有合,以期激发大家的内在需求,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讨论环节,我们将话语权交给了各位联盟成员,让联盟的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或见解,提出疑问或担忧,使他们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地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较为坚实的认识基础,真正激活了他们的研究动力。

2.组团下校

开题论证激活的是联盟的领导层、核心层和骨干层的研究动力。然而想要触动联盟内所有成员单位的教师,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联盟还必须有新的举措。比较有规模与声势的活动是“组团下校”。组团本身是联盟的优势所在。将总课题组、进修学校、各联盟学校的专家学者、名师组团,形成一个既有高层次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专家,又有基层中以课堂教学见长的实践行家,还有能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的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训员、教研员和科研员的专家团队。联盟建设之初,这一团队应经常奔赴各联盟学校,与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一起开展课堂教学诊断、面对面探讨、子课题方案论证等活动。在活动中,联盟学校要敞开胸怀迎接专家团队,在组织、宣传等方面做足文章。组团下校对于联盟、学校和教师的触动及影响都比较大,是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宣传发动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各联盟学校和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三、教学联盟维持的策略

教学研究联盟最艰巨的任务是维持长久活力和吸引力。作为包括多层次、多学科的联盟,要想形成合力、保持热度、维系活力,进而实现联盟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于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启动而是维持。为此,联盟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五大行动策略,即规划在前、培训相随、研讨同步、适时展评、建设文化。

1.规划在前

要使一个由不同层级单位参与的联盟做到研究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必须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精心制订好三种规划,即联盟行动纲领、学期工作计划、具体活动方案。联盟行动纲领阐述了团队总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学期工作计划则包括两类,一类是联盟的学期工作安排,一类是联盟成员单位的学期研究计划。学期工作计划相对比较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联盟组织的学校承办的各项活动都要先拿出方案,在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安排,确保人员和经费及时到位,进而保证活动的优质高效。

2.培训相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教师的需求,要及时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培训相随是保证联盟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保障机制。1)理念的更新要培训。我们认为观念是第一位的,没有理念支撑的实践将是盲目低效的实践。所以我们十分重视理论培训工作。由于有上海愉快教育研究所专家的支持,联盟成员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高水平理论培训。2)技术的改进要培训。“课堂”如何变“学堂”,学情分析怎么做,学习任务单怎么设计等一系列技术上的问题和一些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对于改进实践的培训,联盟成员都十分欢迎,做到了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做。3)培训与联盟建设如影随形,贯穿始终。如在“推进学习设计,提升学业效能”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和“学习设计”高级研修班中,培训者除了专家学者外,更多的是基层学校的普通教师。经验丰富者谈各种“学习设计备课方案”、“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等操作措施与策略;实践见长者上各种“学习设计备课”和“学习任务单设计与使用”的观摩课;而联盟的成员们则学学、做做、想想、讲讲、写写。让教师告诉教师“学习设计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以怎么做”是很有说服力的。

3.研讨同步

作为肩负着联盟建设使命的课题研究,定期将联盟成员召聚在一起,就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或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等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做更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研讨主题的确立始于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依据不同的话题,推选对此话题有思考和想法的不同层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人数一般为12人左右)。文理科教师相互听取对方的想法,中小学教师介绍各自的做法,专家学者或给点建议、或将讨论引向深入、或提供更新的视角。这样小范围的研讨可以保证每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可使大家对主题的探讨更加深入且更有成效。一般来讲,研讨既出于一线教师的需求,又源自课题研究本身的需要。研讨常常以课例为基点展开,即联盟先确定研讨主题,各成员单位围绕主题研究“学习设计备课方案”并组织本单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然后再借助这些课例进行研讨。为了弥补研讨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研讨,如充分利用QQ群,可使研讨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延续。像这样成系列、有主题、有例子的研讨,气氛总是热热烈烈的,总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联盟的价值也能在研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4.适时展评

当研究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情况要了解、研究要推进、经验要总结、成果要展示,这就需要进行一些以联盟为平台的评比展示活动。通过评比展示,联盟内可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使联盟学校与联盟成员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充满热情的状态,也保证了联盟的生机与活力。联盟还可以组织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活动,实现以评促研、以评促思。“基于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的一大特色是要培养善思考、会研究、擅上课的学者型教师。写作是联盟成员的重要任务。通过写作,一方面可促使教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他们及时地梳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评比出来的优秀论文、案例很多都予以公开发表。联盟还可组织面向全地区中小学的展示活动。展示活动由联盟主办,联盟成员学校依据自己研究的情况自主申报,经批准后具体承办。展示活动有观摩课和课题研究汇报,能够全方位地展示一个学校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了保证展示的高水准,每次活动都举全联盟之力使联盟内的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5.建设文化

想要保持联盟持久的活力,除了上面四个任务驱动式的策略外,文化建设是一项更符合教师群体特征,且更容易满足教师内在需求的维持策略。

(1)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能让人获得团队的归属感和情感的依附感。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宽容、理解与支持。1)宽容。任务完成时间有提前量、任务布置有弹性和可选性。尽可能地不额外加重教师与学校的不必要负担,使之与上级、学校的工作有机整合。2)理解。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注重倾听,让教师有抒感的地方。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尽量在时间、地点上作出合理安排。如每年一次的联盟大活动都安排在假期,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地方召开,除了参加研讨会外,还安排教师适当地进行休息。3)支持。在情感上,教师可以获得联盟的支持;在技术上,比如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公开课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联盟成员的倾力帮助。教学研究联盟的建立,使教师的资源和信息量都得到了扩充,视野都得到了拓宽。当联盟成员感受到支持感、有力感、归属感时,表明联盟具有较高的凝聚力,联盟建设从根本上也就得到了保障,活力也就由内而外地产生了。

联合教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3791(2015)08(c)-0205-03

要提升地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首先要明确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迄今为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静态质量方面,对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鲜有研究。为明确各因素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针对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3份),对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从而为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抽取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33份,论文成绩为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影响静态质量的7个因素: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以及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答辩陈述、答辩过程、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细节、学生撰写态度、学生撰写效率。

1.2 方法

采用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到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数据运用Excel 2010、SPSS 22和matlab2013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作用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旨在从量的角度揭示各因素对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中,各因素的影响以论文选题、学生撰写效率、答辩过程为最大,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选题的敏锐、撰写的高效和论文的透彻以及答辩的机智;其次为论文结论、研究方法、答辩陈述、论文字数、学生撰写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细节,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次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具体撰写内容以及指导教师是否负责;最后是错别字、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于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撰写论文。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论文选题的质量,培养学生高效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对论文的透彻、深入理解,同时对于指导教师的严格把关给予奖励。

2.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3,4]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与论文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相关但显著性比前面因素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不一致,可能与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有关。

相关分析说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从各影响因素与论文成绩的相关性来看,应该更注重论文本身静态的效应,即研究方法、论文选题和论文结论。从相关系数上看,研究方法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957),其次依次为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等。论文成绩与教师指导细节相关性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大,说明学生论文成绩主要是由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这些主要的静态质量指标决定,即论文成绩显在的表现形式,而与教师指导细节等隐含的动态质量指标关系不是很显著。各影响因素之间除个别之外,几乎均相互相关,故既应高度重视论文本身的静态质量,还要结合动态的过程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

2.3 通径分析[5,6]

由表1可看出论文成绩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排列,即各影响因素对论文成绩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研究方法(0.184) > 论文选题(0.177) > 论文结论(0.170) > 答辩陈述(0.094) > 学生撰写态度(0.089) > 学生撰写效率(0.086) > 教师指导效率(0.080) > 参考文献篇数(0.076)=答辩过程(0.076) > 参考文献格式(0.071) > 论文字数(0.069) > 错别字(0.057) > 教师指导态度(0.056) > 教师指导细节(0.033)。

3 结语

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成绩和1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常规论文质量评价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除均直接影响论文成绩外,三者之间相互间接影响效应也较大。论文格式方面的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和错别字,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大,但主要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

影响论文动态质量的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和教师指导效率均主要通过自身直接,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不大,与学生撰写态度容易产生对立,故在论文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考虑其影响。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的指导,并注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1996,16(1):6-10.

[2] 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3] 邱莉萍,刘军,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联合教学论文例9

关键词 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38-0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在小学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类社会发展总方向和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坚持这一方向,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教学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检验标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原则。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理论的飞跃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都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社会开放程度较低,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渠道有限,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教材中的内容,这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必须注意到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阐述,二者是指导和被指导、推动和被推动的辩证关系,随着二者不断发展,它们的结合也要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理论和实际实现高度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容

1.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思想政治课就是要将国家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尤其在民族地区,要抓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来培养其热爱社会主义中国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和民族地区发展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发展的问题,党和国家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民族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等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解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针。

2.联系民族地区中学生实际。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服务的。教师要通过理论教育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选择—内化”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超越原有观念重构主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这个创造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最终的完成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对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3.联系国际社会实际。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民族、国家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在繁荣和进步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诸如人口、环境、资源、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等社会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政治问题,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并且进行激烈较量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利用经济贸易手段外,还加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大肆宣传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和价值观念”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一些邪教组织,致使无辜的群众成为受害者。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具有信仰宗教的传统,民族地区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攻社会主义国家的突破口,一些宗教信徒被其利用,成为反社会主义的工具。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用事实说话,教育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对西方资本主义保持高度的警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谨防被敌对势力利用。

4.联系一切文明成果实际。要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引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文化成果来论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进步的过程,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推动的过程。我们要学习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先辈们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对班级中主要的少数民族学生就本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还要介绍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引导学生走出只放眼于本民族或者本国的科学文化发展的狭隘思想,培养其具有“开阔的眼界、面向世界的态度”,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其他文明成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1.正确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条件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不懂或者一知半解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是其主要目的,但是为了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标,理论知识是重要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选取的材料、例证要有针对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正确、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尽量不使用二、三手资料,不可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部分或者个别语句、概念的认识上,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防止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二是运用所学的间接经验认识直接经验,教师运用间接经验学习直接经验主要是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正确把握。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把教材中的理论钻深、弄懂、将之融会贯通,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理论。

2.了解实际情况是重要条件。

一是了解社会实际。邓小平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理论讲解清楚,教师必须运用实例讲解,但是在选择实例时既不能是街谈巷议的传闻也不应该是无中生有的社会消息,教师要通过报刊、书籍、新闻媒体、文献资料或亲自深入到民族地区去收集信息。

二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受教育者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在想什么,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学生在对于国家发展大是大非问题的理解上相对容易,但是一旦牵扯到民族、宗教、文化、语言等问题时学生的具体思想实际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从理论上讲解比较困难,要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就很难达到思想疏通的效果。民族地区由于宗教、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生活体验具有特殊性,加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学生思想观念保守,体现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是对新的信息接受慢、理解困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生活环境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教学案例能够符合学生生活和思维特点。

3.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是关键。对于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理论联系实际关键要抓住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理论具有一般性而实际具有具体性。将抽象性的理论转化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之中,找到与一般理论相一致的具体实际,使教学中的理论与选取的案例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当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就能很好的解释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教学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取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对于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少数民族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成长与民族发展、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就要着眼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为载体,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和解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二是组织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思想政治课根本教学目的是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方式,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借助于课堂学习获得的感性认识,锻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良初,廖思伦.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4):46-49.

联合教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16-02

教育发展总会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会深深打上文化传统的印痕,教学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文化根基而任意创新。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苏联教学论的发展及形成中得以验证。

一 苏联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

1.独特的二元文化结构

在苏联时代,由于文化传统主体的不易变更及有意的推动,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俄罗斯民族一直面临着两大矛盾:(1)东、西方的矛盾,即地理上的文化碰撞;(2)上、下层的矛盾,即社会构成上的文化差异,这两大矛盾是俄罗斯文化整体特性的一个表征。

俄罗斯地处欧亚之间,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这种地缘政治条件,使俄罗斯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东西文明结合部的烙印,使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独特的二元性。俄罗斯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沉重地来回于世界文化的两极之间。在两个文化内核之间发展的思想冲突是“文化骚乱”的强大源泉,同时又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因。俄罗斯是一个农奴制持续很久的国家,席卷欧洲的启蒙之风未能吹醒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又拥有一个与欧洲任何一国相比都毫不逊色的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来自欧洲的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上层色彩,而传统的东方宗法制文化始终影响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居民――农民。这种东西方文化冲突和渗透造成了俄罗斯近代文化发展中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分离和对立。因此,发达的上层和相对愚昧的下层之间的差异,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形成俄罗斯民族特性的原因之一。

2.浓厚的集体意识

在苏联文化传统中得到广泛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它源于俄罗斯古老的村社思想,即村社文化。俄罗斯村社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上重视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价值观念上强调集体和谐,民族性格上重视邻里关系的和谐,缺乏理性精神。俄罗斯传统的古老村社文化以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精神依托、关系权重等方面集中指向“集体”元素为典型特征,其在历史发展中演变为一种“社会基因”,使俄罗斯人天性地带有对集体根深蒂固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对国家的崇拜。同时被“集体”包容和包裹的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被压制和抹杀,遵从集体意志、牺牲个人利益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地位

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种跨度极大的根本性革命,是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质变。政体制度上的阶级换位,决定了首先必须将观念意识形态彻底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必然成为苏联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以其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相比较文化传统的其他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因为这是教学论研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下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着重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重大影响。

二 文化传统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苏联教育家们明确地指出:“苏维埃教学论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从认识论角度来考察教学现象,是苏联教学论体系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贡献。

1.教学价值取向

受文化传统中认识论的影响,苏联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知识反映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因此,苏联教学论秉持主智主义,追求学科知识的客观化或外在化的价值倾向,认为教学就是要“以有系统的科学原理的完整知识把学生们武装起来”,旨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难发现,苏联的教学是围绕知识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进行组织的,注重预设知识的顺利传递,核心是有效掌握(内化)外部知识、外部技能。

2.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苏联学者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教学过程,肯定了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过程,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点”,同时也认识到了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性,表现在以间接经验为主、有教师教和有教育性。基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他们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阶段、步骤)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新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这基本反映了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一般规律。

3.教学目的

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以前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苏联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如凯洛夫认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师有系统地和循序渐进地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和坚实地学会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并且在积极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使他们每一个都养成与共产主义教养任务相适合的品格”。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了对世界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即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提高并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

4.课程与教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苏联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总体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但是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及其认识的客体都具有特殊性。与一般认识主体不同,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尚不能独立认识客观世界。学生认识的客体也主要不是直接的客观世界,他们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掌握人类在千百年中已经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如凯洛夫指出:“所谓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我们理解为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者的连环。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因此,课程主要是以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为主,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也由国家统一安排,通过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全国同级同类学校提出统一的课程标准。甚至教材的编写也由国家专设机构统一进行,教科书应包含各学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采用确定不移的、颠扑不破的原理,而不是在科学上尚无定论或正在争论的意见。

5.组织教法

苏联教学论研究者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过程特点,强调了班级授课制应是苏维埃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借鉴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的种类,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另外,提出划分课的类型的根据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每种类型的课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称为课的结构。他们还对上课、备课和家庭作业指导做了具体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教材的传授来获得知识,因此围绕知识学习,主要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6.教学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苏联教学论以此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说,它的检验也是以实践为标准的。但是,教学认识的检验还有不同于人类一般认识的检验的特殊性,即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不是直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的,而是大量通过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考试来进行的。因此,形成了以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为主要目的,以分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检查与考核理论体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学生自我检查的重要性,指出:“学生本人认识到检查知识对提高知识质量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极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重视自我检查。”

三 对我国教学论发展的启示

由于受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我国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客观地说,苏联教学论比较科学客观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自觉将教学活动提升到认识论的高度来研究,从根本上确定了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而为科学地揭示和把握教学规律以及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家,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的理解上发生了偏差,甚至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误解,进而影响了教学论的科学性。如存在哲学代替论和心理学化的简单化倾向,引经据典的教条主义及政治诠释色彩浓厚,等等。因此,仅用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现代教学论的唯一哲学基础,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当前,我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是本土特质缺失,或者说没有形成教学论的中国流派,其深刻根源就在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社会断层,因此它便历史地存在着一种不加批判地盲目移植国外教学理论、与本国教学传统相脱离的状态,缺乏富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学基本概念和话语表述体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们对国外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学习和借鉴,需要从其所赖以产生的不同文化传统来重新认识、比较和研究,并在理解它们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形成现代教学论的中国流派。

参考文献

[1]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与传统的村社文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9~36

[2]〔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55级学生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