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研究

时间:2023-05-09 15:39:33

摘要:戏剧表演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主要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塑造舞台艺术形象,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 戏剧 表演 训练

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研究

戏剧表演艺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承载着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需要戏剧表演者熟练掌握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当前,在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基础训练中仍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不断磨炼表演技巧、夯实基础、体验生活的人生百态,从而整体提高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戏剧表演艺术长远发展。

一、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经济条件已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愈发重视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而戏剧表演作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艺术项目,不仅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汲取了多个朝代、多个地域、多种风格浓缩而成的精华。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戏剧表演是我国人民独特的智慧结晶,在时间的推移下戏剧表演逐渐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认同。现代戏剧表演相比于传统戏剧表演,前者并非语言、肢体表现以及舞台的简单结合,而是侧重于精神和内在层面的表现。戏曲表演者既需要运用优美的语言推动情节发展,又需要基于多个角度展现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魅力,从而为观众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戏剧表演。但需要注意的是,戏剧表演者若想充分体现出戏剧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在日常训练中不断磨炼基本功。在戏剧表演教学中加强基础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戏剧表演者肢体动作的柔韧性,通过日复一日的基础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肢体的柔韧性与灵活性,促使学生在正式的戏剧表演中以优雅的形体姿态传达出戏剧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对戏剧表演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达方式进行训练,有助于深化戏剧表演者的语言深度与广度,并为戏剧表演赋予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以及审美趣味。由此可见,在戏剧表演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好基础性训练至关重要,尤其体现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心理素质等方面,并且扎实的基本功还能推动戏剧表演者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思维上的拓展和延伸,真正为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的特点

戏剧表演本身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目前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与喜爱。实际上戏剧表演并非简单的行为艺术,更是一门重要的语言艺术。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受众群体对戏剧表演在精神层面的审美表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戏剧表演者在当前发展阶段更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与表演技能,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加强基本功练习以及语言和形体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戏剧表演教学中必须对基础性训练予以高度重视,确保每位表演者都有扎实的基本功,以此保证整个戏剧表演过程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由于戏剧表演涵盖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既需要戏剧表演者融合声音、形态、舞台等要素,又需要在表演过程中综合表现出戏剧的形与色,因此戏剧表演者在基础训练中必须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与形体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训练,着重强调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的综合性特点,真正将戏剧表演的独特魅力全面体现出来。实际上基础性训练并非简单、机械式的训练,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突出强调戏剧表演教学的趣味性。例如,相关教师在语言基础训练中应有意识地融合不同地域戏剧中包含的方言,并指导学生学习不同地区的方言知识与表达形式,促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在基础性训练中大胆创新,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形体训练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带领学生观看各种不同的戏剧表演视频,要求学生深刻体会形体表现在整个戏剧表演中体现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基础性训练并非严苛、死板的训练,而是需要融入多种趣味性元素,帮助学生理解戏剧表演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三、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开展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增设了戏剧表演专业,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仍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戏剧表演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其在某种程度上树立了我国精神文明风尚的重要旗帜。在媒体技术广泛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我国戏剧行业逐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而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尝试通过拍摄影视作品来发扬戏剧表演艺术,其对各种先进的戏剧表演知识和技巧充满了渴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紧跟新时展步伐,将戏剧表演设为重点课程,还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戏剧表演功底,使其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但在现实因素的影响下相关教师必须正确看待教学方法、学生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大部分学生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戏剧表演技巧训练,在表演过程中过度关注自身外表和形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会过度关注外表在戏剧表演中起到的作用,严重忽视了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实际上戏剧表演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表演技巧,但大部分教师在基础性训练中只是带领学生重复完成语言、动作上的练习,并未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和爱好,使得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无法产生代入感,由此导致整个表演过程缺少基本的情感表达,甚至出现戏剧表演流于形式的情况,无法与观众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共鸣。

四、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基础训练方法

戏剧表演对学生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将文化素养转化为自身独有的戏剧艺术形象。与此同时,戏剧表演者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剧本中的人物角色,充分表现出戏剧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近年来大多高职院校都对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还突出强调基础训练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戏剧表演中涉及的各种高超技巧,教师应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表其对戏剧表演的看法和见解。

(一)想象力训练

戏剧表演并非单一的舞台表演,而是需要戏剧表演者将戏剧内容与舞台表现相结合,因此戏剧表演者仅凭借高超的技艺与表演技巧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更多的是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高度的思维发展能力。想象力作为每位戏剧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需要戏剧表演者将自身与舞台表演相结合,促使观众感受到戏剧表演者传达出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良好的想象能力还能为戏剧表演者提供强大的动力,进一步提高整个戏剧表演过程的创造力与感染力。基于此,教师组织戏剧表演者参加基础训练时,必须将重心放在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此为后续的戏剧表演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大部分戏剧表演者都需要将想象力作为创作的来源,而想象也会贯穿于戏剧表演者的整个演艺生涯。在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中若忽视想象力训练的重要性,就会使得戏剧表演者在后续的表演过程中面临多个方面的阻碍。针对此,在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想象力的训练,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小河边”这一情境主题,指导学生想象“在小河边可以做什么?在小河边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这件事该如何解决?事情解决后我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语言和形体表现传达自身感受到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开展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保障。在想象力训练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无实物练习中的物体想象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围绕着某个实物想象多种与其关联的物体。但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忽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甚至想象出多种与现实生活无关联的物体。在建立这种想象上的关联时,教师既需要保证想象力训练的合理性,又需要督促学生考虑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及细节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能力训练

戏剧表演者在日常训练中还需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熟练掌握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根据剧情发展灵活转变声音大小、音调高低、情感表达方式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戏剧表演者经过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因此教师在戏剧表演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训练,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戏剧相比于电视剧、电影等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在语言方面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因此教师在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磨炼学生在舞台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包含多种语言变化技巧的剧本设定相应的戏剧表演情境,要求学生上台完成多种不同的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刻画出不同人物角色的情感和语言变化,运用不同的语气、音调、音量表现出剧本中不同人物角色的语言和心理变化。当表演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客观评价学生的表演状态,指导学生结合教师的点评重新梳理、理解剧本内容,并在台词背诵和理解过程中重新掌握剧本语言的重音、停顿以及语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技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还能直观清晰地明确各种角色定位,同时保证整个表演过程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三)动作表现力训练

戏剧表演不仅对语言艺术有着严苛的要求,还需要戏剧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与体态表现能力,运用充满艺术美感的形态动作为观众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戏剧表演。但需要注意的是,戏剧表演者应避免将耸肩、摇头、咧嘴等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动作带上舞台,以免影响整个戏剧表演过程的艺术性与审美观感。基于此,在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充满艺术性的行为和动作演绎剧本,从而满足观众在精神美感以及艺术美感等方面的需求。组织戏剧表演者参加动作表现力相关的训练时,教师必须兼顾内部动作与外部动作的训练。例如,表现悲伤的情感时,戏剧表演者不能只做出伤心的表情,还需要将伤感的情绪与外部行为相结合,从而通过悲伤的情绪表达以及痛苦的动作表现出人物内心的伤感,以此为戏剧中的人物角色赋予不同的情感,使得观众发自内心地与戏剧中的人物角色建立起情感共鸣。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戏剧表演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因此相关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形式多样的动作表现技巧,带领学生深入剖析剧本中不同人物角色的情绪表达方式。在戏剧表演中塑造人物角色形象时通常需要以肢体语言为载体,通过直观清晰的形体动作引导观众理解戏剧表演者传达出的思想情感。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戏剧表演教学的形体课程中引进了舞台技巧、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等内容,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内容增强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促使学生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度关注成品舞蹈的排练,忽视了攀爬摔打、戏曲身段等基础性训练。实际上这些训练才是戏剧表演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需要相关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并将戏剧表演教学与形体训练进行有机结合。

(四)生活体验训练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戏剧表演教学中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从中提取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进行加工,进而不断丰富戏剧表演的内涵。这也意味着戏剧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还需要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阅历,但这对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在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台感受不同故事中的喜怒哀乐,要求学生将自身情绪带入故事情节内,或者根据教师指令的主题内容发展故事情节,将学生带入教师规定的情境内,使其体验多种不同的复杂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教师并未积极与学生形成互动,也未认真观察学生的情绪体验情况,由此导致整个情境体验过程流于表面。针对于此,教师可以从模仿着手磨炼学生的观察与领悟能力,通过外部形体动作带动学生对内部情绪的理解。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流密集的区域观察人生百态,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活阅历,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领会其对生活的看法和感悟。体验作为加强戏剧表演者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举措,在体验基础训练中应重点关注人物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戏剧表演艺术本质上属于人的艺术,需要学生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将生活作为戏剧表演创作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体验生活的正确方法,将学生带入人物角色情境中,促使学生深刻、细致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传达出戏剧表演艺术的内涵。学生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后,还需要将自身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反映到舞台上,也就是通过外在的体现表达人物角色的精神状态、个人情感及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整个戏剧表演充满鲜活性。基于此,戏剧表演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体验和体现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戏剧表演创作过程中以体验和体现为着眼点,不断渗透人物角色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与鲜明个性,以此奠定坚实的戏剧表演基础。

五、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方法改革的有效对策

为推动高职院校戏剧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改革,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将重心放在夯实基础、磨炼技巧、生活体验等方面。在戏剧表演专业的基础训练中应及时转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体验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体验生活,尽可能将时间控制在一个月左右,促使学生在持续的时间段内体会到环境、人物、事件、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特定的情境内体会不同的人物表现。在基础性训练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表演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积累相应的表演经验和技巧。实际上日常训练与实战表演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不同,在实战表演中可以观察到日常训练中难以发现的问题,促使教师精准掌握学生个人以及集体在舞台呈现与协同合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戏曲表演教学的基础训练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融合,但这种融合并非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的单一形式,而是需要同步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的表演技巧后,再完成后续的戏剧表演创作等方面的内容。在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双向的动态化专业选择,如学生可以参加与戏剧表演相关的专业训练,即戏剧文学、戏剧教育、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戏剧表演教学基础训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同步发展,将特色学科基础教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将基础训练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衔接,进一步突出强调形、台、色对戏剧表演的基础作用,从根本上突破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方法过于单一的局限,在保留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时展的新方法、新理念,从而充分满足现代化戏剧表演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紧密围绕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基础训练改革,结合戏剧表演基础教学结构探索相应的实践应用方法、手段以及技巧。针对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的问题,相关教师还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着手进行创新与突破,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戏剧表演基础训练的积极性,以此构建一套系统的师生互动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戏剧表演教学中基础训练的实效性。

六、结语

基础训练在戏剧表演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突出强调基础训练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也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艺术语言和形体表现技巧的重要举措。在外界环境与内心认知的双重作用下,戏剧表演者不但能将戏剧表演的独特魅力全面体现出来,还能顺应新时展趋势推动戏剧表演实现创新与改革。在戏剧表演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对戏剧表演教学的期许,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并在基础训练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此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戏剧表演。

参考文献:

[1]李政.浅析戏剧表演基本功的创新与思考[J].北方文学,2019(29):109.

[2]曹嘉芮.戏剧表演专业学生形体训练方法探析[J].艺术家,2020(12):180-181.

[3]鲁律,吴依蕾.解放天性对戏剧表演的意义研究[J].艺术品鉴,2021(05).

[4]王虹.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20-21.

[5]高峰.戏剧表演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J].北方文学,2019(24).

[6]陆瑶,于晔.浅析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1(16).

作者:杨钦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