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3-03-16 10:51:40

摘要:通过论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改革措施,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机械基础课程的发展及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机械基础 课程教学 改革研究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0引言

机械基础课程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学、机械制图等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对于各项专业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1]。属于相关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基础学科,同时,机械学科作为一门古老、传统的基础学科,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中存在一定的教学滞后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2]。目前,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以传统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授课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及任务落实分配下被动学习,学生整体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参与学习,背离了机械基础课程实践能力的创新与拓展,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3]。现在的学生尤其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和实验课程中接触机械设备及相关专业设备的机会比较少,只是通过课本了解到一些机械机构与原理方面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与知识运用[4],一些高校甚至缺乏现代教学技术及多媒体课件、录像、实体模型、机构运动模型,限制了教学形式灵活生动开展。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任务,阐述了未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机械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参考及借鉴。

1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在上课时间玩手机、分心等问题。机械基础是一门基础专业学科,需要各种技术知识的支撑,课堂上教师讲课内容多为基础性知识,需要学生下课后进行思考与理解,课堂上课程进展较快,教师阐述不详尽,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相关知识,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后续学习困难。

1.2学校教学资源及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及相关设备设施的缺乏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削弱,课堂上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5]。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硬件配套及教学上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在考取证书前对理论知识学习、配套实践设备掌握脱节严重。机械基础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建设历时较长但可借鉴的教材教学方式不足。随着目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提升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网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大多数高校没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目前,很多校园网机房基础设施陈旧、配套设施老化,难以支撑现代化教学设备。

1.3科研教学体系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在高校、科研院所及高职院校中进行机械基础教学,应该保证教学任务与科研进展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但是目前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科研成果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与保障制度,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及科学研究质量,对基层教学组织的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质量有关,还与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责与任务主要是制定专业教材、课程和评价体系、教师考核制度等,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当前,高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教育型人才,注重提升教学与科研建设,忽视了高职院校管理人才与团队的建设,导致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方式简单,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教学质量缺少硬性的评价指标,教师的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对于学生的成绩缺少科学与客观的评价分析措施,对于教师教学质量、教材改革等不重视,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等,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2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2.1优化课程教学资料丰富课程教材,定期组建骨干教师进行市场调研与研讨,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资料,保证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丰富网络资源数据库及线上教育模式,助力学生的课程学习[7]。

2.2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只有在掌握理论知识及进行实践运用后才能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目标。但是由于课程教育学时所限,且一般院校缺乏相关实验、实习操作手段,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及实训要求,导致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难以达到课程要求。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等工科基础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精简非重点内容,把重点放在机械设计与实践结合等方面。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增强学生对机械生产及制造工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3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实施体系

3.1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相关设施的建设目前,为了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科研素质,很多高校在校园网上建立教学资源库,并且购买了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数据库等,但是这些资源利用率却不高,学校应该组织定期培训,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数据库,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习,通过网络开拓视野,提高个人的能力,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专业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8]。

3.2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管理加强对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的管理工作,实行学院主要领导负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学科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相关负责人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将教学制度管理和教学管理各项职责逐条细化,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环节中,形成互联互通、严密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

3.3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的形式,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机械基础属于传统的基础教育学科,属于基层教师的教学范畴,教学组织的工作量较重,一位教师需要担任几个班级的课程,课程量多,任务较重。基层教学组织,如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机械基础、电气技术等基础学科,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织,但是也是高校极易被忽视的一个组织。未来,学校方面要高度重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工作,而对于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来讲,其不但要完成组织工作,同时还应当积极与教师配合,完善相应的科研任务,加快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发展,从而实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强化学科发展、科研与基层教学之间的连接,鼓励跨学科、跨院系组建基层教学组织,加强科教协同工作,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建设,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构建高水平基础教学,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优化,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管理制度,积极组建一支高校基层教育团队及骨干成员,定期进行教学讨论及市场调研,动态调整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及授课方式、内容等,保证学生接受到最先进的教学。

3.4鼓励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应该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从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动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作,及时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教师按照学科特点、研究方向、班级组成特点等建立教育教学模式。在新引进青年教师后,团队应该采取“老带新”的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并对新进教师进行严格把关,必须要确保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标准后再参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赴企业或国内外高校进行专门培训,积极学习专业的先进知识,接受本专业高级教师及资深人士的指导,从而实现教师个人应用型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全面提升。

3.5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需求,信息化教育模式及线上教育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有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引入课堂中,例如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教学资源,替代传统的板书向学生授课。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因此,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识的传递效率。另一方面,采用信息化授课方式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也可以保证教师有更多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信息化教育还可以方便课程负责人或其他听课教师进行远程听课,方便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图2),提升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

4结论

机械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传统工科基础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本研究通过论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提出未来机械基础等基础课程应该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相关设施的建设、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管理、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的形式,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等,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机械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玥芳.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8):66-68.

[2]刘大鹏,柳鹏飞.优化教学策略让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更有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2):114-115.

[3]张宇.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2,8(7):180-182.

[4]石静.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4):152-154.

[5]王亚男.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艺术,2022(3):31.

[6]相宏军.“互联网+”时代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4):165-167.

[7]周丽萍.职业院校机械基础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营销策略[J].营销界,2021(Z6):149-151.

[8]马再敏.微课在技师学院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137-138.

作者:王育娟 贾龙超 单位: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