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3篇

时间:2023-02-17 09:57:01

摘要:多年来,众多校外教育机构致力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向育人模式,逐渐暴露出活动原则模糊、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师资团队力量薄弱且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现实影响因素。

关键词: 思想道德 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3篇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1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许多校外教育机构,如活动中心、少年宫等,纷纷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旨在借助教育政策、教育设备等教育资源,着力培养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创新能力、良好习惯及健全的人格,推动校外教育机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发生质的提升。

一、校外教育活动的意义

校外教育活动既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又能细化校外教育活动德育工作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生活观和社会观,从而使其在今后社会中激发潜能、学会学习,成长为新一代合格接班人。

(一)有利于明确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教育部各项改革政策中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素质教育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多加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内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发挥知识作用,同时也才能保证国家推行的校外教育改革举措取得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也是校外教育活动中需注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对明确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搭建教育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活动中心、少年宫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中需用到各种教育资源,因此活动项目开展能促使活动中心、少年宫管理人员提升重视程度,自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搭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当前,部分校外教育机构着重培养未成年人的实践技能,增设了多个实践教育平台,如“流动少年宫”“高端科普基地”等场所。教师可组织未成年人定期开展实践项目,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方式为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技能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三)有利于培育师资队伍,融入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将校外教育活动充分展开的操作者和引导者,无论在实践教学活动还是理论教学环节中都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校外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素养以及教师团队整体实力的要求也会更为严格。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项目活动时需根据项目的类别差异设计不同活动环节及实践流程。通过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教师自身也会从中获取教学经验,有助于锻炼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

二、校外教育活动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众多校外教育机构正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寻求校外教育发展新规律,为未成年人提供新的学习空间,这对促进活动中心、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校外教育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活动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健全、教师素质不够高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影响校外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校外教育机构素质教育、实践教育、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活动原则模糊,机制不够完善当前,部分活动中心、少年宫校外机构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愈加明显。虽然近几年教育部门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具体指示与远期目标,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活动中心、少年宫教育的重心。无论在活动中心、少年宫、家庭还是社会中,“唯分数论”现象十分普遍。同时,部分活动中心、少年宫的评价机制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对象,学生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并未列入总成绩中,这使得部分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校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活动平台有限,资源配置欠缺在实际思想教育活动中,活动平台的限制、资源配置的欠缺给学生校外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现实阻碍。比如,部分活动中心、少年宫如今还未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活动实训基地较少,学生缺少实际参观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活动中心、少年宫对信息化资源利用程度不高,视频录像、远程线上教育等形式实施频率不高,线上活动项目并未实现信息化,导致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现象较为明显。

(三)师资团队薄弱,素质有待提升校外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团队薄弱、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习惯校内教育,长期专注于学生技能培训,对校外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而且对选择校外教育活动实施内容和开展方法都缺乏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的能力有待提升。另外,在进行校外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项目时,还暴露出部分教师并非专业教师出身,教师团队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知识与教学技能,而且并未将活动与学生实践情况相结合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外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校外教育活动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走向正逐渐明朗化,社会形势变革速度的加快致使众多教育机构面临“如何进行教育举措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各个校外教育机构指明了改革方向,这时就需要校外教育机构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系统“大活动”格局,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创立、完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让校外教育活动在浓郁的德育氛围中深入开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完善校外教育活动原则和评价机制当前,众多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离不开活动中心、少年宫机构举行的校外教育活动的助力,因此需更加注重校外教育活动方案的制订。首先,校外教育机构应确定校外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基于未成年人追求个性、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己等特点,校外教育可丰富教育途径,选取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创新性较强的活动,并按照此类活动原则引导学生完成教育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在校外教育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思想交流会、参加红色旅游、参观文化馆等活动,唤醒未成年人内在思想意识。其次,活动中心、少年宫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应当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活动评价机制。具体来说,教师可在校外教育活动中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受众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成年人参与德育活动项目及表现成绩进行全程监督、指导、评估,提升思想道德建设质量。

(二)优化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和资源配置首先,活动中心、少年宫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需从基础抓起,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来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平台的教育优势,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学会将其运用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具体来说,校外教育机构可充分利用活动中心、少年宫、社会、政府资源,构建校外实践教育阵地、校外网络教育基地、校外流动少年宫等,不断完善校外教育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外思想道德教育氛围。其次,活动中心、少年宫应优化资源配置,将信息化教育形式运用到校外具体活动中,比如,可增设电脑室、放映厅等活动场所,增加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增加线上活动课时,为学生定期播放德育纪录片、思想教育影片、“最美十大人物评选”等视频;还可组织学生到文化之乡、道德模范村、文艺活动中心采访参观,收集教学案例,以实际案例的熏陶塑造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如此依托校外阵地、校外网络、流动少年宫等多层次构架体系,能够搭建完善的活动平台,拓宽校外教育活动维度,形成全系统“大活动”格局。

(三)建设校外教育活动教师队伍,提升其思想和业务素质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活动中心、少年宫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培育和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校外教育活动打好教育基础。具体来说,活动中心、少年宫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理论水平。比如,可为教师提供定期理论培训和校外实践进修机会,安排教师到学校或者其他活动中心、少年宫参加试讲、听课活动,积累教学知识与经验;还可派遣优秀教师到企业或国外参观实习,组织交流活动,从而提升其校外实践教育水平,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理解校外教育活动主题。此外,活动中心、少年宫应积极向社会招募教育人才,严格把关人才选拔环节,从筛选、面试等各环节严格考察,优中选优;还需完善活动中心、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工作者的规章制度,如教师绩效测评、教学测评机制等,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四、结语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从这两位教育家的思考可发现,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活动中心、少年宫要想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就需立足生活实际,在注重校内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思想德育观,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学会生活。

作者:杨锐华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2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行动。高等学校根据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特点和未来职业生活实际,整合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有利于全面提高涉茶专业大学生思想觉悟、锤炼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复合型涉茶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解读

职业道德指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与职业相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囊括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和职业、以及职业之间的各种联系。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活是否能够一帆风顺,取决于在大学期间是否掌握茶文化、茶艺、茶叶科学等前沿理论与创新技术,得益于个人在学涯过程中掌握的各类技能,但更依赖于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程度影响着茶类行业的发展进程,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茶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面临新的路径选择。

2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1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上看,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引导大学生在遵循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求职立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落脚点,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上看,引导学生分析自我维度各因素、了解职业维度状况、确定职业目标、规划实现路径、寻找实施方案,其目的就是利用职业发展模型引导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准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并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培育茶学科技和茶文化人才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符合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2.2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需要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全方位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效度,直接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者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高等学校根据新时代茶类行业职业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涉茶专业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引导涉茶专业大学生动手锻炼、服务生产、加强研究,有利于引导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需要,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树德”功能,尤其表现在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活中。

2.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就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部分内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新时代涉茶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关系到涉茶专业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关系到涉茶专业大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诚信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于优化新时代劳动者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具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3.1加强新时代高校诚信文化建设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具备诚信从业、办事公道等职业素质,才能拿到就业通行证,也只有将诚信理念延续到职业生活中,才能在行业内扎根立足,从而获得对诚信文化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堂中融入贴近职业生活且与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内容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素材,在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加强高校诚信文化建设,引导涉茶专业大学生遵守诚信从业的道德要求。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应坚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和诚信文化教育贯通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整个职业生涯教育中的“第一章”,保证涉茶专业大学生在端正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后再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避免了部分涉茶专业大学生在刚开始就走上了弯路,起到了对从业者的先行引导和约束作用。高等学校还应构建和完善对高校教职工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构建和谐统一的高校诚信文化体系,在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融入诚信要素,提升高校教职工的诚信文化素质。

3.2把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把准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坚持对职业的道德操守。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开足劳动教育专业课、实践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教育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要素,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积极推进全方位育人体系改革。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大学生榜样教育,通过评先树优、表彰先进、宣传榜样事迹等路径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引导涉茶专业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各类社会实践,在奋斗中坚守职业道德,在为人民服务的劳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茶叶产业新业态特征和涉茶专业特点开展创新意识教育、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技能培训,引导涉茶专业大学生通过不懈劳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通过诚信经营积累职业经验,体会职业精神,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政府的统筹功能,并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育人优势,整合劳动教育路径,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3.3加强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文化养成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发挥校风学风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独特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课外实践,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在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中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能力,全员全方位合力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整合。高等学校要加强涉茶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巩固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地位,帮助涉茶专业大学生劳动者树立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价值观,使涉茶专业大学生能够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服务和奉献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山秀宁 张亮 刘娟单位:德州学院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3

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与世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相伴的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给自身的生存带来了危机,于是开始注重对生态坏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涵盖了土地、大气、水资源等自然生态的方方面面,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时有发生,生态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生态治理刻不容缓。在党的十八大上,我国首次提出,要将“美丽中国”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更是强调,未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生态道德是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若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对社会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其中,小学学龄儿童正处于公民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公民道德意识培育与养成的起始阶段。学校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除了对小学学龄儿童进行基础知识教育,还会对其进行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育,如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教育等。我国每年有超过1300万的公民成长为小学学龄儿童,2018年普通小学招生数为1867.3万人,远高于其他受教育阶段的招生数。2018年10月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高达99.9%。从这些数据来看,加强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仅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培育具有生态道德观念的新时代小学学龄儿童。

一、生态道德教育育于学校教育

小学学龄儿童主要指年龄在7—12岁的适龄儿童。学校是小学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也是学生每天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往往忽略了生态道德内容[2]。若想培育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意识,推进生态道德教育进程,就要注重学校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环节,使生态道德育于小学教育。现今小学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尚存一些问题,如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开设的课程较少,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数量与质量不达标,不能满足当前教育需求;专项教育经费不足;教师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缺少专门的师资力量;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独立存在,缺少联动性,不能满足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与要求[3]。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单独开设生态道德课,并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就目前来看,在小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普遍性。应完善教学大纲中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部分,组织学校设立单独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及世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污染状况等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与意识。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塑造的教育,重点在于熏陶与影响。小学学龄儿童具有低龄化、易于引导等特质,因此,学校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语文课中添加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性文章,教授与生态道德有关的古诗词,组词造句时多采用生态道德相关的词组,利用生态类的文章让学生排演话剧等;在自然课中多讲述生态道德方面的现实故事,通过图片展示生态状况的好坏对比让学生加深印象,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自然;在美术课中多给学生展示自然生态的图片,给学生布置生态方面的绘画作业。通过渗透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接近自然,对自然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形成生态道德意识。

(二)建设一支生态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小学教师是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所在学校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着学校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水平。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的生态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目前的教育要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生态道德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才是各小学顺利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保障。打造一支这样的队伍,需要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师者传道,首先要以身作则。传道者必须明道、信道。小学教师应率先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生态道德理念,与时代接轨,争做生态道德的传播者。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基本建设,组织教师参加生态道德教育培训,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第三,在全校范围内制定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条例与规章制度,设立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生态道德思想的积极性。

(三)营造有利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环境小学校园作为小学学龄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育人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还体现在校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因此,小学要注重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地与孵化所。建造生态小学校园,营造绿色校园环境,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校园植被覆盖率,建造绿色校园。科学设计学校植被覆盖率,定期修剪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营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校园生态环境;第二,规划并设立自然生态园。主席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学生要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自然生态园的设立能够激发小学学龄儿童对自然界的同理心,从一颗种子开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感,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目的;第三,加大校园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小学学龄儿童年纪尚小,道德水平受限,生态道德意识尚处于萌芽阶段,教师无法对学生行为举止进行时时监督。为避免在校园内出现践踏草坪、毁坏植被等情况,可以在明显位置处张贴生态宣传标语,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养成生态道德意识的目的。

二、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孩子实施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行为、思想达到某种社会需求。”每名小学学龄儿童作为学校成员的同时,也是每个家庭中的一分子。家庭教育是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并在其思想萌芽、发展,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影响深远。传统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重视他们的技能和成绩,而生态道德教育这一环节长期被家长忽视,没能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对生态道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是加强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发挥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在家庭中,家庭成员是孩子的首要模仿对象。在多孩家庭中,家庭成员不仅包括孩子家长,还包括孩子的兄弟姐妹。为了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举止,成员之间要给家中其他人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产生榜样激励效果,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不断学习他人长处,进而形成良好品质。在家庭成员中树立生态道德榜样,能够促使家庭内部各成员特别是少儿主动向榜样学习,在家庭范围内形成生态道德意识,促使生态道德教育家庭化。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思想,设立其为生态道德榜样的举动能够增强学生自信,使其坚定生态道德理念。

(二)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要求家长对孩子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有的小学生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不爱护花草树木,不维护公共卫生,从侧面说明了家长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在看到孩子出现毁坏公物、践踏花草等不文明的行为时,要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放任不管。家长只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教导孩子区分正确与错误,才能改正孩子身上的陋习,进而促使孩子理解道德的概念,明晰道德评判标准,明辨是非。家长监督的作用在于监督能够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认识。只有当孩子从内心对社会公德、生态道德产生了认同并进行价值判断,才能形成最基本的生态道德观。家长监督是实现小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生态道德养成的重要手段。

(三)发挥家庭的互动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对孩子单向产生教育影响,也是孩子反向教育父母的过程。充分发挥家庭的互动作用,能够更好地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落实。在旧中国,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并不注重对生态的保护,也没有生态道德的教育。很多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基本没有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很大一部分家庭中没有生态道德的概念。随着环境恶化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态观念开始发生转变,民众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家庭中开始出现了垃圾分类处理、资源节约等行为,这是由家长主导的家庭教育行为。与此同时,小学学龄儿童在学校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意识萌芽,开始出现学龄儿童生态道德素质高于父母水平的情况。学龄儿童成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者。家庭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角色开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促使父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道德意识逐渐提高。父母与孩子在互动中共同成长,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生态道德教育借力社会教育

与学校、家庭一样,社会也是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人是社会人,存在于社会中,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能够为学校及家庭提供社会资源,在小学学龄儿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挥社会生态场所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学学龄儿童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离不开生态道德实践。自然界是生态道德实践的首选场所,但一些未开发的自然生态场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与其他年龄层的学生相比,学龄儿童安全意识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实践场地选择不慎会产生严重后果。但若将诸如城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极地馆等社会生态场所作为一种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并发挥其功用与价值,既能为小学学龄儿童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及地方条件选择实践场所。例如,四川省可以依据四川熊猫培育基地的地方特色,开展了解与保护熊猫的活动,黑龙江省则可以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以丹顶鹤为主题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除了动物,还可以开展与植物、水体、大气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地方生态场所的教育功能与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对接,利用社会资源作为教育载体进行社会实践,促使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小学学龄儿童心智尚浅,社会阅历不足,容易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模仿,易受社会不良思想蛊惑,同时他们又容易被教育、被引导。这种特性导致小学学龄儿童容易被社会氛围同化。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小学学龄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生态道德的理解与认同。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在社会场所加强生态道德宣传。社会场所是小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社交的主要场所,大到公园、广场,小到车站、公交站牌。通过在社会场所投放生态道德教育的公益宣传画、悬挂生态文明宣传标语,投放生态道德教育的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宣传,能够营造社会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第二,通过社会媒体等手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社会媒体主要包括期刊杂志、报纸、网络、电视等,是形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工具。小学学龄儿童在社会活动中会受到社会媒体对其产生的影响。加强社会媒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能够更好地营造社会生态道德教育文化氛围。第三,政府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作为国家的职能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引导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向生态道德教育方向转化。

(三)挖掘社会在生态法制意识上的引导作用社会的两个重要行为规范———法律和道德,都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和规则[4]。法律的作用是外在的强制,而道德则是内在的强制[5]。生态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学学龄儿童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不能仅局限在道德层面,还需引导其在法律层面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当小学学龄儿童离开学校和家庭成员的监督时,其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举止会受法律意识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和生态保护制度,在社会范围内有意识地向小学学龄儿童普及法律法规,联合司法部门定期开展适合小学生的普法活动。综上,小学学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要坚持多轨并行的原则,不同路径之间又有所交叉。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吸引小学学龄儿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其自觉树立生态道德意识,还需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盛敏.小学生生态道德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4).

[2]马健芳.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8(18).

[3]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杨立新,高原,郭珉瑗.论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5).[5]李杰赓.生态意识的培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作者:宋妍 魏丹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