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化学属性的土壤来源地判别

张欣跃; 赵玉国; 刘峰; 曾荣; 高鸿; 林卡; 张甘霖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关键词:土壤光谱 化学属性 来源地 随机森林 

摘要:土壤是一种重要的法庭痕迹科学证据,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案件侦破和法庭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一个未知的土样,怎样确定其来源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分别从跨省和省内两种尺度,基于黑龙江、安徽和江苏三个省市的土壤可见-近红外波段光谱以及土壤化学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样本的来源地进行判别,比较了不同土壤测定数据集及其组合方案的判别效果,并分析了土壤化学属性和光谱数据在来源地判别中的相对重要性,以判别正确的样点占总样点数作为验证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跨省尺度下,光谱主成分和化学数据结合建模判别验证精度最佳,为0.92;土壤光谱测量所需样品量少,当土壤物证材料量少,化学数据难以获取时,光谱主成分和吸收峰结合建模验证精度最高,为0.82。省内尺度下,依旧是光谱主成分和化学数据结合建模精度最佳,为0.83;在化学数据难以获取时,仅利用光谱主成分与吸收峰也取得了相当的精度(0.82),可见在省内尺度,可以利用光谱来替代化学数据进行建模判别。计算两种尺度下判别因子的重要性发现,跨省尺度下,影响模型判别的化学数据主要是土壤中的全钾、全磷,光谱数据主要是光谱第一主成分以及350~600nm与1800~2100nm波段的吸收峰;省内化学数据主要是全磷,光谱数据主要是第七主成分与1300~1600nm以及2100~2200nm波段的吸收峰。这表明,利用土壤可见-近红外光谱与化学数据可以有效地判别土壤的来源地。当模型的样点空间分布范围有差异时,可以考虑利用不同的判别因子建模和多个指标来评估判别结果。

土壤学报杂志要求:

{1}作者简介(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2}已在非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题和英文摘要),不属于一稿两投,但必须注明首次发表的刊物。

{3}文中图表要精选,具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统一连续编号。图形中文字、符号和数字应与文中表述一致。

{4}文章一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凡书籍、报刊、文章篇名等,均用书名号《》书名与篇名连用时,中间加间隔号。

{5}对省部级及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投稿时提交基金项目批文扫描件并在文内注明)开辟“快速通道”。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31人评论|2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