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德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3 22:35:58

大学德育论文

大学德育论文例1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会让大学这座桥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应该仅仅采取规劝措施,要让学生多多听取法制报告,这样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一个口号。讲文明,讲诚信,不光光是让人遵守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小事不注意,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瑕疵,那么以后出现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界限,如果是那样,就会毁了学生的一生,也就会像网络网络上那些曝光的高级犯罪分子那样,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规范不仅仅是给犯法的人制定的,也是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以威慑的效果。

(四)网络教育,不要让网络毁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每天痴迷网络,而且现在也有人在利用网络言论自由,来误导学生的视线,蒙蔽学生的眼睛。与此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报道一些正面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所以说利用网络教育,对于十分热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使校园网的论坛洁净起来,不要让那些存在诟病,诬陷,诽谤等思想的文章或言论在网络中传播,于此同时,还要注意多多让学生走进网络正能量中来。让通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让学生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对这些事件有个正面的认识,让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方面交给自己,老师,家长,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探索

在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中,都有着不断的创新探索,这点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科目,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结业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大环境的熏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而这些教育措施,都是需要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这精心筹划的。并且这门功课也需要广大的外援力量来支撑局面。所以在所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还需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各类人事都可以尽一份心力,共同研究出更加完美的德育教育方案。在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切实的联系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进行教条主义,不要归一化学生的思想,因为那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令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德育方面产生反感,甚至会走向道德的对立面,直至触犯法律的界限。

大学德育论文例2

一、建国五十年来,大学德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建国初期的大学德育研究

从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这一时期,大学教育面临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双重任务。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探索;大学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一阶段,大学德育研究和德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大学德育的任务、内容。这具体表现在:

确立大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建国初期大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清除反动的政治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根据政务院的有关规定,决定在大学取消“党义”和“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门马列主义公共必修课。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组织高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结合这些政治运动,在高校师生中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思想改造运动。这一运动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大师生中首先发起,教育部决定先在京、津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按照“三好”的要求开展大学德育工作。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提出:“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女青年和男青年也不同,不照顾这些特点,就会脱离群众。”[1]他号召全国青年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从此,高等学校把实现“三好”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把开展“三好”活动,评选三好学生,作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

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资产阶级腐蚀青少年的严酷事实,中央多次发文,要求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群众性道德教育运动,使青年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生活在“红色保险箱”里,而是处于被争夺的“拉锯箱”中。

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高等教育部在《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应树立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思想,通过课堂讲授及各教学环节、课外辅导、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个别谈话和课外活动等方式,每个教师都应有向学生进行文化科学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责任。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学德育研究

1956年~1966年,史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我国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在党和政府组织研究的同时,部分学者和德育工作者开始对大学德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大学德育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左”的错误,导致大学德育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大学德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在总结、研究教育规律,反思教育失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大学德育的正确原则、途径和方法。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要求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还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2]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论述,对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德育的领导与管理的论述,是对建国以来我国德育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大学德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了又红又专的问题。他说:“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3]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德育思想。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在所有学校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对大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195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在对大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了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4点意见:一是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思想工作应当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在学生中造成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的风气,不能事事搞运动,天天搞运动,而应当经常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思想工作阵地、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坚持说服的方法,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压服办法;四是要注意在学校中造成民主的、自由争论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高等学校贯彻以上指示精神后,德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初步得到纠正。

1961年9月15日,《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经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条例》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向等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指出,凡属人民内部的问题,都应根据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采取民主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和德育工作者对大学德育开始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来展开的。1956年,林枫在“”的书面发言中,强调要正确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了部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论文。这些文章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不论对教师或学生,都应当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去进行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别的工作一样,应该从多数人的思想实际出发,照顾到少数人的觉悟水平。”“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我们对人对事不应该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应该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4]“放手发动组织各种自愿结合的社团。现在的社团全部由团组织发起,或是全校性的或是全系全班性的,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更多样的要求。我认为可以让学生根据爱好采取自由结合的办法组织社团。”“指导学生个人活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平凡生活里寻找不平凡的乐趣,在琐细的生活里培养优良的情操和高尚的理想。”[5]这些论述都是很有见地的。

这一时期,大学德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为德育的中心任务,强调政治教育。一是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二是用政治统帅德育的一切工作;三是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经常性生产劳动,促进其思想革命化。在这一时期,生产劳动比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

第三,广泛开展榜样教育,以英雄精神激励青少年一代。这一时期,学校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一系列的典型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一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为祖国创业而吃苦耐劳的“大庆人”和“北大荒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式的战士;“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式的共产党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董加耕、邢燕子、侯隽等知识青年。二是青少年的楷模,如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三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者,如卓娅和舒拉、牛虻、保尔·柯察金、江姐、许云峰等,他们的思想和人格都深深地影响着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应该指出的是,在那一时期众多的榜样教育中,学习雷锋的活动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产生的影响最深。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当时的大学德育主要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把政治又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因而造成德育与政治教育成了同义语,只突出了德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德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个性发展功能等。同时,把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政治运动混为一体,德育围着形势转,来什么运动就搞什么教育,政治泛化混淆了道德问题、心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线,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某些方面的伤害。

第二,片面强调集体主义教育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个体的一切要溶化于集体之中,个人的需要,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的性格,个人的权益,个人的自主意识,个人的感情和欲望通通被视为个人主义的东西。在道德教育上,提倡做革命的“驯服工具”、“螺丝钉”。

第三,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采用鸣放、辩论、出大字报专栏等方式,实质上形成了批判、斗争,对一些学生的感情及其后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伤害。

(三)“”期间大学德育遭到严重破坏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是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大学德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反革命集团在高等学校推行极“左”路线,全面否定建国以来大学德育的优良传统,取消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青年学生的单纯和热情,鼓吹“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用大批判开路,煽动红卫兵起来冲击党政军机关,打击革命干部和群众。在所谓“斗、批、改”的幌子下,全面破坏党的教育方针,篡改大学的培养目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斗走资派”的所谓战士。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党的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大学德育受到严重破坏,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在此期间,、邓小平批判极“左”思潮,整顿教育,大学德育曾出现过两次转机。尽管这两次转机都好景不长,但仍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粉碎“”以后大学德育的研究和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四)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大学德育研究

1976年10月粉碎“”以后,我国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大学德育研究的特点是:党和政府推动研究与广大德育工作者自觉主动探索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大学德育研究,无论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大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视,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指示。在1978年3月18日和4月22日分别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大大推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拨乱反正。1978年12月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从此,大学德育工作也同党的其他工作一样,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邓小平作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一系列指示。同时,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指示和中央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在对大学德育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大学德育是一门科学。

最早提出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优良传统的是邓小平。他于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从部队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问题。”1981年夏季,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宣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并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步把这门科学建立起来。同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在昆明召开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大学德育科学研究规划会议,会议不仅制订了大学德育科学研究的规划,还明确提出要“组织起来,开展研究”。1984年底,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的领导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制订了1985—1990年的科学研究规划,会后开始出版会刊《思想教育研究》。从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线上,掀起了一个研究大学德育,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建设大学德育学的热潮。

为什么在这一时期提出德育科学化的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环境、任务、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曾德林1984年12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是沿袭五十年代的方法,继承老解放区的一些传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要清除解放前长期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派的反动思想影响,要对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而现在,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敌对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加上处在开放的环境和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就必然不能完全袭用老办法,而应当研究新的观点和做法。过去的全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治运动服务,而现在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四化’,翻两番,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当然也应当有所变化,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从我党今后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来看,这样的表述似乎也不行了。现在我们要通过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养青年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和担当起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重任。”[6]“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与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有许多新特点。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对党抱有很纯朴的信念和感情,但眼界不宽,对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也缺乏认识,现在的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增多,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迫切要求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但是,一方面十年混乱的余毒对他们的影响还未完全肃清,另一方面他们对广泛接触的国内外各种信息和思潮缺乏分析能力。面对这样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做,需要很好地进行研究。”[7]

第二,德育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工作才能取得成效。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大学德育实践的规律,等等,都十分复杂。80年代初,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讨论中,北京师范学院的王殿卿提出:研究一个人的牙齿都是科学,研究一个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却不算科学,这太没有道理。这种比较,很有说服力。总结我们建国以来的大学德育工作,凡出现偏差,造成失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违背了德育工作的规律,德育工作往往从社会意志、长官意志和个人的主观臆断出发。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为德育科学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社会科学得以迅速发展。长期被打入冷宫的社会学、心理学得以恢复,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研究大力开展。这些学科的发展,为大学德育研究提供了条件。

20年来,广大德育工作者围绕新时期大学德育的目标、规格、地位和作用,学校德育和社会的关系,学校德育和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大学德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大学德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大学德育科学管理,国内外大学德育比较,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德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德育史,大学德育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100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500多本,有力地推进了大学德育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大学德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关于大学德育对象的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对象——大学生这个特殊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生活方式的状况及其形成、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各种思想行为“热点”以及与等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了集中的、综合的、纵向跟踪和滚动研究。

在研究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以后,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活跃,重视学习,对社会问题十分关注,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产生动摇,出现信仰、信心、信任危机,致使问题丛生。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得出了“大学生主流是好的,问题是严重的,责任不在青年”[8]的结论,得到大家认可。有学者进而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点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表现是:具有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和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9]

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为:“需要的高层性和自我实现的困惑,思维的开放式和认知、信息冲突的增多,情感的深化与情绪的两极波动。”在对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要把握两点:一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二是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复杂而不成熟,承续着长辈传来的文化与价值,又在自身的实践中把这个时代新的文化与价值纳入到自己的价值结构中,充满矛盾与烦恼,因而急需正确引导。

对大学生在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各个学习阶段特点的研究中,华中理工大学提出,应抓好大学生的“两个过渡”,即从中学到大学为第一个过渡,从大学到社会为第二个过渡。刘献君教授提出,在“第一个过渡”中要解决好大学生面临的4对矛盾: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10]

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学者们对大学生阶段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人格的结构性发展规律,青年成长的自觉能动性规律”,并提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王殿卿教授等对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生经历的成才热,改革热,参政议政热、经商热、休闲热、出国热等进行了追踪研究,探索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轨迹,从而进一步探索了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学者们提出:“大学德育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保证德育对象能够具有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才能保证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得以圆满完成。”[11]

(二)关于大学德育的功能及社会价值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功能及其社会价值,对大学德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稳定、维护社会主义秩序和制度,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平演变,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它在高等教育整体中的首要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对大学德育的社会价值研究中,学者们从大学德育与人的价值、大学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大学德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大学德育能够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孙喜亭教授在研究中提出,大学德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德育最高的价值应是使人的内心达到‘至善’。”[12]

第二,大学德育本身体现着精神文明的程度,同时,它也是选择、传递和发展精神文明成果的手段和途径。实践表明,通过大学德育,不仅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学者们认为,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学生提出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北京大学学生提出过“振兴中华”的口号;涌现出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舍身救农民和华山救险英雄群体等先进事迹;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咨询、为民服务、把知识献给人民等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受到了教育,也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劳动者的素质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提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由此可见,德育对经济发展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教育具有阶级性,大学德育的政治价值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因而,强调要确立大学德育的首要地位。1989年在国庆40周年的讲话中,针对淡化和取消德育所造成的“最大失误”,再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德育的高度重视。对于德育首要地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把德育放在首位,就是要从办学指导思想上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与“以教学为主”是两个不同角度和层次的概念。前者在政治方向上规范办学思想和行为,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后者是在学校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学生要把在校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教育客观规律的体现。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这一教育规律,都要付出历史的代价。

学者们还对大学德育的主导地位、功能、作用,大学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等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提出,大学德育具有灌输、塑造、矫正、保证四个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大学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正确导向的作用,促进转化的作用,合理的建构作用,优化环境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地位的走向是:坚持德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建立服务型德育;树立大德育观念,建立渗透式德育;坚持高校德育相对独立的实体地位,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13]

(三)关于大学德育的实践过程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实践过程,对大学德育的目标、规格与素质,大学德育的内容层次与结构,大学德育过程的多种途径与方法,大学德育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以及考核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实践价值的探索。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大学德育目标,对选择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大学德育的任务,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学者们认真考察了建国以来大学德育目标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从中探寻确立德育目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先进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确立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坚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大学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必须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观念和超前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0年代初,德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1981年,刘献君发表《大学德育过程初探》一文,提出大学德育过程自身的特点为:大学德育过程突出了自我教育过程;大学德育过程是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的过程;大学德育过程必须重视社会影响过程。1985年,高金发的文章,从大学德育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大学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关系,大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大学德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此后,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德育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在研究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内容的历史发展,科学总结实施德育内容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学者们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时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德育的灵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的主旋律;理想和人生观教育是大学德育内容的精髓;民主与法纪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基础内容。理论研究推动了大学德育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进和思想品德课的开设;二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强调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德育系统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人格发展、环境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大学德育考评、德育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

(四)关于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研究

围绕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对大学德育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规律,对大学德育的历史发展以及国内外大学德育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20年来,大学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大学德育学科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探索。1986年,李景先、肖约之、李庆善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学者,历经三年时间,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撰写的。该书对大学德育科学的学科特性,大学德育的社会本质、作用、对象、原则、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1988年,王殿卿教授撰写的《大学德育学》问世。1993年,他再著《新编大学德育学》。这两本书是作者在总结10多年来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写成的,是我国大学德育学的代表作。该书对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学德育的价值、规律、对象、规格、内容、原则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此后,又有多本有关大学德育学的论著问世,进一步丰富了大学德育学科建设。

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动了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1984年教育部连续发出3个文件,在一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有关院校在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0多所院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多所院校获得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院校为国家输送了数千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使大学德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北京和武汉首批建立了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点。

大学德育研究的丰硕成果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加强和德育学科的建设。20年来,大学德育的研究,为党和政府制订相应的决策提供了部分依据,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了大学德育工作,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

1.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德育离不开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研究,同时,大学德育的研究者大多在教育第一线,他们在对德育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路,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早在80年代初,德育研究工作者开始提出学生个性发展,自我教育,受教育者在教育系统中的“客体—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等问题。谈松华发表在《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第1期上的《新技术革命挑战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改革》一文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新技术革命对人口素质的影响,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生产小型化,传播工具的非群体化,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势必影响人的心理和性格,人与人之间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呈现更大的差异性。因此,人的个性的发展既是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要能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担当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就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开拓前进。”有的学者在80年代后期,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系统调查之后提出,“大学,主要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些对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较大作用。例如,树立新学生观,进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建立“师生共同学习、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咨询性教育模式,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系统工程等。

近几年在高校影响很大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也是德育工作者提出来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德育工作,学者们认为,要从文化素质抓起。正如邓小平在80年代初所提出来的:“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14]青年人历史感、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人的成长,需要各方面知识的启迪、支撑;人文教育能使学生的情感获得陶冶,思想产生升华,因而人文教育拓宽了德育视野。同时,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带动了高校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现在,文化素质教育已在各个高校推开。1998年11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周远清副部长明确提出,今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

2.加强了大学德育工作。

20年来,党中央召开了两次全会,讨论精神文明建设,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同时,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规范了内容。这些决议、文件的形成和制订,广泛吸收了德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例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务实求效、尊重人、开放性、层次性、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民主、责任制、科学管理、“工程建设”、自我批评与教育、言传身教的工作方法等。

“两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工作中创立的。1980年,大连理工大学的庄青在学校党委支持下,首先在学校开设了“思想修养课”。以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地也不定期地开设了这一课程。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从此,思想品德课在各高等学校广泛开设,成为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理想、道德、人生观教育的一门课程。1984年9月,教育部在总结各校开课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对课程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师资队伍和体制作出了具体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德育内容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增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思想概论,加上原来开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完整体系,明确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大学德育的主旋律,加强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大大开拓了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在对大学生思想形成规律、德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在德育途径上有不少创新,突出表现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方面。

学者们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涂又光教授提出“泡菜”理论,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这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王军在《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股波澜壮阔的‘文化热’,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编年史上,‘校园文化’,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也随之兴起。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去构建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他在分析了校园文化的现状后提出,要“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加强个人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学者们还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研究。现在,多数高校都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李学谦在《嘹望》1991年第28期发表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十年》一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特色,精心指导”。华中理工大学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从1997级学生开始,开设《社会调查方法》必修课,将实地社会调查和实践作为课程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作为大学德育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并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示其生命力。这是因为,“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开展心理咨询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严肃课题”,“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咨询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咨询教育中,咨询者与咨询对象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教育信息传递方法上,咨询教育是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从个体到社会,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的主动适应;咨询教育解决的是个体的个别性问题,重视个性的千差万别。”[15]现在,各地的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中心纷纷建立,全国已有许多高校创建了咨询服务机构。

建立大德育体系,也是德育工作中研究比较多的问题。学者们认为,在学校内部,建立大德育体系要“全方位考察,使德育的空间结构层次具有协调性”;“全过程考察,使德育时间演化具有有序性,使德育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首尾衔接,承前启后,协调发展”;“全员参与,把德育工作作为全体人员的职责,注重加强全员育人意识,使德育具有整体性,合力育人。”学者们进而提出,要面向社会,实现高校德育过程社会化。

在德育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很多新的途径、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加强了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逐渐取得了实效。

3.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

德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德育课程的开设,德育学科、专业的建立,大大加速了大学德育队伍的成长和建设。朱新均在《二十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回顾》一文中指出,高等学校中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出明确规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决定》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受到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拥护,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16]

“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从1984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到1998年为止,全国共有70所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校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选派200余名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修或作短期考察,增进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不断优化,工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的建设。”[17]

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研究和实践中迅速成长,到1997年止,全国共有德育教授119名,副教授282名。德育工作者的形象大为改变,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德育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是:“从小德育队伍向大德育队伍转变”,“从‘管理型’向管理者和学者相结合的‘复合型’转变”,“从‘单肩挑’向‘双肩挑’转变。”[18]

三、面向21世纪大学德育研究展望

高校德育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较好的基础,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问题、新困难不断增多,研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首先,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大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社会生活,对高等教育和大学德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从1996年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

再次,大学德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主导部分,研究德育离不开对整个教育的研究。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大学德育将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德育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展开。

(一)面向未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探索大学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经济成份、分配方式并存。在国际上,一方面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国际共运形势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定会有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产生和存在,并不断影响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要研究如何既坚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又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德育的正确导向。

邓小平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问题。”现在,在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我国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层次上同国外交流,包括与西方国家的高校德育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因此,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经验的同时,如何认识国情,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革命传统,克服崇洋心理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将是德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德育研究中,还要深入探讨德育的民族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许多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道德要求,如自我意识、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是推动学生成长的积极因素。同时,市场经济也存在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道德选择的多样化和对集体、国家责任感的淡化等。因此,大学德育要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道德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面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地区、行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生活水平的较大差距,大学生可能产生意志消沉、私欲膨胀和不满足感。因此,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在这种形势下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

(二)面向学生,深入探讨大学德育的内在规律

关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其内在规律。对人的发展的研究,也是我国德育研究中十分薄弱的环节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把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毕业以后需要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都纳入大学教育的情况,似乎大学教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由于没有把握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思想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教育效果较差。因而要深入学生,下力气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特点和规律。

关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内化机制的研究。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意识反映的客观内容不包含自己,不是他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纯属外在的东西,这种意识就不是他的思想,而只是文化知识。因此,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信念。德育研究中,要重视内化机制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对“生命的整体性”,“人的发展能动性”的研究,将教育视为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而不只是现有知识的直接传递过程。

关于大学德育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德育的目的、任务、内容、途径、方法等一系列教育因素在过程的起点上,还是属于教育的主观因素,正是在德育过程中,这些教育的主观因素才被客观化、对象化和综合化。因此,研究德育过程的规律十分重要。要对大学德育过程与中学小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德育过程与社会影响过程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互作用等进行深入探究。

(三)面向现代化,研究德育方法和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既向德育提出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迫切要求,又为德育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不会满足于传统的老方式和老办法,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追求德育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更向往具有现代气息的德育。因此,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变革德育方法和手段,是德育研究的重要任务。德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指出:“德育信息传播现代化,德育环境和德育场所建设手段现代化。只要德育有效地综合地利用了现代技术,就会创造出新的教育感化力量,也会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19]

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至关重要。大学德育研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还要在探索德育研究方法上下功夫。在探索中,要掌握德育研究具有体验性、综合性、动态性、革命性等特点,借鉴现代技术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要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现实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正常学生研究与异常学生研究相结合,主体研究与客体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等等。

(四)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研究,完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

大学德育理论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须进一步完善。在完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过程中,要进行中、外,古、今的综合、比较研究,在吸收中国优秀德育传统理论、国外可供借鉴的先进德育理论,总结建国50年来大学德育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构建新的面向21世纪的大学德育理论体系。

[1][2][3]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1,780~78,803

[4]谈谈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民日报,1962—01—06

[5]大学生思想的新课题.中国青年报,1956—01—29

[6][7]中国教育报,1985—11—08

[8]钟沛璋.造就大批继往开来的人才.青年研究,1982(33)

[9]李景先等主编.大学德育学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77

[10]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74

[11][13][18]龚海泉主编.当代大学德育史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43,48,26

[12]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德育的价值.教育研究,1989(4)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大学德育论文例3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中美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我们只能将其基本内涵概括地表述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

由此可见,美国的德育目标中似乎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其原因主要是:它没有长期受文化侵略和经济压迫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悠久;民众民主思想基础较深厚。在政治方方面,对内。阶级统治地位处于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对外有输出和扩张的条件和优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可以培养“不问政治”的合格公民,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的德育目标并不是真的没有政治性要求,而只是将其以隐蔽的形式富于其中了。例如,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之中,这两种精神被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

我国有受侵略、被占领的历史。有与殖民主义长期斗争所需要突出的民族性的传统。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威胁下,我们常常把民族性作为抵御发达国家的文化同化、争取民族生存的武器,因此,特别注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我国的民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法制还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较强的封建色彩,强化政治、稳定政治常常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一般劳动者,似乎没有必要通过德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中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高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而我国由于经济落后,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低,接受高等教育者还只能是公民中的少数人,所以,高等教育就不只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领导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高校德育目标一般比较高,尤其是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要求。

二、德育内容

(一)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这种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

(2)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项内容虽然与美国相似,但其真正的内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s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公民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合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从公民教育的目的性中可以看出,它既包括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包括了法制教育。在美国社会,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教育则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奋斗。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历史教育。法制教育是美国高校德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性教育。美国高校中的法律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大学则侧重讲法律的形成、演变,即从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把法制教育同介绍美国社会特点,分析美国社会制度,介绍议会、内阁、法院的构成结合起来。法制教育的归宿点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的合理性、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性。

(2)道德观、价值观教育

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导向一直是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之一。美国高校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却没有统一规范内容和管理措施,主要靠各州制定大纲和措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维护私有制,所以,美国高校的德育浸透着个人主义的东西。尽管他们解释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贬义词,但他们承认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个人争取,其实质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私有制决定了在这个国家里个人主义必定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他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

(3)健康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及个性特征。

美国德育专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他们认为:学生一些心理深处的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搞各种活动得到解决。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其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因此,加强健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三、德育的途径

(一)我国的德育途径:

(1)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

各高校设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专门开设德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所以,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我国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个格念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就随之兴起。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这种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还包括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它涉及到学风、校风、社团活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和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各高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技术咨询、社会扶贫帮困等。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这种活动被一致认为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

(4)重视专门的大学德育队伍建设

各高校都有一支专门从事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二)美国的德育途径:

(1)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

美国高校虽然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例如《公民》、《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现代社会》、《民主问题》等,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同时,他们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2)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的人格

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已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因此,如果说美国大学中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和规划。这里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

(3)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意识

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渗透了德育意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三是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慈善工作、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

四、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中美两目的高校德育有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但很多地方却有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美国高校德育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1)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各询指导,发挥兵指导性德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

(2)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造作用

大学德育论文例4

(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差异培养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问题上,儒家强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的、具有渐进性、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并循序渐进地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德育方法。如南宋朱熹把对学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在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在学习内容上虽然不一样,但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明其理”。“小学”要求学生做到“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事”、“杂细事宜”等五个与道德修养相连的方面。“大学”阶段就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该阶段的基本教材,并对其重新进行了诠释。[3]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主张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如《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同问孔子于孝,孟懿子不明孝道,表现为违背礼仪;孟武伯不懂孝道,常使父母为其担忧;子游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够多关心父母;子夏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充分尊重父母。孔子针对每个学生对于“孝”各不相同的误解而做出不一样的回答,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三)环境渗透、美育感染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渗透、熏陶作用。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孔子认为受教育者要择良友而交,择良处而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其意为: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为好,不选择仁德之地为居所,怎么能算是明智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良好的道德环境的作用。重要的德育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除了教育孩子要有孝德之外,也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道德品质十分高尚、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的教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各阶层的道德宣传,尤其是统治阶层的良好官德的形成,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气。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塑造理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艺的重要性。孔子将《诗》与乐列为德育的必修课程,认为完美的德行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完美的人格品德起于《诗》,成长于礼,成熟于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礼”的规范和训练,而忽视内在的人文情感需求和满足。从古代儒学的课程设置次序上看,六艺也被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儒者成人之前接受大学教育的前提性培养;对于受教者而言,六艺既是大学阶段课程的基础,又是受教者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可以说六艺教育终身受用。[4]

(四)学思并重、克己内省的自我修身方法所谓学思并重,就是提倡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明确反对把“学”与“思”割裂开来。运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学”是继承前人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环节,前人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只有通过“学”,才能为我所吸收;“思”是“学”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所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思”,才能有新的突破。[5]因此,只有掌握好活学活用这一学思并重的方法,才能做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才能利于推进道德主体进一步做好道德认知和实践。在儒家看来,克己内省是完善高尚道德人格的主要途径。所谓“克己”是指从言行上约束、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或欲望,通过不断修养、纠偏的方式合乎道德规范。所谓“内省”是指从主观上进行思想监督,自我反思,并通过“慎独”的方法,使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孔子还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我反省而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忧愁和畏惧。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修养不高的人就要在内心反思,不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反求诸己”,即对任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样经常自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无过失,就会达到“迁善改过”的境界。

(五)慎言力行、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方法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突出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孔子曾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把行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科目,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可见孔子十分注重行。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要养成将获得的道德认识不断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重视行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家、教育家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提出,行是知的完成,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只有经过道德实践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道德伦理的合理性。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道德修养中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王阳明也认为,“学”必须见于“行”。明末清初之际的颜元认为,人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只有在“办天下事”方面“躬行实践”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他非常推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伪古文尚书•说命中》)。儒家提倡的这种道德践行不但是对道德认知的体悟和升华,更是对其提倡的积极入世的积极实践。总之,以上儒家德育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对我们做好当代道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二、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儒家德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改善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317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领域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依然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改革理论灌输法以增加实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应该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多结合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当今社会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问题。授课方式应该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要鼓励、指导大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的热情。再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报纸、橱窗,博客、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理论灌输体系。最后,在理论灌输的同时,不能忘了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要关注宗教、迷信、谣言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解释和教育。

(二)要重视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典型教育法中,要注意优秀典型与落后典型,集体典型与个人典型的树立方法和效果。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多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身教”作用,在进行典型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树立大学生中的典型,并在树立时遵循慎重选择、全面考察、品德为先、跟踪培养的原则,防止榜样“走样”,品行倒退下滑的不良现象;二要利用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校内外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要在德育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搜集榜样的鲜活生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要积极邀请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活动,用震撼的事迹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先进的动力;五是在开展学习典型过程中,要总结出大学生能理解、能认可、能学习的方面,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要实施分层教育法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智力、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和规律,区分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体,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育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个性特征。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学习任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分学年甚至是分学期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大一学年要注重公民意识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大二学年要注重心理素质和情感伦理教育,大三学年要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四学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生、经济特困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四)要强化感染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运用感染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创建一些名人雕像、名言警句、主题橱窗和教室宿舍的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感染环境;二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改革开放成就展,观看革命或德育影片,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板报比赛等;三是通过开展格调高雅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四是注重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群体培养,发挥他们对整体大学生的模范带动和群体感染作用。

大学德育论文例5

(1)今天人类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最显著特点是全球化

但这种全球化是在西方主导下实现的,带来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我们的学生有公正的世界观、自豪的民族自信心、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是要突出民族自信心的教育。

(2)当今科学技术的浪潮

正在席卷全球的各个角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诸多弊端,这就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务必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水准、自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做人的底线。

(3)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新发展

使得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法律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步完善,但多元经济、多远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并存。如何使多元有统帅、多样有主导、多变有主线,特别是在利益关系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问题。

(4)21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数字化的生活环境

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乃至话语系统均不同与八零后学生。每天,各种媒体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使得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懵懂困惑。他们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未来理想世界之间疲于奔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处理好现实、理想与虚拟世界的关系。

(5)十几年来高校扩招及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

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也使得学生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出现了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和个体化——如“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大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教育要进宿舍、进QQ群、进微信,以适应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6)现在的大学生家庭主要有四种类型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学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兴趣差异及思想观念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独生子女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这些九零后大学生当中,由于学业或生活的压力,将来毕业或就业的焦虑,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脆弱和人格严重缺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采用柔性化教育手段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二、与时俱进的柔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

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教育手段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教育模式”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通过对被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潜在的说服了让其自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其思想意志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它隐含着一种更加深沉的大爱,具体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教育理念。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呼唤对学生无形无疆的“大爱”,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立感和抵触情绪,从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尊重理解教育工作者,并激发热情,主动积极地接受道德的洗礼。

三、柔性化德育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人最想达到的目标,自觉不自觉追求的终点,就是变成他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最终变成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未来“核心就业力”的提升联系起来,要把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他们将来的就业创业前途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2)要确立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每个青年学生都有个性追求、自尊自爱、喜怒哀乐、期望幻想,要想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就必须要民主平等、柔性化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感和价值体现。

(3)要明确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

柔性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其首要目的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悟社会和人性,领悟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以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为目的。有现实意义才会有感受,有感受才会有行动。

大学德育论文例6

1.德育实效性与学生愿望存在着差距

从目前大学德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德育的效果并非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现实和愿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方式比较简单、德育内容缺乏创新,这样就使得德育的鲜活性、说服力大打折扣,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们的要求;(2)当今的大学生德育没有有效的奖惩评估机制,对大学生德育效果缺乏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道德情感困惑时不知所措;(3)高校德育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课堂教育,没有把学生当作德育主体,这样,就可能会忽略大学生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需求。

2.德育实效性与社会需要存在着差距

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与整个社会的需要还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时知行不一,使德育教育不能付诸实践;二是因为大学生们个性存在差异性、经历也是多种多样,使他们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时经常会出现逆反抵触的心理;三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3.德育实效性与学校期望存在着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着相反方向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充斥着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错误的观念。虽然学校也希望能够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使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并没有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德育队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大量的德育资源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直接影响到了德育的实效性。虽然高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大学生们在道德情感上经常产生各种疑惑,许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行为判断与选择上不知道如何做,从而使得德育实效性与学校期望存在着差距。

(二)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工作人员对德育的不够重视

这方面主要是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德育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而且也不够重视学校的德育队伍的建设,从而使学生无法真正进行德育学习,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德育观念,教育工作人员的态度影响了学生们在德育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2.德育的教育理念落后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教育理念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学生们首先要有个良好的德育理念,根据心中的理念去行动。但是大学里的德育教育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但是却没有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无法与时俱进,仍然是以落后的德育理念教育学生,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理念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没有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是指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按照内容可以将德育环境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学校制定培养计划时,没有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各种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了高校德育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的评估。(2)有些德育工作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简单空洞的理论说教,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就更难以赢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导致很多大学生不重视日常道德行为规范养成。(3)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不浓。家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过分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孩子有很多困惑和问题不愿或者不敢跟父母沟通;(2)父母之爱的不恰当表现。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溺爱,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专制,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3)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造成巨大且深远的影响;(4)中国的离婚率不断提高。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和深重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4.德育的队伍不够强大

德育的队伍不够强大主要是因为从事德育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很少有老师愿意从事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老师在这方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同时,老师自身的人格、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以及能力也有待提高。

5.德育的内容跟不上时代潮流

目前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产生的效果也不够明显,这些都是因为德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内容不够科学,这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1)德育的内容过于空洞化,只是用于说教;(2)德育内容层次性不够明显,无法显示“大思政”教育视野下德育工作的多层次性;(3)部分德育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4)德育内容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的忽视,当代德育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发展。

6.德育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德育方法是使老师和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构建良好关系的一条很重要的纽带。目前我国在大学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德育方法过于呆板和单一,种类不多,以及其方法缺少艺术性,无法吸引学生好好学习德育。高校对德育工作在德育方法上也是有待改进。

(三)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在现实中取得的成功

1.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总体坚定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大学生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高度认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2.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

大学生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

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势态。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愿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大思政”教育视野下,加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一)坚定“德育优先”的方针

大学德育坚定“德育为先”的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思想道德教育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最终也必将作用于生活世界。实行“德育为先”,就要使德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德育回归真实的现实生活,是由它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决定的。(2)高度重视德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首先必须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主要是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辅导员亲自主抓德育工作、解决德育队伍的待遇问题并注重实践性。

(二)形成“主体德育”的理念

“主体德育”是指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把大学生作为主体来理解、关心、尊重、发展,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素质的基本目的。贯彻“主体德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财力上大力支持德育活动;(2)把德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3)德育要从整体性、社会性两方面回归现实生活世界;(4)在待遇等各项政策上向德育队伍倾斜。

(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德育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与他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需求,也是人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需要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优势,从而使高校德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培养全体人员的德育

作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动者和主力军,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组织结构如何,将直接对高校德育的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大思政”的视野下,明确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德育职责,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对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构建全面的德育

全面的德育指的是要充分运用和发挥课内外、网络内外、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展开德育工作。构建全面的德育,也是“大思政”教育视野下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六)进行全过程的德育

全过程的德育指的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担负着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专注于学生的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上不抵触,从而接受道德教育。

大学德育论文例7

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常常使用,对研究目的的达到有直接和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优势,取张家口学院本科、专科学生各100人左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具体涉及: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对体育课的认识、体育课是否能够对道德品质起到作用及体育授课教师是否进行过德育渗透教学等。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经过研究讨论,初步有了一些解决建议。

2访谈法对个别具有代表性学生进行访谈式调查

这些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在选取时带有一定目的性,比如特别惧怕体育课程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喜欢而自己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课成绩和其他科成绩均十分优秀的学生等。在学生选取上也注意到了男生和女生选择,尽量能够使访谈对象能够代表一部分同类型学生。在访谈方式上,不能正襟危坐,容易给调查对象造成压力。所以在访谈时,一般在课间或其他休闲时间,一般不用笔本进行细致提问和记录,这样就给访谈结果记录带来一些困难,为了保证学生访谈内容能够尽快真实地记录下来,访谈问题一般简单和直接,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问题进行多次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记录,从而达到了访谈调查目的。

3教育实验法

在初步进行了本课题的一些调查后,笔者开展了一些教育实验活动。有了一定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后,有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建议和想法能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预期作用,能不能够通过实践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同时又在德育的影响下带动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有所体现。笔者利用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堂进行了一些实验,将一些有效和积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记录,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通过调查问卷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三.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全面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全面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全面地完成体育教学。

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大学德育论文例8

21世纪,"知识"、"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大学青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技术的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浪潮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和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和文学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quot;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quot;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

然而,面对着的挑战,我们的德育在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与实践的。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quot;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特色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

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quot;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quot;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的变迁、时代的,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大学德育论文例9

然而,看看先行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似乎常有一种失败感,最起码好像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效果良好,培养出了大批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那么,我们的品德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我们的教材从“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开始,希望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并肩负起历史的新使命。然后分八章内容,分别就理想和信念、爱祖国爱民族、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等。[1]我们虽然把这些品德素养罗列在教材中,老师按部就班进行了教学,但是,如果再深入反思就会发现,这些很好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思想品德的理论落实到实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按照这么一种路径,我们的品德教育从思想教育开始,但却跳过了日常行为的约束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两个中间环节,在行为和习惯之中,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但因为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也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案,知识教育和考试成绩被放在首位,因此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们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弥补他们之前的缺失环节。

2.柯维及其七个习惯理论

美国学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RichardsCovey,1932-2012),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柯维博士或许最出名之处在于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该书于1997年10月出版,评为20世纪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书籍之一。柯维归纳、总结了有关习惯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了其中有7个习惯具有“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性质,属于最为基本的习惯。这7个习惯就是:(1)积极处世;(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知己;(6)统合综效;(7)恢复更新[2]。下面将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简单阐述一下他的有关7个习惯的思想。习惯1:积极处世。该习惯要求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观点和心情。习惯2:以终为始。学会自我安排计划、设定目标。习惯3:要事第一。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时间花在重大事情上。习惯4:双赢思维。在追求自己所求之时,能够考虑并平衡他人的需求,既利己也利人,不做损人利己或两败俱伤的事情。习惯5:知彼知已。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努力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习惯6:统合综效。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尊重他人并发挥他人的能力,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习惯7:不断更新。学会在努力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同时,有张有弛,不急功近利,以便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柯维这7个习惯反映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也包括了成功人生的基本素养。

3.柯维的七个习惯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1)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独立能力

柯维认为,人生成长中,我们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依赖他人开始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成人世界中学会了生存、生活的本领,于是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从而走向独立自主,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并能够自我管理。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阶段,即独立期。大学生从生理来说,已经过来依赖期,完全走向了独立期。但是,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其独立能力却令人不容乐观。7个习惯中的“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培养的是个人品德问题,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个习惯,就能够从依赖走向独立。按照柯维的理论,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从“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种行为习惯开始。这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一切理想主要靠自己去规划和实现。还要学会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长期规划,以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目标为终点来开始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并把学习、生活、实践做系统考量,做好每年、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规划、计划和安排,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活。这样,大学生们就能分为轻重缓急,即能对事情做科学分类,将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不能天天忙于应付所谓的紧急事情而忘却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2)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人经过依赖期和独立期之后,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但如果仅仅靠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成不了大气候。独立之后要学会跟人合作,学会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靠团队的力量成就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柯维所说的人生的第三个时期:互赖期。完整的人生应该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走向互赖,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告诉我们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谓螺旋式发展过程。现在有些大学生独立能力欠缺,更大的问题还有缺少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亟需加强。7个习惯中的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知己”和“统合综效”,主要让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与其他人团结、沟通和合作,从而放大个人的能力。这三个习惯可归为“公众领域的成功”,让人们从独立走向互赖,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柯维的这三种习惯来培养大学生的互利合作品德和能力。首先,要求大学生能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其次,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与同学培养真正的友情。大学同学之情是人生中一段最珍贵的感情,很多终身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结下的。最后,大学生还要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社团,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并真诚为团队服务,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奉献[4]。

(3)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永续发展能力

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意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工作和奉献,还要学会从生理,心智,精神与社会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更新,磨练自己。一是生理方面,通过正常适量的营养、运动、休息及压力管理来维持生理健康;二是心智方面,通过阅读、写作、思考完成心智更新;三是精神方面,通过阅读书籍,接触大自然;四是社会、情感方面,通过持续增加情感投资来更新。总之,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让奋斗中的大学生注意身心的健康和恢复,不断改进,螺旋上升,从而实现成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德育论文例10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误导对于德育教育,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级教育机构都一贯非常重视。从德育教育的外在形式上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德育课程一直都在开设,但以实际效果上,又非真正重视。在小学里,德育课是被当成副科目来开设的,而往往是由非对口专业的教师开设,课时及内容安排较随意,内容组织也不严密。最具有德育教育针对性的课程是初中、高中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初中政治课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总目标:“本课程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高中政治课中,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列为它的必修课程,并规定了本课程的总目标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为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力、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规定的教学总目标上看,初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惯性控制下,政治课完全体现为考试“分数”,即以对政治课中所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来评价学生,而对该课程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却无法从中、高考中得到验证。而从政治课课程标准上看:德育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体验式”的接受教育,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却是只“知”不“行”。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无法检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出现偏差,只要一提起政治课,学生们就想到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进入大学阶段,一旦接触政治课,中学的阴影立即浮现,进而对它产生排斥情绪。

(二)德育教育目标远大宽泛,内容略显空洞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价值的多元化选择,德育教育不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跟不上形势,存在着目标远大、内容空泛、道德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矛盾、道德认知和日常行为脱节等问题。“我们目前开设德育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无疑是正确的,超前的,先进的,但关键是‘太高、太远’,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就德育教育的目的而言,学生最为本质的需求是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提升个人生存价值和生命的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可是由于教学目标过于高远,教学内容过于空泛,加之忽略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使得教育过程与社会的实际相脱节。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不强,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这种道德愿望与行为的脱节,使得学生很难将书本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就无法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反而产生了“我厌学”的消极心理情绪,以致排斥和抵触这门课。

(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从目前高校在德育理论课安排上看,各个学校对德育教育都很重视。从抓德育教育工作的机构上看,校党委书记主抓德育,班主任、辅导员直接参与学生日常德育工作;党委宣传部、校、系团委、学生处、科等处室也参与并负责部分德育工作;马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教学部门具体负责德育课教学。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但不是每一次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其真正愿意参与其中。因为活动的安排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布局,各部门自行其是,合作较少,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很多德育活动都流于形式。各部门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的目的仅是完成某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至于要达到何种效果无人去关注,结果造成一种形式上很重视,事实上重视不够的局面。

三、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中存在“虚化”、“弱化”、“大化”等现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它所肩负的职责、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鉴于此探寻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显得非常重要。

(一)转变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属强迫教育,将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而当今遍布高校的90后大学生,是在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思想独立,思维方式开阔,创造能力较强,强迫教育只能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德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行形成与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逐渐经由自身构建出来的,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自身的有效吸收,从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灵并表现在自己的行动当中。树立主体德育教育观念,就是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只有当学生成为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德育观念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道德观念的涵化与内化。德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服从,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原则灌输,而是应在顺应学生主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了解学生道德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应对学生宣布教条式的道德戒律,提出超越个体承受能力道德要求,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恰恰相反,应该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要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使其在探索与反思中形成道德认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实现自主的道德践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