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3 03:16:52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1

我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心中不禁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事:那是我已负伤,是寨子里淳朴善良的村民们,把我细心照顾起来,这份恩情,我至今也无法忘却,谢谢你们!

我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上面仿佛还残存着当年我们奋勇杀敌是挥霍的鲜血,这种气息,战友!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快离我而去呢?

我昂起头,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怒吼道:“欧——欧”为什么?为什么?上天!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同我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战友们!我早已看透了生死,视死如归,可为什么你只留我孤独存活?

这二十几年来,每天虽优哉游哉,没有生命危险。但却上了往日那份热血,意念与勇气,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2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的信息。对教师来说,有些错误往往是很好的教学机遇,教师应善待错误,巧用错误调整预设,将错误转化成精彩,真正达到不教而自醒的目的。

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我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范读课文,当读到“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这句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老师,你读错了!”我满脸疑惑,问他哪里读错了。他说:“‘吐出’的‘吐’应该读第四声,你读成了第三声。”他话音刚落,班里就有不少的学生纷纷附和。我灵机一动,对这位学生说:“谢谢你的提醒,‘吐’是多音字,能请你当小老师给大家说说这里为什么读‘tù’吗?”这时,有学生掏出字典查起来。这位学生自信满满地说:“我查过了爸爸的《现代汉语词典》,‘吐’(tù)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东西‘不由自主地从嘴里涌出来’,第二种是‘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这里的‘吐’(tù)是第一种意思,就是水从桥上雕刻的龙的嘴里涌出来,形成了美丽的水花。”“原来是有备而来呀!那你能给大家说说‘吐’(tǔ)是什么意思吗?”这位学生立马就说:“‘吐’(tǔ)就是‘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我趁机说:“哦,原来如此,那这条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死龙’当然不能使水从嘴里吐(tǔ)出来了!”此时,立刻有许多学生表示不同意:“它们不是‘死龙’,是‘活龙’!”我接过他们的话头:“你们从哪里读出它们是活的呢?”“从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看来,你们是在用‘心’读书!”其他学生潜心读文后也纷纷表示读“tǔ”好,这样才能表现出这些栏板上雕刻的龙逼真的程度,真的就像有生命的龙一样,那样主动,那样自然地张着嘴,吐出美丽的水花。如果读成了“tù”,就好像这些龙在被动地喷出水珠,显得生硬呆板,没有生命的活力。一个“吐”字,把龙读活了,也读活了课堂。

如此将错就错,巧妙“反抛”学生的错误信息,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妙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这种效果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所无法比拟的。

二、合理取舍,弃伪而存真

课堂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课堂生成的信息丰富多彩,但这些信息也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教师应在短时间内,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辨别,及时筛选,合理取舍。

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正当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哈尔威船长高大感人的英雄形象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哈尔威船长在指挥大家逃离轮船以后,他完全还有时间离开沉船。他为什么要与船一同沉入大海呢?他太傻了。”立即有一部分学生赞同他的说法,认为船长不珍惜生命,死得没有价值。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船长就应该与船共存亡,这样才能显示出哈尔威的英雄本色。双方各不相让,一场唇枪舌战一触即发。此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来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辩论赛呢?但是,我马上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在这个时候进行这样的辩论,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感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毕竟是一堂语文课。因此,我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角度来理解船长的行为:“课文的作者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课文的结局,也正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特色,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这个悲壮的英雄。在古代,航海人有‘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崇高信念。对于文学作品的结局,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视角,从珍不珍爱生命这样的角度去解读船长的行为。”这样,我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当中来,通过对文本中船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细品读,学生感受到了船长的伟大人格魅力。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战象是干什么的?这头战象在哪里?为什么是最后一头战象?其他的战象到哪里去了?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这最后一头战象最后怎么样了?这些问题中,经过筛选,我认为第五个问题既包容了其他问题,又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体悟嘎羧的崇高情感。于是,我果断地选择它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深入研读、探究。这节课,我没有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根据课题质疑的环节捕捉了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将其纳入教学资源中,重新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构建了开放、高效的课堂。

三、抓住即时,因时而制宜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前预测学生的思维走向,未雨绸缪,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预设。但在课堂实践中,总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听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3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4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中对插图的运用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5

学案,也叫导学案,顾名思义,它不等同于教师的教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指导学生学而设计的方案,重视指导的作用,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根据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师设计学案的侧重点也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学案、展示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6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引语启发法

即引用伟人或名人的有关论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如教《赤壁之战》时,先引用的有关论述,再引导学生回顾引语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的主旨:长勺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是因为战略防御的正确:写作方法:以对话方式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争,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题旨是:赤壁之战之所以取胜,也是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这个导入语妙处在于,1、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了赤壁之战在中国战史上的地位、意义、影响;3、启发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学习理解司马光对材料详略处理的方法和意图,二是传神的对话描写。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三、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务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我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我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他们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五、影视片断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影视片断引入课堂,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形象化。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场面的同时,感受了一遍文本的内容,之后,再去阅读文本,品味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无异对学生的再认识、再创造有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在讲《内蒙访古》一文时,选取了反映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的几个片断:赛马、摔跤等进行剪辑拼接,以此吸引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神往,然后带着学生去鉴赏文本内容,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解读这篇课文,劲头高涨,他们认为这一课比以往任何一课学到的东西都多。讲课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讲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品读不到位,尤其是对祥林嫂死前的肖像描绘“……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个细节认识不清,眼睛怎样“间或一轮”?因而对祥林嫂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己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这种现状也就体会不出来。为了再现这一经典细节,我便下载播放了反映祥林嫂生活的几个片断,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闭上眼睛仔细揣摩祥林嫂这个形象可能呈现的样子,然后再欣赏这几个临死前的生活片断,对照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便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7

一、引起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在课堂预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还不到位,甚至出现无效引领的情况。

如,我执教《全神贯注》的片段:

师:这段话中(第2自然段),从哪儿可以看出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全神贯注”?

生1:我从“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可以看出他的“全神贯注”。

生2:我从“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看出他的“全神贯注”。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3:我从“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看出他全心投入。

……

学生的回答,几乎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将课文中的句子读了一遍。而此时的我没有认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是一味地索求其他答案,因而当学生出现“回答偏颇”时,我无法做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二、点拨策略

(一)适时追问,开拓思路

在互动的课堂上,“追问”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之一。而教师应该是一个智慧的“追问者”。

如,我执教《最后一头战象》的片段:

师:嘎羧还在乎曾经的战场。好好读读,找找有没有描写得细腻感人的地方,划下来,读一读,可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生读第14段后交流)

生1:我从“久久凝望”可以看出嘎羧一直看着江面,它是在怀念曾经的战场。

师:此时站在打洛江畔,凝望着已归于平静的江面,嘎羧会看到些什么呢?

生2:嘎羧看到了亲爱的战友。

生3:嘎羧看到了洒满热血的战场。

生4:看到了自己与战友在战场上的雄姿。

师:你们还关注到了哪些细节?

生5:嘎羧对一块礁石“亲了又亲”,可能这就是搏杀的战场。

生6: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

……

以上案例中,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抓住了“久久凝望”这一细节,及时追问一句:此时站在打洛江畔,凝望着已归于平静的江面,嘎羧会看到些什么呢?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有效开发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潜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揭示矛盾,引起思索

教学中的矛盾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教材与学生实际之间。课堂上,教师若能抓住文本矛盾,巧妙揭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得以激发,从而促使学生围绕矛盾定向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

曾经听陶江明老师上《桥》这一课,最欣赏的是他对文本“矛盾处”的处理。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5~23自然段,看看老汉、小伙子前后的举动,有什么矛盾之处?

(生自由朗读思考后反馈交流)

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小伙子”和“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中的“揪出来”和“推上木桥”相矛盾。

师: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仅仅是从前面排到了后面吗?

生:不是。小伙子可能会死!

师:是呀!是把小伙子从生命线上拉到了死亡线前!

(请生读15自然段)

师:当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子两个人的时候,老汉又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你从这“一推”中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

……

在忧伤的音乐声中逐字出现隐藏的结尾。

一“揪”一“推”,学生从文本中发现老汉举动的前后矛盾之处,探究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思维更加活跃,对老汉形象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文本的矛盾体现了文本的张力,它也是我们认知上最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把握文本中的“矛盾”之处,巧引妙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三)引导想象,成就精彩

叶圣陶先生指出,鉴赏文字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与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到底是怎样的情景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了出来呢?

(出示桂花雨Flash,学生惊叹!)

师: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动情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生:那洋洋洒洒飘落的是带着香气的雪花,好美啊!

生:我摇啊摇,头上、身上满是桂花,香气袭人!

生:好大的一场桂花雨啊,我眼前的一切都似乎变得朦胧了,只有那一片片桂花。

……

在教学中,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上述案例就因为想象的展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象,可以让学生超越文本,让形象的感知充实文本内容。

(四)融入表演,收获意外

以下是学校一位老师执教《自然之道》的教学片段:(第4自然段,我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再现场景。)

生1:紧张又严肃地对导游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轻描淡写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还很不在意地把手一挥)

生2:走上前哀求地说:“向导,你不能这样说!小海龟也是有生命的,有血有肉的呀!如果此时将要被吃的是你,你会怎么想?”(说着说着声音响了起来)

生1:马上附和:“是呀是呀!”

生3:也上前劝说:“你快去救救它吧!小海龟多可怜呀!”

向导看了看同伴,一边摇头一边深深地叹了口气:“唉——”然后慢悠悠地抱起“小海龟”,把它放回“大海”。

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的表演,其实就是他们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导游的扮演者自发地加进了动作:不在意地挥手,边叹气边摇头;伙伴们劝说时的表情和语言,都是孩子们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对于情节性强或对话多的课文,教师可以相机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把课堂激“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教学富有张力。

(五)牵线搭桥,拓展延伸

《祖父的园子》教学中,当学生随着作者诗情画意的语言,看到了一个应有尽有、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的园子后,老师适时出示背景资料。

此时资料的出示,使学生很快明白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一个童年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学生能很好地体会到正是有了祖父的爱,才有了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所以,与其说是怀念园子,还不如说是怀念祖父。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拓展时机,进行恰当的课外延伸,有利于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作用。而无论怎样组织教学,教师都应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把握好“牵引”和“对话”之间的度,让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追问,一个动作,一份资料,成为关键处的点拨,成为教师的匠心所在,使课堂成为师生享受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2.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8

课本中直观形象的地图、表格、人像和场景,营造了良好的历史情景与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历史插图的巧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耳、嘴、眼等多种功能,进行积极思维。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边引导学生看图,边激发他们的兴趣,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实现“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良性循环。历史插图隐藏着丰富的知识,我们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功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上升为理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我利用课本中“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半坡人半穴居房屋”两幅插图,设计了以下问题: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房屋建筑各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各有什么好处?在对插图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阅读第1课第2页“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的地理图,学生很快弄清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农耕生活的代表,他们“干栏式房屋”和“半穴居房屋”建筑是根据地理环境而设计的,南方天气潮湿,所以设计出“干栏式房屋”;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设计出“半穴居房屋”,有防潮御寒的功能。最后提问:请仔细观察这两种房屋的建筑风格,想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问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归纳能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建筑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原始人类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时,我组织学生重点观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精品图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从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追求真正美的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对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图引问,让插图鲜活起来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可见,学习历史要掌握历史空间概念的重要性。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字和言语的延续、补充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研读插图,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课本中的文字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而历史插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效率比听觉效率高出30%。因此,应充分运用历史插图的直观性和动态性,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时,我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一: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像我国的“女蜗造人说”;一种是人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请大家观察“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情境二:展示远古人类“北京人复原胸像”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观看“人物头像”和“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插图。情境三: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自学课文。通过三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初步感受历史、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又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艺术”时,首先,播放音频《编钟乐团演奏――屈原问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展示《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图片,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47页关于“编钟”的插图,并告诉他们刚才演奏的古乐曲乐器是战国的编钟。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旋律和谐动听、表现力更强,人们常常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编钟。编钟经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的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这一史实反映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音乐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图文结合,与文本对话,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化抽象为具体,移遥远于眼前,使历史概念直观化。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使学生获得整体认识,从而实现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插图有良好的形象记忆,使学生能借助历史插图与所学历史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在记忆中产生“图画”。单纯的文字教学和单纯的插图教学,都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单调乏力。因此,教师必须巧用插图提取文字有效信息,同时又要将文字内容给以空间化、时间化和动态化。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提问:你看到课题“中国石”后会想些什么?(“中国石”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1)“中国石”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中国石”有拳头大小,黄白色,不仅整体酷似祖国版图,连表面皱痕的起伏也与大陆地貌相似,所以把这块石头叫“中国石”。)(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并精心保管它的事。)三、自学生字词

1.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借助字典、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戈壁滩积聚版图不禁最佳盛誉孤独快慰姗姗来迟奉为至宝

四、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1)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全文可分几段?怎样归纳段意?

2.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可以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第7、8自然段)写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自记字形。

2.检查识记字形情况。

3.指导写字,强调:“聚”,下半部是“”,“拳”、“誉”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分别是“手”和“言”;“版”的左半边是“片”;“佳”的左半边是“亻”,不要写成“彳”,右半边是两个“土”,不要写成“主”。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生词

二、精读训练

1.精讲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课文,思考,回答: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②“可心”是什么意思?(适合、中意的意思。)③戈壁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开头要写戈壁滩的环境?(戈壁滩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开头写环境的艰苦,就为后文写战士们以苦为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此外,沙海中有碎石,碎石中有奇石,有奇石才有写拣石、赛石。这样,不仅写出了“中国石”的产地,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边防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中,勇于并善于跟大自然作斗争。因地制宜,就地劝材”,拣石赛石,自娱自乐,充分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苦,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2)指导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写了哪几层意思?(这一段写了找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三层意思。)(2)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①为什么写春雨是“姗姗来迟”?(“姗姗来迟”一词,写出了人们盼雨、喜雨的心情,而人们盼雨、喜雨的真正目的则是盼望拣石好机会的到来。

因为经春雨洗润过的戈壁滩,一块块闪着珠光玉彩的“小精灵”全都裸露在黄沙上,任人挑来任人拣,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所以春雨过后,“我”这个石头迷便背起挎包奔出了营房,一个“奔”字,足以看出“我”当时兴奋、喜悦的心情。)②雨后大漠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雨后的大漠是“风清气爽”,“一排排白杨显得更加挺拔、繁茂”,“瑰丽的朝霞倾泻在戈壁滩上,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闪着珠光玉彩”。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助对雨后大漠美好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我”对戈壁滩、戈壁石的无比喜爱之情。)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层。(3)默读第二层,思考:①珍珠泉水为什么会由苦变甜?(因为昭君出赛路过泉边饮水,觉得泉水苦涩,就把戴在头上的珍珠扔到泉水里,水才由苦变甜的。)②“昭君出塞”是怎么一回事?课文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如下讲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族经常南下掠夺财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威胁。到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提出愿意娶汉家女为妻,通和亲之好。元帝立即答应,当时宫女王昭君主动出来,请求远嫁,于是汉元帝将她许配给了匈奴首领。王昭君伴同呼韩邪单于出塞后,一直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她努力维护汉匈友好关系,使我国北方边境出现了空前安定、繁荣的景象。课文引用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含义:当年的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挺身而出,远嫁匈奴,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今天的边防战士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在无边的沙海上以苦为乐,默默奉献,这正说明了中华儿女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渊源流长,代代相传。③说说洗石和发现“中国石”的经过。(4)自由读第三层。①画出描写“中国石”样子的语句?②结合插图,认识天山、祁连山、吐鲁番、长江、黄河、大兴安岭、台湾、海南等在祖国的位置。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精讲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课文,思考、回答: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例10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第四学段的语文课堂上如何创设交际环境?我想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还是教材,利用教材创设交际环境就成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途径:

一、朗读

朗读是一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其中美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在朗读中变得声音响亮、语气连贯、感情饱满,人也变得自然大方。同时,朗读也是学生 “披文入情”理解课文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为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进而体会课文的情境,我选择了“教师创设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朗读”的方式:

草报春,花闹春。果园里,桃花、杏花、梨花正在争奇斗艳,地上的野花也在自由而快乐的绽放呢!让我们走向热闹的果园。(请大家用无比热烈的情感来朗读课文第四段――春花图。)

绿草如茵,春花烂漫,春天展现出了生命的绿意和绚丽的风姿。是谁染绿了春天,是谁扮靓了春天?是和煦的春风。沐浴在春风里的感觉是多么的惬意呀!让我们走向田间,去感受那份诗情画意吧!(请大家带着无限的惬意来朗读第五段――春风图。)

这样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也激发学生美读课文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整体感知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理清思路十分必要。在这一环节,一般也都是靠“说”这一口语表达的形式来完成的,如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给文章再拟标题、复述课文主要情节等。具体选择哪种形式要以课文特点和教学重点而定。要想激发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欲望,不说不快,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情境。如学习人教版《公输》一课时,我这样设计整体感知:

在“听读课文,把握节奏”“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设想以下情景时人物会怎样说话。

1. 我是墨翟,当我看到公输盘一本正经地说出“我义固不杀人”时,我气愤地在心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看到楚王一面高兴地说道“善哉”,却又一面坚持“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时,我感慨地在心里说:“__________。”

2. 我是公输盘,我与墨子当着楚王的面模拟攻守的情形,当我用尽了攻城招数,可依然不能攻破墨子的防守。我瞥了墨子一眼,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

有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就会被吸引到对课文的感知上来。

三、利用文章的留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文学作品靠形象表达主旨,它往往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抓住了那些“留白”,引导学生在作品所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进行大胆的想象,并且口头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我的同事李永春老师在带领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后进入到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她巧妙利用“留白”来训练启发学生:同学们,当你读到“后来,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时,你觉得赫尔墨斯听到这句话后,会是怎样的反应?这时课堂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一声不吭地走了,却将自己的雕像镀成了金身。”“他气急败坏,羞愧难当,把店砸了个稀巴烂。”“他很失落地回到天上,认真反省自己,终于明白了自己在人间不受尊重的原因,从此开始为商人做实事,最终赢得了商人的尊重”……

像这样来训练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口头表达的欲望就一下子被点燃,在“一吐为快”的兴奋中完成了对人物的把握和对故事的多角度解读。

四、巧设讨论题目,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文章是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如果我们从课文中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或链接相关文章,创设具体的口头表达情景,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见解,这就会渐渐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学习《背影》一课,可以将它与《我看见一条河》对比阅读,讨论两个父亲爱子的方式,并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以及理由。朱自清父亲对孩子细致入微的照顾与另一个父亲放手让孩子挑战,培养其独立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利弊,这对于学生思考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有好处。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别人,发言者就会积极地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活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此可以明确: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活用教材,只有活用课文这个“例子”,才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文”这个例子会给我们思想内容或写作形式等方面的启发,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探索更多知识,并渐渐形成语文综合素质。对课文的学习也包括对文章写法的提炼。假如我们将此写法用于口头训练,那么学生就会在课文的引领下,结合生活积累试着再举一个类似例子。例如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怎样去表现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学生经过朗读、讨论,很容易地说出是“渲染”手法的运用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从建筑材料的丰富名贵(“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雪松”等)、建筑形式的丰富多样(“神殿”“后宫”“城楼”等)、建筑装饰的华丽名贵(“琉璃”“珐琅”“黄金”“脂粉”等)、建筑布局的诗情画意(“花园”“水池”“喷泉”“天鹅”“朱鹭”“孔雀”等)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渲染”手法的成功运用。

六、以单元话题来创设情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材按单元编排,往往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话题,尽管体裁不同,有新闻、小说、报告文学、书信等,但都以独特的视角表现战争,给人以丰富的认识和深刻的启迪。学完此单元,为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妨创设一个情境:咱们班要评选“和平大使”,评选的标准是能够结合这一单元所学来口头表达自己对战争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具体,思路清楚。为了争当“和平大使”,学生会兴奋雀跃,充分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因为承担了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所以练得“很实”。其中一位同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这样说:“读《新闻两篇》,从势如破竹的攻势中,我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读《芦花荡》,从老英雄酣畅淋漓的复仇中,我领略了百姓无穷的智慧和胆识;读《蜡烛》,我从老妇人冒着炮弹爆炸的危险爬着去掩埋烈士的尸体中,我认识到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和人们对和平的渴盼……战争太可怕了!我认为我们要反对战争,为争取和平做出我们的努力!”从这些临场发挥的发言看,这位学生已经对战争有了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认识,且表达发自内心,自然大方,这不就是一次极好的口头训练的实践吗?

七、留心文中插图,巧设情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