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6 07:57:30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1

一、课前“研学”——编写“研学案”

课前学生的对话任务是预习需要学习的新知或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教师的对话任务是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完成“研学案”的编写。

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把握文本特色后,对照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及兴趣点,对本课时所要学会的表达方法、阅读方法进行筛选,明确本课的研学目标为: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讲述文中的一个小片段。2.我会抓住描写嘎羧的重点词句,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3.我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嘎羧的情感写具体的。再根据这三个目标确定“研学案”中“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迁移练笔”等学习环节的学习任务,以简练的形式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二、课中“研学”——探究研学问题

课中“研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灵活参与各小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问题——对话点的选择

对话点是学习探究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它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高效进行。所以在复习旧知后,教师首先让学生提问。有的学生问:“嘎羧离开村寨时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象鞍?”有的问:“嘎羧临死前为什么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有的问:“它为什么没有回到象冢,而是和自己的战友待在一起?”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引向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结合点的研学问题:当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同学们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答案,在相关的语段做批注。

2.学习指南——对话策略的指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开展得有序、主动,参与面也很广,这得益于教师在“研学案”编写时提供的学习指南。如“自主学习”环节提供了探究研学问题的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②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推想。③联系原文,深刻体会。“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交流、汇报三步法:①紧扣问题找句子。②抓住词语谈理解。③表达情感并朗读。这些学习指南引发和推动着学生的对话。

“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所以第二阶段对话是师生研学最为丰富,思维碰撞最为激烈的阶段。

这一阶段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汇报交流——对话能力的展示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从“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中选择一项内容按学习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补充。

生1:请大家把目光投到123页,第14自然段,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从这里体会到嘎羧是一头怀旧、重情义的战象。

生2:在这个句子中我们抓住的词语是“久久凝望”,还有“亲了又亲”“震耳欲聋”。它凝望的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亲的是曾经救过它命的龟形礁石,面色呈现衰老的它还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

生3: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应该带着缓慢的语气来读,下面我来示范一遍(生朗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评价我们的朗读。

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集体学习能力的展示,学生是按分工来汇报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它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2.点拨引导——对话质的追求

课堂上教师对研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目的是引导对话思考、促进差异对话、鼓励对话辩驳。下面这一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适时点拨的重要性。

师:其实《最后一头战象》是作者在西双版纳时,一位老猎人讲给他听的故事,这是一个仅有158个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却成了2千多字的感人故事。作者是如何让这头战象的形象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课件显示课文写作素材——老猎人讲的故事)

生4:作者将战象的动作和神态写得很具体,比如“挖”和“凝望”……

师:对,作者对“挖”这一动作进行了连续而且细致的描写,“凝望”二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正是这些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头——

生5:英勇、重情义、坚强的战象。

学生思维单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不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路受阻,教师启发延伸……正是适时的点拨,让课堂的生成在研学过程中呈现出动态与活力。

3.达标测试——对话效果的反馈

达标测试是学生学情的当堂反馈。只有容量适中、有梯度的练习题,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学情选择完成,教师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弥补薄弱处、提升达标处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领悟到沈石溪对战象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所发挥的作用后,安排了迁移读写练习:展开想象,把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写具体,再联系文中的内容,试着讲一讲。(根据下列提示,选择合适的题目并独立完成)

1.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3.运用动作、神态及其他学过的描写方法。

三、课后“研学”——促进自我发展

教师的课后反思和学生的课外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师我对话推动着课堂教学对话的良性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来说,生我对话是课内延伸至课外的思考,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运用、评价自我在课堂上形成的能力。下面是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

1.按照课文中四个场景的顺序,展开想象,抓住动作和神态讲讲这个故事。

2.继续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从中感受动物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体会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2

[案例1] 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心系群众,奋不顾身的精神”,安排了三个环节:①自主阅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②交流感动的理由,有感情地读好划出的句子;③师生围绕“你最想对战士们说什么”展开对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呢?

生1:战士们,你们好勇敢!

生2:战士们,你们心系群众,奋不顾身,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生3:英勇的战士们,你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师(有些焦急):除了这些话,你们还想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呢?

师:(难掩嗔怒状)你们就不能讲一些具体的话吗?

(学生静默不语,不知如何是好)

【诊断把脉】

学生态度默然,课堂上出现了难言的尴尬,这个案例属于“启而不发”的类型。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

首先,原因在于教师的启发空疏,缺乏必要的体验。请看:“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战士们说些什么?”教师试图通过一两个平面的“感动”、简单的“交流”,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完全没有找到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用控制代替了引导,这就失去了回答问题的根,“对战士们最想说什么”成了空头支票,致使目标落空。那么,学生除了讲些大话、空话,还能说什么呢?

其次,原因在于教师的启发空洞,缺乏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谈感受,它绝不是要指示学生脱离课文内容空谈大道理,而应该再次加强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架起语言文字与存在事物之间的桥梁,架起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切身感受之间的桥梁,使之真正做到在学文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入理。一般来说,先让学生抓点,再概括,最后适度联系现实生活,提升认识。这种“具体―抽象―拓展―深化―形成感悟”的过程,也是学习语文的过程。

第三,原因在于教师的启发空泛,缺乏思维的冲击。启发最重要的因素有二,一是要使学生产生“愤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二是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再运用点拨的方式引导,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一步步向前,让学生跳起“智慧的体操”。我们不可能要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答如流,头头是道,他们的回答中必然有磕磕碰碰的地方,这正是教师启发的机遇,千万不能放过。

【案例引路】

【案例2】 无独有偶,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时,针对“你最想对战士们说什么”也安排了三个板块:①先播放了一段战士们奋不顾身营救人民群众的感人录像,看后说一说哪个镜头刻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②自主阅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动的理由;③师生围绕“你最想对战士们说什么”展开对话。

师:同学们,你可能是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教师周运兰,你被战士们救出来了;你可能是攀在树上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你可能就是一位在快要倒塌的房屋中被战士们救出的小学生,你还可能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你被救出来重新获得生的希望那一刻,最想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呢?

生1:我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真的,说心里话,当洪水淹没我的房子,看着洪水慢慢将我淹没,我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可正是战士,对,战士,是他们,一共俩人,冒着生命危险,将我从危险的房屋中背出,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人呀,好人呀,你们是我的大救星呀!

生2:我是小江珊,我在摇摇晃晃的树梢上等待了将近九个小时,我好害怕,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自己即将沉到洪水之中,心中充满了恐惧。但是亲人叔叔,他们奋不顾身,冒着狂风暴雨,迎着汹涌的洪水,给了我生的希望,我爱你们!

生3:叔叔,您还记得我吗?相信您已经忘却,毕竟您从洪水中救出的百姓太多太多!可我永远也不会将您忘记,我清楚地记得您朝着我游来的时候,满脸的汗水雨水,还有血水,脸上,身上都是被树枝划破的伤痕,可您丝毫没有在意……叔叔,您是我的偶像,我爱您!

……

(学生滔滔不绝,且情真意切。)

【反思】

案例2与案例1相比,从设计上看,主要多了“看录像”与“获角色”这两个环节,可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因为通过“看录像”蓄蕴了学生的情感,而“获角色”则使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表达的凭借”。

1.情感因深度激发而增值

“文章不是无情物,课堂不是无情所”,课堂上应该有文本唤醒的真情,应该有教师激发的深情,应该有形象启迪的同情,更应该有心灵觉悟的至情。案例2中,通过实况录像、教师饱满的情绪、声情并茂的叙述来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交融的情感之舟把教师、学生、文本一同载向让人感动的“大江”,使得感动的心灵与战士们“交融”,自然就获得了第一次的“情感蓄蕴”。

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不由自主地将文本语言与录像中一个个感人的镜头链接起来,静态的语言得到激活,平面的语言得到丰盈。这样,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又会反过来通过录像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在读书、思考中获得文本的信息与情感,这是文本向主体的意义流动。这一次的“情感蓄蕴”对于前一次来说,不是简单地累加,而是基于前一次基础之上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升华,实现了情感的“增值”。

2.体验因入情入境而真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3

【研究项目】本研究属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B24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8-02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同步导入CIS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于2010年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此举对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在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简称“骨干校”,下同)过程中,许多参建高职院校没有结合CIS战略进行骨干校建设,造成创建动能的损耗,无法进一步优化创建效果。我们认为,如果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同步导入CIS战略,可以科学确立办学理念、厘清办学思路,设计行动的路径,形成骨干校建设和CIS战略的双轮驱动,使骨干校建设的效益最大化,做到骨干校建设和CIS战略的双丰收,产生1+1>2的综合效益。

二、CIS视角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局限性

CIS发端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使很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很快风靡全球。由于CIS战略能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强美誉度,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它的实施主体已经从最初的企业,拓展到许多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如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团体等。

所谓CIS(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是指社会组织将自己的组织理念、价值观、精神文化传达给公众,使公众对社会组织产生价值认同感,树立组织良好形象、增强竞争力的一套识别系统。CIS也叫社会组织的形象设计系统,有人称之为组织形象战略。

CIS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个子系统综合构成。对高职院校的CIS战略而言,其理念识别系统(MI)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教育哲学、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学校愿景、学校宗旨、学校作风等要素。在CIS系统中,理念识别系统(MI)处于主宰和支配的地位,是整个形象识别的关键,可以比作CIS战略的“脑”;行动识别(BI)是CIS战略的执行层面,强调“做”――用行动去实现理念识别系统,可以比作“手”;视觉识别(VI)则是CIS的静态识别的符号系统,是CIS战略的视觉展开面,可以比作社会组织的“脸”。CIS战略是把组织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建设的系统工程。

骨干校建设的内容、过程和CIS战略有许多共同之处:骨干校建设院校需要提炼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这与CIS战略中的理念识别系统的内容高度重合;骨干校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实现,这与CIS的行为识别系统高度一致;骨干校建设院校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现路径以不同的形式公之于众,求得理解与认同,这与CIS战略中的视觉识别系统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这些共同点构成本论题的契合点(或共振点),也是我们本论题的逻辑起点,使得我们能以CIS的视角来审视骨干校建设,从而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一)理念识别系统(MI)视角下的骨干校建设过程:对办学理念的提炼尚停留在感性层面,缺少理性关照

从CIS战略的内涵可以看出,实施CIS是手段,而打造骨干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提高竞争力才是目的,这与骨干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不谋而合。高职院校的形象是公众对于它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高职院校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学校形象的竞争。良好的形象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背书,而实施CIS战略正是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

一些骨干高职院校在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这种努力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多表现为不自觉、下意识的行为,不能运用CIS的科学理论,去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构建自身的CIS战略体系。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都要统一按照要求编制各自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简称《建设方案》,下同),在《建设方案》的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中,要求参建单位阐述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这与CIS的理念识别系统在内容上高度重合。但有的院校在做相关表述的时候,由于缺少CIS的关照,无法科学地形成办学理念。比如,某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亦即CIS视角下的办学理念)的表述: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抓住国家推进骨干校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走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这一段表述里面,除了开头官样的帽子外,其核心内容是“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走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实际上是校企合作的方针,而不是学校总体的办学理念,有以偏概全之嫌。如果将这“四个合作”作为手段,把“走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办学理念,则二者间又缺乏逻辑联系:仅凭校企双方的“四个合作”,来实现“内涵式发展”,其条件是不全面、不充分的。

办学理念是骨干校建设单位认识本校教育教学内在规律的集中概括,对骨干校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统领与指导作用。办学理念的缺失或定位不准,就会导致行动方案无方向,产生创建工作动能的损耗。

(二)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角下的实施骨干校《建设方案》的过程:缺少制约做表面文章机制和整体协同效应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制定的《建设方案》经过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就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落实《建设方案》中的内容,这与CIS的行为识别系统形成契合点。由于缺少CIS战略的引领,骨干校建设单位在落实《建设方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行动偏差。

1.出于功利性的考虑,在实施骨干校建设方案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做表面文章的动机

国家骨干校建设成功与否,除了建设单位自身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与验收。但是,评估和验收并不是万能的,有限的评估验收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之内,全面检查验收骨干校建设的成果,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盲点。另一方面,参加国家骨干校建设单位,只要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评估或验收,有了国家骨干校的金字招牌,就能够得到许多现实的好处,很容易受到功利性的驱动,在实施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就某些难以实现而又必须达标且又难以检测的项目或指标,做表面文章,对付评估和验收。这是由于骨干校参建单位的现实目的――通过验收所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表面文章的可能性与动机是一种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

2.实施骨干校《建设方案》时,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协同效应

实施骨干校《建设方案》由许多相关要素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其中的一个要素变了,要求其他相关要素随之改变。这就需要从整体上关照建设方案的实施,各方面的改革措施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才能产生综合效益。但在建设骨干校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条块分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而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全面建立、协调组织内部的各种体制和机制,进行骨干校建设方面考虑较少。例如,如果某个高职院校提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目标,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人才理念、教学理念以及在这些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人才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机制、薪酬管理制度、教师培训规划、教师行为规范与之相配合,共同发力,就会制约“建立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目标的达成。

(三)视觉识别系统(VI)视角下的骨干校建设:形象建设相对扎实,形象传达未成系统

骨干校建设的过程也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过程,创建单位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许多形象建设方面的工作。例如,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设、重点专业群建设、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领导能力建设等,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但是,参建学校没能将自身确立的办学理念、行动路径和创建成果,形成CIS的视觉识别系统,以宣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良好形象,形成视角形象的传达效果,导致形象建设功亏一篑,使骨干校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在骨干校建设中导入CIS战略可以使得二者相互促进、取得1+1>2的综合效益

我们认为,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导入CIS战略,可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1=1>2的综合效益。

(一)导入CIS战略可以使办学理念的提炼更理性、更科学和更自觉

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理念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它是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哲学升华为一种信念的结果。它是骨干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CIS战略的灵魂,对骨干校建设的执行层面和CIS的其他要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导入CIS战略,骨干校才能具备CIS战略意识,才能运用CIS理论科学地提炼出办学理念,并在该理念指导下推进学校的形象建设,将盲目的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将下意识的行为变成理性的行为,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全面促进国家骨干校建设。

例如,某高职院校提出“厚德尚能”的办学理念,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的养成,又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言简意赅。对外,它是该校公开宣布自己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宣言书;对内,它是规范学校和教职员工行为方式的思想武器,要求学校一切工作、教职工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厚德尚能”这个理念开展。只有确立了办学理念,才能审视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模式是否与之相适应,才能通过改革,确立新的办学体制与机制,从而将骨干校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如何导入CIS战略呢?可请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参建院校讲授CIS战略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导入方法,形成形象管理的CIS战略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校的CIS战略设计只是方法问题了,可以结合骨干校建设同步进行。这样,既完成骨干校建设,同时还完成CIS战略导入。可谓一举两得。

(二)CIS战略中的行为识别系统可以约束执行《建设方案》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1.CIS的内在机理可以防范实施骨干校《建设方案》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

骨干校建设单位导入CIS战略是从长期、全局的视角考虑学校的发展,是改善学校的机体和体质之举。其正面的影响是深远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实实在在的CIS“红利”,就会内化为建设单位的自觉而理性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自觉防止作假行为。所以,CIS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战略系统,有一种内在的约束与平衡机制,“迫使”建设单位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2.CIS战略可以使骨干校建设行为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在创建骨干校过程中,许多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却不去改革与这种理念不相适应的行为识别系统,仍旧保留或执行旧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穿新鞋走老路。导入CIS战略则可避免这类情况: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一旦确立,行为识别系统就要求学校各部门及其员工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然要求废除与办学理念的达成相冲突的旧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行为规范,建立有助于实现理念的新体制、新制度、新规范,将之纳入骨干校建设工作,通过行为识别系统落实到实处,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三)建立视觉识别系统,便于传播骨干校的良好形象与建设成果

在骨干校建设中导入CIS战略,可以促使学校自觉建立科学化的视觉识别系统,将骨干校建设成果视觉化,便于对内对外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是视觉,占到所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在CIS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是整个形象识别系统中最直观、最具视觉冲击的部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全面、准确体现骨干校建设的成果及其形象价值,使抽象的办学理念变为具体可见的传达符号,形成一套象征化、同一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符号系统。

骨干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标志物和标准字。学校标志物是指代表学校形象、特征的一种符号。它在视觉识别中应用最广泛,是统领其他视觉要素设计的核心,所以,学校标志物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易于记忆和传播。标准字是指将学校名称经过设计后确定下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统一文字群。通过标准字的可读性、说明性和独特性,向公众传达骨干校的理念、规模、特征等,从而达到塑造良好形象的目的。

总之,导入CIS战略可以与骨干校建设和谐共振,将骨干校建设成果最大化,产生1+1>2的效应,做到骨干校建设和CIS战略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 2010-6-1.

[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Z].2012-7.

[3]孙敬.高校品牌形象导入CIS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4]周书林.浅析高职院校导入CIS战略的整体流程和规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4

一、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简单的说,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就是通过将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建立分属于各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数据库,然后将孤立的数据库连接成网络,为社会提供网络化的调档查档等服务。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十分必要。

(一)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人才强国战略具有以人为本的重要特点。人才资源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据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人才流动性也明显加快。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保证选拨程序的公平公正、真实可信,杜绝档案信息失真的现象。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流动,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行业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离不开档案的网络化。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利用集中管理的制度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符合要求的人事档案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汇集,借助于计算机统计分析,为人才选拨提供科学的建议,同时为制定教育、就业等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

(二)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打牢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和推动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人事档案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交流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以“数字校园”和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数字化建设浪潮在高校和政府部门方兴未艾。部分高校更是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局域网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走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列。清华大学档案馆自2002年以来在原单机人事档案Foxpro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研发了网络版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THPA-MIS。该系统是在清华大学档案馆人事档案部内部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应用环境,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目录信息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管理[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做为人事档案形成的摇篮,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在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问题更不容忽视。由于各个高校自身条件不同,数字化建设快慢不一,其内部数据库和局域网没有统一标准。如果等到数字化建设全部完成再去推行网络化建设,势必会因标准不一致无法有效共享数据库资源而导致重复建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应抓住数字化建设的契机,及时建立统一标准,使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同步推行,用网络化推动标准化。

(三)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提高人事档案优质服务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 2011年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全覆盖。聘用合同制的推行,突破了传统的事业单位铁饭碗体制,使能者尽其才。事业单位改革是人事管理机制的进步,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使流动人员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也要求人事档案能够更加灵活的流转,更加详实的反映人才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传统的人事档案服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5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

上下阙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jiaoan910.cn-教案910网 最受欢迎最专业的教案资源网站],学生朗读[jiaoan910.cn-教案910网 最受欢迎最专业的教案资源网站]。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 整体感知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板书:诵读、领会;品味、鉴赏

1. 诵读

生自读、生齐读,大家对某生的朗读作评析,看该如何准确把握节奏和感情。

老师范读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

2.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 “看”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益,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 有同学说“上阙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给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 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阙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⑥ 联系“时代背景资料”,突破难点,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6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

上下阙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教案910网 最受欢迎最专业的教案资源网站],学生朗读[-教案910网 最受欢迎最专业的教案资源网站]。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 整体感知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板书:诵读、领会;品味、鉴赏

1. 诵读

生自读、生齐读,大家对某生的朗读作评析,看该如何准确把握节奏和感情。

老师范读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

2.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 “看”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益,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 有同学说“上阙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给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 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阙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7

对于窖藏钱币,笔者认为一般分为宋金窖藏和辽代窖藏。曾长期过手批量钱的东北泉友告知:“宋钱与正隆钱混合出土的就是宋窖藏,也叫金窖藏。就是百分之九十多的宋钱,百分之几的金代钱和千分之一的辽钱。”而金代窖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内有宋徽宗崇宁通宝等钱或折二以上大钱,金代窖藏曾出土过靖康通宝、阜昌通宝等宋金珍品古钱;辽代窖藏的最主要特征是出土钱币一般均为小平钱,同时在以宋钱和开元钱为主的出土钱币中含有大量五代钱和辽钱,辽代窖藏曾出土过咸通玄宝、天赞通宝等五代和辽早期钱币珍品。

下面介绍的几枚吉语花钱的钱文如出一辙,楷书中略带魏碑遗风,相比唐楷来讲更像是宋体字早期雏形。其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刚劲有力,变化得当,更具装饰性效果,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

斩鬼大将背铠甲武士(图1) 直径25.8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旋读,“斩鬼大将”四字出自道教《驱鬼咒》:“上请五方五帝斩鬼大将军官十万人降下”。在北宋时期,道教被誉为国教,特别是宋徽宗父子时期,道教最为兴盛,虽然他们一直梦想长生不老,却也未能免去靖康之耻。钱文中“鬼”字缺少一撇,在道教符文写法中,“鬼”字没有第一撇。其实在许多古代书法或者碑刻中常会出现文字缺笔现象,一方面是书法章法的要求,一方面则是民俗避讳或者文字暗语。在这枚压胜钱中,应该寓为灭鬼斩头或鬼不出头之意。也有少一撇则不成“鬼”等说法,以迎合人们对凶险阴恶之物的厌恶。

背面铠甲武士像为宋代武士特有的装束,甲胄齐全,手持兵器,英姿飒爽。四川泸州发现的百余件宋代武士石刻中有九成半左右的武士形象均与钱中的形象相似,是很典型的宋代武士形象。武士头戴兜鍪,身着铠甲,足蹬战靴,威风凛凛。武士右手执骨朵(俗称金瓜),是宋代武士像中比较常见的兵器。骨朵是一长棒,顶端为蒜头形或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唐以后用为刑杖,宋以后并用为仪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介绍:“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赐花,执骨朵子。”

日有万陪背称心如意(图2)直径25.3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直读,“日有万陪”中的“陪”字在古语中有增加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祈求每天都有增加,一般认为是古代商人祈求日利千金,生意兴隆。笔者认为这里的“增加”不光只是祈求财富的增加,也有引申为祈求健康、权利、知识等。

背面的图案章法有度,富有动态,是较为传统的民俗图案。穿上一横杆为秤杆,有线绳缠绕期间。左侧秤盘的中心有一楷书“意”字,寓意“称心如意”。右侧秤砣为一饱满的钱袋,寓意“代财”。穿下有一俯月纹,寓意上升、新生、幸福、吉祥等。笔者认为这里的月纹就是为了填补图案上的留白而增加的一个吉祥图案,即为章法布局的需要。此钱自宋代铸造以来,元明清各代均有仿铸,且逐渐粗糙笨拙,失去其最初的神韵。

掌福消灾背多宝图案(图3) 直径25.2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直读,“掌福消灾”中的“掌”字在古语中有把握、掌管之意,因此钱文寓意为将福气把握、掌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消灭一些灾难、灾害;也有作“植福消灾”或者“积福消灾”。这是宋金时期人们反对战乱、祈求安定的最基本的诉求。

背面为多宝图案,也称杂宝图案。穿上为火珠,下为银锭,左为珊瑚一支,右为笏板一对。综观背后4件多宝图案均为象征财富之物,所属金银珠宝之类,表达了人们在祈福消灾的基础上,渴望得到高品质生活的愿望。

出入通泰背马鞍爬犁(图4)直径25.7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直读,“出入通泰”中的“泰”字有平安、安定之意,顾名思义,有祈求出入通达、出入平安。反映了在当时战乱的时代,人们祈求自身平安、国家安定的愿望。

背面图案,在最近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一书中刘春声先生认为是穿上一个马鞍,下为爬犁,是这个图案的首次诠释。在当时的农耕时代,正好与面文寓意相契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风貌。穿上是马鞍基本被众泉友认可,穿下的图案则说法不一。通过仔细观察,穿下更像一个立体的架子,好像是一个马扎或者凳子。是否也像穿上的马鞍一样,为上下马而准备的马扎呢?

万病消除背马鞍爬犁(图5) 直径25毫米,厚2.0毫米。正面钱文直读,“万病消除”吉语最直接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平安健康的期盼。此类题材尚有辽代名花钱“万病不侵,身如药树”等。

背面与出入通泰钱纹饰相同,只是多了一颗星星。

合家清吉背马上得禄(图6) 直径25.2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直读,“合家清吉”中的“清”取清净、清白、清廉之意,如清净道德、清白传家等;“吉”取善良、贤德、美好之意,如吉人天相。钱文的大意就是希望全家老小都是贤良之人,继而鞭策自己清正廉洁做事。

背面图案为一匹灵动的马,虽然没有皇帝骑乘和宫廷礼仪的御马那样飒爽英姿,但也不缺少憨厚温顺、耐力十足之感。宋代因为连年征战,马匹已经成为重要的武备资源,一般的官员和富商也不一定能有自己的马,因此,拥有马或者马车就成为人们的美好愿望了。同时,在马背上托着一个楷书“禄”字,寓意“马上得禄”,正好与正面文字交相呼应,象征着满载福禄。

长命富贵背龟鹤齐寿(图7) 直径25.5毫米,厚1.4毫米。正面钱文直读,“长命富贵”语出自《旧唐书・姚崇传》:“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意指既长寿又富裕显贵。“长命富贵”吉语在花钱上得以表现,笔者认为兴起于唐宋,发展于金元,直至明清达到鼎盛。同时,“长命富贵”吉语还经常出现在瓷器、玉器、珐琅彩、铜镜、银饰、牙雕、剪纸等艺术品之上。其“富”字宝盖缺一点,意为“富贵无头”,这种写法在宋代吉语花钱中较为普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情流露。

背面图案构图巧妙,极富动态之感,俨然一副构图严谨的中国画。穿下一只爬动的乌龟,龟是长寿动物,被寓为长寿的化身。乌龟口吐祥云瑞气,缭绕上升至穿上作“如意”状。两支如意头托举一圆圈,好似旭日东升、普照万物。圆圈内为一个形态灵动的鸡形,寓意“吉祥”,与如意头相连即为“吉祥如意”。穿右侧为一个独立的仙鹤。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所以龟与鹤两种图案并称为龟鹤齐寿、龟灵鹤寿等,其图案寓意正好与正面“长命富贵”吉语交相辉映。

阡万称心背日月遂心(图8) 直径25.7毫米,厚1.2毫米。正面钱文直读,穿上“阡”通“千”,穿下“万”字。穿左右分别为吉祥图案,左为秤杆、秤砣,右为秤盘,寓意“称心如意”。古代的秤是十六两一斤,除了起始的零位星以外,每斤都有16颗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据传,十六两为一斤是根据“天下太平”这4个字的笔画数确定的。寓意如果都能公平做事、诚信守义,天下就会太平无事。“福”“禄”“寿”三颗“星”的加入起着规范计量活动必须诚信的目的。要求实施计量者在称重过程中要规规矩矩,必须足斤足两,否则,少给对方一两就意味着实施计量者在今后生活中缺“福”,少给二两就缺“禄”,少给三两就自然缺“寿”。由此看出老秤的组成不仅仅是计量单位,也告诫人们在计量和做事过程中要坚持诚信的原则。同时,在婚礼中,新郎多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是一种祝福的象征。

背面钱文直读,穿上下“遂心”二字意即称心,穿左右分别为月日纹,寓意日月同辉,朝夕相伴,日月可鉴。除此之外也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即象征着日日月月、岁岁年年。与正面交相辉映,成为祈福婚姻幸福、顺心顺意的婚庆吉语题材。另外,此类正背类似的花钱,无法确定具体哪一面为正,哪一面为背,只是相对而言。

百千长寿背加官进禄(图9) 直径25.3毫米,厚1.3毫米。正面钱文直读,“百千长寿”四字在宋朝诗词中常有出现,如“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百千长寿。”(戴复古《锦帐春》)“不须歌舞倩红裙,为祝百千长寿。”(李仲光《鹊桥仙・自寿》也有作“寿命千秋”“长寿富贵”者,旨在祈福长命百岁。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8

纹章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团体的彩色识别物。每个人、每个家族、人群或团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自由地采用纹章,并且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使用它,唯一应遵守的条件是不得盗用他人的纹章。

从可查考的资料来看,纹章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前后的西方,汇集了纹章诞生所需的各种条件: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变化,11世纪末至12世纪上半叶军事装备的演变,以及所带来的西方社会对古伊斯兰文明的借鉴,骑士作战需要,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西欧中世纪的职业军人,骑士与军队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装备精良的“重装”军人,这种“重装”包括装备本身的物质重量与装备主人的身份标识双重含义。全副武装、有组织地骑马冲击敌阵,需要具有大致相同的军事装备,这套装备通常被称为“重装”,包括:战马、铠甲、头盔、盾牌、长矛、长剑、短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重装”不断完善,不但成为骑士身份的重要标志,也引领了当时盔甲生产的潮流:头盔由当初只护住头顶,逐渐发展为罩住包括脖颈和面部在内的整个头部;铠甲由起初能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发展为包住全身,以至于发展到极致,就是头盔遮住面部,使之变得难以辨认,导致行动机械迟缓,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

为了既不限制对精良装备的追求,又不妨碍作战,骑士们开始在自己盾牌的正面上展示扁桃状图案,作为在混战之时辨认敌我的标志符号,并被涂饰成对比度浓烈的色彩。后来慢慢形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并固定下来使用,由此形成真正的纹章。

战场之外,骑士比武是运用纹章的最主要舞台。为便于“纹章传令官”识别比武双方并判断他们是否遵守规则,比武双方应展示各自的纹章。比武胜利的一方,不但能得到土地和封赏,成为家臣,而且有助于将个人置于团体之中。由个人而家族、由家族而社会,不知不觉中,纹章成为变革中的社会成员的身份象征,有确定的实质性内容,并可继承。

13世纪初,纹章逐渐被整个西方社会贵族阶层采用,同时开始向不同类型的人群延伸,妇女、教士、手工艺者、市镇、职业团体、民事或教会社团等相继使用纹章;14世纪,这一新的时尚最终遍及整个西欧,甚至开始向东方基督教国家流传。这种在地域乃至社会阶层领域的传播,同时伴随着在日用物品上的扩散,布料、服装、艺术品及纪念性建筑物上都饰有纹章,现实生活中经历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纹章化”运动。

所以,即使后来骑士制度日渐衰落,并最终淡出历史舞台,但纹章却得以穿越数个世纪,适应各种社会制度,并经过12~20世纪间曾经改变了欧洲面貌的大多数社会及文化变革后,依然保留下来——悠久而广阔的时间中,贵族、平民这一似乎是永恒的对立与矛盾里,隐伏着纹章那不可测度的命运。

最深刻的王室记忆

一方面,纹章在大范围地普及;另一方面,在有些人看来,纹章是秘传之物,尤其是在法国,人们常常将其归属于贵族阶层,有时并不被大众接受。实事求是地说,某些阶级和社会阶层

尤其是古代,相较于其他阶级或社会阶层使用纹章的频率更高,如贵族、高级行政官员、商人、富有的手工艺者等。即便明白纹章的归属与佩戴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无法改变人们这种天生的偏见。

因为这种偏见,纹章遭遇过毁灭性的浩劫。17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向纹章宣战,发动了一场纹章清点活动。1790年6月,制宪议会在决定废除贵族制度、爵位、号衣、旌麾、骑士等级、勋章及所有“封建象征”的同时,颁布法令废除纹章制度,确定十分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对付那些继续使用者,个人不得不除去或烧毁自己的封号、铲刮自己的餐具和银器、撕碎书本的精装书皮、翻转壁炉的背板、摧毁自己的门楣,最终延伸到原法兰西王国的象征标志——王冠形状与百合花徽。虽然在后来的帝国及复辟时期纹章的使用得以恢复,但经过此次浩劫,再也没有回到其在中世纪和旧制度下的那番光景。唯一幸免于难的,是那些“涉及艺术”的物品,被运往最近的博物馆。

法国大革命追求的自由理想,点燃的是人们的热血,留下的是激情燃尽后的余烬。虽然如此,历史还是为纹章的流传预备了一片土壤,那就是英国。这个国家不但有着漫长的尊重、保护并延续传统的习俗,并且贵族有着真正的法律地位,拥有可以登记、保护或控制某些纹章的官方机构(即直属于王室的“皇家宗谱纹章院”,与中世纪的纹章传令官一样,专门负责处理及解决所有与纹章有关的问题),成为纹章保留君主制及机构性痕迹最为深刻的国家。

事实上,纹章作为王室个人及家族的标志,与理查一世(1157~1199)密切相关。理查在位期间带领英国参加过,因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而获得“狮心王”的称号,在他之后,纹章风行起来,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格局。当时的章底(即Shield、“盾”)一般用貂皮或松鼠皮制成,颜色为黄、白、红、黑、蓝、绿六种标准色,画面上有几何图形、各种姿态的动物等图案,最常见的是狮子。

成立于1484年的“皇家宗谱纹章院”,是英国王室专门管理纹章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其院长由王室典礼官公爵担任并采取世袭制,院长下面有13名纹章官。每逢国会开幕、授勋仪式、王室典礼或其他重要庆典,人们都会看到纹章官身着绣满纹章图案的缎铠甲,头戴骑士盔和盔冠,列队行进在游行队伍的前面或端坐在会场的显眼处。其盛装形象,显示着纹章院的勃勃生机。

但纹章院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1666年的一场大火几乎烧毁了整个伦敦城,坐落于维多利亚女王大街上的纹章院也没能幸免。但是许多当时正在申请纹章的人冒着被烧死的危险,把纹章院收藏的档案抢救了出来,并原地重建。那些被抢救出来的纹章档案,载有包括英王爱德华四世等在内的1035个贵族纹章样图,成为无价之宝。

纹章官平时的工作包括答复为数众多的公众来信:或者请求查证自己持有的金器或瓷器上的纹章来源,或是请求解释某教堂或公墓纹章的含义,或者是请求翻译饰带上的格言……对于申请新纹章者,纹章官的任务是了解其家庭背景和生平,起草备忘录,送交院长公爵阁下审批,然后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和意愿,设计一个与任何既存纹章图案都不重复的新纹章;对于要求证实自己是名门后裔的顾客,纹章官首先根据顾客的姓氏,从纹章院收藏的专业“纹章官调查档案”里找出该纹章的原始图案,然后再查核该顾客是否确系此家族男系世谱上的后代。

曾有家谱学家发现,美国前总统里根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远亲,同是爱尔兰一个王室的后裔。

后现代解构中的真正向往

历史虽然曲折,但纹章得以跨越数个世纪,成为适应各种社会变革的灵活代码,其原因其实很简单:6种基本色彩、开放式的图案汇编,以及无限的组合可能性。

纹章最重要的规则,涉及色彩的运用。色彩的数量极其有限,通常为6种,分别为金黄、银白、红、黑、蓝、绿,正是西方文化中的6种基本色调,在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纹章中使用频率最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纹章的色彩是概念性的,强调色系类别——以红色为例,朱红、樱桃红、胭脂红或石榴红等都包括在内,因为重要的并不是色彩的物质表现,而是红色这一色系概念。在法兰西国王蓝色底子布满金百合花图案的纹章中,蓝色可以是天蓝、玉蓝或靛蓝,百合花则可以呈柠檬黄、橙黄或金黄,彼此间的差异并不重要。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9

但最近有老师反映我们队员早读迟到现象严重,班主任对你们有过不同程度的谴责或处分,我也受到了级长的批评。队员们,我理解你们很累,但你们可知道,首先,我们田径队员是学校的普通学生,没有特殊可言,所以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班主任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其次,高山因为它能战胜狂风烈日的折磨而显得伟岸;海燕因为它英勇搏击风浪而显得矫健,正因为我们能战胜劳累之痛苦,才更显示出我们的斗志和毅力。所以,我们要冷静思考,想想为什么以前不迟到而最近却迟到了?找找原因,然后拿出方案来认真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从容和多彩。

怎样写方案呢?我这里有具体的要求,希望根据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东西来,以便在行动中让自己的思想更快成熟起来。

队员们,让我们修复心情,重拾信心,在运动场上继续抒写我们的青春与活力,练出健康,练出智慧。让我们一起共同创造奇迹,许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老师对你们有信心,加油吧,小家伙们!

每天早上6∶50分,不见不散!

附:方案要求:

早读迟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题目)

事件:近来,早上训练后早读迟到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你受到了谁的批评?

原因分析:造成迟到的原因有:1. 早上没有准时到达训练场;2. 训练时没有把握好时间,拖拉、散漫;3. 训练完后总是拖延时间回教室;4. 总想结伴回教室,致使时间在等待中浪费。(你属于哪一种?)

对策:

1. 改掉拖拉的坏习惯,严格制定作息时间表。如:起床、洗漱等所用的时间不得拖延,规定时间内必须到训练场。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调整好闹钟(闹钟就是命令);如果缺乏自律,不妨请父母帮助监督。

2. 认真完成早上所布置的训练任务,训练过程中认真严肃,不要磨蹭,忌跟队员打闹浪费时间。

3. 训练完后迅速收拾东西回教室,不坐下休息,不互相等待。

从现在开始挑战自我,严于律己,持之以恒,一定要“鱼”和“熊掌”兼得,做一个不吃亏的人。

当天,队员们都入神地看着我下发的材料,从他们的神态中可以看到,他们开始重拾信心。次日,每个队员都按要求写出了方案。就连让我最头疼、素有迟到王之称的小张也制订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方案——

早读迟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事件:这段时间我们训练迟到严重,以至惊动了学校,使训练进入了困境。我是一个老牌迟到者,多次受到班主任的严厉批评。怎么办?郭老师说得对,每个人反思一下迟到的原因,然后订出解决方案,还训练以正常秩序。

二、原因分析:本人迟到的主要原因是:早上不能准时到运动场,且晚上做作业时拖拖拉拉,导致很晚睡觉,影响了第二天的起床,于是一次迟到发展为多次迟到。

三、对策:1. 坚决跟拖拉现象作斗争,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制订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2. 从源头治理,晚上按当天作业量的大小和难度分配好时间,不拖得太晚,10点半必须休息。3. 早上6点必须起床,起床的动作要迅速,不得懒床;遇特殊情况可让家人监督;早上6点40分必须到达训练场地。4.按时完成训练任务后,管好自己,马上回教室。

最后记住一句话:以速度战胜拖拉、磨蹭,努力加油!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例10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17-04

鄂尔多斯高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鄂尔多斯蒙古人世世代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子孙,为整个蒙古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们是蒙古民族的化身,以精美的传统服饰和严谨的传统礼仪闻名于整个蒙古部落。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承元代蒙古宫廷服饰文化,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同时吸收汉文化营养,但最终保持了原有的传统和地区特色,充分展示了其文化的顽强性和包容性,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服饰艺术,成为最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地方文化,而在鄂尔多斯各类服饰当中,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盛装服饰成为其中最独特的风景。

一、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

蒙古族部落的服饰种类繁多,而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是蒙古族女性服饰中最具代表性,最精致,也最能够体现蒙古民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图一)一般为已婚妇女穿着,未婚女性不能穿。鄂尔多斯女装在结婚前后有很大的差别,未婚女子不能戴圆顶帽,装束相对简单、素雅,而已婚妇女服饰则以华丽、精美著称于世。

鄂尔多斯服饰特别注重头部的装饰与打扮。人们认为头部是一个人朝气、幸运的象征,所以妇女们都非常注重头饰,头饰也成为最具魅力的部分。女性婚前都戴一种体积很小的耳坠,但足有一斤重,上饰方古、4个陶纳勒喜、吉祥银盘蚕,只有最下面的部分像平常所见的耳坠,在结婚时则戴上大耳坠。

鄂尔多斯女性不仅喜欢贵重的头饰,也喜欢扎头巾,头巾的颜色多种多样,根据年龄、性别而各取所好。头巾的质地有布、麻、绸、绢等,姑娘和媳妇的头巾缠法不同。姑娘缠头巾不封顶,缠一圈后,在右侧系一活结,把穗头垂及肩;已婚妇女有“不能露顶”的习俗,缠头巾不仅要封顶,且不留头巾穗头。

鄂尔多斯蒙古人男女都系腰带,腰带长丈余,颜色绚丽。鄂尔多斯女子出嫁时有由父母或婆家收取腰带的习俗,婚后妇女们被称为“布斯贵浑”,①代替腰带的是紧身长短坎肩。当然已婚妇女也不是绝对不能系腰带,骑马、拉车时仍可以系腰带,只是系法有所不同而已,未婚女子系腰带时身后右侧留出一个穗头,婚后系腰带时则要把腰带头完全藏好。

已婚妇女常常要穿短坎肩,名曰“敖吉木格”,也称敖吉,基本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两种。多选用色泽艳丽的绣花缎为面料,金黄色库锦镶边,配色、缝制工艺和式样极其美观,是鄂尔多斯服饰中的杰作。

蒙古靴(图二)在婚后同样有所不同,未出嫁的姑娘要穿绿粉颜色“赫”②的靴子,已婚妇女要穿“赫”更为鲜艳的靴子。

二、妇女盛装服饰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非常适合游牧生活,主要为头饰、长袍、坎肩、靴子。

(一)头饰

蒙语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图三)和“发套”两部分组成,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连垂,蒙语为“西布格”,由布和棉絮制成两个扁圆形物,其下缀两截约5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发辫上,这两根木棒必须截取于蒙古包的“乌尼”。③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胜利者在被俘的妇女头发上系两根蒙古包的“乌尼”杆,以防止她们逃遁,之后逐渐演变为从“乌尼”杆上锯下两块木头制作头饰,而发辫上系木棒也成为当地礼俗,而长木棒也逐渐变得小巧。虽然这种木棒代表着对女性的束缚,但现在却成了精美的装饰品,鄂尔多斯妇女利用灵巧的双手把连垂装饰得异常精美,木棒套上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并绣上各类花纹图案,缀以金、银制作的工艺品。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外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同样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发套,蒙古语称“阿日布其”,戴在头顶,造型庄重,绣有各种花纹和龙凤的图案,还有用珍珠缀成的发箍(图四),过去以串珠数目的多少来衡量人们的财富和地位。发箍前是流苏,两侧分为单色或红绿相间的流穗。发套常以布条为底衬,上饰12朵达玛银花,④每朵花中嵌一红珊瑚,当额一颗最为昂贵,前额上有用珍珠或金银做成米粒大小的珠子穿缀而成的璎珞流苏,中间长,两边稍短,每串流苏下挂一宝石。流苏两侧各垂4或6条由红珊瑚或绿松石、镂花银片和银铃制成的流穗,垂至胸前,中间同样镂金镂银,背后为“凸”字形护领屏风(图五),这个造型来自于战争年代士兵盔甲后半部分的起保护作用的造型,后来演变到蒙古族妇女头饰中来。为了遮挡耳朵与屏风间的间隙,上方排有密集的珊瑚护耳(图六),布衬上也是由外向里缀满了红珊瑚,同时镶嵌玛瑙和金银制作成各种表示吉祥的图案。妇女平时要戴头巾,盛装时还要戴上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礼帽,这种礼帽是鄂尔多斯地区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它体现了蒙古服饰文化的传统的同时揭示着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装扮后,头部除脸部外几乎被珊瑚、珍珠、玛瑙等遮盖,耀眼夺目。

头带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在入睡时方可解下,不戴会被认为是不尊敬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因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长袍与坎肩

鄂尔多斯妇女出嫁时,在长袍外面必须穿对襟四开衩长坎肩,开衩都很高,以便于骑马。坎肩名曰“敖吉”,肩部和腰身都很窄,穿上后显得身体匀称,曲线优美,突出妇女胸部曲线;而下摆较宽大,站立或行走时婀娜而飘逸。通常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和吉祥,一般分为直襟式、大襟式、带兜式几种。

(三)女靴

鄂尔多斯盛装女靴与常用女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用山丹、牡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这些图案都有着宗教上的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的原始崇拜及其对佛教的崇拜。

三、妇女盛装服饰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及所在的场所及环境,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和文化发展,与地理和气候关系密切。

(一)民族识别的标志

服饰承载着民族文化。不同风格的民族服饰是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族徽”。民族传统服饰与民族心理素质密切联系,凝聚着族人的精神,吸引着族人的向心力,形成集团的统一、团结,增强了为集体发展拼搏的战斗力。对内,民族服饰使人们相互认同;对外,民族服饰使人们区别于其他民族,这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蒙古人多年生活在草原上,他们从未离开过马背,过着游牧生活,为了便于骑乘马匹,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虽然近代蒙古族传统服饰因受现代流行影响而有所改变,但其独特的风格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传统服饰成为民族标志的同时,民族内部各不同支系也有其不同的服饰特色。清政府在不破坏蒙古原有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盟旗制度,实行分治,主张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促成了蒙古部落服饰的形成。根据地域与部族特征,蒙古族服饰类型被分为巴尔虎、布里亚特、喀尔喀、科尔沁、巴林、克什克腾、察哈尔、阿巴嘎、苏尼特、乌珠穆沁、土默特、杜尔伯特、乌拉特、鄂尔多斯、阿拉善、土尔扈特等。这些部落都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如:鄂尔多斯妇女有着收腰的长袍和坎肩;乌珠穆沁妇女穿较宽大的袍子;察哈尔妇女的袍子则讲究合体;巴尔虎妇女则穿着高腰宽下摆式长袍。虽然各部落有其特色,但都喜欢袍服,都具有蒙古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二)年龄、身份与婚否的符号区别

服饰当然也是年龄、身份及婚否的符号区别,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服装的色泽、款式、装饰等方面。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儿童穿无领交襟软布长袍,为避免衣边太硬使孩子不便,一般不镶衣边,还要穿布质软靴和开裆裤,戴瓜皮帽,帽檐部位缝上吉祥或猛兽图案,但忌绣凤凰等成双的图案,以防孩子长大后会有双重性格;青少年穿耐用、宽松、色泽暗淡的长袍,领边儿、前襟、袖口、下摆都要镶边,并且要用与袍子颜色对比强烈的丝绸做镶边材料,要更加明亮、醒目。

大蒙古国建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制度规范臣民的穿着,其中包括官场礼服的穿着规定,从皇帝到百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穿什么样的服饰都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而鄂尔多斯妇女服饰是蒙古各部落中保留古代礼俗最多的。元代妇女冠饰――姑姑帽(图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此13世纪到过蒙古地区的东西方使者和旅行家都有一定描述。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妇人冠以桦皮,高2尺许,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绢,其木如鹅鸭,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卢帐须低头。”这种头饰根据妇女的地位不同,分大、中、小3种。在《黑靴事略》徐霆曾注:“霆见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和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蒙古族平民服饰中较为特别的有驼夫服,由于古代蒙古社会一直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为了进行更多的商业贸易而产生了专门以骆驼为运输工具的职业,其服饰的首要条件是宽松轻便,这样才便于活动,以从事装卸等体力劳动。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服饰已婚和未婚差异很大,其分别不仅表现在款式、工艺和色泽上,还表现在是否使用某一种饰物上。如鄂尔多斯妇女在婚前系腰带,婚后不系;婚前不使用鼻烟壶、不戴头饰、坠饰等,婚后则开始使用此类饰物。

(三)财富的象征

自古以来蒙古人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居住在方便可拆的帐篷中,用结实耐用的毛毡来阻挡寒风,用木材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具,财富很难在这些东西当中表现出来,只好用服装和佩饰来表现,例如鄂尔多斯盛装服饰中的头饰和蒙古刀等。

鄂尔多斯已婚妇女都要戴上本部落特有的头带,显得高贵典雅,一付好的头饰,雍容华美,选料珍贵,制作工艺精湛,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一般家庭结婚,只是配备重约3、4斤,价值约300、400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结婚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往往可以交换到数百峰好骆驼。

(四)空间与时间的代表

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上,人们常常把最好的民族服饰穿戴在身上,这证明了民族服饰与节日的关系。无论哪个地区的哪个民族,在节日到来时,都要把最漂亮的服饰穿上供人欣赏,同时也满足自己的身心。蒙古族妇女也是一样。例如,阿拉善男女服装只有在节日及重要的活动时才戴上马蹄袖,以示隆重。因此,想要欣赏各类精致的蒙古族服饰,就要去参加蒙古族传统活动:那达慕、庙会或祭敖包。同时,蒙古族妇女盛装服饰也是婚礼礼服。例如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母亲给她穿上新长袍、大襟长坎肩及绣花靴子,长辈们要给她举行分发仪式,梳长辫,要戴上昂贵的头饰。这身华丽的装扮就是鄂尔多斯妇女的盛装。

(五)的反映

从服饰上当然也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原始崇拜和。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服饰上。蒙古族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信仰藏传佛教,而在鄂尔多斯人的生活中,妇女们用手工刺绣的方法来表现他们对佛的信仰。

鄂尔多斯服饰上的图案内容极为丰富。因为藏传佛教的传入,宝伞、双鱼、宝瓶、海螺、吉祥结、等八宝图案在蒙古族地区极为流行,莲花等图案结合其他民族信仰和习俗在民间以各种形式丰富起来,由单调变复杂,这些图案常与卷草纹结合,形成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并独具特色的盘长图案(图八)。此类图案应用很广,除了在服饰外,在油饼、奶豆腐、蒙古包的毡子、衣柜、地毯上、马鞍上都有。蒙古语把修饰图案统称为赫或乌嘎拉吉,一般来讲,呈条形的图案叫做赫(图九),居中或对称的图案叫乌嘎拉吉(图十)。

总之,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服饰的佼佼者,是最华丽、最独特的蒙古族服饰,是鄂尔多斯人的骄傲。

鄂尔多斯妇女盛装服饰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作为一种凝聚力,服饰把族人吸引在一起,形成集团的统一力,增强了集体的战斗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其次,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婚否的区分符号;再次,它也是财富的象征。由于蒙古人自古以来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畜群外,只有服装和佩饰最适合用于表现财富;第四,鄂尔多斯盛装服饰也是空间与时间的代表,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最后,宗教意识也在他们的服装上表现出来。从鄂尔多斯人生活中的各种刺绣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宝伞、、宝瓶等宗教图案,以及各式长盘图案时刻都阐述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注 释:

①蒙古语,译为“没有腰带的妇女”,特指已婚妇女。

②蒙古语,可译为“带条形的图案”,和下文中的乌嘎拉吉同为蒙古族特有修饰图案。

③蒙古语,蒙古包的椽木。

④代表12生肖,另一说为12个月。

参考文献:

〔1〕高格.细说中国服饰.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2〕彭大雅.黑鞑事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172.

〔3〕孔令生.中华民族服饰900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章荣慧.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5〕乌云巴图,格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6〕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7〕臧迎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8〕韦荣慧.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9〕段梅.东方霓裳.民族出版社,2004.

〔10〕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1〕乐天.蒙古族服饰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5,(2).

〔12〕包晓兰.流光溢彩的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装饰,2003,(11).

〔13〕包晓兰.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服饰艺术.装饰,2005,(5).

〔14〕王大方.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丝绸之路,1999,(6).

〔15〕敖奇.蒙古族妇女服饰之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

〔16〕孙国栋.风情万种的鄂尔多斯.理论研究,1999,(3).

〔17〕孙萨如拉,祁惠君.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