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模板(10篇)

时间:2022-11-10 06:55:46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1

表示风的词语11、飞沙走石:形容风刮得很猛烈火情景。

例;“顿时狂风大作,昏天暗地,飞沙走石,路人掩面。”

2、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3、阵风:时起时歇的风。

4、旋风:打转转的空气涡旋,是由地面挟带灰尘向空中飞舞的涡旋,这种涡旋正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旋风,它是空气在流动中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旋风共有三个解释。1.作螺旋状的疾风。2.形容迅疾的动作。3.喻来势猛的某种运动或活动。

5、杨柳风:杨柳发芽的时候吹的风,指春风,风力微和。

源自“吹面不寒杨柳风”

6、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7、轻风:风力很轻的风。

8、小风:风力弱小的风。

与“大风”相对。

9、疾风:风速很快,风力大的风。

10、强风:风力强的风。

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11、狂飙:狂风。

多用于书面语,本词还有其它意义。

12、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

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13、狂风:风势巨大,似发狂的风。

14、台风: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也就是说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东亚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高而气温最低。

15、暴风:风力很大,风势很强的风。

16、飓风: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

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

17、微风:风力微小的风。

18、烈风:风势很强的风,常用于形容一阵一阵的强风。

19、顺风: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

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表示风的词语21、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2、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3、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4、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

5、扶摇万里: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

6、风和日美: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7、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8、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9、狂风恶浪:恶浪:凶猛的浪头。

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10、飞沙转石:飞:使飞扬;

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

11、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

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12、打头风:指逆风。

13、风娇日暖:娇:柔媚。

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14、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

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15、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

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表示风的词语31、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2、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3、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4、寒风刺骨:寒风通常是指冬天的风,寒风刺骨意思是说冬天的风吹透我们的骨头。

5、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

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6、春风拂面:春天的风。

拂面:吹打着脸。表示感觉很舒服,像春天的风吹打着脸。

7、风流云散:犹如风和云一样自然的散开了。

8、风云变色:意思和叱咤风云差不多,都是形容威力巨大,让事物或人彻底改变。

9、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

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0、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

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11、风调雨顺:风的力度比较适宜,下雨的时间也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12、飞砂走石:砂土飞扬,小石翻滚。

形容风力迅猛。

13、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4、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5、微风拂面:威风吹到你的脸上。

表示风的词语4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不正之风:风指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指的是不好的社会风气。

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东风浩荡:东风大多指的是春风,因为一般来说只有春天才会刮东风。所谓的东风浩荡是形容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

通风报信:这里的风指的消息,风声的意思。所谓的通风报信是指把消息告诉别人。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寒风凛冽:冽:寒冷。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风雨交加:1:交;相交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2: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闻风而动:听见一点风声就开始行动。

春风化雨:春天的风带来雨。

八面威风:威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非常的强盛强大。

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表示风的词语5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秋风送爽:秋天的风带来一些凉爽舒服。

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2

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信息沟通的渠道来说,口语是用口说,用耳朵听的有声语言;手语是用眼睛看,用手说的视觉语言。二是从构成语言的要素来说,口语的组成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而手语的组成要素是“语形”、“词汇”、“语法”。一个是音和意的结合;一个是形和意的结合。口语和手语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视觉和听觉是人体两个不同的感官,感官不同,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和随后反映到大脑中的结果必然就有区别。周扒皮半夜学鸡叫,作为一种声音,听觉反映到大脑中的可能就是天亮了,而作为一个视觉,看见他头伸在鸡窝里,可能会以为是偷鸡偷蛋?既然承认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在单独使用的时候,反馈给大脑的素材不同,大脑分析的结果会有差异,就应该承认,视觉语言在使用中,要使视觉所看见的形象与所要表述的内容达到一致性,大多数情况下,它的语法结构是不能,也不应该与有声语言一样。

二、手语的特定语序句子列举

1.语序“颠倒”的:

你花摘不要。我钱有。生气别。

2.以方向完成词语省略的:(括弧中为手语省略部分)

(把这本)书给(他、我)。你帮助(我把)这(个)搬(动到那面)。我买两(条)鱼一(斤)虾。你告诉(他)。

3.以表情表示语气的:

你认识他吗?你没告诉我,我都生气了。你有钱吗?我借这本书可以吗?

4.名词代动词的:

(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 (骑)自行车。

5.重复表示复数的:

我家附近的小花园有很多的树(重复树)。堵车了(竖方向重复车)。你告诉大家(重复告诉)。森林(重复树)。

6.肯定和否定,疑问词后置的:

我坐这可以?你钱有?我书有。花摘不要。

7.手语中使用量词、助词和副词的特点:

量词:

手语中的计量单位的打法:往往以要表述的物体的形状或名称,然后加上数字来表述。如:馒头1、人3,笔2、狗1等。

语气助词:

“啊”“哦”“呀”“哎呀”等语气词在手语中很少打出。对一些听不见语音,而文化程度又不高的聋人来说,这样的文字常常让他们感觉莫名其妙。近年来,手机短信作为聋人交流无障碍的一种方式,流行于聋人群体中,常常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聋人,对听人或者文化程度较高的聋人发来的短信中的“哦”“啊”到底是什么意思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视觉语言不同于听觉语言的一个例子。对一些从小就听不见声音的聋人来说,他们没有听过这种感叹,在手语中,“语气词”很少表现在手势动作中,而是由表情表露出来。

“的”、“地”、“得”省略:手语中没有使用这三个词的现象。

关联词(虚词)很少用:

如“不但”、“而且”、“既然”、“虽然”、“或者”、“何况”等。

程度副词:在手语中,程度副词一般以表情的变化表示程度,如:非常、很、慢、快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多聋人都是以表情来表达的,说“快”时,表情动作轻微的,就是一般的“快”,表情动作稍微重些,就是“很快”,表情再重,那可能就是“急速”。一般来说,没有加“很”的,个别情况有加的,也是后置,如“去快”。但是在“很”作为形容词修饰语时,“很”肯定放在被修饰的形容词后面。而不是像汉语那样在形容词的前面。如“很漂亮”,在手语中的顺序就是“漂亮”+“很”。这也是受视觉语言规律限制的一种必然现象。因为必须要有东西展示在眼前,视觉看见了这个东西,然后才能对这个东西下定义形容它怎么了。

8.一个字会有不同手势:

因为是视觉语言,要按照事情的意义打,而不是打汉字的字面意思,如“请”、“到”、“妙”这些字都要按照意义打,不能按照“字面”打。“请坐”和“请假”就不能用同一个“请”的打法。“明天上午8点到10点训练”,这个“到”和“到哪里”的“到”就不能一个打法。“妙”单独使用是“好”的意思,与“莫名其妙”的“妙”也绝对不是一个手势。还有日、月,与一日、一个月的手势中的“日”和“月”就不是一个打法。

9.一个手势会有不同意思:

“什么”这个手势,可以表达“什么”、“哪里”、“谁”等几种询问的意思。“房子”这个手势,配合特指手势可以表达几种场所。“完了”这个动作,可以做几种过去时的后缀。

“会”还可以是“懂”、“知道”。“不会”还可以是“不懂”、“不知道”等。

三、启示和结论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3

一、研究背景

人类性别差异所引起的语言差异性已成为社会学家及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历史学家及比较语言学家也认为性别差异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语言之中,是其进行研究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当代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专家叶斯博森在1923年出版的《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曾指出英语运用中的性别现象;1929年萨丕尔又相继发表了《雅纳语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语言形式》。到了70年代,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如齐默曼、特拉吉尔和科夫等人使性别语言的研究不断得到了深入,出现了专门阐述性别差异在语言里的种种表现的著作。来自美国的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格雷杰逊在读书一文的序言中提到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即性别语言学。

二、研究目的

男女两性都属于社会团体中的一员,因此他们除了拥有生理角色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男女所占据的社会地位、两性之间的权势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他们的权势关系是可以从他们的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的。本文意旨研究中文语言在不同的权势关系上所显现的两性差异,并探讨出在这些语言方面差异的背后所代表的社会意义,从而发现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男女两性社会地位与角色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

三、研究内容

男女性别差异在言语中的具体表现:

1、语音语调层面

在语音方面,比较与自身年龄段、 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相当的男性,女性的发音较为清晰、谨慎、标准和规范。她们对语音是否正确保持着很高的敏感度,并在一般情况下倾向于使用有权威性的标准发音方式。然而比起女性,男性更多地采用非标准语音形式,带有一定的乡土气息,较为随意和粗糙。例如,在美式英语中,元音后的[r]音是上流社会高雅口音的标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象征。学者特鲁吉尔通过研究发现(Trudjill,1974),在底特律的黑人英语中,发此音的上层中产阶级女性高达90%,而同阶层的男性只有66.7%,比率远低于女性。标准音可以使自己听上去更有品味和修养,更接近上层社会,由此可见,女性更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语言的感染力。

在语调方面,通常来讲,女性讲话较多使用升调,并且极富表现力,语调变化较多,而男性讲话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语言学家通过分析多种不同类型语料得出:女性更偏爱使用疑问语调。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其礼貌与温柔,另一方面也是做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的象征。另外,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逆序重音,也就是说把最轻音放在最重要的单词上,而男性则是把最重音放在最重要的单词上。这些语调方面的差异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角色地位,她们习惯于征求他人意见,对自身观点缺乏信心。在双方交流中,多数女性不愿因争夺话语权而独占鳌头。

2、词汇层面

在词汇上,女性更喜欢使用情态词语、色彩词语、夸张词语,委婉词语等(姚秋莉,2002)。

女性更擅长用情感词和强化词。她们的措辞时常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英语中,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恰好是男性的两倍。她们常用“goodness,good heavens,oh dear”等来表示惊讶和感叹;并且喜欢用强化词来加强其说话语气,如“so,much,absolutely”等等。

女性更喜欢用带文采的形容词。例如,在表示“赞成”、“赞美”时,女性讲究用词贴切、雅致。而男性却习惯用中性形容词来表达他们喜欢的东西。英语形容词“great,cool,terrific”等一些表示“好极了”的形容词一般为男性所用,而在表示同样意思时,女性却常常喜欢用“charming,sweet,cute,nice,adorable”等词语。

女性选词谨慎含蓄而男性直率肯定。女性说话往往比较注重情感的表达,因此措词较为谨慎,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模糊限制语。而在汉语里,“真的?是吗?对吗?怎么说呢?”等表示肯定、犹豫、停顿语气的短语,在女性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也高于男性。

女性用词比男性礼貌委婉。例如,在北京话中女性使用“您”的频率远高于男性。英语中女性选词也比男性更客气礼貌,如在表达请求时,女性比男性更常用“Please,Will you please,Would you please”等文雅婉转的表达方式。

另外,在使用咒骂语方面,相较于女性,男性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粗俗语汇。

3、句法层面

男性与女性在句法结构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女性多使用附加疑问句,来表明自己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和赞许。附加疑问句与前文所述的升调作用基本相同,既是征询口吻,表明语气的不确定性,又削弱了其意见的力量,同时也显得非常礼貌,缓和了语气中的无礼与冒昧。例如,英语中“The situation here is awful,isn't it?”,汉语中“我认为这样做不太好,你说是吗?”而男性则倾向于直接表达其想法和意见,因而多使用祈使句和陈述句,来代表命令与要求。此外,女性更注重用语的优雅与含蓄,而男性则更关注语言的正确性和规范性(陆彦,2005)。

4、内容层面

男性的谈话内容较侧重于信息层面的互通有无,报告新情况,交流新信息。如针对某件事提出个人意见与看法,或者提出某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等等。男性探讨的话题通常比女性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体育、民生等方方面面内容,并且能够对此滔滔不绝(陆彦,2005)。另外,男性在叙述事实或消息时,一般情况下只说出结果,忽略繁琐的细节部分。如果他们发现无新信息可以时,往往选择沉默。

而女性的话题内容则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男性,她们更重视人际关系本身。在她们看来,谈论何种话题、内容是什么并不很重要,参与谈话被视作情感交流,重点是谈论过程本身。通过交谈,她们希望的是与对方建立并发展关系,增进彼此感情。这也是为何女性说话常常使人不得要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女性眼中,话题只不过是能够继续保持交谈的一个手段而已,并不存在交流信息这方面的需求(陆彦,2005)。

四、结论

从本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男女语言使用的差异是与他们所处社会的地位和角色密切相关的,这些也都反映出语言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也表明了语言是随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改变的。

【参考文献】

[1] 姜结宝.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特点初探.语言文字应用,2005.4.

[2] 陆彦.性别语言差异体现及其成因.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3.十号刊.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4

一、引言

吕叔湘(1999)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思,需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一是“为我”“替我”,这种祈使语气比较缓和;二是加强语气,表示说话人的意志,此时,“给我”不再表实义,祈使语气较强烈。据此,隋长虹(2003)、胡晓兰(2011)、王宁婕(2012)、孙文静(2013)等对“给我”动词短语句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及语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以往研究很少涉及主观性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加强语气,表说话人意志的“给我”。“给我”与动词短语构成“给我VP”,其意义不再是要素相加之和,而是成为一个特定构式,本文意在分析该构式的主观性及主观化。下文如不作特别说明,“给我”均为加强语气用法。

二、“给我VP”的构式要素

(一)“给我VP”的主语类型

因构式的独特语用功能,“给我VP”对主语具有选择性。且因该构式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已给定上下文,这样的句法环境使构式主语可省略。交际者面对面,听说双方及观众都可从已有知识中提取出被隐去的主语所指。但构式默认的主语多是强指示代词,即单数或复数第二人称。如:

(1)王夫人伸手在她肩头一推,喝道:“给我好好坐着!”刀白凤被点重穴后,力气全失……(金庸《天龙八部》)

句中王夫人是让“她(刀白凤)”坐好,从上下文中可提取出这个信息。

(2)“你给我走,出去!”(冯德英《染血的土地》)

(3)他把笔在桌子上一搁,说:“不行,你们给我出去!工作夹着我的手,没有时间和你们聊天儿!”(梁斌《红旗谱》)

主语也可以是由表称谓的专有名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组成的同位复指短语。此时,说话人想突显受话人,并表达自己的愤恨、发怒等情感。如:

(4)赵大婶喊道:“满堂,你给我回来!(韩文洲《两个媳妇》)

(5)“伙计,你给我走!”( 乔雪竹《荨麻崖》)

V的受事也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前面可补出受事的领有者,仍以第二人称居多。如:

(6)邪手,你眼睛给我睁大点!(网络语料)

(7)版主!你们眼睛给我睁大点!(同上)

(8)你嘴给我放老实点!(同上)

(9)嘴都给我老实点!(同上)

(二)“给我”的性质

“给我”处于句中状语的位置,但其性质问题存在分歧:韩其峰(1992)认为“给我”是加强语气的附加成分,属助词;隋长虹(2003)认为加强语气的“给我”是一个强势语气副词;倪劲炜(2009)认为“给我”用在祈使句中已经虚化为语气副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语用成分,去掉之后也不会影响语义的表达,“给我”内部结构相当稳固,无法被其他词替换,如果将“给我”中的任何一个成分替换成别的词,语义将发生改变;张恒君(2013)也认为“给我”搭配较固定,已经词汇化,结构要素不能被替换,“给”的实义淡化接近消失,“我”被突显。“给我”在句中不是必需的,去掉后不影响句子的概念义,但影响说话者主观情态的表达,因此认为“给我”相当于一个情态副词;尹海良(2014)也认为“给我”是语气副词。针对倪、张的说法,需要指出的是,“我”还可用“老子”“老子们”替代。如:

(10)何正堂火了:“你们给老子滚!”(映泉《百年尴尬》)

从句法结构上来说,“给我”不是必需成分,单独使用并不能产生加强语气的功能,它必须进入一定的句法环境并得到上下文的支持,才会发挥该语用功能。可见,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功能,是构式赋予“给我”的。因此,“给我VP”是作为一个构式整体表现出的意义,只有在祈使句中,“给我”才可看作强化祈使语气功能的标记。这种强化的语气彰显了说话人的权威语势,但“给我”本身并不具备祈使语义,只是引出VP动作行为的要求者。本文认为,在强势祈使构式“给我VP”中,“给我”已经带有语气副词的性质,但还不能作为独立的语气副词使用,因为其脱离该构式,它就会产生歧义。因此,“给我”是在语法化途中的、带有语气副词性质的语用标记。

(三)VP的成分构成

VP成分大多数是动词,少量为形容词。根据隋长虹(2003)进入构式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需具备[+指人][+自主][+动作]的语义特征。如:

(11)你给我滚!(王树元《杜鹃山》)

如果“给我VP”是否定祈使句,那么VP也可以是贬义的。如:

(12)少给我胡闹!(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一些形容词也可进入该构式,如例(8)。但这些形容词须具有[+可控]的语义特征。“可控”指说话人可以控制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如“谦虚”“大方”,人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使自己尽量谦虚、大方。可控形容词后常加衡量程度量的“点(儿)”,否则句子难以成立。

“给我VP”构式相对短小,但VP可有修饰语;也可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习用的动宾结构;或是动补结构,且多数是趋向动补结构。如:

(13)李秀侠一声令下:“给我往死里打,打死最多赔点钱。”(2000年《人民日报》)

(14)程谓奇冷冷一笑:“你少给我来这一套……”(周梅森《人间正道》)

(15)“给我滚回去!”(陆文夫《人之窝》)

(四)“给我VP”的变式

“给我VP”构式可进行扩展,但仍是短句。当VP带受事时,这个受事往往不直接充当动词的宾语,而是用“把”引介置于VP前,或提至“给我”之前。例如妈妈命令儿子穿鞋时:

(16)给我把鞋子穿上!

(17)把鞋子给我穿上!

这种情况需借助语境进行辨析,否则有歧义。例(16)(17)中,需要穿鞋子的是孩子,此时,“给我”可作强化语气标记理解。相反,若需穿鞋子的是妈妈,那么“给我”则应理解为“为/替我”。两句的区别在于说话人的焦点信息的不同。例(16)中,说话人强调的是“我”命令,突出强化命令的祈使语气,而例(17)的焦点目标是“鞋子”。

为强调受事,可将受事宾语直接提至句首,句子的主题信息就变成了受事宾语。如:

(18)后来老大爷抄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把我叫到传达室臭骂了一顿:“全都给我搬走!”(陈鲁豫《鲁豫有约・红伶》)

句中“全都”代指全部信件,受事置于句首,突出信件之多。

“给我VP”前可出现状语,但一般比较短小,实际作用是修饰VP。如:

(19)快(点儿)/赶紧给我滚!

(20)先给我把郭亮抓走!(赵清学《郭亮的故事》)

(21)(以后)别/甭/少/不要给我装糊涂!

三、构式的情感语气分析

(一)“给我VP”构式的语气功能

祈使句的基本义包括命令、要求,即“给我VP”的原型意义。“给我”在发挥语用功能的同时,不同情境下的构式在原型意义基础上还有不同的情感语气及功能,甚至有说话人的负面情感宣泄,并且说话人可能伴有肢体语言。

(22)他指着门口说:“你给我出去。大门在那边。”(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23)突然把手一挥,愤怒地喊道:“你给我走!”(孟子为《相片与糖葫芦》)

“给我VP”还有警示义,进而产生提醒功能,以引起听话人注意,同时可蕴含“恐吓、威逼”的语气特征。如:

(24)你给我听好了!

(25)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26)公社这边的人……喊道:“有刀、有枪。都给老子们丢过来,不然格杀勿论。”(彭荆风《绿月亮》)

说话人也可能带有“催促、愤怒、斥责、不满、嗔怨”的语气。

(27)老太婆气得把竹篙一顿,冲口骂道:“你给我滚回去!”(胡英《澧水艄公》)

(28)玉德爷爷抱紧孙女,一边怒喝着儿子:“出去!你给我出去!没完了?”(张炜《秋天的愤怒》)

由于说话人处于一定的话语权威地位,因此,说话人可能含有一定的“蔑视、讽刺”语气,尤其是“给老子VP”构式。如:

(29)他朝努尔哈赤一瞪眼:“你算什么东西!快给老子滚开,不然……”(李文澄《努尔哈赤》)

(二)“给我VP”的语调信息及语气整合

从语音上看,“给我”具有整体性,不能分开来读。“给我VP”句子短促,同等强度的气流发出短小的祈使句,自然会使语气强烈,语势加强。句子一般采取降调,句末基本用感叹号,语气较缓和的情况下,也少量使用句号,但句意与“为我”“替我”仍有一定的区别。隋长虹(2003)分析了“给我VP”的“节奏快”及“发音力度大”的语调特征。这种语气并不是构式本身就具有的,而是经过高频使用,逐渐将语气特征整合进该构式的结果,如图1:

四、构式的主观性及主观化

(一)“给我VP”的主观性表现

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构式要素意义之和,这种不一致关系是主观性的体现之一,是由语言使用者赋予的。“给我VP”的主观性还体现在:

1.强调标记

“给我”在祈使句中还有强调功能,“给我VP”强调的是:说话人即“我”命令听话人“你”去做某事。“给我”在此可看作一个强调标记,说话人即标记命令者。即吕叔湘所说的,“给我”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志,说话人想凸显自己的权威地位,强制命令听话人发出某一动作行为。

2.权势标记作用与人际功能

相对于听话人,说话人在身份、社会地位、年龄、财富、道义、情理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给我VP”表现出一定的权势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临时建立起来的,即使处于同等地位或较低微的地位,说话人仍可使用祈使构式“给我VP”,表达自己的愤怒、责备等情感。

正因如此,构式“给我VP”对主语有一定的选择性。敬称类主语不能进入该构式,表尊敬行为的动词如“请”也不能进入构式,否则与构式的整体语气功能相违背。

3.对说话人的增益作用

“给我VP”无论用于肯定性祈使句还是否定性祈使句,对说话人来说,他本人都是受益者。说话人命令之后,听话人执行命令,达到说话人的预期目标,此时,“给”表现出一种增益作用,如图2。但对听话人来说,这是一个损益的过程。构式“给我VP”对说话人的增益作用与说话人的权势地位有一定的关系。

(30)说着忽然又立起来大声说:“给我说!”(雪克《战斗的青春》)

(31)你这个梁平呀,以后少给我说谎。(柳建伟《突出重围》)

例(30)是肯定性祈使句,听话人的“说”对说话人是一种增益,说话人正是要借此知道某事;例(31)虽为语气较缓和的否定性祈使句,但对说话人来说仍是一种增益,听话人“少说谎”或“不说谎”是说话人的预期目标。

而在“小明把书包给我弄丢了!”中,说话人的利益显然受到损害,“给我”在这类句中则是损益标记,与本文所述不同。

4.对礼貌原则的违背

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会遵循礼貌原则,顾及对方面子。构式“给我VP”甚至出现“给老子VP”的替代形式,说话人不顾及对方面子,违反了礼貌原则,拉远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确立自己的话语权势地位,表明个人意志不容质疑与改变。该构式因此产生加强祈使义的功能,并在构式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责备、蔑视”等其他情感。

5.“给我VP”表说话人预期目标:以言行事

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给我VP”的现实功用是以言行事,属言外行为中的指令类。说话人希望通过祈使构式使听话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这种语句都有一定的语力。在“给我VP”构式中,“给我”起到增强语力的作用。

(二)“给我VP”的主观化

“给我VP”的语法化是主观化的结果,语法化过程必然伴随主观化。“给我”从“给予”义开始虚化,最终语法化为介词“给”,表“使役”义。但强势祈使构式“给我VP”的语法化路径并不是由表“使役”义的介词“给”演变而来,而是介宾短语“给我”(“为我”“替我”)通过语境吸收,将说话人的语气和意志与构式进行整合,并在高频使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表强势祈使命令式的“给我”。“给我”成为一种话语标记,增添了表说话人权威、责备、蔑视等其他多种情感的功能,“给我”已经分析不出实义。

虽然“给我”已分析不出实在意义,根据石毓智、李讷(2001)的研究,虚化为语法标记后的词语,其用法和使用范围还会受原来词汇意义的影响,这在说话人的增益结果上得到解释。“给我”的动宾义表“给予”,对“我”来说是受益方,“给我VP”也给说话人带来了某种增益结果。这是以“给”的基本义“给予”为语义基础,在强势祈使语境下逐渐主观化而来的。

语言中同类功能的成分有很多,“给我”的主观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同类语法成分的类推下衍发的。洪波(2004)认为“给”在“与”的类化作用下发展出虚词用法。“与”可用于表强烈命令语气的祈使句,最早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在《醒世姻缘传》中也相当常见。《红楼梦》时“给”开始大量替代“与”,这一点很有启发性。经调查语料发现,“给我VP”最早大量出现在晚清小说《九尾鱼》中,口语中应出现得更早。

五、结语

强势祈使句“给我VP”在违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得到语气的强化,说话人的负面情绪也得到宣泄。其语法化的过程不是瞬间的,必须在时间量与使用量上都达到一定的量变才会发生质变。这些过程都需语言使用者的参与,说话人的主观性整合进入语言成分,使语言也具有了主观性。

(本文为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项目[0118401026]。)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隋长虹.“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J].临沂师范学院学

报,2003,(4).

[3]胡晓兰.表祈使义的“给我+VP”的句法、语义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王宁婕.现代汉语“给我+XP”构式的考察与研究[D].上海:上

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孙文静.“给我”祈使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韩其峰.谈“给我”的助词性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2,(1).

[7]倪劲炜.祈使句中的语气副词“给我”[J].皖西学院学报,2009,

(6).

[8]张恒君.汉语的权势标记“给我”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

(4).

[9]尹海良.强势指令义构式“给我+VP”探析[J].汉语学习,2014,

(1).

[10]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5

【中图分类号】 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身势语(非语言交际,也称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非语言交际包括有: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节动作,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的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交际作用,客观环境事物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记等。简单地说,身势语是传递信息的表情和动作,用以同外界交际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的动作。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老师们对语言艺术研究颇多,笔者认为教师的身势语也值得探究,因为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一)课堂身势语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方面在讲课,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与学生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控。教师在课堂上除运用有声语言外,适当的表情动作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在课堂上,身势语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使讲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高上课的效率,同时身势语不仅给学生传递信息,而且能单独表现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例如:初中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教师在教earache, headache, stomachache, toothache等单词,可演示生动皱眉具体的痛苦情状和捂住相应的耳朵,头部,胃部,牙齿部位,更加精彩和易于理解其词义。

(二)精炼课堂用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学生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板书字体,而且会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上课时聚精会神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量最大,记得也最牢固。动作通常用手势和身体各部位来表现,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活动大的特点。表情泛指眼睛和面部表情,它是反映内心情感的镜子。每个教师上课前,都应熟悉教材,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为自己设计好这堂课应做什么手势动作,展示什么表情,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理解上课内容,课堂气氛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启迪力;抽家,单调,乏味的知识性课题光靠语言解释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兴趣,这时,可以借助无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手势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上课的身势语,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譬如:上课时,教师在上面讲课,台下有几个学生在窃窃私语,搞小动作,老师注意到后突然中断讲课,神情严肃地把目光扫向这部分学生,相信这时这部分学生停止讲话,不会不专心听讲。

(三)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6

能为文章增添色彩,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用词之美的时候,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成为重点。

1、动词:

深受读者喜欢的记叙类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文章能够产生这一效果,在于恰到好处的动词的运用。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三个动词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2、形容词:

描写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的形容词,是具体形象的。运用恰当,就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在指导学生赏词的时候,这类词也是重点。例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雪》)“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几个描写颜色的形容词,把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印象深刻。

3、叠词:

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可以丰富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在《匆匆》中使用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叠词,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4、成语: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它的使用可以使表达精练,言简意赅,语义深远,丰富内涵,让文章锦上添花。

二、赏析句式之美。

句式之美在文章中体现在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等句式的灵活运用上,它们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长短句和排比句,因排比又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重点谈谈长短句。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达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如《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无法抑制的热爱之情。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采用长短交替的句式,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罗布泊的惨状,强化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可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三、赏析修辞之美。

修辞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比喻、拟人、排比。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使用比喻的好处是可以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如在《春》的结尾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如此之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本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挚感情。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它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7

那么如何搞好朗读呢?在此 ,我想谈一谈自己几点粗浅认识。

一,确定好感情基调:朗读要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这个基调定准,朗读的音律就容易把握了。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朗读,既不能悲悲切,又不能读得高亢激越,应带着无限怀念,无限赞颂的感情去朗读。

二,力求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腔圆就是读得流利自然,注意标点、停顿、节奏的表达。

三,快慢要适当:朗读太快,容易“吃字”,没有抑扬顿挫,来不及表达感情;太慢,死气沉沉,形成“单字崩”,破坏了文章的语音结构。

朗读速度是由写作体裁形式和思想内容决定的。就体裁来讲,诗歌总比小说,散文读得要慢;就内容来讲,一般紧急、热烈、欢快,兴奋的内容就读得快一些,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读得慢一些。朗读的速度快慢应模拟播音员的播音速度进行。

四,停顿要正确:正确的停顿对正确的反映语言逻辑,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作用。停顿不正确,不仅把句子弄得支离破碎造成语言的混乱,甚至会把意思弄反。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一般说来,段落间停顿最长,句子间的停顿较长;段落间的停顿最短,逗号、顿号、分号后面的停顿较短。

五,高低要适度:太高,发出噪音,让人觉得刺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一般来说,高音响亮,表示兴奋、喜悦、活泼、明快的感情就要读得响亮,低音幽沉,表示沉痛、悲愤、安静、迟疑的感情就要读得幽沉。

六,重读要正确:1、语句重读:①谓语比主语读得较重一些;②宾语比动词读得较重一些(代词作宾语例外);③定语、状语、补语读得稍重一些;④疑问代词和数词比别的词读得重一些。2、逻辑重读:把特殊含义的词语有意重读,以表示强调,叫做逻辑重读,如①今天,我不想看电影。(另外的日子再看)②今天,我不想看电影。(他想看)3、感情重读:即表示强烈的爱憎感情的词语要重读,如农人说:“哦,你就这样的报答我吗?你这该死的,你早就该死了。”(早字重读表达了农人对毒蛇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七,细致地表达语气情态;语气情态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是疑问句,都有不同的语气,有的疑而不问,有的反驳、斥责,还有的有讽刺或含有某种言外之意。这些不同的语气状态必须在朗读中确切表达出来。文章真正不具有任何感情的中性语言是没有的,即便是陈述句,也有委婉、肯定、悲伤、轻快、强烈等不同的感情色彩。这些在朗读准备时都要细细体会。

八,注意语调:语调即说话的声调。语调与语气有直接关系,语气不同,读得抑扬曲直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语调就不同。如陈述:你好。(平调,叙述情况)疑问:你好?(升调,礼貌地询问)怀疑:你好!(弯调,讽刺地质问)肯定:你好。(降调,是你好不是他好)。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8

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除语言符号系统外,用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等传递知识技能以及信息内涵的行为和方式的总合。形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涉及到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人们在交流中用来表示他们的感情的手势。美国人类学者博厄斯等人指出,人的体态运动实际是一些能够加以揭示的密码,诸如表情、眼神、手势、位置、距离等都能惟妙惟肖地“传情达意”,不管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它都能传递一定的信息。形体语言像文字语言一样,能为处在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形体语言,能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体语言的特性

在英语课堂上,形体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一种辅教学手段。它的特点主要如下: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必须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直接获得知识信息,它比其他任何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教师的表情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配上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提示,学生就可理解词意,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2.解释性。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英语,学生不可能完全都懂,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意图。教师的语言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时也会限制教师运用英语解释语言知识的水平,尤其是讲解一些抽象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用形体语言便可弥补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时,形体语言的作用会显得非常重要。

3.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形体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行为、举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形体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研究表明:“在某个情境中,百分之三十五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六十五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传递的”;[1]“只有百分之七的情绪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九十三要靠非语言来传递”[2]非语言行为也即形体语言是无声的,但它表达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条信息,表达一种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的思维随身体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课堂就能活跃起来。形体语言的运用,既符合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好模仿的特点,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体语言的恰当使用,能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有一些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师生交流的失败。除了学生的主观原因之外,也可能是教师方面造成的,如教师无意义的重复或枯燥冗长的讲解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集中精力,而去寻找使其大脑神经兴奋的其它事物。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除了找出学生的主观原因,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使学生注意于教学活动。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讲英语时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学生对单词和语句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颖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然而,教师在讲话时伴随的姿势,表情等是最具直观作用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此,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就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并竖起大拇指,或和他们击掌,表示鼓励。即使回答错了也同样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以示鼓励。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支持和鼓励。这样,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2.营造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举首投足,穿着神情,课讲到兴奋时的激昂,悲哀时的低沉;学生或端正或散漫的姿态,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表情;师生之间的微笑、点头、沉默、注视等等都会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些无声的形体语言起到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教学重点时会增高音调,放慢语速,当学生出现皱眉头或茫然的表情,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理解;当学生打哈欠或左右张望,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再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目光注视教师,做出期待的表情或举手,这就表明这个学生很有信心回答这个问题,相反,如果学生躲避教师的目光或低头,就表明这个学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尽量准确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形体语言的研究专家曾经说过:“一旦失去形体语言,一个婴儿就无法成为正常的人。”可见形体语言的重要。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有声的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信息,但单调的教学语言会使整个英语活动过程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而形体语言是一种很好的无声语言。所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

1. 形体语言在词汇教学上的运用。学生一般都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使用直观教学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体语言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机械地让学生跟读背记,课堂就会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学生不会乐意地只跟教师单纯地读单词,即使读了也没有真正输入大脑。而词汇又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运用形体语言教词汇,可以作到“快,好,牢”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丰富自己的形体语言。如在教“jump, run,climb”等动词的时候,边呈现单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尽管有些动作会滑稽可笑,但其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意思,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动作,会掌握得比较快,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教animals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所要学的单词,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此不疲。

2.形体语言在听说教学上的运用。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希腊哲学家Epictetus曾说:自然界赋予人们一个舌头和两只耳朵,使他们有可能听到自己说的话达两次之多。理解他人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外籍教师的课堂里,可以说是纯英文的听说课,如果没有形体语言的帮助,恐怕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一位外籍教师上课时,有一段听力材料中有/b lei/这个词,全班学生一时不知何意,外籍教师也知道学生不理解,但他又不懂汉语,这时他急中生智,只见他左手叉腰,右手用手指按住头顶,脚尖着地,在讲台前滑稽地转了一圈,学生一下子全明白了,是“芭蕾舞”(ballet)的意思。英语课堂大都是以对话开始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为了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要根据对话的特点来组织课堂教学。当开始新课时,老师用英语概述故事,形体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例如,当教师说She is in a very big room时,教师可以缓慢地伸开他的双臂,当他说She is a beautiful lady时,他可以睁大眼睛,张开嘴巴。这样学生将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再如,和新生上课见面,他们彼此并不认识,教师可以先自我介绍,使用新词汇和新结构,同时伴随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尽可能配合适当的手势,向学生问好时脸带微笑,在说“Nice to meet you ”时边和学生握手。在不同情景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将促使一节课具有吸引力并获得成功。

3.形体语言在阅读教学上的运用。非语言交际“如果广义地说,可以包括大量的身体行为和语言行为的某些特征,如音高、音亮、音调及语调。”[3]这里所要提及的是大声阅读,即朗读。开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且培养他们把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义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去发现文章内在的情感和欣赏语言的美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句子时,应该注意哪里需要轻读,哪里应该强调,并且要注意提高或降低音调。我们可以模仿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加强或轻软的节拍。一般说来,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我们使用降调,在选择疑问句中先用升调然后用降调。然而学生并不能经常习惯此用法,并且总是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过,借助于形体语言就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使用手势。当朗读选择疑问句时,可以让学生在读升调时把手抬起,降低时把手放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次学生读句子时他们就会提醒自己想起手势。如此一来,正确朗读句子对他们来说将是没问题的。生动的手势以及流利的英语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起积极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尽量少用汉语。这样,形体语言便成了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的必要手段。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真谛,可以使一节优秀的英语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9

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除语言符号系统外,用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等传递知识技能以及信息内涵的行为和方式的总合。形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涉及到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人们在交流中用来表示他们的感情的手势。美国人类学者博厄斯等人指出,人的体态运动实际是一些能够加以揭示的密码,诸如表情、眼神、手势、位置、距离等都能惟妙惟肖地“传情达意”,不管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它都能传递一定的信息。形体语言像文字语言一样,能为处在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形体语言,能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体语言的特性

在英语课堂上,形体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的特点主要如下: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必须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直接获得知识信息,它比其他任何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教师的表情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配上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提示,学生就可理解词意,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2.解释性。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英语,学生不可能完全都懂,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意图。教师的语言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时也会限制教师运用英语解释语言知识的水平,尤其是讲解一些抽象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用形体语言便可弥补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时,形体语言的作用会显得非常重要。

3.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形体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行为、举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形体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研究表明:“在某个情境中,百分之三十五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六十五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传递的”;[1]“只有百分之七的情绪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九十三要靠非语言来传递”[2]非语言行为也即形体语言是无声的,但它表达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条信息,表达一种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的思维随身体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课堂就能活跃起来。形体语言的运用,既符合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好模仿的特点,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体语言的恰当使用,能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有一些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师生交流的失败。除了学生的主观原因之外,也可能是教师方面造成的,如教师无意义的重复或枯燥冗长的讲解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集中精力,而去寻找使其大脑神经兴奋的其它事物。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除了找出学生的主观原因,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使学生注意于教学活动。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讲英语时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学生对单词和语句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颖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然而,教师在讲话时伴随的姿势,表情等是最具直观作用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此,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就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并竖起大拇指,或和他们击掌,表示鼓励。即使回答错了也同样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以示鼓励。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支持和鼓励。这样,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2.营造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举首投足,穿着神情,课讲到兴奋时的激昂,悲哀时的低沉;学生或端正或散漫的姿态,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表情;师生之间的微笑、点头、沉默、注视等等都会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些无声的形体语言起到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教学重点时会增高音调,放慢语速,当学生出现皱眉头或茫然的表情,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理解;当学生打哈欠或左右张望,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再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目光注视教师,做出期待的表情或举手,这就表明这个学生很有信心回答这个问题,相反,如果学生躲避教师的目光或低头,就表明这个学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尽量准确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形体语言的研究专家曾经说过:“一旦失去形体语言,一个婴儿就无法成为正常的人。”可见形体语言的重要。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有声的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信息,但单调的教学语言会使整个英语活动过程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而形体语言是一种很好的无声语言。所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

1. 形体语言在词汇教学上的运用。学生一般都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使用直观教学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体语言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机械地让学生跟读背记,课堂就会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学生不会乐意地只跟教师单纯地读单词,即使读了也没有真正输入大脑。而词汇又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运用形体语言教词汇,可以作到“快,好,牢”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丰富自己的形体语言。如在教“jump, run,climb”等动词的时候,边呈现单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尽管有些动作会滑稽可笑,但其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意思,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动作,会掌握得比较快,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教animals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所要学的单词,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此不疲。

2.形体语言在听说教学上的运用。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希腊哲学家Epictetus曾说:自然界赋予人们一个舌头和两只耳朵,使他们有可能听到自己说的话达两次之多。理解他人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外籍教师的课堂里,可以说是纯英文的听说课,如果没有形体语言的帮助,恐怕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一位外籍教师上课时,有一段听力材料中有/b lei/这个词,全班学生一时不知何意,外籍教师也知道学生不理解,但他又不懂汉语,这时他急中生智,只见他左手叉腰,右手用手指按住头顶,脚尖着地,在讲台前滑稽地转了一圈,学生一下子全明白了,是“芭蕾舞”(ballet)的意思。英语课堂大都是以对话开始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为了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要根据对话的特点来组织课堂教学。当开始新课时,老师用英语概述故事,形体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例如,当教师说She is in a very big room时,教师可以缓慢地伸开他的双臂,当他说She is a beautiful lady时,他可以睁大眼睛,张开嘴巴。这样学生将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再如,和新生上课见面,他们彼此并不认识,教师可以先自我介绍,使用新词汇和新结构,同时伴随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尽可能配合适当的手势,向学生问好时脸带微笑,在说“Nice to meet you ”时边和学生握手。在不同情景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将促使一节课具有吸引力并获得成功。

3.形体语言在阅读教学上的运用。非语言交际“如果广义地说,可以包括大量的身体行为和语言行为的某些特征,如音高、音亮、音调及语调。”[3]这里所要提及的是大声阅读,即朗读。开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且培养他们把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义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去发现文章内在的情感和欣赏语言的美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句子时,应该注意哪里需要轻读,哪里应该强调,并且要注意提高或降低音调。我们可以模仿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加强或轻软的节拍。一般说来,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我们使用降调,在选择疑问句中先用升调然后用降调。然而学生并不能经常习惯此用法,并且总是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过,借助于形体语言就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使用手势。当朗读选择疑问句时,可以让学生在读升调时把手抬起,降低时把手放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次学生读句子时他们就会提醒自己想起手势。如此一来,正确朗读句子对他们来说将是没问题的。生动的手势以及流利的英语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起积极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尽量少用汉语。这样,形体语言便成了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的必要手段。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真谛,可以使一节优秀的英语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例10

手势语的涵义。手势是指一个人表达意思时手的运作姿势,手势语是“人们使用手的指式、动作、位置和朝向,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表达特定意思的交际工具”。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许正是因为手势具有形象、指示、会意等多种功能,所以又称之为讲课的“第二语言”。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手势语。

一、手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举止和手的基本动作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比其它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手势语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因此,手势语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英语的课堂教学。

3.暗示性。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手势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常常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儿暗示就可以了,而且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4.灵活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手势有7777种,这些都是口头语言无法直接表达的内容,却可用手势灵活而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和运用手势语的灵活性。就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手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上每一课前,我针对教学内容做认真的准备,期望通过一系列手势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教monkey一词时,如果教师模仿猴子举目远眺的动作,并学猴子顽皮地眨眼,不仅使所授内容简洁明快、通俗通懂,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模仿和参与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势语做与本课相关的动作,学生在听听、做做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做了自然铺垫并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控制和调解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而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就可丰富课堂,调节气氛,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与和谐。教师的手势语还是有效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通过自己的手势来表达他们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肯定和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反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手势语言取得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发出“Please,stand up.”,“Sit down.”。“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指令时,学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就能从学生的手势动作中判断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或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教师手势语言的变化来判断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教学重点、难点,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在我们农牧区就更是缺乏这样的条件。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少说汉语。而学生用英语交际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羞于启齿,教学中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动和做、玩和乐的氛围中全身心积极投入,促使他们抛开胆怯心理,大胆交往。例如:在教学“jump”一词时,如果用“move quickly”去解释,学生难以分清它与“rush、run”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教师用“手势语”做一个“跳”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起到语言交际的效果。生动的“手势语”引起了学生交往的兴趣,使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与人交往,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