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观模板(10篇)

时间:2022-05-20 05:34: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育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教育观

篇1

苏青教学短论曾提出“放的开,收的笼”的观点,这不仅使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如果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不能够放的开,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能体现大语文教育观,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放”要瞄准靶子,破“的”收兵。常言道“走出去,请进来”,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做到跳出语文教语文。

一、语文教学要“放得开”

1.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勇于向驳问挑战,再造形象

我们每讲一课,即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放的开”。《火烧云》一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奇妙变化的形状。对于这类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欣赏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时,不妨让学生合上书本,闭目想象,循着作者的描写,使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这时候,学生思考到的大自然的美也许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迷人。当学生入境生情之后,教师稍加点拨再让学生自己朗读品味,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形象便会融为一体,构成富有诗情话意的艺术境界,令学生心驰神往。如果仅仅能想象到书中所描绘的情景,这还不能算真正“放得开”。鼓励学生勇于驳问挑战,标新立异,乃至再造形象,这才是真正的“放得开”。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勇于驳问,敢于向教科书和现成的结论、答案发难,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究。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师生不能嘲笑,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注意语文与其它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我们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介绍伽利略的事迹,文章表现了他的勇敢创新、献身精神、敢于向亚里斯多得挑战,最终事实战胜谬论,那么这一课不仅要使同学们懂得伽利略的精神,更要了解到文中所叙述的物理知识,不同重量的同一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着地。《捞铁牛》一课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这里就要运用到水的浮力的知识,可见联系自然科学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主题起了极好的作用。

二、跳出语文教语文

1.跳出教材教语文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凭证,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而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多年来多数教师把语文教材当作唯一的凭借是相关的。他们认为几本教材是学生一切知识获得、能力培养的“唯一宝库”,“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教材观”一直无法渗透于全体教师的头脑之中,当然多数语文教师不能“跳出语文教语文”多数教师把“教参”的说明、要求当作金科玉律,严格恪守,如讲读课文要三学时、阅读课文要一学时等。实质上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状况可发现,有些课文根本不需要三课时,但教师们不去改革,按部就班,怎能不费时、低效!一学期只教单单的一册书,家庭作业写这这一册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形成吗?哪些教师设身处地地思索过这些困惑多年的问题?所以说许多教师是在缺乏创造革新的精神下来教书,缺少省时、高效、尽可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的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跳出教材教语文,将教材从单一跳到多元,跳到属于每位学生的多元,学生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创造的世界。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语文

“跳出语文教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陈旧教法中老师说了算,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不把全体学生当“人”待的状况,真正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每个学期内都把课文教完了,学生也把教材学完了,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呢?是因为这些学生是被老师牵者被动的学语文,不是自己主动参与,所以学习的兴趣得不到培养、创造潜能得不到激发。陈旧的老模式、几十年不变的教法把学生教得“枯燥乏味”、“负担沉重”。

篇2

语文究竟怎么教,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以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今后不需要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教学”顾名思义,应该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教什么,怎么教都要从“学”的实际出发,关键是教学生“学”,教得学生“爱学”,“会学”学生学得主动,有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单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处于应付的被动状态,教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过钓鱼经验或看过钓鱼的人都知道钓鱼人的劲头或是瘾头,他能够起早贪黑、不畏酷暑,虽辛苦却乐此不疲,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有兴趣,学习语文也是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学习是艰苦的,同时也蕴藏着无穷的乐趣。片面强调苦学,是曲解苦学。学习当然要吃苦,怕吃苦,贪安逸,不下功夫,是学不好的。但吃苦,要吃的是地方;下功夫,要下在点子上。把学习当作是不得不应付的差事,被动地学就苦,苦不堪言;学得主动则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掌握前人积聚的知识财富,需要记忆,更需要心领神会。强制和灌输,只能使学生厌倦学习,扼杀求知的积极性。《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教师有启发之责、激发之任。

2 教给方法

在激发起学生的高涨热情之后,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篇3

欲探讨“朴素教育观”,就得先从“朴素”二字说起。《说文》曰:“朴,树皮也”,厚重的树皮不加雕琢,呈现出最初最质朴的面貌。“素,生帛也,”帛布未加染色,呈现出原料最初的模样。大概有人会以为,“朴素”就是原始,甚至就是落后。其实不然,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的创造,包含丰富的哲思和底蕴。而人类的所有伟大创造,则无不在对大自然的了解与模仿中得以完成。一言以蔽之,就是“道法自然”。《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起点,亦是人类创造的终点。“大巧若拙”,深得要旨。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外乎一个“美”字。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才能在陶冶学生情绪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然后让他们感受发现创造之美,以此完成一个“美”的循环。那既然美的极致是“朴素”,那么“朴素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准则就似乎就是顺理成章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又是什么?我们因为经常去谈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而且经常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却少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素”就是“朴素”,“质”就是“质朴”,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素质教育基本等同于朴素教育,所以说,所谓朴素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一切手段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性,然后去创造独一无二的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寻找人类及自身初心与质朴的过程。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无疑是离学生的性灵最近的学科。语文教育所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无疑也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语文之所以成为基础教育学科的最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在语文教育与教学中贯彻“朴素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近几年来我们语文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呈现功利化的色彩。重技巧而轻思维,重应试而轻素质。诚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比以往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由于观念上缺乏自上而下的改变,再加上考试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没有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反而更加浮躁与功利。就我省而言,考试内容增设了先秦诸子的孔孟以及文学名著等内容,这原本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但由于考试题目设置的相对机械,从而导致了教学中投机取巧的行为比比皆是。我们对孔孟思想中那些最质朴的内容缺少深入的解读,对文学名著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思想中的天真之美更是缺少进一步的挖掘。其实,对一个高中生而言,仅仅掌握文化经典中一些相对表面甚至是肤浅的内容远远是不够的,这不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我们去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这“万里”的第一步,就是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去认识中华文化中最质朴,最具“天真之气”的部分,真正把“朴素教育观”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去贯彻“朴素教育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

1 感受汉字的古朴之美,挖掘汉字的文化底蕴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亦是我们感受人类精神文明的工具。是我们的祖先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是中华文化灿烂的基石。是我们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汉字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质朴之美,更是我们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文化泉源。然而,我们现在的汉字教学却存在着只重今义不重古义,只重词语解读不重单字释义的问题。造成学生对汉字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的状况。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很难避免汉字简化这一敏感的话题。的确,汉字的简化对简便及规范汉字书写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也难以避免的产生了若干问题:一是造成汉字的本意不清,二是造成理解的混乱。另外,在汉字教学特别是古汉语实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汉字词义的演变上多下一点功夫,让学生加深对字义理解的同时,深刻感受汉字的古朴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激情。

2 理解经典著作中的“天真之气”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天真之气也。”可见一个人具备“天真之气”的重要性。一个人具备了“天真之气”他才具备了一种超越功利的创造性。古今中外,所有人类的文化成果,无一不是天才怀揣“赤子之心”的伟大创造。然而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因为它要求我们首先在知识面的拓展以及阅读品质的提升上要有所作为。量变必定产生质变,通过解读经典作品里的“天真之气”,我们不仅强化了语言教学的美育效果,而且还活跃我们的思维。

3 强调“独抒灵性”的写作原则

篇4

教育其实就是对人的教育,但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已经开始放弃了育人的目的和责任,人的教育在慢慢的被忽视,而相反则是更加的重视专业和知识的教育。而如果教育一旦真正的离开了人本身,那么教育也就离开了人的精神或者是人的灵魂,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的话这样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教育就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现在的对于那些理智的认知和知识的堆积。如果是从这方面来讲的话,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它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也是不可能从教育当中抽离出来的,它在教育当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的地位。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简单介绍

我国教育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是非常重视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就是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教育,而人文素养主要有包括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而这两者当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当中的灵魂和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就是指以人来做为主题,以文化的构建来做为底蕴,然后以意义的追求来做为指向的人的生命发展、生命确立以及生命体现的原理和法则。如果没有人文情怀或者是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定向的话,那么认为只是也就成为了理性的知识,只有当人文精神孕育在人文知识当中的时候,才可以使得认为只是转换成为人文情怀和人文情感。

二、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及人文主义教学现状的描述

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中职院校当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理解、欣赏、阅读以及表达的能力,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累积人文知识,从而来增强学生驾驭祖国文字和语言的能力,使得他们的文学修养能够有一定的提高,最终让语文教育可以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过程当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中职院校当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培养之外,还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应该要加强,应该要将人类比较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修养、气质和人格,同时培养出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使得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现状。通过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人文主义教育的理论构建还是比较的落后,很多人对于中职院校当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方法、目标以及要求等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共识。现在很多的中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以就业来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来做为主线,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过于的简单化、程序化和活动化,在建设学生的生命人格以及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还是比较的缺失。

三、对中职语文教学当中人文主义内涵的介绍

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是在丰富和增长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除了是一种工具之外,它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构成,如果是从语文的功能来看的话,语文它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交际的工具,对价值观念、文化精神以及人类的文化成果进行承载,同时对情感和思想进行传达。所以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人文性主要就包含了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语文教育的内容是具有人文性。在语文的教育过程当中,主要的内容就包括了丰富的思想性。而这个思想性又主要包含了自然事理、人生理想、社会伦理、哲学原理、良好习惯、思想方法以及民族意识等,它是一个非常广的范畴。处理丰富的思想性之外,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还包含了情感的意向性,在语文的教材当中,凝聚了很多人类丰富的情感以及个性的心理品质,比如悲欢离愁、喜怒哀乐、爱情、友情、情亲、理智感、正义感以及兴趣、个性、气质、性格、意志、动机等;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还包含有美感性,在语文的教材当中,包含了很多的文质都很美的文章和作品,这些作品和文章就包含了美的各种形态和各个领域。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只是重视形式和知识,对于人文性的一些内容应该要更加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坚持用课本当中的真善美去对学生的人格境界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更加美好的丰富,而学生的人格也能够塑造的更加的健全。

其次就是中职语文的教学方式具有人文性。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主体和客体并不是两个对立的存在,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交融的趋势,语文教学当中的主体应该要积极的去调动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客体当中,从而才能够真正的去理解客体,而且在客体当中存在的情感也会渗透到主体当中,所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语文这门学科对于感悟和想象则看得更加的重要。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当中,虽然不用去面对升学的压力,这样就是对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多少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并没有能够在教育的改革当中改变之前的教育模式,很多都是采用的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所以中职院校应该要结合着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重新的定位和审视。

四、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措施

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人文性,也就意味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要凸显出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出对于学生文化个性的重视,从而使得语文的课堂教学能够充满人道、人情、人性的教育。在一个比较民主和宽松的环境当中,教师应该要唤醒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和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树立起良好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要信任和重视。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当中,采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主要可以从手段的运用、教学的方法、语文的教材以及教师本身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

五、结束语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要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比较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晓华.中职教师的“人文主义”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3,18:351-352.

[2]郑露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中职语文课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黄菊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

篇5

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精神世界的剧烈变化,理性与情感、思想与信仰、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精神世界的种种挑战,我国语文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文关怀,为成长中的受教群体营造精神上的家园,是当下众多教育学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从现实生活角度进行语文教育探究,无论是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还是对学生自身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内涵

以生活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应将语文教学同生活紧密相连,并从生活观角度实现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受教群体的重视与关注,了解并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特性,引导加强对生活各方面的经历与体验;充分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利用多种不同方式使学生关注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并使其明了语文学习对于现实生活及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调节与平衡语文教学、现实生活、教学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启发受教者进行自主体验、认知、感悟并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学会明辨赏析真、善、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为个体在未来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及美好生活构建创造更多的可能。

2.意义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在具有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教育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有重要的意义。

(1)语文教育价值的发挥

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展开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关注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体验,才能有目的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调动内在学习动机,受教者才有可能在课堂内及生活中主动学习并应用各种语文知识,我国的语文教学也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工具性价值[1];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进行文化传播,才能展现并发挥中华文化的博大及包容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激发,才能在精神层面感受到中华文化深远厚重的人文气息,而只有经历了文化对灵魂与精神的长久浸染和熏陶,学生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及品格性情的陶冶,而语文教育也通过这一过程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2)辅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育时空,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将使教育更能够触及到学生的深层次情感,使其得到情感的全新体验、心灵的更高感悟,以更博大的教学姿态激发出教学双方的参与热情,调动师生的自主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使受教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并能够熟练应用语文知识技能,最终达到学生母语语言文化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够进行对自身的多层次多方向探究,学会如何看待和尊重生命、热爱并营造生活,积极寻求精神层面的良善美好,创造个体的存在价值。

(3)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情态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能够淡化传统语文教育中师生双方的地位,展现教学双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完整状态,营造更为平等和谐、氛围融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心态下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探讨,挖掘母语文化中的精粹,分享不同个体在生活中对于语文的不同体会,并在此过程中相互提高,为语文课堂赋予不一样的生命活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良性动态循环,还原语文教学最本真的情态。

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教育任务

生活世界的主体之一是人,人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并完善自我,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培养[2]。作为主要教育科目的语文必须将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发挥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作用。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无论是浅层次的知识技能传授,亦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发展,都应始终坚持以人为主体的最终教学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精神健康并具有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自主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教育任务。

2.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是主体,因此强调的和谐性代指人与生活世界中的对象之间的适度平衡,具体而言就是人与他人、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适应。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关系的搭建,使课内教学融洽而充满活力。以和谐原则为前提的语文教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消减,进而能够做到真实而积极的、不同情感与精神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认知与感悟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并体味如何实现与他人、自然及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和谐发展。

3.语文教育的体验性

体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种存在形式,缺乏体验的个体无法具有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升华及智慧的启迪。体验是对生活的融入和思考,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语文教学同时也是学生用以感悟和理解语文文字及语言中深刻意义的重要途径。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学需要坚持以体验性原则引导学生对课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领悟,挖掘隐藏在文字深处的艺术魅力,与创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拓宽精神视野。自我表达需要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母语语言学科,如果缺乏真实体验,学生将失去创作灵气与热情,因此,坚持体验原则,引导学生体验、品位生活中的细节,是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3]。

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策略

1.加强语文教学的体验性

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更要重视受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及实践,积极寻求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并能够实现主动的自我个性构建。因此,语文教育并摒弃传统上机械、单调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使学生能够以心感悟,用情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语文教学是由教师、受教者、文学知识以相互交融和促进的形式而构成的复杂体系,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只有以自主体验的方式才能适应这一体系,而如若缺乏了体验性的教学过程,文学知识中的精神内涵则很难被学生内化吸收。因此,语文教育应采取情境塑造、诵读加强、课外实践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课程以强化教学中的体验性内容。

语文教学的活动课程是教育生活化的最佳体现形式,学校应重视并适当增加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学习、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状况、课内传授经验与个体实际经历相互结合,不断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界限,使其能够与社会相互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语言技能,促使学生提升母语能力,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这一途径使学生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完善和健全。可充分发挥学校及有关教师的优势,深入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开设文学选修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化文学知识讲座,营造活跃的生活化语文学习气氛,引导并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或文学团体,积极开展科学而有计划性的社会调查、书法比赛、校刊编制等实践活动。以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为突破口,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育教学;以实践为手段为学生锻炼自身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条件,逐渐培养和树立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自信心。

2.淡化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来源,因此我国的语文教育不能脱离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而独立存在[4]。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将课内知识延展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生活与文学知识的对比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其思想观念、情感意识的自主激发。因此,教师应转变旧有教学形式,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课内涉及到的文学内容以更为生动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淡化生活与课堂间的界限,将抽象的黑白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美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文学中、生活里及在二者交汇处的精神价值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自由想象,以生活为依托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气息,并以课堂为考据关注并改造现实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或多或少都与生活有着联系,《兰亭集序》描绘了欢聚宴饮的乐趣,《雨霖铃》(寒蝉凄切)叙述了离别的愁绪与不舍,《荷塘月色》展现了自然的美好,《边城》则真切展示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面貌。显而易见,语文教学以课文为起点延展向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延展过程中具有了无限的开放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人文性质进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文内容的生活化加工处理,在教授过程中将书本内容与受教者个人经历、现实生活及心情感触等因素相互联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本蓝图的指导下重构情境,在情境范围内指导学生对课本知识做更为深入的感知,进而提出并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指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及自身感悟进行总结性报告,总汇、归纳知识要点,加深理解领悟,同时对报告中的谬误进行及时修正,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和获取,满足受教者的精神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

3.赋予语文教学以活力

语文教学要实现教育价值,培养全面、真实、具有高度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学生人才,就必须改变旧式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为课堂教学赋予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交流,分享情感经历、思想理念,并依据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映射特点进行适度引导和点拨。适当减少说教性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观念阐述,在交流中实现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解读;推动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使其有机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针对学生的误解及偏差应引导其追根溯源、自我发现并进行纠正,以加深对自我思维及知识内容的领悟。

语文教学要具有更多的活力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可以组织开展例如即兴口头作文、续写改写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练习,强化竞争意识,增强受教者的参与兴趣和语文学习热情;在课本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杂志、网络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形象评析的文章,并进行小组探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学习《荷塘月色》、《雨巷》等具有较强抒情性文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课文相呼应的画面及音乐,使学生能够以更为形象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学习抽象性课文内容,在视觉与听觉的多重刺激下感受课文传递的情感内涵,活跃课内气氛,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处理必须坚持以课内教学内容为主、生活内容为辅的原则,掌握尺度,不能因过于追求创新形式的而忽略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要坚持教师的指导性地位和作用,整体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均衡需求。

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同生活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教学只有以生活世界为依托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迷人多彩,体会生命、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自我完善并实现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王平亚,何小忠.生活世界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及其回归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1(9).

[2] 宋园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学语文教育滑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2(4).

[3] 魏婷婷.“生活化”,还是“语文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7-0022-02[作者简介]叶徐婷(199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1级在读本科生。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从教授历史转行投入教授语文,成为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教坛上的一颗新星,更是21世纪语文教坛上不朽的明星!就正如她自己所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1]从教近60年,于漪对语文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教育是她的生命,学生是她的全部。在教坛上她被公认为“教书育人”的代名词,而她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于漪的教学理念和语文教育思想。于漪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包括语文的性质观、语文的教学观,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说等,都启发着当代语文教师去培养和要求自己。

从她的语文教育理念中,笔者认识到,正如语文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样,语文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有对应的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教育性与德育性、情感性与艺术性)。

一、语文的性质观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和人文性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于漪在探索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人文说”。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她明确提出,语文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对于今天的语文学科定位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如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正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

正是这样的性质观,亦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性质。语文教师应该是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的教育应是语言知识的教育,更应是思想素质的教育。专业性决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语文教师,他必须有扎实的文字、文学、文化功底。人文性决定了死读书的人亦不能成为语文教师。真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有独特和开放的思维,应该具有从单纯的知识中抽离出来的能力,应能带给学生更多人文性的思考。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要增强和提高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所以,作为在校师范生的我们,在培养学生之前,自身必须做到专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仅要积累和建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自我人文素养。除了所学的中文专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及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之外,作为语文学科的师范生,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一种语文情怀和素养。

二、语文的教学观与语文教师的教育性和德育性

于漪的语文教学观是“教文育人”,即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观。于漪“教文育人”的观点就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教文育人”的大目标又是建立在“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之上,建立在时代的要求和使命意识之上,建立在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之上的。

这样的教学观决定了教学过程绝对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于漪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曾经提到过:“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1]这样的教学观更决定了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性和德育性相结合的。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道德素养,懂得从文本出发,教会学生为人处事,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上的升华。所以,当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既要学知识更要学习做人。知识指导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更告诉我们如何在道德层面上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道德修养,当我们走向教师岗位的时候,我们才懂得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去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育的全面化。

三、语文教学的兴趣说与语文教师的情感性和艺术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于漪强调的兴趣观是一种“情趣观”,强调情感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而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更是教师用情感去美化文本、感化学生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才能有所获,才能产生兴趣。

这便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4]把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让语文绽放美丽;把艺术融入语文教学,才能让语文彰显魅力。有了情感性,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精华所在;有了艺术性,才能有效地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从何而来?艺术又从何而来?于漪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5]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真正解读了文本,咀嚼其内在意味,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情感性与艺术。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施加的影响,而语文教育是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全面而最根本的影响。语文课程改革有几大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实现语文教育改革的立体化、全面化。伴随着教育改革,未来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是一个值得每一位师范生思考的问题。

于漪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给予我们思考和启示的是语文教师培养目标应有这样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德育性与灵活性、情感性与艺术性。这也正对应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最终目的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性质和素养。所以,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从语文教育改革的精神出发,从语文教学目标出发,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发展和培养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滢,于漪:育无止境爱满天下[N].中国教育报,2010-10-15(3).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J].语文学习,199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将其发展,当代学生面临的课题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

1 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用知识点亮心灵。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教师付出真情,学生就会回报真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共同感悟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与同学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时间久了,自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你说,发生了争论请你评判。对于你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方能见真功夫。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而且语言神态,举手投足更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在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如“语言、品质、交往、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都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诱发学生情感,抓住生活感受,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每一步成长经历,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鸣;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做到巧妙安排,精心构思,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主动吸收知识,增长才华,接受教育;学生亲自上“舞台”,练习技艺,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课变为“心灵塑造工程”,学生的获得必然是巨大而终身受益的。

2 提高自身修养,彰显人格魅力。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啊,“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古人为教师定下的职责范围。为人师多年经历使我感受到,教师的职责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中,身体力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此,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爱生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理想和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谈。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为人正直,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征服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现代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注意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讲写基本功,还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努力做到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导。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此要巩固自己形成的威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于律己,用良好的情感,崇高的道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不断进取,身正为范,做学生的榜样。

3 教书育人,重在德育。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学科,其旨在通过语文的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等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语文素养。转型时期大学语文教育仍存在如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课堂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教学模式安排不科学单一等不足。创新大学语文教育也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拟将立足于高等教育管理这一视角,探寻大学语文教育存有的缺陷以找出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的路径。

二、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一)教材内容设置不尽合理:重人文内容而轻技能培养

从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安排看,诗歌占有最大比例,其次才是散文、小说及戏剧。诗歌作为最富有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的文学形式,融合了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人文精神,而诗歌之外的散文及小说也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关怀。这些举措都将大学语文教育重点置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诚然,这样的教材安排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其也漠视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大学生语文技能这一教育目标。[1]语文素质不仅仅意指文学素养,也包括对学生表达能力等的提高。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认知不充分,对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差、表达措辞不规范、语法不过关等方面。个别学生应用写作水平极差,对于申请书、简单的会议记录等都无法合格完成。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学性、人文性的渗透,也应关注对其知识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语文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

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实践,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脱离了社会实践的大学语文教育难以实现其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大学生将过多精力投入于课本内容,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也鲜少提炼对生活的感悟,更无从谈及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实践。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闻窗外事,缺乏生活感悟和社会历练,大学生往往难以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怀及文章深远的立意,也无法深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大学生生活于封闭的象牙塔,未能深刻、广泛地体验社会生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实践应紧密联系。拒绝社会生活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即成为无源之水,这也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2]

(三)教学模式的安排不科学

大学语文教育当下依然延续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育为核心手段,以教师为重点;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重视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忽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意识及应用能力匮乏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俨然成为知识传授的接收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削弱。另外,语文教学过程固守单一模式,围绕教学大纲设置教学框架,无以发挥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严重削弱了学生学学语文的热情。最后,是教学方法的单一,主要采取传授型方式,课堂重点锁定为对教材的讲解,甚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及其心理活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俨然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潜能难以得到充分释放,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三、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

(一)提高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路径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

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语文教育乃至其他一切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上述大学生并未掌握、熟练运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现状,建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增加相关内容。考虑到这些知识大多已在中学语文课堂讲解过,故不必再专门占用过多课时来讲授,而只需在平时的课堂授课时,将遇到的此类问题作出针对性讲解即可。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二是讲解,争取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诠释该概念;三是举例,通过实例来巩固、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吸收。

2.采用模拟教学法

于日常教学中,常常碰到有的同学语文人文知识较好,但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忽视培养大学生语文素质及语文能力而导致,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语文教育必然削弱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建议采取模拟教学,让学生模拟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某一角色,亲身体验这一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例如,其可以模拟担任某一单位的文职,对此应相应提高其语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如熟练掌握通知、广告、会议记录、海报、启事等应用文体写作。此外,还应提高学生的语法知识,使其在文章写作中保证字词、句法等方面过关。模拟教学法一个关键的目的是通过给学生施压,从而强化其主动学习的动机。明显的危机感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将自身所学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从而有针对性提升其应对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鉴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故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通过朗读,人的各器官能相互作用,借用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等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尤其是对于那些意境深邃、文笔优美的美文,更应注重朗读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其次,提供学生即兴发言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设一些问题,通过针对性提问,让学生在课堂即兴回答。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临场应急发挥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路径

1.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感召性、广泛性、吸引性的特点,应致力于构建先进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有助于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将课内教育延伸到课外教学。例如,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该类活动,它有利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大学语文课程所特有的美学思想、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此外,还可举办辩论赛,或者邀请学界著名专家等来校进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使得学生自觉将大学语文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奠基。

2.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语文教育亟需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缩小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处理好语文课堂学习与生活语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可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修养,促进学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学生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情谊,鼓励学生胸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及抱负。还可建议学生将所见所感写成文章的形式,并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互联系,在生活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

(三)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路径

1.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情感属性,健康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促进人的学习质量及创新欲望,通过有效、合理的调动,能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也正是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意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首先,应重点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应着力于改变以往将重心放置于对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上,力求突破以教学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情感关怀的单一模式。其次,还应重视教师本身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教育本身是一项互动的行为,教师如若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学,必然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明朗健康的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世界观、品性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无不深刻影响着学生。再次,利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启发下,可以滋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致力于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转变,教师不能作为单一的主角,而应引导学生发挥作为教育过程主体的角色。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予以其能动性处理问题的机会。对学生有所困惑的问题,教师也不直接给出答案,而应通过启发、引导、提示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完善。此外,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途径,大学语文教育中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形式为主,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和渗透性等特点,难以有唯一的答案,对于主观题也难以回答对或错,对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回答加分的方式,改变以闭卷考试考核、评价学生所学情况的单一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为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通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采用模拟教学法、强化语言表达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其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再次,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语

参考文献

篇9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篇10

语文教育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强更高。教师要认识到,中学生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爱好、情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和信任学生;才会想方设法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才会注重它们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养成的教育,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才会引导他们去发现和形成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语文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现代人。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思想素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思维方法,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人文思想史的学习和借鉴、探索和研究,从而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素养。如对人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明文化、先进思想、传统美德的深刻认识、理解、思考和把握,还应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还要研究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学理论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较强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先进思想和教育观念,能够甚至善于创设具有张扬自己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活动,能深刻认识和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因素,善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民主管理等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通过学生不断的积累、熏陶和感悟,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使之成为个性独立、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汉语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只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在人文知识的含量上,语文学科具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文学知识,也有大量的社会知识;有斑斓的艺术鉴赏,也有精彩的科学小品;有古代的灿烂成就,也有当今的前沿学术,真可谓包罗万象。而其间闪现的人文之光,正是照耀学生精神世界的智慧之光,引领学生远航抵达成功彼岸的巍巍灯塔。其间流淌的崇高的人文精神乳汁,也正是哺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食粮。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除了挖掘出课本作品中人文精神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人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例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学生深切体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冯骥才的《珍珠鸟》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怎样和平相处。人文的阅读应该是思想的阅读、思想的触动,久而久之,便营造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

四、使课堂教学焕发人文精神

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训练为主线,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语文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导读式、自主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进行多类型、全方位的师生对话,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从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和见解,鼓励学生不惧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思考研究、探索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担任编导、引导、指导和调控的角色,成为学生创造之路的引路人。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讨论、对话、实践、反省中建构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对文化的选择。既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辨文化,使课堂教学焕发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达到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 转贴于

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课余时间,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读古诗读古文,读时文读名著,读传记读人生。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语文。

1、诵读古诗词。

唐诗宋词中,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友好和睦、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坚持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和投降、英勇献身、安邦治国、鞭挞黑暗、同情人民、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等,这些思想精神,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学习唐诗宋词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2、关注当代名家名作。

当代作家如贾平凹、莫言、毕淑敏、余秋雨、史铁生等,大都显示出大师或准大师的手笔。他们的一批代表作品,视角独特,主旨深邃,语言鲜活,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近年中高考选用了许多的文质兼美的散文、随笔等作为阅读材料,这些作品关注人文,颂扬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文学的当代性,树立当代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当代文学更多地引进到语文课堂,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用这样的语言活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鉴赏能力。

3、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除感性的文学形象的潜移默化外,还须拓宽视野,阅读纯文学以外的书籍。如果阅读中缺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谓“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只会是残缺不全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