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沟通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1 07:15:19

沟通艺术论文

沟通艺术论文例1

一是信赖度得到提升。通过沟通,可以得到他人或下属的支持和信赖。沟通的过程就是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联系群众的过程,是发动员工参与管理发挥的过程,也是自己的决策和主张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可以提高执行的效率和成功的几率。

二是影响力得到提升。通过有效沟通,不断提高个人在单位或部门内外的影响力。通过沟通,使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得到他人的广泛认同,这样,管理者的影响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信任力得到提升。通过沟通获得可以较多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通过沟通,还可以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获得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凝聚力得到提升。要想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管理者,就必须要走进员工中间,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感受,并切合实际,制定出符合员工期望的制度和措施,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协作达到最佳效果,不断增强自身凝聚力,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领导者。

五是亲和力得到提升。充分激励下属的积极性。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看法和感受,这既是对员工的尊重,也是体现亲和力的体现。员工感到领导者对自己的重视,自己也是单位的主人,工作积极性会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为上级领导,如何与下级进行沟通呢,

1、要常深入。不要养成在办公室里等下属主动给你汇报工作,而要定期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搞好调查研究,倾听员工呼声和建议,很多员工其实很害怕与领导接触。领导只有做到经常走出办公室,才能获取更多而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员工都沟通。许多员工情愿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也不会主动给你报告工作、反馈问题,因此,主动出击是领导干部和员工交流的一个极好平台。

2、要尊重人。许多领导总是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土皇帝”,和员工说话动辄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睛、使性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普通员工似乎不是人,遇到下属汇报工作,不是训斥,就是不耐烦,很少心平气和地听员工把话讲完,有时还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也不管下属的感受,这样,就会使员工对你敬而远之。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的尊重别人。要保持领导的风度和涵养,时时处处考虑员工的感受,注重和下属心灵的沟通,使下属能觉得你平易近人、平等待人,这样,才会主动积极的搞好工作。

3、要多表扬。领导干部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无论你和下属的差距有多大,都要学会表扬人,要多鼓励,少批评。只要下属取得一点进步,都要放大优点。同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合适的场所和对象,大张旗鼓地对下属进行言语表扬和物资奖励。即使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了差错,也不要吝啬溢美之词。员工和领导沟通时,本身就心有余悸,而你却不顾一切地进行批评、打击,就会使他们的积极性大受挫伤。相反,领导的表扬会化为无形的动力,使员工觉得你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领导。

4、要善聆听。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但是,在听的过程中,也有技巧和方法,领导要善于聆听员工的讲话。听话时,要面带微笑,要和蔼可亲,要目视对方,要有耐心,不要再下属说话时急于打断,也不要火冒三丈,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倾听对象,这样,下属就会感到自己的汇报得到领导认可,人格得到尊重,心里就会产生满足感。

二、同级要有善于交流的语言艺术

与领导沟通很重要,与同级之间沟通也十分必要。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是一种不能脱离群体的高智商动物,在一个以群体为主流的社会里,有的人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人,但是,常常会发现,同级之间交流更为困难,有的甚至是“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究其原因有四个因素:

一是互相挤压。同级之间不沟通主要因素是相互挤压。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心胸狭窄的人会认为,同级可能在工作中超过自己,甚至当了自己的领导,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吃亏。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二是互不服气。你我都是部门负责人,凭什么你就能比我强,凭什么我就要对你低声下气,凭什么领导只对你信任,你又不是长三头六臂,不比我强。

三是互相提防。觉得同级之间看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一旦出了问题,对方就会落井下石。而且相互走的太近,难免有非议,干脆敬而远之。

四是互不尊重。总以为自己如何如何,心里瞧不起别人,别人也就不会尊重你。相互在一起不是荣辱与共,而是相互攻击,逞口舌之快。

作为同级,应该如何沟通呢?

一要胸襟宽广。作为同级领导,一定要走到胸襟宽广。不要经常去计较别人的过失和言语,把能在一起共事作为一生中巨大的财富。多来换位思考,多来角色转换。要多想别人的优点和对自己的帮助,即使有什么言差语错,也不要计较,凡事都看开一点,不要太刻意,试图取悦于周围的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是,主要用心沟通,就会换来谅解和尊重。

二要态度谦恭。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代尔•卡耐基说,在多数情况下,同事间争论的结果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最糟糕的是,转过身来,你们还要不得不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他告诉我们,同级之间的摩擦是难免的,即使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分歧与误解,我们也要态度谦恭,不凌驾于别人之上,及时有效地调解这种关系。要善于用成绩说话,事实会令同事刮目相看,即使有人对你有些非议,自己也力求做到“偃旗息鼓”。而不是得力不饶人。即使自己取得了成就,也不应滋生骄傲的情绪,好像觉得“高人一等”。

三要开诚布公。在一些行政单位,通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弊端,同事之间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同级之间很难听到实话,即使是一些好的工作经验,相互之间也不传播和借鉴,而是说假话,说违心话,造成了同事之间没有真诚可言。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和善、最圆滑的政治家、外交家。在谈到如何与同事沟通时,他说

“我立下了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诚然,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防也有个度,不能无休止地放大。当与自己同级出现沟通障碍时,你应该主动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及时与同级沟通、分享。这样,就会使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没有城府的人,一个实在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他也就会和你开诚布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下级要把握时机

下级要想取得领导的信任,获得成功,要学会正确把握沟通的时机,不要把与上司沟通觉得是难为情的事情,而是要寻找机会,主动出击。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下级都会沟通,常常是高兴而去,败兴而归,主要原因“三个不会”。

一、不会说话。许多下属在和领导沟通时,开始都是酝酿了很久,可是,一旦见着领导,就变得不会说话,说话语无伦次、结结巴巴,不得要领。想好的词丢在了爪哇国。结果不但不能与领导成功沟通,还弄得上下不快。

二、不会选时。有的下属有事找领导,不分任何场合,领导在接待客人、在讲话中、在应酬中、在心情不好时,他都要去打扰,弄得领导接待不是,拒绝也不是。正确的做法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既要考虑领导感受,又要保证沟通时间。

三、不会思考。领导喜欢的是你有成熟是思想和精心的准备,而不是仓促上阵。许多下属之所以意见不被领导采纳,是他在去沟通前缺乏准备,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当领导在听你汇报来个突然反问时,由于毫无心理准备,而导致张口结舌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其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因此,下级要学会多思考。

那么,下属应该如何跟上司沟通呢?

1、脸皮要厚。许多下属有去和上级沟通的准备,但是却没有这个胆量。前怕狼后怕虎,生怕自己去了,领导不接见,或者接见了没有好印象。中国有句古话,叫“君打臣不羞,父打子不羞”,就是说面对领导和长辈的打击不要感到害羞。做下级的一定要脸皮厚,不要把领导看得遥不可及,也不要把自己看的低人一等,只要是有益于自己成长的,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敢上。要树立一种勇气和信心,把自己的才智在领导面前充分展现,求得领导的认可。

2、方法要巧。余世维先生说过,最好拿出三到五个方案。老板都是很忙的,他不屑于理睬你那些小事情,做好了方案,简单打个对勾,才是他们喜欢的方式。许多员工在向领导请示时,通常只有一个必答题,就是告诉领导,这件事情这有这样做,别无选择;尽量让上司做选择题,让领导在决策之中既感到对事情的慎重,而且会对你的动脑思考欣赏有加。许多聪明的下属常常选择不经意的时段,就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而且还不让领导添堵,这就是方法的灵活巧妙。

3、要有创新。对同一个方案,下级一定要开拓思维、敢于创新。毫无新意的方案和计划,通常不会给领导留下什么好印象,而经过深思熟虑、富有见地的创新举措才会使领导对你印象深刻、刮目相看。这就要求,下级在做事之前,一定学会认真思考,不要“泯然众人矣”,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沟通艺术论文例2

做政治思想工作,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方法。所以说,语言艺术要有针对性。语言有针对性必须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看清对象,因时制宜。切忌信口开河、言不得体、无的放矢。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等,去选择交谈方式和交谈内容。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性别不同、思想觉悟不同、性格不同,其接受理解语言能力不尽相同。老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确定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例如我们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或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对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来说,教师过重的语言对其来说无所谓,但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就不同了,学生会觉得受不了,所以,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只能点到为止。同女生交谈时,有时需要“迂回曲折”,对男生则可以“平铺直入”。教师的交谈必须讲究艺术,特别讲究语言艺术,因为语言的交流还受交流场合的影响与制约,教师要求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同所在场合的气氛相协调,就不可随心所欲,不看场合,信口开河。因为众所周知,在谈话时,不同的环境和气氛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到谈话的效果。比如牵涉到个人私隐的,或比较严重的问题的等,都应在办公室或室内交谈,不应在人多或比较嘈杂、复杂的地方交谈。当然,对于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还可选择室外交谈,如校园散步,或在僻静的地方交谈等等。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学生谈话,教师需要选择谈话时机,如发现有的学生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或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或发现学生情绪波动很大,处在十分矛盾之中,并且犹豫不决、无所适从,或受批评或受到处分后思想不通,受到表扬或奖励后骄傲自满,或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情绪激动等等,此时就是谈话的最好时机,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后立即进行,丝毫不能耽误,否则,时过境迁,就失去交谈的良机,效果就不理想了。

语言艺术需要幽默感

哲学家曾说过,幽默是人们哲理和情感的统一,是人们才学、知识、灵感、智慧等结晶,同时也是语言交流的剂和调味品,它能使人们在愉快的笑声中消除紧张、愉悦情怀、沟通感情、领悟哲理。不难看出,幽默在与学生交谈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幽默的语言在与学生交谈中能融洽现场气氛,使老师与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语言交谈特别是在气氛紧张的场合,恰到好处地使用幽默语言,往往可以使紧张、窘迫局面在笑语中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一般情况,当学生犯错误时,有的学生情绪上显得比较紧张,语无伦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幽默语言可能迅速打破过于拘谨的谈话气氛。幽默的语言也能缩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老师要有驾驭谈话主题的艺术,能控制混乱的场面。幽默的语言,可以帮助老师驾驭谈话主题,而且谈话主题更生动含蓄并富有哲理,比直话直说更具启发性,更有说服力。平时,一句幽默的语言,一句诙谐的俗语,能把深邃的见解、智慧的语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语言艺术需要逻辑性

教师与学生交谈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语言的本意,要明白语言所表达的基本含义。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谈话中语言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如果教师语言抽象、难懂,全是一堆大道理或名词术语,学生比厌烦,也听不明白,更不能影响其心理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谈中,语言需有逻辑性,应通俗易懂,不能晦涩,不应该过于专业化、抽象化,交谈语言应朴实、真切,不要夸夸其谈,滥用词汇,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有故弄玄虚之感,影响老师形象。老师应该用朴实、通俗、真实、形象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如今年在我们系里的一次工作安排会上,笔者作为布置工作的人,讲话时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布置了工作。笔者又说:“我不想多说了,少讲多做嘛,大家都懂,三担牛屎六苕箕,任务明摆着。”参会的教师与学生都点了点头,随即发出满意的笑声。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老师语言要讲究艺术,不但要通俗易懂,还应做到简明,有,突出真情实意重点。因为,简洁的语言,有真情实意的语言,最能使学生接受。

沟通艺术论文例3

(二)运用好暗示性语言暗示性语言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之时,高校辅导员应当运用好一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以此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渐渐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意识。比如说,辅导员在查课时如果看到某些平时比较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上网的学生时,便可以这样对他们用暗示性的语言说:“看你最近精神气色不错,肯定是晚上不怎么上网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对自己很关心、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因此便会渐渐自觉地减少上网行为,形成自我约束。

(三)运用好指令性语言高校辅导员若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校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各项安全教育,就必须要学会正确运用好各项指令性语言。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固然要多予以鼓励和表扬,但其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批评和处分;辅导员对学生的批评和处分需要运用到一些指令性语言,而这些指令性语言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出其权威性。批评和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们与鼓励和表扬并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高校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话语,例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严厉批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当注意适度批评和点到为止、而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应当注意刚柔并济。(四)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也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所需要注意的一大要素。大学生尚处在精力旺盛和易冲动的年纪,他们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够使用过激的语言来伤害他们,不能把他们列入“不可救药”的行列,而应当多多采用积极的语言去与他们沟通,要充分利用感情因素来打动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改正。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要灵活运用好各种技巧

(一)运用好语气语调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语气语调,也即是合理使用好各种强调词、注意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以及抑扬顿挫等。例如,辅导员在给学生说话时如果放低语气、语调柔和,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这是在真心关心自己;而如果辅导员的语气高亢、语调尖锐,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是在朝自己发泄不满情绪。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必须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使用。

(二)运用好眼神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传达感情,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眼神目光。有经验的辅导员往往能够通过短促的目光接触来体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接受,亦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来正确判断出其心理状态。

沟通艺术论文例4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做思想工作的,做思想工作是必须要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沟通一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就成了一门讲究说话方法和技巧的学问。沟通艺术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不啻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创新。社会的转型,观念的更新,党内民主也在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化,和谐沟通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工具。我们通过对沟通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把它运用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提高广大职工的觉悟,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单位,创新单位文化建设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沟通的目的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善于与群众沟通,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1.1传达信息,一是上情下达,贯彻上级指示、工作指令。目的是让职工知道领导的意图,在职工中形成共识,起到激励职工按上级指示行动,改善工作绩效的预期目标。二是下情上传,让领导了解民意民情,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2陈述事件,例如讲述国际国内以及同行业和企业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目的是用事实说明一些道理,知己知彼,引起职工的思考,提高职工的觉悟和改变一些原有的见解。

1.3增进感情,通过与职工谈心聊天,拉近距离,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目的是使对方产生相同的感应,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度。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沟通的形式

2.1会议

会议是通过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传达信息和讨论问题的一种沟通形式。开会也是我党宣传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按照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召开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会议可以小到2、3个人,大到全体职工。通过开会可以使与会者统一思维,统一行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

2.2文件

文件是通过书面语言来与人沟通的一种形式,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用到重要沟通工具之一。例如党委会下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某月党委工作要点》以及领导开会的发言稿等。当然,还有要求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书写《活动总结》、《思想汇报》,同样有讨论或表态的发言稿等等。文件沟通的优点是便于存档,比较正式,像红头文件就很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有的口头发言会遗漏的问题,可以直接照本宣科而实现圆满表达。

2.3谈话

谈话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最应讲究沟通艺术的一种形式。包括正式面对面的交谈、闲的唠嗑摆龙门和日常偶遇时对话,谈话可以增进与接触交往者友善关系。便于聆听他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便于的了解真相。便于深层次的问题探讨;也便于批评对方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把正确的观点和要求传达给对方。

2.4网聊

网聊是使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介于书信文件和面谈之间的一种新兴的沟通方式。在网络上,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无论是群聊还是私聊,当面不好说出的敏感问题或让对方难堪的话题,可以通过化名私密网聊而一吐为快。有的网络话题会比较深刻,有的话题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网络同时也能起到民主监督、抵制腐败的作用。网络的特殊性和普及性已经使之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锋交融的场所。网聊中的消极言论会因从众性心理而引起人云亦云,对于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言论有时反而会置之不理。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沟通的重心很有必要向网络转移。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艺术

3.1会议的沟通艺术

开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能不开会就不开;能开小会不开大会。必须开会时,讲话发言要简明扼要,语言生动,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要把事情说透,让人真正理解。如果是讨论座谈会要让与会者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同意见也不要轻易打断。组织者要善于紧抓会议主题,控制会议方向,掌握会议节奏。与会者要做好会议记录,领会会议精神,便于执行会议决议,收到会议效果。

3.2文件的沟通艺术

一是主题明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切忌读了半天,不知所云。二是实事求是,文件要真实可信,说真话讲实情,切忌说假大空。三是言语通顺,用词得当, 四是言简意赅,文件尽量简短,重点突出,便于阅读者记忆和理解。这就需要文件的起草者具备高度的政策水平和相当的文字功底,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风。

3.3谈话的沟通艺术

无论是有目的的找人谈话,还是没目的的唠嗑或偶遇时的寒暄,都要充分尊重对方。人有分工不同级别高低,但人格是绝对平等的。礼贤下士地起个身、让个座、倒杯茶就会把心拉得很近,很容易进入你想沟通的话题,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很容易听到掏心窝子的真话。即使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言辞激烈也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有时我们的立场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对方的思想也并非完全错误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向真理低头。使对方实际地感受到我们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诚意,乐于接受我们的思想,达到主客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沟通艺术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R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30-01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语言艺术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新世纪名院多了起来,名医多了起来,名医疗设备也多了起来,这就出现了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作为门诊的医生就是医院的窗口,语言艺术本和医生无关的词也随着新世纪的发展需要紧密的联系了起来。笔者通过对门诊30例患者就诊过程的分析,现将语言艺术对工作效应体会介绍如下。

1热情而诚恳的态度是门诊医生语言艺术的关键

门诊患者就诊时,对医院和医生的陌生加之疾病的折磨,非常忧虑、痛苦、急躁甚至恐慌,所以医生应运用安慰性语言,热情而诚恳接待患者,详细讲解病情,尽快解除患者的陌生感,此时从语言中已显示出医生态度可亲,尊重爱护患者,患者就会感到安全感和亲切感。

2沟通技巧是门诊医生语言艺术的核心

沟通技巧分别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1]。非语言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们相互沟通在许多情况下不可能全部以言语的方式来表达,但可以通过表情动作、目光接触、周围环境信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非语言沟通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动态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人际距离等。静态包括衣着打扮、环境信息等。病人走进来时面部痛苦的表情、弯曲的身体和捂着头的动作,都是在向医生传递着信息,而医生不停地点头,仔细观察病人的神态也是在向患者传递自己的信息。这些都是非语言沟通,通过这些沟通可以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关系。

患者就诊时对疾病方面存在各种疑问,对此门诊医生一定要有耐心,该解释的一定要解释清楚,需要保密的一定要给患者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讲解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巧妙的运用语言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证,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病情才能更准确的诊断。这两种沟通手段能够让医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能够提高病人对医生问诊的满意度。

3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门诊医生语言艺术的精髓

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医生和患者沟通的精髓[2]。当患者对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一无所知时,门诊医生能用熟练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给患者讲解其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和相关的疾病知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患者听的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患者很快就会提高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医患沟通在确立和谐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疗服务的前沿,门诊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3]。在医患沟通中运用语言艺术的技巧有利于构建和谐、诚实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大大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将语言艺术运用于门诊医生同时为医院赢得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沟通艺术论文例6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艺术的基本解释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1]艺术是相通的,无论哪一门类的艺术,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土地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在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不少学生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自己所学的专业,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才是艺术,而“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为了修得学分,通过考试的一门课程而已,对于艺术来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大学语文”课程与自己所学的艺术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印证的。当然,要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明白这一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尽如人意,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思想。

审美教学在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尝试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审美化教学力图让理性和感性、真理和美感相互协调,使人类的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既不是通过压抑感性来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压抑理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各种特殊手段,使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具有人性的内容,使理性得到滋润而一改其‘灰色的’属性,理性因为有了感性的支撑而立足于坚实的根基之上,感性因为有了理性的提携而飞翔在文明的天空。”[2]

当然,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更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因为学生都正学习不同门类的艺术专业,如果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把文学和他们所学专业进行更深层次、更广程度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会使他们在艺术的理解和修养乃至于艺术心灵的塑造上有长足的进步。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3]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便是艺术欣赏中文学和美术的沟通和整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它们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地方都是一样的,那便是人的心灵。因此,在心灵的平台上,无论什么艺术、无论什么形式,无论最初作用于人的哪一感官,最后引起的都是同样的颤动。艺术院校学生学习专业、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学会吹笛子、弹钢琴、写文章,而应该学会用这些工具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学习艺术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的真、善、美,滋养、塑造我们的心灵。所以,在心灵的平台上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在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有关理论分析,对此进行了课堂调查、思考和探讨。

一、心与心的沟通

要进行审美教育,要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首要是沟通。沟通当然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所设定的 “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种单调的、生硬的关系,而是在教师和学生、教材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情感的沟通。建立这样的沟通,当然是由老师主动进行的。首先老师要投入自己真诚的感情,要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有了这样的爱心,便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始。无论是严格的批评或是适度的宽容,都有了一个情感的基础和平台,学生心里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对学生来讲,要和老师形成良好的沟通,重要的是对喜欢老师或对老师感兴趣。笔者调查过7名语文较好的学生,问他们喜欢语文的原因,其中5名学生都说因为喜欢当时的语文老师,认为授课老师“博学”或者“幽默”甚至“酷”。的确,不少学生都是因喜欢语文老师才爱上语文课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笔者刚开始上大学语文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按部就班介绍学习方法、本期内容、教学大纲等,但发现效果并不好,学生显得提不起兴趣。后来笔者上课时压缩了这部分内容,而增加了介绍自己的时间,讲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甚至个性……,我发现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还不时发出惊叹声,也对眼前这位老师有了兴趣,进而对即将开始的大学语文课有了期待。从心理学上讲,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大学语文老师的第一节课,也许是最重要的的一次课,需要老师尽可能展现自己的

[1] [2] [3] 

魅力和才学,甚至穿着也要从学生的审美期待去考虑,大方而时尚。还有,语文教材中的那些作者名不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像是古今中外无数伟大的心灵呈现在我们面前,与他们沟通也是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所以在课堂上不仅要讲他们的作品,也要讲他们的生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伟大,也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平凡甚至缺点,了解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会痛苦、会欢乐,也会愤怒、嫉妒或者恐惧,这样,书本中的作者名字就活了起来。总之,老师对学生抱有爱心,学生对老师、作者通过了解、熟悉进而产生兴趣,这便是成功沟通的第一步。

二、格式塔式的互动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从研究知觉入手,认为人的知觉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有一种把事物完整化的倾向。完整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塔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的心理本能,相反,破裂的结构常常表现为问题、焦虑甚至病态。[]如果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就需要构建一个格式塔、一个完形。所有的完形中,圆是最理想的完形。在课堂上,如果只有老师“填鸭式”的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反馈,无论老师多么卖力,都只是一个半圆、一个破裂的结构。只有有了学生的反馈,才会有另一个半圆,才会将破裂的结构弥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这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记得有一次上课时,笔者讲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读到“尘满面,鬓如霜”一句的时候,突然很动情,不禁哽咽,所有同学都静静看着我,……那一次课效果很好,同学们都被词中痛彻心扉的夫妻思念所打动,有的同学说想起了某部电影,有的同学说想起已去世的外公……情感上的互动让课堂变成老师和同学共同创造的由美好感情组成的艺术的“场”。当然,也有知识上的互动。激发同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想象力,这样的互动,不仅让同学确认、复习和修正已有的知识,也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知识也会更牢固。

三、文学和其他艺术的整合

艺术是相通的。不久前,中国国家大剧院里举办画展,把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放在一起,这是艺术的创造性实践,实际就使不同概念的艺术有机会相互借鉴、吸取和融汇,最后整合在一起,使艺术的表现力更丰富,生命力更强。就如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航夫划船等等,是书法笔法借鉴的佳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不同的艺术在心灵的层次上达到统一。所以,艺术的相通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沟通艺术论文例7

课程教学作为一门沟通艺术,是增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学习是积累知识要点的重要阶段,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以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了基础条件。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作为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艺术的研究探索,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课堂中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近师生之g的距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吸收要点知识,教师要不断拓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学生之间都沟通交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多沟通才能帮助学生打开心扉,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如果缺乏沟通,会让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耐心的指导,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技能水平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是阻碍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教师的沟通艺术,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前提条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形象素质,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端正工作态度。沟通能力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艺术沟通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时间沟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充分利用上课和下课时间引导学生与教师实现有情感地沟通。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来到教室,与学生进行谈论和聊天,询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是否记得,是否预习了新课内容,是否做了家庭作业,是否遇到一些难题等等,这样短短的课前沟通使教师掌握了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现。课中,教师更不能忘记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像传统教学似的“满堂灌”,教师可以将某个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看法,并引入社会现象让其加以分析,如可以与“与陌生人谈话”这一话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后,教师要仔细与学生交流,看学生是否还有疑问,或者下节课学生喜欢哪种方式等,进而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空间沟通。

学校教育是集中统一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着固定的场所,即教室,这为小学语文师生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活动和教室这一活动场所,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到上课不是教师的单独表演,学生也是参与者,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如朗读生字、课文对话、问题答问等,教师可以邀请进行参与进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课文知识。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以环保为题,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畅所欲言,进而分析“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并提出解决办法,当学生豁然开朗争相发言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艺术沟通的方式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沟通艺术。

为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水平,教师必须加强对师生沟通的重视,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明确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双方协同努力。教师要具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合自身教学风格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沟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改变旧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主动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师生沟通水平将得到巨大提高。

(二)提升师生的沟通技巧。

师生的有效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可以打开师生双方共同进步的大门,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持久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必须认识到提升交流沟通水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是教学的关键和基础。教师要把握交流的时机,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给予启发并加以巩固;把握科学的交流策略,以互动问答、分组合作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握好交流内容,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态度并辅以学习技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并获得提高;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以沟通为基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沟通则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沟通艺术,深入分析了解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丰富的沟通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创建师生之间的沟通空间,提升自身的沟通艺术。

参考文献:

[1]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

[2]刘进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沟通艺术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其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类节目,以及开闭幕庆典、节目交易、专题论坛等,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文明程度、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能力。在节庆研究领域,相关机构(IFEA)与专家倾向于将之归结为城市事件,其短期效果虽不及奥运、世博一类国际性大型活动,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它为城市专有、公众认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文化特色、长时段周期性持续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形势下,特别是在资源市场和品牌创新的竞合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节不仅是城市满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且是城市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其深层意义,在于为主办城市的全球化资源整合创造条件和机遇。在当代产能过剩条件下,资源整合的实质是需求交换。这就对特色化开发和国际化传播提出了要求。两者间相生相长的关系,使特色化和国际化双向互动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艺术节沟通的主要依据与追求。当前艺术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集中表现为同质化倾向,缺乏满足特色化需求的能力,制约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和“走出去”的进程。艺术节有必要立足于城市特色化的成长实践,从内容到形式追求个性化发展,实现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双向互动,形成资源个性的不可替代性,进而与城市一起走向世界。这一途径,或可概括为ISC模式,即可持续整合沟通。这就要求把艺术节当作一个有生命有感受有个性的有机系统来看待,结合国际案例,认真研究其历史、特征、要素、结构和规律,走可持续整合沟通之路。

一、艺术节的历史与传统

(一)古代艺术节起源于城市

艺术节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众所周知,古希腊戏剧节曾经如同奥运会一样盛况空前,影响广泛。不同的是,奥运会四年一次,戏剧节则每年一度。公元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日趋扩大,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明显进步。原本流行于乡村的庆祝丰收、祭祀酒神和农神的节日歌舞和仪式表演,出于宗教认同、文化娱乐和公民教育的需求,被有意识地引入了雅典城邦,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节日庆典。这类庆典表演之最盛大者,是每年三四月间,在新酿的葡萄酒上市时所举行的“酒神大节”。酒神节上最重要的内容,是以戏剧竞赛的形式出现的戏剧节。一时间佳作纷呈,新人辈出,剧场林立,举世追捧,官方资助,成为万人空巷的文化盛事。

古希腊戏剧节的兴起离不开民主制城邦的需要和人们对戏剧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古希腊人以宙斯的子孙自居,相信神人同形同性,渴望在肉体与心灵两方面向英雄靠拢,借助奥运会和戏剧节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争取诸神青睐,跨入英雄的行列。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戏剧已经演变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正是这一时期,戏剧的影响扩散到了雅典以外的诸多希腊城邦。戏剧节期间,来自希腊各地的人们,甚至包括外国人,都会不远万里,纷纷赶到雅典参与戏剧节。雅典政府的文化政策,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I生安排,为戏剧节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政府不仅鼓励戏剧节活动,支持戏剧节大赛,建造露天剧场,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甚至为了维护戏剧节的秩序制订专门法律,规定看戏是每一个雅典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凡强占座席挤走他人者,一定要被处以重刑。

雅典戏剧节的活动,激励和推动了希腊各城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年,希腊的主要城邦几乎每一家都在建造自己的剧场,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其中,至今保存相当完好的是埃匹朵拉斯露天剧场。正是长期持续而盛大空前的希腊戏剧节活动,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一批伟大戏剧家,包括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三大喜剧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他们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美狄亚》、《阿卡奈人》、《鸟》等,早已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经典。长期以来,雅典戏剧节一直被公认为戏剧艺术的温床和西方文化的神圣殿堂。

古希腊戏剧节的繁荣附丽于长期希波战争所促成的爱国热情高涨,以及城邦民主制的崛起。古希腊戏剧与民主制城邦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希腊各城邦反侵略、争民主斗争的发展而兴盛,随着希腊城邦之间的分裂内战而式微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的实力显著削弱,戏剧节确立的英雄主义被蚕食消解。尤其是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的一系列扩张战争之后,希腊政治上愈趋专制,直接影响到戏剧的发展。戏剧节从此由繁荣昌盛走向停滞没落。

总结古希腊戏剧节的渊源、历程、主要成就及其传统特色,我们发现:艺术节的生命有赖于公民与城邦的可持续沟通。古希腊戏剧节的成功,在于城邦当局自觉主动地把艺术节当作公共服务加以长期支持,而艺术节则在百多年的繁荣过程中,通过长期大量、周而复始的现场集聚、戏剧演出、情感交融和人格陶冶,牢固确立了英雄主义的戏剧母题,充分激励起城邦公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直接服务于反侵略战争和民主制斗争,从而在既缺乏交通工具,叉缺乏传播媒体的古代世界里,难能可贵地把高度分散、彼此存在利益冲突的164个希腊城邦团结起来,凝聚为大希腊民族整体,不断地挫败波斯帝国的征服企图,有效维护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古代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伟大奇迹,甚至在古希腊被罗马人征服之后,仍然以其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征服了征服者,充实了古罗马文明。

(二)近代艺术节的城市传统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节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的城市,其创办动机如同缪斯女神那样婀娜多姿。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九大使命:艺术庆典,娱乐需求,商业目的,专业平台,创新实验场所,观众培养,社区亮点,政治或社会传播,刺激经济。这中间,“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内在动机犬牙交错,然而主线始终是艺术与人生两者间的制约依存关系。艺术节由此成为城市这一人类生活基本方式的个性特色与锦绣篇章。

艺术节经历了兴起、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这一分期立足于1991年NSL Research Institute委托吉本光宏等一批学者,针对全球知名的37个艺术节所进行的为期四年的实地调查。@其中,近代欧洲被看作今天意义上艺术节的发祥地。据考察,近代以来,“世界上最久远而且至今仍在举办的艺术节是法国奥兰治国际歌剧节,创立于1869年”,时值工业革命高潮。此后绵延不绝,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直到“二战”。艺术节的蓬勃发展期是“二战”后至1960年代,活动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国。目前世界知名的艺术节大多形成于这一阶段,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IF,1947)。自1970年代以来,艺术节迎来了繁荣鼎盛期,其特点是在欧美中心之外向亚太扩展。一方面,艺术节成为欧美亚太许多国家“文化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如英国每年“要举办超过500个艺术节和数百个为期一天的地方与社区的节日和狂欢节”;另一方面,亚太地区除了大阪国际艺术节(1958)创办稍早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大多是在这一阶段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节,如东京艺术节、伊斯坦布尔艺术节、台北艺术节、汉城艺术节等等。

在我国,艺术节的兴起或可追溯到抗战全面爆发之际,起因是救亡图存。1938年10月10日至3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了为期22天的“第一届戏剧节”,演出了近40个剧目,观众达数十万人。它不但对重庆广大市民进行了一次抗战救亡教育,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日斗争。各剧团在这20多天里的收入除去开支,所余8100百多元全部捐献给前线将士,表现了抗战初期戏剧工作者,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目前中国资格较老且颇具规模的城市艺术节,至今仍在运营的是香港艺术节(1973)和哈尔滨冰雪艺术节(1985)。广东艺术节(198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早一个以艺术节命名的演出盛事。其他艺术节,特别是至今活跃度较高者,多半诞生于90年代,如南宁民歌艺术节(1993)、吴桥杂技艺术节(1993)。我国艺术节起步虽晚,然因城市化快速推进,活跃度颇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冠以国际名号的艺术节即达200个之多。究其创办动机,与前述大同小异。

近代艺术节的传统,是服务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城市表达和城市间交往。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城市表达和品牌推广有内在联系。艺术节通过公共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竞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等文化活动,“塑造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以建立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使城市形成了“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以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城市品牌的实质是公众印象,由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表现的多方面认知与评价构成,往往体现为公众舆论,带有很强的情感直觉性。艺术节通过其感性直接性和艺术审美魅力,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实现城市特色的节庆表达和国际化沟通,为公众提供难以忘怀的体验,进而借助口碑和媒体,形成面向世界的二次传播。这也是活动传播的特点之一,即“由定制的内容、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会向更多的人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且通过微博、博客、短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将活动传播的效果进一步扩大、延伸,带来信任度高、说服力强的人际传播效果。”

艺术节的文化感召力,主要通过表演艺术国际化的节目集聚、观众集聚、资源市场信息集聚和媒体集聚来实现。其最大特色在于跨文化的公众参与、体验与沟通。在受众行为层面,艺术节的营销策略主要针对以下四类艺术节参与者,即自发的(spontaneous)、有限的(limited)、延伸的(extended)和常规的(routine)行为决策者。他们包括艺术家、经纪人、观众与游客、各国政要和同行等等。艺术节为城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刺激市民的艺术兴趣、扩大艺术欣赏的人口比例,从而提升市民的艺术素养,并最终使城市受益于市民文化归属感的增强、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形象的改造与提升”。与此同时,艺术节成为激励艺术创新、成就艺术繁荣、促进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普及的发动机。

艺术节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整合意义和经济刺激价值。据研究,“南非国家艺术节具有促进南非国家从种族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1994年以来,在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的领导下,艺术节会同南非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实现国家战略、塑造“新南非”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广了“新南非”这一国家品牌。

艺术节的经济价值实现于“在组织、运转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那些经济活动;艺术节必然带来人流,而人流的往来与逗留又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活动”。艺术节为主办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对诸多产业的拉动效应造就了巨额经济产出,如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等。此外,艺术节通过创造艺术需求、加强场馆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本土创新以及活跃当地参与的方式发展艺术产业,促进了旅游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收益,即对艺术节的直接投资,如艺术设施、艺术活动、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间接收益,一般包括艺术节相关的旅游收入;诱发性(induced)收益,主要是指由于艺术节的举办给城市带来的无形收益,包括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等。”

三、艺术节沟通的ISC模式

(一)ISC理论的运用

ISC(Integrated Sustainability Communication)即可持续整合沟通,在美国学者舒尔茨IMC理论的基础上,由跨国传播机构日本电通提出,并经过了长期的城市开发和大型活动实践的检验,可以用作我们的参考。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对内整合全社会资源,对外传播城市品牌,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业经济、安全信任、教化濡染等社会生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在艺术节与城市的双向互动中推进特色化建设和国际化进程。该模式秉承了舒尔茨整合营销沟通(IMC)的传统,更加推崇特色化城市表达,强调营销即沟通理念,注重内外沟通过程中全社会所有接触点的个性互动,通过主题化活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积极行动”。ISC发展了IMC理论,要求立足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来看待城市传播问题,强调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参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实,早在1989年即有学者提出将节庆活动纳入市场范畴,用作城市营销的工具,理由是民间节日可以“将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的人们聚集起来,有助于赞助商用人们喜欢的方式为城市表达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媒体关系的解构、重组与整合,全媒体(Omnimedia)概念要求通过全方位媒体组合提供浸入式沟通体验,使得特色化城市表达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全媒体的理想场域,被设定为一个诸如艺术节之类的特定时空。艺术节出于市场需求,关注文化交往和社会交流。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艺术节的公众沟通模式被广泛采纳。在这类沟通模式下,“艺术不再是一种文化霸权,而是一种自然的模式”。这种自发的感性的模式催生了多元的市场文化,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空间,专门从事国际性艺术交流。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与艺术绝缘,那么这个城市将变成文化沙漠。艺术应当成为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艺术节实现了“文化身份的跨越”,有助于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艺术节发展的ISC模式中,城市品牌居于核心地位。它直接有助于促进内部公众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沟通,在资源交换的意义上,形成创新激励、经济繁荣、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等效应。城市资源指的是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中,艺术资源是其重要组成,比如表演艺术、品牌节目、著名演员、演出团体、场馆设施、艺术人口等等。资源的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ISC沟通以特色化推进国际化,强调艺术节特有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恰是艺术节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体现。人文价值强调平等、宽容、公正、友爱的精神,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不局限于专业圈子的普通大众的交流平台。

(二)艺术节沟通的特点

艺术节是由举办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主办机构(可以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等)通过艺术节这一媒介,向城市内外的广大公众(艺术家、观众、经纪人、游客等)传播以城市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城市精神,以期获得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效果。艺术节传播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建设和维护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五个要素:谁要说(Who)、说什么(Say 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样的渠道(In which Channel)、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此即传播学奉为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型。如果把这五个要素植入公关传播背景,它们将转化为:组织机构,即传播的主体,体现是谁想要传播;传播内容,即说什么;传播介质,即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说;目标受众,即对谁说,明确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这就构成了公关传播的五个要素。

艺术节沟通作为会展传播活动,突出体现如下特点:1,集聚式精准传播。艺术节通过广泛邀请和公开售票等方式,把演出节目、演员观众、演艺活动决策者和经纪人、专业资源信息、相关媒体等等要素集聚在一起,在剧院、广场和校园等演出现场,将艺术的创新创意集中展示给目标受众,从而在传播主体诉求、受众行为习惯和接受信息方式之间搭建起了直接沟通精准传播的舞台。2,主题化创意策划。艺术节围绕主题的内容演绎和创意设计,为受众创造了直观而深刻的艺术体验。通过管理运营全过程,主办方有计划、创造性地展现演出节目的艺术个性,揭示其内涵意义,引导目标受众的体验感受。3,多元化传媒整合。艺术节主办方千方百计追求的效果,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体验艺术的精致微妙,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际沟通的诉求。进入全媒体时代,针对艺术节传播的受众特点,借助传统与新兴媒体的特色整合,艺术节能够实现沟通效果最大化。4,体验性关系建构。艺术节沟通以演艺节目为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注定与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不可分离,与演艺节目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不可分离。这种艺术沟通的独特方式最容易与受众取得共鸣,使之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艺术传播的意义,进而与艺术节形成品牌信任以至品牌依赖关系。5,口碑式营销沟通。艺术节受众在主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演艺、论坛、交易现场的丰富感受,形成了对艺术节、艺术创造、艺术体验、艺术价值的某种认同,成为演艺节目和艺术节的自发传播者,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进而提升了艺术品、艺术家、艺术节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世界著名的国际艺术节,几乎都要凭借良好的口碑,推出业界公认的名家佳作,使艺术节品牌在国内外做到家喻户晓,其所属城市也因艺术节而名闻天下。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亚维侬艺术节、德国拜罗伊特艺术节等,莫不如此。

细察历史线索,艺术节与所属城市之间双向沟通互动,特色化与国际化两翼并举齐飞,或许既是艺术节特色化转型的当下机遇,又是城市资源不可替代性的激活与开发的方法途径。比如我国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通过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特色化国际化双向互动之路,开辟了一条艺术节会同其他会展活动,共同促成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从外部看,南宁市为举办民歌艺术节等会展活动,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15.76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24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十年。从内部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国内外优秀的演出团体和演艺节目,发扬光大了民族文化传统,显著提高了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南宁在一个并不算长的时间内,从一个不起眼的三线边远城市,一跃而为国际知名的会展之都“中国绿城”,对东盟各国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这与南宁积极推进城市艺术节建设,坚持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的文化城市建设方针有内在联系。

四、突破与创新:爱丁堡艺术节的实践

爱丁堡是苏格兰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一个“充满苏格兰本土气息”的城市。随着艺术节与城市半个多世纪的涵养互动,这个三流旅游目的地成功地刷新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转型为国际表演艺术的圣地、世界一流的“节庆之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缩写EIF)的定位是国际表演艺术的盛大节日,目标是促进爱丁堡及苏格兰人民的文化、教育和经济福祉,主旨在于通过公共文化品牌服务,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城市形象的自我更新与亲和深入的国际沟通。调查显示,85%的参与者认为,艺术节提升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自信心。89%的爱丁堡居民为自己的城市能举办这样一个艺术节而感到自豪。2010年度的40万观众,竟有高达82%的人属于回头客,体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依恋之情。据2010年年报,爱丁堡艺术节经济效益显著,票房总收入达267万英镑,创历史新高;拉动效益达1907万英镑,带来了5200多个就业岗位。

沟通艺术论文例9

1 艺术与科学的共通之处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共同性所以可以沟通。共通之处成为二者沟通的前提。艺术与科学最终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的,普希金说过“科学家和作家的队伍,不论其性质如何,总是处于教育冲锋和文化进军的前列。”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前进过程中,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每个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结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掌握客观世界的方法,创作过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通过这些前人的论述可以看出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而这种紧密决定了二者之间是可以进行沟通的。

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尽力在创造的事物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本质和高度智慧,艺术和科学均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项。爱因斯坦说“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真理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但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无论如何,只要有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实在,那也就有同这个实在有关系的真理;而对前者的否定,同样就要引起对后者的否定。”毕加索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让我们明白真理的谎言,至少是能让我们了解真理的谎言。艺术家必须知道让别人相信他谎言中的真实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显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寻找的掩饰谎言的方法,他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指出了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真理。科学追求真理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艺术追求真理有些人会提出疑问,但是经过历史的洗涤艺术确实也是追求真理的,席勒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把现代病态社会转变为理想境界的手段,而且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回想起幸福童年时光的东西,它开启真理的道路。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钱德拉塞卡写道“人们如何按照文学或艺术批评的方式把科学理论当作艺术作品来评价。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美的理论。”由此可见他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数学家g·h·哈代说“数学家的模式,就像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必须是优美的;这些思想,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样,必须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优美性是第一道检验标准:这个世界没有为丑陋数学准备长久的地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理论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拉斐尔的《圣家族》这件艺术作品,画面上的每个人的位置都恰到好处,都是不能更改的,一旦更改了就不在美了。同样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爱因斯坦运用的一般物理学原理就会明白,爱因斯坦只能导出这样一个引力理论,而不能导出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引力结论。

2 艺术和科学沟通关系的应用

正是因为艺术和科学之间有共通性,所以二者是可以进行沟通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对其进行应用,进而造福人类社会。

沟通艺术论文例10

班级管理制度是一个班级管理的总纲,它是在学院学生手册基础之上建立的班级内部管理规范,是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其原则性不可动摇。也就是说,班级管理应该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这个“规”就是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迅速适应日趋严格的企业管理。

制度的执行需要很好的宣传贯彻,为了方便全班同学及时学习学校、分院、班级的重要制度并领会其文件精神,除了通过班会、班委会、飞信、QQ等形式外,还可以采取文件传阅这一形式(见《1101机电维修文件传阅单》)。

二、班级软管理――艺术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通过扎实的工作、细心的关爱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识人之艺术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好的伯乐,从班长、团支部书记,到课代表、宿舍长,再到每一名学生,最好是人尽其才,因为“班级是大家的事”。而识别人才,要从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贤任能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也是成功管理者的重要标志之一。

2沟通之艺术

上下沟通,路路畅通。沟通的渠道包括“一个核心”,即与学生的沟通,“四个侧面”,即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辅导员的沟通、与宿舍管理员的沟通、与家长的沟通。要做到“三五七”,即信息沟通、认识沟通、情感沟通“三统一”,目的、时间、地点、方式、艺术“五合适”,微笑、倾听、赞赏、宽容、调频、应变、幽默“七技巧”。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那他是一定会听你的。

3表扬与批评之艺术

表扬要及时、诚恳,表扬是重要的正激励源。这一点,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本是高考的失败者,但这并不妨碍其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批评要严厉、得体,更要讲究艺术,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同时又能明确地感受到你是在关心帮助他(她)。批评是一种负激励源,但绝不能滥用。表扬比批评多一些,总是好的,对于班级的后进学生更该如此。

4平衡之艺术

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种奖励以及精神鼓励特别是教师的关心关爱均是激励源,均是用于平衡学生心理的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将一碗水端平就行了。平时观察入微,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是做好平衡的关键。一个班级也只有各方面平衡了,才能和谐,才能成为一个团结向上、文明优秀的集体。

管理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应有制度上的具体要求,但更要学会“弹钢琴”。综其一点,其核心是人性化管理,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