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领导科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6 14:23:45

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1-0050-03

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当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 发展观对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才能落实科学 发展观。本文特对此进行论述。

一、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 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党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 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因此,它对于指导社会全面发展具有 十 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科学发展观和领导文化的关系,总的来说,两者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特定的领导文化产生了 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又使得我们必须进一步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的领导文化。 从现实来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 代 表"重要思想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而领导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 导文化。

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确定方向。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阶级的领导集团,有 着不同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那么,我们的领导文化必须体 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就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我们的领导文化

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和理论保证,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 ,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才能把思想统一到科 学发展观上,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各项工作。

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领导文化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党的宗旨;全面, 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推进经济、政治、 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发展中的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方面 关系;可持续,就是要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取得发展的绩效。

由此可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复杂的领导活动,既然如此,领导在其中具有着重 要的作用,而领导的主导作用从一定角度来说,是由领导文化决定的。领导文化是与领导活 动紧密相关的一种文化,它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领导文化的外延围绕领导本质而展开, 涉及到对领导权力本身的认识、权力运行方式的确定、领导的方法论和领导的价值观念等 等,是泛文化在领导活动中的特殊反映,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精神导向。

因此,科学发展观对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科学发展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先进的领导观,是一种反映时代的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领导观,这就 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面向未来的领导文化,否则,就不能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支持, 科学发展观就有落空的危险。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创造的领导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具备创造的本质。有了创 新的信念和行动,才会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为创新作好准备,才会产生创新的气 魄和胆略,从战略上考虑问题,将创新付诸实践,才会经得起前进中的挫折与失败,才能不 断进取,才能面向未来,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领导文化应当是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化。只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这种领导文化才能发挥其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才有群众基础;缺乏认同性的领导文化, 必将被社会淘汰,何谈发展?正因为如此,剥削阶级的领导被了,因为剥削阶级的领导 文化是愚弄人民、欺压人民的文化。一种领导文化如果被广大群众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作 用,就会产生共同愿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整个旧社会并率领人民前进,也正是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被人民所认同、所接受,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在充分体现领导本质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既然领导文化对科学发展观起着支持的 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建设先进的 领导文化是领导者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应当是建设的主体; 既然领导文化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因此,为建设领导文化,我们必须坚持领导的本质。 笔者曾在1995年提出了领导的三级本质(见《领导科学》1995年5期):领导的一级本 质是领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就是对于团体的带动性;领导的二级本质即领导应 具备对群体的服务性;领导的三级本质就是为群体事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在此,将科学发 展观与领导的本质结合进行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与领导的二级本 质紧密相关,为此,领导者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当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具有不可取代性即唯一性;具有必然性和科学性,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高层性 和全局性,是制订政策和检验政策的依据;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只有当我们坚持了这一宗 旨,体现了领导的二级本质的时候,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根本上加以落实。从科学发展观的落 脚点来看,是为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既然如此,就应当了解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为体现领导的二级本质,领导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服务群众。依靠群 众的实质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同志说:“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 的 领导意见,这是最基本的领导方法"。(《选集》合订本第854、855页)领导者要紧 密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与领导的三级本质紧密联系的。只有体现领导三级 本质即开拓性与创新性的时候,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下去。改革开放的环境为领导者 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条件,领导者应当强化创新的自我意识,坚定创新的信念。具有创 新信念的领导者,善于朝令人不明白的方面想问题,乐于去思考令人棘手的问题,他们不习 惯对局面进行维持而是力图去改变它,他们不惧怕困难的束缚而是努力去战胜它。为此,必 须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否则,所谓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只是一句空话。为求发展,领导者要有 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刻板与僵化。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 的基础,它突破常规的作法,是创造性的一种要求。所以说,没有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就 没有创造性。从实际的领导活动来看,领导面临的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系统,在领导活动中 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领导者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思想僵滞的领导者是胜任不了领导工作的,更谈不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其次,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之所以要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 先进的领导文化,这是因为:其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这就必然与系 统、与战略相联系;其二,领导文化是一种高层文化,具有一种引导意义,这是由领导的率 领作用决定的,为此,领导文化与系统紧密相关,这也就决定了领导文化与战略的关系,因 此,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领导者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直接关 系到对事物的驾驭能力。作为领导者,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难以甚至无法胜任领导工 作的。无数领导活动中的实践说明,凡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能较好地推动系统 前进;凡是缺乏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会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应当重视领导战略思 维能力的培养,这是领导者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不可 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

曾庆红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中也指出:“要善于把握全局。不谋全局者不 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 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联系与互动越来越紧密,对 领导干部善于把握全局、精心谋划全局、自觉服从全局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以宏观 的战略思维分析全局"。

领导科学论文例2

28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占群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忠云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顾问那仁敖其尔教授,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覃兆凡,三峡大学副校长黄应平教授等领导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领导科学论坛》执行主编周振国教授主持。

白占群副会长代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并为领导科学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他指出,领导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跳出“学科”这个小圈圈,开展多学科研究,并建立相关的互动机制。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理论创新,对于推动领导科学的不断发展,激发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忠云常务副会长代表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科学论坛杂志社向高峰论坛的开幕表示了最衷心的祝贺。他说,这次会议既是全国领导科学界中青年专家展示成果、探讨重大问题的盛会,也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的聚会。“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这一时代主题正摆在我们面前,围绕这一重大主题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取得重大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作出重大贡献。

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遴选和评审,本次论坛共评选出36名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会上收到近4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术交流中,刘炳香、洪向华、李春林、王春玺、韩勇等16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主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理论探讨。

本次论坛召开得热烈、庄重、节俭、紧凑、成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时机选择恰当。全党正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同时全面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近期中央提出要围绕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中央精神为研究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容。本次论坛研讨成功必将深化对中央精神的认识,同时对领导者的领导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是主题宏大鲜明。高峰论坛的主题是“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这不是一般性的理论研讨,也不是日常操作层面的工作研究,而是事关中国道路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领导问题的研究。论坛主题及选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学科特色,宏大鲜明。

三是学术成果丰硕。这次围绕主题,提交大会或在会上交流的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研究深入、论述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和很高的学识素养。

二、本次论坛研讨的主要问题

围绕“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取得了极其丰硕的学术成果。

1.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制度改革。与会专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集体交接班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建立了中央集体领导体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建立了退休制、任期制,为中央领导集体的交班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制度,恢复中央书记处制度,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接班创造条件;健全党内民主选举程序,为中央集体交接班提供科学的选人机制。在实践中,党中央领导集体几次集体交接班顺利实现,形成了高层权力交接班的中国特色。

2.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思维创新。中国道路与领导思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的战略思维使中国道路变得更加清晰,领导的辩证思维使中国道路在前行中更加具有理性,领导的创新思维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有的学者认为,当前领导思维的创新,应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从官主导向到民主导向;从行政导向到市场导向;从威权导向到法治导向;从求稳导向到求变导向;从国情导向到国际导向。

3.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会专家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保证,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律的时代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法性的有机统一。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与原则。民主化决策要求:一是增强民主决策意识,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二是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协商、沟通的决策氛围;三是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实践。

4. 关于中国道路与提高领导文化素养。有的专家认为,我们必须把领导文化建设和领导文化素养修炼置入中国道路的历史大坐标中。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位指向和价值取向,正确把握领导文化修养的政治方向,更加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拓展领导文化修养的内容,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再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强领导文化修养,在加强领导文化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 关于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与会代表指出,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催生了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断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路,也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没有中国道路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发展。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应用,也就没有中国道路。

6. 关于中国道路与提升领导力。有的学者提出,中国道路呼唤责任型领导力,这是领导角色转变的迫切需要、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条件、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责任型领导力有三项基本修炼。一是培育伦理意识:判断“善”的能力,识别“真”的水平;以“价值观”和“道德”为指南,做出审慎的判断。二是创造共享环境:营造开放式沟通、互信互责的组织伦理氛围;建设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的组织文化。三是传递责任形象:利用角色模型作用,发挥责任影响力,创作、讲述和分享责任故事。

领导科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4-0033-04

回顾中国领导学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们正走上了一条“领导伦理—领导科学—领导哲学”的发展路径。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领导问题研究未来的大趋势,必然是从具体科学或应用科学走向领导哲学。

一、领导问题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历史传统

哲学对领导问题的关注并非是中国的特有现象,西方哲学史上有影响的哲学家很少有对政治和领导问题表现出冷漠的,他们不仅力图以自己的哲学理论影响和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且还竭力用他们的理论来影响和改造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领导。至于传统中国哲学,则更强烈地表现出关注领导问题的倾向。中国哲学与领导问题几乎融为一体,两者密切结合,并产生出特别完美的社会整合功能,使得国家领导权及其运行机制异常牢固。

从历史事实来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千年来,无论是汉人统治者还是蒙满统治者都将儒家哲学置于崇高的统治地位。以“仁”、“义”、“礼”为核心,“三纲五常”为准则及以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儒家思想,不仅是“经国家、定礼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法宝,而且它高度协调了个人、家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自觉地为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及文化思想传统服务。文人们以“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为统治者的领导秩序进行论证,“训化”被统治者认同他们所倡导的领导文化理念。一部中国哲学史,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统治阶级进行更好的统治进行论证,以避免被统治者的反抗。文人们将儒家哲学、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一体化,并将由社会基层宗族传统和儒家正统带入国家“官理”中,使其观念不断扩大,行为不断修正规范,从而贯彻儒家哲学与忠于君主制度的使命职能一体化。儒家哲学左右着中国文人的思想行为方式, 并深深地注入到官僚统治秩序中。

当然,中国哲学对领导现象的重视,所带来的也并不仅仅是悲剧的一面,哲学与领导现象的融合,取得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反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中国哲学中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兼容天下”的价值取向,是贯穿古今的基本民族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们形成了一种关注天下兴衰、民族存亡的强烈使命感和危机意识,这都是中国领导文化的精髓,激励着中国人始终把“中国向何处去”作为思索的主题。

中国国门打开之后,文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中国政治和领导现象,“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历史大课题一直是摆在近代之后中国人面前的重要问题。究竟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体制及形式来取代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到底由什么样的社会力量来领导这种社会转变?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社会转变?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其实都是领导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代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是围绕着改造旧中国创立新中国的斗争领导权而进行的。从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等,都对中国的未来走向问题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其局限性导致探索的失败。只有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明确提出和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的历史性结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上的成功和胜利,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哲学。

二、中国领导学研究是在反思历史传统中走向科学的

虽然说,对领导问题的关注在中国由来已久,但真正把领导问题当作科学来研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对科学表现出空前的重视,领导学在中国被称为“领导科学”,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领导学的早期研究者们,往往都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看成是领导学产生的主要时代背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此,重科学、重技术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领导科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兴起的。有学者回忆到,“我国领导科学的研究,是从科学学的研究开始的。由于现代社会管理和四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科学在八十年代初一经酝酿提出,就很快有了长足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①十年“”结束,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都面临着改革的新任务,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个领导问题。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无论从宏观和全局,还是从微观和局部,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都要求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加以改变。为了做到这一点,哲学首先发挥了其先导作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廓清了思想解放的道路,思想理论的解放,社会生活的活跃带来了哲学研究的空前繁荣。应当说,这场哲学争论集中解决的是领导思想和原则问题,这是时代给予有关领导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随后,1980年,邓小平又做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这是等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成的任务,“这个担子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现在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任务,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③伴随着领导问题所引起的人们普遍的重视,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领导问题当作科学来研究,反思以往在领导工作中的非科学现象,这确乎是领导失误的原因,也是领导问题研究的一个巨大缺憾,而造成这种缺憾和失误的,又似乎主要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哲学有关。结论是,领导首先应是一种科学,而非哲学。

于是,领导科学摆脱哲学的框架,作为具体的应用科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各类学术著作纷纷出版,各个方面的论文不断发表,国外有关领导学、管理学的观点和理论纷纷涌入中国,如科学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一时间,领导科学研究气势宏大,蔚为壮观。有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作了这样的描述:“我国研究领导科学的论文、著作、辞典、论文集以及讲座、研究班、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等,如雨后春笋,纷纷面世。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创办领导科学专业报刊杂志十多家,领导科学研究所十多个,许多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领导科学研究会,全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正在筹建中。各级党校和两百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领导科学课程,领导科学图书的出版,至今已达近千种,全国性的领导科学学术讨论会已举行八届。可见,领导科学已是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④与领导科学研究的繁荣局面相比,哲学却越来越被边缘化,学者们不时地感叹着“哲学的贫困”。各大学哲学专业招生困难,生源萎缩;许多原本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纷纷转行;哲学研究缺乏经费,哲学书籍很少有人感兴趣,等等。人们感到哲学远离生活,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状况下,人们不再喜欢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浓。“在急剧变动的生活现实面前,哲学基本上游离其外或漂浮其上,对现实的疏离也导致哲学研究自身的贫乏,‘边缘化’就是疏离生活后被生活所冷落的一个后果,其实所谓边缘化并不是哲学被社会所抛弃,而是哲学‘自我放逐了’。”⑤哲学被边缘化有其学科的自身原因,当然也与现实社会的特点相联系。领导科学研究的繁荣局面并没有持续下去,从90年代中期开始,领导科学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相关的研究陷入了沉闷、踟蹰的局面。从表面上观察,领导科学的相关研究似乎是隔靴搔痒,存在不新鲜、不切实际、不成体系等缺憾。近些年来发表和出版的领导科学论著,大多为先期研究成果的翻版,在“炒剩饭”,鲜有新意。1998年,在全国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上,领导科学界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学科长期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提高较慢;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三是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领导理论不够;四是研究方法单一、落后、随意;五是忽视了领导科学的发展研究;等等。⑥ 中国哲学决不会长期甘心于“坐冷板凳”的局面,领导科学要想再度繁荣,也需要与哲学密切结合。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融合是有条件的,一方面,领导科学的成就为哲学关于领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繁荣的领导科学研究出现新的危机,又在呼唤着哲学对领导问题的新思考。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治和领导现象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领导关系的普遍紧张,公共危机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使人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意识到,必须借用领导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的领导问题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的哲学思考和研究。

三、走向领导哲学是未来中国领导问题研究的大趋势

领导哲学在中国的形成是哲学长期关注和研究领导问题的成果,是哲学发展中由理论哲学走向应用哲学,由对客观世界的一般性总体性研究向具体的分支性研究发展的结果;从另一方面来看,由具体科学走向哲学,即由领导科学走向领导哲学,又体现了领导问题研究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从纵向的角度,领导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表现为:由具体向抽象,由经验向理论,由科学向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事物的认识规律表明,对任何事物和问题的认识都是由该事物和问题的实践主体和经验主体出发,然后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思维和理性认识。对领导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也是如此。首先思考领导问题的是担负领导实践主体的历代统治者及其集体。然后逐渐转向专门为领导主体服务的知识群体。当然,这里的实践和经验主体与知识群体之间的界限并不严格,某些高明的领导者本身既是领导实践和经验的主体,又是思考和研究这个领导实践和经验的当事者。但是从大的发展走向看,具体的领导实践和经验主体的自我体验和反思总是在前,而后走向专门的理论研究,形成指导当时并传诸后世的理论著作,《史记》、《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都是研究和整理统治阶级领导经验的。孙中山、、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既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袖,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理论家。

从横向的角度,领导问题的研究及其科学研究与哲学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领导者在任何时代都居于社会的最高层,包括各个具体领域的领导,其主体都有一个居高临下的主宰全局的地位和作用。其所承担的使命、发挥作用的对象和环境,都要求领导主体具有较高的智慧,而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正是哲学。领导工作的突出特点还在于其综合性,他们可以不是精于某一具体领域或方面的专才,但必须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当了解和研究的通才,而这种具有广泛综合性的通才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哲学思维的能力,因为在人类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中只有哲学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普遍性。领导主体的工作环境和面对的情况千变万化,极其复杂,要驾驭和处理好这一切,凭某项单一的方法无济于事,自觉不自觉地都要掌握和运用哲学的辩证方法。

就领导者所作用的对象被领导者来说,他们两者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领导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驾驭有一个过程,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适应和配合也有一个过程,领导活动的成效,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双方的共同利益。这一切,不仅领导者的认识需要哲学思维,作为被领导者的人的因素,也需要哲学思维的力量才能认识和适应之。从领导学的意义上讲,作为领导客体的人在领导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总的历史进程中归根到底是一种主动的决定的力量。因为这种特定的领导客体在宏观的社会生活中,正是我们所说的决定历史命运的人民群众。他们不仅是整个社会实践和物质文明生产的主体力量,而且是总的社会精神文明生产的主人,因而从根本上讲,人民群众也是哲学思想的真正主体。

另外,从领导的本质等因素来看,关于领导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必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如“领导是统治”、“领导是控制”、“领导是决策”、“领导是指挥”、“领导是管理”、“领导是沟通”、“领导是服务”等,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上来定义领导的本质。但这类定义至多反映了人们对作为整体的领导问题的不同方面和角度、不同层次和等级的思考。而在哲学的层面上,领导则是一种社会实践,这是把领导问题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必然性。说领导活动是一种指导性的实践活动,这种指导性(就领导活动的主体而言)是指领导者对于领导客体中人的因素的指挥、导向、控制和驾驭。这不仅需要凭借权力地位发出命令,还需要用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来吸引被领导者,要用一定理论观点和精神力量来影响和推动被领导者,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和实施。领导者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其思想就要有预见性、超前性,要有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总之,领导者要使其指导性的东西变为现实可能性的东西,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哲学思维能力,在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具有哲学修养并善于进行哲学思维的能力。

哲学对领导的作用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在领导目标的确定和完成,对领导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改进,对领导环境的认识和改造等,都需要领导把领导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要着眼于领导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的哲学思考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始终保留和局限于具体的局部的思考和研究,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有关领导问题的思考就很难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

就中国哲学本身的特性来讲,它决非是远离生活的学问,尤其是事关国家、社会的大是大非问题的判断,哲学决不能视而不见。一方面,中国哲学决不会长期甘心边缘化地位,成为象牙塔里的学问;另一方面,领导科学等应用学科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借助于哲学,这也正是笔者提出要由具体科学走向哲学、由领导科学走向领导哲学的依据。

我们党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始终要求领导干部重视学哲学。早在1938年,就倡议成立延安新哲学会,动员、组织大家学哲学。1941年,成立了高级研究组、中央研究组。1942年,又在全党开展了整风学习,主要内容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曾说过:“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同志的哲学著作。陈云同志说,他学习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⑦近两年,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又在领导干部中吹进了一股新风,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如何学哲学和用哲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之,回顾和反思中国领导问题研究所走过的路程,更加深切地感到,中国学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润,中国文人很难背叛历史延续的民族特性。中国领导问题研究正经历着“领导伦理—领导科学—领导哲学“的发展路径。这一路径既是一门新兴学科由孕育、成长到发展、成熟所经历的路程,也是学术规律所致,附和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特性,附和中国领导问题研究对哲学以来的历史传统。总之,中国领导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领导科学走向领导哲学。其实,近年来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注释:

① 张兴民:《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参见《领导科学》,1985年第l期。

②③⑦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第342-343页、第303页。

领导科学论文例4

主管单位: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4390

国内刊号:42-1033/G4

邮发代号:38-40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领导科学论文例5

一、领导科学建设的定位。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中国国情和领导科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可能照搬外国的领导理论,只有通过对中国领导活动现状和历史的全面了解,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大胆探索,努力进行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建设起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才能达到发挥其为领导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领导科学工作者要把握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以科学精神对领导科学进行论证、阐释和深化:

一要贯穿“第一要务”。领导科学要体现应用性,就必须始终贯穿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正确的领导理论、优秀的领导主体、科学的领导体制、适用的领导方法,灵活的领导艺术,运用到发展生产力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把握了这一点就是把握了领导科学的实质。

二要紧扣执政为民。进行领导科学研究,发展社会科学,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服务上。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自觉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升,才能保持领导科学的生机与活力。

三要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领导科学理论发展的关键。只有坚持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刻反映时代进步的方向,永远走在时展的前列,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形成新理念,达到新境界,才能在探索和解决重大战略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创造性,把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把满足人民的全面需求作为领导活动的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二、领导科学的逻辑起点。建立领导科学理论体系,必须确立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领导科学作为科学理论,它必定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排列的。然而,一门科学只有到了相对发达和成熟的阶段,才便于发现它的逻辑起点。在开始时往往是不清楚的,正如黑格尔说的“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

逻辑起点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起点是最抽象的东西,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和逻辑是一致的。

有学者认为,权力是领导活动中最原始的存在,它在领导科学研究对象中是最抽象、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它包孕着研究对象一切主要矛盾的胚芽,是研究对象的细胞。有人认为,领导范畴从整体上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领导活动客观进程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的学者指出,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应该成为逻辑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最后到增强领导素质为终点,起点与终点相一致。还有的认为,决策范畴在领导科学中所具有的特点与商品范畴在《资本论》中所具有的特点基本相同,在领导活动中,决策是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平凡的范畴,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活动,等等。

领导和被领导者就是领导科学逻辑起点。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学问。领导和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一对基本矛盾。由于这一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才演绎出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领导活剧。领导和领导者是领导科学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构成了领导科学理论框架。不能想象不从研究领导和被领导者入手,就能营造一个领导科学的科学理论体系。至于“权力论”、“本质论”、“素质论”,那都只能是从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中派生的若干元素而已。

确定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的建立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认识不同,也不必过多受逻辑起点问题的制约。要真正做到像美国学者鲁德纳斯在《社会科学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版)一书中所说的,要对宇宙做出“有条理的”说明,即联结那些包含已得到的知识的命题,使其共同适合于逻辑上的包含关系。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理论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现存的绝大多数科学理论,特别是社会科学理论,目前都还无法有效地或很容易地达到这种要求。”对于领导科学来说,那也无妨,就从领导工作的实践出发,研究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的东西,从而指导领导实践;再认识,从而抽象上升到理论。

三、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体系,其标志主要有两条:一是看它是否系统;二是看它是否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理论,形成了独特的邓小平领导理论体系。他的领导理论虽散见于他的报告、讲话中,但他的所有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精辟,且涉及范围很广。在邓小平领导理论中,很多理论问题,不是从学者角度而是从政治家角度提出的。这种理论科学体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鲜明的时代主题。领导就是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本质。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引领群众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设计师和领路人。邓小平对领导的所有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深厚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他的“中国特色”、“初级阶段”是现代化建设领导规律的集中反映。邓小平领导理论,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

――突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认为领导工作的目的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切领导工作由此展开。从理论视野看,这是路线化了的理论,实践需要的理论。

――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领导本质理论,领导主体理论,领导素质理论,领导体制理论,领导路线理论,领导决策理论,领导作风理论,领导方法理论等。它就是由这诸多方面建构起来的比较完整的理论逻辑系统。

以上四个不同层次内容的总和构建了邓小平领导理论的科学体系。

四、“三个代表”与领导学。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部领导学。“三个代表”总结和继承了人类领导史的优秀经验,揭示了科学领导的实质和丰富的内涵。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的结构是历史的结构,“三个代表”的历史是结构的历史。从领导史上看,领导成为“代表”,必须坚持这三者的统一,才能实现科学领导。

――“三个代表”体现了一种新的领导价值。它要求领导者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满足社会的精神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种新的领导素质。它要求每个领导者要以“三个代表”严格塑造自己,要与“三个代表”的要求相适应。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质。

――“三个代表”是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它正确揭示了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是社会主义科学领导之本。它不仅是对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对整个科学领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五、领导力与执政能力研究。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他人做本来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执政能力是领导者领导力在领导实践活动中的一种现实表现,是治政“求是”与行政“求实”的全面转化能力。

这种转化能力,要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科学的执政理论,执政能力受执政理念支配,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必须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吏为民役”,即执政为民。如果缺乏对这一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那必须是盲目的、不清醒的。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广纳“民意”。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由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要素构成的政治基础,更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我们党的最大政治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党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三是加强民主政治,广集“民智”。民主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要真正认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巨大的创造力。党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应该从群众中来,应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发展民主,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领导科学论文例6

大学学科建设概念厘清

多年来,大学学科建设内容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成果颇丰。但迄今为止,关于学科建设的基本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活动说”“系统说”“组织说”是几种较为集中的学科建设看法。诸如:“学科建设是由一群学者根据一定的学术规则依赖于一定物质基础,以知识创新为基点,以知识生产和人才培育为终点,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1]“学科建设指的是(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发展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改善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发展水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等,体现了学科建设“活动说”的观点。还有 “学科建设是一个由人、财、物等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3]“高校学科建设就是运用规划、政策、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使某个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工程”[4]等,体现出学科建设“系统说”的观点。更有“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包括学位点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些宏观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以提升学校学术声誉。”[5]等,又呈现出学科建设“组织说”的观点。那么,学科建设到底是什么呢?从上面的观点不难看出,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是一个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具有独特功能的系统工程,亦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据不同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学科建设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但无论何种角度,对学科建设的认识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即沿着对学科、大学学科的规定,阐述特有的学科建设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学科建设认识,在研究大学学科建设更深一步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表明研究者关于大学学科建设的特殊认识。

1.学科

对学科的认识和看法,隐含着不同的、特定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取向。从学科发展的历程来看,它经过了非自觉―知识―规训―组织的认识过程,显现出不同学科本质观下学科内涵的多元认识。正因如此,人们在运用学科概念的时候,往往需要首先规定学科的应用范围和研究所指。学科的组织本质观着眼于知识的发展,把学科视为专门的组织系统,提出学科是具有组织形态的。借鉴组织理论,分析组织的构成要素,有人指出:学科是由战略、流程、组织结构、人员、文化和物质技术基础所构成的学术单元。[6]进一步强调,在学科组织本质观下,学科呈现形式多样,实体化、虚拟化的组织形态都是学科的存在方式。

2.大学学科

与其他学科组织相比,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大学学科将学科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生发出独特的内涵与特征,成为大学组织建制的基本单位。所以,大学学科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概念,更是一个组织层面上的概念。将大学学科定义在学科组织学的意义层面,概括来讲,所谓大学学科是指承担大学传播、发现、生产与发展知识职能的基本单位。从组织理论分析,大学学科的基本构成应该包括战略、结构、文化、人员、流程和物质技术基础等要素,并有其特殊的相互作用方式、范围及程度。

3.大学学科建设

从学科即组织的认识出发,大学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改善学科要素以促进大学学科发展的活动过程。综合已有的大学学科建设的认识和看法,将这里的学科建设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学科结构、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学科基地,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彼此互动的关系。将学科建设之于学科组织本质观的视角进行界定,有助于把握其要素,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大有裨益。这样,大学学科建设的过程可以视为是对上述要素的改变过程。改变其中之一要素,其余要素也要发生变化。学科结构、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学科基地四要素高度联系、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大学的学科发展。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就是对学科建设要素进行协调与调整的动态活动过程。

组织理论下大学学科建设过程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与组织管理的实践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而逐步发展起来,成为组织行为学理论中主要的内容。通常意义上的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指的是组织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组织活动的方式和形态,适时地改变本组织的内在结构、行为和技术等,促成某种新的平衡状态的形成,从而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7]也有学者将其直接概括为“组织变革就是改变组织中的要素以提升组织绩效的过程”。[8]借用波拉斯(Porras)等对组织变革的认识框架(见图1),①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该框架把组织变革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地反映出来,其中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一目了然。

关于组织变革过程的研究理论,重在关注组织变革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上图明确地显示了这一点。除了波拉斯(Porras)给出的这个模型之外,像勒温(Lewin)模型、莱维特(Leavitt)模型、克拉克(Clarke)模型、科特(Kotter)模型等,也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组织变革过程的规律。

近些年来,组织变革理论在走向“完整”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研究成果日趋丰富;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在反思中调整认识。例如:伯客(Burke)在对组织变革理论的一些成果分析之后,提出:“相对于常规科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科学可能要稍好一些,因为行为往往发生于思考、原因、意义和相关认知概念之前,而且组织变革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就组织变革类型、水平、机制、模型、评估、领导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关于领导者的问题上,提出“有计划的组织变革需要领导”的观点,认为组织在使命、战略和文化上进行重大变革时,需要领导者根据关键的角色和有次序的活动来领导变革。[9]关于组织变革领导者研究,越来越成为组织变革理论关注的聚焦点。这些研究或从组织行为学理论、或从领导理论、或从战略管理理论等不同的视角予以分析。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组织变革领导者研究也注入了新的成分。“组织变革要求有变革推动者,而变革推动者主要是变革型领导”等研究结论,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组织变革理论的内容。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以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和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为代表的一批文理科型的综合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的校长们,“为了突破苏联高校学科结构模式的束缚,率先对我国大学的学科结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概念”。[10]建国初期,为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校借鉴苏联发展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快速培养对口人才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经过调整,形成了一批多科性的高等工业学校和农、林、医、师、政法、语言、艺术等一批单科性专门学校以及文理型的综合性大学,确立了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和思想变迁给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高校的发展提出挑战,原有的将理与工、农、医几乎完全分开的结构,显然是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要突破已有的学科结构,必须调整学科结构,建立新的适宜性强的学科结构。在这种认识下,这些校长们对学科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学科优化的、层次分明的共生结构关系系统,大大提高了大学学科发展水平。从现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学科发展水平来看,学科建设的作用可见一斑。

在组织理论中,改变组织中的要素以提升组织绩效的过程被称为组织变革。在学科即组织的认识下,从大学学科建设的缘起来看,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以适应学科发展的社会要求。在学科结构存在弊端,学科发展羁绊重重之时,从对学科结构的调整入手,改善、调整学科建设各要素,并最终实现学科建设的目的。“提高组织能力,以应付环境转变所带来的冲击是组织变革的主要目的”“组织变革就其本质含义来说,就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学科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组织变革的过程。

组织理论下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是什么

基于对领导特质理论在解释有效领导成因中的不足,研究者把目光投向领导者的行为。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围绕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致力于对领导者行为的考察,试图找出某种类型的领导者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生产率之间关系的领导行为理论开始出现”。[12]这种理论首先认为任何人都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因为行为是可以习得的。在这种最基本的认识观点下,出现了诸多领导行为理论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除了领导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之外,领导行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多样化领导效果,提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领导行为和风格,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具体情境,结合各种因素随机应变”。这种认识使试图寻找万能的领导者行为模式的认识困惑豁然开朗,使组织特性、不同情境成为领导行为研究关注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在对领导行为对下属影响的研究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例如:领导者如何为下属勾画引人入胜的愿景,以期影响下属的心理,形成组织积极向上的氛围等。变革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在这些方面对领导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领导行为结构维度。例如:巴斯(Bass)的多因素领导量表(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MLQ),[13]就明确地反映了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结构内容,而成为变革型领导行为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从领导行为理论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它已经融合了其他领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而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发展着的理论体系。

虽然领导理论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对领导者行为表现的考察,但直到今天,关于“领导行为”的看法依然分歧很大。有些研究倾向于领导行为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职位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固定角色所具有的,专指这部分人特定的行为表现。不管它们有没有实际作用,有没有对他人产生影响力,都被认为是领导行为,强调的是领导角色的重要性。较新的一种观点则认为,领导行为并不是一种在特定职位上的特定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而是被过程化了的一种与领导职能有关的行为过程,强调领导者在发挥影响力的时候所表现出的行为。②这样,领导行为就专指对他人、对组织发生影响时的行为表现。基于上述认识,如何看待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呢?

1.从内涵上讲,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是一种影响力

从倾向于领导行为的“影响力观点”出发,可以将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界定为: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者在领导学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影响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这种认识,不再把学科建设领导者的任一行为归结为“学科建设领导行为”,它排除角色行为,聚焦“职能行为”。一个领导者,“在其位,不谋其政”,领导学科建设,而无“职能”表现,也不能说他有“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或者不能称其为“学科建设领导者”。提出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概念,并且从内涵上予以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建设领导者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实践中,我们耳闻目睹学科建设领导者的力量;理论中,大量的研究也已经明确地呈现领导者对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无可替代的影响及意义。但时至今日,还有相当的认识对学科建设领导者的作用存在着模棱两可的态度,而关于领导者作用强度和作用方式的认识更是无从谈起。深入分析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既可以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学科建设领导者的作用,又可以为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者提供领导行为框架,从而促进大学学科的发展。

2.从结构上看,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是一种特定的多维体

第一,领导行为理论阐明领导行为类型是多样的

最初的领导行为理论,基于对领导者行为的考察来归纳领导者行为的类型及存在的规律。无论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还是密执安大学的研究,都阐明了领导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后续的一些研究,如日本学者的PM (Performance,Maintain)理论,也同样获得了领导行为多样性的认识。至20世纪80年代初,领导行为理论更是出现了诸如“魅力型领导行为、交易型领导行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等新的行为类型。领导行为理论认为,不同的领导行为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管理范畴和工作目标。交易型领导行为侧重“交易”,喜欢通过奖惩获得即时的工作效果,所以为追随者确定具体的目标、提供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和确定相应的报酬,就成为这种行为类型的主要特点。魅力型领导行为的特点主要在于通过个人认同对下属产生影响。变革型领导行为兼有魅力型领导行为的特点,但它是建立在交易型、魅力型领导行为认识的基础上,并进一步作出了拓展。变革型领导除了引导下属完成各项工作外,常会展现个人魅力,其行为表现为通过对下属的激励和关怀,向下属灌输思想和价值观,使下属能够超越个人利益、投入到工作之中。在不同的管理情境下,领导行为的类型不同。

第二,在组织变革中,领导者的行为类型主要是变革型

从组织变革的角度分析,领导者在组织变革中的角色与职能体现在四个主要阶段,这四个阶段包含不同的特殊行为。准备阶段,领导者自我反思、从外部环境中收集信息、明确对变革的需要、愿景和方向的详细说明;启动阶段,对变革进行交流、启动重要活动、处理抵抗;启动后阶段或进一步实施阶段,采取多重手段、处理压力、一致性、坚定不移、重复重要信息;维持变革阶段,处理无法预料的结果、动力、选择接班人、再次启动新的开端。[14]可见,组织变革过程中的领导行为是复杂的。但是,分析上述行为,可以看到这种复杂性往往偏重于一个核心,即变革型领导行为。因为无论是为组织描绘所期待的愿景蓝图,还是传播愿景、激励下属努力工作,抑或是建立对愿景的承诺以及鼓舞下属接受挑战、坚定信心等,都是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具体表现。所以,在组织变革中,主要的推动者是变革型领导者,领导者行为类型主要是变革型的。

第三,变革型领导行为是多维度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维度结构

变革型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行为是多维度的,并且由于文化传统、组织特征、管理范畴的不同,其维度结构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不同。例如: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变革型领导行为维度不同、不同组织(像企业与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维度也有不同、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任务下的变革型领导行为也有较大差异。

第四,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是一个特定的多维结构

在前述中,我们认为大学学科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组织变革的过程。那么,依据组织变革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我们可以推演出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主要是变革型的,体现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特征。又由于变革型领导行为是多维度的,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维度不同。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大学学科建设领导行为是一个特定的多维结构。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DB13101)

注释:

① W・沃纳・伯克. 组织变革理论与实践[M]. 燕清联合组织,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16. 引用时略作修改.

② 综合王辉著《组织中的领导行为》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翟亚军. 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 中国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37.

[2] 罗云.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

[3]严冬珍. 高校学科建设层级互动管理系统模式的应用[J]. 江苏高教,2001 (6): 9.

[4] 胡正民.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推动“211工程”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 1996(2): 15.

[5]王建华. 论学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相关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1):18

[6] 邹晓东,舟杭.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6-87.

[7]王重鸣,时巨涛等. 组织行为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367.

[8] 王辉. 组织中的领导行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1.

[9]W・沃纳・伯克. 组织变革理论与实践[M]. 燕清联合组织,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15.

[10] 罗云.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

[11] 刘延平. 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3.

[12] 王辉. 组织中的领导行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领导科学论文例7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局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与实践。

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明确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才能很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举措,我局是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xx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现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领导科学论文例8

2.分析与讨论

2.1 学制设计

2005年我国首次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对在职体育专业工作人员,学制一般为2年。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依然是以2年制为主。很显然,生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能力等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应届本科毕业生明显缺乏体育实践工作经验,发现和认识体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出现跨学科、专业报考和调剂的现象日益明显,他们中有不少是非体育学种类的本科专业学生,诸如英语、计算机、法律等种类的专业,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关于这类考生的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及体育运动实践经历显然存在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在面对应届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和跨专业报考或调剂的非体育专业背景的本科生,2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培养能否顺利达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实践越发感到压力的存在。

2.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很明显,在2年制培养的时间条件下,相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不超过1年时间内,要完成10余门学位必修课程和数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及其他教学要求,再加上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其难度远远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期培养的难度。这当然也偏离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从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执行的情况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主,通常安排在第3学期。实习时数缩水(尤其对于应届本科生),课程学习折扣,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2.3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却没那么简单。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论文选题

科学研究提倡学科交叉与借鉴,相互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手段与方法,进而拓展本学科研究的思路,开展创造性研究,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然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论文而言,还应当满足学位申请的特殊要件,即证明其提交的学术(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和学位层次的学术水平的要求。从学理上看,学位论文的选题允许跨学科或交叉,但必须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核心要素,即是研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的内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领域)选题的现象日渐频繁,呈现“随意性”特征。比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领域内选题,运动训练专业领域的专业型研究生在社会体育指导领域里选题等。在学位论文答辩时,很难就其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

出现上述选题“偏离”主修学科、专业(领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跨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是个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跨学科、专业的考生总是烙着其原来所主修学科、专业背景的印迹,由于缺乏对现修学科、专业的深入了解,不得已而选择了二者的“交叉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叉选题都是恰到好处的,即能够准确地把握攻读学位的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或实践问题。其次,导师的学历背景和研究兴趣也是个重要原因。导师的学历背景是先决的和稳定的,然而,导师的研究兴趣可能是多样的、动态的,有时,其所获得导师资格的学科、专业(领域)与本人最具优势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并不一致。学生随导师选题又是个常见的培养模式。

2.3.2 论文价值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如何甄别学术型与专业型论文,仅仅查看“教研[2009]1号”文件是不够的。其难点在于对专业学位论文各类形式判定标准的把握上。比如“典型案例分析”的论文形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符合要求的,有无便于操作的标准或规范来观测等。现实中,为了避免“麻烦”,通常是参照学术型论文的格式选题开展研究,适当地“降低”一点要求,完成论文答辩。这样以来,就印证了社会上流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说法。这与国家设置专业学位时提出的“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2.4 导师遴选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此,导师的遴选至关重要。导师的遴选一般是由招生单位审批的,通常一名导师只能允许在一个二级学科、专业内取得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和一个专业领域取得招收专业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遴选条件因所在单位不同而不同,但在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资格的专业特质上应当是一致的,只是量的增减。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存在突出的两个问题。

2.4.1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是导师遴选的基本前提,突出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遴选的关键。这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领域设计和培养特点密切关联。然而,在导师遴选实践中,过分强调候选人的学术经历和水平,而明显忽视其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的考查的现象却十分明显,这在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中表现的尤为普遍。比如,有的候选人,科研水平较高,承担了不少课题,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却不能承担任何一门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教学,被批准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如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领域)。这很显然,不利于研究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2.4.2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问题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4个专业领域。其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竞赛组织与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或联系密切,各有侧重,这也反映了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否允许在两个不同领域同时参与导师资格遴选的问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把握标准不一。不少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一般只允许在一个专业领域取得导师资格(与其他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保持一致)。这一做法,并不利于导师队伍建设,有悖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当然,允许交叉是有条件的,必须提供可证明的成果资料和经历要件,应当从难掌握。

3.对策与建议

3.1 合理设置专业学位修业年限与实践教学要求

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建议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为2~3年。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应届生必须是修学3年,且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往届生可为2年,且应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应、往届考取的研究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完成各项学业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具有一定体育实践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的学习成本。对于往届生的界定是必须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含管理)一年或以上。对于跨体育学科考取的研究生应当按3年制培养。

3.2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范性

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是围绕所学专业领域进行。鼓励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但必须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属性或应用价值。

3.3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资格遴选的规范性

鼓励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逐步形成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设计遴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时,除了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学术条件外,强调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

3.4 开展教研交流,不断总结经验

建议由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学位授权单位承办,定期召开以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及时研讨和总结培养单位在体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现的实际问题;实现经验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领导科学论文例9

领导干部要抓落实 /本刊特约评论员2.1

领导干部应有高尚的追求 /本刊特约评论员3.1

学会善待群众 /本刊特约评论员4.1

年轻干部要在履职中彰显竞争优势 /本刊特约评论员5.1

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纯洁性 /本刊特约评论员6.1

人才培养的世界眼光 /本刊特约评论员7.1

年轻干部应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本刊特约评论员8.1

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本刊特约评论员9.1

坚定不移地走正确道路 /本刊特约评论员10.1

做有思考的领导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11.1

公开透明聚民心 /本刊特约评论员12.1

本刊特稿

以“文”化人 提高素质 /杨叔子1.4

社会心态建设:社会管理必须直面的课题 /薛 洪2.4

坚持以科学的领导思维把握科学发展规律 /施文义3.4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王秦丰4.4

领导工作方式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石树林5.4

科学发展观:全新的领导思维范式 /薛 洪6.4

对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的深层次思考 /张书林7.4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易海云8.4

市场经济背景下廉政法律与道德的制度衔接 /王 冰 王宜军9.4

县委书记岗位风险及防范化解对策研究 /姚巧华10.4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

/李昌俊 刘育鹏11.4

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知大局想长远干实事 /易海云12.4

高校领导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黄浩军1.8

科学化视阈下高校学院领导体制的多维思考 /程华东1.11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实现科学决策的根本途径

/何李煜 彭显彪2.8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基本规律初探 /蔡永生2.10

高校课程领导力开发若干问题研究 /陶思亮 夏 星3.7

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现状探析 /乔长水 侯东喜3.10

特色 品牌 国际化:我国MBA教育发展趋向研究 /崔红伟3.12

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及干预机制 /杨 嘉4.6

对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袁光亮4.9

关于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制度的探讨 /韩开军 郑 勇4.12

高校领导干部测评体系研究 /冉 琛5.8

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应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形成合力 /吴晋生5.11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 /龙雨萍5.13

回归与超越:关于大学“象牙塔”精神的反思 /李 磊6.7

高校领导干部要善用“加减乘除”法不断改进学习方式

/孙国胜 孔 波6.10

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张正东 贾露梅6.12

我国高校科研现状及变革走向研究 /陈若雷7.8

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丁家玲7.10

高校后勤工作的隐性课程职能刍议 /杨国光7.12

高校院级单位创建学习型管理团队的理论与实践 /陆 勇8.7

高校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理机制研究 /吕 达 毛 铖8.10

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与学校管理 /蒋著明8.13

高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大学自治 /赤沙沙 郝 鹤 冯景欢9.8

统筹处理五个关系 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周胜美9.11

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协同机制研究 /侯志军 耿加加9.14

大学章程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 /孙 溪10.8

高校要自觉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 /杨郧生10.10

高校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祝湘陵 张 娟10.12

创建五好班子 建设高水平大学 /汪 华11.7

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内涵探析 /袁先海 张 伟11.9

高校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王再新11.12

破解发展难题 推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创建 /马小洁12.7

对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 /周 兵 桂剑国 刘兰兰12.10

高校和谐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陈 东12.13

发挥“心脏”功能 力推学校跨越式发展 /张宽裕12.15

社会管理

准确把握领导社会管理的基本能力要求 /许志功1.13

管理关键在个“理”字上 /王 安1.16

提高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理念 /胡冶岩1.19

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学思考 /李锡炎2.13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于 洁2.16

中国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蔡天新3.15

正视社会阶层分化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唐爱玲3.19

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思考(一) /黄明哲4.17

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策探讨 /兰德刚4.20

担当起引领中国五亿网络文化大军的时代重任 /傅学俭4.22

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思考(二) /黄明哲5.16

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思考(三) /黄明哲6.14

提升领导干部实践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罗玉亮6.16

提升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几点构想 /刘明达 周振国7.14

中华和合文化的现实价值 /汤德森 汪 慧8.16

试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乔长水8.20

网络舆论与政府治理边限选择 /毕铁居9.16

什邡事件的反思 /程奎星9.19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李新泰 张书林10.25

农村社会阶层结构性变化风险及应对 /陈传伟 文丽萍11.14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和构建

/李 岩 杨 磊 刘东军11.17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领导危机与对策研究 /吴 涛12.17

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资本”供给 /陈敏莉12.20

市县领导

建立健全科学的县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 /马在学2.19

提升科学发展领导力 促进科学发展上水平 /李 仁3.21

对“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思考 /易家庆4.15

“五化同步”做强县域特色农业经济 /毛益民5.19

新任领导要讲“理” /唐恒杰5.21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申 奥7.17

新领导班子要以“诚”相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苏小康8.22

五大优势铸特色 文化转型促发展 /毛益民10.28

党建与思想教育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许德华 赵挺松 李雨竹1.23

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探索及思考 /朱正宁1.26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覃 添2.22

立足生活的“点” 把准德育的“脉” /杜兆义2.24

学习型政党建设与领袖学习道德观研究 /刘昌明3.27

高校全员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张春晖4.24

网络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研究 /谢 娟4.26

浅议学生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李成超5.23

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路径研究 /傅江浩5.26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邵二辉 王朝彬6.19

浅议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举措 /余江涛 林利红6.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路径探微

/刘靖君 范 磊7.20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大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莫时顺 徐 英7.23

关于中小学数字德育的研究和探索 /姚志雄7.25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蔡晓英8.23

“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褚阿芳8.25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所8.28

浅议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途径 /严雄飞9.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邵二辉 徐建秋9.22

网络化视域下的辅导员能力结构分析 /夏学銮9.24

运动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白 牧10.14

探索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蒋朝常 魏 鹏 吕叙杰 冯永平10.17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谭妤晗 陈见波11.19

浅议建设科学化基层党支部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

/张 莹11.22

创新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研究 /陈汉英 刘亚东11.25

正确把握高校特点和优势 积极推动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

/昌12.23

高校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探究 /杨启梅12.25

基础教育论坛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熊 飞1.28

着力“五个坚持” 打造“五型教育” /浠水县教育局2.26

严格管理 亲情服务 /湖北省恩施市教育局3.24

“五个基本”夯基础 “七个体系”增活力 /刘振武3.25

凝聚创新动力 提高德育实效 /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4.28

略论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建构的路径 /鲁夏军4.31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贺清文 朱 丹4.34

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软实力”的内核 /陈启洪5.29

抓纲务本创新业 解放思想谋发展 /郑立武5.31

学校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浅析 /曾 晨5.32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过程有效管理初探 /童时猛6.23

立足校本教研 优化教师队伍 /雷 铭6.26

在情景中探索 在激励中进取 /陈惠谊6.28

加强督导评估制度建设 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李祥斌 张兆安7.27

加强廉政建设 打造特质校魂 /娄亚文7.30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探析 /项扬舫 钱幽娣8.31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 /余昌仁9.25

基于教师课堂领导力的分析与思考 /罗先德9.27

加强财务监控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肖 莉9.30

浅论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策略 /蒋善琪10.20

喜迎党的十 争创教育新业绩 /郑立武10.23

培育教师文化 提高组织竞争力 /孙 健11.27

国学引领下的特色德育模式探析 /李 剑11.29

关注农村师资建设 消除“名师赋闲”现象 /刘维理12.27

学科建设

领导科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孙 昭1.30

中国政府行政权力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李清均1.32

公信力是怎样一个范畴 /辛 锋2.29

下属对领导信任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李 巍2.32

双重背景下发展和繁荣中国领导科学的思考 /赵福生3.30

军事领导学创立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蒋少散3.34

领导者应重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刘奎林4.36

Web2.0环境下的领导干部隐性知识共享 /刘 珺4.39

网络时代领导的“求是”与“服务” /张 帆 刘明辉5.33

在领导实践中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梁 宏 胡洪涛5.36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法理性分析 /李博平 田 枫6.30

领导者应强化前瞻性思维能力 /刘奎林6.34

关于法治与德治 /辛 锋7.33

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型领导 /毕廷延 韩金玲7.37

泛廉政文化视野中的领导者角色定位与角色链整合 /卢岳华8.34

提高领导干部考核主体科学化水平 /刘序明8.37

领导创造价值的挑战和对策 /刘明辉9.31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李秀云9.33

领导威信的力量 /张清林10.35

浅论当代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 /郑孟煊10.39

浅析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 /吴 涛11.31

微笑型领导:非正式权力的运用 /刘良军11.34

分享式领导成为领导模式发展趋势原因剖析 /孙庆武12.29

领导职位特征研究 /申 林12.32

领导课堂

认真搞好领导科学教学 /李光炎1.35

主题拓展:领导干部能力培训之新探索 /韩 阳1.36

怎样讲好一堂领导科学专题课 /李光炎2.35

怎样讲好学历班的领导科学课 /李光炎3.37

新时期领导者素质开发的教学方法探析

/韩 勇 朱 懿 吴 丹4.42

努力把握“四要诀”讲好党校专题课 /陈国华5.39

新时期领导者素质开发的教学方法探析(二)

/朱 懿 吴 丹 韩 勇6.36

党政领导干部人机对话能力素质应试技巧 /吴根平7.41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培训特色分析 /杜艳艳 刘宇赤8.40

“三位一体”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新探 /康 伟8.42

“精讲”是增强军校任职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余 莉9.36

探索党校教学新路径 提升干部培训新水平 /石树林10.33

公选笔试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案例解析 /吴根平11.35

关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考核方式创新的思考 /杨业汉11.37

领导决策

当代领导者要立志成为一名决策科学家 /陈土光1.38

网络舆情分析:高校领导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工具 /张 廷10.30

领导力研究

警惕“塔西佗陷阱”提升领导者的执政能力 /熊立胜2.37

“治庸问责”长效机制的构建思路 /彭 璟 郭 琪2.39

试论官员问责制度中的归责原则 /刘 淼 刘季威2.42

现阶段领导能力风险及其化解对策 /金太红3.38

论责任型领导力及其培育 /周 勇 杨 兰3.41

论新时期领导核心能力建设的内涵和路径选择 /幸为群4.45

必须高度警惕和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 /顾 杰4.47

从社会运行理论看领导能力建设 /乔中国 刘 华5.41

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方婧婧 姜 薇6.38

学校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意义和途径 /朱彦体6.41

对领导者战略家角色的战略领导力之思考

/王 哲 张焕新 郑文凤7.43

从领导风格理论看女性领导力的塑造 /蒋寒迪8.44

关于提高军队党委机关执行力的思考 /王先锋 叶 广9.38

论文化领导力开发的三重维度 /朱纯辉10.42

坚定的信仰:领导力的源泉 /肖小明11.40

领导力:特质、目标与情境 /周振国 徐建秋11.42

领导力培训误区与领导力开发的5E模型 /于洪生12.35

领导素质

试论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素质 /汤维才 杨子红 高 芬1.40

规则建设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 /王 哲2.44

领导者应重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刘奎林2.47

领导干部要树立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意识 /钱素华 闵卫国3.49

论领导干部的外在形象 /殷雅平3.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秀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基本经验

/蒲东恩 陈 芳4.48

提高领导者素质修养的方法 /李秀云4.51

领导者要做睿智者 /王 安5.44

优秀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八种良好素养

/檀坤华 夏 凡 张 薇5.46

效“梅兰竹菊” 修优良品质 /周 静6.44

党政领导干部要苦练五项“气功” /刘东杰6.45

领导干部要做说服教育的行家里手 /朱文鸿7.46

年轻干部成功起步的几个要领 /王洲洋8.46

信仰在领导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仁敖其尔9.41

领导干部的德、 才、 情 /金忠严9.43

领导干部素质漫谈 /孙英梅10.45

精神资本视阈下领导干部精神倦怠自我治理对策

/韩 勇 朱 懿10.47

摭谈领导干部语言素养的提高 /陈剑宁11.46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探析 /吴 刚12.39

由为政“五美”说开去 /刘建明12.42

领导风采

铁肩妙手 情系“三农” /仲农宣7.48

春风扑面惠书来 /余爱民 夏红桂7.51

当代“粮王” /本刊记者9.45

领导艺术

领导干部履新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刘 纯1.43

对年轻干部管理要“十心”实意 /徐海鹏1.45

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 /罗元兰2.50

领导干部要善于讲好大道理 /王旭宽3.54

管理下属的松与紧 /罗玉亮4.53

校长处事“四忌” /向守万4.54

人性假设与领导艺术 /李旭东 庄 杰5.48

领导干部履新后如何正确调整心态 /戴向阳5.50

领导干部巧用“三心”化解下属矛盾 /饶志华5.51

新任领导干部的“四要四忌” /黄卫成6.47

挂职干部如何“出彩” /杨 帆6.48

新媒体时代的领导说话艺术 /李锡炎7.53

如何有效发挥典型的作用 /崔伟华8.48

驭人当如“炒栗子” /孙 娜9.47

善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生命线” /朱文鸿10.50

领导干部要努力树立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作风 /刘 峰10.52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引导艺术探析 /李 政11.49

优化时间管理需“六力” /甘正气11.50

领导者应科学把握批判性思维的艺术 /刘奎林12.43

四招化解下级的矛盾冲突 /刘绍泉12.44

领导视点

关于领导干部公推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几点思考 /胡 冰1.47

干部交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罗玉亮2.52

领导干部“选拔公开”模式的探索与展望 /赵世明2.54

公平公正是当前领导实践应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

/李新泰 张书林3.44

干部提拔机会不均问题及思考 /罗玉亮3.47

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颜清阳4.55

党政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若干问题探析 /5.52

从网络热点事件看政务微博的舆情功能 /张文宇6.49

加强换届后党政一把手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楚国良6.51

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思考 /高 坤7.56

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摇篮 /罗玉亮8.51

建立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的领导干部选拔考核制度 /周新军9.48

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重要意义 /程 勤 李俊杰9.51

论派政协委员视角下的民主意识 /王 宾10.54

从干部“身”上抓干群关系 /方 黎11.52

下基层要念好“深”字经 /刘建明11.54

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根源 /郭 翔12.45

基层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沃土 /李 平12.47

调查研究

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易海云1.50

关于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几点思考 /孙学敏1.53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行中的困境及对策 /张竹涓 张 虹1.56

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刍议 /杨 立2.57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赵挺松 李雨竹 李明娟2.59

山村矗立座座“连心桥” /刘明达 何红卫3.56

当前高校保密工作的难点分析 /张信军3.58

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金鸿浩4.57

从以人为本理念谈高校工会组织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张 威 傅江浩4.59

论当代企业诚信建设的解构与重建 /刘洪武 贾英飒5.55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心理学视角探析 /许慧芳5.58

在希望的田野上 /鄂组建6.54

关于延安精神“三进”工作的调查 /毛菊元6.56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养成研究 /王 玥6.58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若干问题 /范中佳 杨 刚7.58

关于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调查分析

/陶品庄 殷 新 周 云7.60

和谐社会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董 丽8.57

信息时代纸媒如何吸引年轻读者 /李 丽 谢东星8.59

对派推进政治交接的思考 /姜长智9.53

校企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研究 /李新平9.56

试析“三博”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麻 旎9.58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冯 瑾10.56

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高职学生工作内涵建设 /佘传江10.59

湖北农村留守老人现状调查 /刘明达 何红卫11.55

藏富于民的必要性分析 /高志强11.58

职业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陆中静12.49

建构高校教师在职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 /万 青12.52

循环经济的鹤壁模式分析 /李东升12.55

杂谈随笔

官员复出路要走得坦荡 /程奎星1.59

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 /曲 艺2.62

“失物招领”是一道诚信考题 /张玉胜3.60

莫让“种种原因”半遮面 /陈开冬3.61

“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傻气” /欧阳国4.61

对官员“网落”现象的思考 /袁先海4.62

“49天市长”落马必须有人担责 /张遇哲5.60

官员财产申报应有所突破 /田 方5.61

为官要带出好风气 /刘建明6.60

讲短话也是一种能力 /碧 芥6.61

管理当如“烧水” /程显龙6.62

为官当拒“精神贿赂” /刘建明8.61

也谈读点历史 /王建柱9.60

用人贵在取其长 /黄建东9.61

为官常怀“三颗心” /王玉堂10.61

叹“任人唯贤”尾条化 /犁 航10.62

“拒腐”靠艺术更靠制度 /王 琦11.61

治庸问责监督有奖更需制度给力 /陈开冬11.62

啥都不怕才最“可怕” /方敬杰12.57

谨防“芝麻官”捡走“大西瓜” /宗 帅12.58

治政通鉴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肖伟良1.60

孔子治国理政以仁为本思想 /黄兆龙2.63

雍正用人有高招 /刘建明3.62

给领导报喜的艺术 /金 真4.63

古代官员“离任”那些事 /李志刚4.64

从宓子贱鸣琴治理单父县谈领导干部如何授权 /颜清阳5.62

古人拒贿 /刘绍义5.64

李斯治国理政理念浅析 /黄兆龙6.63

光武帝的用人之道 /黄建东7.63

曹操善待部属谏 /曹鸿骞8.62

从古代纳谏说起 /陈剑宁8.63

“曲突徙薪亡恩泽”的启示 /刘立祥9.62

不治府第的宰相 /马 军9.64

古代思想家领导思维方式的启示 /王 安10.63

鳏“贪”于死饵 /秦凤岗11.63

得官而忧 /流 建11.64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秦凤岗12.59

学术动态

领导科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1-0009-03

《文选》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继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中央组织开展的又一重大政治活动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的又一重大步骤。《文选》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中央出版和组织全党学习《文选》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习《文选》,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重大意义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在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上相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先后都有《选集》和《邓小平文选》作为其代表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必须要有其代表作,这是我们党在政治建设、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项重大工程。

《文选》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智慧和经验的经典著作,它以这种文本形式,把我们党和国家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走过的13年战斗历程、创造的历史经验、形成的科学理论记录下来,汇集起来,完整地、原原本本地呈现给世人。中央出版和组织全党全国学习《文选》,充分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将保持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动摇;将坚持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心不动摇。深入学习《文选》,有助于坚定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强化我们的政治意识,自觉地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来,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这里还应该明确的是,同志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学习时要掌握的几个方面重点内容中,把学习同志个人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十分重大。他指出,同志具有目光远大、审时度势,信念坚定、处事果断,尊重实践、与时俱进,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等主要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这是对同志作为领袖人物、历史人物其个人的思想素质、能力水平、领导风范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也为全党树立了优秀的党的领导干部的光辉榜样。马克思主义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历来十分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重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这种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在方向上和根本上是一致的,是历史合力中的一种力量。同志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领袖,他在我们党和国家那13年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他所形成的领导风格、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领袖素质、他的突出优良个性、连同他的理论新贡献、实践上的丰富经验和立下的功勋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的,也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是我们学习《文选》时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文选》,对于推动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有重大意义

反映思想的有各种版本的《思想概论》,反映邓小平理论的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等专著,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辅助材料。同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概括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一些重要辅助材料,作为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结论性的东西,它们总体上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内容和科学体系,对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研究者自身素质的局限,受历史环境等认识条件的制约,这些重要辅助材料对这一科学理论本身全部思想和深刻内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所形成的结论性的东西,毕竟与这一理论自身不能完全等同,对这一理论的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学习原著才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经常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原著的道理所在。

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的同志,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各种重要讲话和著作中。而最能深刻并全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讲话和著作,都收入在《文选》中了,最能生动并突出地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历程的文献,也都收入在《文选》中了。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辅助材料的学习,来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部结论性的东西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而通过对《文选》的学习,则可以进一步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创立者同志是如何紧跟时代脚步并以忠诚于人民事业的勇气和胸襟去创立的,就可以从总体上、根本上去把握这一思想,可以从同志创造这一思想的心路历程上去把握它,也就更容易从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达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更深刻掌握、更全面理解。

而这一点在此之前,除了一些能接触到这些文献的人之外,大部分人是难以做到的。现在由于《文选》的出版,就为这种深入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由于历史认识正是要隔开一段时间后才能更客观、更接近于历史真实,这也就同时提出了一个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的问题。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告一阶段后,中央现在又提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如同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来经常学习,深入学习。这次《文选》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从原著角度深入学习的条件,也对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三、学习《文选》,对于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有重大意义

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新经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代表性重大成果,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创立起来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体现,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同志关于发展问题的主要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所以,学习《文选》有利于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出发点的高度上,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走向,使我们从这一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上把握它、认识它,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更深刻,也更全面。

同时,通过学习《文选》,也可以结合新的实践,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的客观角度上,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思想观点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观点加以比较,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更有利于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能从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高度上认识同志及其所创立的科学发展观的特殊理论贡献,从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比较中来认识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信仰,进一步增强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学习《文选》,对于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重大意义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它的先进性首先是在理论上的先进,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是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最重要的、灵魂的东西是要不断提高科学理论素质,是要不断增强理论思维、战略思维能力,这是其政治信念坚定的理论前提。因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

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他曾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是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党的事业要前进,必须有回答新问题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文选》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的勇气、过程及其成果,体现了理论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理论创新的榜样。它启示着我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要前进和发展,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前进发展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我们的民族素质、我们党的素质和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它还启示着我们,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推动理论创新,既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历史赋予的责任。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种责任,扛起马克思主义这杆大旗,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

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文选》中得到启发,都要向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学习,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央的事情,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也都有在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的同时,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切实承担起理论创新的责任,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重大成果,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不断促进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作出应有贡献。

五、学习《文选》,对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有重大意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科学回答,对探索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