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联通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8 01:39:49

联通培训总结

联通培训总结例1

(P.E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2,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level” college football league system and the “two-level” “race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builds “a foundation, four-level, three goals"”“race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system and two actual combat training model, and cracks down the two bottlenecks of the development in “Grade-two players” and “Team backbon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football team and department football team,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sports talents, optimization of student football team-building, enrichment of campus sports and cultural lif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level of the school.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PE and spe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tball team; system construction

足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已经普及,[1]但专项教学竞赛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校代表队”建制和“竞赛教育”培训体制。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内虽有“选项课”和“校联赛”的设置,但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与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需求上差距较大,“选项课”教学效能与“校联赛”竞技技能之间缺少合理过渡、有效转换,中间缺少一个“年级联赛”环节的过渡;在专项顶层设置上,没有“校代表队”建制的高校比例约占70%,“竞赛教育”培训仅限于少数学生裁判方面、缺乏参赛学生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指导。现实中,有“选项课”普及而无“校代表队”提高,有“校联赛”组织而无“竞赛教育”培训,这种重视课堂、忽视课外、忽视竞赛教学培训的思想倾向和部分教师对体育专项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模糊认识,以及教学与赛制不能系统衔接的现状,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10年,“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学生足球专项团队“竞赛教育”培训目标,完善高校足球教学竞赛制度,建立“竞赛教育”培训以及校院团委管理体制,在探索高校体育专项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学生体育优秀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在全国中文期刊文献资料中,对此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为此,将我们多年专项教学、竞赛教育培?实验的结果总结出来,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任务以及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专项发展的潜能和需求,我们将构建学生足球团队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1.1访谈法

课题组通过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校院代表队员,正在北京、南京、广州、西安、湖北、四川等农业院校和上海交大、西南财大、重庆工学院、天津商大、河南大学等22所国家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攻读农工、财经等学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了解该校体育教学和足球竞赛培训情况。

1.2实验法

2000年3月至2010年11月,通过河南农业大学举办“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赛前采用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专题理论讲座、分析比赛和准备比赛、执法比赛、联赛总结等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的99--09级足球项目的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组织者”、“裁判员”和校代表队员进行“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

1.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各项数据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4逻辑分析法

根据足球教学竞赛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专项发展的需求,从建立校园“三级联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出发,探讨竞赛培训体制建立和实施培训教育对学生体育人才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揭示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各个层次之间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逻辑发展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学生足球基础不同则发展目标各异。在我校,大学一年级参加足球选项课学习的人数达780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6.6%;大二时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则参加比赛的需求增加。通过建立“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养学生裁判员833人,其中主裁判323人、助理裁判510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53人,自1999年实施“双裁制”以来,学生独立执法比赛600多场,成效显著,开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校联赛”的新局面。其次,培养学生教练员438人,其中院队教练306人,校代表队员132人,“校联赛”评选最佳射手8人、最佳阵容运动员88人。在上述1270余名体育骨干中,有83人考上本专业硕士研究生、1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还有毕业留校、高校任教等10多人。在2000-2006年期间,校代表队在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中,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2.1建立高校“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训学生裁判员、教练员,拓展参赛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多年竞赛实践,在体院支持和专项教师指导下,逐步完善“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建立专项教师指导、院团委管理“大二联赛”、“校联赛”以学生工作为主培训“裁判员”制度以及院代表队参加“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专家指导院队组织者、校代表队员培训“教练员”的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如图1所示:

第一、培训学生裁判员:主要采用师生组合、学生以老带新的“双裁制”培训方法[2-3]。

(1)低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由专项任课教师指导、足球教研室管理培养低年级学生裁判员,15个学院可培训校内“助理裁判员”60人。

(2)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校联赛”,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培养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可培训校内“裁判员”60人。

第二、培训学生教练员: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竞赛指导与总结等方法。

(1)院队助理教练员培训,在“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组织院代表队组织者培训学生“教练员”30人。

(2)院队主教练员培训,在“高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校团委管理组织校代表队训练、指导校代表队员(部分院队组织者)培训“院队主教练”25人。

第三、提高学生运动员比赛技能:举办“大二选项班联赛、校联赛”,组织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发展参赛运动员技能,形成“二年级队、院代表队和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层次。

2.1.1创办“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建立学生裁判员培训制度,发展大二年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参赛学生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各个高校足球竞赛体系还不完备,校内仅有一个“校联赛”, 而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赛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上差距较大、中间缺少一个“基础”环节的衔接。

在我校,通过对大二足球选项课的调查,有89%的学生希望参加正式比赛,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项训练、备战与指挥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其中12%的学生希望学习裁判知识、掌握执法比赛技能。因此,我们在大一足球选项课基础上,创办“大二教学联赛”,将足球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衔接起来;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为“大二教学联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0多年的教学竞赛实践证明,“大二教学联赛”在选项班与校联赛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为选项班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可以弥补足球课中竞赛学时的不足,也为学生裁判知识技能“实践”提供机会,拓展了体育专项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了教学内容和方法[4]。

2.1.2建立“校联赛”以培训学生裁判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院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院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和大二教学联赛为“校联赛”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骨干”人才储备。“校联赛”为“大二教学联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校级竞争的舞台。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联赛”安排已成制度,各个院系都非常重视并提前予以准备,学生足球干部已经成为各个院系代表队训练和比赛的“教练”。但是,“学生教练”处在专项选项课教学和校代表队培训之间,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因此,我们以“校联赛”的准备期为主,建立院代表队备战“校联赛”培训“学生教练员”制度和“校联赛”由学生裁判员工作、实行“双裁制”方法培训“学生裁判员”制度[5-6],提高院队骨干训练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以弥补高校体育专项竞赛院代表队“教练员”、“裁判员”知识技能培训的不足;建立“校联赛”团体名次奖、学生最佳裁判员、最佳射手和最佳阵容运动员评选奖励制度,逐步形成“校联赛”学生工作、教师指导和院团委协调一致的“绩能效”管理模式,促使校园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2.1.3 建立参加“高校联赛”以培训校代表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校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校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平时能够坚持“校代表队”培训的学校不多,有7所高校能够赛前组建“校代表队”、参加本省市的高校联赛,另外,还有70%的学校存在日常没有“校代表队”、而不参加高校联赛的情况。在我校,自2000年以来,在举办“校联赛”之后,我们注重选拔各院核心队员和表现突出、有发展潜能的运动员,组建学生校足球团队包括最佳射手、最佳阵容运动员和最佳裁判员,安排“校代表队”训练和对外比赛,建立专家指导、校体委与院团委管理、参加“高校联赛”制度[6-7] ,见图一,我校共6次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实践证明,“高校联赛”后,校代表队员回到各个院系组织院队参加来年的“校联赛”,带领学生进行的课余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促进了院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以校队员促院、以院队发展促校队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学校整体竞技水平。

2.1.4建立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制定完整培训计划,确保竞赛教育培训成效

根据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参加高校联赛“三级联赛”制度的安排,我们以教练技能和裁判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热身赛、联赛实战与自修、联赛总结与指导等方法,建立实战培训模式,确保二级“竞赛教育”培训成效。在培训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学生教练、裁判“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1)在训练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位置技能与战术训练、体能与技战术训练,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取胜规律与整体攻守方法,自修内容是基本技术训练;

(2)在竞赛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赛前对手技战术分析、布置本队比赛阵型与打法,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观察分析、比赛阵容调整与指挥,自修内容是局部战术训练;

(3)在保健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的自我保护与损伤预防处置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能疲劳、恢复与营养,自修内容是体能、身体机能评价;

(4)在裁判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专项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哨声、手势、旗示技能和选位跑位原则与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双主裁判与助理裁判的配合,自修内容是裁判执法分析与总结[10]。如表1所示:

在培训的课时安排上,

(1)在培训教练员方面:学生“助理教练”即“校联赛”院队组织者的培训课应达到13次,每次60分钟。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4次应占总数的31%,余下的69%为指导球队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学生“主教练”即“高校联赛”校队队员的培训课应达到41次,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22次占总数的54%,其余46%是在专家指导下准备比赛、执行比赛方案、参与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

(2)在培训裁判员方面:学生大二联赛“助理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中,比赛执法场次和赛后小结37次应占总数的88%,余下的12%为专题理论讲座和裁判基本功训练;学生校联赛“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培训方法和次数与“助理裁判员”培训相同。

经过多年培训和比赛统计,学生裁判员比赛执法场次两届联赛相加在8次以上、助理裁判执法场次在6次以上,均能胜任校联赛的裁判工作[8];学生教练员由于他们自身专项技能发展、主持院代表队工作实践和参加校代表队的培训经历,使他们由低一级层次逐渐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兼有院队特色的教练指导技能。

2.2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破解“二年级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

根据竞赛培训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即以选项班(爱好者)为基础、“二年级院队(助理裁判员)、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裁判员、助理教练员)和校代表队(院队教练)”为四个层次、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三个目标。如表2所示:

在构建“三级联赛”塔式“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中,我们以“选项班”为基础、以校代表队为最高层次,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为突破口,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两个瓶颈,弥补足球选项课中竞赛学时不足和院队骨干缺乏培训的不足,优化“院代表队”建设、促进“校代表队”发展,形成学生“教练员裁判员二级、参赛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足球发展的特殊需求,将选项课教学效能持续发展成为联赛实战技能,巩固足球选项课教学效果、提高足球竞赛培训成效和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提出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足球团队“以足球选项班为基础,以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和校代表队为四个层次,以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目标”的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强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结合,巩固体育教学效果和提高竞赛培训质量。

3.1.2通过采取创建“大二联赛”、“校联赛”制度和参加“高校联赛”等措施,建立专项教师指导“裁判员”和校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校联赛执法管理水平和院代表队整体竞技水平。

3.1.3确定“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和二级实战培训模式,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专项选项课教学与竞赛培训的协调发展,提高实战技能,培养高等教育兼有一技之长全面发展的体育骨干人才。

3.1.4专项选项课教学、院队骨干培训和校代表队建设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三驾马车”,采用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的方法,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完善高校体育专项教学竞赛培训体制,培训校院级优秀体育人才和体育骨干。

3.2 建议

联通培训总结例2

一、持续建立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

联想提倡专业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员工各序列的胜任能力模型和职业发展途径,鼓励员工在本领域发展。公司的培训主要是帮助员工提升胜任现有岗位所需的技能,达成业绩;同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

(一)搭建以员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

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根据类别分为:新员工、普通员工和管理者;员工根据从事的业务方面分为市场系统、产品系统、运作系统、职能系统4大类,2()多个专业序列。

培训方式:分为在岗培训和脱岗培训:在岗培训的具体形式有日常工作辅导(上级带下级、老员工带新员工等)、实习、轮岗、网上学习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岗培训更能体现员工的学习能力和意识;脱岗培训是另外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内部集中组织培训和外派培训两种方式。

培训队伍:在开展各类培训项目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一支包括人力资源部、各部门培训专员、专兼职讲师及全体干部在内的培训队伍。目前,争当讲师正成为公司员工特别是各级干部的发展目标,公司已建立丁一支以总裁室成员为首的颇具实力的专兼职讲师队伍。

培训组织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人力资源部负责整体规划并实施企业文化与战略发展、管理类、职业技能类的培训项目,公司各部门的培训专员在协助实施以上项目的同时,规划本部门的专业技能类培训,以满足员工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

培训制度: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建立了《联想兼职讲师管理条例》、《课程开发流程和规范》、《新员工培训制度》、《培训费用的使用规范及指南》等制度。

培训设施:为员工提供更为方便的学习方式,专门建设了用于网上培训的电子教室、设备先进的员工自助学习中心及远程教育等培训场所。

培训经费:公司高层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每年的培训经费占到工资总额的5%。

(三)初步建立针对关键岗位的培训体系,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员工提供系统化培训方案,为员工职业发展搭建培养平台

1、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所需要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集团介绍、历史、管理文化、规章制度、部门(或群组)业务和岗位工作流程、规范。形式上分“报到培训”(基本情况、报到手续)、“网上培训”(公司制度、规范)、“指导人指导”(岗位流程、规范)及为期一周的全封闭式“入模子”培训(公司战略、业务、组织及文化)。其中“入模子”培训采取团队学习方式,创造――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氛围,讨论、游戏、参观、录相等多种方法交互使用。经过一周丰富多彩、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将形成一支友爱、激情、奋进的团队。新员工培训达到了帮助新员工迅速融想、适应岗位要求的目的,同时使新员工在试用期的离职率大大降低。

2、员工通用技能培训:胜任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培训,即针对全员核心胜任力和某一岗位序列专业胜任能力中的通用核心能力(不含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课程有时间管理、目标制定与达成、呈现技巧、人际沟通、有效解决问题、项目管理等,形式以面授和网上为主,员工可通过公司内部主页随时报名参加自己所需的通用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各部门员工对某一门课程需求相刘・集中的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也可为部门开设专班。通过通用技训的实施,使员工掌握了联想特有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3、员工专业技能培训:胜任某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培训,即为针对某一岗位序列专业胜任能力和通用能力中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如:采购、产品知识)的培训。课程分为销售人员系列、产品经理系列、质量管理系列、采购系列、生产管理系列等。其中销售人员系列又细分为“渠道销售初级、高级”、“客户销售初级、高级”、“电话销售初级”及“销售经理初级、高级”。以集中面授为主。通过大量的各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关键岗位的员工掌握了专业的工具和方法,促进了员工业绩的达成和职业的发展。

4、干部管理培训:集团各级管理干部胜任管理岗位所需的能力培训。内容分为:管理技能培训(如领导力、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分为“高潜质人员系列”、“新任经理系列”、“基层经理系列”、“中层经理系列”、“高层经理系列”。主要以面授为主,辅助以网上、研讨会方式。通过实施干部的管理培训,为联想培养了一批懂经营、懂管理、懂专业的干部,使联想的事业能够在有事业心的干部带领下不断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同时,联想还建立了“大联想学院”,专门负责为渠道合作伙伴进行培训。课程设置上也是基于的关键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而设定。如销售代表系列、售前工程师系列、分销经理系列、总经理系列。在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培训的同时,还向他们输出联想的管理思想、经验和方法,在提高合作伙伴忠诚度的同时,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赢得竞争。

(四)大力支持员工以多种方式实现与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学习目标

为保障员工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体现员工参加培训的权利,公司年度培训规划中明确规定每个员工的脱岗培训时间,并在财年初制定出员工培训计划。每位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都会被记录在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信息系统中,公司已尝试将员工尤其是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与其在公司的发展相挂钩,以保证培训的效果。

在培训部门的努力及公司所有员工的配合下,人均培训学时从2000财年的38.6学时上升到2001财年的49小时,培训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也逐年上升。

二、更新培训观念,“建设”与“打仗”相互促进,实现战略性培训

培训是手段,对公司的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改善员工能力(包括态度、知识、技能),提升员工的绩效,保障员工的职业发展。二是通过改善公司业务及职能管理的业务模式、流程、机制和文化,实现公司业务目标和战略,保障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联想集团在搞好“培训建设”即持续做好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的同时,还配合公司战略,“打好仗”即引进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引发变革,再造模式和流程。如:引入“6SIGMA'’,改善质量价值链的管理方法和能力,同时行政后勤、客户服务等部门建立了持续改善小组,运用6SIGMA方法和工具,改善流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配合销售部门实现销售模式、销售管理及销售组织的改造。配合公司服务转型,引入并实施“关键时刻”培训,在全员中建立统一的服务客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变革的过程中,培训贯穿其中,参与新流程的建立,新流程建立后,实施新流程、新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成为管理、业务变革的一部分。

另外,“打仗”还体现在公司业务或组织调整后,配合调整及时策划组织对新岗位的上岗人员的培训。如新任大区总经理的培训、销售首席代表培训、电话销售代表培训等。

“打仗”不仅司・以指导培训如何进行“培训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培训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自上而下”,发挥干部在培训中的作用

联想在培训中一直坚持发挥干部的作用,倡导干部学会用培训的手段,传承公司战略、带好队伍。在培训中,干部不仅带头当讲师、开发课程,而且在有些培训项目的实施上,先要求所有干部参加,然后在员工层面开展。

2002年,联想核心价值观提出后,存在着对价值观的阐释理解不一致的现象,需要内部在价值观上有一个统一的文化语言。因此集团就由上至下对全员进行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训,从课程资料开发、讲师培养、培训实施到训后跟踪历时整整一年。在开发好课程后,先由总裁杨元庆,对总裁室成员及总经理培训,然后,由各副总裁或总经理当讲师,结合部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正反案例,对本部门的员工培训。在培训中,大家有交流、有分享,形式活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不仅对联想核心价值有了统一的认识,而且通过干部当讲师的方式,在促进上级与下级的交流的同时,把管理者的思想最直接地传达到公司的各个阶层。

新员工人职培训中,总裁室的成员会轮流参加,与新员工交流公司战略,分享本人在联想职业发展的历程和感悟,新员工对能够有机会与公司高层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都很珍惜,踊跃提问。座谈会使学员收获很大,评价很高。

联通培训总结例3

A Stud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SHANGGUAN Yi-qin, WANG bin

(P.E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2,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level” college football league system and the “two-level” “race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builds “a foundation, four-level, three goals"”“race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system and two actual combat training model, and cracks down the two bottlenecks of the development in “Grade-two players” and “Team backbon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football team and department football team,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sports talents, optimization of student football team-building, enrichment of campus sports and cultural lif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level of the school.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PE and spe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tball team; system construction

足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已经普及,[1]但专项教学竞赛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校代表队”建制和“竞赛教育”培训体制。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内虽有“选项课”和“校联赛”的设置,但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与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需求上差距较大,“选项课”教学效能与“校联赛”竞技技能之间缺少合理过渡、有效转换,中间缺少一个“年级联赛”环节的过渡;在专项顶层设置上,没有“校代表队”建制的高校比例约占70%,“竞赛教育”培训仅限于少数学生裁判方面、缺乏参赛学生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指导。现实中,有“选项课”普及而无“校代表队”提高,有“校联赛”组织而无“竞赛教育”培训,这种重视课堂、忽视课外、忽视竞赛教学培训的思想倾向和部分教师对体育专项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模糊认识,以及教学与赛制不能系统衔接的现状,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10年,“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学生足球专项团队“竞赛教育”培训目标,完善高校足球教学竞赛制度,建立“竞赛教育”培训以及校院团委管理体制,在探索高校体育专项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学生体育优秀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在全国中文期刊文献资料中,对此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为此,将我们多年专项教学、竞赛教育培实验的结果总结出来,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任务以及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专项发展的潜能和需求,我们将构建学生足球团队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1.1访谈法

课题组通过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校院代表队员,正在北京、南京、广州、西安、湖北、四川等农业院校和上海交大、西南财大、重庆工学院、天津商大、河南大学等22所国家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攻读农工、财经等学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了解该校体育教学和足球竞赛培训情况。

1.2实验法

2000年3月至2010年11月,通过河南农业大学举办“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赛前采用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专题理论讲座、分析比赛和准备比赛、执法比赛、联赛总结等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的99--09级足球项目的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组织者”、“裁判员”和校代表队员进行“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

1.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各项数据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4逻辑分析法

根据足球教学竞赛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专项发展的需求,从建立校园“三级联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出发,探讨竞赛培训体制建立和实施培训教育对学生体育人才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揭示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各个层次之间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逻辑发展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学生足球基础不同则发展目标各异。在我校,大学一年级参加足球选项课学习的人数达780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6.6%;大二时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则参加比赛的需求增加。通过建立“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养学生裁判员833人,其中主裁判323人、助理裁判510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53人,自1999年实施“双裁制”以来,学生独立执法比赛600多场,成效显著,开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校联赛”的新局面。其次,培养学生教练员438人,其中院队教练306人,校代表队员132人,“校联赛”评选最佳射手8人、最佳阵容运动员88人。在上述1270余名体育骨干中,有83人考上本专业硕士研究生、1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还有毕业留校、高校任教等10多人。在2000-2006年期间,校代表队在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中,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2.1建立高校“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训学生裁判员、教练员,拓展参赛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多年竞赛实践,在体院支持和专项教师指导下,逐步完善“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建立专项教师指导、院团委管理“大二联赛”、“校联赛”以学生工作为主培训“裁判员”制度以及院代表队参加“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专家指导院队组织者、校代表队员培训“教练员”的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如图1所示:

第一、培训学生裁判员:主要采用师生组合、学生以老带新的“双裁制”培训方法[2-3]。

(1)低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由专项任课教师指导、足球教研室管理培养低年级学生裁判员,15个学院可培训校内“助理裁判员”60人。

(2)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校联赛”,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培养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可培训校内“裁判员”60人。

第二、培训学生教练员: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竞赛指导与总结等方法。

(1)院队助理教练员培训,在“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组织院代表队组织者培训学生“教练员”30人。

(2)院队主教练员培训,在“高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校团委管理组织校代表队训练、指导校代表队员(部分院队组织者)培训“院队主教练”25人。

第三、提高学生运动员比赛技能:举办“大二选项班联赛、校联赛”,组织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发展参赛运动员技能,形成“二年级队、院代表队和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层次。

2.1.1创办“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建立学生裁判员培训制度,发展大二年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参赛学生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各个高校足球竞赛体系还不完备,校内仅有一个“校联赛”, 而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赛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上差距较大、中间缺少一个“基础”环节的衔接。

在我校,通过对大二足球选项课的调查,有89%的学生希望参加正式比赛,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项训练、备战与指挥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其中12%的学生希望学习裁判知识、掌握执法比赛技能。因此,我们在大一足球选项课基础上,创办“大二教学联赛”,将足球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衔接起来;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为“大二教学联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0多年的教学竞赛实践证明,“大二教学联赛”在选项班与校联赛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为选项班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可以弥补足球课中竞赛学时的不足,也为学生裁判知识技能“实践”提供机会,拓展了体育专项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了教学内容和方法[4]。

2.1.2建立“校联赛”以培训学生裁判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院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院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和大二教学联赛为“校联赛”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骨干”人才储备。“校联赛”为“大二教学联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校级竞争的舞台。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联赛”安排已成制度,各个院系都非常重视并提前予以准备,学生足球干部已经成为各个院系代表队训练和比赛的“教练”。但是,“学生教练”处在专项选项课教学和校代表队培训之间,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因此,我们以“校联赛”的准备期为主,建立院代表队备战“校联赛”培训“学生教练员”制度和“校联赛”由学生裁判员工作、实行“双裁制”方法培训“学生裁判员”制度[5-6],提高院队骨干训练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以弥补高校体育专项竞赛院代表队“教练员”、“裁判员”知识技能培训的不足;建立“校联赛”团体名次奖、学生最佳裁判员、最佳射手和最佳阵容运动员评选奖励制度,逐步形成“校联赛”学生工作、教师指导和院团委协调一致的“绩能效”管理模式,促使校园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2.1.3 建立参加“高校联赛”以培训校代表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校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校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平时能够坚持“校代表队”培训的学校不多,有7所高校能够赛前组建“校代表队”、参加本省市的高校联赛,另外,还有70%的学校存在日常没有“校代表队”、而不参加高校联赛的情况。在我校,自2000年以来,在举办“校联赛”之后,我们注重选拔各院核心队员和表现突出、有发展潜能的运动员,组建学生校足球团队包括最佳射手、最佳阵容运动员和最佳裁判员,安排“校代表队”训练和对外比赛,建立专家指导、校体委与院团委管理、参加“高校联赛”制度[6-7] ,见图一,我校共6次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实践证明,“高校联赛”后,校代表队员回到各个院系组织院队参加来年的“校联赛”,带领学生进行的课余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促进了院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以校队员促院、以院队发展促校队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学校整体竞技水平。

2.1.4建立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制定完整培训计划,确保竞赛教育培训成效

根据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参加高校联赛“三级联赛”制度的安排,我们以教练技能和裁判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热身赛、联赛实战与自修、联赛总结与指导等方法,建立实战培训模式,确保二级“竞赛教育”培训成效。在培训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学生教练、裁判“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1)在训练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位置技能与战术训练、体能与技战术训练,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取胜规律与整体攻守方法,自修内容是基本技术训练;

(2)在竞赛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赛前对手技战术分析、布置本队比赛阵型与打法,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观察分析、比赛阵容调整与指挥,自修内容是局部战术训练;

(3)在保健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的自我保护与损伤预防处置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能疲劳、恢复与营养,自修内容是体能、身体机能评价;

(4)在裁判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专项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哨声、手势、旗示技能和选位跑位原则与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双主裁判与助理裁判的配合,自修内容是裁判执法分析与总结[10]。如表1所示:

在培训的课时安排上,

(1)在培训教练员方面:学生“助理教练”即“校联赛”院队组织者的培训课应达到13次,每次60分钟。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4次应占总数的31%,余下的69%为指导球队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学生“主教练”即“高校联赛”校队队员的培训课应达到41次,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22次占总数的54%,其余46%是在专家指导下准备比赛、执行比赛方案、参与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

(2)在培训裁判员方面:学生大二联赛“助理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中,比赛执法场次和赛后小结37次应占总数的88%,余下的12%为专题理论讲座和裁判基本功训练;学生校联赛“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培训方法和次数与“助理裁判员”培训相同。

经过多年培训和比赛统计,学生裁判员比赛执法场次两届联赛相加在8次以上、助理裁判执法场次在6次以上,均能胜任校联赛的裁判工作[8];学生教练员由于他们自身专项技能发展、主持院代表队工作实践和参加校代表队的培训经历,使他们由低一级层次逐渐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兼有院队特色的教练指导技能。

2.2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破解“二年级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

根据竞赛培训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即以选项班(爱好者)为基础、“二年级院队(助理裁判员)、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裁判员、助理教练员)和校代表队(院队教练)”为四个层次、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三个目标。如表2所示:

在构建“三级联赛”塔式“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中,我们以“选项班”为基础、以校代表队为最高层次,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为突破口,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两个瓶颈,弥补足球选项课中竞赛学时不足和院队骨干缺乏培训的不足,优化“院代表队”建设、促进“校代表队”发展,形成学生“教练员裁判员二级、参赛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足球发展的特殊需求,将选项课教学效能持续发展成为联赛实战技能,巩固足球选项课教学效果、提高足球竞赛培训成效和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提出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足球团队“以足球选项班为基础,以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和校代表队为四个层次,以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目标”的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强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结合,巩固体育教学效果和提高竞赛培训质量。

3.1.2通过采取创建“大二联赛”、“校联赛”制度和参加“高校联赛”等措施,建立专项教师指导“裁判员”和校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校联赛执法管理水平和院代表队整体竞技水平。

3.1.3确定“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和二级实战培训模式,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专项选项课教学与竞赛培训的协调发展,提高实战技能,培养高等教育兼有一技之长全面发展的体育骨干人才。

3.1.4专项选项课教学、院队骨干培训和校代表队建设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三驾马车”,采用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的方法,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完善高校体育专项教学竞赛培训体制,培训校院级优秀体育人才和体育骨干。

3.2 建议

3.2.1高校体育应进一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密切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增加实战教学内容和竞赛培训方法,以实现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终身体育为目标。

3.2.2高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竞赛经费的投入,保障校代表队的常规训练和竞赛,校代表队应采用“派出去,请进来”和参加高校联赛的方式,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专项综合素质和团队配合技能。

3.2.3补充完善校内各级代表队获得优异成绩的奖励政策,健全学生参赛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保险制度,形成大二年级、院级和校级专项骨干培训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上官义勤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两年制专项教学模式的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3(4):120-121.

[2]上官义勤等.对高等学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的实验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 2001(2):90-91.

[3]赵自明,上官义勤.“双裁制”在高校足球比赛中的运用与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0(2):90-91.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04-441.

[5]亚洲足球联合会编著;中国足协翻译审定.亚洲足球教练员c级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9-169.

联通培训总结例4

近年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体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爆炸、火灾、人生伤亡等安全事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作为企业,安全是企业最大的福利。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要要善用“互联网+” 提供的新培训资源,让广大职工全天候接受个性化的安全培训,使其快速成长,为企业安全生产打造一支高安全素能的员工队伍。

一、新形势下加强安全培训的意义

安全培训的目的就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广大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要求和预防、处理事故的能力。其意义在于:1、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知识水平;3、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干部的安全管理业务水平;4、促进技术知识的更新。

二、安全培训的“互联网+”路径

目前的网络培训架构为传统的CS(Client/Sever)架构,即在总部设立培训服务器,全国利用互联网或专网登陆,获取服务器端资料进行学习,总部通过丰富服务器端各种教学及培训资料对内容进行丰富。CS架构符合目前的网络应用,也符合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在线培训途径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1.固定互联网场所

固定互联网场所应该在各地的培训中心,通过培训中心的内部专网与总部培训服务器进行连接,所有人员必须在能够接入内部专网的各地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优点是可以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及增加学习氛围,缺点是较为大量的占用培训人员的时间,多岗位人员集体大范围培训容易影响工作。

固定场所学习内容分为视频资料、文字资料或同步在线讲课视频,用户可登陆进入自己的课程单,自选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系统自动记载学习的时长。

实时课堂是对所有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的教师授课,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对所有分培训中心进行实时直播的过程。学员在学习视频的同时可以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并极大缩减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培训方式皆为各地培训中心经过专网接入到总部培训中心,通过专网进行互联网视频直播、文字资料共享和视频资料共享等各种方式的培训,在进行不同的培训方式及不同的人员对象时,会有不同的收费套餐,这将在增值模式探讨中详细说明。

2.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使人们对网络的使用习惯及使用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已经成为人们使用网络的主流手段。移动互联网培训是传统互联网培训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也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培训事业将极大的符合“互联网+”思维,特别是在提高培训效率、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上,以及增加培训的趣味性、便捷性和有效性方面,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传输过程,较为典型的移动终端代表有手机,Pad,智能手表等便携式设备。由于移动笔记本和普通PC有相同的操作系统和操作方式,所以不能归结于移动互联网终端,在此挑选典型的终端代表--手机用作分析。

培训学习需要学员连接到总部服务器,获取总部服务器的资料,如果学员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内容,如何防止泄密是移动互联网培训思维必须面临的重大难关。

三、“互联网+”条件下做好企业安全培训的建议

企业要让“互联网+”的“自选超市”不但成为安全培训的平台,还要使之成为集思广益科技创新的园地。职工在进入到“自选超市”里学习,每个人看到的时候是学生,分享的时候就是老师。共享资源,让安全培训变得简便,效果更好。这种学生与教师角色的共存,使得“自选超市”除有安全培训的平台功能外,还成了教师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安全技术和集思广益科技创新的园地。企业的管理者要引导员工们在“自选超市”里对于一些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集体研究,集思广益,科技创新,找出解决的科学方法,提升安全生产效能。

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与安全培训的深度结合,使之成为源头消除隐患的利器,为安全生产助力。 “自选超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将众多的基层班组长和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制作的针对性较强的安全课件攘括在内,使得职工们在生产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在“自选超市”里就能找到解决答案,及时解决,企业管理者要多组织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员工把成功的除隐患经验制作成安全课件,登录在“自选超市”里,使之成为职工快速解难题除隐患的利器,助力生产安全高效发展。

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自选超市”大数据进行信息存储和分析的优势,借助这一种外在能力,帮助企业做好安全培训。对新员工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评估,从而测评出其当前的安全认知水平。在后续的安全培训中因人而异,推荐相应的安全培训课程,并跟踪每个人的培训情况。在安排工作时,企业还可按照测试的每个人的安全认识水平,为其分配适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宏儒.浅析如何提高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95.

联通培训总结例5

1、工作成绩描述

⑴在半年中部门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在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上取得重要成绩;

⑵外协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为酒店打造良好外部经营环境奠定基础;

⑶人力资源工作取得进展,从人员选聘、员工培训到人力资源科学管理与调配上取得重要进展;

⑷质检工作取得进展,质量检查体系已基本建立;

⑸行政部工作为饭店整体工作运营提供基础性支持,与各部门联系紧密,为饭店发展共同努力。

2、工作失误总结

⑴时间短在部门内部管理中还存在有些不规范的地方,使工作整体效果受到一些影响;

⑵注重工作质量与效率,强调严格管理,对员工生活关注度不够,今后工作中会再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保证更好地达到工作要求;

⑶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在2011年注意改进;

3、个人优势分析

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乐于承受工作压力,并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⑶具有协调控制能力、擅长沟通,对管理工作把控能力较强;

⑷工作细致性较强,善于从细节处开展工作,对工作大有进益;

4、个人劣势分析

⑴因为从事酒店业时间较短,可能在专业性上会有所缺乏;

⑵对自身性格所具有缺点的控制与把握应进一步提升,应加工作中加强优势发挥,尽量规避劣势,完善自身工作行为。

二、2011年工作计划

1、总体工作计划描述

一个基本原则:以饭店经营发展为基本原则,一切工作围绕这一原则逐步开展。

三个核心环节:培训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适岗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安全工作的稳步提升;

2、xxxx年具体工作计划

⑴明确自身职责,树立工作形象,为酒店发展奉献心力。做为酒店股东和监理会成员之一,我对酒店的感情与所担负的责任已不仅仅是做为一个行政部负责人所应尽到的职责,在xxxx年我和我所在部门将严格按照酒店领导要求、将每项工作落实到最细之处,协助总经理开展落实每一项政策措施,在酒店取得良好业绩同时也使自身得到长足进步。

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xxxx年行政部将把人员的招聘与培养做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一,从建立人才引进渠道、扩充人员上升空间、形成人员良性竞争,达到良好考核机制几方面开展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系化,最终在酒店内部形成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⑶培训工作:良好的培训工作是酒店经营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xxxx年我将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从员工入职培训、专业培训、日常培训及管理者培训几方面入手,把培训工作形成有层次、结构全面的培训层级,培训体系将涵盖酒店各个区域及各个方面,并把培训工作与质检工作有效结合,以训我所需、训我所将需为主要原则,把培训工作建设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培训为酒店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⑷质检工作形成体系,建立严格可行性标准,达到更佳工作效果。在xxxx年质检工作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形成酒店质检和部门质检联动的工作方式,质检工作从原则上要严、不仅严于检查更要严于反馈,不以处罚为目标,而是要把质检结果与员工培训及部门考核紧密结合,形成真实有效的质检工作环,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同时每月形成一份可行性质检反馈分析上报酒店,为酒店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⑸外协工作在原有外联基础上, “开发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与新领导积极沟通,在饭店领导的支持下,利用一切社会关系和资源,及时处理和协调各种情况,使外联效果和外联费用都优于往年,保证了饭店的正常经营秩序。

联通培训总结例6

借助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按照“明确任务、严格标准、项目实施、经费补助、监督落实、考核推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做到责任明确、程序规范、评估科学、奖惩分明,通过构建科学的培训项目体系扎实有效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作。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完成“由共青团推动开展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达6000人以上(其中自主开展青年网上创业培训青年2000人以上)”的项目目标。根据上述目标任务,结合各地的经济总量、青年数和电子商务基础等实际情况,各团县(市、区)委的目标任务如下:

区:5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00人以上;

市:65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50人以上;

县:75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00人以上;

县:5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00人以上;

县:6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00人以上;

县:8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50人以上;

县:7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50人以上;

县:7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50人以上;

县:800人。其中自主开展网创培训200人以上。

三、项目标准

(一)由团县(市、区)委自主开展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必须同时达到以下标准:

⑴由团县(市、区)委自主或联合(团委文号)下发培训班文件;

⑵培训的集中授课时间达到3日以上;

⑶接受培训的青年基本上是团组织联系发动、组织报名的;

⑷培训计划和课程由团县(市、区)委牵头制定;

⑸培训的师资由团县(市、区)委联系和落实;

⑹团县(市、区)委干部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参与培训全程跟班管理,制定并严格落实培训管理制度,有每天具体的跟班管理记录或班主任手册;

⑺通过民主推选产生培训班临时团支部,且团支部开展1次以上团员活动。

⑻做好培训后的就业推荐等跟踪服务。

⑼在培训期间积极宣传团的职能和工作,组织团的活动,让参训学员树立团的意识。

⑽每位参训学员清楚本次培训是共青团组织为其提供的。

(二)由团组织推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必须同时达到以下标准:

⑴由团县(市、区)委联合下发培训班正式文件;

⑵培训总时间达到3日以上;

⑶培训确实由团组织推动开展。完成以下6个项目中任意4项的视为由团组织推动开展的培训:

①由团组织为主负责(非仅仅参与)学员招生工作;

②团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

③团干部负责培训班全程跟班管理,有每天具体的跟班管理记录或班主任手册;

④符合建团条件的培训班,通过民主推选产生培训班临时团支部,且团支部开展1次以上团员活动;

⑤团组织提供一定的办班经费(以支出票据及主办单位证明为准);

⑥团组织做好培训后的就业推荐,培训班就业人数达参训人数的60%以上。

四、培训管理

(一)培训学员条件。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同一位青年在年度内原则上只能参加一期培训,即在年度内不得重复参加不同的培训班。申请培训的学员要手写填写《学员推荐审批表(学籍卡)》,并在表上签字。

(二)培训班设置原则、教学组织、学员管理、训后跟踪服务,以及整个培训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步骤按团丽[2011]22号文件执行。

(三)《培训项目申报表》、《学员推荐审批表(学籍卡)》、《培训学员花名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培训班工作总结提纲》、《培训台帐资料清单目录》以团丽[2011]22号文件附件的样式为准。

五、考核奖励及经费补助

建立项目专项考核制度,将青年培训工作(包括合作办班情况)列入2012年共青团工作目标考核,并通过考核加分、专项资金补助、单项考核奖励等办法,对项目实施好的单位进行鼓励和表彰。对保质保量完成“自主网创培训办班”任务数、且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总数前五名的团县(市、区)委,分别予以10000元、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的奖励。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或未完成年度任务数的团县(市、区)委,按比例在年终共青团目标考核中予以扣分,并予以全市通报批评。

为从工作资金上支持各团县(市、区)委开展培训工作,团市委从“闽锋”就业创业基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对达标完成2012年培训总任务数、且达标完成自主开展青年网上创业培训任务数的团县(市、区)委按自主网创培训任务数乘以200元的标准予以经费补助;对尚未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数的团县(市、区)委,对其2012年自主开展青年网上创业培训的达标培训班,按如下标准补助:

自主网创已训总人数×(×200元)×

=经费补助额

项目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个人奖励或用于与培训工作无关的消费,只能用于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工作。对于骗取、套取、挪用项目补助资金或在培训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全额收回补助经费。

六、实施要求

(一)即时报送,畅通信息。严格即时申请立项和报送文件。全年每个培训班,要求于班前、班后即时以电话形式报告团市委农工部。开班前未书面向市青年培训项目办公室申请立项的培训项目原则上不予经费补助。团县(市、区)委单独或联合下发的培训文件必须即时通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报送团市委办公室,并同时报团市委农工部。为及时反映各地工作动态,加强工作交流,各县(市、区)团委每月要向团市委报送2条以上培训和就业转移的工作信息。《培训项目申报表》、培训文件和培训信息请即时报电子邮箱。

联通培训总结例7

一、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培训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新高度

现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各行各业争先恐后进入互联网+的新型平台。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2011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纳入到世界经济轨道,如何提高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参与世界经济体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知识经济竞争优势,核心就是“人才”,因而企业更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地深化企业人员培训,以提高竞争优势。而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企业更应探求培训管理的一些新的模式,来解决现有状态下企业培训管理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及难点。

(一)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员规模及管理业态不断增加和变化,培训需求不断扩大,培训的内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给培训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及增加了工作量。

2、同时根据企业培训对象不同,如何完善企业内外部培训体系,打造适合企业文化的创新平台,让培训管理更系统化、有序化,兼顾好企业内部纵向、企业外部横向的培训管理也是企业厄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趋势下,培训管理走向“四个现代化”

1、学习模式多元化。从PC端过渡到移动终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学习模式,用终端APP进行阅读、分享、观看视频成相较于传统的PC提供了更优选择。

2、学习方法一体化。鉴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空间需求的灵活性,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在线学习平台使得企业线上、线下培训一站式管理成为可能,合理的兼顾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安排。

3、学习课程个性化。培训课程的个性化是指通过以不同企业培训内容需求而单独设计与开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4、学习时间碎片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割整理,形成一个个可以快速灵活学习的小单元,方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最快的强化自身。

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用户需求,体现用户差异,使知识碎片化,移动化,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让用户自我产生,在平台中共享智慧,在社交中互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培训管理的创新

下文以平安集团知鸟移动学习平台(以下简称“知鸟平台”)为例,旨在研究企业培训管理平台如何提供竞争优势,以供其他企业参考。

(一)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的作用

面对企业培训管理的新形态,企业应建立一个个性化专属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具备强大的功能,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推动各类培训管理工作;为员工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图文、视频、游戏等手段让员工快乐主动,随时随地学习。知鸟平台就是一个从应用功能设计、版面设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在操作上兼顾便捷易操作、美观实用的性能,构建的创新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

(二)知鸟平台的应用功能体现

1、灵活的用户属性管理:企业可自主按照公司总部、分公司、部门、岗位职级等对员工的属性进行便捷管理。

2、严谨的课程保密权限管理:课程上传时,可进行可见性(指定用户可见)和阅读权限(指定用户有权阅读)两类保密设置。

3、精准的人课匹配:根据培训需求,企业可根据员工属性和学习需要,实现定向推送,必修、选修等。

4、020培训班管理:可延伸做活动的和报名,打通线上和线下,整合报名、签到、线上学习和问题互动、考试、调研、学习评估等功能。

5、即时考试系统:输入题库和答案,轻松配置上岗考试、证书考试、考题考试等,考试结果即时输出。

6、轻松配置调查问卷和投票:轻松配置调研和问卷,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直接插入某课程或活动中。

7、企业专属的互动讨论圈:企业可设置内部讨论圈,按主题需要自行定义多个讨论板块,为员工提供专属互动区。

8、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可轻松设置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重要的领导讲话及会议、培训等让员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9、微课制作工具“来做课”:“来做课”,内置多样化图文、图文+视频/语言、通关、交互游戏等模板,让您轻松制作微课,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的培训内容轻松上线,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10、学员学习数据输出和分析:培训管理者可对学员的已学课程、在线时长、活跃度、学习爱好者、活动参与、考试结果进行管理。

11、企业个性化平台设置:可视化自定义页面,5分钟轻松设置自有的个性化平台。企业可按需,对平台首页名称、LOGO、功能图标、栏目布局,功能呈现等进行个性化配置。

12、总分―分总模式的平台建设:设置好集团总部页面,下属公司或区域公司页面。

(三)核心定制化功能的运用

1、属性管理、权限管理、课程配置:按公司、按区域、按班级、按自定义用户属性,管理用户名单,根据需要实现定向必修等的配课,设置后台―课程设置,前端―必修学习。

2、020培训班管理,系统的创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系统通过报名推送、员工报名菜单自动生成班级;系统还设置了训前学习、训前互动、面授签到、课堂测验、课堂调查、评价反馈、训后学习互动等功能。

3、考试系统:使培训测试、上岗考试、证书考试、人才测评等轻松移动化,考试结果可实时输出。

4、调研问卷和投票:有线上可轻松完成调研和问卷功能,可查询统计结果,如查看问卷的分析报表,培训服务满意度问卷调研结果统计等,并且可以导出EXCEL,查看问卷统计的数据清单。

5、专属讨论圈:轻松建立内容丰富的企业内部自己的讨论圈,多种话题分类,增进交流互动。

6、微课制作:知鸟独家配套“来做课”微课制作工具,与知鸟帐户、管理后台等打通,让员工可以“傻瓜式”的制作课程,一键上传。

(四)培训课程内容的产生

通过微课制作,让您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实践轻松上线,推动外部精品课程和企业实践,共享图文、视频、游戏、动漫、通关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1、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内容轻松上线。移动Online课程形式有:图文、游戏、视频、通关、语言、测试、幕课等;Offline课程形式有:行动学习、安全学习、大咖分享、互动交流、兴趣互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2、移动Online课程内容:有战略文化类、制度类、产品、流程、能力提升、实践案例,“来做课”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3、丰富的课程形式:让学习变得有趣,纯视频、纯图文、图文+视频/语言、交互动漫、测试闯关类。

4、外部精品课程:知鸟为企业用户整合了部分顶级商学院、培训机构、名企实践等系列的精品课程,企业和学员可轻松使用学习。

(五)知鸟平台适用场景

知鸟平台聚集了培训和信息传递的核心应用场景,线上学习、020混合学习、考试应用、兴趣学习、评价交互、主题互动、金币体系、视频直播、语音直播、考试、课程测验、通关学习、调查问卷、投票评选、活动和重大新闻。

1、纯线上推送课程学习:将应知应会、通用类、实践类等课程,搬到“线上”学习,让学习更加有趣。

2、020 培训新模式,线上+线下020培训,综合线下培训班和线上微课功能,打造混合式020学习闭环。

2、完善考试应用场景:(1)专项模拟/正式考试;(2)课程测验,随到随考;(3)通关测试课件。

3、战略和文化宣传:覆盖广,手段多,效果好,可通过微课学习、现场直播、录播、评论等形式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4、新产品:企业可快速复制岗位能手和高手,打造一线业务精英实践案例,推动榜样的力量,实现一带多,多带一片,培训助力业务的发展。

5、按兴趣,员工自主学习:员工可根据自已兴趣,通过分类、搜索、排行等,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6、商和供应商培训,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过去:组织商到公司来,或者安排讲师去全国各地进行培训。

现在:知鸟微课,按人群配课,即时传播,不受区域限制,实现轻松学习,效果追踪。

7、增加交互功能设计,学习和交互相结合,让学员更有参与感

(1)学习交互功能:评论:课程学完讨论;评分:课程/班级/老师均可评分,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

(2)朋友圈交互功能:设置公开和私密讨论圈,覆盖吃穿住行玩各领域粉丝运营提高平台活性。

(3)商城交互功能:看精品,设置花金币才能看,并设置礼品兑换,可以跟福利体系对接,金币换礼品。

8、信息和交流平台:1、头条信息;2、会议直播功能;3、问卷调研功能。

9、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保密:

(1)在法律层面,知鸟作为第三方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法务审核,条款明确提及“确保课程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2)在技术层面,知鸟具有独立的数据存储、高级别容灾备份、客户数据保密、秘密课程权限设置等。

(六)知鸟移动学习平台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成功推行

平安集团的知鸟移动学习平台自2015年9月面市以来,迅速成为行业标杆,超700家大型企业选择了“知鸟”移动互联平台,这些企业类型囊括了各行各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终端支持。多家企业均利用基础平台进行深化创新定制培养模式,应对经济冲击下多元化的岗位能力需求。

三、结论

从平安知鸟移动学习平台的成功建立及其投入市场后受到企业的青睐可见,面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逐步走向用互联网思维和全景视角引导培训活动及开展培训管理。未来的企业培训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以“部门主导”+“自主学习”+“头脑风暴”相融合的全新“互联网+培训”的体系。用户以自身为中心,通过学习终端、微课制作、管理后台三大模块,打通培训的“供应”和学习的“需求”以及自我的“创新”。这种具有独立企业文化的管理培训平台。在本身具备强大的基础功能下,同时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打造各类适应企业本身的培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新浪科技编著,―北京:中国

铁道出版社,2015.10

[2]互联网+时代大变革:社会重构、企业再造与个人重塑/

刘涛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计,2015.10

[3]三天读懂互联网+/王春燕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7

[4]互联网世界观/李善友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2

[5]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

联网转型/王吉斌,彭丽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4

[6]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陈杰著,―北京:中国

华侨出版社.2014.6

[7]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华海敏编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

[8]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彭剑锋,中国人力资

联通培训总结例8

按地理范围标准来划分,计算机网络类型可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局域网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100公里。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局域网或者城域网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无论从地理范围,还是从网络规模来讲互联网都是最大的一种网络,可以实现全球计算机的互联,信息量大、传播广,可以进行实时交流。

经调查,我国大型行业或跨地域企业几乎都建有广域网,而大中型企业也都建设了城域网或局域网,甚至许多小型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局域网。但无论是大型行业、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它们都开通了互联网。以电力行业的计算机网络情况来说,无论是电网还是发电企业大都建有先进的办公网络系统,其传输速度较快,主干光纤网均采用1000兆带宽,子网至少采用100兆带宽,在区域内形成了主干网子网相互连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借用企业计算机网络资源来进行职工教育培训不仅投资少、建设快、效益高、维护方便,且教育培训覆盖面大,为我们实现远程(网络)教育培训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总体结构、模块及框架

1.远程培训平台应该由行业总站、企业分站、下属单位站点来构成。各级站点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必须有明确划分,整个平台管理任务要分解到位。(1)远程总站:实现平台的整体信息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功能;(2)远程分站:实现资源分配、信息统计、学习评鉴、报表提交、人员学习过程等功能。具有独立的内容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流媒体服务器等;(3)下属站点:实现内容镜像(或者缓存),接受分站的管理和控制。

2.行业企业远程培训平台框架可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行业的多级管理体系和组织形式构建,支持跨地域访问和网络数据传输。远程培训平台模块由资源库、培训支撑子系统、培训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系统服务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以及课件制作子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

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1)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统一建模语言等相关技术,建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模型;(2)应用三层结构模型与J2EE技术平台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3)应用XML技术实现数据交换;(4)应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互操作;(5)应用数据加密与权限控制机制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远程培训系统部署拓扑

远程培训系统应按照“行业-企业-下属单位”的结构在行业企业的广域网络上进行系统部署。行业层面除了安装web、数据库、内容、流媒体等应用服务器外,还将具备强大的统计功能,能实时掌握各企业培训的结果,并实现与行业HR系统的交互;企业层面主要解决业务应用层面的问题,并向行业上报相应数据;企业下属单位主要解决内容的就近访问问题,使学员获得高品质的服务。图2为国家电网公司的远程培训拓扑图,供参考。

远程培训系统硬件配置

1.总站管理平台硬件配置。在远程培训平台中,平台应用数据和课程内容会占用网络带宽进行传输。其中课程内容分发时会占用骨干网的带宽,员工访问时则占用本地局域网的带宽。总站管理平台的硬件配置建议如下:员工在学习课程时,课程内容经由内容服务器进行预先分发,因此不管员工访问了多少次,课件内容都是本地交付,不再占用骨干网网络带宽传输大量内容数据。

2.总站课件存储硬件配置。总站课件存储,主要是将各分站及站点制作的课件统一存储、备份,一般大型行业或企业的存储需求设计为30T(1T=1024G)为宜,建议使用磁盘阵列存储。

联通培训总结例9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以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文明诚信、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培训对象;以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科技文化“三进村”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培训农民掌握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授课到组、指导到户、培训到人,着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和发展创新水平。努力营造“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和谐新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体培训任务是:在2011年内完成全乡所有村组干部和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民群众的轮训工作。其中,以村为单位,完成村组干部教育培训5期,培训人数240人次;以自然村为单位,完成农民教育培训56期,培训人数5000人次;完成劳动力就业培训250人次。

三、培训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培训。按照各村组农民的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分布和存在突出问题等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二)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设立流动课堂,采取村组就地培训,交叉巡回授课等贴近、方便农民的培训方式,将培训重心下移,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服务。

(三)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在县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乡党委的统一安排,以各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发挥各涉农部门的技术优势,上下联动,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开展。

(四)长短结合,灵活高效。长训短培相搭配,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注重寓教于乐,丰富培训内容,活跃培训形式,保证农民培训取得实际效果。

四、培训内容

(一)强化法律法规培训。以社会治安、禁毒防艾、民族宗教、土地承包、交通安全、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培训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增强农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维护利益、化解矛盾的观念。引导农民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愿望和诉求,保障自身权利,激发农民有序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民。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训,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群众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力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组织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三)开展农村政策培训。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现行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群众掌握和运用政策的水平,激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四)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时重点抓好良种良法推广、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设施应用与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向农村初高中回乡毕业生和青壮年,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景信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 ××× 乡党委书记,宣讲团团长

副组长 ××× 县禁毒防艾办主任,宣讲团副团长

成 员 ××× 乡党委副书记,乡挂钩联系朗勒村领导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乡挂钩联系景冒村领导

×××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乡挂钩联系勐白村领导

××× 副乡长,乡挂钩联系回俄村领导

××× 副乡长,乡挂钩联系糯各村领导

××× 乡派出所指导员,宣讲团成员

××× 县疾控中心医生,宣讲团成员

×××县林业局工程师,宣讲团成员

×××县人事局科员,宣讲团成员

××× 县进修学校教师,宣讲团成员

××× 乡宣传干事,宣讲团成员

××× 乡林业站长,宣讲团成员

×××乡农业站站长,宣讲团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党政综合办,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罗娇同志兼任。

六、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12月15—22日)。成立乡村两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初步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授课等相关细节进行探讨、分析,召开乡级动员会议。

(二)村组干部培训阶段(2011年12月23日—2011年3月)。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展村组干部脱产培训(对象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八在员”,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民小组干部)。

(三)农民教育培训阶段(2011年4月—2011年11月)。认真总结村组干部培训经验,教师队伍进村入组,以自然村为单位,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开展农民教育轮训。

(四)总结验收准备阶段(2011年12月)。梳理总结,建档备案,抓好迎接县领导小组考核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探索建立全县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联通培训总结例10

军事教育院校是培养各种军事人才的摇篮,它给部队建设和军事研究提供各种人才,基地是培养各种军事人才实践能力的场所,部队是各种军事人才成长的场所,现代军事教育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在联教联训上加大推进力度,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一、现代军事教育走联教联训之路的现实意义

(一)联教联训是实现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军事教育针对的是部队建设第一线的具体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应按照这些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培养部队需要的适用人才。同时要对部队所需的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增强军事院校的研发功能。因此仅靠军事院校的教员设计培养方案或按学科体系去培养人,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必须依靠部队的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进行课程开发。共同确定学员的知识、能力、态度结构,这是军事院校主动适应部队需要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也是军事教育联教联训的起点。

(二)联教联训是军事人才综合素质养成的现实需要

军事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武器装备操作能力和比较高的军事素质。而武器装备操作能力和军事素质的获得,需要军事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力和素质的养成,需要反复的训练,要具备相当的实践经历。有些无法通过书本传授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学员需要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反复训练才有可能掌握,并非靠教员课堂的讲授学生就能掌握的。而学员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合作意识、挫折承受能力、团队精神等属于态度领域的东西需要在反复的训练和环境的熏陶中才能逐步形成。军事教育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的目的,离开现实环境和实际部队的工作经历,是难以达到的。因此,除了具有条件较好的校内实训基地外。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军事教育办出特色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联教联训是完善军事院校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

培养军事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这对于当前军事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现状而言,只靠军事院校是难以解决的。即使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且没有必要每个专业都要办一个实习基地作为学员的实训场所。通过院校和部队联合,利用部队现有的条件为学员提供实习场所。也可以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支持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院校和部队联合,联教联训解决院校教学中实习、实训条件方面的困难,是军事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当前我军军事教育走联教联训之路的瓶颈

(一)典型经验总结不够

联教联训需要高质量的典型引路。我军军事教育规模较大,专业较多,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行业类型,都可能需要不同的联教联训运作模式。让每一个军事院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孤立地建立自己的联教联训结合模式的方法显然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因此,在普遍研究的基础上抽取共性,建立具典型意义的不同类型的联教联训模式,使各军事院校各专业共享成型的经验,是军事教育水平共同提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军军事教育的联教联训之路还有很长,基本现状是分散、孤立、量少,能起示范作用的典型数量不多,从而影响了联教联训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实施效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总结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军事院校提供示范和参考

(二)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在我军军事教育的联教联训研究过程中,至今还没有较为全面、系统阐述我军军事教育联教联训的理论。首先,由于政策、环境、资源等的限制,有关联教联训的实践探索本身进展缓慢。其次,虽然在某些院校,有的专业开展了联教联训的实践,但大都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远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没有形成不同军种、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可资借鉴的联教联训模式。在联教联训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特性研究方面的相关研究基本是处于初级阶段,定性研究较少,定量研究的就更少。

(三)运行机制缺乏

首先,合作方之间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当前,在实施联教联训的三方(院校、基地、部队)中,只有院校一方因人才培养、院校评价而有足够的动力,而其他两方,特别是部队,因处于人才的需求方,在没有充足经验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动力。其次,整个联教联训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要结合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对联教联训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从仅有的经验来看,在寻求联教联训各方的合作关系上,由于缺乏动力、缺乏政策支持、缺乏长久目标,使得联教联训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形成联教联训的良性循环。联教联训的顺利开展除了应大力倡导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外,还必须建立符合部队发展规律的联教联训运行机制。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总部的指导作用,建立起连接院校、基地、部队的中介组织和机构,通过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为总部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部队和院校宣传和推广联教联训的经验,促进部队和院校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合作,积极探索我军军事教育联教联训新途径

要针对院校教育转型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院校、基地和部队的教育训练资源,积极进行联教联训探索实践,促进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发挥教育协作功能,盘活用好优质教学资源

一是师资互聘,与作战部队、院校等单位建立师资互聘关系,增强联教联训活力。二是课程互选,按照“以院校为主、选优补缺”的原则,每年由院校推出一些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采取网上远程教学和选派教员跨院校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三是人才互培,依托军兵种交叉轮训、中高级指挥培训、军事高科技知识学习,选送教员外出培训;部队要结合年度训练任务,选送训练骨干直接进入军事院校教研室和实验室,以工代培、培教结合。

(二)利用部队装备场地,搭建拓展教学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