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1-26 14:18:33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1

【正文】

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时间:2021年1月27日

调查地点: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西垴村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询问村里中老年人

调查内容:我看语文书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南北地区有所差异。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四川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

我们西垴村有一种习俗,正月十六晚上全村人会聚集在台底,每个人都拿上花灯游村。游村前先放烟花,放完烟花就开始游村,绕着村走一圈。我记得走的时候还会拿到差不多8个牌子,集齐后可以领奖品。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烟花禁放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也不游村了。

这些年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它也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2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3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4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1一、前言:了解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别称是过年。在过去的.传说里,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像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二、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令”。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题写桃符”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和窗花。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也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后来,造纸术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祭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饺子形似“元宝”,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大年初一,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炮竹,即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如果非要扫,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才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年初二,媳妇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依照古时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回娘家,所以这一天娘家的兄弟必须前往男家迎接,邀请姊妹们回娘家聚会,一顿家宴之后,再回家探亲。但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请。

年初三,呆一天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年初四,接神迟

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纸、放鞭炮以示恭敬。

年初五,赶穷无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有观灯等习俗,故又称灯节。

三、结尾: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在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2一、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3五千年云卷云舒,五千年斗转星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蕴藏着许多“举世宏伟”民俗文化,春节民俗无疑成为这里面的大话题。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进我的家乡——礼县,去探个究竟。

进入腊月,我们这里的老老少少就开始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大部分家庭里边都喂着肉猪,大概腊月初八前后就要杀掉它,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一个重头戏。说到这,我们还流传着一句童谣活着叫它小曲吧!“腊月八,眼瞧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呢!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啃娃娃……”因此大多有条件的家庭在三、四月份都要到集市上去买头小猪崽来喂,到了年底杀了让其来扮演这出重头戏。

过上半月,小年也差不多就到了。在这期间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诸如收拾屋子、给孩子买新衣服等等。小年的晚上我们这要送灶王爷的,还有一个俗称是说灶王爷要上天呢。反正这些老祖宗手里的东西我暂时是搞不太清楚了。今天家长会在集市上买来灶糖,晚上烧香点蜡的时候给灶王爷献。过不了会儿,小孩子们就会争先去取下来自己吃。这样小年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随着年味的越来越浓,人们也越来越忙了。三十的一天就忙着写春联、贴春联。到了晚上,毫无疑问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吃,据说会在饺子里面包上面额不等的硬币,如果某个人吃到它的话,以示来年的好兆头;所以吃饺子的时候全家人会非常的热闹。年夜饭吃完后,妇女就收拾厨房,男子去烧香点蜡,开始“接先人”,具体怎么回事,我了解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之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畅谈心声。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起精神文明了,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

经过漫长的一月的“折腾”,新年也就随之到来了,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会一块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以示来年的好运势,吃完之后就是非常热闹的迎喜神了,鞭炮声、台鼓声,各种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一应俱全表演起来,可热闹了。但是这里问题着实不少,有不少人把这样的习俗早已抛之脑后了,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因为他们太现实,不在乎这些表面上华而不实的东西?即便是如此,他们只顾着“掰长城”,也就是打麻将,虽然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是他们不会顾那么多,靠那些东西去赚钱?这样可以吗?赢了的.人又能怎么样!说着说着就远了,不过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初一完了之后,和平常时间就没什么区别了,拿什么来拯救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呢?

过了几天,大概初八开始到十三,大伙就开始准备春节的另一重头戏了,即社火活动。由指定的一届社火会成员四人来操办,全民参与,用四五天的时间来糊龙、船、毛驴、狮子、牛娃,还有装身子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十三晚上八点左右开始演出,共演三个晚上,顺序依次是狂龙、秧歌、花棍、牛娃、毛驴、狮子、耍拳、渡船等一系列活动。我们村的这一系列装扮都是人工制作的,一代代相传,少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吧,这应当是一大特色。每年外村的人前来观看的人也不少,颇受邻村的欢迎。以前我小的时候,就这么十几项活动也能进行两个多小时,

但近几年只进行一个小时多一点,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就我个人觉得原因有这么几点:

1、老一辈演员现在岁数也大了,大多都已退休,或不愿意再去演,把它淡化了,新的演员缺乏演技,无经验,演出时间缩短;

2、人员的流失,大多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返乡,还有儿童进城求学,上课时间太早而无法去出演;

3、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淡化社火活动,这包括村干部,社火会成员的不重视;

4、资金收集困难等等。至此,社火活动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了,这个在全国各地都算是一项重要的春节民俗了,其具体情况想必大家也都熟悉的,我也就在这里不多废话了!我们这里的春节民俗活动也就这么个情况,说了这么多你有没觉得大这另你小有震撼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并且身为历史(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深感背负重任之大!看到我们民俗当中的好多东西流失了,我想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现在的人对精神文明的东西重视不够,政府给保护这些民俗文化的投资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无力支付保存和发展它的费用。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它的投入力度。当然民间人们也应从思想上根除对民俗的不重视,这样的话,我们民间宝贵的精神财富才不会就这样散失。对我们当地的民俗遗产重塑当初的雄姿我还是挺有信心的,我个人对今年我们村的民俗活动也贡献出了微薄的力量,相信我们民间的这些精神财富在政府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发展的更加辉煌!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4调查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调查对象: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调查人:______

调查方式: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实地考察进行查询,观看家乡春节节目。

调查目的: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现在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将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来一一介绍:

说起家乡民勤春节习俗应该从腊八说起,农历十二初八,民俗称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主要是吃腊八粥素食,民勤传统的腊八粥用米、豆、麦、青稞等五谷(或粮食、大豆、黄米、玉米、扁豆)和宽面条熬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欢欢喜喜,团团员员享用五谷杂粮的腊八饭。“腊八饭”用的水,须是凌晨的井水。因此,农村有抢“金马驹”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谓得到“金马驹”,就要发财。所以这天妇女争先恐后的早起抢“金马驹”。饭也是天未亮吃罢为好。俗语说“腊八饭,黑洞洞,田苗长得黑沉沉。”预示庄稼茂盛、丰收。此俗现仍流行。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爷”,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说从此揭开春节序幕。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户户也不约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馍,大概有点点那么大小,献到灶台即可,让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过年有着蜜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天上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灯火通明,迎来诸神一起过年。至今有这样的讲究:婆媳做饭是要说说笑笑,就是让灶神爷知道一家过的和睦幸福。长幼有序,对老人不能恶言,不能不敬。对上门的人不论贵贱要笑脸相迎,做到谦恭谨慎。因为灶神爷时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否则会得报应。

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扫房”这两天家里人都会忙着打扫房间,庭院,厕所,猪圈鸡舍等,过个干干净净的年,万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这两天都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办年货”、蒸馒头、炸“馍馍”。家里的年轻人会去街上买年货,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数人都去自己的乡里或镇里,有的还去民勤县城里面买。好菜,好肉不管贵不贵,想要得都买下。说到肉我们民勤县人大多是自家养猪的,所以猪肉一般不会买了。买些鱼肉等等。还有写对联的红纸或者直接买写好、印刷好的,门神,香。

馒头一般常见的,不过有大小两种。“馍馍”有很多种,面是前几天就准备,已经发酵好的,要看家里妇女的厨艺怎么样了,手巧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腻。女人们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将“馍馍”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来的客人、亲戚的赞。接下来当然要说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的前夜腊月三十。现在多称为“年三十”、“除夕”,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当然“除夕之义就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这天也是我们吃、喝、玩、乐的日子,人们在中午便开始在大门、街门、房门上贴大红对联,门楣上挂门头子(彩色纸刻花纹的装饰品)和黄钱(黄纸上刻的花纹)。然后在下午要在肉锅里煮上饺子,用碗端上,拿上纸钱去庄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烧纸钱,后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让祖先们来家中过年。太阳一落,家家都在堂屋里(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画像等)点烛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妇女在过年期间,不能进堂屋)都衣帽齐整,上香焚表鸣磬。祖先牌位前要献上食品供物。接下来是装仓。所谓装仓,是把猪肉(猪头最好)羊肉(过去的阔气人家还有鸡鸭鱼肉)煮熟了,每人捞上一碗,吃得尽饱,孩子们往往吃得很高兴。仓装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说故事,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纸牌,兴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种说法“除夕”是熬寿的时间,谁休息得最迟,谁的寿命也就越长,年轻人可是冲这一点也要玩个天大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守岁,即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春怀着希冀,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的精力充沛。俗称“熬寿”。

大年初一,大概到凌晨四五点左右,男女老少更换新衣,继则端上盘供,长辈们就准备燎天蓬的东西,当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农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卧的方向,牛头朝哪边,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着花炮、烧纸、香、祭祀物品,出户迎接喜神,按“历书”所指喜神方向献盘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从火上跳来跳去,嘴里喊着“东去东赢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满圈了,骡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此即所谓“燎天蓬”。归来,开始吃饺子、拜年,先由小辈依次“磕头”递拜家长,进茶奉酒。然后,出拜亲族、邻里,各家都在客房里摆着油馃、馓儿和酒菜招待。晚辈给长辈磕拜后,长辈为了表示诚意和关怀,要给小辈压岁钱。这一天,人人见面都要问“过年好!”,平辈相遇,拱手致贺。拜年完了,他们有的弹唱,有的玩牌打麻将,整天都沉浸在欢快的情绪之中。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为民勤一种乡俗,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贺春节快乐。没娶过媳妇的必须到舅父母家去,没有特殊原因不能错过这一天。

初三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仍在堂屋里上香礼拜,并把门楣上、仓子上、箱柜上挂的黄钱一律扯下来焚化,叫做“化钱”。意谓先祖来家过年,现在欢送他们回去。紧接着就是“打醋炭”,是在每个房里的火盆上或火炉中烧上一块石头,备好一碗带油花的陈醋,打醋台者手端一个大木勺,勺里放着烧红的石头,同时在石头上浇醋,醋遇上石头,就有浓烟般的热气冒起来,弥散整个房间,发出一种酸喷喷的异香。打醋台的人走向各个房间,各个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醋和石头倒在大门外,据说这些东西驱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灾祸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台的人前脚走,后面的人就跟着把房间、院落打扫一遍,三天的过年就算基本上结束了。

接下来从正月初四各乡镇排练的秧歌队、社火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楼院、政府机关之间,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调在文化广场倾情演出,开着三轮车、小汽车的农村居民进城看戏、看社火成了新时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来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元宵节气氛。龙年元宵佳节准备得非常充分,氛围营造得格外热闹。由县城东小十字从南向北穿过文化广场步行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龙年大吉”的拱形彩门,彩门内一幅巨型的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祈祷人们万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龙壁富丽堂皇地矗立着。其次,依次摆放的是“瓜果飘香”长廊、“蟠龙柱”、“龙王治水”、“劲牛”、“花团锦簇”、“玉兔送福”、“航天模型”。两侧对称布臵“金钱树”、“苹果树”等各种花树。整体犹如传统庭院前庭、中院、后院、左右厢房式对称布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挥下的两条巨龙正欢快地玩耍“二龙戏珠”游戏。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也是我国一个普遍的传统节日,在民勤县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吃元宵、闹社火、放烟花、观灯、猜灯谜、荡千米等,展现出民勤人民团结奋进、平安和谐、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演奏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上下一心的和谐音符与篇章中结束一年一岁的春节。

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5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农村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年青一代受到世界综合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与兴趣等方面出现“西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所淡化。春节期间,我对家乡农村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适当的调查,分享给同学们,借此激发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

下面向大家汇报关于春节习俗的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春联

走访和观察了几十户人家,认真查看和欣赏了各种对联,现将我的分析汇报给大家。

1、春联的格式

正门对联:贴在门堂中,纸张较宽大,字数一般4-5个大字,少数铁门有7个大字的。

门旁对联:贴于门两旁,一般木门旁较窄,多数是7个小字对联,也有9个小字对联。有些人家是大铁门,则是7-9个大字对联。

门头横联:贴于门堂上方,多数情况下木门才有,字数讲究为偶数,字数一般是10个字,通常是由一副完整对联构成的,

“四个字”:贴于门头正上方,特大字,反应主人的吉祥心意。常见为“紫气东来”、“飞熊镇第”、“耕读传家”等。

“福”字:正门的最上方通常贴一个“福”字。有的正贴,也有倒贴的。倒贴寓意“福到”。

柱联:贴于各种柱子上,大字对联,通常7-9个字。

迎喜条:通常贴在家门口的树上,如“迎喜接福”、“四季平安”、“四方来财”等

2、春联的内容

正门对联的内容多半都是积极、乐观、祥和、祝福等等美好的。

祈愿类的,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言志类的,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祝寿类的,如“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

歌颂类的,如“国梦圆时家梦好,政风畅处世风清”

写景类的,如“几行绿柳门户晓,一树红梅万户春”

行业类的,如“联通千里全家福,信达万户百姓欢“

励志类的,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3、春联的材质与种类

(1)地方工艺的红纸人工书写:比如,我爷爷就喜欢买当地叫“凤凰特红”红纸,在白纸上涂上红色涂料,越晒越红。用碳素墨水书写对联,即使一年过去了,还是黑字黑的发亮,红纸则鲜红如新。

(2)印刷版:就是在一般的红纸上印刷黑色字迹的对联,这种对联开始好看,时间长了就会裉色发白。

(3)烫金版:也属于印刷的一种,在红纸上印刷烫金字对联,金光闪闪,很好看,但阳光晒的时间长了,字就会掉下脱落。

很多年青人不太讲究,喜欢买印刷版对联,方便省事。但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喜欢买好红纸,请人到家写对联或订购手写的对联。其实,后者赋有传统文化气息,值得推崇。

4、贴春联

(1)时间

贴春联通常时间是除夕当天的上午,贴好春联就等着吃午饭了。但也有提前一天、二天贴春联的。大人们说,民间有习俗,穷人家过年就是“年关”,但只要贴上春联,债主见到了就不会上门要债了。

(2)程序

“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之前,通常要上一年的旧春联撕掉,把门清理干净。

农村一般会先“打”好“浆糊”,然后裁好对联,做好准备。先在门上相应部位涂上浆糊,然后把对联拉直,轻轻贴上去,稍微调整后,用抹布压平即可。有时候要借助椅子、凳子和梯子才行。

贴对联也讲究文化,传统文化要求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而上下联的判断依据是平仄声,需要了解对联知识并拼音基础好。如果家里人没有文化,你从他家的春联贴法就可以看出来。

5、特殊的孝联

对于家中有人去世的家庭,很多人家会贴1-3年的孝联,以示对亲人的沉痛悼念。

二、烟花爆竹

在传统的习俗中,春节放烟花爆竹是不可缺少的,硫磺硝烟味总是和春节的气息紧密整合在一起。人们总是以为烟花爆竹放的越响亮,来年的运气就会越好。网络查询可知:放爆竹是为驱逐一个叫“年”的吃人怪物,以确保民众平安,进而演化为一种祈福平安的民间习俗。

1、燃放时间

(1)过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目的是为了送灶神回娘家(天堂)。民以食为天,期盼灶神能“上天说好话,下地保平安”。

(2)除夕年夜饭时。过去,年夜饭是在晚上,如今“抢过年”,不少人家上午没到十点就吃饭了。

(3)除夕半夜12:00时。“爆竹一声除旧岁”,守夜结束时,爆竹声震天,接“灶神”回家,迎接新年的到来。

(4)正月初一的早晨,俗称“开门炮”。民众很讲究“开门炮”,希望一次呵成,预示新的`一年中一切顺利!

(5)正月初三早上“送年”。过去,表示节日完成,需要开始下地干活了。

2、烟花爆竹的种类

(1)礼炮型烟花:观赏性强,冲击力大,安全性要求高,燃放需要在空旷地带,当然价格也是较贵的。据说是近十多年才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往往燃放的既多又“豪”!

(2)鞭炮:有普通鞭炮与闪光炮(如“遍地红”)两种,前者是传统简装鞭炮,价格较便宜,后者是精包装、安全性好的鞭炮,价格较贵。鞭炮燃放起来持续响亮,预示顺当,是春节必不可少的。

(3)手持烟花:通常是儿童们手持燃放的观赏、娱乐型烟花。我小时候就喜欢缠着父母买这种烟花玩。

3、反思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即使在乡下不限放烟花爆竹,相对于往年,燃放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以往,除夕及正月初一,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和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道,让人咳嗽不已,简直令人窒息,呼吸困难!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在小学,爷爷奶奶要求爸爸过年也要放烟花。后来,经过爸爸、妈妈和我的建议和反复劝说,爷爷奶奶就再也不要求燃放烟花。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在老家爷爷奶奶准备好过年的鞭炮,爸爸在单位和小区里再也没有燃放过任何烟花或炮竹。作为老师,爸爸每到春节都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他确实以身作则做到了。

烟花易冷。不管烟花爆竹多美,过多地燃放的确对环境空气产生了污染,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听在曾经在上海过春节的大舅说,上海过春节非常安静,根本没有一点儿鞭炮声,但大街上的年味也很浓厚。或许,我们也要改变思想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良与发展,对烟花爆竹进行必要的控制。

三、走亲访友喜酒忙

1、走亲访友是春节最热闹的事情。

现代人工作繁忙,不少亲人打工在外,春节成为亲戚之间互动的主要时期。一般地,走亲访友都会带点礼品。礼品多数为酒类、乳制品,也有其他的,如香烟、保健品、糖果或玩具等。到家后,主人会招呼大家先围在火盆周围,端出各种糖果零食,泡上家中最好的茶水,一起拉起家常。

一般地,血缘关系近、平时关系好的亲朋好友会留下来一起吃饭,仿佛不吃饭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老年人特别希望亲戚朋友在家里多热闹一段时间,所以有不少亲友会选择聊天、喝酒、打牌,把热闹的气氛搞的浓厚,主人会很开心,事后也会津津乐道。

2、喜酒扎堆礼金重

因为平时在外工作的人多,乡村多半是妇孺儿童和老人,所以很多人把喜酒安排在春节期间,比如结婚、乔迁,甚至还有把孩子周岁喜酒提前或推后到春节期间,图的是亲戚朋友都能到场,热闹一些。这些扎堆的喜酒无形中使得春节变得更加匆忙,甚至会遇到一天要喝2-5家喜酒的情况。

3、反思与新气象

走亲访友带礼品导致浪费较大,虽然有的家庭可以把A带来的礼品转送给B,而B又流转给C,但最终家家都会留下一类酒品和乳制品等,而今礼品动辄几百元,导致每个家庭花销很大。但实际中,很多家庭一年也喝不了几瓶酒,礼品往往过期了也用不掉,浪费惊人。

喜酒扎堆使得很多人春节礼金花销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礼金越来越重,由于崇尚礼尚往来,礼金的攀比导致的经济压力也不小。

然而,春节也出现了新气象。

(1)有不少家族统一意见,春节往来不再带礼品,彼此之间见面聊天、喝酒、打牌,图个热闹,就非常不错。

(2)也有一些家族搞AA制新团拜,把家族的亲人约到酒店,一起见面吃饭、聊天、娱乐,不要天天张家李家到处跑,效果也是很好的。

(3)也有家族轮流到访。今年一起到A家、B家,明年一起到C家、D家,等等。这样很多家庭可以解放出来,主办家庭也能一次待百客,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结束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重大经济因素参与,我的调查报告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的调查报告能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得到更好的丰富与发展。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范文3篇

寒假春节调查报告范文3篇

关于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2)

过年调查报告3篇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5

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来源于秦汗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

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梗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杉树着称.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的西北部,湖南,贵州的南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她的各种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

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同其他的民族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民族风俗.比如说侗族大歌,山歌,芦笙舞,芦笙踩堂等等.其中芦笙踩堂是比较大型的活动,是侗族和苗族都有的一种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一次,但是在各个地方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

本次调查为了更具体的了解芦笙踩堂,所以对这个传统活动做了比较具体的详细的调查.

前面已经提过,芦笙踩堂是一种大型的传统活动,它的活动流程包括几个节目,首先是活动负责组织向现场撒纸包糖,跟着就是青年男子也义务的向现场的小朋友发糖果,这个流程主要是引起现场的气氛,其次就是跳芦笙舞,芦笙舞是由吹芦笙的青年男子和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青年女子一起完成的.这个节目是纪念我们祖先的一项主要活动.再次就是进入活动的高潮了,这个流程包括侗族大歌和比芦笙.唱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最拿手的一种活动.住在侗乡的侗族人民,他们的侗族大歌都是自编自唱的.因此这个节目也就是所有流程中最热闹的了.唱侗族大歌的人都是在当地比较有名的中年妇女----“歌仙”.当然这些歌也是他们自己编的.唱歌开始的时候,是”歌仙”们一起唱,随着就是”哆耶”. ”哆耶”也是属于侗族大歌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它的”阵营”不同.

”哆耶”是侗族人民每次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此,它在我们的芦笙踩堂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哆耶”开始时,活动组织负责人叫上在场的青年男子们围成一圈,再由”歌仙”中的一位带头唱” 哆耶”.其余的人都只是跟着唱后面两个字.他们唱着祖国的美好未来.赞扬着党给人民的爱,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今天.

随着”哆耶”的结束,就是”比芦笙”所谓的比芦笙就是几个芦笙队在一起吹,再由芦笙评判组评出哪个芦笙队吹的芦笙最响亮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这就是比芦笙.·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这就是活动的全过程了.

当然,这种活动在各个村寨都有不同的举行办法.在我们村举行办此活动的日子是正月初八.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因为古代的老人们希望我们村的人民们生活过得正正稳稳的,永远奋发图强,”八八发财”.还有一个值得说明的就是我们村举办此活动的地点也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地方.人民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祖先们,在很久以前就选择我们村附近的一个比较高的山头做为我们踩堂的一个固定的地点.祖先们希望他们未来的子孙们奋发向上,步步高升.因此,正月初吧当天村里的青年男女们三五成群的相约到此山头去等待活动的开始.

在我们村举办这活动之前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那就是在正月初八的前夕,村里派有一个专门的人走街串巷的叫喊,他叫喊的目的就是通知人们明天去哪里举办活动,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一年已久的祖先们的灵魂同我们一起去庆祝传统活动.因为在我们村里流传中说只要叫醒了祖先们,活动的当天我们就能很顺利的举办此活动,同时天气也会顺着我们的意,去参加活动的人们也会安全的回家.

还有一个传说,那当然也是关于”踩堂”的传说了,听村里面的老人说,如果正月初八”踩堂”当天天气特别的好的话,那么这一年我们村的人民的生活就会更上一层楼.因为,祖先们会保佑我们那一年,风调雨顺,稻香鱼肥,外出挣钱的人们也会一切顺意,村里的人们也会和和气气,幸福美满.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6

1901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为了便于“新政”开展,清政府决定广设调查机构,对全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在政府推动和一些开明官僚、立宪派人士的热心参与下,很快便形成了一股全国范围的调查运动。

首先是调查内容广泛。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如币制、盐政之调查;妇女缠足、禁烟之调查;自治和户口之调查;各地风俗、民事、商事习惯之调查,等等。

其次是规模宏大。调查机构和调查报刊大量涌现。据李章鹏考证,从1903到1911年,中国相继成立的43个调查机构,其中29个为官方机构,而1908年这一年官方调查机构多达15个。1903年后,全国调查次数大幅增加,是此前所有调查总数的135倍之多。宣传调查的报刊持续增加。他据《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所收集的清末261种期刊统计,曾辟有调查栏目的有53种,占总数的20.31%;刊登过有关调查文章的有108种,占总数的41.38%[1] (pp.76~78)。

最后是调查的组织程序也比较严密。先由中央修订法律馆统领,根据调查活动的进展情况陆续制定了各种专门的操作规则,然后各省成立“调查局”,一些省调查局制定更为详细的调查规则和调查文件格式,最后各府县则设立调查法制科,各地参与社会调查活动除专职调查员之外,还有地方官、商会社会团体及乡绅。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徽州知府刘汝骥于宣统元年(1909年),主持了徽州社会调查。刘汝骥是晚清时期一位颇有政治眼光、办事踏实认真的政府官员,曾经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召见。据《陶甓公牍》卷首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召见刘汝骥,对有关新政问题进行了垂询。关于中国政体,慈禧太后肯定了刘汝骥“去年条陈甚有见地”;对新政时期官员保举过滥也“条陈的很好”。此外,慈禧太后还询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慈禧太后训直隶学堂如何时,刘认为“近日办学堂的毛病是縻费太多,中学堂以上学科太杂,于经学反多荒废”。当慈禧太后问及留日学生“流弊日多”的原因,刘回答:“此当慎之于始,非中学有根柢者,不得遣派,自然流弊可去。”慈禧太后耳闻“日本有假丝售于我国者颇多”,刘对此也颇为关注:“此不独日本,印度、法兰西皆有”,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我中国亦可仿造,求皇太后、皇上责成商部,认真提倡,自然有效”。慈禧太后对当时洋布充斥中国市场表示忧心忡忡,“又为我国一大漏卮”,刘提倡大量设立民办织布局加以抵制。皇太后还提到工艺广兴问题,刘建议可以在川陆通衢省份举行内地赛会来鼓舞民众[2] (pp.462~463)。

这次召见中,刘汝骥表现出了关心时局的忧患意识、力图振兴的改革精神和认真务实的办事态度,尤其是其良好的官员素质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正月初七日,光绪帝颁布上谕,着刘汝骥补授徽州知府,要求他严加整饬州县,体恤百姓疾苦,实心办事。

在徽州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刘汝骥表现出了踏实严谨的作风,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调查流程办事。当时,省里成立“调查局”,徽州府以省里规定为标准,“此项法制子目由省局所颁,并无异同,只答问有详有略、有切题不切题之分别”[2] (p.576),在各府县则设立调查法制科,“知府就署设立统计处,派委各县学识兼优,热心公益之士绅组织统计学会,分任调查,并令将法制事项一并分条撰说,随时报告,以凭汇核编订。先后编送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习惯各方策,陆续报告前来”[2] (p.578)。作为主持者,刘汝骥十分重视这场社会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在法制一科调查过程中,将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三习惯,“逐条撰说寄府,以便编纂,愈确切愈好”[2] (p.576)。对于“敷衍缴卷者”的黟县余攀荣则提出批评[2] (p.609),他希望士绅们能够齐心协力,“惟赖诸君挚诚毅力,同肩此一副担子”。这次调查有明确目的,“弟处广征鸿文,将于此互证参观,以求其差异,即以此为纂订法典之定本也”[2] (p.576)。最后,刘知府复核各地独立成稿的调查报告,认为尚属确切者,“汇册缮正,具文申送,仰祈宪台鉴核”。得到抚宪朱批的充分肯定后,刘汝骥“仍督饬各该绅等,将其余各项报告详细调查,依限造送务期,益加精密为要,仰调查局汇入编纂,并转饬知照缴册存”[2] (p.578)。此社会调查核实汇编被刘汝骥命名为《陶甓公牍》,宣统三年夏由安徽印刷局校印[3]。依据这次社会调查运作流程的制定和刘知府的工作态度,我们完全可推断《陶甓公牍》的真实可靠性。

《陶甓公牍》涉及内容翔实。其中,卷首记载了刘汝骥关注国内外局势,实行立宪问题。卷一《示谕》就是的告示,涉及府衙胥吏的任用,禁止一些陋习恶俗如淫戏、缠足、迷信、赛灯、戒烟和奖励实业等。从卷二至卷九《批判》(分《吏科》《户科》《礼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科》),这些内容汇集了八科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禀批资料。卷十《禀详》是徽州府禀报自然灾害、地方学堂、选举及物产会等问题。卷十一《笺启》是刘汝骥和负责调查乡绅之间的信件往来。卷十二《法制》占全书篇幅最多,包括《申送六县民情风俗绅士办事习惯报告册文》,各县《民情之习惯》《风俗之习惯》和《绅士办事之习惯》。各县《民情之习惯》从生活、行为、成绩、团体、教育和道德上观察民情;各县《风俗之习惯》包括祭祀、丧葬、婚娶、居处、服饰、饮食、岁时、乐歌、方言、游燕、神道和宗教十二项;各县《绅士办事之习惯》分为“属诸人者”和“属诸事者”两部类。

综上所述,《陶甓公牍》由这次大规模的徽州社会调查汇编而成,基本上能反映当时的徽州社会实态,“所有言及徽州一府六县民俗中最为系统、详尽的一种文献,对于徽州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3] (p.127),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在长期战乱和外国资本主义介入的影响下,晚清徽州民众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较以前发生了很大改变,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出现和对新事物的追求。

(一)崇洋的风气

“徽处万山中,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4] (p.119),“烘壅缉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5] (p.781)。在十分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徽州人长期养成了生活俭啬的风俗习惯。但到了近代,炮火硝烟不仅严重破坏徽州社会经济,而且打破这一持续千年的传统,“内容愈瘠,表面愈华,好洋货者多,好土货者少”[2] (p.579)。《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绩溪风俗之习惯·服饰》分别把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和清末三个阶段绩溪男女服饰的变化详尽地列举出来。这一史料展示了三个阶段徽州民众衣着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前,男装布料夏天是土葛布、土麻布,而夏布少,冬天是粗布;太平天国运动后,男装布料发生了变化,夏天是纱罗,次之是夏布、洋布,冬天是轻裘,次之是细棉布,土布则很罕见。到了晚清,男装衣料基本不用土货,呈现出“西洋化”的特点。男鞋也很讲究:喜瓦式、洋式,平时人们亦喜穿操靴、革履,佩戴镶宝石、钻石的金戒子作为饰品。与男服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女装衣料在太平天国前“俱用布”,“有各种华衣,亦不肯穿”,太平天国后“细布、洋布每每皆是镶银花草及盘钉阑杆”,晚清则“洋货居多”;女子饰品在太平天国运动前一般不超过三件,金少银多,多为朴古的珠钗铒簪环,太平天国运动后则是满头插遍金珠钗铒簪环,再到晚清女子首饰多重金,珠较少。

绩溪在徽州府县中民风最为淳朴,“绩俗极俭,而安守本分,为诸邑所不及。语云:‘惟有绩溪真老实,’非伪言也”[6] (p.601)。绩溪尚且如此,其他各县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如婺源,“二十年前服饰崇朴素,富商大贾往来江淮、吴越间,皆穿土布衫”。但是“近各国通商,多染外洋习气”。“女子亦穿长衫,不着下裳,风气大变。又有少年子弟剪发,作流海圈”[2] (p.596)。

饮食方面也形成了崇洋的风气。祁门旧志记载:“家居务俭啬,茹淡操作,日再食,食惟■粥,客至不为黍,不畜乘马,不畜鹅鹜,贫窭数月不见鱼肉。”然而“近今民风稍奢,喜用洋货。唯城一都为最”。即使是西、南两乡,北乡无大宗出产,也是“喜新奇”[2] (p.601)。绩溪“近日斗靡争华”,在家庭祝寿、题主大宾、亲迎新婿等筵席十分丰盛,“十大簋、八小簋、四点心、十六碟”,使得负责社会调查的士绅感叹“此亦人心世道之忧也”[2] (p.622)。一些人担心“食洋货,其食用必期混同于欧俗,其影响于生计者,不至民穷财尽不已,欲端好尚,是在有转移风俗之责者”[2] (p.611)。更有一些洋货登堂入室。黟县“往时宴客尚俭”,近有“洋酒番菜”出现在餐桌上[2] (p.609);休宁甚至出现了“洋酒之用于宴会,洋芭芦之施于小碗,洋乳为哺儿之要件,番馔乃请客之恒需”的现象[2] (p.585)。

(二)实用价值的取向

在晚清徽州民众生活方式中,崇洋的同时十分注重外来商品的实用价值。外来日用商品的最先接受者是新式学堂学生和徽商。学生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思想解放较快;而徽商长期在商海中搏击风浪,逐渐认识到西方商品的优越性。“学堂所用则铅笔、药水也,商人所用则毛毡、铁柜也”,均凸显了学生和徽商在使用日用品方面注重其实用价值。

《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绩溪风俗之习惯·服饰》中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和清末三个阶段绩溪人服装款式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前,男装款式的特点是“幅短少袖狭”;太平天国运动后,男装中套裤、背心十分流行,是具有湖南特色的服装,即湘军的“两湖妆式”(“宽衣广幅阔袖”)。晚清男装款式“西洋化”的表现是操衣。女子的发型、款式也体现出简约、实用的特点。女子发型在太平天国运动前多为“高髻”,太平天国运动后流行“扬州之髻”,晚清则是“苏、杭之圆扁式髻”。太平天国运动前,女装款式的特点是“袖狭而幅短”,鞋绣花;太平天国运动后,女装款式的特点是“宽袖广幅”;晚清女装款式是“狭袖,幅亦不广。城内及开通乡镇,则窄袖幅狭而长过膝”,“鞋不绣花,喜黑色”。

休宁男女服饰,“今则窄袖紧身,仿操衣而制,袄呢袍草帽,恃有表之可观。此风盛于学堂,经商者从而法之矣,绅衿则遍身绮罗,漏卮无算。妇人则竹素花布,年年花样翻新,然亦城市然也。”[2] (p.589)

可以看出,男女服饰款式的总体趋势是由繁琐到简约,这使得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劳动工作中都方便得多,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徽州民众做出的必然选择。

晚清徽州民居的建筑设计来也体现出实用价值的取向。徽派典型建筑是“粉墙黛瓦马头墙”,清新自然的质朴美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惟天井窄狭,光线不足,墙垣率外砖中土,俗名‘灌斗’,不甚坚固”[2] (p.609)。太平天国中,徽州民居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光绪年间,徽派建筑修复中注重实用,如祁门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的状况得以好转,“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2] (p.603)。这就克服了以往徽派建筑采光难的弊端。

婺源的豸峰村被一些研究者称为中国乡村“西风东渐”代表。在这里,徽商建有若干西洋风格的建筑。其中,涵庐和潘次良宅(又名“洋屋”),大量运用了当时很罕见的洋灰(水泥)[7] (p.105),在原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8] (pp.74~75)。而绩溪建筑,“近有用洋铁、洋铅者,窗嵌玻璃者,城多乡少”[2] (p.616)。用洋铁、洋铅等西洋建筑材料可以使房屋更加坚固耐用,而用玻璃镶嵌在窗户上,则使得室内通风、光线较以前为好。这样就增加徽州民居的实用价值。

(三)西方文化的初步认可

晚清时期徽州民众在文化消费方面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初步认同。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阅读报纸可以算作徽州民众认可西方文化的表现之一。《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记载各县的《民情之习惯》中有《报纸之销数》的专项调查资料。

婺源比较偏僻,加之邮局的玩懈,阅读报纸者较徽州其他五县相对少一些,只有九份报纸经由邮局送达。至于外交报、各种官报,除县署外,也是无人购阅。黟县的外出经商者心系信息闭塞的徽州家乡,往往把阅读过的报纸寄回去,使得黟县可阅读的报纸很丰富,单是从“沪上邮局递到报纸亦有十数分”。绩溪在邮局没有开设之前,阅报者很少。“邮局设后,阅报者渐多。调查现今销数约在百份以上,唯城内学界占大多数,乡间除学堂外官报派销外,阅者仍属无多。”祁门交通不便,但是他们一向喜阅京报阁钞,“自沪上报馆接踵而起,购阅者亦渐多。就所查悉者,除县学两署及城乡各学堂外,城内销报十四家”,即使是乡下情况也很乐观,其中“东乡浒溪销报两家,南乡平里鳙溪等处销报六家,西乡历口闪里等处销报四家,北乡善和等处销报两家”。歙县学堂、商会及城镇绅商“皆喜阅报纸”。休宁本地派销的官报有六家,而由外地寄送的上海出版发行的新闻时评报有七家,另外还有五家医药卫生报和杂志在绅、学、商界传播。

在近代教育的影响下,有些徽州人似乎也在主动学习外国,如“近日风气渐开,宦商子弟好习英文、英语,亦有习东洋语言文字者”[2] (p.605)。有的甚至走出国门,“近今新学发明,士人亦翻然有远志,负书担囊,肩背相望,抑间有东渡大和、西赴欧美,以博求新智识者”[2] (p.592)。绩溪调查者甚至主张“广兴女学”[2] (p.623)。这些都直接反映出晚清徽州民众对外来文化的初步认可。

(四)拜金主义的加剧

万历《歙志》中记载,明朝中叶以后,徽州形成拜金主义风潮,晚清时期这一趋势加剧,如婚娶习俗的变化。在休宁,男女双方婚嫁谈妥后,“开一礼单送男家去,縻费以二百圆为中数”,“女家必欲求其盈,虽男家借贷、典质而不顾”[2] (p.588)。歙县婚俗颇较贫富、论门第,“行聘用财,或墨银百圆至二三百圆不等”[2] (p.581)。祁门婚娶礼俗以前为首饰衣物,“今代以洋元,嗣具纳币帖,既媒氏约期迎娶”[2] (p.603)。同光新政后,绩溪元气尚未恢复,婚约聘金却有增无减,不堪重负的男方甚至“抢亲”。“推厥原因,殆由礼物太繁,聘金过多,始无力者迫而出此。历久相沿,绝不为怪,甚至酿成械斗巨案”[2] (p.616)。

拜金主义的加剧使得某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父母兄弟的分家析产。《陶甓公牍》卷十二《法制科》记载各县民情之习惯的《共产析产之趋势》,反映了各县存在分家析产的发展。如歙县,太平天国运动前以同居合爨为美谈,太平天国运动后,家族荡析离散,甚至出现孝廉父别居的现象。“就目前大势论之,析产者多,共产者少”。休宁“父母在不别籍,不异财”的情况开始变化,“析产之事亦贤人君子所不能禁”。更有“近人如某某之挖窖案,枝节横生,鬼蜮迭出,本析产也”。道光以前,婺源徽商经营良好,析产情况很少,太平天国之后,商业衰败,十室而九空,“为父母者,及诸子婚娶毕,即为之析产,令自谋生活”,析产之风在婺源遂悄然兴起。在祁门,富裕家庭的兄弟争夺财产时锱铢必较,诉讼屡见不鲜,“故共产者少,而析产者较多”。黟县“析产较多于共产,同居分爨者则十室而九”。绩溪“析产者十之八九,共产者不过百分之二三”,兄弟叔侄之析产者,尽管仍保持商铺合赀经营,不过也是互相嫉妒,大都貌合神离,直至商业倒闭。而社会调查者进行理性分析,认为“从旧学说共产乃室家盛事,从新学说析产乃生活萌芽”。

如果说婚娶重礼、分家析产是晚清徽州民众拜金主义的加剧,那么则使之走向变态的极端。赌徒们往往聚众于公共场合,为患一方。徽州民俗有迎神赛会,赛会之期,“辄有戏,戏必有赌,贻害地方,殊非浅鲜”[2] (p.580)。所以有些人认为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九月重阳等节日醵钱演戏属于妄费,“且有借此以开场聚赌者,实为风俗之忧”[2] (p.597)。这一恶俗对社会危害很大,晚清绩溪在调查犯罪种类中得出“以为最”的结论。老百姓搭台唱戏的同时,另一边却是赌棚林立,“棚或数十人,或数百人,宝摊、骰牌,俱全。秋成后,无论大村小村,不啻以为其俱乐部,通宵达旦,习以为常”。赌徒们为防止政府干预,疏通了政府,“然开赌之先,又必于佐贰衙门说费,费纳则略无顾忌”,使进一步合法化。赌徒们往往设局诱赌骗取钱财,“成年子弟因此倾家破产者有之”[2] (p.613)。有的人甚至酿成家破人亡的惨剧,“祁民向称良善,年轻子弟诱入,因输空而轻生者有之”[2] (p.602)。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恶俗高度关注,把戒赌甚至写进塾材用来教育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子,如《黟县十都宏村万氏文书》中的“课程”有一首《戒赌诗》:

凡人百艺好随身,门中莫去亲。

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室作饥贫。

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

不信但看亲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9] (p.481)

(五)鸦片的泛滥

鸦片战争后,随着鸦片的弛禁,吸食鸦片这一不良社会行为在全国十分严重,素有“东南邹鲁”美誉的徽州亦然。“徽俗不论贫富,吃烟者十人而六七,面黧骨削,举目皆是,此地方官之隐忧也。”[2] (p.542)而婺源是徽州六县的烟毒重灾区,“受患尤巨,下流贫民烟瘾特深”[2] (p.593)。甚至在佛门圣地,世俗化的佛教徒也出现了“释教口诵牟尼,而若辈多嗜烟”[2] (p.590)的怪现象,我们完全可以推断,烟毒确是此时社会痼疾,成为败坏社会风气又一重要根源。

对于打击和根除吸食鸦片,徽州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重视。徽州府《严禁烟馆示》,“照得开灯烟馆,勒限六月底一律闭歇”以痛除烟害。宣统元年开展调查时,“近据各县禀报,凡开灯烟馆遵限一律闭歇”,但是政府推测“其尤黠者或勾结吏胥虎前作伥,或改换门面壁后置人,或昌言文诰,不足畏法律,不足恃,招致无数惰民虱处于覆舟漏室之中,致有野蛮之举动”。于是再次重申,“本府执法无私,除恶务尽”,“劝禁其以烟馆为生涯者,速速改图他业”,若仍不知悛改,经查明后,“定即饬拿到案,烟具销毁,房封入官,轻则量予科罚,重则发充苦工,其勿悔切切特示”[2] (pp.468~469)。除告示,政府还要求民众购买戒毒药品,“林文忠公忌酸补正二方,最为有益无害。近日海上所售亚支奶戒烟药亦曾经化验无吗啡毒质,皆可购服”。政府又提升民众戒烟信心,“无论何药皆可戒除,只在此心有恒。有饿死冻死之人,断无瘾死之人,有吸烟日瘦弱之人,断无戒烟后不强壮之人”[2] (p.468)。对于戒烟药品还做减价处理,“减价售药,限期戒烟,官立局以提倡之”,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这一社会公益事业,“该县联合各绅创立族祠戒烟社,以辐官力之所不足”[2] (p.477)。

尽管如此,徽州禁烟效果却并不理想,鸦片依然泛滥成灾。如歙县尽管把禁烟当为“现今第一要政”,但“乡间私开烟馆尤为地方之害”[2] (p.482)。绩溪“有嗜好者帖然如故也”[2] (p.623)。休宁乡间私开烟馆,竟然依仗捕保为护身符。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人口流动较快,禁烟更是难以奏效。“唯闻屯溪街口各处水陆通衢,莠民杂处,犹未能一律■除”[2] (p.542)。更有“土娼招赌卖烟,最为风俗人心之害况”[2] (p.524),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禁烟的难度。

面对鸦片的泛滥,有人尝试用学校教育的途径来影响下一代。如《黟县十都宏村万氏文书》中有一首《戒食鸦片烟》这样告诫学子:

劝君切勿食洋烟,一食洋烟累百年。

日月半从灯下过,功夫多为引来捐。

销精铄髓形先瘦,荡产倾家疾久延。

莫到儿孙皆学样,始知流毒恨终天。[10] (p.48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处于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晚清徽州亦如此,如前所述,徽州民众生活方式较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现象,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共性。

徽州民众对近代西方物质文化认同使徽州社会生活呈现出近代化生活的气象。徽州当地商人和学生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晚清徽州社会的中介。在大中城市和通商口岸经营的徽商较早接触到新生事物,他们或是把外国商品直接寄送回家乡,或是通过把报纸寄送回家引领时代观念的转变,将外界新风吹入了徽州社会。而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操衣,学习用品等即为学生率先使用。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芜湖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较易进入徽州市场。徽州民众形成了“喜洋货,嗜新品”的社会风气。洋货的大量输入,给当地的土货带来巨大冲击,极大地打压了土货的生存空间,一些传统的产品和工艺甚至面临着衰落和失传的危险境地。如黟县,“邑志载《春渚纪闻》有云,黟川布衣张谷制墨,得李氏法,今黟邑无造墨者。又《新安志》言黟、歙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长者五十尺,自首至尾匀薄如一,今黟邑并无造纸者”[2] (p.608)。绩溪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服装以自制芙蓉土布为布料,“今则芙蓉布失传”[2] (p.617)。

徽州民众对于外国商品的认同是崇洋的表现。外国商品在徽州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洋货本身的“货巧而价廉”[2] (p.611)。比如服装的色泽鲜亮且不易褪色,质地优良,款式非常实用,穿着舒适,同时外国商品的生产多为机器大生产,生产成本较低,价格较之土布低廉。又如学堂所使用的铅笔、药水,商人所使用的毛毡、铁柜,也较实用,这也是时代决定了人们追求简约的一种生活倾向。而徽派建筑使用的材料引用了洋铁、洋铅、洋灰等,设计上学习西洋增添窗户等也是比较科学的。这些都是土货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些商品受欢迎正是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观念,反映了人们对舒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外来物质文化的认同,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等的落后。这正是“土货不改良,洋货则乘隙而入”[2] (p.585)的必然结果。

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出一些不良生活生活方式。徽州山多田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11] (p.205),以大批移民外出经商,明清时期徽商发展到鼎盛时期,足迹遍天下,以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说。留守徽州人主要依靠这些徽商输入钱财接济生活,甚至有些富贾及其子弟生活奢靡,挥金如土,刺激了本土消费型经济的增长。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介入,大多徽商经营每况愈下,徽州本地民众得到的接济钱财减少,由徽商支撑的本土消费型经济渐趋终结,而长期的养尊处优又使他们很难接受现实。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徽州社会由盛转衰。徽州地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战场之一。太平军、清军和徽州地方团练在徽州屠杀、筹饷和掳掠,造成人口锐减、乡村经济凋敝、徽州本地商人一蹶不振等一系列恶劣影响,使之遭受到有宋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劫难。婺源“壮丽之居,一朝颓尽,败垣破瓦,满目萧然,承平四五十载,元气卒不可复,生计既极艰难,商贾迥不如前”[2] (p.596)。

往昔的风光不再造成了徽州民众巨大的心理落差。不难想象,有些人希望恢复以前的繁华,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是求富无方,所以就企图通过豪赌而一夜暴富。明朝中期业已出现的之风到此已是愈演愈烈,赌徒们这种心理因素应该是这一社会恶俗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而有些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则产生消极情绪、恐慌心理,甚至产生一种末日危机感。这也在徽州民众的生活方式中造成深刻的影响,原本民风淳朴、积极向上、以俭啬著称的徽州人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极为消沉、追求享受,及时行乐,在“一根烟枪、半盏擎灯”下麻醉自我,所以吸食鸦片也是晚清徽州绝难禁止的社会病态。尽管“赌毒”的危害人人皆知,但是这些非理性的消极生活方式却有其存在的深刻社会背景,给晚清徽州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晚清时期,尽管徽州民众日常生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即认可外国物质文化的这一层面,而在祭祀、丧葬、民间等精神深层次方面的日常生活方式变化甚微,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被强大的传统观念所统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既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徽州民众中的强大影响,也反映了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作者简介】郭学勤,女,1976年生,江苏徐州人,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参考文献:

[1]李章鹏.清末中国现代社会调查肇兴刍论[J].清史研究,2006(2).

[2]刘汝骥.官箴书集成·第10册·陶甓公牍[M].合肥:黄山书社,1997.

[3]王振忠.晚晴徽州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陶甓公牍》之民俗文化解读[A].《徽学》2000年卷[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续修四库全书:第119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二》[M].续修四库全书:第586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许承尧.歙事闲谭[M].合肥:黄山书社,2001.

[7]龚恺.豸峰村——中国古村落[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7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45-03

在丽江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丽江的对外汉语教育也蓬勃兴起。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1995年6月,根据云教外字(95)第170号文,云南省教育委员会,丽江教育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95)第1号“关于申报开办对外汉语班的报告”文件。丽江教育学院于1995年9月开始招收短期汉语和纳西文化考察班,当时在校学习汉语和纳西语言文化的留学生仅有5人,来自丹麦、英国、新西兰和美国四个国家。随着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校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等14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了大批的人才。[1]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并非是一个汉语发达的地区,是什么使留学生选择了丽江,他们对丽江又有哪些感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做了深入的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

一、丽江吸引留学生的独特之处

(一)最初知道丽江的途径

1.通过网络和媒体宣传。在被调查的十一位留学生中,有四位留学生是通过网络和媒体宣传最先知道丽江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6%。有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生说,她在网络上知道了丽江,对摩梭人的生活和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来到了丽江。一位泰国留学生说她在泰国的时候,上网知道了丽江的故事。一位韩国留学生告诉我们,过去在韩国的电视等媒体中介绍的大部分是中国北方,现在随着到丽江旅游的韩国人的增多,知道丽江的韩国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最近韩国的电视等媒体中也常常介绍云南和丽江。

2.通过朋友介绍。在被调查的十一位留学生中,有三位是通过他们的朋友介绍最先了解丽江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7%。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说,有一个曾到过丽江的朋友告诉她:丽江很美,一定要去。所以她来到了丽江。一位来自菲律宾的留学生告诉我们,他是通过住在丽江的菲律宾朋友知道丽江的。

3.来到中国后知道了丽江。在被调查的十一位留学生中,有三位是来到中国以后知道了丽江,占被调查人数的27%。一位荷兰的留学生说,在北京生活的时候他知道了丽江。有两位美国留学生分别是到了中国和云南以后知道丽江的。

4.到丽江旅游后留在了丽江。在被调查的这些留学生中,有一位是来到丽江旅游以后,被丽江的风光所吸引,于是留在丽江学习,占被调查人数的9%。

(二)丽江最吸引留学生的地方(见表1)

1.丽江古城是各个年龄段、中西方留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喜欢丽江古城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53%。他们喜欢古城的建筑、古城的水、古城里生活的纳西人及休闲的生活氛围。

2.丽江束河古镇是又一个留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喜欢束河古镇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2%。他们喜欢那里的水、喜欢那里悠闲清净的氛围,他们觉得古城与之相比游客太多、太嘈杂,所以他们更喜欢束河古镇。

3.玉龙雪山、拉市海、泸沽湖、象山、黑龙潭、白水台等地是较吸引留学生的地方。喜欢这些地方的留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8%。有一个美国留学生说,当她的家人或朋友从美国来丽江旅游时,她会介绍他们去爬象山。有一个留学生在黑龙潭还没有开放的时候,告诉我他每天放学以后都要从黑龙潭走路回家,为此他办了黑龙潭门票的年卡。刚到丽江的留学生下课后,常常会望着玉龙雪山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那里?到过白水台的留学生会相互介绍,他们常常相约徒步旅行到那里观光。

(三)留学生感兴趣的丽江文化(见表2)

1.丽江丰富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丽江有纳西族、彝族、白族、傈僳族、普米族、傣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文化,留学生深深被这些民族风俗吸引,这些民族风俗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8%。

2.纳西歌舞。一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说,她最喜欢纳西打跳。一位韩国留学生告诉我们,丽江的民族舞蹈是最欢快的,逢年过节,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很有意思。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9%。

3.纳西社会生活。他们惊诧于纳西大家庭生活的和谐;纳西人的好客和友善;纳西社会轻松、自由自在的生活氛围……这些都是他们感兴趣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9.5%。

4.丽江的婚俗。一位澳大利亚的留学生说,她最感兴趣的是丽江人结婚的风俗,特别是新郎背着新娘回家的习俗。一位美国留学生说,纳西的婚俗非常有意思,和美国的婚俗有很大差异,她很感兴趣。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9.5%。

5.纳西族文化、丽江古老的历史文化、丽江的彝族文化、丽江的食品、丽江的农耕文化等是留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内容,持这些态度的留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7%。有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说,他在来丽江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用牛耕地的情境,还有当地的一些农业情况都吸引着他。

(四)留学生喜欢的丽江风味食品(见表3):

1.留学生对丽江本地的食品最感兴趣的是杂锅菜。喜欢杂锅菜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9%。在美国蔬菜是较贵的食品,但在丽江蔬菜较便宜,如果住在农村附近,他们常常会得到丽江人赠送的很多蔬菜,而丽江人的杂锅菜是他们最喜欢的本地食品。有一位美籍韩国人告诉我,当她打电话告诉她的美国朋友丽江有很多很多蔬菜时,她的朋友都非常羡慕。欧美留学生较喜欢这一食品,其中女性较多。

2.米线、饵丝这类食品也是留学生较喜欢的食品。作为著名旅游城市的丽江,也汇聚了众多的中国风味食品。对于食物只讲究营养而制作单调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常常被云南地方风味的工艺吸引,过桥米线等风味是他们喜欢的食品。喜欢过桥米线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9%。

3.丽江特有的凉粉、炒饵丝、纳西火锅、纳西烧烤、丽江粑粑等也是留学生喜爱的食品。其中欧美学生较多,大多为女性。喜欢这些食品的留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9.5%。

4.火腿炒饭、蜜饯、气锅鸡等也是留学生喜爱的食品。其中欧美学生较多,大多为女性。喜欢这些食品的留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7%。

(五)留学生认为丽江最有价值的东西(见表4)

1.有15.3%的留学生认为丽江古城是丽江最有价值的。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那里古老的街道、独特的民居、优美的环境等等无不吸引着外国同胞,使他们流连忘返。持这种态度的大多来自欧美国家。其中女性较多。

2.认为丽江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最有价值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5.3%。丽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留学生徜徉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使他们惊叹、学习、热爱,最后融会于其中。

3.美丽的风光是最有价值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同样占被调查人数的15.3%。学习之余,大多数在丽江学习的留学生都要去喜欢徒步旅游,他们中有的是摄影师,有的是导游,有的是运动员,他们被丽江的美丽风光深深打动,业余时间他们会去攀援哈巴雪山徒步到虎跳峡等。这样认为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美国,其中男性较多。

4.新鲜的空气是最有价值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同样占被调查人数的15.3%。无污染的空气、在任何城市都很难见到的湛蓝的天空…….这是留学生认为最有价值的。其中美国留学生较多,女性占大多数。

5.认为纳西社会生活是丽江最有价值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5.3%。如前所述,留学生喜欢纳西社会的那种生活氛围,纳西人家的和谐生活,特别是纳西人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是他们所羡慕的。一位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说,她特别羡慕丽江人的生活,他们的家庭气氛很和谐,有老有小,很温馨。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东南亚,其中女性较多。

6.纳西人是最有价值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同样占被调查人数的15.3%。他们认为那些创造了独特丽江的纳西人及其他少数民族是最有价值的,是纳西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创造了独特的丽江文化。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大多来自美国。有一位美国留学生说,她认为那些生活在古城的纳西老奶奶是最有价值的,她甚至为这些纳西奶奶渐渐消逝,新一代的纳西妇女却越来越汉化而忧伤。

7.束河古镇是最有价值的,持这种态度的留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6%。束河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赢得了留学生的赞许。一位美国留学生认为,丽江古城很有价值,但是原住民很少,而且游人太多太嘈杂,束河古镇的原住民较多,水很清,不太嘈杂。

二、选择在丽江学习汉语的动因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留学生选择在丽江学习汉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丽江独特的物质文化环境

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如前所述,许多留学生在学习之余经常徒步旅行,饱览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特别是无污染的空气。跨文化适应一方面是心理适应[2],对丽江自然风光的喜爱,促成了他们对丽江这一跨文化环境心理适应的第一步。

丽江的低消费。其实丽江的物价不算低,但是留学生常常愿意居住到乡下或离乡村较近的地方,他们可以廉价地得到他们喜爱的蔬菜和水果。

丽江的美食。地处边疆的丽江,有着许多保留完好的原生态食品,加上旅游城市汇集了中国许多的名菜,形成丽江丰富的食品资源,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营养不重工艺的西方人,丽江的丰富食品深深吸引着他们。

“离我们国家比较近。”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云南周边的东盟各国的留学生。“离我们国家比较近。”是他们来云南来丽江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作需要。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已成为世界的丽江,也吸引着许多的跨国集团,有些员工因为工作需要,到丽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汉语。

物质决定意识[3]。丽江独特的物质文化环境是留学生游学在丽江的物质保障。

(二)丽江古老的本土文化环境

1.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丽江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少有的世界三遗产地: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纳西族的东巴古籍是世界记忆遗产;三江并流是世界自然遗产。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学习汉语,留学生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及其丰富的内涵。这种文化化的教学环境对留学生汉语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2.风俗习惯。在被调查的留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对丽江特有的民俗文化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对丽江纳西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尤其感兴趣。像美国留学生孙佳琪(Jacquekine S.Pinson)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玉龙山下的村庄——一个美国家庭亲历的纳西生活》(What Yuo Can’t See is Medicine)。[5]在丽江学习,同时体验丽江的生活,这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内化所学的知识,获得了亲身的知识体验和积累。[6]

3.纳西人。人是文化的存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7]调查显示留学生被纯朴的当地人及他们的生活态度所吸引。他们说最难忘丽江古城的纳西人悠闲从容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汉语,可以说是一种尝试放松自己的学习策略[8]。

4.丽江的一切。丽江的一切都吸引着留学生,他们对丽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也能转化为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愉悦感,使人们乐于学习。[9]

跨文化适应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为社会文化适应,对丽江古老的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促成了留学生在丽江的社会文化适应。[1]

“学者出于心。”[10]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留学生选择丽江作为学习汉语的环境,与他们对丽江的心灵感受密切相关。“学者要知所好。”[11]丽江虽然不是一个汉语发达的地区,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无形中对简化课堂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丽江学习汉语。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2]留学生对丽江文化及环境的兴趣,转化成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了他们在丽江学习汉语的愿心、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力.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际推广[J].大理学院学报,2009,(9).

[2] 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6):135-142.

[3] 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注意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黄甫全.当代教育环境的实质新探:文化哲学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02,(5):31-36.

[5] (美)孙佳琪(Jacquekine S.Pinson)著.赵庆莲,和云峰译.玉龙山下的村庄—— 一个美国家庭亲历的纳西生活(What Yuo Can’t See is Medicine)[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6] 熊鑫,范蔚.论教师职前教育史诗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评价[J].大理学院学报,2010(1):84-87.

[7] 张如梅.境外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8):88-89.

[8] 马维金,张如梅.大理学院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11):94-96.

[9] 燕国才.中国古代论有效学习条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2010(1):24-33.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8

每个城市、地域在其形成和发展当中都积累了其特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包括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形态。民俗体育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着他独有的魅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民俗体育发展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我们还就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调查结果的结论性论证,专门对上海体院的肖奂禹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的张玉田教授,南开大学的赵航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刘卫东教授进行了访谈。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天津市、山东、新疆、湖北、河南五个地区,综合5000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调查时间为2011年2月-3月间,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各地区民俗体育参加者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为了检验民俗体育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程度,我们也对部分普通“体育人口”进行了调查走访。调查采取访谈方式进行,按照事先设计的问卷,围绕我们关心的问题采取问答方式进行。由于时间、经费、人力所限,我们只在每个地区采样1000个,虽然不能反映所有常住人口的全貌,但由于我们有意识地在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平均分配,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我们是利用寒假进行的调查,而且采取的是集中调查的方式,因此受访者中学生的比例偏大,这当中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和高中生,但是从学历结构上看除本科占比较大外,初、高中学历亦占有较大比例。从年龄角度来看,30-50岁的比例达到50%以上,较为集中。籍贯分布除天津的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外(这与天津作为大型城市流动性人口较多有关),其余四省籍贯基本均衡。因此,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基本符合民俗体育参加者的情况,尤其是符合各地区体育人口分布的基本情况,应为有效调查。

2调查内容

2.1民俗体育参与度调查

根据表2,我们不难看出,参加过民俗体育的人数还是占大多数,只有18.8%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民俗体育。但是经常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乐观,只有20%的人经常性的参加,剩余的人都是不经常或偶尔参加。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民俗体育的传播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从不参加的人口比例不足20%),但是传播的效度不够,这从偶尔参加和不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对象超过50%中可以得出结论。

从表3可以看出,跳绳、放风筝,踢毽子这三种民俗体育是在这五个地区比较流行的项目。跳绳、放风筝和踢毽子这三个个项目参加比较容易,对活动器械的要求也比较低,是民众比较喜爱的民俗体育项目;太极、武术和气功是比较受男性欢迎的项目;龙舟由于条件限制,参加的人数并不多,在河南和湖北,参加龙舟的人比较多,这大多是由于南方河流相对较多和纪念屈原的习俗,使得这项民俗体育项目得以广泛流传,但是在北方,例如山东,天津这些地方龙舟活动相对较少,这也是民俗体育地域性特点的表现;踩高跷是参人数与最少的民俗体育项目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踩高跷的技术难度比较大;其他民俗项目就根据各地民俗文化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特色:山东有扭秧歌,天津有舞狮、杠箱、中幡、高跷、旱船、舞龙、摔跤、抖空竹等,因地而异。综上,民俗体育参加者在我国体育人口中比例偏低,项目参与度随项目的专业性、地域分布变化体现出明显差异,这在充分体现民俗体育的草根属性的同时,也表明其传播的局限性。

2.2民俗体育传播途径分析

在了解了民俗体育参与对象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对其中主要参与者的信息获取途径进行了调查,从中探究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的影响力度。(1)大众传播在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影响力偏低。这可以从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社区体育和人际传播的过程中获取民俗体育信息中得出结论。(2)大众传媒在影响民俗体育的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报道内容单调,形式简单是各种媒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表5中各种报道形式的统计中“新闻报道”和“知识性信息”占信息形式的比例达到55.6%,而其它形式则占比较低。从媒介传播的一般规律上看,信息传播形式、角度对于信息的有效到达率有着直接影响。(3)报道数量上明显不足,信息到达率明显偏低。表7说明在众多的媒体形式当中,50.8%的受调查对象偶尔能够看到的关于民俗体育的信息。因此证明了我们的媒体对民俗体育的关注度和报道量还不够。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民俗体育参与度较低,与大众传媒对于民俗体育报道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2.3受访者对大众传媒相关报道和民俗体育开展情况的评价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公众对民俗体育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关注程度,那么如果加大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的宣传报道力度,是否会对民俗体育的推广与传播产生直接的影响呢。通过对表8、9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有33.8%受访对象会因媒体报道而去尝试某种民俗体育形式。这说明有部分受调查者认同媒介的引导作用。

(2)大众传媒在对民俗体育宣传方面还很欠缺。“不知道”的比例高达44.2%,表明至少2个结论,一是受访对象从媒体获取民俗体育信息的几率较小,因此无法作出判断;另一方面,受访对象对从媒体获取相关信息有一定的期待度,大家有一定的尝试意识,希望感知自己是否会因大众媒体对民俗体育的关注而受之影响。

(3)表9是对被调查对象关于媒体影响力的感知性调查。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广播、手机。除电视和网络以外,其余媒体的受众占有率接近。这表明影响受众的媒介形式中既有传统媒体,也有新兴媒体,导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接触动机和渠道方便性。电视的娱乐属性是种受众群体都认可的,因此追求娱乐的原始动机会有效促进电视媒体的媒介接触。而网络媒体虽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但是其媒介整合的多用途性使得它成为受众的重要选择。表10是综合四省一市的受调查对象对民俗体育开斋状况的认知统计,54.8%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开展的一般,而认为开展较差的达到了26.8%。虽然被调查对象在此仅仅提供的是主体印象,但是“很好”和“较好”的认知率不足1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广大民众对民俗体育的陌生和距离。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民俗体育面临的困境:信息危机、形式危机、传承危机、传播危机并存;同时也表明民俗体育的发扬光大还有着很大提升空间。

四省一市的数据比较分析

媒介的发展与影响力与社会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开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下表中将受调查对象在同一调查项目下,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地区分布进行了横向比较,以期得出统计因子的量度区分,并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数据差异进行分析。上述统计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纵向角度,各调查问题的数据内涵已经在前文中进行了分析、解读,再此主要从横向角度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统计因子进行差异比较。

1受调查对象对民俗体育的认知度较高

综合四省一市的调查,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和参与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我国关于体育人口的统计数据:我国体育人口占常住居民人口的比例为31.2%,而我们所调查的体育人口中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比例为“经常”20%,如果加上“不经常”和“偶尔”的选项这个比例可以达到81%,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中国国内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对民俗体育有接触经历,有超过十六分之一的人口经常参与各种形式的民俗体育项目。四省一市中新疆的参与度相对较高,其中“跳绳”和“踢毽子”的参与率又处于相对高位,这与项目的易参与性和对环境要求简单有很大关系。

2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传播的力度不够

受调查对象中只有14.8%的是从大众媒介获得关于民俗体育相关信息的,而社区体育和人际传播所占比重高达64.8%。这一方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传播过程中仍然较多依照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同时也说明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关注的力度还很不足。这可以从受调查对象的到达感知上得到反映,感觉媒介传播民俗体育信息的数量为“偶尔”和“基本没有”的比例合计为90.8%。这当中大众传媒影响较大的是天津,这与天津作为直辖市媒体资源相对发达有关,而新疆地区的占比最低,这也与边疆地区信息传递欠缺有一定关系。

3电视和网络在民俗体育的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

受调查对象中50%以上的人认为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力较大,相对于其它媒介形式而言这两种媒介因其传播形式和特点而占据了信息传递中的较大“带宽”。究其原因,电视的图文并茂,老少皆宜使得它成为受众群体最广阔的媒介形式;而互联网则是作为新兴媒体,因其互动性、参与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而紧随电视之后。天津山东的电视影响程度最高,达到14.4%,而网络的受众认知度出了湖北以外都超过10%。这表明,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技术先进、受众接受度高的媒介形式应该是我们传播民俗体育的首要选择。

从横向的角度对津鲁新鄂豫五地的民俗体育发展情况,大众传媒影响力、影响方式和效果进行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天津与其它地区相比,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的传播力度较大,这从第5、6、7、8、9项统计项目中可以得到体现。这表明,天津作为沿海城市,体育信息的传播相对发达,大众传媒对于体育文化的深度解读也领先于其它被调查省份。这既让我们对天津的体育信息传播的合理性感到欣慰,也让我们意识到多数省份对于体育信息的传播还局限于赛事、明星的热点上,还缺乏对体育文化的深入挖掘。当然,天津的领先优势也并不明显,这也表明我国大众传媒对于体育信息的报道整体上还处于欠发达阶段,追求眼球效应的急功近利仍然左右着我们的媒体。

前景与展望

1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的关注亟待加强

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媒体的宣传或者报道的根基植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政策指导,遵循“举国体制”。不可否认,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下,体育运动尤其是民俗体育运动更多的是走市场化的道路。民俗体育要发展,就要符合市场化运营的规律。以往的经验证明,大众传播媒体利用转播体育赛事插播的商品广告及在现场放置的广告牌不仅为媒体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回报,还带动了整个媒体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

毋庸置疑,民俗体育必须依靠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才能使其传播的更快、更广、更具有品牌效应。而媒体也赖于体育运动尤其是民俗体育运动提供的新颖素材吸引更多的赞助商的资金赞助,获取利益。只有努力实现民俗体育与大众媒体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大众传播媒体促进民俗体育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媒体与民俗体育的两性互动机制,通过做大做强民俗体育相关的文化产业,使得大众传媒对于民俗体育由被动宣传向主动关注转变。

2民俗体育应借助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时代背景

加快与大众传媒的融合民俗体育本身也应该积极寻求与大众传媒的融合,借助传统文化的舞台,通过积极的媒介营销,尽快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品牌,譬如龙舟活动,尽管是我国南方民俗体育的经典,但是近年来已经随着文化品牌推广到全国各地,现在的龙舟运动已经不再是某个民族文化独享的形式,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运动。这也说明,积极的媒介营销可以为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而媒介本身亦可从中受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传播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借助媒体则会尽快走上快车道,民俗体育也不例外。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体育应该努力实现“有效传播”,通过用现代化传播理念对本身的文化符号进行挖掘、提炼,同时构建良性的媒介关系,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劣势,实现开放性发展。

3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民俗体育学家都应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感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9

1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现状

(1)墙体广告备受局限。

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墙体广告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由于其简洁,方便,廉价等原因备受涉农广告商家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开始对整个广告业和农村广告市场进行约束和整治,给墙体广告戴上了紧箍咒。

(2)电视虽成主流媒体,电视广告却受众不足。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普及率已达95.2%,近13亿电视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7亿,占到55%以上,形成我国电视受众的最庞大群体。收看电视节目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兰德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每周平均约有5.2天会接触电视,远高于对其他媒介的接触频率;农村电视受众平均每天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休息日和工作日分别长达150.7分钟和194.8分钟,领先于萁他各类媒介。

但是,电视媒体的流行并不能说明电视广告在农村也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体。据美兰德关于农村观众对电视广告的收看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电视广告的有效受众比例还不到30%,不少商家被第一个数据信息所误导,致使巨额广告费用打了水漂。

(3)纸质媒介传播力度差。

2006年下半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表明,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以识字者总体样本计算,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该研究发现,农民对报刊的阅读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媒体多元化影响。新兴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已对纸质媒体造成了严峻挑战。而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民接受声像俱佳的光电媒体,显然比报纸更加容易。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得出以下分析,“这种乡土社会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所以,养成他们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绝非易事”。

(4)广播、网络受众稀少。

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的有效覆盖率低,农村居民的家庭拥有接收设备仅为24%,接收数量还是很低。同时,当下一些广播节目低俗化,把小众的内容拿来和大众分享,这种针对性很差。农村广播广告70%到80%是靠医药广告,有很多广告对社会极不负责任,一些专门的广告公司在电视上做的大幅广告基本上卖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这在农民听众中形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对广播广告产生了极不信任的态度。另外,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对广播的需求量越来越低也是必然的趋势。

互联网作为新生的媒介力量在农村的发展极其缓慢。据调查显示: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2005为2%,2006年为3%,而到2008年也仅有7.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年龄趋于年轻化,2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61%,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据较大比重,他们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的需求最大,而对网络广告的关注度极低。所以商家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广告来影响广大农村受众在现阶段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2影响我国农村广告市场发展的原因

2.1文化原因——礼俗社会对农村广告市场的抑制作用

2.1.1礼俗社会的形成

《礼记》说:“别尊卑定万物,是礼制法治行矣。‘俗”字在《说文解字》里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所以礼与俗,无论就其社会功能还是文化属性来说,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社会学家费孝通经过社会调查提出中国基层社会本与礼治秩序,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的见解。在礼俗社会中,儒家思想家运用“温、良、恭、俭、让”的概念作为礼的道德标准,在全国最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使得中国人养成了中庸之道的处世性格。其节俭勤劳的价值观念成为了礼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人们在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使三者得以协调,拥有良好的文化和素养能更多的抑制本我冲动的发生,有效地说服自我以道德目的替代现实目的并力求完美。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不是约束本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超我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统的运载工具。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农村,农民受到更多社会礼节俗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在这种大的礼俗环境下,农村居民的大部分行为是受道德控制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礼俗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这种礼俗和规范能有效压制本我冲动性需要的发生,使得其消费行为较为理智,尽管这种理智是低水平的。同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消费观念落后会使得其消费行为慎重、保守。

2.1.2礼俗社会作用的发挥

我们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慎重、保守、理智。农村居民观念保守导致消费保守自不必说。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低,所以把每次的消费都作为一次冒险,在消费中自然慎之又慎,将这种风险降为最低。

农村居民由于受到农村礼俗和规范的有效抑制,其处事行为较为理智,加之以中庸之道的性格使得他们不断实行自我约束,而并不随一时一己的情绪贸然采取行动。另外在落后或边远的农村地区信息的不对称尤为严重,所以,他们对待广告的聪明选择就只有逃避了。

2.2社会原因——差序格局对农村广告传播的阻碍作用

2.2.1差序格局的形成背景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新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笔者在农村生长二十几年,对农村这种格局有深刻体会。认为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1)血缘;(2)地缘;(3)经济水平;(4)政治地位;(5)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二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2.2差序格局的作用

由于广告商的王婆卖瓜之嫌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村消费者不断逃避广告。其实单纯的逃避广告也不至于使商家束手无策。令其头痛的是,在农村消费者逃避广告之后面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却有了更好的受助方法。那就是差序格局为其提供的便利。

差序格局的中心人物一般有着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优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圈内人员的敬慕和向往。晕轮效应使得他们依然认为其在产品信息方面同样有着良好的判断力和收索识别的能力。尤其在这种具有明显差序的农村社会圈子里面,攀上心理以及群体规范带来的压力,加之以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他们不敢与群体脱离,总是努力保持和群体领袖及成员意见的一致。努力得到群体人员的认可,不至于使自己被拒绝于圈子之外而孤立无援。

3应对农村广告市场运行现状的对策

3.1树立大广告意识.广告手段多元化

传统的广告传播渠道和手段在农村市场并非理想,针对农村广告的特殊性,要转变观念和方法,树立大广告意识。所谓大广告意识着重于广告传播手段和体现方法的多元化,突破传统渠道和手段的限制。目标是达到商品信息的有效传播,商品功能的有效理解,商品名称的有效记忆。

在农村市场上具体表现为把差序格局看成一个新的广告传播渠道。通过寻找格局中的核心人物,对其施以影响,从而借以形成对该产品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那么商家的目标就是要辨别找出那些最为重要的中心力量,运用20/80法则,通过20的信息受众去影响80的人群,定会受益匪浅。

3.2减少广告诉求中的情感成分.增加广告诉求的理性成分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20o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收入差距突破万元,加之以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致使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所以,农村市场基本上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例10

关键词:山东老砦镇;丧葬习俗;纸扎工艺;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调查地点介绍

老砦乡位于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誉山东省鱼台县的最东端,中国北方最大淡水湖的西岸,为山东、江苏两省,鱼台、微山、沛县、丰县四县交界处,济徐公路、京杭运河并行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运输业兴旺发达。受孔孟文化洗礼,铸就了老砦知书达礼、忠厚诚信之风范。老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良好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农、湖、畜产品,充足的地下煤炭资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优厚的发展环境。

全乡总面积36.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2.93万。全乡四周被四条河流所包围,沟渠纵横,土地肥沃,拥有13处排灌站,水浇条件便利,基本达到旱涝保收。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已形成了反季节蔬菜、白莲藕、元葱等高价值种植模式。依据沿湖优势,畜牧养殖业特色明显,已形成1.2万只小尾寒羊、1.6万只波尔山羊、1万头猪、11万只微湖麻鸭的养殖规模。沿湖低洼地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全乡养殖水面达到6500亩,螃蟹、大口胭脂鱼、鲶鱼等一批名特品种养已成规模之势。

老砦乡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厚、煤层多,投资4.6亿元建设的、年设计能力120万吨的、司法部属大型矿井湖西煤矿已正式投产。一批依托煤矿建设的洗煤化工项目及服务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围绕“农业强业、工业强乡、财政强乡” 目标,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创新思路、比学赶超、扎实苦干,努力在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全乡经济正处速发展阶段。

二、调查过程

为了完成这次田野调查,我于2013年春节期间,两次前往老砦乡的刘寨、李集、王庄,对这些村庄的丧葬礼仪及纸扎工艺进行调查和询问并进行了归纳。

(一)纸扎的源流以及当代的发展

纸扎在民间的叫法不尽相同,比如糊纸、扎纸、扎罩子、扎作等等。广义的纸扎涵盖了店铺门面装潢、彩门、灵棚、戏台、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而狭义的纸扎指的就是丧俗纸扎,一般指代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纸人纸马、摇钱树、家禽等焚烧类的纸品。

纸扎的渊源是古代用于殉葬的俑人,古人奉死者为神明,故称专门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为明器。早先的明器多取于陶、木、竹、瓦等材料,北宋后期,出现了以纸为原料的明器,到了明、清之后,那丧事中的纸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展示了我国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轨迹,同时也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丧葬中为逝者陪送物品的礼俗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之后灵魂不死的“万物有灵”观念,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原始人类认为人死之后,他们的灵魂其实是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空间去延续,在那个生存空间,同样需要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保障。所以,在为逝者下葬前都竭尽所能的为其陪葬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原始部落墓葬中所出土的一些陪葬石器、陶器、玉器就是这一思想观念最有力的见证。

(二)纸扎的文化功能.

在中国传统礼仪观念中,丧葬习俗是一项非常繁琐的民俗活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白事,被人们看作一个人一生的完美归宿,现今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表现得非常突出,而通过这些丧葬礼仪活动,也产生了一大批民俗行业,扎纸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丧葬纸扎在其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下,流露的是人们对逝者的悲痛之情和哀婉之伤,是广大民众独有的悼念和追悼形式,它是直接祭奠于死者灵魂的一种送行方式。寄托的是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和美好祈愿的民间艺术,是生人希望死者生活改变的一种做法,是出于表达在生者对往生者的一点心意,纸扎的存在和使用是对生死两界的交流的一种强化。今后的纸扎行业也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工艺会做得更精美,而价格也会相应提高。纸扎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它广泛地依附于丧葬习俗中,并成为丧葬习俗完成和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载体,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越其审美意义。作为一种迷信陋俗,烧纸扎之类的活动一向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作为一种风俗事象,它的演变轨迹倒是可以窥探世态人情。

(三)丧葬习俗中的纸扎工艺及其意义

通过与所调查村庄的村民开放式的对话,我了解到,现存于这些村庄的纸扎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一种是神像,比如焚烧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明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等。这些纸扎作品取材巧妙,惟妙惟肖,与时俱进,体现出了扎纸活人的精湛手艺,过去是纸人、纸马、纸屋、纸箱、纸供具、葫芦吊子等一些式样简单,做工粗糙的纸活,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则演变为扎俊男美女、纸人马,甚至有人扎纸奔驰、纸飞机、纸金库、纸电视、和纸楼房等,流传至今变成了一种民俗民情。

在调查期间,恰遇到一户人家的老人去世,我看到,办丧事的人家在老街上立起了巨大的纸扎牌坊,从老街到办丧事的人家的路两边放满了前来吊唁的人送的花圈和各式各样的纸活,听说是已逝老人的两个女婿花钱扎的,很“好看”,有四老四少、纸轿、纸牛,牛看上去实际上是马,后来才知道,男人称马,女人要称牛,还有很多的生活用品,从别墅、汽车到电冰箱、电视、洗衣机、沙发、元宝,一应俱全。这些纸活要用在出殡行列中,到人下葬时在坟前用火焚化,给死者带到“阴间”享用的,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与祈愿。

据所调查村庄上的一名红白喜事的“忙人”(指办事人家请来专门负责管理所有事项的人)介绍,在农村的丧事期间,要搭台子演戏,乐队鸣奏,把逝者尸体停放好后,在尸体前面支几张条桌或长木板,上面先铺上白纸或黄纸,然后依次摆放好所有纸活,把纸活在灵堂摆好后,在灵堂前方棚口杆上横拴一条线绳子,要挽挂好四条或八条白纸竖写的吊联,中间挂葫芦吊子,在棺罩上扎的纸活主题一般为人或动物,目的就是为了取悦于鬼魂,庇佑和安抚生者。而这些纸活一般是老年人逝世后的当天,由逝者的女婿花钱定做,做的越多,排场越大,在外人看来则是一种孝心与祈愿的最好的表达形式。

(四)丧葬习俗的纸扎工艺该如何传承和保护

纸被发明并大批量生产使用后,纸冥器在丧葬中开始被大量使用。在随葬品种方面,除了由殉葬俑演变而成的纸扎人,如金童玉女、侍奉仆人,还有模仿现实生活所造的房屋楼阁、交通工具、家电等生活用品。

中国自古就有厚葬之风,尤其是齐鲁之地民风重礼重孝,因此,在山东民间葬俗中,焚烧纸扎品表示礼孝的风气也就殊胜。殡葬活动中使用的纸扎,因为它是较为迷信的一种祭祀方式,它与当今社会主流的革新除弊的移风易俗相违背。最近几年,丧葬祭奠中的迷信风俗,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趋势愈演愈烈,在一些城区的花圈店、冥品店、冥品一条街上,纸扎的奔驰汽车、欧洲别墅、笔记本电脑、总统套房甚至保姆、保镖、二奶和狼狗,都成了畅销的祭品。我们中华民族一向重视民族文化,亲人离去,举行一些悼念活动和仪式,寄托哀思,本来无可厚非,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与悼念和寄托哀思的初衷背道而驰,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过于粗俗化的丧葬祭奠文化,不仅从根本上背离原本所附有的精神层面,还会助长奢侈攀比之风。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纸扎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或许它也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人们通过使用纸扎所表现出来的丧葬文化的传承,却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而丧葬礼俗及依附其上的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变革,可以反映文化与时代的变迁。

在我参加的姥爷的葬礼中,就曾亲眼看到,那些花费几万元的纸活在短短不到几分钟之内就化为灰烬,不禁觉得有些浪费和惋惜,这种做法不但浪费、危险、影响健康,又污染空气。为避免这种社会风气,当今社会倡导发扬文明节俭的丧葬文化传统,但是传统民俗的改变和流失,势必会导致一些相关行业的减弱。

众所周知,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风俗必须靠生活中的广大民众的传承和实践才能延续,但一些不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终究会被淘汰,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好像遗失了,但可能正以另一种形式吸引人们继续参与,延续下去。所以烧纸扎这种做法,也会慢慢改变,看看现代人所烧的纸扎品,都是在紧跟时代进步的,这些形式上的部分可能不同,但心意不会因此而消失,缅怀已故亲人和美好祈愿的价值观,也不会因为形式上的改变而荡然无存。

总结:

鱼台是个小地方,老砦镇更小,刘寨、李集、王庄更是小中之小,但是民俗越是在小的地方反而保存的越完整,丧葬礼中纸扎工艺所其中蕴含着的无尽的民俗宝藏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传承。

通过这次调查,我的收获颇多,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准备工作不太充分,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所到地方,有些方言听起来比较困难。希望下次有所改进 。

参考文献

[1]黄清泉:《谈民间纸扎艺术的文化价值》,《湄洲日报》,2008年第9期

[2]潘鲁生:《民俗“纸扎”之源流》,《中国文化报》,2006年第4期

[3]李新华:《山东丧葬纸扎工艺的形态及其开发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