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4-04-21 14:55:28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3-02

中国人口众多,老龄化进展非常快,骨质疏松症是导致骨痛骨折及因骨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潜在的、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现已跃居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1]。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平谷区医院通过健康体检中的106位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进行骨密度测定 614人,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66人,年龄40~80岁。106人骨密度检测是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体检者非受力侧前臂远端桡尺骨三分之一处骨密度,其辐射剂量低,扫描速度快,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2]。

2 方法

2.1 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知识、认知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3]大多数人对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因素和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Haines等[4]的妇女调查发现,很少有意识到骨质疏松问题者。由于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骨质疏松是中老年疾病,殊不知,如在20岁之前,当骨量处于迅速增长期时进行干预,则能增加骨峰值,有利于延缓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前,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多针对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以致许多早期尚未出现严重症状者延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机。因此,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应扩大到学校和社区,从而引起社区的广泛关注,认识到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2.1.1 生活方式的指导:调整生活方式,包括营养、运动、晒太阳等。进行适当的运动,老年人每周运动5~7天,每次30~60min,主要应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多做髋膝关节内收、外展、屈伸练习。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健身操等,个人随意选择。另外,抗阻训练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的效果已经肯定,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阻力训练(握拳、上举、抬膝)每周至少2天,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坚持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合成体内所需的维生素D。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减少碳酸饮料及咖啡的摄入。特别女性吸烟可使女性绝经年龄提前,吸烟可加速雌激素灭活和分解,引起器官损害可抑制钙与维生素D的摄取。酒精可抑制肝脏合成和活化维生素D,进而影响钙的吸收。过量喝咖啡和碳酸饮料均能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5].

2.1.2 适当补充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维生素D。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388.8mg,其中城市438.6mg,农村369.6m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钙摄入量为800~1000mg,怀孕,或老年要求更高,为1200mg。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关于钙剂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指出,钙剂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元素钙含量高;钙源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有充足的临床研究证据;服用方便;性价比高。中国居民钙摄入远远不足,应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尤其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摄入钙量为1500mg,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含钙量多的海产品和蔬菜。改善饮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不挑食,终生足够的钙摄入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

2.1.3 预防跌倒、坠床,减少骨折。如教育老人避免在雨雪天外出,浴室里面有防滑措施并有人陪同,跨越楼梯应小心,避免乘坐无扶手的公共汽车及电梯,下蹲时腰背挺直,避免举重物必要时用腰围,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等.

2.1.4 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有助于提高神经反应的灵敏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骨折发生机会。

2.1.5 药物指导:合理用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绝经后的妇女有一段骨密度快速下降时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雌激素,有助于防止骨密度快速下降。婴儿期、青春期适当补充钙剂,钙在体内吸收必需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可以通过日晒在体内激活,也可通过适当补充鱼肝油来获得。

2.2 家庭访视教育 对一些依从性较差的病人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健康指导,引起重视,达到目的.

2.3 电话询问或咨询 要对病人定期进行电话咨询,查询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其依从性.

3 体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与遗传、环境、营养、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除遗传外,其他因素均为可控,通过合理调整,不但有利于生命前期最佳骨峰值的获得,而且有利于生命后期尽可能减少骨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迄今尚未发现完全有效的方法重建已经疏松的骨质,只能使骨小梁增粗、增厚,小孔得到修补,但不能使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因而骨质疏松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和现实。通过近一年对106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教育及追踪,再次进行骨密度测量,80%以上的患者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预防是目前唯一经济有效的降低骨疏松症发生率的手段。因此,要强调预防,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每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尽早采取防治对策,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朝霞,Liu Zhaoxia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J]. 骨质疏松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2010,01(9)

[2] 徐黎,贺良,李瑾,等.放射吸收法测量指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6):404.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04

随着人寿命的增长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作为老年重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的疼痛、骨折等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随上升趋势。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健康教育,它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2]。因此要在社区老年人口中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无表现,后期全身乏力,肌力下降。怕冷、疼痛(主要是全身骨骼疼痛及不适,以颈、肩、腰、背的疼痛及不适为主,依次是膝关节、手指、前臂及上臂疼痛)。身高降低>3cm,驼背,不明原因掉牙。轻微创伤后易骨折,常见部位:髋部、椎骨、腕部,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

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感觉周身筋骨酸痛、乏力、驼背、骨关节变形。轻者会使老人活动起来力不从心;重者可发生骨折,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住院费用和保健费用高:因疼痛求医,看医买药或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医疗费用而增加经济负担。

心理影响:骨质疏松对老人的心理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摔跤、骨折,使老人的活动都受到限制。

精神压抑:目前医学条件还缺乏有效办法帮助已患骨质疏松的患者逆转已经疏松的骨骼。因此,使老人背负较重的思想包袱,心情抑郁,缺乏生活热情。

骨质疏松的预防

营养与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证适宜的营养,摄入充足的钙。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骨头汤、鱼虾类、蘑菇、绿色蔬菜等。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老年人应经常到户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舞、步行、太极拳等,让老年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且戒烟限酒,不饮浓茶,低盐饮食,保证睡眠,防止跌倒。

合理用药:目前已有许多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种基础疗法。1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是睡前与餐后1小时。临睡前补钙就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活性钙宜早上空腹,服后多饮水,与钙剂不能同时服用。但这些远远不够,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治疗。理想的治疗药物必须具备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方便。

运动疗法:应经常到户外活动,运动至少半小时,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运动是补钙的最佳方法,运动可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健康教育

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要帮助老人掌握骨质疏松卫生保健知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肠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导致骨矿化能力降低。引起骨软化、骨脆性增加。因此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酸奶、乳制品、豆浆、鱼、豆腐、木耳菜、香菇等。进行合理运动,单纯补钙而缺乏运动,补钙效果不佳,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因此适度的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率。另外,老年人要多晒太阳,每天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较弱的时候,如紫外线强烈,最好选择在树荫、房檐下的地方。如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健康观念,这对降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和预防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 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 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 因而骨的危险性大为增加(WHO定义)[1]。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活动, 其目的是使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郑州人民医院自2012年1~12月住院的9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9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36例, 女性56例。年龄65~8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28例, 以下64例, 均具有正确的表达能力, 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 取得了患者的配合。

1.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医护人员讲解与演示、 健康知识讲座、病友间的交流经验、发放宣传手册、阅读科普书籍、社区保健服务、固定电话咨询、医护随访等多种形式。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 1 心理疏导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虚弱、腰背疼痛导致活动受限, 和周围人联系少, 加之环境陌生, 很容易产生孤独、失落、心情抑郁等。长期的抑郁状态可以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使得抑郁症患者骨密度降低[2]。因此, 在接待患者时要态度和蔼, 热情大方, 向患者介绍周围环境、医护人员, 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 2 饮食指导 老年患者多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提供的饮食要美味可口、易于咀嚼消化吸收。多食绿色蔬菜、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等, 以促进钙的吸收, 增强骨密度。忌常饮浓茶、咖啡, 戒烟戒酒。

2. 3 适当运动 适当规律地运动锻炼是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的最佳方法[3]。运动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根据老年人个体差异, 可选择步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应避免剧烈的、有危险的运动。规律的运动可帮助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多晒太阳可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 对预防跌倒、减少骨折的发生很有帮助

2. 4 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 按医嘱选择合适的补钙药物、维生素D、降钙素等综合治疗, 向患者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 减少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机会。服用维生素D 时, 不可同时食用绿叶蔬菜, 以避免形成钙螯合物而减少钙的吸收。并向患者说明性激素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剂量要准确, 并要与钙剂、维生素D 同时服用, 效果更好。服用雌激素应定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使用降钙素应观察其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可通过书面的形式, 把药名、用法、剂量、时间、不良反应等内容写成用药说明交给患者, 以便于患者记忆, 并告知家属, 督促患者服药, 从而提高疗效, 缓解症状。

2. 5 发展与预后 骨质疏松症发展缓慢, 病程长, 被称为无声杀手, 有很多患者只有在骨折时才发现骨质疏松。目前尚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采取综合的预防治疗措施, 能延缓甚至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3 评价的方法

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和患者出院前分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内容包括心理情况, 用药知识、饮食情况、休息和运动、发展及预后等10种情况, 了解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出院半年及1年后各做一次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由主管护士发放调查试卷, 发放92份, 收回92份, 回收率100%。

4 结果

4. 1 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掌握内容 实施前 实施后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骨质疏松概念 29 32% 87 95%

诱发因素 20 22% 85 92%

症状与体征 38 41% 85 92%

饮食控制 35 38% 86 93%

运动与康复 30 33% 86 93%

药物及副作用 25 27% 84 91%

相关检查内容 30 33% 92 100%

并发症的防治 34 37% 90 98%

心理调适 35 38% 89 97%

复诊标准 23 25% 88 96%

4. 2 患者遵医行为 经调查显示, 出院6个月内患者完全按医嘱综合治疗的有88例, 占96%。一年内完全按医嘱综合治疗的有82例, 占89%。

5 讨论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病程长, 预后差, 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 并且目前世界上尚无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健康教育, 能帮助患者掌握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延缓或阻止该疾病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4

骨质琉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低下,骨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二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和骨质,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典型的临床表现以疼痛、脊柱退行性变、脊柱畸形和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为突出,常引起患者脊柱、四肢功能降碍、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因此,早期预防和正确合理的健康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 早期预防指导

老年人大多认为人老了“骨头硬了”就容易发生骨折,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治疗办法,就在思想上轻视此病。因此要指导老年患者加强医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不仅可以预防,而且可以延缓发生甚至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更要让他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比治疗更为重要从而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2]。同时嘱老年息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外伤、跌倒,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定期体格检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延级和阻止骨矿物质的丢失,提高和维持骨矿物质含量,延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 心理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大部分都遭受疼痛、畸形及功能丧失。这些都深深地影响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质量,许多心理问题与疾病本身紧密相连,包括疼痛、焦虑、沮丧、失眠、活动受限。因此,应耐心向患者介绍骨质疏松症的保健知识,提供治疗效果较满意的病例,增强患者面对疾病意识,同时,做好亲属思想工作,尽量抽出时间精力照顾患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3 生活护理指导

3.1 室内护理指导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床铺平整、整沽,宜睡硬板床,床垫柔软,腰下垫一软垫,遇到天气潮湿时,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空气干燥。清除地面上的杂物保持老人活动空间的地面上清洁干燥。避免老人在雨天、下雪天外出。浴室地面要有防滑处理,并有足够的照明,鞋子要舒适、耐磨、防滑。不要干重体力活动,不举重物,外出跨越台阶应小心,乘坐汽车要扶稳。下蹲时腹背要挺直,防止摔伤、碰伤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3.2 室外活动护理指导 阳光中紫外线有促进维生素的合成作用,而维生素可促进钙吸收,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体育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一般可采用简便易行、积极有效的锻炼活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健身操等,锻炼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以锻炼后自己不疲劳、心脑肺功能可以耐受为原则,不可急于求成,应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以此达到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专家指出,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包括肌块的质量和肌力)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因素[3]。

3.3 生活方式指导 说服老人改掉不良嗜好,应戒烟避免酗酒,少喝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等。老年人保持了多年的生活习惯,一下戒掉并非易事,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说明其危害性。如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出,酒能干扰维生素的代谢和加速钙的排出等,说清这些不良嗜好对人的危害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以取得老年人的合作主动改掉不良嗜好。

4 饮护理指导

4.1 钙的摄入 膳食的合理结构钙摄人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中充足的钙摄入对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非常有效的。乳制品、小鱼、肉、豆类以及蔬菜等含有丰富的钙质,但并非所有的食物中钙质都可同样地被完全吸收,食物种类不同,吸收率也不同。据有关报道:乳制品吸收率50%,小鱼钙吸收率为30%,蔬菜为20%,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吸收率比其他食品都高。笔者测定了有不同喝牛奶习惯的人骨密度,分为每日喝牛奶、每周喝牛奶、完全不喝牛奶。结果显示,完全不喝牛奶的人骨密度较低,每日喝牛奶的人骨密度较高。老年人钙平均维持量为10 mg/kg,通常补钙量为1000~1500 mg/日,饮食合理且菜肴荤素结合好的老人比偏食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老年人要坚持喝牛奶,多食豆制品、蔬菜、水果、鱼、虾等。

4.2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缺乏时将影响钙在胃肠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缺乏时还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钙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含较高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内脏等人体内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日光照射,故要保证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一定时间接触日光。老年人若缺乏日照以及摄人和吸收障碍致维生素缺乏,应补充400~800IU/d。维生素D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可降低跌倒的危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维生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检测血钙和尿,酌情调整剂量。

5 药物指导

目前,治疗药物有维生素D及活性代谢物,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等[4]。对需要用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合理用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并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总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疏松”改变并可伴有骨折的一种疾病[5]。由干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提高,长寿老人数量迅速的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也随之增加,因此应做好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张燕晴.健康教育应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18(2):18.

[2] 钟杰琴,戴惠芳.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护理体会.湖南中医杂志,2004,20(5):44.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其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中国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占全国总人数的6.6%,而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远远低于高血压、糖尿病。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知晓率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和的重要方法。现对社区200名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进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有进一步认识,大幅提高了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有重要作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200名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讲座,在健康教育前后对社区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的相关问卷调查。其中男82例,女108例,年龄50~85岁,有骨折史8例,156例有不同程度的周身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无任何症状4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65例,小学102例,文盲33例。

健康教育方式:由社区医生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危险因素、防治及饮食调理等方面进行讲解,给每人发放骨质疏松教育防治宣传册和健康教育处方,会后对居民进行骨质疏松有奖问答。加深具居民骨质疏松症的了解。

结 果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危险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大幅提高。见表1。

讨 论

健康教育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有效、最节省、效率最高的手段,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居民增加卫生知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等。老年期发生骨质疏松受生活方式、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医疗保障、激素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因此,健康教育是低消耗,高效益的患者教育模式,值得在社区推广。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6

[中图分类号] R681;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092-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大[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主要提倡预防和对症治疗。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能使人们了解影响健康的行为,并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总结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本文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选择社区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年龄≥50岁的老年患者238例,其中男109例,女129例,年龄50~84岁,平均(75.2±18.7)岁。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29人,高中及中专68人,初中54人,小学49人,文盲38人。职业:干部43人,工人114人,农民57人,自由职业3人,无业21人。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健康教育

A组采用健康讲座和面对面指导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宣传资料,包括“高钙饮食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防治手册”。健康讲座的内容主要有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病因、症状、并发症、预防,包括负重运动、哪些食物富含钙和维生素D、如何补充钙剂、防止跌倒,保证生活起居的安全、健康的心理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健康教育讲座采用PPT的方式,使讲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讲座结束后,与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疑惑。B组仅发放宣传资料。C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

1.3 评价方法

在入组时,对三组患者均采用《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2](OHBS)、《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OK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3](OSES)及“骨质疏松症相关生活方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调查,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共有26道题,答对为1分,答错为0分,满分26分。《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由7个分量表组成,包括易感性、运动的益处、严重性、摄入钙的益处、运动障碍、健康动机、摄入钙的障碍,每个分量表又由6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评分为:很不同意为1分,不同意为2分,中立为3分,同意为4分,很同意为5分。每个分量表中各个条目得分相加为分量表得分,总得分为分量表得分的总和。《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由运动效能和钙效能两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6道题目,每道题目评分方法:完全没有信心为0分,完全有信心为10分,患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从0~10分之间的数字,乘以10为此题得分,最后总得分为总分除以条目数,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内教育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三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行×列卡方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健康教育前后各量表调查结果

A组和B组健康教育前后OKT、OHBS、OSES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C组两次评分,差异不明显(P > 0.05)。三组间健康教育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健康教育后各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三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健康教育后,三组各项生活方式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或< 0.01)。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老龄人口逐渐增加,骨质疏松成为公众健康的新的负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生理性老化的正常过程,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当钙吸收过低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摄入奶制品、钙剂、豆制品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质代谢、加强骨的承受增强,增加骨密度[4],运动主要通过调节神经和内分泌而影响钙的代谢平衡[5]。另外,运动可以增加人的食欲,从而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D 等的摄入,也能发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年龄>60岁、身材瘦小、女性等均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6]。老年骨质疏松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方法。

有研究显示,社区老人普遍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知识缺乏,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意识较弱,部分老年人虽然有一定的预防意识,但是存在误区,如不了解散步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较弱等[7]。知识是影响老年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与健康信念等其他的因素一起,调节老年人的健康行为。社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严重性、摄入钙的重要性、运动的益处、影响摄入钙的因素等认识不足,健康信念不足,也影响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效果。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国外已经制定了多种关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评价量表,包括《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文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在发放宣教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讲座、现场答疑、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获得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发放宣传材料。C组未给予健康教育,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差异不显著。老年患者一般记忆力下降,因此,采用通俗易懂、生动的讲座可以使患者更容易记住诸多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而现场答疑、面对面交流,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老年患者的疑问。每个患者可能关注的问题不尽相同,现场答疑能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各种健康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虽然B组患者仅采用发放宣教材料的方式,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健康教育效果,其第二次调查问卷评分也优于健康教育前。C组患者第二次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评分优于第一次,考虑在进行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时候,与患者也会关注一些相关的问题有关,但前后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生动有趣的、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没有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分层研究,因此,对于不同年龄层次、职业、教育背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丽,李文源. 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10,17(5):17-20.

[2] Kim KK,Horan ML,Gendler P.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Osteoporosis Health Belief scale[J]. Res Nurs Health,1991,14(2):155-163.

[3] Horan ML,Kim KK,Gendler P.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osteoporosis self-efficacy scale[J]. Res Nurs Health,1998,21(5):395-403.

[4] 刘潞琳,王靖. 口服复方钙剂结合运动处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29(4):743-745.

[5] 王友成,陈俊红. 运动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影响[J]. 中国初期卫生保健,2008,16(8):61.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7

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和加速进展,却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据2012年北京地区体检统计社区居民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1],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总数已跻身全球第5位,在常见疾病中位于第7位[2],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3],造成因病致贫致残,危害着广大民众身体健康,降低了中老年人生存质量;患者随着出院时间延长完全遵医行为越差[4],所以社区医院对骨质疏松症防治干预工作已成为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区护士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高危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遵医率提高,改变既往生活陋习,具有健康行为,预防骨折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现阐述如下。

存在的问题

患者知识欠缺、遵医率不理想;社区护士知识老化,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医护患沟通不畅和协调能力是日常工作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

患者的知识欠缺,遵医率不理想: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高龄、认知能力下降对疾病认识不够,有些患者甚至认为驼背、身高缩矮、腰腿酸痛等是人到老年后的自然现象,并非疾病,不重视;由于骨质疏松症状的缓慢出现,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机体功能差、营养缺乏、肌力减退一旦发生骨折经受身体和精神痛苦折磨,又极易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另有一部分患者在遵医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使得遵医率较不理想。

社区护士知识老化和缺乏:社区护士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与临床诊疗进展有较大差距,对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骨密度的意思,饮食中营养素供给比例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严重后果及流行病学意义等没有完全掌握。医护知识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继续教育仍以课堂应试教育,没有联系临床实际。护士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脱离和不符合社区患者的需求,并且面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仅能作简单的解答,甚至文不对题;有些疾病相关知识不如老患者掌握的详细。

社区护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亟待提高:健康教育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节省,效率最高的手段[5]。社区护士在面对不同年龄层次、民族、文化水平的患者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均略显不足,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着不自信,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其职业素养、心理素质亟待提高。社区居民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处方、戒烟限酒、减肥等健康教育时个别不配合,对护士的工作不重视、欠尊重、缺信任。

社区护士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有待改善:社区医护患沟通不畅,护士对各个年龄层次、文化水平、民族的患者不能灵活应用沟通技巧,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文化与宗教的尊重,社区居民采集信息与传播知识不顺畅,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在争取广大社会支持方面特别是单位领导的支持时,协调能力欠佳,开展健康讲座和社区康体活动困难。

解决对策

强化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遵医率:骨质疏松症患者及社区高危人群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往往在家自己实施,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协助。社区护理干预中要注重指导家庭成员认识到疾病的严重危害,认识到患病与生活行为相关,如缺少运动、肥胖尤其是饮食结构有关。如能遵从医嘱服药,执行合理饮食控制、科学地运动或改变生活方式等医嘱,才可有效控制疾病,有质量的、幸福的度过晚年。社区护士主动上门送医送药,入户传播骨质疏松症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预防常识。要在社区内开展健康讲座,最大限度地普及防病治病知识,帮助患病个体及高危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改变既往生活陋习,具有健康行为,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遵医率得到改善;提升了对社区医院信任度。

社区护士加强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作为健康宣教者,社区护士除掌握疾病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预防医学、心理学、营养学、教育学、行为学、传播学等方面,并不断加强业余学习,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积累的经验,指导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调节饮食营养、指导康复锻炼、进行心理咨询等,满足社区民众对骨质疏松症防治及保健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要在社区内最大限度地普及骨质疏松症知识,贯彻“三级预防”方针,帮助患病个体及高危群体树立健康观念。

社区护士提升职业素养、心理素质:社区工作要求社区护士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话语和亲切的微笑面容接待病患,创造愉悦、安全、可信赖的氛围,中老年居民对护士的举止、言行和服务态度极为重视。社区护士常常处于相对独立的、护患面对面的工作状态,经常遇到紧急事件,要培养面对各种突况临危不惧,具备一定应变的能力,对潜在的问题有预见性,保持稳定的情绪,迅速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并措施。

掌握沟通技巧:社区护士对社区高危人群、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时经常动员健康教育对象共同参与,要课前充分准备;针对不同年龄、病种、民族、文化和智力水平,交流时注意提问方式和语气,沟通中学会倾听,配合有效的肢体语言;注重反复性,要与社区居委会、单位离退办、老年大学等紧密合作,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取得社区居民的好感和信任。良好的语言修养可以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改善医护患之间关系,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地位,从而让对方从心理上接纳,使社区护士涉及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前在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社区医疗得到重视和加强,但社区护理体系仍需健全,通过对社区护士涉及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实施中所的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教育的经验教训,探索对策并将改进措施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有强化职业岗位培训、医学继续教育、护理心理知识的学习和访谈技巧训练,不断提高社区护士的能力培养、知识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医疗服务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患者和高危人群增加卫生知识,改变不利生活行为,保证社区护理干预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鑫,刘波,刘辉,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中医正骨,2012,24(3):193-195.

2 薛延.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流行趋势与研究方向[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299.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8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我国发病人数已逾1亿,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位“国际骨质疏松日”。我国目前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十一五”期间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指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情况下,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此时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2型: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者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分为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的功能包括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和参与钙、磷的代谢。骨的代谢活动受到神经、内分泌、饮食习惯及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骨组织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骨生成与骨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如果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吸收增多,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较大的内分泌因素有:

1 甲状旁腺激素,使骨细胞溶骨作用加强,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使血钙升高。

2 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对抗甲状旁腺激素,减缓骨吸收。

3 生长激素,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加速骨形成。

4 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激活骨形成因子,对抗甲状旁腺激素,增强降钙素分泌。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高发病种,典型的症状是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胸廓变形导致呼吸困难,而最大的危害是极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1 中国专家推荐的诊断标准分为以下两部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选用:

1.1 标准差法:①BMD(髋骨骨密度)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个标准差之内为正常;②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2个标准差之内为骨量减少;③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标准差以上为骨质疏松症,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1.2 百分率法:①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1%~12%为基本正常;②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13%~24%为骨量减少;③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2 骨质疏松患者的三级预防措施

2.1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

2.1.1 首先要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必须摄取足量的钙和合理的营养,因为合理的平衡膳食和科学烹调可以有效提高钙利用率,避免进食高盐及高动物蛋白饮食,同时要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咖啡、可口可乐,减少尿钙和粪钙的排出。

2.1.2 坚持适量的负重运动,如游泳、跑、跳、体操等,以加强骨骼和肌肉的锻炼。

2.1.3 要减少骨量的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尽早识别并加以纠正。

2.2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因此老年人每年定期监测骨密度,以及时发现低骨量,并加以干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2.3 三级预防-综合防治

以综合措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肌力和反应力,提高其平衡和反应能力,防止骨折。老年人不要参加剧烈活动,不要举重物,避免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碍的地面行走,穿舒适而耐磨的鞋,尤其天寒地冻,更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外伤,防止骨折。加强及时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已丧失劳动力或致残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

3 预防和护理指导

3.1 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宣传骨质疏松症的一般知识和治疗预防要点,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及日常饮食调养,使患者对该病有系统的了解。取得患者的合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3.2 合理膳食: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首先应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合理膳食搭配。对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强调补充足够的钙,特别是饮食钙尤为重要。保证每日摄入钙的标准量在1000~1200mg以上。防止夜间骨质丢失,可嘱患者睡前饮牛奶,为防止便秘,酌情增加水果、蜂蜜等的摄入。指导患者选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低脂或无脂牛奶、酸奶、深绿色蔬菜豆类和豆制品、虾皮等。服用钙片时应避免同时食菠菜,因菠菜会与钙形成复合物而影响吸收。

3.3 功能锻炼: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体育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一般采取简便易行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散步、慢跑、或健身操等户外活动。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以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3.4 合理用药: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钙剂、维生素D及衍生物、中药治疗等。在各种药物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以防不良反应发生及药物中毒,并且不论使用何种药物都必须补充钙剂。补钙坚持1年以上,才有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女性20~50岁需1000毫克/日,50~60岁(绝经后)需1000~1500毫克/日,>65岁需1500毫克/日,男性20~50岁需1000毫克/日,>65岁需1500毫克/日。补钙过多还可引起高血钙,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故服药1个月后应检测血钙浓度,以后3~4个月定期测一次。补充钙制剂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和磷元素。钙磷比为1:1~3:2。适量补充维生素K,它有助于骨钙的沉积。

3.5 自我防护:骨质疏松患者骨骼松脆,易发生骨折,所以必须防治滑倒、摔倒。避免在雨雪天气外出,外出有人陪伴,挽扶。浴室地面有防滑设施,并有足够的照明,跨越台阶应小心,乘坐汽车要扶稳,下蹲时腰背要挺直,避免提重物,上下楼梯扶扶手,借助手杖。

4 预防OP健康教育内容

4.1 预防OP的整体策略包括:年轻时建立骨质,增强骨库;成年和老年期间保持或减少骨质流失,特别是女性更年期后;老年人特别注意饮食,增强体力,防止跌倒;保护骨质不是一时兴致,需要一生的坚持。

4.2 预防OP要有完整的计划

4.3 均衡饮食,保持适当体重多吃钙质食物,如奶类(1ml牛奶=1mg钙)、豆类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肝脏等。有利于补充钙质和骨质的贮存。

4.4 经常运动,保持良好姿势适当的负重运动给骨骼应力刺激,刺激骨生长,防止骨质流失,而且适宜的运动能加强肌肉能力和反应力,减少跌倒的机会。运动要安全、有效,多做户外行走、慢跳、伸展运动,避免做弯腰、抬物等动作。

4.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过度喝酒及吸烟对骨骼有害,引起骨质的流失。因此必须戒酒、戒烟。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老年骨质疏松发病后,患者很容易出现骨折症状,这也是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疾病[1],这种疾病病情发展非常缓慢,再加上患者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不能够对自己的病情引起重视,因此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加护理干预指导工作开展,全面提升健康护理指导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每组各35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4.22±12.01)岁。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方式。

1.2.1出院后半个月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选取图片、视频等结合方式[2],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讲解,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疾病的病因、危害以及常规预防护理方式加以说明,使得患者能够加以重视。

1.2.2出院后30 d 给予患者健康科学的饮食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为患者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饮食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主动了解和认识的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做到戒烟戒酒,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同时适当的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肉类、绿色蔬菜等食物[3],加强户外身体运动锻炼,有效促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1.2.3出院后45 d,加强运动管理 根据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骨折康复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的一些运动习惯等,能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护理方式,使得患者在出院后加强身体锻炼,改善身体素质,提高护理疗效。

1.2.4出院后60 d 结合实物、图片等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骨折用药习惯以及常规的一些注意事项,能够加强对维生素、钙铁锌等吸收,同时需要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以及服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能够及早加强认识,比如固邦需要在每天清晨早餐前半小时,空腹温水送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食道溃疡症状。对于需要多次服用药物的患者,需要对药物剂量、用药方式、药物注意事项等引起重视,加强认识和理解,有效提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保证安全用药[4]。

1.2.5出院后75 d,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得其坚持按照健康教育方式指导护理工作开展[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x±s),P

2 结果

2.1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大小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大小分别是(26.29±5.18)分、(25.46±2.92)分、(91.28±1.74)分以及(93.55±1.50)分,和对照组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大小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大小结果分别是(76.29±4.19)分、(79.46±4.92)分、(80.28±2.74)分以及(79.55±3.50)分,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施干预操作,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患者的病情状况,能够加强交互式、一对一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开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指导,从患者出院前到出院后能够实施延续性护理,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式,加强认识和理解,有效提升临床医护疗效。

参考文献:

[1]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1667-1669.

[2]徐文婧.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17-319.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例10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73-02

女性40岁以后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大大增高。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25%[1],其中腰背酸痛、骨痛及骨折等骨质疏松症状直接影响了其生活质量。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无症状,往往发生骨折后才得以重视,故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防治知识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症的疾病认识、防治知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年龄40-60岁,近半年内有月经紊乱表现如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等,无严重视力、听力障碍和精神疾患,无严重下肢和心肺疾患,自愿参与本研究。

1.1.2 排除标准 已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患,长期服用其它有关治疗药物不能停用,近六个月有骨折史,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不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抽取珠三角500名符合条件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被调查者须完成骨质疏松症调查问卷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

1.2.2 调查方法

1.2.2.1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图 根据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不同问题和需要,结合教育目标,制定出健康教育路径图,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参照时间、教育项目(包括饮食、运动、疾病知识等)、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口头讲解、以身示教、健康教育单等)、效果评价、实施者签名等几部分,设计成表格,设备注栏,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增添教育项目,使路径图更加实用、完善。

1.2.2.2 编写健康教育单 根据个体不同情况,查阅、参考相关资料,编写健康教育单。根据路径图内的教育项目详细写出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其目的意义,达到通俗易懂、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1.2.2.3 健康教育实施 对照组只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对于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路径图依次进行。健康教育单发到围绝经期妇女手上,主动引导其阅读健康教育单,强化其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定期的进行电话追踪、上门随访。

1.3 效果评价 对调查者进行半年干预,分别于3、6月比较两组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

2 结果

六个月后,两组妇女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3.1 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能够规范宣教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从而有条理、有系统的对围绝经期群体进行健康指导[2]。路径图作为施教的提示项目,宣教者在实际操作中,全面掌握教育单的内容,防止了一次性将过多内容灌输给受教者,而其什么都不知晓。健康教育单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起到帮助理解和记忆教育内容的作用,结合路径图的教育项目,依据时间顺序,进行多形式宣教,并适时效果评价,反复进行,这样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受教者不论是疾病一般知识还是预防保健常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自愿接受、寻求更多的相关防预知识,因此,受教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3.2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骨质疏松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3]。我国目前40岁以上骨质疏松发病率达到了16.1%,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疾病在于预防,而预防骨质疏松症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4 5]。规范化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更能提高受教者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依从健康教育内容改善生活方式及习惯。通过规范化健康宣教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情操陶冶,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心理症状,改善她们的心理功能,使其乐观积极面对生活,激发积极的应答效果,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此外,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受教者自愿、主动接受补钙、饮食和运动这三大骨质疏松症预防方法,进行慢跑、太极等有氧运动,饮食富含钙、维生素D等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不但能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更能降低患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降低致病率、致残率,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周番梅,欧阳富莲.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70-71

[3] 白颖,焦卫红,曹敏等.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作用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11)

[4] 张燕晴.健康教育应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77-178,84-85,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