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2 15:59:03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1

高考地理复习中,一轮复习格外重要,它是对考点的一次全面扫描。一轮复习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考纲把知识归纳整合,形成体系。高考命题具有“知识抽样,能力覆盖”的特点。为此,我认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狠抓基础,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比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等。下面本人就如何做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研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认真学习能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从以往的重庆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来看,一方面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理解问题的基础,考查了正确填绘图形的地理技能,实现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通过这些解读对地理一轮复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高考大纲,对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对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必须做到胸中有数。好钢用到刀刃上,要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避免走弯路,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二、抓好地理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复杂繁琐,同时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因此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在高考地理的第一轮复习中要以目标为导向,突出大纲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实现复习过程的动态化。而且还可以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复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个人在地理知识点上的弱点和不足,学会将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这对于学生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对核心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适应高考试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在进行高考一轮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不同单元不同章节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在构建知识网络时,特别注意的是,重视概念原理规律的复习。首先要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研究概念的适用范围,最后联系实际,利用概念作出判断推理。比如“气旋”概念,首先分析它的本质属性:是在等压线闭合的低气压区,由水平方向空气旋转运动,垂直方向空气上升运动形成的立体空气漩涡,在闭合等压线形成的低气压区才会形成气旋。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分析,要注重使用范围,形成原因以及原理的多角度应用等方面。如:“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然后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反气旋型的,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气旋型的。只有这样还不行,还要注意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和南半球的南极环流,这样既掌握了一般规律,又能理解个别区域的差异,进而分析洋流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规律,而且可以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重视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地理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叙述的地理事物图像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始终把图表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特别是在一轮复习中,要善于抓住地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深层次挖掘教材插图的隐性信息,形成图像分析的基本过程、方法。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类地理图表素材的常规阅读与训练,要求学生实现图文、图图、图表的熟练转换,并能综合归纳出图表地理信息,使地图既成为地理解题思维的源头,又成为地理解题思维的路径或归宿。

五、加强社会热点和案例的复习教学

考试大纲强调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新课改理念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及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会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而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这些新的理念和特征,都应该足以引起我们对地理复习指导的重新审视,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把热点焦点问题回归于教材,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焦点问题,尽可能多地将地理知识内容落实到案例素材上,最大程度地使用图表、数据、文字资料等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素材的分析,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并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六、结束语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性复习,具有内容复杂、时间长等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突破重点、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2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往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地理比较法被提倡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地理比较法

地理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与其自身类型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还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与概括性,使学生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增强学生在高中地理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地理比较法涵盖的内容很多,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如仅大气相关内容就应用了21次地理比较法,可见地理比较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方法

1.类别比较法

由于对比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类别比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异类比较。如,在气象讲解中,教师就要将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上的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直观的比较方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

2.概念比较法

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概念本身抽象性强,很容易使学生记混,因此,教师应将相似概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增强学生的认识。如,在气候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比热带与亚热带季风特点,并让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图表比较法

图表是地理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与记住知识,如,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珠三角一带农业区位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区位示意图,为学生展现两个农业区位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在东北地区每年只能进行一次农业种植,水稻种植面积较为有限,而珠三角一带的农业区位可以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种植,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阔,这样学生也会了解到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因素。

4.专题比较法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应以某一综合点入手,实现专题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比较法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在学习过农业类型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水稻种植区与放牧业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等,并将这些研究结果通过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以便深化学生理解。

三、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分类等方式实现教学,但在应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之所以要应用地理比较法,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比较法的同时,让学生正确运用与习惯使用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比较法对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如,在气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比较法了解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季候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比较法的作用,在日后的知识学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掌握更多学习技巧。

2.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教法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综合性教学活动,它能够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与推动,所以,在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可以将小组教学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间讨论实现地理教学,通过小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还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晰学习内容异同点,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归纳分析法应用到教学中,如,在学习四大渔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与探讨四大渔场分布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可以将直观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现阶段,很多高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图像进行教学,如,在洋流流经区域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像来完成,用红蓝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暖流与寒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寒暖流分布情况,减少学生的错误理解。

3.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如,分析比较各单元主要内容,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加以区分,整理出各章要点,将这些要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地理教学意义,凸显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到,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地理比较法学习知识,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弱化地理知识难度,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共同期许。本文联系实际提出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能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搞好地理教学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3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 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 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 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5(01)

[2] 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4(02)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4

地理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引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完整的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扩展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视野,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实用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和初中地理课程相比较而言,高中地理在教学内容上更为复杂,学习任务也更为繁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以及地理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向高中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的讲解和分析时,一方面担负着答疑解惑,灌输知识的重要教学责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出发,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和水平。针对这种更为严格和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应该从自身做起,革新自身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设置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地理教学目标,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用意识,纳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还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分析和灌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

而地理比较法作为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简洁明了、科学性强的教学优势,对于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不断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反思和革新,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更好发挥地理比较教学法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高中地理教材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找出地理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比较、具有比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筛选,并且根据比较点的不同,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和纽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地理比较法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以一种更加广阔的眼光和心态、以一种类比的方法来面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而不是以传统的、狭隘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思维,对单一的学科知识进行枯燥的分析和挖掘。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和影响,在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时,习惯于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看作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采取教师逐个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点进行单纯记忆和消化,这种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地理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同时还会使学生由于积累了太多的独立知识点,而造成记忆模糊甚至是知识点理解混淆的学习状况,降低了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比较法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在向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研读和整合。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可以发现,在地理教材中的每一节、每一章基本上都可以用地理比较法进行课程教学,因此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真正认识到地理比较法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桎梏,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且将不同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以地理比较法进行沟通和串联,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地理比较学习要求,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学习和研究,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提升高中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课程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已经习惯于占据课程教学的中心和权威地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教学心态,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60-01

高中物理的教学是高中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高中物理所授课知识点非常多,有些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关联性非常的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以及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对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发现,图像法是一种很好的物理教学方法,而且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授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图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应用对策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直是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意去主动地理解物理知识。这就导致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逐渐的学生会对物理课产生一种厌烦的态度。为了有效地对高中物理进行教学,教师必须适应时代以及学生的要求,对物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运用可以被学生接受的图像法这种教学方法。下面本文就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应用方法做出一个具体的分析。

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图像法的运用进行拓展。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大多数高中所运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大屏幕上对一些图像进行直观的呈现,多媒体对于图像教学法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介,可以更加有效地深化图像法的运用。例如,在讲解电路图的时候,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运用图像法。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组实物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结束后就换一组,通过图像展示电路图。通过这种方法,一定可以把图像法大量地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其次,通过开放式课堂的实施来进行对图像法的运用。图像法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来实施,开放式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授课的内容进行探讨,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一起探讨图像的制作方法,提升对图像法运用的熟练程度。例如,在讲运动与力的关系时,就可以运用图像法教学,教师进行开放的课堂讲课,由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制作出力与物体运动时间以及位移关系的图像,进而正确地分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可以进一步把图像法带入物理课堂。

二、对高中物理实施图像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物理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学生的课业负担过于沉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些都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要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而图像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对物理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以及接受能力。所以说,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对电流、电压、电阻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理解,而通过图像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把电阻作为横坐标,电流作为纵坐标以及把电阻作为横坐标,电压作为纵坐标来清楚地把这三个数据的关系进行体现,让学生对数据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接受更加有容易,进而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6

透彻分析教材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透彻分析教材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透彻分析教材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物理学习水平。下面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一下教师如何透彻分析教材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一、透彻分析教材,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适当摒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物理知识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物理知识随处可见,运用物理知识也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比如,“摩擦力”这节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内容,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为什么呢?结合之前的知识,学生可以想到运动停下来肯定是有力的作用,而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推箱子,体验摩擦力,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实物,学生对摩擦力有了认识,也对摩擦力与什么有关有了一个思考方向。

二、透彻分析教材,采取实验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适当摒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采取实验化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弄清楚物理原理的由来,在解题过程中也更容易运用物理原理来正确快速地解题。采取实验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更透彻地理解并运用物理知识,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内容,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安装置(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打纸带(将纸带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重复3~5次。这个实验过程验证了1/2mv2=mgh,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透彻分析教材,采取合作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适当摒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采取合作化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喜欢提问某个同学,学生也基本上采取独立思考的方式,固步自封,学生不能汲取别的同学思路和学习方法上的长处,不能更快地进步。采取合作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合作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并弥补自己的不足,既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又能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比如,“曲线运动”这节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学生设定课堂目标:举出曲线运动的实例、知道曲线运动的定义、力与速度的关系以及曲线运动的轨迹。让学生通过合作,互相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有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来,在教师的帮助下解答疑问。通过合作以及自学,学生对曲线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透彻分析教材,采取拓展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适当摒弃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采取拓展化的教学方法。课堂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可能有些教师觉得课堂上教授教材以外的内容纯属浪费时间,其实不然,教师在进行知识拓展的过程中,学生的物理思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有利于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及创造。采取拓展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物理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又能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了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分别是:生活化教学、实验化教学、合作化教学、拓展化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都要建立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实践、积累,找到更多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水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一个满意的高考成绩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7

关键词 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

比较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拓展人的思维模式。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具备的相关规律及知识点,所以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需要掌握较多的概念,那么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有助于加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地理比较法的种类

(一)概念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较多的概念,其中一些概念对学生而言特别容易造成混淆,诸如气候与天气、地质灾害与气候灾害等等,所以在遇到这些容易让学生造成混淆的概念时,地理老师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加强学生对它们的理解与掌握。诸如对于天气和气候的理解,老师可以这样解释:天气是一个地方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晴天或阴天等情况,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在较长时间内所会发生的天气情况。这样的对比解释就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了。

(二)图表比较法

相对其他比较法而言,图标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材中,除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其他最多的就是图表,可以说图表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将图表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三)同类比较法

所谓同类比较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同一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将同类比较法运用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就是将一些同类别的地理规律、现象等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倍感轻松。

(四)自我比较法

自我比较法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就是对同一个地理规律或现象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来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通过对地理规律或现象过往和现状的了解来提高地理的学习,并且还能够从中找出相应的发展趋势。

二、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地理比较法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

1.结合其他逻辑方法进行运用

地理比较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等在相同点与不同点之间的了解来提高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但是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单单依靠这一种方法是不够健全的,还应该结合其他的逻辑方法,诸如综合分析法、归纳法以及演绎法等等方式,这样才能更加全面且高效地进行地理教学。

2.结合地理直观教学方法进行运用

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除了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有众多的图册、图表等,那么在进行这方面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单单使用地理比较法的话是不够有效的,因而适当地应该配以观察法、参观法以及实验法等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们,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此外,直观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从感性的方面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地理比较法的运用,是学生对地理知识感性的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地理比较法在作为老师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材的首页中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们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以旧知识的巩固来提高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每学习一段新知识,要能够将其与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中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通过比较来学习相关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材中就是要求学生们能够通过对比法来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地理比较法不但可以作为老师教学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然而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懂得怎样去运用比较法,这就要求地理老师在运用比较法教学的时候,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学会自行将新知识与所学的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要求他们能够从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予以相应的引导,这样通过老师的指导就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比较法的运用了。

(三)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地理比较法的方法论基础

高中地理的教学不但涉及到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人文与社会的领域,因而高中地理学科就属于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学科了,那么在运用比较法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就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来为其教学的方法论基础,要严格依照地理学习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完成高中地理教学的时代性使命。

http://

参考文献

[1]鄂焱.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2]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3]周云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效果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7期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8

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是应用型专业努力的基本目标。法学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其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普遍存在学生法律思维弱化、实务操作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优化实践教学机制是提高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路径。

 

一、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需要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所在区域发展需要和自身培养能力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而不能盲目跟从重点大学。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有效彰显地方高校培养比较优势,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规格,主动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多远需求的必然之路。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势,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是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需要

 

法学实践教学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形塑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更有利于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是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2〕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必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法律职业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普遍沿承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重视不够,使学生毕业后既难以与大牌法学院毕业生在专业理论、学术能力上相竞争,又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磨练才能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立足地面向广泛而多元的基层社会,顺应社会现实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强化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增强直接服务基层的能力,这样才能凝练自己特色,实现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更好服务于基层社会建设。

 

(四)推进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

 

地方法治是国家法治建设、长治久安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核心内容,而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品质就是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技能。〔3〕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度与质量是地方高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推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整体层次,促进基层社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法治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实践教学方案不合理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定位存在不明确、不切实际等问题,无法以此引领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建设。其次,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明显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下面以法学专业毕业实习为例:首先,毕业实习安排的时间短,大多为3-4个月。其次,实习一般限于阅卷、装卷、帮实习老师干些递送材料等杂活,实习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缺乏实习兴趣,觉得通过实习学不到东西。〔4〕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从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可以充分发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及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性。

 

(二)实践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不科学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缺乏连贯性,在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环节、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其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意调整安排等问题。其次,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也不科学,大多数采取类似于理论教学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轻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战化,轻视全部学生的参与,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沦为精英教学,难以起到普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较为重视高校法学专业实践作用与实施,但轻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虽然地方高校大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普遍存在目标定位模糊、零散碎片化、制度建设滞后、监控效果不佳、效果评价机制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四)实践师资队伍不适应

 

从整体来看,地方高校大部分法学专业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必要的社会与法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不强。而法律实务部门的指导老师大部分缺乏必要的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也缺乏担任实践教学方法培训。而且,实务部门的指导教师本身实务案件多,更是缺乏提供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可见,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教师存在不适应越来越重要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需要。

 

三、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高校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极为科学。其次,在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适当增加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训教学环节,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训练路径。二是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增加法律实务,法律谈判技能等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必修课之外建立理论与实践选修课模块。

 

(二)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协商、谈判能力、辩论技巧和方法、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制定规则能力,证据运用能力等。每种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方式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地方高校应科学界定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标准,针对性地对每种实践能力设置实践教学方案、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保障实践教学安排系统性

 

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应用型卓越法学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在实践能力培养标准指导下,强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规范化。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见识性实践教学、专项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并按照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化实践教学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与程序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以保障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应依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类型、培养质量标准与学生实践能力状况,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研究性教学、参与式教学、诊所教学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教学经费、教师晋升支持等方面不断健全激励机制,以促进校师重视实践教学,从教学责任和完善制度等层面加强实践教学约束机制建设。

 

(四)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一是可通过支持专任教师到法律实务挂职锻炼、参与办案、考取法律资格证书、从事法律实务兼职等方式,提高其法律实务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可通过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实践部门专家担任兼职理论教师,并通过加强其教学理论培训等形式提高其法学实践教学理论素养。其次,可建立法学专业学生校内与校外教师协作指导机制,由其共同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毕业论文选题等,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的隔离问题。

 

(六)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地方高校应在系统分析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不同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与改进指导。并以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抓住社会调查、庭审观摩、模拟审批、法律援助、实习实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健全决策与指挥、评价与诊断、信息反馈、激励约束及保障等运行系统等,协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9

【中国分类号】G633.7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系统的热门话题,学科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主要任务,加强高中物理方法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物理学科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方法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涵盖了物理学科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物理学科落实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相当多的物理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掌握知识,即学会。其实对学生来说,学会一些基础知识只是形成一种学习能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会学,即掌握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有这种会学的本事,才有可能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才能进入创造开拓新领域的更高层次。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意义

1.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能够优化物理教学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知识的学习与方法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一般需要以科学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思索,得出规律性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物理学科是物理理论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机构成。学生学习物理后,如果没有掌握物理学科包含的方法,就不算真正掌握物理。

2.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能力上。而要提升能力,必须掌握方法,因为掌握了方法,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掌握方法才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3.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英国学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在科学领域,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没有方法的创新能力培养只是空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有注重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方法教育,让学生较早接受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不久的最富创造力的青年时期发展得更好。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提炼总结,长期渗透的原则。物理学科的方法是不可能离开物理知识而孤立存在的,而是渗入到具体的知识点中。物理老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提炼总结物理方法,并不失时机地将隐藏在物理知识背后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堂课两堂课可以达到目的,取得效果的,应反复渗透,长期坚持。

2.坚持老师主导下的学生配合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大多数时候是老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学生处于配合地位,即老师应该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效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也不例外,老师处于引导地位,带学生入门,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启发下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对老师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方法教育。

3. 方法寓于知识教学之中的原则。物理学科的方法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的,而且物理方法的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应该以物理知识教学为主要内容,方法教育应该结合知识教学进行。如果脱离物理知识进行方法教育,肯定是空洞无内容的,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如果只注重物理知识的讲授,忽视方法教育的渗透,那么培养的学生就会缺少科学精神。

4. 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信息处理的主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创设特定的情景,吸引学生深层次的投入,鼓励学生在多种矛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即掌握相关方法。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途径

1. 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物理方法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高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花费大篇幅介绍物理方法,许多科学方法隐含在教材的知识逻辑体系之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长期渗透。比如,教师应该根据物理学史提供的线索,对比物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方法,对教材中用什么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用什么方法设计物理实验等等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并提炼出方法。物理老师只有充分找出物理教材中的方法,才能切实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方法教育。

2. 针对不同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不同的课程内容,隐藏着不同的方法,比如,论证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验证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探索课应注重发现法等。物理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更有效地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

3.渗透方法教育于知识讲授之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是最基本的教学目的,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讲授这些物理知识的过程,适当渗透方法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将类比方法和比值定义法引用于相似概念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方法的发展历程,在知识复习中总结方法。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方法教育势在必行,希望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师均加入这一行列,改变物理教学现状,使之更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更多的掌握科学方法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一地理教学方法例10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地理课程而言,便于教学问题的直观展现,加强对地理知识内容的分析,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将地理知识与相关案例要点相互融合,强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在本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学习任务优化设计、问题思考创设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还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故此,文章将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建议。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可应用不同的形式展开,所发挥的教学作用也不尽相同。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知识难度逐渐加深,特别针对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难题,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1]。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更新与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同时,不断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便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将地理知识形成有关的教学案例,就是一次教学创新的伟大尝试,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引用多个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相比单一的知识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高中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构建高效地理课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成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帮助学生消除认知上的障碍。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此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达到增强实效的教学作用。以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由于我国人口逐渐由西部向东部沿海区域发生转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节课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孔雀南飞的实例,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掌握实际生活中空缺的生活习惯,联想人们迁移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往东部沿海区域迁移的内在意义。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优势十分多元,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效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地理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阔学生地理学习视野的主要路径。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类型的地理规律,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实效性。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相对复杂多变,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知识内容只能浅层次介绍,针对值得探究分析的地理问题,无法深入探究[2]。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引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魅力。案例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例相互连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导向作用,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开端。高中地理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扩展延伸不同的内容,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起到辅助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选取案例内容,将案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使学生收获更多,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为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十分有限,难以切身体会全球各地的国家文化与居民特点。此时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在课下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搜索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将其引用到案例教学之中,将枯燥单一的知识内容,转变成形象真实的视频动画,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使学生通过领略世界各地的国家文化、居民特点,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实现地理教学预期目标。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开放式教学

案例内容的选编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案例内容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的选取要想突出其案例的思辨性特征,才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3]。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前精心编选案例内容,具体方法如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材更加多元化,对于一个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可应用不同的案例。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只需要分析案例内容,即可了解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材案例的应用。第二,视选取学生熟知的案例内容,相比于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大多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案例的熟知度更高,也了解其有关的背景内容。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选取耳濡目染的案例内容,加强教学案例和知识原理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角色之中,让学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识内在本质,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产业转移》为例,教材中引用的案例主要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学生理解分析的难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引用学生较为熟知的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纺织工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四、利用案例教学法,强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只是片面地“讲案例”,通过细致整合与耐心讲解案例内容,不仅与案例教学的目的相悖,还深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误区,此种教学方式和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用案例教”的效果。其中,“用案例教”主要针对以案例作为学习导向,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4]。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媒介,并非教学的侧重点,也不需要让学生多加留意和具体掌握,只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本质,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案例作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有效性的作用特点,为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地理课堂之中,激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案例内容的具体掌控,而是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迁移、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启迪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加以重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更新与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认知思想,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为学生耐心讲解地理知识,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满足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水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96.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