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文地质勘查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8 14:52:20

水文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勘查例1

1.1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定义

所谓水文地质类型区,就是根据岩层下面地下水的分布形态、地貌特点以及含水层的成因相似性即其附近的岩石结构条件等内容对地下水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使其按照各自的特点形成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地下水分布区域。

1.2水文地质类型区的特征

在将地下水划分为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区时,要使其形成一定的特色,即能够与其他水文地质类型区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一般来讲,每个水文地质类型区独特的特征应该从地下水的流域面积及水流流动特点开始分析,并对其周边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其在自身空间范围内的地下水存储与运动,以及其自我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方式和过程。

1.3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原则

从上述对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定义域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其区域的划分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原则、规律和标准而进行区分的。一般来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¹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勘查要能够与地下水的评价进行密切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类型区勘查的实际作用。水文地质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与岩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在水文地质的勘查中也要能够密切注意地质成因的研究工作。»要能够将地下含水层的各种介质类型与地质的岩性、埋藏条件以及地下水化学类型等进行密切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扩大水文地质勘查的范围。水文地质勘查区的划分要能够达到分类命名简单、便于水政管理等目的。

2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勘查要求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应该在明确了岩土工程对于水文地质勘查的要求以后再进行实地的地质勘查。继而通过勘查所得的资料,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一般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自然地理条件

在水文地质勘查中,首先需要对自然地理条件情况进行勘查和研究。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貌地形以及气象水文特征等内容。其中,气象水文特征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带的分布情况,热量以及湿润情况等。

2.2地质环境

在水文地质的勘查过程中,水文条件与地质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熟悉和了解。地质环境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2.3地下水位情况

地下水位勘查是水文地质勘查的重点项目,其勘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近年来地下水位的最高水位以及最低水位以及水位的变化趋势,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等,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对于岩土工程的建设和后期使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勘查工作。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埋深;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等;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

3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分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地下水的类型、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渗透系数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等。为了综合提高地质勘查水平,需要对地质勘查中涉及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不仅能够对水文地质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能够对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做出明确的评价,进而能够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建筑工程建设的盲目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很少有针对实际的工程需要来分析地下水可能会产生的危害的报告,这是当前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缺陷与问题,必须要进行改进与完善。为此,笔者提出,在未来的工程进行地质勘查时,至少需要从下述几点内容对水文地质进行评价:

3.1注重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的准备工作。

3.2水文地质对地基的影响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讲,地基是最重要的部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研究与地基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查中要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拙类型,查明与该地基基拙类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3加强对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在工程地质的勘查过程中,要能够对水文地质自身的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地下水勘查过程中,应该对地下水的天然存在形态和今后可能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研究,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对地下水的存在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以及使用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能够避免地下水对建筑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下水位的存在和变化情况对于每一种建筑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的时候,要能够对地下水位之上和地下水位之下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4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膨胀性岩土如果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升级所引起的,如果升降变化比较大就会导致严重的地裂灾害的发生,进而对建筑物产生较大的破坏,甚至会造成坍塌。所以在发现地下水位出现频繁升降变化的时候,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膨胀性岩土地区的勘查工作过程中,应着重对该地区的水文进行详尽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规律。只有通过对地基基拙深度的选择依据水文的地下水位变化这个原则的有效执行,就可以尽可能避免出现变形和受损。如果当水位压缩层的范围内变化,就可能会让地基发生软化现象,导致地基强度降低,就可能让建筑物发生沉降和变形,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对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给予高度重视,以避免对岩土工程产生破坏和影响。

水文地质勘查例2

1.1涵义

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不同区域的方式,主要是依据岩层下面地下水的含水层形成原因;地质地貌的特征;地下水的分布形态;岩石结构条件等。分布区域划分后,各个区域都是独立的,或者是具备相对独立性。

1.2区域划分原则

①类型区的划分,应该做到方便操作,分类命名简单,同时为水政管理服务的目的。②类型区的划分,应该结合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同时也应考虑地形地貌;透水性能;埋藏条件;含水层的介质类型等等。③评价地下水资源,可以为类型区勘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④地质成因的分析,可以协助勘查水文地质的类型。

1.3水文地质类型特征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应结合自身特征进行。各个类型区的特征性都是比较明显的。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可以分析周围的水文地质状况;地质的情况。其次,分析水流流动特点;地下水的流域面积。同时在分析的时候,应指出在自身空间的范围内,地下水径流、自我补给、存储与运动的方式。

2.水文地质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保证水文地质测定参数的准确性

①采用几何法,测定地下水的流向。判定地下水的流向,就需要对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②地质勘查工作中,应该测定地下水的水位情况。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该判定是多层含水层还是静止的水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别对待。若是多层含水层,就需要采取隔离的措施进行测量;若是静止的水位,就需要在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③压水试验应该与工程地质测绘、钻探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段的划分,应结合宕层的渗透特性进行。试验孔的确定,也要按照工程需要进行。试验的压力基数;最大压力;起始压力的确定,应依据实际需求确定。压力入水量、压力两者间的关系曲线应绘制及时。同时计算试段的透水率,最终确定p一Q曲线类型。

2.2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

①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的分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位的最高值;水位的变化趋势。若地下水位的升级变化较大,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地裂灾害。进而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建筑物损毁。水位的变化范围,若在压缩层的范围内,可能会导致地基强度降低。进而出现地基软化现象,最终导致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因此,应对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加以关注,避免对岩土工程产生影响与破坏。②含隔水层的情况。研究含水层的深度、厚度,以及含水层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该区域的地下水赋存及渗透的影响;分析该区域的地层渗透系数;分析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等。同时勘查两个水层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以及流向。③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处水系;平原与高原等,都是地理自然条件分析中考虑的因素。④地质环境。分别从基底构造;底层宕性;新构造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地质环境的分析。

3.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近些年,建筑基础下沉、建筑开裂与渗漏的问题较多,分析其形成原因,多数与地下水的因素有关。地下水的合理评价,可以有效的防控建筑问题,保证建筑的质量,我们应关注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作用。

3.1不同的地下水条件下,其评价的重点内容也是不同的。首先,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需要进行富水性、渗透性试验。同时还需要评价降水形成的土体沉降等问题。其次,若存在承压含水层的情况,就要在基坑开挖后,评价承压水冲毁底板的可能性。第三,若地基基础压缩层中有粉土与松散的情况,就需要评价管涌、腐蚀情况的发生概率。第四,当建筑物施工项目以岩土体作为基础的情况,应重点评价水对岩土体崩解、软化的作用。

3.2水文地质勘查,首先,应分析对于建筑物的作用问题;分析水的自然情况。其次,应分析水在受到人类因素影响后的变化;第三,分析水对岩土体的具体作用方式。

3.3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对岩土结构的影响。我们在实际中,应分析、预测因岩土体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同时我们应该做到预防与防治并重。

3.4建筑的地基设计也与勘查工作息息相关。在进行勘查中,应将水文地质资料与地基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水文地质勘查例3

引言

目前,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理的评价地下水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合理评价承压水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勘察,才能掌握准确、有效的地下水分布情况,以及岩土体的组成结构,从而合理的评价地下水可能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相关影响。目前,地下水的勘察主要是对地下水产生的管涌和潜蚀等进行科学分析,从而避免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可能冲毁基坑地被,因此,合理的对承压水进行评估、计算等,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年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安全问题。而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与水文地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工程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它可以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的特性,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地理位置比较复杂的地区,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水文地质的勘查结果,坚决杜绝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有危害的情况出现。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勘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准确、合理地查明地下水的水位,不仅可以让资料更加可靠,还可以挖掘岩石体的潜在能力,消除水文地质对岩石体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推动工程勘查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提高工程勘查质量提供最有利的支撑。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水文地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工程勘查工作,将工程的具体勘查工作与建筑物的地基、水文情况等充分结合在一起,明确建筑物的各项参数指标,重点评估地下水对建筑物、岩土体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强度,评估和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综合评价地下水对岩石体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预测出即将发生的岩石工程危害,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以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工程勘查过程需要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相关水文地质的问题,提供水文地质所需的相关资料。从工程专业的角度出发,按照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提出综合的评价方案,进行专业的施工建造。

3.水文地质的危害及对策

3.1水文地质的危害

第一,水位上升危害工程地质。自然界有诸多的因素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产生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地球引力变更、大气气压的变化以及地上河流的水位高低等一些列因素都包括在内。水位的上升会增加岩土土体的密度,致使岩土产生的压密对工程建设的材料产生侵蚀作用。地下水水位不断变化,岩土膨胀与压缩的便会造成土体自身不断的发生变形作用,裂缝和突起点因此产生,不断加大的裂缝极大的降低了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致使建筑物遭到破损。

第二,水位下降危害工程地质。时代不断的发展促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越发频繁,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致使地下水大幅度的下降,造成了诸如地面下沉、坍塌、地表裂缝等层出不穷的地质灾害,当前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不断的加重恶化,不仅仅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居住的环境,也极大的危害着工程建筑的稳定和质量。

第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地下水位对岩土性质的影响。地下水位升降过于频繁,使得岩土收缩膨胀以至于变形,产生了地面裂缝。惯性的挤压和崇礼,能够极大的破坏轻型的建筑物。在工程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必须对沿途的特性进行勘察,并观测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

3.2基于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的勘察造成的危害提出建议

第一,提升勘察报告的全面性和权威性,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保障。在工程地质的勘察进行过程中,对其相关的信息数据、参数和资料进行详尽而准确的记录,并进行细致的整理和周全的计算。在勘察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勘察的结果与原有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岩土的工程勘察报告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作为工程施工建设的最有力的参考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后续施工的步骤的顺利进行和工程施工建设整体的高质量以及安全保障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对水文和环境进行地球物理的勘察。对水文地质的近地面调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而在对地面勘查中较为复杂的地域类型可以采取物理勘查、探测的方式,甚至可以有机的结合高密度的点出发勘探以及激发极化法的电法勘探进行勘察,深入的、细致的、高效的勘察工程地质的情况和水文地质的实际状况,详尽的勘测地下水分布情况和结构类型,对其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三,基坑突涌――强力治理。在施工前要对工程地基进行抗性检验,要严谨的、细致的、详实的对其基坑的周边地质情况和水文状况进行勘察。基坑周围的隔水层的基本情况,诸如隔水层的薄厚程度、岩石的形状等,进行详实的,明晰的勘察。对承压含水层的顶板进行检验,观察其是否能够对周边水文地质的状况和建筑工程的需求进行满足。

4.水文地质影响作用

4.1水文地质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

地质、气候、水文和人类生产生活都会影响地下水位,它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严重时建筑物还会出现倾斜或开裂的情况,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4.2水文地质对桩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软弱的地基地层都不是由单一的土质构成的,很多情况下它都是相对复杂的,往往实施桩基工程起到加固稳定的作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免发生危险。为了不使桩周底层松动或者塌陷,在选择相应的成桩方式时必须考虑到地下水的具体情况。

4.3水文地质对基坑开挖支护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基坑也越来越深。基坑的深度会受到施工现场和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基坑的开挖往往采取的是垂直开挖的形式,开挖的深度基本都超过了当地地下水的埋深。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下水涌水、冒砂等问题,所以,要综合考虑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在工地地质勘查中、设计中和施工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5.结束语

水文地质的勘察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其结构的稳定性,作用不可小视。建筑相关行业和领域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对其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危害予以深刻的认识,有效的做好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对其进行学习,不断的探寻和搜索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水文地质勘察专业的技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的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水准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水文地质勘查例4

在工程的施工建筑之前进行有效的水文地质勘查,能够减少地下水对于工程建筑的侵蚀,防止建筑物发生裂缝的现象,因此在工程地质的勘查中,需要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并且需要形成相关的书面报告对工程的建筑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时,主要进行以下几点内容的勘查:(1)观察地下水对于工程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对建筑物产生的危害,提前制定出预防的措施。(2)在进行地基的设计时,需要将地下水的分析包含在内,需要依照准确的地下水位分析从而确定工程地质的建筑。(3)勘查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分析人工的建筑对于地下水状态的影响,从而分析地下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不同的地下水对于工程建筑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需要结合工程的要求进行。如果工程建筑的重点建筑部分是地下,那么就需要将水文地质的勘查重点放在地下水对于钢筋的影响上,如果需要进行基坑操作,则要对土体的渗透性和含水性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土体的稳定情况。

2.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体的水理性质指的是岩土和地下水发生作用时产生的性质,当地下水作用在岩土上时,岩土的状态和强度会发生变化,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对岩土的水利性质进行测试,从而分析地下水的变化。

2.1透水性

利用重力的原理,让水穿过岩土,分析其性能的方法就是透水性检测。岩土的结构越松散,其透水性就越大,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查中,通常采用的是渗透系数来表示岩土的透水性,岩土的渗透系数越高,其对工程的影响就越大。

2.2崩解性

当岩土的土体结构瓦解的时候,通常是在静水的条件下,当粘性土进入到岩土中,岩土的强度和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岩土的土体崩解。粘土结构、矿物成分、颗粒等都会导致土体的崩解,并且土体崩解的方式也是不停的,比如石英石是裂开的方式崩解、残积土是散开的方式崩解的。岩土的崩解性和对工程的影响也是呈现正比的关系,岩土的崩解性越大,对工程的影响就越大。

2.3给水性

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一些饱和的岩土体的缝隙中会有水流出,这种能力通常用水度来形容。水度也是水文地质勘测中很重要的参数,对于工程的现象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与工程的影响也是正比的关系。

2.4软化性

岩土长时间处于地下水的浸泡中,其强度会减弱,呈现软化的状态,通常用软化性来表示。软化性对于判断岩土的强度和承受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与对工程的影响是反比的关系,通常是软化性越低,工程的稳定性越高。

3.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的勘查条件

在工程的实际勘察中,需要根据工程的需要来进行水文地质的勘查。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注意以下勘查条件。

3.1地理勘查条件

在进行水文勘查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勘查的分析,主要有建筑的地形特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观察建筑所属地的气候特点,土质情况等。以云南为例,其炎热的气候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3.2地质勘查环境

地质环境和水文勘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勘查,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所在地的地质结构、地层的岩土特点、地壳运动变化等,从而使得水文勘查更加的准确。云南境内特殊的石灰岩地质需要作为重点因素考虑进去。

3.3地下水水位情况

作为水文地质勘查中最重要的部分,地下水位的勘查决定了工程水文勘查的精确度。在对地下水位进行勘查的时候,主要包括近几年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出现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和地下水的循环条件等。对于地下水的变化进行实时的检测对于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地下水位的勘查。地下水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和地下水面,观察含水层的分布状态、厚度、地下水层对于建筑材料的腐蚀等。

4.地下水对水文地质勘查的影响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降雨的影响,地下水是不断的变化的,在地下水压力和土体压力共同的作用下,地下水对于工程建筑会有很多的影响。首先是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造成水位上升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人为因素、气象因素等。通常是在这些原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造成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地下水位的下降会造成工程的坍塌、地面沉降等。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工程建筑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水位变化对于工程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管涌、流砂等。

5.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查要注意的问题

5.1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放在工程检测中的重点

水文地质勘查能够减少建筑工程受地下水的影响,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因此要首先明确勘查的重要性,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精确的考察和分析,根据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趋势,对于其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有效的预防。

5.2确保勘查数据的准确性

水文地质勘查例5

在地质勘察中,应用合理的水文地质技术对于推进勘察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重要意义。先进的水文地质技术是地质勘查工程开展的先决条件。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至今,其中的水文地质相关技术问题已得到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相应的研发资金和科研流程都在顺利推进,这也表明了没有先进的水文地质技术做后盾,是很难提高地质勘查工程的效率的。然而从目前看来,我国的个别地质勘查工程对水文地质技术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工作没有切实落到实处。在地质勘察中,必须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认真核算从勘查场地中所获取到的数据,积极应用水文地质相关技术手段,让水文地质相关技术在地质勘察中得以大显身手,从而不断促进地质勘察质量的提高[1-3]。

1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相关技术是完成地质勘探施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操作中会涉及到一些水文地质测绘方面的工作,其目的是勘测并确定较高深度的水文地质特点。在地质勘测工程的具体施工中,要依照施工场地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地缘因素,谨慎选择勘探技术,从而明确地质勘查区域的水文地质特点。水文地质技术所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首先是关于地下水的种类和含水层的辐射区域;其次是地下水的静止高度和变化规律;再次是探究主客观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制约作用。

2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相关技术

2.1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勘察设计的初期应用的概率较大,测绘的大体范围涉及到勘察探测地下水的类别、规模并探究水循环体系,详细来看就包括在指定地质图的帮助下开展探测与核算工作。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发展至今,又引入了其他先进技术,如遥感影像技术等,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测绘效率和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水文地质测绘还受到季节的制约,通常在旱季开展溪沟探测工作,针对特殊井、泉的核查工作大多安排在降水较多的月份进行,以便于取得更为精确的地下水的宏观流动频率。

2.2钻孔透视仪测量岩溶

钻孔无线电波透视法,是根据无线电波传输的原理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水文地质技术,现如今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也有了用武之地。隐藏在地表下的岩石实际上是有电磁波在流动的,其流动速度和透视长度均会因岩石的特质不同而有所变化。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技术人员把无线电发射机放在一个钻孔内,在一定懂得范围外又设置一个钻孔并安置接收机,如此一来,只要无线电发射机有电波进行传播,接受机就能感知到讯号。

2.3物探技术

在水文地质的各项技术手段中,物探的技术含量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该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岩溶萌发期的扩散范围、地下水的坐标、断裂含水层的坐标和咸水与淡水的交界处等内容。在地质勘查的具体工程施工中,通常不单一应用某种技术手段,而是根据需要适时地应用多种技术联合操作,从而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实效性。从地质勘测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物探测井技术与钻探技术是一对很好默契的搭档,在具体操作中大可放心地把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不断提高明确水文地质特征的准确率。东方物探249队提前精细踏勘、优化设计,在实践中积极应用物探技术,特别是在井震联合项目施工中,考虑到英北三维工区海拔最高3400米,天气条件差,山地地势复杂,沙漠区沙层巨厚,车辆通行困难,施工队结合天气变化合理调整计划,见缝插针组织生产,将恶劣天气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这其中物探技术功不可没。

2.4钻探技术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钻探的垫脚石当属测绘与物探,接下来还要依靠钻孔技术来明确地质水文条件的详细数据。钻探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勘探线与点的选择,一定要严谨科学,同时钻孔的构造同抽水实验以及成井不能有丝毫差异。如果想探测出边界的准确坐标和详细的特性,钻孔位置就要选在地下水层的边缘处。钻孔的位置要随着取水工程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探测费用,另一方面也便于把个别钻孔用来进行后期的开采使用。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干热岩发电的单位成本低,而且基本不污染大气。但由于深处地下几千米,开采难度超过页岩气。江钻股份力克时艰,积极应用钻探技术,在青海省共和县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了干热岩,温度达到153度,成为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干热岩资源。

2.5抽水测试

钻孔抽水试验作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测试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开展探测地下水水量等方面的工作中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含水量较多的地层更是可以大显身手一番。然而即便如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进行特殊把控:在设计抽水试验孔的过程中要参照勘探孔的设计,二者的差异要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值;抽水井与生产井是一对“小伙伴”,在设计中要保持一致性;抽水的能力要以所预期的取水量当作执行依据;观测孔要辐射全部观测范围,以避免信息的局限性;抽水时间通常安排在旱季,以便于实现降深数值的提升、探究水位变化规律的精确,提升探测的科学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试验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地质勘查行业中的水文地质技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让水文地质相关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日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邦沛.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21):134+136.

水文地质勘查例6

[中图分类号] P6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157-1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在不同的地质层中都实现了施工建设,但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应先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然后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这是建筑工程成功建设的关键。而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是特别重要的,对岩土工程施工方式选择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中,深入研究水文地质相关问题是特别必要的。

1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从以往的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因为没有按照具体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设计对岩土工程及地下水的影响做出真实的评价,导致由于地下水原因引起的建筑物开裂和基础下沉等事故,因此,为提高地质勘查的质量,在勘查中要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但要查清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还需要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土体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更要提出具体的应对及预防措施,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充分的参考资料,以降低地下水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真实的评价水文地质问题,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

(1)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勘查应结合建筑地基设计,为地基选择和地基设计提供良好的水文地质资料。

(2)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及岩土结构的作用和影响,对可能会出现影响岩土体质量的因素提前预测并及时处理。

(3)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地下水自然状态及对建筑影响进行勘察之外,还应对人为活动下地下水对建筑物及岩土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4)从工程的角度出发,针对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和影响,找出不同类型地下水条件重点需要评价的内容。例如对于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之下的建筑物来说,评价的重点应是水对钢筋及砼的腐蚀性;对于使用岩土体作为建筑基础的建筑物,应重点评价地下活动造成的岩土体胀缩、崩解和软化;对地基压缩层中存在粉土、粉细砂和松散等情况的,应重点评价流沙、管涌和腐蚀现象可能发生的几率;如果建筑物下存在承压含水层,需要在基坑开挖之后重点评价承压水冲毁底板的几率;如果需要在地下水位下进行坑基施工,则需要进行富水性及渗透性试验,并重点评价降水造成的边坡不稳、土体沉降现象对建筑物影响。

2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注意事项

2.1提高对水文地质重视程度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为了提高水文地质勘查质量,在研究水文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重点研究与岩土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地质勘查中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勘查水文地质内容。

(1)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貌地形以及水文气象等内容,其中前者包含工程所在地的高原、水系的特征,以及地表堆积物、地形开阔程度和地貌侵蚀情况等;后者包含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湿润程度以及季节情况等;

(2)地质环境。

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包含该地区的底层岩性、基地构造和地质构造等内容;

(3)地下水位情况。

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下水情况是指近几年地下水与地表水间补给关系、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最高值等内容;第四,含隔水层情况。这一部分应勘探地下水类型、水位和流向等内容,另外还需深入研究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分布情况,含水层对该区域中地层渗透系数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情况等。

2.2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1)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所遇到的含水地层,均应该测定地下水水位。其中测定静止水位时应具有一段稳定的时间,稳定时间是依据含水层渗透性来确定的,需要时应在勘察结束之后统一对静止水位进行测定;在使用泥浆钻进时,测定水位之前需将侧水管打入含水层内20cm;针对测量多层含水层时,应隔开其他含水层采取相应的止水措施。

(2)在测定地下水流向时可以使用几何法,同时测量各孔内部水位,确定地下水流向。在测定地下水流速时可以使用充电法或批示剂法。

水文地质勘查例7

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规模相对较大,对于技术问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往往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忽视。如果在地质勘查工作中遇到地下水,就说明地质勘查工程的环境较差,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则会受到严重地威胁,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需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和探测。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地下水因素只是做简单的评价,可见工作态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明显。所以,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对地下水岩土体的稳定性进行预防,进而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 水文地质勘查的基本要求

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可以看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包含水文以及地形和地貌等相关的内容,所谓的水文特点就是指工程所在地区的地下水形式。地形地貌就是指工程附近的地势情况,是否平坦,是否被侵蚀是否出现了堆积的现象。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主要是指工程所在地或者是工程附近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地构造或者是地层的岩性等方面的内容。

1.3 地下水情况

对地下水进行判定就需要根据最近几年某地地下水位的变化程度来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对岩土工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需要在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地下水位的现状进行判断,同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可见,在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地下水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1.4 各个含水层和隔水层情况

对于这些因素来说,主要是指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厚度以及埋深情况等等,通过现场的实验可以对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判断,同时根据水文地质参数做好检测工作。场地在受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影响,建筑材料会受到严重的腐蚀,所以,工作人员需要事先对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进行判定。

2 水文地质勘查的作用

从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上看,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往往这种勘测方式不会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进行,对于岩土工程缺少科学的评价,地下水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大。所以说,严谨地做好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对地下水的水位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还能够根据已有的岩体工程的特点来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客观和科学的预测。具体来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可以对地下水的升降问题进行预防

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可以看出,造成地下水位明显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气候、季节以及阴历的变化等等。如果地下水位突然升高或者是降低都会使得土体出现严重的流沙或者是管涌的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腐蚀建筑结构。所以说,进行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地下水升降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2.2 预防因地下水压力作用带来的问题

在自然的状态下,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在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平衡程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岩土工程所受到的危害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较为常见的就是管涌,流沙以及基坑突涌等现象。因此,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尽量采用桩基形式,尽量提升桩基的适宜性,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检测工作,提升单桩承载水平。

2.3 预防地下水位对岩土性质的影响

众所周知,岩土的物力学形式和地下水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比较突出和典型的就是已经被风化了的残积土体,质地相对较软的岩石以及一些粘性土体。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以及岩土的物理学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好预测工作,减少工程中的危险因素。

3 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为提高地质勘察质量,应在地质勘察中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地质勘察中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查明与该地基基础类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在分析地质问题时,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要分别对待。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3.2 重视对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

从地质学上讲,岩土的水理性质主要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毛细管性、透水性等,这些特性与构成岩士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相紧密相关。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而在以往的地质勘察中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因此,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通过对测试岩土的水理性质指标,不仅可以为今后地下水位水量发生变化时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还能更加科学的评价岩土的地质特性。

3.3 按规程的规定连接设备和进行操作

使用合格的水表、秒表、水位仪、压力表等,观测足够长的时间,确保每-个试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误差。一般晴况下,应查明地下水位的初见水位、稳定水位、地下水的水质、地下水的补给条件等,对地下水实行动态监测。为此,钻探时不要使用泥浆,保证水位和水质测量真实;监测各孔的日期要尽量统一,以便于比对;要在不同深度取水样做水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要收集当地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补排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地质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地质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冰.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水文地质勘查例8

前言

地质勘查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地质勘查可以了解地质因素对工程的影响,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因为地质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而水文地质又是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忽视水文地质勘查就是产生严重的后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物质经济的巨大推动下,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施工项目的开发要对工程地质进行科学、严格的勘探,其中水文地质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地质勘探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因素,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来探讨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影响。

1 水文地质在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必要性

水文地质就是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运动和各种变化现象,而水文地质问题就是在地质勘查中由于忽视了水文地质,而导致在工程施工中因为水文地质的因素而导致的各种施工问题和安全事故,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支出。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中包含着地下水,地下水又影响岩土体的结构,构成工程项目的基本环境,从而对工程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水文地质在工程项目勘探中作用明显,但是令我们担忧的是,实际的工程勘探往往忽略水文地质的因素,对复杂的水文特征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容易导致地下水对工程岩土体造成危害,因此在工程勘探中加强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对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工程质量,在进行地质勘查时要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并且对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作仔细的评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2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级内容

基于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为避免因为地下水对工程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应该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一是对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和作业进行评价,分析地下水可能会对工程所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并且对地下水对工程所在地的岩土质量所带来的危害进行预测;二是水文地质勘查应该与建筑工程的地基设计相结合,并且为地基设计提供相应的水文地质资料;三是对人工活动可能对地下水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人工活动对地下水周围岩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四是对不同地下水条件下对工程的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也就不同,比如以岩土为基础的工程,应该重点分析地下水对岩土的软化、膨胀等作用进行分析,如果在地下水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那么就需要进行渗透性试验,并且对降水造成的土体沉降等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评价。

3 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变化主要是地下水的上升或者地下水下降,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规则的地下水变化会给岩土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3.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地质因素的变化,比如含水层结构,也包括水文气象因素,比如降水量的增多、气温的降低,同时也包括人为因素,人工进行灌溉、施工导致某一区域内的地下水上升。地下水上升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会导致建筑物腐蚀性增强;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比如斜坡、崩坍等;造成岩土结构松软、强度降低;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内淹。

3.2 地下水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降低是当前生态环境失衡最主要的表现现象之一,地下水下降主要是人类的无节制开采、乱修乱建而引发地下水失衡,比如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违规生态平衡修建水库导致下游地下水补给不足。地下水降低导致的工程危害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导致地裂、地面下沉、地下水枯竭、水质环境恶化等。

3.3 地下水频繁上升与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位变化会导致岩土膨胀不均匀,而导致岩土变形,最终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危害,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4 针对重庆地区地质勘查中规避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与研究

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只有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查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基于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在地质勘查中要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是与岩土水文地质问题有关的要重点分析。首先在水文地质问题勘查中要勘查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进行分析,掌握其规律;其次对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组要包括地质构造、基底构造、新构造运动等等;最后对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最近几年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且对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进行有效分析。

地下水位上升,是由于水量过多造成的,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性影响,容易造成土壤的沼泽化,也会造成河岸河床抬高,尤其对位于沿海地区城市的建筑影响比较大,还有一可能造成海水倒灌的现象,特别是在山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被大量占用,造成地面沉降的一种现象。地下水下降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们过度的滥用地下水,以及修筑各种水库、采矿活动中过度抽取地下水等行为,人为的进行水文开发和滥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水文的基本特征。地下水位下降会诱发各种地裂、地面沉降和塌陷等多种地质灾害,改变岩土层的结构,对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影响。

4.2 重视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首先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测定,地下水水位测定是水位地质勘查中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地下水测定应该在地下水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并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以含水层的渗透性确定。在采取泥浆钻进时,测水位前应该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 20cm;其次测定地下水流向,测定地下水流向也是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内容,水流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地下水流向的测定可以采取几何法;最后测量地下水的水压,地下水水压测量应该与工程钻孔资料结合起来,将试验孔位确定下来,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对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地下水勘查计算公式确定P-Q 曲线。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造成水文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大自然规律的结果,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对于人为因素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防止滥用地下水资源和乱修水库对河流下游的地下水进行补给拦截。

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水位造成重大的起伏变化,维持水压的稳定,减少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在工程勘探的过程中,要对地下水位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避开水文地质不好的地段,避免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

5 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我们必须要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与勘查,并且根据勘查的问题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措施。总之为了保护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做好水文地质防治工作,提高勘查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水文地质勘查例9

1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反观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依然存在着对水文地质危害不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水文地质危害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预先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才可实现对此类危害的有效控制,由此可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2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评价概述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周边地下水可能会对建筑物与岩土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考量,由此精确判断地下水能否对工程造成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勘查工作开始后,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种类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工程类型着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究,除了要对各类水文地质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之外,还要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扎实、可信的水文地质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整体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质危害有可能出现于地基基础下方的承压含水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估算和判断基坑底板被承压水突破的可能性,尤其是要考虑到岩土因水位升降而发生的不均匀涨缩以及地下水位所处的状态等指标。此外,在开展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还要测量和记录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腐蚀性,在开挖位于地下水位下方的基坑时,必须首先做好富水性与渗透性试验,继而对建筑物稳定性受到人工降水所引发的地表沉降干扰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

3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地下水位升降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后果极为严重,若不加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一旦发生危害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工程项目来说,水文地质危害主要来源无疑是地下水,不管地下水位是受到人为因素还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也不管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将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将其的变化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建筑物将不会受到威胁,但如果其超越了临界值,就将会对建筑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举例而言,地下水位的上升可能会引发基础土壤的盐渍化、沼泽化等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建筑物的倾斜或断裂,甚至导致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下降和地下室被水淹没等等。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则很容易造成地面沉降等危害,这将对建筑物周边的土体结构产生负面制约,不仅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也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总体上看,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对此,施工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应防范工作,否则将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沉降的多发,进而对周边岩土体的结构和膨胀收缩度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岩土的不均匀膨胀,最终影响到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致使建筑物地基土承载力的不断下降。

3.2地下水压力变化

一般而言,地下水有着相对较小的作用力,地下水的状态如果始终正常,就不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工程人员如果未能在施工过程中足够重视地下水压力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地下水压力平衡被打破,诱发地下水压力危害。在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下,将有可能发生流沙与基坑突涌,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稳定程度破坏极大。而如果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出现问题,那么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说,工程技术人员实时关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从根本上防范地下水压力危害的发生。

3.3地下水位的升高

地下水位的升高也会对建筑物造成诸多影响,而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受到周边水库、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制约。同时,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灌溉工程的渗透作用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总体水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分析:1)地下水位的升高可软化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加大周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使土壤强度的降低和压缩性的增强,这样便会引发工程项目的沉降和变形;2)地基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而发生侧移,并且地基也容易出现隆起造成建筑物稳定性的破坏。

4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策略分析

4.1调整和规范地质勘查工序

就工程项目而言,前期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也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产生极大影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和专业性也很强。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出台和颁行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将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工程地质勘查规章制度应涵盖勘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对诸如勘查的目的、任务、评价等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进行详细规定,这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和进程都有着极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都未能对相应规章制度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依赖于自身经验,这也会造成勘查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必须对自己工作和职责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确保勘查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

4.2深入调查地下水实时状态

施工人员应在工程前期调查地下水的埋藏状况,确保工程项目不会受到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确定调查目的,设置相应的调查指标;2)了解当地的地下水类型,确定地下水位埋深,进而对水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水质腐蚀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以上因素只有先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才能够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选材时,工程人员应根据勘查结果确定选用的材料以及施工方案,并在动工之前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并通过基坑深度的控制、水压力与地水位的降低等手段来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发生。

4.3将地下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若建筑物下方地下水位有变动,其质量和寿命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地下水位的上升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从引水渠管道和地下给排水管道两方面予以支持。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造成类似后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增强地下水的抽取工作,一旦出现地下水水位的失控,必须尽快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对工程项目总体质量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危害将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工程施工作业安全及日后的使用安全,相关人员就必须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严抓每一个细节,高度重视地下水的调查及分析,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治理和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大幅度提升建筑的稳定与安全性能,从而在推动工程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石晓青 单位:山西省勘查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水文地质勘查例10

中图分类号:[P34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研究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航片、卫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现场重点调查,为方案选择及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对控制线路方案的越岭、河谷、不良地质、特殊岩土、长大隧道、大河桥渡等重大工程地段,应充分发挥遥感和物探作用,采用以遥感和综合物探为主,辅以必要钻探、测试的综合勘探技术,查明重大地质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内,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时,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下降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如果土质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我院是云南省勘察设计单位50强之一,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与施工、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察、矿产勘查及钻探、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物探勘探、岩土工程测试、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及开发整理等业务。持有工程勘察甲级资质、地基基础一级施工资质;地质灾害勘查甲级、设计甲级、施工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热水资源开采施工、评价甲级资质;固体矿产勘查乙级证书;工程测绘甲级资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

一、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的概述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同时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1)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并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

2)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分析并预测人为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4)按照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从工程的角度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当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液化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等。

2、岩土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在以往的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较为重视,而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勘察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而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不同,而且影响程度与岩土类型有关。岩土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如下:

1)软化性: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即岩石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透水性: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一般用渗透系数表示,而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注水和压水试验求取;

3)崩解性: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体的崩解性包括崩解所需时间、崩解量、崩解方式等;

4)给水性: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5)胀缩性: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二 水文地质的工程勘查

水文地质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勘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具体工程中,一定要根据勘察到的工程所处地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施工计划,真正保证工程的质量。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人,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地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地质工作领域方面,提出进一步增强地质工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新型工业化与优化布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国土规划与整治、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拓宽地质工作领域,开展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及非常规能源、低品位矿的利用及尾矿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专项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宜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基础上进行,无地质图时,应同时进行第四纪地质测绘,前四纪地质测绘可采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1﹕5万手图资料,结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需要,做必要的补充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点应布置在地下水天然露头、人工露头、地表水体分布的地点以及对水文地质单元界线有控制意义的地点,不应平均布置,地下水动态监测各项实际资料,必须及时整理,认真审查,最终应编制地下水动态监测年报、实际材料图,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单项历时曲线及综合历时曲线,必要时,应绘制地下水动态与开采量、气象、水文等关系曲线图,地下水补给资源。主要计算天然补给量和人工补给量;天然补给量也可以用地下水排泄量与储存量的变化量的代数和计算。当地下水排泄量是河水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时,地下水补给量可采用水文分割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