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乳腺癌化疗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3 09:05:23

乳腺癌化疗方案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1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15-02

目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手术或者放疗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1]。在临床上,这种方案目前是对晚期乳腺癌治疗最有效的方案[2]。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的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设为试验组,均为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年龄50~70岁,平均(60.5±4.0)岁;其中Ⅲa期20例,Ⅲb期18例,Ⅳ期22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其中腺癌18例,状癌22例,单纯癌20例。选取同期未行化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为Ⅲa期患者,年龄52~74岁,平均(61.0±3.5)岁;其中腺癌16例,状癌20例,单纯癌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在术前两周行TEC方案治疗,并行根治改良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TEC化疗方案治疗。方案为:使用多西紫杉醇(Rhone-Poulenc Rorer S.A.,批准文号:X20010340)75 mg/m2、表阿霉素[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20000496]60 mg/m2、环磷酰胺(朝阳富祥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586)500 mg/m2进行静脉注射。在对患者进行化疗之前,给患者进行常规的静脉推注恩丹西酮(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185)8 mg。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期间,每隔3 d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如果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症状在3度以上时,则需要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21 d,共进行两个周期。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根治改良手术治疗。在对患者化疗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内乳区预防性放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UICC制定的乳腺癌化疗后效果评价标准[3]。完全缓解(CR):患者的肿瘤组织完全消失,并且需要消失持续4周以上[4];部分缓解(PR):患者的肿瘤缩小为50.0%以上,并且持续消失时间在4周以上;无效(NC):患者的肿瘤出现增大,并且在25.0%以上,且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总有效=CR+PR。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n=60) 40(66.7) 14(23.3) 6(10.0) 54(90.0)

对照组(n=60) 30(50.0) 8(13.3) 22(36.7) 38(63.3)

2.2 不良反应

试验组出现恶心和呕吐2例,脱发20例,白细胞减少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呕吐和恶心12例,脱发20例,白细胞减少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而非局限性疾病,在患病早期便易发生血行播散,而局部晚期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更大[5]。新辅助化疗(NST)是近年来关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治疗的一个热点,它在治疗早期进行全身性化疗,具有缩小原发肿瘤灶、减少亚临床微小转移灶、降低临床分期的作用,便于手术切除并能减少术中转移机会和预测化疗敏感性,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6-7]。经过研究表明,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传统观点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局限性疾病,其病灶微观状态稳定,不发生早期转移。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血行播散易发生于早期,而局部晚期乳腺癌转移至远处具有相当高的概率。新辅助化疗在早期治疗中即进行全身性的化疗,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术中转移机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未因此而增加,对患者的切口愈合影响不显著[8]。因此,采用此方案对患者治疗是可行。经过此次治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有效地减少了患者肿瘤病灶的体积,使得手术机会增多,进而增加了手术切除几率。对Ⅲ、Ⅳ期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降期,进而增加保乳手术机会[4]。对肿瘤血管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使得肿瘤细胞的活动得到降低,减少或抑制病灶的转移,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为延长患者的生产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臧梦芳,只向成,张敏,等.TAC、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比较[J]. 山东医药,2011,56(6):20-22.

[2]桑果,王本忠.TE方案与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毒性对比分析[J]. 安徽医学,2011,24(6):449-451.

[3]章丽丽,葛海燕.术前TEC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53例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医学综述,2011,17(10):1565-1566.

[4]傅健飞,李曙光,洪中武,等.淋巴结阳性绝经前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7):524-527.

[5]别克扎提・再孜提汉,杨乐,耿中利,等.TEC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29-130.

[6]徐有富,唐川.TEC与CEF方案在乳腺癌术前化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1(8):880-883.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2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是化学治疗相对敏感的肿瘤,化学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辅助化学治疗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和生存率。本文比较观察了两种化学治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选取病历75例,其中使用TA方案的35例,平均年龄494岁;使用CAF方案的40例,平均年龄501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无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TA组给予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80 mg/m2,第1天给药,静脉滴注;多柔比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m2,第1天给药,静脉滴注。CAF组采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0 mg/m2,第1,8天给药,静脉滴注;多柔比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500 mg/m2,第1,8天给药,静脉滴注。两组均常规给予昂丹司琼止吐;TA组在应用多西他赛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连用3 d。均以28 d为1个周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临床检查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大于50%以上;疾病稳定(SD):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小于50%或增加小于25%;疾病进展(PD):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加大于25%以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按照WHO抗肿瘤药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以CR+PR合计为总有效。成本效果评价以成本/有效率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表示,P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即使手术已完全切除,术后仍有相当部分出现复发或转移,而化学治疗是减少其复发、转移的有效手段。化学治疗能降低分期、减轻肿瘤负荷,从而抑制手术刺激产生的肿瘤增殖,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目前尚无辅助化学治疗的统一方案[2]。

当前通用的辅助化学治疗的有效方案主要是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二联或三联方案。蒽环类药物可以抑制DNA聚合酶,从而阻止核酸合成,促使肿瘤细胞死亡。传统的蒽环类药物的方案主要为CAF方案。多西他赛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可通过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促进微管蛋白稳定组装为微管,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逐渐成为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3]。

本文所做的统计分析中,从治疗效果来看,CAF方案治疗术后乳腺癌的总有效率为6500%,而TA方案的总有效率为8287%,TA方案明显优于CAF方案,TA方案可作为乳腺癌的常规辅助化学治疗药物;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TA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143%,CAF组的为8250%,TA组在数值上高于CAF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也未见显著性差异,且总体来讲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患者均能耐受;从经济学上考虑,TA方案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需药品成本12765元,CAF方案仅需3977元,CAF方案远远低于TA方案(P

参考文献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3

    妊娠期乳腺癌定义为在妊娠期、哺乳期或产后一年内确诊的乳腺癌。大部分研究显示,这部分患者病期更晚,侵袭性更明显[1]。近20年来,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治疗。在乳腺癌领域,新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总生存率尚存争议[2],但其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和抑制外周微小病灶等方面的价值已被公认[2,3]。现将我院2000~2005年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20例妊娠期乳腺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中位年龄30岁;均获病理确诊,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5例,小叶癌4例,小叶癌合并导管癌1例。按肿块大小:2~5cm 14例,≥5cm 6例。腋窝淋巴结通过粗针穿刺证明转移12例。5例终止妊娠后治疗,15例停止哺乳后治疗。

    1.2   治疗情况

    活检组织病理确诊后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er、pr和c-erbb-2。20例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cfe:ctx 500mg/m2,epi 80mg/m2,fudr 500mg/m2第一天,21天为1个周期。本文将化疗过程中乳腺原发灶或肿大的腋淋巴结体积缩小25%的化疗视为有效,反之视之无效。用该方案化疗3~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19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按病人的要求行保乳根治术,15例术后加用放疗。术后再做病理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

    1.3   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

    18例患者原发灶均较新辅助化疗前(手术前)体积缩小>25%,有效率90%,其中3例在原发灶区域未能检测出癌细胞,达到病理完全缓解(cr),占15%。

    1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经腋淋巴结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有4例为腋淋巴结阴性,占33.3%。

    1.4   免疫组化检测er、pr和c-erbb-2

    全组20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前(手术前)有9例为er阳性,其中4例于术后变成er阴性;11例术前为er阴性的患者中,有3例于术后变成er阳性。

    新辅助化疗前有10例为pr阳性,其中的3例于术后变成pr阴性;10例术前为pr阴性的患者中,有2例于术后变成pr阳性。

    新辅助化疗前有15例为c-erbb-2阴性,其中的6例于术后变成c-erbb-2阳性;5例术前为c-erbb-2阳性,有1例于术后变成c-erbb-2阴性。

    1.5   完全缓解病例

    新辅助化疗后有3例在原发灶区域未能检测出癌细胞,达到原发灶的完全缓解(cr);4例为腋淋巴结阴性,达到腋淋巴结的完全缓解(cr)。此7例新辅助化疗前病理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阴性、pr阴性、c-erbb-2阴性;术后的病理检查仍是浸润性导管癌,免疫学检查er阴性、pr阴性,但c-erbb-2检测有2例变成阳性。

    新辅助化疗评价无效的2例病例中,术前新辅助化疗前病理检查1例是浸润性导管癌,1例是小叶癌合并导管癌,免疫组化检查er阳性、pr阳性、c-erbb-2阳性。

    2   讨   论

    2.1   新辅助化疗疗效

    妊娠期乳腺癌发病年龄在20~40岁,平均35岁[4]。预后差[5],延误诊断是最主要原因[6]。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新辅助化疗可以抑制外周微小病灶,从而可能延长病人的生命[7]。

    妊娠期乳腺癌在初诊时80%伴有腋淋巴结转移,本组为60%。治疗效果较其它类型乳腺癌为最差。我们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妊娠期乳腺癌的适应证为:①经病理确诊,②无肝、肺、骨骼、纵隔等转移,③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④心电图正常。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原发灶均较新辅助化疗前体积缩小>25%,其中3例在原发灶区域未能检测出癌细胞,达到病理完全缓解(cr),占15%。1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经腋淋巴结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有4例为腋淋巴结阴性,占33.3%。这些病例中33.3%(4/12)为新辅助化疗前er阴性的患者。

    2.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改变

    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类型无变化,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符合,本组不符合率分别为35%、25%、35%。变化的原因不明,我们认为可能有三个:①化疗药物引起了细胞内的结构变化,②化疗后引起c-erbb-2表达的变化,③化疗后引起了肿瘤密度的变化。

    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结果不相符合,多数为治疗前的阴性结果,变成了治疗后的阳性结果。本组新辅助化疗后的3例原发灶完全缓解(cr)和4例腋淋巴结完全缓解(cr)患者,均为新辅助化疗前er阴性患者,这可能与er阴性的癌细胞对化疗更敏感有关[8]。nsabp11,nsabp15报道c-erbb-2阳性的患者,有对含蒽环类的药物敏感,本组病例中,新辅助化疗前有15例为c-erbb-2阴性,其中的6例于术后变成c-erbb-2阳性,这些患者对含蒽环类药物是否还敏感,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3   存在的问题

    患者乳腺癌原发灶明显缩小,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病理分期可能与患者的实际病情不相符,这让医生在决定是否给患者实施放疗的时候感到很困惑。因为对于治疗前未能扪及肿大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术后病检所示的有癌转移的淋巴结数量。我们的资料显示,部分患者(33.3%)在新辅助治疗前确诊有腋淋巴结转移,但治疗后病检为腋淋巴结阴性。我们的做法是暂时“无视”病理分期,根据新辅助化疗前的临床分期决定是否给予放疗。从这个意义上讲,经过新辅助化疗,根治术后病检结果的价值,似乎被打了折扣。因此,有待进一步前瞻研究。新辅助化疗后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是否仍需放疗。另外,对于内分泌治疗的取舍,主要依据是er、pr状况,可是我们的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导致治疗前后的er、pr结果分别有35%和25%的不符合率,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探寻,但目前而言,这样的结果给我们选择内分泌治疗与否,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我们的做法是无论术前还是术后出现阳性即视之为阳性并给予相应的内分泌治疗。至于c-erbb-2的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也有35%的不符合率,考虑到由它所指示的基因治疗(hercertin)费用极其昂贵,我们选择新辅助化疗前后c-erbb-2均为阳性的患者作为治疗的候选对象。

【参考文献】

  [1] 赵卫红, 徐冰河. 妊娠与乳腺癌[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6, 9(6):1-3.

[2] 沈镇宙, 邵志敏. 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71.

[3] 张斌.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及其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3, 7(2):112-114.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4

乳腺癌采取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肿瘤发展情况,如何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特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过B超检查确定患者肿瘤转移情况,依照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EC组(52例)和ECT组(52例)。EC组患者年龄34~64岁,平均(46.32±8.68)岁,TNM分期29例患者为II期,23例患者为III期肿,有26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ECT组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43.65±11.37)岁,TNM分期28例患者为II期,24例患者为III期,有31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及转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EC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100mg/m2联合环磷酰胺600mg/m2的EC方案辅助化疗治疗,在第一天静脉滴注,ECT组患者采取ECT方案,在EC组的基础上添加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患者世纪情况给予雷尼替丁、托烷司琼等药物缓解胃肠反应,所有患者化疗每两星期为一疗程,化疗四个疗程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以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对数据进行处理,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若P

2 结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ECT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44/52),EC组为65.38%(34/52),ECT组明显高于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基本类似,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以及白细胞减少等,EC组患者白细胞减小和血小板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ECT组(P

表2 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例(%)]

3.结论

目前新辅助化疗被认为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有益于患者的综合治疗,但是对于新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1-2]。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采用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要比CMF方案效果好。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案之一,前者可直接嵌入DNA核碱对之间,干扰癌细胞基因复制,从而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后者环磷酰胺为常见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在体内经肝微粒体酶催化下可分解出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酰胺氮芥及丙烯醛,发挥抗癌作用[3]。我院在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添加紫杉类药物多西他赛抗肿瘤药,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并抑制其解聚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的正常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4-5]。从研究结果来看,ECT方案治疗有效率优于EC组,两组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反应、肝功能损害与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ECT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高于EC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参考文献:

[1] 杨俊娥,陆苏,刘红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7):405-408.

[2]柳光宇,王玉洁.新辅助疗法: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的试金石[J].中国癌症杂志,2013,04(8):584-589.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5

材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3月收治乳腺癌46例,单纯癌4例,髓样癌10例,硬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24例。均为初次治疗病人。按UICC的TNM分期,临床Ⅰ期乳腺癌7例,Ⅱ期27例,Ⅲ期12例。Karnofsky评分均80分以上。术前Ⅰ、Ⅱ期病人行1疗程CTF方案化疗,Ⅲ期病人行2疗程CTF方案化疗。本组4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5(26~62)岁,其中有2例合并早期妊娠,终止妊娠后行新辅助化疗。

化疗方法:全组均采用CTF方案,环磷酞胺(CTX)500mg/m2,d1、8,静脉注射;吡柔比星(THP)40mg/m2,dl,静脉注射;氟脲嘧啶(5-Fu) 500mg/m2,dl、8,持续4小时静滴;3周为1疗程。化疗前30分钟静脉注射恩丹西酮12mg以防止呕吐反应,化疗后每隔3天检查1次血常规;疗程结束后第5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Ⅰ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Ⅱ、Ⅲ期乳腺癌行根治术。

按实体肿瘤近期疗效观察标准:①完全缓解(CR):可见肿瘤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之乘积缩小达50%;③轻度缓解(MR):肿瘤缩小未达到50%;④无变化(NC):肿块无变化;⑤进展(PD):治疗期间肿瘤增大。

结 果

全组无完全缓解病人,化疗后部分缓解(PR)12例,轻度缓解(MR)26例,无变化(NC)8例,总有效率82.6%,无临床进展病例;彩超观察10例乳腺癌原发灶体积显著缩小,20例轻度缩小,化疗后22枚肿大淋巴结缩小,6枚消失;病理检查40例瘤体变软缩小、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间质水肿、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随访:全组病人术后均经6疗程化疗,随访无局部复发,其中2例于术后1年1例脑转移及1例肾转移死亡。

讨 论

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生成,降低组织学分级[1]。新辅助化疗可以达到消灭微小转移灶及减少耐药的发生,同时可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且可通过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对联合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能较准确反映客观疗效,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新辅助化疗多须在术前经过4~6个疗程,可使半数以上的病人达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2]。

THP的低心脏毒性,避免了术前化疗导致心功能损害,而影响手术时机及增加手术中的风险,使术后治疗得以尽早进行。本研究说明,1~2个疗程的 CTF方案化疗可使多数病人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远期疗效尚待研究。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6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a)-0080-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E plan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63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LI Donghua

The Seventh Department of Innternal Medicine, Dujiangyan Medical Center, Sichuan Province, Dujiangyan 6118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TE (Docetaxel, Pirarubicin) plan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63 cases of stage Ⅱ and Ⅲ breast cancer were given TE plan (specificall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75 mg/m2 Docetaxel, d1,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50 mg/m2 Pirarubicin, d1) an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3 courses, 3 weeks for each cours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ssessed after 3 weeks.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CR+PR) was 84.13%, among which, 5 cases (7.94%) were CR and 48 cases (76.19%) were PR; toxicity reactions were mainl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reaction,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and alopecia. The toxicity reactions were bearable after treatment and didn't affect surgery du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plan of Taxol combined with anthracycline has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And the relevant toxicity can also be tolerated, thus it is an effec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hase Ⅱ and Ⅲ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Docetaxel; Pirarubicin; Efficacy; Toxicity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发病率日趋年轻化。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用于乳腺癌术前的一种辅助化疗模式,目的是缩小病变,降低肿瘤分期,争取手术机会。国内有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也有以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方案,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63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多西紫杉醇加吡柔比星联合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就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从紫杉类植物树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紫杉醇(PTX)是一种新的抗微管药物。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疗效。

我科自年6月~7年8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年6月~7年8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例例乳腺癌患者均为根治性手术并术后化疗后复发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年龄8~5岁PS评分≥7分预期生存期≥个月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体检测量病灶直径≥1.cm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正常。

治疗方法:药物选用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含紫杉醇联合方案。既往未用过阿霉素(ADM)者选用Txol+ADM既往用过阿霉素者选用Txol+顺铂(DDP)紫杉醇15mg/m 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管静滴小时以上第1天;阿霉素mg/m静滴第1天DDP mg/m静滴第1~天。用药前常规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行抗过敏治疗;常规予恩丹西酮或格拉司琼止吐治疗1天为1周期共行~6周期。

疗效评价: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客观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临床获益率(CBR)为CR+PR+SD。周期后评价疗效CR或PR于周期后进行确定治疗1周期后出现进展者停止治疗。

化疗毒性反应评定参照WHO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评价标准进行。

结 果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8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116-02

乳腺癌属于全世界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各国因为地域差异,所报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差别。据调查,我国城市妇女发病者所占比例超过0.5%,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2]。临床研究认为:遗传条件、精神状况、哺乳情况、卵巢功能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作有所联系,但尚不清晰其确切诱因[3]。普遍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为患者实施救治,对患者损害较大,在这种形势下,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得以逐步推广[4]。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为26例患者施治,将其疗效与传统化疗方法疗效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乳腺癌患者52例为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2009年4月-2010年9月收治。年龄35~66岁,平均(44.0±1.3)岁;病程1.5~4.5年,平均(2.1±0.8)年。均经病理检测确诊,心电图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肺、肝、脑等无转移。其中,绝经前患者29例,绝经后23例。依据UICC进行TNM分期:Ⅲa 28例,Ⅲb 24例;肿瘤分期:N1 16例,N2 36例;淋巴结分期:T2 21例、T3 25例、T4 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与Ⅱ组各2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UICC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化疗药物:表柔沙星,静脉注射,用量60 mg/m2,用药1次/3周;多西紫杉醇,静脉注射,用量25 mg/m2,注射时间>1 h,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8天、第15天给药,给药前,口服10 mg地塞米松。于化疗前30 min,分别注射昂丹司琼30 mg,西咪替丁400 mg,苯海拉明25 mg,以预防过敏反应。Ⅱ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用量分别500 mg/m2、500 mg/m2、60 mg/m2,1次/d。两组均为21 d一个疗程,若疗效显著,继续化疗1或2个周期,之后手术治疗。治疗前后,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观察全身状况变化,检测白细胞数目。

1.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淋巴结彻底消失;部分缓解:淋巴结总体积消失量>50%;稳定:淋巴结未见明显变化;进展:淋巴结新增。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

2.2 不良反应

Ⅰ组患者中,1例在化疗治疗时,发生肿瘤转移,转至腰椎,行乳腺根治切除治疗。Ⅱ组患者中,4例出现转移,1例转移到腰椎,3例转移到胸椎,均行根治切除治疗。两组患者皆未在治疗期间,发生脱发、发热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重大危害疾病之一,当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加强治疗方案的研究,实现乳腺癌疾病的安全、可靠、高效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就已有的治疗方案来讲,药物保守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切除治疗等均有一定效果,但是,各类方案皆有明显缺陷。以化疗法而言,临床研究者采用的传统化疗方案,有效率相对不高,且易使患者出现脱发及发热等症状,笔者所在医院以传统化疗方法为患者施治,总有效率仅为42.31%,与临床报道疗效大致相同。

出于改善化疗方案的目的,笔者采用表柔沙星、多西紫杉醇、地塞米松、昂丹司琼、西咪替丁、苯海拉明等联合的新辅助化疗方法,为26例患者施治。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者有效率73.08%,与临床报道差异不大,明显高于以传统方案行化疗者,未见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且二者差异显著,这说明新辅助化疗确有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将新辅助化疗的方案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切断肿瘤发展路径,遏制肿瘤转移,使患者得到较高的疗效,而且,其应用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应当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侯晓克,杨晓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48例临床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2):488-489.

[2]李戎.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6):22-23.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9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已居首位[1]。以蒽环类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作为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协助判断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等优点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化疗方案和周期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2]。因而,乳腺癌蒽环类化疗的疗效预测因子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回顾57例采用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结合乳腺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11年收治乳腺癌患者57例,均为女性,年龄22~76岁,平均54.4岁;绝经前39例,绝经后18例;临床分期依AJCC标准:Ⅱ期36例,Ⅲ期21例;病理分级:Ⅰ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18例。经改良根治术33例,传统根治术24例。

新辅助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500mg/m2,表阿霉素75mg/m2,5-氟脲嘧啶500mg/21m2,21天1周期,第1天给药,共3~4周期;治疗前使用格拉司琼止吐治疗,对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者酌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完成化疗周期2周左右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TP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顺铂50mg/m2),21天1周期,共4周期,再进行包括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后续治疗。

P53的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乳腺肿瘤常规行核心针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具体步骤[3]:标本经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抗生物素染色法(SP法),一抗为P53单克隆抗体,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二甲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光学显微镜观察以阳性细胞的数目及着色程度决定反应的强弱,P53阳性物质呈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每张切片阳性细胞数>10%计为(+),其余为(-)。见图1。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按WHO制定的统一标准分为[4]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进展(PD)。①完全缓解:临床触诊肿瘤完全消失或乳腺B超显示肿瘤体积缩小>75%;②部分缓解:乳腺B超显示肿瘤体积缩小50%;③病情稳定:乳腺B超显示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加<25%;④疾病进展:乳腺B超显示肿瘤体积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统计指标:有效率(OR)=CR+PR[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乳腺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阴性表达25例。

新辅助化疗疗效:57例乳腺癌患者中CR 10例、PR 27例、SD 14例和PD 6例,化疗总有效率64.9%(37/57)。

P53蛋白的表达与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P5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一些肿瘤化疗预测因子来合理选择化疗方案,将会提高肿瘤的综合治疗效率,减少不合理的化疗药物选择带来的浪费及药物不良反应。

自20世纪80年代,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辅助化疗的优点至少有:①降低分期;②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远处播散及耐药发生;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6]。蒽环类药物是当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石。然而,仍存在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耐药。

P53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短臂上,有两种类型,野生型能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DNA修复,但其半衰期短,含量低,用免疫组化方法难以检测;而突变型P53蛋白因构象改变,半衰期长,故临床测定主要是突变型的P53蛋白。P53阳性提示对烷化剂耐药,患者预后差,对该组患者,应考虑使用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邵志敏等发现新辅助化疗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7],抑制增殖。但文献报道的P53的表达状态预测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结论存在争议[8]。

本研究参考等的检测方法也发现P53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蒽环类化疗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因样本量较小,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大样本资料来验证。总之,本研究认为乳腺癌组织中P53过表达可能可以作为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的预测因子。

参考文献

1 吕长刚,齐凤杰.NGAL和MMP-9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1,32(10):1287.

2 杨俊娥,陆苏,刘红.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7):405.

3 林黎娟,曹中良,林贞花,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5):679.

4 周波,谢菲,王思源,等.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2):129.

5 章丽丽,葛海燕.术前TEC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53例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0):1565.

乳腺癌化疗方案例10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b)-0087-04

Application value of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EF chemotherapy

YAN Ming-ji ZHAO Peng CHEN Bing-gu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Yunfu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Yunfu 527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EF chemotherapy.Methods 7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CEF chemotherapy scheme (includ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35 cases in each.Two groups were given breast cancer CEF chemo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Ondan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before chemotherapy for 30 min and after chemotherapy,q8h.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urely CEF chemotherapy,and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Ondan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before chemotherapy for 30 min,and after chemotherapy they were not given any drug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performance statu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between two groups (P>0.05);before treatment,the performance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88±10),(87±9) point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performanc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9±10) poi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5) points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Breast cancer;CEF chemotherapy;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乳腺癌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由于乳腺癌细胞失去了正常细胞的特性,一旦连接松散、发生脱落,则脱落的癌细胞随着血液或淋巴液散播全身,导致癌细胞转移[2]。乳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病症后常常已处于中晚期,耽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临床上较多的是采用放化疗治疗,通过放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使原先无法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降期后可进行根治性手术,提高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3-4]。此外,患者在进行化疗时极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且严重的恶心呕吐会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害,降低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增加了治疗的难度[5]。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CEF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HT3受体拮抗剂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CEF方案化疗(含有辅助化疗及姑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为原发单侧乳腺癌,临床分期均为Ⅱ~Ⅲ期,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乙肝感染及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排除无法耐受此次化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2.34±2.26)岁;病理分期:ⅡA期10例,ⅡB期15例,ⅢA期7例,ⅢC期3例;采用NRS-2002于化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1分22例,2分9例,3分4例;病理分子亚型:Luminal A型20例,Luminal B型8例,basal like型4例,HER-2过表达型3例。对照组3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2.57±2.34)岁;病理分期:ⅡA期7例,ⅡB期19例,ⅢA期7例,ⅢC期2例;采用NRS-2002于化疗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1分19例,2分11例,3分5例;病理分子亚型:Luminal A型21例,Luminal B型9例,basal like型3例,HER-2过表达型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CEF方案化疗,用药方法如下:注射用环磷酰胺(山西普德药业,国药准字H04160103, 200 mg/支)500 mg/m2,d1,表柔比星注射液 (浙江海正药业),国药准字H2141201,10 mg/支)90 mg/m2,d1, 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9291,10 ml∶0.25g)500 mg/m2,d1,以上三种化疗药物均于同一天内依次静脉注射,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所有患者在接受CEF方案化疗时给予护胃药物治疗,观察组于CEF方案化疗前30 min第一次给予8 mg昂丹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0481,4 ml∶8 mg)静滴同时联合10 mg地塞米松(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3020901,1 ml∶5 mg)静滴,化疗结束后根据q8h给药d1~3连用;对照组化疗前使用药物及剂量与观察组一致,但化疗结束后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根据WHO关于抗癌药物引发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6],分为0、Ⅰ、Ⅱ、Ⅲ、Ⅳ级,0级表示无恶心呕吐;Ⅰ级表示只存在恶心,无呕吐现象;Ⅱ级表示一过性呕吐伴恶心;Ⅲ级表示呕吐需要治疗;Ⅳ级表示难以控制性的呕吐。患者进食量约为正常食量的一半,呕吐次数2~3次,呕吐时间3次,呕吐时间>2 min,呕吐程度严重计3分。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体力评分,采用KPS评分表对患者体力状况进行评估[7],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反之,身体健康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体力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的比较(分,x±s)

3讨论

乳腺癌是肿瘤科常见疾病,时刻威胁女性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利于预后[8]。

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需进行临床化疗,通过化疗,降低病理分期,使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癌细胞,进而改善预后效果。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蒽环类药物作为乳腺癌化疗的重要的药物组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9]。医学研究显示[10],蒽环类化疗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及扩散,如:干扰肿瘤细胞中的RNA和DNA的转录及DNA在复制时的解螺旋,并在脂质体氧化作用下直接将肿瘤细胞膜破坏。此外,通过DNA的烷基化的作用破坏DNA结构,同时交联的RNA双链也可破坏DNA结构,其代谢后的活性物可较好地嵌入DNA碱基及其形成的复合物,达到抑制DNA合成及依赖DNA的信使RNA合成的目的,并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就乳腺癌化疗患者而言,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现象的主要有4种来源,如:大脑皮层、胃肠道、化学受体诱发区、前庭器。其中大脑皮层、胃肠道及化学受体诱发区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最主要的来源[12]。现阶段,为缓解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现象,临床上给予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有助于减轻化疗后出现的胃肠毒性反应,增加化疗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风险,推进化疗周期的进行[13]。昂丹司琼属司琼类止呕药,是一种高效、高度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半衰期较短,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拮抗外周的迷走神经末梢5-HT3受体,达到阻断因化疗、手术等因素诱发的呕吐反应。在抑制迷走神经兴奋的同时,较好地阻止了中枢化学感受区释放5-HT,有效的抑制呕吐现象。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中,仅在化疗当天使用1次司琼类止呕药,患者出院后1周依旧出现食欲差、恶心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呕吐。因此,本次研究根据昂丹司琼的药物半衰期,并结合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呕吐反应,增加了给药次数,在延长患者使用止呕药时间的同时,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度过延迟性呕吐反应期。此外,在化疗时增加止呕药物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处理呕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5]。

本研究分析5-HT3受体拮抗剂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缓解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现象,降低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食欲,增加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5-HT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降低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根据5-HT3受体拮抗剂半衰期增加给药次数,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钰,罗洁丽,黄艳芳,等.肿瘤放射及化学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中国药业,2016,25(1):10-13.

[2]黄鲁众,张晓晔,刘艳,等.阿瑞匹坦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5):2198-2203.

[3]方向志,张扬,黄天丰,等.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3):218-225,230.

[4]吕炳涛,窦翼飞.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J].吉林中医药,2016,36(9):915-918.

[5]王群,杨志刚,许辉东,等.CE和CEF方案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的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5,14(3):304-305,308.

[6]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等.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1041-1043.

[7]林金棠,谢d,李丽红,等.薯蓣丸对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0):1540-1542.

[8]张明,高嫦娥,邹天宁,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 36(1):65-68,88.

[9]林金棠,谢d,李丽红,等.薯蓣丸协助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14-1216.

[10]邵剑锋,练英妮,李曙平.以紫杉醇周疗法改良标准密集ECP方案用于高危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14,23(1):77-80.

[11]夏云强,卢秀花,杜瑞超,等.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9):631-633.

[12]林道浙,潘升华,庄微雅,等.HMGI-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疗效中的作用[J].肿瘤学杂志,2016,22(9):733-737.

[13]李雯,冯彦林.SUVmax、Ki-67、p53、EGFR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6, 43(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