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6 17:18:01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1

近几年来,重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据《福布斯》的中国大陆最发达旅游城市排名,重庆排名第三,世界旅游城市景气指数排名第16名。2015年重庆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9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同时指出:“要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应如何规划、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旅游中面临着哪些实践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乡村旅游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能够促进乡村农业的成功转型和农民的增收致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将“三农”资源进行集中打造,突出乡村文化、自然景观、清新空气、绿色菜肴等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特色产物,能够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向农村转移,能够进一步协助农村外出打工“本土化”,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能够带动城市居民的“周末游”,为其提供休闲旅游消费的空间,提升黄金周或“周末游”在发展旅游中的收入比,进一步拉动内需消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能够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态文明。2016年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的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但,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乡村旅游作为全民参与中的一个发展路径,更多的能够实现“大工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使乡村更加重视生态文明质量,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大量的原生态景观不被破坏,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乡村生态进行修复,促进青山绿水的生态平衡。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实践困境

(1)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旅游资源或者追求政绩,对市场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相互模仿,追求短期效益,导致发展模式化,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2)季节性旅游明显。依据地方特色打造的“后文化旅游”,较多的集中在以赏花为主的春季和以采果为主的夏季,秋冬季节则无花可赏、无果可摘、无景可去,季节性短板凸显。

(3)粗放式经营突出。当前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单一,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思想准备不充分、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系列问题,难以留住游客。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干道等级低,存在不少断头路,未形成循环交通网络。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未配套到位,绿化、美化、亮化较差,标示标牌未统一到位。

(5)滥挖乱采严重。景区矿山开采企业近20家,存在无序开采、违规开采、越界开采,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隐患凸显。

三、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抓落实,形成齐抓共建“大合唱”。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城区、园区两篇文章”的总体安排,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人大、区政协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镇街为成员的黄瓜山乡村旅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政策扶持、项目倾斜、资金保障,举全区之力加快黄瓜山乡村旅游发展。二是加强镇街部门协作,认真组织区域内联席会议和项目会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整体联动、整体推进,重点解决区域内项目相关证照和手续办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各类矛盾纠纷,引导业主加快建设、品质发展。

(2)抓统筹,打造加快发展“助推器”。乡村旅游的规划,应充分调研分析当地的资源条件,优化配置,整合区域内文化、自然景观、村落、观光园区、特色农产品等乡村资源,加速构建农旅商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强化资金整合,积极争取农林、水利、交通、文体等涉农、支农资金集中打捆投放,重点倾斜园区特色产业项目,加快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文化氛围的上档升级,创建重庆市级乡村旅游目的地。统筹推进新村居民点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和出行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腾出更多土地利用空间。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2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113-0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始终将现代农业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使得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在贫困山区,还存在认识上的较大偏差,认识不足、力度不够的情况,这是造成当地文化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2008年7月和2009年8月,我们对山西省吕梁市和忻州市部分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做了调研,进而感受到了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在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先进、农民的提升,就没有整个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更不用说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山区的贫困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而文化贫困是山区贫困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多数贫困山区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农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则出现更为快速的增长。“不能增加收入,不能满足物质需求,农民生活会贫困;不能发展农村文化,不能满足精神需要,农民思想会贫乏。”[1]农民思想的贫困对导致农民理想信念出现动摇,道德观念出现滑坡,社会因此也会陷入动荡和不稳定的状态。在贫困地区,文化的贫困和经济贫困巳经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因此,文化建设对于贫困山区的科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对山区农民素质的提升作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封建迷信抬头,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农民的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长期滞后。在我们调查的地方,学历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如图1所示:

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限制,当地农民的创业能力、进城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即使外出打工也是从来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能够返乡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即便是在新农村政策颁布之后,对于政策的理解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很多人对于该政策理解程度较弱,不能用到实处。在调查中,当问到“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理解程度”时,呈现如下结果: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该地区发展的成败。正如班费尔德所说,“穷人基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利用机会摆脱贫困之命运,因为他们早已内化了那些与大社会格格不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2]三农问题的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全面小康的实现均需要广大山区人民尽快地提升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而文化建设对于贫困山区农民的教育则起着关键作用。在每年的元宵节闹社火时,山西农村普遍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这些文艺活动一般用街头剧、唱歌、快板、戏曲等形式把法律政策、道德风尚、表扬批评融于其中。在这些具体的表达形式下,农民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道德和公民的权利义务。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文化活动的匮乏也使这样的历年活动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在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中就少了一个舆论宣传的阵地。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也日益红火起来,在贫困山区可以借助百姓耳熟能详而又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构建教育和舆论的阵地,让农村不至于成为被社会发展所遗忘的角落。[3]文化建设快速提升着农民的素质,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文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也体现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对于贫困山区来说,更体现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上。

特定农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几千年中国传统农业的文化特色以我们所熟知的“小农意识”存在着,而这种文化也影响了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限制着他们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们的保守、落后、封闭甚至愚昧。现代农业经济要求掌握科学的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而这些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需求程度和认识程度,否则就会在他们盲目的排斥中丧失。

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斗争的需要,党所建立的根据地大都选择在一些相对不发达的贫困山区。而就是在这样一些地区,党在发展当地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宣传。例如,文艺活动宣传队的建立,不仅使党借助文艺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增强党的凝聚力,加深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使当地的人民在文艺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的信任。而这样一种信任和合作在经济活动中又得到了延续,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生产。现在,尽管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生产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需要。然而,这种合作基础是相当脆弱的,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信任和道德教育,只靠金钱和利益的维系作用,用不了多久就会跨掉。农村经济活动需要文化纽带来联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活动的形成与提高。而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建立这种纽带的过程。

三、文化建设对农村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

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而言,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缓解矛盾、促成和谐的作用。任何农村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宗族派系不足为奇,直到现在,当遇到清明祭祖等一系列活动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的家族活动,而贫困山区更是如此。加之如今贫困山区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几近绝迹,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社火”等活动也日渐衰落。而盛行,农民宁修庙不建校,许多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活动披着宗教的外衣四处招摇,黄赌毒等文化毒瘤在某些农村也逐渐抬头。同时,流动的农民工把一些不良的城市文化与流民文化带入农村,导致在部分农村地区带有黑社会和帮派性质的团体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的秩序。[4]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会导致整个村社的分崩离析,影响和谐乡村的构建。但是,如果有一些合适的文化娱乐活动则会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空间,文艺活动无界限,不同姓氏的人,甚至于不同信念,都可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慢慢的造成了一种和解和交流的气氛,从而起到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

此外,山区本土文化独特的动员功能也可为构建和谐乡村发挥重要作用。在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这种作用尤为突出。一方面,这些地方曾经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有一种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情感,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犹如老区自己孩子的成长,受到他们的密切关注。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到现在仍然保留而没有丧失。一旦提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当地人脸上那种特殊的自豪与亲切。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老区人的付出与配合时,他们将毫不犹豫。另一方面,农村是“熟人社会”,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山区农民非常在意舆论和评价的作用,所以如果要动员村民参与到实际的变革中来,必须使其意识到变革的意义,而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单纯的经济手段并不能达到目的。因此,在山区的建设中,任何问题的处理都需要发挥这种有着特殊动员作用的本土文化的功能。

四、文化建设对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匮乏容易使贫困山区的基层民主变成空中楼台。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的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传统的社区就是依靠熟人关系的存在,从而构成了道德社会,这是农村社区存在的基础。如果农村维系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活动和文化活动)丧失,就必然导致评价无意义,道德、信念的作用也会随之丧失,最后导致农村社区存在的基础也就丧失了。[5]可是一旦失去了这种基础,维护社区的正义和亲情观念的民意基础就将不复存在,任何政治就只能是一纸空文。要想建立山区民主政治,需要增强农村的公共交流空间,加强文化建设,重塑基层政治的评价体系,重燃农民关注集体的激情。

村民是实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其素质如何,直接涉及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败兴衰。对于贫困山区而言,长期经济发展的贫困加上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惰性的因素,使得基层民主建设的进展举步维艰。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培养新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劳动者培训,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广科技知识,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发生质的飞跃,进而使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

对于大多数贫困山区来说,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再加上资金短缺,基本设施落后,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有些地方,部分农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要想让这些地方真正能够赶上社会主义建设的快车,必须注重经济发展与文化、政治发展的协调。

五、贫困山区文化建设是完善社会文化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党中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实现“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作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并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充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村繁荣富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农民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愿望将得到更好的落实。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开放与文化交流,使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代城市文化对农村的辐射、渗透与农村文化对城市的文化反哺,使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处于双向互动的态势,由此实现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6]由此,老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文化建设将是对这一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这对提高老区人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腾飞,中国的政治正在趋于完善,与此相对应,中国的文化也应该有一个大的改观。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城市面貌,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让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却很缓慢。不能不看到,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如果忽视农村文化建设,那么其他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贫困山区,不应该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注重这些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桃英.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31-33.

[2]转引自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7-18.

[3]黄永林.重视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浙江,2006(12):54-55.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3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我国的山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山区耕地大多分散,山区农业用地多为梯田,地块小,有坡度,加上道路狭窄,坡陡弯多,地理环境的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限制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给农机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9.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止到2010年8月,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91亿千瓦,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合式大型的农业机械高速增长,农机的总装备结构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这些农业机械大都集中在平原地区,山区农村还是比较少的,分布极不平衡。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从小目睹了山区农村的农业耕作,以家乡所在地――内蒙古乌兰察布丰镇为例,山区农民采用的仍然是自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耕作方法,靠畜力维持日常的农业活动,不仅生产效率低,造成大量闲置土地的浪费,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浪费劳动力,同时,购置牲畜饲料及其他的加工农具,投入一定的时间管理,在闲时的养殖,等等,都是目前山区农民日常要考虑的。

3.山区农村的现状分析

山区农村根本不具备靠山吃山的条件。交通不便,水源紧缺,经济收入无保障,祖祖辈辈日夜操劳,依然只能保障温饱。

所有山区群众的心愿就是发家致富。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远远落后于东部农村。他们渴望改善生活状况,过上富裕的生活;渴望引进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拓宽经济收入来源;渴望走出去打工,学点技术,挣点钱。他们认为不能仅仅靠政府的救济。

山区农村农业的发展落后,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分发挥科技的元素,没有恰当地引入符合农民购买力的农机,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对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国的人口问题使农业生产必须注重高效率的利用土地,适时地加入科技的元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4.推进经济实用型农机的迫切性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许多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许多农民还是买不起。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调度农机,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

农村山区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致使农业机械在田间转移不便,有的根本无法移动。

山区农民购机补贴有别于灌区和平原地区,这就要求农机进行的是符合山区丘陵地带、田块小而分散、高坡梯田、三角地带的作业,具有需求多样化、小型化的特点。山区农民迫切需要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经济实用型农机。

5.推进经济实用型机械的建议

针对山区农业的发展客观情况,应用经济实用型农机才是山区农民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5.1在发展经济实用型农机的过程中,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此外,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的新路子。

5.2政府对于致力于研究经济实用型农机的相关企业和个体要给予支持,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的政策。

5.3可以加大对山区农村机械的燃油补贴,鼓励山区农民积极购机。

6.经济实用型农机的推进对山区农村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不仅是代替人畜力作业以减轻劳动强度的工具,而且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综合工程和技术手段。农业机械化可促进山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山区农业的机械化将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又一次腾飞。

参考文献:

[1]秦和平.浅论当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的现状[J].科技资讯,2010,(20):234.

[2]余顺金.山区农村农机合作生产初探[J].贵州农机化,2009,(03):19-20.

[3]何克玉.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85-86.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4

入世后的农业必须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杜彦坤

2000年国定贫困县贫困监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农地制度安排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问题研究 葛颖培

耕地抛荒的现象与本质——安徽省农村耕地抛荒调查 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入世"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新疆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营造环境加强监管——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意向调查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利用绿箱政策加大扶贫力度 侯锐

粮改如何深入进行下去?——对深化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李添,刘忠民,郭作北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刘长翠

东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比较 王琳,张维群

扬长避短寻求突破——湖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李劲夫

调查研究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方法 蒋在哲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政府统计工作 刘顺国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 贾天增

农村合作经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夏英

软环境建设:中国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高保周

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高强,赵贞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放在首位 佟屏亚

对我国融资体制变革的思考 臧日宏

湖北农户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 丁士军,舒振斌,陈传波

消赤减债刻不容缓——对乡村负债的调查与思考 邱运斌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必须再创新——对湖北省七十三个村农户家庭经营情况的调查 查金祥,曾令香,许家林

入世后的农业:外国公司比外国产品的冲击更大 郭玮

安徽农业结构调整为何没有使农民受益? 孟昭杰

我国农民旅游消费成效与隐忧并存 邹荣桂,邬爱其

昔日"红宝"能否重振雄风——对宁夏枸杞资源现状的思考 拜发奎

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透视 纪小平,于志明

种植什么谁说了算? 杨帆

乡村啊,你的路在何方? 李季春

小辣椒唱大戏——贵州省遵义县发展特色经济调研 贾德昌,贾春秀

围绕发展主题狠抓配套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统计改革实践 郑世成,冯志中

2000年全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2000年全国分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发展替代石油农业 路明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 程贻举

正确处理确保稳定大局 王大明

2000年末农户人均存粮493公斤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消除补贴误解加快入世进程——我国入世谈判的农业补贴僵局分析 卢锋

试论我国中央粮食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变革(上) 鲁晓东

信贷扶贫能帮助穷人吗? 汪三贵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综述 唐平,左颖

种粮大户需要扶持和保护——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种粮大户的影响及对策 粮食购销市场化调查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在基层——河南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李永仁,韩爱桃,刘露霞

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对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 丁力

农业利用外资需要机制创新 邬爱其

移民迁村:新世纪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 董玉舒,刘建业,赵天胜

农民贷款难在何处?——对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对称的调查与分析 张建港,聂劲松

美国西部经济是如何崛起的? 车秀文,区新宇

调研要有好思路、好提纲 陈方柱

构筑土地流转制度的稳健平台 任丽君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 刘丽敏,李秉龙

浙江农民能否从入世中获益——加入WTO对浙江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的影响分析 张兴华,张芙桦,许勇军

走出去转移农村劳动力势在必行 刘光平

区别对待共同发展——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刘鸿儒,王安仁,张新权

从宁夏农民收入变化看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 黄自荣,权淑霞

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研究 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听农民呼声谋百姓利益——对42个县126个村1050户农民问卷调查的评析 河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关注民生善待农民——关于上海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朱明芬,李一平

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的角色定位与体制创新 王志本

中国彩电业的市场机会 郭怀宇

根治污染避免灾害——江苏省"热点"展示的环境污染与纠纷 张玉林,朱守祥

苏南乡镇企业的"凤凰涅槃"——以"江阴现象"为例 芮黎明

长白山区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董亚珍,刘忠民

调查研究要注意"八戒" 李荣东

积极探索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坚持实施大企业战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

蓬勃发展的现代工业港口城市——江阴 江阴市人民政府

坚持外向带动加速产业集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中共昆山市委,昆山市人民政府

全力增创区域特色加快实现『两个率先 常熟市人民政府

加快战略转型提升发展水平打造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 王建满

发挥"两沿"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陈启元

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谋求更快更好发展 徐纪平

加快民营经济与国际经济对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陈长兴

发挥口岸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中共绥芬河市委,绥芬河市人民政府

发挥后发优势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共延吉市委,延吉市人民政府

地方特色经济的形式途径与经验 中共阿克塞县委,阿克塞县人民政府

直面教育产业化——对四川省农村教育调查的数据解读和思考 张迎宪,谢以纲

实现优势聚集做强江西农业 邓盛平,周劢

山西省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董玉舒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初始产权形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陈铭恩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7-02

高职教育如何办出类型特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实现校地深度融合,这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黄冈职院作为大别山地区的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十百千万”(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社会服务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强校之路。

一、校县对接,融入区域经济

黄冈市各县(市、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黄冈职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探索并实践高职院校与县市对接、教学院系与乡镇对接、专业团队与农村(企业)对接、教师与农户(项目)对接,形成“四层对接”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为促进黄冈及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先后与黄州区、武穴市、团风县、蕲春县、英山县等10个县(市)签订了校县(市)共建协议。具体由各教学院系根据各县市区产业特点与之形成对接关系。如生物工程系与全国闻名的“医药之乡”蕲春县对接,建筑系与“建筑之乡”团风县对接,商学院与黄冈市商业中心的黄州区对接等。各教学院系都与相应的县市区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形成了校县对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格局。

在合作中,学校发挥专门人才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县市区提供智力支撑、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帮助县市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建立了5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11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技术服务中心和10个产业服务基地,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参与科技扶贫。近几年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 000万元。

二、校村共建,服务区域三农

黄冈职院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主动为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十几年来,累计为农口和服务性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7万余人。并坚持与市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合作,通过“进村入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学校11名教授博士成为湖北省农业科技110首席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作为湖北省农业厅“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培训农村基层农技人员,举办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小龙虾、蛋鸡饲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中药材种植,沼气能源,水产养殖”多种培训班,为1 020名农村人员提供农业知识技能更新培训,为1 050人进行了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为466名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为7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学校作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 900余人;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常年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技能认证工作,每年为校内外提供鉴定人数超过10 000人次。学校作为2008年湖北省委组织部认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定点培养单位,已经培养了430名合格的农民大学生,有的已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或村两委干部。

学校利用师资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黄冈市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科普活动。由学校主持的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黄冈大别山区有机茶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EA760045),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山地生态多样性有机茶园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AA201C03),其成果在大别山区得以推广。学校专门成立了茶叶研究所,组织专业教师、技术人员以及专业学生走出校门,采取“蹲一个点,带一个片,包一条线”的方法,到英山、团风、麻城、武穴等县市指导建起7个名优茶科技示范基地。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龟山松萝”、“春渺”两个品牌茶叶,在全国第五、六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春渺”茶在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学校为黄冈市十多家茶叶企业推广应用有机茶生产技术,促进茶叶企业发展,带动茶农致富。畜牧兽医专业与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高产蛋鸡饲料配制技术”将为黄冈的蛋鸡养殖行业锦上添花。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6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7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进行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因素,决定我国农村差异性很大,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漓江是独一无二的,漓风景区的农村建设是敏感的,但意义也非同寻常。

1.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更多更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

1.1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纵观全世界,在农村建设成就显著的国家都是物质基础雄厚、生产力发达。鉴于我国现在的国情。为此,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很难持续。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漓江风景区农村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市场大背景的双重契机,努力承接乡村旅游的需求,发展相关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俗观光旅游和农业体验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1.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漓江风景区村民教育水平低下,懂经营乡村旅游事业的很少,一些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也很匮乏。这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

1.3加快规划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第一,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规划指导,促进农村事业的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促进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漓江风景区农村具体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订基本社会事业设施配置标准,村民住房标准、村卫生所、农村小学等社会事业基层机构。建立社会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实行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第二,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应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涉农投资整合以及涉农投资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第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事业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1.4恢复景区生态环境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漓江生态系统的退化是长期演变而成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其生态系统良好的阶段,为人类造福。为此,必须做到扼制人类无度的开发活动,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因此,漓江生态系统的调控既要治水,更要全流域综合治理。多年来,漓江的生态保护问题,受到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漓江生态景区。条例明确规定了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开发利用及法律责任。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将严格按照这个保护条例进行规划。

1.5严格保护漓江水体

漓江不仅是中国的漓江,更是人类的漓江。保护漓江水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漓江景区村民的必然要求。各界人士要高度重视对漓江水体的保护,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采取必要措施,在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是,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大力推广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扶持发展节水型产业。景区的生产生活污水要统一收集,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漓江。加强景区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对景区农村和游客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合理规划餐饮业项目的布局,严禁对危害漓江水体的项目审批。加强风景区自助烧烤和野炊等自助游活动。风景区的任何决策都要首先考虑是否对漓江水体产生影响。外来游客的到来对漓江水体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方面要加强宣传,在一些显眼的地方要告知游客,对于从事旅游产业人员要进行培训,合格上岗,旅游从业人员再对广大游客进行宣传,在景区要养成良好的保护漓江水体氛围。

1.6变无序为有序的控制规划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的限制,“度”的调控能力,是使事物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的要素。而这种要素通常需要“控制”作为约束手段为其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漓江风景区农村一直是处于放任自流的发展状态,导致了今天发展的无序性格局,这种无序性导致了农村建设分散凌乱,耕地、林地等资源被大量侵占,如果再放任这样的建设方式在农村继续横行,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空间格局将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和规划,建设一种以密度和质量集约型规划,与山水空间格局相和谐的规划。

1.7空间生态格局保护规划

有学者把天然的山水、森林等称为第一自然,把农业的果园田野等称为第二自然,把园林称为第三自然,而把后工业的、城市废弃地上的自然景观称为第四自然【2】。说明田园绿化要比人工绿化更为接近自然原生态。我们将城市里的人工景观移入农村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知道的,漓江风景区农村大部分坐落在山脚下,滨临漓江,这些农村点缀在这山水格局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

漓江风景区农村位于漓江沿岸,坐落于山脚下,自古以来形成的格局就是“漓江――村庄――山”,村庄普遍偏小,周围基本被农地包围,漓江和山处于主导地位,农村的自由散乱和缓慢对这种格局影响变化不大。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起,科技的发达,交通工具的增多,这种山水主导格局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农村周边的土地开始慢慢被侵占蚕食,交通量的增加以及村庄的活动对山水的格局正在产生变化,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山水与村落之间的和谐关系。独特的漓江风景区村落景观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新农村建设时要继承和保护好这种山水空间生态格局,耦合农村与山水,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鉴于种种因素,漓江风景区农村建设模式创造性的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将农村绿地田园化、果园化,将菜园、果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不仅耦合了山水生态自然格局,也为农村增加了田园风情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了“三带”式生态格局,规划成“漓江――果蔬园――山”生态格局。

3.结语

乡村旅游已不是新鲜话题,全国早已有先例,如何在千万个乡村中脱颖而出,特色是唯一的选择。漓江沿岸的村庄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那就是这张漓江名片。如何突出漓江风景区新农村旅游特色,如何避免“灯下黑”【3】(漓江名声太大,其乡村旅游难以突出出来)的残酷现实,是下步工作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8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嘉陵区委就不断强化执政能力,增强队伍的执行力。1001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要求,率先在该地区农村开展“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创建活动。区委、区政府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人手,通过“五清五改”和“五进农家”,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五清五改”即清垃圾、清粪堆、清路障、清草垛、清院落;改水、改路、改灶、改厕等,帮助农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五进农家”是让现念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致富信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村规民约进农家,引导村民摈弃愚昧、落后的封建旧俗,树立科学、进步的文明新风。

围绕“五清五改”、“五进农家”活动,火花、文峰、木老、大树四个乡镇及时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采取“党政引导,村组自治,群众为主,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赞助”的工作机制,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各村社积极开展“两带三为”活动,在为民造福上赢民心,在为民解网上见真情,在为民排忧仁改作风。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人手,切实把各种帮民之策、惠民之举、利民之事落到实处。

木老乡何家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成立了“木老乡何家村观光旅游协会”,会员杜培林因不懂技术,种植效益一直较低,加入协会后,种植能手上门指导,使他熟练掌握了有关技术,实现了年收入3万余元,成为该村的致富能手。那些当初认为协会是“花架子”的村民纷纷申请人会,目前该协会会员已有180名,建成乡农经网服务中心1个,信息服务站3个,为党员、农户提供技术、致富项目和市场信息,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每年基层干部都会带着点子、项目和资金,深入到创建点上,从一村一社,一家一户抓起。通过项目资金支持,下部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因地制宜。木老乡石龙桥村支书王开元感慨地说:过去石龙桥村是个传统农业村,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风垭山开发,带动了全村大部分地区农民搞农业生态经济,很多村民在凤垭山周围经营农家乐和果树种植,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有了极大提高,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3800元。

生活变富、环境变美、乡风变文明。“五清五改”、“五进农家”活动激发了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采访中不少村民说:过上的生活条件简直无法和现在相比。在木老乡何家村,走进冯成友家院子里,一个个造型别致的花坛引人注目,庭院清洁,各种观赏植物错落有致。问及为何要把心思用在栽花种草上,老冯内蒙地说: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农民也要有所学,有所好,农闲的时候种种花单也是一种享受利幸福。

“农民得实惠,干部得民心”,木老乡天井沟村村民刘福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小少农民付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新风创建活动的深切体会。

“经果搭台”分实产业基础

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南充巾郊区,距市中心仅6公里,南接绪山森林公园,西至木老乡。这一片由于自然条件有限,很多土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以往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红苕为生,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保障。在木老乡何家村,记者看到乡里的农技人员正在指导果农给中华寿桃进行嫁接。“去年,我家种植桃树、枇把树近4亩,仅水果一项收入就2万元。”当地农民蒋兴富高兴地告诉记者,农技人员服务到家,正在教他如何用早熟油桃和皮球桃对中华寿桃进行改良,预计改良后产量将提高20%以上。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目前凤(凤垭山)木(木老乡)路沿线已经建成全长7公里的万亩优质伏季水果基地,新栽植大五星枇把4500亩、皮球桃1000亩、丰水梨和黄花梨700亩,高换改良劣质果树3800亩,覆盖了大树、火花、文峰、木老四十乡镇20个村、200个组,累计种植各种果树和风景绿化树2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90%,果树产业带辐射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产业带覆盖的农村农民年均纯收入部在3500元以上。

生态旅游扛起产业大旗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9

柑桔简易保鲜五法

遵义县发展“公司+农户”的调查

架起联结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东台市推行一体化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油菜看苗移栽四措施

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需要攻克的难点

靠科技田中求温饱寻富路荒山展宏图

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促进山区综合开发

从实际出发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道真县非耕地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饲养晚秋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准突破口开发非耕地——田坝管理区“绿色企业”成效显著

养猪新法——倒喂

红子开发之我见

贵州农民经济生活状况简析

养鸡致富小窍门

贵州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水稻种子的贮藏保管

抓住优势求发展

五倍子带虫提灯藓的冬季管理

开创性的步伐历史性的变化——20年农村改革在贵州

农民离市场有多远

富民兴村的带头人——记水洞村党支书成俊

假冒味精鉴别法

一个药材大户的情怀

做农村致富的领头人

贵州坡耕地防护林营建模式选择及营建技术

发展山区水利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牛蛙安全越冬方法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稳压器”——孝义市农村财务规范管理经验谈

什么是不合格产品

科技致富又一村——天台村发展商贸型科技经济

促进西部地区农民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

深化农村改革的有益探索——对三岔镇拍卖小山塘使用权情况的调查

鸡舍防寒保温五法

有感于兴办“粮食银行”

教育农民与农民教育

扶贫:不可重“增收”轻“节支”

小额信贷实践中的三个原则

何谓“绿色照明”

如何做大普安天麻产业蛋糕

息烽西瓜产业“萎缩”引发的思考

白果村农民“上班”忙

青山着意化为桥——看黔东南州如何发展特色农业

金沙:以“四个带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新思路带来大发展——息烽县杉林村“三基一调”促经济发展

三把火三盆水三桌酒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思考

浅谈村级资金收支预算方案的编制与执行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从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有感于香蕉兵败大连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方县发展豆制品产业化初见成效

鲁班建畜禽营销公司拉动畜牧业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例10

针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家推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读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在我国农村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受交通、地形、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无法得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便十分必要。

1.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

(1)小学教育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农村偏远山区发展缓慢,信息闭塞,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再加上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导致小学教育只是勉强地停留在保证教室、黑板和粉笔的阶段,对现阶段素质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基本是空白状态,如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存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1]

(2)无法保证偏远山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另外,因为农村偏远山区人口非常少,适龄上学的孩子更少,就出现了目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缺乏生源,教师编制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质量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师教育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偏远山区大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城中心较远,教师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不多,再加之农村偏远山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有限,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参加教育教学的培训,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化农村山区教师的培训。从事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无法定期得到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培训,导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滞后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与城市小学教育教师交流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偏远山区的教学质量。

(2)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我国农村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条件落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有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因此,要规范山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帮助教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备课,为山区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给他们带去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还要保证教师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生活上的负担,专注教学,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3]

(3)全面培养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山区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业责任心和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建设一支具备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另外,尽可能地给山区教学提供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在政策中实行一些奖励措施或补偿,激发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保证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山区教学质量,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办学条件,改善山区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学设备的局面。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动和城市小学进行合作,保证能够及时地给山区小学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陈旧的教学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惠农政策,针对所有的适龄孩子。对农村偏远山区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师应该要尽的义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山区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只有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卓玛才让.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