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4 14:51:4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1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2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30-0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等进行了较多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看法。本文拟对相关理论观点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促进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分析

(一)制度与生态文明制度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他将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涉及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度量衡规则以及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我国学者沈满洪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就是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是关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消费行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他把生态文明制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正式制度(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等)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的意识、观念、风俗、习惯和伦理等);既有的有效制度的继承和因时因势的制度创新;单一制度的建设和整个制度体系的构建等[2]。夏光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与准则的总和,他也把制度分为法律、规章和条例层面的正式制度以及伦理、道德和习俗层面的非正式制度[3]。王丽娟则认为凡是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与准则,都可以称之为生态文明制度[4]。由上可见,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理解深受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不断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价值理念的生态文明随时代要求而诞生。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如何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就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就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深刻影响资源、生态及人类的本性,并批判了作为生态危机社会根源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具备了规避生态危机的制度前提,但是如何发展和制约资本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5]。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有学者认为,我国已有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太过于注重对生态文明价值维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制度维度的研究,其结果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无法有效地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6]。有学者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宏观发展全局中的微观具体生态制度缺失,政治领域所存在的若干弱点是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的症结所在,主要包括生态政治意识偏低、生态政治机制缺失和生态政治监管不足三个方面[7]。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来反思我国微观具体生态制度的缺失,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出路。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趋势和生态制度的缺失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5]。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轻质量、重数量,轻结构、重规模,轻长远、重眼前,轻生态效益、重经济效益等问题,以避免“公有地悲剧”,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目标[8]。

(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框架结构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框架结构,沈满洪认为,那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等共同构成的制度体系,需要根据匹配原则、适用条件和彼此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优化选择[2]。在具体的制度框架上,张瑞、秦书生认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制度保障,需要在政治、政策和法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7];张春华则认为应该从政府生态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管制度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等四方面来构建[5]。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存在约束性不强、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处于初期阶段等问题,需要构建以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和环境类税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9]。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为我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焦点和路径探索

(一)对绿色发展制度的理论探索

1.绿色GDP制度的理论探索。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实际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估体系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对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学者们认为我国存在政绩考评体系决定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长期存在“唯GDP论”的政绩观,片面地以GDP为中心,追求牺牲长远利益的“快速增长”,追求牺牲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无效增长”,制造出大量低效的GDP,却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10]。在众多相关研究文献中,学者们从绿色GDP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回顾了绿色GDP提出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概述了绿色GDP的表现形式,探索了绿色GDP的指标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所设计的绿色GDP指数体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探讨的“生态GDP”生态文明评价制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设计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简称ECCI)等。这些指标体系非常有创新性,但是还未形成能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GDP考核制度体系。

2.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制度的理论探索。针对循环经济发展制度,学者们进行了诸多分析和探索,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与法律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产业制度创新等。有的学者还涉及到了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需求、信息及对政府激励的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基本激励制度[11]。针对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学者们也进行了诸多分析和探索,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机制、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和碳汇交易制度等内容。

3.“生态省”与“美丽中国”建设制度的理论探索。生态省(区)创建是由国家环保局在全国打造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是以省为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我国许多省市结合地方实际,纷纷制定政策规划,推动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省”制度建设。学者们对“生态省”相关的制度设计也进行了探索。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促进美丽中国的实现,学者们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法律制度和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12]。

(二)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索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机制。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者自觉行为的动力机制,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共赢的重要前提。在诸多研究中,学者们对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各主体功能区和具体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政府财税政策完善、跨地区跨流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特殊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学者们认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够健全,不足以从根本上驱动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自觉保护行为,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台《生态补偿条例》或相关制度,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开征生态税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以及全面强化多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13]。

(三) 对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理论探索

针对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多方面探索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制度建设问题。在探索中,学者们有两种思路,一是重视政府严格监管的制度建设思路;二是注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建设思路。面对比较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学者们认为应建立最严格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实行最严格的政府监管,如通过划定土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实行最严格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等;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某些会产生外部性影响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调节的领域,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集体林权制度、环境的产权制度和资源的产权制度等来完善和创新产权制度;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控制“资本逻辑”的有效性范围[14]。

(四)对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的理论探索

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环境保护好则能体现出其正外部性;反之,则带来负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严格监管。学者们认为,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环境责任和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严重影响了环境责任的有效落实,造成大量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因此,健全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是维护环境公平正义和公众环境权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立以环境损害赔偿为基础的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依法追究环境损害责任者和监管不作为者的刑事、民事责任,可以使“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分解和传递环境责任[6]11。

(五)对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理论探索

在我国,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尚未健全,非政府环保组织话语权缺失,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10]。学者们认为,要从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出发,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推动公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树立起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提高公众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形成有益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六)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索

北京大学郇庆治认为,党的十报告设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篇,使得党中央所确定的面向未来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行动纲领有着明确的制度创新维度。这对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其战略部署和任务总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上,我们需要依照生态文明所彰显的新理念和总体目标,全面反思与审视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及其组合架构。其最终指向则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不断创新和不断演进过程之后,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崭新的或合乎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制度体系,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制度(组织)结构基础[15]。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更加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法治体系和责任考核制度;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目标实现的经济调节机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的文化教育体制。

三、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亟需加强探索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已有的生态文明制度为何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其原因不仅仅是制度体系不健全,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缺乏对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应有关注,从而易于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应该加强以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

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表达着人们利用自然并在自然资源中获利时所需承担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责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也是关于环境主体之环境行为所关涉的伦理系统(理念、规范和德性)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促进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实现,合理地关照其他物种和生态环境应该享有的公正与正义要求,从而公平地在人与人之间(代内之间和代际之间)分配自然资源和分摊生态责任。为此,必须重视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层面内容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的全面提升,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

制度之所以可以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无从实现。生态保护是不能逾越的红线,是高压线,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被逾越的现象。发生在许多地方的生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就是源于地方监管部门执法不力,而执法不力的直接根源又在于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唯GDP政绩观和行政干预以及监管部门实质上的监管权力缺失。为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在生态文明制度与相关机制设计上,应高度重视对环保部门执法权扩充和执法独立性的探索。只有保证环保部门执法的独立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才能消除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发展的政绩而对环境执法的干扰,也才能保证在监管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真正起到制度约束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制度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

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探索全国性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同时,也应该关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区域特殊性,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西部民族地区既是自然资源富集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退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西部民族地区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面临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与该地区民族群众因为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而对脆弱生态环境加剧破坏的双重压力。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提供规范保障;要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民族地区地方生态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执法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2]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12):18-22.

[3]夏光.生态文明与制度创新[J].理论视野,2013(1):15-19.

[4]王丽娟.生态文明必须依托制度建设[N].南方日报,2013-02-04(F02).

[5]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13(2):28-31.

[6]王雨辰.论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N].光明日报,2008-04-08(10).

[7]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79-83.

[8]刘洋.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访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2):14-17.

[9]薛睿.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路径[J].经济师,2013(9):32-33.

[10]陈旭.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2):5-7.

[11]周红格.论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基本激励制度:以回归人性为基础[J].生态经济, 2010(5):68-70.

[12]刘峰.以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美丽中国[J].中国国情国力,2013(3):33-34.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3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25-04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重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社会发展学说,对我国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概述: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是在西欧发达工业社会的现代化与环境的矛盾不断走向激化以及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的进程之中应运而生的。有两个根源刺激了这一理论的问世,一是资本逻辑的普遍支配,二是生态危机的全球扩散。资本逻辑萌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当中,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属性。资本逻辑追求短期回报,环境改善需要长期规划,二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随着资本逻辑的支配地位普遍确立及其矛盾进入不可调和状态,其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必然也会形成全球扩张。“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土地和劳动的商品化,不仅造就了人与自然界的分离,而且具有矛盾意味的是,它也造就了对自然保护的更大和更为普遍的关注,也就是说,对自然界的浪漫主义和伤感式的关注恰恰是以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为前提条件的。”[1]正是这种工业文明的生态二重性,催生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此外,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以及西欧各国环境变革的不断深入,是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发展理论,例如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也有效地影响了学者们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之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得以问世。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胡伯和耶内克的创立期,到摩尔和斯帕加仑等人的发展期,再到今天逐渐将理论应用于西北欧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诞生之日起,生态现代化理论就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批判其属“欧洲中心论”的,有批判其绿色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及不可实现性的,等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回应这些批判以及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理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成为现今影响诸多西北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环境变革的一项重要理论。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自身的未来课题。在发展进程中,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渐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并在未来课题上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一方面,在索南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下,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开始面向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探索在纸浆和造纸业等产业方面开展生态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深化对于全球环境流程的理解,促进环境变革新领域的开拓。此外,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还系统讨论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环境变革,强调生态理性及其确立。通过这些努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迅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领域里的一股重要的生态思潮,并对欧洲多国的环境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反思: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社会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挑战的主流理论,涵纳了许多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方案和要素。但是,事物都具有相对性,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两条:其一,这一理论并非是一种彻底的批判性理论。尽管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内在本质,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彻底批判。其二,因为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也就不会形成对社会转型认识的彻底性。

首先,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就观念来讲,衍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现代化方案必然是机械的。因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价值观念源始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是利益驱使下的机械发展观。对此,恩格斯早有论述:“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2]因此,在没有破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试图解决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所持的只能是机械地对待自然的发展观,即认为自然界的先在性与客观性并不是重点,其可用性与实在性才是重点,自然界应服从人的需要,是为进一步的现代化服务的。尽管学者们强调自然界不再被当作一个垃圾回收槽,不应负担过重以失去平衡,但是自然界仍然被视为人类的附属品。在他们看来,生产条件应服从于“超工业化”,自然应以资本的形态在进一步的现代化中得到衡量。就其自然观来说,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难免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次,问题解决方案中的矛盾。认清问题的根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由于未能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实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只能在社会制度外去寻找解决方案。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协调生态学与经济学、在进一步的现代化或“超工业化”中才能得到解决,“生态现代化的提议者认为并非摧毁工业社会的基础,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对这个星球的生活资料的持续使用――完全开发财富创造的潜力”。[3]262这种解决方案中本身就含有了一种不可持续性的内质,它过分依赖于技术,认为科学能够设计出更为友好型的环境,造就可持续的社会技术体制、制度、政治和政策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事实上,科学并非万能的,没有彻底的社会批判与彻底的社会转型,生态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愈是强调不改变现行的生产方式而仅仅强调生产、消费、技术、增长等问题,就愈显示出它在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正是出发点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不可持续性。

最后,理论适用性的问题。就理论观点而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技术革新以及生态理性的运用,这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适用性。但是,这一理论的其他许多思想和对策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并不见得适用。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根基和经验范例基本都来自北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强调有变革能力的企业对效率和污染的控制,这对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成熟市场与经济主体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则很难实现。“似乎可以相信的是,它将会在某些政治背景下(具有开放的输入结构和融合性精英战略的强大而且政治上包容的国家)对某些环境难题(相对简单的难题)有效,但不会在其他背景下(例如虚弱国家)并且只是在一个有限程度上对其他难题(更加复杂或基本的难题,比如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有效。毕竟,一个在科学、商业、政府和环境运动之间的话语联盟,预定了一个共同难题的界定和对解决方式的共同战略。然而,对高度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社会(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基本成就的破坏,不太可能成为这些共同难题界定或者解决战略的组成部分。”[4]理论的施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且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5]。尽管该理论近些年针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意见,将理论范畴逐步扩展到研究北欧以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但是,其欧洲色彩仍然十分浓厚,因此,适用性也有待考察。

总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若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理论矛盾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超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现实背景决定了当前的工作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要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其他方面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的持久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强化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这些环境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制经济发展,破坏现代化事业的成果。因此,必须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注入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争取全面、平衡、和谐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提出来,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仅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上实现现代化,而且要在生态层面上实现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建设要求具备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此,要明确生态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与发展方向。

首先,促进经济领域的生态变革。促进经济领域生态变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是经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一要确立科学的市场机制,予以合理把握,努力克服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引导其发挥生态变革的主导作用。二要激发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商会以及公司等等。这些行为主体是生态重建和环境变革的承载者,践行生态变革并直接影响生态变革的效果,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引导这些行为主体树立科学、可持续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吸引其参与到生态变革的事业中来。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在生态变革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强调科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早期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技术乐观主义。我们强调的科学技术是指那些既能产生生产力、又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例如清洁技术、回收利用技术等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渐推进,这类环保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四要推行经济生态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有利于扩展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绿化的支柱产业,需要进行大力开发。在国外,有机农业、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具有十分看好的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竞争力。在未来的中国,随着生态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类产业领域将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其次,推进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现代化,包括自治、权力下放等等,并认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的资本主义是可实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不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产生不出绿色的资本主义制度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议题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进行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具体来讲,要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尊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职能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做到这四位一体,将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同步提升。

再次,促进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植入生态原则与生态理性,通过在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指导与价值引导。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科恩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生态现代化进展良好的国家,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认同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加大科教提升力度,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民。此外,还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升生态伦理意识。具体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关系体系。

最后,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变革。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消除贫困,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根基。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6]贫穷不仅影响了人作为社会的人所应该具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物质条件,而且会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的物质代谢活动,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消除贫困与进行生态建设是相联系的。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消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有一个合理的理念――生态理性。该理论强调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认为这是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进程得以被重新组织、分析和判断,并引起经济和政治理性的变革的根据。生产领域的生态理性在经济建设中较为突出,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事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举措之一就是倡导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倡导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接受环保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此外,还需健全社会管理,促进公众生态责任、实现权利和利益共享,从而解决生态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合而为一。

参考文献:

[1]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6.

[3]Renato J.Orsato and Stewart R. Clegg, Radical Reformism: Towards Critical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3, (2005).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5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2-0062-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10E076);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内中共党史研究述评”(1252G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振清(1971-),男,河北阜城人,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哈尔滨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党长期探索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借鉴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不懈追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创新。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思想渊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必须努力地了解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性思索,是在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批判吸收西方传统生态文化,以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整体;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强调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中介;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强调消解控制自然的观念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以生态化为取向的循环消费和循环经济理念,是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探讨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强调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彻底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具备了完整的体系,表现出鲜明的批判性、辩证性、实践性、社会性、前瞻性,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道家、佛家,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体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它们认为,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而不是把自然当作人的对立面,才能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比如,儒学中主张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儒家还提出“取物不尽物”的思想,反对滥捕滥杀,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思想,认识到对资源的索取速度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取物以顺时”,禁止砍伐幼苗、捕获幼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道家哲学也包含深刻而且完善的生态智慧,主张人类应当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必须顺其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不干预自然界的客观进程,不逆天地之道而动,才能“助天生物”“助地养形”,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原。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本质仍是佛性的统一,而佛性的统一,就意味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吸收和借鉴。20世纪70年代后,联合国有关组织逐步将环境因素列为影响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为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更要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来考虑。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的委托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一词。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指出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时,一方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和认可,并且被写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2002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一条新的解决出路,各国政府也逐渐开始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走向国际化,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处理和应对改革开放实践中因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而凸显的种种资源环境领域的严重危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理论既是对我国国情的现实思考,又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存在着生产力相对落后、人口众多与环境压力、生态系统脆弱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愈益增大。比如,1958年“”期间,受“左”倾错误思想指导,盲目主张向自然开战,特别是“大炼钢铁”运动,砍伐大量木材用于炼钢,毁掉了大片森林。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调查组1962年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5省、自治区调查的结果,当时破坏最严重的是丘陵区和浅山区,有些地方的林木被砍光了。湖南省洞口县从进入山口到雪峰山主峰的路程为100里,1957年以前公路两旁的森林很多,到调查时已所剩无几。[1]与此同时,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如1959年,受灾面积达4371.4万公顷,成灾1347.6万公顷,波及豫、鲁、川、皖、鄂、湘、黑、陕、晋等20个省区的旱灾分别占其77.3%(受灾3380.6万公顷)和82.9%(成灾1117.3万公顷),受灾范围之大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1960年,除外,大陆各省区灾害面积高达3812.46万公顷,为建国以来最高纪录。[2]这一年,还发生了东部及西北部霜冻灾、以北部为主的风雹灾以及东部沿海省区严重台风洪水灾,灾情之重,是近百年少有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开始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等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风沙危害不断扩大,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沙漠化土地平均年增加2460平方千米,到90年代后期,土地沙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每年所损失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43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到90年代末期已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而且还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自然灾害日益加剧,仅以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为例,致使3656人死亡,倒塌房屋733万间,受灾人数2.3亿,农作物受灾2544万公顷,绝收61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64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全球灾害损失的1/3。[3]

可见,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当时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党中央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走了一些弯路,遭遇了一些挫折,也曾出现过过度消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等违背客观规律的情况,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为其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根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基于我国资源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矛盾凸显的实际,不断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还是破解现实难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比如,中国的单位GDP能源消耗约是美国的4倍,日本和德国的6―8倍;中国现在消耗了全世界能源总量的21.3%,却只生产了世界GDP总量的11.6%。又如,环境问题近年在我国集中爆发,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耦合型的特点。2011年,我国的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达到2499.9万吨、2217.9万吨、2404.3万吨,都远超环境容量;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细颗粒物(PM2.5)污染等环境问题接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4]此外,国际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增大,我国转型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破解。因此,以此为现实依据,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新形势,党的十提出,走一条全新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不同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了各时期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多次就林业、水利、人口问题做过重要批示和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真知灼见”,[6]主要体现在以植树造林为入手点,提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突出强调发展林业、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实现我国绿化、恢复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等基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初步探索,为后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心和思考的一件大事。为了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邓小平结合新形势,针对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概括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要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与生态间的张力;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指引了方向。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退耕还林;再造秀美山川,绿化美化祖国;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并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党的十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提出21世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构想,并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纵观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所作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绿化祖国”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生态意识的萌芽和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深化;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领社会主义中国努力承担生态责任,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的新篇章。[7]

四、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拓展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界,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8]他多次强调,“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形态中的历史方位,并将其提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理性审视和高度自觉,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

第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科学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实践证明,没有了物质,再好的生态环境也只会让我们退回到不发达阶段;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之带来的利益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将保护环境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8]这就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是生产力为动力,以实现人类社会良性循环发展为根本宗旨,最终实现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模式。[9]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节约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有效降低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过度消耗,进一步增强利用效率。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各得其所。

第四,强化环保问责,推动科学发展。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8]要把环保责任追究变成一种常态,使其真正成为约束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格落实环保责任追究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在进行决策时做到科学决策、理性决策,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念和保护优先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先行。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8]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目标,以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着力点,以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为准则,以建立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为保障,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形成生态道德约束机制,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文明理念。

第六,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首先要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其次要加快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针对环境资源中的新问题,加快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新理念和新手段。再次要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在环保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

总之,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宣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宝库的新贡献。

结语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0]生态文明作为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为目的、遵循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方位全过程的一项神圣事业。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霆.当代中国的林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灾情报告1949-199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378.

[3]高德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230.

[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6]赵树迪.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7]秦书生.生态文明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96.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6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7

前 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已经彻底取代了工业文明,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由此而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那么何为生态文明?在人们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当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被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之上,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对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已经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一方面带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势态,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制约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的巨大弊端进行反思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最关键时期,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人民富裕的愿望已经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将经济建设放在了核心的位置之上,没能兼顾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生态效益,从而引发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走新型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3.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二者的和谐相处,社会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单纯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而是把这些要求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努力去真正实现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

1. 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大力倡导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政策,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是环境利益的最大相关者,因而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主要的实践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只有人们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在建设过程中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环境保护真正起作用。

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工业、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工艺、采用高效率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工业化与科学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经济实力的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重点投入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能力建设等众多方面,对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经数不胜数,甚至达到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

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1.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

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对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之后,在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加大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逐步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以实现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3.促进环保法治理念的普及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企业是犯罪者,百姓是受罪人"的现象。在一些工业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只是一味地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取,对于工业垃圾和工业污水等处理问题并不是十分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进行严抓严管,使其进行停产整顿;同时,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应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问题,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对环境所做的破坏需要对其进行负责,只有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途径[J].商,2015(2)

[2]闫荣馨,杨靖.建设生态文明 走科学发展之路[J].河南科技,2011(4)

[3]叶长安.试论构建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4)

[4]刘根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黑龙江史志,2008(3)

[5]赵绍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博大精深,涉猎十分广泛。他以高远的历史眼光、开放的国际视野、深邃的辩证思维,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再探索。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统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科学论断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生产力范畴,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史上,还是第一次。

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上,作为西亚最早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文明自此光辉不复。而东方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让中华文明亘古绵延5000多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说明,生态文明是相较于工业文明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符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与文明关系以及人类发展阶段的深刻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生态环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主体性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他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重要论述,把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诠释。

辩证思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论述饱含着辩证思维的鲜明特点。他形象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用鲜活的语言指出,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系统思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单独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底线思维。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好处着眼,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告诫全党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治理智慧。生态红线是不能超出的界限、不能逾越的底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底线思维为指导,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三、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战略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根本保障和前进指引。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产品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从现实看,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木桶定律中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我们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的理念在全社会得到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9

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和新任务,是党的十七大面对21世纪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部署。学术界关于文明问题的研究随即转向生态文明这个重点和难点课题,这里就近期建设性思路和观点进行概述。 一、从生态看生态文明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对于生态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单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广义的生态不仅指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指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统一。基于此,对于生态文明的本质涵义问题,有些论者从最宽泛意义上理解,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以自然生态领域为基础性层次的、扩展到整个社会有机体领域的文明形式,是社会的全面转型,包括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型,社会政治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社会文化转型。也有学者从马克思的唯物实践论、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三个角度透视生态文明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三重涵义:唯物实践论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历史唯物论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此论强调,唯物实践论抛弃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点,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概念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一个历史问题和发展问题,只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中才能实现生态文明。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促使人类充分地认识人自身和自然本质,积极地在从观念、态度、行动上展开实践,谋求人与自然的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发展。生态文明更加强调科学技术和制度保障对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下的制度,以人为本是核心,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共荣永存为目的。 与生态文明概念紧密联系的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范围。大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既不是传统的事后修补性污染控制,也不是生态恢复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而是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从生产的全过程探索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另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尊重自然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层面,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社会层面,倡导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在公众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推行低碳模式;文化层面,要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各种形态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行为自律。 二、生态文明特征的多样性体现 鉴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生态文明的特征就具有多样性的体现。从指导思路和发展宗旨来看,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不仅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整体发展。另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关乎人和自然真实存在,立足人和自然本身整体协调的文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真正超越,是对人类未来负责任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必然要在自然—社会的发展之维上体现合理性与持续性;必然要在人—自然的和谐共生上体现平等性;必然要在社会—制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性;必然要在与工业文明的相对与互补中体现优越性。也有学者提出和谐价值说。其大意是,生态文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减损文明的扩张性和对抗性因素,实现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就在客观上规定了和谐应当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本质属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体现出这一核心价值要求和本质属性。还有些学者认为,追求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色,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本质区别在于发展理念,即生态文明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是立足与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所需要的资源等进行整体的统筹:横向上强调资源用度的合理性,纵向上追求资源节约、再生、替代的连续性,而在其他领域则追求制度保障的公正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文化构建的共生性。再有论者指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以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切入点,将人类的利益关切点提升到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这些关系的协同一致,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性。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正确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批判吸收和借鉴以往社会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超越资本主义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学者们就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建设性思路和建议。 1、构建新型消费模式思路。论者认为,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机对应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转型既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为此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以往消费模式变迁、现行消费模式弊端和生态消费模式选择,以期进一步深化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论者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是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2、支持系统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个整体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概括来说就是要有生态化的物质基础、生态化的动力支柱、生态化的能量转换平台、生态化的规制机制和生态化的价值导向目标。生态化的物质基础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的方式、产业的基本布局、经济发展的计量标准等方面都要符合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生态化的动力支柱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科技体系。生态化的规制机制所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管理体系。生态化的价值导向目标所强调的是要建立生态化的文教体系。#p#分页标题#e# 3、大战略设想。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迅速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为此,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能盲从西方话语霸权,不能脱离中国现有发展阶段,必须采取大战略:一是全面加速技术进步,二是以加速水循环为核心,提高国土的蓄水能力,三是积极探索从青藏高原调水的“大西线”工程,四是控制两极分化和奢侈消费,改变价值取向,五是提升军力扩展国家安全边界,使用更多的世界资源。 4、四个条件说。此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正确处理长远发展和短期发展、全面发展和单一增长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其次,积极探索合理的人口政策,努力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求政治的强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内化在执政党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形成执政党的生态政治。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需要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持。 5、三维度思路。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伦理维度、实践维度与主体维度多方位地系统推进。(一)捍卫自然权利,尊重自然价值—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维度。(二)建设幸福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维度。建设幸福经济就是从消费性幸福转型创造性幸福,从GDP发展指标转型幸福生活年限指数、生态足迹、快乐星球指数和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综合体系。(三)从经济人到幸福人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维度。 最后,一些学者感到,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是其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基础上,批判吸取历史上特别是同时代思想家有关生态环境思想的合理因素而创建的。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原则,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条件,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珍贵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例10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文件提出,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52项指标中,有22项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占总评价指标的42%,在6项25条重点建设任务中,有13条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比例超过50%[1]。《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因此,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出了艰巨的课题。

1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2008年,马存利在《水生态文明的法理分析及其制度构建》一文中首次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左其亭[2]指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王文珂[3]对水生态文明的界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和谐发展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唐克旺[4]认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建华[5]则提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水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张诚[6]指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水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使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并最终形成一种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过程。丁惠君[7]则对前人提出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提出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水和谐,人类对水系统的利用、保护、管理、制度、文化以及理念的文明化,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的文明态。

2水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国内众多省市已经开始水生态文明的实践,至2014年全国共有10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并取得了许多实践性成果[8-11],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总体来说,中国水生态文明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多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水生态文明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单个水资源管理问题。而现实情况是,现在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因其操作的多元化,势必会和其他部门发生关联,也没有办法直接剥离出来创建独立的部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多部门的合作和推动应该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应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从单一的水资源问题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3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来评估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建设潜力和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改进和完善江西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是文章重点关注的问题。

3.1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

江西水资源有“水量多、水质好、好利用、干扰少、潜力大”等明显特点,充分利用江特水资源优势和水系相对独立完整性,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江西省的多数城市都将河流水系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力提倡开展截污导流、岸线绿化、河道清淤、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工作。政府的重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河湖水污染、河湖健康、水质水量稳定清澈、生态状态完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基本考核因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各大河湖生态系统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在遵循系统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的人工修复是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涉及水质、水量两个方面。从水质上来说,应进行截污、拦污,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减少污水和污染物质直接排入水体,增加河道、湖塘自净功能,逐步实现水功能区的全面达标。在河流方面,采用河流水体净化创新技术,助推河流水质升级改善,研发技术在赣江、鄱阳湖消灭一批黑臭河流并维持在Ⅲ类以上水质水平,为建设美丽江西提供重要的水质保障。在湖泊方面,创新湖泊生态修复与蓝藻水华治理工艺,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支撑鄱阳湖水质实现显著改善。从水量上来说,依照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当地的水量条件,科学合理的调配可用的干净水源,保障河湖所需的基本用水,切忌违背水资源的地域特征,偏离河湖水生态建设的宗旨,盲目兴建所谓的水景观面子工程。针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孟伟[12]提出了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值得借鉴。

3.2重视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探究

江西省水环境恶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土壤的荒漠化程度加重,洪涝频发。②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或超出水生态承载能力。地下水过度开采,废水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③水生态涵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源涵养区、河湖沼泽区、蓄洪区等的水生态涵养空间遭受严重侵占、挤压和破坏,使得城市水生态急剧恶化。④筑坝建库和大规模引水改变河流、湖泊的水生态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工程的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河流自净能力和原有水质恶化。江西省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代价也是相当大的,大多数水域都被污染,水生态系统亦呈退化之趋势。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以点带面的开展江西省相关水域环境保护与系统修复的现状调查,实现水生态检测的常态化,依托各级水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站点,对重点观测点进行长期监测和科学评价。②制定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专项规划,采取适应性的修复和管理方式,不断调整治理和保护的管理方式。以九江市十里河的治理为例,调水引流、截污、清淤、增加河床糙率、生物控制等措施,对十里河生态进行修复,划定水生态重点保护和保留河段,禁止或限制开发。③以技术带动管理,用先进技术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持续性。通过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核心技术或工艺的研发推广,不再受限于技术保障的缺乏而导致的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十里河水自流的治理目标。④多部门联合开展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监督检查,严惩损害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行为,减少面源污染,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发展和保护的和谐共存,在保护中求发展,以发展来推进保护,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3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江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变化情况,才能确定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文化形成的原因,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及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深受多学科交叉影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难度。权利的享有都会伴随着义务的产生,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享有某方面的权利也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义务人在履行义务时也想有一定的权利,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那么一旦发生对水资源造成破坏或者环境资源减损的行为,就应该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从法律上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13]。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常遗憾的是,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江西这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水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评估,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较为匮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产权理论的提出是极有必要的。产权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产权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利益冲突,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分配效率、保证社会公平、解决外部性问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理论。江西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耕种中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共存的稳定平衡,遵循水资源系统循环的“度”,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14]。这种朴素的生态学理念引领着人们寻求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点。加上这些年各种媒介都加大了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持续曝光各类水生态环境成破坏行为,告知普通民众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态。在一定区域和程度上培养了普通民众正确的水生态文化价值观,遏制了水资源环境持续恶化的发展势头。

4结语

水生态文明已成为党的十之后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新热点,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作为生态学、环境学和资源科学的复合领域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型交叉学科,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水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促进了传统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发展。毕竟水生态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影响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直接因素。作为一项极富开拓性的工作,转变现有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策略,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进而发现最为适合的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途径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孙晓山.建设江西水生态文明[J].当代江西,2015,11(2):44.

[2]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54(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