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4 17:02:33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1

关键词

医药产业集群;循环经济;耦合

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2011年—2020年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1]。近年来随着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我国医药产业整体保持又快又稳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逐渐呈现出各区域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2]。截至2014年底,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分别集聚12,18和8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3],两大国家级医药城———江苏泰州和吉林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分别由国务院于2009年3月和2013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两大发展核心区域。集群化发展给企业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导致恶劣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制约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在医药产业集群内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规模、信息、成本和共生耦合,探讨医药绿色工业的发展模式。

1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凸显环境问题

1.1医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它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4]。医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新技术的创新、新药发现及实现产业化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医药企业密切联系和配合,这种联系的外在表现即为企业在地域空间位置上的集聚。目前国内众多蓬勃发展的医药工业园区表明,医药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以集群式发展极大地促进各区域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医药产业集群是指以医药产业为核心的制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内集中分布、相互作用的集合体。其中,制药企业是医药产业集群中药品的生产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为药品研发提供的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机构可以为集群内各主体提供培训、法律、信息等服务。

1.2集群规模化发展隐含环境问题医药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性、网络互动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集群内诸多医药企业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资金、信息等要素的共建共享来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政府行政审批、孵化器建设、培训等公共设施服务能够有效地促进集群内企业的成长[5]。尽管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产业集群在规模化、高强度的作业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问题却不容忽视。2012年,工业和信息产业化部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推进医药绿色工业发展”,要求对生产过程副产物循环利用,提高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治理水平。所以要求医药产业集群在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环境破坏,提高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循环经济契合医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2.1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近年来得到各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2009年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简称3R),即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通过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反复利用资源,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循环经济已经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海岛生态型城市等方面取得广泛的应用。

2.2医药产业集群亟待引入循环经济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医药生产企业对生态环境污染较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培养液、残渣、废药品、过期原料等废水废渣已经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单纯依靠污染的末端治理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不能满足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耦合,能够有效利用集群规模效益、成本效益、信息优势,实现企业间的共生合作,促使医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3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关联

耦合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指各系统通过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即指在医药产业集群内发展循环经济,两者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构建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耦合模型(图1),医药产业集群通过技术、信息、市场和资源等集聚因素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循环经济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要求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生态环境效应。通过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之间的耦合,才能形成区域循环经济体内“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有效能源”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之间耦合关联要素主要体现在:规模耦合、信息耦合、成本耦合和共生耦合(图2)。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通过各要素的密切互动,产生了医药产业集聚区内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涌现性,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3.1规模耦合医药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医药企业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集聚所带来的各种正外部性。循环经济的引入与发展,既可以形成废水、废渣、废气处理的规模经济,又可以充分利用医药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各种正外部性,从而抵消因开展循环经济可能带来的负效应。当某一制药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时,单独处理废水、废渣的边际成本高昂,但在医药产业集群,由于诸多制药企业的废水、废渣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众多集聚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共同出资,建设一套共用的循环系统,处理集群内诸多的废弃物,降低集群内制药企业的成本。同时由于医药产业集群中制药企业一般在排放的废渣、废水上具有同质性或相近性,这为集群进行规模化污染治理提供了便利。

3.2信息耦合医药产业集群的信息共享优势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便捷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给集群内企业带来及时有效的新信息,如新药技术开发、新工艺流程改进、新政策颁布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进各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传播,如废渣再利用、清洁生产的信息等。所以,在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下,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信息支撑体系[7]。另外,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组织网络也有利于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有效信息交流,更容易促进循环经济的有效开展和企业间稳定合作。

3.3成本耦合单个制药企业由于多重原因的限制,很难在本企业建立起独立的资源循环系统。一方面,单个制药企业由于排放的废水、废渣数量有限,无法达到可利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立循环系统,单独处理废水、废渣的成本非常高昂,单个企业难以负担成本;同时一般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产业链,循环系统要求企业延长产业链,过度延长产业链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单个医药企业缺乏主动积极性去开展循环体系建设。医药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循环经济的成本。在医药产业集群中,以产业集群为单元开设废水处理厂、化肥厂,有效地实现水循环、有机物质再循环利用,或者吸引集群外处理废弃物的相关企业入驻,降低单个企业的循环利用成本和投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共生耦合通过往医药产业集群内引入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使集群内众多医药企业形成共生关系。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存在着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各企业在共同建设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一致同意。同时,集群内的制药企业间存在着“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制剂”等上、下游产品的关系,制药企业的废水、废渣经废水处理厂、化肥厂处理后,可以变成净水、有机肥料,继续输送给企业、周边环境、药材种植基地等继续循环使用,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因此,在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可以培养合作、共生的集群文化,增强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8]。目前,我国部分医药产业集群已经提出了发展“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的口号,2009年,河北省提出建立“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构想;2010年,永春生物医药园区提出建设“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示范园区”;2012年,甘肃省提出建设“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区”,建立全国岐黄中医药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基地;但目前这些项目仍然处于设想和建设阶段,尚未真正投产运行。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能够较好地体现医药产业与循环经济间的耦合关系,其中,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典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9]。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主要由包含生物制药厂在内的5家企业、一家废物处理公司和卡伦堡市政府组成,通过园区内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将对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成本,形成了废弃物处理的规模效应,建立起一套相互依存的合作共生网络,形成了园区内企业和循环经济之间的规模、成本、信息和共生耦合。

4结论

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耦合的本质是在医药产业集群内引入循环经济机制,以再循环和再利用为特征,充分利用医药产业集群内废渣、废水、废气,实现生态化集群。笔者通过对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及其关系的分析,得出二者具有交互耦合关系,通过相互耦合的作用,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医药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通过规模耦合、信息耦合、成本耦合和共生耦合,能够实现医药产业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促进医药技术信息的传播、降低集群内生产成本,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促进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可,王向川,马雪.医药产业“黄金十年”与一体化体系的建立[J].中国科技信息,2013(9):162,174.

[2]乔会娟.东北地区医药产业网络创新能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35-44.

[3]余尚松.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地图与分布特征(2014)[EB/OL].[2015-05-06].

[4]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25.

[5]舒燕.我国医药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7,21(2):110-112.

[6]王俊岭,戴淑芬,赵瑞芬.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2):56-57.

[7]贺传皎,李江.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2):26-29.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5-0041-05

如今,大量企业集中于或集聚在一个产业和一个地方,形成所谓的“集群”现象,但是研究大多数集群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是传统工业的模式:从资源、产品、废品等单项模式发展;集群中的企业发散发展,相对关联性不强。这样的集群模式忽视了集群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直接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忽视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循环等规律,致使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出现。至此在大量文献综述上不难发现,前人的大量研究大都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或者集中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等方面,关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改造,尤其是医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建设研究相对较少。

一、低碳经济下的产业集群及生态化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相关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划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地理集合体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模式,除了带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作和配合成为可能,也使集群产生了很强的生命力,为此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聚集优势,逐渐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慢慢显露出其自身模式的弊端,尤其是现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产业集群的改变成为可能。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基础②。而基于低碳理念的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打通集群参与者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产业集群生态化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集群内部能量循环体系的构建,由于现在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一些如医药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集群,在遵循传统集群的循环模式下,周边环境问题凸显,致使产业集群生态化提到日程上来。但综合考虑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概念,其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直接的循环体系,必须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生态化理论来组合,企业相互直接可以是产出与供给、废物与利用的关系;其二是产业集群与周围环境直接也需实现生态型循环,与当地环境协调发展,在保证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产业集群生态化是指根据产业集群的框架结构,将不同产业、企业间关系加以协调组合,并使之与该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不断发掘集群内生资源,建立稳定良性物质循环、能源循环、信息循环等的发展过程,以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中心层、支持层和延伸层。由于生态化产业集群系统是以企业为中心,特别是以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中心,因此与传统模式相比,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循环性。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纽带,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指导下,集群主体之间最大化地实现“废物”循环再利用。(2)生态性。具体是指集群在尊重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属性和循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价值链结构。尽可能地保持集群内、外部相对平衡,这也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一大特点。(3)区域性。传统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该集群立足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能。而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能量、物质等来源尽可能在该区域内进行,而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或行业是获取的首要选择,这不但保证了获取的可能性,也使获取成本降为最低。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可以表述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自身调整或人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向类似生态群落的转变,并在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实现产业集群与自然环境、产业集群内企业种群及种群内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③。

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模式的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05―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4%,利润总额年均递增33.8%。于明德表示,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实现了超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利润增长26%。这些数据的背后,显示出中国医药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企业多、小、散、乱,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高技术产品比重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抑制,无序恶性竞争加剧;化学原料领域环保问题突出,治理措施不力,等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魏际刚副研究员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增长模式的粗放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业内资深专家俞观文多次感叹:中国原料药出口是“产品出去了,污染留下了”。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医药产业集群必然要进行生态化改造。

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包括集聚在医药制造的核心关键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如化工企业、药材种植户等;医药销售企业,如医药批发、零售的药店、医院等;医药研究机构、大学等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提供单位等;医药物流企业,如原材料配送和医药产成品配送等;医药行业协会主要是规范该行业的经营行为的一个服务单位。他们共同构成了医药产业集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主导集群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极容易形成“柠檬市场”

分析各医药产业集群,不难看出产品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同业价格竞争激烈,以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青霉素、维生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要产品结构,而以这些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中国就有5~6个之多。这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致使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加剧,“柠檬市场”形成,降低产业集群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处于非常被动的市场地位,经常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企业是集群的组成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低下,直接导致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低下,而企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低下,而产品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单一,如河北华药集团,在现有产品结构调整中,华药集团坚持稳定大局,力做增量,依托华药基础坚实的原料药业务,加快制剂业务的调整发展。而以原料药为主要业务、加快制剂业务发展的企业在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中占大多数,这样的产品结构造成集群内部竞争,内耗产生,致使集群竞争力下降。

(二)集群内部未能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在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及相关服务的产业链层次的联系,同时中国现存的大多数医药产业集群,甚至其他产业集群大都按照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组合而成,而这样的产业集群模式忽视了集群企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的这一事实现状,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集群大都忽视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原理,更多的是在经济相关性上进行了集群和组合。一些医药产业集群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没有进一步利用和处理,除了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以外,也没能遵循低碳经济的原理。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缺少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进行处理的环节,以此来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

(三)政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亟需加强

2008年在国家及各省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及推动下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起色。这一措施将会加快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对于医药产业集群企业来说,仍然需要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比如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在建、拟建项目因为土地要素控制严格而迟迟得不到落实,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低下,亟需指导和帮助等,仍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瓶颈问题。

(四)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医药产业是一个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在中国医药产业集群中有些医药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域环境污染严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密度很大,客观上面临的环境压力较重。而且由于集群内部依靠单个企业,没有能力单独建立污水净化设备,地方政府也缺乏这方面的财力安排,造成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低碳经济下的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模式分析

低碳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由于产业集群内行为主体众多,有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附属产业等。而主导产业代表着生产制造专业方向、反映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产业,因此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这些行为主体内部以及相互间基于生态考虑的协作方式,主要通过主导产业内部生态化以及各行为主体间生态辐射网络的形成得以实现。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导企业的选择、产业集群系统集成(通过物质、水系统、能量以及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具体包括:

(一)主导企业的选择

企业是生态产业集群最基础的单元,是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微观载体,直接关系到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能否进行,因此对企业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生态工业区的成败。在进行企业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规模,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其次要考虑企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能够进行物质循环的企业,力求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多样化,利用企业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建立企业之间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实现物质循环。

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中企业的选择应根据各地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来决定。例如河北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考虑以华药集团、石药集团、神威药业和以岭药业等企业来选择。医药企业的主要废弃物是废水,所以污水处理厂必须进入产业集群;而医药产业的动力来源于能源型企业,为此能源型企业也应进入这个产业集群。医药产业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供给能源型企业来使用,如洗煤发电等,而能源型企业生产的能源动力将支持医药企业生产使用。同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一定标准后,也可以提供给周边药材种植户灌溉药材,而药材种植户种植的药材又可以提供给医药生产企业作为医药生产的原材料。

(二)产业集群系统的组成

建立一个生态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实现系统内各个过程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充分利用和交换,因此对产业集群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的研究非常重要。除了这三个方面以外,系统集成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水系统集成的研究,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水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建设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节约能源、减少三废。在产业集群的适当位置,建设大型污水治理厂进行二级污水处理。关于医药产业集群废渣的治理,将有一个化肥厂来回收利用,即用医药产业的废渣作为制造化肥的原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有:(1)治理效果好。即使以后国家排放标准再提高也不用担心又得投入巨资进行改造。(2)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集中治理便于管理,而且节约大量资金,建设费和运行费较分散治理要低得多。(3)治理达标的污水,可以直接输送给煤、电力等能源型企业来使用,比如洗煤等工序对水的质地要求不高。另外处理过的废水中仍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可用于药材种植的灌溉。

(三)集群内部企业间产业链的构造

在建立生态产业集群以及构建生态产业链网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构筑生态链,提高生态产业集群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生态产业集群的稳定性,是生态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实现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链是指在生态集群内,人们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产业经济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为纽带,各成员之间通过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将不同产业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衔接关系的链状资源利用关系,实现资源在工业区内的循环流动。

医药产业集群的构建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源流都将在以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设计,医药企业的能源来自于集群内部的能源企业,而医药企业又会把其产生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给能源企业使用,这个链状环节体现了循环性、低碳性(如图1所示)。

四、结论

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应是在企业层面,推行面向环境的设计;在系统层面,集中研究集群内部,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分析,研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网络循环性、产业多样性、产业价值链、产业关联度等,建立企业之间的网络循环,其特征是产业的循环性、群落多样性和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性,并在一定区域层面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以再循环和再利用为特征,实现了物质减量化,其本质是在环境规制和市场规制的引导下,主导产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与相关产业建立的生态合作关系。集群内资源内生化,以充分利用集群内部资源(可以是其他企业的废弃物)为主,达到零废弃物产生或者少量废弃物产生的目的,充分实现生态化集群模式。

注释:

①Porter .Michael. 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4.

②谢禄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期。

③金贤锋,董锁成,李雪,等:《广义协同进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易成栋,罗志军.中国生态工业园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3]成娟,张克让.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

[4]陈永红,何鹏.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J].经济论坛,2006,(14).

[5]朱玉林,何冰妮,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4).

[6陈雪梅,冯云.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5,(8).

[7]袁增伟.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8]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

[9]Jean-Marc Callois. The two sides of proximity i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trade-off between pocess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el of urbal economics ,2006,(11).

[10]Porter,Michael.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Local Clusters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

[11]Kennedy L. Cooperating for Survival: Tannery Pollution and Joint Action in the Palar Valley (India)[J].World Development,1999,(27).

[12]Wallner H.P.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Networking,Complexity and Eco-clus- te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9,(7).

Study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Wang Junling1, Zhao Ruifen2, Qin Yanlei3, Li Hui3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Economy Institutue, Shijiazhuang Economics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3

[通信作者] *张立东,主治医师,E-mail:

[作者简介] 叶华,博士,讲师,从事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Tel:13611247908,E-mail:

[摘要] 民族药产业面临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诸多困境,前景堪忧。该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当前民族医药产业的构成要素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民族药产业摆脱困境并实现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态资源、民族医学、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和现代技术5大要素,通过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可有效应对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困境,最终实现民族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藏药、蒙药、彝药、维药、苗药、傣药、土家族药等民族药物及其制品[1]。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传统和独特的医药理论和诊疗方法。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2],孕育出了诸多良药,如云南彝药中的云南白药、苗族药中的灯盏花系列药物等。民族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贡献。

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族医药的发源地、主要使用区域和药材资源的战略储库,也是民族医药企业生长的沃土。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民族医药企业,例如云南白药、晶珠藏药、贵州益佰等,但从总体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知名度低,在文化、管理、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民族药产业又面临应用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地理位置偏远和历史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的发展困境,与重经济轻生态、重药轻医、重创新轻继承、重硬件投入轻人才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因此,改变发展观是促进民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理念[3],即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注重发展的可行性、公平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从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思想见图1。构成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生态环境、民族医学、人才培养、现代技术和政策法规,5个构成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见图2。

民族医药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5个要素的分析阐明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民族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三级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近2/3,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大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在这些地区。野生药材不仅是人类防病治病的重要资源,更关系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剧增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理念的提升,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民族药物及天然药物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激增。民族医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多被视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亮点。国家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四川、贵州等省份将中药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少数民族聚集的广西、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份在“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同样落后,民族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支撑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技术、文化和配套政策,造成了民族医和民族药的发展缓慢,医药发展不均衡;药材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产品市场空间狭小,仅限于某民族区域内使用等一系列问题。

2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

2.1 生态环境 民族医药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其所消耗的药材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药材资源具有蕴藏量有限、资源分散、生长周期长或不可再生的特点。目前,我国民族医药产业还主要依靠野生药材资源,在600余种常用药材中,纯依赖野生药材资源的占400余种,人工种养的品种约占200种[4]。

受片面发展观的影响,过分强调经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过渡采挖、盗猎现象严重。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迅速减少,甚至枯竭的态势,同时野生药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引发了野生药材价格的大幅上涨,药材价格的波动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从而损害整个产业链条。

2.2 民族医学 民族医药不仅是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是文化依赖型产业。由于民族医药标准化的道路还很长,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药离开民族医寸步难行。民族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独特,其术语与传统的中医还不能接轨,更谈不上与现代医学接轨,因此必须由民族医指导使用。

由于地域偏远,语言独特,民族医学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流传的区域相对狭小。加之诸多的历史原因,许多具有宝贵价值的典籍已经遗失,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宝贵经验财富正随着民族医生的去世逐渐消亡[5],这些都给整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学带来了困难,致使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同期民族药学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速度较快,民族医学与药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民族药脱离民族医学理论指导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受现代科学的冲击和对于民族医学的偏见,很多人将民族医与不科学、巫医联系起来,这种观念使得的民族医学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困难,限制了民族医学发展的空间。

2.3 科技创新 吸收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民族医药体系较为封闭,应用的范围千百年来固守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地域空间,墨守着固有的诊治手段,创新能力不足。

从民族医药应用形式看,其中的大部分停留在较为原始状态,药物的加工离不开砍、削、捶、切、蒸、嚼、熬等,药物的应用形式多为外敷药糊、药丸、药酒、外贴药膏和汤剂等[6]。少部分品种发展成为成方制剂上市销售,目前国家药品标准共收载民族药约1 220种。从已经上市的民族药质量标准现状看,民族药存在严重标准缺失,药材基原不清,品种混乱,矿物药安全性研究薄弱等问题[7]。

从产业链条看,野生药材的采挖还很原始,药材的人工种养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药材生产质量意识淡漠;药材炮制加工行业的质量标准还不完善,已有的炮制规范其质量控制水平一般也很低下;甚至有些品种还未建立炮制规范,提取物生产企业对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粗放,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药品生产行业多数为中小企业,由于研发不足,生产的产品多停留在较原始的剂型。

2.4 专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人口基数、传承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民族医药专业人才缺乏。民族医药教育传承模式包括传统的祖传师承和现代的学院教育。

在理论体系尚不完备的民族医学中,祖传师承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例如侗医药、苗医药、彝医药。该模式存在法律争议,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民间的这种祖传师承模式不被承认,传承人的医疗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据统计84.15%的侗、苗、彝医药传承人不具备合法行医资格。此外,还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和潜在传承人数量极少的问题,有些医学流派面临失传的风险[8]。

对于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民族医学,主要以学院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如蒙、藏医药建立了专门的学校或学院。学院教育虽然不存在失传的危险,但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创新轻继承,重科研轻教学,重现代医学教育轻民族医学教育等问题。

2.5 政策法规 法规政策是民族医药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宏观上调控产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制定了若干针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总体上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法律法规方面,关于野生药材保护的主要法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制定于1987年,制定时间较早,内容相对落后于现实情况,虽然对野生药材有了相应的法规,但针对道地药材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无法有效地保护道地药材,造成道地药材的濒危甚至是灭绝。从执行情况来看,对某些禁止没有规定或无法追究法律责任,造成有法不依情况普遍;从执法主体看,存在多头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执法不严[9]。法律法规修订周期太长,不能适应资源保护的动态要求。

产业政策方面,针对民族医药产业,从国家到自治县制定了若干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如国家层面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省级政府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等,还有区或县级政府制定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藏医药条例》、《黔东南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初衷是加大民族医药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其中也都涉及保护药材资源的内容。从实施效果看,政策的实施可能促进了民族医药产业一时的发展,但由于政策的前瞻性不够,政策法规之间缺乏系统性,对民族医药的长远影响值得商榷。例如,很多政策都提到了培育民族药大品种和加快民族药质量标准提高,主要是基于经济效益和占领市场的考虑,大品种或列入国家药品标准都意味着药材需求量增加,政策制定时缺乏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新药开发立项或重大研究项目立项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民族药品的定价政策没有考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药材的定价机制不合理,不能体现“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不能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在合理用药方面,由于国民认识偏颇,珍贵濒危药材及其中成药受到追捧,使用这类药材资源甚至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种潮流加剧了药材资源的枯竭。

3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材资源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一,应加强资源的普查工作。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但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周期长,不利于及时了解资源动态。各地区应主动监测本区域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创新资源调查机制,鼓励多方参与,特别是研发、生产和经营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资源的动态监测。

第二,科学采挖,加强替代品研究。采挖野生药材要做好搞好撒种补播、轮采轮挖工作,把人工栽培与天然种植、人工驯养与天然放养有机结合[10]。因地制宜建设珍稀濒危药材野生抚育基地,促进资源修复和增长。加强药材可替代性研究,扩大药用部分,从同属植物中寻找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物种替代濒危稀缺药材,或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繁育濒危药材。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搞好道地民族药材的人工种养,建设规模化栽培、养殖基地,逐步实现产业由依赖野生药材资源向以人工种养药材为主的转变。

第三,促进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应综合考虑药材资源的消耗速度、储量和再生能力,关停一批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提取企业。对资源短缺及濒危的中药材,在其资源尚未恢复且未找到替代资源之前,应暂停其他相关品种的工业化生产[4]。

3.2 加强民族医学的整理和传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一,应加强民族医药典籍研究。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蒙医金匮》等民族医药典籍记载和临床实际为依据,正本清源,核对、修订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处方配比等[11],指导民族药合理应用。

第二,开展民族医药古籍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古籍应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加工处理,利用网络技术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古籍的整理。对于口传古籍更要加强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将口传古籍转化成书面文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使医药古籍可以永久保存,广泛流传。

第三,加强在世名老民族医的继承工作。尽快建立相关制度,建立传承工作室站加大投入,筛选优秀的传承人,通过师带徒,随师伴诊的方式继承,做好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鼓励在世名医著书立说。

3.3 培养民族医药专业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第一,在完善民族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医药的学院教育。院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掌握民族医药理论和实用技术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突出经典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医学思维方式;对于药学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医药理论学习外,应突出资源学、鉴定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主干课程,提高学生对民族药的辨识、种植、开发、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12]。

第二,推进师徒传承教育。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药的理论、临床技能综合地传授给徒弟,是民族医药培养人才的传统做法。实践证明,师承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徒弟在跟师过程中,能够实际接触病例,并得到老师的点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老师的思维模式、治病遣方用药的精妙。

学院教育结合师承教育是传统医药学习的最佳路径,既可以避免学院教育的理论化、教条化,也可以避免师承教育在系统学习方面的不足。

3.4 制定系统科学的政策是引导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一,在政策制定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将“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调整为“适度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发展不能以资源破坏为代价,应将保护资源和生态放在第一位,在药材资源不能保证持续供给时,不应将民族医药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二,政策的制定应注重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药材资源保护为例,新药、科研立项,首先要考虑药材资源的可承受性,避免药材资源的破坏;新药审评时,企业须提交药材资源的储备情况或开发计划、资源风险预警措施等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以此作为是否批准上临床的依据;国家标准不应增收野生资源已经严重减少且尚未实现人工种养的药材及相关中成药。药品定价要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机制;要扭转以服用珍贵濒危药材为荣的错误观念等。

第三,制定的政策应权责分明。应当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因此在政策设计时,一方面要保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5 与现代科技融合是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药品作为关系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其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的要求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基础理论的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药物制剂的研发和药品的销售使用等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现代医学研究能够证明民族医药的科学内涵,指导民族药更合理的应用,并拓宽其应用市场;现代栽培技术能够逐步实现药材的科学种植、养殖;组织培养技术为野生药材的繁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先进的药物分析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物联网技术能够降低医药物流成本等。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应当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升级,走高产低耗的可持续道路。

总之,民族医药发展应当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法规为引导,以药材资源为根本,以民族医学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医学得以弘扬,民族医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专业人才储备充足,为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蔡景峰.中国传统医药概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2] 曾育麟.民族药的概况及展望[J].药学通报,1981,16(1):3.

[3] 常江,王忠民.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114.

[4] 周福成.保护药材资源引易产业发展――对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6):43.

[5] 徐士奎,罗艳秋.从产业化角度打造民族医药发展载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82.

[6] 李如海,石钰,李凝.民族药新产品的制剂研究设计[J].中国民族药杂志,2011,10(10):51.

[7] 杨洋,张艺,黄宇,等.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878.

[8] 赵富伟,薛达元.中国民族医药传承危机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15.

[9]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881.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4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日渐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展热点。中医药养生旅游是以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与中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机融合,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为目标,集旅游、度假、养生、保健、疗养、购物为一体的创意性新旅游产品。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医药养生理论,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契合时尚潮流。

我国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旅游近来已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旅游,靠中医药养生吸引人气;中医药养生,借旅游发展推广,成为一种新的共赢模式。贵州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国内绝无仅有,为全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中药资源极其丰富,自古享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贵州铜仁市不仅旅游资源丰富,且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将会成为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二、铜仁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养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养生资源突出。铜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1处文物古迹,69处红色旅游景点,尤其是武陵主峰――梵净山,拥有5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5 000多种生物物种,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绿洲和地球上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等珍稀物种的唯一栖息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天冠弥勒道场、中国傩文化发源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五大桂冠,素有“梵天净土,桃园铜仁”的美誉。

2.中药材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西南中药材宝库”之称。梵净山为“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药材资源库”和“中药材生物基因库”。据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铜仁有野生中药品种资源1 824种,其中药用植物1 623种、药用动物175种、药用矿物26种。

3.政府的支持为其提供了强大有力的保障。贵州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依托贵州绝佳的气候资源、优良空气质量、纯净山水文化、生态绿色保健食品等资源优势,将着力发展四大健康养生业态。贵阳中医学院已被批准成立苗医药医学院和中医养生学院,并于2015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

4.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资源丰富。铜仁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傩文化、民族文化、佛教文化、水文化等休闲养生文化源远流长。铜仁民族节庆活动浓郁丰富,有苗族的“四月八”节、土家族的“摆手舞”节和各族群众的“龙舟节”等20余个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村寨独具特色,有松桃“苗王城”和江口云舍土家族村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丰富,截至2014年,全市共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8项4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0项。

(二)劣势

1.养生平台建设滞后,旅行社网络营销意识差。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养生设施条件不足、招商引资困难等因素影响,铜仁休闲养生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亟需推进大型休闲养生平台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快速发展。

2.休闲养生品牌号召力缺乏,产品结构单一。虽然休闲养生资源众多,但相关项目整合力度不够,也缺乏必要的包装与推广,铜仁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休闲养生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资源优势目前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

3.人才队伍不足。中医养生,包含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目前,大多数医疗保健养生机构或场所,其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经过院校教育培养,掌握中医药养生旅游的人就更少了。懂中医药的不懂旅游发展,懂旅游开发的不懂中医药。中医药养生产业需要的学科类别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并没有开设,导致健康养生产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教育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

(三)机遇

1.“休闲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按照业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旅游产业就将进入一个升级的阶段,由观光式的旅游迈向休闲度假,休闲旅游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我国人均GDP早已超过3 000美元,跨过了休闲时代的门槛。根据国家旅游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的《休闲绿皮书》,我国将迎来旅游、体育、文娱消费等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城乡将开始逐步进入现代休闲社会。

2.“银发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显著,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养老服务的旺盛需求,给我国养老、养生产业带来巨大机遇。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3.26%,而目前全国仅7 000亿元产值的银发产业。近年来,旅游中的中老年市场占了较大比例,之前多是观光为主,但现在亦有不少老年人开始重视养生。中老年人多数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养生旅游有浓厚的兴趣,期望通过旅游养生,在旅游过程中达到获取养生知识、健身延寿的目标。为此,这种人口老龄化趋势,为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交通状况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增强。铜仁旅游业受制于交通不便而发展缓慢。近年来,交通劣势逐步扭转。2001年,铜仁机场经过改扩建后复航,2013年,铜仁凤凰机场已在实施改扩建工程。2006年,渝怀铁路建成通车,铜仁市有了火车;2012年,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杭瑞高速铜仁段全线通车。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铜仁南站正式开通迎客,迈入了高铁时代。铜仁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显现,对外实现了大联通,旅游可进入性大大增强。

(四)威胁

1.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养生旅游热潮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竞相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对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养生市场混乱,市场发育不成熟。由于养生市场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行业门槛低,一些人经过简单培训甚至没有培训就上岗,出现一批“伪专家”。他们大肆敛财的,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使人们对养生丧失信心。

2.区域竞争激烈。邻省湖南旅游品牌竞争力强,相邻铜仁市53公里的凤凰古城及周边众多的古镇或仿古街区,引发游客对古建筑游览产生审美疲劳。同质化倾向使客源分流,增加了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农家乐”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已遍地开花,本地苗族民族风情特色不及黔东南州,区域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开发者须进一步在特色、创新和宣传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生态、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示范精品旅游线路,迎接挑战。

三、铜仁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对策

(一)制定中医药养生旅游相关的系统性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发展

充分发挥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及旅游资源,开创中医药养生旅游新模式,积极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软实力建设。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引导市场开设特色中医馆。加强旅游生态园区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体验的养生观赏基地,开展集养生授课、名医问诊、苗医药体验、养生旅游产品和药膳养生餐的开发,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体验性完美结合,使游客在旅游休闲之中得到养生保健,形成基地示范效应。将中医药养生贯彻到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突出中医药养生旅游主题的特色。

(二)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中医养生旅游精品

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明显。培育以梵净山为龙头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精品,将生态环境、佛教文化、中药材资源等有机融合,深度开发,提升档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化发展,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着力带动培育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精品。

(三)建立市场营销机制,树立中医药养生旅游品牌

铜仁市在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建立市场营销宣传机制。紧紧围绕“中医药养生”主题,结合资源优势进行产品设计,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节庆活动等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细分客源市场凸显其与众不同的养生特色,逐步树立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品牌。遵照统一部署,积极协作方针政策,全方位保障营销宣传有序推进,提高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国内知名度。

(四)加大基础建设,完善养生专门设施

加强行业标准化服务建设,构建度假宾馆、疗养公寓、青年旅馆、汽车露营地、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客栈等一系列不同需要的接待设施体系,并根据各住宿设施的自身特点,提供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养生服务,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如星级酒店提供香薰、药浴等服务;疗养公寓提供针刺、艾灸、推拿、拔罐、足底按摩、气功等;紧靠温泉地的度假宾馆,开设温泉养生设施;乡村客栈提供空气浴、药膳食补等。除养生附属设施的建设外,还应加大诸如中医药养生体验馆、食疗食补饭店及药膳食材等中医药文化特色商店的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5

一、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州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受到了湖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湖州市“十一五”规划工业“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之一。目前,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由生物医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中成药及饮片、化学医药及制剂、药用辅料及医用敷料五部分组成。

2013年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为158.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13.48%,成为湖州市六大特色产业中除特色纺织业、先进装备产业之外产业产值增长幅度最大的工业产业,创造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来收入最高产值的纪录,充分表明了生物医药产业在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近年来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湖州市中许多生物医药企业一步步发展为同行业中的中坚力量,如升华拜克、湖州数康、协和华东干细胞、佐力药业、东立控股、展望及中维药业等知名企业。目前,湖州市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生产企业6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拥有十多种国家级新药和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浙江省医药产业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集聚区之一 ,在生物医药、医药制剂及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生物医药产业不断突破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地方高校较少,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专业化医药人才,研发水平较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新兴产业创业艰难,企业规模扩大不易;生物医药产业化机制不够完善合理,企业收益波动大等诸多难题都有待调整和解决。

二、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湖州统计信息与网湖州科技信息网。选择如下变量:生物医药产业收入(y)/亿元,地区生产总值(X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收入(X3)/亿元,生物医药企业数量(X4)/个,生物医药产业千元以上项目投资额(X5)/亿元,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X6)/个,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x7)/% 。

(二)模型设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Y = 29.3787416242 - 0.386680392007*X2 + 0.278913029976*X3 + 1.08658422892*X4 - 8.33050133316*X5 + 8.96496384188*X6 + 40.5068207987*X7

Adjusted R-squared为0.984,F-statistic=74.68759

由模型可以看出:R2为0.984, 拟合优度较高,说明变量X2,X3,X4,X5,X6,X7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Y具有显著解释力,即: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联合起来可以解释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变化的99.777%。从F统计量来看,F=74.68759远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模型较显著,即: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联合起来联合起来确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有显著影响。从T检验来看,T2=-4.148437,说明X2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地区生产总值对生物医药产业有显著影响力;T3=5.288522,说明X3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4=2.704376,说明X4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5=-1.597926,说明X5对y没有影响力,即必须从模型中去掉解释变量X5;T6=4.391910,说明X6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7=3.959182,说明X7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 X2,X3,X4,X6,X7对y有显著解释力,只有X5对y没有解释力。

从模型的结果来看,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五个变量对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对y的影响力大小分别为X3>X6>X2>X7>X4,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的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几个变量更大。

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呈现乐观态势,此外,依托湖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企业发展意识以及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的外部大环境等几大优势,湖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对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收入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发现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对该产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湖州市接下来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各个项目的研究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五大变量是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的五个重要因素,合理提高销售利润率,减少企业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收益的高低,故关注这五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协调发展对该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湖州市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摆上突出位置,重点培育和扶持,以此来推动湖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认清发展中的挑战,并且积极迎接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政策,抓住发展的机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湖州必须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支持优秀的医药研究项目。加强专业医药团队建设,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建立沟通与传播的信息机制,保持信息的畅通。加强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6

以新兴产业为方向,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始终坚持项目强区战略,按照集中、集约、集群理念,已成功引进400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初步形成疫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中药现代化、保健品等六大产业基地。牢牢把握产业化核心,加快迈入项目产出的新阶段。促进阿斯利康等生产性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存量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研转产步伐,医药类在建生产型项目全部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超200亿元。针对药品生产要求高、周期长的特点,提前介入药品注册申报,促进新药申报全面提速。推动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产业纳入国家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34个试点项目正按规划有序实施。

以创新体系为载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依托部省共建机制,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成果加快落地。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科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组建疫苗、体外诊断试剂等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努力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为国家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国家精细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首家药品专用公共型保税仓库;成立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医疗器械检验所两分所,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分中心、省体外诊断试剂检测中心落户。以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按照“国际化目标、政府主导、企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思路,加快构建覆盖医药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公共服务平台。

以人才汇聚为核心,奋力打造医药“人才特区”。用好用足各类政策资源,突破“三线”城市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瓶颈,创新人才服务,创优人才环境,从“招、配、引、留、用”等方面加快构建国际化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国内首家人力资本配置中心、中国国际医药人才市场、江苏省医药人才市场、千人计划研究院、海外院士工作站,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产城融合为依托,建设产城一体示范区。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思路,加快建设医药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城区。目前,中国医药城启动开发面积已达10.8平方公里,正加快推进康健医疗区、高端医疗器械区、标准厂房五期、会展中心二期、工业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加速北京儿童医院、台湾体检中心、国际双语学校、商业邻里中心等城市功能项目建设,全力建设集医药研发、生产制造、会展交易、康健医疗、教育教学、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药名城核心区,不断增强对现代产业和国际资源的承载力。推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城市片区,打造中心城市南部商务中心。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机遇,把康健医疗区建成国际一流的特色治疗及康健疗养基地,打造大健康产业新城。

以绿色发展为指引,争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项目。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将污染源排放指标、污染治理资金向新兴产业倾斜。积极开展绿色招商,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企业低碳化改造、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快建设低碳设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积极构建区内绿色生态网络骨架,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3%。建成能源集中供热项目2个,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站4座,四层以上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面积11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公共建筑的比例达50%以上。持续推动低碳管理。每年新增投入1亿元低碳建设专项资金,以专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探索低碳科技与经济转型结合新模式,建设低碳技术转移平台、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电能云服务平台及能耗监测平台。

对创新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沿用发展传统产业思路,必须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比如生物医药产业长足良性发展,必须有赖于对产业基本发展规律与特点的认识和遵循。在配置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同时,必须注重从政府规划主导向政策环境营造转变,减少对产业发展的行政审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破除产业壁垒,改善金融环境,为新兴产业营造一个竞相发展的“栖息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注重源头创新,增强内生动力。国内外实践表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都由一批科技创业创新企业由小到大崛起带动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技术引进和源头培育并重,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全力突破阻碍科技创业的种种瓶颈。必须依靠先进的关键产业技术,把各种生产要素和整条产业链上的创新资源集聚起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集群化创新驱动,促进新兴产业形成核心技术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突出专业化,锻造核心竞争力。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经验可以发现,专业化、集群化是最终归宿。在目前全国105家高新区中,泰州医药高新区是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是唯一覆盖医药产业全过程的专业化高新区。中国医药城建设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医”和“药”主题,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各类资源的快速集聚。同时,坚持“资源互补、功能集中、链式发展”思路,精心设计疫苗、生物医药、化合药新型制剂、诊断试剂与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保健品等特色产业链,推动企业之间前后道相互配套、上下游垂直整合,加快形成 “分工明确、功能清晰、相互补充”的企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7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51号)和《上海市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1-2023)》,进一步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一、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闵行区聚焦智能医疗、精准医疗、国际医疗高端服务,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着力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育具有较高品牌度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鼓励重点企业发展,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保持增长。闵行现有生物医药企业44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4家。规模以上商业和服务业企业27家。2020年112家规模以上企业营收312亿元,其中59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0亿元,相比三年前增长39亿元,年复合增长6.08%。规模以上商业21家和服务业企业32家,2020年营收72亿元。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近三年来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稳步增长,新增药品注册批件2件,新增药品临床批件24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批件7件,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件,新增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创新研发中心8家达23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现为2家。

特色园区初具形态。近年来,闵行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1+2+10+X”医疗体系搭建完成,建设了1家共享医技中心、2家综合医院、10家专科医院以及X个特色门诊,集聚了信达生物、威高研究院等研发龙头,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的智慧医疗“产、学、研、医、用”一体的高端医疗服务区初具形态。闵行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引入了中科新生命、英基生物等一批精准医疗相关企业快速成长,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正在加快形成上海智慧创新医疗高地。闵行东部承载着思路迪、之江生物、美敦力等国内外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产值加速增长。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存在着产业集聚度偏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缺乏、产业政策和服务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面向全球生物经济蓬勃繁荣的大方向、大趋势,抓住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大机遇,聚焦重点领域,规划重点任务,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按照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总体部署,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和市生物医药产业“1+5+X”特色园区规划,坚持“研发制造和高端服务”双轮驱动,按照“北服务、南研发、东转化”优化布局,规划闵行生物医药产业“4+3+X”园区格局,在深化现有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布局基础上,重点以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国际健康生命城三个片区为依托,以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其他“X”个特色转化基地为补充,注重创新链整合与产业集群培育,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和转化服务高地。

(三)主要目标

未来三年,将持续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做强生物制药装备智造,培育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和国际医疗高端服务等特色产业,搭建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到2023年,闵行将成为上海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与健康医疗、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

具体目标为:

经济总量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产业经济营收总量达到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7%。其中生物医药商业和服务业营收200亿,新增1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00亿元,新增60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7.8%。各基地产值目标分解如下:

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工业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62.3亿,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1%,到2023年增长22.9亿元,达到85.2亿元。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107.3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4.5%,到2023年增长15.1亿元,达到122.5亿元。

临港浦江园(含国际生命健康城)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4%,到2023年增长15.4亿元,达到47.4亿元。

紫竹高新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5.6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8%,到2023年增长1.4亿元,达到7.0亿元。

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2023年产业营收规模超过15亿元。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及华漕镇医健产业2023年营收规模超过50亿元。

其他街镇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32.7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5%,到2023年增长5.2亿元,达到37.8亿元。

企业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69家,新增1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2-3家。

三、重点领域

(一)生物制品。积极推动新型疫苗、多肽类生物药、抗体药物、生物合成等产品的开发,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相关技术研究和转化。大力推动新型酶工程生物制品、抗肿瘤等基因重组药物的产业化。

(二)化学药物。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肝炎等领域,组织开展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制,积极推进抗肿瘤等创新药物的产业化。鼓励企业发展大品种产品,加强绿色生产工艺、新药物剂型的应用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进一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药品的质量水平。

(三)医疗器械。鼓励发展创新型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智能医疗机器人、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高效诊断试剂、个性化定制器械、可穿戴医疗检测和康复器械、高端内窥镜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结合应急疫情防控需要,支持高端影像设备、治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相关新产品开发。

(四)制药装备及原材料。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的研发创新,如细胞培养基等生物制药工艺重要原材料、层析系统等重要制药设备、一次性反应袋等关键耗材、医药保健食品等重要原材料等。以自主开发为目标,加强产业链技术革新,实现卡脖子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产业化技术突破。

(五)技术合同服务与新技术应用。吸引、培育和做大做强涵盖从药物靶点发现到生产应用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发展CRO/CDMO/CMO服务。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融合,重点支持在医学影像、辅助诊疗、智能医护、精准医疗、药物研发生产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创新赋能增值。推动干细胞、CartT、基因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服务的开展。

四、主要任务

(一) 优化规划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 “4+3+X”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建设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4”指的是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园)、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主;“3”指的是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X”指的是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可根据需要动态扩展。

(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区规资局、区环保局、各街镇和园区)

专栏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片区

(1)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该区域目标将打造面向长三角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端研发服务总部集聚区和国内外最新医疗服务及创新疗法先行试验区。

(2)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将联动交大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和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重点打造健康医疗与智能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3)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以国际健康生命城为中心,新增2.83平方公里规划用地,以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高端生物药产业化为目标,与航天产业社区的生物医药制造产业承载区联片打造超过3平方公里的“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

(4)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由华东理工大学和闵行区合作共建,以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细分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建设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5)智慧健康产业基地。由金效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用地77亩,建设18栋柔性化工业厂房,形成以智慧健康产业为核心,智能医疗、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的研发、办公、中试一体的智慧健康产业集聚中心。

(二) 引育重点企业,促进高效发展

2、聚焦龙头企业培育,加大重点产品支持力度,鼓励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收购并购、权益引入和转让等方式发展壮大,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围绕核心产业重点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跨国巨头、国内龙头新产品、创新性企业,招大引强,着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推进部门:区投促中心、区经委、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镇各园区)

专栏2围绕重点企业和产品,强化产业集聚

(1)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药研发等创新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支持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依靠风险融资加速成长,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内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市场化并购等方式,兼并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闵行品牌。

(2) 引入优质企业。通过重点项目租金补贴、优质项目优先供地、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生物医药领域优质企业落户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园区和基地。

(3) 支持重点产品。支持一批重点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实施大品种培育战略,加大对优势产品和重点产品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积极支持新型诊断试剂、生物疫苗、治疗性药物和相关影像诊断产品、医用生物材料等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

 

(三) 培育新兴业态,发展智慧医疗

3、围绕智慧医疗的发展应用,以培育发展医疗机器人产业为特色,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智慧医疗高端产品及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高端医疗技术。

 

专栏3围绕智慧医疗,培育新兴业态

(1) 发展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围绕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园建设,开展面向微创手术、康复治疗、生活辅助等各类智慧医疗应用研究,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先进智能材料、手术机器人、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影像导航介入、植入式器件及生物微电子、生物光学等医疗机器人上下游相关企业。(推进部门: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2) 建设智慧医疗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国内首家面向医疗机器人产业且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公共检测平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搭建医疗影像诊断特色应用数据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尽快应用,探索应用5G技术开展远程手术。(推进部门: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3) 推动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推进医疗健康服务集聚区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融合,形成以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为核心,产业链延伸、示范效应显现的“产、学、研、医、用”高度融合一体的研发医疗服务示范中心。(推进部门:区卫健委、区科委)

(4) 支持先进疗法技术研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医院合作,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开展干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和先进技术的研究转化。(推进部门:区卫健委、区科委)

 

(四)完善创新平台,优化支撑体系

4、依托区内科创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优质服务新生态。

 

专栏4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1) 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聚焦科技创业孵化,发展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等科技创业载体,引导生物医药创业企业进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进行孵化,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储备创新能力强、成长快的小微企业。(推进单位:区科委、各相关园区)

(2) 完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扶持专业服务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功能薄弱环节,积极招引专业化CRO、CDMO、CMO等配套服务企业,完善产业链。全力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支持基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的产能建设与交易服务,积极对接区内创新资源,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合同研发生产等新模式发展。(推进单位:区科委、区投促中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3) 聚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前沿原创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聚焦创新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应用、产业转化与服务等平台建设,加速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相关领域内企业成果转移转化。筹建生物药创新研究院,为生物药的研发服务和原始创新提供策源力。推进交大“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区内共享,支撑现代医学创新重大研究。(推进单位:区科委、南滨江公司)

(4) 筹建医学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建设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医技共享信息平台,探索对社会办医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和开放。(推进单位:区卫健委、新虹桥医学园区)

(5) 筹建国际医药贸易促进中心。依托特色保税展示和跨境交易服务,打造专业化、国际医药跨境交易服务中心,药械进口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推进单位:南虹桥公司、区科委)

(6) 创设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构建全链条医疗器械产业服务体,提供医疗器械功能性、可靠性、合规性、易用性、批量性工程化服务,并通过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医疗器械发展软环境。(推进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委、南滨江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 深化协调服务机制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日常联络和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办公室工作机制,协调重点项目落地和重大项目推进,其中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投资促进中心按照职责分工牵头协调相关政策,各街镇、园区承担产业推进主体职责。

进一步加强市区联动,积极争取市级部门在闵行建设布局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建设生物医药领域产业创新联盟和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承接市级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项目的落地。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企业引育扶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支持企业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支持药械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鼓励药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在本区开展委托生产。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本区生物医药企业申报上海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对市级财政予以支持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区财政给予匹配。

(三) 加强过程跟踪保障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8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51号)和《上海市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1-2023)》,进一步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一、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闵行区聚焦智能医疗、精准医疗、国际医疗高端服务,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着力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育具有较高品牌度的优势产品,鼓励重点企业发展,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保持增长。闵行现有生物医药企业44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4家。规模以上商业和服务业企业53家。2020年112家规模以上企业营收312亿元,其中59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0亿元,相比三年前增长39亿元,年复合增长6.08%。规模以上商业21家和服务业企业32家,2020年营收72亿元。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近三年来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稳步增长,新增药品注册批件2件,新增药品临床批件24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批件7件,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件,新增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创新研发中心8家达23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现为2家。

特色园区初具形态。近年来,闵行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1+2+10+X”医疗体系搭建完成,建设了1家共享医技中心、2家综合医院、10家专科医院以及X个特色门诊,集聚了信达生物、威高研究院等研发龙头,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的智慧医疗“医、学、研、产、用”一体的高端医疗服务区初具形态。闵行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引入了中科新生命、英基生物等一批精准医疗相关企业快速成长,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正在加快形成上海智慧创新医疗高地。闵行东部承载着思路迪、之江生物、美敦力等国内外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产值加速增长。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存在着产业集聚度偏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缺乏、产业政策和服务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面向全球生物经济蓬勃繁荣的大方向、大趋势,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重点领域,规划重点任务,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按照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总体部署,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和市生物医药产业“1+5+X”特色园区规划,坚持“研发制造和高端服务”双轮驱动,按照“北服务、南研发、东转化”优化布局,规划闵行生物医药产业“4+3+X”园区格局,在深化现有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基地布局基础上,重点以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国际生命健康城三个片区为依托,以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其他“X”个特色转化基地为补充,注重创新链整合与产业集群培育,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和转化服务高地。

(三)主要目标

未来三年,将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做强生物制药装备智造,培育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和国际医疗高端服务等特色产业,持续引育产业龙头,围绕产业链优化搭建CXO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3年,闵行将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链接全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生物医药产业与健康医疗、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

经济总量目标。到2023年,实现产业经济营收总量达到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7%。其中生物医药商业和服务业营收200亿,新增1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00亿元,新增60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7.8%。

各基地产值目标分解如下:

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工业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62.3亿,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1%,到2023年增长22.9亿元,达到85.2亿元。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107.3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4.5%,到2023年增长15.1亿元,达到122.5亿元。

临港浦江园(含国际生命健康城)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4%,到2023年增长15.4亿元,达到47.4亿元。

紫竹高新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5.6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8%,到2023年增长1.4亿元,达到7.0亿元。

其他街镇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32.7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5%,到2023年增长5.2亿元,达到37.8亿元。

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2023年产业营收规模超过15亿元。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及华漕镇医健产业2023年营收规模超过50亿元。

企业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69家,新增1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4家。

三、重点领域

(一)生物制品。积极推动新型疫苗、多肽类生物药、抗体药物、生物合成等产品的开发,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相关技术研究和转化。大力推动新型酶工程生物制品、抗肿瘤等基因重组药物的产业化。

(二)化学药物。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肝炎等领域,组织开展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制,积极推进抗肿瘤等创新药物的产业化。鼓励企业发展大品种产品,通过绿色生产工艺、新药物剂型的应用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进一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药品的质量水平。

(三)医疗器械。鼓励发展创新型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智能医疗机器人、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高效诊断试剂、个性化定制器械、可穿戴医疗检测和康复器械、高端内窥镜、全数字磁共振及核心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结合应急疫情防控需要,支持高端影像设备、治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相关新产品开发。

(四)制药装备及原材料。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的研发创新,如细胞培养基等生物制药工艺重要原材料、层析系统等重要制药设备、一次性反应袋等关键耗材、医药保健食品等重要原材料等。以自主开发为目标,加强产业链技术革新,实现卡脖子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产业化技术突破。

(五)技术合同与智慧医疗服务。吸引、培育和做大做强涵盖从药物靶点发现到生产应用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发展CXO外包服务。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融合,重点支持在医学影像、辅助诊疗、智能医护、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创新赋能增值。大力推动干细胞、CartT、基因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服务的开展。

四、主要任务

(一) 优化规划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 “4+3+X”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建设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4”指的是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园)、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主;“3”指的是北部新虹桥研发创新中心,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及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X”指的是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可根据需要动态扩展。

专栏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片区

(1)北部新虹桥研发创新中心。以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为核心的相关区域,目标将打造面向长三角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端研发服务总部集聚区和国内外最新医疗服务及创新疗法先行试验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区环保局、区规资局、华漕镇、南虹桥、新虹桥医学中心)

(2)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将联动交大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和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重点打造健康医疗与智能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南滨江及相关街镇)

(3)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以国际生命健康城为中心,新增2.15平方公里规划用地,以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高端生物药产业化为目标,与航天产业社区的生物医药制造产业承载区联片打造约3平方公里的“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临港浦江园、莘庄工业区、浦江镇)

(4)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由华东理工大学和闵行区合作共建,以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细分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建设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梅陇镇)

(5)智慧健康产业基地。由金效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用地77亩,建设18栋柔性化工业厂房,形成以智慧健康产业为核心,智能医疗、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的研发、办公、中试一体的智慧健康产业集聚中心。(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马桥镇)

(二) 引育龙头企业,促进高效发展

2、聚焦龙头企业培育,加大重点产品支持力度,鼓励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收购并购、权益引入和转让等方式发展壮大,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围绕核心产业重点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跨国巨头、国内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招大引强,着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专栏2围绕重点企业和产品,强化产业集聚

(1)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药研发等创新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支持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依靠风险融资加速成长,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内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市场化并购等方式,兼并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闵行品牌。(推进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投促中心、各街镇各园区)

(2) 引进重点项目。通过租金补贴、优先供地、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优质企业落户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园区和基地。(推进部门:区投促中心、区经委、区科委、各街镇各园区)

(3) 支持重点产品。支持一批重点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实施大品种培育战略,加大对优势产品和重点产品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积极支持新型诊断试剂、生物疫苗、治疗性药物和相关影像诊断产品、医用生物材料等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

(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

(三) 培育新兴业态,发展智慧医疗

3、围绕智慧医疗的发展应用,以培育发展医疗机器人产业为特色,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数字化高端产品及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高端医疗技术。

专栏3围绕智慧医疗,培育新兴业态

(1) 发展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围绕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园建设,开展面向微创手术、康复治疗、生活辅助等各类智慧医疗应用研究,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先进智能材料、手术机器人、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影像导航介入、植入式器件及生物微电子、生物光学等医疗机器人上下游相关企业。(推进部门: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2) 建设智慧医疗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国内首家面向医疗机器人产业且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公共检测平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搭建医疗影像诊断特色应用数据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尽快应用,探索应用5G技术开展远程手术。(推进部门: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3) 推动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推进医疗健康服务集聚区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融合,形成以医药研发和治疗检验等医疗服务为核心,产业链延伸、示范效应显现的“产、学、研、医、用”高度融合一体的研发医疗服务示范中心。(推进部门:区卫健委、区科委、新虹桥医学中心、临港浦江园、南滨江公司)

(4) 支持先进疗法技术研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医院合作,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开展干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和先进技术的研究转化。(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卫健委)

 

 

(四)完善创新平台,优化支撑体系

4、依托区内科创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优质服务新生态。

 

专栏4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1) 完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扶持专业服务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功能薄弱环节,积极招引专业化CRO、CDMO、CMO等CXO配套服务企业,完善产业链。全力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支持基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的产能建设与交易服务,积极对接区内创新资源,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合同研发生产等新模式发展。(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相关园区)

(2) 聚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前沿原创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聚焦创新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应用、产业转化与服务等平台建设,加速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相关领域内企业成果转移转化。筹建生物药创新研究院,为生物药的研发服务和原始创新提供策源力。推进交大“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区内共享,支撑现代医学创新重大研究。(推进单位: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3) 筹建医学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建设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医技共享信息平台,探索对社会办医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和开放。(推进单位:新虹桥医学园区、区卫健委)

(4) 创设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构建全链条医疗器械产业服务体,提供医疗器械功能性、可靠性、合规性、易用性、批量性工程化服务,并通过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医疗器械发展软环境。(推进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委、南滨江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 深化协调服务机制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日常联络和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办公室工作机制,协调重点项目落地和重大项目推进,其中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投资促进中心按照职责分工牵头协调相关政策,各街镇、园区承担产业推进主体职责。

进一步加强市区联动,积极争取市级部门在闵行建设布局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建设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承接市级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项目的落地。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企业引育和财政扶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支持药械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鼓励药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在本区开展委托生产。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本区生物医药企业申报上海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对市级财政予以支持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区财政给予匹配。

(三) 加强过程跟踪保障

加快土地“腾笼换鸟”,加速园区升级改造,落实产业发展空间。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环评,集聚创新人才,保障方案实施。开展对重点任务跟踪服务,提高方案实施效果。持续关注生物医药前沿动态,适时调整工作实施重点,开展科技情报搜集、交流咨询等工作,为方案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9

关键词: SWOT;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Key words: SWOT;TEDA(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biomed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27-02

0 引言

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医药领域,世界70%左右的生物技术成果应用于医药领域,生物医药占世界药物市场的9%左右[1]。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2]。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此背景下,泰达的生物医药产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以后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机遇面前,我们需要更好的了解外部环境对泰达生物医药产业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和构成的约束条件,并及时掌握产业赢得竞争的要素和妨碍产业赢得竞争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泰达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应用SWOT模型分析其发展态势。

1 SWOT模型

SWOT模型分析是指通过调查,将组织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到相关结论[3]。

2 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区位优势 泰达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毗邻港口,临近北京。随着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内外医药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产业要素相对聚集的区域进行投资和发展,泰达以其优势的地理区位,可以融入到以北京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并参与产业分工。

2.1.2 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泰达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国家级沿海开发区之一,至今有二十五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北方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泰达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所有国家级开发区之首,成为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成功发展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6月天津与国家科技部签署合作协议,在滨海新区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泰达作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重要的起步区域,在医药产业的规划、培育和创新等方面都做出积极的努力,为该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泰达聚集了全球众多知名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九大支柱产业之一。政府在土地、厂房租金、能源贴费、税收和财政扶植等方面都给予了鼓励支持。“十一五”期间,泰达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5.7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8%,高于全区工业平均增速[4]。

2.1.3 产业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泰达生物医药类企业达到280家,外资企业约75家,内资企业约200家,形成了生产制造以外资企业为主,研发创新以内资企业为主的聚集特点[4]。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是泰达医药产业的主体。以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以中新药业、金耀集团为代表的中医药企业;以凯莱英、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RO服务企业;以西门子、哈那好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全面发展,在泰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格局。泰达有全球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用透明质酸生产基地以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区,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具备了优质的发展环境。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前列,如:胰岛素、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原料药维生素B1、花箐素等。泰达积累了大批处于产业化阶段的研究项目,涵盖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天津医药企业集中区域。

2.1.4 创新要素、资源的不断集聚,带动了泰达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泰达聚集了包括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亚历山大孵化器、生物医药研发大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天大科技园在内的一批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和转化机构。同时,拥有药物发现、药物分析测试、生物药中试、分离精制、候选化合物筛选、化药制剂中试、临床前药物评价、临床研究等10余个公共技术平台,平台建设与国际接轨,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降低了企业新药研发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吸引优势项目、加快创新药物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药物研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也均已将部分校区迁至泰达,提升了泰达的人才培育水平。创新体系的要素之一是人才。泰达现拥有20多名两院院士,70多名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200多名创业型高级人才,其中8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占天津同期入选总量的75%,7人被评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泰达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4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3个,累积博士后202人,承担国家和市级课题超过百项,部分课题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创新体系的建设,加速了研发资源的集聚。一方面,海内外研发机构纷纷落户泰达。另一方面,海外留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创业,也推动了泰达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的集聚和发展。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1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高起点、高水准的技术平台建设和具有长期竞争力项目的联合攻关方面的能力不足,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科研项目数量少,具有原始创新的重大项目数量少。泰达本地龙头企业缺乏带动作用,产业规模受到局限。

2.2.2 资金匮乏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市场进入的门槛高,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企业和金融资本的投资活跃度也较低,致使企业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等限制,使其在研发投入力度不够,技术创新仍多数以政府投入为主,数量有限,影响了企业发展。

2.2.3 技术市场中介缺乏,专业技术平台利用效率低 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中介机构的全过程服务。泰达现有中介服务机构大都以举办大型技术市场交易会、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推广,会议规模较大但收效甚微,仅起到沟通作用,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此外,企业咨询、注册、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体系缺乏,由政府搭建的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没有完全发挥服务作用,区内企业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2.2.4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在一个区域产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知识积累点,这些点相互连接,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链,对整个区域创新能力提高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泰达生物医药已初步形成一条产、学、研创新链,但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沟通并不紧密,信息交流不够充分,也因企业的保守发展及科研机构的长期发展格式受到制约。科研机构主要关注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没有考虑企业的需求,致使产、学、研结合脱节。

3 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建议

根据SWOT模型分析,提出SO、WO、ST、WT战略,见表1。

3.1 加强宏观引导,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应高度重视和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加强战略性的统筹管理和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技术平台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整合优势技术力量,加强沟通和协调,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集中有限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且对泰达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

3.2 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研究,也是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好的生存之道。因此,要加强对原始创新性药物的支持力度,在研发经费、专利、税收等方面给予系统的支持。此外,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

3.3 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拓展生物医药市场 积极推动医药企业资产重组,鼓励优质资产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通过资源整合集聚,发挥整体优势,进一步促使优势产品的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工作。

3.4 注重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创新―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研发能力代表着区域生物医药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应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与区内企业的结合,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形成开放、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加快信息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提升企业对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突破的监控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强企业横向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共享。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3.5 加强技术市场中介的建立,鼓励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 应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咨询公司、市场推销公司、战略管理公司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其鼓励海内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机构入区,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行业展览及产品推广等全方位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发挥其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6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加快促进科研模式的创新,科研模式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形成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变科技成果重书面形式为重市场份额;形成利益驱动和风险驱动机制,确立企业技术投入、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的中心的地位。为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和决策机制;为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信息,有效的进行商业化运作,充分利用各类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为确保科技信息的传递及时、准确、高效,搭建好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的“科技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于丽英.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2-76.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例10

1998~2009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57%,不仅高于全球药品市场8.45%的增长率,更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81%的平均增长率,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9年,全球约有生物医药企~k4700家,产品销售额117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15%。据市场战略分析机构Business Insights公司预测,在2009~2015年,治疗性蛋白、疫苗类药品和单克隆抗体类药品等三大类生物工程药物的年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4%、8.1%和9.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6.7%的年平均增长率。作为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可以使国际制药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减少产品面市的时间和成本,因此,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生物医药产业链来看,围绕药物靶标发现、药物筛选和验证、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等周期长、风险较大的环节,产业分工日趋明显,更加专业化的合同研究组织(CRO)迅速崛起。一大批中小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平台型技术和专业组织管理提供优质临床或生产服务,与学术研究机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构成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2007年,生物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发(R&D)费用合计约为600亿美元,其中25%(约150亿美元)采取外包服务形式。而在1998年这一市场仅仅42亿美元,10年来增长了320%。尤其在近几年增长率高达19%~20%,远高于R&D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可以说,制药工业正在快速减少传统的内部研发,增加外包比例。

驱动外包服务市场急速扩张有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大批“重磅炸弹”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将会使制药企业的利润减少。仅2007年和2008年这两年就有总价值达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到期,品牌药的利润将被仿制药吞噬。外包服务可为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节省30%~70%的研发经费,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制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其次,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线“苍白”,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新药候选者凤毛麟角,大型制药公司必须通过外包提高其研发效率。

生物技术公司的内部结构使其必须采取大量的研发外包,才有可能把主要资源集中在其核心技术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2007年宣布了裁员和增加CRO的比重,包括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裁员10%,其他生物制药巨头强生、葛兰素史克、安进、诺华和施贵宝等也正在实施较大范围裁员和关闭生产设施计划。

抓住机遇,迎接中国时代

由于医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新兴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加快了将生物医药研究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速度,以求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开拓新兴国家药品市场。生物医药跨国公司直接将研发业务转移至海外研发中心或当地CR0公司,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如美国礼来公司(EfiLilIy)近年来将其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任务的20%~30%外包到中国市场;惠氏公司(Wyeth)则与印度的GVK公司合作,将4000多万美元的早期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外包。同时,生物医药CRO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研发外包业务,如美国Quintile、Covance、Kindle、MDS等已经先后在中国开办分支机构或合资CRO企业。

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类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24.6%。特别是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作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新兴产业,对吸纳人才、发展区域经济、提升产业机构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已超过400家,超过印度成为亚洲医药研发外包首选之地。

我国在发展生物CRO产业上拥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中国在劳动力和高端研发人才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可以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也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各种临床试验受试者众多,找到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人比在欧美国家容易得多,这对许多临床研究很重要;在中国还可以接触到一些其他国家不容易接触到的特殊疾病群体,这为开发某一特定市场提供了机会。随着研发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凭借在成本和l临床试验资源上的优势,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国际生物医药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通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能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研发和外包产业,应该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循环要走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我国药物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生物医药CR0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更迅速地学会生物医药创新的规律,培养出一大批国际水平的GLP、GCP专业技术人员,为将来实现原创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另外,生物医药CR0还可以吸引国外生物医药研发项目落户中国,弥补我国本土制药工业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为我国制药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我国尽快进入制药工业价值链的上游。

激发活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友情链接